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2024-07-03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共16篇)

1.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篇一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课

内容:“外貌描写”

一、揭题导入: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1、谈话导入。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你选择的老师的外貌,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哪位老师。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要求同学在一张纸上表示出关于“高兴”、“疼痛”、“发怒”、“伤心”的四幅表情图,看看谁能表现的最准确,形象。

2、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3、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4、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文2: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5、请同学们试着模仿例文的写法,再写写另外的两幅表情。

6、小结: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六、游戏作文:

1、请同桌之间互相对看,然后看谁能把对方逗笑,先笑的那一方就输了

2、完了请同学上台表演,看能不能把同学逗笑

3、请学生把刚才同学的表演写在纸上

2.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篇二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外貌鲜明、有立体感呢?下面我就谈几点拙见。

一、抓特征,显神韵,避免千人一面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外貌。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努力写出一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避免面面俱到,老舍先生说过:“若拖泥带水地形容一大片,则费力不讨好,人物描写的要处,足以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以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

二、仔细观察,写真实,避免随意编造

要想使笔下的人物有感染力,首先,人物应该是真实的,因为人的外貌受其性别、年龄、家庭、职业、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所以,要对描写的人物仔细观察,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还要注意,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坏人也并不一定都长得横眉立目、凶神恶煞。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不要给人物套假面具。

三、“动”“静”结合,避免形式呆板

像四季更替一样,人的外貌也因人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要把人物外貌放在人物的活动中写,结合人物行动刻画,不作静止孤立的描写。要学会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把人物外貌的静态动态相结合进行描写,更有利于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

四、围绕中心,避免貌神不一

貌神统一是外貌描写的基本准则。我们不能以为写人的作文一定得写外貌,写外貌一定得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头写到脚,这是不足取的。我们刻画人物外貌时,要围绕中心,根据文章内容需要进行观察描写,有些作文的主题可以用语言、心理、动作、侧面烘托等其他手段来表现,就不需要进行外貌描写。因此,外貌描写该写则写,该短不长,一切从作文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要只为写外貌而写外貌。

3.浅谈小作文的人物描写 篇三

小作文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考查描写为主,与大作文的议论和记叙方式相辅相成,丰富了考查的内容。小作文就描写对象分类,大致可分为写人、绘景和状物。现就人物描写,结合具体题型,浅析如何可以让所绘形象更准确、更鲜明。

例:鲁迅在《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成功地塑造了这个人物形象。请借鉴外貌描写的方法,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自己母亲的外貌,写出她的形象特征。(200字左右)

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对于外貌描写学生并不陌生,可以从五官、手脚、身体及着装方面考虑进行人物塑造。但每一个方面都蜻蜓点水,平分秋色,从而使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也缺乏感染力。究其原因,学生在写作时只是一味追求外貌描写,而忽略了写作要求中的“形象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缺乏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没有了描写的重点。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应该知道和明确写作时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怎样的母亲形象有利于运用外貌描写的方式进行塑造。比如:朴素的母亲,勤劳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温柔的母亲等等,可是善良和温柔的形象如果通过外貌来塑造,难度是比较大的,而朴素的母亲和勤劳的母亲就较容易了。朴素可以重在着装,勤劳主要可以通过手脚、腰的描写,从而在原有的描写点上突出,而不显得平淡,同时人物形象也是比较准确和鲜明的。

但与此同时学生既要使形象更加突出,又要在字数上达到要求,那就必须增加描写点。巧设情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将母亲只是定位成一个固定不动、已成型的形象出现,而是活动于某一个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情境中,这样可以让描写的人物更加丰满,形象可以达到不言而喻。如田间劳作的母亲,雨中送伞的母亲,为“我”做早餐的母亲等等,同样是白发,可以从远近两个点切入,从远看到田间劳作的母亲到近看母亲的白发,同样是汗水,可以有汗水湿透的衣背,还可以有粘满泥巴裤腿等等,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马上就跃然纸上了。

创设情境,将人物活动置于有助于形象塑造的情境中,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细胞,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点可描。此法可以让小作文成为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催化剂,更希望此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言无不尽”。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南区(341100)

4.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篇四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作文指导课教案

青河县中学语文教研组 李冬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体会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说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二、研讨习作,明确得失

细读下面两篇学生习作,比较哪一篇写得更加精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并说明理由。(甲)母亲的手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逛街回来,路过一个水果摊,我们买了一袋草莓,当母亲付钱给摊主的时候,黄昏的灯光下,我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母亲的手,我极力睁大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她的手,已不如从前那样白白嫩嫩。她的手上爬满了皱纹。我惊讶、我心疼、我愧疚、愧疚与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母亲一双纤细的小手已变得如此苍老不堪?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的手?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我轻视我自己,我已将母亲对我的爱当做了理所当然,我从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用他那双手给了我多少爱。

一瞬间,母亲所有的好都浮现在我眼前。我所有的歉疚、所有的悔恨也一起涌上心头。我看见了母亲在洗手间用手搓洗我衣服上的油渍,我看见了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声影,我看见了母亲因为日夜操劳而憔悴的脸庞,我看见了母亲的手从纤细到苍老的所有„„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母亲的手,苍老的让人看了想哭的手,它唤醒了我拥有15年母爱的所有记忆。而我,真的很笨,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才读懂你对我的爱。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会用我的努力,我的成绩来回报你对我的爱,我定会好好学习梦圆2011考的理想的高中,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妈妈。

(乙)母亲的手

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她只愿付出,不求回报,她有时像平地惊

雷,震撼人心,但更多的像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逛街回来,路过一个水果摊,我们买了一袋草莓,当母亲付钱给摊主的时候,黄昏的灯光下,我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母亲的手,我极力睁大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她的手,已不如从前那样白白嫩嫩。她的手爬满了皱纹,我惊讶,我心疼,我愧疚,愧疚与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母亲一双白嫩的小手已变得如此苍老不堪?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的手?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我轻视我自己,我已经将母亲对我的爱当做了理所当然,而我却从没在意过母亲用她的那双手给了我多少爱。

