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2024-08-23

信息素养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一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层出不穷,而对于信息的处理与判断成为信息化时代必备的素养。而大部分初中生并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与信息知识相关素养尤为重要。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构建实践活动体系,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将对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路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着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主动解决信息问题。同时,在实践活动课程中,也应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信息分辨能力,最终提高其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概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应用,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虽其对信息素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将其综合来看可知信息素养的来源主要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意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处理信息时面临道德问题的做法。而对初中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主要指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时是否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并在接受信息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在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前,需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一个具有优秀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意识到信息的优良,从而做出合理决策,也能对信息需求及潜在的信息问题做出甄别,并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主动从信息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以评价、组织,从而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广义概念而言,需要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并在信息环境中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二、中学生需具备信息素养基础能力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主要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与注意力,学生可通过浏览信息了解信息的作用,从而生成积极的信息需求。可以说信息意识决定着学生使用信息的效果与程度。学生只有具备信息意识才能结合需求去主动寻找信息,并主动学习相关技术。信息意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意识信息的重要作用、确定信息时代创新观念、对信息具有积极的需求。此外,学生还应将社会需求自觉转化为个人需求,对信息具有一定敏感性与敏锐的观察力,从而迅速发展具有价值的信息。

2.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主要指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道德素养,准确来说是指对信息生产、加工、传播与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规范的准则。是每名网络使用者需要遵循的信息道德标准。作为信息社会的新生力量,初中生需要具有信息道德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人生观,从而自觉避免不良信息,提高信息甄别能力,遵循信息思想道德,规范自身网络行为活动,积极参与信息社会创建。例如,学生需要文明上网、不主动制造并传播病毒、不散播不良信息等。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根本,主要指学生可利用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并主动创造具有积极作用的信息。只有学生掌握有效的信息能力,才能更好的开展信息活动,并利用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环境下网络信息的作用与价值,将信息作为学习动力进行传播。通常情况下,学生应具备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与创造能力、信息表达与发挥能力、信息合作能力等。

4.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基础,主要指学生对信息相关概念的了解,并对信息传播源的掌握与利用。通常来说,信息知识包含传统文化知识,例如信息技术读写、计算的能力;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信息化社会、环境的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准则等。同时,信息知识还需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原理、作用、发展等知识。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路径

1.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大多仅教导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基础金恩,而没有对学生实际技能运用、生活与信息环境的关系等知识进行讲解,这样的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无法使其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按照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为此,教师需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作为工作目标之一,并利用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解答信息技术实践难题,向学生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要遵守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从而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奠定基础。此外,教师无法有效避免网络不良信息的出现,此时,可将网络不良信息作为反面教材,向学生展示错误例子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教师还需对不良信息加以了解,寻找相关示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向学生展现。教师亦可对不良信息加以评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告知学生正确做法,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网络不良信息有所甄别,并有效知晓处理不良信息的方法。学生不仅具有信息素养意识,也能在技术上有所进步,在思想道德上有所提升。

2.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充分运用校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严谨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学生运用信息能力,为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需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工作。为此,教师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且初中生思维较为跳脱,不够稳定,只有教师技能稳步提升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然后,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充当辅助人员,在学生出现困难时加以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也可有效挖掘出信息技术教材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专题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网络环境互相讨论,从而感受到网络环境中各类信息带来的冲击,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3.构建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表明,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最重要的有效突进便是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与活动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利用“word”软件编写文档时,可用此主题举办活动,组织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对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与讨论,不仅有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还通过课外延伸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同时,教师还可创建动手操作累课程,使学生主动对信息进行处理,有利于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形成,亦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相较于传统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实践活动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特点,为此,教师需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际对信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理解与实践,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例如,教师可在讲解“E-mail的用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创建邮箱,并收发文件,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师可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此外,初中生思想跳脱,思维较为躁动,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加以了解,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及对信息接受特点,从而制定针对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并能有效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同时,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对学生道德素养加以引导,发现学生遇到道德事件时,需要明确指出学生不当做法,引导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教师亦可让学生自主处理信息问题,观察学生道德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帮助。

4.加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

教师首先需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并构建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信息技术教师要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将任务驱动作为主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情景。同时,还需将课程目标进行细化,分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道德素养等模块,为信息素养的提升指引教学方向,教学过程清新明了,具有较强的明确性。究其根本需要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具有基本信息知识,还要掌握信息加工、表达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以学习基础为根本,教师亦需注重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增强学生信息技能,并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信息环境的影响,增强学生道德责任感,从而有效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5.建立科学评判标准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可促使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加以掌握,并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建议,从而改变不良行为,提升自我。教师亦可充分了解自身教学过程的不足,从而及时纠正,为学生营造健康、有趣的教学环境。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判标准皆以考试分出为主,应试教育的原则限制学生的发展,若要建立一个合理化评判标准,需要转变传统教学原则,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判,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实践性较强,若像其他科目一样根据教材理论进行评判,无法有效得知学生实践技能的优劣。因此,教师还需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将学生学习过程、实践过程、网络应用过程纳入到评判标准中,在基础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走入人们生活中,作为新生力量的初中生,其思维较为跳脱、活跃,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学生无法有效进行甄别与处理。因此,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加强文化素养提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杜艳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42):109-110.

