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工作材料(共14篇)(共14篇)
1.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一
石湖乡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情况
汇报材料
我乡全乡辖10个村、1个居委会、1个园林场,可耕地7.8万亩,总人口3.22万人,现有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1个,协会会员2200多人。
近年来,石湖乡计生协按照县计生委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计划生育先进村钟黄村作为村民自治工作试点村,推行“村为主,协会帮,组负责,户担保”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式,依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约束并规范自已的婚育行为,从而达到“无政策外生育、无选择性别生育、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组织保证
乡党委政府于年初成立了以乡分管领导任组长,乡计生办主任任副组长,其他乡计生办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石政(2011)04号文件,钟黄村也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委员、计生专职主任、计生协会副会长组成7人的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同时积极健全组织网络,强化培训学习,加大经费投入。
二、建章立约 今年元月份,在修订村规民约工作中,在乡计生办的积极指导下,钟黄村三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起草村民自治章程。制定过程中,先由起草小组进行起草,交由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逐条逐句逐字进行修改,然后印发各家各户讨论,广泛地、反反复复地征求村民的意见,并及时进行修改,及时张榜公告。经过三次修订,最后召开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一致通过。
在群众中推行诚信自治,强化担保,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以道德来自我约束,以优惠政策来自我鼓励。召开村民大会和育龄妇女大会讨论修改《计划生育诚信服务与管理合同》和《钟黄村计划生育自治管理承诺书》两项合同。二月份以来,逐户签订承诺书,截至目前,钟黄村300余位育龄夫妇,已签订协议书273份,签约率达90%。
对积极主动履行合同的对象,除享受上级的优待保障政策外,村委会还给予了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对不按合同履行义务的对象坚决按照合同解除优惠待遇。截至目前,全乡共有3人受到了违约处理。
三、村务公开
钟黄村部设立了计生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村民的婚育、出生、四项手术等情况。村计生协会理事、村育龄妇女信息员、计生小组长每旬一次议事例会,会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会上交流工作情况,反映群众意见。
四、利益导向
计生协不仅仅关心群众的生育问题,更是通过服务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生育观念,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计生家庭的奖励扶持力度:每月发放给自治小组长和育龄妇女信息员100元的误工补贴;对不符合政策怀孕主动终止妊娠的,除兑现手术费外,给予200元营养补助;对一女户,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除兑现上级奖励政策外,村委会将一次性奖励2000元。
同时,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独生子女费、双女绝育家庭奖励、14周岁独生子女奖励、新农合减免、平安保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奖励等。
目前,我乡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中,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方面少数干部思想观念不适应,对新时期村民自治工作认识不够,存在着重行政管理,轻群众工作的思想。另一方面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参与村民自治意识淡薄。实现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再加力度,再上措施,推动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2.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二
1 主要做法
按照积极稳妥推进的要求, 大理州先在城市近郊、坝区、半山区、山区等不同类型自然村 (村民小组) 开展试点, 再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试点内容既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框架, 又根据村庄实际, 因地制宜。
1.1 加强领导, 精心指导
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 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必须加强领导和精心指导。2014年初, 州人大常委会提出在州人大机关挂钩联系点—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委会的龙下登村开展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建议, 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 组成了由州人大一位副主任牵头, 州委组织部、州委政策研究室、州委农办、州委党校、州民政局相关人员参与的试点工作指导组, 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启动和实施创造了条件。2015年, 州委州政府下发文件, 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由州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分管联系的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州政府副州长担任副组长, 相关单位为成员, 办公室设在州委政研室、州委农办, 州委办再以正式文件印发了年度实施方案, 每年由州级财政安排试点工作经费50万元。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挂钩指导县市责任制, 举办了全州试点工作人员培训班, 并且经常深入试点村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问题, 研究对策, 总结经验, 以点带面, 推动全州试点工作健康发展。2016年, 大理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层层签订工作目标任务责任状, 明确责任, 严格考核, 确保2016年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县市乡镇村对开展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认识逐步加深, 工作从完成任务到主动开展转变, 大多数县市普遍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试点任务。在破解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帮助扶持村民自治组织开展工作方面, 也作了有益的探索。比如, 弥渡县建立了自然村村民自治组织工作经费“村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机制。
1.2 做好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
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 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必须做好调查研究, 完善制度设计。在开展第一个村的试点之前, 试点工作指导组就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以及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村民自治的精神;二是从网络上认真搜集全国各地开展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资料, 并加以认真研究;三是在认真研究我州自然村的现状、村民自治的实践的基础上, 编写了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参阅材料、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说明、大理市委市政府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龙下登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理事会章程、村民监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样本, 供大理市委市政府参考, 为龙下登村的试点工作尽快启动和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由于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扎实, 尽管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完善, 但是, 试点之初确定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简便易行”试点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村民代表会议 (户长会议) 、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基本制度框架得以坚持。
1.3 因村制宜, 尊重民意
村民自治的关键是要定规距选好人。大理州自然村数量众多、情况各异。不仅在不同类型的自然村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而且在同一类型的自然村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村民是自然村的主人, 村民自治组织的人怎么选、选什么人, 村民自治的规章制度怎么定、定什么规章制度, 必须充分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 让广大村民说了算。因此, 开展试点工作, 必须既要注重顶层设计, 又要坚持因村制宜, 充分尊重民意。州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起草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和选举文书样本, 交由县市结合县情、乡情进一步修改后再交由村民讨论, 结合村情加以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最终形成自然村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章制度和选举文书。具体做法是由村民推选村民代表 (家庭成员推选户长) , 由村民代表会议 (户长会议) 直接推选村民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由村民代表会议 (户长会议) 表决通过村民自治规章制度。通过这样做, 使试点工作的做法最大限度地符合自然村的实际, 最大限度地体现广大村民的意愿。只有这样, 选出来的人村民才拥护, 定出来的规距村民才遵守, 才会实现“要我做”为“我要做”的转变, 村民自治制度才会真正落地生根。
1.4 积极稳妥, 不断完善
