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活动日志(精选13篇)
1.支教活动日志 篇一
2012年3月7日星期三晴
梦就从这里起航
曾经多次的问自己,选择支教的意义有多大,等其他同学都愿意像以前一样紧张的学习文化课程,为作业整日奔波时,我却选择了赴新疆支教这条路。之前的感觉是凄凉的,很多老师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不选择学习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样的态度使我心凉;很多同学认为,错过这么多课程不划算,新疆不怎么安全。我思考了很久,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有不同是很正常的,主要的还是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支教是我的选择,我没有后悔,也不会后悔…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下午来到学术会堂与和我志同道合的一百八十四位同学一同参加了新疆支教的大会,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主席台上坐着学校的多位领导,台下面第一排坐着各学院领导,学术会堂坐满了上一届和本届支教的同学。看到这种温暖的场景,我的疑虑一下子消除了,我明白了校领导的良苦用心,心里很激动,很快乐。会场上,校领导们的讲话,关于我校赴新疆支教的历程,政策,注意事项让我倍感学校的重视。后面还有上届支教学生的发言,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切的感受到支教这种经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意义,他有一句话留给我深刻的影响:我们都学过《小
马过河》这篇课文,河水有多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想要知道它究竟有多深,只有亲身感受了才会知道,只有当你亲身体验了,才会明白,其实它不深也不浅!以前自己犹豫不定,想为我们的边疆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但同时又考虑了很多问题,左右不定,现在安心了,与其整天这样胡思乱想,倒不如自己去感受,寻找答案。
今天的大会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仅仅是学习授课方面,更重要的是做人,干任何事都会有得有失,关键在于知道自己究竟想得到什么,一旦选择了一条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左右摇摆只会为自己制造更多的障碍,俗话说得好:酸的甜的只有自己尝过才知道。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有思想有活力的好老师。梦就要实现了,因为,梦,从这里起航!
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晴
奔往阿克苏
火车奔驰着,窗外的风景似乎已被过往的人群冷落了很久,毫无生机和活力,看看时间,已是上午十点整。想到昨
天同一时间,我还在为旅行前做准备,整理行李,进超市,道别,内心失去了以往的平静。公交车上,同学们为我们挥手送别,嘱咐声、笑声、哭声,所有的声音混合成一种声音:一切保重!匆匆地,大家在火车上已经整整15个小时了……
火车上的时光是漫长的,一路上,荒无人烟,只有漫无边际的隔壁,死人一般的沉静,可相反,仅隔一层玻璃窗的车厢内却是热闹非凡。从来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这么多同学可以坐在一个车厢内,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聊天,很奇妙。大家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似乎成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头聚成一堆一堆的,说话的、打闹的、玩的,闹得不可开交,我也成为他们的一员,凑了过去。大家正在谈论此时此刻各自的感受。有的同学异常的心情激动,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想快些抵达目的地,快点见到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同完成本学期的内容;可有些同学就有些伤感了,当火车愈行愈远,看到窗外的一切飞速的向后倒退,心情沉重了起来,想到自己的家人朋友,想到和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想到未来生活中的的种种的未知,内心产生了几分忧郁几分伤感。每位同学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很难讲清楚道明白,但是有一点大家始终很明确:我们是来新疆实习支教的,我们身上的担子都很重,做好一名老师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当不辱使命,何时何地都不该忘记!
就在这趟载着我们实习支教的一百八十四名同学的火
车上,我想了很多,“学生”是我的代号,这个代号已经默默陪伴我走过十几个春秋,这一点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突然,我就要做老师了,作为师范生的我反而是有些不习惯,心里有些紧张。我心里悄悄地想象自己站在讲台上,对面坐着一班的学生,手中握着教科书,紧张地说不出一句话,傻傻地站着……挺可笑的。
火车缓缓的奔向阿克苏,可是我心早已站在阿克苏学校的讲台上了,心里默默的高呼:愿一切顺利!
2.支教活动日志 篇二
用顶岗支教代替以前单纯的实习, 旨在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同时, 还保证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 丰富了大学生实习的内容, 强化了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笔者作为一个亲自带领学生参加过顶岗支教的高校教师, 在支教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感受颇多, 感触颇深。面对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以及影响顶岗支教活动发展的诸多弊端, 想尽自己绵薄之力, 为农村落后的教育实实在在的做点事。
一、被支教学校存在的弊端
被支教的学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 在校大部分教师在年龄上都比较大, 这样对大学生支教以及农村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老龄化严重, 所讲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 无法完成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与支教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代沟, 这样大学生与被支教教师无法更好的交流。
被支教学校师资短缺。在师资方面存在数量与结构双重短缺现象。据不完全统计, 在农村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短缺现象, 部分学校教师身兼数科变为“全能教师”, 这样就导致教学质量难于保证。教师数量的不足, 不可避免的造成多门课程难于开设,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所支教学校是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在偏远农村地区, 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是老一套, 以智育发展为主, 以学生成绩判断学生优劣的状况仍然左右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更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所支教学校学源问题。支教学校学生来源几乎都是本地农村家的孩子, 综合素质普遍不是很高, 有的不服管教, 有的顶撞教师。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家里的农活而不来上课, 这对教学活动存在很大影响和制约。
同时, 基层学校校长以及学生家长的顾虑:一是担心师范生各种技能的欠缺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二是担心中途变换老师, 特别是顶岗支教实习, 每个学期面对的都是新教师, 学生需要不断地适应, 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三是实习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新鲜、好奇的一面, 但同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干扰因素, 还会影响到实习结束后的常规教学。
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存在的弊端
政府没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这大大限制了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进程。没有制度的制约致使支教活动容易偏离正确轨道, 也不易使社会对支教活动加以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应政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大学生的积极性。要促使顶岗支教活动的有序进行, 只有政策和制度, 也难于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顶岗支教实习活动不仅需要有运行体系的确立, 而且还要加强对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正确管理与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健康、稳定发展。
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制约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有序进行。经费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受政府财政拨款的影响, 用于学生实践教学的经费是少之又少, 国家政府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 致使大学生支教活动不能彻底全面的展开。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 也成为影响顶岗支实习活动的最尖锐、最敏感的问题。
政府部门没能组织有经验专业的队伍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和监管。这就导致大学生缺乏支教实习的经验, 致使许多学校对学生素质产生一定的质疑并产生排斥情绪, 这样就不利于顶岗支教活动顺利开展。
三、支教院校存在的弊端
第一、师范院校对顶岗支教活动的资金投入不彻底制约顶岗支教活动大面积开展。支教学校没能对支教活动进行充足的资金投入, 有的甚至连支教学生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支教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 教具不完善致使支教学生很多活动不能实现。