[2]黄相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31-32.

[3]赵虞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J].新课程,2010,(02):145-146.

2.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笔者所能查找到的有关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的界定,最早源于2005年马若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论述,在此忽略了诸如“信息时代的教师教学能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教学能力”等说法。

通过研究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界定,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有两个强调重点:第一,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如“教学过程全优化”、“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等。笔者认为,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信息化教学其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第二,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界定无一例外地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是当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术语,其内涵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信息化是指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由此可以认为,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信息技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的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概念的内涵

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般容易与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概念相混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许多学者在探讨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往往采取“两两比较”的方式,而笔者认为,上述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可以放在一起来思考它们之间的语义网络。因此首先分析相关概念界定的基本内涵,再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中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关于其定义,除了在某些文献中为了交流方便而自创的大量规定性定义外,引用较多的是以下两个定义:

信息素养是人们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工具或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具有能力去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寻找、评估与使用所需要信息的综合能力。

前一个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Paul T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后一个是1992年美国图书馆学学会会议对信息素养下的定义。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界定,从中总结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信息素养首先是指信息的获取、检索、存储、组织、利用、表达、交流、评价、整合、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二,信息素养是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

第三,上述能力只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可称之为信息能力或信息素质),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统一体(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亦可统称为信息修养),内化为社会个体最基本的心理特征,是信息时代必备的素养。

2.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与上述信息素养中的信息能力联系在于:一方面,信息的获取、检索、存储、组织、利用、表达、交流、评价、整合、创新等都是利用信息技术去实现的,否则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处理即思维,不属于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定义来看,信息技术是指用来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另一种常见的解释是:信息技术指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由此可以得出,信息技术能力就是利用技术来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就是信息素养中的信息能力,推而广之,信息素养亦可称之为信息技术素养。

许多文献中有“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法,并强调了其特殊性,但教师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个体,首先他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与其他社会个体具有一致性,在信息素养的构成、标准、习得等方面教师与其他社会个体之间没有特殊性;如上文所说,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教师信息素养的特殊性在于如何利用其具备的信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教育技术能力

从素养、素质和能力的关系和广大学者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解释来看,教育技术能力更应该称之为“教育技术素养”,如李玉环认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带有教师职业特点的教育技术知识、技能和情感因素。”[1]具备教育技术知识、技能、情感(或意识、能力与道德等)即具有教育技术素养[2],而教育技术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更多学者倾向使用“教育技术能力”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是受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影响,因此分别以“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素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各数据库进行“篇名”“精确”检索(检索日期:2013-1-16),查找到的文献分别为934篇和69篇,可见《标准》影响之大。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标准》,而在《标准》将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均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部分,此四部分已超出“能力”的范畴,也应属于“教育技术素养”。

由此可认为,教育技术素养由教育技术意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道德构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从上述对各概念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技术素养的一部分、教育技术能力则作为教育技术素养的一部分。

假若在信息技术素养前加上“教师”二字,那么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教育技术素养的关系又如何呢?如前所述,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一种综合体;另外,沿用何克抗教授关于教育技术能力的界定,教育技术素养可理解为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的综合体。

由此,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技术素养中的“技术”是不是就是指“信息技术”呢?如果“是”,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如果“不是”,那教育技术素养中的“技术”又指什么呢?在教育技术界,通常认为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很显然信息技术是有形的物化技术的一种,不应把教育技术素养中的“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因此,教育技术素养应包含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文献中探讨较多的是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二者是等同的[3],也有研究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体现[4][5],,从二者的构成来看,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尽管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但最终结论始终未能跳出我国《标准》的框架。该标准自2003年起开始制订,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研究与开发,深入地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6],具有很好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该标准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而综合国内现有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成果,信息化教学能力基本上涵盖了《标准》当中的能力部分,虽然不能把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等同,但“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体现”的论述还是很准确、中肯的。

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最底层深灰色的、最外圈的圆表示“教育技术素养”,向里、浅灰色的与“教育技术素养”圆内切的圆表示“教师信息素养”;四个无色的相交的小圆分别表示“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在“教育技术素养”圆内则表示“教育技术意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道德”,在“教师信息素养”圆内又表示“教师信息意识、教师信息知识、教师信息能力、教师信息道德”与“能力”圈内切的白色的、最小的圆表示“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2]何克抗.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信息技术能力吗?[N].中国教育报,2006-06-19.

