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2024-07-27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精选7篇)

1.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篇一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科目复习重点

备考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这门课,学好法条是很关键的。建议对票据法、合同法、物权法、证券法四方面内容要强化学习。

票据法内容虽然只是15章中的一章,但近年来考试中占10%的分值比例,考生要引起重视。由于离实际生活较远而难以理解掌握,所以学习的难度最大。考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不要孤立地学习,要追根溯源,找出其背后隐藏的经济权力转让、权力的行使,以及可能发生的纠纷等法律现象,综合起来掌握。近年来,票据的背书转让、票据追索权和再追索权、票据禁止背书等内容考核频率很高,大家要重点复习。

合同在现实生活中很广泛,只要涉及经济利益都会有合同,如成立公司时都有合同(公司章程)。正因如此,考核的灵活性很高,对考生而言是一大难点。建议考生按时间发展顺序来把握合同法,即按合同的产生、履行、消亡这个顺序来掌握。合同在产生时就包括了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五大基本原则。对这部分内容,考生要牢记,一个合同体现出的要素,必然包括谁签合同、签什么合同、在哪里交货、交货时间、出了问题如何解决争议、违约怎么办。由合同成立产生出要约和承诺,要约可简单理解为“我要你按着我所列出的条件签约”,另一方只要作出承诺,合同就成立了。

物权法部分是全新内容。和去年旧大纲相比,今年大纲最大的变化就体现在这部分内容中,以往合同法中的抵押和质押等内容,今年合并到物权法一章里。这部分内容对考生而言,比较抽象,而且还有许多新的法律专业术语,较难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要把艰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和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现象对照起来学习,在理解的基本上记忆。

证券法的适用范围是上市公司,内容比较琐碎,大多数考生对上市公司没有直观了解,感觉抽象难懂。对上市公司要这样理解:是取得优先融资的资格,能给社会财产带来最大利益、增值的公司,可以优先获得社会有限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对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董事长、监事会等基本概念要通过图表的形式,先理解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再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相结合进行学习。

除此之外,外商投资企业法等法条,条理比较清晰,学习难度不大。另外一些则需加强记忆,比如会计法、外汇管理。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来源:

(可把链接复制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按Enter键查看)

2.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篇二

一、试卷题型分值与往年对比有较大调整

2010年客观题比重占40% (单选24分=16×1.5分;多选16分=8×2分) , 主观题比重占60% (60分=10分+12分+17分+21分) , 这一变化反映出对强调对考生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核, 也突出了考试大纲中能力的要求。

二、试题质量较高, 强调综合性

试卷中所出考题均是考生复习中应掌握的考点内容, 其难度属中等、题量适当。所出大部分考题的综合性、灵活性及技巧性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对考生所应具备能力的要求。综合题一要求: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同时说明判断依据, 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综合题二要求:判断甲公司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 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应当确认销售收入, 计算其收入金额, 计算甲公司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 以及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 并编制相关会计分灵。综合题三要求:强调债务的确认与判断的依据, 以及计算过程和个别报表同合并报表项目的填列;并无会计处理分录的要求。综合题四要求:分值21分, 远高于单项选择题的分值。要求判断并说明其依据;计算对合并报表中项目的影响;简述相应的会计处理, 并无相应会计处理的要求。

从以上各题中的要求可以发现, 2010年综合题中要求的是:强调企业会计准则中判断确认的依据, 计算原理的掌握, 最后才是会计处理。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考试要求, 考试不仅是考会计分录, 而是考核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生对考试题型与出题方式的不适应性

考生的不适应性反映在其考前复习方法、考前准备方面。要顺利地通过考试, 有效的复习方法十分重要。要在考试大纲要求的范围内, 系统地研读教材, 扎扎实实地全面掌握各个考点。在此基础之上, 通过多做习题, 掌握各个考点之间的联系及各考点之间组合出题模式。如果大纲要求的各个考点有关联系都思考过, 并能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那考试就是反映考生已具备能力的一个过程而已。如果考生在考前复习中, 只是片面地强调单一的考试重点, 这样是不具备大纲中对于执业能力的要求。CPA考试, 要求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业务处理能力, 要求考生在奠定基础的同时更要融会贯通。复习时一定要全面, 没有掌握基本考点的支持, 也就无法掌握考试重点。在今年的试题中, 有相当大的比重考的是确认和计量问题, 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因为会计考试就是要解决“确认”及其判断依据和“计量”问题, 考核考生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考生如果只是习惯于掌握单项考点, 不习惯关联地考虑相关问题, 是不能适应考试的。

