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信息采集系统(精选14篇)
1.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一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问题汇编(10月15日)
一、学校机构问题
1.问:已撤消的学校有帐号,如何处理?
答:已撤消的学校虽然有帐号,但不用采集教职工信息。2.问:系统中学校名称是旧的,与实际不一致,如何处理? 答:本次采集先用旧的学校名称,等待教育部更新机构信息。3.问:个别学校没有帐号,如何处理?
答:与教育局统计部门核实“学校代码信息管理系统”中是否有该校信息,若无该校信息则进行登记,待教育部审核通过后再下发学校帐号,目前先暂缓采集教师信息。
(学校代码信息管理系统每季度更新一次,10月1日前登记的学校预计12月份更新)
4.问: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进修校等没有帐号,是否需要采集教师信息?
答:不需要采集。
5.中心校下属的完小、教学点,能否统一由中心小学录入? 答:由于中心校统一采集,各教学点间的轮岗交流就无法在系统中体现,因此各教学点单独采集。
二、教师用户问题
1.问:为什么外籍教师无法创建教师帐户?
答:外籍教师无“教师自助子系统”功能,外籍教师的信息统一由学校填报。2.问:教师填报信息时,为什么没有年度考核、待遇信息、师德以及专业技术职务信息?
答:年度考核、待遇信息、师德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由学校统一填报。3.问:教师填报信息为什么无法报送? 答:教师填完信息保存即可,统一由学校进行报送。4.问:教师录入信息时,是否要上传照片?
答:教师将符合要求的照片上交学校,由学校信息管理员今年底统一上传。
三、填报信息 1.《基本信息表》
(1)问:哪些教师要采集信息??
答:学校在编教职工、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教师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无合同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不采集。
(2)问:教师的照片底色有没有要求?
答:没有统一要求。
(3)问:如何判断是否为新聘教师?
答:信息首次采集,全部为“否”(即使是2016年10月办完手续的也填“否”)。(4)问:身份证出生日期、姓名与档案不符,如何填报? 答:“出生日期”项以档案为准;“姓名”项以身份证为准。2.《学习经历》
(1)问:学习经历从哪一阶段开始录入?
答:本科院校、高职专科教师从第一学历(本科或专科)填写至当前学历,其他学段从第一学历(高中或中专)填写至当前学历。
(2)问:获得学历“高中”,所学专业如何填写? 答:高中所学专业填“无”。3.《工作经历》
(1)问:工作经历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任教以来开始录入,每人可多条记录。(2)问:目前工作的任职结束年月如何填写?
答:最后一条工作经历的任职结束年月不填,表示“至今”。(3)问:工作经历中:任职岗位如何填写 答:可以填教师岗位、管理岗位、工勤岗位 4.《岗位聘任》
(1)问:岗位聘任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每人可多条记录。5.《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1)问: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每人可多条记录。6.《基本待遇》
(1)问:基本待遇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每年一条记录。(2)问:新入职的教师基本待遇如何填报? 答:不满一年的按当年实际应发数填写。
(3)问:月工资是按1月还是12月填写?绩效工资是不是包含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
答:月工资按12月填写,绩效工资包含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7.《年度考核》
(1)问:年度考核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每年一条记录。8.《教师资格》
(1)问:有多本教师资格证,如何填写?
答:所有的教师资格证全部录入。
(2)问:无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要不要采集? 答:要采集,教师资格证填无。9.《师德信息》
(1)问:师德信息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考核信息从2013年开始录入;
荣誉信息:2013年以来全部荣誉及2013年前的国家级、省级荣誉。处分信息从任教以来开始录入。
10.《教育教学》
(1)教育教学信息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第年分春季、秋季进行录入。11.《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
(1)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2013年以来全部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和2013年前的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及获奖。12.《人选人才项目》 13.《国内培训》
(1)国内培训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
(2)国内培训继续教育学分怎么填? 答:本次采集,培训学分不用填写。14.《海外研修》 15.《技能及证书》 16.《交流轮岗》
(1)交流轮岗从哪一年开始录入? 答:从2013年开始录入。
四、系统操作 1.问:四类帐号功能分别是什么?
备注:高校没有培训管理员
2.如何导出单个教师所有信息的word文档?
答:教师信息审核后,可由教师自行登录系统导出或用系统查询员帐号登录,选择“综合查询”—“常用查询”,选某个老师的姓名,然后导出。
3.学校填写的信息(如待遇、职称、师德等)通过模板上传,教师名字顺序是否会影响导入?
答:不影响,模板上传通过证件号+姓名自动匹配。
4.教师信息审核通过后,无法修改怎么办?能用系统管理员将该账号删除,重新填报一次吗?
答:高校的教师信息审核后无法删除。其他学段的教师信息学校审核通过,但上级主管部门未审核,可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退回;若上级主管部门已审核,则无法删除。
2.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二
在生产生活中, 常需要对多种材料的数量进行统计。例如, 超市需要对消费品的库存情况进行统计, 电子或机械维修部门需要对使用较多的元件进行统计, 以便确定哪些元件需要购买, 药店需要统计哪些药品卖得较快, 需要购进。对于超市可以通过查看采购记录和销售记录来获得库存信息, 但是像电子或机械维修部门或者小型药店, 特别是中药店, 对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就会不那么容易。而对电子元器件、机械元件、药品等进行统计时, 人工统计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本文提出的多通道材料信息采集系统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多通道材料信息采集系统, 通过称重传感器获取各材料的重量信息, 通过单片机采集处理。一方面可以现场显示材料的数量, 方便工作人员获取各材料信息, 及时补缺;另一方面可将数据以通信方式传送至上位PC机, 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 以便对资源进行更合理配置。此系统可用于电子或机械维修部门、药店及超市等场所。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想
对材料数量的统计, 可以采用人数方法, 但对多种材料的数量进行统计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特别是当被统计的材料个体较小时。如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等, 这些材料体积较小, 重量也比较小, 而个体质量差异却不是很大。所以采用称重传感器获取材料重量信息, 然后通过计算获得材料数目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在机械维修部门, 元件的种类相当多, 各种不同的元件会被分放在不同的盒子里, 以便使用时进行索取。但不同的元件消耗情况是不确定的, 所以在对元件进行采购时就有必要获得各元件库存信息。如果在放置元件的盒子底部预先安装称重传感器, 对信息采集后经过处理我们就能获得各元件的数量信息。许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材料剩余的准确数量信息, 只需知道剩余的材料大概有多少即可, 因此系统在显示部分采用8个发光二极管对一个数据进行示意显示。
2.2 系统组成
多通道材料信息采集系统由称重传感器、放大电路、模拟开关、A/D转换器、微控制器、显示器及键盘等组成, 同时留有通讯接口, 可与上位PC机通信,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3 硬件电路设计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 并不要求很高的精确度。传感器选用使用广泛的应变电阻, 其输出的小信号需经过放大调理。多路模拟开关使用8片CD4501扩展64路模拟通道, 后经过8位8通道模数转换器ADC0809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送入单片机, 再由单片机控制将数据载入MAX7129对数据进行显示。每8个数据为一组, 对8组数据进行循环显示。单片机还可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响应上位机命令, 向计算机传送采集数据, 作为企业物料管理的一部分, 实现对材料使用情况的记录及分配管理。
3.1 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进行输出的装置。称重传感器按转换方法分为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电阻应变式等8类, 以电阻应变式使用最广。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变形时其电阻也随之改变的原理工作。主要由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和传输电缆4部分组成。此系统目的是实现对材料现存状况进行采集, 当材料处于一定范围内时, 就会考虑要购进新的材料。所以并不要求非常精确的数据, 因此不采用桥式电路, 而是直接使用电阻应变片来实现数据采集, 如图2所示。
3.2 多路模拟开关
多路模拟开关是一种重要的器件, 在多路被测信号共用一路A/D转换器的数据采集系统中, 通常用来将多路被测信号分别传送到A/D转换器进行转换, 以便控制器能对多路被测信号进行处理。CD4501是单8通道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 有三个二进控制输入端A、B、C和INH输入, 具有低导通阻抗和很低的截止漏电流。选用8片CD4501和一片ADC0809可扩展为单64通道数字控制模拟开关。控制信号Control1-Control6由单片机发出, 对采集信号通道进行选择导通。
3.3 A/D转换
A/D转换器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器。ADC0809是采样分辨率为8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数转换的器件。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 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 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ADC0809与单片机的连接图如图4所示。
IN0-IN7为8路模拟量输入端, D0-D7为8位数字量输出端。ADDA、ADDB、ADDC为3位地址输入线, 本系统中接高三位地址选择信号, 用来选择导通相应CD4051输出地信号。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START为A/D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 输入一个正脉冲使其启动。EOC为A/D转换结束信号, 当A/D转换结束时, 输出一个高电平。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 当转换结束时, 给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 打开输出三态门, 输出数字量。
