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民间习俗(精选14篇)
1.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篇一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2.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篇二
月亮姐姐:可高兴啦!中秋节是中国乃至东亚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其中有许多风俗习惯、传统活动。节日中,我们不仅玩得高兴,而且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精神生活,增强内在修养呢!
洋葱头:是啊,中秋节里,我们一家在一起吃月饼,爷爷奶奶给我们讲《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多有意思啊!
月亮姐姐:这么有意义的事,你怎么不写下来呢?
洋葱头:写下来,我怎么没想到呢?那么又该怎样写呢?
月亮姐姐:既然是写中秋节,当然要抓住中秋节的习俗来写!
洋葱头:唉,我平时最怕作文了,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月亮姐姐:要想写出中秋节的习俗,首先要留心观察。在节日里,你和周围的人都做了什么?开展了哪些活动?人们怎样纪念、庆祝?精神状态如何?怎样谈论节日……你要仔细观察,留心收集节日活动的素材。有了丰富的材料,还怕作文没话可写吗?
洋葱头:对,你说得有道理。留心观察了,对节日里的事感兴趣了,可写的事自然就多了。比如中秋节前,我听同学们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圆特亮,还能看到嫦娥呢!晚上,我看果然是这样,再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感到格外有味!
月亮姐姐:观察、收集到材料之后,就要精心选材。节日里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猜谜、玩花灯……习作中,你要认真琢磨,这次所写的中秋节有什么特殊意义,有哪些特定的习俗,人们怎样度过这一节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你可以在头脑里放一遍“电影”,比较一下,觉得哪件事最能反映节日特征,给你的印象最深,那么你就写这件事。只要选择了最感兴趣的事,你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写起来就文如泉涌。
洋葱头:我觉得在中秋节里,赏月是最有意义的。八月十五傍晚,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院子里赏月。我抬头仰望,发现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听着爷爷奶奶的神话故事,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的嫦娥在跳着优美的舞蹈,玉兔在旁边一边捣药,一边欣赏着嫦娥的舞姿。这时,我仿佛就是那只玉兔,痴痴地、呆呆地欣赏着舞蹈呢!
月亮姐姐:是啊,这么有意义的情景,更应该细致描写喽!你要抓住人们的行动、语言、神情等细致描绘,让读者能通过人物的外在言行体会到内心的兴奋。还有节日的活动,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有多大,人们情绪怎样,有哪些行动等,你最好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场面重点刻画,写出当时的气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感动人。
洋葱头:你这样一说,我倒想起了去年中秋观花灯的情景。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到西山路去观花灯。哇,人可真多,人头涌动,到处是黑压压的一片。我站在人群中,隐约看见不远处有四匹骏马高抬着腿,立在草丛中,它们仿佛是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真可谓“驷马难追”。我又挤进了人群,突然,一条巨龙、一头猛虎出现在我眼前。巨龙腾云驾雾,鳞片反射出点点光辉;猛虎的眼睛炯炯有神,还不时地发出阴森的绿光。我犹如走进了龙潭虎穴,观看着精彩的龙争虎斗.,简直着迷了。除此之外,乖巧的山羊、飘动的荷花、棱角分明的亭子,行善的观音菩萨被做成了彩灯。那一个个提着小灯笼,拿着荧光棒的小孩,把中秋的夜晚点缀得更加美丽,使古老的艺术散发着勃勃生机。
月亮姐姐:写得不错啊,既有整体场面描写,又有马、龙、虎等“特写镜头”,让我也如临其境了!
洋葱头:谢谢月亮姐姐的鼓励!这样说来,我会写了。
月亮姐姐:不,还有一点要注意——融入真情。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中秋节里,你亲自参与了活动,或目睹了人们的活动情景,一定有很深的感受吧!在记叙事情的同时,你要把当时的情景和真实感受细致地描绘出来,并适当地用一两句抒发感慨。当你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于字里行间时,文章就一定能感动人。
洋葱头:好的,谢谢月亮姐姐,我一定按您刚才的指导去做,努力写出好作文!
