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员工行为规范(精选11篇)
1.办公室员工行为规范 篇一
办公室5S及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实现严谨、高效、文明、舒适的办公目标,进一步促进办公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机制。
二、适用范围:本机制适用于公司所有人员
三、办公区域管理:每位员工均应本着主人翁精神爱惜周围的办公设备及办公用品,自觉爱护办公室的各项设施,随时保持办公设备的干净、整洁。具体细则如下:
(一):办公桌
1、桌面无灰尘、水渍、杂物、下班前要清理桌面。
2、重要纸张文件,保密资料(包括发票、客户信息、工作联络单)等一律入柜。
3、其他纸件全部整齐放置在文件架、文件夹或书柜中、不得散放在桌面上。
4、办公用品要摆放整齐,桌下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文件和物品,如报纸、杂志、雨伞、箱等。
(二):办公椅
1、保持干净整洁。
2、摆放整齐、离开时办公椅要靠近办公桌、摆放在座位下方。
(三):抽屉
1、内中物品要摆放整齐。
2、抽屉中物品要进行定期清理。
(四):保密柜、文件柜
1、有统一标志(部门、编号、责任人)
2、内中物品、文件等摆放整齐,标志明确,便于查找。
3、文档保存规范。
(五):计算机
1、摆放端正、保持清洁。
2、离座时电脑须进行锁定并关闭显示器,下班时关闭主机电源。
3、笔记本责任到使用人自行管理,遗失按原价赔偿。
(六):电器:打印机、传真机、音响、空调、电灯、饮水机
1、节约用纸,纸张存放整齐。不得利用公司传真机、打印机等设备传真、打印、复印个人资料。
2、及时取回打印、传真文件,以免丢失、泄密。
3、科学使用空调:夏季室内温度高于31摄氏度方可开启制冷系统;冬季室内温度低于1摄氏度方可开启制热系统(按照办公室内悬挂的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值为准)空调运行时请关好门窗。
4、合理调控温度: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18摄氏度。
5、电话、灯具、传真机、复印机、空调、电脑及其它电器应按规定使用,下班前每位员工均须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后方可离开,最后离开公司的员工应确保门、窗、灯均处于关闭状态。
6、雷雨天气应及时拔下不急着用的电器插头,以免雷击导致损坏。
7、由于使用不当或人为损坏造成电器不能正常运行,肇事人扣除5分,部门扣除5分,另外赔偿造成的损失。
8、电灯在采光良好的情况下只开一半,若采光较暗,在公共区域,比如厕所,要做到随时关闭大灯(只保留四盏射灯),严禁无人空耗。
(七):地面(公共卫生由清洁工负责)
1、保持干净,无可视垃圾。
2、计算机电源线、网络线、电话线等扎放整齐。
3、纸袋、纸张、塑料、泡沫等易燃品,不得与电源线、网线、电话线放置在一起,保证安全。
(八):通道、走廊(公共卫生由清洁工负责)
1、保持通畅。
2、不得摆放影响美观或影响走路的纸箱等。
3、垃圾篓应置于桌下内侧,不得放在通道上。
4、如特殊情况需临时摆放,必须放置整齐、不得影响整个办公场所的美观及行走方便。
5、墙角,天花板不得有蜘蛛网
(九):智慧吧、会议室、洽谈室
1、会议室、智慧吧等公共区域使用前请与人事部进行预约。
2、使用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在使用和离开时做好办公区域的卫生工作。
3、黑板在会议后必须清理干净,黑板擦及白板笔须放在指定位置。
4、会议后请将椅子排放整齐,关好空调及窗户。
5、清洁工每日按清洁标准对走廊及公共区域进行清扫。
(十):个人行为
1、工作时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禁止使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或用公司电话聊天,包括打入电话。特殊情况必要时接拨电话言语尽量要简洁,做到长话短说。
2、办公时间不允许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打瞌睡、看小说、上网聊天、听音乐。
3、着装得体大方,工卡佩戴规范。
4、公司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在同事与同事、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起桥梁作用。
5、遵守公共秩序与规定。上班时间员工外出必须填写《外出单》,否则按旷工论处。
6、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
(十一):基本修养
(1)开放办公室
1、不要大声喧哗、接听电话或与别人讨论的声音要控制在隔壁的同事听不到为准,有需要讨论事易可到洽谈室或独立的房间。
2、团结并尊重每一位同事,工作中保持经常沟通,有不同意见时,要通过恰当方式解决,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恶话相向或采取它种过激行为。
3、如有客人来访,要做到彬彬有礼,最好在会议室、洽谈室会客。
(2)手机的使用
1、开会、培训时手机关闭或设置为震动。
2、在开放办公室将声音调至不影响别人工作为宜。
四、5S管理奖惩流程:
(一)、检查方式: 每日检查5S做的不合格的进行拍照并在公司群里公布合格的及不合格的部门及个人。
(二)、奖励与处罚:员工个人查到不合格一次乐捐20RMB,以此类推。全月累计汇总在每月薪资里体现该部分的乐捐款项。部门公共部分以拍照为准统计次数,全月累积,部门累积十次的,扣部门绩效分5分。
部门以每月不合格数及员工不合格次数相加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部门奖励流动小红旗一面,累积三个月拥有小红旗的部门,奖励部门活动基金1000RMB。
(三)、5S乐捐的金额全部列入“5S”基金,公司进行专款专用,财务单独做帐,不能与公司其它帐务混用,人事部有权对此部分款项与财务进行核对,基金内款项用在“5S”奖励与其它福利。
五、备注
(一)、本制度自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自执行之日起,废除以往关于5S管理及员工行为规范的所有制度
(二)、人事部为本制度负责人,负责本制度的制、修、废;本程序的培训、发布等。
(三)、本制度试运行中,过程中不合理之处公司有权进行修改调整。若无修改内容的长期有效。
人事行政部
2014年09月24日
2.办公室员工行为规范 篇二
一、员工行为管理
行为科学史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
(一) 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因素
理解员工的态度、个性、知觉和学习, 是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解释员工的生产率、缺勤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基本因素。
(二) 个体行为的基本模式
人的行为基本模式说明:人的大脑神经受外界刺激, 形成意识, 再由意识表现为行动。行为目标得到实现;目标没实现。研究个体行为规律, 就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目标、挫折等因素。
二、群体行为管理
(一) 对群体行为的理解
1. 群体行为的理解。
群体也称集体或团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联合体。正式群体以组织目标为基础, 非正式群体以友谊和共同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的一般特征是:有共同目标和利益;受共同规范的制约;明确的归属感;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个体加入群体有多种归因。个体乐于加入群体大多基于以下需要: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以及实现目标。
2. 理解工作群体行为和高效团队的特征。
一些群体要比另外一些群体成功, 是由下述变量决定的:群体成员的能力、规模大小、冲突水平、群体成员遵从群体规范的内部压力。
高效团队必须具备以下8个特征:一是清晰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的信任;四是一致的承诺;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恰当的领导;八是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内部有合理的基础结构;外部条件, 是管理层为团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3. 团队与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采用团队的形式。质量圈管理方式, 是由8位至10位员工及主管组成的工作群体, 通常一周碰头一次, 讨论他们碰到的问题;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推荐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纠正的措施。他们承担着解决问题的职责, 评估他们提出的建议。最后由管理层做出实施决策。
三、激励员工
行为科学十分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如果管理者希望他们的员工出色地工作, 就应当调整自己的激励实践, 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愿望。
(一) 动机的含义
动机, 是指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愿望和想法。它是引起与维持人的行为并把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原因或条件。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罗宾斯将“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 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努力;二是组织目标;三是需要。
(二) 早期激励理论
在本世纪50年代有三种重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X、Y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这里只讲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5个层次的需要。5个层次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一是生理需要。食物、水、住所、性满足以及其他方面的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感情伤害的需要;三是社会需要。友情、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四是尊重需要。内部尊重 (自尊、自主、成就感) 、外部尊重 (地位、认可和关注等) ;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动力。
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认为, 如果希望激励某人, 就要了解该人他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 满足其这一层次或这一层次以上的需要, 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得到普遍认可, 尤其是管理者。因为这一理论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富有内在逻辑性。但这一理论缺乏实证性基础, 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三) 当代激励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 其共同之处是,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以早期理论为基础。
1. 三种需要理论。
