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精选13篇)
1.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一
1986年,心理学家Theodore R. Sarbin在其主编的论文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中第一次提出了“叙事心理学”的概念。书中集中探讨的一个观点就是: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为的基础[1]。而该书更是提出了用叙事范式代替传统实证范式的主张,因此通常被认为是叙事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口述史学,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头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史学家对口头史料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方法学则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2]。那么,口述历史和叙事心理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回答上面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做个拆字游戏。“历史”是什么呢?英文就是“history”,拆开来就是“hi,story”,即“你好,故事”。而对故事的问候和描述就是叙事(narrative)。这不是巧合,其实历史知识恰恰具有叙事的结构,无论是人类历史还是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建立在叙事文本的基础之上的。不同学派的哲学家也都相信叙事是一种完全有效地再现历史事件的模式,甚至是为历史事件提供解释的有效模式。正如Croce的一句名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3]。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口述历史其实就是一种叙事的研究方法。
可见,“叙事”成为心理学和历史学两大领域共同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的推出不仅促进了叙事心理学和口述历史在各自领域内的兴起,更通过“叙事”自身的特点与功能,搭起了叙事心理学与口述历史彼此连结的桥梁。但是在严谨的学术领域中,讲“故事”无疑带有平民特色和田野操作特点,那么,“叙事”到底是如何引领叙事心理学、口述历史分别走进心理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大雅之堂,进而搭建起二者之间连结的桥梁呢?而连结后的叙事心理学和口述历史之间只是泛泛之交,还是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呢?本文接下来将试图对叙事、叙事心理学和口述历史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并回答上述问题。
1 叙事的推出
1.1 实证主义作为传统范式的霸权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进而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自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于是,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信念,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一切都应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一切问题也都会随着科学的进步迎刃而解。这种认为只有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是唯一正确的实证主义思潮,也深深地渗入了历史学领域以及当时才诞生不久,正试图通过效仿自然科学从而确立自己学科地位的心理学领域。
实证主义思潮的渗入使史学家坚信:只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史料,研究史实,并以严格的科学逻辑进行考证,就可以获得确凿的历史事实,从而客观地再现往事。“历史事实”这一概念就是由被誉为科学史学之父的,德国的史学家Leopold Von Ranke正式提出的。Ranke不仅把历史事实等同于自然科学的事实,甚至认为历史事实只存在于那些“曾经目击其事的人”所记载的文献史料中,没有文献便没有历史学。在Ranke学派的影响下,文献考证成了19世纪西方职业史学家训练的中心内容。而传统的口述回忆,因其是一种有确定目的的有意回忆,不符合Ranke所谓的“纯客观”的原则,必然会随着西方史学专业化的形成而遭到冷落[2]。
而心理学采纳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意味着它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经典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是决定论、还原论、机械唯物论和元素论。叶浩生则具体分析了这些基础假设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将“任何自然现象都处在因果关系中”为假设的决定论原则贯穿到心理学中,使得“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成为了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最典型的贯彻者就是行为主义学派,他们力图从环境刺激中寻找特定行为的决定因素,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现代心理学又以各种形式承袭了还原论的原则,或者把复杂的心理过程还原为计算机的符号操作过程,又或者把复杂的社会行为还原到更为简单的基因水平上;秉持机械唯物论观点的心理学家更是把人当作“机器”或是“自动机”,想要轻而易举地控制人的行为;而心理学家在接纳了元素论基础假设后,便力图寻求心理或行为的元素,进而确定心理元素或行为元素的结构和组合规律[4]。在那个理性至上的时期,以在自然条件下关注人们内心真实体验为研究理念的质化研究,自然被排斥在心理学“科学”的大门之外。
1.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质疑实证主义的霸权。实证主义所研究的物理世界是逻辑的、规律的,有因果关系可循的,可以采取统一的模式的。但是,历史学和心理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历史和人,是复杂的、多元化的。虽然有时像物理世界一样有逻辑和规律可循,但更多时候往往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无规律可循的,因此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一统的模式。于是,在20世纪中叶,针对长期以来居于霸主地位的科学主义,隐含着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和反教条主义趋向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兴盛。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就是:科学知识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在科学主义崇尚的观察中,也存在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互动,观察对象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存在;真理依赖具体的语境而存在,因此不能够用任何非语境的方式予以证实[5]。
Stephen Pepper在其1942年出版的《世界的假设》一书中描述了四种世界的假设或纯哲学立场:形式论(formism)、机械论(mechanism)、机体论(organicism)和语境论(contextualism)。前三种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后,语境论逐渐崭露头角。因为语境论主张,任何一种现象的理解都离不开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力求设身处地、历史性地,理解语言、心理、行为等各种社会现象,反对任何所谓永恒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叙事心理学之父Sarbin认为,语境论的世界观更加适合人类世界的复杂性,应该“能够为人类科学提供更加合适的指引”[1]。小到个人,大到整个历史,其实都“不是由逻辑或理性所确定的,而是由语言的迂回曲折所确定的。虽然我们可能相信自己是语言的驾驭者,但更合适的说法是,语言驾驭着我们”。所以,语言不仅仅是用以描述事物的抽象工具,它更多地用于建构自我和世界,并因此使事件发生[6]。
随着Ranke文献史料学的衰落和文献资料的日益减少,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方法学,重新登上了历史学的大雅之堂。尤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以John Tosh和Charles Joyner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当代口述史家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以往史学家到档案库中穷本溯源,研究原始文献,试图客观地再现往事的做法是徒劳的。因为口述史料与所有以精神形态存在的史料一样,只是历史认识的“间接客体”或“中介客体”,而不是“直接客体”或“原本客体”。所以,从档案库转到现实生活,从查找原始文献转到与被访者互动,“叙事”这种“田野”工作开始越来越受到口述史学的重视。
