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精选8篇)
1.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篇一
经常交流心得。家长如果有好的想法,写文章的心得体会,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也能随时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要主动学习,不能一味让自己停留在原地不进步。
多做即兴训练。写作能力应该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提高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多做即兴训练,看到一个景物,家长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说一说,这样,孩子的写作能力才能迅速提高。
写作离不开感情,好的文章都是用情感一点一点堆积的。为了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平时你要多带孩子感受生活和自然,在不同的环境中,孩子会有不同的感触,让孩子多记录自己的心情,那么每天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写作时就会有真情实感。
2怎么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孩子写不好作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心理障碍,因为根据专家研究发现,很多小孩子不善于描述自己的情感,这是一个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及时的进行安抚,鼓励孩子提起笔写作。
写作需要一个练习,其实家长应该培养孩子每天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这样时间一长你的孩子表达能力自然加强,而且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不会抵触,这个办法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使用。
孩子写作文不好,其实还有一点是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观察能力。比如一个观察能力强的孩子,他看到的东西就会更多一些,也更深入一些,这样写在作文里面就会变成很好的素材。
孩子写作文不好,跟孩子的想象力也有关系,通过一些专家的观察发现,从小父母关系严格的孩子,想象力会十分差。这样写作的能力就会降低,因此家人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自由一些。
3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你可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时候父母在外面奔波事业,缺乏和孩子沟通,长久下来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可以从多方面和孩子交流,比如自己碰到过的有趣的事或是孩子学校里的事情。这样对于写作也是有一定的提高的。
很多孩子的作文内容用词都是有局限的,这说明她的视野不深,平时要多阅读和作文相关的书籍,积累优美的词藻,好段,这样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可让孩子每周写周记,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写下来,不用说很多字数,也不会说有限制内容,这样孩子长久下来,对写作也是有益的。
很多时候如果有时间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打开视野这样可以丰富他们写作的题材。不会说一成不变。相对写出来的作文也可以有新意一点。写作就是要多写多练,把自己写的不好的地方或是题材反复琢磨练习,发挥想象,打开自己的视角,就会写出还不错的作文。
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看图写话练起,从写出一个完整的好句到善用句子去融入段落。高年级的作文要注意多分段,然后作文中心要抓住,多去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平时要多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切。作文来源于生活。
2.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篇二
1 指导学生观察要注意学校的教育
从观察小动物开始, 因为孩子们对这些小动物最感兴趣, 所以乐于观察, 观察得也比较仔细。也可指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在观察过程中, 学会比较, 提高鉴别力。此外,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使学生学会边观察, 边思考, 逐步提高认识能力。经过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了, 作文的内容就会越来越丰富。例如在《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课上笔者告诉学生, 生活中到处充满乐趣。写作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你有以动性去捕捉不难发现。于是又让学生把自己身边那些值得一说的事说出来。使学生明白每天碰到的人, 遇到的事就是作文材料, 引导学生观察时尽量做到具体, 生动, 真情实感。重视激发习作兴趣,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 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 就要激发兴趣, 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 都有一种欲望, 一种冲动, 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 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 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 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读写结合要多阅读和仿写。一是, 要多读书。既要广泛猎取知识, 也要对优秀的篇章段落多读, 达到能理解消化, 甚至能熟读成诵。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 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地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二是, 要善读。读与写的联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必须使阅读达到善读的水平, 养成善读的习惯, 才能使学生通过阅读, 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语言表达方面, 通过阅读学习积累运用好词佳句, 学习连词成句, 连句成段, 连接段成篇的写作规律。在思想表达方面, 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达到增长见识, 扩大眼见, 陶冶情感, 提高认识, 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将其写作技巧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之中。三是, 要会仿写。