[3]刘富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4]张艳.高校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5]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依托教学设计 培养信息素养 篇三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信息意识 信息道德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1 根据课程标准,分解教学目标,把握每一课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教学内容良好的把握,便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着力难点,阐释疑点。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理解,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每一章节、每一课时的具体知识点。

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准确把握本章节、课时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应用要求,从而确定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中再分析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如何去突破它。

以上的两个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点的方法,要想使每一节课都做到知识点明确,并且紧紧围绕知识点设计教学过程,启发学生在攻克一个个知识点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学会学习,持之以恒,学习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2 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的整合可分为本学科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两种方式。

2.1 本学科内部的兼容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本学科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对信息技术有较深一部的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辅助本学科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对课件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课件接受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更感兴趣,同时教学任务也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如在教授画图中的一些简单工具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课件的热区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当学生把鼠标指针放在一个工具上或在这个工具上单击鼠标时,工具的旁边就会出现这个工具的作用及用法等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看资料来自学这些工具。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效,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网络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以网页的形势放在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flash就可以实现),让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2.2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兼容

课程整合是使各学科分化了的各要素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教学设计实施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

学生的情感领域是丰富而复杂的,还会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时,学生就不会认真学习,而是自己动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常见的就是打游戏,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中最让教师头疼的问题。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情感需要上去作考虑,则易于一味地责怪学生不听话,简单草率地认为他们是不守纪律的学生,这样对改变课堂教学并没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设计难易适中的教学任务,设计的任务既要考虑能力较差的学生,又要考虑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让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得到激励,又要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比如我们进行网页制作的教学章节中,首先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网站的主题,设计教学任务,通过几节课来完成成各自己的网站。因为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他们乐此不疲,能够自发地进行行为分工:收集资料,网站布局,修饰等等,学生自己协商解决矛盾,想办法克服困难。完成作品后班级成立评审组对几个网站进行评价。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组织与引导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4 教学设计过程中,做好教学评价,以评促学

新课程实验强调和落实“以学论教”的管理思路,即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能力发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业绩。按照这种思路,我也实践了“以评促学”的教学思路,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把教学工作和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作业质量和特色展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采用等级量化的办法给每位学生评定每节课的得分。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变化及其进步情况。我还发动骨干学生参与到这种学习评价中来,使他们逐渐认同并在乎自己每节课上的评价表现,并把进入典范水平、奖励加分当作努力目标。在此基础上,我按章节单元、阶段复习、期末统测进行了若干次测验和考核。平时则根据每个单元的基本要求进行简单的重于了解的上机测试,期末则侧重综合各种操作技能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上机测试。

4.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四

一、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早在20世纪70年代,信息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美国就尝试给信息素养一个定义,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到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出的信息素养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与Doyle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的王吉庆教授在谈到怎样理解信息素养时认为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意识情感、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具有一定的信息能力。

两个定义都强调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不仅包括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和技能,个体对信息的态度,对信息的评价与判断,合理与准确地利用信息,形成自己的信息道德观念,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同样非常重要。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能的有效发挥得以体现,而信息技能发挥的好坏则与信息意识和文化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应该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即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最易评价量化的部分。主要包括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工具、编辑生成信息工具、信息管理工具等。

第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实现信息创新和评价的.能力。

第三,信息道德观念。这一点强调在网络上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熟悉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并具有信息过滤能力,在茫茫网络上迅速获取有用信息。

第四,信息协作能力。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在,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某个工程或一项研究成为一种趋势。网络信息工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便的交流方式,利用信息媒介实现和外界与他人的和谐协作是信息化人才要必备的一种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学习者积极主动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目前,基于对信息素养含义更为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教育界产生出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应该怎样教、教什么的争论,提出信息技术教育应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

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作为一种操作技能单独授课

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工具,是进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前提。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之初得到普遍重视。提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首先就会想到关于硬件设施建设的一串数字,到,我国有3000所中小学校建立校园网,2万所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与硬件建设同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能学科来教,内容更侧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计算机使用操作方面。

2.作为认知工具,辅助课程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不断认识到计算机的工具性作用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或者学的工具出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课件设计、开发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加深了对计算机多媒性和强交互性等特性的认识。在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较特殊的教学媒体出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3.与学科教学整合

90年代后期,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信息获取更为方便,通过网络媒体可获得海量的可用信息。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单纯听老师讲授,从教科书中获取知识改变为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收集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教师信息权威的地位被动摇,教师由单一的教学信息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促进者和专家等多种角色。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有:利用网络的检索信息功能,获取学习研究所需要的资源;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信息平台,完成知识的传递并组织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将像纸笔一样作为学习工具,融合到学习过程中来。

这三种信息技术教育的形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所侧重,又相互融合。教授基本技能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技能处理实际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以提高操作技能,熟悉和了解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仅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它更要融合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

三、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协作的空间,是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信息过滤、资源共享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管理和协作的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用户信息库:信息平台面向特定的用户群体,比如某个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或者为某个班级服务,使用群比较固定。对用户信息的简单统计有助于了解网站的使用情况,管理和调整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登录ID、密码、登录次数、在线时间、发表观点及推荐了哪些学习资料等个人信息。

公告栏:关于教学活动的安排、提醒大家的注意事项等,由管理教师发布。

教师推荐栏目:推荐文章、参考书目、思考题目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把关人,要具有一定信息过滤能力,推荐的信息资料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适合学习者学习。

作业专区:学生的作品库。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还可以对其发表评论,达到相互借鉴学习、彼此激励的目的。

