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

2024-07-31

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精选17篇)

1.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 篇一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也是当前新课改的重头戏。如何以学生为本,以课堂为基础提高课堂效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借助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实施以及课后的跟踪三个方面阐述物理教学中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学生为本 课堂为本 提高兴趣 提高实效

接任初中物理教学以来,本人在教学中收获和感受很多,初中物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科学探究过程贯穿着初中物理课程的始终。如何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必须思考虑的问题。我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四十五分钟内是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全取决于你是否抓住了教学的根本那就是学生、课堂。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扎实做好高效课堂前期的备课工作

备课如备战,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有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物理备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备学生。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了解你学生是上 好一节课的关键。首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确定一节课的难度起点。在初二学习密度知识时,在比较两种物质密度大小时会利用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质量一定是密度与体积是成反比来解决问题。正比例函数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学习,学生对此理解并不难,但反比例函数学生要到九年级才学习,在此利用这个知识点解决物理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就出现了困难,我在不了解学生数学知识进度的情况下,我直接引入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学生做题和解决问题时,这方面总是出错。在找学生出差错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接触过正比例和反比例,但只是较简单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降低难度,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达到了最初的目的。由此可见在以后的教学中刻意的了解了一下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和班级应注意从简单基础的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始终感觉自己能力所及,最终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备习题。

学生学习完一节新的知识点后,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和解决问题。他们最早面对的问题就是课后练习题,以及当晚的家庭做业。如果能够顺利解决问题,题目大部分都会做的话,他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很大的兴趣和自信,有些知识点会主动的去接受和理解。反之,兴趣和自信受到打击,会产生排斥心理。尤其是物理学科一旦有了排斥和畏惧,老感觉自己不会不懂,就会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最后真正的进入课也听不懂、题也不会做的学困生行列。如何让学生迈过这个坎,我认为对课后的习题,以及课后的练习要认真扎实的备。对于典型题,常考题,中等难度题等应给于解题思路和方法上的引导。课后的习题讲解时要注意适当的扩展,同种类型题多备几种变式,让学生了解题型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你所有的课程实施的目的都是要学生掌握和吸收,丢掉这个主体,一切都是空谈。

3、备方法。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较多,而且有些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唤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本上好一堂高效课

学生在某一门功课上产生厌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与该门功课执教者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我们为人师者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把握并应用一些独特的教学艺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

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较多,而且有些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唤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本毕竟是在有限的纸张上写无限的知识,更不可能在有限的纸张上举无限的事例。所以在讲解上,注意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和有限的理解能力,利用简单易取的器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如:讲磁感线时利用吹动的一张纸条让学生判断风的方向及大小,这是学生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对于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的研究时常常用到这种转换法这种特殊的研究方法,有了这个理解基础再引入磁感线的定义学生就会对这种抽象的问题理解的更好更深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势讲解原理引出概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解音色,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闻其声而知其人”的道理。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 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息传递轻松愉快。

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爱动性强,好奇心盛,实验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既得动手,又得动脑,不仅要想是什么?还要想为什么,特别是实验设计,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对于物理教师来讲,除学生实验必须全部做以外,还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把演示实验尽可能多地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一些,使其手之所演,目之所视,耳之所听,鼻之所嗅,心之所想融为一体。所以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时,我让学生找来细线和小球,每人自制一个单摆观察它的运动。在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做些小实验。如讲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时利用铜导线绕制的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可以旋转,演示中我发现学生的兴趣非常的浓厚,再尝试线圈持续转动的过程中,平衡位置的原理、如何通过平衡位置、如何实现持续的转动等问题会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迎刃而解;在学习“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有何关系”时,为了使学生得到切身体会,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自己做实验,把刻度尺用手压在桌面上,让刻度尺的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弹拨,注意听发出的声音,从而分析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这个 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既动手又动脑,还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知识、驾驭知识的快乐,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欲的刺激物。

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

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这不但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最佳效果。对于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三、以课堂时效为“本”,注意课堂效果的反馈 一节课兴高采烈的结束了,效果如何?相信是每一位教师课后都会思考的问题。对于每一位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学科基础的差异、课堂投入状态的差异等等因素都会造成不一样的结果。如何反馈课堂效果我认为有选择性的提问至关重要。要选择那个学生要下功夫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学困生要给予基础的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引导。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所涉及到的两个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内容到电路图,由各元件的作用到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层次的提出问题。掌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一节成功的课,一个合格的教师,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抓住了教学的根本-----学生、课堂。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这是一个还有待于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论》 袁金华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导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美] L.爱波斯坦 [美]P.哈威特 《趣味物理寻答集》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物理的高效课堂

孙 亚 娟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2.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 篇二

古人云:“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 但是学生在“做”数学过程当中需要不停地验证, 这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对话与交流。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重了学生主体的活动, 也开始关注学生的交流。在交流中, 学生的想法可能不够成熟, 甚至有些可笑, 教师不仅要蹲下来倾听, 还要设计精彩的问题, 这样才会在理解学生表达内容的基础上, 默默赐予学生敢于表达与创造的力量。例如, 在一堂《平均数》课上, 一位老师向学生出示这样一个统计数据:现在中国男人平均寿命是71岁。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位老爷爷已经71岁了, 看了这篇报道心里很难过, 谁来劝劝他呢?有的学生劝到:“老爷爷您别难过, 这个71是平均数, 也就是说, 你可能不止活71。”学生的劝说就是他对平均数理解的反馈, 教师会在这一交流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与教学态度, 会产生教学共振, 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教学中, 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已不仅仅满足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而是延伸到了与教材、计算机、社会生活之间的交流。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 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互相配合, 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制作课件时, 要增加灵活度,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灵活调度。同时, 我们自身还要不断学习, 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 使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优势, 为我所用,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预定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预设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 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生成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 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是指课堂教学的生成和建构。预设表现在课前, 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 从这个角度说, 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 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 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 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 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 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的生成, 强调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作出价值判断, 调整预设的教学活动, 以适应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过分强调预设, 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 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机械, 缺乏生机和活力, 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生成, 缺乏精心、准备和必要的预设, 课堂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 缺乏目标和计划, 使师生的生命力也得不到高效地发挥。因此, 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 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

三、捕捉错误, 巧用素材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 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学生有不可预知的错误, 这个错误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维, 蕴藏有价值的“亮点”。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 并探讨其错误的内在因素, 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帮助学生建构自己。教师要用挑剔的眼光, 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 并巧妙地应用到教学活动, 让学习误差变成一个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看到成功背后的错误, 因为它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体现绚丽的光芒。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 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一切, 包括“错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态度, 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 是学生克服困难, 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在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错误是美丽的, 它的美丽源于教师把“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并且合理利用, 在这当中, 教师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导演。素材是一样的, 就看导演怎么导, 导得精彩, 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有特殊作用。我在教学生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时, 出示错误作业, 让学生当小老师, 讨论错在哪里,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要怎么做。这样对待学生的错误, 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当小老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只要对教学有意义, 哪怕是错误的生成也是有价值的, 也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因此, 我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这几项权利:错了有权利重答;回答不完整有权利再想;有不同意见有权利争论, 不斥责、挖苦学生。我们不仅要灵活地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更要巧妙、合理地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这一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 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敢于面对错误, 敢于挑战错误, 从而增强战胜困难、对学好数学信心百倍。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我们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 给课堂插几双有效的翅膀。有效交流, 形成最优的效果课堂;精心预设, 生成精彩的动态课堂;捕捉错误, 生成动态的多姿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研究》2003 (6) .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 2002 (10) .