小学阶段的作文, 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 又要严格训练, 严格要求, 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能够表达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 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 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文贵于真”, 我认为作文就是写生活, 既然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该是真情实感的表现。有一次, 在一个下雨天, 我让学生写即兴作文, 先让学生静静的观察雨几分钟, 然后让学生以《雨》为题为一篇短文。要求写雨景, 也要写感受。有的学生写发生在雨中的一件事;有的写希望雨下大点, 好让农作物喝过饱;有的写下雨, 自己就不能出去玩了, 不高兴……同样的时间、景物。观看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写出了他的真实体验。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积累越厚实, 写作就越有基础, 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 胸无点墨, 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写作积累具体有四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积累;二是语言的积累;三是情感的积累;四是精妙写法的积累。实现写作的积累, 要达到三个要求: (1) 量要大, 量的保证, 才能带来质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 将自己发现的东西记在其专为写作积累而准备的本子上。 (2) 范围要广。为了积累, 学生生活视野阅读视野要宽。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 以扩大学生的生活圈子。 (3) 兴趣要浓。可以建立班级书库, 实现资源共享, 为学生的积累兴趣, 鼓励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 是素质教育最有利的阵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会继续探索作文辅导方法, 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
2 写作要注重家庭的作用
在生活中, 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当父母带孩子出去游玩时, 多问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 比如:“看, 那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好漂亮? ”“
……黄色 , 还有红色。”等孩子回答完毕 , 父母记得表扬一下 , 再补充“哇, 绿的树, 到了秋天, 颜色变黄了, 还有红的树叶, 好像火烧过似的, 好漂亮, 你喜欢吗? ”“喜欢! ”世上的万物都在发展变化, 抓住了变化, 也就抓住了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夏令营安排去海滨看日出, 太阳慢慢地从出现到升高, 天际变化无穷。又如观察人的神态变化, 小弟弟怎么从哭闹到安静;比赛场上的观众怎么从平静到紧张, 到激动……还有气候的变化, 马路上车流量的变化等等。许许多多事物的变化都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 只有当我们学会观察这些变化, 记载和积累这些变化的资料, 我们文章的内容才会丰富和生动。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今天口述的表现给孩子点评一下。记住哦, 对孩子的点评要首先鼓励, 对孩子的某些表现提出表扬, 如果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再提出来。点评主要包括:语言是否流畅、表现是否大方、有没有用到新学的词语等, 同时, 如果孩子叙述自己做了好事或者上课认真听讲的话, 家长可以表扬孩子一下。看着他的眼睛用“心”对他说, 让他感觉你的这几句话非常重要, 当你用“心”对他说话时, 他也会用“心”去听, 所以效果自然不一样, 同时他也会感受到您对他的爱与希望, 不要用话语说您多爱他对他有多大希望, 让他在您刚才与您用“心”交流的过程中感受, 这样他会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思考您的话, 然后去读书, 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慢慢就会提高, 还有您千万不要着急, 也许孩子是那种后来居上型的, 他现在年龄还小, 只要让他努力了就行了, 不要在乎结果。如果您看中结果他会比您更看中, 那以后他就不会塌实的努力了。这就是专家们说的要:赞赏前进的方向, 而不是速度, 夸奖付出的努力, 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作文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我在这里提到这一点, 就是希望各位家长能让自己的孩子认识到上好语文课的重要性, 能时常督促自己的孩子要认真上好语文课。
摘要: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是一项将积累释放于一时的过程。积累越深厚, 释放就越精彩;积累越科学, 释放就越有效。读书是积累的好方式, 但要形成能应用于写作的“有效积累”还是要掌握一些适合个人自身特点的科学的方法。我们说思想、知识和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
关键词:写作,语文,小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 篇三
面对这样的现状,老师肩上的责任更重。小学农村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以文为本,一课一得
以文为本、一课一得就是以文本为本,品味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弄清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作文中去,实现一课一得。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孩子写作能力差的问题。
1.提问:变色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变色龙如此迟钝?它又是如何捕食的呢?自读课文,画出它眼睛的特点以及对捕食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绘声绘色地介绍。
2.提问:变色龙是怎样捕食的呢?学生自读圈画出关键词语“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等体会捕食的敏捷。指导通过读书细细品味欣赏。
3.提问:这一段作者是怎样写的?再次体会写作方法:有顺序、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4.要求: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动作并仿照课文写法去描写。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通过仿写进一步的实践,从而掌握写作方法,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写作教学到此并没有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评讲阶段才是学生提高的过程。通过评选优秀习作、范读习作、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写出了精彩、写出了个性。
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最好的素材。如果能抓住课文进行习作能力的教学,何愁孩子的作文水平不提高呢?