3.漫谈民间新春习俗 篇三
据记载,我国古代早就有了欢庆丰收、喜迎岁首的习俗。
《诗经》中有“自古有年”的祈年乐歌;《豳风·七月》里写到古人年终宴乐的事情。周代时,已把春节作为一岁之首。到汉代出现了“过年”的风俗。在历史上,春节的名称很多,如:元旦、元正、元朔、元辰,正朝等等,通称为“元旦”,是“一年中的第一天”的意思。1911年,我国采用公历,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过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关于过年,民间流行着不少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凶猛的怪兽,体大如牛,独角长尾,甲骨文中的“年”就像这种怪物。每到腊月,它便出来伤害人畜。人们把食物放在门外,好让“年”吃饱了离去,不再伤人。有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庄,它被一家门口晾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它又被灯光吓退了。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花和响声的,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上贴红对联,挂红灯,燃放爆竹。
每年腊月十五过后,人们就忙碌起来了,打扫屋内外卫生,写春联、贴窗花、挂年画、买鞭炮、做新衣、制年糕、包饺子等等。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些风俗体现了中国人讲文明、爱清洁的美德。
立春的由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时借用王安石《元日》的词句,掩饰不住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新春扑面而来的喜悦心情。是呀,人们喜春、盼春,希冀着是春天的明媚阳光和春天的生机勃发。可谓:万物催春春妩媚,莺花伴舞舞翩跹。
相信世间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伴着春天的脚步走到你的身边,平安、和睦、温馨在新春的畅想中与你共舞!以春联为证:春夏秋冬春为首,桃梅李杏梅占先;喜看春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这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有些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
各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族,除了汉族外,藏族、蒙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欢天喜地,以特有的方式欢度佳节。
藏族人民过年,都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过年时,人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藏历新年一清早,妇女们就先去背“吉祥水”。接着,家家户户把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表示预祝丰收。人们还互相拜年,敬赠哈达,围在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
蒙古族牧民生活在千里草原上,除夕之夜,大家先向长辈敬酒,然后围着火炉,吃饺子、下棋,听艺人说书,直到天亮。春节到来,人们穿上新衣,骑上骏马,去拜会亲朋,共贺春节。
瑶族人民过春节时,白天在山坡上,夜晚在火堆旁欢聚,载歌载舞。有一项别致风趣的活动叫“耕作戏”。正月初一,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花衫、花裙,戴上精制的银饰,小伙子们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开始了,首先由三个青年演出“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荷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喜迎春耕,期望丰年。其后,姑娘、小伙子就尽情歌舞、欢乐。
哈尼族过春节总要热闹地在一起聚餐豪饮。男女青年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趁这个良机选择自己的意中人。过年前小伙子上山砍竹棍,做秋千,姑娘们特别喜欢荡秋千,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一面喝茶、抽烟,一面兴致勃勃地谈古论今。
布依族人在每年除夕晚上,全家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这一天,男女青年们互相串门拜年,并结伴外出游玩,尽兴后才回家。
黎族人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猪,摆起丰盛的佳肴美酒,合家围坐一起“吃年饭”;席间还要唱贺年歌。春节期间,全村青壮年还要组织一次集体打猎,猎获物归全村共同分享。达斡尔族人在除夕晚上,青年们跳着“鲁格乐舞”,通宵达旦。家门前点燃一堆干牛粪,一家之长把大块肉和糍粑之类食物投进火里。大年初一清早,青年们双手沾满灶灰,争相往别人脸上涂抹,象征幸福。美丽的姑娘常常被小伙子们涂成“灰姑娘”。这是预祝丰收和幸福的意思。
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初一清早,人们穿起新衣,背着笙,到外村拜年。最吸引人的活动是斗牛,围观的能有上千人呢。
壮族各家各户都在年三十晚上把初一全天的饭做出来,称为“压年饭”,表示祝愿明年获得大丰收。
景颇族的姑娘们,将绣花包挂在树梢上,叫“靶包”,然后由小伙子们用箭去射,谁射中了,靶包就归谁。绣花包里装有吉祥如意的东西或是爱情的信物。
傣族青年男女们在草坪上各排成一行,互相抛接彩球,用以欢庆佳节,表示爱情。同时,在澜沧江上还举行划船比赛等庆祝活动。
朝鲜族的庆祝方式是到田地里烧火堆,用以消灭害虫、田鼠等,为夺取农业丰收作好准备。这种活动叫“野火战”,也叫“鼠火战”。
普米族人在初一早晨,鸡叫头遍时,村寨里便顿时发出一阵阵铜炮声和海螺号声。家中如果有年满13岁的男女儿童,还要举行隆重的“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
台湾的高山族,节日里集体欢聚在村边,吃酒、唱歌、跳舞。各村还举行叉鱼比赛,优胜者获奖。除夕夜,人们到寺庙里看《避债戏》,如讨债人闯入剧场逼债,引起观众公愤,讨债人只好溜走。这种戏从除夕一直演到大年初一。
鄂伦春族人在除夕夜,要给家族及近亲的长辈们斟酒叩头,一般都彻夜不眠,谓之守岁。
土家族人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通宵守岁,名叫“守田埂”,以表示对田地的热爱。
春节正好在农历立春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满怀希望和信心,又进入了新的一年。 (摘自《吉林农业·下半月》)
4.中秋节民间拜月习俗 篇四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5.春分的民间习俗 篇五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作为24节气之一,是一个充满暖意的春天开始的重要节气,自然也少不了给朋友送去一份温暖的春分祝福短信,也可以来时间财富网让这里的百万威客帮你发送创意祝福!
