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2024-09-22

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精选10篇)

1.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篇一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知识的生成的有效整合》

阶段性小结

我校申报的教育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在以张海林为组长的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各数学教研组长、各数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信心。一年来,组长身体力行、以身为范,不仅担任了学科教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达30节以上,同时还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在组长的领导和感召下,教科室,教研小组各部门、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课题

研究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已经进行了近一年的工作。在研究中,我们以“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走“求实、求精、求新”的科研之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有效;使教师教得自信,教得轻松,教得有效。进一步调动了数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数学教师们的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的氛围。开创了我校数学教学的新局面。

一、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围绕“严”字下功夫。

1、建立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集体。课题开题初,经校委会研究建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课题组组长,教科室主任、各数学教研组长、各数学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集体。各成员都有明确 的职责和分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信心。一年来,组长身体力行、以身为范,不仅担任了学科教学工作,还能积极参与各项研究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达30节以上,同时还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教研经费的投入。在组长的领导和感召下,教科室,教研小组各部门、成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项课题研究

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新知的生成教学过程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突破后,变成学生的能力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过程,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或制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导入新课,设置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迅速而准确的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在情境教学法的引入的过程中逐步展开形成。其中的“知识的生成过程”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新知识的魅力,与生活实际结合,并运用到实际中去。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课程标准

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长虹教育立体机的使用也给我们实施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组的成员积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与知识生成的有效整合问题,在知识的生成过程方面,着重研究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情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大胆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积极配合课题组课题研究,完成子课题研究任务,我们子课题组成员做了一些大量的课题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撰写子课题研究计划。

子课题研究计划有我们子课题组长赵勤负责研究制定,共分四大部分:

1、指导思想,2、主要内容,3、主要措施,4、实施步骤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子课题研究的风向标。

二、加强了理论学习。

“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子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当代数学教育界的名家的著作和网上有关资料,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提高了理论素养,有力地指导着课堂教学。

三、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我们组的成员进行了Word使用培训、qq的运用以及PPT的制作培训、网上资源的下载、修改和使用培训,现在我们组的成员已能够

熟练地使用电脑上网查找资料、下载资料,使用qq接收和发送资料,使用qq群进行交流等。

四、进行集体备课,相互学习和促进,实行资源共享。

我们组成员根据分工,多次进行集体备课,每人精心主备了四节课,包括教学设计、课件、说课、教学反思等内容,并且进行集体评议。在集体备课中,组内成员取长补短,每位老师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五、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研究是为了运用,我们组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精心备课,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设计多样性、具有针对性的情境创设,并且围绕数学情境问题进行积极探究和交流,并且设计数学教学情境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撰写论文,总结提升。

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每人结合自己的子课题撰写两篇论文,送到区、市教育局进行评选,我们课题组进行结集处理。通过论文撰写,提高了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写作水平。

七、努力方向。

当然,我们课题组研究的子课题还不够深入,实施应用信息技术体现得还不够明显,研究时间短暂,下一步需要我们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努力,争取更研究的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效,有力的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颍东区向阳中心校数学课题组

2014年4月28日

2.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篇二

一、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人生活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地理环境有着感观的认识和亲近感,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巩固学生的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教师可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选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料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将问题比喻形象点、直观点甚至于夸张点,效果也很好。如讲授“季风环流”(或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的成因,我以在夏日里去游泳为例,让学生赤脚走在沙滩上或露天泳池的水泥地上,脚感到很烫,而到了水中之后,就感到凉爽了。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就从内陆吹向海洋,夏季反之。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我再启发引导加以分析、归纳,刻板的死知识变成了来自实践的活知识,学生个个集中了注意力,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尽情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的个体特殊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学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文化生活中诸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等,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看电视也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幸运52》、《科学探索》等,都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见生活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自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体验,来自报刊杂志的介绍、影视中热点的分析,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与考察周围企业,以地理原理分析合理性。如讲过“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后,可让学生观察与考察学校周边、家址附近工厂分布和生产情况,搜集相关的资料:(1)描述各工厂在本区域中的区位;(2)讨论建立这几家工厂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3)这几家工厂各会出现什么污染及污染产生的机理;(4)判断各工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会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家乡的经济和生态,学以致用。

3.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篇三

[摘要]旅游信息传播是旅游活动的核心过程,也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文章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5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对其学科属性、概念内涵、模式结构、表述类型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系统科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伦理学切入,整合并重构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及其结构要素,提出一个由传播者、信息、媒介、游客4大要素为主体,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为传播方式,并以三环结构为几何特征的旅游信息立体传播模式。为旅游信息传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和思路。

[关键词]旅游信息;模式分析;受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74—06

1

引言

旅游作为一种与信息传播密切相关的活动和产业,对信息有天然的依赖性。马耀峰、白凯认为旅游本质上就是人类以自我修复和完善为目的从外界获取负熵(信息)的一种活动。布哈里斯(Buhalis)从产业角度分析,认为信息是旅游的命脉。旅游产品的购买、消费在空间上异地性和时间上异步性特点使得旅游者与旅游产品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信息鸿沟,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旅游企业的产品推广都有赖于有效的旅游信息传播。杨路明在充分研究旅游业和信息的关系后,认为旅游业具有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的产业特征。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077)资助。

[收稿日期]2011 04—01;[修订日期]2011—11—23

[作者简介]庞闻(1981-),男,陕西宝鸡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数字旅游,E-mail:pangwen@hotmail.com;马耀峰(1949-),男,陕西兴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开发与旅游规划;郑鹏(1980一),男,山西长治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与GIS。