[4]黄桂林.预设与生成的融合.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6 (2) .

3.浅谈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备课 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用全新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能力,而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每堂四十分钟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有效也是最珍贵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创建高效课堂,学生才能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教师才能教授学生更多更好的智慧,学生才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后生活。创建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内容,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是十分必要的,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一个完整的教学应包含课前、课上以及课后三部分,每一部分对于创建高效课堂都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

一、认真备课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备课。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而备课工作应包含以下几点。

(一)刻苦钻研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备课中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充分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过程。

例如,在学习商的变化规律时,教师可以设计三道不同的习题。1.200÷2;200÷20;200÷40。2.16÷8;160÷8;320÷8。3.14÷2;140÷20;280÷40;560÷80。学生自主学习计算三组算式,观察三组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以及商的变化,从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商的变化规律。

在本节课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课本中对于学生比较难于自学的内容,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各个教学环节,设计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二)备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对于课堂中学习内容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课堂效益最大化。对于学生的了解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性格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内向,不爱发言;有的则活泼好动,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教师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调动内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上课时应多分配给内向的学生一些任务,使他们完成指定的任务,以免在课堂中游离课堂,虚度上课的宝贵时间。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定一些内向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且还要多多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对于外向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忽略,应该引导他们继续保持主动性,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了解学生认知水平。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一个学生的知识、操作技能和智力水平都反映了他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是认知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每名学生认知能力,给他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习题课时,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成绩较差的学生解决简单的竖式计算问题,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解决简单的解决问题,而课后有难度的问题,就可以交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为同学们讲解。这样在同一节课上,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他的能力,解决教师布置的任务,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同时课堂效率也会更高。

二、安排好课堂教学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安排好学生的预习

学生只有在充分做好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及准备后,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方法,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学案,并使学生根据学案的内容做好预习。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首先出示复习题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只有在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才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互帮互助,自主解决难题。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它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问题被解决的乐趣,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知识理解的水平也就不同,组织语言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对于问题讲解的清晰程度也有所不同。平时上课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使他们学习教师及其他学生表述问题的方法,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认证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以及班上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以开阔思路,学会更多的解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学生思路开阔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教后反思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所以教师的教后反思对于提高课堂高效性十分重要,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应做好反思,回忆本节课中有哪些成功点和哪些失败点,其中包括对于学生的引导是否到位,知识的讲解方法是否合理,课堂气氛的调整是否恰当等等。反思后要及时做好笔记,对于失败之处争取在下一次课中有所改进,争取做到以后不再有类似的问题。使用新的教学模式,每个人的教学经验都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更加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同样的失误,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的努力。只有充分做好了课前、课上以及课后的工作,才可以创建出一个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解决绝大多数问题,既使学生在课上更快更好地学到知识,又可以留给学生一个更加美好的课下生活,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从而创建出更加高效的课堂。

4.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 篇四

教学目的要明确;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目的明确的教学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观、思维习惯以及学习情感,最终活跃课堂气氛。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做到目的明确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力求做到“万变不离其宗”。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讲课时滔滔不绝、海阔天空地展开,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核心,学生听完后思维会变得相当混乱。譬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时,除了讲解加法运算定律外,还天马行空地讲解了减法定律的运用,甚至还涉及了一点乘法。我认为这就是典型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虽然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思维会变得混乱,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尤为如此。因为小孩子思维简单、考虑问题单一化,教学时更应目的明确,集中针对某个知识点讲解。而这种撒网式的教学只会分散孩子们的思维,甚至有些反应慢的孩子会变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更不要说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了。因此像《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这节课,教师首先应明确目的:“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让分数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要学会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整个教学过程要以教学目的为中心,所有教学语言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且在讲解时,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小孩的注意力不能持续太久。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抓住教学目的组织语言,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学目的要明确不仅体现在语言组织上,还体现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在教学时还应针对教学目的提出富有启发性且趣味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譬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时,我针对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五百个梨子加一百个梨子等于多少个梨子?对此我还要学生思考:口算这道题可以怎样想?学生对这样和“吃”有关的问题兴趣很大,会进行积极思考,大致会出现以下三种解决办法:第一、五百梨子是五个百,一百梨子是一个百,五个百加上一个百就是六百;第二、五百梨子加上一百梨子等于几,因为五加一等于六,所以五百加上一百等于六百;第三、运用笔算的方法,从个位计算,最终可得出答案六百。学生之所以会这样积极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就是因为我针对教学目的提出了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要时代化;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而应用发展、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一切。当今社会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可谓五花八门,例如网络、电视等。这些媒介充实了学生的见识,让其可获得大量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因此,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充满时代气息。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让他们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明白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更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学生。譬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应用题的对比》时,我设置了一个游戏活动来铺垫孕伏、创设情景:“①小明做好事8件,小丁做好事3件,小明比小丁多做几件好事?②小明做好事8件,小丁比小明少做3件,小丁做了几件?③小丁做好事5件,小明比小丁多做3件,小明做了多少件?④小明做好事8件,小丁做好事5件,小丁比小明少做几件?”。这几个题目不但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而且还可由此引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这一点正和我国当今创设和谐社会的号召是一脉相承的,非常具有时效性。学生对于这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方式会非常喜欢,乐于接受。如果教师们能在数学课堂上把教学内容和当代具有时效性的信息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一定能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中国教师》《中小学教育》杂志先发表、后付费!

专著、论著!可挂名主编、副主编!出书快,收费低!

