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精选13篇)
1.《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篇一
《组合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星光小学:王娟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与本册已经分别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是这些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立体图形学习做铺垫。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解决基本图形问题的方法,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转化意识。学生能从已知生活经验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但是对于方法的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组合图形,会用割、补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学科中美丽的图案之间的组合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使用分割法,添补法正确的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本课重点。
难点: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说教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要贯彻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原则,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有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直观的图形,与有趣的“七巧板”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
说学法:
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是由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通过自己来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思考解题的方法,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的教法与学法,我对本节课建构了一个基本的组织教学过程:复习与设问——探索与交流——建构与应用——总结与升华
教学流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 :激趣引入,温故求新,揭示课题。(3分钟)
在激趣环节,我介绍一位新朋友“七巧板”,告诉孩子们表现优异的小组可以获得新朋友送给我们的礼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数学中组合图形的美,提高审美意识。而且将七巧板拼成的各类图形作为礼物,对学生的各环节学习表现情况逐一给予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有效组织课堂。更是为本节课最后一个思维提升问题“礼物的 面积是多少”做准备。这样的做法,让学生觉得“好玩、好看、又有用”。
接下来设计连续提出三个问题,“学过哪些基本图形?”“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复习旧知,引出新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上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再出示课文中的组图,让学生直观感知组合图形的形成,揭示组合图形概念,为转化为基本图形求面积做准备。同时,通过说说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拓展学生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0分钟)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给学生一面最熟悉的队旗,让他们计算队旗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由直观的队旗转化为抽象的图形,再出示学习单和学习要求,此环节给足学生时空,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通过生生交流,互帮互助,实现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在此时,我通过巡视与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并适时收集各种资源。
在汇报环节,通过“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面积的?”“他们的方法都一样吗?”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针对典型生成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分割法和添补法。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再一次直观形象的动态展示分割图形和添补图形的几种方法,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并且渗透“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的转化思想。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归纳学习,优化方法(12分钟)
出示书本P99页例4 :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给它刷墙漆,每平方米的墙漆需要14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设计意图:数学也运用于生活,在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我增设了一问,墙漆一共需要多少钱。做题之前,先复习板书上的方法,再学生独立思考,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最后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总结“分割的图形越简洁,计算起来越简便”。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小组合作设计出组合图形,组内 求面积。
设计意图:设计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思维提升,升华课堂(5分钟)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这些礼物都是组合图形,他们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问题一培养孩子们总结归纳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问题二则再一次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美与七巧板的奇妙,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也在最后再带来一次数学思维上的飞跃,让孩子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结合课堂内容,能够体现重难点。
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
2.《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篇二
1.让学生剪出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试一试拿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拼成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2.拿四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可拼出哪些图形?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拼的图形多,把拼成的图形逐一展示。
师:现在,请从整体上来看,以上几个图形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讨论后得出:这几个图形的形状不同,但这些图形通过旋转、平移等方法可以互相转化。 (多媒体动态演示转化过程)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把图 (1) 转化成图 (2) ,图 (4) 转化成图 (5) ……
师:在转化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无论图形怎样变化,它们的面积大小是不变的。
师:对!一个图形,可以用折、割、移、补等方法改变它的形状,但它的面积大小是不变的。根据这个原理,我们来计算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
片段二:计算面积
计算左图的面积 (单位:厘米) 。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操作探究,然后学生口述,教师操作电脑逐一演示。
生A:分割成四个直角三角形,先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求总面积,算式是:6×3÷2×4=36。
生B:移动四个三角形,使之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算式是6×2×3=36。
生C:原图形由四个大小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可以用这几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两个长方形,所求图形的面积就是6×3×2=36。
……
反思
一、尊重学生,注重学生动手操作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得到了满足,并体验到了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同时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真正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理念。
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策略”是选择和使用解题方法的思想指导,以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本课注重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如,1.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式;2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有困难时用示意图帮助思考;3.逆向思考的方法,直接解题有困难就间接思考;正面解题有困难就从它的反面去思考;顺向解题有困难就逆向而思考;4.“退”的策略,将复杂问题“退”到具体简单的事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然后找出解题模型;5.大胆猜想,认真检验。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计算机技术可以形象地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本案例“等积变形”等演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探求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的思维向高层次升华。
在猜想中萌发创新。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探索活动,常常是人们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想象、直觉、灵感等多种思维形式,推出猜想,最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边长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没有别的办法?请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出你的办法。”通过这种思维“路标”的指示,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3.《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篇三
教材简析:
本节课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我在教学中既拓展使用教材,又遵循教材的内容,采用观察七巧板拼图、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情分析:
5年级的学生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巩固,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动手拼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转化的思想,将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已学的规则平面图形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的运用中有困难,我就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七巧板引入课堂,在具体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在有效的情境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感知策略
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七巧板拼图送给你们,想看吗?那一起来猜猜我拼的是什么吧。(师动手拼鱼、兔子、猫。)
师:喜欢吗?那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两幅拼图,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生:面积相等。
生:都是由几个图形拼成的。
师:也就是说都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那你能给这样的图形起个名字吗?