信息科学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还促使旅游活动方式和旅游业形态发生变革。波特(Porter)认为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产业模式。19世纪70年代电脑预订系统(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s,CRSs)、19世纪80年代的全球分销系统(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s,GDSs)和19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产业运作方式和发展策略。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并与旅游业深度结合,产生了虚拟旅游、博客、wiki等全新的旅游信息傳播方式,网络信用支付体系的建设与垂直搜索技术的应用使旅游电子商务迅速普及,旅游信息传播更加多样化、扁平化、高效化,并最终对旅游产品的创新、生产和消费者行为产生普遍的影响。斯塔姆鲍里斯和斯盖亚尼斯(Stamboulis&skayannis)据此将信息和传播技术列为旅游业变革的两大因素之一。世界旅游组织(WTO)也认为信息传播技术在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组织乃至旅游业的竞争力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鉴于此,学术界对旅游信息传播领域的研究日益关注,许多学者从旅游学、信息科学、情报学、传播学等不同领域人手对旅游信息传播的机理进行研究。本文拟从模式研究的角度对以往成果加以梳理,总结已有的重要成果,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尚未涉及的领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2旅游信息传播的概念界定

国外对旅游信息概念研究较早,研究也较为细致、深入。冈恩(Gunn)从旅游者认知角度将目的地形象划分为两种:“原始形象”(organic image)——旅游信息传播与接受行为都是无导向和无意识的行为;“诱导形象”(induced image)——旅游目的地企业有意识的通过广告等促销宣传形式传播旅游信息。吉特尔森和克朗普顿(Gitelson&Crompton)认为旅游信息主要指潜在游客收集的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并从信息来源角度将其划分为5类:朋友和亲属、目的地宣传册、咨询机构、广播媒体和平面媒体。贝亚特里斯(Beatriz)根据旅游信息的受众和产生阶段不同将旅游信息划分为游前信息和游中信息。迈瑞克和帕西(Marrocu&Paci)认为旅游信息的传播不是单向的,旅游者自身携带并传达给目的地居民、企业的信息也属于旅游信息研究的范畴。

国内对旅游信息的研究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陈志辉、陈小春提出旅游信息的数据论观点,即将旅游信息解释为包括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人数、旅游交通工具、餐饮住宿、气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数据。严澍从传播学角度将旅游信息定义为旅游传播的内容和事实(包括消息、资料、数据、知识等)。巫宁认为旅游信息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由于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所以旅游信息具有丰富和复杂的特性。

总结相关研究发现,学术界对旅游信息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认识。广义的旅游信息是指对旅游活动的运动、特征、变化与规律的反映,是旅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况和规律的描述。這种对旅游信息的名词性描述,涵盖面大,包括了旅游活动各个阶段的所有信息交换活动。狭义的旅游信息主要是指在旅游活动能够发生前,以促成或保障旅游活动顺利进行为目的,向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传达有关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這种动词性定义强调了旅游信息的功能特征。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旅游信息的狭义概念出发,笔者也以此为基础将旅游信息传播定义为旅游信息所有者通过媒介向受众传递或交流旅游信息的完整过程。

3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研究的意义

模式(pattern)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是揭示事物要素之间隐藏规律、关系的有力工具。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复杂、类型繁多,可以通过模式研究剥茧抽丝,在理论上科学、抽象地概括出纷繁复杂的表象下旅游信息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及相关变量的关系。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旅游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首先,模式研究有助于深化旅游信息传播的理论探索。由于旅游信息所特有的动态性、实效性和传播过程的复杂性,旅游信息传播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从旅游学角度看,它包含目的地营销、旅游广告、公共信息发布、旅游活动组织、游客感受分享等诸多内容;从传播学角度看,它涵盖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3种主要的传播类型,使用了从语言到新媒体几乎所有媒介方式;从信息学角度,它涉及了GDSs、CRSs、Web2.0等信息科学技术。其内在结构和关系极其复杂,一般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旅游信息传播过程的全貌。而通过模式研究,构造代表旅游信息传播要素、联系、结构、传播方向、强度的模式图,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明晰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最终将旅游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模式研究可以指导旅游信息传播的实践工作。旅游活动的信息不对称特性,旅游产业的信息密集型和依托型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旅游信息传播是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旅游产业兴盛发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旅游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进而指导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内容、媒介选择的环节运作,确保旅游信息传播过程的有序,提升传播效果。

4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学者从各自学科背景和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信息传播过程给予解釋。

4.1

基于拟态环境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

张洪利提出一种基于旅游拟态环境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认为旅游产品的异地消费和体验消费的特点造成了旅游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旅游者主要依靠大众媒介所构造的拟态旅游环境进行旅游决策,旅游行为也由原始的探险和探奇蜕化为对大众媒介强加给人们的旅游拟态环境的亲历性验证。拟态环境构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传播效果,依靠旅游拟态环境对受众施加影响,造成他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成为当今旅游行业屡试不爽的做法。

這种模式深受拉斯威尔(Lasswell)的大众传播线性模式和李普曼(Lippmann)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认识到大众传播中媒介对旅游信息的巨大操纵能力,强调了传播者和媒介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将旅游传播受众群体简单化,夸大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理性和行动力的缺失。尤其在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登场,受众已不再是旅游信息传播的被动参与者,他们有能力也乐于从多种渠道获取旅游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的力量趋于均衡。