大卫·麦克莱兰等人提出, 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主要的需要:一是成就需要。达到标准、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二是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并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三是归属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这种理论认为, 一些人有强烈的内驱动力, 要把事情做得更为完美, 使工作更富有效率, 以获得更大的成功。高成功者对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各半的工作表现得最出色。成败可能性均等时才是一种能从自身奋斗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满足的最佳机会。麦克莱兰把人的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看作是一致的, 并做出了有说服力的种种推断。
2. 目标设定理论。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 对于具有一定难度且具体的目标, 一旦被接受, 将会比容易的目标更能激发高水平的工作绩效。
3.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 控制行为的因素称作“强化物”, 强化物是在行为结果之后紧接着的一个反应, 它提高了该行为重复的可能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强化他们认为有利的行为来影响员工的活动。
4.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 员工首先考虑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 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率同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员工如果感到自己比率与他人的相同, 则视为公平, 自己收入过低或过高,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时, 员工就会试图去纠正它。
5.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 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 且这种结果对个体具有吸引力时, 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它包括三种联系:一是努力———绩效;二是绩效———奖赏;三是个人目标的吸引力。
(四) 激励员工的建议
在管理实践中, 有效激励员工, 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认清个体差异,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导向: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个别化奖励;奖酬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和精神的激励作用。
四、领导行为
(一) 管理者与领导者
《管理学》第17章论述的“领导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限的人。因此, 首先要说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不同, 可以是任命的, 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 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在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 但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也能够计划、组织和控制。本文所讲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他人且拥有管理权力的人。
(二) 领导特质论
领导特质论, 也称领导素质论。它是描述领导者个人素质的一种理论。领导者区别于非领导者的6项特质是:一是进取心。较高的成就渴望, 高度的进取心、主动精神, 一往直前, 坚持不懈;二是领导愿望。乐于承担责任, 以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三是诚实与正直。通过真诚无欺、言行高度一致, 在他们与下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四是自信。为使自己的下属相信他们的目标决策的正确性而表现出高度的自信;五是智慧。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占有大量准确的信息;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六是工作相关知识。广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 能使其做出有远见的决策并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
香港金利来公司远东局主席曾宪梓先生讲, 他一生奉行“诚、信、勤、俭”四个字。这反映了“金利来”经久不衰的行为风格。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具有10项品德和10项能力。10项品德是“使命感、责任感、信赖感、积极感、忠诚老实、进取心、忍耐性、公平、热情勇气;10项能力是:思维决策能力、规划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对人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属能力、调动积极性能力。
(三) 领导行为论
这是一种着重研究领导者如何以自己的行为和作风影响被领导者, 以及判断领导是否有效的管理理论。
(四) 领导权变理论
这是一种研究领导者行为在一定环境下有效的那些环境变量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影响领导人行为的权变因素有:领导者自身的特点;下级的特点;群体的特点;组织的结构。
总之, 有魅力的领导者的突出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摘要:行为科学史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通过研究人类行为的规律性, 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科学管理,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奋进。员工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以及领导者的行为, 是相互影响的。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其行为属于领导行为, 拥有进行奖励和处罚的合法权力, 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有魅力的领导者突出的特点是:自信、远见、清楚表述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
3.行为规范助力员工发展 篇三
职业化作用非凡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职业化已成为21世纪的第一竞争力。那到底什么是职业化呢?在引出职业化概念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案例。笔者2013年给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做企业文化咨询,当访谈其中一名高管时,对方提到了很多观点,如:如何“建立一个社会化的职业管理人体制”?怎样“从‘自我为中心的大师文化’,向‘客户为中心的整合文化’转型”?怎样体现“职业经理人的价值”?等等。我听了之后有一个感觉,这位高管相当职业化。这种职业化似曾相识,于是我就问他:“你是不是原来在万科工作过?”这回轮到他惊讶了,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凭你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素养和精神,我就猜到了。
事实上,我对万科的了解源自于常年对这个企业动态的观察,包括对王石的著作、王石和郁亮的讲话、万科的制度和文件以及与万科员工的聊天。他们的职业化展现在组织员工的理念和行为上,根源在这个组织对于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由此可看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地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所以,万科的员工在思维观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道德品质、言谈举止、礼仪形象等各方面都能展现出职业规范和标准,使得这个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这就是职业化最通俗的表达和最佳的体现。
影响职业化的因素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的职业化会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
第一个就是行业的影响。行业发展水平可能会决定一个企业的职业化水平。比如行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可能整体职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在竞争无序、群雄争霸中,多数企业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企业因为受制于行业中人才的职业化水平,所以,多数企业的职业化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懂得职业化价值的企业如果能够率先倡导职业化,坚持推进职业化,就能取得显著效果。万科即是如此。曾几何时,房地产行业野蛮生长,万科坚持不行贿,倡导打造一个稳定的职业化团队,在别人不在乎文化和不做文化的时候,万科照做文化,并按规范做事,最后终于成长为行业老大。
第二个就是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在企业发展早期,往往是职业化水平初期阶段,此时企业不应操之过急,要知道职业化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笔者有个客户属初创企业,其老板以前在某家世界500强企业做过高管,后来自己创业。期间,他仍然信奉公司必须有明确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抓制度管理,于是他把自己在原来公司所用的那些管理办法带入了新公司。但是后来他发现,这种导入使得问题频出,创业伙伴不适应、新招员工不适应,大家抵触情绪很大。后来他向我请教,我跟他讲,企业发展是有阶段的,分为“人治、法治、自治”三个阶段,其中,自治是最高级的,你的员工都很职业化,知道如何管理好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然而,当前你的阶段是人治阶段,你需要融入更多的感情色彩,团结好团队,以友情亲情为纽带去激发大家的斗志,感召创业伙伴和团队成员的梦想,而不是按照成熟公司的套路来运作。后来,这位老板放弃了他所理解的“职业化”,开始为整个团队浇灌感情,融入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于是,新的管理方法给企业带来了明显改观。
第三个是企业文化的影响。任何组织都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整个组织秉持的价值体系以及员工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于职业化影响最大。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没有企业文化的整体氛围,没有员工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以及对行为标准的文化根植,员工所谓的职业化也是一种“伪职业化”。比如:某企业制度严格,要求与客户开会必须比客户早到,这不仅是一种制度的要求,更是对客户的一种尊重。但是,这个企业的一些员工并没有从文化上产生认同,他们做到了早到,只是把东西放好,然后就各自去角落里打手机或者抽烟去了。其实,这个企业“比客户早到”的出发点是给客户提供价值以及让客户感受价值,要员工早到就是要看看座位有没有安排好、茶水有没有准备好、如何引导客户入场、怎么安排客户停车,等等。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员工“早到”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起到真正的效果。