一瞬间,母亲所有的好都浮现在我眼前,我所有的歉疚,所有的悔恨一齐涌上心头,我看见了母亲在洗手间用手搓洗我衣服上的灰尘;我看见了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声影;我看见了母亲因为日夜操劳而憔悴的脸庞;我看见了母亲的手从白嫩到苍老的所有;我看见了岁月在母亲身上留下的痕迹„„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母亲的手。苍老的,让人看了想哭的手,它唤醒了我15年母爱的记忆。而我,却真的很笨,笨到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才读懂母亲对我的爱。

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我们生命联系的最紧密的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母亲给予了我们全新的生命,嗷嗷待哺,蹒跚迈步,母亲帮助了我们走上了生命的旅程。从身处困境、低迷困惑到坚定信念、踌躇满志,每次沉浮无不牵动着母亲的心,所以母亲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母亲对女儿的爱最神圣、最温暖、最体贴、最博大、最深厚、最无私。母爱,天下第一爱,人间第一情!

亲爱的老妈,我爱你!

【点评】修改后的作文比修改前的作文写的语句更加优美,通顺了,而且更加感人,内容也更加贴切,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更加生动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课文链接,领悟技巧

品读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谈谈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帮助。外貌描写: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语言描写: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动作描写: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四、实例赏析,明确技巧

认真阅读下面两段例文,用“我喜欢第 个文段,文中用了 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 人物”的句式说话。

1.张老汉衔着烟斗,乐呵呵地接过存款单,眼睛不由地眯成了一条缝。他用颤抖的手捧着存款单,端详着,微微点了几下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迈步走出了信用社。刚走不远又把存款单掏出来瞧瞧,生怕它长了翅膀飞了似的。这样反复了几次,他才把存款单塞进怀里,扣紧扣子,倒背着手大步地走了。

2.天刚蒙蒙亮,一股刺鼻的脂粉味便把我“刺”醒。我知道,小姨又开始她每日的“常规作业”——化妆。

打粉底,涂眼影,画唇线,抹口红„„这些事情别说做,想想都烦死了。索性不去想这些,再睡一会儿!

“小姣,看我化得怎么样?”迷迷糊糊中,听见小姨叫我。“不——看。”

“你就看看吧!”小姨央求着,坐在了我的身边,那浓浓的味几乎让我昏厥。不敢描写小姨的模样:墨黑的眉毛,青色的眼皮,还有涂得血红的嘴唇„„ “小姨,你是去上学还是去参加舞会?”我不无嘲讽。

小姨听了这话,反倒一脸喜悦,头一扬,“啪”地打了一个响指,说:“当然是去上学啦——”“啦”字拖得很长,听起来港味十足。

小姨转身走了,望着她一扭一扭的腰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五、小结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1、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2、细节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4、细节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六、病文诊治,师生互动 1.出示病文:

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2.学生诊断。

3.修改(限时3分钟)。4.教师示例: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 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七、写作比赛,小组展示

1、主题:她骂他混蛋。

要求:展开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A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语言)

B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动作)

C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目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神态)

D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心理)

2、主题:她骂他懦夫

要求: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

3、主题:他在大街上走着。(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细品画线句:尤其是“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4、主题:一个人怕吃辣椒。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合作精神,集体完成,写得最精彩的小组要把作品读给大家(限时3分钟)。

示例: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脖子一缩,脸部的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伸出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七、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让人物“活”起来的方法之描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多思考,多实践。同时,为了让描写更精彩,提两个建议:①多观察生活。请记住这样一句格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②多读书多积累。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或者

2、学习完本节课,谈谈你的写作收获?

3、写一写

参考题目:《我们班的 》 《我最 的人》 《他(她)真是我的 》 《嗨,这个人哪!》 《多亏有了你》

5.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篇五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方法初探: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遂。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少妇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蓝衣少年》幽幽的眼睛……

课堂练笔:以《眼睛》或《……的眼睛》为题写一个特写。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大家可以看看,鲁迅在小说《药》中的环境描写:

借鉴实例:

鲁迅《药》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赏析]: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契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采烈的言行及笑脸;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如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人物外貌描写指导 篇六

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外貌描写的重要性,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探究外貌描写的方法,体验外貌描写的乐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县官抓小偷的告示图片,认识外貌描写的重要性。

(2)、图片展示——明确内容:通过鲁迅先生的图片,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3)、引导分析——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描写他们的数学老师,并展示有关图片和例文,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描写的特点,从而探究规律,掌握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4)、口语表达——提高能力:描述本班一名同学的外貌,实现共同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描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课堂作文

2、评价课堂作文

教学难点:

1、探究外貌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导入,认识外貌描写的重要性

古代由一个县官,要抓一个小偷。但是他遇到了一点麻烦,请大家帮忙想想。展示幻灯片(1)告示: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脸呢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

请问依照这张告示的描述能你们能帮他抓到小偷吗?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你们能不能应用电脑技术帮他把小偷抓到?为什么?

(学生发言)

怎样才能把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板书课题:人物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得具体内容

1、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幻灯展示(2):鲁迅先生图片及《一面》的作者阿累对先生的外貌描写的片断(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让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板书:外貌描写(肖像描写):长相(五官等)、体态(高、矮、胖、瘦等)、衣着打扮、神态等。

描写外貌就像给人画像或照相,使读者结识一个个活生生的逼真的人。

2、课堂片断练习:写大家比较熟悉的数学老师。

A、给他们十分钟进行片断练习,B、学生个体发言。

C、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说说他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展示幻灯片(3):数学老师的图片及本班学生敖成亮的片断练习(你看!他头发长长的,整齐的梳向左方,高高的鼻梁下边的嘴时常带着微笑,犀利的目光时常注意着操场周围的同学们。长形的头抬得端端正正,走起路了两腿显出矫健的姿式,尤其是他那宽广的胸膛前的那条崭新的红蓝相间的领带,使人一看心中心中便不由自主的产生敬仰之意。他那文质彬彬的样子,颇有老舍先生的气派。)进行欣赏,加深同学们对我们外貌描写的理解。掌握了什么是外貌描写,现在我们来探究外貌描写方法。