二、整合课程,激发兴趣
一篇篇课文是一个个的习作范文,那相通的课文内容之间也需要更好的整合。比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整体描写和个体描写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那相关的课文还有哪些呢?我找出《天鹅的故事》中群体和个体的描写,学生在比较中印象更深,更加容易掌握方法。再比如,在教学“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小动物的写作方法,我把描写动物的相关课文全都找出来,让学生充分比较吸收掌握。学生的习作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东西。
除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整合,还有学科之间的整合。针对农村孩子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我的发现”时,我和科学老师沟通,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不再是绞尽脑汁的编造。在音乐、体育方面,我也经常与老师沟通,给学生提供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孩子的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课外延伸,课程引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农村孩子相较于城里孩子来说,眼界不够开阔。春天挖野菜、夏天逮蝉的幼虫、秋天帮父母收玉米、冬天烤地瓜是他们的课外活动,农村孩子从来不缺写作素材。有许多的作家都是农村出身,正是农村自由的生活给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比如莫言、陈忠实、孙友田等。孩子们缺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是写作的兴趣与能力。
针对孩子们的情况,我挖掘了针对农村孩子的四季课程。春天来了,不需要去城里的公园春游。乡间的小路、奶奶的菜园、田野的麦田都是极佳的春游场所。我找到这方面的诗文引领孩子阅读、仿写,孩子们仿佛也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乡土作家。
夏天晚上和小伙伴到树林里捉蝉、幼虫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闷热的夏夜,孩子们带上手电筒,约上小伙伴,趁幼虫刚刚钻出地面爬上树干的时候就把它们捉住。一个晚上能干的孩子最多能捉几十甚至上百只。有的卖给别人贴补家用,有的带回家油炸了解解馋,满齿留香真是让人难忘。这么丰富的经历如果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习作,老师所做的就是引领孩子把这方面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我让孩子们写日记,记下这些小事,再组织阅读评价,在全班交流中思维得到碰撞,精神得到了交流。孩子们越写思维越开阔,灵感就如汩汩清泉缓缓流淌,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习作。他们不再无话可说,真正爱上了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后有所撰作。”写作,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东西。农村孩子的写作教学只有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思想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形成写作的冲动,进一步转化为写作行为。四季课程利用农村特有的孩子们经常参与的活动诱发学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写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作文,让孩子们不再无话可说,让农村的孩子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王鹏林.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5(5).
4.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篇四
从简单的写起。刚开始写作文不要写感想类的,这类作文比较难写,刚开始写作文,要从简单的写起,而且要写具体的客观的,例如写人,写景,这样写起来比较简单,有话可说。
做摘抄笔记。作文不是天生就能写好的,也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摘抄本,把课内的课外的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句子都抄在一个本子上面,要经常翻看,背诵。
5.教学中如何提高孩子写作的积极性 篇五
云南省华宁县右所小学
李存仙
教学中如何提高孩子写作的积极性
摘要: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源于学生本身写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激发写作兴趣、注重读写结合、在练习中感悟和加强作文评改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兴趣 感受 想象 读写 结合 积极性 讲评 互评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二、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三、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四、缺乏想象力;
五、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自我体验。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我认为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
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再举例分述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最后在赞颂了烟台的海和烟台的人。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写了烟台的海在冬、春、夏、秋地壮观景象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得以在语文中学到知识。
同时,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三、练是关键,感是重点。
新大纲对习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习作教学的总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