第二、师范院校缺少与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动合作。长期以来, 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系, 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淡薄。致使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 这就严重制约了顶岗支教活动健康有序的进行。
第三、师范院校没能建立起一支有经验专业的团队。没有高质量的专业团队, 就不能有效地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就不能培养高质量的支教人才来适应中小学教育。支教实习过程中, 一些学校缺乏对实习生的专门指导, 最终导致实习变成了用工。
第四、由于支教活动时间很长, 任务很重, 而师范院校在相应的学期里还会安排除了基础课程以外的实践课程, 学生参与支教同时还会落下师范院校安排的课程, 影响毕业。
四、支教学生整体素质存在的弊端
一部分大学生参加顶岗支教活动是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这么做就从根本上误解了顶岗支教的真实意义所在。有的大学生由于能力的欠缺就不能把知识点透彻的讲出来, 也就不能起到真正支援山区教育的初衷。不少师范生由于缺乏基本的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有时都磕磕绊绊, 更谈不上将各种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顶岗支教活动的质量。
大学生缺乏管理班级的能力。在支教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师范生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或者视而不见或者任其自流。个别支教学生, 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 经常出现违反实习学校教学纪律的情况。这都严重影响了支教学校的声誉。
支教学生知识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农村的大部分学校教学条件落后, 设施不全, 不可能根据支教学生的专业特长配备设施, 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教育教学。
以上笔者对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出现的一些弊端, 进行一个粗浅的论述。这些弊端都会阻碍顶岗支教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大学生顶岗支教是一项伟大而又长远的事业, 只要转变被支教学校的观念, 只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要支教高校的鼎力支持与配合, 只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支教学生队伍, 我想顶岗支教活动一定会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京,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机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年第6期
3.大学生支教活动的思考 篇三
【关键字】支教 实践能力 实习活动
一、前言
支教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且支教呈现规范化、组织化的趋势。一些高校每年组织学生支教,学生支教社团每年有支教活动,大学生通过高校支教平台获取支教信息并对支教问题互相交流。高校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增多,从每年几次到每年十几次,各学院支教活动交叉进行。大学生“组团支教”的活动越来越多,大学生“组团支教”成为支教时大学生的重要选择。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支教活动缺乏指导,缺少支教经验,准备工作不足,在支教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
二、大学生支教的双向作用
1、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为了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他们会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支教地区的艰苦环境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备课、上课和解决学生问题提高了大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通过与当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强了待人处事和交际能力。支教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大学生支教提高了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为祖国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2、改善当地教育环境。支教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导致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大学生支教可以给当地带来新鲜的血液。许多受援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老龄化严重和教师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教师结构性短缺状况。在支教期间,学校老师也可以替换出来进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增强农村学校的生机。大学生实习支教覆盖面之大非以往各类支教所能相比, 实习支教学生的到来,大大缓解了中小学、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紧缺的压力。充实并加强了这些学校的力量,缓解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提供了师资的支持。实施顶岗支教计划,对于解决补充合格教师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示范作用,促进各地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支教生多数都在条件最艰苦的农村或远郊的乡镇学校, 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在支教学校,支教生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支教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教学基本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5、帮助农村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大学生群体认真对农村未成年学生开展行为习惯教育,对处于相对教育环境较差的农村未成年学生群体进行引导、启发、教育、纠正,让真正代表社会发展倾向的东西成为这些群体身上的一种既得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利于农村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三、强化学生指教活动的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安全保障。农村老师的工资待遇远低于城镇水平,难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应适当增加农村地区教职工工资,另外,由于经费限制,贫困地区学校难以开展实践和科研活动,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支持。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支教工作的中心,要始终重视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当做好防范工作,提供办公场所,为大学生支教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2、健全学生支教体制。在运行机制上,针对各支教团体联系较少,缺乏沟通的情况,可以由高校或地方教育部门建立联络机构,协调多方支教行动,整合“支教资源”。高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制定相关制度规章,使支教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支教培训机制,让大学生了解受援学校各方面信息,通过培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3、严格选拔支教学生。顶岗支教生的选拔按照学生自愿报名、学院考核等严格规范的顶岗支教生选拔程序进行,并明确了学习成绩、品德操守、基本能力等方面的标准。最后有针对性的对即将赴乡村中小学顶岗支教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组织有声望、有经验的老教师给学生们上好教学法课,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理念辅导,了解掌握乡镇中小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引导支教生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准备的奔赴乡镇。
4、集中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对于参加实习支教的学生,实习生支教前应接受实习支教任务、组织纪律、安全要求、实习支教学生的管理办法等几方面的培训, 从教师职业必备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包括支教宣传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相关学科教学论课程、备课、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培训合格后再走上岗位。
5、加大支教宣传力度,增强社会的认可度。社会对支教的不认可在农村地区较为严重,认为那是找不到工作的借口,显然这些对当代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意愿产生极大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国家及政府对支教的宣传力度不够,国家应加强对支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教,进而投身于支教; 除了向大学生宣传,更要向其父母宣传,深入农村进行宣传,让支教不仅受大学生的青睐,还受家长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沈涛,陈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1.