第四个是企业管理风格的影响。如果形象描述职业化,就是工作技能“像个做事的样子”,工作形象“看起来像那一行的人”,工作态度是在“用心把事情做好”,工作道德是在“对一个品牌信誉的坚持”。这些都是与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有很大关联的,通俗地讲,就是管得好。这就要求企业领袖以及各级管理人员要懂得管理,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各项要求能够不流于形式地遵照和执行。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要适应职业化发展,以利于促进企业在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商务管理、团队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中的职业化塑造。
职业化关键是规范化
上述四个影响要素中,笔者提到企业文化对职业化影响最大。但是,企业文化又是一个大概念,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宗旨、愿景、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观念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和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职业化可以理解为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也就是指从事职业、胜任职业、并达到该职业的标准和要求,更多作用是体现在组织行为上。
这样,企业文化和职业化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关键性的桥梁——行为规范。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纵观现代国际知名企业,无一不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员工行为规范。这是因为,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仅可以增进人的好感,拉近与人的关系,还能让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企业总体来看,一般企业文化包含四个体系,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制度体系、行为体系和实施体系。行为规范属于行为体系的范畴。行为规范对于企业来说,是组织群体或个人在工作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被组织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
如果企业没有行为规范,那么员工的行为就缺乏指引,就会变成好坏全凭自觉,优劣全靠心情,组织群体的行为就会一天一个样、天天不一样。这样,文化就无法渗透到员工的头脑,就会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长此以往,随意性和主观性就会对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变成实施企业职业化的障碍,从而给企业健康发展带来阻力。
笔者曾经给一家大型企业提供企业文化咨询,这家企业最开始的企业文化只有理念,即企业文化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这些理念都非常醒目地刻在办公环境的墙上。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员工并没有按照使命和价值观的指引来行事。企业老总经常开会批评那些他认为违反公司企业文化的干部和员工。我们在跟员工一对一访谈时,员工向我们吐槽,他们也很委屈。他们觉得企业文化理念很空,无法作用并指导自己的工作行为。比如: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卓越,止于至善”,员工说我们都知道这个核心价值观,但是我们怎么做才能叫作追求卓越?到什么程度算是止于至善?这些都没有标准。后来我们建议对这个理念从行为规范上进行延展,给大家提供更多可以参照的行为示范,效果就得到了改观。
行为规范分级设置
行为规范包括总体行为准则和分级行为准则。
企业总体员工行为准则是企业理念中对企业及员工进行总体约束的标准原则,它为企业处理内外各种关系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企业员工行为准则以企业整体作为约束对象,是对全体员工群体行为的总要求。
分级行为准则是对不同层级员工的具体要求。因为不同层级员工的职业素养不同,工作职能也有很大区别,对能力要求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从不同层级来设计员工的行为,这样才能符合各个岗位级别的职业化水平。
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行为规范的语言结构和语言的易记性。事实上,如果语言缺乏合理的结构,这段语言就很难记忆,当语言不易记忆时,我们写出来说出来员工也记不住,那就不能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行为规范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详、根植于大脑并在行动中落实的。所以,行为规范必须容易记忆。
举例来说,我们曾经为一家企业设计的行为规范,总体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三正一真”,即“树正念、说正话、干正事、做真人”。
所谓“树正念”,即要有“四心”:慈悲心、利他心、感恩心、进取心。秉承四心之念即为正念。
所谓“说正话”,即做到“四不”: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
所谓“干正事”,即干“四事”:“想干事、会干事、善共事、干成事”。正事,即正业之事,责任上应做的事。要求员工以正为先,态度上要想干事,能力上要会干事,精神上要善共事,结果上要干成事。
所谓“做真人”,即做到“四真”:真心、真诚、真实、真情——真心工作、真实行动、真诚待人、真情回报。
这种行为规范的表达语言,精炼而有结构,容易被员工接受和记忆。
在具体的分级行为准则里面,我们把高层管理人员行为准则概括为“四重”,即重卓识、重大局、重团结、重开拓;中层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概括为“四抓”,即抓团队、抓专业、抓高效、抓公正;基层员工的行为准则概括为“四讲”:讲责任、讲执行、讲学习、讲进取。
这样,每一个级别的员工都知道自己行为规范中的要求,能够做到群体行为的一致性,最终在整个组织内部彰显出独特的职业化气质。
行为规范创新表达
为了推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企业行为规范能够耳熟能详,甚至内化于心,我们在一些具体的咨询服务过程中积极开展创新。
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塑造以及红军队伍的发展历程,认为红军是最先实现职业化的。当时,尽管红军从硬件条件、人员层次、基本素质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要逊色于国民党的部队,但是红军能够展现出大无畏的战斗风貌,这是因为红军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推进整个军队实现“职业化”。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毛泽东主席在三湾改编提出的三大纪律、后来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后来,毛泽东主席还叫人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谱曲后变成军歌,在军队中传唱。这样,军队的行为规范就被大家完全记住,从而做到内化于心。这个和当年曾国藩在湘军中推行《爱民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在给一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时,对方老板特别推崇毛主席,推崇毛泽东思想。于是我们也帮助他们把企业的行为规范转变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盛员工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遵守规章和制度,工作纪律时刻心里记
第三,爱企爱岗守职责,敬业本分不损公司利
三大纪律一定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为人处世要正直,务实求真放在心窝里
第二,和谐互助又团结,众志成城齐心搞建设
第三,对待客户如上帝,丰盛人生超越君心意
第四,人格修炼筑灵魂,感恩利他成就高尚人
第五,用心沟通效果好,专心做事才能效率高
第六,工作精益又求精,产品品质才能有保证
第七,爱护公司财和物,主动赔偿及时报修复
第八,工作每天进一步,实现自我超越是归宿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相互监督切莫违反了
企业纪律条条要记清,三正一真人人要奉行
追求卓越永远向前进,三盛宏业百年基业青
企业员工边唱边理解,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在歌唱中洋溢出来,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在新的时期,企业将会迎来更多90后员工,如果企业按照硬性的制度条例去约束员工,效果未必上佳,通过这种形式上的创新,甚至开展行为规范歌曲大赛,唱的人既是自我灌输者,也是普及布道者,以此种方式掀起一股职业化新风。
如今在这种行为规范指引下,三盛宏业拥有了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精英管理团队。干部队伍向“人文化、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迈进,管理风格呈现“现代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特色,整体企业的职业化形象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形势喜人。
总之,职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主要用途是形成岗位人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让整个组织展现一致的个性和行事风格,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工作的品质达到一定的标准,锻造整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行为规范是推进职业化的金手指,是企业文化和职业化之间的纽带,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助力员工以及推进组织迈向职业化的核心与关键。
4.办公室员工行为规范 篇四
及规范员工着装的通知
XX:
接通知,XX领导定于11月8日(周二)莅临我公司调研工作,并将赴X支公司进行现场调研。现将具体准备事项要求如下:
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并督促本单位员工做好办公以及周边环境的卫生,做到整洁有序;
二、公司领导调研当日行服着装相关标准:
(一)公司各部门员工
统一着工作服,女员工着长袖衬衣,下身搭配裙装或裤装,佩戴丝巾;男员工着长袖衬衣,佩戴领带;服饰无污渍、褶皱、穿戴歪斜等现象,并佩带行徽。
(二)营业厅员工
女员工着长袖衬衣,下身搭配裙装或裤装,佩戴丝巾,马夹的穿着在网点内须一致,名牌/身份牌等佩戴在左前胸,并佩带行徽;男员工着长袖衬衣,需佩戴领带,名牌/身份牌等佩戴在左前胸,并佩带行徽。
(三)员工着装应保持干净整洁,配穿深色皮鞋(女员工为包口皮鞋,前不露脚趾,后不露脚跟),袜子的颜色要与服饰及鞋子的颜色相协调,不能有花纹。
5.办公室员工个人总结 篇五
大家好!
