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作业展览有感

2025-01-06

参观作业展览有感(精选4篇)

1.参观作业展览有感 篇一

参观展览有感

今天是星期五,我们特别兴奋,因为这是个特别的日子,全县城中学生定于今天去参观毛泽东像章、邓小平图片展览。目力所见的每一个同学,每一个师长,脸上都洋溢着含笑的激情,校园里课室中,走道上,都充满欣喜的气氛,大家在兴高采烈地议论着那即将到来的这次参观,猜测会看到什么。大伙儿估计这次真会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展览主办者陈汉章是个世界闻名的河源市的收藏家。他的毛泽东像章收藏,写进了吉尼斯世界大全,于是我们万众盼望。第一节下课后便到列队往和平图书馆进发。

这是人的海洋,这是像章的海洋,步入大厅,陷身于历史的海洋。这每一个像章代表一段历史,一个新中国诞生、建设、挫折、终于进步的历史,每一个像章凝聚着收藏者的心血,代表一个故事。

五彩缤纷的像章组成一个个鲜艳绮丽的图案,挂在大厅四周的墙上,有的成圆形,有的成三角形、方形,各种图形变化多端,圆中有方,方中有角,大大小小的像章竟可以组成如此丰富多彩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金银铜铁锡木竹塑胶陶瓷,十多种材料制成的3万多只形式各异、光彩夺目的像章,在墙上向人们诉说那建国的艰辛历程,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而更令人目不转睛仔细观摩的是那两幅特大的图案,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用八一南昌起义章和毛泽东头像组成了国界、省界,每个省用一个大头像标出省府大概位置,使用像章共3003枚。一个是天安门图案,由毛泽东、邓小平头像坐镇天安门城楼,其余点、线全用毛泽东头像组成,使用像章共1997枚。就是这两幅图案奠定了陈汉章收藏品的世界地位。

如果你再用心一些,会发现最大和最小的像章。最小的直径0﹒3厘米,挂在墙上简直是只蚂蚁,它是一个金属的毛泽东头像。最大的直径1﹒1米,是一幅毛泽东油画头像。

邓小平图片展览室展示了更加具体准确的历史记录,记载过去岁月的照,展示的是每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领着历尽沧桑、伤痕累累的中国坚定地走向兴盛的脚步,每一步都凝聚了日理万机的领袖的心血。照片让我们明确地看到了邓小平同志从接过前辈重任直至为国家耗尽最后一滴血汗的一段光荣庄严的人生,让我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同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同学们在厅中仔细观看,一旦发现了奇特之处,立刻奔走相告,一旁的师长更从的是注意像章中的文字,那是一段段历史的缩影。大家全都进入一个绚怀历史与展望美好未来的氛围之中。

这些像章无一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领袖的记忆和怀念。

只有中国这样特殊的国家中,特殊的国情下,才有如此博大的历史,只有中国才有这么丰富的对历史的记录,而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无一不是令世界瞩目的奇迹,这奇迹已经不用像章记录而更

多的是是记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怀着更多兴奋的心情参与着历史,见证着历史,期待着回归澳让这历史时刻的到来!

这一天使我们受益匪浅,获益良多,这天过后,我们将会以更努力的学习来见证历史、回报现实,迎接21世纪这属于我们的新时代的到来。

2.参观苏通大桥展览馆有感 篇二

7月22号,我们一行人参观了苏通大桥展览馆,馆内陈列模型制作之精妙、楼顶露天赏景之惬意,都让人流连忘返,感叹工程师技艺高超、祖国蓬勃发展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展馆一楼摆放的斜拉索模型让人叹为观止,仔细观察发现一根斜拉锁由数百根钢索组成。工作人员介绍苏通大桥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其中很多工程技术需要自主研发,普通的拉索只能用二三十年左右,苏通大桥的拉索可以用五十年。只有亲眼得见才会对建筑师的想象力、创造力钦佩之极。这么宏伟的工程参建人员辛劳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步入二楼是苏通大桥的科学普及区,通过工作人员绘声绘色的讲解,我知道苏通大桥是我国桥梁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工程项目首次获得美国土木工程协会颁发的2010年年度土木工程杰出成就奖,这么光辉灿烂的成绩令人赞叹不已。

一行人踏上三楼是一个视野开阔的观景台,向上仰视是蓝天白云,过往川流不息的车辆、雄伟的主桥和一望无际的江面,此情此景都撩触着我每一根骄傲的神经,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也为苏通创造的辉煌而感到振奋,内心百感交集。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历经了很多风风雨雨,正是由千千万万同胞、各行各业人才共同的努力,才使得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经久不衰。

苏通大桥的建成,缩短了南通与上海、苏南的距离,促进了交通的便利,交通的便利也拉动南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工业产业的转移,使南通经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这不禁使我想到,在这个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年代,想要发展地区经济,就必须完善区域内各方面的设施,包括交通设施和其他硬件设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此发展。谈到交通设施,立足于当下,正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家才能繁荣兴旺。

3.参观作业展览有感 篇三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一首动听的歌曲牵系我们和西藏人民的心。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甲子风雨、六十载辉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让参观者深刻地感受到,西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雪域高原上处处开满幸福之花。

走进“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第一展厅内有一面墙,上面用十多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讲述了一个个建设西藏的英雄们:带领进藏先遣连,千里进军阿里的人民英雄李狄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构筑举世闻名川藏公路,把年轻的生命留在雀儿山的筑路英雄张福林;为保守机密被挖掉双眼的“草原英雄”布德;两次进藏,一次延期,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用生命实践“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草原”的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在羌塘草原奋斗17个春秋,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而献身的年轻优秀民族干部论白;还有保卫边疆、巩固国防,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阳延安班”„„“就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用生命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讲解员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老西藏精神”,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过程中孕育而成,在图片和文字的展示中,进藏部队在途中劈山修路,开荒生产,人民解放军和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老西藏精神”,在保卫边疆,建设西藏的事业中丰富发展,图片中的进藏人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边疆,建设西藏;“老西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弘扬光大。西藏的山山水水在西藏干部群众辛勤的奋斗中改变了面貌,昔日的荒漠长出了茂盛的饲草,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成就。

这次展览让我们在了解西藏人民苦难的过去的同时更加体会到今日生活的美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给了人民最好的答案。现在,少数人的分裂活

动将被历史这面真实的镜子照的无所遁形,那些外在的包装无法经历时间的考验。

4.参观作业展览有感 篇四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书写出光照时代的历史篇章,创造出属于13亿多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沉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更高举起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谱写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除阻碍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前行既快、又稳、更好。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

上一篇:关于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测试卷下一篇:创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