4.2旅游信息传播的效果层次模式

效果研究是旅游信息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孙丽从游客决策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旅游信息传播的两级效果模型,认为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可分为两个级别,旅游者在对旅游信息的接触、理解和学习(认知层次)中逐渐培育了旅游情感,形成了旅游动机并作出了旅游决策(态度层次),這统属于旅游信息传播的一级传播效果,是旅游者心理系统的反应。而旅游者将旅游决策外化为现实的旅游行为(行为层次)则最终实现旅游信息传播的预期效果,属于二级传播效果。旅游信息确实能够刺激旅游行为的产生,但受众的心理选择才是传播效果形成的隐形核心。

這种模式深受林之达的传播两级效果理论和古森斯(Goossens)的旅游决策动机模型的影响,突出心理系统在旅游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侧重研究旅游信息传播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揭示了旅游信息传播效果层次递进的事理。但由于作者论述目的的关系,并没有考虑传播者、信息和媒介要素对旅游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

4.3旅游信息的网络传播模式

4.3.1旅游网络信息场模式

李君轶提出一种基于引力场的旅游信息网络传播模式,认为信息场是普遍存在的,旅游网络信息具有辐射能力,在其周围也存在信息场。旅游网络信息场对游客的作用力称为旅游网络信息场导引力,力的大小由信息量的多少决定。旅游信息传播可以理解为相关能量转化的过程:旅游信息点通过自身在信息场中的移动做功,将自身能量转化成信息场的能量,并对游客产生信息引导力,最终信息场能量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引导游客流动。

這种模式从物理学的场理论出发,构造出旅游网络信息传播的能量转化模型,通过旅游信息引导力反映信息传播情况,量化地展示了旅游网络信息对游客决策行为的影响。但旅游网络信息场是一个复杂场环境,有不同类型的场源和干扰源,同时游客的网络行为也会对信息场产生影响。目前该模型都还未考虑這些因素,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接受更多实证研究的检验。

4.3.2旅游网络信息传播概念模式

郑鹏从游客视角出发,提出一种网络旅游信息传播的概念模式,认为在网络社会信息形态结构下,旅游信息源可以划分成三个子集:官商信息、他人感性经验的信息和自身虚拟体验的信息集合。在网络环境下,旅游者也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主动索取者和发布者,他们通过网络获取各类信息并对其加以判断,当发现旅游对象的三个信息子集属性均为正面且相近时,出游概率就大。

這种模式从消费者决策角度出发,强调网络环境下游客在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定义了旅游的网络信息源属性集合并将其划分成三种主要的子集,并从游客感知角度对不同信息子集的属性特点加以诠释。但忽略了网络信息传播宾主互动的特点和对传播过程的分析,在现实环境中,传播者和受众共同导演了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他们相互配合,不断发出信息,并接收对方的反馈,改善传播策略和内容,保障了旅游信息传播活动的有序和高效。

4.4基于重游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

里德(Reid)提出一种以重游游客为核心的旅游信息传播模式。指出在市场营销环节中,旅游信息的传播由两个环路构成,分别是旅游企业与目标市场所构成的主环路,重游游客、首次游客和潜在游客构成的小环路。主环路中旅游企业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向目标市场传播信息:正式外部传播(营销)、内部传播(现场交流)和非正式市场营销(口碑营销);小环路中旅游信息途径主要是游客间相互的口碑传播。并特别指出,重游游客的推荐是首次旅游者作旅游决策的主要信息渠道和推动力,旅游企业重视与重游游客的联系可有效保障其利润增长,這也与瑞兹和达克希尔(Raitz&Dakhil)先前研究的结果一致。

這种模式刻画出旅游企业和目标市场之间信息传播的系统结构,对旅游信息受众群体进行了划分,并以重游游客为核心对受众群体内部的信息传播予以研究,对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机理作出较合理的解释,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但其缺乏对信息内容和传播媒介两大要素在旅游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过程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5

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上述5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解读,对其归纳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旅游信息传播研究处在多学科交融的十字路口,传播学是主要的切人视角,此外还涉及信息科学、营销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旅游信息传播的多學科属性决定任何从单一学科角度人手的研究方法都难免有偏颇,必须在信息科学的大背景下,从传播学外壳进入,从旅游学内核出来,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其做全方位分析。

(2)国内的旅游信息传播研究多从传播者的信息传播行为人手,或从受众的信息选择行为人手,缺乏对信息回馈领域的研究,在模式的几何特征上表现为单向的线性结构。而国外的旅游信息传播研究则从整体入手,考虑传播者和受众的相互作用,其模式的几何特征呈环状结构。

(3)由于广义的旅游信息牵扯领域众多,难以用单一模式加以描述,目前旅游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主要以旅游信息的狭义概念为基础。

(4)传播模式的表述可分为两类:表征传播过程及结构的模式(基本模式)和表征传播要素关系的模式(影响、效果、受众、媒介模式),其中基本模式是对传播本质的整体把握。虽然现有的旅游信息传播研究多属于基本模式,但都未能在结构和过程两个维度上表现出深刻见地,如何清晰完整地阐述旅游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构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6旅游信息传播模式再认知与创新

笔者从系统科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伦理学角度出发,可以将旅游信息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是由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四大结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旅游信息传播是旅游信息传播系统的运动形式,旅游信息传播模式是对這一运动形式的抽象化、概念化展示。