大理州自然村数量众多、情况各异。不仅在不同类型的自然村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而且在同一类型的自然村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 开展试点工作, 必须既要注重顶层设计, 又要尊重基层实践;必须既要积极稳妥, 又要不断完善。在试点村的安排上, 2014年大理州先在一个村开展, 取得经验后, 再选择不同类型的自然村开展。在2015年的试点实施方案中, 要求试点工作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每个县市选择三种类型的各一个村开展试点, 取得经验后再开展第二批试点。在第一批开展过程中, 大理州及时对试点的简化工作作了进一步研究, 推出了一村几组和一村一组两个试点工作简化模式, 对村民代表、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的推选工作进行了简化, 而且将原来的做法进行了完善, 将一村一组的自然村村民自治明确定位为村民小组村民自治, 使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做法日趋完善, 操作更加简便易行。2016年大理州根据工作实际, 坚持全面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以村民自治经验为依托全力开展城乡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 推动村民自治工作向行政村整村、整乡推进, 并积极探索了以大理镇下鸡邑村委会为代表的一个村委会就是一个自然村的村民自治模式。
2 初步成效
大理州通过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 激发了广大村民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为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自然村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展, 成效日益显现, 在推动环境卫生、客事从简、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2.1 建立了自然村村民自治组织和制度
通过试点, 建立了试点村的村民自治组织, 建立了体系健全、内容完整、便于实施的村民自治规章制度, 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使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落地生根。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多年来大胆尝试, 自主制定规章制度和成立管理组织, 成立了村民自治治安联防队, 建立每户值班一周的村民联防制度, “我为全村守一周, 全村为我守一年”, 近30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治安或刑事案件。2015年9月, 中共云南省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学习的决定》, 号召全省学习郑家庄的村民自治经验。
2.2 村民主人翁意识得到普遍增强
通过试点, 提高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 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参与村民公共事务管理的平台和机制, 在村民公共事务管理上充分体现了广大村民的意愿, 使村民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 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的主人, 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改变了村民以往对村内存在的诸多问题视而不见, 过多依赖各级党委政府的现象。在开展了村民自治试点的自然村, 村民自治组织都普遍地开始按照规章制度赋予自己的职权和规定的工作规则, 主动研究和解决村内、组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方面的问题。比如, 大理市龙龛村通过实行村民自治,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 坚持立会为公、办事为民, 组织村民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业, 乡村旅游发展欣欣向荣。
2.3 村务管理得到普遍加强
在开展了村民自治试点的自然村, 村民自治组织全面加强了村务管理, 对村民行为进行了全面规范;普遍加强了村庄环境卫生工作, 建立了村庄环境卫生专项制度, 提高了农户自愿缴纳保洁费的积极性。全州建立了“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有的试点村还从实际出发, 制定了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困难求助制度、敬老养老制度、山林管护制度、水源保护制度、公共设施保护制度等。有的村民自治组织还在村域发展规划、“空心村”整治、特色农业发展、土地集约经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云龙县团结乡河南村通过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工作, 将村集体资产、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民间组织管理统筹纳入集体协调管理范畴, 集体议, 集体定, 集体公益事业井然有序。
3 存在问题
大理州的自然村村民自治实践与探索,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客观地说, 还处于摸索和准备的阶段, 距离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政策上的不配套
从2014年起, 中央1号文件连续3年都对村民自治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比如在最近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提出“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在实际需要的地方, 扩大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继续搞好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尽管如此,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真正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从点上和面上来看都比较少, 大多处于自发摸索阶段, 无具体的配套政策保障。
3.2 机制上不完善
在村民自治实践的探索中, 有的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习惯于按传统只召集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开会, 不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就直接处理自然村村民公共事务;而有的村民自治组织认为自己对于自然村村民公共事务能够“包打天下”, 没有与村党总支和村委会进行充分协调沟通, 导致双方各自为战, 在如何理顺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上含混不清, 或者是另起炉灶, 各自为政。
3.3 工作经费和投入无保障
一是缺乏财政资金的专项支持。选举产生的自然村 (组) 村民自治组织, 日常工作运转经费和自治组织成员的误工补助没有保障, 各级财政预算还没有把自然村 (组) 村民自治经费列入预算, 自然村 (组) 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二是大理州的大部分自然村处于贫穷落后的山区, 经济落后, 产业发展滞后, 大部分是“空壳村”, 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不能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3.4 培养群众的自觉自主意识任重道远
村民在村庄建设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不够, 对村庄建设和村务管理不想尽义务、不想担责任, 加之农村的各种建设项目前置性、指向性要求多, 村民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影响了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改造千百年来形成的人的思想意识, 远比进行具体的事务操作难得多, 切实移风易俗培养群众的自觉自主意识任重道远。
4 政策建议
大理州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工作为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民主、感受民主、积极投身村庄建设和管理的方式、途径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这种探索是积极有益的, 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自然村数量众多, 村与村之间情况各异,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开展村民自治又是一种全新尝试, 开展自然村村民自治必将是一个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在下步工作中,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4.1 加强对试点村村民自治运行情况的调查研究
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通过培训会议、经验交流、表彰奖励、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 抓两头、促中间, 以点带面, 推动试点村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同时, 在调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导向, 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准绳, 否则自治活动就有可能“轻则失序脱轨, 重则混乱不堪”。
4.2 积极帮助试点村村民自治组织理顺工作关系
一是要将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序列管理, 乡镇和村委会召开的有关会议应当通知村民理事会负责人参加, 要将村民理事会的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二是凡是涉及自然村全村的村民公共事务等建设事项, 都要支持村民理事会根据村民自治规章制度的规定, 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3 探索和完善支持和扶持村民自治组织的配套措施
一是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 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形成在村党组织领导下, 村民自治组织充分作用、村内各种组织协同配合的村庄治理新格局。二是探索和建立“政府补助为辅、村民自筹为主”的村民自治工作经费来源长效机制。三是探索和建立村民自治激励机制。对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自然村, 各级政府和村委会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应当给予倾斜, 以激发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4.4 培育和发展壮大自然村 (村民小组) 集体经济
有学者认为, “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在村民与村集体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经济利益关联, 从而让村民更积极地参与村庄治理。”因此, 必须鼓励和支持自然村发展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加大农业综合改革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培育和发展壮大自然村 (村民小组) 集体经济。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鼓励和支持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监管,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最大限度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依法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 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参考文献
[1]汤玉权, 徐勇.回归自治:村民自治的新发展与新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 2015 (06) :62-68.
[2]唐鸣, 陈荣卓.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4 (02) :35-43.