试卷考题中的综合题内容, 有的考生认为是出了偏题, 没有做出来。实际上该题目是多考点的组合, 试题质量很高。之所以有的考生对此不适应, 是因为其错误地认为考合并报表就是考编制调整分录、抵销分录过程, 对考试要求而言, 不仅要掌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 还要掌握处理后的结果, 结果就是会计所要提供的信息。CPA考试更多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及原理综合运用, 要求考生不但要懂得会计的账务处理, 还要了解相关业务对报表的影响。

《财务成本管理》

考试真题题型题量与2010年考试大纲公布的样题差距较大。样题是20个单选20分、20个多选30分, 4计算24分, 2个综合16分, 真题考试是14个单选14分, 8个多选16分, 6个计算33分, 2个综合37分。客观题的分值从50分下降到30分, 主观题的分值从50分上升到70分, 主观题题量和分值明显加大。今年虽然多了两个计算题, 但计算题的难度不大, 题目思路很简洁, 复杂的地方较少。只要考生掌握的知识点, 都能将题目分拿全。2010年考试还是沿袭以前的风格, 考点涉及面很广, 在单选多选题量压缩了近40%的情况下, 对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第十二章股利分配等内容不是太多的章节均有涉及, 充分体现注会考试无重点的风格。

一、考试特点

一是题量适中, 题目灵活性加强。虽然多了两个计算题, 但是相对2009年新制度考试来说, 题量并没有增加太多。2009年单选安排了6个小计算题, 多选安排了1个计算题。2010年只在单选安排了一个小计算, 分值性价比相对均衡。注会出题不再以量取胜, 而讲究出题质量和美感, 是2010年考试发展的一个趋势。二是参考人数明显增加。从今年考试情况来看, 出考率明显上升, 一方面专业阶段的难度比原制度下明显降低, 有利于鼓励人员参加考试;另一方面是注会考试知识处于财会管理知识更新最前沿,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注会考试六科所包括的知识体系对提升工作层次的重要性。很多考生每年都要参加注会考试, 其目的不是为了拿证, 而是为了更新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 开拓思考问题的层次。社会对注会的认知度在提高。

二、考试启示

一是重视历年考题。计算题处处可见历年考题的类型题。综合题第一题是某两年的考题结合2010年教材新增变化的知识改编而来, 同时考核了第二章和第七章。二是重视教材。重视教材并不是流于表面, 而是真正理解教材上的每一句话。如租赁, 2007年考了一道租赁题目, 结合筹资和投资, 考的是对一段话理解 (见教材368页) “有时一个投资项目按常规筹资有负的净现值, 如果租赁的价值较大, 采用租赁筹资可能使该项目具有了投资价值”。今年在第6个计算题也考了租赁, 考的是对另一段话 (见教材358页) , “租赁资产成本包括其买价、运输费、安装调试费、途中保险等全部购置成本。有时, 承租人自行支付运输费、安装调试费和途中保险费等, 则“租赁资产购置成本”仅指其买价”。增量要考虑非增量不考虑。如果能明白增量原则在起作用的话, 不管是初始的运输费、安装调试费, 还是平时的维护费都较好理解。

3.谈会计继续教育与注册会计师考试 篇三

1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制度的特点。

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制度具有强制性、在职性、实用性等特点。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其中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教育形式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它学习形式为辅。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财政局下属的会计管理部门是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会计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具备较高的新技术知识,较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其次,要深化会计改革,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也给会计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和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及时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当前会计人员素质还不高,只有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教育管理的不利局面。

3当前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对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其效果并不很好,管理不够完善,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总体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财会工作和广大会计人员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制度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管理监督;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加的人员和学习的时间难以保证,观念陈旧,手段落后;教材滞后、教学内容不合理,师资水平普遍较低,培训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

二、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队伍,我国于1991年起施行了注冊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印发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财会[2001]1053号)的规定,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共五门课程。从1994年起,通过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成为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前提。通过考试,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

虽然建立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加入到注册会计师队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学科难度颇大的前沿考试,间接地对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每年每科10%左右的通过率充分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其难度大,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成为整个会计群体关注的考试,而不单纯是一个注册会计师行业入门考试。许多会计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考试, 目的不一定是为了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而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所进行的继续教育。