4.暑期下乡支教日志 篇四
早晨,做早饭的弈彤、歆宁、枫林和佳卫在五点五十准时起床,然后开始做早饭。其他人也在六点起床了。除了做饭的人在洗漱完后一起出操。清晨的乡下,空气清新,阳光明媚,伴着袅袅的炊烟,我们踏上了早操的征程,早操非常顺利,我们除了进行常规的朝话活动外,还进行了太极的运动。
七点半大家早操回来吃饭后,在为爬山做准备的时候,村子里的孩子们过来找我们玩耍,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的手指甲比较长并且比较脏,于是几个女志愿者主动帮助孩子们剪指甲,并教他们如何正确的洗手。
八点半大家准时在门口集合,开始爬山。在本村一位交通大学的大三学姐的带领下,我们向大山水库前进。其间志愿者们唱起了山歌,《在他乡》《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在途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农民大伯,并进行了简单的调研。发现这里耕地稀少并且降水不足,土地龟裂,影响当地农民的耕地收入。通过沟通,我们还了解到除了降水稀少这个不利因素外,还有野鸡对玉米种子的叨食,这也使得农民的收入更加稀薄。
在区水库的路上,我们一共爬过了四座大山,在到达其中一座山顶后,稍作小憩,我们在山顶向下望,确实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农民伯伯每天山路前行的辛苦。在又经过一个村庄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此次出行的目的地——菩萨庙水库。在此过程中,我们一行人朝着水库前行,翻越了山岭,走过了树林,虽然过程很累,却收获颇多。大家手牵手,肩并肩地前行,团结互助,一路上共同协作,增强了彼此间的友谊。
菩萨庙水库环境优美,是一个四面被山环绕的封闭水库,里面鱼类丰富。我们还遇到了一群来自朝阳到水库钓鱼的人,他们热情的同我们交流,交流中我们得知了水库的鱼类丰富,非常适合钓鱼。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简单的捕鱼活动。之后大家一起到树林阴凉处乘凉休息玩游戏。
两点左右,我们开始返回。返程比较累,但是由于一起爬山,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一路走走停停,欢歌笑语,所以并不觉得疲惫,反倒更加的兴奋。
通过这次爬山调研活动,我们了解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山村依山傍水,景色优美。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优美。
回来后经过一小段时间的休整,大家开始准备做饺子。我们此次的支教团队中,有特别多的大厨,所以做饺子的过程非常热闹,中国南北方的饺子风格、传统与创新的不同形状在这里都有所体现。饺子馅是白菜猪肉,剁白菜是主要的难题,但是大家群策群力最终做成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虽说时间有点长,但是这也是支教以来我们大家吃的最有意义的一顿饭,它集合了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所以每个人吃起来都特别香。
晚饭过后,一部分人在广场继续准备为孩子们放的电影——十二生肖。(因为昨天木有放完~)
在电影播放过后,大家来到了天台准备开会。(我们这会是最特殊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就白天的水库游的总结,以及对第一轮天使有话说活动的揭秘。吹着凉风,看着星星,时间也过的特别的快。
天使有话说是一个人在抽签后,对抽到的人进行关爱或捣乱,则此人为抽到人的天使或黑天使。在揭秘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猜中的人可以增加友谊,而猜不中的人对第二轮的游戏又增加了更大的兴趣。(pass:有一对互天滴哦~很巧有木有~)
5.支教活动日志 篇五
>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大力扶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条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受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的地区,教育状况仍然令人担忧。在这些地区,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教师的教学手法较为传统,家长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等因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甚至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应有的教育。相信杨艾菁“戒指换教学楼”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么,我们这次活动作为这次爱心行动的继续,奉献我们在校大学生的爱心和热情,带给山区的孩子们更多温暖和关怀、梦想和力量,给予他们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们自发组织了 “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义务支教队,准备在贵州省纳雍县化作乡三所中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一方面,通过此次活动传达我们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爱心,并给他们带去外界先进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对于一些课程的初步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贫困山区的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当地的风土民情,了解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境况,锻炼我们的意志,提升自身的素质,以便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活动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第一届贵州山区爱心支教活动
2、活动主题:情系山区,奉献爱心
3、活动时间:XX年x月初到8月初(具体待定)
4、活动地点:纳雍县化作乡三所中小学(待定)
5、主办单位: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
6、活动内容
(1)开展演讲讲座
(2)组织各类活动
(2)正常的课堂教学
三、前期准备工作
1、团队组建
(1)向团队总负责人提出构想,通过海报、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出组团信息,要求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2)有意者向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过面试确定人员
(3)团队相关负责人对本次活动进行详细介绍,让团队成员对此次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团队成员在进行支教工作之前对其所教授的内容必须要进行有条理的规划。
(4)召开团队大会,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并对往后的工作行程进行安排。
2、前期踩点调研
(1)联系学校:由团队成员提供家乡教育、文化、经济等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和查询,筛选出最需要我们前去支教的地方。然后对选中地区进行前期踩点调研,收集资料,由负责外联的同学与当地相关部门和目标学校取得联系,与学校达成共识。
(2)通过调研初步与学校达成协议,并对学生安全、支教团队的食宿等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教学方案的准备
(1)各个成员根据自身特长,结合现实需要,提供自己预授课程;
(2)团队分管教学的负责人根据当地学校的课程设置,取长补短,在寓教于乐的原则下,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安排;
(3)团队成员根据课程安排和教育层次准备教案,并交给教学负责人审核通过。
4、资金筹备
(1)支教志愿者捐助,(2)支教志愿者或团队在本人学校做宣传,为活动募集资金,(3)面向社会拉取赞助,为活动争取更多物资帮助,以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给需要帮助的学校及学生带去更多的帮助。
(4)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提供一定的便利
四、项目活动计划
1、指导原则
支教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对外界的认知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们准备采取发散性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各种素质。除了充分运用当地各种资源展开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将恰当地引入外界资源,如电脑的多媒体教学等,使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本土”,以求“本土”与外界两相结合,相得益彰。
(1)在教学的组织手法上,我们将延续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的场所设置在教室、操场以及模拟的社会环境等,课堂的组织形式仍采取班级为主,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景的互动性。
(2)教学的内容注重能力培养,同时兼顾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从各个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针对学生开展小型的朗诵、书法、绘画、作文等比赛及篮球、羽毛球、踢毽、跑步、跳绳系列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增进了团队成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活动流程
出发之前统筹分配好物资和人员,做好团队管理落实考勤制度,准备妥当一切所需物资和仪器,到达当天作必要休整和安顿,与当地校方、村干共同进行招生报名,随后三天团队成员接连赴三个教学点进行开学典礼,分别进行大型励志讲座,随后进入正常教学阶段。
3、课时安排
第一节:9:00-10:00 第二节:10:20-11:00 第三节:14:00-15:30
第四节:16:00-17:00 课外活动:(游戏时间)第五节:17:00-18:00
4、教学分班,尽量按年级分班,视具体情况而定
5、教学内容
(1)课本教学:英语 数学 语文 作业辅导
(2)科普教学:艺术 自然课 电脑
(3)素质拓展:生活常识 体育户外活动
(4)趣味:游戏 动手课 思维课
6、教学人员分配
(按各自意愿适当分配)
五、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1、客观方面:
(1)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南地区的教育投入,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大力倡导大学生志愿支援山区建设。这为我们支教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2)通过踩点调研,我们已经大致熟悉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有利于我们活动的顺利开展。
(3)通过联系沟通,我们加强了与当地的友好关系,得到当地学校和学生的一致欢迎。
2、主观方面:
(1)充分的准备。从本学期的5月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此次活动,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
(2)宝贵的经验。在活动前期,我们团队已经与其他支教优秀团队进行了经验交流,并进行了初步的踩点调研,这为此次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保证优秀的队伍。我们“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支教队的每个成员都将经过了筛癣面试和培训,从知识、能力到素质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团队成员不仅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更有吃苦耐劳的决心。
六、项目后续工作