3.村民影像计划工作手记(摘录) 篇三
村民作者前天结束工作坊,昨天都全部离开北京回家了。昨天晚上开始到今天已经有王伟、张焕财和贾之坦来电话报平安到家,都说DV摄像机已经安全挂在脖子上了。
村民作者工作坊最后一晚放映的是《淹没》,两个半小时没有解说没有音乐的纪录片,出乎意料地,村民作者没有任何表示看不下去的意思,都全神贯注,而且看完之后还讨论两个多小时,最后11点多是硬性中断让大家回宾馆。讨论是抢着说话,情绪激动。和青年导演看这片的反映区别是,青年导演更多集中在“艺术”或纪录片手法方式,村民作者是联想自身的切身感受。农科开头的一句是:这淹没的是我们老百姓。
非常遗憾青年导演没有在场。
我在其中倾听,感慨很多,和这些从前可能是我的拍摄对象、现在是共同掌握镜头的人坐在一起,真是学到很多。
昨天农科走前又来到草场地,一起吃的中饭,听他讲他的生活。心里后悔工作坊期间紧张于集体活动,没有这种私人交谈,失去了珍贵的面对面倾听的机会。农科说,他一直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他想如果他还活十几年,在70岁以前可以一直用摄像机拍他家乡的事情。
听他这样说,我大胆地想,一个彻底土生的影像记录者可能就这么开始了。顺着再想下去,这10个村民作者,如果以后他们还要继续拍摄,完全按照自己想拍的东西来拍,比如一个村庄的生活或事情种种,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过年杀猪、种地赶集、孩子读书回家等等等等,都是他们的生活,我们还可以继续给他们些什么样的支持呢?比如有关技术的、磁带提供的,交流放映的,项目是停止了,但交流可能应该继续。
昨天和简艺商量11月之后的计划,简艺提到他的外国朋友建议应该到村民作者的老家放映他们的片子。这个建议非常好,在明年4月开始的交流放映活动内容中,应该包括在里边。
昨天我们的计划商量,提到和村民作者拍摄期间的沟通支持,包括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拍摄应该再加强,特别是在他们开始拍摄的头10天内,这期间很关键。我们已经计划,工作室这边将分三路人马分头去这10位村民作者的家乡,其中我负责5位村民作者。三路人马8号前后就出发,我回到北京是12月初,开始和大家做后期工作坊了。
★(2005年11月8日)
今天晚上坐火车出发去山东,目的地是潍坊莱州郭家店镇观音寺王家村,对象是村民作者王伟,一起走的有小熊,之后是浙江金华的村民作者伊初建,然后是湖南的两个村民作者贾之坦和周层佳(一个湘中、一个湘西),最后是广西的农科。去广西前,即25号至30号,会在江西拍摄选举。每个对象那里(连路程)大概会呆3天左右,看看他们的拍摄是否需要什么技术上的帮助,还是题材上有否问题,同时也拍点他们拍摄的生活镜头(包括图片),还要访问,打算录像和录音都用。这些资料也许以后出版书籍有用。
张焕财的电话说,他已经拍了5盘磁带了。我们都会带点磁带,相当于弹药补给。青年导演都在准备上路的时候,这些村民作者已经在当地做起来了,这就是“里边人”和“外边人”的区别。
昨天看到了老贾的儿子发来的信,非常的好!他说,“我父亲带着他们那一辈儿标记性的疑虑参加了这个项目”。这个“标记性的疑虑”我非常理解,我和老贾相差几岁,熟悉这一代人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来自乡村对城市的那种怀疑。大家一定还记得,老贾第一天发言时说刚到草场地的疑惑。生动的比喻中可以看出这个世道充满灰尘和陷阱。他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后来的疑惑消除,除了工作坊的有效进行,当然还有他的两个孩子的支持,我们得感谢他们。
很高兴我也上路了,不是坐在北京坐而论道或者遥控着什么(这种方式令我很不爽),和大家一起都在路上。到12月5日后,我们一起坐在北京的草场地开始进行后期工作坊时,再一起谈吧。之前说过,重要的不仅仅是完成个作品,也包括其中的过程,还有以后可能的延伸。
★(2005年11月27日)
离开农科居住的广西村子已经三天了,脑子里还经常回放在那里和农科度过的几天场景。大概在走过的那些村民作者中,农科的生活处境算是最无法乐观的,一亩多水田和一亩多布满石头的旱地、还有卖猪仔的收入是全家一年的全部,房屋还是70年代盖的木板与就地取材的石头旧屋,但农科伏在摄像机后拍摄的眼睛非常专注和坚定,他在聊天时说,这个拍摄他是干定了,现在他将近60岁,估计手脚能动还有至少十年,以后的这十年要继续做下去,主要原因和老贾、周层佳等人说过的差不多,就是“终于有了个可以说话的东西了”,另外我想还有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后半生突然发现一种找到自己的动力。农科不仅这么想,同时也在做,我去到他那里,他除了已经完成计划的村民讨论评判如何分配扶贫款的拍摄外,还拍了另外两个想拍的题目,一个是破败的小学,另一个是乡村赌博。我非常吃惊的是:有关那个小学的素材拍摄开始是4个小学生沿山路上学的走的镜头,镜头跟随后面一直拍了13分钟,非常的稳定并充满耐心,就用这13分钟没有中断的镜头做一个特别的片子也完全有理由。这肯定是完全农科式的拍摄,自顾自的跟随和记录。
农科朴实、忠厚同时又敏锐独到,北京工作坊期间大家应该都有了解,呆在他的家乡,知道这些个性并非只是表现在陌生的北京,在老家农村依然如此,路上走,经常有人过来和他说话,农科总是和蔼点头,慢声细语应答,过后我问他对话的内容,农科说,有的是告诉他卖的猪价钱是否合适,有的是想办下个什么执照看有什么办法。看得出,农科在当地是个不少人希望征求意见或者靠近的人。当然,即便是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广西农村,六合彩、麻将之类是常见的赌博和游戏,也就是那种常见的枯燥与无望生活中的自我麻木和心存侥幸的拼搏。问农科,玩这些东西吗?回答很干脆:“从来不。”问到农科以后对生活的期待是些什么,农科说,还是想能找点钱改变一下家庭经济,但每年几百块钱的订报刊钱还是不能省。这个年末,他订的报刊有:《南方周末》、《南方农村报》、《农村科技报》、《文摘报》、《小说月报》。
4.自治区人事人才工作督查汇报材料 篇四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政府(2011年11月22日)
尊敬的于厅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东胜区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东胜区基本情况
东胜区是鄂尔多斯市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辖3个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60万,有蒙、汉、回、藏等21个民族。近年来,我区以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东胜实际的“加快城市崛起、促进转型升级、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和谐富民”的科学发展新路。截止2011年10月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实现191亿元(不含康巴什),同比增长34.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55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000元,增长16%;三次产业结构为0.2:39.4:60.4,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促进社会全面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一)着力抓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围绕党政人才、专业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一是严把人才准入关。规范人才招聘程序,行政事业单位需招录人员时原则上从其他单位抽调,确需面向社会招聘的,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按照“专业对口、择优录取”的要求,通过公开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今年为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教育系统等事业单位招录专业工作人员488名。
二是大力引进紧缺型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集聚,要求引进人才第一学历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其中,获得硕士以上学位且专业对口的,可不受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第一学历为博士学位及以上,且自愿在我区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工作8年以上的,免费提供一套150平米的住房,并可安排1名第一学历在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子女或配偶就业,工资待遇实行年薪制。
三是加大人才储备力度。结合我区实际,制订出台了•东胜区人才储备选拔办法‣,通过采取规范程序,严格管理等措施,积极吸纳各类人才集聚。截止目前,共储备各类人才3500人次,其中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900多人次,企业储备2000多人次,办事处社区储备大学生64人。同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将自治区招录的28名公务员、8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3名民生志愿者分配到岗,这部分学生在参加我区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考试时,我区在分数上给予一定照顾。
四是加强现有人才培养。定期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积极创新培养内容和培训方法,采取院校教育、社会办学、行业培训等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人才。我区今年对所有公务员进行了轮训,培训率达到100%,9个单位开展了公务员网络培训试点工作。
(二)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把引进高端人才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按照引人才与引项目同步的思路,大力开展人才“高聚工程”。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机构的实施意见‣、•东胜区引进创新人才和创新机构政策实施细则‣、•东胜区科技创新专家顾问委员会管理办法‣、•东胜区科技创新企业家咨询委员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为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提供无偿资金支持,例如为高端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中心提供1000至2000万元无偿资金支持,为高端创业人才无偿给予不低于3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等,并为高端人才在住房、津贴、子女及配偶就业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二是搭建良好发展平台。重点打造了集聚科技、教育、人才等高端要素的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创业园,开工建设了鄂尔多斯启迪孵化器大厦,目前项目已封顶,预计明年投入使用,计划将已引进的科研机构和项目集中搬迁入驻。注重人才与产业的结合,以发展装备制造、信息、物流等产业为依托,支持各类优秀人才创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培养、吸引、使用人才联动推进。
三是引才引智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启迪创业服务中心临时孵化基地已投入使用,开通了鄂尔多斯科技创业网,组建了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企业家咨询委员会;引进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系统科学东胜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项目14个;引进博士以上高端人才30多名,包含8名海外高端人才,4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先后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