板书在:探究外貌描写方法

(三)、展示图片集片断例文,探究外貌描写的方法

1、幻灯(4)展示:质疑看看他们十什么身份?通过观察你们又什么收获?(板书:方法一: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份,外貌特征不同)

2、幻灯片(5)展示: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方法探究二:要抓住人物的主要外貌特征,做到写谁像谁)

3、展示幻灯片(6):不同的人物表情。说说图中的人物表情。

4、展示幻灯片(7):

1、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2、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牙齿也咬的嘎吱嘎吱地响……(方式探究三: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表情,抓住人物的不同表情进行描写,把人物形象写活)

5、找一个同学上讲台,质疑:要描写这位同学的外貌特征你打算先从哪儿开始描写?是写身体还是先写脸部,还是。。。(方法探究四:外貌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头发胡子一起抓。)想把人物写“活”,给你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貌描写还能在描写的时候应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方法五)比如:鲁迅先生在以后我们要学到的《故乡》一文中把杨二嫂的形象比做“圆规”,同学们在写我的时候,把我比做“老顽童”等。你们能不能用比喻的方法了描述一下我们这位同学的形象。(同学们自由发言)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到了什么知识?(由学生自己总结回答)有关人物描写的知识很多,今天我们只简单的学习了人物的外貌描写,掌握了一些人物外貌描写的简单方法。要写好作文,我们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多进行课外阅读,多写多练。有灵感的时候,大胆的动笔。慢慢的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

7.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篇七

校本课题《体悟校园生活, 叙说真实情感———初中语文“真情作文”教学的课例研究》, 目前已探索了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和环境描写方面的指导策略, 为形成系列, 本次作文课将主题定为“让读者‘看出’心声”, 旨在学习展现心理活动的方法, 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传递到读者心中, 让读者“看出”作者的心声。

基于这种思考, 首次将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鉴赏《紧张的一课》中的心理描写, 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环境衬托法、修辞衬托法、内心独白法、幻觉衬托法, 尝试运用心理描写方法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经过三次课例实践, 最终将教学目标修改为:“通过补写、体验, 赏析《紧张的一课》作者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尝试归纳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基本方法———内心独白法、修辞衬托法、环境衬托法、幻觉衬托法, 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二、根据课堂观察, 调整教学 细节

本次课例研修围绕新设定的三个观察点“文题材料的适切性、学生全体的参与度、学习环节的有效性”进行评学论教。

(一) 初次实践, 反思教学

2012年3月2日, 借平行班级八 (2) 班进行了第一次教学实践, 整合大家的真知灼见, 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

1.选材切合主题, 课堂运用 不足

作文教学中, 选材是基础, 用好材料是关键。本次选择了四篇例文:《紧张的一课》《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课》。选材的目的明确, 都是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但是课堂上依旧存在材料丰富, 运用肤浅的问题。我们来看实录:

课堂片段:

师:有同学摘抄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这个句子:“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多么舒服啊!”文中所写的烤炉和我们同学补写的嘲笑声这两种现象在现实中不存在, 但是可能会出现, 我们把这种手法叫做幻觉衬托法。幻觉衬托法是用幻觉来表现人物心理的一种新颖的表现方式。

从课堂实录来看, 都是老师一带而过, 没有很好地落实对它的鉴赏。甚至到课结束, 《凡卡》的选材都没有提及, 可见, 尽管材料能够为主题服务, 但是量少质精更需要关注。

2.学生参与积极, 互动形式 单一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本次虽然是借班上课, 但是学生还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片段:

师: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幻觉衬托法和内心独白法。

师:主要想表现怎样的心理?

生:害怕。

从片段看, 互动形式主要是师生一对一。纵观整个课堂实录, 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形式, 只有两次出现生生互评。可见, 在互动形式上, 略显单一, 可以借助更多的生生互动, 互助学习的形式。

3.方法呈现灵活, 术语评价 不多

教学目标落实最终要靠教学环节实现。本节课主要通过补写、体验、鉴赏来落实展现心理活动的方法。对于设计中的四种方法 落实, 有的是通过比较、归纳, 有的则是通过讲授……

课堂片段:

生:没想到平时镇定自若的老师也有紧张的时候。

师:这里“镇定自若”一词用得很好。大家心里的想法, 老师是听不见的, 自己对自己说无声的话, 我们称为内心独白。

在学生一味猜测方法的时候, 教师直接讲授, 破疑, 同样能够达到记忆深刻。而这里对学生的评价“镇定自若”这个词语用得好, 也体现了学科评价的术语化, 不过在这堂课中, 类似的评价不多, 有待改进。

(二) 二次实践, 反思教学

第一次教学实践后, 笔者认真修改教案, 于3月9日, 再次借班上课。本次借的是八 (4) 班, 同行针对观察点进行评学论教, 让我受益匪浅。

1.材料利用充分, 补写分层 不够

材料利用充分, 教学扎实有效。本次教学中不仅对选用材料进行了删减, 而且对材料的解读也更为深刻, 这种解读不仅包括所选的例文, 也包括学生的补写。

课堂片段:

生: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多么舒服啊。运用了想象, 想象眼前有一个大火炉, 体现出小女孩非常渴望温暖, 也体现出她当时的寒冷。

师:你摘抄的这段话和你写的这段话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想象的, 我想象着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

师:你在文章中无意识地运用幻觉衬托内心的感受, 我们把它叫做“幻觉衬托法”

课堂上教师不仅关注了所选例文的运用, 还对学生的习作了然于心, 但对例文运用分层不够。

课堂片段:

师:用今天学到方法中的一到两种补写后文我说完后, 自己内心的活动。如果还愿有难度, 可以选择本节课中你的感受深刻的某一个瞬间, 用一两种方法写出你内心的感受。

相对于第一次实践硬性规定补写D处, 这堂课体现了作业的分层, 也注意到例文运用时的拓展, 但是仅限于本堂课, 学生的思维难以打开, 可以尝试拓展, 如让学生回忆身边更直接的事件———家长会等,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真实的体验, 启发学生写真情, 做真人。

2.生生互动增加, 合作反馈 低效

互助学习是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有效方式, 但是要讲究方式方法。本堂课较之上节课, 增加了生生互助修改习作这个环节, 但是实效有待考证。

课堂片段:

师:每个小组选一位同学的作品修改!