三、“会计继续教育”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的比较

和传统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相比,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无疑是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的内容更新颖,更广泛,更适应时代。虽然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包括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教育培训所讲的内容往往并不深入具体,缺乏实践性,与规定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而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会计前沿考试,其新颖性理论与实务始终代表行业最高水平。有助于会计人员获取更新颖,更全面的会计知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继续教育都是统一按一个内容进行培训,搞“一刀切”,使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学习同一内容,忽视了具体的工作差异。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共五门课程,会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来选择学习内容,针对自身的工作特点进行学习提高。

2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比“会计后续教育”更灵活。严格来说,继续教育应是随时进行、不受时间限制的,但由于受到培训单位条件的限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般放在每年的一两个月份集中进行,培训时间短且集中,很多会计人员因工作等原因在当时没法抽时间来参加学习,更有很多出差在外地或在外地工作的学员,很难在规定的时间里参加学习,所以,继续教育的时间安排上不合理。而注册会计师考试因其难度大,虽然每年只在9月份举办一次考试,但参考人员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往往从当年的三、四月份或者更早就开始了学习,甚至有些会计人员是常年学习不辍。这样就为会计人员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接触行业最新动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3教学手段,培训质量。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教学手段落后,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极大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教学手段更趋现代化。然而,这一切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却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手段、教学方式上,仍然停留在呆板课堂教学方式上,最多也只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幻灯片式的教学。教学手段与更新知识之间极不和谐,相应地,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虽然大部分还是以自学为主,上级管理部门也没有统一的培训、辅导课程安排,但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各种社会办学、网络学堂层出不穷,其课程设计更科学,培训质量更高。

4继续教育的考试制度松懈。一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考试并未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考试中抄袭现象比较突出,这样就削弱了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注册会计师考试由财政部主办,实行全国统考,其权威性和在公开、公平、公正方面是其它考试所不能及的。

5学习的自觉性。会计从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人员为了获得所在单位任职、晋升的机会,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参加主管部门举行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会计主管部门的硬性要求,会计人员是被动参加,自觉程度不高,个别会计人员只

报名不参加学习,学习期满同样可获得合格的考试成绩。这样并没有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而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大多是自发要求接受会计知识的学习,因此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很高。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继续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会计人员从自身的内因出发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改变那种为了应付会计从业资格年检而不得不来听课、考试的现象。

四、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是最好的会计后续教育形式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目标已经达到。对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来说,不管是否能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只要经过了为考试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以考试来带动学习,促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断更新,学习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普通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客观地说,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个较漫长、较难熬的过程,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人员必须通过扎实全面系统地学习才敢于走进考场。虽然仅凭考试本身说明不了什么,但是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为掌握财务知识、开拓思路奠定了基础,对提高会计人员财会方面信息的领悟力、理解力、严谨的思维能力是通过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

五、对未来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个人素质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既是为了会计从业年检的需要更是会计人员自我提高的需要。对会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就没有动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合理规划,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合格会计人才的知识体系。应按讲求实效、学以致用。本着学什么,用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及讲究“新”和“实”的原则来设计培训课程,以满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内在需要。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真正合格的会计人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诚信丧失,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行业信誉难以提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汲取知识掌握技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增强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办法。应加强考核力度,激發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地投入更大的热情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以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

4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继续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是彼此前后联系的,应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形式应多样化。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正在迅速普及。应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会计继续教育服务,高效、经济地培养造就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

5 大力宣传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包括注册会计计师考试在内的各类会计考试,提升各种会计类考试合格证在继续教育考核中的地位。全面推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和会计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篇四

(1)第一章,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如果自行为成立之日起超过1年,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可撤销合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第六章,①企业破产中,债务人企业有无偿转让财产等五种行为的,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1年内,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②对个别债权人进行清偿的,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6个月内,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3)第九章,可撤销合同:①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②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4)第九章,合同保全措施中的撤销权:①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②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5.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篇五

1、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影响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金额的是()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出售原材料并结转成本

C、按产品数量支付专利技术转让费

D、清理管理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2、2005年2月1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乙公司开出并承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丙商业银行贴现,取得贴现款280万元。合同约定,在票据到期日不能从乙公司收到票款时,丙商业银行可向甲公司追偿。该票据系乙公司于2005年1月1日为支付购买原材料款而开出的,票面金额为300万元,到期日为2005年5月31日。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2月份,甲公司该应收票据贴现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A、0