6.晋江丧葬的民间习俗 篇六
竖寿要启用时,应备办果盒金香孝敬一番。当寿木(棺材)抬进灵堂之前,孝眷要预先发落果盒金纸,俯伏道傍,焚香化纸。
入木(殓)之前要辞老(辞生、事生),糊入木轿、库官、敬三牲、白米饭、五味碗。把死者扶上交椅上头(由大媳妇为翁(姑)梳上,生肖相冲者另换他人,或说口中咬一根稻草则不忌,手不干净者不能动手,也不能点燃香烛),死者双脚踏斗。紧接着是报斗,棺伕喊着一斗进二斗……九斗进一石,代代子孙吃都着,将米糠一斗接一斗倒进棺材内。亦有倒火灰填于棺底的,先由帮工者向左邻左舍分发红线一条,孝眷乞火灰跪于道左,邻居们则用瓦筒盛出草火灰。入殓时给死者口中喂上一口白米饭,谓之“含玉”,并戴首饰、玉器,又棺中置烟酒之类供死者享用。此乃古代殉葬品的缩影。
死者遗留的金、银、珠宝及置于戽斗中的银元等按遗嘱分赠与各房子孙,谓之贳(散)手尾。
如死者是晚饭过后咽气的,说明一日三餐都吃掉了,儿孙辈就得向先辈“乞饭”,从屋顶上把满满的几大碗大米用红丝巾包裹好吊了下来,分发给各房。
孝眷到井中提来一桶水,谓之“上水”。留下一部份置于厨房中,剩馀的水由帮工者提到屋顶倒下檐口冲掉晦气,这和送草后马上清扫灵堂内草屑同一目的(扫掉晦气)。
盖棺后把死者生前日常用品连同铺在灵堂里的稻草,由红白灯,红白彩,大鼓吹、嗳仔作前导,成人后的子孙亲自拿到大溪边或潭墘焚化,谓之送草。
布置灵堂,在灵前摆遗像、点香烛、敬佳果,相风水择定墓穴,发讣告告知开拜日期和安厝日期,哀启追述先考妣大德。分白,大门门楣挂头白布。糊龛糊厝,延请僧道开设道场超渡亡魂乃是出殡式之前奏曲,颇为热闹。竖龛、开设道场也可移在安厝(葬)之后,允许灵活运用。
入殓、开拜及安厝等择吉,以仙命年庚生辰为主,长子(承重孙)与长媳生肖次之,其馀孝眷人等之生肖又次之。盖大户人家,子孙众多,十二生肖齐全,凡遇生肖冲克,入殓、移柩、进圹之时避之则吉。
开设道场俗称“做功德”,分龛前缴、日光、火光、一昼夜、二朝、大三朝、七日大功德,最大型莫过于七七四十九旬(日)大功德。自一昼夜起,祖辈须有“功德底”。排坛(即道场)要设在另外一座住宅,灵堂内竖龛、装魂身(做大功德要追荐到祖考、曾祖考甚至高祖考,魂身往往排满整个厅边),龛前供桌要早晚叫吃,早晨还须排列盥洗浴具、早点,五味碗必须逐日添碗,即每日增添一道菜肴。师公戏(和尚戏)、解愿、颂经、进表、跑舍官(跑赦马),打城戏目莲救母,掷拉钹等热闹非常。
五服例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之别,服有三年(实则二年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不等。且如葬事从简,不竖龛不做功德,孝子白衣白裤白长衫,结头白布一边长一边短,表示父或母尚有一人健在,结两边同其长短者表示父母双亡。长孙结头白与孝子同。从子、诸孙箍头白。内亲头白上加小蓝布、外戚上加小红布。每遇做大功德,凡属与死者同一高祖者谓之未出五服,乃由其嫡系子孙糊大厝、装魂身一并超度。较小型之功德如一昼夜,只须追荐至死者之父母(翁姑),则参与者只局限于兄弟、从兄弟,其他再从兄弟无须介入,但仍须居服。死者称为正荐,追荐至最高一级之祖考谓之主荐,主荐之嫡系子孙,孝服大抵相同,俱服齐衰。
出殡式乃治丧期间最为热闹之高潮戏。仪仗对对阵列整齐,前有红白彩、红白灯、子孙球、前导牌、铭旌(灵柩)、大开路,中间有大鼓、主亭、鼓钹、西乐队、轻音乐队、弄龙、舞狮、高跷戏、马队、水牛队,灵柩前后有棺头吹、棺后吹。法师带路,乐队有十几队至几十队者,出殡前逐一至灵前演奏,及先行游遍村中境路。然后至转柩处会齐。亦有集合于转柩处然后与灵柩同时游村中境路者,各地风俗不尽相同。
转柩处一般选择在大操场中,依例设灵致奠,诸姻亲戚友依次行叩别礼。由死者之子侄或堂(乡)亲陪拜,司仪唱礼,鸣炮奏乐,吊唁者披红(红布一小块),个别地方免去奏乐礼节,馀者大同小异。如死者之儿媳或孙媳妇尚未入门者,依例可以借送,衣青衣披青巾及红布披肩,免下轿(车),丧家应准备红包及鸡蛋线面送礼。如对方包“赙仪”400元,丧家之红包须包800元,习俗如此,谁都不愿破例。
如死者生前或其子侄系南音社弦友,南音社同仁自当聚集其灵前行礼、唱南曲、行三奠酒,丝竹齐鸣寄以哀思。
公尊祭品与祭中斋大抵相同。请宗族长老、乡邑名贤担任主祭及襄祭,红烛、红桌裙、红地毡,较隆重者更礼请督祭一名,端坐太师椅从容观礼。执事人等身上披红,司仪唱礼,菜肴逐一进献,甚为郑重其事。
进圹之前理应祀后土,敬备牲醴果品清酌庶馐之仪典祀福德正神。即使一切从简亦应尊敬土地公也。
自“丁兰刻木思亲”以后,神主(木主)便成为世俗纪念先人的象征。想让木主神乎其神,必须用朱笔染朱、染鸡冠血点化。在整个治丧过程中,有二件事比较重要,其中一件是请法师为死者超渡、引魂,另一件就是请名士点主,借此对先人永恒的纪念。
点主之后依例举行“孝男祭”仪式。所谓孝男祭者,乃孝裔眷亲自营斋致奠,由孝男孝孙启读哀章,其仪注与公奠仪注约略相同。
进圹之前理应生炉火。俗谓炉火既可消除晦气,又取薪火相传、门庭世炎之义。炉火宜捧至祖厅内,风炉口向入。又,做功德之进表,做七日分衣食等均须炉火。
盖铭旌(灵柩)与抔土。把写有死者名讳的铭旌(灵柩)盖于棺上谓之“盖棺定论”。抔土乃由孝子孙撩起白长衫怀掬一抔土徐徐散入墓圹,绕圹一周,边走边散,司仪高唱:“抔土养骸,添丁进财。”考妣合葬,男左女右,健在者一方谓之“生圹”,要先进石龟一只,包以红布,用红笄索扎以金花、春花各一对,垫以金纸。敬以馔盒、果品、金纸。又要先敬土地公。诸事停当即先盖上七星枋。
进圹后则陈列五味碗孝墓陵,一云孝亡人,加上白米饭一碗,白烛白桌裙,法师念动法语。孝裔眷跪拜,捧请木主进魂轿,法师摇动法器,孝眷人等牵引魂轿绕圹一围,长媳或长子提斗,仪仗队前导至祖厅安位。但七月不宜引魂(部份村落不忌),静鼓静吹地返回,至八月另择日子引魂。
倒龛时一切魂身、魂轿、龛、厝、哀启、讣告等均应焚化,并陈列菜肴犒兵。倒龛后各房子孙起风炉火、连同衣食枣灯捧到各自房间。凡属披服执绋者均应分赠衣食,孝子、孝女、长孙等衣食全副。
吊唁完毕,来客不必告辞径自回家。孝眷要理发、挽面,孝妇逃孝回娘家,头插红花返回。
又有曝饭干之俗。嫡派子孙戴孝。三日验墓,作断七,做百日,做对年(小祥)之俗,举哀叫吃。
三载乃属吉事,贴红联、谢青天,孝眷人等身著吉服喜气洋洋。三载弃金钵,法用乌糖二小包、银角仔两个、沿钱二张连同头白布、白鞋一并丢溪墘或荒郊野外,谓之除服。
7.潮汕民间乳名习俗及其文化审视 篇七
丰富多彩的潮汕民间乳名习俗