另一方面,当哲学领域轰轰烈烈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超越其探究世界图景的领地,而延伸到探究人的内部世界的心理学领域,并不断摇撼着科学主义在研究中的霸主地位时,一种新的心理学范式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新的范式就是叙事,叙事的平民思维和话语方式也开始作为常客被推上心理学研究的大雅之堂[7]。
2.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二
程序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同一个程序, 由能力不同的程序员设计出来, 运行起来会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 做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同理, 要做好一个程序, 就得从做好程序的每一个细节开始。如今, 市场上教授人们编程方法和技巧的书层出不穷, 其中不乏经典著作, 这些经典著作的作者通常是在这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 他们给出的很多方法技巧无一不是他们多年经验的总结, 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然而, 笔者在阅读这些大师的著作之时, 虽然为其给出的方法技巧拍案叫绝, 但总想弄明白用这些方法技巧的理由, 很遗憾, 很多书本没有这方面的解释。笔者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方法技巧的共性, 发现很多方法技巧都有着其心理学依据, 于是形成本文, 当然, 文中谈到的东西都是挂一漏万。
心理一词来自希腊语“psyche”, 原意为灵魂, 现则指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体。它不是一般的客观事物, 它属于人的内心世界,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其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自觉能动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正确遵循心理学规律, 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在软件领域, 程序设计工作过程其实就是程序员心理活动的过程, 因此, 正确遵循心理学规律, 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程序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以下几个心理学规律与程序设计方法关系为例作分析, 虽然挂一漏万, 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1变量命名
程序中变量和变量名就本质面而言是同一事物, 变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命名的好坏[2]。好的变量名字应当要完全、准确地描述出该变量所代表的事物, 同时又要能容易与其它变量区分开来。
根据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 人类在视觉识别时, 是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 当处理字母单词信息时, 是整体阅读而不是识别个别字母。根据格式塔观点, 人趋向于自然地组织某些刺激模式, 例如:你可能会对下面图案得到一连八个圆点的印象:
● ● ● ● ● ● ● ●
但如果圆点形成的模式是下面图形:
●● ●● ●● ●●
你势必看到四组两个圆点的模式, 你很难在心理上重新排列这个模式, 使它们看起来第一个圆点单独在一起, 第二和第三个在一起, 第四和第五个在一起, 第六和第七个在一起, 第八个独自在一起[3]。同理, 在单词识别上, 人们很自然的将thesedate理解成these date (这些天) , 而不是理解成the sedate (镇定剂) , 这是因为人们对theses 和date这两个单词的熟悉程度比对sedate高。在组织刺激模式时, 人们趋向于从自己熟悉的模式中拿来与之匹配。匹配的过程中, 由于知觉广度的有限, 人们只能从视觉信号中提取刺激最大的特征来比较, 例如:thesedate、thesedata、thessedate这几个词写成这样比较难于分辨, 这是由于写成这样, 各个字母刺激程度差不多, 很难提取到关键特征, 如果写成:These Data、these_date、thesSe date则容易分辨得多, 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力对差异化的东西要更集中和更持久, 从而可以产生更强烈的感觉刺激。
上面这些心理规律应用到变量命名上, 则提醒人们在进行变量命名时, 应当做到见名知意, 减轻程序员记忆负担。尽量不要使用缩写, 变量缩写可以减短名字长度, 但也增加了程序员记忆负担, 不利于程序员应用熟悉的模式进行识别。变量的不同单词要采用统一的分隔方法, 比如用下划线, 或者首字母大写, 在编辑器许可的条件下, 还可以应用不同颜色区分全局和局部变量, 以加大差异化, 更利于程序员识别。避免使用具有不同含义却有相似名字的变量, 避免使用易混淆的字符, 因为像“1” (数字1) 和“l” (字母l) 、“0” (数字0) 和“O” (大写字母O) 、“2” (数字2) 和“Z” (字母Z) 等所具有的特征差距实在太小, 换句话说, 这些字符的“心理距离”太近, 程序员不容易分辨。
当然, 在实际编程时, 变量命名不可能完全符合上面的这些要求, 但坚持一套相对稳定的命名规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编程领域常用的命名规范比较多, 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匈牙利命名法, 匈牙利命名法的基本原则是:变量名=属性+类型+对象描述, 其中每一对象的名称都要求有明确含义, 可以取对象名字全称或名字的一部分, 命名要基于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原则, 保证名字的连贯性。一套好的命名规范除了能减轻程序员记忆负担, 提高开发效率之外, 更重要的是能减少程序中的错误, 提高软件质量。Gerald Weinberg报道说, 在20世纪70年代, 一条Fortran FORMAT语句中的句号错写成了逗号, 结果科学家们算错了太空飞船的轨道, 导致太空探测器的丢失, 损失高达16亿美元。这真是“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的现代再版。
2代码编写
代码编写过程虽说在整个程序设计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但代码编写的好坏实际上直接影响此后的各个环节。好的代码不仅能正确实现算法, 而且所用资源更少, 更容易修改和调试, 有更高的容错性和稳定性, 容易阅读, 版面整洁, 赋有美感。
代码的编写过程是一项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 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程序出错。在心理学上, 注意的解释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集中性是对所选择事物的贯注和坚持, 这种选择、贯注和坚持的积极状态, 就使得人脑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 而对其它事物则反映得模糊, 甚至完全没有反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同一时间内, 注意的广度是有限的, 注意的广度, 即注意的范围, 指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晰注意到的对象的数目而言, 它一方面与个体的注意能力大小有关, 另一方面, 也受注意对象的特点和人的注意任务, 以及知识经验的制约。如注意对象越集中, 排列越有规律, 相互联系越趋向于成为整体, 人的相关知识经验越丰富, 注意的范围就会越大。
这种心理规律体现在代码编写过程中, 则要求程序段不应太长, 否则, 人的注意范围就不足以覆盖。对于较长的算法, 应当把功能独立的模块编成子程序, 这样既降低了复杂度, 又可以避免代码重复加大程序员阅读和理解负担, 同时, 可以使程序员注意力集中于一个部分, 从而提高编码效率。IBM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 最容易出错的是哪些超过500行代码的子程序, 超过500行之后, 子程序的出错率就会与其长度成正比 (Jones 1986a) [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一直致力于解放程序员的注意力, 帮助程序员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需要的地方, 从机器语言到汇编语言, 从汇编语言到面向过程的语言, 从面向过程的语言到面向对象的语言, 每种语言的发展都比上一种语言隐藏了实现细节, 隔离了复杂度, 同时提高了可重用性。这样, 程序员就不必关注这些实现细节, 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编码效率。