代写代发核心、国家级、省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权威网站可查!!课题课件均可操作

咨询企鹅:1624575606

2.数学教学和实践生活应融为一体

数学教师单纯地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效率难以提高。在最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文规定:一定要从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尽量联系现实生活,选择离学生最近的、最能调动其积极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学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联系的实践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贴近,要具有童趣,千万不要过于成年化,否则将适得其反。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合理引申,联系实践,将能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在联系实践时,教师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选取的实践内容最好直接是教材中的,并且教师要进行加工,不能照本宣科地把书本上的例子直接说出来。②实践内容必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且能引发学生兴趣的例子或故事。③教师也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引申拓展,联系现实,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开放式的实践内容,以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数学源于实践,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援引的材料。教师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并进行艺术加工,让其走上数学课堂,最终使数学教学和实践生活融为一体,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幽默的百科全书”。

3、结语

5.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篇五

大丰市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陈琳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构建高效的课堂,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转变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将过去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实现双向交往,共同发展。教学中,我们要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或意见。积极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手脚,人人参与,积极展示,学会交流,学会研究,善于倾听,营造阳光、和谐、高效的课堂。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

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例如在教授《Ben’s birthday》时,考虑到学生对于生日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由询问日期过渡到询问学生自己的生日,询问学生希望得到什么生日礼物,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积极地表现自己,极好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运用Chant、会话表演、游戏、唱歌、竞赛等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Chant是英语课堂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用说唱的形式把学习的内容表达出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有助于学生记忆。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并了解单词中部分字母的发音,用Chant的形式就比较有效。在教授新单词时,教学生正确的单词发音,并读出重点字母的发音,再用韵律把他们联系起来。用了这种方法后,学生读起单词来变得更有精神了,不时随着节奏摆动,也可以读准单词中的重点音节。当然,新授完单词后,要把单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让学生多听,多模仿,培养他们的日常交际能力。

游戏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爱玩、好胜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新课,兴致盎然地学习新知识,同时师生共同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新单词的教授中,“你中我英,你英我中”这个游戏就比较适合,既能让学生明白单词的准确意思,也能锻炼学生对新单词的听力,同时读准单词。

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利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6.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六

标签: 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 新店一小 教师 教学 教育 分类: 散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更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则显得尤为重要。为师者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方法,优化设计,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

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会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生动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更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课本,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堂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本是教师教课的依据,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所以,老师要慎用参考书,认真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课堂反思是一节课上完之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一个反思,包括值得继续发扬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高效率。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

当然,在备课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

四、认真研究并设计好课堂提问。

第一,课堂问题设计必须有效。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学生认真思考。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能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问的方式必须有效。好的提问方式应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提出一些能够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并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而且有一些思考含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提问的思维含量。

第三,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

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节奏把握的好坏是一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课堂上,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了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积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度。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

“合作学习”把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体地位会更加突出。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学习,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同时还要投入小组活动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创建学习型课堂。

在师生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应该平等交流,合作学习,创建学习型课堂。

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敢于质疑、主动提问,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八、优化练习布置,巩固学生知识。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可以使学生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更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九、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小学课文绝大部分是情文并茂的美文,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舒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7.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篇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高效,创建

相比较高中生物主要学习的是有关生命本质的基础知识, 初中生物学更为基础, 主要是研究有关生命现象的知识。所以相对于高中生物而言, 初中生活并不难, 但这还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头疼, 原因可能是生物知识过于繁杂,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下大力气进行教学研究, 努力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

一、更新教育观念

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的素养教育, 从这一观点出发, 在实际教学中, 从第一天接触学生开始, 我就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准则, 教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把握, 而不是让学生纯粹的死记硬背。我的每一次课堂设计、每一项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 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才会采用创新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学习生物的重要性。

二、科学使用处理教材

作为教师, 充分了解教材是必须的, 但是, 教材对于教师来讲, 它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 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 不能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生搬教材。教师是利用教材组织教学, 而不是按照教材进行教学的。教材是固定的, 但教师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的章节, 一课时一课时地进行教学设计。作为教师, 要对教材进行创新处理, 勇于改革教材中落后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知识体系, 要建立能够使学生认识和把握未来发展的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通常教材在编定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但科学技术和当今时代的迅猛发展, 使得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应做适当变动, 这是十分必要的。在我的教学中, 通常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个专题,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 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法已受到严峻挑战, 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 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要求, 数不尽的专业名词与术语令学生眼花缭乱, 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例如,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学式学习、自主对话式学习。自主对话式学习是在师生互动中打开思路, 互相促进, 自主构建。如学习“营养”这节课时, 学生纷纷提问:“吃什么能补钙?吃什么不贫血?”“红薯到底是能减肥, 还是会发胖?“多吃鱼, 少吃肉是不是有好处?”“吃什么既便宜又能美容?”“吃哪些东西对大脑有利?”并且就这些问题, 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体现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紧扣教学目标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准确而精辟地处理教材, 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中心一环。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些章节的内容较为简单, 比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两节内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可以把它们作为主题教育整合起来, 让学生以自学、讨论为主, 教师引导为辅, 进行主题学习。因为在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前, 学生已经对动物的基本结构、分类、行为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而且学生在生活中也具有相当的感性认识, 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合作、讨论就可以归纳大部分内容。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中, 教师主要是对“生物反应器”等学生相对不太熟悉或难以把握的部分进行引导性举例介绍。这样, 我们不仅可以把大部分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去体会探究的过程、合作和情感。

四、按照教学实际组织教学

在初中阶段, 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的个性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维护和鼓励学生大胆释放个性, 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而不应该一切以教材为本乱加否定。教师不仅可以在备课中整合、利用地方资源和学生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而且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意外”表现应予以鼓励性评价, 以维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用药与急救”的教学中, 我要求每个讨论组的学生带一两个药盒或使用说明书, 就安全用药进行讨论。在预设中, 我引导学生注意对正规厂家药品的选择, 以甄别假药, 而对服药次数及时间安排并未预设结论, 由他们自由发挥。在讨论中, 有学生准备很充分, 还提到了药品与食物之间的冲突问题。经过小组讨论, 学生对于服药与健康、药品与食物等的关系越辩越明, 课堂气氛也愈加活跃。不得不说, 如果一开始就因学生的“神来之笔”不符合自己在撰写教学设计时的预设而彻底否定, 就只能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谓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很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都源于我们教学活动中点点滴滴的细节, 这都要靠我们去发现。

参考文献

[1]卢勤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 2010 (27) .

[2]陈月芬.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凯里学院学报, 2008 (3) .

[3]宋兴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 2010 (7) .

[4]谢桂林.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0 (9) .

[5]冯丽.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南京师范大学, 2008.