ADC0809的工作过程是:首先输入3位地址, 并使ALE=1, 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 下降沿启动A/D转换, 之后EOC输出信号变低, 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 EOC变为高电平, 指示A/D转换结束, 结果数据已存入锁存器, 这个信号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 输出三态门打开, 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3.4 单片机控制单元
控制器选用AT89S51。AT89S51是一个低功耗, 高性能的CMOS 8位单片机, 片内含4k Bytes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 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 兼容标准MCS-51。图5为单片机各控制信号的分布。
3.5 显示单元
传统的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占用系统资源较多, 本系统采用MAX7912, 一种串行接口的8位数码管显示驱动器。它与通用微处理器只有3根串行线相连, 最多可驱动8个共阴数码管或64个发光二极管。内部有可存储显示信息的8×8静态RAM, 动态扫面电路, 以及段、位驱动器。本系统采用驱动64个发光二极管的模式, 显示材料剩余量信息。
图5中, 单片机P2.0口作为串行数据线, P2.1作为数据加载控制线, P2.2作为时钟线。单片机向MAX7219输送信息的工作流程描述如下: (1) 将P2.1, 即数据加载控制线置低电平有效; (2) 将P2.0置成与D7相同状态; (3) 将P2.2先置低, 再置高, 产生一个移位脉冲将D7移入MAX7219; (4) 重复 (2) 、 (3) 过程, 将D7-D0移入MAX7219。
对MAX7219各控制器和位寄存器赋值也可方便地由循环程序来完成。因为MAX7219有自动的动态刷新功能, 所以赋值完毕后, 单片机不必对它做其它的操作, 即可完成显示。
3.6 单片机与PC通信
使用MAX232芯片实现单片机与PC的串行通信, 实现与计算机通信后可通过计算机读取采集到的信息, 也可向单片机发送相应命令来实现某一数据采集通道的导通, 从而使显示器显示相应采集量。
4 系统程序流程图
系统软件流程如图6所示。单片机系统上电后, 先进行系统自检并初始化。然后通过对控制口赋值打开采集通道启动A/D转换, 转换结束则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至单片机内存中, 然后导通下一通道对下个数据进行采集。当对所有通道数据采集一遍后, 可关闭A/D转换, 将保存的数据送入MAX7219进行显示。MAX7219外接64个发光二极管, 分为8组, 每组对一个数据进行显示, 也就是将采集数据分为8个等级, 这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材料的剩余状况。同时为方便管理, 系统与PC机也进行了连接, 通过编写上位机软件, 可以随时启动系统进行信号采集, 并将数据传送至PC机中, 可作为企业物料管理的一部分。
5 结论
本系统设计了一个多通道材料信息采集系统, 使用应变电阻片构成称重传感器, 采集材料的重力信息, 保存至单片机内存, 可控制条形显示器对材料现存状况进行显示, 并可以通过串行端口将数据传送至上位机, 方便进行记录和管理。系统还可以增加报警提示电路, 当某材料缺少时, 可通过声、光等报警电路以及在上位机采集信息后对个别信息进行特殊显示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补充。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多通道材料信息采集系统, 将材料分类放置, 通过称重传感器将各材料的重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经过多路模拟开关及A/D转换, 将材料信息传给单片机并在现场实时显示, 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材料进行补充。同时单片机采集的数据可传送至上位机, 实现对材料的库存情况进行随时记录, 以方便对材料进行管理。
关键词:多通道,信息采集,称重传感器,单片机
参考文献
[1]张福学.传感器应用及电路精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2.
[2]Low Power, high-performance COMS 8-bit microcomputer AT8SC51.
[3]孙宏军.智能仪器仪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高峰.单片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5]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故障分析 篇三
关键词:重要作用 故障分析 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076-02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电力公司必须切实掌握供电以及销售等多样化环节的具体信息,才能制定出用户满意的营销方案。这些多样化环节的具体信息,都是依靠用电信息采集相关系统获得。若想制定出用户满意的营销方案,就必须明确多样化环节中多样化用户的具体特征,这些多样化特征只能依靠用电信息采集相关系统进行合理的统计与分析,故此,用户具体的用电信息,对于电力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对于这些多样化信息,应该尽可能保证完整性与精确性,故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用电信息采集相关系统势在必行。现如今,中国境内用电采集的范围极为广泛,电力公司不仅采集常见的居民信息,而且采集使用变压器等用户的具体信息,然而,由于采集数量过大,处理起来较为烦琐,故此,应该努力提高电网设备的性能。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常见故障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多个配套设施组成,不仅包括主站、采集终端,还包括通信信道以及配电开关等,虽然这些设施能够促进采集系统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它们也会起到阻碍作用,出现各种故障,阻碍系统的施展。
2.1 主站软件故障分析
一般情况下,主站软件产生问题也就意味着相关系统的主站软件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顺利运转。其中,主站软件包含了多个方面,其主要的组成软件为通信负载均衡软件以及接口服务器软件等。主站软件一旦出现故障,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交互响应与正常情况相比则更为缓慢、显示状况不正常以及系统内的部分功能损失等。
(1)故障出现在通信前置机软件:在整个主站软件中,通信前置机软件的工作内容则是连接主站和采集终端的通信。如果该软件产生问题,那么,前置机的采集终端就不能够接收到主机的指令,从而阻碍了系统的运行。
(2)故障出现在通信负载均衡软件:一般来说,通信负载均衡软件的功能就是将应用服务器和前置机集群连接起来,让两者能够产生联系。该软件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应用服务将与所有的终端失去联系,如果主机下达指令,因为故障的存在,指令将不会被执行。
(3)故障出现在应用服务器软件:应用工作站的作用是为供应采集应用服务,而这一内容主要由应用服务器软件管理。如果该软件有问题产生,那么,相对应的应用工作站在访问主站的过程中,就不能顺利完成访问工作。
(4)故障出现在数据服务器软件:一般而言都是数据服务器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存储。而这种软件的主要弊端就是:数据存取存在异常(无法储存数据等)。
(5)故障出现在接口服务器软件:主要就是输入输出方面的故障,输入故障主要的诱因就是电压失压、发生虚接;而输出故障主要是由于终端电源标称值有不相符的状况。
2.2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故障
(1)电源的故障:主要是输入输出的故障,输入故障主要的诱因就是电压失压、发生虚接;而输出故障主要是由于终端电源标称值有不相符的状况。
(2)通信的故障:主要的通信故障有:电表有反应但终端无法接收信号;可产生回码但主站无法接收信号。而产生故障的原因分为设备、移动侧等问题。
(3)抄表的故障:这类故障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就是错误的抄表数据,另一方面就是有终端没有抄表数据。
(4)终端遥控输出的故障:一般有两种连接终端和跳闸机构的接线方式,被控跳闸机构主要包括加压跳闸和失压跳闸。一般在问题出现之后,可以根据跳闸的类型选择相对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3 环节的故障
(1)本地通信信道的故障:所谓本地通信信道指的就是采集终端和电能表之间的通信信道,主要包括RS-485、低压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的方式。而这种通信信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RS-485接口故障、接线的错误。
(2)接线的故障:在线路中出现的错接的电流和门节点回路等。故障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计量出现错误。
(3)RS-485接口的故障:在接口处的故障主要是在进行抄表时,出现数据为0的现象。
(4)载波通信的故障:这类故障主要发生在电能表和采集终端的信号错误或者是信号接收出现故障。主要的故障是在进行抄表时,表中的数据和采集器下电能表显示的数据不符。
(5)采集终端硬件的故障:在采集终端,出现元器件的设计缺陷,导致信号采集出现故障。
(6)采集终端软件的故障:在进行软件的设计时,由于设计缺陷,最终导致出现信号通信的故障。
(7)电能表的故障:主要是电能表的软硬件出现了故障,使得测量的数据出现错误。
3 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
(1)选用负荷功能:在进行信息采集终端时,选用设定用户的时间和功率定值,若警报声响起则说明超负荷了,往往这时候警报会对此进行自行判断,同时也可能会跳闸。一般来说,负荷功能即控制电量,据此可以及时有效制定出相对成熟的用电控制方案。
(2)配变的功能:使用电力时,用电信息中的配电监测功能可以对三相不平衡电压、失压、超过电压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若要在一定时间内发现配变计量中的故障或问题,则一定要在统计电压时对时间和电压的合格率进行严格的控制。
(3)对采集系统在线统计分析的功能:此主要在于终端问题,为了保证统计分析的正确性,需要在主站系统中采集更多的用户信息。
4 结语
从上面的各个要点可以知道,现今的用电系统正在进行建设和应用,因此必须对用电系统中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进行处理和维护,在系统的主站、采集终端以及通信信道等处进行维护,确保能够顺利用电。
参考文献
[1]刘海峰,刘宗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深化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2(6):50-52.
[2]妙红英,杨永良.负荷管理终端的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J].工业计量,2012(S2).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一、完成情况
目前,安装低压集中器(公变终端)1085台、安装总表计量1189块,负荷监测终端985台,安装专变计量1603块,安装照明表计78029块;全年完成公变抄表成功率为91.199%,完成专变抄表成功率为78.501%,完成居民抄表成功率为87.89%。为达到集抄基础资料、现场安装、系统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一开始就把好了基础数据审核关、现场安装质量关、系统数据的准确关,确保了公司集抄资料的准确性。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面对新设备、新技术,新问题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调试维护,克服种种难题,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任务开了一个好头,对推动公司20xx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安装人员表计、采集器安装质量不高,达不到要求,接线错误、松动、断线的现象较严重,导致数据采集不成功。
2、供应采集设备厂家较多,各个厂家的调试和操作方法不尽相同,出现问题也较多,数据采集成功率不高,我公司调试人员技术有限,需要各个厂家提供技术支持。
3、城区低压台区多、线路复杂,大多数台区低压线路较长,超出载波信号传输长度,影响采集率。
4、由于前期考虑不周,在配电箱上面没有打孔,导致集中器天线不能顺利从配电箱中接出去,而从配电箱门处引出容易把天线夹断,或者直接将天线置于配电箱内壁,这样容易导致信号被屏蔽,致使数据传输不成功。
5、采集器出现问题比较多,尤其是采集器的模块,模块的好坏和稳定性严重影响着抄读成功率。