(三)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工作。我区积极采取多项措施 促进高校毕业充分就业。一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结合城建、教育、公安、卫生等事业单位和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短缺实际,我区在公开考录的同时,积极开发社会公益事业等辅助性岗位,加大应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力度。实行定工资、定岗位、定聘用期限制度,每月工资1500元,财政代其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费用,聘用人员连续3年被评为称职以上的,给予一定比例的转正名额。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未就业大学生265名。二是鼓励企业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开创政府搭台,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筹资培训的模式,在企业录用东胜户籍高校毕业生时,政府出资对录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若企业自行培训,政府给予每人2000元的补贴。三是创新就业模式。借助装备制造基地、物流园区、食品园区等项目的陆续投产,就业部门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办学等方式,为企业招聘和培训技术人员。2011年,为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培训专业技术人才近100人,2012年计划培训120名产业工人。2008年以来,我区在各事业单位和企业一共安置大中专毕业生4500多人,为25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并在见习期间每月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截止10月底,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提开发就业岗位22000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18人,完成各类培训5000人,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11000多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万元,预计年底全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四)重点抓好民生保障标准提标扩面工作。
一是医疗保险工作方面。不断扩大参保范围,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截止10月底,共吸纳参保人员12.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万人,参保居民8.8万人,共报销医疗保险费3900多万元。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保证居民看的起病、看的好病。2011年,将城镇居民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由75%提高至80%,报销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至12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继续保持报销封顶线38万元、报销比例90%;将城镇居民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55%,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至6000元;将参保居民因恶性肿瘤、组织器官移植术后等重大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按照住院医疗费报销标准予以报销;将“文革”基残人员等医疗照顾人员门诊医疗费的补贴标准由每年1200元提高至2400元。
二是社会保险方面。截至10月底,我区共有3.1万人(含被征地农民1825人,转移农民4338人)参加农牧民养老保险,6910人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1年累计发放养老金4850多万元。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由每月590元提高至800元,为1000多名被征地农民累计发放养老金780万元;启动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助保工程,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因经济条件不足而无力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特困人员设立了“助保金”,目前已有72名生活困难居民办理了助保手续;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我区在按照上级规定不断提高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为城镇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的生活补贴,年底每人发放慰问金3000元,在此基础上,2011年每人每月又增加养老金200元。
(五)稳步抓好劳动执法工作。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关要求,坚持把维护农民工合法利益、加强建筑市场秩序、完善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作为工作重点。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鄂尔多斯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了•东胜区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东政发„2011‟53号),从制度和源头上规范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有效的规范了劳动合同,提高了农民工用工合同签订率。截至目前,共受理劳动纠纷案件157起,其中,立案解决72起,涉及工人约5400人,涉及工资额4900多万;调解解决85起,涉及工人10750人,涉及工人工资9800万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4847余份,结案率为10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工人缺乏,劳动力不足。部分企业存在“招工难”现象,特别是企业缺乏高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同时,由于我区物价偏高、生活成本较高,如何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成为当前工作的难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单一。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行政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就业。出现了行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企业各类人才缺乏、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等现象。
(三)就业培训工作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我区存在有岗位无从业人员、有就业人员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就业培训中实训少、培训与就业脱节、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
四、2012年工作重点
(一)人才引进工作。一是加快结构转型,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大力引进和储备适应我区发展需要的一线产业技术工人。二是加快引进创新性高端人才。启动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奇瑞汽车试验中心等科研机构,确保鄂尔多斯科技孵化器获得自治区认定,设立1至2亿元创投基金,年内计划引进高科技项目15个以上,引进博士以上高端人才30名以上。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任职培训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年内完成200名在职干部培训,安排40名干部到重点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二)就业服务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开发企业见习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式,加大未就业大学生的安置力度。促进创业工作有效开展,探索实行政府补贴租金、发放小额贷款等多种模式,切实帮助创业人员实现以创业促就业。抓好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并在新长途汽车站、装备制造基地选址新建2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全年创造就业岗位3万个,实现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内。
(三)社会保障工作。计划实行全民医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将不设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为60周岁以上东胜户籍城乡居民代缴医疗保险费,将参保人员因尿毒症血液透析等发生的门诊医疗费参照住院报销办法予以保险,将参保人员因意外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纳入报销范围,为行政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免费进行健康体检,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5.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五
西藏自治区医院始创于1916年,原称拉萨“门孜康”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培养西藏藏医药和天文历算人才的藏医药医疗教学机构,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门孜康”和药王山的医学利众院合并组建为拉萨市藏医院。1980年改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传统藏医药学得到发扬光大,目前该院已成为西藏自治区藏医医疗、教学、科研和藏药生产之中心,是德高望重的名老藏医和高素质医疗科技人才,荟萃的藏医最高学府,人称“药师坛城”。
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医院始终坚持务实创新的精神,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即认真继承藏医药特色和优势,又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藏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加强藏医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医院坚持藏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坚持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原则,在常见病、多发病和多种疑难病方面,在充分应用藏医独特诊疗方法和西藏原有的独天独厚的天然药材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医疗脑血管意外、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风湿有独特的疗效,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全国示范藏医医院”。
藏医院附设藏药厂,按GMP标准设计2004年顺利通过GMP 认证,建造的藏药厂总资产达1.2亿元,是西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传统藏药生产企业。藏药厂生产藏成药350多种,其中“七十味珍珠”等十二种藏成药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经过一代代勤劳藏医药人员的不懈努力,传统藏医药焕发勃勃生机。不仅赢得了藏族同胞和国内各族人民的信赖,而且正享誉世界五大州。1990年7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自治区藏医院视察,对全区藏医药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厚望,相信藏医药这块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将永放光彩。