B、5万元

C、10万元

D、20万元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62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代收代交的消费税额为80万元。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

A、720万元

B、737万元

C、800万元

D、817万元

4、甲公司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2005年12月,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万元,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3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6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0万元。甲公司按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A、399万元

B、400万元

C、401万元

D、402万元

5、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投资收益的是()

A、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B、被投资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C、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

D、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

6、甲公司2005年3月25日购入乙公司股票20万股,支付价款总额为175.52万元,其中包括支付的证券交易印花税0.17万元,支付手续费0.35万元。4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3月19日宣告派发的2004现金股利4万元。2005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6.25元。2005年11月10日,甲公司将乙公司股票全部对外出售,价格为每股9.18元,支付证券交易印花税0.18万元,支付手续费0.36万元。甲公司2005对乙公司股票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A、7.54万元

B、11.54万元

C、12.59万元

D、12.60万元7、2005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一栋办公楼,租赁期为15年。该办公楼预计尚可使用20年。2005年1月15日,甲公司开始对该办公楼进行装修,至6月30日装修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共发生可资本化的支出400万元。预计下次装修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装修形成的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该装修形成的固定资产在2005应计提的折旧为()

A、10万元

B、20万元

C、25万元

D、50万元8、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将某商标权出租给乙公司,租期为4年,每年收取租金15万元。租金收入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甲公司在出租期间内不再使用该商标权。该商标权系甲公司2004年1月1日购入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8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不考虑营业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2005出租该商标权所产生的其他业务利润为()

A、-12万元

B、2.25万元

C、3万元

D、4.25万元

9、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该设备购买价格为2500万元,增值税额为425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25万元。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33万元。该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A、2650万元

B、2658万元

C、2675万元

D、3100万元10、2005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05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5,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A、128万元

B、180万元

C、308万元

D、384万元

11、某公司于2003年1月1日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为300万元。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该无形资产2003年12月31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61万元,2004年12月31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24万元。假定该公司于每年年末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该无形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摊销方法不变。该无形资产在2005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

A、210万元

B、212万元

C、225万元

D、226万元

12、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支付的劳动保险费

B、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C、违反销售合同支付的罚款

D、支付的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基金

13、甲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该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5%,面值总额为300000万元,发行价格总额为313347万元;支付发行费用120万元,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利息为150万元。假定该公司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实际利率为4%.2005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

A、308008.2万元

B、308026.2万元

C、308316.12万元

D、308348.56万元

14、下列有关收入确认的表述中,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是()。

A、订制软件收入应根据开发的完成程度确认

B、与商品销售分开的安装费收入应根据安装完工程度确认

C、属于提供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收入应在提供服务时确认

D、包括在商品售价中但可以区分的服务费收入应在商品销售时确认

15、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

A、支付的广告费

B、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

C、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D、摊销的出租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2004年1月1日,甲建筑公司与客户签订承建一栋厂房的合同,合同规定2006年3月31日完工;合同总金额为1800万元,预计合同总成本为1500万元。2004年12月31日,累计发生成本450万元,预计完成合同还需发生成本1050万元。2005年12月31日。累计发生成本1200万元,预计完成合同还需发生成本300万元。2006年3月31日工程完工,累计发生成本1450万元。假定甲建筑公司采用累计发生成本占预计合同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进度,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建筑公司2005对该合同应确认的合同收入为()。

A、540万元

B、900万元

C、1200万元

D.1440万元

17、乙公司2006年1月10日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出租一台大型设备。租赁合同规定:(1)该设备租赁期为6年,每年支付租金8万元;(2)或有租金为4万元;(3)履约成本为5万元;(4)承租人提供的租赁资产担保余值为7万元;(5)与承租人和乙公司均无关联关系的第三方提供的租赁资产担保余值为3万元。乙公司2006年1月10日对该租出大型设备确认的应收融资租赁款为()。

A、51万元

B、55万元

C、58万元

D、67万元18、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销售部门的一大型运输设备以33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款项已收存银行。该运输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40万元,已计提折旧18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经营租赁合同,将该运输设备租回供销售部门使用。租赁开始日为2005年1月1日,租赁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80万元,每季度末支付20万元。假定不考虑税费及其他相关因素。甲公司2005年使用该售后租回设备应计入营业费用的金额为()。