站内邮件及E-mail的通信方式:用户登陆后,可以在个人信息一栏中看到自己有几封站内信件。便利的交流方式,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热情,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信息协作的能力。

我们的书架:学生通过上传页面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学习资源上传到服务器,增强学习者的信息共享意识。对于有学习价值的资料,经教师确认,管理员可以添加到精品区里,作为学科结构化资源,永久保存。

BBS:分为不同的讨论版,选举对这一方面感兴趣、有特长、有责任感的学生做版主,负责秩序及内容维护,管理教师可通过邮件与版主联系,获取大家最近的思想动态。同时,在学习进行到某个阶段时,教师也可组织一次关于某个主题的讨论,并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引导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学习者在与外界不断交互和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自己的信息道德观念。

查询功能: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查询内容──用户信息查询和信息资料的检索。学生可以察看自己的个人信息,了解自己的学习历史;教师通过浏览学生信息,可以掌握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展。方便的资源获取才是真正的资源共享。网站清晰的导航固然可以帮助用户找到相关的主题,但是对于目的性比较强的用户,基于全文内容的检索功能可以帮助他们直接到达搜寻的相关页面,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在局域网中实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强交互性和非同步性等特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和机会。平台与数据库相连,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信息的统计和查询浏览,方便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通过管理教师的组织,给学习者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空间,学习者能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提高他们的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通过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需要的条件

1.要求管理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只是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了一个环境,提供了一种信息管理的工具,如何利用这个环境来组织教学活动是管理平台能否发挥最大效率的关键。组织管理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在于怎样设计、组织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还要能够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此外,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一定的信息评价、过滤、组织的能力,切实承担“把关人”的责任。

2.学习者具有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只要具备简单的上网知识和文字处理工具的使用能力的学习者就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学习以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

3.网络硬件环境

具备校园网或局域网的网络环境,具备比较良好的上网条件。

五、结语

5.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五

信息化是当前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家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认识到上述教育理论的同时,还要认真琢磨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理论真正用到实处。

一、认清教学对象

我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还是处于填充教育的思维中,希望老师手把手地教学,不善于开动自己的脑筋去思考问题。这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开设目的并不是非常了解,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用来给他们玩游戏、上网聊天。其次,由于受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又各有不同,有些学生实际操作熟练,有些学生甚至还不知道怎么操作计算机。

二、认清了解所教科目

明确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后,还要了解的便是信息技术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信息技术课的总体目标是:

1.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采集、加工、发布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3.使学生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4.能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备课,将信息技术课本读细读透,设计好每节课的教案,难易适当,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稳固基本操作。第一学期主要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WORD软件的操作;第二学期主要讲授多媒体信息处理和如何制作多媒体演讲稿;第三学期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创建网页;第四学期主要讲解数据处理和Flash动画制作。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知识水平。

三、履行好教师的职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副科,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总是会忘乎所以,故在课堂管理中决不能放任学生胡来。毕竟信息技术课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学生上课的地点改在微机室。学生面对计算机,又有网络诱惑的时候,听课效率极低,而且他们的识记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所以我们必须先从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态度着手,先要纠正他们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的错误理解,让他们明确信息技术课开设的意义,不是为了让他们沉迷于网络世界,而是让他们能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综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学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才能使教学有突破,才能使教学有生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初级阶段,还没完全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学比较吃力。老师应通过讲授,为学生搭建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上课时,单一的讲授演示法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备课要充分,读透课本,不盲目看参考书,而是自己先从课本中找出重难点,多想上课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将其记录下来;其次就是上课时为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任务和目标,将上课目标和上机作业写在黑板上,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上课要求,同时注意讲解内容生动有趣,在演示法中也可以穿插类比法、对比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为活跃课堂气氛,有时在复习课上可分别请同学上台实际操作。同时,要适时检查班上同学的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要及时对课堂出现的一些教学问题或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多和有经验的老师沟通、讨论,及时改进。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是反映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崇高的道德感情,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是启迪学生智慧和思想的心理条件。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师爱不是无条件地包容学生,对学生的“爱”要爱得有度,让学生感到老师的爱中有包容更有严格。

6.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六

信息意识指学生呢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意识。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激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学习动机,引发对信息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例如学习了《赵州桥》后,学生对桥的结构与力的关系领会不了,我就让学生回家查找资料,同学们丛刻外资料上查到了斜拉桥、吊桥、架桥等许许多多桥的知识,通过查找学生大体知道了桥的设计原理和成立的条件,各个成了小小的“桥梁行家”,有的还说长大要造一座桥呢?对于引力、拉力、承载力等,有了最初的想学的欲望,为以后学习集合学与物理学奠定了良好的信息基础和兴趣基础。学了书信以后,我给全班的同学发了信,并要求他们回信,全班同学为了和老师通信一下子掀起了写信的热潮,而书信的写法在写信的过程中也逐步掌握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信息产生了兴趣,才能初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二、强化训练,注重时间,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信息源,并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源,查找信息资料,完成一定信息任务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得以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每一步活动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比如《黄山奇松》一课,可通过师生群议确定信息任务为:黄山松究竟有哪些奇特的姿态?除了文中介绍的几中奇松外,还有哪些奇松呢?迎客松为什么会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及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为体明确了,我门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黄山松的奇特姿态可以查找相关图片以及古今赞美黄山松的诗词文章;迎客松为什么是黄山的象征,可以查找有关迎客松的生长位置、生长特点和相关图片介绍。信息来源有了,许解决技术问题,我门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查找,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有关黄山奇松的知识。