1、支教结束后,召开总结大会,整理每个团队成员的教案、支教报告、心得及问题反映,为下期活动提供经验。
2、整理笔记、照片及录相,制作支教海报、ppt及视频,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支教博客。通过网络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贫困山区教育发展情况。
3、整理支教活动情况,并把项目成果反馈给大家。
七、考核制度
对参与支教的所有成员由当地政府颁发社会实践证明,表现优秀者颁发“山的那边·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协会”优秀志愿者证书
八、注意事项
(1)出发之前,团队成员应准备好需要携带的东西,不能够因为自己的拖拉、马虎影响项目的整体进程。
(2)团队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团队内部管理制度》,要有组织纪律性。
(3)团队的所有花费应该在经费预算的基础之上本着节约的原则进行,严禁铺张浪费。
(4)对于教学过程要戒骄戒躁,用冷静、耐心的态度来解决过程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6.爱心支教活动总结 篇六
活
动
总
结
主办单位:绿洲实践社和机械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8号 活动地点:三联聋哑学校
活动人员:绿洲实践社和机械部分成员
绿洲实践社于2012年12月8日在三联聋哑学校举办了“爱心支教”活动。可以说这次活动比较成功,也为我们社团今后的活动做出了良好的铺垫。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有可取之处,当然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活动目的:凭借社团的微薄之力去稍微改善三联聋哑学校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给孩子带去温暖、带去祝福,使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给他们的爱心,希望他们能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
活动主题: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活动对象:三联聋哑学校全体师生
参与人员:华东交大绿洲实践社和机械创新协会部分社员
活动具体流程:12月8号早7点半南区一食堂门口集合,内务部点名,人数集合完毕后出发。到达后,内务部清点人数,由社长讲话,分配任务,强调安全,讲明纪律。之后人员分成几组分别同孩子们交流,并同他们一起玩机协提供的玩具。社团分发给每人两张A4白纸,分别让他们各自写下自己的梦想,一张由我们或让他们自己折成飞机或小船,另一张我们各自保存。后来学了手语舞《一家人》的社员给孩子们表演。然后分别给孩子们每个人拍一张照片拿回来洗出来并把他们各自的梦想放在照片背面。然后将买的东西赠送给孩子们并写下自己的祝福语。到最后集合大家自由发表言论,谈谈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前清理了垃圾。最后由内务部点名确定人数后集合返回。
活动缺陷与不足:节目准备不够多,社员对手语不太懂导致与孩子们交流不太顺利。气氛不是很活跃。
活动改进:把准备工作做充分,争取在下次活动中把气氛搞的更加活跃。
7.支教活动日志 篇七
关键词:互联网+;支教活动;责任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6104
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通过多渠道做出各种积极有意义的尝试,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及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广泛渗透,在“95后”大学生中出现只关心个人私事,集体观念淡薄,重视自我发展需求,对社会及国家不关注,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利用互联网新兴技术,结合“95后”大学生的发展心理和网络行为习惯,搭建基于“互联网+”支教活动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义务支教活动与“95”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各传统行业”,其核心内涵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平台,将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领域进行有效融合,创造出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互联网+”的興起,不仅给工业、金融、电子商务带来了发展,也给大学生义务支教活动带来了新机遇。“互联网+”支教活动是指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在支教地点安置电脑、投影及语音设备,依托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对偏远地区儿童开展非面授形式的网络实时教学活动[1]。
长久以来,大学生奔赴偏远地区开展义务支教的传统支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师资匮乏的现状,为支教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受到了当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赞誉。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开展,传统支教活动也陆续体现出一些不足,如支教活动只能在假期开展,支教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延续性较低,不能常态开展;也存在着支教成本高、支教安全性低、团队建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依托互联网技术,大学生开展网上支教活动开创了大学生义务支教的新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支教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网络支教采用远程教学的模式,克服了时空的局限,可随时开展授课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距离和交通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化和组织化安排,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循环,实现支教活动的常态化,进而提升支教活动的实效。支教活动开展依靠互联网,双方在当地即可通过远程传输实现支教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支教成本,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和支教地学生在人身安全、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障。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已高达6.88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2%[2]。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学生上网使用的是网络聊天、游戏等娱乐功能,进行学习行为的占比较低。同时对于“95后”的大学生,他们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前进的特殊时期,其思想、心理、行为等各方面表现出与以往学生所不同的特征,主要展现出热衷新鲜事物、学习接受能力较强,个人主义浓厚,加之网络已深深扎根于“95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部分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现实交流互动能力较弱。针对当下“95后”的网络行为特征,在学生中开展网络支教活动,通过这种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积极拓展了大学生实践平台,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同时也提升了网上引导的有效性,减少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娱乐的现状。通过网络支教活动,让互联网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行深度融合。二、“互联网+”支教活动契合了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内涵
大学生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了大学生个体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同时也体现出大学生内在精神价值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3]。“互联网+”支教活动不同于简单的公益活动,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建设,对于大学生主体,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是把责任情感落实到社会实践活动中[4]。因此有效的开展网络支教活动,促使大学生产生自我成长需要被满足同时被社会广泛认同的感受,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义务支教情感态度。大学生开展支教活动,不仅能够弘扬积极的社会风尚,同时还能满足个人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需求,具有更深层次的实践意义,这一点就基于网络支教的内涵建设。
“互联网+”支教活动有助于夯实大学生责任感认识。责任认识是责任感的前提,是大学生个体对自己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的认识,主要包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承担这些义务的原因与现实价值[5]。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通过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形式,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偏远地区教育的真实情况,面对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当地社会生活的迫切需求与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建立有效推动关系。在进行网络支教活动的同时,大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支教责任的重要性,这使得大学生在以后求学、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主动保持对农村教育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注,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懂得大学生对于社会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互联网+”支教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责任感情感。责任情感是责任感的基础,是大学生个体对自己的履行责任情况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体验与愿望,它根植于个体的内心道德坚守和对利益的现实需要[6]。大学生在网络支教情境中所受到的情感感染与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与支教地学生、老师深入相处的过程中,发现贫困落后地方学生的生活困难、求学历程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知识和外面世界的渴望等客观现状后,更加激发了大学生助人情感,更加唤醒“95后”大学生冷漠的心理。支教大学生与受教学生不断的进行感情交流互动,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支教大学生在得到当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与鼓励后,进一步激发了责任情感,进而树立理想信念和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互联网+”义务支教活动有助于塑造大学生责任感意志。责任意志是责任感的关键,是大学生个体从思想认识到现实实践这一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行为。通过网络支教的形式,使得大学生了解到偏远地区受教育程度低,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相对城市教育严重滞后,甚至普通话普及的都不够,这就需要大学生富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畏惧困难,积极与支教学校的老师沟通,认真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厌其烦反复教导学生。定期与支教学校学生交流,与支教团队成员交流,探讨教学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网络教学方案,这个过程,也使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良性互动,支教团队成员彼此帮扶,彼此鼓励,从而促进大学生坚定责任感意志。