20xx年,我在公司领导正确领导下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1、理顺关系,办理公司有关证件。我司是集旅行,旅游,运行,股份等综合性公司,各类手续及证件十分繁杂。年审换证更新,我都通过多方努力,在规定时间内,按期办好了各类证书、手续等。充分发挥综合部门的协调作用。
2、认真做好公司的文字工作。草拟综合性文件和报告等文字工作,负责办公会议的记录、整理和会议纪要提炼,并负责对会议有关决议的实施。认真做好公司有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递、文印和督办工作;公司所有的文件、审批表、协议书整理归档入册,做好资料归档工作。配合领导在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贯彻总公司及公司的有关会议、文件、批示精神。
3、落实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公司的岗位调查,分析,设置,编录工作,并对公司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和员工的考勤控制监督工作,妥善解决清理不在岗人员,做好劳动力工伤签定工作,保证了平稳和衔接,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公司管理制度举行组织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议式,按照人力资源部规定,办好缴纳社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各项手续。完成了退休人员移交社区及保障中心工作,体现公司的规范性,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从而保证了企业改制及员工身份置换后的稳定工作。
4、切实抓好公司的福利、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按照预算审批制度,组织落实公司办公设施及用品、劳保福利等商品的采购、调配和实物管理工作。办公室装修完毕搬迁后,切实做好日常公司通讯费、招待费、水电费、车辆使用及馈赠品登记手续,严格按照程序核定使用标准;
5、做好公司经办会及其他各种会议的后勤服务工作。认真做好会场布置、安排工作。落实好各种会议的会前准备、会议资料等工作。
6、“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作为身兼保卫工作,我始终未敢忘掉这份责任田,一年365天紧绷安全保卫这根弦,制定安全保卫目标,分解安全保卫责任措施,实施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消除隐患,从而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并努力创造外松内紧的安全格局。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一年来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具备能够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年来,本人能敬业爱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办公室主任许多工作我都是边干边摸索,以致工作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有些工作还不够过细,一些工作协调的不是十分到位;第三,自己的理论水平还不太适应公司工作的要求。
6.企业员工不良行为实证研究 篇六
关键词:企业员工,不良行为,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前提说明与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的实证研究基于以下假设前提:一是员工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员工的诚信度,而外部因素则主要是指组织的监控机制水平和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情况。二是员工的诚信度可以通过诚信测试的分数来反映,并且员工个体的诚信度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的三家企业在职员工300名,每家企业100名。三家企业性质分别为私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员工职务涉及到管理、人事、财务、研发设计、市场、生产等多个领域,以求调查的代表性与有效性。问卷分为期初问卷和期末问卷两个部分,时间间隔为一个月,其中,期初问卷为两份,一份为基本资料和诚信测试问卷(卷1),另一份为不良行为调查问卷(卷2)。期末的问卷只有一份,也是员工不良行为调查问卷(卷3)。
三、数据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根据个性理论的观点,员工的诚信测试分数应该与不良行为的产生有高度的相关性,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三家没有任何监控机制的企业中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行为应该主要受自身个性的驱使,如果将员工的诚信测试分数与期初的不良行为得分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组数据,例如,A组中编号为A18的员工,他的诚信测试分数为76,他的期初不良行为得分为78,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坐标系,横轴为期初受测员工不良行为分数,纵轴为其诚信测试的分数,则A18的坐标就是(76,78),A组中其他被测对象也同样可以建立相应的坐标,并在以受测员工诚信测试分数为横轴,以受测员工期初不良行为分数为纵轴的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点,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散点坐标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测对象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如果剔除图1左下方和右上方区域的偏差比较大的点,将其余的点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受测对象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得分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期初总样本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902,这表明,期初总样本的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之间具有高度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没有监控机制,或者监控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员工的行为主要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员工本人的诚信情况,诚信情况越好的员工,产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越小,反之亦然,这样的结论印证了个性理论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理论描述。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值得指出的是,在散点图左下方和右上方的点,明显不具有相关性,位于散点图左下方的点所代表的员工,他们的不良行为得分低于相同诚信测试分数的其他员工,也就是说他们的不良行为情况好于一般水平,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把这样的员工称为Ⅰ类员工,相应的,位于散点图右上方的点所代表的员工,他们的不良行为情况比一般水平要差一些,这样的员工,我们把它们称为Ⅱ类员工。对这两类员工进行单独的研究,包括分析他们的基本资料,以及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研究后发现,从基本资料上看,Ⅰ类员工的基本资料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工作年限长、职位偏高、年龄偏大、工作性质管理类居多。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后发现,Ⅰ类员工普遍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有一定的感情,大部分是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组织在他们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同时因为大部分都是管理岗位上的员工,对组织的规章制度又有着以身作则的想法,因此,根据心理契约理论的描述,我们可以认定,他们与组织建立了一种关系性的心理契约,这种心理契约的建立,影响了诚信测试分数对不良行为的影响,甚至使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毫不相关。也就是说:诚信测试的分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被心理契约的类型所影响。
与Ⅰ类员工类似的,Ⅱ类员工的基本资料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工作年限短、学历高、职位偏低、年龄偏小。这些员工对所在组织的认同感比较弱,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后发现,这一组员工普遍认为自己在组织中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对组织有各种各样的抱怨,从这些特点来看,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些认为自己的心理契约被违背了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心理契约被违背影响了诚信测试分数与不良行为的相关性,甚至使一些诚信测试分数很高的员工也经常发生不良行为,进一步将诚信测试分数对不良行为的产生的影响降低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水平。也就是说:诚信测试的分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被员工对心理契约的履行情况的理解所影响。
剔除了以上两组特殊情况,总样本的不良行为得分与诚信测试分数之间的确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就印证了个性理论对不良行为的描述:员工的诚信度越高,发生不良行为的可能性越小。但这个描述被印证的前提是,组织的监控机制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但不完善。
之后,我们对三组研究对象实施监控机制,监控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上下班打卡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全勤和无故缺勤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2)巡查机制。在三组研究对象所在公司安排巡查员,巡查员负责不定时地巡视和监督研究对象的工作情况,一旦巡查员发现员工工作中的不良行为,将进行相应的惩罚。(3)绩效奖励机制。在三组研究对象所在公司实行绩效奖励机制,虽然由于三家企业的性质和营运模式的不同,所采用的绩效奖励方式也不同,但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和监控的作用。
实行了以上监控机制一个月以后,再次对三家企业的相同员工不良行为进行调查,采用与卷2相同的调查问卷,却得出不同的结果,证明监控机制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受测员工在研究期期末的不良行为得分,与诚信测试分数之间的的散点图和相关系数结果如图2和表2所示,得出的期末总样本的相关系数为-0.344,这个结果跟期初的-0.903相比显然是不具有相关性的。
由此结果可以看出,在采取了适当的监控措施之后,诚信测试分数与员工不良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被彻底改变了。也就是说:诚信测试的分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被监控机制的水平所影响。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综上所述,员工不良行为的产生,受到员工诚信测试分数、组织监控机制的完善程度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的情况所影响。组织可以通过在选拔中采用诚信测试;在工作中完善监控机制以及尽量与员工建立关系型的心理契约;并维护员工的心理契约不被违背的手段实现员工不良行为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杰,牛艳容.个性理论问题浅论[J].经济科学,2000,(4).