根据中国的民间习俗,乳名的取用主要有三种:一是借用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等动植物名;二是随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三是吉利喜庆的意愿,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美好愿望。潮汕人也依据这些基本规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乳名习俗。
1.以身体外貌特征命名
身体长得高的叫“两脚规”“竹竿”,身体肥胖的称为“大胖”“胖仔”“猪仔”,身体较瘦的称为“瘦猴”“瘦狗”,身体单薄或女性化严重的男孩子叫“姿娘”。此外,还有“乌弟”“乌妹”“白弟”“白妹”等。
2.以生理特征命名
头部有“大头”“尖头”“圆头”“扁头”等,眼睛有“大目”“小目”“圆目”“乌目”“眯目”等,耳朵有“大耳”“尖耳”等,嘴巴有“裂嘴”“阔嘴”等,鼻子有“尖鼻”“扁鼻”等,脚手有“长腿”“十一手”等,皮肤有“粗皮”“铁佛”“乌卵”“鸟”等。
3.以生产工具命名
“水桶”“草索”“扁担”等。
4.以食具、食物命名
“鼎柳”“肉丸”“菜脯”“蛋糕”“饼干”等。
5.以自然物命名
“石头”“水”“江”“河”“海”“湖”“虼蚤”“水鸡”(青蛙)“钱龙”(壁虎)“赤头”“宣溜”“淡甲”“墨斗”“石榴”“苹果”“成”(榕树)“竹”“竹头”“芋头”“菜头”等。
6.以生肖命名
如“牛”“狗”“猪”“羊”“鸡”“虎”等。
7.以生产与日常生活方式命名
“猪屎”“狗屎”“鼓”“锣”“灯”“书”“钟”“铁锤”“剪刀”“锁头”等。
8.以分娩情况命名
民间忌讳在异地或别人家分娩,一般要在自家分娩。如若在半路或遇到下雨等特殊环境分娩,“路生”“雨生”“河生”等就往往成为孩子的乳名。
潮汕民间乳名习俗的文化审视
1.具有明显的潮汕地方特色
“千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以中原移民为主体的潮汕人在传承中原乳名习俗的同时,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融合,不断创造,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乳名习俗。一方面,充分运用潮汕方言。如前文所举的青蛙称“水鸡”、壁虎称“钱龙”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潮汕话。另一方面,与潮汕物产特别是海产息息相关,如“赤头”“宣溜”“淡甲”“墨斗”等。再一方面,与潮汕民间生活习俗相关。“前榕后竹”是潮汕民间家居习惯,因而民间喜欢以“成”“竹”取乳名。
2.反映了潮汕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人的身体是生命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人名的起源最初便与生理特征有关。“人的有名,乃在知识渐芽,人我之间的交际渐密,渐从形体、声音的特征加强认识,这种存留在心坎里的无声符号,可说是名的胚胎。后来人事日繁,群居生活日渐发达,觉得以形体声音的特征为某人默记的标准还不够,便需要立一个显明的符号以与某人,因是名便诞生了。”(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由此可见,人的名字的产生最早来自其形体和声音的特征。而民间的乳名至今仍明显地保留着这一特征,如“大头”“圆目”“阔嘴”等。这种名字对老百姓来说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所以,以此为名的人很少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尤其在孩提时更是习以为常。这种对其生理特征的突出,实质上是对生命自身重视的表现。在老百姓看来,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相比,生命自身更为重要。
潮地濒临大海,古为南蛮之地,自然环境恶劣。台风、地震、暴雨、干旱以及瘴疠等天灾人祸,时时造成极大破坏。潮汕人是一个移民族群,无论是颠沛流离、披荆斩棘的南下中原移民,还是离乡背井、筚路蓝缕的“过番”潮人,以及“爱拼才会赢”的现代潮汕人,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同大自然与各种疾病作搏击抗争。潮汕民间男性乳名为“铁佛”“乌卵”(阴囊),女性喜叫“木仔”(番石榴)“石榴”“桃花”,是潮汕人的生殖崇拜,是潮汕人对生命创造的崇尚,是潮汕人对生命本色的张扬,充分反映了潮汕人强烈的生命意识。
3.体现了潮汕明显的宗亲血缘关系
南下的中原移民在潮汕平原聚族而居,形成一个个村落,宗族观念十分强烈,宗亲势力非常明显。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也充分体现了明显的宗亲血缘关系。假如一户人家生有几个孩子,若都是男孩,就分别叫“大牛”“二牛”“三牛”“四牛”“小牛”;若老大叫“牛”,老二就叫“鹅”,老三就叫“猪”;或者干脆就根据在同胞或同宗同辈(如堂兄弟)中的排行,取的是不算名字的名字,如“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小五”“尾”;若同是女孩,就分别叫做“大妹”“二妹”“三妹”“细妹”“细”。
4.反映了潮汕人传统传宗接代的社会心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乳名习俗与人们传宗接代的心理相通:一个人的生命力旺盛,那他就必然会有强大的生殖能力,否则就意味着其生命力的萎缩,后者通常是许多人最为自卑之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以生育男孩为特征的传宗接代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一个最重要标准,是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潮汕人的乳名表现了这样的心理。如有的人生了女孩,便名之曰“来弟”,意为希望下一个是男孩;生了男孩,便取名“卵”“佛”,意为他是最强壮的男孩。这种现象反映了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特征。