(学生合作修改)

师:在小组合作修改中, 有部分同学坐在离修改现场老远的地方, 没有深入参与讨论, 请各小组推荐修改文本来交流。

师:大家推荐钟宇杰。

生:还没抄好。

可见, 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同学游离, 导致修改时间拖沓且低效, 最根本的还是合作的方式方法不明确, 没有合作的习惯。

3.学习评价多元, 术语评价 欠缺

学习评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反哺教学。多元化的学习评价,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本堂课上,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得通过多种方式鼓励。

课堂片段:

师:我用两个词评价马俊:第一个词就是刮目相看, 第二个词是天道酬勤。一年的时间居然可以让一个人的作文有如此大的进步, 是汗水成就了他。不过虽然他进步了, 但是他的作文中依然有一个问题, 他说:摄像机像一只眼睛看着我们, 整个人都开始紧张起来。你发现什么问题?

生:马俊前面说的是我们, 但是后面说的是我自己。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改?

生:像一只眼睛盯着我。

师:马俊以后用词一定要准确。

在这里, 教师做到了对学生的学得激赏, 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以动态的眼光来激励他。对于学生的激赏, 本堂课上形式很多, 比如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PPT展示, 并署上学生姓名, 用“无师自通”、“个性十足”等词进行表扬。尽管这些评价很高, 但是似乎每个学科都可以通用, 这里完全可以用语文学科的术语, 比如上述课堂片段, 可以评价“马俊充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来表现心理活动, 做到了写有飞跃, 勤有收获。”

(三) 三次实践, 反思教学

3月15日, 第三次教学实践如期而至, 这次研修不仅有本校教师的参与, 还有“专业写作工作室”教师的莅临指导。课毕, 大家又一次会聚一堂, 评学论教。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上, 再次反思教学。

1.材料解读到位, 习作选择 欠佳

材料解读到位是上课游刃有余的前提。本堂课汲取了上两次的教训, 删减了《紧张的一课》之外的预选材料, 旨在将一篇例文用足。由于是本班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补写也做到了认真解读。

课堂片段:

生:原来老师也很紧张, 看来这次公开课老师也很重视。

师:你觉得老师重视, 所以你暗自窃喜。逻辑上有点问题, 你刚才说写的时候要联系前后文。

生:老师比以往更重视这节课。

师:因果关系不通, 再说, 这里你最想说的是老师紧张, 还是老师对这堂课的重视?再请一位学生说说看。

生:原来老师也有紧张的时候。

从课堂片段看, 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解读到位, 包括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也了然于心。所选习作, 学生谈到了写作时要联系前后文, 实现了教学目标中写作的注意要点。就作品本身而言, 逻辑存在问题, 但不是特别典型, 再三纠结, 显得环节迂回, 拖沓。教师不妨直接示范修改。在学生习作的选择上, 做到典型, 不仅可以提高上课效率, 而且举一反三的效果更加明显。

2.学生主动参与, 互助默契 不够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习能动性被激发的表现。互助学习的默契在特定背景下需要教师主动调和。由于教学地点的改变, 学生对环境陌生, 而教师在上课前没有认真查看学生的入座及分组情况, 导致对号入座出现误差, 部分小组四个成员坐成一横排, 造成作品修改、小组研讨无法顺利进行, 互助小组间已有的默契在特定的环境中消失, 影响互助交流的效果。请看课堂发言分布情况: 教室左前二排9人发言12次, 右前二排8人发言10次;教室左后二排8人发言7次, 右后二排8人发言3次。

可见, 在教室的前两排发言人次比后两排多, 左边发言的人数相对右边多。教师在机会的给予还没有做到均衡。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默契, 才是真正实现“学”的课堂的可量可测的标准。

3.术语评价增加, 作品展示 匆忙

术语评价, 展现学科素养, 体现师生学科底蕴。在上两次教学过程中, 大家对术语评价提出了质疑。本堂课教学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评价术语, 都有所增加, 体现出对薄弱环节的关注。

课堂片段:

生:想到这, 我刚刚要伸出去的手却立刻缩了回去。

师:夏星雨, 你给徒弟点评一下。

生:这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刚刚”和“立刻缩了回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对那个摄像机的恐惧、害怕的心理。但是我觉得他这 个太短, 可以加一些修饰语进去。

师:修饰语可以让心理活动更加有表现力。

从师生的评价看, 都在运用语文学科的术语来进行, 如“描写细致、真实、口语、书面语、动作描写、生动形象、修饰语”等, 教师随机进行课堂作文修改示范, 做到有评价, 有反馈落实。但是整堂课, 从学习对应评价来看, 学生修改习作最终只呈现了一组, 而且是在快下课时才呈现, 这样就不能充分展示学得效果。

三、根据教学习得, 归纳教学 方法

在教学能力获得的过程中, 教学底蕴是基础, 内在需求是前提, 个性性格是催化剂。善于总结积累是关键, 教学有法是目标。

(一) 材料选择贯穿主线, 情 境创设紧扣目标

作文教学中, 材料选择做到贯穿主线, 能够使得课堂教学紧凑高效。作文课, 我们做得最多的事是通过大量阅读, 归纳零星的写作方法, 并美其名曰“厚积薄发”。作文教学中, 如何能够选取与教学主题相符合的材料, 做到精简, 切合主题, 并且能够一以贯之地运用于整个课堂, 做到聚焦“小小文字”, 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

材料的利用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写, 这就需要创设写作情境, 让学生有话可写。写作情境的创设方式很多, 不管是调动过往的认知, 还是生活场景的重现, 等等, 教师要做到聚焦重点, 围绕主题的写作才是高效的指导策略。教学中考虑分层写作必不可少, 分层是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绝不能异化目标, 分散教学的初衷。