代码编写过程中良好的代码布局对于解放程序员的注意力同样举足轻重。如前所述, 注意对象越集中, 排列越有规律, 相互联系越趋向于成为整体, 注意的范围就会越大。代码布局不影响执行速度、内存使用量等方面的程序性能, 但代码阅读的次数远比编码次数多, 良好的布局可以使代码分块集中, 明确代码的逻辑组织, 给程序员带来视觉上和思维上的愉悦。另外, 研究结果表明, 以某种风格来写程序并不仅仅是出于美观考虑, 用习惯的方式写程序有着心理因素——程序员有着强烈的意识, 觉得其它程序员都会遵循这些规矩, 如果这些规矩未被遵守, 程序员日渐积累起来期望效用就会前功尽弃。这样, 在阅读别人的代码时, 老的认识结构不但不能帮助加快理解代码, 反而会起阻碍作用。1973年Chase和Simon在其经典论文《Perception in Chess》提到一项研究对国际象棋高手和新手记忆棋子位置能力作了对比, 正在对弈时, 棋子排列在棋盘上, 高手的记忆性远好于新手, 但当棋子只是随意地摆在棋盘上时, 两者的记忆性就没有多大差别, 几年后, Ben Shneiderman将Chase和Simon的结论套用到计算机编程领域。1976年在他的论文《Exploratory Experiments in Programmer Behavior》报道了其研究结果, 他发现, 如果程序语句按照有意义的方式布局, 高手能比新手更好地记住语句, 而当语句乱七八糟时, 高手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3算法选择
解决一个问题, 通常有很多种方法, 表现在程序设计过程中, 就是存在多种算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时候就出现了算法选择问题, 选择其实就是一种权衡, 在权衡算法的各方面的性能时, 不能不考虑人的思维习惯这个因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 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 那么, 在新的相似情景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 是人的一种特别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这种现象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表现为对某种常用逻辑结构能更快地理解和优先选用。例如, 下面是两种计算阶乘的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显然两种算法都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讲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两种算法的其它性能一样, 或者差不多, 又或系统对这两种算法性能不敏感, 则应当选择更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那种, 这样不但理解起来更快, 而且调试修改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4界面设计
对于应用软件来说, 一个基本现实就是:用户界面是面向用户的。用户需要的是开发者开发的应用软件满足其需求, 并且易于使用。在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 (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 中, 有一个层面, 即我们所说的界面 (interface) 。从心理学意义来分, 界面可分为感觉 (视觉、触觉、听觉等) 和情感两个层次。用户界面设计是屏幕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界面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有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 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在此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够从感觉和情感两个方面满足用户需求。从开发者角度来看, 良好的用户界面能降低客户培训成本和客户支持成本, 增强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从客户体验的心理来讲, 用户首先希望的是产品能够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这样才会有驾驭和满足感。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呈现给客户的是不能控制的部分, 客户第一感觉就是产品有缺陷, 因此, 交互性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态度。在界面设计过程中, 隐藏不必要的细节、适当的提示对话框、多种输入控制方式、方便的导航功能往往能加强客户信心和忠诚度。在良好交互性的前提下, 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就是简单易用, 客户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各异, 简单易用的软件通常能减轻用户使用压力, 获得更大的用户满意度, 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Windows之所以能普及, 和其良好易用的用户界面是分不开的。人们对完美的追求总是没有止境的, 除了上述两个要求, 美观的界面可以给用户美的感受, 增强其情感体验, 而一致的界面则可以使用户产生心理学上的“正向迁移”效应, 使得其对后续产品能更快掌握,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度, 还可以节省培训成本。
5测试和调试
对于任何软件质量规划来说, 测试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测试是最常见的改善质量的活动, 这种实践得到许多业界和学界研究, 以及商业经验的支持[2]。软件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进行测试, 软件工程强调正式测试应由第三方进行, 这是因为如果测试由开发人员进行的话, 开发者会处于开发和测试的双重角色中, 这种角色重叠往往对测试工作产生以下心理局限:
(1) 开发者测试倾向于“干净测试”, 人总倾向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这种心理表现在测试过程中, 使得开发人员往往去做一些检验代码能否工作的测试 (干净测试) , 而不是做所有可能让代码失效的测试 (肮脏测试) 。成熟的测试应当是让肮脏测试的量为干净测试的量的25倍 (Boris Beizer in Johnson 1994)
(2) 开发者测试对覆盖率有过于乐观的估计, Steve McConnell在他所著的《Code Complete》提到, 平均而言, 程序员坚信他们的测试覆盖率达到了95%, 但通常在最佳情况下这一数字也只能达到80%, 而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一数字只有30%, 平均而言大约在50%— 60%。
这两种心理局限很难避免, 除了提高警惕性之外, 良好的工作习惯、端正的工作态度也对克服这种局限有很大的帮助。当然, 寻求更好编程模式, 也可以有所改善, 例如, 采用结对编程的方法, 可以减轻这两种角色的重叠。但是, 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其彻底从两种角色的重叠中分离出来, 让开发者开发, 测试则由第三方进行 (当然开发者编好程序后也应当测试自己的程序, 以提交尽可能正确的程序给测试方) 。
调试是确定错误根本原因并纠正此错误的过程, 对很多程序员来说, 调试是程序设计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如同任何其它的软件开发活动一样, 调试是一种要求程序员花费大量脑力的工作, 如果程序员既编写代码又对它进行调试, 则不得不让大脑不停地在流畅的创造性设计和刻板的调试过程之间疲于奔命。程序调试的心理学障碍在于人们总期望一个新的现象类似于他们见到的某种现象, 这就是心理学上注意的选择性, 他们希望程序设计语言 (Programming-Langauge) 有着自然语言一样的控制结构, 希望变量的名字也和之前看到的一样, 你只看到你希望看到的东西, 因而忽视了它们的差别, 就像你没有发现前一句中拼错的“Language”一样[2]。这种心理障碍, 使得在调试过程中, 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例如, 像拼写错误通常就会在程序员眼皮底下一溜而过, 而研究发现, 在程序构建阶段产生的错误中, 有36%的是拼写错误[2]。另外, 这种障碍也使得程序员仍以设计时的思路去理解本身错误的程序, 这样的错误是很难发现的,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程序调了老半天调不出来, 但旁边人只看了几分钟就指出了问题所在, 除了刚才讲的原因, 这也是思维定势的影响。要解决这类问题, 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避免出现类似错误之外, 还应当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当一个问题久调试不出时, 不妨先将其放下, 转移一下注意力, 放松一下, 或许再回头看看问题很快就找出来了。这在心理学上也是有依据的, 因为大脑皮层在过度刺激的情况下会出现抑制现象, 这样思考能力反而会下降。
6结束语
程序设计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脑力劳动, 其实现过程伴随着程序员复杂的心理活动, 以上内容通过分析程序设计过程的几个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 对改进程序质量和提高设计效率的方法提出了其心理学依据, 使这些方法有了理论基础。也使得寻找更适合的编程方法和技巧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 程序设计涵盖内容非常丰富, 学科内容交叉, 本文所述内容有限, 有些结论难免片面。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寻找方法论的心理学支撑, 丰富程序设计心理学理论基础, 以期从心理学视野描述和寻找更好的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杨清.简明心理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5.