在目前的社会信息形态下,旅游信息的传播者既可以个人形式出现,也可以政府、企业组织形式出现。他们根据自身传播目的不同选择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内容,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形式,将信息传达至受众,整个过程是一个立体的三环结构。由传播者和潜在游客构成传播路径是整个旅游信息传播的主环,主要以大众传播形式为主。媒介在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媒介的知名度和可信度都影响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受众既能感受到媒体的压力,同时受众对传播者也形成约束。政府机构、企业组织、个人组成的传播者传播圈连同不同类型游客组成的受众传播圈构成了旅游信息传播的两个辅环。其中,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构建的传播圈,其内部的信息传播以组织传播模式为主;而受众传播圈则以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为主要信息传播方式。

4.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篇四

活动开展时间:2010年7月15日—2010年7月21日

活动具体步骤与安排:

7月10日,胡磊到攀枝花市市政府科技局和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科技局取各类相关科普资料(科普读物共580份、种植业—实用技术科普资料汇编(果树——脐橙2200份、果树—石榴1000份、林业1000、蔬菜—豇豆600份、食用菌—500份)、畜牧业—实用技术科普资料汇编(畜牧—猪700份、畜牧—兔1000份))

7月14日13:30,所有团队成员在什邡市师古镇周围进行熟悉环境,为日后活动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提前确定好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工作点。

7月14日17:00,与师古镇镇政府取得联系,政府周书记对我们携爱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承诺政府将会通力协助我们携爱团队在师古镇开展关于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学生感恩行动”计划相关活动。

7月14日20:00,王允威老师主持召开全体动员大会及相关工作安排,定于7月15日8:00正式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由胡磊总负责。当晚场地占用、资料分发、横幅悬挂、摆摊设点、宣传工作、确定讲解人员等工作相继得到安排。

7月15日5:00,郝旭、崔会超来到师古镇市集十字路口占得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所需场地。6:00王允威老师带领所有成员开展前期工作:横幅悬挂、摆摊设点、资料整理归类摆放等工作。8:00科普宣传知识活动正式开始,陈新文、朱丹、曾珍、郝旭分别到市集

分发科普知识相关资料,他们在活动中分发合理,针对性强,宣传分发到位,将有疑问的人员领到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工作点。王允威老师,王俊,吴盖锋,胡磊在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点为大家讲解相关科普知识,并解答疑惑人员的相关问题,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讲解清晰明了,不焦不躁。崔会超、唐雅琪到师古镇市集各地张贴科普知识宣传海报,所贴之处人员较为富集,公开。工作持续到中午12:00,已将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分发近5300余册,达到预期要求。活动工作之余,经过王允威老师的走访,调查得出本次工作的优缺点。优点:

1、基本上每册科普宣传资料都分发到了需要的人手中;

2、当地村民对我们携爱团队所选资料类型很感兴趣,能以极高而饱满的热情去阅读学习;

3、当地村民通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的开展,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个别村民认识到自己现有知识的浅薄。缺点:由于资料数量的限制,当地村民手中没能拿全所有科普知识宣传读物类型。

7月17日—7月21日,在进行其他活动工作之余,携爱团队深入农村将剩余2000余册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分发到每户,总结7月15日活动优缺点并改进分发制度,使得我们携爱团队所到农户基本拿全所有科普知识宣传读物类型。活动中,我们携爱团队分别走访了师古镇红墙村、思源村、桐子园村、洛阳村等地,基本走访到每户。为每户村民讲解了我国科普知识的相关情况,村民们至少应该了解哪些科普知识内容等。

1、前期工作:

(1)由胡磊取得科普知识宣传相关资料;

(2)由王老师带领全体队员提前熟悉活动开展区域,对当地地域,地形特点有个总体的把握;

(3)由胡磊安排队员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并达成一致协议;

(4)由王老师主持,交予胡磊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总体负责分工合作的工作安排。

2、中心工作

(1)王老师带领胡磊、王俊、吴盖锋负责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工作点上的答疑;

(2)陈新文带领朱丹、曾珍、郝旭到市集发放科普知识相关资料;

(3)崔会超,唐雅琪负责科普知识宣传海报的张贴;

(4)郝旭负责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的一切宣传事宜(包括摄影等);

3、后期工作:

(1)工作人员合影留恋;

(2)郝旭上传新闻稿;

(3)由王老师带领队员对此次活动是否取得成果进行走访调查; 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1)工作点上答疑人员必须耐心为村民讲解,言语得体,切勿焦躁;

(2)此次活动造成的垃圾,在活动结束后必须进行清楚干净;

(3)发放相关资料时,以发给最需要资料的人手中为原则;

(4)张贴宣传海报时必须贴到规定地点的公告栏上,切勿私自随意张贴;

(5)服从安排,统一指挥。

5.新托福阅读背景知识整合 篇五

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许多美国作家来自社会下层,这使得美国文学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都比较浓厚,总的特点是开朗、豪放。内容庞杂与色彩鲜明是美国文学的另一特点。个性自由与自我克制、清教主义与实用主义、激进与反动、反叛和顺从、高雅与庸俗、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深刻与肤浅、积极进取与玩世不恭、明快与晦涩、犀利的讽刺与阴郁的幽默、精心雕琢与粗制滥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与对.的病态追求等倾向,不仅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形成强烈的对照。从来没有一种潮流或倾向能够在一个时期内一统美国文学的天下。美国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是一个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们永远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20世纪以来,许多文**流起源于美国,给世界文学同时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殖民地时期