(二) 合作学习制度明确, 学得展示机会均等

作文教学中,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生生之间的取长补短。有效的合作一定要制度明确, 责任到人, 有合作习惯。合作前, 小组成员必须明确组成情况、小组长职责、每个成员分工及今后的轮换情况, 发言的要求, 及评价标准等等。合作中确保共同参与, 责任到人, 机会均等, 并且要长期配合, 形成默契, 才能做到有效, 实现全体参与。

作为教师, 要关注小组合作所带来的优势, 但是, 也要注意改变自己主观意识:关注出色, 个人方向感习惯让部分学生没有获得平等的机会, 这是教师本身的失误。教师要做的事是机会均衡分配给不同层次, 不同地域的学生, 让他们展示学得, 看到提升, 实现有成就感地参与。

(三) 术语评价切合语境, 作 文评改标准聚焦

实现术语评价是师生学科学习的高尚境界。教学中, 通用评价比较流行, 涉及到学科术语评价往往让我们难以启齿。究其原因, 学科评价对素养的要求比较高。用“真好”往往比“你的语句中修辞很生动, 用词很精准”简易得多。图简单是缺少专业评价的一大杀手。只有认真倾听, 切合语境, 细致分析, 才可能得出真正的学科术语评价。

课堂上的术语评价重要, 课后的评改同样重要。写作反馈往往是落后于当堂。作文评改过程中, 也会发现纰漏百出, 似乎有哪里都想评的冲动。但是, 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落实到关键点, 这样的评改也是尊重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一种体现。标准聚焦且有目标, 评改入口小且易操作, 反馈也会更加高效。

8.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 篇八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物描写 指导

人物描写是中学作文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描写手法,即指以人物形象为描写对象,它包括对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的描写。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衣着、神情、姿态等外形的描绘。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生动的肖像描写可以做到“以形传神”,通过外形特征的描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身份遭遇等。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也就是人物“怎样做”,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指对人物的对话和独白的描写。通过语言这个窗户可窥见人物的心灵,可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感受、体验、情感和内心活动。是反映人物的性格,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

描写在写作中的分量重,作用大,可以说,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描写人物,其音容衣着、表情举止,都要栩栩如生,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可是从教多年,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处下手,对人物描写显得很苍白。现就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三方面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指导。

一、外貌描写要做到为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描写人物的肖像,并不要求把人物的外形,从头到脚都一一加以描述,而是根据人物性格的特征有所侧重。只有抓住特点的描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我们的学生在一开始时,便没有意识到人物外貌会和整个人的精神、乃至全文的主旨相联系。这就需要老师有耐心且细心地予以指导,就拿《我的同桌》为例,里面有这样一段外貌描写:

她身高1.70米,胸围95厘米,腰围85厘米,搭配得恰到好处。腿长1.20米,跑得也快,50米的测验从来都是6秒交卷。她的脸也很好看,想一个直径为15厘米的圆盘,又三分之一是红的,三分之二是白的,真是和谐极了。她那张小嘴更是可爱得很,讲起话来一分钟能达200多字……

这段外貌描写,虽然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数字来表达显得很准确,但却缺乏美感,像在介绍一尊雕像的大小情况。这里老师就可引导学生先归纳这位同桌的总体形象:美丽、健康、活泼。那么,在外貌描写中就要体现和突出这些要素。写她的美丽我们可用“她身材苗条,长得亭亭玉立,美得就像摇曳于碧叶之中的一支含苞待放的夏荷;脸蛋也白皙似雪,常常还有两片红云飞在上面。”虽然这里都是一些模糊性的表达,但却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而又不失魅力的美感。写她的健康活泼我们也不一定要用具体的数据,也可以这样写:“她的短跑成绩永远令我望而生畏,跑起来就像离弦的箭、出膛的子弹一样。说起话来,就像放鞭炮一样劈里啪啦个不停。”这样一写,不但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而且文学的审美效果也脱颖而出。

二、语言描写不能太单一,要适当的插入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甚至心理描写

只要是涉及写人的文章大多离不开语言描写。但写语言如果只写语言,写对话就只写问什么答什么,而忽略了人们说话时应带有的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神态,以及手势动作等。不仅文章不够精彩,还不能很好地体现人们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这样一来,无论多精彩的语言,也会使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有一个学生在《那一刻,我羞愧极了》中有这样一段:

那天英语测试,我好几次拿出来看,由于英语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可是最后还是被教师看见了,我觉得羞愧极了。

本來,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确实应该感到羞愧,可学生在描写中没有抓住重点,描绘出当时“我”的心理、思想及神态,也没有涉及老师发现“我”作弊后的神态、语气、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以及整个教室的气氛和其他同学的目光、议论声。那么就要引导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羞愧?在意其他同学的看法吗?你看见其他同学的表情、听到他们的议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作为英语老师,他当时会怎么说……后来,他拿下来这样改了:……一抬头,“老英”的两只眼睛正像激光似的盯着我,我心里一惊:糟了,这下完了。果然,“老英”用他那习惯的升调语气把我从座位上叫了起来,拿着那本英语书在我面前晃动,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唉,一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又牺牲了。”此时,考试时常有的沙沙声没有了,我感觉所有的同学都停下了笔,似乎所有的目光全都聚向了我。我连头也不敢抬,用蚊子似地声音辩解道:“我……我……还没有看清楚……我没抄着……”只听见同学们嘻嘻的笑声,泪水在我眼里打着转,我真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

这样一来,不仅画面清晰,更通过“晃动”“笑眯眯”等动作、神态描写把老师的幽默表现出来了;而“我”的“羞愧”则通过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语言描写的生动在平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要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的身份、阶层、年龄、籍贯、性别等各种因素。更重要的是说话者的在当时语境下,他会怎么想、怎么说。要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不但要适当,还应该使人物对话体现个性化。

三、动作描写要有连贯性,要清楚地把人物的动作一一再现,这就是要求将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