生:七巧板拼图、动物拼图、组合图形。
师:这样的图形就是组合图形。如果让你求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你还会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组合图形面积。)
【设计意图:将原来简单的复习平面图形改由七巧板拼图引入,既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到新奇、好玩,让教学更生动,同时也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什么是组合图形,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二、动手实践,引入策略
1.通过学生动手拼图,初步感受简单几何图形可以拼成组合图形
师:在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也来拼成一个喜欢的组合图形吗?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拼摆,将拼好后的图形固定在卡纸上。老师要选拼得漂亮的作品到黑板上展示。
(生动手拼图,师找出3幅组合图形及一幅叠加图形到黑板上展示。)
师:组合好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用了哪些图形。组合成了什么图案?怎样来求它的面积?
师:拼完了吗?举起来互相欣赏一下。好,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怎样来求它的面积?
生1:我是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帆船,用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再加上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了。
生2:我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合成了一个笔筒,用三角形的面积加上长方形的面积就能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生3:我是用3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圣诞树,用3个三角形的面积加上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了。
师追问:仔细观察一下,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吗?说说理由。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因为虽然用的是3个三角形。但在拼图形的时候另外两个三角形被上面的图形挡住了,所以不能将3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应该用一个三角形面积+两个梯形面积+一个正方形面积才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的确,我们在组合图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叠加现象,如果出现这种叠加情况,其实就改变了原来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这几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相加方法。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将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相加可以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你们太棒了。不仅拼得好,而且很善于总结方法。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就把这些美丽的图案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了。好,现在请先将它收好,放到书桌的左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拼组合图形——交流过程——研究面积——总结方法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组合图形面积与简单图形面积的关系,体会组合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习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感受中体会知识的本质。也为分割法、添补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索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知道了用相加的方法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组合图形,同学们来看看,这个组合图形你还能求出它的面积吗?(课件出示教材例题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书桌内的学具卡片,动脑想一想,你怎样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方法既简便又与众不同。
(生动手研究例题图。动笔画、剪刀剪、动手折……把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在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太了不起了,那现在把你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1:我将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了两个长方形,用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加就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将这个图形转成了我们熟悉的长方形。你真是太聪明了,是啊,我们既可以把简单图形拼成一个组合图形,也可以把一个组合图形分成学过的简单图形。那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折分法。
生:分割法。
师:那我们可以准确地把这种方法叫做分割法。
生2:我也是用分割法将这个图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生3:我也是用分割法将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了两个梯形。
生4:我和他们的不同,我是添补上一个正方形后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减去添补的面积就求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我把这种方法叫做添补法。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很独特,是运用的添补的方法。
生5:我将组合图形分成多个三角形。再将这几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追问:那同学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分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割的简单图形越少,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
师:咱们同学真是太聪明了。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找到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还可以用分割的方法、添补的方法。都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这种转化的思想也是一种有效的解题策略。
3.运用方法,出示数据计算,解决例题
师:刚才所研究的这个组合图形就是小华新家的客厅平面图。(课件出示例题。)
师:这几天他想在客厅铺地板,所以特意将测量的数据带来,想让咱们同学帮他算一算,你愿意帮他吗?好,一起来看看他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据。(学生审题)。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计算出它的面积。
(指名板前演算,反馈汇报。)
师:经过同学们的帮忙,相信小华一定能买到合适的地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尊重教材,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组合图形可以分成简单图形,简单图形可以拼成组合图形。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实现“由简单出发,向本质迈进”这一教学设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拓展延伸,应用实践
1.同学们已经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敢接受挑战吗?好,我们来看教材76页练一练第一题:你能将下面的图形分成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交流、汇报。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找出了这么多简捷的分割方案,看来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分割成简单图形来计算。
2.教材76页第二题,这道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3.你能巧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为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须要翻转填补的提高题,意在练习有梯度,激发探究欲望。同时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四、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同学们充分运用转化的思想,在探索活动中归纳出了分割法、添补法来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且运用了多种策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真是太了不起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组合图形处处可见、应用广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围绕这一思想主要突出了以下几方面:
1.在充分的观察和感知活动中,理解和建立组合图形面积的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欣赏,告诉学生组合图形的概念。而本节课的教学从生活中的七巧板引入,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七巧板拼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共同的特征,初步感受什么是组合图形。这一感受是源自学生主体的。
2.在充分的操作与合作交流中,体会组合图形与简单图形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组合图形可以分成简单图形,简单图形可以拼成组合图形,这样学生在充分的感知、实践、领悟中学习新知、建立良好的数学模型,为后面的分割法、添补法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在任意的拼摆中,叠加情况的研讨,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观察、交流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探索、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渗透了转化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多种解题策略
