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10篇)
1.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一
唯物史观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分为普遍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具有时代意义和特征的新认识.
作 者:李秀潭 LI Xiu-tan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北京,100091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RU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12(3)分类号:A8关键词: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 与时俱进
2.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二
一、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规律及特点
(一)房地产与经济的关系
从国际大都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看,随着都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房地产业规模明显扩张,如1980-2007年,东京的房地产业增加值由2.4万亿日元增加到11.9万亿日元,规模扩大了4倍;香港的房地产业增加值由288.1亿港元增加到2279亿港元,规模扩大了近7倍。目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各大都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具有重要影响,其波动与经济波动也有着紧密联系。
1. 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从目前的数据看,各大都市的房地产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均占有较大比重,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如纽约的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6年达到15.8%,是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伦敦的房地产业及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7年为30.3%①。东京的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980年以来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00年以来基本保持在12%左右,2007年为12.9%。
2. 房地产业税收贡献大,且集中在保有环节。
根据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税收制度,房地产主要在保有环节征税②,一般根据房地产的评估价值,按一定比率征收;流转环节税种较少且税率较低,因此,纽约、伦敦、东京地方政府从房地产业主要获得财产税收入。香港特区政府从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卖地收入、物业税、差饷③等。2008年,纽约市财产税收入达到132亿美元,相当于其全部税收收入的34.2%,占当年纽约市政府全部收入的21.2%。1989-2008年,香港政府累计卖地收入达到5403.7亿港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13%。物业税、差饷也是政府从房地产获得收入的重要来源。1989-2008年,2项收入合计占到同期财政收入的4.4%。如果将卖地收入、物业税和差饷合并计算,1989-2008年,3项收入共计占到同期财政收入的17.5%,最高时为2004年的27.8%,最低时为2003年的9%。
3. 房地产波动与经济波动联系密切。
从国际大都市房价走势看,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即在近30年的房价变化中,都经历了一个或几个价格上涨、下降的阶段,从而反映出了房地产市场繁荣与萧条这样交替往复的周期(见表1)。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与经济波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显示,房地产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①目吻合,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波长大体一致。一般来说,房地产的繁荣、衰退期超前于宏观经济,而复苏、萧条期滞后于宏观经济。
(二)房地产与社会的关系
1. 住房存量应与人口规模基本相适应。
确保住房存量与人口规模及由此决定的家庭户总数基本适应,甚至略微超过家庭户总数,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也是保证居民有良好生活品质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国际大都市有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如纽约,2008年该市有303.3万户家庭,住宅332.8万套,住宅存量与家庭户数基本保持一致,住房空置率为8.9%。宽松的住房供应保障了居民较好的居住条件,91.9%的住宅平均每个卧室居住人数低于1个人,5.3%的住宅平均每个卧室居住人数在1~1.5个人之间,仅2.8%的住宅平均每个卧室居住人数在2个人以上。再如东京,从20世纪70年代起,住房存量就超过了居民户数,但之后出现了超出过大现象,如1993年东京住宅存量达到约530万套,超过居民户数12.3%。住房过量供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
2. 房价变动与购房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正相关。
比较发达国家的房价走势与购房适龄人□②间的关系显示,房价的增长与购房适龄人口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特点在美国和日本表现尤为明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购房适龄人口呈现出持续上涨态势,从1980年的6323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8476万人,房价也表现出持续上涨态势。
3. 房价收入比处于合理区间。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是以住宅套价的中位数,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世界银行认可的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4~6之间。以这一标准衡量,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居民的住房支出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整体来看,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由于就业机会多、公共资源丰富等因素房价相对较高,但这些城市的房价并没有过多超过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的住房支出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如2009年,全美住房中位价为21.7万美元,纽约为44.3万美元。2008年全部家庭的收入中位数为5万美元,独户住宅的中位价为43.8万元,5单元以上住宅楼每单元中位价为10万美元,若以后者计算,房价收入比仅为2。再如伦敦,1990年以来房价收入比一直保持在5以下,2008年为4.3,2004年是房价收入比的峰值,为4.8,略高于英国的水平。
(三)房地产市场内部关系
1. 存量房比例高,新建房比例低。
纽约等国际大都市都非常注重存量房的维修和保护,以促进存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城市的新建住房市场较小,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手房交易市场。也正因如此,不仅避免了大拆大建,节约了资源,也保存了城市的成长历史,确立了城市的特色。如纽约,在曼哈顿中心区域,就保留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旧建筑,吸引大批游客。再如伦敦,一直视其老城区的建筑为重要的城市遗产,采取多种手段积极加以保护。东京和香港虽然在二战后经历了大规模的建设,但由于规划合理等因素,建成后也避免了大规模的推倒重来。在这些城市的住房总量中,新建房的比例极低。如纽约,2008年其全部住房中,42.9%建于1939年前,38.5%的房屋建于1940-1970年,1970年后建设的住宅仅占18.5%。其中,2000年后建设的仅占3.6%。再如东京,2007年非空置住宅中的新建住宅仅占2.5%。
2. 自有与租赁并重。
自有住房与租赁房并重是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受人员流动性大、房价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在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中,租赁是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如2008年,纽约家庭自有住宅拥有率①为34%(同期全美家庭自有住宅拥有率为67.1%),而租房比例达到66%,大大超过前者。再如东京,自有住房和租赁住房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2003年东京住宅拥有率达到44.5%;而租房的户数约占非空置住宅总户数的一半以上,高于日本全国(日本全国租房户数比例在40%左右),租房比例位居全日本首位。再如伦敦,住宅总量中,用于出租的公房占了26%;个人拥有的约250万套住房中,用于出租的比重也达到22%。
(四)政府与房地产市场关系
1. 在住房供给短缺阶段,政府大规模兴建保障性住房。
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区)均面临严重的住宅短缺,为缓解供需矛盾,各国(地区)政府均经历了大约30年的大规模兴建公房阶段。在此期间,大量政府公共住房投入使用,住房供给不足以及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建设高峰期,英国保障性住房存量占住房总量的比重超过50%,香港地区超过45%,新加坡超过90%。发达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发展适用于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其次才发展适用于中低收入人群的限价房。美国廉租房占住房总量的比重为17%,欧盟国家平均为18%左右。法国人口超过5万的城镇中,廉租住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不能低于20%,否则将受到处罚。据统计,目前法国近1万个市镇中,仅有700多个未达到该指标目标值。由于廉租住房的租金通常只有市场价的1/3,最低的仅为1/6,使得很多低收入居民首先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市场房价也因此得到有效的控制。
2. 政府采用多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
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均综合运用立法、财政、税收、金融等各种手段,以保障本地区住房目标的实现。立法方面,保护公民居住权,保证住房目标、实施进度及预期效果的实现。大多数福利国家高度重视住房的社会保障功能,公共住房被当作一种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如日本,关于住房的法律达到40多部,住宅发展规划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到2005年,日本已经完成了8个住宅建设5年计划,每个5年目标的实现程度均达到99%以上。财政方面,加大住房方面的支出,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在美国,过去35年中联邦政府在帮助低收入户解决住房问题上的支出大约是1万亿美元。美国住房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纽约全部住宅中,接受公共补贴的房屋约为10.4%,其中租住者接受补贴的比重为9.3%。
3. 政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监管。