藏医院领导班子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模范地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深入领会和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广泛进行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法教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藏医药研究工作,做到有重点、有主体、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内容。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宗旨与教育以及廉洁行医,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教育,使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和升华。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西藏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藏医院积极开展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台、港、澳地区的交流,国际合作活动方式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咨询和宣传藏医药普及科学知识,自1996年以来,开展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台、港、澳地区的学术交流,特别是“2000年国际藏医药学术会”在拉萨召开,参加这次会议藏医药界代表640多人,其中外宾23人,来自德、美、法、日、印、俄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次会议是我国举办第一次藏医药方面的国际性会议,“四部医典”的作者,公元8世纪西藏一代名医,玉妥〃宁玛云登贡布,把藏医学理论新的历史往前推进了8百年,编写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藏汉,藏英对照本,被誉为国内中医界第一部医学教学彩色挂图,使得藏医药学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编写的《四部医典形象论集》深受藏医界欢迎,两次印刷场销售一空,编写的近150名历代藏医学家人物传,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获1991年中国历史文献工具优秀奖和铜奖,对藏医胚胎学的历史及其对胚胎学贡献的研究,证实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远远早于国外学者,也与人类的进化顺序相吻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编写《四部医典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中作为注解的小圆圈标计有5000多幅,为深刻理解系列挂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在祖国医药学历史中绝无仅有,在世界医药学历史中亦属罕见。藏医院与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及自治区党委外事局每年搞些卫生国际合作交流,主要是西藏文化和藏医药的发展。医院很早就有专门人员从事卫生外事工作,院里注重卫生外事人才培养,经过几年的卫生外事工作,成绩显著,卫生外事工作得到上级单位的好评和赞扬。2002、2003、2004年举办了三期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材辩认知识竞赛。使藏医药传统的教学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开办了三期藏医药工作会议,诸多发展藏医药的规划得以出台和落实,出版发行了部份文集,从2001年开办的《雪域藏医药杂志》逐步以成为展示藏医药学术才华的平台。根据上级指示和安排,科普宣传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外,我们积极主动的承担卫生扶贫工作,每年我们组织几次巡回医疗,免费为农牧民送医送药,这几年免费价值达几十万元,切实解决了农牧民缺医缺药和生活困难,此举动受到广大农牧民欢迎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赞扬,为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藏医药事业,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1986年、1996年召开高规模的全区藏医药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制定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藏医药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与任务,在党和民族医药政策的指引下,我区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藏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 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容,也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藏医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使藏医药学得到世界医学界的首肯,进入到国际高水平行列。诊疗风格、为藏族人民的健康繁衍,为西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藏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健全的、医院管理规范化、组织纪律严明、充实和加强内涵建设,强化藏医药整体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综合效益和科学管理水平。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感努力工作,大力加强藏医药队伍建设,培养好人才断层和人才危机问题,培养出一批跨世纪的中青年藏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让藏医药人才真正在藏医药岗位上发挥作用。
6.村民自治汇报材料 篇六
五届四次理事会材料
因势利导 与时俱进
全面开展村民自治工作
前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
2010年12月30日
前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按照省计生协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万村(居)示范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吉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在我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开展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健全完善组织机构,确立“两委”干部新机制。
切实抓好基层组织的整合,完善机制创新,提高组织能力。召开了计生协会员代表大会,及时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机构和理事会成员。修订完善了符合本县实际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并经过乡镇代表会议通过。各乡镇党支部书记任计生协会会长,计生员任计生秘书长,两委成员任理事会,同时将计生协会小组长及妇代会当中的各小组长和共青团小组长进行有机融合,由妇代会委员和妇代会小组长兼任协会会员小组长,并吸收村民代表和“五老”人员为协会会员,会员人数达到各乡镇总人口的10%以上,每个会员必须相互联系,逐步形成会长—秘书长—理事—会员小组长—会员—会员联系户为主的计生协会网络,进一步强化计生协会的地位和工作力度,通过整合、完善基层力量分散的问题,进一步确立“两委”干部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两委”干部在权威、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形成相应互补,共同做到依法办事,克服农村新管理模式带来的不适应症,使“两委”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确保计划生育“诚信计生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制定规章制度,步入民主科学管理的轨道。
为了使计生村民自治能够规范运作,我县计生协会按照“依法建制,照章理事,双向制约,民主管理”的原则,结合本县实际,在落实好《计划生育自治章程》的同时,指导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工作制度,使工作更加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有创造性的提出“包保”制度,严格执行县规民约。
一是凡在我县居住的居民,必须符合结婚条件,办理结婚证。早婚男女青年责令其分居。并向当事人收取三千元的限制早婚费,并采取相应可靠地避孕措施。和当事人签订协议书,如果领取结婚证前未怀孕的退还当事人两千元,否则按计生部门规定的依法以最高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是违反计划生育的家庭原则上不允许参加各种民营团体,如蔬菜大棚协会、稻米加工联合体等。
三是强化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地处江边、公路边、城郊等地方,针对流动人口多、难掌握的情况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例如在2009年2月份从大安搬来一对新婚夫妇到我县吉拉吐乡锡伯屯村做买卖,两委成员来到这小两口家里,首先查验四证,发现他们只有身份证并且早婚。向他们讲清生育政策并且征收社会抚养费,否则就要清户;并跟房主沟通,否则房主也要接受处罚。规章制度的实施给我县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震动,连续几年计划生育早婚早育超生现象有了明显的减少。
三、搞好计生宣传服务,改变群众生育观念。
计生部门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为使村民了解、知晓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我县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各乡镇建立本县特色的“会员之家”,组成宣传队伍,以大秧歌、文艺表演等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并经常参加演出活动。这是一支非常具有有生命力的基层宣传队伍,不仅能够宣传生殖健康知识及艾滋病预防知识,还非常活跃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县计生部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位,群众需要什么,就想方设法服务什么,以真心实意的服务赢得群众对计生的支持,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也切实地确保了计划生育惠民政策的落实。我县出台了《前郭县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的文件,对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农村家庭,每年发给720元的奖励扶助金。生育两个女孩并实施绝育手术的家庭,一次性给予不低于800元的奖励。并对其优先发放生产的小额贴息贷款,无偿提供项目、技术、信息等服务,帮助计生困难家庭和独女户家庭排忧解难。把以往“群众上门求服务”转变为“我把服务送上门”,积极开展生殖保健服务,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上门;为育龄群众健康检查上门;送避孕药具和使用知识上门等。
我们在实际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坚持:
第一,党组织领导和上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居民民搞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党支部的领导、示范、带头作用,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基层干部受条件限制,在政策的掌握运用上是有局限性的,上级部门对一些不规范的作法加以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健康有序进行。
7.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七
根据最新印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由自治区经信委提交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 (砂浆) 发展应用条例》被列入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的立法调研论证项目。《通知》要求, 调研论证项目是下一年度出台项目的基础, 对列入调研论证的项目, 起草部门应当创新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 全面了解草案所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 找准存在的问题, 增强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经论证立法条件成熟的, 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项目论证报告及草案。对当年未完成的调研论证项目, 原则上不予列为下一年度出台的项目。目前, 自治区经信委法规处和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立法调研论证的前期工作。
散装水泥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的综合经济效益,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特点,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要求。自治区从1965年开始推广散装水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推散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 2008年自治区散装水泥供应量为651万吨, 散装率为38%, 预拌混凝土生产量为788万立方米,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自治区推广散装水泥所取得的成绩。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自治区散装水泥的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2008年, 全国平均水泥散装率为45.82%, 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水泥散装率保持在90%以上, 而国外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初, 水泥的供应和使用基本上实现了散装化, 散装率普遍在70%以上;“十五”末期, 国内大中城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占混凝土总用量的50%以上, 而西方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产量占混凝土总用量在七八十年代就达到70%以上, 因此, 自治区推广散装水泥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走。为了更加有力地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 自治区散装水泥办公室决定申请对散装水泥 (包括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进行立法。
截止2009年底, 国内已有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四省出台了散装水泥条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散装水泥条例草案也正在提交人大审议, 将来由地方性法规推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8.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八
中华民族在4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在认识矿苗、开发矿产、加工冶炼、铸造技术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对推动人类科学文化进步,有着卓越贡献。
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祖先开发矿业同样有着辉煌的成就。旧石器时代的内蒙古河套人,就懂得利用园形石英岩砾石打成长条石片作为生产工具;新石器时代内蒙古乌尔吉木伦河人就能利用花岗岩和变质石灰岩制成石犁,锄耕农业;陶器时代,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祖先,在不少地区都懂得了利用粘土制作陶器以供生活使用。
随着我们祖先生活中不断对矿产的依赖,内蒙古各族人民开采池盐距今约有2000年之历史,它是我区最早开发的矿产之一。据汉书地理志所载:公元前80多年,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时期,共设盐官36处。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者就有3处,即西河郡富昌(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朔方郡(现鄂尔多斯市河套西北部)、五原郡成宜f现巴彦淖尔市五原一带)。证明当时在内蒙古西部即已大量开采池盐或熬炼食盐供官商收售。
金、银矿产的开采年限虽无实据可考,可能也不下2000年之历史。据传在商、周时期,赤峰市硐子一带即开采银矿(可能为铅)?赤峰市敖汉旗金厂沟梁一带,在明朝就有人淘采砂金,呼伦贝尔市吉拉林一带砂金,则是重要淘金之地。
内蒙古各地煤炭资源开发,也无详据可考。据传准格尔旗煤田早在据今200多年民间就已开采,卓资山、石拐沟、扎赉诺尔煤田民间开采也有100多年历史。这较祖国中原地带开采煤炭时期约晚1000年以上,可能由于当时内蒙古各族人民主要是依靠游牧自然经济以及冶炼业不甚发达所致。
从以上简况可以说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祖先,早已对某些矿产的矿苗、矿产开发,有了比较多的认识。
随着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一些外国地质人员怀着不同的目的,相继来到中国进行地质“考察”,有的曾到过内蒙古自治区某些地区。如1893年俄国地质学者奥勃鲁切夫曾穿越西卓资山一带;1912年有瑞典人新常富到过包头石拐沟一带煤田做过调查;1920年有法国人德日进到西卓资山一带进行地质考察;到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祖国大地后,更有不少日本人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一些矿产进行过矿点或矿区的调查。他们先后都发表过游记性或矿点调查性质的调查报告和文章,绝大多数属于地面概查或矿点普查性质,对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认识也极其肤浅,对各矿产地没有打过一个钻孔。
进入20世纪初期,地质科学传入我国,我国一些有识之士怀着对开发祖国矿业的爱国之志,创办地质教育,培养地质科学技术人才,建立地质工作机构,一些人出国学习、考察,不辞艰辛地进行着地质矿产的调查和科学研究。由于他们的努力,建国前,在地质基础理论的某些领域就已奠定了相当基础,有的还达到了较高水平,如地层古生物、大地构造、地质力学、矿床学等。不少老一辈地质先躯者曾到过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地区进行地质考察和矿产调查研究。如1915年和1925年翁文灏、王竹泉曾到大青山石拐沟一带进行煤炭资源调查;1920年谢家荣曾到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一带做煤田地质调查并估算了煤炭储量;1927年丁道衡在考察大青山一带地质时,发现了白云鄂博铁矿,同时估算了铁矿储量;1930年孙健初对大青山一带地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填绘了相应的地质图等等;1945年黄汲清编制了中国1:300万地质构造图,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质构造从多旋回学说角度进行了论述等等。
9.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经验汇报材料 篇九
文章标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经验汇报材料
三个做主抓自治 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高兴能够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好的平台向大家汇报工作,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工作。做为一名基层的支部书记,开展好村各方面的工作是我们的份内之事,但由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因此我们渴盼有好的政策来推动和引导我们的工作。往往一项切
合基层的政策、一项顺应民意的举措能够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也能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天在这里我要讲,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确是一项好举措!几年来,我们村支两委从抓计划生育开始,全面推行村民自治,依托计生协会凝聚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重树了村支委的形象,以点促面,带动了工作的全面发展,使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连续四年无计划外生育,连续三年被评为开发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协会工作先进单位”,也获得了“村民自治工作先进单位”、“公路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成绩来之不易,回顾几年的历程,村支两委的同志感叹不已,都说是计生工作的落后给大家带来了压力和动力,是村民自治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胜昔村与湘乡接壤,是娄底市的一个东部边陲村,人口1200多人,地处两市交界,人口较多,村民相对富裕,群众生育愿望强烈一直是我村的计生工作死结。2003年以前连续几年都是三类村,村级班子比较涣散,群众怨声载道。针对这么一个现状,村支两委痛定思痛,决定狠下决心,无论如何必须解开死结,找
到出路。讲老实话,在这么一个薄弱的基础上,村民自治能够搞起来吗?会有效果吗?我们开始也有疑虑,但信心战胜了疑虑,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探究了一条自己的经验,那就是:三个做主抓自治。
一是:带好头,村支两委来做主。
村支两委是村民自治的坚强后盾,我村村支两委能否高度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树立榜样,牵头带动是搞好村民自治的关键。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会议商讨村民自治工作,当时个别村支委干部不理解地讲:“形式主义的时髦东西不要搞”,部分同志心存怀疑,我在会上斩钉截铁的表了态:胜昔村的事情我们要做主,计生工作局面必须改变,否则村支委的形象永远树立不起来,更谈不上其它工作,从今天开始,给支村委成员“约法三章”:带头遵守生育政策,不违法生育;带带头履行扶助义务,不计较报酬;带头推动村民自治,不犹豫退缩”。多数同志表态支持。紧接着,为了带好
头,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和榜样,村支两委着手解决了一些具体难题,我到浙江“磨”了三天,终于把自己的堂弟嫂夫妇接回来落实了引产手术;村支委成员刘竹初也说服儿子儿媳落实了结扎手术,我们组织村支委全体成员上门慰问看望计生贫困家庭。这些举措,让村民感受到了我们的决心,为推动村民自治,营造良好的开端氛围。