[2]Steve McConnell.Code Complete: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学;动机激励;信心;意志力
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规律和体育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还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讲究心理学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完成体育课任务的信心,增强他们克服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畏难情绪的意志力,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三个关键性环节。
一、动机激励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动机是人类活动的心理因素,动机激励方法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具有巨大作用,以往人们只是把动机激励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初始准备阶段,以为只要教师三言两语讲清课程的目的要求,就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忽视把动机激励方法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动机激励方法,必须弄清学生学习动机发生的机制,对此,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动机产生的内在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动机激励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外在的条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还需要内在的因素的转化,否则,就无学生学习动机可言,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心理因素是很多的,如愿望、兴趣、情感、信念、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等等。
2.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是自发完成的,他要靠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实现,这需要教师的激励。因此,在教学中组织恰当的竞赛,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获得优秀成绩、成为三好学生的动机,由外在条件的激发,而产生的动机,可称为外在动机,只有同内在动机相结合,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3.动机与目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
体育课的学习方法与任何别的活动一样,一般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目的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更通俗地说,动机是出发点,目的是归宿处,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虽然如此,但它们却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即是说,有动机就有与之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没有无目的的动机,也没有无动机的目的。正因为动机与目的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正是由于动机和目的相互转化,共同前进,才能使二者贯穿于体育课学习的全过程,保证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果。
二、信心培养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体育教学过程中另一个主要的心理学方法,就是信心培养方法,信心是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和技巧过程中,从思想上确定自己学习课堂上所要求的动作并能顺利达到预期目的的信念,也是学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必备的心理条件。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见到,有的学生特别是女学生进行双杠,跳箱等项目学习时,存在胆怯和畏惧心理,这主要是缺乏必要的信心所致,因而影响了完成动作的质量,相反,当他们充满信心时,动作掌握的速度会很快,水平也会迅速提高,从而会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树立掌握体育动作和技巧的信心,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意志力增强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要点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某项体育活动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体育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掌握克服外部困难和内心障碍的方法。再次,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的过程中,要反复告诉学生困难与顺利、失败与成功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转化的,要总结经验,鼓足勇气,直到最后胜利。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运用动机激励方法、信心培养方法和意志力增强方法,是学生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心理方法,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心理学方法,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4.大学生心理学 心理学 篇四
大学生心理学作为一门阐述心灵的学问,让同学们开始有意识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交流。如果说我们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三维空间当中,那么心理学无疑为我们开启了第四维空间的大门。那里看似是一个虚拟的角落,然而当我们站在那个角落的时候,来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自己乃至他人,我们便会猛然间意识到,生活中原来有“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原来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奇观,原来有曲径通幽的迂回,原来有 „„
总述
大学生心理学与其说是一门学问,不如说是大学生活中良师益友。它不仅仅传授我们一些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的是实用价值。
或许有人会说在大学生心理学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我们的大学生活不一样是风平浪静,学生们不一样可以学业有成吗?不错,然而大学生心理学的作用却在于对校园生活的完善,让它更趋于和谐,同时引导我们主动去经营自己的学习规划,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样,当我们再次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我们不再疲于应付,而是积极应对。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自信地说:
5.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五
心理学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速,一些高科技的加入,使心理学研究有了新的工具,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发现。最近,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评选出了“2010十大心理学发现”,这里简要介绍一下2010年的这些心理学重要研究发现。1 电脑是把“双刃剑”
数字时代,电脑游戏成了很多人的休闲伙伴。玩游戏好不好?心理学家争论不休。2010年3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杀杀”等暴力情节的游戏会让人滋生暴力倾向。2010年4月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玩PSP游戏机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但是,还有科学家发现,打游戏,尤其是动作类游戏可以让人反应更灵活,是很好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训练方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还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戏会让人心肠好、更热心。
看来,电脑游戏还真是把“双刃剑”啊!偶尔消遣并无大碍,但切记不可玩物丧志。出国激发创造力
该不该出国?心理学研究告诉你。2010年6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等人发现,与其他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文化的人群进行接触,会提高人们的谈判能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3位心理学家同样发现,旅居国外,学习并吸收外国文化,能帮你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增强创造力。他们提出了“文商”(文化商数CQ)这一概念,并发现CQ在国际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果然没有说错,为了让大脑更灵光,有机会还是出国“镀镀金”吧!冲动让人不理智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到底能变出什么魔法呢?2010年7月,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加姆·特罗普和美国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建构水平理论”的说法。他们指出,制造一点“心理距离”,比如想买手机时别马上掏钱,过几天再决定,会让你更抽象地思考,抓住如 “通话质量好不好”这种主要矛盾,而避开如“铃声好不好听、颜色好不好看”等细节问题和感性的干扰,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当然,过度理性可能变得固执呆板,因此,“距离”适中,才能英明决策。广告真的不白做
如今的世界,广告满天飞。无论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广告简直无孔不入。你可能觉得广告只能宣传商品,买东西时,大脑自会有个“管家”让自己理性消费。而2010年8月,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梅勒妮·邓普斯等人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上的文章表明,给某一商品“戴高帽”,会激活大脑愉快的情感反射,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好印象,而忽略其真实的质量。即使你知道它品质一般时,也会屈服于广告的效应,这一过程被称做“情感调节”,也叫“移情”,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典型的例子。
原来,广告商们早就开始使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购物选择了!花钱过程添开心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这句“至理名言”,心理学家们也力求证实金钱和快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经过多年研究,如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
2010年7月,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极小,这种联系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随后,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的绝对值,而是与身边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们挣得要多。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崔维斯·卡特和汤姆·基洛维奇发现,与花钱买到的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人开心。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花钱买礼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仅能让人更快乐,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原来,金钱与快乐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难免沾点“铜臭味”了。努力赚钱改善生活质量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钻到钱眼里,就得不偿失了!唱首歌恢复记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演讲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上了台却卡住了。越到关键时刻,越容易出“状况”,真的是太紧张了吗?2010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汉·贝洛克在《窒息》一书中指出,大脑“卡壳”的秘密在于“内存”不够!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存在“工作记忆”这个“内存”里,太紧张了,不良情绪把“内存”装满,原本储存在大脑里的其它资源,自然没有空间提取出来了。
因此,重要时刻来临前,最好深呼吸,哼哼小调、唱个歌,把大脑内存清空一下。有自信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至今,而很多人认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天生的、无法培养的。2010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等人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坚信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潜能,并勇于挖掘,会激发顽强的意志力,使精力更旺盛,心里更有“韧劲”,从而可以更冷静地面对偏见、伤害和挫折,最终一步步赢得成功。