A、30万元

B、80万元

C、90万元

D、110万元

19、甲公司2006年3月在上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04年10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错误。该专利权2004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20万元,2005年应摊销的金额为480万元。2004年、2005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48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6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是()。

A、217.08万元

B、241.2万元

C、324万元

D、360万元

20、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上一纳入合并范围、本年处置的子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合并利润表应当将处置该子公司的损益作为营业外收支计列

B、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的相关收入和费用

C、合并利润表应当将该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实现的净利润作为投资收益计列

6.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篇六

整体看来,注会《会计》大纲变化内容不多。全书仍为26章,各章内容仍是那些内容;从罗列的法规明显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财会[2014]1号)》的内容已经被吸纳入2014年《会计》科目中,并会在注会《会计》教材中得到体现。此外,预计教材变化主要都是对2013年教材的一些表述不严谨之处和相关例题做出修订了。

以下简要说明2014年注会《会计》大纲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本身对考试的影响不大,对2014年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没有指向性。可以肯定的是,2014年注会《会计》考试仍是传统的重点章节为考试时应该重点考察的内容,比如《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等。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会计科目的几处变化如下:

一、第1章《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及法规体系》中有几处变化:

(一)“1.会计的基本概念(3)会计的法规体系”改为“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明确了会计的法规体系就是或者说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二)“2.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改为“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即增加了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内容。

二、第13章《或有事项》中“1.或有事项概念”改为“或有事项概述”;

三、第25章《合并财务报表》中删除了“12.本期增加子公司和减少子公司的合并处理”;

四、后附法规中加入了“20.《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财会[2014]1号)》”;

7.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重点归纳 篇七

宏富公司是从事各种酒类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9年6月发生以下业务:

1、进口某外国品牌黄酒400吨, 假设每吨到岸价格为2000元, 黄酒的关税税率为15%, 啤酒的消费税税额为220元/吨。

解析:关税完税价格=400×2000=800000 (元) , 应纳关税=800000×15%=120000 (元) , 应纳消费税=400×220=88000 (元) , 应纳增值税= (800000+120000+88000) ×17%=171360 (元) 。进口从量定额征税的应税消费品, 必须先计算出应纳消费税后才能计算应纳增值税, 这是与从价征税消费品的不同。会计处理:由于进口货物在海关交税, 与提货联系在一起, 即交税后方能提货。为了简化核算, 关税、消费税可以不通过“应交税费”账户, 直接贷记“银行存款”账户。若特殊情况下, 先提货后交税时, 可以通过“应交税费”账户。

借:材料采购8366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1360

贷:应付账款800000

银行存款208000 (120000+88000)

2、2009年7月, 该企业购进原材料等货物, 产成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 出口自产薯类白酒200万元。

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 为便于计算, 假设本月无内销收入, 薯类白酒增值税税率17%, 退税率15%。

解析: (1) 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时按规定直接予以免税, 可不计算应交消费税, 无需进行消费税账务处理。

(2) 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 分录为:

借:存货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0

(3) 产品外销时, 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

借:应收账款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

(4) 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征税率-退税率) =200× (17%-15%) =4 (万元) 。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40000

(5) 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 =0- (17+5-4) =-18 (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 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8万元。勿需做会计分录。

(6) 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00×15%=30 (万元)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8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8 (万元) ,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0-18=12 (万元) 。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300000

(7) 收到退税款时,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8000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80000

3、从农业生产着手中收购粮食50万斤, 收购凭证上注明收购金额20万元, 运费发票上列明:

支付运输费用1万元, 装卸费0.4万元, 运输途中管理不善损失2000斤。

解析: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200000×13%+10000×7%) × (500000-2000) ÷500000=26593.2 (元) , 则粮食的采购成本为=200000+10000+4000-26593.2=187406.80 (元) 。

酒厂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粮食, 可以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所支付的运费可以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扣除, 但随同运费支付的保险费和装卸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途中的非正常损失造成了增值税链条的中断, 其进项税不得抵扣。会计处理:

借:存货187406.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26593.20

贷:银行存款214000

4、领用上述粮食50万斤发往外地加工成粮食白酒50吨, 对方收取加工费5万元, 受托方垫付辅助材料2万元, 均收到专用发票, 受托方无同类产品售价。

解析: (1) 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50000+20000) ×17%=11900 (元) 。