政府干预行为主要包括引入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监管市场主体及其行为、抑制投机和炒作、惩戒失信等,也有直接使用价格管制等极端手段的。如德国,按照法律房租涨幅在3年内不得超过20%。所有大中型城市都要制定每年更新的“租价表”,根据“租价表”制定“合理房价”,房租超出后者的20%将被视为“房租超高”的违法行为,会被课以巨额罚款,超出50%将直接被视作“房租暴利”的犯罪行为,出租者最高将被判处3年徒刑。
二、从国际比较看北京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隐忧及问题
(一)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扩张集聚对住房需求形成较大压力
1. 常住人口和购房适龄人口呈持续增加态势。
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城市化的进程大体呈现出一条“S”型曲线。当一国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70%这一区间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城市房价总体上涨。当城市化率处于30%~50%之间时,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全国城市房价涨幅总体比较接近。当城市化率处于50%~70%之间时,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相互移动为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辅,这一阶段大城市的房价涨幅将会明显高于中小城市。
与全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应的是北京人口总量不断扩张,近几年常住人口呈现加速增长趋势。200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217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大大超过“六五”以来各5年期的人口增长规模。
购房适龄人口也表现出持续增长态势。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估算,2009年北京购房适龄人口为667.3万人,比2000年增加143.2万人,比1990年增加263.2万人①。常住人口和购房适龄人口的变动趋势预示未来北京的住房需求依然较大,并未显现出减缓趋势;再加上来京购房的外地人和外国人也与日俱增,对北京今后住房需求将产生重要影响。
2. 目前住房存量相对城镇人口总量明显不足。
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7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1.8万人。若以户均2.6人②测算,相当于有573.8万户城镇常住人口,需要的住房存量在570万套以上。而据2007年房屋普查,全市国有土地上成套住宅为378.57万套,平房78.45万间(调查时点为2007年6月1日)。
(二)城市处于扩张期,存量建筑寿命短,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
近30年来,北京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大,老城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北京房屋主体是新近建成的建筑,部分建筑物使用寿命较短。我国的住宅寿命平均为30多年,而发达国家一般都超过70年,有的可达百年以上。据2007年房屋普查数据,当年北京市国有土地上存量房屋中,仅有1.67%建于1949年前,8.08%建于1949-1979年,1979年后建成的房屋占到了88.4%,其中2000年以后建的占到了48.39%。
(三)忽视房地产市场周期规律,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过度乐观的预期,容易累积房价泡沫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起步较晚,从北京房价的变化似乎还看不到经历过完整的价格周期。自从2009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来,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趋冷迹象,楼市交易量自2010年4月份以来明显收缩。但由于房屋价格没有明显回落,市场参与者购房热情依然高涨,依然对未来抱有乐观预期。尽管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特点,但如同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房地产发展中体现出的周期规律一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同样会表现出周期性规律,价格不可能永远上涨,涨极必衰。
(四)重自有轻租赁,租赁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在改善住房方式上,拥有住房是多数居民的第一选择。政府在保障房的设计上,也是偏向于产权转让,而不是租赁,如对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管理方式,即是如此。廉租房、经租房等偏向租赁的保障性住房规模较小。1998-2009年,廉租房保障家庭不足全市非农户籍家庭的2%。公租房近年刚刚起步,规模更小。
(五)房价收入比高,加重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近几年来,与全国情况类似,北京房价上涨较快。2010年1-7月,四环以内的期房住宅达到了3.4万元/平方米,四环至五环也达到了2万元/平方米。而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万元,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万元(以3口之家计算)。对于一个年收入8万元的家庭来说,要购买一套四环以内的90平方米期房住宅,需要38.3年的可支配收入,四至五环内也需要22.5年,若考虑贷款利息,需要的时间将更长。此外,房屋的价值量在居民财产中占最大比重,是影响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2003年以后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非常快,房价大幅上涨,使得有房者房产价值大幅提高,优惠的信贷和税收政策也将社会财富从不购买住房者向购买住房者转移。
(六)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
从人口发展趋势和市场供需情况看,北京目前仍处于住房短缺阶段。1999年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占当年全部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11.3%,此后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07年曾一度下降到2.9%。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最高为2000年的18.2%,最低为2009年的4.4%。1998-2009年,全市累计销售经济适用住宅2316万平方米,累计保障30万户家庭,约占2009年全市非农户籍家庭的8%。与经济适用房相比,廉租房的规模更小,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合计保障家庭不足全市非农户籍家庭的10%。若以常住家庭为基数,则这一比例更低。
(七)政府“监管角色”和“参与角色”冲突
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和市场监管者,但同时政府又是市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作为管理者和监管者,政府希望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政府希望房地产业蓬勃发展。这两种角色产生冲突时,有可能弱化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
从政府内部看,中央政府运用利率、首付比例、购买限制、面积控制、预售控制等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是市场的干预者。而地方政府是地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在现有中央、地方利益格局下对房地产业依赖度高。因而,在中央的调控和地方利益有冲突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调控又极易产生博弈。
三、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对北京的借鉴与启示
第一,促进都市圈协调发展与人口合理流动,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第二,对商品房领域,要坚持市场化取向,盘活存量,加强监管。
第三,对保障性住房,要明晰责权,中央与地方合力,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工业化生产方式。
第四,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市场预期和健康的消费观。
摘要:本文选择纽约、东京、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规律及特点。通过对比提出北京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隐忧,得出一些对北京的借鉴与启示。
3.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三
关键词:房价 房价收入比 保障性住房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 (2011) 04-71-03
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首都和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注重和谐、关注民生,人口又高度聚集的大城市,北京应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广阔的视角和更人性的理念审视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问题。但由于北京房地产市场化的时间还较短,尚未出现一轮完整的周期波动,因此学习和总结发达国家大都市房地产业发展的规律,吸取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对研究下一阶段房地产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规律及特点
(一)房地产与经济的关系
1.房地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从目前的数据看,各大都市的房地产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均占有较大比重,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如纽约的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6年达到15.8%,是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伦敦的房地产业及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007年为30.3%。东京的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980年以来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000年以来基本保持在12%左右,2007年为12.9%。
2.房地产业税收贡献大,且集中在保有环节
根据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税收制度,房地产主要在保有环节征税,一般根据房地产的评估价值,按一定的比率征收;流转环节税种较少且税率较低。因此,纽约、伦敦、东京地方政府从房地产业主要获得财产税收入。香港特区政府从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卖地收入、物业税、差饷等。
3.房地产波动与经济波动联系密切
从国际大都市房价走势看,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同时,研究也显示:房地产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相吻合,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波长大体一致。一般来说,房地产的繁荣、衰退期超前于宏观经济,而复苏、萧条期滞后于宏观经济,见表1。