三、20xx年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20xx年,我们将统一部署集抄系统各项决策安排,提前着手、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坚定小公司也能有大作为的信心,积极进取,突出亮点,实现各项工作纵向超越有进步、横向追赶有进位,使20xx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进入更进一步,促进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针对施工队人员表计、采集器安装质量不高,达不到要求,接线错误、松动、断线的现象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将制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场安装培训台”,利用正确的接线模拟展板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有重点的进行讲解,提醒在安装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事
项,杜绝在20xx年的改造过程当中出现接线错误的问题。
2、根据20xx年采集设备的运行情况,建议公司尽可能的选择配送运行良好的采集终端设备,厂家不要选的太多,厂家过多,由于各个厂家设备不尽相同会增加调试人员调试难度。
3、需加强对各操作人员对采集系统培训力度,使操作人员学会采集系统基本应用,利用采集系统能够掌握下发参数,召测数据,参数修改等工作。
5.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五
项目名称: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建议书**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x 传真:xxxx 编写时间:xxxx 主管部门:x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5月2日
第一部分 系统定义
一、杭州市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构成
二、系统定义
第二部分 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设置标准
一、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设置标准相关定义
(一)关于设置的定义
(二)关于道路的定义
二、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设置标准
(一)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二)交通监视系统
(三)交通违法监测系统
(四)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
(五)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
(六)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
(七)停车诱导系统
(八)智能卡口系
第三部分 道路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标准
一、SCATS信号控制系统
(一)系统构成
(二)功能要求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二、单点远程控制交通信号系统 第四部分 交通信息屏发布系统技术指标
一、系统构成
二、功能要求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第五部分 交通流视频检测系统技术指标
一、系统构成二、功能要求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导
四、中心平台
第六部分 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技术指标
一、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标准模式
二、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三、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的技术标准
四、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第七部分 停车诱导系统技术指标
一、系统组成二、功能要求
三、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四、中心平台.48 第八部分 智能卡口系统技术指标
一、智能卡口系统的标准模式
二、智能卡口系统的标准结构和功能
三、智能卡口系统的技术标准.四、智能卡口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第九部分 城市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接口规范
一、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接口.二、交通诱导系统中心平台.三、三、行程时间检测系统(OD系统)接口.1、外来黑名单接入
2、数据格式
3、数据流程
四、智能卡口系统接口.第十部分 交通违法监测系统技术指标
一、交通信号违法监测系统
(一)中心接入要求
(二)路口设备要求
二、违法超速行为监测系统.第十一部分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主要设备方案
(二)工程方案
(三)技术方案、生产工艺流程及装备水平
(四)项目招标内容
第十二部分 主要原材料供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二)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十三部分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总图布置
(二)场内外运输
(三)公用辅助工程 第十四部分 环境影响分析
(一)厂址环境条件和现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五部分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表
(二)资本金筹措
(三)债务资金筹措
(四)中请专项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第十六部分 财务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不确定性分析
6.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六
营销科:李科
遵照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任务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部署,公司高度重视,周密策划。自XX年起,工程建设任务正式启动。在工程施工、调试、消缺、自验的各个阶段,公司上下全体参建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坚定信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经过XX余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XX年的工程建设任务.根据我公司XX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公司高度重视,营销牵头成立了用电信息采集建设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公司采取多项保证措施,全力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于XX年XX月XX日完成工程现场改造任务,安装变电站终端11个采集表计127个,采集成功率99%,完整率100%。安装专变89台采集成功率98%,完整率98%,(原因梅硐部分电厂信号差)。安装低压台区集中器95个台区抄读成功率98.73%完整率99%。
一、工程基本概况
根据公司XX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XX年计划完成80个低压台区和15000户低压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改造任务。
目前,XX年实际完成集抄改造台区95个,超计划完成 15个低压台区;完成用电客户改造14991户,基本完成计划任务。
二、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XX年是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建设改造的第一年,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从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建设任务下达开始,公司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成立用电信息采集建设领导小组和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管控组,详细制定了改造工作计划,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工明确。
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程第二阶段工作的相关要求,为实现低压集抄台区“基础数据准确率100%,数据传输真实率100%,系统稳定率100%,网络安全率100%及系统可用率100%”的工作目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由营销科牵头的消缺组进行了新一轮的集中消缺、调试工作。于XX年XX月XX日完成了工程调试消缺任务,改造台区抄读成功率、安装率均已达到99%。
三、工程资料完成情况
工程资料的收集、归档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程建设初期,就注意工程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梳理和归类。为达到集抄基础资料、现场安装、系统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营销科从集抄工程一开始就把好了基础数据审核关、现场安装质量关、系统数据的准确关,确保了公司全年的集抄 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四、系统建设采取的措施
为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期间得到用电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应系统改造而引起的用户投诉和不必要用电纠纷,在系统建设还没有开始之前,营销科联合城区供电所针对XX年改造所涉及到的1.5万户发放了内容为:“今年我公司将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系统建设时,会对改造区域的用电客户进行电能表更换,故需停电,因此给你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之后……”的温馨提示。通过温馨提示的发放,让广大用电客户了解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之后,将实现抄表、核算、收费的全过程封闭管理;系统将取代人工抄表,会自动采集电量,进行核算,完全杜绝人工抄表、核算中出现的差错,保障用电消费权益;同时,该系统上线后,将实现预付费购电功能,让用户了解到用户必须根据自己的用电需求,提前在自己的电费卡上预存电费,否则,系统将会自动断电。通过前期认真广泛的宣传,在系统改造期间,广大用电客户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了改造工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系统改造期间,由于做了大量的工作,未发生任何因系统改造而引起的用户投诉事件。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需要对所有用户电能表进行轮换,一次轮换的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为了确保对用 户的轮换电能表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不出现用户电能表信息录错的现象,在系统改造建设未开始之前,对改造用户的基础信息做了大量的信息核对工作,通过核对工作,修改了用户电能表,对应台区、线路不对应的大量错误信息,对后期的改造用户信息正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系统改造过程当中,对用户电能表的轮换,我们采用首先在营销系统里面由城区所人员发起轮换流程,录入新表信息,并导入到智能表收费系统。施工人员根据标签内容,再到现场去轮换,待现场轮换完成旧表拆回,再将旧表止码录入营销系统,再完成营销系统里面轮换流程的归档,这样就避免了用户电能表“张冠李戴”现象的发生。同时我们在每轮换完一户用户电能表,由台区负责人认真仔细填写《集抄用户抄表本》,对每一个用户的用户名称、用户编号、用电地址、电能表资产编号、型号规格、起止码进行记录。确保改造的信息正确无误,做到了让用户满意,同时极大的方便了施工队,施工队在台区负责人的积极配合下,加快了施工进度。