我们强调写作时要突出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人物的动作行为表现。怎样才能把动作行为写得具体、生动、传神?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就常采用把一种行为分解或若干几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活灵活现。

有一次,学生在日记中写了他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德国的一场比赛,其中写了罗纳尔多的一个精彩进球。他写道:“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显然,这一句比较笼统,读者读后对罗纳尔多的球技印象并不深刻。如果把罗纳尔多这一精彩射门动作分解为五个小动作:①接到传球;②用脚一颠;③绕过对方防守;④避开守门员;⑤踢球入网。然后,再依次五个小动作作具体描写:

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3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这样是不是更生动、更能突出这位超级球星的高超球技呢?其实,这样的动作分解,还可以用来分析某个扣篮动作,某个活动场面,某个游戏过程,某个动作的操作过程等等。

9.人物描写指导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别或思想品质。

2、学会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3、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别或思想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快乐导读

名人课堂之爱迪生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得原来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这就是我们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了伟大的发明中去了。

师:爱迪生有哪些可贵的品质,文中是举了哪几件小事来说明的?

生:„„

(二)阅读指导

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别或思想品质。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阅读写人的文章时要注意:

1.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

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是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中心思想的基础。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文章中的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情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因此,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课内阅读

(1)灰雀(节选)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①灰雀是怎样惹人喜爱的?

三只灰雀中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②从哪里能看出列宁爱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四)课外阅读

(一)牛顿每天放学回家,就钻进屋里,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风车果然做成了,用扇子

一扇,风车就吱吱地转动起来。奶奶说 :“你这个风车能磨面吗?”牛顿天真地说:“ 能!”奶奶笑了。

第二天上学,牛顿把他那小小的风车带去了,摆在课桌上。同学们都(围违)上来看。牛顿得意地转着风车,大家也夸奖他做得好。正在这时,同班的卡特大声说:“牛顿,风车为什么会转,你能讲出道理来吗?”

“道理?”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卡特看牛顿愣了,笑着说:“光会做有什么稀罕呢,又讲不出道理来,真可笑!”同学们也都笑了起来。不知小风车被谁一推,掉在地上摔坏了。

牛顿(羞差)得满脸通红。他(捡检)起摔坏的风车,心里难受极了,但是没有流一(滴摘)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问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1、把括号里用得不合适的字划去。

2、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知道事情怎么去做,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多问为什么,才能懂得更多。

(二)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那灰褐色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三四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合抱不过来。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舒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2、老槐树的高大从 树干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等地方可看出,它粗壮从三四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合抱不过来等地方可看出。

3、打横线的句子是把巨大的树冠比作绿色的大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坚决)忽然(突然)肯定(确定)发觉(发现)

仔细(详细)震惊(惊讶)孤零零(孤单单)漂亮(美丽)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希望(失望)炎热(寒冷)香甜(苦涩)细心(粗心)

10.人物动作描写作文 篇十

今天,张老师组织我们玩动作的游戏。

规则是每队的同学都要按顺序把老师的动作传下去。传到最后,哪组的同学学得最象,哪组赢。游戏开始了,张老师先抖一抖身体,假装很冷,接着她穿起了一件外套。第二个同学大概习惯了擦鼻涕,所以她就用上了。到了陈西那里,陈西也跟她一样,并没有把张老师的动作学到位,只是做了擦鼻涕,两手向两侧一伸的动作。到了最后一位同学,出了一个笑话,她做的动作好象小鸟在飞。他们的动作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今天的游戏真有意思。

11.人物描写两例 篇十一

黄道婆是传说中(legendary)对我国纺织技艺(weaving skills)做过伟大贡献的女人。她生在一个现为上海松江一带的贫苦人家,两被卖作童养媳(child bride)。因不堪虐待,她离家出逃,夜宿在黄浦江的一条船上,后被渔船带到了海南。当地人对她非常友善。她住在海南30多年,学到了纺织手艺。回家乡后,她把手艺传播开来,给人们带来了好生活。你听说过黄道婆吗?知道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例文一】

The story of Huangdaopo

Huangdaopo is one of famous women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weaving skills of our country. Do you know there was a time very hard for her?

She was born in what is today’s songji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Her family was so poor that she was sold to be a child bride when she was 12. Unluckily, her husband was rude to her so she ran away from him and hid in a fishing boat on Huangpu River. The boat finally carried her to Hainan. People were very friendly to her, therefore, she has been there for about 30 years. During that period, she learnt how to weave. Although her life was unfortunate, she didn’t give up. Many years later, when she returned to her hometown, she brought the weaving skills with her and taught them to the local people, which made a comfortable life for them.

I felt moved at her story, because it seemed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o you, you can make it into a good thing if you try.

(江夏区金口高中罗晶)

点评习作涵盖了所有的内容要点,条理清楚,行文流畅。其次,运用了丰富的较高级词汇和结构。如: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re was a time when ..., run away from, unfortunately, therefore。同时,作者使用了复杂的句式,例如:She was born in what is today’s Songjiang district of Shanghai。这是个what 引导的名词性从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中运用了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最后一段运用了让步状语从句。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文中使用了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避免了单一和重复。如:使用unlucky、Unfortunate、so和therefore等,使得文章更为生动。

【例文二】

The story of Huangdaopo

Huangdaopo was a legendary woman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native weaving skills.

S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in what is called Songjiang District of Shanghai nowadays. When she was 12, she was sold as a child bride.

Unfortunately, she was treated so rudely that she couldn’t bear it in the end. She decided to escape and succeeded. Then she hid on a fishing boat on Huangpu river and was taken away to Hainan Island.

Luckily, people there were really kind to her, therefore, she settled down for 30 years, learning the local weaving skills.She never forgot her hometown however, she went back years later and taught people weaving skills. Gradually, their skills at weaving made them very rich.

On hearing the story, I felt moved. We all should learn from her. In this way, our country will become better.