(二)房地产与社会的关系
1.住房存量应与人口规模基本相适应
确保住房存量与人口规模,以及由此决定的家庭户总数基本适应,甚至略微超过家庭户总数,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也是保证居民有良好生活品质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国际大都市有较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如纽约,2008年全市有303.3万户家庭,住宅332.8万套,住宅存量与家庭户数基本保持一致,住房空置率为8.9%。宽松的住房供应保障了居民较好的居住条件,91.9%的住宅平均每个卧室居住人数低于1个人,5.3%的住宅平均每个卧室居住人数在1~1.5个人之间,仅2.8%的住宅平均每个卧室居住人数在2个人以上。
2.房价变动与购房适龄人口的变化趋势正相关
发达国家的房价增长与购房适龄人口(指25~44岁人口)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特点在美国和日本表现尤为明显。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购房适龄人口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从1980年的6323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8476万人,房价也表现出持续上涨态势。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购房适龄人口总体呈现出下降态势,从1990年的3558万人下降到1995年的3374万人,2010年为3464万人,房价也表现为持续下跌。
3.房价收入比处于合理区间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是以住宅套价的中位数,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世界银行认可的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4~6之间。以这一标准衡量,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居民的住房支出处于相对合理区间。瑞士、德国、瑞典等房价收入比长期在2~3之间。伦敦的房价收入比自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5以下。
(三)房地产市场内部关系
1.存量房比例高,新建房比例低
纽约等国际大都市都非常注重存量房的维修和保护,以促进存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城市的新建住房市场较小,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手房交易市场。在这些城市的住房总量中,新建房的比例极低。如纽约,2008年其全部住房中,42.9%建于1939年前,38.5%的房屋建于20世纪40~70年代,1970年后建设的住宅仅占18.5%,其中2000年后建设的仅占3.6%。
2.自有与租赁并重
自有住房与租赁房并重是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受人员流动性大、房价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在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中,租赁是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如2008年,纽约家庭自有住宅拥有率为34%,而租房比例达到66%,大大超过前者。 2003年东京住宅拥有率达到44.5%,而租房的户数约占非空置住宅总户数的一半以上,租房比例位居全日本首位。
(四)政府与房地产市场关系
1.在住房供给短缺阶段,政府大规模兴建保障性住房
上世纪50~8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区)均面临严重的住宅短缺,为缓解供需矛盾,各国(地区)政府均经历了大约30年的大规模兴建公房阶段。在建设高峰期,英国保障性住房存量占住房总量的比重超过50%,香港超过45%,新加坡超过90%。发达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发展适用于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其次才发展适用于中低收入人群的限价房。美国廉租房占住房总量的比重为17%,欧盟国家平均为18%左右。法国则规定,人口超过5万的城镇中,廉租住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不能低于20%,否则将受到处罚。
2.政府采用多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
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均综合运用立法、财政、税收、金融等各种手段,以保护公民居住权、保证本地区住房目标的实施进度及预期效果的实现。
3.政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监管
政府干预行为主要包括引入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监管市场主体及其行为、抑制投机和炒作、惩戒失信等,也有直接使用价格管制等极端手段的。如德国,按照法律规定房租涨幅在三年内不得超过20%;所有大中型城市都要制定每年更新的“租价表”,根据“租价表”制定“合理房价”。
二、从国际比较看北京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隐忧及问题
(一)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扩张集聚对住房需求形成较大压力
1.常住人口和购房适龄人口呈持续增加态势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70%这一区间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城市房价总体上涨。当城市化率处于30%~50%之间时,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全国城市房价涨幅总体比较接近。当城市化率处于50%~70%之间时,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相互移动为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辅,这一阶段大城市的房价涨幅将会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近几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及购房适龄人口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估算,2009年北京购房适龄人口为667.3万人,比2000年增加143.2万人。
2.目前住房存量相对城镇人口总量明显不足
2009年,全市城镇人口1491.8万人。若以户均2.6人测算,相当于有573.8万户城镇常住人口,需要的住房存量在570万套以上。而据2007年房屋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国有土地上成套住宅仅为378.57万套,平房78.45万间。
(二)城市处于扩张期,存量建筑寿命短,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
近30年来,北京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大,老城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北京房屋主体是新近建成的建筑,部分建筑物使用寿命较短。我国的住宅寿命平均为30多年,而发达国家一般都超过70年,有的可达百年以上。据2007年房屋普查数据,当年全市国有土地上存量房屋中,仅有1.67%建于1949年前,8.08%建于1949~1979年,1979年后建成的房屋占到了88.4%,其中2000年以后建的占到了48.39%。
(三)忽视房地产市场周期规律,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过度乐观的预期,容易累积房价泡沫
如同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房地产发展中体现出的周期性规律一样,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同样会表现出周期性规律,价格不可能永远上涨。自从2009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来,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趋冷迹象,但由于房屋价格没有明显回落,市场参与者购房热情依然高涨。
(四)重自有轻租赁,租赁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在改善住房方式上,拥有自主住房是多数居民的第一选择。政府在保障房的设计上,也是偏向于产权转让,而不是租赁。如对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的管理方式,即是如此。
(五)房价收入比高,加重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近几年来,北京房价上涨较快。2010年1~7月,四环以内的期房住宅达到了3.4万元/平方米,四环至五环也达到了2万元/平方米。而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万元,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约为8万元(以3口之家计算)。对于一个年收入8万元的家庭来说,要购买一套四环以内的90平方米期房住宅,需要38.3年的可支配收入,四至五环内也需要22.5年。
(六)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
从人口发展趋势和市场供需情况看,北京目前仍处于住房短缺阶段。1998年以来,北京住房供应体系的主体一直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居于次要地位,且其比重持续下降,限价房和廉租住房目前供应量还未形成规模。以经济适用房为例,1999年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占当年全部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11.3%,此后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07年曾一度下降到2.9%。
(七)政府“监管角色”和“参与角色”冲突
作为管理者和监管者,政府希望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政府希望房地产业蓬勃发展。这两种角色产生冲突时,有可能弱化住房保障功能的发挥。从政府内部看,中央政府是市场的干预者,而地方政府是地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在利益格局下对房地产业依赖度高。因而,在中央的调控和地方利益有冲突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调控又极易产生博弈。
三、国际大都市房地产发展对北京的借鉴与启示
(一)促进都市圈协调发展与人口合理流动,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在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的背景下,做好中长期人口预测,并据此制定科学严谨的住房建设计划以适应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对商品房领域,要坚持市场化取向,盘活存量,加强监管
盘活空置房。可以通过政府收购、征收房产税、对出租户进行补贴等形式盘活空置房。如欧盟国家中房屋闲置率最低的荷兰(低于2%),法律允许无房者入住闲置一年以上的空房。
完善租赁市场。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利用法律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起对租房者良好的保护机制。同时,对租房者实施补贴计划,大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
(三)对保障房领域,要明晰责权,央地合力,加快推进保障房工业化生产方式
在大力兴建保障性住房的同时,要做到: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明晰政府和公民责权,培植独立于商品房开发的保障房建设体系。加快以工业化方式推进保障房建设,发挥其经济效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种积极性。
(四)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市场预期和健康的消费观