5.体现了潮汕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情寄望
乳名的贱化是一种普遍的民俗事象。乳名的鄙俗粗野是因为父母“大体都出于怜爱太甚,故示卑贱,希望容易养大成人”(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越是高贵的生命越娇嫩,越是卑贱的生命力越强,所以,给后代起贱名是希望经得起生活磨难,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可见,贱名在他人的心目中并不卑贱,它与高贵的名字是完全平等的,寄予了对孩子平安成长的深情厚望。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人多地少,生产生活条件相当恶劣,不少家庭的孩子易夭折,养不活。因此,不少潮汕家庭给孩子取贱名,如“大傻”“白仁”“瘦狗”“刺流”等,既出于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这当中寄托着长辈希望孩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最简单愿望,浸透着浓郁的亲情。
6.反映了潮汕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追求
“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狩猎,人们的衣食都取决于生存于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因此,当时人们都十分崇拜一些与其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生物。根据人们的这一习性,当时社会上形成了用某些动物的名称给自己的子女命名的习惯。”(穆台力甫·司地克:《维吾尔族人名和姓氏初探》)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动物不但不比人类低下,反而成了人类的主宰。另外,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相信万物有灵,而且生死轮回:人死后可以变为动植物,而动植物死后也可以再变成人。在人与动植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完全协调平等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也充分运用这一文化规则,“水鸡”“钱龙”“鹅”“鸭”“宣溜”“莲”“兰花”“石榴”等动植物便成为潮汕人的乳名。
7.充满了浓郁的潮汕农业生产气息
在农业社会,谁占有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越多,谁就越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以这些东西作为乳名,说明了农民终生和它们不可分离,其命运与此息息相关。就潮汕民间乳名习俗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⑴生产资料类。几乎各种可以充当劳动工具的家畜名字都可以用作乳名,如“大牛”“水牛”等;属于劳动工具的还有无生命之物,如有些人的乳名为“扁担”“马索”等;还有农作物之类的乳名,如“白菜”;以“猪屎”“狗屎”“鸡屎”等为乳名的,则反映了潮汕农民十分重视种田用的肥料,因为旧时没有“尿素”之类的化学肥料。上述这些,反映了人们希望有牲畜使用、有土地耕种的田园之乐。⑵属于衣食住行之类的生活资料类。如:“斗笠”“草帽”“扁担”等作为乳名,反映了旧时潮汕农民朴素、节俭的生活态度和劳动致富、丰衣足食的人生愿望。
8.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民间百姓对美的追求较侧重自然美。作为乳名,其表现对象主要就是自然界尤其是农村常见的能够给人在视听方面产生美感之物,即鸟兽虫鱼和花草树木类,特别是女人喜欢以各种花草水果等植物为名,如“兰”“杏”“红花”“石榴”等。这些鸟兽虫鱼或花草树木,具有美丽的声音、色泽、线条、外形,是“罕见”和“美丽”的意思。潮汕民间丰富的乳名系列,尤其是女性植物类乳名,体现的是以农业社会为特征的美丽的大自然具有明显的感性美,反映了潮汕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潮汕民间乳名习俗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变
“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随着社会变迁,受现代文明的冲击,潮汕民间乳名习俗发生了很大的流变。“浪佛”“牛屎”“狗屎”“鸡屎”等欠文雅的乳名逐渐消失,代之以“冬冬”“南南”“莹莹”“华仔”“贝贝”等文雅的乳名,以及安娜、丽莎、丽丽、玛丽、贝克、彼得等洋气十足的乳名。
8.关于谷雨节气的民间习俗 篇八
旧时,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见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还有一只大蝎子。画上印有咒符。雄鸡治蝎的说法早在民间流传。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孙悟空猪八戒敌不过蝎子精,观音也自知近他不得。只好让孙悟空去请昴日星官,结果马到成功。昴日星官本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书中描写,昴日星官现出本相--大公鸡,大公鸡对着蝎子精叫一声,蝎子精即时现了原形,是个琵琶大小的蝎子。大公鸡再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死在山坡。山东民俗也禁蝎。清干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9.雨水节气民间的习俗介绍 篇九
我国从8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希望全社会能形成“尊师重教、感恩戴德”的良好氛围。然而,最近几年,在金钱物欲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家长认为送礼、收礼是教师节的意义所在,甚至向老师送出了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礼物,寄予学校能给孩子多些照顾的奢望。