在项目的管理方面,工程项目是由营销科集中管理,营销科负责低压集中器和专变采集终端的具体安装、调试、运维。采集设备的现场安装也由营销科来完成,城区所施工队已全部完成轮换、安装工作且已完成营销系统流程的台区,由营销科进行调试,调试组在采集系统里面对公司安装完成的台区进行调试,对整个台区所有电能表能够连续七天抄回 数据的台区出调试报告,对不能全部抄回的台区,根据调试情况,通知由营销科牵头城区供电所处理,由营销科再进行消缺,核对参数,直至所有用户电能表都能抄回;城区所施工队对完成改造并且已有调试小组调试成功的台区,由城区所向营销科提出验收申请,由营销科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台区进行验收。该台区移交城区所实施监控,对验收合格的台区出现问题,营销科采集专职进行处理。对验收未合格的台区,继续由施工队消缺处理,直至该台区达到验收要求。
由于前期准备和改造期间工作做的扎实,对后期系统运维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系统改造期间,大量工作由营销科与城区所完成,参与人员学习主动积极性很高,在系统建设过程当中,掌握了大量的业务知识、目前已经移交到城区所进行运维的集抄台区,城区所基本能够立刻完成调试、运维工作,不再依赖厂家和管控组的支持,并且在改造期间培养了大量县公司的技术人员,为今后的系统改造积累了经验。
采集系统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在建设之初,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杜绝各类人身和设备事故,确保现场施工安全。明确规定营销科科长、营销专责、供电所主任、供电所安全员、台区负责人都有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监督考核的责任。在施工队施工期间,采集系统参建各单位、每位参建人员严格执 行了国家《安全生产法》,结合采集系统建设的特点,做到了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确保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按期安全完工。
为确保XX年改造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稳定运行和采集数据的正确、及时、完整,使集抄改造工程达到“全覆盖、全采集”的实用化效果,营销科召集集抄采集工程系统调试与运维工作人员集中在营销科进行系统调试与运维工作。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面对新设备、新技术,新问题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调试维护,克服种种难题,在威盛集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XX年改造任务,为今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任务开了一个好头,对推动公司2014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改造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
1、施工队人员填写表计档案错误,导致客户既充值和数据采集都不成功。
2、各供电所营销系统录入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及时完成电能表更换、调试流程在营销系统的流程归档。
3、有一个低压台区有一户(顺江安置点)延伸较长的,超出载波信号传输长度,影响采集率。
4、由于前期工程考虑不周,在箱式变电站上面没有打孔,导致集中器天线不能顺利从配电箱中接出去,而从配电箱门处引出容易把天线夹断,或者直接将天线置于配电箱内壁,这样容易导致信号被屏蔽,致使数据传输不成功。
5、采集器出现问题比较多,尤其是采集器的模块,模块的好坏和稳定性严重影响着抄读成功率。
6、采集设备的运输、搬运、传递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责任心不高,不能做到轻拿轻放,导致少数表计载波模块松动,安装到现场以后导致抄读不成功。
六、XX年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XX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公司XX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提前着手、精心组织,周密策划,促进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需加强对各县公司操作人员对营销系统和采集系统培训力度,特别是在营销系统当中电能表轮换、采集器安装、调试流程的发起的培训,在采集系统当中应加强对采集系统的应用,利用采集系统能够掌握下发参数,召测数据,参数修改等工作。
7.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 篇七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及特点
1.1 系统定位
采集系统通过中间库、Webservice方式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从营销系统获取客户档案, 采集点信息等数据;通过接口向营销业务系统提供有序用电、预购电管理、停送电管理的控制手段, 执行营销业务系统的控制命令。
同时还可以提供“SG186”营销业务应用之外的综合应用分析功能, 如配电业务管理、电量统计、决策分析、增值服务等功能, 并为其他专业系统如“SG186”生产管理系统、GIS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基础服务。
1.2 逻辑架构
采集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主站层、通信信道层、采集设备层3个层次。主站层又分为营销采集业务应用、前置采集平台、数据库管理三大部分。业务应用实现系统的各种应用业务逻辑;数据采集负责采集终端的用电信息, 并负责协议解析;控制执行是对带控制功能的终端执行有关的控制操作;前置通信调度是对各种与终端的远程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管理和调度等。
通信信道层是主站和采集设备的纽带, 提供各种可用的有线和无线的通信通道, 为主站和终端的信息交互提供链路基础。主要采用的通信通道有:光纤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无线专网。
采集设备层是采集系统的信息底层, 负责收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 该层可分为终端层和计量设备子层, 对于低压集抄部分, 可能有多种形式, 包括集中器+电能表和集中器+采集器+电能表等。终端子层收集用户计量设备的信息, 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 并实现与上层主站的交互;计量设备层实现用电计量等功能。
1.3 软件架构
为了构建高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伸缩性和扩展性的采集系统, 主站软件采用成熟、标准的J2EE (Java2Enterprise Edition) 企业平台架构搭建, 采用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及灵活的事物控制, 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移植性, 以适应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环境复杂、业务规则多变、信息发布的需要, 以及系统将来的扩展的需要。
主站软件采用分布式多层结构, 典型的软件架构分为表现层、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根据本系统业务特点, 应用层进一步细分为采集子层和业务子层、对外接口等。主站软件通过对外接口与外系统交互。
1.4 组网建设
采集系统物理结构由采集对象、通信通道、系统主站等3部分组成, 其中系统主站部分单独组网, 与营销内部系统和营销外部系统以及公网信道采用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
采集对象指安装在现场的终端及计量设备, 主要包括专变终端、公变终端、低压集抄终端以及电能表计。
通信信道是指系统主站与现场终端的通信信道, 主要包括GPRS0、CDMAIX、230M专用无线、PSTN、ADSL以及光纤专网等。
集中式部署方式在省公司侧建设一套主站, 各地市公司不单独建设主站, 各地市公司工作站通过电力公司内部专用的远程通信网络接入省公司主站。主站网络的物理结构主要由数据服务器、前置服务器、WEB服务器、接口服务器、备份系统、省公司和地市公司工作站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的紧密结合
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充分地考虑到与现有营销业务的紧密结合, 从计量设备安装、调式到档案数据的实时同步, 从电能量采集到电费发行, 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采集系统功能进行无缝连接, 既保证数据采集的时效性、准确性, 也保证两个系统核心档案的完整性、一致性。推动营销业务向现代化管理方向迈进, 实现营销业务信息采集自动化, 用电情况信息化, 运营指标实时化, 用电管理有序化, 用户用电互动化。
2.1 规范采集设备安装程序
通过整合各地市原有业务模式, 形成统一的采集设备安装、调试业务流程, 在保证档案资料统一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供各业务环节的交互速度, 形成标准的业务交互模式。
2.2 实现抄表管理自动化
随着智能电表安装覆盖率的不断提升, 采集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接口的方式, 根据营销系统电费发行的需要, 及时准确地提供每日冻结用电数据, 解决了人工抄表的质量和效率的问题。
2.3 提高线损管理质量
原有线损管理存在线损分析不同时, 分析周期长, 人工计算等问题, 造成线损分析缺乏真实性, 不能反映实际的线损情况。通过采集系统的建设, 一方面强化抄表工作实时性, 所有数据可以实现同一时刻采集, 满足线损计算数据同时性的要求, 为线损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数据采集的周期可以从原有的一个月缩短到一天, 从而使线损分析周期大大缩短, 提高线损数据的时效性;再则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对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的线损计算, 做到线损供-输-配-用-售电监控体系, 提高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线损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分析性, 并与理论进行比较, 使相关人员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负荷分析及时诊断和排除异常, 及时快速找到影响线损问题的症结, 杜绝跑、冒、滴、漏, 降低线损,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用户电能量基础数据全面自动化采集的实现, 夯实基础信息管理, 强化线损统计工作, 细化异常指标分析, 完善指标考核体系, 确保分线路按台区承包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各单位可以利用系统功能, 对当前月的线损统计结果进行认真分析, 并按照线损率阀值、线损率与考核指标差值或高损台区比重 (或数量) 等筛选方法, 确定重点控制台区名单, 在下一个统计期中, 对重点监控台区进行日线损分析, 及时分析高损原因并制定、落实降损措施, 直至线损指标恢复正常。
随着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 采集系统业已覆盖全省用户、配电台区, 覆盖省公司本部、地市供电公司、县区级供电分公司及供电营业所4个层级, 其中包括整体划转后的农电单位。地市公司采集系统对象包括所有用电客户、公配变台区、变电站进出线的数据等。采集数据种类全面, 数据信息采集量和存储处理量巨大, 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强, 响应速度快, 安全可靠性高的大型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
8.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新趋势 篇八