看来,“有志者”真能“事竟成”,心情消沉时,不妨大声对自己说:“我能!”“贴标签”影响判断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010年11月,美国里海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阿曼达·布兰登和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苏珊·吉尔曼发表在《认知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也有这个毛病。一旦我们把一个事物归到某一类,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会把这一类物品的特点强加到它身上,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独生子女问题多”、“有钱人不靠谱”。研究者称之为“刻板印象”,这说明我们的大脑也会“偷懒”,想找捷径去认识世界,而“分类”是最便捷的判断方法。殊不知,生活中很多偏见和歧视正是由于轻易“贴标签”造成的。
知道了这点,以后听到这种“贴标签”的话时,恐怕应该冷静判断,不要以偏概全。研究结果更确切
由于心理感受百人百样,很多心理现象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无法像数学题那样得出“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这一难题困扰心理学家多年。2010年 12月,脑科学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莱勒对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良,他将“贝叶斯统计”的手段引入心理学,这一“革命性” 的成果发表在《认知科学》杂志上。左右大脑能对话
2010年,“核磁热”横扫世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让人在没有创伤和痛苦的情况下,看到大脑的活动。以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思考时的活动状态。而2010年,新研究发现,大脑“休息”时也不平静,某些区域会出现同步的活动趋势,它们之间像说“悄悄话”一样,有重要的联络,被称为“功能连接”。可喜的是,我国科研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中心,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6.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六
心理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休戚相关,近现代心理学的每一次变革都与哲学的变革紧密相关着。“独白”是一种旁若无人的自言自语,“对话”则是谈话双方的互动式交流。西方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对话”―“独白”―“对话”(柏拉图、黑格尔、伽达默尔),柏拉图秉承了苏格拉底的对话传统,黑格尔将理性的地位规定得至高无上,用科学理性的法则为自然立法,伽达默尔则将主客体统一起来,消除了二分法的模式,使主客体的关系从两极走向中介。伽达默尔将人类的思想逻辑划分为三种,即科学的“独白式”逻辑,黑格尔绝对唯心论的“辩证式”逻辑以及哲学解释学的“对话式”逻辑。伽达默尔之所以认为科学的思想逻辑是“独白的”,是因为他认识到,科学家面对的是他试图控制的客观世界,而不是他需要与之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的另一个主体世界。科学是独白的,它追求的是内在的逻辑与程序,与对象的关系是主客体二分法的关系。“对话”的思想逻辑打破了主客体的二分法,将主客体融为一体。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客体都是人,因此主客体的关系表现为“我―你”的关系,伽达默尔这种“我―你”关系划分为三种[1],每一种类型都体现着主体对客体不同的态度。(1)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被试)当成物,当成对象,用科学的态度加以把握,从同类的行为中概括出典型的规律性认识或类型化的认识,以便对人的行为作出某种预见和一般的把握。人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人变成了一种研究手段,在这里,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2)第二种类型的关系是把人当作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反思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要求理解者完全排除自身的历史性与偏见,进入到被理解对象的历史中,设身处地的把握与理解对象。这种关系过分强调了被理解者的历史性,但忽视了理解者自身同样具有历史性。(3)第三种类型的关系是不仅把人当作人,而且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彼此是开放的,伽达默尔称这种关系是“效果历史性的关系”。
根据这样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也可以区分为“独白”的心理学与“对话”的心理学。
一、“独白”的.心理学
主客体的关系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围绕这条线索展开的。古希腊时期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统一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是代表。从近代的笛卡尔开始,树立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哲学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在独白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你”关系首先表现为“人―物”的关系,表现为理性的独白,追求绝对的理性,将世界看作是主体理性的附属。主体是绝对的控制者和支配者,客体是受支配和被控制的,因此,理性的独白也可以称为主体的独白。受19世纪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影响,心理学从成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就致力于模仿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主体设立起来的知识框架,目的是用理性控制与支配自然。自然世界是科学的对象,即客体,科学的目的在于使自然以主体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就成了理性的独白。此时,科学家面对的是物,是客观对象,由于客观存在没有主体性,是完完全全的客体,因此,在针对自然客观存在的时候,这种“独白”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陷入到自然科学的理性独白之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是灵魂,从词源上来理解,“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的意思是指“Psyche―logos”(心理的理念或学问),也就是关于灵魂的研究。心理学首先面对的是人自身的心灵问题,在心理学的早期萌芽时期,心灵问题基本上包含在哲学研究之中,人们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灵,通过与别人的交谈和交流,共同探讨心灵的问题,苏格拉底将这种方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种思想方法被称为“精神催产术”,真理就在平等的谈话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来,但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方法缺乏实证研究,不具有真理性。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得到了改观,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前心理学中“人―人”的关系蜕变成了“人―物”的关系,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用来了解人性的工具,成了物,成了对象。在这种“人―物”关系中,理解一个人和理解一个典型事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通过对同类的行为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在这个时候,同类的行为变成了我们把握人性的工具,仅此而已。在这种研究中,人被物化,完全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在康德看来,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研究应当具有伦理性。伽达默尔也批评了这种把人对象化的做法,
7.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七
一、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处理焦虑性和抑郁性障碍
焦虑(anxiety)是因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预感到不祥和担心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现在社会竞争之激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校压力很大,认为自己无关系、无门路,人生前途渺茫,有些学生看见外面激烈的竞争,自信心也就慢慢地丧失了,甚至想到逃避人生等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是绝不容忽视的。
焦虑性障碍具体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类。现实性焦虑亦称客观性焦虑,它是一种对学业或就业等产生的焦虑。有些大学生经常性地过分担心考试不能过关或者担心毕业后没有工作,以致产生过分的焦虑。对于学生来说,轻度的焦虑一般不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反而可能有利于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面来。但是,如果是过度的焦虑,那么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首先,对于那些因在校园生活中碰到挫折或困难而发生焦虑的,可以依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后再行处理。其次,对那些源于内心的幻想或知觉的焦虑,应当根据其内心的状况,运用医学心理学中精神分析与分析性心理治疗较为合适。
抑郁性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肢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它在心理障碍中是最常见的,同时也是不易察觉的。它的突出表现是持久性的情绪低落,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对生活失去兴趣、活着没有意义等表现。当抑郁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自杀意念或企图。
近十几年来,高校的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说明对自杀行为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对有自杀危机者,应耐心倾听,努力找到其绝望的原因,同时要给他们营造一种安全、接纳的环境,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如果是由现实生活应激事件引起的自杀危机,可采用医学心理学中的疏泄法、支持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二、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早期干预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又称性变态,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它可以表现为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异性癖等。一般来说,性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后就很难改变,所以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咨询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平时在高校的校园中就要对性心理障碍的一些表现做一些对应的宣传工作。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性变态患者来说,应用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对他们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
三、了解医学心理学有助减少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酒瘾、药物依赖及因特网成瘾等。其中,因特网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网瘾”,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不上网时,总是想着因特网;上网时间比预计要长;上网明显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等。通过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可以为治疗网瘾提供较多的方法。比如认知行为治疗等,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较多办法。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与医学心理学关系密切。通过学习和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桑供春蚕,花引蜜蜂,这是对辅导员工作最好的诠释。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本人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摘要:探讨医学心理学在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医学心理学,对常见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论述。结论:在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应用医学心理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辅导,高校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4-170.
