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执行

2024-06-14

财政预算执行(共12篇)

1.财政预算执行 篇一

XX乡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乡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浯溪河乡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河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乡实现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乡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要求,依法理财,积极培植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增加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投入,全乡经济出现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支较上年增长5.5%。

2010年,全乡一般预算收入126万元(其他收入及乡政府向其他部门的增资收入和村级过账款),上级补助收入301万元(包含干部打卡工资34万元、生产资料补贴中的良种补贴42.1万元、村级一事一议奖补15万元、村级转移支付43.5万元、站所人员经费22万元、社会抚养费48.5万元),收入总计42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19万元,财政拨款支出208万元(包含干部打卡工资34万元、生产资料补贴中的良种补贴42.1万元、村级一事一议奖补15万元、村级转移支付43.5万元、站所人员经费22万元、社会抚养费48.5万元),支出总计427万元。回顾我乡财政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财政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根据乡人大年初预算安排,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严格依法理财,积极开辟财源,促进财政增收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重点向“三农”和事关群众利益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保障了重点支出需要;努力深化和积极推行“乡财乡用县管”改革,强化监管,规范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保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年初预算任务的完成。我乡财政是吃饭型财政,每年向外增资任务繁重,为了减轻财政压力,立足本乡我们认真的开展两税清查,补征、漏征两税1.5万元。同时,政府加大了非税收入征管力度,认真开展了计划生育“一法四规”宣传活动,入库社会抚养费48.5万元。

(三)切实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预算,努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了重点支出需要。

一是重点保障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在财政预算安排和执行中,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了工资的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财政代发干部工资54万元。在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村级政权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全年拨付村级转移支付43.5万元,拨付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5万元,用于九龙山等5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注重政策实效,惠农、支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政策,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广大农户中。通过三卡合一的试点,我乡陈清补贴底子,全年共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400万元。全乡共申报家电下乡补贴884台次,补贴资金258.8万元;申报汽摩财政补贴168台次,补贴资金16.7万元,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我乡经济发展。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乡投资200万元新建了自来水厂,改善了农民群众安全饮水的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全乡共投入资金30万元,对集镇街道亮化和绿化。

(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有效缓解了我镇的财政困难。通过积极向县级有关部门反映汇报我乡经济和财政运行中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使县级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我乡运行状况,加大了对我乡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我乡的财政困难。

各位代表:,我们狠抓了财政增收节支工作,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圆满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积极尽可能地向上级争取资金补助,较好的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在充分看到财政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收支矛盾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由于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经济总量小,财源结构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财政增收缺乏有力的支撑点;二是各部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大,加之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和支持改革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三是可用财力不足,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存在大量财政隐形赤字;四是财政管理机制不尽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开局之年,也是我乡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按照乡党委的总体安排部署和全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乡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县经济、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等基本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勤俭节约,强化财政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乡按照“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保压并举”力争财政收入增长10%的原则,全乡财政预算安排如下:。2011年全乡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49万元,较上年增长10%,上级补助收入325万元,较上年增加8%;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53万元,较上年增加16%,财政补助支出221万元较上年增加7%,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预算安排中需要说明的是:人员正常滚动和工资性改革经费没有纳入预算。目前的财政收支预算只是一个粗略的预算安排,待县财政明确预算的项目、标准后,再作相应调整。

为此,我们将按照乡党委的部署和乡人大本次会议确定的财政工作目标,努力改革创新,推进依法理财;生财、聚财、用财齐抓并举,不断增强增收的可持续性、收支结构合理性、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切实保障重点、努力解决难点,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及预算任务的完成。

(一)立足实际,加快财源建设步伐,积极发展乡域经济。要解决财政困难,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乡域经济和搞好财源建设工作,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我们要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支柱产业,培植可持续财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对财政的贡献;努力增加“小巨人”总量,做大财政“蛋糕”,拓展新的增收渠道,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促进财政增收。

(二)切实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财政资金在确保用于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支出之后,应进一步加大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支出,同时再尽量多办一些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好事、实事。(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要管理使用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加强资金跟踪问效,使各项资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建立健全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拓宽“三农”资金渠道,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完善和实施好各项涉农补贴制度。

((五)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巩固“乡财乡用县管”成果,按新改革的政府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领、拨付、报账程序,强化财政结算员和核算会计工作职责,严格报账员现金管理,实行限额报销,减少现金流量。二是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认真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现非税收入“财政统管、政府安排”的目标。三是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流转,防止资金滞留、挪用等问题。四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使专款及时足额落实到项目,专款专用。五是加强财政票据管理,确保非税收入足额收缴入库。

(六)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镇域经济;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目前我镇的困难情况,树立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念,使上级有关部门更加了解和认识目前我镇的状况,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多给予我镇一些政策倾斜照顾,给予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尽快改变镇财政的困难局面。

(七)更加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要按照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倡“为民、务实、高效、清廉”,做到“讲政治、干实事、谋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使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机关管理明显改善,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廉政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财政整体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财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任务光荣而艰巨,要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让我们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全镇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2.财政预算执行 篇二

(一) 指导思想的缺失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有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没有完全到位。目前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基本上还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事后监督, 没有真正做到对预算从编制、批复、调整、执行、效益整个过程的全面审计监督。地方财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向政府及上级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还很模糊, 工作缺乏思路。没有真正确立起核实收支, 摸清家底, 促进财政管理公开、透明、规范、科学的思想理念;没有确立运用审计监督, 规范财政管理, 推动财政体制改革, 促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思想理念。在预算执行审计实施过程中, 基本上还是以审计本级财政部门为主, 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都是延伸审计, 即使是一些专题审计调查, 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公共财政体系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 严格审计执法的缺失