【关键词】用电信息;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网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各种高科技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同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用电的依赖性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对电网运行进行高效控制,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供电故障的出现,也变得尤为重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的运行也将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用电信息收集也将成为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凭仗,因此,为了能够满足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我国开始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全力推动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
一、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的现状
电网系统缺电严重,国家电力企业重视发电、忽视配电以及不重视用电信息的采集一直是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电网系统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实现,也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直到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对电力的需求越来也大,我国才逐渐重视起对电力供电系统的控制管理以及电网系统的优化,并在全国各地根据具体用电情况建立起了负荷控制系统。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对用电信息进行收集,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参考数据,我国还在电网系统中尝试构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但是由于受到用电信息收集系统没有统一建设,系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的限制,系统对用电信息的收集能力还存在于一定欠缺,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比如,当前最常用的230 MHz无线专网、GPRS/CDMA无线公网、电力线载波(PLC)等,都无法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所搜集的信息数据也无法实现共享,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用电信息的利用效率,影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所存在主要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我国电力行业标委会修订了《DL/T 698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信道以及终端的构建进行了规范,综合提升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使系统能够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发电、配电、输电以及用户的用电等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特性分析
(一)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及时采集
在电力企业对电力供电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定期对用户的用电负荷以及总用电量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所测数据,预测电力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优化电力企业的配电策略。在以往管理过程中,用户用电信息的收集都需要人工抄表来实现,而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对用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于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有了更好的要求,依旧通过人工抄表来收集用户用电信息已经明显满足不了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因此,就需要构建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以更好的满足电力企业对电力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分析的需要[1]。
(二)对用户电力负荷进行集中监控
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是保证电力企业用电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技术经济手段,是维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佳方式。在以往用电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电力企业无法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集中监控,所以很难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导致用户用电负荷不均衡现象经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实现对用户用电负荷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最大限度避免用户用电负荷不均衡问题的出现,在保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避免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确保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趋势
(一)通信网络接入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需要有足够强大的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只有这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才能够实现数据、信息、语音以及图像等通信方式的传输,进而才能够实现 对用户用电信息的收集,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以及对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管理。因此,基于以上几点要求,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就需要接入通信网络技术,通过通信网络技术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数据、图像、音频等信息的有效传递,充分发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确保供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
(二)实现信息共享
当前,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还无法与其他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不了信息的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比如,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企业营销系统及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之间实现不了信息的共享,营销系统及营销稽查监控系统无法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利用,也就无法及时、准确的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预计出电力市场变化和发展的趋势,进而影响企业的营销决策。因此,在完善和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性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实现系统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比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企业营销系统及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营销系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用户用电信息,及时对电力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制定出最正确的营销方案。
(三)高效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分析功能
国家电网企业所经营的范围几乎笼罩全国,不仅所管辖的范围非常大,用户也非常多,而将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用电信息的采集还将实现统计性和集中性,这种大面积、大基数的经营特点就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增添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因此,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提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和处理分析的功能,要使系统能够及时对所有用户的用单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并快速、高效的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有效结果后共享给其他系统,维持整个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加强对并行数据处理、分区存储、批量数据处理等技术的研究,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采集和整理,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运行的可靠性。
(四)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
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应该采用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并通过应用该技术实现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对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监控;为用户提供用户缴费信息、用电情况、缴费预告、停电通知等。同时,还可以针对具体的用电情况对供电系统的运行进行智能调控和指导用户正确进行用电。
四、结束语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其生活和工作对于用电的需求和依赖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智能运行,提升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要确保供电系统自动、智能运行的前提,就是要拥有高效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时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所以,我们电力企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实现用户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德昌,李勇.中国式智能电网的构成和发展规划研究[J].电网技术,2011(02).