“互联网+”支教活动有助于改造大学生责任感行为。责任行为是责任感的实践体现,是大学生个体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具体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在开展网络授课期间,需要做大量统筹协调的具体工作,如招募志愿者,前期培训、观摩学习、网络试讲、教学内容制定、与扶持学校联系协商、对外宣传、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实践活动。通过进行现实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主动把自身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使大学生主体和社会客体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个体提升和发展的需求得到实现;同时,在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的促进下,当地的人文生态、教育水平等均得到提升,实现了社会的进步,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做的贡献对当地带来的实质性回报,进而更加激发参与社会实践的志向。
三、“互联网+”支教活动拓宽了大学生责任感教育有效实现路径
社會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热衷的互联网络开展公益活动,迎合了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将互联网与传统支教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创新了义务支教模式,因此对于日常化运作的网络支教活动,应根据其运作内容和自身开展的特点进行规范培训和管理,搭建完善技术支撑平台和配套适当的激励机制,在保障网络支教活动顺利开展基础上,要兼顾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责任教育共赢的心理诉求,进而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支教活动在责任感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技能训练,为支教活动提供后续保障。与传统支教活动不同,网络支教主要依靠互联网的手段进行在线教育。这种全新的支教模式吸引“95后”大学生高度参与,同时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就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因此需要对支教大学生进行严格把关。很多大学生可能因为一时兴起才参与网络支教活动,但毕竟网络支教是一项教书育人的重大公益活动,要求大学生既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要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通过严格规范人员的筛选,在保证支教成员较好素质基础上,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在网络教学中所需要的能力,尽量避免出现教学经验不足、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考虑到受支教地多是地处偏远贫困地区,当地学生会存在自卑、自尊心强的心理,为了提升网络支教科学性,避免授课过程中出现言论不当现象,应对支教的大学生给予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开展心理学相关讲座[7]。
完善激励机制,为大学生支教活动提供持续动力。大学生开展网上义务支教活动,对于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虽然支教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之间是自愿并主动参与的,但由于网络支教需要授课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准备,同时也要消耗一定的物力和财力,若不能构建配套激励制度,大学生在长期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渐渐消磨自己的支教激情,无法全身心投入网络支教活动,影响支教效果。因此,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把大学生个人成长与支教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对大学生付出给与充分认可,是确保支教活动常态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规范志愿者服务时长考核机制,将志愿服务与评奖评优进行有机融合,对于支教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个人,进行奖励和广泛宣传,通过多举措来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促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
优化团队建设,提升大学生支教团队执行力。目前,在校大学生所建立的各种支教团队,多是以社团的名义存在,学校在此活动过程中主要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的。而且,由于支教组织的换届周期短,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支教活动“无头无尾”的现象,从而产生团队成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为了保证支教团队的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通过筛选一批能吃苦耐劳、热衷公益事业、责任心强、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同学,来加强支教团队建设。对于团队建设,应进一步加强交流,通过开展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来增强成员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进而提高支教团队的凝聚力,形成网络支教公益社团特有的良好文化氛围。通过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保持团队人员构成的稳定性,保障支教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加大对网络支教活动的宣传,为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招募优秀的支教老师和争取良好的社会资源。通过校园宣讲、支教分享会、微视频、支教现场图展览、新媒体平台等途径,第一时间将网络支教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向周边高校学生进行展示,提升网络支教公益事业的知名度,扩大宣传范围,让没有支教经历的学生了解网络支教活动,充分认识到网络支教活动的现实意义,进而主动加入到网络支教团队中来。同时将网络支教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感人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积极宣传正面典型,树立前沿的公益理念,营造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弘扬社会正能量。
开展实地调研,提升网络支教的实效。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的时间,组织支教团成员前往网络支教学校开展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当地学校学生受教育程度、生活情况、社会需求、家庭组成情况以及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便于在前期制定教学大纲时开设有针对性的网络课程。同时,考虑到网络授课的先进教学模式,应提前针对支教地学生开展网络课堂讲解、互动及演练,防止该教学模式不能被支教地学生接受,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在实地调研时,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对接,争取当地教育资源,为网络授课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网络支教大学生需要频繁的与支教地区的学校进行线下沟通,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支教学校的情况,与当地老师面对面交流学生具体学习状况,及时反馈支教效果,与支教学校的儿童开展面对面的互动活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进而提升网络授课的互动。通过实地调研,与支教地负责人建立畅通有效的联系机制,建立网络教学反馈机制,从常态开展网络支教的角度出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实现完善优化教学内容,形成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支教活动,创新了大学生义务支教的形式,拓展了支教活动的内涵,促使支教活动能够常态化、常效化开展。在大学生高度使用和依赖网络的今天,将互联网与传统支教活动结合,顺应了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和需求,同时促使大学生从繁杂的互联网中认识到依托网络可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网络支教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网络支教活动,积极的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知转化为具体实践行为,促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事业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培养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卢宁. 网络教育背景下的新型义务支教模式探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8):123-12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6-25].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3]趙琼,王学风,张吉玉.广东省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青年探索,2010(1):89-92.
[4]陈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8):46-49.
[5]毕丽娜,李忠华.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4(1):169-171.
[6]陈七三,曾斌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基于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青年志愿者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4(8):1-5.