依法审计, 严肃审计执法,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是审计工作的本质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 地方审计机关很难做到依法审计和处理, 执法力度没有完全到位。因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直接受政府领导和控制, 这就使得预算执行审计的实际功效和辅助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政府对财政预算的确定和调整拥有实际控制权和操作权, 审计财政预算实际上就是审计政府, 这样一来, 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问题的审查、处理就难免受到限制。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政府直接关系的问题容易被掩盖, 难以对外披露, 结果是查出问题一大堆, 真正能写进报告的问题却寥寥无几, 且大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严重违反预算法, 随意和虚列财政支出、侵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难以被有效制止。

(三) 防范审计风险措施欠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适应能力不强, 防范审计风险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目前, 社会各界对审计的期望值及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社会各对审计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 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财政职能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 审计重点还不明确, 审计方式和方法也没有及时调整到位, 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相对于形势的发展较为滞后, 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增加了风险隐患。

二、加强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的措施

(一) 树立良好的指导理念

端正思想, 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真正作为地方审计机关的第一件要事来做。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 创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之思路, 这是摆在每一个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化, 给财政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课题。因此, 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如何以促进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为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服务, 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财政性资金将从竞争性、盈利性领域退出,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将全面建立。这一新形势告诉我们, 审计机关必须严格履行审计的法定职责, 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根本性、首要性的监督内容。

(二) 改进审计方法手段

适应形势需要, 围绕预算改革, 改进审计方法并适时准确调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的重点。进一步推进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设是今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 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细化预算编制, 硬化预算约束。因此, 审计部门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 是审计与审计调查两种方式灵活结合; (2) 是传统审计技术与现代审计技术的充分结合; (3) 是其他专业审计与财政审计的紧密配合; (4) 是“同级审”与“上审下”结合起来。在调整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方面, 审计机关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以及人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着重加强以下审计内容: (1) 是本级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 是重点支出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 (3) 是本级预算超收收入安排和使用情况; (4) 是部门预算执行制度建立情况; (5) 是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6) 是本级人大关于批准预算决议的执行情况, 以及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结合上述重点内容的审计以及其他对影响预算执行较大的重点资金、重点部门进行的专题审计及延伸审计, 找出问题的症结和隐患, 从体制上、制度上、机制上提出改进建议, 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 深化审计体制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

审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的转变, 关键是将审计机关的人事权和财权从政府序列中独立出来, 把审计内容的重点放在对政府管理使用财政资金情况的评价和监督上, 这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现代财政审计事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是审计机关地位的提升和人事权、财权独立性的提高, 有利于财政审计独立于政府之外, 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 (2) 是审计范围的集中和审计处理处罚权限的扩大, 有利于财政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3) 是对财政审计认识的统一, 职责进一步明确, 目标进一步清晰, 有利于减少财政审计工作中的阻力, 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 (4) 是建立和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有利于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透明度, 促进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尽快建立起一支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的高素质审计队。 (1) 是要增强审计人员法律素养。因为我们是依法审计, 法律、法规、政策是审计工作中的武器, 我们开展审计工作依据的是法律法规, 我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实施处理处罚, 适用的也是法律法规, 我们遇到困难、阻力, 靠的也是法律法规, 靠法律的权威来排除各种阻力和困难; (2) 是增强审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是审计人员的基本能力, 也是影响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审计机关应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增强审计队伍的战斗力, 推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降低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 选择合理的方法

针对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象多、情况复杂而且兼顾鉴定地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以及评价财政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其他特殊审计目的等多重任务的实际, 任何一种单纯的审计方法都难于满足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要求。我们认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 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作为基础, 用风险控制意识贯穿整个审计过程, 在审计中把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二者或者三者结合起来使用, 达到最终的审计目的, 称为“目标导向法”。

(二) 目标导向法对降低审计风险的主要作用

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 以风险为导向, 把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导向审计三种审计方法综合、灵活运用的目标导向法对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以风险为导向, 在审计全过程关注审计风险, 能够降低最终审计风险; (2) 在具体审计目标中, 能避免单纯运用风险导向审计, 而造成不能准确完成审计任务而引起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如确定上下级财政体制数据时, 不使用账项基础审计, 就会造成上下级财政体制划分数据不准的问题。又如执行专案法纪审计时, 审计人员将账项基础、制度基础、风险导向三种方法结合时, 才能在查实举报内容的同时发现未被举报的违法违纪事实以及涉案单位内部控制上的严重问题, 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3) 充分利用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者的优点。如账项基础审计成果直接指向审计目标, 适合内部控制极差的对象;制度基础审计关注审计对象的控制环境问题, 能够为审计人员指明审计风险所在;充分利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是开放式审计方法的特点。由于充分利用了三种审计方法的优点, 避免了三者单独运用的缺点, 所以降低了审计风险。

摘要: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 预算执行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审计机关在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足于公共财政对财政审计监督工作的要求, 研究了如何改进和提升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措施

参考文献

【1】谢作文《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与理财2007 (12)

【2】张晓宁, 张静《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经济2007 (10)

【3】曹建新, 华峰《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财会月刊2007 (24)

3.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篇三

【关键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审计监督机制;风险机制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我国政府审计的主体,其是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领导下由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审计。自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施以来,其在具体运行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而且有效的对财政预算管理进行了规范,充分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离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预期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南大要针对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加快推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计划编制缺乏科学

当前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还是采用静态的编制方法,处于封闭式和被动式的状态下,编制方法缺乏滚动式和动态性,而编制工作更侧重于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体现,审计目标缺乏长远性,没有将审计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构的趋势有效的体现出来。