9.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九
现状分析报告
一、概述
目前,我公司使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由青岛鼎信软件公司提供的软件系统平台,该系统采用纯B/S架构,JAVA语言编程,数据库为SQL Server。系统构建硬件基础:服务器主站、集中器、窄带载波电能表、PC机。截止目前,该系统中较常使用的模块有:数据采集、运行维护、综合应用、统计查询。
存在部分问题,应用效果一般的模块有:运行维护模块、综合应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集中分析和梳理,下面从系统功能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鼎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图
3.电表通信模块生产厂家不一样,采用的通信标准不一样,鼎信通信窄带带宽为421MHz,东软通信窄带带宽为270MHz,信号在信道(电力线路)中传输会产生衰减、时延以及噪声的干扰,导致发送操作命令无法及时送达,采集系统无法查看到是否拉合闸,表计拉合闸情况与系统情况不相符。
4.电表无信号中继功能(售后工程师反馈需激活方可使用)。
5.台区线路老化、过长造成欠压信号衰变严重,只能完成采集数据(系统反复抄表),无法完成拉合闸,或拉闸后不能合闸。
6.线路设计非最优,集中器未放置于变台中间位置,线路末端电表信号低于20db,造成通信不畅,总表485接线方式,限定集中器只能放置在总表附近,否则需安装两个集中器(一个采集总表数据,另一个置于线路中间位置采集用户表数据)。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电费回收率,实现远程无人抄表和配电自动化。现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人群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基层一线员工害怕拉闸后无法合闸而不停电,电费回收率变化不明显。系统管理部门给各供电所员工使用者设置用户账号及功能配置,以便对责任台区进行有效管理,减少问题故障,提高电费回收率。公司主管部门与供应商做好协调工作和技术支持,使其达到最优运行状态,发挥最大的作用。
窄带载波表采集的流畅性和可靠性相比采用双模(双通信模块:采用窄带载波和无线)和宽带载波有很大的差距,可能不出五年窄带载波技术甚显疲态。现在主流是宽带载波技术,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的使用现有的东西是关键。随着时代发展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软硬件精通的人才缺乏,知识无法跟进技术更新的步伐,尤其是基层一线供电所,从台变集中器、三相四线表、单相表等硬件的安装到集中器的主站IP的设置、客户档案的录入等软件调试均要熟练掌握,并融会贯通。未来政府推进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物联网对接缺乏基础,对于电力企业做好智能电网工作任重道远。
XXXXXXXXXX 2018年5月8日
10.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十
鲁恩斌
摘 要:介绍了铁路GIS(地理信息系统)、传统GIS不足、5D地理数据等,详细阐述了可视化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研制背景及主要功能。
关键词:GIS 5D 可视化 采集系统
Abstract:Introduced the railway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raditional GIS insufficiency, the 5 D geographic data, etc, and expounds the railway mobil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visual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ain function
Key words:GIS 5D Visualization
collection system
一、铁路GIS(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铁路信息化已经渗透到铁路的运输生产、客户营销、经营管理的等各个领域,成为铁路运输和铁路发展的重要保障,其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
由于铁路资产分布在狭长的地表,不论是线路、桥梁、道口、隧道本身,还是信号、电力、控制设备等各种设施以及周边环境都对铁路的安全运营显得至关重要。所以铁路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对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越来越受到铁路部门的重视,已深刻认识到铁路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把铁路系统各种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建设一个能满足铁路抢险救灾、规划设计、设备维护、运营管理、实时监控、决策分析应用的综合型地理信息系统,这也是铁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二、传统GIS数据在铁路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
目前很多铁路部门都在积极的建设自己的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从数据管理的角度来讲,所管理的数据分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其中属性数据多以关系数据库二维表的形式存在,空间信息数据则以传统的4D形式表现,即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地图(DLG)和数字栅格地图(DRG),这些数据大多是由作业员根据规范的要求采集、加工制作的。它们是有限的基础信息,针对铁路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以下不足:
1.信息表现形式单一,缺乏可视化和临场感。
传统的GIS数据多以点、线、面等线画符号来描述地形、地貌及物体的信息,是符号化的,也可以说是抽象的,地图判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符号化的信息语义晦涩,可视化程度不高,对使用者来讲也缺乏临场感。
2.信息描述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应急处理、综合查询等应用。
传统的GIS数据提供物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但对目标地物的描述非常简单和有限,也很难表现人文、环境、资源等信息。
3.信息离散,可挖掘程度不高。
传统“4D”数据在采集的时候是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的,针对铁路来讲,由于信息源点分布在狭长的地带,是高度分散的,信息采集很容易发生遗漏的现象。而且采集的信息点是离散的,数据的可挖掘程度不高,一旦采集工作完成,如果需要补测或需要了解其他的信息,就需要重新投入人力实施一次采集工程。
4.数据更新速度慢,现时性差
由于成图周期长,4D产品的更新难以跟上铁路建设发展的速度。
三、5D地理数据构建“数字铁路”
传统的“4D”地理信息数据已经难以满足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如果在“4D”产品的基础上再融合高分辨率可测量的连续近景立体影像数据,则正好弥补在了“4D”产品的不足。这种“可视、可量、可挖掘”的近景影像数据可称为第5D-DMI(Digital Measurable Image)。由于可测量近景立体影像数据的融合,可将整条铁路完整的装到电脑里,打破传统地图局限,直接在电脑桌面上浏览整条铁路的真实图景,直观地获得一切需要的信息,而不用判读晦涩的地图语义。其不但真实地反映了铁路线路及周边环境现状,还可方便地直接在近景影像上完成地物的位置坐标和几何尺寸计算以及标注、链接等功能。富信息的数据源能有效支持GIS的数据挖掘工作。这种与地球真实物理环境完全匹配的实景影像地图我们称之为“TrueMap真图”
“5D”数据的完美结合,可搭建满足铁路信息化管理需要的全要素、富信息、可视化的“数字铁路”地理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了铁路实景化管理。
四、可视化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 1.研制背景
2006年武汉铁路局电务处和武汉大学、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制开发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2006年7月利用原襄樊铁路分局电务试验车97035在试验车上简易运行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道路移动检测系统,通过运行能够满足我局限界检测测量、分析、报警和线路站场实时景观录像的要求。
2007年2月1日-2月10日,正式在局电务试验车(999255)对系统的进行安装调试,2月19日随局武麻、京九线动态检查进行了上线试验调试,实现了静态同步摄录、动态三维时帧(2帧/秒)拍摄,基本满足可行性研究要求并得到充分肯定。
2007年5月15至5月17日,武汉铁路局组织安排系统尾挂试验,对京广线武昌至郑州段进行了往返数据采集。运行总长度1000多公里,机车运行速度160公里每小时。用1周的时间进行了内业数据处理,编辑成图,建立全线里程库、影像库、视频库,测量成果库。测量精度满足1:2000地形图要求以及铁路限界测量要求。经过一年正式运行,2008年4月30日通过了武汉铁路局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2.系统结构
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是当今最为尖端的铁路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技术之一,代表着未来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发展主流。系统通过在武汉局电务试验车上装配GPS(全球定位系统)、CCD数字相机、摄像机、航位推算系统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快速采集铁路及铁路两旁设备的空间位置数据、近景摄影测量立体影像及视频录像等数据,同步存储在车载计算机之中,经专门软件处理,形成铁路信息化建设中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电子地图、设备资产表、设备限界详图、设备对比检出报表等。详细见图1: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结构图及图2: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电务试验车车外设备。
图1: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结构图
图2: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电务试验车车外设备
3.系统功能
1)线路及站场环境综合展现
有效融合可测量近景影像、遥感影像、视频、行政区划图、铁道路网图、设备综合信息等进行线路及站场环境的综合展现。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铁路可视化管理。
2)铁路建筑设备限界动态检测 根据基于可测量数字影像,直接在电脑里完成设备限界、设备安全距离、信号设备高度、信号机柱的倾斜、警冲标距的纵向距离进行检测测量。
3)设备对比检出
通过实景影像及台帐信息,对历史和当前采集的设备限界、信号设备、标志布局情况以及信号机柱的状况等进行浏览对比,对变化情况生成限界变化报表和设备检出报表。