8.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 篇八

教学情境高效課堂竞赛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中要从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变为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建立快乐课堂、收获高效质量呢?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如教学《认钟表》一课,认读钟面上所表示的整时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教学伊始通过创设龟兔赛跑谁赢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看时间的需要,并利用已有知识试认时间,在此基础上展开新授。另外,课中注意在大情境中创设不同的小的问题情境:蓝猫参加森林运动会看到的龟兔赛跑、小猪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时间、帮蓝猫修钟表,使学生对探索新知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发生碰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能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交流。

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0~9的字形,可以将数字编成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称东西,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这样不止可以帮助他提高识记效果,还可以帮助他增强记忆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三、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手段。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又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火柴盒、手电筒、药盒、罐头盒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学生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学,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上体育课时,他们指着球说球体,指着垫子说长方体。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效果很好。

四、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点燃课堂趣味亮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

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能化难为易。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通过制作课件,演示小熊运南瓜,第一次运了4个,第二次运来2个,过了一会儿又运来了1个。学生根据画面很容易列出算式:4+2+1,不经教师指导就能正确读连加算式,并结合情境进行计算,整个过程好像是水到渠成,读、写连加算式的重、难点很容易的得以突破。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学生理解算理铺路搭桥。

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快乐”和“高效”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要创造一个“快乐课堂”、营造一个“快乐学习”的氛围,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教学中,我们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才能有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乐学、爱学。

参考文献:

\[1\]苏清.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趣味性教学方法探微\[J\].新课程,2016,(07).

9.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九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常妙娣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张庄小学(722403)

【摘要】当老师用高效课堂的模式上完一节课,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可课后收来作业却不尽人意,于是又换一种方式,表情严肃,要求严厉,学生在高压之下吸取的知识还是不会活学活用。因此我们必须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用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教给学生既快乐又容易接受的知识,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

【关键词】直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权威;幽默

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是高效课堂,有人说,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我觉得何谓最小,何谓最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

有时候当我们满怀激情地给学生上课,课堂上热闹非凡,一片欣欣向荣,可是到完成作业时,老师愉悦的心情没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失望。于是又换一种方式,表情严肃,要求严厉,虽然学生在高压之下知识灌进去了,可课堂气氛没了,学生满是恐惧和呆滞。在这种对立与矛盾之中,我不断的反思,然后得出了自己一点小小的心得:用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用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教给学生既快乐又容易接受的知识,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

1最简单直观的方法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课件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角1的边长一些,角2的边短一些),让学生猜想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的说角1大,有的说一样大。然后,教师课件演示把两个角移动在一起正好重合。这就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画面清晰,直观动感,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认真,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有效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用一种方法教学,学生容易乏味,教学效果不可能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合理性思考、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既权威又幽默的态度

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可见,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给人带来欢乐,其主要特点为:妙语连珠,动人心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幽默的艺术,那么就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看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真正把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乐园。

例如有位老师幽默巧解鸡兔同笼难题:有头100个,脚240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师问:是什么搅乱了你们的思路啊?生回答:每只鸡有两只脚,每只兔子有四只脚,如果兔和鸡的脚的只数一样就好办了。

于是教师说,我命令:全体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师说,现在兔和鸡的脚只数相同了,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齐答:200只。师说:和原来脚的只数比,少了多少只?学生回答:40只。老师问:这四十只脚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回答:被兔子提起来了呀。师又问,被多少只兔子提起来的呢?学生一下恍然大悟,欢呼道:兔子20只,鸡80只。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老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东西都看得明明白白。

10.浅谈如何创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孙玲) 篇十

关键词:课业负担 学习氛围小组学习激发学生思考欲望 巩固拓展 个性化教风 以趣结尾

正文: 每当我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和身后沉重的书包,总是会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非常必要的。童年时光那么美好的,他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让孩子多点时间接触大自然,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而不是用沉重的课业负担捆住孩子的双手和双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也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如何更有效的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成为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的重要问题。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现将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六)、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有趣的例子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11.如何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一

关键词:教师 学生 质疑 解疑 活学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顺应发展的需求,结合语文教学的特色,运用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必须降低过高的要求,减少繁琐的目标,删去复杂的环节,提倡灵活的方法,追求课堂教学扎实的效果。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自主的读书、思考、感受。当然,教师的适当讲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强调教师讲解的时机。孔子十分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学生想弄懂时却不能弄懂,想表达明白时却不能表达明白,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或者小组讨论,或者课件演示,或者合作交流,只要能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都是一场“及时雨”,这才是学生深入阅读最需要的,教师的讲解才更有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提倡学生的“愤”和“悱”,学生没有“悱”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以学定教。那么,在课堂上究竟如何以学定教,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引导学生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句段去研读。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大阅读量。而加大阅读量就必须以学定教,从繁琐的课堂分析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因此,我认为课堂上应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 的重点句段去研读,从而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在教学《广玉兰》一课时,学生交流预习后,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广玉兰是什么样子的?

2、广玉兰什么季节开花?

3、作者为什么要写广玉兰?

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重点,第二个问题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会明白,不需要讲解,而第三个问题是本文的难点,它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我直接切入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研读描写广玉兰花开时样子的自然段,通过对字词句段的品读,学生就会感受到广玉兰开花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深入的体会,感受它形态的美,感受它顽强的生命力,由此第三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一堂课学生学的轻轻松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宁在点上打井,不在面上挖坑”的教法与学法,较好解决了阅读教学中耗时多,效率低的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代表的是灵巧,“窥一斑而知全豹”代表的是机智。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这种灵巧和机智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阅读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为学生阅读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除此之外,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注重以下几点:

1、克服死板,注重活学。

事实证明,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是难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学时刻挂在心头,要考虑“怎么学”、“学得怎样”。比如说張藉老师在教学《秋思》这一课时,我们知道,古诗教学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诗的意思,了解诗的意境,張藉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非常有创意,他并没有带领学生逐字、逐词、逐句地去解释,而是通过填补画面、扩写诗句、写话等形式引领着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并且还穿插了一些课外诗句的积累。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想象力以及拓展与积累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意识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的作用,而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器,扼杀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显他们的个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趵突泉》这一课,老师引导学生学完写大泉的部分后,让学生自读写小泉的内容。交流时,让学生合上书,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小泉,学生你说、我说、大家说,把四个小泉都说出来了。然后以第三个小泉为例,引领学生边读边悟,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最后,让学生在读一读这一段,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字或词或句。这是一个富有显现个性的问题,它不仅能展示学生百读百悟课文的过程,而且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作了提示。所以当问题提出之后,学生都能围绕问题,兴趣盎然地,无拘无束地阅读这些写小泉的句子,并引发了对文章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此时,学生已萌发了强烈的悟性和个性。出现了畅所欲言,欲罢不能的教学高潮,这不能不归功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吧。

3、关注学法,学以致用。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迁移性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形成概括,进行类化,努力为学生掌握学法,能动地获得知识创造条件。①利用阅读提示,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提示的作用,指导学生按提示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深入学文时,以提示为向导,进一步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能真正掌握学法。②学后及时归纳,掌握知识规律。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形成怎样的能力,教师要了如指掌,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12.如何创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 篇十二

新课改正不断地深化, 这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 但是更多的是机遇。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地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式, 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提出了对英语教学规律的见解:要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对课堂结构做出优化, 采用最合理的教学方法, 不断跟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并且变得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综上所述, 英语教师必须将教学方式的改进放在首位, 为学生学习英语消除障碍,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创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形式