三、引导积累,知道运用,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目的的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把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以及望站地址灯油关信息,有选择有重点地摘抄,并知道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储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四、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集成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培养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把学生集成的信息用各种途径发表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7.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七

一、积极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 幼儿园教育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园内资源、家长资源和网络资源。为了充分发挥3种教育资源的作用, 我园积极创造条件, 营造顺畅快捷的信息化环境, 使各种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 我园创建了“xingfubaby”网站, 由园所网页、班级网页、教师博客、幼儿网页组成, 实现了全园信息的共享。在日常管理中, 我园注重对网站建设的管理, 网站主页栏目由中层领导分工负责上传, 班级网页上传由各班教师负责, 内容包括:班级月、周教育计划、家园直通车、主要活动照片等。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园还与中国移动合作, 创建校讯通平台, 通过短信实现了幼儿园、班级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各种教育信息的传递及时方便快捷。

跨越时空的网络拉近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这里成为信息交流和展示教育智慧的平台。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网络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我园每月开展各班网页评比活动, 以家长的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 教师们运用网络的能力在建设班级网页的任务驱动下快速提升。

第二, 在建设网站基础上, 我园还尝试建设具有本园特色的教学资源库。以五大领域课程为内容, 收集各领域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主题网、教育活动计划等, 以实现园内信息资源共享。

第三, 为每班安装童易教学软件。童易教学软件是很多幼教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中包括278个主题, 为教师开展各领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资源, 缩短了教师盲目上网查找信息的时间, 使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设计课堂教学和对幼儿的关注上。尽管我们无法获得专家的亲自指导, 但通过这套教学软件, 我们依然可以得到专家的引领, 分享众多幼教专家的教育智慧。

丰富的信息资源, 顺畅的交流环境, 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园本教研, 培训教师信息化技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赖于熟练的信息化技能, 遵循在实践中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的原则, 将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与园本教研有机结合。在园本研修中, 建立以学习、交流、合作与发展为基本要素的教师“研究共同体”, 图1, 图2为我园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

在行动的过程中, 我园着力建设两个共同体,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能。

一是建设常规教研共同体, 以年龄班为单位, 以班级全面工作为研究内容, 提高保教质量, 活动形式以月末评估检查为载体。

以前, 我们的评估形式以年龄班全体教师下班实地检查各班环境和班长汇报工作为主, 实施一段时间后, 我们发现, 这样的评估形式: (1) 耗费时间较长; (2) 不能反映各班一个月活动的动态发展过程; (3) 无法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了改进这些弊端, 我园将信息化手段引入月末评估过程。

我们为每个年龄班配备了DV机和数码相机, 并利用休息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集中培训。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一般按以下步骤设计制作: (1) 根据课题收集和整理原始图片、文字资料。 (2) 通过扫描仪将原始图片资料输入计算机将其转换成计算机所能接收的数字文件。 (3) 利用Photoshop, PhotImpact, Fireworks等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文件进行处理和制作。如:完成对图片的缩放、反转、淡化、清晰、润色、合成、修改、强化等特殊效果的处理, 甚至可以根据需要从图片中删除于教学无关的东西;利用CorelDraw, Freehand等图形处理软件绘制插图;利用Animator Pro, Flash MX, 3Ds MAX等动画制作软件来制作动画。 (4) 利用PowerPoint, Authorware, Flash MX等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将处理好的文件, 即图片、文字、动画、声音进行编辑合成, 借助计算机轻松快捷地进行“板书”“画图”“演示”“比较”“总结”等操作, 制作成完整的教学课件。这一系列的操作与应用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 提高应用的科学性、准确性。我们要求各班运用所学技术记录和展示班级一个月的重点活动, 包括班级环境、主题活动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关键行为等。评估检查方式以各班通过视频和演示文稿演示为主, 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再去各班实地考察。这样做, 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信息设备的能力, 增加了月末评估工作的科学性, 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更加自然和全面。

二是建设实验研究共同体, 以课题组为单位, 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载体, 打造园本特色和研究型教师队伍。

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的理念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 围绕我园“十一五”立项课题《提高教师指导科学区活动能力研究》, 教师们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技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迅速提升。