2.审计重点不突出

通常情况下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其所确定的审计重点问题存在着重复性,往往是去年审计过的问题今年还要进行审计,甚至明年还是重复一样的进行审计,几年之间审计的局面都呈现不变性。而且审计重点往往也只是围绕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审计,并没有从财政管理的本质出发,也缺乏从多方向入手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貌的揭示。在所提出的审计问题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单一性和不完整性,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研究工作往往只是针对浅层面来进行,而且在宏观监督管理上没有充分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较为薄弱,对财政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3.审计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首先,现行预算执行审计属于一种分离式审计,各专业审计之间相对独立,同时财政专业审计不能对各专业审计部门的审计对象进行延伸审计,而且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很难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审计组织缺乏统一性和综合性,形式较为单一,由于审计组织整体性缺乏,这样就导致预算执行行审计作为综合性和全局性审计工作的最大效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最后,预算执行审计其审计结果报告通常是由财政专业审计来独立进行完成的,而且审计信息资源存在沟通和协调不畅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对综合审计资源不能充分占用,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也没有从全局角度来进行统揽。

4.审计工作运作质量不高

目前审计采用的是一次性审计方法,其具有滞后性,往往停留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仅限于财政收支的表面现象,在审计过程中,往往只是对账面存在的违纪事项进行调整,其审计模式带有财政决策的色彩。往往更注重一次性检查,而日常监督较少,事前和事中缺乏监督性, 往往事后检查较多,在审计过程中缺乏对决策管理部门的检查,同时理性研究分析相对也较少。

二、构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1.形成综合财政审计监督机制

当前预算收入监督得以不断完善,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预算支出控制机制,为了更好的发挥财政审计监督的保障作用,则需要通过审计、跟踪监控及专项审计等工作来建立审计监督机制,确保对财政支出全过程中进行有效性、防范性和及时性的监控。并进一步对财政预算编制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做好事前监督工作,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前移支出监督关口,对财政支出的全过程中实施有效的监督。

2.形成财政绩效审计监督机制

在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绩效审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有效的确保财政支出效益的提升。这也是未来财政审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财政与需求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这样可以有效的对财政困难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在当前财政绩效审计中,对支出效率的考核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所以需要通过制定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标准,确保财政支出管理的进一步加强,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努力的提高财政管理的质量,确保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3.形成有效的审计监督风险机制

其一,审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潜在性,而且在风险发生时会带来多重性的损害,所以需要对审计风险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于所要面临的审计风险的要从思想上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自觉的对其进行防范,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发生机率。

其二,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原则,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法律尊严的立场上.建立严格的符合程序的跟踪检查制度。

其三,审计需要依法进行,而且在审计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审计内容的完整性,确保审计行为的规范性,这对于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及及时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审计执法的效应。

其四,开展国库审计有利于保护国家预算资金的安全。只有深入开展国库审计,才能监督国库严格履行职责,促进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提高国库资金的运行质量,保障国家预算资金的安全。

三、结束语

4.财政预算执行 篇四

关于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的决议

(2014年2月19日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5.财政预算执行 篇五

内容预览:……级企业税收已按属地原则统计到各区,经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市本级不再编制财政收入预算,报告口径为市区收入数和市本级支出数,市政府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2009年市人大批准的市区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432.25亿元;市本级支出年初预算为116亿元,调整预算为123.3亿元。预算内财政收支执行结果:市区地方财政收入453.52亿元,完成预算的104.9%,增长14.2%(收入项目详见附表一)。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9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中央税收净返还、省各项补助和转移支付补助区、县(市)及区净上交,预计可用资金……关于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扩大财政投资保增长,优化支出结构保民生,不但实现全市财政总收入超千亿的历史性跨越,而且确保了全年各项财政收支目标的圆满完成,工作报告《市政府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全市财政总收入1019.4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继续保持在全省“一高一领先”。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0.79亿元,增长14.4%,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51.1%。全市地方财政支出490.39亿元,增长16.8%。预计全市各区、县(市)均能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由于……为保护作者权益,此处省略,需要浏览全文请注册或登录……

……各项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推进预算管理精细化。除企业化管理和管理费开支的事业单位外一律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继续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范本编制预算;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定额标准;项目支出预算细化到经济科目,“其他”类项目不得超过项目总额的5%。二是推进专项资金管理规范化。实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设置、计划编制、下达、执行、绩效评价等全过各管理。三是推进资产管理预算化。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清理统筹超标准配置资产,资产购置、处置实行预算管理。四是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6.遵化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篇六

—— 2018年2月4日在遵化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遵化市财政局局长

张雪娜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出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税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省、唐山市和我市市委决策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新理念,认真应对严峻形势挑战,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诸多不利因素,保证了财政预算的平稳运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7年,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我市财政收入预算为19.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0.74亿元。受国家整体经

(2)2017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62亿元,占调整后预算96.1%。

(3)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84亿元,占调整后预算94.1%。

(4)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完成3.03亿元,占调整后预算83.9%。

(5)2017年职工生育保险基金支出完成0.08亿元,占调整后预算116.9%。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6亿元,税收返还性收入2.72亿元,基数补助收入3.5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97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98亿元,上年结转1.27亿元,债券收入0.3亿元,调入资金6.95亿元。减上解支出0.43亿元,实际支出35.12亿元,结转下年上级专款支出1.51亿元。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41亿元,专款补助收入及上年结转1.35亿元,债券收入1.3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7.02亿元,结转下年上级专款支出0.34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1.7亿元。

2017年社会保险基金各项收入14.4亿元,上年结余6.0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各项支出13.97亿元,累计结余6.5亿元。

为圆满完成2017年预算任务,重点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全力抓收入,提高收入质量。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政策性减收的考验,始终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收入质量的提升。通过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纳税评估分析、积极开展综合治税和房地产行业税收、契税、车船税等10项税费专项治理行动、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稽查、组织国有资产收益清缴和加强债权清收等一系列挖潜增收的有效措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位居唐山14个县(市)区第二名,收入总量排名提升了3位。二是奋力争资金,增强发展活力。认真分析上级政策,实行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加强部门联动,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2亿元;争取到省级财政救助资金9724万元;争取到地方政府置换债券10.34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6亿元);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4.38亿元。上述资金的争取到位,重点保障了教科文卫、农林水土、城乡交通、企业技改创新等事业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提供了更多的财力保障。三是致力新举措,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通过资金、政策等多种保障手段,全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累计发放防治大气污染补贴资金4600万元,重点用于燃煤锅炉整治、洁净型煤及高清洁炉具推广等项目。全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工作开展,成功运作PPP项目12个,总投