而正当昔日的贺卡变成消费券、鲜花变成高档商品时,我们已有悖于国家设立教师节的初衷,把师生之间的关系被异化成庸俗的物质利益关系。但也并不见得每个家长都乐意给老师送重礼,因看到和听到人家送了礼,就感到自己不送,觉得不够意思,生怕孩子受到不公的待遇,可是当送了又揣测着怕意思不够,如此等等,种种忧虑纠结着家长,为之也逐渐在攀比中形成了恶劣风气。
10.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篇十
一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雕公羊传》注日:“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殷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此后,各地土地神由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
在一般民间的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很多,众说纷纭。一说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另一说为:周朝时,一位上大夫的家仆张福德(或张明德),主人赴远他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张福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为忠仆之封号,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馆藏一尊土地神造像其后的装藏藏有“福德正神”的契纸,是对其说法有力的证据。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土地神。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于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
二
馆藏的木雕土地神,人物的冠纶、胡须、服饰雕刻非常到位,比人物面部精细得多,意在突出人物造型的稚拙、明快,表现人物形态的传神。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而在民间传说中土地神除了服饰有所不同外,基本都是以长者形象出现。这是在土地神人格化过程中,人们一般把他传说成一位心地善良、温厚笃实、乐于助人、宽容慈蔼的长者。根据这形象雕刻出来土地公神像,就是一位白须、白发、笑容可掬、福态吉祥的老人(故而民间多尊称为“土地公公”),酷似古时员外的打扮,官帽则是丞相帽或员外帽为主,帽檐两条布垂抵肩。一般穿着便服,面庞园而丰盈,两眼微眯,露出慈祥的笑容(图一)。
为何土地神一般都是老人的形象,估计是因为土地管的是“社”,在乡村现实生活中直接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一般是一村一族德高望重的族长和家境富裕颇通诗书主宰一方的地主、乡绅。所以几种形象融合起来就是土地——老人、福态、员外等特征造型的来源所在。但不同地区亦有些许差异,市区、闹区的土地神像多为富人样貌,甚至手持玉如意、金元宝、银锭等。如馆藏土地神木雕造像(图二),身着一袭蓝衣,长须,慈眉善目,左手紧握一锭元宝。田野及山区的土地神像一般多持拐杖(图三)。
土地神乃中国民间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国民间,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求财、保平安、保农业收成之意。20世纪50年代以前,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几乎遍及河南每个乡村。在豫西偃师,家家户户院中迎门墙上均有一土地神龛。农历二月初二日土地爷生日时,民间要用猪头、鸡蛋等供奉土地,以求五谷丰登。从土地神的出现可以看出,人们所赋予土地神的第一项职能应当是保佑五谷丰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不断赋予土地神更多的司职,俨然成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护神。
一般说法,土地神为地方之守护神祗,为乡里之神,也有财神的性质。在社会生活中,土地拥有的多少,土地耕种收益的多少,很直接的关系到农民的财富收入。于是,农业、矿业、渔业、商业者,也都祭祀土地公,祈望能发财赚钱。于是土地神也兼具财神的神格,持有物品主要是,左手拿金元宝或银锭、右手拿拐杖或如意为主(图四)。土地神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魔的侵扰。土地神是功能性极强的神明。在电影《天仙配》中,土地爷更是被赋予“月老”的功能,同时兼具了送子功能。如:馆藏木雕土地造像(图五)即为土地爷一手托元宝,一手抱一孩童的形象,此尊土地神雕刻精湛,眉目慈祥,栩栩如生。整体非常完整。衣褶处精致的镏金和原先的色彩还保存着。土地神在这里就兼具了财神与送子双重功能。
所谓的土地神众多职能与信仰,其实质就是人们通过对被神化了的传奇和英雄人物的信仰,获取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通过信仰,释放内心的各种感情,寻找生活的力量和精神的寄托。这种信仰,可能很纯洁很朴素,但也可能十分功利和现实。土地神信仰作为一种历史久远,遍及汉民族民间的传统信仰,它的起源大体相似,但具体内容和形式却迥异。土地神作为一个接近现实而又虚幻缥缈的形象,保地方一方平安,管地方大小事物,是人们对他的美好期待,而且在历史的过程中,它又实实在在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明清时期,伴随着大规模石窟开凿的日渐衰败,民间宅居供奉的木雕造像逐渐多了起来,形象更趋世俗化。馆藏的这些土地神木雕造像,多为清、民国时期民间雕刻作品。但由于材质、虫蛀、烟熏、风化等原因,留世数量日益减少,珍贵性逐渐显现。它们包含了大量宗教、民俗文化信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种有形有内涵的“立体物件”,不论是满足人的视觉愉悦还是满足人的精神功能需求,都有其极为丰富的内容,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与文物价值。