印第安人的文化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处于原始公社制度各种不同的阶段。印第安人在向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主要是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和英雄传说。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这些传说后来才得以整理问世,启发了后世美国作家的灵感。早期移民的文化移民刚到新大陆时忙于生存斗争,所以开始时文学发展比较缓慢。最早发表的关于北美的作品是游记、日记之类的文字。作者都是英国人。英国殖民地建立之后,统治者利用宗教,主要是清教主义作为控制殖民地思想意识的主要手段,因此许多出版物是关于神学的研究。著名的作家有科顿·马瑟(1663-1728)和乔纳森。爱德华兹(1703-1758)等。随着工业、贸易和民族意识的增涨,宗教自由的呼声提高,请教主义的神权统治走向衰亡,为人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等民族独立的意识所代替。诊歌创作北美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海湾圣诗》是以民歌形式写成的圣诗。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思的诗全是解释加尔文教的教义,成了宗教性的普及读物。女诗人安妮·布拉兹特里特写的也是宗教生活,不过多少以世俗的笔调抒写妇女的心情。生前只发表过挽诗的牧师爱德华·泰勒反映了严格的清教主义的衰落。在这些诗人身上,英国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布拉兹特里特得益于斯宾塞,泰勒的诗里看得出约翰·多思和乔治·赫伯特的影响。

独立革命至南北战争时期

6.高二英语会考知识点整合 篇六

1)starve

2)plenty

3)satisfy

4)harm

5)play a trick on sb

6)memory

7)admire

8)look forward to

9)take place

10)Apologize

11)set off

12)as though

二、句子讲解

1、Festivals are meant to celebrate important times of year.节日是专门用来庆祝一年的重要时刻的。

2、Discuss when they take place,what they celebrate and what people do at that time.讨论它们(中国节日)是什么时间举行,庆祝的是什么事件,人们在那天做什么事。

3....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

4....people should go to clean graves and light incense in memory of their ancestors.??人们要扫墓、烧香,以缅怀祖先。

5....because they think that this will lead the ancestors back to earth.??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将会把祖先引回到世上。

6....the leader who helped gain Indias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帮助印度从英国手中赢得独立的领导。

7.Festivals let us enjoy life,be proud of our customs and forget our work for a little while.节日让我们享受生活、以我们的习俗而自豪并且让我们暂时忘掉工作。

8.But she didnt turn up.但她没来。

9.He would drown his sadness in coffee.他将把他的悲伤淹没在咖啡里。

10....he was not going to hold his breath for her to apologize.他不再凝神静气等着她道歉。

语法知识

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是情态动词,情态动词是一种本身有一定的词义,但要与动词原形及其被动语态一起使用,给谓语动词增添情态色彩,表示说话人对有关行为或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认为其可能、应该或必要等。情态动词的分类、特点、用法。

四、基础复习题

1.He traveled around the country g________ facts about folk songs.

2.The man said he would rather s________ than betray for food.

3.The o________of the custom is unknown.

4.We have g________ rich experience in these years.

7.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篇七

一、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整合的必要性

(一) 对学生进行信仰引导的必要性

人不仅是肉体的存在, 同时也是精神的存在。信仰是对人格精神或某种主义极度信赖的一种情感, 它所形成的是宗教性道德和社会性道德。因而道德教育离不开信仰的引导。

1. 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中国传统儒教信仰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 讲求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经后世传人继承与发扬,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成为正统文化, 主宰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儒教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这虽然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关, 但最根本的是儒家学说已成为人们的信仰, 它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仁”的思想是核心, “事实是, 在孔子学说中, 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 并不是建立在某个客观‘法则’之上的, 而是建立在人的情感之上的”, [1]因而易于被人们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等级制度极其森严, 每个人在自己的等级范围之内按照心中的信仰生活。这里并不是赞美封建制度,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儒教使人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

2. 从逻辑视角看信仰对道德教育的根本价值。

(1) 道德教育的主体———人需要信仰。人之所以为人, 正在于精神性, 即人是肉体与精神的完满结合, 人是整体。“教育的整体性奠基于‘人’的整体性之上, 奠基于‘人’对‘人’理解的整体性之上。”[2]要理解教育或道德教育首先要理解人, 因为人是道德教育的主体。人的本质是对精神的追求, 是对价值的追求。而信仰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是没有了灵魂。人需要信仰。

(2) 信仰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根基。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完美的德性, 而德性的践行又是在生活之中。对于人的生活而言, 其最高意义在于终极价值的寻求, 信仰就是终极价值的载体, 也是精神家园的居所。“精神家园给人以价值方向和精神寄托, 有了这一家园, 人的生活即是有航向有目标、有‘神性’的, 反之就有一种空无感、疏离感和价值无根感。”[3]离开了信仰的道德教育, 就失去了它的根基性, 如同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二) 道德知识传授和信仰引导整合的必要性

道德知识和信仰应该整合, 因为信仰虽然也包含理性的成分, 但主要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现象, 有其共性的东西, 但各种信仰形式的特点却是具体而复杂的, 或是现实的, 或是虚幻的;或是理性的, 或是盲目的;或是科学的, 或是错误的。”[4]可见, 信仰如果缺少道德知识, 就会成为非理性的, 甚至有可能走向迷信;道德知识如果没有信仰贯串其中, 就会是被动的僵化的。

1. 从信仰的情感和理性方面来看道德知识对信仰之必要性。

(1) 在信仰的情感方面, 道德知识是正确的道德情感形成的前提。道德知识影响着我们对自然界、人, 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道德包含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 学习道德知识能够提高人的理性认知能力, 促进人的道德情感发展, 才能更好地实践。没有一定的道德知识作基础, 道德认知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也不会培养出适宜的道德情感, 人格也不会得到健全的发展。如对自然界的道德知识,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美德。