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其次,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要求学生尽量参加课外活动,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如,散步、翻杠、拍球、跳绳、“猜拳”(石头、剪刀、布)、“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活动。习作前,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这些活动,让学生说出观察的活动过程,然后拟订习作题目,随后再动笔习作。如习作《下课后》、《一堂体育课》、《捉小鸡》、《丢手帕》、《比赛》等都反映出学生课外活动的真实情景。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选材能力,又避免了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
四、重视讲评,互批互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只重视写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写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后的讲评、修改也同样要重视。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作好准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由此可见,修改作文显得尤为重要。
1、评价修改要及时。第一步:对照习作要求,以自读的方式去发现文章的毛病或需要完善的地方,然后动手删减、调整、添加„„直至满意。第二步:学生当堂朗读
自己的习作,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及时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尽量能当堂点评,面批面改。第三步:仿照课堂上老师的点评、批改,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与同学交换着读,商量着改。第四步:在班上让别人读,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再行修改。
2、赏识评价与问题评价相结合。习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劳动,它需要学生展开复杂的思维活动。有的习作在遣词造句上较为新颖,有的习作表现出自鸣天籁的童真童趣,有的给习作自拟了一道精彩、独特的题目,有的习作写了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开头等等,老师应及时地给予赞扬。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鼓励、点拨,指导其自主完成习作。
3、“评—改—评”相结合。一是初评。学生每次习作初稿完成后,老师要从上重、中、下各层次习作中抽出部分代表(或抽一个小组)进行批改、点评,初定等级,并选出最典型的一两篇在班上集体讲评;“典型习作讲评”之后,让学生对照要求自评、互评、初定等级;二是修改。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三是终评。学生分组再次互评,老师再次点评“初评”时抽出来的学生习作的修定稿,最后定等级。同时评阅其他学生习作评改的情况,将评议修改情况反馈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习作在原来的基础有很大的提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深深认识到,不管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写作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论文字数:2646个)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作文教学论》
3、《论小学作文教学的真实性》虞小玲著
4、《小学作文教学新思维》杨伟著
6.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篇六
(王文锴)
记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任何教育的成功,都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媒介。”近几年来,随着专家学者们在幼儿语言能力开发方面的深入研究,家长们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日趋重视。许多家长都知道2岁到小学前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最佳时期。语言发展了,就能加速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十分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我想:幼儿的语言能力应该包括“会听”、“会说”、“会讲” 这几个方面。
幼儿的说话是从听话和模仿成人说话开始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提高听音能力和语感水平。家长可以在这方面为孩子创设多种多样的的环境和条件。比如:找孩子聊聊天,尽量多和孩子说说话;给孩子听录音故事、听少儿广播节目;或者经常带孩子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像风声、雨声、雷声;有条件的可以带着孩子听听大海的声音。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听听小动物的声音,听后让孩子模仿、想象。总之,让孩子多听,是为了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在听的过程中,同时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孩子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或许有些家长会觉得,给些机会让孩子“多听”不成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让孩子多说话、说好话?我想,只要家长善于诱导,让幼儿多说话的机会也是很多的。比如:幼儿喜欢搭积木。家长可以让孩子在搭积木时说说想搭什么,每块积木为什么要那样放?搭完后还可以让孩子评说一下搭得怎么样。这样可以提高幼儿语言的自我分析能力,并能使语言慢慢成为幼儿行为的指导。再比如说: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如果孩子需要什么,就鼓励他(她)自己对营业员说。如果在儿童乐园玩,就要鼓励孩子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使他(她)在交往中多说话。总之,凡是需要和外界打交道的事,只要是孩子能胜任的,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涉。平时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生活情景即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吃饭时,可以问问孩子,你知道这是什么菜吗?(咖哩土豆。)土豆还有别的吃法吗?(炸薯条。)你在什么地方吃过?还记得第一次是谁带你去的吗?这样一来,随着回忆的开始,孩子的“话匣子”不就打开了吗?趁着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问问孩子这一天在幼儿园是怎么过的?