8.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八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辅导;高校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做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也是众多辅导员经常考虑的问题。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以及在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巧妙地运用一些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因而它也就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处理焦虑性和抑郁性障碍
焦虑(anxiety)是因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预感到不祥和担心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现在社会竞争之激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校压力很大,认为自己无关系、无门路,人生前途渺茫,有些学生看见外面激烈的竞争,自信心也就慢慢地丧失了,甚至想到逃避人生等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是绝不容忽视的。
焦虑性障碍具体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类。现实性焦虑亦称客观性焦虑,它是一种对学业或就业等产生的焦虑。有些大学生经常性地过分担心考试不能过关或者担心毕业后没有工作,以致产生过分的焦虑。对于学生来说,轻度的焦虑一般不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反而可能有利于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面来。但是,如果是过度的焦虑,那么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首先,对于那些因在校园生活中碰到挫折或困难而发生焦虑的,可以依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后再行处理。其次,对那些源于内心的幻想或知觉的焦虑,应当根据其内心的状况,运用医学心理学中精神分析与分析性心理治疗较为合适。
抑郁性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肢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它在心理障碍中是最常见的,同时也是不易察觉的。它的突出表现是持久性的情绪低落,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对生活失去兴趣、活着没有意义等表现。当抑郁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自杀意念或企图。
近十几年来,高校的自杀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说明对自杀行为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对有自杀危机者,应耐心倾听,努力找到其绝望的原因,同时要给他们营造一种安全、接纳的环境,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如果是由现实生活应激事件引起的自杀危机,可采用医学心理学中的疏泄法、支持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二、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早期干预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又称性变态,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它可以表现为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异性癖等。一般来说,性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后就很难改变,所以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咨询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平时在高校的校园中就要对性心理障碍的一些表现做一些对应的宣传工作。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性变态患者来说,应用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对他们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成功。
三、了解医学心理学有助减少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酒瘾、药物依赖及因特网成瘾等。其中,因特网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网瘾”,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不上网时,总是想着因特网;上网时间比预计要长;上网明显影响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等。通过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可以为治疗网瘾提供较多的方法。比如认知行为治疗等,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较多办法。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辅导工作与医学心理学关系密切。通过学习和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桑供春蚕,花引蜜蜂,这是对辅导员工作最好的诠释。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本人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4-170.
9.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练习题 篇九
一、单选题
(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 I 易; II 较易; III 较难; IV 难)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I A 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B 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
C 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
D 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
[答案] A 2.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III A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B 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C 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 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答案] A 3.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I A 情绪焦虑程度
B 累计LCU 的值
C 心身疾病发生率
D 转化为生物学指标
[答案] B 4.负性生活事件是指:()II A 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
B 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
C 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
D 公认的有害事件
[答案] B 5.应激反应最妥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I A 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B 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 C 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
D 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
[答案] A 6.与应激理论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内涵差距最远的概念是:()IV A 临床医学症状学中的“心身反应”
B 临床医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C 心理学概念中的“应激”情绪 D 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
[答案] D 7.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I I A 认知改变
B 情绪反应
C 个性改变
D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答案] B 8.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III A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 C 丘脑下部-垂体后叶轴
D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
[答案] A 9.Lazarus和Folkman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II A 认知评价
B 应对方式
C 个性特征
D 社会支持
[答案] A 10.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因素的影响:()I A 生活事件的性质
B 个性特征
C 社会支持
D 以上均是
[答案] D 11.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作的:()II A 情绪调节
B 认识和行为努力
C 潜意识中的防御
D 求助活动
[答案] B 12.关于应对概念的错误叙述是:()II A 应对的涵义是多维度的
B 应对与多种应激因素有相关性 C 应对保护个体免受应激损害的作用 D 应对活动涉及应激全过程
[答案] C 13.心理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别来自:()I A 心理应激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 B 同一种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C 同一种理论——心理应激理论 D 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应激理论 [答案] A 14.所谓否认机制(denial)是指:()II A 调整认识,否定生活事件的消极方面 B 隐瞒事实,避免应激事件的产生 C 隐瞒事实,避免应激反应的产生
D 否定应激事件,降低潜意识中的焦虑
[答案] D 15.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又称:()II A 合理应对
B 文饰作用
C 白日梦
D 矫枉过正
[答案] B 16.个体与社会人和社团组织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称:()I A 人际关系
B 社会角色
C 社会支持
D 应激的内部资源
[答案] C 17.关于社会支持概念,较妥切的描述是:()I A 个体体会到的来自社会的精神支持程度 B 个体与社会的客观联系程度
C 在应激时能被个体利用的社会网络 D 综合以上三方面
[答案] D 18.以下概念与个性特征内在联系相对较低的是:()III A 应激反应
B 特质应对
C A型行为
D 客观事件 [答案] D
二、名词解释
1. 一般适应综合征(GAS)
[答案]
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2.心理应激 [答案]
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3.生活事件(或应激源)
[答案]
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各种应激刺激。4 .负性生活事件
[答案]
指个人认为可能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5 .生活变化单位(LCU)
[答案]
用以标记生活事件,来检测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6 .应激反应
[答案]
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7 .退化
[答案]
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8 .无助
[答案]
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通常是在经过反复应对不能奏效,对应激情境无法控制时产生。9 .认知评价
[答案]
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应对方式
[答案]
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情绪关注应对和问题关注应对
[答案]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的应对策略是针对个体的情绪反应的,这被称为 情绪关注应对。相对应的是 有的应对策略针对事件或问题,则称为 问题关注应对。.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起作用,起到了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13 .否认
[答案]
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作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负担。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否认通常是无意识的。14 .社会支持
[答案]
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社会人和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三、论述题 .生活事件的刺激(或应激结果)可引起机体哪些变化? [答案] ① 情绪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忧郁等。
② 行为反应,包括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等。
③ 生理反应,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途径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简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途径。
[答案] ① 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主要通过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进行调节,非特应系统 功能增高,而与之 对应的向营养系统功能则降低。如果应 激源刺激过强或时间太久,也 可造成副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增强或紊乱。
② 心 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胰腺和甲状腺也起一定作用。
③ 心 理-神经-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一般认为,短暂而不太强烈的应激不影响或略增强免疫功能,中等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应答,强烈的应激则显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应激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① 认知评价
② 应对和心理防御
③ 社会支持
④ 个性特点 4 .如何指导应对
[答案] ① 指导个体通过“问题解决”的应对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
② 指导个体进行“再评价”应对,使之改变认知评价,例如换一个角度去认识生活事件,以减轻应激反应。
③ 提供或帮助寻求社会支持,即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
④ 分散注意,即采用“转移”的应对方式,例如指导个体通过适当的活动转移个人对应激源的注意力,解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⑤ 指导个体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即“松弛”应对
⑥ 催眠、暗示、运动,甚至使用一定的抗焦虑药物等方法,也可被看成是应对干预手段。.某学生考前总要头痛,考完试症状随之缓解,请用应激理论解释。[答案] ① 考试是应激源
② 各种中间因素影响
10.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十
11.台词心理学 篇十一
台词塑造人物,“词”里行间总是透射着人物性格、处世作风,“词”里也总是暗示着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受思维控制的行为走向。我们请到《和谐心态是金》的作者张晓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宋振韶博士, 让心理学者给这些人物把把脉, 看看这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台词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秘密?
Carrie: In love relationships, there is a fine line between pleasure and pain,To some, pain impliesgrowth. But Are we masochists or optimists, if we continue to walk that fine line? how do you knowwhen enough is enough?