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规范公开渠道,让财政资金的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三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和电子化改革。通过几年来的改革试点,我市国库集中支付和电子化改革已经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财政资金的拨付由以前的“资金流”变为“指标流”,支出实现了规范化、透明化、信息化,大大减少了资金积压沉淀,显著提高了利用效率。四是国资管理不断加强。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出台了《遵化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并加大了对国有资产处置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收缴力度;按照《遵化市临时机构国有资产配置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对全市临时购置、回收闲置等资产的统一管理、调配和处置。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着力提高依法依规理财水平。一是优化专项资金拨付程序,修改完善了《遵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通知》文件,对财政资金的审批、拨付程序、资金发放方式进行了再完善,进一步优化了资金审批流程,加快了资金拨付进度,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财政资金,其中,仅医保资金节约率就达14%。二是财政监管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一问责八清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和惠农资金落实不到位专项治理工作,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单位立行立改、建章立制,促进监管工作规范化,有效维护财经纪律。针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重新制定和修改完善了《遵化市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遵化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汇编》等文件,既注重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又注重加强财政内控管理,财政防控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三是财政投资编审和政府采购有序进行,对财政投资的62项重点工程预算进行了造价编审,受审资金1184.7万元,节约资金113.08万元,节约率9.5%;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依法依规规范采购行为,全市完成政府采购支出38764.29万元,节约资金4525.17万元,节支率10.45%。四是清理和规范了财政专户,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清理规范地方财政专户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要求,对财政专户进行全面规范清理,堵塞财政专户的管理漏洞。五是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全市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全市会计从业人员2204名,培训率100%,考试通过率100%;对802名来自全市648个行政村及25个乡镇农经站会计人员进行了财政涉农资金政策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会计业务水平。

2017年,全市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又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还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财税经济稳步提升的任务还

103、平衡情况。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可用财力22.68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安排22.18亿元,上年结转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0.5亿元;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安排10.61亿元,上年结转及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支出0.5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亿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78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2018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计划5.57亿元,上年结余0.53亿元,支出计划5.57亿元,累计结余0.53亿元。2、2018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计划1.98亿元,上年结余1.33亿元,支出计划1.71亿元,累计结余1.6亿元。3、201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计划2.52亿元,上年结余2.02亿元,支出计划2.19亿元,累计结余2.35亿元。4、2018年机关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计划4.71亿元,上年结余0.17亿元,支出计划4.62亿元,累计结余0.26亿元。5、2018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入计划4.14亿元,上年结余2.56亿元,支出计划3.93亿元,累计结余2.77亿元。6、2018年职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计划0.08亿元,上年结余0.07亿元,支出计划0.08亿元,累计结余0.07亿元。

三、振奋精神,硬化措施,确保2018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为确保圆满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将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强化收入征管,着力稳增长、提质量。一是落实任务,强化财税协同配合,积极落实全年税收收入预算,分级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完善激励约束办法,进一步调动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抓征管、促增收、提质量的积极性。二是落实监管,提高税源管控能力,健全税收保障机制,用好综合治税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密切跟踪重点税源变化和税收缴纳情况,通过提高征管效率来挖掘税费增收潜力。三是落实政策,支持稳增长的各项减费降税措施,正确处理减费降税与依法组织收入的关系,全面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提高非税收入质量,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总量。

(二)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抓统筹、提绩效。一是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按照“四保”的原则,优先保障工资性支出、基本运转支出、基本民生支出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必要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预算执行中,除应急支出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三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通过超前论证、加快项目实施,避免“资金等项目”问题;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用于急需支出,避免资金

7.财政预算执行 篇七

一、及早谋划, 夯实预算执行管理基础

在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方面, 要坚持从源头打牢预算执行的基础。一是要结合各项目重点, 积极优化和整合相关资金, 把年度部门预算编细、编实、编准, 减少代编预算规模, 有针对性地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二是要积极协调各社会保障部门和单位, 及早将资金预算落实到具体项目, 并扎实做好各类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资金落实计划, 将预算执行纳入有计划、可控制的良性运行轨道。三是要督促部门和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能早启动的就早启动, 确保所有的预算项目尽早开展工作, 解决好预算指标下达快、实际支出进度慢的问题。对迟迟不能实施的项目, 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 协调部门和单位果断处理, 追回指标另行安排急需项目, 从根本上防止结转结余资金量过大的问题。

二、强化措施, 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长效机制

要把建立完善自动化、系统化的预算执行管理长效机制作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用强有力的制度性手段促进预算执行。一是要严格落实预算执行责任。财政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一把手”负责制, 并切实负起责任, 抓出成效。各单位部门签订预算执行进度承诺书, 明确预算执行的项目、金额、时限和具体责任人, 并以此作为督导和考核预算执行责任的依据。二是严格落实月通报制度。对各单位预算支出进度进行排名和通报。对支出进度低于序时进度, 或连续三个月排名靠后的, 予以提醒, 限期整改。对整改效果不佳的, 将要求其提供书面说明, 并对其分管领导进行约谈。三是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了解省级下达专项资金的分配及资金支出反馈情况, 完成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录入等工作。