4)铁路虚拟运行通道计算拟运行通道计算
基于可测量实景影像数据可以实现铁路可视化数字模型建立,包括铁路及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铁路附近的地形地貌以及铁路附近的人工建筑物和各种物体。通过虚拟运行,进行碰撞检测处理,记录碰撞事件,碰撞性质,基于此提供虚拟运行报告。报告提供运行状态的统计信息,如:是否能够安全通过、存在碰撞的地点、碰撞严重性、碰撞次数、造成碰撞的原因、最大可以通行的货物尺寸等。
5)应急抢险
铁路应急系统必须基于完全可视化的影像来设计, 基于真图数据提供的详尽路网设施信息、地形信息和周遍环境信息,可快速方便地生成应急预案。
灾害发生时,指挥人员在调度中心,迅速调用历史影像,了解灾害发生前的环境状况,对比灾害现场,进行抢险指挥。
6)可视化资产管理
在铁路建成后,辅助竣工验收、资产(设备)实行可视化管理,以及营运管理,实现台帐信息、地图信息和图片/影像信息的有机结合,为工务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一个便捷、直观的维护平台,帮助分析事故隐患及其根源。7)安全规划
系统将整条铁路装到电脑里,真实的再现,对沿线的安全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辅助进行铁路安全规划。
8)既有线改造勘测,辅助设计
可测量实景影像数据连续记录了整条铁路的地理信息,是可挖掘的,可随时计算影像上所见的任意点相对铁轨面中心点的坐标,实现隧道、跨线桥梁、沿线电力线路、信号机、平交路口、建筑物的厘米级精度勘测测量,生成断面图、建筑物设备与铁道空间位置关系图等。
五、运用效果
2008年通过鉴定至今,武汉铁路局可视化铁路移动信息采集系统为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定期采集施工和运营线路数据,通过影像数据,及时发现保护区范围内施工及运营线路及站场的危险源和隐患,并督促解决。
11.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十一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电力能源是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电力能源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我国也在不断地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必须要可以准确地、真实地采集与电力能源使用相关的信息,这也是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升我国电力能源应用效率的必然要求。所以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及系统架构分析
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分析 对于我国电力产业而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电力产业营销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际需求表现最明显就在于线损管理方面。对于电力产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配电线路关口位置输出电力能源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还需要对专用用户和共用线路电力能源应用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这些内容都需要依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支持,这样才能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线路损耗的实际情况。以往电力行业中,需要派遣专业的人员深入到现场进行读数抄表,不仅工作效率较差,而且出错率很高。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提升抄读电表的工作效率,还能避免人为造成的失误,能够满足客户对于用电信息的实际需求,提升电力行业对于用电信息的管理力度。电力公司对于各个区域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能够提升电力能源的应用效率,使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众多人员的青睐,这一系统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得到了有利的推广和广泛的应用[1]。
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架构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成元素众多,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概括性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控制中心;第二部分为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第三部分就是信息数据通讯网络。控制中心能够对采集的用电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使得用电信息实现共享性。采集终端不仅能够对采集的用电信息进行传输,还能进行在线备份,对于提升用电信息的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控制中心与采集终端存在着多种通讯方式,能够对用电信息进行统一化的处理,更深层次地挖掘用电信息具有的价值。对于通信网络而言,主要就是应用先进的数据传输手段,将所采集的用电信息传送到系统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能够对采集终端下达相应的命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通讯成本也在不断地降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是多元化呈现的,不仅能够进行抄表读数,还能对电力能源的应用进行科学的统计,并且发布相应的告警通知等。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探究
2.1 通信网络接入技术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也会推动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断进步,在日后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际需求,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作为基础,通讯网络的组成更加具备灵活性,而且不仅仅能够支撑文字信息数据的传输,还可以支撑图像、声音、影像等众多数据的传输,使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讯网络更加具备安全性、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研究力度,对于现阶段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创造出适合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网络接入技术,为促进我国电力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2 信息共享融合技术 现阶段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处于模块建设化阶段,与电力产业的其他业务还在不断地融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成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采集的用电信息资源共享性较差。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力产业原有的电力营销系统为重要基础,对采集用电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进行转变,使得采集用电信息的共享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系统具有的异构性进行深入分析,保障采集用电信息共享性满足电力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使得不同系统间信息数据都能进行良好传输,找寻合理、科学的融合技术方案,打破以往采集用电信息共享存在的众多限制,更深层次地挖掘采集用电信息具有的价值。
2.3 移动作业技术 对于以往传统的电力能源计量工作模式进行调查发现,首先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单进行编制,然后再将工作单打印出来分发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深入到操作现场,进行抄表读数之后,将人工抄录的众多信息数据输入到营销系统中去,不仅工作效率很差,而且很有可能因为人工的失误对采集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不良影响。移动作业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力移动类营销业务,可以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现场电力能源的应用量进行真实的记录,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检查。同时还能使得数据库进行移动,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2.4 三网融合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以加强、加快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为目标,充分地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以及建设的基础设施,构建完整、全面的系统框架。研究以我国电信网络、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为基础的用电信息采集方案,能够将多种信息采集进行良好的融合,进一步缩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通讯成本的投入,使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更加具备经济性。提升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让系统运行更加可靠、稳定,使得我国电力产业能够呈现出时代发展的特征[3]。
3 结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我国电力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相关人员需要对现阶段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找寻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加强研究力度,使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能够不断地前进,促进电力产业发展,助力我国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金永胜,刘新晔.试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77-79.
[2]董凤娟.试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电信息,2014(36):15-17.