本节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例题图的研究环节,使学生借助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在不断探索、交流中寻找多种解题策略。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的民主性,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充分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地显露。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实现了教学设计初的“从简单出发,向本质迈进”的主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探索性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渗透了多种解题策略及转化的思想,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单元前几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能进一步巩固已学的内容,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课的教学对象是聋生六年级,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但是对于方法的探索、反思及优化上需要老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条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能将组合图形分割为基本图形,学会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3)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本课教学重点设置为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设置为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选择正确的图形分割方法。(4)说教具准备
七巧板
PPT课件
二、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用七巧板摆放你喜欢的图形,并说出你的图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选取有创意的图形用投影仪展示、汇报。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动手摆放,在实践中认识了组合图形,并为本课探究的图形分割法做铺垫
2、出示五个基本图形,学生口答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一环节将本课的知识基础进行一个复习,为探索新知做准备。(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出示例一,右图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怎么求呢?(给学生2分钟独立思考),这个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结合摆放七巧板的经验,启发学生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基本图形,这样分别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后,就可以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了。
学生分4人一组讨论,小组合作探讨应怎样分割分割组合图形,并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10分钟讨论、写计算过程),老师巡视并给予指导,讨论完后,选小组向全班汇报分享。汇报时先汇报所选的图形分割方法,再讲计算的过程,老师予以订正,学生汇报完以后,老师带着学生再次梳理解题的思路,并在黑板板书下来。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本堂课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自主探索,小组讨论,解决数学问题。
(3)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课后习题,新华小学有一块菜地,形状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小组讨论解答,小组间比赛谁能最快完成,最先完成的小组向全班汇报,这个题是将图形分割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老师在汇报的过程中予以订正,并进一步规范书写格式。
2.求少先队队旗的面积,请学生上讲台汇报,老师订正。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题主要是进一步巩固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并将本堂课所学知识应用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学以致用,学生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用竞赛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体会数学竞赛的快乐。
(4)总结反思,整体评价
在本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此环节对本课所教内容进行回顾,再次强调本课的重点图形分割法以及用转化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提升。
三、说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S=ah÷2
S=a·a
=5×2÷2
=5×5
=5(平方米)
=25(平方米)
这间房子侧面墙的面积为:
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5+25
=3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30平方米。
5.六年级《组合图形面积》评课稿 篇五
张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一课,能大胆地整合教材,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合理、流畅,整节课以三步导学为线,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形成表象,动手实践割补中悟出方法,在讨论辨析中进行方法优化,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小组合作扎实有,生本课堂初见成效,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四个亮点:
一.整合教材,任务明。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有利于综合应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基于这一理念,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两个教学任务:(1)认识组合图形。(2)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根据教学重点(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张老师大胆将教材进行了整合。将例题求侧面墙的面积换成了求客厅面积的计算,增加了难度,提升了思维,充实了课堂。这样使教材内容变动为静,变单一为多项,变封闭为开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
二.小组合作,收效大。
对第一次接触组合图形的孩子来说,如何把一个组合图形通过分割或添补的方法转化为基本图形,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张老师从生活出发,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组合图形,接着再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完成第二个教学任务时,张老师分三个层次进行,由自主学习到小组合作再到全班交流,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尝试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生生互动,“动”出思维,“动”出激情,“动”出创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形成了群体学习的优势,真正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
三.解决问题,策略多。
本节课无不渗透着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例题时,在巩固练习时,在检测导结时,通过让学生自主动手画一画,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几个基本图形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汇总到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学习他人的解题策略。在比较.鉴别.学习中提升自我,体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人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分层训练,人人清。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张老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提升思维,上不分顶”,检测练习时“基于基础,下要保底”,这样既使优生吃得饱,又使差生吃得了,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节节课都能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6.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说课稿 篇六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关于《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针对五年级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所以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方法的多样化。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在新授部分展开过程中,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组合图形的趣味性,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说一说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拼一拼七巧板