操作和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本质, 幼儿的知识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和建构的, 通过亲自摆弄和探索, 幼儿学会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操作和实验。然而由于幼儿实验尝试的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 而且科学活动多为小组活动形式, 幼儿教师不能做到及时指导每一组幼儿, 这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 记录每个 (组) 幼儿的实验过程, 然后根据录像或照片, 与幼儿一起回忆实验过程, 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自己操作的问题, 从而澄清自己的模糊认识, 建构正确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例如:我园大一班幼儿的自然测量活动中, 4名幼儿分别用小棍测量桌子的长度, 结果却差异很大。为什么同样的测量工具、同样的桌子, 结果却不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同时, 播放每个幼儿测量过程的视频, 并将关键细节用数码照片进行再现, 请幼儿进行对比观察, 看看每个小朋友是怎样进行测量的?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非常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 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测量过程中的问题, 如:不是从桌子的头开始量;小棍与小棍之间的缝隙太大, 不是一根挨着一根量;测量时小棍摆歪了, 不在一条直线上等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 孩子们也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 而正确经验的建构正是来源于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 真实再现了幼儿操作实验的过程, 使幼儿不但看到了自己的实验过程, 还能与别人的实验过程进行比较, 从而丰富了所有幼儿的经验, 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 它可以再现, 可以重复, 可以放大, 可以缩小, 将多媒体技术的这些特点适时的应用于我们的科学课堂, 让抽象的转化为具体, 虚幻的转换为真实, 消失的进行重现, 引领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小培养幼儿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

持续的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为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她们熟练掌握了各种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方法, 学会了利用网络检索和查找各种信息, 尝试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体会到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便和快捷。

三、开展教学实践, 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 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的整合, 即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 从教学需要出发, 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机结合, 统一在一定时空平台上, 建构有效地教学方式, 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选取各领域适合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内容, 要求各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做出具有整合性特点的课件, 并付诸实施,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研讨, 图3为我园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经验分享。

如语言领域的诗歌和散文, 语言优美, 意境幽远, 通常以排比、对仗等句式为主, 但由于诗歌和散文语句精练, 内涵丰富, 而对幼儿来讲, 却抽象而难于理解。因此在组织活动时, 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与意境相符的音乐, 优美的图片等, 为幼儿营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 使幼儿感受和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继而通过谈话让儿童充分表达自己喜欢的画面、句子和词语, 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和散文的理解。

我园针对这一教学难点, 各年龄班选取不同内容,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研讨,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中班的散文诗《听……》, “听, 小鸟在对大树说些什么?听, 小鱼在对小河说些什么?听, 风儿在对树叶说些什么?听, 小雨在对屋檐说些什么?听, 蟋蟀在对月亮说些什么?听……”针对这首散文诗, 中班冯静老师制作出反映森林、河边、夜晚、下雨等场景的课件, 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和小鸟的叫声、小河的流水声、小雨的嘀嗒声、蟋蟀的叫声、风儿的呼呼声等, 一下子把幼儿带入了诗中的意境, 幼儿在美的享受中大胆展开联想, 用生动稚嫩的语言表达出各个场景中的语言, 丰富而充满童趣,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完美的结合, 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益。

再如, 在科学教学中, 有些教学内容离幼儿的生活较远, 如各种动物、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等。幼儿园的孩子好动, 对动画较感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想尽办法让静止的动物动起来, 利用多媒体课件很好地突破科学教学重点难点,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进行动态展示, 加强幼儿的直观印象, 让幼儿学起来轻松愉快。如:在进行海洋食物链的教学时, 幼儿只能对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蟹, 虾、蟹吃小虫, 小虫吃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吃腐烂的死鱼有初步了解, 有的幼儿提出:“这些动物你吃我, 我吃它, 太残忍了, 如果海洋里面没有大鲨鱼该多好!”“没有大鲨鱼行吗?如果食物链断了会发生什么事呢?”依据幼儿的困惑, 教师进行课件演示, 请孩子们看一看, 如果没有鲨鱼, 事情到底会变得怎样。通过课件中画面、音乐的渲染, 孩子们了解到:鲨鱼虽然凶猛, 但它也有好的地方, 它还是海洋中的清洁工, 有了它, 海洋会变得干干净净, 它们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形成了海洋动物的食物链。通过课件生动的动画演示, 让幼儿认识到自然界种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突破了活动的重点难点, 也实现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图4为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授课。

在五大领域教学的实践和研讨中, 教师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日益提升。

2005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和“美国信息素养论坛”联合召开了国际高级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研讨会, 发表了《信息社会灯塔:关于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亚历山大宣言》, 指出: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理念是信息社会的灯塔, 照亮了通向发展、繁荣的自由之路。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 它能使人们终生有效的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 以便达到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我们任重而道远。但灯塔在前方, 我们已在路上。

参考文献

8.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我们进行小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开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此来满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同时,这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小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仅仅是打字、玩游戏,教师要改变这样错误的理解,要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数据应用能力,可以通过办公软件的应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在Excel中来统计班级学生的分数,通过幻灯片来进行课堂知识的整合,还有就是通过Flash来做一些动画,通过图片处理来美化照片,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二、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知识