(2) 在信仰的理性方面, 道德知识是正确的道德判断发展的基础。判断道德行为要以道德原则为依据。道德判断不仅是一种逻辑判断, 而且是价值判断, 即道德判断同时包含理性和价值。理性是对人类生活合理状态的把握, 没有关于人类道德发展的知识, 理性无从谈起。价值同样也离不开道德知识, 尤其是在多元化的今天, 它更需要道德知识的审视。一个人积累的道德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选择正确的信仰。

2. 从信仰的终极价值看信仰对道德知识的必要性。

道德知识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是二者并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一个拥有很多道德知识却做了令人不齿的事情的人, 或者一个没有受过道德教育而品德高尚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是不同的两件事。有能力做出

正确道德判断的人未必愿意去实践;文化素养高的人未必是德行高的人;而凡夫俗子倒可能是忠实憨厚的。”[5]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道德知识与德性的关系, 不能绝对化。从比道德知识更高的层面上, 从信仰的终极价值上, 对道德知识进行反思, 同时对德性进行观照。

二、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整合的途径

加强信仰教育, 对学生进行信仰引导, 必然要选择与时代相适应的信仰。在我国, 马克思主义是最进步的信仰, 象征着时代的精神。我们要把传授道德知识与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整合起来。

1.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中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要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在以往的品德课堂上, 学生只是被灌输了一些死的教条, 必须这样做, 不准那样做。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必须, 为什么不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填补这块空白。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当然这些理论都是系统性的、理论性的, 为了不至于变成空洞的说教, 就要改变教学方法, 变直接灌输为启发引导。在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中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渗透。

坚定的信仰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不能只有理论性的阐述和分析, 还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注入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马克思主义的巨大价值。有了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才会自愿接受马克思主义, 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总之, 道德教育既要建立在一定的道德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又离不开信仰对它的引导作用。只有把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整合起来, 共同作用于学校道德教育, 才能改变道德教育实效性不佳的现状。

摘要: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原因可能在于道德教育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信仰引导。因此,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该做到道德知识传授与信仰引导的整合。

关键词:道德知识,信仰,信仰引导,学校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蒙培元.情感与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72.

[2]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9.

[3]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3.

[4]刘梅.加强信仰教育应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2. (8) .

8.知识整合与比较论文 篇八

[关键词]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高中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为了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一个现代高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以及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自我反思与批判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的研究,利用自己讲台之主的权利,从教育实践入手,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研究型教师。因此我认为加强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好办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下面我想以自己在最近参加的一次教学公开课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成败的反思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过程与体会,以求教于大家。

一、教学设计:

第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单元概述: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接踵而至,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单元核心内容]:

[单元基本线索]:

[高考展望]

近代中国史既是列强侵略史,又是民主探索史,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重点考查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和对中国的影响,对探索史方面,高考偏重考查其民主探索的历程(即不同社会阶级的救国方案)。

(一).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 A、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任务:

A、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经历了晚清、北洋、国民三个历史时期:

晚清政府(1840——1912):

四次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北洋军阀(1912——1927):

二次、护国、护法等运动;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

国民政府(1927--1949):

国共十年对峙;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

(二).近代前期的 侵略-抗争-探索-近代化(1840—1919)

1.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前期

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历史, 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重要事件有:

革命史观 :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

重要事件有:

2.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中西方文明合璧的产物。

思考: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

(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图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各是怎样“走日本人的路”和“走美国人的路”的?结果怎样?后来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由“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四).单元小结

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建立和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2、指导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弄清其内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3、指导学生对历史史观的渗透和理解运用,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化史观的认识和应用。

4、指导学生将中国史的内容放到世界大背景中去分析和认识的方法。

(五).课堂限时检测

基础题: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C)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D)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3、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下列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

A、“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B、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间接统治

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4.“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5. 1927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遭到挫败

高考题

6.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D)A.抗日战争的胜利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B)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9.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B)

A.勒索大量赔款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D.割占香港岛

10.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二、教学反思:

“‘反思性实践家’这一新型的专业形象,为我们重新界定教师活动及其专业性提供了珍贵的启示。”

提倡反思,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能否通过反思,从众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中,选择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道路,在整体上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课程文化氛围,是高中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终决定因素。它要求教师把自我和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结果等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深刻反思,认识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促使教师更好的专业的成长。

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所认为的: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但反思,不单是一种习惯,一种方向,还是一种能力,一种本质,它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调控和反馈我们的教学。

下面就第一轮复习中对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复习课,具体谈谈反思些什么:

反思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我认为对教学前的反思,是以以前的教学思考为基础,对即将实施的新的实践的目的和计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具体体现在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上: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学生已经学过本单元知识,但弱于一个大跨度归纳和整合的前提下的学习,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一项单元知识整合的复习,所以我要做到:(1)对内容的处理,基本上做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2)课程内容问题化、主题化,(3)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4)利用时间轴理清时间线索。

现在想来,仍有做得不够详尽之处:(1)对导入环节的设定值得商榷,当然,导入方法可以很多,在此,我觉得本单元直接导入最好:让学生阅读单元概述部分,一边回忆单元知识,一边概括下面要思考的单元核心内容和单元线索,效果会很好。(2)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式重视不够,备课时,更多想到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缺乏归纳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反思二——课堂教学过程反思

如果说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教师的思维能力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应变能力,诊断、矫正能力,教师如果缺乏这些方面的经验,那所暴露出的问题将会更突出。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也反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点拨仍欠火候,有时学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后,教师没有进行明确的反馈;或者不能抓住师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从总体上,本课仍然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比较和谐、自然的交流,课堂教学气氛比较热烈,师生互动比教学设计上体现的还要好,相信,多些教学规范,多些教学机智,继续发扬关注学生的感知和注重课堂的呼应,可以营造更和谐、民主、热烈的课堂气氛。