当前, 中学英语教学应当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 要转变这一观点不容易, 虽然有的学校倡导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在实践操作当中, 往往还是教师的满堂灌。对此, 教师一方面要给学生机会表现的自己, 说出对英语教学的需求, 不可盲目地按照备课教学英语, 另一方面要引导那些积极性不高或者不敢表达的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在每堂课开始的时候, 教师应当将本堂课的大致内容,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在英语教学内容中, 多以电影、图片或者歌曲为素材, 丰富课堂内容, 让学生在快乐学习当中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 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 从而让使用该门语言的人群更运用自如。就我国而言, 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大致时间都在英语课堂上, 因此, 英语教师要更注重对英语语言环境的营造。例如, 对于英语基础差或者不敢开口的同学而言, 应当多予以鼓励和赞赏。教师要与学生做朋友, 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 在课后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学生把英语教师作为朋友时, 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随之提高。

三、培养教师素质和修养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为主体, 教师就是为这一主体“服务”的人, 那么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 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我的素质和修养。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英语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例如, 英语发音、口语、写作等能力, 如此才能发挥表率作用。中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 还是需要关心和爱护的群体, 那么英语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 需要提高人文素养, 即在英语教学素材选择上, 需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 科技、文化等较适合, 金融和政治方面的学习素材则不适合。教师要中学生心理进行关照, 发现他们的特点,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英语教师还要提高职业素养, 英语教师是教师的一种, 应当关注自身的举止是否得当, 不适当的行为和举止将会给学生极为深刻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辅助创造英语高效课堂

研究教学内容, 合理选用教学资源。教师是课程内容构建和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角色, 而教材只是教师自主构建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与核心。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读教材并进行灵活运用, 包括补充、删减、扩展和调整教学顺序及方法。教师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 树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开展以言语为中介, 使学生获得语言运用规则和技巧的教学活动, 并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五、英语学习习惯决定了英语学习效率

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提高有很多种, 最积极长远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 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预习、听讲、笔记、复习、完成作业, 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发散创造等习惯, 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汲取, 而是主动吸收, 越学越轻松快乐。在这样长期的培养熏陶下, 教师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总之,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课堂教学, 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 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教学方法, 都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定能构建快乐和谐的高效课堂。认识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每位教师只有科学落实课改精神, 以“减负增效、减量增质”为目标, 不断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才能更好地展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魅力, 同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摘要: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 英语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英语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那么, 如何对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英语老师必须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教师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即教学理念的调整、课堂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多个维度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作者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效率,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闰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3.小学创建高效课堂(范文) 篇十三

发布日期:

2010-06-18 访问次数

: 信息来源:猇亭作者:虎牙162 教育信息网 小学 字号:[ 大 中 小 ] 根据区教研室[2010]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拟决定在全校开展“创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现特制定

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以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本研训为主要抓手,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根本目的,以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奋斗目标,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把质量建设进一步引向

深入。

二、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成立由校长及全体教师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晓菊

副组长:刘宇、王红艳、孙耀珍

成员:全体教师

(二)确立目标、明确思路

工作目标:创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状况的根本性改变。在创建过程中,逐步推进与高效课堂相匹配的学习制度与管理文化的建设,积极探索切合本区实际的优质高效轻负的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推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和谐发展,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基本思路:在区教研室的统一规划与指导下,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相关活动,通过活动带动全校教师走进“创建高效课堂”的行动之中,让教师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实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2010年1月-3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理论培训(2010年3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调研反思(2010年4月)。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组织教师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四)课堂实践(2010年5月)。组织教师按活动方案结合并总结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不同学科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五)汇报研讨(2010 年6月)。组织高效课堂实践汇报研讨活动,人人上汇报课,课课进行研讨评议,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再实践、再汇报、再研讨。

(六)总结提高(2010年9月—10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讨后,教师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高效教学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撰写一份有较高价值的论文、个案研讨报告或经验总结文章。

(七)成果展示(2010年11月—12月)。开展“高效课堂”论坛、“高效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课

堂实录、论文、课件评选活动。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不断创新教与学的工作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14.付庄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以“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校本教研为主要抓手,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根本目的,以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奋斗目标,积极稳妥地打造“ 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方法科学、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及基本思路:

工作目标:

切实推行“个体谈话----作业面批----当堂检测----家校一体”教学策略,构建”高效、优质、轻负”的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基本思路: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在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方法,逐步形成高效课堂的程序和模式。

三、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学校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实施小组,组织全校“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工作小组及成员:

组长:芮文平

成员:焦建祖张玉翠李旭红王燕朝张海霞王英朝刘在霞焦彩元王自红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组织教师利用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时间认真学习

新课标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1、宣传发动,理论培训(2012年4月)

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全面动员、组织学习,深入讨

论,形成共识,明确要求,制订方案。

2、查找问题,讨论模式(2012年5月上旬)

开展课堂教学反思活动,组织教师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

与经验,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自评互评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每一名教师都要找到3--5个制约课堂高

效的问题,写出解决措施或改进建议措施。教研组长要组织

骨干教师讨论、制定本学科创建高效课堂的学科模式。

3、理论学习,引申深化(2012年5月中旬---6月上旬)

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让每位教师在实践上有提升,在理论上有升华,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有机转

化。

4、示范引领,归纳提炼(2012年5月中旬----6月上旬)

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率先上研究课,发挥引领作用。各教

研小组组对所上研究课进行分析归纳,在此基础上提炼本学

科高效课堂基本的程序和模式。

5、全员展示,总结提高(2012年8月---11月)。

组织高效课堂实践研讨活动,人人上汇报课,课课进行

研讨评议,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教研组及个人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形成一定的高效教学模式,推出一些成功的课例,撰写一份有较高价值的论文或经验总结文章。

6、理论定型,推广运用(2012年12月---2013年1月)制定、完善《创建高效课堂模式指导意见》、《高效课堂评价方案》

四、具体活动方案

(一)查找问题,(2012年5月上旬)

组织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每一名教师都要找到3---5个制约课堂高效的问题,写出解决措施或改进建议措施。

(二)理论学习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区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

