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贝卡利亚之《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2024-09-20

读贝卡利亚之《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1.读贝卡利亚之《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篇一

读《论犯罪与刑罚》有感

仍然记得,进入福州大学法学院上的那第一课精彩纷呈的刑法课,翻看当时王玲老师评论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的笔记,那些字迹里仿佛也透着我当时的愤懑与不解,当初的我一定是不理解的吧,凭着满腔热血一身正气毅然选择了法学,梦想着可以扫尽天下不平事,让所有的罪犯都落入法网,总觉得对于那些罪大恶极之人不实行死刑,法的正义公平不能得到声张,情理难容!经过法学院3年多的学习,我对法学的认识不再如当初一样的肤浅,法不仅仅是正义是公平,也是程序是制度是经济基础当代国情下的产物,了解了牺牲个案的正义为的是司法整体的正义,就不会再为辛普森杀妻案而愤愤不平,不会再为一些明明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因为疑罪从无原则而无罪释放而觉得法律不公正,也渐渐懂得诉讼并非可以解决一切事,渐渐的接受,法律的真实并不一定是事实的真实„„但凡了解和领悟到立法者的用意所在,便会明白和接纳现有一些制度的设计和改革。从大一时一知半解的阅读《论犯罪与刑罚》到法学课程完成后的重新阅读,反复地回味,以下是对《论犯罪与刑罚》的些许感悟和理解。

《论犯罪与刑罚》初版于1764年,是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的经典著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影响极为深远。全书洋谥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光辉,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主张刑法改革,奠定了近代刑法罪刑相适应的量刑原则。本书的精神与思想对多国的刑法改革产生了具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刑法领域里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无论是

在法学初学时还是受过正统法学教育之后品读,都会感觉思想接受强烈的冲击与洗礼,让初学者领悟,让法律人再次警醒并有更深的感触,仿佛聆听伟大的法学家的尊尊教诲,历久弥新。

《论犯罪与刑罚》中,我看到的是作者对法律弊端振聋发聩的指责,对鼓舞人心的宽和人道刑法原则的大力提倡。作者言语犀利简洁,小专题单独成篇短小精悍,但都极具说服力,发人深省,经典的思想与论述层出不穷,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读完觉得醍醐灌顶,对刑法及刑法原则的精神所在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领会。

引言中,贝卡利亚认为,人们只有在亲身体会到关系着生活和自由的最重要事务中中已充满谬误之后,并在极度的灾难把他们折磨着精疲力竭之后,才会下定决心去纠正压迫他们的混乱状况。因此他主张利用优秀的法律促进过渡,而不是等待缓慢的人类组合更迭运动在坏的极点上开创好的开端。这是对法律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具有滞后性这一理论的颠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有时候,适当的法律革新也能给社会带来进步。

贝卡利亚对作为刑法起源的惩罚权进行了阐述,他把社会契约的理论运用于刑法学说,认为:人们为了享受自由才割让出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人们割让出的自由的总和,组成国家最高权力。每个人都希望交给公共保存的那份自由尽量少些,只要足以让别人保护自己就行了,正是这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惩罚权,一切额外的东西都是擅权,而不是公正,是杜撰而不是权利。在此基础上,贝卡利亚认为,刑事法官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且法律解释需持久而稳定,“法律的精神需要探寻”是危险的公理,因为法律解释飘忽不定会给与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进而导致法律的不公正。接下来,贝卡利亚通过对具体的法律制度弊端的批判,主张刑罚的宽和和人权的保障。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刑讯,刑罚的宽和以及死刑这三章节的论述。关于刑讯,贝卡利亚认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这一理念在我们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已被采用。贝卡利亚认为在罪与非罪尚有疑问时对公民苛以刑法是没有根据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与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刑讯让痛苦称为真相的熔炼炉,它会造成这样一种奇怪的后果:无辜者处于比罪犯更坏的境地,尽管二者都受到折磨,前者却是进退维谷:他或者承认犯罪,接受惩罚,或者在屈受刑讯后,被宣布无罪。但罪犯的情况则对自己有利,罪犯只要强忍痛苦,就可能获得无罪或较重的刑罚改变成较轻的刑罚,而无辜者却可能承认了犯罪,即使最后被宣布无罪,也受尽了屈刑。所以,无辜者只有倒霉,罪犯则能占便宜。贝卡利亚一直在强调刑法的宽和,他从刑法的目的为突破口,他认为刑法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已犯下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只要刑法的恶果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好处,刑罚就可以受到它的效果。”

废除死刑是贝卡利亚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这一章节也写的尤为精彩,开首,贝卡利亚提出“人类可以凭借怎样的权利杀死自己的同类”的问题,他认为,如果人们可以把生杀予夺大权交给整个社会,那么说明人原本就有这种权利,这与无权自杀的理论是矛盾的。一种正确的刑罚,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犯罪就足够了。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如果说死刑的作用在于威慑的话,苦役比死刑更具威慑力,因为死刑只是瞬间的痛苦,而苦役则是长期的折磨,每次以死刑为国家树立借鉴都需要一次犯罪,但是终身苦役,只要一次犯罪就为国家提供无数长存的借鉴。用死刑来向人们证明法律的严峻是没有益处的,体现公共意志的法律憎恶并惩罚谋杀行为,而自己却在做这种事,它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杀人犯,这是何等的荒谬。

贝卡利亚强调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他认为,惩罚犯罪的刑罚越是迅速和及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它减轻了捉摸不定给犯人带来的无意而残酷的折磨。再次,对于罪犯最强有力的约束力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法律应确定,法官应根据法律无私公正的判决,不能有过多的自由裁量,因为“仁慈是立法者的美德,而不是执法者的美德”。贝卡利亚把犯罪分为了三类,有些直接毁伤社会或社会代表的,有些犯罪从生命财产或名誉上侵犯公民的个人安全,还有一些犯罪属于同公共利益要求每个公民应做和不应做的事相违背的行为。

贝卡利亚认为一切优秀立法的主要目的应是预防犯罪,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刑罚价值问题上持双重预防价值说,在刑罚的双重预防目的中,贝卡里亚更强调一般预防的价值。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把法律制定的明确和通俗,国家集中全

力去保护这些法律。再次,是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还有就是激励美德和完善教育。

贝卡里亚阐述的最终结论是:要使刑罚不成为一个人或许多人对个别公民的暴力行为,它就应当是公开的、及时的、必要的,是在该种情况下可能判处的刑罚中最轻的、同所犯的罪相适应的、并在法律中有明文规定的。

《论犯罪与刑罚》篇幅短小精悍,却寄托着深远的立意,尽管多次阅读,每次都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但我深知自己的认识还很浅显,名著的阅读使得我得以聆听法学家的思想并从中汲取一些一些精神,我相信但凡可以摄取一二,已是受益匪浅,若是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能领悟一些刑法的精神,这些经典的论述对一个法学学习者是弥足珍贵的,正是这些理念,这些精神使得我们在未来职业中可以有一个法律人的视野和思维,使我们在做职业生涯中无愧于法理,无愧于法的精神所在。

上一篇:营销心得读后感下一篇:特殊工时执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