为了上上下下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骨干成员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村支两委通过推选明确了一名文化素质较高、责任心强、人品好的同志专门负责抓计划生育工作。对村计生协会重新优化组合,把积极性高的“五老”请进来,吸收了一些优秀的新会员,清退了那些不做事、不自觉履行职责的挂牌会员,并组织村支委干部和协会会员集中学习培训,为村支委和协会更换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村组干部责任,建立了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的网络,构筑网链关系,构建了
支书抓支村干部,支村委管党员组长,党员组长管亲属,定补干部分组包干,各组指导员、协会会员包户的管理网络,并成立村民自治领导小组,促进村民自治的全面实施。
干部队伍健全以后,需要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村民自治制度。村支委和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三易其稿,制订了《胜昔村村民自治章程》、《村民自治领导小组为民服务制度》、《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公开办事制度》,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并通过。通过这些制度明确了村支委职责,村民职责,违约责任及限制措施。针对村上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先后制订了《已婚育龄妇女管理合同》、《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避孕节育手术合同》,全面推行合同化管理,建立《计生协会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及时掌握流出人口的生育动态,孕情和联系情况。这些制度印发到了家家
户户,也赢得了家家户户的支持。
10.村民规范建房经验材料 篇十
---全市深化农村“空心房”整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培训班案例
华容县三封寺镇党委书记 张哲君
(2019年2月)
三封寺镇是华容东大门,辖9个村(居),人口3.2万,属半丘山、半垸区乡镇。借此机会,我以“整镇推进规范建房,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跟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发言。
一、我们的初衷:基于“三有”。一是上级有要求。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们岳阳市从2015年7月开始,就把规范村民建房作为一把手工程来高位推动,2018年市委和生书记又明确提出了把农村“空心房”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为强力推动“空心房”整治工作,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精神和举措,进一步为规范建房指明了方向。二是群众有意愿。当前,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希望有城市小区那样的基础和配套,又不失农村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特别是我镇在先行探索打造了华一村、莲花堰村两个集中建房示范点后,周边村的老百姓自发前来参观,纷纷说道农村有这样的集中建房点不比城市差,也要建这样的集中点,为此,坚定了我们整镇推进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现实有需要。现在,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形成了很多的“空心房”,既不安全,也不美观。同时,我们湖区的老百姓历来建房标准不高,一代人重复建房的现象还十分的普遍。只有集中建、规范建,才能集约土地,节约水、电、路等配套投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我们的做法:突出“三统”。一是统一规划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不挖山、不填塘、不毁林,因地形而规划,因地貌而设计,因地势而建设,尽量保持乡土气息,记住乡愁,留住乡韵。同时,为确保建房的科学性和长效性,划定了集中建房区、限制建房区和禁止建房区等“三区”,编制完善村(居)简易规划、建房风貌规划、集中建房点建设规划等“三规”,并严格按照“三区”“三规”统一规划集中建房点,来引导村民按规划、按图纸自主建设。二是统一配套投入。我们利用三个渠道共争取县财政奖补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空心房”整治耕地指标交易资金6000多万元,用于集中建房点基础和配套建设,做到生活设施、文化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功能齐备,绿化、美化、亮化同步到位。三是统一规范管理。第一,完善优化建房审批。严格按划定区域、审批流程进行建房。第二,全程监管挂牌服务。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五有三到场”,制作了《规范建房明白卡》,实行一户一图一人一档,并坚持做到全程服务、全程监管。第三,村规民约自我管理。制定集中建房村规民约,形成“政府主管、村民监管”的长效管理模式。
三、我们的成效:实现“三改”。一是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目前,我镇高标准建成集中建房点9个,建房415栋,实现了整镇推进的目标,建设了一批风格迥异,可以传承几代人的好房子。同时,拆除省道沿线违章建筑319栋,风貌改造房屋435栋,制作广告牌930块,沿线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以来,我镇相继有华一村、莲花堰村、墨山铺村等3个村被评选为省、市级美丽乡村。二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老百姓由普通农民一下子变成了小区居民,土地集中流转更多了,产业规模经营更活了,老百姓收入得到了明显增加,满意度、文明度不断增强。比如,今年我们创建芥菜特色小镇,仅泰和一个村就集中流转土地3000多亩;华一村推进全域旅游,集中流转土地2000多亩,促进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三是乡村治理明显改进。每村都相继成立了村民建房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环保协会,同时,还注重发挥农村“五老一新”(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和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禁拆治违、环保治理、“治陋树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村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不断在提高。
11.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十一
【关键词】学生党员 自治 党建工作 探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中掌握先进知识,具有高素质和技能的群体。学生党员作为主力军中的骨干力量,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以实际行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先锋模范作用,顺利开展学院党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建设
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学生党员自治工作,为确保其在党章及校纪校规范围内开展自治活动,指派党总支组织委员指导学生支部的日常工作。根据学生党员自治的基本要求,公开选聘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并由其组织面向支部成员开展公开选聘支委会成员,支部活动、民主生活会等日常工作在党总支指导下开展。同时,学院成立党员活动中心,为学生支部提供基本的活动场所及办公环境,并划拨专项党建经费用于开展支部活动。
二、党员发展与教育
(一)积极分子培养
为落实学校党员发展工作,切实加强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集中授课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开展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教育。在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成立了新世纪青年学社,社长由学生支部书记担任。该学社以党员的自身理论素养再造、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为目标,开展学院的党课教育与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参观学习、学术报告、观看录像、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来提高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理论水平,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员发展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目标,结合学院特点,依据党员发展标准,做到“早发展、早培养”,为每位积极分子指定一对一的学生党员培养人,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业完成情况、入党动机和群众观念进行全面考察。
在工作中重视党员发展制度的落实,坚持按照党员发展计划开展工作,完善各阶段党员信息档案,全面实行发展党员工作的“三投票五公示一答辩”制度,实现党员发展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党总支及培养人对发展对象按季度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肯定优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三、党务建设
(一)学院党务系统
为充分实现对学生党员的信息化管理,结合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党总支的主持下,设计开发了学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各阶段积极分子、学生党员信息的管理,减轻了党务工作者的繁杂统计工作,提高了党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二)党务工作培训
为了促进我院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党总支组织各学生党支部负责人定期参加校内外的多次党务培训。通过针对性、递进式的培训,促进了我院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党建课题
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学院、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能力,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并申报了学校多项党建和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其中,《北理无限——校园移动应用软件的研发与探索》获得学校党建课题立项。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思考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激发学生无限创新能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生党员自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党员自治营造氛围、创造条件、科学引导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学生党员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学院党务工作管理,扩大了学生党员参与学院自治的参与面和参与度,通过培养学生党员的自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院学生党务工作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娟.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治能力[J].黑河学刊,2010(06):89-90.