三、抓住重点, 保证推进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进度

有些部门、项目和支出科目, 预算安排量大、支出进度偏慢。若能抓住这些“关键点”, 就很容易见成效。一是做好民生实事落实。对各级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 积极配合协调相关部门出政策、拿方案、定计划, 及时跟进资金支持, 绝不能因资金问题影响政策落实。二是做好重点项目的支出进度。年初预算安排资金量大、政府采购比重高的部门和单位, 要坚持勤沟通、勤调度、勤督导, 建立定期分析支出进度、定期反馈情况的工作机制。三是做好重点科目的预算执行。对“就业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科目, 要重点关注、及时督促, 切实加快资金测算、审核和拨付, 按月发放的一定要按月拨付, 绝不能拖延按季度或“选日子”发放。对一些因资金调度困难, 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科目, 财政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协调预算、国库等部门, 想方设法解决库款调度问题, 加快执行进度。

四、加强监管, 确保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坚持预算执行与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并重的原则, 处理好加强监管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不能因为强调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执行而忽视资金运行管理和资金安全有效。一是不断扩大绩效考评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范围, 加快建立预算与考评挂钩、分配与绩效衔接、预算与绩效良性互动的预算分配新模式, 对预算执行好、社会效益高的项目, 继续给予支持并适当加大投入力度, 促使项目早实施、资金早见效。对预算执行慢、当年预算完不成的项目, 对该项目预算和同类项目预算, 原则上不再增加数额, 并逐步压减。加强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 综合采取收、调、减、控等办法,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杜绝资金浪费。二是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工作规程、资金拨付审核程序以及管理办法, 建立起符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和社会保障工作规律的资金管理和预算执行模式, 杜绝不讲效益的“突击花钱”、“库款搬家”、“以拨代支”和各种违反财经法规、财务制度的行为, 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安全运行。三是充分发挥审计、检查、评审、监察等外部监督的作用, 加强对社会保障有关项目、政策、资金的审核检查, 以更好地改进工作, 提高效率。

摘要:近年来, 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 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支持了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但在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预算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慢、政策落实不及时、应按月发放的资金不能及时发放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整体预算执行的进度, 提出夯实预算执行管理基础、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确保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和资金运行安全高效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金,预算执行管理,预算资金支出

参考文献

[1]戚艳霞.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规范的影响[J].财会月刊, 2005 (28) .

[2]邓大松.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海天出版社, 2000.

8.财政预算执行 篇八

【关键词】财政;集中支付;预算执行;策略

财政集中支付,即将每个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先集中于国库,然后国库通过在自己账户下设置不同类别的账户进行集中管理。这种支付方式的产生使各单位只需决定在自己预算范畴内的采购物品,然后财政部门给供应单位直接付款。财政集中支付在我国的开展已经有一些年头了,2001年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我国财政部门就明确提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和使用,在2007年,就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提出一些意见。在我国公共财政的践行过程中,主要通过3个部分,即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及财政集中支付来实现,这3个部分是公共财政得以实现的系统过程,紧密相连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预算执行工作的制度保障,对财政资金有效使用和监管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对于我国传统财政的资金运作模式而言,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对预算执行机制和传统财政收支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是我国预算制度的创新,同时也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方法。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了政府财政,加强政府资金统一管理和调动,提高政府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财政资金的运作成本。

其次,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对于预算单位有部分规范和约束作用,明确提出以权责发生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减少了单位对于资金的随意使用和挪用现象,防止资金的流失,并降低了各种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最后,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能有效地加强财政监管部门的职能,完善监管机制。该制度对以前的预算科目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具体的会计科目,提高了财政资金的透明度,保证政府对于资金流向的管理,防止资金滥用和违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和完善财政部门监管机制。

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充分落实到具体细节上,极大地方便了预算的核算和分析过程,对整个预算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有促进作用,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执行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政集中支付制度是对我国的预算制度的创新,对预算执行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是目前预算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未能认识到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在预算执行工作中,相关部门的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很多领导存在“轻支付,重要钱”的思想观念,长此以往,工作人员也形成了这种观念,使整个工作团队都没有对预算执行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在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中随心所欲,缺乏约束控制意识,使整体工作缺乏系统的规范性。同时,还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使工作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预算执行工作,很多都是事后才进行预算工作,未能将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

2.各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不足,预算编制不准确

与之前相比,各单位在预算执行工作中有很大的进步,能较细致完整地对待预算科目,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预算编制不够准确,也缺乏对预算执行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项目的预算资金未能与实际的开支相匹配,还有部分单位存在挤占专项经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在2014年,审计局曾对山东省文登市11个一级预算单位和15个二级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了违规金额2900万元,管理不规范的金额高达6.1亿元。

三、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执行工作改进的策略

财政预算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项目和工作的实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针对上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1.完善部門预算编制,为财政集中支付奠定基础

作为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基础,部门预算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基本业务及专项业务、预算单位人员编制细化和全年年度预算,将过去以资金渠道或资金心智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转变成以具体部门和单位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部门要打好基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证全员参与,预算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只凭借财务人员根本无法完成工作,因此需要保证所有人都参与到工作中,以此获得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来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项目库的管理建设,实现程序化管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项目严格审核和论证,同时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只有在完全确认项目的可行性情况下才能具体实施,充分保障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指导培训工作,提高整体素质

相对而言,我国财务预算执行部门的人员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足、专业素养较差等现象,而且也没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过系统的培训,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高效、合理地完成预算。文登区审计局积极推进县级财政预算执行,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审计干部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对公共财政体制、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及计算机审计、宏观经济管理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辅导,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执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减少预算执行工作中的不规范操作,使整体财务预算能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执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和标准,争取将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整体利益最大化。

3.加强预算执行工做的监督,构建和完善监管体系

要想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除了要完善预算编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外,还需要积极落实监督工作,构建和完善监管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地确保在预算执行各个环节中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2014年9月,文登市贯彻执行了中央八项规定,整顿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在文登“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为推动“三公”经费、会议费等预算管理,切实整顿财经纪律,真正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5年,文登市政府还公开了2014年预算执行及2015年预算安排情况,内容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的各项支出,增强了财政资金用途的明晰性和易读性。这些例子表明政府在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增强和完善监管体系,对于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和其他财务实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集中支付制度对于整个财政管理工作都有重要影响,是预算执行开展工作的强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财政集中制度下预算工作受到的影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预算执行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预算编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完善预算执行中各个环节的监管体系,保证预算执行工作的高效开展,争取实现预算执行整体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娟.如何加强财政集中支付监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9:18-19.