引导市场参与者正确认识经济发展规律,了解房地产市场存在周期变动这一客观事实。全面公开市场信息,为市场参与者判断形势、做出理性预期提供基础。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使个人消费行为回归理性,鼓励消费者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住房消费。
■ 参考文献
[1] Lan Harris, Market failure and the London Housing Market,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2003.3.
[2] Focus of London,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09.
4.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四
社会簇理论模式在国际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与解释力分析
社会簇理论是西方学者研究国际管理问题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中,社会簇理论模式日趋完善,应用领域日浙广泛,呈现出其解释力的时代性和独特性.论文在重点分析社会簇理论模式在跨文化管理、GLOBE项目、隐性知识转移领域中应用的基础上,总结社会簇理论的应用模式,分析社会簇理论模式的解释力,提出了社会簇理论模式的应用发展趋势.
作 者:于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10“”(1)分类号:C91关键词:社会簇 理论模式 文化维度 国际管理
5.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五
1.转向愈复 主要表现为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
(1)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复方式。渗出物逐渐通过淋巴道吸收,病灶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较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和增生性病变如治疗得当也可被吸收。
(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增生性结核结节转向愈复时,其中的类上皮细胞逐渐萎缩,结节周围的增生纤维母细胞长入结核结节形成纤维组织,使结节纤维化。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也可通过机化而发生纤维化。小的干酪样坏死灶(1~2mm)可完全纤维化;较大者难以完全纤维化而由坏死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将干酪样坏死物质加以包裹,以后干酪样坏死逐渐干燥浓缩,并有钙质沉着而发生钙化。
病灶发生纤维化后,一般已无结核杆菌存活,可谓完全痊愈。在被包裹、钙化的干酪样坏死灶中仍有少量细菌存活,病变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临床痊愈),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变可复燃进展。
2.转向恶化 主要表现为病灶扩大和溶解播散。
(1)病灶扩大:病变恶化进展时,在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病灶周围炎),其范围不断扩大,并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坏死区又随渗出性病变的扩延而增大。
6.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六
「摘要」伴随市场国际化产生国际调节机制。国际调节同市场调节、各国的国家调节互相配合、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国际市场调节机制体系。国际调节需要相应的法律予以规制和保障。这种规范国际调节、调整国际经济调节关系的法律,即为国际经济法。国内外国际经济法学界普遍认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他们把平等主体间一般商品货币关系即商事关系也纳入进去,是一种大国际经济法观点。大国际经济法观点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以WTO为代表的国际调节及其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将促使人们对传统国际经济法理论作反思,并在国际经济调节及其立法的基点上重构国际经济法学科理论体系。
「关键词」国际调节,国际经济法,规制与保障
市场是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市场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涵盖着一定社会经济的各行业、部门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再生产各环节,它是由社会经济的各种结构及运行组成的一定的社会经济系统,犹如自然界各个生态系统一般。在同一市场中,各种要素有机联系和制约,形成完整的体系。早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社会经济形态尚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各国和各地区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相对独立、彼此基本隔绝的市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发达,加之资产阶级革命消除了封建割据,各国范围内的各个分散的小市场相互渗透、融汇,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此亦即所谓“国民经济体系”。很早以前,也出现一些跨越国境的商品交换活动。只是由于过去交通、通讯等条件限制,特别是各国政权当局的严格管制,加之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经济自身缺乏强烈要求,跨国境的商品交换长期未得到发展,更形成不了国际市场。近代以来,由于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推动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达,科技发展同时还使交通和人们间其他联系工具和方式更加发达,跨国境的商品交换和其他经济交往逐渐发达起来。
20世纪终于出现规模空前的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国际市场逐渐形成,并在继续发展。市场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和过程,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呈阶段性。如果说中世纪末航海技术和航海事业的发达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殖民战争,可视为市场国际化的前奏,那么,19与20世纪之交,轮船、火车、航空及电话、电报业的兴起,以及后来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则正式拉开了市场国际化的序幕。
至20世纪末叶,由于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加之两大阵营对垒的冷战局面结束,各国政府的管制措施相应放松或取消,为国际经济联系创造了适宜的国际环境,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进入了一个迅速、全面和深刻的发展阶段。推动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只有它才为全球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可能性。在因特网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通过点击鼠标即可同全球任何地方的.人们发生各种联系,实现信息、商品、资本和技术的流通。其速度、规模和范围是过去包括在诸如铁路、航海、航空以及电话、电报等交通、信息条件下所不能比拟的——过去人们所谈论的市场国际化和全球化,当时主要还是一种理念化的东西,如今它已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种现实的状态和趋势。市场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系统和体系,其中的各种经济要素的结构比例关系大致均衡和协调,并且是在不断的“不协调——协调——不协调”的矛盾运动中求得协调;经济的总体运行大致平稳和逐步发展,并且是在不断的跌宕起伏中求得稳定和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其中必然有某种机制和力量在发挥作用。而事实上,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力量和作用机制不仅存在,而且多种多样。
其中有些是正面起维护、促进作用的,有些则是反面起阻碍、破坏作用的。对于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能够或起码当初期望能够发挥维护、促进作用的力量和机制,被称为调节机制。这种调节机制可以分为社会经济内部(自身固有)的与外部的两类。内部调节机制主要指市场调节,即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作用。外部调节机制是指诸如政治的、社会的等各种力量和因素对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自觉施加的影响。后者例如20世纪以来发生和逐渐加强的国家调节(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称为“计划调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国家基本上不介入社会经济生活,其调节机制基本上是一元化的市场调节。19世纪末出现生产社会化并形成垄断以后,市场机制由于自身固有缺陷已不能充分有效地调节经济,国家调节应运而生。它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发挥配合、辅助有时甚至是主导性的调节作用。这就是调节机制的二元化。因市场国际化而形成的国际市场,也需要有相应的调节机制。国际市场的基本调节机制仍然是市场调节,只不过它是一种国际性的市场调节。
但是,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着诸如市场障碍、市场的唯利性、市场盲目性与滞后性等固有缺陷,单靠它难以实现充分和有效的调节;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市场乃主要由各国的涉外市场共同构成,国际市场经济活动主体来自各国,他们分别受到各自国家的管理和调节。也就是说,国际市场仍然受到各国的国家调节。各国的国家调节措施和力度不同,妨碍国际市场上市场机制的统一调节作用,并直接阻碍着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各国设置的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即如此。因此,国际市场迫切需要有新的调节机制,藉以协调或统一规制各国的国家调节,并弥补市场调节固有的不足。这种调节机制即为国际性调节,或称国际调节。这样一来,国际市场的调节机制便“三元化”了。
国际调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市场国际化进程同步的。因为没有国际性市场,便没有国际性调节的必要;而没有相应的国际调节,国际市场便难以正常运行,甚至难以形成。同前面所述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国际调节的形成和发展也呈现着阶段性。在国际市场萌芽阶段,市场的规模和运行主要由相关各国奉行的外贸政策的自由和开放性程度决定,各相关国家偶尔也会进行政府间的协商和协调。19世纪以后,首先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跨国境经济贸易活动逐渐发达,各国间进行的双边或多边协商增多。
18还出现“欧洲协作”这种多国协作形式,在其存续整整一个世纪中召开了一系列多边协商会议,形成了比较连续和稳定的协商制度。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放弃长期奉行的重商主义,一度掀起贸易自由化高潮。1880年英、法两国率先签订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双边协定——“科布登——切维勒尔条约”,并首创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模式。在英、法的带动下,欧洲各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自由通商、航海条约,还签订了莱茵河自由航行公约。这些即为早期的国际性调节措施,这些措施使当时国际贸易额大幅度上升。