只要你愿意用一种平等的、耐心的态度去倾听,那孩子自然也会滔滔不绝,说个没完的。
另外,因为语言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单字组词训练,来训练孩子对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及联想能力,为幼儿语言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作准备。比如:家长说“绿”,孩子答,“绿色、绿叶、绿灯、绿衣服、绿铅笔”。
之后,就可以进入到“描述物品功用”的阶段训练中。比如:家长说“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孩子答,“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知道时间才好安排各种事情。” 通过对不同事物不同功用的描述和想象,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家长还可以采取活泼的形式与孩子进行反义词对话。比如:家长说“高”,孩子答,“低”;家长说“聪明”,孩子答,“蠢笨”;继而再要求孩子能说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反的词。比如:家长说“开始”,孩子答,“结束、最后”;家长说“迟钝”,孩子答,“灵活、机灵、敏感”。这样的训练不仅对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有所帮助,而且也促进孩子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除了这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外,“讲故事”,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训练内容及方法呢?我觉得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讲故事前预先设计好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听故事,要求孩子听完故事后能流畅的回答问题。比如:在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前,可以这样要求孩子:听完故事后你得告诉我“金鱼为什么要帮助老渔夫?”。这样,就能使孩子有目的地去听,也就更能听得明白、听得清楚了。故事讲完后,当然也可以问些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刚听完故事,自然会有许多感想,家长一旦发问,孩子一般都会乐意回答,这样不就是最好的说话训练吗?家长可千万别错过这个好时机。当然,提问也要提得恰当,要引导孩子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不要简单的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问题。比如:刚才的故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最后金鱼为什么又不肯帮助渔夫了呢?”“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如果你是渔夫,你会怎么做?”像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启发孩子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培养孩子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启发孩子重新编故事的结尾。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位幼儿教师给小朋友讲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故事一般讲到乌鸦受骗上当就结束了,可那位老师却提了一个问题:“乌鸦怎样才能把这块肉夺回来?”这下,小朋友们可热闹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正当狐狸要吞那块大肥肉时,乌鸦一下子飞下来,用尖尖的嘴巴啄狐狸的眼睛,疼得狐狸‘哎呀’一声,肉从狐狸嘴里掉了下来。”有的说,“乌鸦哇的叫一声,请来了一群小蜜蜂。蜜蜂把狐狸刺得满脸都是大疙瘩,肉就夺回来了。”还有的说,“乌鸦看到狐狸把肉衔在嘴里,就对狐狸说:‘这块肉有毒,我正想把它扔到大海里去呢。’狐狸一听,吓得‘呀’的一声,肉就掉下来了,乌鸦一口叼着肉飞走了。”
我不禁感叹:这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可真不错啊!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思维启动了,语言表达不就跟上去了吗?
要训练孩子“会讲”,不妨还可以这样让孩子编故事:在孩子听完故事后,要求他把主人公、环境稍稍改变一下,但情节不变,自编成另外一个故事。比如:原来的故事说的是,“一只小羊在小河边吃草时遇见了狼,后来它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脱险了。”小朋友可以模仿情节编故事,他自编的故事就成了:“一只小牛在山坡上吃草,后来遇见了狼,后来又怎么怎么的,最后逃脱了。”关键是看孩子在编的过程中,能否运用故事提供的语言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孩子如果经常接受这样的训练,就一定可以从优秀的故事中学到大量的词汇、规范化的句子和语法规则,使口语变得更流利、更规范。
如果要提高孩子对抽象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字词的应用能力。那还可以采用“改变叙述方法”的训练方式。要求孩子能用不同的词句来表达原文中的意思。也就是说,主要内容不能改,表述的文字可以改。就说刚才那个故事吧,原文中说的是,“狼快要追上小羊了”孩子讲述时,如果说成“小羊快要被狼抓住了”,这就完全合乎要求。
“讲故事”的方法还有许多,家长只要带着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意图来设计训练题,幼儿的语言潜力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7.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七
教学生写出好作文,我认为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作文,先做人
“文如其人”,是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思想,就会写出怎样的文章。《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是一首无私无畏的革命者的赞歌,可以想象,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畏缩怕事、目光短浅的人所无法完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科学地认识世界。在思想品质方面,要发扬我国传统的美德和人伦思想,讲究“仁、义、理、智、信”等,做一个人格品质高尚的人,只有人的内心世界高尚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立意高远。所以,要作文,先做人,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一个高素质的人,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消极悲观对生活没有信心的人,怎么会有写作的兴趣呢?只有教会学生热爱生活,才会使其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用热情、用真情去关心社会和他人,关心校园生活,关心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绝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者,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会体味到生活的美,会发现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风光无限。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作文的内容,又何愁“无从说起、举笔忘言”呢?