[7]龚莉红,陈筱铓.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8::72-75.[责任编辑:吴晓红]第5期汤娜,等:90后大学生就业道德问题的实证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8卷第5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5
8.小学支教活动总结 篇八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积极改造城乡薄弱学校。我校与新发小学是“校对校”对口支援校,本学
期初,学校制定了四平市地直街小学与新发小学“校对校”对口支援活动方案,学校按照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尽最大努力地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
与市区学校的差距,在对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全面启动,逐步深入
给予受援学校管理上的支持。校长亲自担任了学校的支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认真落实、统筹规划了薄弱学校建设工作。开学初,支援学校领导与受援学校领导在新发小学共
同研究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等方面工作,尤其在受援学校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校安校长也诚恳地介绍了我们地直街小学一些良好的做法,为
了更好的工作,双方搭成了共识。
5月8日,安校长等7人,到新发小这校进行了全方面的诊治与指导,去的领导有教学的、政教的、师德的,全体领导对受援学校的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查看,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活动开展的多,但是材料积累不及时,有些材料装订不规范。
另外在各项工作中,制度建设还要加强,教学中的评价制度要落到实处。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
措施。
二、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性教育均衡发展
我校申报的省级“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C类科研课题,我校申报电教课题项目,一个是《城乡模创》;另一个是《视频教育》,我们作为课题的参与学校,新发小学是协作校,双方共同完成此课题,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费用由我校承担。课题研究时间是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结题。11月10日,在小沙河中心校召开了省级“十一五”电教
课题会。小沙河中心校的两位校长、科研主任与实验教师共7人参加了会议。地直街小学的安校长与科研主任田二鹏介绍了课题的具体实验工作,并对新发小学的实验教师提出了具
体要求。(1)认真按实验方案进行课题的实施。(2)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课题实验的科学性、实效性。(3)注重过程性材料的积累,要建立课题档案袋。(4)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与地直街小学的科研主任联系,保证实验的正常、有效的进行。
实行了质量同步测试,每学期的月教学质量抽测,我们为新发小学提供考试卷,在其它材料上也给予无尝的提供。
在地直街小学的网站上开辟了一个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双方学校的教师、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建立一个网络联谊之家。
三、开展对口支教,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六位领导到受援学校听课11节,班主任8节,专科教师3节,听课之后,每位听课领导都对出课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听课教师也作了详实的记录,讲课教师填写了领导听课指导记录。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教师的自身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教材钻研不够、教学内容把握不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老师评课时都点明了,受授学校教师也非常诚恳地接受了。
确定了教师“一对一”帮扶对象。受授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填写了教师“一对一”登记表。两个学校都发了教师“一对一”活动记录材料,班主任有八位,专科教师有十一位。教师通过座谈、电话交流、网上沟通等联系方式,带动受援学校教师的在各方面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再提高。
确定了骨干教师代培对象。经学校推荐马威、刘丽娜两位教师为我校骨干教师代培对象。填写了“骨干教师代培对象登记表”,发了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记录。杜庆波由我校的刘娜老师代培,孙乐喜由我校的刘丽娜老师代培。我校的这两位教师都是省级骨干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班级管理上有独特的管理方法。通过骨干教师“结对子”,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本学期,为了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全体教师与新发小学的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了近两千字的论文,出版在地直教苑一书中。我校实行部分领域同步管理制度,向新发小学推荐我校管理方面
好的做法,与受援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张冬梅在新发小学已经开始实施了,效果很好。在联谊校活动中,我校为受援学校全体教师制作了教师胸牌,在教师都戴牌上岗,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11月10日,我校领导(丁培花、张宏伟)到小沙河中心校对实验教师进行了教育科研和教研的区别与联系、教育科研概念的含义两个专题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对教师培训,对教师们的促动很大,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意识。
改造薄弱学校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攻坚工程,帮扶薄弱学校更是工作中和重中之重。我们做为支援学校一定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在思路上有新突破,在改革上有新突破,在投入上有新突破,在政策措施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工作,铸造小沙河中心校基础教育的新的辉煌。
9.支教活动总结 篇九
一个学期支教生活即将结束,通过支教使我的教学在很多方都面得到的提高:
第一、通过支教,对中学的现状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对中学生的学习有了更为恰当的了解,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为真实的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心理上抹去了对教学的畏惧。
第二、通过支教,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在一次次的和指导老师的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水平和对教学认识已经提高了许多。
第三、通过支教,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和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任,因而他是光荣的。每当上课时,看着面前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无不感到一种光荣,同时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因此,备更好的课,讲更多的知识,并且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都是同学们在实习期间的共同愿望。
第四、通过支教,增强了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处理与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学生以及同小组同学的关系。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交际与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面:
第一、班级教学
在班级教学方面我主要负责初一级4个班的体育课教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播操、跳、跑等方面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1、用高尚的精神去塑造学生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手势,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内涵,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从而得到全面教育。
2、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体育教学中,教师最能影响学生的是简明扼要的讲解,正确无误的示范和行之有效的辅导,让学生对此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用自己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专业素质去影响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引爆”作用,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统一,获得教学最佳效果。
3、用师生间良好情感去感染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而身教更胜于言传,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大部分时间在室外,和学生的直接接触最多。我们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带领学生去完成身体锻炼任务。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酷暑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对太阳;寒风中我们所站的位置是面对风口……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化为浓浓的师生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判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课外活动
9月份,协助体育课组钱老师进行足球队的组队与训练。通过近一个月的训练,足球队参加广州市“市长杯”足球赛白云区初赛取得了白云区初中组第六名的好成绩。