具体做法处理得较好的地方举例如下:(1)在指导学生建立和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知识体系的做法:在复习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图表时,我先展示和讲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图表,然后要求同学们出示作业“中国近代史以时间轴方式描绘的知识结构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各位成员知识结构图的异同点,通过一番探讨回答之后,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归纳,第一类的学生做到了在时间轴上列出了这一阶段的时间点的重大事件,第二类学生做到了在时间轴上列出像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样的时间段的重大事件,第三类学生能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在时间轴上列出这一阶段的中外史的一个比较。在此,充分肯定了前面两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特别对最后一类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提出了表扬,依据是建立和构建起了完美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到此,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极大的享受,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的同时也看到了比自己更高质量的作业,这可以激励他们在下次的学习中表现的更好。(2)指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时,我采用的方法是概念复习试题化,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像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的重要概念,(3)在课堂检测部分,特色之一是题目由基础题和高考题两部分组成,对学生的检测目的非常明确,特色之二是我们学校很普通但很实用的是“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法”,一目了然的可以发现全班的对错情况,这样老师可以高效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反思三——存疑

教学如同电影一样,是一种缺憾艺术,应该说,尽善尽美的课是没有的。综观整个教学,我认为这节复习课效果很好,因为这节课做到了专业性、综合性的处理很成功,对阶段特征、总体轮廓的概括较好;临场和随机内容的处理到位;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很好的鼓励了学生;看似复习基础知识,实则渗透观点和史论,也就是答题注重史实,而不是空话,注重渗透了新的史观,很好的体现了高考的要求;复习时可以发现容量很大,但是结构很清晰,学生掌握的也比较轻松,而且学生能做到用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但是,可以发现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就本课而言,前面的很多论述都不是封闭的,而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后又带出了一些新问题。我认为如果暂时考虑不清楚,不妨搁置,等待今后在实践中有新的收获和体验再加以解决。比如说在这节课中如何选取相关的知识点来体现本单元的重点那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因为在整个近代史的内容中重要的知识点有很多,如何整合好相关的内容可以体现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对教材的掌握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我认为可以用不断完善的方法来处理,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也会有变化的。

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既是一个学习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反思过程,通过有效的反思,教师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业务的成长,从而信心百倍地投入新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佐藤学:《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新托福阅读背景知识精选整合 篇九

睡与梦( dream and sleep)

梦是生活中难解之谜,自古以来引起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猜想。释梦几乎是精神分析医生及占卜者所独有。笔者就近期对脑电波、香味、音乐与气功的研究科学观点出发,尝试努力把哲学、生理学、心理学及脑科学知识融为一体客观地去探索“睡与梦”的机理,寻找启发性新理论来满足科学及哲学范畴对“睡与梦”解释的需要。透过对“睡与梦”探讨过程,希能使朋友们更好地去认识您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

10.浅析高中历史知识整合的主要形式 篇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夏克传 邮码:528100

一、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教师要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要讲一课,备一课。而应该将教学设计置于专题和整体模块之中来考虑。就必修Ⅰ而言,涉及古今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本模块分为9大专题共25课,其中中国史专题5个,世界史专题4个。专题之间既有纵向联系,也可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

以人民版教材为例:

(一)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第一、三、四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以对比为目的的局部整合: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第一、六专题);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高峰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七专题)。

(三)世界背景与中国历史的整合: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第五、九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第八、九专题)。

(四)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特征的整合: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二、三专题);艰巨的民主法治之路(第三、四专题)。

(五)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近代中外民主政制的比较(第四、七专题);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较量(第四、八、九专题)。

(六)依据知识逻辑结构的合理性重构教科书专题板块体系

优化整合后的《历史I》单元教学内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题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四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五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八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整合思路:先了解中国古代政制,然后了解欧洲古代政制及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政制,以及欧美社会主义运动,这样才好讲中国被侵略史,才好向学生展示一个历史画卷:面对民族危机,仁人志士先后选择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救国图存之路,在资本主义走不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历史、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接着再学习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如何处理国家统一的历史。最后,让学生了解了世界形势后,再来认识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了解国际形势及国际政治游戏规则,才更符合因果关系,学生分析起对外关系,才更有历史感、宏观感。

通过整合,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

二、模块间知识内容的整合

高中历史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选修课6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

历史知识是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教师要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实现每节的教学目标时应统筹兼顾,联系、整合相关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可把必修Ⅱ的“工业革命”与必修Ⅰ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鸦片战争等相关知识联系;或与必修Ⅲ中“蒸汽与电的革命”的内容相整合,使学生形成“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可将必修Ⅰ的“马克思主义”与必修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整合,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认识。

三、初高中历史的衔接与整合

从初中通史式的基础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较强。其次,从内容目标上看,为减轻学生负担,初中教材删减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化和浅化,高中教材却以专题教学,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高中学习专题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我们的教师要了解熟悉初高中历史教材。如果我们的高中教师事先了解了学生在初中所学过的有关内容,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这就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其次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以前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以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把握好分寸,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好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冷场”现象。第三,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知识教学进行适时与适当地补充,为学生下一步对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脱节现象。如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势必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么学生对所学知识已了解,对新知识的学习不屑一顾,要么对所学知识一无所知,对新知识的学习一时半会儿还理解不了。这两种情况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既费时又费力的事情,都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长期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成绩的提升。