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对习惯的恐惧和对榜样的怀疑。心理学有一个“定型效应”, 即人们固定了某些意识和看法。在这里,Carrie 即把爱情关系错误地定义于处于痛苦和快乐之间, 也因此, 她总是在这两者间摇摆, 不相信人总是处于快乐之中, 快乐时也不能忽略痛苦, 总是以负面的角度看待人生。
人会产生忧虑, 觉得幸福不真实、不长久, 在我看来, 是人类进化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定感作祟。人类走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境和苦难, 这些困境与苦难投射到人类心理上, 就是一种对现实的不确定、不安定的忧虑。“欲望”有时候并不是来自于贪婪, 而是来自于恐惧。但是,就好像心理学上“墨菲定律”说的那样,“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 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人必须要学会面对恐惧。首先, 要发展社会支持; 其次, 树立一个长远的目标, 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当下——当人把眼界放开之后, 眼前的压力也就无影无踪; 最后, 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 都不要和人比。
Charlotte: Nobody gets everything they want! Look at you, look atMiranda. You're good people and you two both got shafted. I'm so happyand...something bad is going to happen.
Samantha: Is a relationship saying his name fifty times more a daythan my own?
心理学有一条“不值得定律”, 即: 不值得做的事情, 就不值得做好。当Samantha 计较多叫50 次名字不值得的时候, 就意味着她也不能做好了。在做任何事之前, 不是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和时间, 而是先做一个值得不值得的价值判断, 往往会对自己和事情本身带来负面的影响。
Carrie: Did I ever reallylove Big or was I addictedto the pain?
不是为没有爱情而痛苦, 而是为无法控制欲望而痛苦——这也是人们经常会犯的积习。但是, 越想控制痛苦,越不断增强自己的控制能力和方法, 越会在控制失败后徒增无力感, 结果就是形成恶性循环, 成瘾。“瘾”虽然能在意识和行为当中体现出来, 但它的根源是大脑中的激素失衡。人一旦成瘾, 意味着人依赖于成瘾的对象调节自己体内的激素平衡, 戒“瘾”是非常困难的。
心理学中的“毕马龙效应”指的是如果外部对人的行为评价不好, 人可能就会接受这些不好的评价进而表现出那样的行为。这句台词反其道而行之, 把人们“心碎和分手”转变成值得鼓励、应该忍受的行为, 最终促使使自己最终克服“最困难的事”。实际上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不顺, 这句台词具体诠释了“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万能心态。
Char lotte: After All, heartbreak andbreakups are the hardest kind of work. Soshouldn't there be some sort of credit forenduring them?
Big: I am afraid of it but I am ready now.
12.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十二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它研究的是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2]。而关于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完全安宁。由此可见, 健康应该是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3], 无主观不适的感觉, 无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不容置疑的是医生必须具有生理和病理的专业知识, 但同时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知识, 其包含对自身的心理调适和对患者的基本心理分析。自身的心理调适是要求一名医生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清晰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对患者的心理分析则是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情绪等对病症的影响和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因为对医生来说, 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对用药的合理掌握;对患者来说, 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及情绪反应可影响到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 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轴的正常分泌, 使生理变化过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甚至导致病理改变。因此, 掌握医学心理学这一基本知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对患者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专业医生, 如何面对这一新领域, 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专业的职业技能,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基本素质
作为医生这一特殊职业, 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 各种各样的疾病, 以及导致各种各样疾病的各种各样的原因, 需要配合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 所以, 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 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还需要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发挥也是其素质的综合体现。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反映和调节人们现实生活利益关系的重要领域, 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标尺。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普通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为医生面对的是疾病和得病的人。对于病, 医生可以用自己的知识, 借用现代科技仪器设备的检查, 用生化指标来确定病症的原因, 这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对于人, 医生则需要有广博的爱心, 同情、理解、帮助患者。在各方面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 没有坚强的信念, 没有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意志, 就可能使医生的职业道德偏离轨道, 有愧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1.1 保证医生自我的心理健康
祖国医学有“医乃仁术”的传统观点, 如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就提出医生应“救贫贱之厄”、“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批评那些“唯名利是务”的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立专卷“大医精诚”论述了医德修养对于医生的重要性。但是,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面对权、名、色、利而能“坐怀不乱”, 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医疗卫生行业是一项服务性、实践性很强的行业, 它要求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要对患者有利, 不仅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健康, 而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不仅有利于患者体质的恢复, 而且有利于患者精神的愉悦;不仅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4], 而且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健康。
1.2 掌握医学心理学对于树立现代医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医生, 除继续学习与探索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外, 还必须认真研究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近些年来, 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医学界与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一门学科, 尤其是在临床的应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与技能。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熟悉人在生理情况下及病理状态中不同的心理表现, 然后学会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使生理特点更加稳定[5], 病理状态得以纠正。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注重患者的共同心理变化规律, 又要注意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 并善于把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与心理指导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于临床之中, 用医学心理学的新知识协助患者尽快从病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起到一般用药达不到的神奇效果。
2 分析掌握患者心理, 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定的生活经历, 而这些又决定了他们自己的世界观, 因此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 是个很准确的概括。看懂一个人, 尤其看懂一名患者, 是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这种基本能力, 光有心理学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你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知道这个人的心理取向, 知道这个人的性格, 但是你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的经历, 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的背景, 也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生病的心理方面的原因。要知道这些, 需要的是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对人生的仔细阅读。
2.1 运用语言的工具
在医疗服务中讲究与患者谈话的语言艺术, 有利于医生在临床中与患者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
医患沟通不畅, 或者说在语言交流中缺乏思想情感, 忽视语言交际的艺术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漠视患者语言中传达的信息, 这些都是导致当今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和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之一。1993年, 在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 专家们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师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有效的治疗者”。世界医学峰会对医师提出了应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 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 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治疗患者的模式, 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 还要了解患者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 只有与患者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 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
2.2 树立整体的医学观
由于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可能进入精神科或从事心理医生工作, 单纯的知识结构无法使临床医生突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束缚, 无法建立整体医学观念。那么通过医学心理学学习, 应该使医生获得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观。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 而且还要考虑人自身所形成的内环境和人在生存过程中所依赖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医生要把人看成一个多元素、多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完整统一体, 具体要求如下:
2.2.1 改变对健康的认识
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的标准由原来的“无生理、躯体疾病”扩展为“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功能上的完好状态”。这样就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功能三个方面共同来界定健康的状况, 而不仅仅是有没有疾病。
2.2.2 加强对和谐医患关系的理解
原有的医学模式强调的是医生的技术权威和主导作用, 患者必须严格地遵循医生的指令和无条件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医患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命令-服从型”关系。新的医学模式将医患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 强调了患者自身的潜能发挥和自我的调节作用, 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疗法, 双方是一种“指导-合作型”关系。
2.2.3 注重身心同治
医生逐渐认识到, 一个人生病, 往往是多种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如糖尿病, 病因包括遗传、肥胖、情绪紧张、抑郁、难以容忍的挫折等。一些有躯体症状但经各种检查查不出客观损害的所谓功能性疾患的患者, 大多有心理疾患或行为问题,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来疏导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现你的文化背景, 丰富你的想象力, 提高你的精神境界, 从而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医生。
3 总结
21世纪的医生应该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新型医生, 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有效的治疗者。医生应能够更好地提供初级保健直至高级医疗服务, 能与患者沟通思想, 成为有见解的、毕生努力学习的学者, 能与个人和群体建立有效联系, 促进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成为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的信息家以及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实践者, 在医学服务中实现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永福.将人文融入医学: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4 (1) :12.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9.