(江夏区金口高中彭义)

12.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篇十二

不少同学写作文时, 往往满足于结构分明, 情节完整, 叙事清楚, 却忽视了细节的刻画。让文章出彩的方法有很多, 细节描写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经过与多届学生的实践探索, 我发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细节描写的方法, 此法让学生在作文时锦上添花, 且屡试不爽。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情节, 加以准确、细致、生动的描绘, 使读者如睹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 被称为“一滴水中的太阳”。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细致刻画,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刻画出人物特征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植被多于空地, 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 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一根根迎风飘动, 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对于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让列夫·托尔斯泰不拘小节、专注于文学创作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活化出人物形象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 到了喝春酒时, 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呦!”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 就只能舔一指甲缝, 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 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 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琦君《春酒》)

母亲的话, 既表现了自己酿出春酒的骄傲得意的心情, 又表现了对孩子的疼爱之情, 严中有爱, 爱中有度。

三.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展现出人物的心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如果没有对连走路都吃力的“肥胖”父亲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 一个爱子的好父亲的形象就很难成为“经典”, 文章也就不会那么生动感人。

四.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 揭示出人物的内心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 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轮到我背书了。天啊, 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 声音响亮, 口齿清楚, 又没有一点错误, 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都德《最后一课》)

通过小弗郎士的内心独白, 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平时不爱学习法语的调皮男孩的懊悔之情和宁愿付出一切代价也想学好祖国语言的坚定决心。

五.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 表现出人物的思想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 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 船长。”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这段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 把菲利普的惊讶害怕失望的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

六.环境的细节描写, 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下午放学我陪芸等车, 等了好久不见车来。我和芸便偎依在一起说着自己的不舍。“我不想和你分开, 一刻也不想。”芸说。我从芸眼中读出了哀伤。我转过脸去不忍看她。夏天的黄昏, 柔柔的阳光轻抚着大地上的生命, 把她们映的那么美好。淡淡的阳光, 穿透树林, 穿过天顶, 渐渐往西边的角上移去。被染得通红的天空, 把软软的云朵揽在怀里, 轻声低唱着风的摇篮曲。

“芸, 我同样不愿离开你。”当我说这话时, 我看见夕阳的余辉下, 芸好憔悴。我想她的心在流泪。

这是我的学生高雪在她的《当有梦的时候, 才有远方》中运用的环境细节描写, 她把人物的情感渲染得恰如其分, 形象地写出了注重同窗情感的人物性格。

当然,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也不是越多越好, 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 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点。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性, 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3.人物描写作文 篇十三

我们不能说她,哪怕那么一句语调高点也不行。有一次,我正在房间做作业,妹妹兴奋地跑进来,手上拿着一朵小红花,不用问,肯定是周五幼儿园奖励的。

她在我房间是又唱又跳,兴奋得不得了,一会儿在床上蹦来跳去,一会儿又穿着拖鞋在地上踢嗒踢嗒地扭来扭去,目的肯定就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来炫耀她的小红花。我只好应付式地跟她附和了一句真漂亮,你真棒。可她不买账,继续着她的手舞足蹈。

她这样一直闹,我可不干了,于是我就对她吼:出去!吵死了!我以为她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乖乖地出去,没想到她一下子呆住了,手上的小红花也掉到了地上。

那一刻空气凝固了,时间仿佛也停止了。过了大约十来秒钟吧,突然一声啊地哭声响了起来,只见她一边跺脚,一边哭,手还不停地打着空气。她尽自己最大肺活量地咆哮着,就像是孙悟空丢了他的金箍棒,哈利波特弄丢了他的魔法杖,母亲弄丢了自己的孩子,哭得那么撕心裂肺。

我只好放下手中作业,弯腰抱起她。我一边哄着,一边还给她一颗糖。可她接过我的糖直接甩地上了,好像是糖果也惹她了一样。我还答应给她看我的平板,可她就是不卖我的账。最后的事也就顺理成章,我挨了一顿揍。

14.人物描写作文 篇十四

一条虽短却乌黑浓密的马尾辫,一对闪闪发亮的、并不算大却很传神的棕色眼睛,一个并不经常出现的鲜红的两道杠,她是我的同桌兼最好的朋友,S。我觉得她是个比较奇特的人,但她也是个优等生。

上课的时候,老师看向我们时她确实像个好学生,认真地做笔记和思考,可等老师一转过脸去板书或讲解,她立马换上了另一种表现:往往是挑只铅笔把目光放到抽屉里去。在干什么呢?我们知道,是在画画呢!画各种各样的女孩儿,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套套都那么精细好看。有时画得过于认真了,被老师罚站起来,并总挨这样一句骂“你喜欢画画,学美术去,别上课啦!”可等她一坐下,立刻旧病复发,又开始画起女孩儿来。有时还不忘塞给我一张小纸条,上写“我才不想上课呢,巴不得去学美术!”如果你以为她下次测试一定会考得不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她考试从未低于95分哦!

下课铃一响,S一定会第一个大喊出声:“终于可以讲话喽!”接着,她像毫不记得上课挨的罚似的,咧嘴大笑着拉我飞奔下楼,找张空着的长椅坐下,一起聊聊天,内容当然毫无顺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怕老师怪我们乱说话。S确实不喜欢上课(除了美术课),她一上课就呆呆地坐着,玩玩手指或盯着某个小点发呆、做白日梦,一打下课铃她却浑身一振,就像突然活过来似的。与我瞎聊的时候,我觉得快乐从她的身上散发出来,我很爱看她这样。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她不像我是个已经在学习中成为大人的小孩,她就是她,她是个拥有七彩童年的小孩。

15.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 篇十五

关键词:中高考作文,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每年各省市的中高考作文中, 都会发现不少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的优秀作文。要使塑造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就需要熟练地掌握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肖像描写

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我们认识一个人, 首先见到的是他的外貌、服饰、身材、姿态等, 这就要用到肖像描写。认清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如鲁迅先生《祝福》中的一段:

况且, 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 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 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 走出来, 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 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 改变之大, 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当“我”五年之后回到鲁镇再次见到祥林嫂时, 她已经被折磨成精神失常的木偶了:“全白”的头发, “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的面容, “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那“间或一轮”的眼珠……一个原本温顺善良、敦厚朴实、手脚麻利、身体健壮的劳动妇女, 经历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得伤寒病去世, 爱子阿毛被狼吃掉的一连串打击, 再加上鲁镇人麻木不仁的表情, 鄙夷不屑的议论, 尖酸刻薄的耻笑, 被逼上了绝境。通过肖像描写, 一个备受封建制度戕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就站在了读者的面前。

二、语言描写

古人说:“言, 心声也。”也有人说:“语言是披着思想外衣的。”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会说出不同的话, 听者能从中分析说话人的性格和想法。如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段话:

得啦, 孩子, 你给了我生路, 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我祝福你!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 孝顺爸爸的姑娘。你现在爱做什么都可以。

葛朗台没有亲情观念, 无论是对结发妻子, 还是对亲生女儿。他花言巧语、装疯卖傻地诱骗女儿欧也妮同意放弃对母亲的遗产继承权后, 热烈地拥抱她, 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葛朗台用商业用语把他对父女关系的理解表达得十分清楚:“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它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共产党宣言》中的那句名言:“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 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葛朗台的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成为活灵活现的“这一个”。

三、行动描写

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人物的性格特点, 往往不知不觉地表现在他的行动之中。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一段: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现实生活中, 当我们看到一个大男人的动作如此的笨拙, 肯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可是读到此处, 我们却笑不起来, 而是陪着作者流出了眼泪。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 作者的父亲手攀, 脚缩, 身倾, 用尽了全身力气, 好不容易才爬上月台, 在大庭广众之下, 丢掉了作为父亲的架子, 可见儿子在他的心中的位置有多高, 父亲的形象登时变得高大起来。

四、心理描写

雨果说:“唯有人的心灵才是起初的。严格说来, 相貌不过是一种面具, 真正的人在人的内部。”常言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心理描写也是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手段之一。以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为例:

陈奂生出了大价钱, 不曾讨得大姑娘欢喜, 心里也有点忿忿然。本想一走了之, 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 就又回过来。

推开房间, 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 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 愤愤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 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 坐瘪了不关我事, 出了五块钱呢。”

……

这陈奂生确是个向前看的人, 认准了自然就干, 但刚才出了汗, 吃了东西, 脸上嘴上, 都不惬意, 想找块毛巾洗脸, 却没有。心一横, 便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 然后衣服也不脱, 就盖上被头困了, 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 他出了五元钱呢。——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 也不值!

陈奂生付了五元房钱, 进入宾馆的房间以后便不再脱鞋, 还故意往沙发上使劲坐了三次, 接着用提花枕巾干擦了一阵脸, 衣服也不脱就钻进被窝, 这一系列动作纯粹是一种不平衡的心理在作祟, 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等性格特征。

五、细节描写

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说:“天堂就在细节之中。”细节描写, 能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一段: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 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 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 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 他的肉瘤也最后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 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 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弥留之际的葛朗台居然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据为己有, 这样的细节描写太传神了。葛朗台毕生爱财如命, 一切最神圣的东西, 在他这里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铜臭味, 金钱就是他的上帝, 对这个至死不变的守财奴的举动,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又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六、环境描写

教育家罗伯特·欧文有句名言:“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红尘中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俄国文学家果戈理的《死灵魂》中的一段:

桌子上面, 竟搁着破了的椅子, 旁边是一口停摆的钟, 蜘蛛已经在这里结了网。也有靠着墙壁的架子, 摆着旧银器和种种中国的瓷瓶。写字桌原是嵌镶罗钿的, 但罗钿处处脱落了, 只剩下填着干胶的空洞, 乱放着各样斑驳陆离的什物:一堆写过字的纸片, 上面压一个卵形把手的已经发绿的大理石的镇纸, 一本红边的猪皮书面的旧书, 一个不过胡桃大小的挤过汁的干柠檬, 一段椅子的破靠手, 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 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 一小块封信蜡, 一片不知道从哪里拾来的破布, 两支鹅毛笔, 沾过墨水, 却已经干透了, 好像生着痨病, 一把发黄的牙刷, 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 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齿的, 诸如此类。

泼留希金的室内物品的摆设是如此的零乱, 如此的肮脏。这一大段描写暗示了主人的慵懒、肮脏、浅薄和贪得无厌。活在世上的泼留希金也正像浮在酒杯里的苍蝇, 停了摆的时钟, 失掉了光彩的家具一样, 精神颓废, 生命枯竭, 灵魂已死。环境描写对突出主人公的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 需要根据主题的需要, 灵活地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可使我们刻画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参考文献

16.侧面描写写“活”人物 篇十六

[林涛]可以从险峻环境,显示勇气和胆略。如《登山》中,侧面描写巴果茨基过小路危险的程度:“背部紧紧地贴着峭壁”,说明路窄山高;“把头扭向一旁”,说明谷深万丈,一看就会头昏目眩;“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说明稍不小心就会坠落深谷。侧面描写巴果茨基的动作神态,实际上是烘托说明列宁有着非凡的勇气和胆略。

[李真]还可以用陈设简单,衬托生活简朴。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通过“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这几样极其简单的办公设备;还有总理加班充饥的食物:“两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这两处的侧面描写,不仅衬托了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而且进一步突出了总理工作劳苦的崇高品质。

[黄美]另外可以用等待灵车,反映悲痛怀念之情。《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侧面描写“天灰蒙蒙,又阴又冷”,但是,人们“耐心地”等着,“眼睁睁地望着”灵车,“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人们还是……静静地站着,站着……”描写了亿万人民冒着严寒送总理的忠诚心,表达了人们对敬爱的周总理深切怀念的感情,衬托了周总理的高尚品质,反映了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陳红]此外,还可以象征衬托,突出生死与共。“在那白云下面,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快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三人行》)这里侧面描写雁“靠得紧”,“排得整齐”,实际上是说红军战士像大雁一样,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奔向胜利的前程。通过大雁南飞来衬托人物生死与共的形象,其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上一篇:技能比武大赛方案下一篇:春意暖人心初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