[2]谢湘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外资.2014,3:2-3.

[3]宋莹.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执行策略探讨[J].时代金融. 2015,7,(21):188+195.

[4]曾滨.试论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执行[J].中国总会计师. 2013,9:140-141.

9.财政预算执行 篇九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730万元,为预算的108.4%,同比增长15.0%,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

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6380万元,为预算的104.5%,同比增长10.3%。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6995万元,同比增长6.4%;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03万元,同比下降44.9%;教育支出完成6824万元,同比增长6.8%;科学技术支出完成62万元,同比下降29.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95万元,同比下降4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933万元,同比增长23.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完成1855万元,同比增长0.5%;城乡社区支出完成958万元,同比增长174.5%;农林水支出完成4050万元,同比增长17.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1377万元,同比增长124.6%;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628万元,同比下降8.2%。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口径,全区组织的地方收入加减中央和省、市税收返还、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及市级上解和 专项上解后,2017年总财力27252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02万元,预计当年净结余为零,全年收支平衡。

二、2017年全区财税主要工作

1、加强税收征管,保证预算收支平衡。面对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财政与国地税密切配合,采取多种措施,严格税收征管,确保了税收收入应收尽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清理欠税,提高了税收增长幅度。通过争取上级财力补助、压缩一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等措施,预计可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2、积极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克服了财力不足的困难,积极筹措资金,为基层党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均衡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等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利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

3、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财政内控机制,规范资金拨付流程,合理调度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法,细化收支预算科目,按要求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对预、决算进行了公开。推进政府预算执行系统与区人大联网工作,对财政预算资金进行实时监督。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全区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在全区范围内运行会计核算软件一体化平台建设,将全区预算单位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 进行联网,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部门决算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保障。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开展了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强化预算单位责任意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积极向上争取,全力推动项目建设。2017年1-11月共向上争取资金8807万元,很大程度地缓解了区级财力不足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农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

5、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发放涉农补贴。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争取并落实三农资金3208万元,对地力补贴、玉米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财政补贴实行“一折通”,将补贴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尽管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较好,但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我区刚性支出增长速度高于可用财力增长速度,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仍没有改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收入难度大,对全区经济发展起支柱作用的骨干企业和骨干项目不多,新项目的税收拉动作用还没有显现,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二是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营改增后的减税效应已经显现。三是去年税收一次性因素较多,在今年体现出较大缺口。四是区级财力只能以“保工资、保运转”为重 点,可用财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潜在的财政风险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2018年全区财税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各项决策,按照区委第十届二次代表大会的部署,以依法理财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进一步培育壮大财源,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全区预算安排的原则是:规范级次,区级总预算由区本级和乡镇级预算组成,乡镇级预算报区政府备案。量入为出,收入预算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应收尽收,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

2018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7020万元,同比增长5.0%。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全区组织的地方收入加减中央和省、市税收返还、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及市级上解和专项上解后,2018年总财力24221万元,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21万元,财政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7710万元,同比增长10.2%;公共安全支出安排300万元,同比下降60.6%;教育支出安排7240万元,同比增长11.1%;科学技术支出安排90万元,同比增长12.5%;文化体育与传媒 支出安排100万元,同比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1710万元,同比增长20.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2005万元,同比增长0.6%;城乡社区支出安排385万元,同比增长7.2%;农林水支出安排950万元,同比增长38.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安排1200万元,同比增长35.0%;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931万元,同比增长8.6%;预备费安排600万元,同比增长20%。

四、2018年主要工作

1、全力以赴抓收入保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加强房地产建筑、开发项目税源管理,加强对辖区内工商企业税收征管力度,确保属地经营属地纳税,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加强资金管理,保障刚性支出,压缩弹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民生、促发展,全力保障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2、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新项目财税贡献率。加强财政与两税、发改、工信、经合、城建等部门密切合作,对新引入、新开工的项目实行信息共享,配合两税及时与企业进行对接,确保新项目及时纳税,避免税源流失,提高新项目财税贡献率。

3、多措并举,加大欠税清缴力度。继续加大税收清欠力度,综合运用涉税失信联合惩戒、法院被执行人失信平台限制、查封扣押拍卖、划扣银行贷款保证金等多种征管强制措施的“组合拳”,尽全力清理欠税,弥补财政收入缺口。

4、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助推全区经济发展。牢牢把握国家、省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围绕支持产业项目、民生工程和城镇化建设,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5、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全面推进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全区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监管,做到责任清、底数清,严格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流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为完成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工作夯实基础。

10.财政预算执行 篇十

2008年,七星乡财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管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乡十届一次人代会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2008全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当年地方财政税收收入320.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7.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6万元,收入方总计550.3万元;地方财政支出511.1万元,支出方总计511.1万元。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年终结余39.2万元。

(一)、乡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累计实现320.3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是:

(1)、营业税31.5万元;

(2)、个人所得税1.7万元;

(3)、资源税0.1万元;

(4)、城市维护建设税3.1万元;

(5)、印花税0.9万元;

(6)、烟叶税280.6万元;

(7)、教育费附加2.4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217.4万元,分项目是:

(1)、专项补助收入31.4万元;

(2)、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39.7万元;

(3)、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41.8万元;

(4)、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04.5万元。

(二)、地方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511.1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259.3万元,其中:

(1)、人大事务8.1万元;

(2)、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166.5万元;

(3)、财政事务41.5万元(含专款2万元);

(4)、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26.1万元;