10月份,协助学校组队参加xx区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利用接近两个星期的时间训练,很多运动员在石井片区的选拔赛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大部分运动员都代表石井学片参加白云区的运动会,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组织学校初一初二级的广播操比赛。
11月份,组织学校的田径运动会,通过近一个月时间的策划与组织,协助学校举办了一次比较完满的成功。
10.小学支教活动总结 篇十
又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11月24日我们支教队再次踏上了去新建县堂下小学的路途。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时间选择在感恩节前夕,以感恩为背景,进行演讲。鉴于低年级同学理解能力,我们把这次活动的接受对象主要放在四、五、六年级,目的是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并付出实际行动。
此次活动得到信息部的大力支持,爱心支教从此不再总是默默无闻,这是爱心支教向前发展的一大步,相信我们爱教人会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取得更好的成绩。接下来,针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前期活动准备:1,在10月份成立6人演讲小队,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口头表达
2,每天针对新闻热点进行讨论,开放思维,锻炼表达
3,认真准备演讲材料,看演讲视频,进行模拟演讲,制作相关PPT
4,准备一些小礼品送给小同学们
6,与堂下小学校方领导取得联系,商定活动大概时间
7,与信息部进行沟通,安排随行人员
活动安排:(1)人员安排:四、五、六年级的主讲人分别由艾青文、邓霞、刘营超担任。姚宁、陈午乾负责记录视频,信息部负责相关工作。
(2)借助工具:电脑PPT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1,在艾青文负责的四年级,他以生动有趣的事例切入演讲主题,同学们积极表现,氛围和谐热烈。作为演讲人,艾青文充分调动他们的活跃情绪,能够很好的把控全场环境按自己的思路进行。
2,五年级由我负责。我从各个方面来讲述感恩的对象,内容,方式和方法。以真情实意告诉他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刘营超负责的六年级,主讲内容则从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来契合主题,并教他们歌唱《感恩的心》。活动总体效果不错,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支持,但距离预期效果差距依然存在。归纳原因有:
(1)校方领导不在学校,学校老师不知道我们此次来的目的,未能很好与老师沟通。
(2)准备不充分,演讲不能收放自如,语句表达出现不顺畅现象。
演讲内容有时出乎小同学的理解范围,不能很好的把握现场气氛。
(4)由于事先人员安排的不足,致使演讲过程中要不停地停下来中止讲话以方便操作电脑。导致演讲内容的不联系,影响整个效果的形成。
(5)缺少互动:整个过程都是“以我为主”灌输式的讲他们听,并未能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
(6)演讲过程中不停地有人进出,影响上课秩序。
(7)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语言沟通障碍的影响。
11.支教活动总结 篇十一
文水中学——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我们总算与校长见了面,在经过称不上气派的大门之后,我们来到了会议室。一张不大的桌子勉强将我们十几个人围住。说着一口地道的方言的校长发言过后,我们开始了简短的自我介绍。随着彼此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支教之旅正式拉开了帷幕。
学生宿舍——一张木板、一床薄薄的褥子,就是我们全部的装备了。不过还好,我们自带的褥单也算是略微挽救了我们的住宿,住过这里之后,我想,无论是南开的校区宿舍还是十宿,都能算作是天堂了吧!虽然条件简陋,但这个地方却承载了我们之后十几天的欢声笑语。
教室与办公地点——下午的大扫除可谓是全员出动,十几人一间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几张大办公桌,就像是之前秘密协商过一样,我们每个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座位,或是靠门,或是临窗。教室里面,与其他装备不配套的多媒体设施显得格外的突出。由于国家政策,基本上中小学已经普及了多媒体设施,也正是这样,为我们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一双迷人的眼睛——可爱的北张孩子
还记得每天的上下午,在正式开始上课前两个小时,便早早的有学生到了学校,还记得那个二班聪明伶俐的小女孩成为每个老师称赞表扬的对象,还记得那个憨憨的大海无数次唱响“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还记得那个与标哥谈心而一不小心被马蜂蛰了的可爱女生,还记得……
也许,我们十几个人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也许,我们十几个人有着不同的上课习惯与讲课方式;也许,我们的经验与水平还不够。但是,一次次的会议,一次次的总结,一次次的讨论,甚至一次次的争论,都证明了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进步着,也许我们不是最好,但我们努力为你们做到更好!
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声音,挥散不去——支教结束后不适应的生活
每日固定的休息时间——将近半个月的支教生活让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有了一个更加规律的作息时间,早起、午休,到点起床,结束后我们貌似没有很快地适应可以略微放松的生活。仍然从五点多开始就有人在微信群里报到,并调侃着自己的失眠。
特色的山西美食——虽说是美食,但基本就是面了……每天中午的一大盆卤与一大盆面,再加上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每天每餐我们仿佛都比平时在学校、在家吃的要多了一些,也欢乐了一些,以至于我们现在的微信群的名字是——“中午不吃山西面吃不饱”……
学生与老师之间紧密的联系——支教结束后,我们之间成为了关系更加紧密、更加亲切的朋友,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离别后的不断联系,让我们明白了这十几天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知识,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帮助,甚至有些孩子确立了长大以后要来南开大学的志向。
12.支教活动总结 篇十二
我的课从第四天开始,在讲课之前我经常去听队友的课,因为我觉得这样对自己的讲课多少有点帮助。在前三天的支教中,我发现这些学生都很活泼,有时我甚至害怕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起哄的话,我会压不过他们。不过,他们都很聪明,这是在我之前的那些队友的发现,同时我也有所察觉,从他们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跟老师的互动关系,还有就是他们所给出的答案的出乎意料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来了。他们都是很有可塑性和创新性的。我很喜欢一班的一位小男生,很聪明,阅读面很广,也很可爱,后来他成了我们合影的模特,呵呵。
到我讲课了,开始我有点紧张,在上一节课听队友讲课的时候都一直在想下节课我要怎么讲,不过还好,当我一踏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要以别人的眼光来看的话,就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比如你怕自己在众人面前讲话会丢脸,其实如果你想一下,如果是别人站在前面讲话,你会觉得他讲话很丢脸吗?你觉得他有必要很紧张吗?你不会这么想!即使他的讲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下面的人都只是笑过就算了的,所以没必要这么紧张。在很多时候,这个想法都帮助过我,让我敢于站在众人面前,让我敢于迈出第一步。希望有着和我一样顾虑的人可以像我一样这么想。
第一节课,我对自己的讲课内容还是比较满意的,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好,而且学生的兴致也比较高,可是对于后面,也许是学生听乏了,也许是我讲得没那么好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那麽高了,只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一如既往地与我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总的不满是时间把握得不好,本来以为很充足的内容在下课前十分钟就讲完了,连预备内容都用上了也还剩几分钟。下节课就要多多注意这方面了。
第二节课来得很突然,因为调课了。本来还没准备好的,因为听说一班的学生更聪明,队友建议我再讲深入一点,所以我重新备了课。不过幸好有了第一次讲课的经验,这次讲课虽然深入了点,但主线是一样的,所以讲起来也没那么困难。第二节课时间把握得很好,恰到其时。比起第一次,觉得自己可以凭借记忆讲课了,不用怎么看课件,而且讲得也更加详尽,只是有些知识好像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太深入了,我讲了两遍他们才明白。
当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曾经也想过以后要到教育较落后的山区去工作,所以三下乡是我的一个小小心愿。只是在一次下乡过程中,为了尽可能让每个队员都有机会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也为了尽可能地让每个队员都有同样的锻炼机会,所以安排每个人都只有一两节课。两节课的体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但是也是意犹未尽的。我想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那些有着教师梦想的同学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
我是宣传组的组员,所以在平时都是比较闲的,没事我就跟着调研组的同学出去调研,去海滨路的那天是走得最远的,那次我才知道调研组的同学是多么的辛苦,我是多么的清闲,直到汇演的前一天,我才开始真正的本职工作,游园活动的布场,版头的制作,写汇演主题的艺术字,还有汇演舞台的布置,不过,好久没做这些工作了,本来就技术不精湛的我看着写出来的字越来越难看了,除了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之外别无办法……
汇演的那天,看着一个个节目从眼前掠过,想到离别越来越接近,心里渐渐有了舍不得的感觉,到了我们这个队伍的合唱时,我的眼泪就湿润了我的眼眶,看到台下一些学生在哭,我的泪就忍不住要往下流,虽然我的身影在南澳的偏僻角落里逗留过仅仅那么短暂的十天,在学生面前仅仅讲过两节课,我还是有点舍不得,或许这与我多愁善感的性格有关。汇演结束后,很多学生久久不愿离去,都留在少年宫与我们合影,找我们写留言之类的。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样舍不得,舍不得我们离开,舍不得与这段时间的相处说再见。可爱的学生们,我们或许只是你们生命中的过客,但希望你们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些过客,在你的生活的中停留过一段时间,也给了你们一些什么。我也会记住你们的!再见了!