(2)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2009年1月1日起, 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 ÷ (1-比例税率) = (187406.80+50000+20000+50×2000×0.50) ÷ (1-20%) =384258.50 (元) 。代收代缴消费税=384258.50×20%+50×2000×0.50=126851.70 (元) 。

(3) 根据消费税相关细则规定, 委托加工收回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可以扣除消费税, 但是粮食白酒不属于可以抵扣的应税消费品, 所以, 其在委托加工环节缴纳的消费税应直接计入委托加工成本中, 不可以抵扣消费税。

(4) 会计处理:

借:委托加工物196851.70 (加工费70000+消费税12685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1900

贷:银行存款208751.70

5、将以上委托加工收回的白酒其中的20吨, 在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上加价10%对外销售, 款已收到。

解析:消费税是单一环节征税, 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进口和零售 (金银首饰) 环节缴纳。以上委托加工收回的20吨白酒, 已在委托加工环节缴纳了消费税, 则销售环节不再重复缴纳消费税。而增值税则是道道征税, 以保证增值税链条的连续性。应纳增值税=384258.50× (1+10%) ×20÷50×17%=28742.54 (元) 。

6、酒厂将自己生产的粮食白酒与药酒共10吨组成礼品套装出售给某商场, 总售价50万元;

随货销售的包装物不含税价为10万元, 假设包装物未单独计价;收取包装物押金4.68万元;向商场收取的“品牌使用费”3.51万元。

解析: (1) 酒厂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 应“从高适用税率”。即以上礼品套装全部销售额应按白酒的税率20%计算应纳消费税税额。 (2) 对于除啤酒、黄酒以外的酒类包装物及押金, 应在收取时即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包装物押金要还原计算。 (3) 对于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是随着应税白酒的销售而向购货方收取的, 属于应税白酒销售价款的组成部分。因此, 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应纳消费税= (500000+100000+46800÷1.17+35100÷1.17) ×20%+10×2000×0.5=144000 (元) , 应纳增值税= (500000+100000+46800÷1.17+35100÷1.17) ×17%=670000×17%=113900 (元) 。会计处理如下:

收取押金时:

借:银行存款783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30000 (500000+100000+35100÷1.17)

其他应付款——押金40000 (46800÷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 1139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4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44000

7、酒厂将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果酒5万元发给职工做福利,

将自产的2吨粮食白酒换取原材料, 对方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万元, 税金为1.17万元, 酒厂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1万元, 税金为1.87万元。自产白酒的成本价为8万元。此类粮食白酒最高不含税售价为15万元。

解析: (1)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 (五) 规定,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应视同销售货物。如果纳税人的货物是购买的, 该行为只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无需视同销售。此处果酒是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 没有取得防伪税控发票, 购进时没有抵扣进项税, 此处也不做进项税额转出。

(2) 果酒在购进环节已经缴纳消费税, 发放环节不再征消费税。

(3) 纳税人将自产消费品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的, 以最高销售价格作为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其他按照同类商品的售价或加权平均价。增值税则按售价或加权平均价, 此时会出现增值税计税依据与消费税不同的情形。白酒应纳消费税=150000×20%+2×2000×0.5=32000 (元) , 白酒销项税额=110000×17%=18700 (元) , 白酒进项税额=11700 (元) 。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果酒作为存货发放给职工个人作福利, 符合收入确认的原则, 会计处理是按照正常的销售程序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50000

贷:存货50000

(5) 用自产白酒换取生产资料,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11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1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870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0

库存商品8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2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2000

8、2009年7月, 该企业购进原材料等货物, 产成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 出口自产薯类白酒200万元。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 为便于计算, 假设本月无内销收入, 薯类白酒增值税税率17%, 退税率15%。

解析: (1) 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时按规定直接予以免税, 可不计算应交消费税, 无需进行消费税账务处理。

(2) 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 分录为:

借:存货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1170000 (2) 产品外销时, 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

借:应收账款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

(3) 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征税率-退税率) =200× (17%-15%) =4 (万元) 。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40000

(4) 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 =0- (17+5-4) =-18 (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 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8万元。勿需作会计分录。

(5) 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00×15%=30 (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8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8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0-18=12 (万元) 。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300000 (6) 收到退税款时,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80000

上一篇:直线运动倒立摆控制系统的研究两周汇报下一篇:人社局党政办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