(5)、共产党事务16.1万元;

(6)、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万元;

2、教育5.9万元;

3、文化体育与传媒5.6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39万元;

5、农林水事务128.1万元,其中:

(1)、农业91.2万元;

(2)、林业20万元;

(3)、水利13万元;

(4)、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3.9万元;

6、交通运输60万元;

7、其他支出13.2万元(其中含住房改革支出9.4万元)。

七星乡政府党政办

11.财政预算执行 篇十一

[主题词] 预算执行 管理 机制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财政资金运行管理新机制基本建立,预算执行管理不断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但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重分配、轻管理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年初预算到位率低、支出执行进度慢、项目支出管理不严等问题仍然存在,已经成为当前财政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而且越来越“显性化”。因此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执行管理有效机制、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切实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夯实预算执行基础

预算是财政资金运行的始点,也是预算执行的基础,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的关键结点。

(一)深化预算编制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预算到位率。一是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部门预算,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的操作规程,提高年初预算安排到位率,严格控制年度中间预算追加,强化预算的约束性和严肃性,建立严格的考核和督查制度,为预算的顺利执行奠定基础。二是要科学合理编制收入预算,改进超收收入使用办法,要根据收入进度情况,提前做好超收收入安排预案,及早下达预算,避免年末突击追加预算、突击花钱。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应严格执行有关年初预算预留比例的规定,切实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实现按预算编制时间和要求同步编制投资计划或项目实施计划。

(二)完善项目库管理,保证项目支出的协调性。项目支出是影响整个预算执行进度的重要因素,要结合项目进度,加强项目支出资金分析预测,提高项目支出用款计划与项目进度管理的协调性,研究制定项目支出管理的有效办法,提升项目支出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关键。

(三)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信息化技术是对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至关重要,加快实现财政部门内部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与预算单位网络化管理,推进预算执行业务电子化操作,方便预算单位办理业务,是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预算执行管理工作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预算执行管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关系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认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的理念,加强制度和规范建设,把预算执行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

(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建立财政支出管理协调机制。

预算执行管理既涉及财政内部协调,又涉及与预算单位和人大的协调,因此建立以预算编制管理为龙头、以预算执行管理为核心、以法制和监督为保障的财政支出管理协调机制,明晰职责,强化责任,保证预算执行在各部门的顺畅运行,是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建立财政内部协调机制。财政预算执行涉及预算管理部门、国库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等各职能部门,涉及面广,业务流程复杂。一是各部门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明晰职责,强化责任,密切配合,优化业务流程,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财政预算执行在财政部门内部运行顺畅;二是要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合理利用部门决算结果,充分发挥部门决算的反馈作用,为下年度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靠依据,确保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2.建立与预算单位的协调机制。预算单位是财政预算执行的载体和最终落脚点,是预算执行结果的最终体现。一方面要加强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时解决预算单位反映的预算执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预算单位形成互动,以促进财政部门公共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增强法制意识,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杜绝预算管理中的随意性,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加快推进预算执行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

三、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决算管理,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一)加强和规范预算执行分析,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强化预算执行分析是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人大等监督部门实施预算执行监督的重要载体,要作为财政国库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1.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分析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敏感性。一是要确保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和报告及时准确上报,向领导提供最新的财政收支信息,在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基础上,加大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的分析力度。二是要加强对政策调整影响的分析,增加对财政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或苗头性问题的敏感性,结合地方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要加强执行分析的前瞻性和预测性。一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准确把握财政运行 内在规律,综合运用好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财政经济预测水平。二是要注重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与国地税、发改委、统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经济变化情况和各项新政策出台情况,修正预测结果。三是要深入调研,重点研究财经领域和预算执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本地区实际,从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强化决算管理,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决算是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和参考,做好决算工作是下一年度预算执行的保证。因此进一步加强决算编制管理,加大决算审核力度,不断提高决算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决算分析水平,注重预、决算的对比分析,通过决算全面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强化决算结果的应用,将决算结果作为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和参考。通过加强决算管理全面反映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反映预算收支年度执行结果,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和反馈,不断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管理

四、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健全预算执行管理运行机制

(一)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取消各单位往来账户,彻底实行财政集中收付管理。银行账户是资金运行和活动的载体。加强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有利于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因此,取消各单位自行核算的专用存款账户,由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在市商业银行统一开设一个单位专户,专门核算纳入中心核算的所有预算单位的自有资金及有关往来款项,实行分户分账核算,各单位、部门不得另设账户自行核算,是完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体系的前提,也从根本清除了预算单位不合理资金的运行平台和载体。

(二)强化零余额账户支付监管,建立预算单位备用金制度和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按照《现金管理规定》,明确现金提取范围;建立预算单位备用金制度;推行单位公务卡结算管理,对于单位人员外出或超限额支出,实行公务卡结算;强化单位非现金支出的审批管理。让预算单位的每一笔资金都有“迹”可寻。

(三)强化单位财务管理监督职责,完善预算单位会计报表体系。按照预算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管理权不变的原则,单位负责人是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会计工作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不合规、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票据及不合理收入要严把审核关口;完善各预算单位按月财务报表制度,预算单位要确保数字真实准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报送及时。

(四)强化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严格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单位自行采购、自筹资金行为和采购审批手续,扩大直接支付范围。对纳入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对有条件进行直接支付的,如集中结算的水电费、印刷费、办公费、维修费、招待费等,经审批后由集中收付中心直接支付到供应商。

(五)强化单位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财会人员理财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权限;建立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内部监督机制和违纪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实行自查和对直属单位监督检查,促进相关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依规理财。加强预算单位报账对账管理,确保及时、准确反映预算单位每月收支情况;严格执行定期对账制度,各单位要按国库集中支付要求,设立收支辅助账,定期与市财政相关科室、集中收付中心对账。提高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理财水平。各单位要设置专职财会人员专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并强化对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及任职资格审查管理。