二、创新方法,培养兴趣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多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兴趣是推动学生作文的不竭动力,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学生一旦对作文感兴趣,就会自觉注意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物,就会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
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于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如:精心设计一个能抓住好奇心的题目,或是反映学生内心深处声音的题目,或是刚刚在学生身边发生的能够触动其心灵的题目等。一个引人入胜的题目是一个好作文的开始,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感觉无从下手,言之无物,更不会有反感的情绪。学生会在一个平和的氛围中,满怀热情地完成写作。
教师可以在作文批改上打破传统的做法。如:让学生练习互相批发,由教师指导,或是用投票的方式选出优秀的作文等方法。其实学生在批改、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的同时,其自身的能力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高呢?而这种做法也必然会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并广泛认同,会在作文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以上两点只是我的浅显认识,只是抛砖引玉罢了。教师完全可以尝试其他教学环节的创新来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创新甚至可以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尝试,何尝不可?
三、方法指导,必不可少
虽说“文无定法”,但与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这些基本规律,比如:让学生认识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结构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等,说明方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另外,开头、结尾、对应、过渡、修辞方法等技巧学生必须能恰当、灵活地运用。脱离以上的基本规律方法,学生的写作就无从谈起,学生必然会在作文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所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或偏、或乱、或无文采可言……
四、注重积累,“博积厚发”
古人云:“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时。”作文写得好与不好,当然取决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每一个环节都取决于平时是否做了充分的积累,可见抓住了积累,就奠定了基础,抓住了关键。
平时的积累包含多个方面:字、词、句、诗文等语言方面的积累;名人故事、成语典故、笑话寓言、童话神话等材料的积累;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感触,对他人精神思想的评判与吸收等方面的积累,等等。只有注意平时这些语言、材料、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积累,写起文章来才会言之有物、内容充实,才会为写出好文章做好准备。
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更广泛地了解社会,就应多读书。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阅读一些好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很有价值。在这里需要提醒一点,并非只读文学作品,而是各方面的书都要涉猎。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做到人文方面的知识丰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不贫乏,做到了读书破万卷,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8.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篇八
一、注意观察,挖掘生活,积累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兴趣造成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孩子们眼中的“生活过于简单”。在他们眼中,生活无非就是“上学、回家、吃饭、写作业、睡觉”等。所以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而老师们也常抱怨“一写作文就满脑子是空白,半天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来。”我们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学生以后写作时就会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就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去观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于是“温暖的春风像只温和的大手,抚摸着万物……”也从三年级学生的笔下悄然出现了。
二、借助教材,读写结合,提高兴趣。
“兴趣是读写的前提”,培养良好的读写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读写结合,达到练笔的目的,让学生学完文章后,利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形式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比如:在学完《虎门销烟》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写你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这样既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又达到了巩固课文内容的目的。再如,在学完《泉城》一课后,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收集有关的材料,写导游词。也可以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介绍同类书目,让学生去阅读,去摘抄,去体会,学生兴趣很高,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拓宽空间,自主拟题,加强练笔。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实际上,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经验,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题材可以挖掘。于是“让位子、推车子、抱孩子、捡票子、收谷子”等“五子”现象屡见不鲜,成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四、有效引导,多元评价,增强信心。
学生习作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就必须由单一走向多元,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尤其是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发展性评价,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和习作兴趣。如果教师只是例行公事地写上“中心明确,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想象丰富”等类似的苍白无力的评语,对学生而言则一点收获也没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一两个形象的词语,一两句鲜活的句子,一段富有情趣的描写或富有见地的阐述,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肯定评价,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对写作充满了信心。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可以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方法,但目的只有一个——让习作成为孩子们心灵的乐园,让习作成为他们展现自我、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驰骋想象、憧憬未来的平台。
【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文秘的写作能力06-28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07-29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07-06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提高英语阅读能力09-20
如何提高小学孩子的学习质量06-30
如何提高你的管理能力07-28
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10-15
如何提高工作中的执行能力07-26
如何提高组织能力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