2、收集有关“高效课堂”的资料,通过校本培训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

(三)示范引领

学校组织语数英教研人员每人执教一节示范课,张玉翠执教四年级语文,李旭红执教六年级数学(复习课),王燕朝执教三年级英语,在校内交流研讨。

15.如何创建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 篇十五

关键词:英语教学,融洽关系,启发为主,和谐教育,高效课堂

传统的应试英语教育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毫无朝气, 不仅没有落实英语教育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使得学生压抑了个性, 对英语教育失去了兴趣。这种落后的强迫被动式的教育方式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强调的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聆听。当前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 如何转变过去死板的教学理念, 调整气氛死板的课堂, 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教学的兴趣, 真正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主动关心学生, 融洽师生关系, 对他们进行指导, 无微不至的关怀, 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温情。使得师生关系核心温馨, 创造了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学习氛围。同时使教师教学任务可以事半功倍地完成, 学生也可以轻松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课业。一是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根本在于任课教师能否降低姿态与学生进行真正的心贴心新的沟通。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好坏, 区别对待学困生。对待学习上有难处的同学更要加倍关系防止他们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更不能因为家长经济状况区别对待学生, 不能有亲疏远近之分。二是爱心教育的方针必须在教学课堂中贯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德智体美劳, 而德居于首位。三是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 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 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走向, 学会去尊重学生的思想信任他们。四是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不定期地与学生们进行学习与生活上的交流, 了解学生的近况,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二、启发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 从启发学生自身思维着手。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激发学生创新的氛围。教学中要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 培养他们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课堂里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续编故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作潜力, 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其次, 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参与到教学设计, 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英语教学中, 将课堂变为一个比赛现场, 如英语的遣词造句比赛;英语短语的接龙游戏;英语朗读比赛等。大家试试看, 看谁说的好!在比赛中教师记录每个人的特点优势技巧, 结束之后分析对抗效果。最后将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在比赛中教学, 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语言的技巧。同时也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 意志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迎难而上追求遣词造句的英语精神, 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教师要细心分析每个人的进步与退步, 按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照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成功的机会。

最后, 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调动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教学的前提是掌握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状况,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差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向, 成绩的评价遵循三个标准分别是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训练当中的积极表现与优异成绩要进行表扬。努力构建轻松和睦的师生关系, 打造高效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三、在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立足于学生兴趣和爱好

英语教学要突出难点以及重点、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增强趣味性与娱乐性, 善于将情景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运用直观教学, 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接受英语教育, 愉悦身心的同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我们要牢记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去开展。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传授知识不能靠灌输, 不能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究和建构来获取知识。因此, 笔者认为英语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

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及时进行指导, 让学生有独特的学习策略

教学任务重, 时间紧。所以, 教师讲的时间要尽可能减少, 多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阶段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 不断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调控作用, 引导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 从而极大地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又要尽量发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指导作用, 从而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 使他们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实际分好组, 结好对子, 给更多的学生创设参与机会, 使全们得到自主解决的训练和感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写作教学过程中还要就关键问题和步骤进行适时的指导和引导, 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 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 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诸多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探究, 明确今后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方向和应改进的目标, 不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和反思, 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克金.英语教学新模式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2]杨廷瑞.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些体会[J].河南教育, 2011 (12) .

[3]孙圆通.多媒体促进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校园英语, 2011 (17) .

[4]曲艺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8) .

[5]韩国发.因材施教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研究[J].教育导刊, 2008 (6) .

16.如何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十六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创建策略

创建高效语文课堂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组织艺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二、创建“充满真情实感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用情感调动学生情绪,从而达到学知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基点就在于“情感”,源头就是对学生的爱。“爱与责任是教师的灵魂”。一个没有激情、没有爱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只有把语文课变成“情感的课堂”,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才能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只有在学生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推陈出新、前所未有”的精神。如教学《詹天佑》时,在学生熟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出办詹天佑展览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办展览这一创造性练习,展示学习所得,培养能力。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展览的一般内容:前言、事迹(图片、文字、实物)、结束语等;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根据课内外学到的知识,有的写前言,有的写事迹,有的画詹天佑的设计图,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各组推选解说员进行解说。学生在这种创造性练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得生动、学得扎实。

四、采用异步教学法,面向全体学生

语文教学具体实施中,我采用异步教学法。对成绩优秀的学生,除指导他们超前学习之外,课堂上我还让他们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40分钟内有较大收获,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会做为前提,针对他们的思维力,多启发提问,对于他们的闪光点则给予充分肯定,作业难度适中。使上层学生的潜力得到发展,下层学生逐步提高,品尝进步的快乐,使各类学生经常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提高兴趣,逐步把他们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教师必须把握面向全体,重视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层次性原则,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重视个性技能发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注重语文能力培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过程相结合,将语文能力培养寓于知识的领会、理解、运用、掌握之中,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培养不同个性技能,使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有效手段。

六、组织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最有效的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练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此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往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空前地好,学生能配合老师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设计上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练习,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七、优化教学评价

人人都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尤其小学生年龄小,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教师无意中一句鼓励的话,他们都能高兴半天。我们在课堂上要不吝啬赞美学生,每当学生回答完我提出的问题,都应该说:“真棒,你的回答很符合老师心目中的答案。”“哇,这样的想法老师都没有想到。”“没关系,我期待你下节课的表现,大家来鼓励一下。”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这样简单的话语能对小学生产生特别大的鼓励作用,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为了构建起高效的教学课堂,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继续研究和探索,寻找更多适合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武宏.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7.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篇十七

大冶市第十中学 陈光泽

摘要: 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还要确立全新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新课标 教学观念 评价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导学案教学

一.新课标英语教学理念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目的做了如下阐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动用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它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积极创设情景,以培养学生“能做某事”为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由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感觉学习很吃力,英语成绩下降,于是老师和家长想尽办法给学生补课或加大作业量。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痛苦反感心理,逐渐失去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学生完全丧失英语学习信心。笔者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太少,课堂的收获太小,而作业量太大,甚至经常做很多重复性的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有效的40分的课堂上充实快乐的学习,并减轻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作业所耗费的精力是非常必要的。

四.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普遍采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方式。课程计划的实施,教学过程的展开,教学目标的实现乃至师生关系的真正确立,应该说都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扩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广泛地认同和接受。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实质上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的轻松快乐,又有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革新和完善。(一)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要使教师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二)建章立制,积极反思,服务高效课堂。(1)认真总结,积极反思

要求学校根据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坚持天天有小结、周周有总结,并要求教师进行积极的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从学校教学管理上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实施高效课堂,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使为之服务的教研组集中备课、教研活动、德育活动、电教工作、后勤服务等都得到进一步加强,促使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建章立制,持续推进

要求学校立足长远,注重加强构建高效课堂的系列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建立推进课堂模式改革的长效工作机制。1.建立示范课验审制度。实行高效课堂“示范课”申报制度,所有申报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孵化室”接受专家评委验收,不能达到标准的再次申报验审,直到合格。

2.建立课堂巡查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安排的专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巡视,做到“有课必查,违规必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3.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实行“业务反馈”,值周校长在每天第八节课反馈当天课堂巡查情况,通报当天的工作情况,对违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

4.建立导学案评价制度。每周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一次评比,将优秀导学案收编入册,供学科教师参照学习。5.建立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制度。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制度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

6.课改与课题结合研究。针对同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

(三)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

建立高效课堂必须改变原有的课堂评价原则,我们作了如下改变:

由评价教师的讲解精彩度变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按参与学生的百分比来确定。由评价课堂的学生活跃度变为评价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学生是否学会学习。由评价教师的交流互动变为评价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变为评价教学结构的合理性。

由评价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转变为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是否明确。

由评价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转变为评价学生的学生课堂上板书、笔记和作业。

由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变为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和互助行为,教师是否关注学生并及时纠正。

(四)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另外,新课程改革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关注、去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A.创建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各班要根据学生学业水平、性别、兴趣爱好等状况,组建多个高效学习小组,建立了包括学习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小组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独学、对学、群学”。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独学”任务,高效学习小组完成“对学”和“群学”的任务。小组内因为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已经弄明白的同学请教,形成一种“兵教兵”的氛围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力争通过“群学”解决。课堂上,学生展示“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具体操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重视小组建设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合在作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可以得到培养,但如果组织不当,学生就容易出现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差的学生总是游离在外。所以我们要优化小组构成,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问题。

(一)小组的规模要合适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小组规模过小,提供信息必然有限,不利学生间的互助与交流;小组规模过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又会受到限制,主动参与者的数量反而下降,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因此我们在分组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教学的特点,目标、任务与学生的年龄,可分为四人小组,同桌之间的pair work,课堂内的师生问答,生生对话等。

(二)小组的成员构成要合理

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是实施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习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参与机会相对要多,而那一些基础差的、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往往成了听众,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他们虽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但往往力不从心,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为这类学生多创造表达的机会,积极引导这类学生主动起来,尽量保证组内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开口,不要让学生游离在外,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二、要建立合作学习的平等关系

英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享受乐趣,首先应建立起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

在一个班里,每个学生的基础、智力、习惯、家庭环境等会存有差异,导致个别学生会因此而自卑,使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大大降低,也可能会产生恐惧感、厌恶感,他们还可能不受其组员的欢迎。由于学困生的各种因素,所以他们总是担心说不好,自己的见解得不到组员的支持而不敢开口说。但优等生具备各方面的优越条件,是小组内最活跃的分子,受到其他组员的拥戴,所以他们往往是小组中的“代言人”,扼杀了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差的学生只能成为绿叶。我曾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英语写看图作文前,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述一个小男孩在早上骑着一辆自行车将到哪里,将要干什么等,其中有个组的一个平时少说话的同学说:“He is going to go hiking.” 另一个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马上说:“No,he’s going to school.Because he carries the bag.”结果全组的同学都认同这个活跃的同学的说法.其实这篇作文是让学生想象这个小男孩将要做什么,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就以上的情况,教师应消除学习差一些的学生的恐惧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平等的良好气氛,可以让这类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陈力就列”。根据他们的能力给以不同的任务,促使他们参与合作。例如要做到分工合理,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体精神。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认真倾听,踊跃发言等。通过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与别人是平等的,一样有责任为小组的成功出力。

(二)评价措施要公平公正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正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表扬改为小组的表扬,让整个评价的中心由表扬个人竞争胜出变为大家的合作成功。评价可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小组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时,评价成员对团体计划有贡献时,合作学习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小组合作的结果,更应关注合作的过程,要对小组合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加以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在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时,要注意做到如下两个方面:(1)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有些教师为了赶“合作学习”的时髦,认为只有“讨论”一下才热闹,这样就根本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我认为教师想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要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活动时应考虑教学目的,要把课本中的语言自然渗透到交际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在合作活动开展前要有明确的语言要求与合作要求。教师要通过到位的示范和引导,组织学生有意识地展开合作活动。在合作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2)要设计难易恰当的合作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例如有时提出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随意说话,甚至借此机会说笑,闲聊。这种讨论没有思维容量,没有深度,根本就是不屑一论的问题,学生对所谓的讨论失去了兴趣。盲目地运用合作学习,不仅耽误了学习时间,也减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和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四、要重视合作时间的把握

小组合作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时效和实效性。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本课的任务,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展开练习时,就匆匆结束合作学习活动,草草收场;有些教师安排上课的内容比较少,为了在课堂上拖延时间,就故意延长小组合作的时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提供充足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合作前,学生要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时要有足够的交流讨论时间;合作后,要有足够的反馈时间和检查合作学习的成果。只有这样,学习过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学习成果才能瓜熟蒂落。

五.教师要注意适时的引导和参与

高效的课堂是学生高度自主的课堂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有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参与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强化学科技能。要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师用创造性教法设计的各项语言交际活动。

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也享受到合作的快乐。首先是词汇学习中体现的合作,自主朗读——组长帮读——同桌互查——小组比读——竞赛抢答,学生乐此不彼。其次是对话、采访与阅读,小组合作更是少不了。比如在学习了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 一单元后我让学生带足原料,分组制做奶昔、沙拉或三明治,并用英语写出说明书,介绍原料和制作过程。学生分工合作,制作时不能出现汉语表达,如果不会用英语表达,可以求助其他同学或老师,如果都用汉语表达,该组就没有分数。

小组合作学习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为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全面的最优发展提供了保障。从教学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发展。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有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以为只要给学生做一个纪律的维持者就可以了,其实教师在此时应当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责任。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担当好以下的角色:

(一)要当好调控者和促进者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当学生在用中文交流或讨论别的话题时,教师应及时地制止并引导;当学生的语言出现严重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容入到小组合作中去。

(二)要当好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到合作小组中,把自己当作是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和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地合作与互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总之,合作学习不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插花点缀,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合作学习。同时我们要努力探索合作的最佳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促学、在合作中比学、在合作中乐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交流和表达的机会,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型”高效课堂学习方式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小组组长职责

1.督促、检查小组内各成员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2.督促、检查小组内各成员导学案的预习。

3.组织小组内的问题讨论,帮助、指导学习力较弱的学生。

4.汇集小组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计导学案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交给课代表。5.批阅小组内各成员的导学案,及时汇总情况,并作出评价。6.组织本小组在课堂上的问题展示。

7.指导、检查、规范小组内各成员的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纠错本。8.记录小组内各成员的发展状况。

9.对组内各成员从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10.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课 代 表 职 责

1.组织本学科的学习活动,布臵任课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当好任课教师的助手。2.负责学习资料的发放,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资料。3.督促、检查各学习小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4.督促、检查各学习小组导学案的预习。

5.对本班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汇集整理后,将班级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在下一节课前交给任课教师。6.记录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状态并进行评价。

7.根据任课教师要求及时收缴导学案和其他作业,统计各小组导学案及作业的完成情况。8.指导、检查、规范全班同学的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纠错本。9.协同学习委员组织好优秀作业、规范答题卷和满分卷的展览。

10.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合作学习小组考核办法

为配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管理,我们建立小组自评与互评、班干部评价、教师评价、年级部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小组实行周评、月评、期中评价和期末总评价四段形成性评价模式。