7.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七
1 企业国际化及其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从事国际经营的外向型活动以及不断增加国际经营涉入程度的过程,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开展出口、设立海外贸易机构到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逐步深化过程, 是企业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狭义国际化仅仅是指企业在注册地 (母国) 之外的国家 (地区) 从事经营活动, 即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显著特征, 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目前, 国内外对企业国际化研究的文献均是从广义角度认识企业国际化的。
早在18世纪, 西方就开始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 根据不同投入要素在国际贸易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赫克歇尔一俄林—萨缪尔森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简称H-O-S理论) ;Posner (1961) 则以创新和较快的学习为基础提出了贸易发生的“技术差距论”等, 从而使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国际化速度加快。关于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 主要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基于科斯定理的内部化理论和邓宁 (Dnning) 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1960年, 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 此后, 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 (C. P. Kindleberger) 补充和发展, 成为西方跨国投资理论的先导[1]。1966 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 (R.Vernon) 经过实证研究, 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模型。该理论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结合起来, 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较好地解释了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的选择[2]。20世纪70年代, 在科斯 (Coase, 1937) [3]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巴克莱 (Buckley) 和卡森 (Casson) 提出了内部化优势理论[4], 亨纳特 (L. Hennart, 1988) 则建立起了关于FDI的市场交易成本理论。英国学者邓宁 (John H.Dunning) 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综合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等基础上认为, 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 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和决定因素[5], 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除了从理论上分析和揭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制度、经济基础外, 一些学者也对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 瑞典的Johanson、Vahlne等人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 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发现, 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在海外经营战略步骤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 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 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而稳定下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 母公司决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 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 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 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而且, 他们还发现,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 首先进入的是心理距离较近的目标市场国或地区;随着企业在外经营的信心和经验的积累, 他们才投入更多的资源进入心理距离较远的目标市场国或地区。因此, 他们认为, 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实质上就是企业逐步提高其国际卷入度的过程[6]。这种按部就班的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理论和实证上的支持, 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Turnbull (1987) 研究英国企业国际化后认为, 其并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阶段发展;Bruch (1992) 、Rennie (1993) 等也发现, 一些企业及其管理层从其成立伊始已将整个世界看成了他们的市场, Cviatt& McDougall (1994) 将其称为“国际新创企业”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 Knight (1997) 称其为“天然的国际企业”, Preece et al (1999) 称其为“即时的国际企业” (Instant internationals) 。目前, 天然的国际企业广泛存在于欧洲、北美洲、中东[7]。Reid (1993) 就指出, 企业国际化非常具有个性, 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会根据资源和形势的可获得性而定[8]。由此可见, 按部就班的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并不一定适用于分析和判断所有国家或地区企业的国际化阶段。
发达国家建立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发展阶段理论为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它们主要是针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的国际化理论, 显然,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上述优势。因此, 它们在解释和指导发展中国家方面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针对上述理论的缺陷, 我国理论界结合国内实际也开展了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发展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荣等 (2005) 基于资源基础论建立了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动态模型[9]。林俐 (2003) [10]]、彭朝林 (2004) [11]、刘君宜等 (2005) [12]、王亮等 (2008) [13]分别通过对温州市、深圳市、河南省和安徽省科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发展企业集群, 积极参与跨国采购;大力发展贴牌生产, 实施境外加工贸易;实施跨国战略联盟;设立海外研发和生产、销售基地, 实施产品创新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及知识产权战略等提升科技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卢进勇等 (2005) 则提出了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境外加工贸易、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海外并购品牌、海外品牌输出、海外资产并购、海外股权并购、国家战略主导和海外研发投资等9种模式[14]。邹凤岭 (2005) 提出了科技企业国际化走出去发展“孵化器”, 寻求中外“科资联姻”, 走出去拓展“本土化”, 跨国结盟“技术伙伴”, 加速科技融合国际市场等的五个策略[15]。黄秀瑜 (2007) 指出,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打造国际品牌。现有研究还主要处在对国际化具体模式的总结和概括阶段, 没有构建起有效衡量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 可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一是西方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发展阶段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 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的先决条件, 它们是针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的国际化理论。这些理论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二是国内外学者注重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和具体措施的研究, 对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国内虽然也提出了一些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 我国的研究还是随着西方的研究亦步亦趋, 大多还是着眼于大型企业, 对民营中小科技企业国家化经营发展阶段的研究比较少, 国内还缺乏从理论和市政角度研究特定区域科技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此方面做一点探索。
2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及其实证
2.1 实证方法的选择
为了验证上述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划分的结论, 这里借鉴贸易专业化系数法 (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 简称TSC) 对西安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作以初步测算。之所以选择这一方法, 这与目前西安的国际化还处在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而不是高级阶段 (主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有关, 也就是说, 其开展的国际化活动主要还是通过进出口活动来表现的。因而, 其分析结论也是具科学性的。TSC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a表示产品出口创汇额, b表示产品进口额。当计算结果TSC趋于1时, 表明这种产品具有相对优势 (出口专业化) ;TSC趋于-1时, 表明这种产品不具备相对优势 (进口专业化) ;TSC趋于0时, 表明这种产品处于水平分工。
2.2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程度初步测算:以行业为例