12.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十二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实现对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 随时掌握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 为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奠定物质基础。
2 系统设计思路
主站应用软件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所有的数据采集、管理、应用分析都由主站应用软件来完成。主站软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 能根据应用要求合理裁减功能,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3 系统功能及需求
3.1 数据采集
用GPRS数据中心前置机采集系统, 通过移动GPRS专线进行数据采集, 将数据保存在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前置机采集系统能按照设定的采集方案定时从终端召测数据。
可召测用户的日月冻结表码、重点用户的24点冻结表码等数据。前置机数据采集采用多任务并行执行方式, 一台采集数据伺服服务器可同时对多个集中器实施用电信息数据采集, 如存在未采集成功的数据可以自动对其给予补抄。
3.2 主要数据类型
系统中的主要数据类型为:计量主要参数:电能主要参数;工况数据参数;电能质量越限数据。
3.3 电能信息采集方式
⑴定时自动采集:主站通过通讯网络, 按照主站设定的抄表方案:抄收间隔、抄收周期, 自动的读取集中器的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及其他信息;根据管理人员配置的“抄读任务列表”定时开始对指定集中器的抄表任务。⑵定向召测数据: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 实时读取单个电表数据, 监控继电器状态 (针对预付费) ;也可根据“点抄列表”中选定的电表实时读取批量电表信息, 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如出现告警事件, 自动执行召测与事件相关的重要数据, 为故障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可按预设定的时间隔进行数据采集, 便于分时间段进行线损分析计算。
3.4 采集数据质量统计及分析
跟踪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 结合采集数据将“用电分析专家管理系统”自动分析和报告抄读不成功的采集任务或数据异常, 以便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同时, 系统可按日、月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等指标。
4 数据管理及分析
4.1 数据合法性检查
系统提供对采集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校验和分析的手段, 主要功能如下:数据筛选;数据处理。
系统通过上述手段对数据合理性检查完成后, 如果发现异常数据或数据不完整系统应能自动进行补抄, 并记录异常事件, 根据设定主动告警。对于异常数据, 通过限制其发布, 从而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4.2 数据统计及分析
⑴台区线损:台区线损是对台区线损情况统计, 包括台区线损分析、时间段台区线损分析、时间段累计台区线损分析。对台区下面所有用户的电量, 表码分析, 找出线损的原因。功能分为时间点与时间段查询。⑵异常分析:实现低压客户用电情况变化率情况与对比分析, 查询异常电量使用结果, 同时在日志记录表中记录操作日志。无表码查询, 可以分析3天以上无表码采集返回的情况, 并把对应的客户表计和集中器终端列表显示。
5 实际应用
5.1 自动抄表
根据实际工作中对采集任务的要求, 获取系统内用电用户电能表相关数据, 获取电费结算所需的各种计量数据及相关信息数据。
5.2 台区隶属关系自动核对
可通过电力载波方式实时跟踪核对配变与隶属表箱及下挂电能表的对应关系, 能适应低压配电网运行方式变化、配网改造等情况下, 统计台区真实线损。通过配变与表箱关系及电能表抄表数据可直接为配变台区线损考核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可识别各用户电能表的安装相别, 实现配变分相负荷平衡率统计分析。
6 信息系统接口
系统部署可采用中间数据的方式, 通过接口提取信息系统中的档案信息导入到本系统中, 同时本系统采集回的电量、瞬时量等数据写到中间库, 供营销系统共享。中间数据库有明确的读写权限控制, 营销系统拥有档案中间表的“写”权限, 可往中间数据库写入档案数据、删除中间数据库档案信息等;本系统对电量表有“写”权限, 按双方约定定时将电量数据写入中间数据库相关表。
参考文献
[1]陈伟, 王志强, 张文勇.基于LM1893的电力线载波电路设计.微计算机信息, 2008 (8) :267-269.
[2]胡荣玉, 黄光明.基于PL3105的电力线通信研究.襄樊学院学报, 2007 (11) :52-54.
13.治安信息采集系统 篇十三
一、信息采集对象
1、为我校在籍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中的共青团员。
2、各班级支部中,政治面貌为群众的,不用录入信息。但是政治面貌为党员、预备党员、党积极分子的,都属于年龄在28周岁以下的保留团籍的团员,其信息必须录入,且属于分团委团员数统计范畴。
二、关于团支部采集模板
1的格式及数列关系不可更改,否则将无法导入系统。
2、对于28周岁以下的团干部,录入,也要作为团员在团员列表中录入。
3、采集模板中全日制学历,本、专科学生填“普通高中”,研究生填“大学本科”。
14.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分析论文 篇十四
5现阶段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主要通过人工书写备案和查询,同时部分结合电子表格的方式进行,在具体操作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工作程序繁琐、文件的保密性和保存性差、内容的录入更新和查询效率低下等问题。
5.1日常工作的记录和更新缓慢
日常的学生治安信息管理工作基本都是靠当天值班人员通过记录本进行手工书写录入后,再对当天发生的各种治安信息进行分类,最后分别放入各种档案袋中备案,致使工作记录和更新进程缓慢,效率低下。这将严重影响治安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处理。
5.2治安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渠道不畅
虽然部分文档资料已经输入电脑备份,并且各学校电脑的普及率普遍较高,但是大部分电脑未连接网络,特别是异地化办学、多校区办学的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导致无法在整个校园内实施治安信息共享。这使得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治安信息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孤岛,直接导致学校的治安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发布和传达,广大师生员工因此无法及时了解和查询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学校治安信息,严重影响学校治安防控、宣传和处理等相关工作的效果。
5.3治安信息缺乏相互支撑
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种类繁杂,即使能够做好日常信息的记录、更新和查询工作,但是就单个学生治安案件而言,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治安信息体系,提供以往其他学生治安案件的相关信息作为该案件借鉴和参考的支撑材料,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治安工作的处理程序和进度。同时,也不能对学校今后开展治安管理工作提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工作建议和决策参考。
5.4治安信息保密和保存性差
主要以纸质文档作为高校学生治安信息储存的载体,不仅在安全保密性方面存在极大隐患,而且在其长期管理保存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隐患。虽然目前已有多所学校普遍将部分数据资料输入电脑,但是通过数据形式保存的信息仍然存在单台电脑数据丢失和损坏等安全隐患。治安信息的保密和保存性差,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治安信息管理的基础信息建设工作。通过调研和规划,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结合、运用云技术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1)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使得普通用户能够在高效利用云环境中资源池的同时,获得比肩高性能服务器的计算能力。
(2)低碳经济实现资源公平化:对高校而言,云环境的个人消费化形式是非常有利于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减少学校提供教育资源的开支。
(3)虚拟化服务:虚拟技术是云环境的核心技术。
(4)保证服务品质的可靠性:云环境能够动态调配部署分布式的服务器,其高度的容错功能能够通过良好地容错调度方法有效地回避这些失败节点,保证各项服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5)弹性和稳定性: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时动态调整资源各项部署和计算能力,通过改变自身服务尺度以动态的方式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6)量入为出,按需服务:云环境能够在客户和服务提供商签署的服务水平协议(SLA)的前提下,客户在不同的需求背后获得不同的服务。
(7)以网络为基石等:网络是实现云环境的重要基础。同时,充分运用虚拟化技术、大规模分布式数据保存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
6结语
【治安信息采集系统】推荐阅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服务报告09-19
对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思考07-31
信息采集10-21
平安城市社区治安视频联防联动系统设计12-02
入学信息采集填写07-08
全国退役士兵信息采集08-20
干部个人信息采集表10-29
人员信息采集保密协议11-17
网络信息采集试题及答案09-01
培训通知书(信息采集)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