[3]滕东海, 张振鹏.健康新概念[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7:63.
[4]徐玉梅, 刘宪亮.论和谐医学伦理观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 16 (6) :38-40.
13.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 篇十三
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踏上了科学的道路,人们开始围绕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各个学派也相继产生,并发展出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学派观点。
冯特的学生铁钦纳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所有知识来源于感觉印象,而感觉所提供是一些简单的观念或元素。这是一种元素主义的学派观点,使心理学更加科学化的同时,也成了其他学派争相反对的目标。
机能主义学派是第一个与构造主义学派相对立的学派,以意识为研究对象,大力提倡意识流的学说,强调动物与人之间的连续性,并对动物进行了大量研究。该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意识具有适应性。
19华生发表《在一个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学派诞生,将机能主义心理学推向了极端。行为主义学派反对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为。
作为反对构造主义学派的另一个学派是格式塔学派,该学派反对元素主义的见解,主张整体观,以直接经验和行为作为该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整体的观察法、实验现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无疑让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从意识层面的研究转入潜意识层面,掀起了另一个研究热潮。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异常的人和他们的潜意识,主要采用自由联想法、释梦、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他的潜意识决定的,这与传统心理学对于是否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争论形成鲜明的对照。
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见解。皮亚杰提出“建构观”,认为应该研究儿童的动作,并一再强调建构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皮亚杰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了重要的区分。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派模拟计算机,以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该学派主张认为人的信息加工是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信息选择、接受、编码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和内部心理机制。
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主张把个体内在的意识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认为人性本是善良的,人是有尊严的人,是有价值的人,是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人,主张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和讨论。
二、心理学的分裂
(一)从学科的意义谈心理学的分裂
在英文中是用discipline表示“学科”的,这个单词还有纪律、规范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学科要称之为“学科”,就需要有它的规范和标准。这点在库恩的学说中也得到体现,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范式指的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而在现存的各个心理学派别中,每个学派都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所持的基本观点。每个学派虽然看似都在深入地研究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但是实际上都只是在孤立地前行,这种深入更多的是对自己学派的深入,对自己的学派的发扬。所以心理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分裂的。
比如早期的行为主义学派,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完全排除对意识的研究。到了20世纪早期,新行为主义者在坚持可观察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实证不仅可以采用直接实证的方法,还可以采用间接实证的方法。这对行为主义学派来说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新突破,使新行为主义者可以开始探究关于人体内部的因素。但是无论行为主义怎样改进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基础都从未动摇过,也从未真正承认过其他的学派。
(二)企图融合心理学各个学派的一些人的尝试和局限
19,美国心理学会邀请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参加克拉克大学校庆,并做专题报告,使得精神分析和机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融合;1929年苛勒出版《格式塔心理学》,使得格式塔心理学家与行为主义者取得一定程度的沟通……虽然这些人试图融合心理学各个学派,但是由于他们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非常有限,所以对于整个心理学的融合来说,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对于融合心理学做出更多贡献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从心理学两种基本范式的对立——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的对立出发,倡导以整体论为基础,坚持经验(或心理)是主观的东西与客观行为的共同体,明确提出融合两种心理学范式的构想。这种企图融合心理学的思想虽然实质上只是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折中,但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从整合两种范式来整合心理学的思路。
三、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进化心理学
(一)进化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的进化心理学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进化心理学派主要以人的心理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的心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装置,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理解和详尽描绘人类心理。
进化心理学似乎是为整合心理学各个学派而生的,该学派的学者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解决某种适应性问题的心理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个观点是针对主流的心理学观点提出的,主流的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领域以本质上相同的方式产生作用。进化心理学的这个观点似乎在表明每个学派都有自己正确的一面,人的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各个方式去解释的,只是这些解释的方式都是以生物进化学说为基础的,也就是无论是行为主义学派研究人的行为而衍生的各个观点,还是精神分析因研究无意识而发展出的一系列理论等都是在经过了自然选择的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为基础的,而经过了自然选择的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是由大量特殊的、解决某种适应性问题的心理机制作用而成的。
进化心理学同时注意到了心理学理论的两种倾向——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实证主义强调心理学对象的可被观察性,所得出的理论观点都必须从经验观察中提炼和抽取。而现象学则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强调对人及其独特性研究,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为研究的重点。这两种心理学的视角的差异随着他们各自的发展而日趋显著。进化心理学正是看到了这种差异对于现存心理学的威胁,提出人类有一个普遍的内在本性,即进化而成的心理机制,希望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统合实证主义和现象学。众所周知,新进化主义心理学是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原则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将人比作计算机,更倾向于一种实证的.方法,而新进化论认为人的心理是由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大量的功能专门化的信息加工机制所组成,而不是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是按照同样的信息加工原则进行反映的。从新进化论的这个观点看出,该观点在实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心理活动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后经验主义的心理学观点,使得心理学的两种理论倾向趋于统一。
(二)心理学的新发展趋势
从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的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的融合。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也提到这种趋势,即库恩提出“范式”说,所谓的范式,就是一种“理论框架”或“认识模型”,规定了在某一领域中应当研究些什么问题,采用些什么方法。范式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更为规范化,更为一致。
但是库恩的范式说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他的学说更多的是建立在相对主义的基础之上,很容易使人们陷入唯心主义的漩涡。
四、对心理学发展史的展望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心理学正面临四分五裂的状态,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或者更能融合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出现,各个学派仍然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的话,那么心理学的发展只能算是一种涉猎广,但不深刻的心理学。很多思想敏锐的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美国学者斯塔兹便提出要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统一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的统一需要有统一的哲学,而这个统一的哲学就是统一的实证主义。我国学者车文博先生、葛鲁嘉先生和叶浩生先生也曾撰文探讨过心理学的整合(统一)问题,在整合心理学问题上都认为心理学的整合应该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上。这些都是在心理学发展棱角分明时期的一种融合的姿态,似乎是在研究一种溶化剂,使得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对立不要太尖锐,能够更为相互接受。
从心理学史的角度来看,心理学的各个学派的诞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而当今的历史似乎正在无声的宣布心理学需要走向一种更为复杂的融合。笔者认为,虽然心理学目前的分裂状态仍然难以消解,但是能看到这种融合的趋势似乎是心理学从分裂走向融合的一种新气象。如果各个学派的支持者都能够以一种更兼容的方式去承认其他的学派,那么心理学的统一将成为可能。
五、结束语
【医学心理学心理过程】推荐阅读:
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练习题12-29
医学期刊编辑的心理问题及调适途径09-24
儿童心理过程发展07-04
心理互助过程和感受12-15
心理学心理感悟08-07
护理心理学心理应激10-22
心理学哲学视角下的心理学发展规律探析07-06
生活里的心理及心理学06-10
心理专家谈强迫症的形成过程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