从2000-2006年6年西安市出口商品的结构可以发现, 西安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出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历史性重大转变, 科技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2002年初, 西安外贸出口初级产品比重高达50%以上, 近年, 通过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目前, 以照相电影计量检验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为主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占到全市的70%以上。这就表明,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具有明显的国际化发展潜力。
那末, 西安那些科技产业 (品) 在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 这里我们运用TSC进行优选。结果如表1。表1表明,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放射性元素及其同位素的有机及无机化合物和钢铁具有出口优势, 而光学、照相、电影、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设备不具有出口优势, 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放声机、电视图像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等产品已经略高于水平分工, 对该类产品应该大力发展。总体上看, 西安科技企业从行业层次上看, 其国际化程度还处在很低层次。
资料来源:西安统计局, 西安统计年鉴2006, 2007.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2007.
2.3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程度测算:个案分析
如果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理论分析西安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其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其次是设立海外办事处、代理销售等初级形式。从对西安科技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看,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各自的国际化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很少, 至今还没一家在国外直接设厂进行产品生产, 而主要是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建立销售网络等, 并且它们的主要职能也仅仅停留在接单、索赔理赔、客户服务、收集信息等层次。从TSC角度看, 西安科技企业国际化程度也较低。由于缺乏各个企业进口方面的数据, 因此在测算个别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时, 我们不得不对贸易专业化系数公式进行相应调整, 以此反映其发展阶段和程度。变化后的公式为:
其中:A表示单个企业的出口创汇额;B表示单个企业的销售额。计算结果见表2。
注:为方便期间, 人民币汇率按照每年12月31日的中间汇率计算。资料来源: 胡芳肖, 西安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西安市软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7。
表2可见,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很低, 除炎兴科技目前全部为国外公司主要是国外银行、保险和汽车信贷机构作BPO, 康鸿信息将其生产的压电陶瓷系列产品70%用于出口外, 其他公司主要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但我们也发现, 虽然绝大部分企业产品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不是很高, 但上升的趋势还是明显的, 而且它们还有进一步国际化的思路和设想, 如富士达公司, 2005年出口产品的销售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7%, 2006年时就增加到了10%。而且公司还提出了明确的国际化经营理念, 并通过技术标准化、商标国际化以及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等不断扩大其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力争使富士达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西安科技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呈现出多个阶段同时存在的鲜明特征:既有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化经营的企业, 也有从企业创立伊始就确立了国际化发展理念、并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的炎兴科技等。但总体上看,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主要还是采取按部就班的模式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其已走出了偶然、零星出口的第一阶段, 主要处在第二、第三阶段, 但距离第四阶段还有较大差距。西安科技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 提高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措施
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经营总体上带有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针对西安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程度低的现实, 结合国内外经验, 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走出去”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省、市政府要根据市场规则, 完善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并将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同企业国际化发展有机结合, 给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2) 加强企业间的联合, 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建立企业联盟、参与企业协会和积极申请专利、制定标准等手段, 加强相互间的技术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要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交流,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借助与投资国有实力企业的联合生产, 抵御国际化风险。
(3) 塑造良好企业外部形象。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的国际化道路, 一定要在同国外企业接触之初, 就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诚信经营。企业必须以诚为本, 创出自己的品牌。
(4) 培养企业高素质国际化专门人才。不但要重视引进具有国际化背景、拥有一流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 同时还要重视对研发人员、企业高级技工的培养。要利用好西安高校众多、西安高新区为高科技与企业的结合提供了良好孵化和创业平台的基础和条件,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备国际化理念的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
摘要:国际化经营是民营科技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在综述国内外企业国际化和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 确定了评价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的原则、标准等理论, 运用TSC法从行业和典型企业两个方面对西安市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国际化发展阶段进行了测算, 最后提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的措施。
8.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 篇八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国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53-03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对当前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阐述了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1]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做出了要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争端的新的科学判断。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增强理解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必修课。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理论体系)指导形势与政策课中国际形势部分的讲解,不但符合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而且符合形势与政策课综合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一、运用理论体系确定讲解国际形势部分的立足点
1.国际形势讲解要立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
观察形势的立场问题关系到能否正确观察形势,能否抓住形势的主流和本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状况作了科学分析和判断,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是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立足于这样的国情,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迅速激发了社会主义的活力,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成果丰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只有立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地放眼世界舞台,判断国际形势,充分认识我国为创造改革开放良好外部环境所接受的挑战和做出的选择。
2.国际形势的讲解要立足于民族振兴的高度
民族振兴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方向。振兴中华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毕生追求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讲解国际形势,要求教师立足于民族振兴的高度,使学生认识到国际形势部分要讲述的国家关系、世界组织、经济格局,都不同程度地能为我国进一步抓住利用国际资源、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提供决策帮助,引导青年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审视和观察世界,明确时代赋予青年人的光荣使命。
二、运用理论体系中的国际战略思想把握国际形势部分的讲解内容