[2]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
7.办公室员工行为规范 篇七
本课题研究力求缩小大学毕业生人才供需双方在选择、培养、成长中的距离,降低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岗位的盲目性和跳槽流失率;改善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在岗位成才的能力。本课题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天津市十几所大学、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749人及天津市三个产业11个大中型企业大学毕业入职3年内新员工487人和企业中层管理者558人中,实施大型问卷调研,取得第一手实证资料。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各因素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多个单元和多个角度调查数据分析其问项态度前后一致,表明该量表的建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都比较好。本文依据有关信息进行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力求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成才中的问题、原因,尤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愿景、精神境界、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价值观、信念、态度、个性、行为特质直至风俗习惯、举手投足都基本合一 。员工行为规范的系统推行是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抓手,也是完成企业文化由理念价值系统向行为规范系统飞跃的有效路径。中国企业正日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行为规范的系统推行并富有成效。
问题的提出:
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
职业素质与职业行为现状的调查
对新员工职场最急需改善的不良品行和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
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在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坦诚、率真、求变的态度和心理素质,令人另眼相看。本单元调查内容较多,共16个题目,但“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选项态度集中,认同度高,比例之和达90%以上占12个题目。“说不清”、“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选项寥寥无几。
本单元整体数据显示出如下特点:生于80后的大学生,他们坦率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工作、去生活。少了点浮躁,多了点务实;少了点牢骚,多了点省思;少了点借口,多了点对自身行为细节和行为习惯的关注。例如职场新员工最急需改善的不良品行和行为习惯调查反馈:1.不守时,非常重要52.6;非常不重要0.2。2.随意毁约,违背诚信,非常重要55.9;非常不重要0.4。3.工作态度散漫,做事没精神,稳定性差,非常重要55.7;非常不重要0.8。4.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懒惰,非常重要55.3;非常不重要1.0。5.办事拖延,易推诿找借口,非常重要50.1;非常不重要1.0等。
职场新员工最需要培养和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场行为调查(企业管理者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态度倾向调查,结果对比)
对80后大学毕业入职
新员工职业素质与职业行为
调查结果的思考
先学会做人,才能会做事、做成事——企业、企业管理者对80后大学毕业入职新员工最需要培养,同时也是最需要改善方面的最根本期待和看法。
好习惯造就人——昨天在大学有什么样行为习惯,往往造就了今天职场人有什么样行为习惯;同时习惯也造就着明天新员工未来的命运。
亚里斯多德说:“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造就我们。”好习惯带来顺利与成果,坏习惯带来阻抑与落后。
一些新员工是环境优裕长大的80后独生子女,往往注重享受。并将一些言行无礼、眼高手低的坏习惯从大学带到职场,令企业和管理者以及同事们不能苟同甚至不满意。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场行为习惯,改善不良品行与行为习惯成为职场以及社会上紧迫的呼吁和共同期盼。
责任重于泰山——职场人万不能糊弄和逃避责任的“担当”,它是职业素质和职场行为标准的试金石。
成功并非高不可攀,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成功并不遥远。这是企业、企业管理者对80后新员工职业素质、职场行为最集中也是最基本的期盼。
由外向内、由硬到软实力素质的积累、锻炼、成长——期待80后新员工和大学毕业生最需要改善的方面。
各单元调查中列在第一位、最看重的素质、能力,往往最软,最内在;而最外显、最有形的素质、能力,往往列在调查选项最末端、最末位。例如:
企业管理者在五个单元调查表中将“非常重要”列为第一位的项目分别是:
培养80后新员工职场良好行为
规范,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的
具体建议
注重员工行为的改变
在企业文化落地的战略实施中我们需要关注习惯无形中所发挥的影响力,要引导新员工以“主动积极”的心理意志,来突破旧习惯的侵扰,用真正有益的思想与行为来取代不良的旧习惯。
第一,结合职场各岗位各环节科学认真设计员工行为规范。
用强力文化的灌输式和训练的方式推行员工行为规范,可以使人们在角色转变中加快接受企业的行为模式体系。实现职场行为逐步固定化和习惯化。
第二,行为习惯的改变需要从训练新员工遵守新的行为操作入手。可口可乐的培训非常强调行为的实战性,很少进行国内企业现在非常热衷的执行力、影响力、团队建设和管理理念的理论课程培训。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三星电机公司更是将各岗位员工行为规范逐一界定了“哪些不应该做的行为规定及其奖惩条例”,一目了然。员工守则人手一册,凡是入职后员工脱产培训一个月,入脑入心,为“遵守基本”(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行为培训是员工职业素质、职业文化培训的重要内容。行为培训及改善过程通过反思、准备、实施、保持四个阶段完成。
第四,员工行为规范的宗旨要体现原则性和人本性。具体反映在:简单易行原则和人本性、共识性、操作性、民主性、透明性、向上、向善和积极的精神。
实现从企业制度到企业文化的蜕变,促进员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一,设定标准——要量化。要设计好员工行为规范的制度蓝本和量化的标准。习惯成自然,一旦形成就牢不可破。
第二,执行制度——要固化。中央远大空调总裁张跃认为,有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好和坏之分,而是成和败之别,要么成,要么败。没有制度是一定要败的,没有习惯养成也是有缺陷的。
在执行制度中通过激励反复刺激,通过故事广泛传承形成企业共有的习惯。企业习惯包括: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道德习惯、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习惯蕴含着文化。
第三,培养良好习惯要从赏、罚两方面制度和机制入手。首先构建和实行企业文化建设日常奖励机制。
例如,日本的《轻犯罪法》就是针对人们日常不道德、不规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规。这些规则对民众形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很有帮助。被认为是轻微犯罪的现象有:公共场所对别人动粗和恶语相向;妨碍安静;暴露身体;夹塞插队;破坏公共照明灯;偷窥、乞讨、给人造成干扰的流浪者;谎报灾情;救灾时不合作;丢弃对人有危险的动物等。
共有34项,几乎包括了日常的不文明行为。如果有人出现法规中明示的不文明行为,警务部门就要处以罚款或拘留。日本人法制观念强,大多都力求按规则使自己文明待人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素养。
企业文化不仅发挥规范员工思想的作用,而且发挥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企业文化就像家教。一个人一看就像有“家教”,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规范 。它是企业文化培育非常关键的一环。
80后员工行为规范要在认同中推行并实施
80后生长在国家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机遇期和作为家庭独生子女的受宠期,是“以自我为主”少了负重感,过得很快乐、很真实的独特群体。但又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个人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2008年“5•12”四川汶川罕见的大地震灾害发生时,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住了短暂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用行动赢得喝彩。80后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一代 。他们骨子里镌刻的是中华民族高贵的灵魂,他们胸怀祖国,敢于承担,能够无私奉献。
80后也不是没有弱点和缺陷。几近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有一部分80后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娇气、浮躁、怕吃苦,喜欢以我为中心,不大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个别80后甚至滋长了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和“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颓废思想。
第一、点燃他们的激情。80后普遍不会甘心被冷落,设法让你重视他。由于80后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激烈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通常都要更加进取。企业管理者要给予80后更为自由、开放、舒适、轻松的环境,不要试图限制和改造他们,而是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
第二、提倡“阳光管理”。事实上,80后员工进入了一个注重交流的时代,一个追求相对民主和开放的管理文化时代 。他们更希望平等、双赢、共享。
第三、提倡“个性化管理”。80后和80前员工生活在独生子女和多子女的不同生活环境,喜欢以我为中心。正视“个人主义”,实施不同的多样化的相应管理,保留他们自身个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精神。
针对80后员工成长环境及其特点,更需要营造趣味性、重要性、挑战性、学习性、自主性、责任性、成就性,有发展机会、晋升机会、工作价值等科学、公正、高效的企业文化。
一名新员工加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就是:认知,即了解和知道企业的文化;认可,即同意这个文化;信任,即相信企业所倡导的文化;认同,即行为习惯与企业的要求一致 。企业文化是习惯不是制度,从 “约束”到“信仰”,对于80后员工尤其要如此这番。
养育好性格——员工行为规范的定盘针
爱因斯坦指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第一、好性格养育的入手点,训练和养成责任心。心理学中,责任心是一种自觉地将份内事情做好的重要人格特质。意味着一个人必须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
第二、引导员工重新审视、主宰自己心态及工作态度的性质。不断校正人心和人的行为偏差,实现人与事的最佳匹配。
第三、助燃员工心中的激情,释放出他们对工作的热忱 。在履行岗责中体现价值,在认真工作中积累成功。引导员工从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
结束语
注重将企业文化落地的过程,体现在80后新员工良好行为规范养成以及职业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既是企业文化夯实基础的工程又是企业文化战略前瞻的必要选择。詹姆斯说:“如果你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个性格。” 性格将决定人的命运。员工命运又和企业命运紧密相连。