虽然是短暂的十天,却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首先就是与人相处,因为我们队伍的同学很多都是我之前不认识的,比如有大概一半的人是大一的,对于他们我可以说是完全陌生,大二的那些除了和我同班的三位同学,其他的也是陌生的,我这个不善与人交往的人,在这十天与大家相处得很愉快,我感受到了队友们的热情和关心,特别是在我生病的那天。其次,我发现我们的队员都很能干,特别是队长和那几个组长,他们的工作能力是不能否认的,也是很值得我学习的。大学生活的已经过了两年了,我觉得我的所得很少,专业知识学得不精,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通过这次三下乡,我想我应该争取机会了,在大三大四尽量弥补大一大二所错失的机会,把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提升上去。再来,上了两节课让我明白教师讲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亲身体验了教师生活的,稍稍知道了自己讲课的一些不足与优点,明白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这对我以后从教生涯肯定会有一定的帮助的。
13.支教活动 篇十三
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
地点:学校操场
参赛人:根据要求与安排视场地大小规定参赛人数。
预定比赛项目:
1.2人3足比赛。
2.螃蟹背西瓜比赛
3.纸衣往反比赛
4.托球跑比赛。
5.跳长绳比赛。
比赛具体程序(视情况进行具体修改)
1.运动员、裁判员入场仪式。
2.宣布运动会开幕词
3.运动员代表宣誓
4.裁判员代表宣誓
5.比赛
6.颁奖(证书+奖品(奖品可以将每项比赛的比赛道具奖励给获奖者))
7.宣布运动会闭幕词。
人员分工
分为宣传组、安全组、服务组、记分组、裁判员等(具体视情况而定,安全组是重中之重)宣传组:
负责项目规则的讲解,运动会的通知,宣传,运动员鼓励稿的宣读,收集,撰写。安全组:
确保每一分钟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务必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最好全部由支教队员担任)服务组:
负责场地的组织,器械的搬运以及运动员服务,争取做到有应必求(不违反项目规则前提)记分组:
负责各运动项目的计分以及总分计算。
裁判员:
严格筛选,必要的时候由支教队员担任
比赛项目及规则
1、二人三足赛跑(4男4女)
器材:绑腿绳
方法:比赛者两人为一组赛跑,相邻的两条腿用布条捆起来,第一组到达终点后第二组开始跑,距离为50米,四组先跑完者获胜。
规则:途中如果出现绳子断裂,需重新系好后继续比赛;如有同学摔倒,只需在原地调整即可,无需回到起点。
2.螃蟹背西瓜(4男4女)器材:篮球1个
方法:4人同时站于起跑线后背对背手挽手夹球到终点再返回起点,把球交给下一 组依次进行。
规则:比赛中4人要共同用背部夹住球前行,途中不得用手触球,球掉落,须在掉球地停止前进,直至重新调整好始得继续比赛;三组先完成比赛返回起点为优胜。请裁判记录好参赛学生成绩。
3.纸衣往返接力跑(2男2女)器材:A4纸一张
方法:将一张4纸贴在胸前,保持不掉。快速跑进跑完全程交给另一名同伴,,距离为50 米,每组4人,以最快完成为获胜队。规则:在奔跑过程中不许用手帮助,如果掉下来,必须在所在位置重新捡起贴在胸前继续奔跑。注:如风大,改为顶风贴纸跑,折返时用手拿好交给下一名队友。每组取优胜奖一名
4.托球跑:(自备)(2男2女)
比赛者用手拿乒乓球拍,拍上托一乒乓球赛跑,跑步50米,中途球掉下来的,捡上球后从球掉地处重新开始,先到终点者为胜。
跳长绳比赛 规则:(1)、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比赛,每队6人,其中2人摇绳,其余4人跳绳,男、女比例不限。(2)、两名同学摇绳,其余同学列队需从绳的一侧跳至另一侧,跳过的同学绕过长绳回到队伍末端排队,循环接替。若有人在跳的过程中失误致使摇绳中断,则不记为通过,失误同学归到队末,比赛继续进行。
(3)、每次跳的人数不限(即可有两名或两名以上同学同时跳),但同时跳的同学中有任意一人失误,该跳所有人全部不记通过,并同时归到队末,比赛继续进行。(4)、跳长绳比赛规定时间为3分钟,以成功跳过的人次(如一人跳过计一人次,两人同时跳过计两人次,以此类推)多少判定胜负。(5)、参赛队队员列队跳过长绳的跑动轨迹和跳跃方式不限。运动会预算:
绑腿绳*10米
篮球(或排球,或足球等)若干(4个左右)
乒乓球几幅(2副4个拍左右)
长绳*4
【支教活动日志】推荐阅读:
大学生支教活动日志09-11
暑期支教实践活动总结09-04
乐山支教活动策划书11-10
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心得06-28
暑期社会实践爱心支教活动总结09-30
小学支教工作总结-小学支教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支教工作总结11-14
曙光支教感言06-14
下乡支教策划06-19
支教工作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