四、运用史学范式,揭示知识点间的隐性联系

现代三大基本史学观念:在滋养慧眼中审视人类文明成果及其走向

如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之在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是我们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难题。通观初中、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的基础。

一是唯物史观。

当前的历史新课程,我们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被前苏联僵化了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

(一)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以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现代化的含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如各国的工业化进程)

(三)非经济因素(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等)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如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二是文明史观。

(一)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如政治、经济、文化文明或曰农业、工业文明等)

(二)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如制度文明建设)

(三)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注意文明的不同剖面)

(四)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如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中的民主精神、法律精神)

(五)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强调人性的光辉)

(六)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日渐关注社会史的研究)三是全球史观。

(一)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二)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三)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人们的生活圈)

(四)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

(五)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上面我们谈到三种主要的历史观念。随着教师视野的不断开阔,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如制度史观、生态史观等等。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并不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卖弄,更不是为了搞乱学生的思维,而是为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帮助学生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

我们在建立整体知识结构时,要针对历史事物的具体特征,善于运用不同史学范式把各个知识重点贯穿起来,揭示它们之间的隐性联系,做到以论带史、史论结合。

例如我们用现代化范式梳理知识点时,要明确现代化的含义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进,包含了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科学化、生活城市化等内容。进程包括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包括近代前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两个时期的探索。仅就近代前期来看,主要推动力来自洋务运动(突出其在近代工业、近代军事、近代科技和近代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认识到其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突出其在近代工业上的成就)、维新变法运动(突出其在思想解放上的成就)、辛亥革命(突出其在政治民主化上的成就,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等)、新文化运动(突出其促进思想近代化,倡导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成就)等。从中,我们还可概括出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重心历经了从经济→政治→思想的不断推进,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明显不同。

构筑知识点间联系的方式方法是多样化的,还可以关乎当今人类命运的热点问题为核心,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点来构筑知识网络。如从可持续发展、民生问题、和平与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等方面立意都是很好的选择,从而构建起既具时代感、知识性又符合高考发展趋势的全新体系。总之,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就一定可以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编织出古今相通、中外关联、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我们历史学习的效益和解题应试的能力。

五、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有机整合

目前出版发行的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根据《历史标准》编写的,虽然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便有较大差别。教师在备课时,可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这样对全面、深入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有较大帮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善加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

六、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历来就有“文史一家”、“政史不分家”的说法,文学与史学、政治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大家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远到非常人所想,历史典籍更是政治家们案头的必备之物。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专为皇帝编撰、供统治之用;毛泽东酷爱二十四史,比一些专门学历史的人更胜一筹。就历史学科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了语文(文学)、政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就如同一问题,从各个侧面、各种层次来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层次。

(一)历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语文学科中涉及很多成语、诗歌、作家以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都与历史紧密相关,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中,成语中的历史、诗歌中的历史、俗语中的历史是学生极感兴趣的。

(二)历史与政治学科的整合

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是孪生姊妹。政治学科就有社会发展简史,诸如三次科技革命、初级阶段理论在内容上和历史是相同的。历史为政治提供事实依据,政治为历史提供论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学习不同社会阶段的更迭时,要用政治学科中的观点来分析、判断;在学习历史人物、农民起义时,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上认清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让学生尝试分别用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方法来回答同一问题„„都是整合政治学科的好方法。

(三)历史与数、理、化、生、地各科的整合

历史中的文化、科技史有详实的史料,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创立者、定理的提出者等。如牛顿与力学、毕达哥拉斯与勾股定理、法拉弟与电学、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至于微积分的提出、进化论的论著中惊人的有二人同时做出贡献,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学科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百科全书般的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有了兴趣,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就体现出来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黄河下游经常改道,结合各朝代不同时期的地图,使学生明白沧海桑田的道理。

七、历史与现实的整合

历史曾是活生生的“现实”,现实也会转瞬即成“历史”。在历史中寻找似曾相识的现实,或把现实和历史放在一起,都能让人感觉到鲜活的“历史”就在身边,似乎触手可及。开发时事中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形成历史使命感;二是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发展的历史观;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用历史观点或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讲述新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可以走出课本,将2003年11月“神舟五号”和2005年10月“神舟六号”上天的内容讲进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引导学生时时关注时事,并产生期盼心理:“中国人何时能再创辉煌”?从而引导他们关心国家的科技发展,甚至鼓励他们投身中国航天业的发展。又比如在学习“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时,正是2005年5月台湾各大小党派领导人访问大陆的高潮时期,针对学生平时暴露的对统一台湾的悲观心态,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时事在课堂上讨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有哪些有利因素?又面临哪些阻力?我们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能做些什么?”经过课前调查、课堂论和分析,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良好前景充满信心,有的学生甚至说:“国共两党可以来个第三次合作嘛!”

八、与乡土历史的整合

一般地说,历史科讲述的史实时间距离学生都比较久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整合入部分乡土历史,就如“他乡遇故知”,新奇之感、欣喜之情,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科的空间距离。

如学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女英雄刘胡兰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坚持革命信念,宁死不屈的女英雄,我们的家乡有没有?学生们七嘴八舌一番争论,答出了丁佑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

在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我找到纪念1939年日军轰炸乐山的《乐山日报》专刊,让遭受过轰炸的乐山市中区安谷镇、车子镇一带的学生收集关于“8·19”大轰炸的各种民间传闻,让学生深刻感觉到:“国破家何在”;国不强、民不富。引起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起了爱国热情。

九、与网络资源的整合

上一篇:小学语文老师反思周记下一篇:2024年2月份通风系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