8.公司办公室员工个人总结 篇八
辛苦的一年过去了,一年来,本人忠实地履行了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工作位置,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能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工作勤奋扎实,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得到了群众的肯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简要总结
一、严于律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政治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一年来,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公司的老员工,我清醒地看到人生舞台已发生转变,工作必须刻苦努力,谨慎认真。所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业务,搞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这一年来,始终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理论,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和各种理论著作,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待业务知识的学习。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通过参加会议、座谈和集体授课等形式,掌握了业务技能。业务知识的学习使我在工作上获益非浅。
三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作为办公室人员,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的运用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特点,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比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
三、努力工作,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企业宗旨,努力作好本职工作。由于我们办公室人员少,杂事多。我的工作任务更比较重,现在的工作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办公室内勤包括证照管理工作、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二是集团公司的日常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工作。一年来能够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办公室工作是以服务为主的工作,既要对外服务,也对内服务,工作中要做到“三勤”即嘴勤、手勤、脚勤:在接待办事时,都能主动询问是否有需要办理的事,遇到办不了的证明材料时能耐心向其解释清楚,或帮其联系经办人,帮其查看档案资料等,使群众能尽快办好手续,树立好窗口的形象;在收文发文时,总是用最短的时间把文件送达到各办公室,并及时把领导批阅文件收回归档或传阅到其他办公室,从来没有遗漏掉一份文件;在收集整理资料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汇总,向领导汇报或让领导备查,一年来完成各种,包括文稿。同时在组织会务、后勤管理、打字复印等工.(二)办公室还有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资料整理、报告材料起草、各类报表统计。一年来,较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9.办公室员工工作总结 篇九
办公室工作非常重要,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部门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它是全局工作的中心枢纽,承担上传下达的重大责任,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的决策传达给每一位同志,在保证政令畅通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岗位很关键,它是架起领导与群众心心相通,同舟共济的连心桥;办公室的工作很繁重、事无巨细,什么都相关,它是协调全局各项工作的总调度室;办公室的位置很突出,它是单位的一个形象窗口,迎来送往,对外交流,办公室的形象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形象;办公室的工作看着不起眼,出事捅破天,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飘浮。
要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是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
对于办公室人员来说,学习不仅是增长知识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理论、丰富的知识武装头脑,提高判断形势、工作水平,应对各种艰难而复杂局面的需要。应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要努力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色和需要,重点地学习专业知识,尽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要结合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发展的要求而学思并重,把俯而读与仰而思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肩负起自己的工作职责。
2是牢固树立办公室里无小事的意识。
作为办公室主任,言谈举止都要始终想到单位的全面建设,想问题,办事都要从单位的利益出发,始终树立单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理念,在工作生活中,要把单位的形象作为自已的形象,单位的声誉就是自已的声誉,严格要求自已。
3是要有严于律已,乐于奉献的意识。
必须以工作为重,以奉献为荣,以落实为责;要有不为名所累,不为权力所缚、不为私欲所动的思想,严于律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工作生活中,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把心意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努力做到人际关系不随波逐流,工作热情不虎头蛇尾,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
4是要有服务大众办实事的意识。
办公室的工作就是服务,要始终把大家的事情记在心上,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自已工作好坏的标准,能办的事情要积极去办,一时办不了的,要作好解释说明,不能相互推诿扯皮,努力在服务中赢得大家的认同。
5是要敢于讲真话。
办公室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切实保证决策的执行。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决策的公正性,办公室干部就必须实事求是,敢讲真话。要有讲真话的勇气。现实中,有的人主观上想讲真话,客观上又怕讲真话。
一是怕得罪领导,影响个人升迁;二是怕得罪群众,影响人际关系;三是怕捅娄子,影响正常工作。因而信守独善其身、明哲保身的准则,遇事看风使舵,一味迎合领导,其结果必然与公道正派相悖。因此,办公室干部不但要敢于讲真话,还要有讲真话的勇气和能力,真话必须是符合客观实际和事务本来面目的。讲真话在态度上要强调一个诚字,在方式上要突出一个巧字,在内容上要把握一个准字。讲真话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既要尽到参谋助手之责,又不越位。要善于谋领导所未谋,及时发现并如实反映不易进入领导视线的潜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6是要有尽职尽责,不争权夺利的意识。
办公室是一个整体,工作好坏靠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要十分珍惜同事之间友谊,多些真诚,少些虚伪,多些友善,少些算计,多些坦然,少点做作。要容得下人,容得下话,容得下事,不能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努力做到工作上互相支持,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形象上互相维护,履行好自已职责,办好自已的事,管好自已。
7是要有做好密切上下关系的意识。
10.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管理新探 篇十
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对企业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可以从实现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入手,规范办公室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办公室档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从档案立卷到移交,从阅读档案到保管档案都需要管理人员的细致和耐心,档案管理包括装订档案、封皮、加盖印章、保存等程序,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出现错误。由此可见,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迫在眉睫。
就目前我国国内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已然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档案工作管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和步骤。因为办公室档案管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机密性和政策性的特点,所以实现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十分艰巨。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对办公室整体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特点,分析了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1.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本情况
规范化的办公室档案管理能够对单位的办公室日常工作产生深刻地影响,对工作的效率重要的作用。办公室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和需要管理人员的耐心和细致工作,从档案的立卷到移交、查阅到保管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细致,并且档案的装订需要使用办公室专用的装订封皮,在封口处加盖印章,准确填写封面上的信息。同时,办公室档案要按照归档的日期进行分别归档,还要在档案的盒上记录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日后档案的查找。在进行年终归档工作时,要把一年的档案进行整体封存,除去活页账簿的空白页,但是对于有名称却没有内容的空白页则不可去除,而是应该完整的予以保留。此外,档案的移交需要单位指定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办公室档案要定期移交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移交过程要坚持规范化,交接人员和在场监督人员都需要对移交过程进行全程的记录,并且需要在记录上签字确认且盖章。
2.办公室档案管理的特点