现在网络是一个大的万花筒,里面的资源可以利用的有很多,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搜索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获取有用知识,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十分有益处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寻找,并且学会进行筛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要让信息技术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关于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所以,运用有效的策略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9.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提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目标时,也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倡学生查找资料,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培养获取、解读信息的策略和方法方面的能力,忽视培养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导致有些学生无从下手,即使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也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系统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点滴尝试,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我认为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意识的培养,即是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是资源,及时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知识,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提高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信用卡》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第一张信用卡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可是教案、教材中都无法查阅到的。于是,我暗示学生课后查资料解决这一问题。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一女同学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她在网上查到了问题的答案,我当即好好地表扬了她的探究精神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全体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重要性。又如学习《网上呼救》一课时,我先列出了苏珊在疾病突发时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苏珊被获救之快,两者对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此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目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信息技能的培养

1、注重训练,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获取能力是指:确定哪些问题需要查找信息资料、确定为完成任务所需要哪些信息、确定信息来源、选择最佳信息来源等的能力。通常,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很多,到底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得到更圆满的解决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通常的做法是,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确定信息任务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查找信息资料,从而使学生下一步的活动明朗化。

比如《黄山奇松》一课,我们可以确定信息任务为:黄山松究竟有哪些奇特的姿态?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奇松外,还有哪些奇松呢?迎客松为什么会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问题明确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黄山松的奇特姿态可以查找相关图片以及古今赞美黄山松的诗词文章;迎客松为什么会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可以查找有关迎客松的生长位置、生长特点和相关图片介绍,以及文人墨客、广大人民对迎客松的态度等等。

信息来源有了,需要解决技术问题,怎样查找?到哪里去查找?我便和学生一起讨论查找方法,比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图片、图书等等,尤其使学生明确,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网络资源应成为我们重要的信息来源,我们要正确利用网络、电视等信息工具、媒体来开展学习(包括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对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比传统获取信息的方法更方便、更快捷。

2、引导积累,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

分析信息的能力指要求学习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遴选、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制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伦理素养。我们需要训练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判断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有用,然后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细致深入地锻炼学生。例如,我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摘抄下来,或者用笔勾画出来;指导学生设立“采蜜本”,一边查阅,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信息、新方法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还注意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通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同时,我们应看到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教学系统有了更强的开放性,出现了黑客现象、网络信息共享与版权等问题;带来了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面对这一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网络社会”教育,引导他们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尊重他人在网上发表的各种成果;另一方面注意把一些有利用价值的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网络服务器上供学生学习,以防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免疫能力。

3、适当示范,培养学生集成信息(加工和表达)的能力

信息的集成是指把来自多种信息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这是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佳体现。教学中我浅显地告诉学生:读懂你的信息资料,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同时,我充分利用论坛和BBS留言版的表达功能,引导学生将生成的信息在网上发表,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惟有如此,才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将虚拟时空与实体社会相连接。

这个环节比较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和示范。比如《黄山奇松》一课,黄山在哪里?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座什么样的山脉?这个不是教学重点,但却是大多数学生希望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来了,就需要学生的信息资料来解答。有个学生通过网络找到了有关资料,可资料上对这个问题的描述用了几千个字,用了一些专业词汇,念起来特别拗口,如果课堂上学生念出一大堆自己都不明白的专业词汇来,其他学生就会更困惑了。我就这样引导学生: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吗?学生就会找出关键的情况介绍,我再作精练的描述。常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有意识地学会加工和表达自己的信息资料了。

三、适时切入,及时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技术的入门靠信息技术课程,但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则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了就有机会用,得到适时、适量的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例如在学习《动物的互惠互助》、《特殊的葬礼》、《天火之谜》等课文时,我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让学生适时地借助于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及时评价对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节课上哪些信息资料用得好,从而加深学生对处理信息过程的认识;二是教师对这节课运用信息资料的过程做一个引导性的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带领学生不断重新回顾信息运用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分析查找,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很快。

实践证明,让学生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本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融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真正实现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目标。但如何进一步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资源,开发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如何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

10.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十

【摘要】小学计算机学科是素质教育和新型人才培养的产物。信息技术中的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个体在操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掌握,运用检索、评估等方式有效地获取、运用相关的信息。本文就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人发育成长的最快、最旺盛的时期,具有较高的塑造性和最佳的教育接受性的特点。在这个时期,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对学生行为习惯、人生态度、性格塑造等方面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一门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以

后对社会的适应性。信息素养主要是由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等方面组成。小学阶段开设相应的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一、从实践操作出发,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视应用和实践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认识计算机构成,理解基本操作之后,获得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由学到做,激发学生的操作 望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考虑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在进行信息技术操作之前,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讲透,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有着相应的意识,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当然,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故事、游戏、比较、提问等形式讲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作。例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信息在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同学们是怎么知道或得到这些信息的呢?同学们知道怎么操作相应的信息技术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操作信息技术的 望,为教学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一种主观意识,是指个人迫切要获取相应的信息需求,提升信息索求的兴趣,能够利用相应的信息为社会和个人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课程开展,最为基础的是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计算机,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计算机面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手势、正确的操作,从而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更加标准。在初次接触电脑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软件指导学生正确地操作计算机,使学生快速掌握电脑计算、画画等相关比较简单的操作。当然,也可以从学生的求知角度出发,加深相应的信息技术的学习,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更加全面、具体、实用。例