国际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争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关系中带全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谋划。它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性质和一定时期国内外的实际状况,是其国内发展战略的延展。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国际战略理论,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制定了正确的对外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学说,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辨明时代发展主题、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实现机动灵活策略”的红线是分析和看待国际形势的正确指导。[3]
1.用理论体系指导国际形势回顾的讲解
形势是一个时代范畴,邓小平、江泽民国际战略中对时代特征的判断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基于对世界形势多年的冷静观察和对时代问题的长期思考,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胡锦涛最近指出,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在回顾国际形势时,应在时代主题下看待国际形势走向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分析国际间经济依存关系和竞争手段,有助于从大局出发,慎重做出判断,进而以发展的眼光展望未来。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变化,虽然存在着不稳定和动荡因素,如地区冲突、“颜色革命”、局部战争、核扩散威胁等,但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我国国际和周边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形势部分的讲解要以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观点指导学生充分关注和平力量壮大的表现。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和区域合作的广泛性,以及全球汇市、股市的影响力来看,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核心问题。因而在讲解国际形势时,要使学生真正懂得,一个最希望和平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当今世界以经济、科技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竞争态势下,关注的重点显而易见是如何面对发展机遇与挑战。要抓住“和平与发展”的难得时机,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发展当头,大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战略的角度引导每位学生充分理解和认真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等内外政策。
nlc202309010645
2.以邓小平国家利益最高准则看待大国关系
国家利益原则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的最高准则。我国正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要求我们直面开放的世界,吸引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为国家利益服务。当今世界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主要是几个大国,他们在许多国际和地区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国不但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而且要与各大国加强与改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的多边外交活动,务求把握维护和壮大我国国家利益的切入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明显加深,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更趋突出。美、欧、俄围绕全球事务频繁接触,中、美、日、俄双边首脑会晤及定期互访显著增多。这种大国间彼此关系的调整都是为了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我国利用当今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建立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了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了中德、中法贸易伙伴关系,特别是一洗百年国耻,收回香港、澳门以及同美国建立了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极大地维护了我国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大国关系中谱写了维护和壮大国家利益的光辉篇章。
3.运用第一生产力理论高度关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决定了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高度,认为经济发展快一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颠扑不破的光辉论断。[4]这一论断从哲学高度解决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正确道路。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在很多领域存在很大差距。要缩段这一差距,必须依靠科技,依靠科技人才。面对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只有站在第一生产力理论的高度讲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才能充分认识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增强青年学生掌握科技知识的主动性和使命性。
三、运用理论体系加强形势与政策课中国际形势部分课堂教学指导
1.多种途径扩大信息量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且富于变化。对于国际形势客观变化,教师不能只限于手头一点资料进行静态的讲解。日益发展的信息媒介给我们提供了及时全面的国际形势资料和讯息。除教学指导书外,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形势资料。《时事报告》、《半月谈》、《理论学习面对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书籍又是教师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良好参考书。
资料和信息面的扩大,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增强育人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活跃青年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与事例,才能依据理论体系来分析形势、组织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站在一定理论高度,动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判断形势。
2.客观全面地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几个事件本身,要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的分析其背景,从联系的观点解剖其成因,进而辩证全面地揭示其规律性,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分析解答。客观全面地组织教学要注重备课前、讲述中、课堂后三个环节。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之前,要让学生对将要讲述的部分进行关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难或困惑的问题。这样教师能在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备课,运用理论体系指导做好课堂讲解和学习指导的准备。课堂讲解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专题教学是组织国际形势教学的一个主要形式。它具有信息量大、阐述面广的特点。在专题教学中突出运用“背景、起因、概况、意义、趋势”一条线的教学法,教学思路清晰,学习收效明显。
3.讲解过程要适时阐述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
在学生初步掌握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在课堂中适时穿插阐述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是科学地运用理论体系指导国际形势讲解的有效途径。理论体系的内容非常丰富,朴实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穿插点名或集中阐述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或论述,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体系伟大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自觉运用理论体系看待分析问题。
4.认真做好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的对照分析
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是密切相关、连为一体的。认真做好国内、国际形势的比较分析,能够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国际形势的观察与分析正是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及时准确地对照分析国际、国内相关事例,不但紧扣主题、贴近现实,而且更易揭示规律、得出结论。例如,纵向比较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可以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而横向将我国放到世界范围比较,又能找出差距,找准位置。
5.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体系观察分析国际形势的基本能力
只有掌握运用理论体系观察分析国际形势的基本能力,才能真正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培养这种基本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课堂讲解之余,要尽可能安排时间使学生开动脑筋,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观察家”发言、列写述评提纲、模拟记者招待会以及条件许可的参观实践等教学活动。形势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运用理论体系,遵循正确立场和观点,掌握判断形势的客观标准,正确分析和看待国际形势,增强识别能力、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庆英.国际战略思想的新发展——浅论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的新理念[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2).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7-1.
[3]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
[4]张晓彤.30年来我党国际战略思想的创新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05).