3.看一看拼出的图形像什么?有哪些图形拼成的。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说一说,拼一拼,看一看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明确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有关.由此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与小组合作交流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出示例题4,请学生自主独立尝试解决“这面墙的面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我真正的转变们了教师的角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先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交流是无效的,那样只能是学优生、思维敏捷孩子表演的领地,只有建立在每个孩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每个孩子才有话说,那样的小组合作才有效。在这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解题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汇报时用多媒体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演示出来,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2)将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梯形
学生边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后随即板书。其他同学能清楚地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并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过来。
3.师生总结分割法。
接下来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上面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后,再总结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分割法”这种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分割图形越简洁,解题方法越简单。
(三)、巩固应用,理解新知:练习是为了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能用学到的新知进行迁移。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a.模仿练习,以割补法为主。P93做一做
b.变式练习,渗透“添补法”。P94练习十八1、2
练毕校对,及时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们要考虑到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
系,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的条件就是失败的。这样做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交流多种计算方法,使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选择最优的方法。
(四)、全课小结,扩展延伸。
学习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心得?
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篇七
【关键词】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转化思想
中国分类号:G623.5
一、说教材目标:
平行四边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为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分四大节进行: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我结合阿凡提的趣事设疑导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接着,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运用剪拼法,验证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方法。新知需要及时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课本例1。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你会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只有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它相对应的高,才能准确求出它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可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第三层:扩展练习:比较几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整个习题设计,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8.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篇八
董芳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考点分析:
能判断图形是由那些图形组合而成,并应用相应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 体 相 结 合”为 特 征 的 探 究 性 教 学 模 式,让 学生 在 观 察、猜 想、验 证、归 纳、交 流 中 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教材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本册本单元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时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方面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展开讨论,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逐步探讨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属于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一些解决简单图形问题的方法,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因此,我设计时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具体的情境中领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并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专家建议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 图片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生活中有许多图形,老师今天准备了4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 图一
课件逐一出示图
一、图
二、图三,图四让学生发表意见。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图二: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方法一: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板书:转化)
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
方法二: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
图三:是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
面积 = 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二、新知探究
(一)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角形+正方形)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三、巩固提升
(一)这是学校教学楼占地的面积平面图,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它的面积?
(二)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这张硬纸板还剩下多大的面积?
(三)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
(四)学校要油漆60扇教室的门的正面。(单位:米)需要油漆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五)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六)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如图,有两个边长是8cm的正方形放在桌面上,求被盖住的桌面的面积。
四、总结结课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组合图形,并能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9.组合图形面积课后练习 篇九
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只能作1条。………………()
3.梯形的上底比下底短。………………()
4.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
二、填空
1.把两个边长分别为10cm,4cm,7cm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共有()种拼法,其中周长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cm。
2.有一堆钢管,最上层是12根,最下层是26根,每相邻上下两层之间相差一根,这堆钢管共有()根。
3.形的面积公式是S=(a+b)h÷2,当上底与下底相等,即a=b时,梯形变成()形,这时面积S=()。
4.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6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10.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面积。
2、通过自主操作,能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而又简便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教具准备:自制图形,直尺
学法指导:转化、迁移、合作交流
激情导入:同学们,老师在周末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几个特别漂亮的手工作品,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图知道这是什么?(台灯)由几个图形组成?(梯形,长方形)那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再看这个是什么?(小船)由几个图形组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那它们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两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点?(预设生: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图形都是像这样用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称这些图形为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下面手工作品的面积怎么计算?