五、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着力推进“阳光财政”

12.财政预算执行 篇十二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在行政长官领导下的各级审计机关, 依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并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 对执行预算的各单位、各部门以及本级财政完成预算收支任务的状况, 预算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状况, 其他财政收入和指出是否合法真实的状况进行监督。最近十几年, 我国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十分重视,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管理财政预算的重要制度之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对完善我国财政预算管理, 维护我国财经预算的正常秩序, 严肃财经预算过程都有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世界经济局势、经济格局的变化, 对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公共财政、阳光财政, 这给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面临新的问题和情况, 应该认真研究, 在新情况下解决新问题。

2 对财政效益进行审计, 首先要把握支出资金的主线

对财政效益进行审计时, 首先必须抓住的就是财政支出, 因为财政支出资金的效益占了财政效益的绝大部分。财政效益是指从财政支出中的公共部分出发, 通过优化支出的结构以及规模等措施, 将财政资金发挥到最大效益, 最终目的是使宏观措施取得最好的效果, 并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对财政效益的审计就是审计机关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财政支出的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进行监督。效果性是指财政支出的目的是否达到, 达到了什么程度, 也就是财政支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效率性反应的是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财政支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即是达到了最高的效率。经济性也就是经济效益, 即在同等产出的情况下是否投入了最少的资金, 通俗点来讲就是财政支出是否做到了节约。因此, 对财政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财政支出上。

3 对财政效益进行审计, 要抓住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

3.1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财政支出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通过检查这些项目, 发现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中的弊端, 找出运作不规范、制度未落实、改革未到位的地方, 推动改革措施的深化和完善, 同时应该注意改革的配套问题, 改革的配套体系一定要完善, 紧跟改革的步伐。确保财政预算中, 资金分配的公允性、预见性和合理性。有些财政支出是没必要的, 有的企业诈骗国家财政支出。如2003年北京房山区的粮油贸易总公司, 他们采取多报运量的非法手段, 多领取地方财政补贴高达二百多万元人民币, 该公司的储备库还擅自出售国家储备小麦, 储备小麦属于国有资产, 该公司竟然卖出了五千多吨, 并以此多领取财政补贴近一百万。该公司下属的昊天面粉厂, 虚开增值税发票20多张, 骗税金额近30万。

3.2 对公司支出中投资使用状况的管理

公司投资关系公司的生存, 对这方面的管理要注意紧抓那些资金投入大、社会影响广泛、人民大众关心、政府关注的项目, 从项目立项开始, 一直到监理、造价等各环节都要认真检查, 通过对各环节的检查, 总结出竣工结算是否正确, 财政支出的使用是否合理, 投资的项目是否可行, 对该项目资金的拨付是否合规范。到最后该项目建成交付后, 要检查其使用是否有效。另外要找出这些项目的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常见的合同管理薄弱问题, 公开招标率太低问题, 承包随意性问题, 手续不完备问题, 执行建设的程序不尽理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竣工结算中假变更、乱签证、高效定额等可能导致资金使用效益降低的问题。通过上述措施来避免决策出现失误, 减少财政支出的浪费, 遏制财政支出中的违法乱纪现象, 使财政支出的钱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

3.3 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

通过对这些基金或资金的管理和审计, 找出这些资金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揭示诸如资金管理单位截发或滞留资金、挪用专项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最终导致专项资金的浪费。专项资金的使用容易产生问题, 如2003年非典期间, 个别单位超额发放对医务人员的补助, 拉大了专业资金支出的范围, 一些该入账的资产、物资也没有入账, 总金额竟然高达两千万人民币以上。

3.4 对公司资产的管理

对公司资产的管理, 现在主要有收缴收益、经营资产等方法。通过对公司资产的投资、拍卖、转让、调配、出租等环节的运作状况、使用状况、收益核查的检查, 找出公司资产在管理、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资金损失浪费、效益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揭示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弊端。通过以上措施, 提高公司资产的经营效益, 加强公司资产对风险的控制和预防能力, 使公司资产沿着规范化的轨道运营, 最终促进公司资产的增值。

4 财政效益审计方法上应当注意推陈出新

4.1 坚持财政收支审计和财政效益审计有机结合

对财政效益的审计和对财政支出合法、真实的审计密不可分, 因此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对财政合法、真实的审计是基础, 对财政效益的审计应该建立在对财政合法、真实审计的基础上, 如果财政的收支无法保证真实合法, 那么对财政效益的审计就无法展开。

4.2 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审计

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计划和使用过程的合理性, 一个是事前监督, 一个是执行过程的监督, 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要重点进行效益性监督。对于政府大规模投资的项目, 这些项目往往社会舆论重点关注, 领导也特别关心, 资金使用量也很大, 财政决策稍有疏忽, 都会导致重大的损失, 给社会也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最终损害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对于此类项目, 更要强化对过程的效益性进行监督。可从项目的设计工作、设计概算、项目决算、工程监理、预算编制、决策工作、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过程性监督, 着重监督工程项目的立项是否具有科学性、建设成本是否合理、项目资金的管理是否合法等, 要对项目进行事前、事后尤其是事中进行效益性监督。

4.3 灵活运用各种审计调查手段

审计调查不同于审计, 审计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范围甚至在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审计调查, 具有工作方式灵活、覆盖面大、范围广、针对性强等优势, 而且调查的结果往往和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等关系密切, 更易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因此, 要运用审计调查的各种手段, 更宏观、更广、更深、更高地反映问题、揭示弊端, 最大限度的发挥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嵇康义.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J].经验交流, 2010 (2) .

[2]邵志华.加强预算执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J].时代金融, 2012 (1) .

[3]邓艳红.关于如何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实施财政审计的思考[J].经济管理, 2008 (10) .

上一篇:工资调整申请书模板下一篇: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