(责任编辑:耿坤)
11.端午节的传统民间习俗 篇十一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
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6、系五色线
五色线又称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用色比较灵活,多则十多种颜色,少则二三种。用什么色也很灵活,有些人手头有什么色就用什么色。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7、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8、游百病
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流传于陕北各地的农村,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据说游就百病不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究的,这天男不做农活,女不做针线,做了叫“扎百病”。就是说把百病的根子扎下了,所以在天水农村,男人赶早备足牛羊饲料,女人忙备吃的和穿的,游百病的主要去处是集镇、寺庙。不去那里心中如今年白过了一般空落一般酸楚,要去也不易,山村里人要翻山越岭,要走几十里山路。平时忙地里忙家里,看小孩敬老人。十六是“大赦”,地里不管,家里放下,小孩拖上,老人扶上,倾家外游,不图升官发财,图个吉利,大人小孩百病不生。
9、送扇子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过去在宁波民间,凡新出嫁的姑娘,端午那天要带着“端午担”回到娘家来避一下,离开时要带上父母送的扇子,俗称“送扇子”。如宁海等地丈母娘要给女婿回送衣料、手巾。
10、驱五毒
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被人们认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间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端午节驱“五毒”,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11、戴香包
香囊一般佩戴在胸前,可以驱虫辟邪,然而佩戴也是颇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小孩子喜欢戴飞禽走兽类的,诸如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老人则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防病健身,也象征着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到白头等。
最有讲究的要数年轻人了,尤其是热恋中的情人,姑娘多半都会亲自制作一枚别致的香囊,在节前送给心上人。
12、洗龙舟水
“洗龙舟水”就是在端午节当天到江里、河里洗澡,因为这段时间的水大,正好又是划龙舟时期,老百姓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
13、拴扫把
有赶走“扫把星”,驱除厄运的意思。
14、挂艾叶和菖蒲
端午插艾条,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据介绍,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端午时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15、吃五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食用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称“吃五黄”。现在,雄黄酒因带有毒性而用黄酒代替。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开头、初始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以“端”来称呼,如称“端五”,也即“初五”。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民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马上划船捞救,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12.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篇十二
韩语称“추석(秋夕)”“중추절(仲秋节)”“가배(嘉俳)”“중추(仲秋)”“가배일(嘉俳日)”“중추가절(仲秋佳节)”。是扫墓并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的日子。回乡探亲,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鲜半岛的中秋节叫做“韩国感恩节”(KoreanThanksgivingDay)。
越南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日本
日本传统的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会赏月,称之为“月见”,屋内会陈列赏月团子、芒草、芋等。
琉球