9.《国际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篇九
《国际政治理论》作者是肯尼斯华尔兹,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结构现实主义学派的确立。书中,作者首先花了很大篇幅去阐述“什么是理论?”并检验已有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然后修正现存理论的缺陷从而构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最后又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作者首先指出许多国际政治学者未能厘清“规律”“理论”等词的科学应用规则,导致词汇的错用、滥用,这就导致了理论的瑕疵与缺陷。作者所认为的国际政治理论应当是高度抽象的,不能将理论希望解释的东西添加到理论中去。一种符合科学哲学标准的理论,其概念和假说必须客观、精确、和可测量。“规律”是对事实的一种观察,而“理论”则是对规律的解释,或者说是为了解释事实而进行的思辨过程。作者反对将理论视为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或现象规律的结合或系列,他认为这一做法只能收集到更多数据并从中总结出更多的关联性,但不能给出任何对原因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得到的所谓的理论其实质仅仅是规律。因此作者反对归纳法,因为归纳法只能解决问题的片段,而将这些片段相加并不能给出任何对事物的解释,因为要被认知的课题是无穷的,我们无从知道该将哪部分相加,也无法得知这种相加是否合适。同时,理论与现实相关,然而理论本身需要独立于现实世界。事实不决定理论,对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多个理论适用,理论可以被不断替换,而现实世界的规律将永久保持不变。
关于检验理论的方法程序上,作者在给出检验程序的同时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要用足够清晰可信的方式来发现和表述理论,以使检验值得进行。而国际政治领域内现实却是很少有理论能够清晰并符合逻辑地定义其术语,指明各理论变量间的关系。
国际政治是一个过于复杂且庞大的领域,作者认为仅用还原方法不足以构建一个有力的解释,因而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作者以霍布森-列宁帝国主义经济理论为例讨论了还原主义理论方法的局限性。作者通过自己的理论检验程序对霍布森-列宁帝国主义经济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在逻辑上提出质疑,并用史实和现实观察反驳了这三个基本假设,也就是说霍布森-列宁帝国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性的理论而不是政治性的理论,而列宁的帝国主义战争论和资本主义灭亡论根植在其经济理论之上,从而也就否定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有效性。作者通过这一例子指出了还原主义方法的缺陷:还原主义方法的实质是通过研究各个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然而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理论在宣传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其本身却往往只是一个片面的理论。因此作者主张采用系统方法,在阐明系统方法是什么的之后将其与分析性的方法相比较。分析性方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将整体还原为分离的个体,然后检验各部分的性质和彼此间的联系,而对整体的理解是通过对处于相对简单状态的各要素的研究以及对其联系的观察得来的。作者指出分析性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只有在系统层次的影响不存在或是异常微弱的情况下分析性方法才是充分的。而倘若结果不仅受到变量性质以及彼此联系的影响,那就应该采纳系统方法。
作者将系统定义为一系列互动的单元,也就是说系统一方面要含有一个结构,另外一方面要含有互动的单元。这里所说的结构是指一系列的约束条件,结构限制的同时也塑造了行为体和机构,并促使行为体和机构在存在差异的前提下运作出同质的结果。结构不是政治机构的集合,而是他们的排列。不同方式的排列和组合的单元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在互动中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作者通过对三个被认为是系统理论的国际政治理论进行分析,批评了过去流行的几种系统方法。对于理查德.罗斯科兰斯的理论,作者认为缺乏一个系统层级的概念,只构建了一个框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理论。斯坦利.霍夫曼理论的问题则在于将结构定义为一个诸多项目的集合,由此导致了原因的混乱以及原因结果的混淆。作者重点分析了卡普兰的系统理论,认为卡普兰混淆了国际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同时也难以确定国际系统的特性,再者卡普兰未能将系统的特性与系统的环境以及该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清晰的区分开来,从而严重制约了其理论的解释的范围。
理论解释行为的规律性,使人们预期互动单元所产生的后果将发生在某一限定的范围之内,但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行为是不确定的,国际政治理论必须要对这些不确定的行为加以解释。行为主义方法通过建构关于国家行为互动的命题来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然而,单元层次的论述并不能解释在系统层次观察到的现象。由于国家行为者及其行为的多样性无法与结果的多样性相对应,因此,系统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因而国际政治系统理论是必要的。作者所说的系统理论能够描述既定系统内国家行为和互动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范围,显示这一预期范围如何随着系统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能反映出不同结构系统回去产生、施加什么样的压力,提供何种可能性。
10.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定稿] 篇十
1、以石油为例,尝试分析石油价格是如何受市场供需影响的?
影响石油价格的供给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石油储量,石油供给结构以及石油生产成本。
石油产量必须以石油储量为基础。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石油资源探明的储量一直在持续增加,2005年底世界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2007亿桶,20年间增加了4303亿桶,增长了55.8%。虽然产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已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但2005年底全球石油储量与产量之间的比例为40.6年,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10年不会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给短缺现象。但是,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全球石油供给逐步进入滑坡阶段。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特点也对石油供给具有重大影响。
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方主要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石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石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而非OPEC国家主要是作为价格接受者存在,根据价格调整产量。但2002年以来,受强劲的世界石油需求和高油价刺激,OPEC产量激增,原油剩余产能从2002年的560万桶/日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140万桶/日左右,产能利用率高于90%,通过增加产量平抑油价的能力减弱。迫使市场参与者通过构建商业库存作为应对风险的缓冲,而库存需求反过来又刺激油价上行。美欧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纪之交通过资本运作发起的新一轮兼并联合使得世界石化产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石化巨头对全球石油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控制力的进一步增强,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以及石油价格的波动带来了深刻影响。
此外,石油生产成本也将对石油供给产生影响。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2、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结合中国相关数据,说明如何计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地理方向?
我国贸易概况,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货物进出口36420.5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00亿美元,增长20.3 %;进口17434.59亿美元,增长24.9%。贸易顺差分析: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是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其中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较大。09年进口商品同比增长为负。中国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大,但出口的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09年出口的商品增长为负。综合对比分析: 中国进口商品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金额较大;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金额较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结构中所占份额较重。中国商品应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主要依靠传统贸易伙伴国市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而进口主要是日本、韩国和美国。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2004年,欧盟超越其他两国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国。近几年欧盟和我国的贸易额增速均在20%以上,德、荷、英、法、意是我国在欧盟主要的贸易国。我国与欧盟的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第二大贸
易伙伴国是美国: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日本: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产品输出国,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产品进口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贸易家族的明日之星东盟: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正在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贸易伙伴。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因此,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发展潜力巨大。
3、结合本章所学,尝试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做简单的评述。
伴随着中国经济地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地变化。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0000亿美元以上。制成品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从早期的不到一半上升到2004年的90%以上。至2004年,外资企业在全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1%上升到超过50%。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家战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为了配合外贸企业改革,国家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2年开始,中国贸易政策体系的改革已经不限于贸易权和外贸企业等内容,伴随着1986年中国要求“复关”开始,中国的贸易政策改革已经开始以符合国际规则为导向,涉及到国内管理的各个方面。
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所作报告中提出了“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符合国际贸易规范,也就是要符合关贸总协定的规范, 进出口管理:1992年中国取消进口调节税;1994年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此后中国进行了多次的关税降低,整体关税已经与国际平均水平大为接近,与世界市场更加接近。此外,中国的进口配额及其他的非关税措施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推荐阅读:
当代国际社会教案09-22
当代国际社会检测题08-04
国际博览中心人事行政部社会实践总结08-10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07-2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06-28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08-27
财贸系组织部策划‘国际大学生节,世界学生节’与社会接触活动策划09-22
历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真题06-29
沈阳理工大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2-0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