1.制定“班级合作学习小组考评细则 ”,张贴到班级专栏内,并严格执行。

2.实行班主任、任课教师、课代表和班干部负责制,分别考核量化班级合作学习小组,最后由班主任汇总成绩。班主任应让班干部明确职责,对他们的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执法作用,班干部要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每周按照“班级合作学习小组考评细则”,每日对各小组进行检查量化,每周一次汇总,填入量化公示表,定时评选出周“综合成绩优胜小组”,周“单项成绩优胜小组”,班内表扬;每月评选出各班月“综合成绩优胜小组”,级部表扬并公示。

3.实行小组成员责任制,对本组成员互相管理考核量化。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如:大组长(即行政组长)——要协调管理两个学习小组,应保证小组高效率的工作,保证每个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保证各司其职,帮助化解争端,提出下一步的建议,材料管理等;学习组长——负责组织问题讨论、讲解难题、检查作业、保证学习成绩的提高;负责纪律、卫生、礼仪、公务等,确保组内达到:讨论时只有自己小组能听得见,不需要讨论时,小组秩序井然有序;负责文体课的纪律、课间操的秩序和班内外文体活动的组织参与等。

4.要求:①各任课教师、课代表和班干部将本周记录的量化分于周五下午17:20交班主任。②班主任汇总后于周日晚8:00前将周/月报表报送年级部。③班主任要将材料分类整理并装订好存档。

5.年级部建立“量化考核标准”,定期对各班进行考评量化、公示、奖励。

(四)班级合作学习小组考评细则

一、预习

完成导学案及时且质量好的小组,加3分;完成“自我测评”较好的小组,加1分。(课代表计分)

二、上课

1.小组合作学习时,全员参与,积极主动,互相研讨,认真探究,大胆发言,记加2分;如果有一个同学游离于小组之外,扣1分。(任课教师计分)

2.在问题展示过程中,能积极主动的到讲台前为同学展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自己的学习体会及经验,较完整的,数量多、质量高的,记加2分或1分;错误的不扣分。(任课教师计分)

3.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受到教师表扬的,记加1分;有创新思想的,记加2分。(任课教师计分)4.“当堂达标检测”,必须独立完成,全部达标的小组,加3分。(任课教师计分)5.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表现酌情加减分。

三、课间

1.上课旷课的减2分;迟到的减1分。(由班长记录)

2.有(说脏话、大声喧哗、看不健康小说、吸烟等)不文明现象之一的减1分,填表时要说明事由,累加减分。(由班干部或相邻小组互相监督记录)

3.其他一切违纪的现象均减1分。(由班干部或相邻小组互相监督记录)

四、作业

1.及时上交,前三名的学习小组每组加2分,后三名的小组每组减1分。(由各科课代表直接在评价表上记录)2.作业(规范化训练):书写认真、规范,正确率高,全组都是优秀的加2分。(由任课教师在评价表上记录)

五、考试

1.考试作弊的,无论组内的成绩怎样,成绩判0分,并在全年级通报。在月、期中和期末总结时不得评为优秀小组。(班主任计分)

2.全组整体考试成绩超出年级平均分为“A”等的小组,加10分;等于或接近平均分为“B”等的加5分,明显低于平均分为“C”等的,减5分。(班主任计分)

3.全组整体考试成绩超出班级平均分为“A”等的小组,加10分;等于或接近平均分为“B”等的加5分,明显低于平均分为“C”等的,减5分。(班主任计分)

5.全组整体考试成绩和上次成绩比较取得明显进步的,加15分。

4.改错及时,教师讲评完试卷能及时改错并及时整理到纠错本上,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加2分。(课代表检查计分)

(五)制定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评价表 1.导学案预习反馈表

2.合作学习小组教师评价表、学生评价表 3.合作学习小组成绩周汇总表 4.合作学习小组成绩月汇总表

B.创建导学案教学模式.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失误;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分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运用导学案实施教学,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它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于学生的预习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A)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臵:即学习前臵和问题前臵。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学案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为了帮助学生自学

2、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3、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4、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5、学案教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6、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

7、能让学生尝试成功快乐

8、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B)、如何编制导学案(一)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而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3)参与化原则: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导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三)导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臵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四)导学案编制的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内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学案导学”.1、学习目标: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三维目标。

2、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3、学习方法: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4、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为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五)如何使用导学案。(1)导学案的基本流程: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根据课题内容,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利用填空和小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即知识问题化。

(二)要点提炼归纳(学法指导)

将重点、难点知识中的规律性和结论性的知识进行提炼归纳,可利用对比、列表等形式,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问题讨论

讨论题的设计要注意:1.要根据教材内容顺序设计问题。2.问题块不要切的太小、太碎,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以有利于学生有一定思维发挥的空间,题目数量3—5个为宜。3.问题不要预设的过多,以避免课堂生成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典型例题

选择的例题要有一定的典型性、新颖性,要有利于课题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与突破。

(五)自我测评

题目的设臵要有序列性(即题组的形式),要注重基础。

(六)知识整合

通过知识整合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构建概念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当堂达标检测(2)导学案的使用

⑴导学案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学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死记硬背变为体验感悟,由单纯的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⑵每个导学案必须使用电子稿并保证提前2~3天发给学生。即每个教研组必须先周做好集体备课(每周1~2次),做好分工,教研组长要把好关并签字。

⑶导学案的编制为学生的预习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使学生学有方向。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习小组(建议每4人一组)的管理,发挥好小组长的重要作用,及时做好全面的检查与督促,把握好学情,这是用好导学案的关键。

⑷在预习过程中,对于个人存在的疑难问题要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小组长记录到疑难问题反馈表上,统一由课代表收交并将问题汇总,提前交给任课教师。

⑸导学案中的各环节,除了“四

(六)知识整合、(七)当堂达标检测”在课堂上完成外,其余各环节均在课下预习时完成。

⑹“四

(三)问题讨论”在课下预习时完成,教师在发放学案后,可根据小组特点安排课代表进行分工,让某一小组在完成各个讨论题的前提下主要完成一个“问题讨论”,让小组长在课下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在上课前,每个小组可将讨论好的问题,板演在小黑板上,用于上课时展示。每一小组展示完成后,可让其他小组对相关问题提出疑问,本小组成员要及时给予解决。对于学生解释不完善、不准确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然后讲解对应性“自我测评”题,注重方法讲解。

基本流程:据问题分工再讨论——小组问题讲解(展示)——提出问题——解释疑问——对应练习讲解。

(c).教师如何营造一个具有活力,高效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生命力,更有效。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4、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高效课堂模式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主动汲取知识。让教师从疲惫的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

结束语: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程,它需要教育专家,特别是身居一线的广大教师的积极投入。我们既要学会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又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的适合不同学情的好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的做到高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2003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材料汇编 2010 王跃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

上一篇:信用卡分期贷款购车下一篇:二年级体育下册 韵律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