琉球人中秋节除了祭祖、拜月外,还会祭灶,感谢灶君保佑一年内家中平安。除了吃月饼,他们会吃一种叫吹上饼的食品,这是一种表面铺上红豆的米饼。除此之外,还有拔河、舞狮、的风俗。
中秋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人们都会回到家中一起吃饭、团聚,并且会祭祖,感谢祖先庇佑。也会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与月亮、团圆有关,这些食品同时也是祭月的祭品,如华人(汉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饼的习俗;广东、香港有些人会以月光饼代替月饼;日本人(大和族)则会吃月见团子,部分地区会煎太阳蛋,月饼、月光饼、月见团子、太阳蛋都呈圆形,代表满月;朝鲜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亏转盈。琉球人除了吃月饼外还会吃吹上饼。此外,时令的水果和其他农作物如杨桃、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农耕社会中是农民秋季的收获,也是中秋节的食品和祭品。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马来西亚、菲律宾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当前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
13.我国元宵节民间的习俗活动 篇十三
1、吃元宵。“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2、观灯。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3、猜灯谜。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 Festival 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 —— 六一九)才出现 ,算 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 ,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一般认为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 。不 过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并非年年举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说在汉武帝之时。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节或佛 教的燃灯法会的说法也都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如下文“习俗”一节所述,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 ,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 , 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 , 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炀帝也是一个把元宵庆典官式化的皇帝。
元宵节浪漫祝福语精选
1、你是馅我是面,不如做个元宵大团圆;你是灯我是纸,不如做个灯笼生活火;你情我愿庆佳节!欢欢喜喜闹花灯!你我爱情比元宵甜!
2、遥望那一轮明月,思念油然而生。远方的你好吗?让我们约定月圆夜共同赏月许愿!愿月亮捎到我深深的祝福……
3、我要用:一缕(情思)一颗(红豆)一勺(蜜糖)特制一份月宵,月圆时分我会让玉兔替我送去,注意接收。
4、元宵节到了,送你一碗幸福的元宵。看到眼里的是温暖,回荡脑海的是团圆。吃到嘴里的是甜蜜,留住心里的是深情。当下得到的是祝福,永远不变的是快乐。
5、敲响是钟声,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带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来的是祝福,愿你元宵节幸福快乐!
6、一年未见,问君可好?身体如何?心情靓否?前盟遗忘?翘首酸楚,鸿雁渺茫,如何自处?……呵呵,想你啦!
7、元宵节勿忘吃元宵,吃一个好运常在,吃两个幸福永远,吃三个合家团圆,吃四个四季平安,吃五个…哎呀小猪猪,这东西可不好消化哟!
8、你知道我多喜欢你吗?圆粉粉的小脸蛋,咧嘴就是那么甜蜜的笑容。真的好想在你脸上狠狠地吻下去,让你融入我的身体。阿!香甜的元宵。
9、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怠。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寒衣节的民间习俗 篇十四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
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
金银包袱
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对逝世故人想说的话。
烧寒衣
也就是准备供品,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寒衣节的禁忌事项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推荐阅读:
中秋节的新习俗06-10
中秋节的习俗英文介绍07-10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简介08-22
异国他乡的中秋习俗06-20
中秋节十大习俗06-25
关于亚洲各国中秋习俗趣闻的文章11-06
关于中秋节习俗作文600字12-10
中秋佳节:中秋节的由来起源07-30
甜蜜的中秋节-中秋节日记300字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