[2]王洪秋,呂平,张瑞.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效延伸的机制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2):109-110.
[3]戴喆.高校寝室建设中学生党员自治组织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育论坛,2013(16):185-187.
[4]傅伟.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研究[J].探索,2014(03):50-53.
[5]萨娜斯琴,白艳茹,董交其.学生党员“5·3”系统培育模式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1):100-101.
12.村民自治工作材料 篇十二
11月24日, 自治区住房保障和公积金管理工作督查组到贵港市, 就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城市房屋拆迁维稳、住房规划和年度计划等情况进行督查。
副市长庞文达向督查组作有关工作汇报。他说, 贵港市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和公积金管理工作, 把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城市房屋拆迁维稳、住房规划和年度计划等纳入全市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将其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目标明确, 落实责任, 协调配合, 把握政策, 坚持依法行政, 有效促进了我市住房保障和公积金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自治区督查组充分肯定了贵港市住房保障等工作, 并要求我市各有关部门认清形势, 把住房保障工作做实做细, 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监管力度, 继续依法整治房地产市场, 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3.西新社区计生协会自治材料 篇十三
西新社区计生协会现有会员578人,占常住人口7%,社区74个居民小组共选配64位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多年来,协会结合社区特点,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爱心文化”品牌, 发挥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群众对协会计生工作满意率达98%。自2000年起,西新社区多次在计生综合考评中被市、区评为年度计生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度社区实现无政策外生育。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凸显人口计生文化特色,增强协会亲和力。
西新社区计生协会依托社区良好的文化学习的平台,在社区形成良好的计生人文环境,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一是营造文化氛围,抓住湘桥区建设社区书屋试点的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多渠道筹集计生书籍、报刊,充实西新社区现有图书室,将“爱心文化”融入人口计生工作。二是搞好文艺宣传。计生协会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利用节庆、协会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等节日,组织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关爱女孩”为主题的计划生育宣传和咨询活动。三是创新计生宣传方式,计生干部、协会会员除了与群众面对面宣传解答,因人施教外,还通过互动方式,在社区举办知识竞赛,让群众主动参与活动,更通过用街道自编的潮州歌谣唱计生政策,使群众更容易地了解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今年来,开展活动4场次,累计服务群众达1000多人(次)。
二、围绕群众生活需求送温暖,增强协会向心力。
首先是主动联合会员单位市职业技术学校,深入规模企业开展“订单定向式”对接服务和定向培训,帮助12户计生特困家庭解决就业难和再就业等问题。其次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建立会员联系户,社区现有9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了会员的助学捐款,有30多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得到重点帮扶,会员与辖区“空巢老人”爱心结对6人。三是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活动,定期邀请医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围绕出生缺陷以及一级预防相关知识、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青春期生理健康等内容,为社区育龄夫妇及青少年提供科学知识服务。今年度举办知识讲座4场次,群众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
三、加强队伍优质服务,增强协会影响力。
一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完善会员准入机制,注重吸纳医生、教师等具有专业知识的会员,深化会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了计生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强婚育咨询和指导,积极开展妇女孕前保健、孕中探视、产后访视等各类服务。积极推进避孕方法和知情选择,使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了95%以上。三是通过开展技术服务、跟踪服务和定期检查等服务活动,基本满足了广大育龄群众对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生育质量的需求,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增强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协会凝聚力。
14.袁亮带领村民致富典型材料 篇十四
中心村位于乡政府南部,全村387户,1400口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老百姓的主要收入靠玉米粒换钱,落后的事实,摆在历届村班子面前,真让人愁在眼里,痛在心里。如何脱贫致富,经过研究,我们班子成员统一了认识,觉得发展食用菌是条出路,并多次召开居民组长、居民代表会议,向他们讲述上级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2007年全年发展食用菌60万盘袋,我村居民收入仅食用菌一项就增加200多万元。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成功经验,食用菌这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发展食用菌这项富民产业,群众开始认识不高,发展起来非常困难,2004年我在自家院子里经营起滑子菇,经过起早贪晚、苦心管理,第一年秋我就尝到了甜头,这样引来了许多村民学习、观看,2005年我又扩大了经营规模,秋天又得到了好的回报。这一回,许多村民都纷纷表示也经营食用菌,2007年我仅食用菌一项收入10万元,说明发展食用菌这项富民产业是可行的,收益也是可观的,只有这样农村才有出路,农业才有希望,农民才会富裕。2007年我村发展食用菌60万盘袋,收益可观,并组织菇农到外地参观学习,改变栽培品种,发展香菇15万袋。
二、抓园区、上规模,食用菌这项富民强村产业才能得到迅猛发展。
【村民自治工作材料】推荐阅读:
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09-04
村民自治“两委”班子的协调工作心得07-15
村民自治组织01-14
村民自治现状调查12-07
计生村民自治管理合同01-17
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06-10
版《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10-19
某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06-14
巩固村民自治成果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01-07
村民自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范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