2.1重点是对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中,收集和保存资料是重点内容。档案总体来看是对事件、人物和过程的真实记录,并且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为后人提高一些借鉴和应用。在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档案本身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中,尤其是对文件、书报等资料的收集,之后对这些进行系统的分类保存和整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数据的备份及管理。
2.2档案的种类较为冗杂。办公室档案的种类比较多,整理起来是十分不便和复杂的。办公室档案的管理包括了很多的方面,会计档案、合同、协议以及行政管理档案等,还包括录像、录音等形式的电子档案,所以办公室档案的种类是十分丰富并且冗杂的,对这些档案进行合理和及时的分类,便于管理和日后的查找,会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办公室档案管规范化的实现。
3.办公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当多单位的办公室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和处理。首先,在部分企业机关对办公室的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并且对档案管理的制度持轻视的态度,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和落实,出现了形同虚设的情况;其次,办公室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档案管理工作在人们眼中看来是比较轻松的工作,所以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甚至很多人员都是通过走后门或者由退休人员担任档案管理人员,他们的能力参差不齐,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不利于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的实现;再次,一些单位机关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档案管理中会产生经济问题,很多办公室档案管理过程中,缺少硬件设施为档案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设备不能实现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操作人员受到工作条件的限制,这便无法实现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4.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4.1有利于提高单位和部门的管理水平。办公室档案是对一个企业和单位经济业务往来和人事变更的记录和反映,档案还保留了一些史料和证据,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更好的为单位和社会服务。而且如果单位或者企业与社会的其他部门产生业务联系和沟通时,档案则成为双方互相了解最为直观和简便的方法。所以在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规范化可以促进整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效率,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2丰富现代管理手段。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开始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但是整体来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和基础性的水平,计算机档案管理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对现实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有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利用资料等全程的服务,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丰富了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4.3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标准化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能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加深,在档案管理的人员选择上,要选择责任心比较强、政治立场鲜明、业务水平比较高的工作人员。办公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会促使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管理的知识,促进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5.实现办公室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5.1促进档案程序化管理的规范化。办公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首先进行的就是管理程序的规范化,这是最为明显的特点。在进行办公室档案程序化管理的过程中,档案的立卷、存档和调档等工作,需要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流程,并且在管理程序日常的工作中进行严格的执行和监督管理。这样可以保证档案资料日常工作当中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确保真实和准确。此外,还要对档案管理的程序进行适当的简化,这是在保障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简化办公室的管理程序,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
5.2加强对档案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首先就要深化档案管理意识,使单位的领导干部认识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把办公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纳入到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之去。其次领导干部应该对办公室档案管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支持,为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其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管理工作的宣传,培养领导干部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识,为办公室档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5.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管理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可以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来实现办公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而且还是办公室工作效率提高的表现。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档案管理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和发展,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需要选择人品优良、专业技术过硬以及政治立场鲜明的人员。
5.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立足国内档案管理的现状,对参考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论,组织单位人员一起探讨,举行研讨会,提高档案管理的全民意识,并且要让管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和智能技术等,保证现代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比如在新农合的发放和收取中,就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来科学的保存相关的数据和档案,为客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提高新农合的工作效率。
6结语
综上,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任何一家企业和机关单位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办公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单位工作的效率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并且要重视办公室档案的管理工作,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制定详细的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单位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1.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探析 篇十一
1.1 生产人员行为
普通生产员工是民营企业生产活动的主体, 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产出数量、质量、时间、成本等。计件工资制, 通俗的说就是多劳多得, 这对激发员工积极性是有帮助的, 但民营企业目前的计件工资制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对个人采用的所谓计件工资制, 虽然可以多劳多得, 但其极限值规定得非常有限, 也就是说即使你再努力到最后与其他员工所得实际上差不多;对部门或生产小组则采用团体计件方法, 这就酿成了“大锅饭”, 员工积极不积极结果都一样, 而原本积极的员工其积极性反而受到严重影响。
1.2 研发人员行为
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与普通员工相比有很大优越性。但这是否就能激励研发人员的研发动力, 从而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研发时间, 产出更多的研发成果呢?事实上, 此种做法起了相反的作用———促成了研发人员的偷懒行为, 滋生了弄虚作假不正之风, 进而使公司缺乏竞争力。
民营企业给研发人员设定的指标往往是硬性的, 即若研发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指标, 就会受到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惩罚, 而研发一般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并不能立见其效。于是, 为了不被惩罚, 研发人员只有不断地仿制市场上已经成形的产品才有可能完成指标, 其后果是产品永远滞后于市场, 不能取得市场先机。
1.3 管理人员行为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中, 多数是企业的老员工, 只要不犯重大错误, 他们的任期一般都是终生的。但这带来了问题, 正如劳伦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提出的:人们被提拔到与他们的才能不匹配的职位和级别上, 造成的结果是组织中出现不称职的人。
同时, 企业内部一般会形成一个以某部门领导为首的“利益集团”或者“裙带关系网”。这些掌握着员工利益的管理人员, 他们排斥异议者, 驱逐讨厌者, 保护有利益关系的群体成员。因此, 在对待员工上, 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倾向“利益集团”成员, 管理行为缺乏公平性, 致使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也丧失。
另外, 这些管理人员虽然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十分清楚行业内部规则, 但由于受时代影响, 他们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思维模式较为固定很难在管理体制上有所改进和创新。
1.4 办公室人员行为