如,在学习《画线》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鼠标、键盘等,绘制简单图形,让学生感受图形整体完成的步骤,培养学生的整体感、大局观。这种实践操作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提升信息处理技能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交流的能力。换一句话来说,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信息技术中,要培养学生输入、编辑、上网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阶段性提升。学会输入是指学生应该充分掌握各种符号的输入,最终达到盲打的目的,能够熟悉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学会编辑是指学生能够运用相应的信息软件,将文字、图案、声音等形式进行组合,形成电子小报、PPT 等

作品。学会上网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来浏览各种信息,通过相应的信息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组合图形》学习时,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家园场景图片,同时给予学生一定量的盆景,为学生创设“构建我的家园”相关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花盆放入家园中,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文件中的复制与粘贴,从而组合成一幅画面。如此,在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总结归纳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使学生感受计算机操作的便捷,让学生创造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实践性的操作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的编辑技能,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运用搜索引擎,准确地获取相应信息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计算机软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搜索引擎,使学生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学问,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浏览儿童网站、专题网站、学校网站,使学生充分感受互联网信息

资源的丰富性,有效地开展学生的眼界,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性。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论坛、E-mail 等网络手段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实际操作计算机,并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获得基本信息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吕伏万.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2015(07).

11.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一、培养信息意识,把生活实例应用到课堂中

陶行知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具有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把生活感悟应用到信息技术课中。我在讲“信息获取”这节课时,是这样引入:“上周六,陈老师兴高采烈地去爬玉苍山,结果败兴而归。”学生很诧异,问:“为什么呢?”“去之前没有做好准备。”学生更好奇:“不是带齐了换洗衣服、日常用品了吗?”“这些是物质准备。除了物质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吗?”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那天,玉苍山下雨了。陈老师去之前还应该查询当地的天气预报。”“你太聪明了。的确,上个周末玉苍山下了两天大雨。这说明,我们还要做一些必须的信息准备,才不至于像陈老师那样白走一趟。”“那除了天气信息,还要事先了解哪些信息呢?”“路线、宾馆、车次时间……”真是人多力量大,学生一下就想到了许多。我不失时机地提出,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做好准备,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准备。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信息”的领悟,还让学生渐渐产生了信息意识。

二、培养信息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不感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可能有的人会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兴趣浓得很,还用培养吗?其实不然,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对这种只想上网娱乐的学生,简单地说教和堵截都是不可行的。那么,能否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引入课堂,并加以正确地引导呢?

比如,学生喜欢聊天,我就对他们说:“QQ是一种即时通讯软件,还有许多功能相同的即时通讯软件。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除了聊天,QQ还有什么功能呢?”我这么一说,学生虽心存疑虑,但还是愿意试一试,结果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个像发现了新大陆。他们告诉我,和QQ功能相近的还有MSN、UC、网易泡泡。在QQ上,能给对方发送文件,还可以动态浏览个人相册、收藏自己喜爱的音乐、远程协助、浏览娱乐资讯、下载酷铃美图、在线视听、欣赏MV。手机QQ还可以发邮件、进行手机搜索。在随后的几节课上,他们不再专注于聊天,而是相互间探讨起了QQ的新功能。

当然,信息技术课堂不能单凭学生兴趣来组织教学活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独立的、有道德的人才,与大家今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不断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让他们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三、培养信息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通过课程形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还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例如《网上资源检索》这一课,在讲了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李白”,记下他的阅历、诗的风格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要求:①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②根据网络搜索的反馈结果,使用恰当的关键字搜索。③对搜索的信息进行甄别,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任务的制定,成功地把计算机、语文、历史、政治这几门学科结合在了一起。我发现学生学得认真了,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学生普遍感觉到,这样总结出来的知识比他们在课堂上单纯听讲更容易掌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运用,也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

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它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渗透性的。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对浩瀚的信息,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到未来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方面”。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尽早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增强其生存能力,为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好必要的心理和能力准备。

四、创新评价体系,实现“技能”向“素养”的转变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究竟如何呢?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试后,我们进行总结时经常会说,这个学生考了多少分,在班级排多少名,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不能简单地以这种考试评价的方式进行。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信息素养的特征。“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主要是人的完美人格的塑造。”这种仅以考试分数说话的教育无法体现教育的本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一个概念或技巧,很多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限制了操作的细节,实质上只是简单的分步操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调整,改变仅以考试分数说话的单一评价方式,创新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只重视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不能只重视评价的“证明”功能,忽视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功能;不能只重视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不能只重视答案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忽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只要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都应纳入新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从“技能”向“素养”的转变。

“意义在于过程,幸福源于细节。”如果我们能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变成教师每一堂课的细节,那么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能从“技能”向“素养”转变。

参考文献

[1]史晓宇.试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李志厚等.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双艳.“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4]唐海波.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就业[J].成功之路,2008(7).

上一篇:班主任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下一篇:合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