这里的办公室人员主要指那些从事行政、人事、后勤管理的员工。这些人在上班时间有较多的闲暇, 他们趁着没人管等诸多方便, 在上班时间做出“出轨”行为, 比如利用公司电脑或其他现代化工具与好友聊天、炒股、打游戏、四处闲逛等。这直接影响了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前段时间网上爆料的关于“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的报道, 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组织中办公室人员工作时间内行为管理问题的思考。
2 员工行为理论分析
2.1“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1949年,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 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 同时将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的发展是从人群关系论开始的。人群关系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Elton Mayo) 。他曾参加过著名的“霍桑试验” (1927-1932) 。该试验得出结论: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 还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这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1) 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Maslow) , 他 (1943) 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基本观点是: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 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 高一级层次的需要才出现;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该理论揭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 指出人的意志行为始于需要, 提示管理者要注意员工需要的满足, 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2) 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 (F.Herzberg) 1959年提出了该理论: (1) 保健因素, 指与人们的不满情绪相关的因素, 如薪金、工作安全、工作条件等; (2) 激励因素, 指与人的满意情绪相关的因素, 如挑战性工作、晋升、成就感等。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采取某项激励措施以后, 并不一定就带来满意, 更不等于生产率就能够提高。
(3) X、Y理论。1957年麦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 首次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 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这一点, 对于大多数人, 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惩罚并进行威胁一般人通常满足于平稳的工作不喜欢创造性工作。Y理论则刚好相反, 认为人并不是懒惰, 他们对工作的喜欢或憎恶取决于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按照X理论, 对员工要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按照Y理论, 管理者要创造一个能多方面满足员工需要的环境, 使员工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洛尔施 (Joy Lorsch) 和莫尔斯 (John Morse) 对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进行了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员工素质等来决定, 并据此提出了超Y理论, 主要观点是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因此, 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员工素质等具体情况, 采取更严厉或更宽松的管理方式。
(4) Z理论。由威廉·大内 (Willian Ouchi) 提出, 该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 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按照Z理论, 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注意上下结合制定决策;上下关系要融洽;实行个人负责制, 允许员工创造性执行任务;对员工的晋升要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考察。
2.2 员工行为模式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 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就要确定自己行为的目标。这种从一定需要出发, 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行动, 进而实现需要的满足, 而后又为满足新的需要产生新的行为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只有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才能对行为起到激励作用。
很显然, 理性的企业管理者都希望员工不断加强或至少保持积极有效的行为, 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率, 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 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关注员工需要, 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满足员工需要来强化员工的有效行为, 这一点从行为科学理论也可看出来。
3 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对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现存问题及员工行为理论的分析, 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 转变员工管理观念
管理者首先要转变“管理=控制”的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 积极融入团队, 为员工提供管理服务。第二, 要改变“重批评轻表扬、重惩罚轻奖励”的思想, 注重正向激励, 糟糕的管理者是从不告知员工干的不好, 更糟的是从不表扬员工。第三, 不要认为员工惧怕你就说明你有威性, 真正的威性来自员工对你的敬佩, 进而愿意服从你。而要做到这一点, 你必须多为员工着想, 满足员工需要, 奖惩公正, 赏罚分明。
3.2 改进员工管理方式
员工行为存在三种情况:制度限制的行为、制度提倡的行为、无明确规定的行为。管理者对无明确规定的行为有两种态度:一是只有符合制度才被允许, 而不论行为是否对企业有效的保守型;二是只要不违反限制就被允许的积极型民营企业对制度限制和提倡的行为应按照制度进行管理, 对无明确规定的行为可以适当允许员工创造性执行, 但是不得违背企业根本利益。
为了最大限度集中员工聪明才智, 民营企业应创造民主管理氛围, 让员工适当参与管理。特别是, 民营企业中多数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家族成员占据多数权力部门, 这对于调动非家族成员的“外人”, 特别是事业心强、看重地位的员工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民营企业应适当授权, 让“外人”的智慧也集中到企业的管理上来, 从而把企业管理得更好。
3.3 优化员工考评机制
生产人员:侧重行为考评。一线管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本部门员工的工作产出数量、质量、完成时间、出勤情况、事故发生率等, 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内心想法, 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员工积极性。此行为也可作为一线管理人员的考评指标之一。
研发人员:鉴于研发的时滞性, 应对研发人员进行分阶段考核, 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执行标准。同时对研发人员的考核, 应以结果考核为主, 能力、行为考核为辅, 突出研发成果的产出, 并加强过程监控。
管理人员:贡献考评与能力考评相结合。贡献考评———用于决定薪酬, 考核管理人员对完成工作目标所作的贡献, 并与其薪酬直接挂钩;能力考评———用于决定人事调动与培训, 尽可能设置量化指标, 定性指标要进行严格定义, 减少主观判断误差。
办公室人员: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量化工作考核指标, 把企业目标和压力具体分解到每个员工岗位上, 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考核, 以此减少甚至杜绝“出轨”行为。
3.4 加强企业内部沟通
加强企业的内部沟通, 包括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沟通, 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和程度是前提, 在此, 着重谈一下部门之间的沟通。目前, 民营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性、衔接性差, 造成企业生产链脱节现象时有发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和技术竞赛, 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同时激发员工学习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3.5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员工 (非家族成员) 流动性大, 新进员工参差不齐, 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建立优秀员工俱乐部, 给予优秀员工俱乐部成员以优越待遇, 这样一方面提供了员工交流的平台, 有利于形成团队文化;一方面对非优秀员工俱乐部成员形成压力, 促使其更加努力工作, 改进自己的行为。当然, 最关键的是要适应市场竞争要求, 建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摘要: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民营企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后危机时代进一步探讨民营企业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现状及其问题, 继而总结了行为研究理论及其对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的指导意义, 最后提出了民营企业员工行为管理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员工行为,行为管理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管理学 (第十版)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7) .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1) .
[3]陈蛇等.论行为管理的“四制”模型[J].管理世界, 2006, (1) .
【办公室员工行为规范】推荐阅读:
办公室员工日常行为规范12-01
办公室5S及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制度11-12
办公室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07-30
办公室建筑设计规范09-14
进一步规范办公室工作10-05
办公室员工个人年终总结11-25
办公室员工绩效评价表09-14
银行办公室员工个人工作总结07-21
公司员工办公室抽烟检讨书09-09
基层民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