二、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
1、认识组合图形: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
2、观察例题,可以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哪几个简单图形,可以边说边画,然后再算一算,有几种方法?
三、分享点评
组内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归纳提炼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再计算它们的面积之和或差。
五、练习反馈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六、体会质疑
学习了本节知识你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疑惑,说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分割法(和)
11.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教案 篇十一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一些比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图画在小黑板上,再将教学例题时所用的图也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回答,教师在长方形下面板书:S=ab,其他图形,学生分别回答后,教师在每个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计算面积的公式。)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教师:组合图形就是由我们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组合而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有进需要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例如有些房子侧面墙的形状是这样的:(出示小黑板)
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我们过去学过吗?(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
我们虽然没有学过计算这个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是能不能把这个图形分成几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怎样分?(指名学生到黑板前画一画,教师标出相关尺寸。)
现在把这个图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看教科书第90页上的例题,把书上的算式填完整。)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表面,有很多图形是由我们已经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组合而成的。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一般是先把它们分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出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把它们合起来,便可以求整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2、做例题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题。
问:“这块菜地可以看成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
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核对。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一中的题目。
第3题,投影片出示一面少先队的中队旗。
问:要计算这面中队旗的面积,怎样分成几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你是怎样做的?(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第4题,先让学生读题,再问:
“这个机器零件的横截面图的面积怎样计算?”(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根据题目中标出的长度,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梯形缺口的面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和第2题。
12.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师:李晓琼
教材与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方面有所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组合图形,能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通过比较、归纳,选择求组合图形的最优方法。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中感受解题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并选择优化方法。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组合图形
1.用已经剪好的图形,拼成自己喜欢的作品。
说一说,你拼成的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组成的? 2.它们的面积怎么求 ?
小结:像这样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3.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组合图形。4.关于组合图形,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掌握方法
1.(课件出示)我们好朋友淘气家买了新房,房前有一块空地,想种上草坪,(如下图)。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有多大吗?
2.自主探索,交流方法。
⑴认真观察这个图形,谁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计算它的面积?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上画出辅助线,师:为什么要画上这条虚线呢?(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会计算的基本图形)
说一说:组合图形和这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 ⑵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画一画,把组合图形转化成你已经会计算的基本图形。⑶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⑷把大家展示的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小结:刚才大家在汇报时出现三种方法,一种是分割法,一种是添补法,一种是割补法。但无论是那种方法,他们的目的都是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转化是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要用到的一个方法。
3.选择方法,计算面积。汇报交流,优化方法。
小结: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很多,但我们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分割的图形越少、越简单,计算就越容易。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1.小淘气家要装修房子,要在厨房铺地板,请计算一下,他家要买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
2.小淘气家还要粉刷墙壁,请你们帮他计算一下墙壁的面积。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请用写日记的方法把今天所学知识归纳在本子上。
《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
教师:李晓琼
《组合图形面积》是人教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是三年级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本册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在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预测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学习目标:
1.学会用分割、添补等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2.会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考虑到学生掌握新知的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 能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灵活运用适当方法正确计算其面积。学习难点是能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设计理念:
1、用转化思想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一种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每个图形均可以分成相应的几个部分。因此,学生在解答中也将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
2、通过算法多样化的交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
基于以上的构思,为了能凸显“有效教学”的理念,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本着“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对本节课作如下设计:
(一)温故知新
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认识组合图形的概念,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在这一环节上,我先组织学生以七巧板拼图的方式复习了已学的几种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为确保正确的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接着让学生根据老师收集的生活图片,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明白组合图形是由多种平面图形组成的,(体验由分到合的过程,,为探究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由合到分做必要的铺垫)进而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二)导学释疑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例题“好朋友淘气准备买新房,想给房前的空地种草坪,算一算要买多大面积的草坪?”,创设了淘气买草坪遇到困难请同学们帮忙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以下三方面展开独学、对学、群学,以达成学习目标: 1.我们不妨先来估算一下草坪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示汇报学习情况(三)检测反馈,巩固提升
为了巩固新知,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割”或“补”的方法将组合图形分成已学过的图形。接着又设计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自主独立的解决,学生会想到用添补法或分割法来解决,但是此问题若用分割法,就求不出这个图形的面积,从而提醒学生有些图形分割后,找不到相关信息,就是失败的,这样做很自然的就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借此让学生明白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四)总结收获、小结全课
本节课临近尾声时,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堂所学和所得,我让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畅谈这节课的收获。并提醒学生,可以说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说情感上的收获,还可以评价他人的学习表现。这样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使学生既认识了自我,建立了信心,又共同体验了成功,促进了全面发展。
最后,我鼓励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课后解决上课开始时自己设计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017年12月6日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教师:李晓琼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编写注重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后进行面积的计算。在内容呈现上突出了两个部分,一是感受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二是针对组合图形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性。而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本册的第六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把握了这两点,我做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制作了课件,现针对本节课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1.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贯穿教学始终
这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一步一步地引导,层层推进,把学生引向要解决的问题。向学生演示了将组合图形分成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过程,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同时又把教学过程组织得更生动形象,使学生从中领悟了组合图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3.组合图形面积教案 篇十三
组合图形的面积
执教者:丰泽第二中心小学刘明瑜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
2、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学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能力目标:
1、能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目标:
1、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小图形所需的条件。
2、难点:如何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组合图形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师:同学们,你会求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直接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全班齐读。
2、认识组合图形
师:这些图形是平面上的基本图形。板书: “基本图形”,在生活中,我们除了看到这些基本图形外,还经常看到(课件出示:房子、台灯、方向标、火箭。)这样的一些图形。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在“方向标”中,师指出 “方向标”可以帮助人们指示方向,在“神州九号”中,师介绍2012年6月18日,我国神州九号飞船第一次成功载人进入“天宫一号” 请大家认真观察,你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到哪些基本图形? 在“方向标、火箭、”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画一条线就能找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师评价:“多会动脑筋的孩子啊!”
师: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我们至少能找到几个基本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师:你能说说什么是组合图形吗?
揭示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作组合图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组合图形原来是由(生接:基本图形组成)的,同学们都能求基本图形的面积。能不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敢挑战吗?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儿童乐园
让学生欣赏儿童乐园玩的图片 儿童乐园举行优惠活动 闯关图
再出示学生玩的画面
师:为了小朋友的安全,游乐园的管理员决定在这个场地铺上草坪。课件演示。
至少要铺多大面积的草坪?
2、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草坪的面积。先出示数据6和7。
学生估计,师问:你是怎么估的? 生1:30平方米。生2:42平方米。生3;40平方米。课件出示图形。(1)估一估,你是怎么估的?
(2)师:同学们估的数据都不大一样,到底谁估得最接近呢?你有办法验证 吗?生:算出它的面积。
师:你们能直接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生:不能。师:怎么办?
生:可以把它变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师:这个主意真不错。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补充。师:你们喜欢哪几种分法?为什么? 师:是啊,分成的图形越少就越简便。学生说完后师课件出示较为简便的前四种方法。
师:老师把较为简便的前四种方法的方法归纳了出来,请看。课件演示。并指着前三种方法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种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都是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小图形。
师:你的眼睛真亮!像这样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分割法”,它是计算组合图形常用的方法之一。板书:分割。
指着第四种方法说:而这种再补上一个小图形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添补法”,它也是计算组合图形常用的一种方法。板书:添补。
师指着板书:其实不管是用分割法还是添补法,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这个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板书:“转化” 师:现在你们能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数据4和3。课件再出示刚才的四种分法: 师:这是你们找到计算这个图形面积的四种方法,现在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列式算出草坪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现在可以交流了吗? 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计算分成两个长方形的这种方法的。要求上面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它的宽,所以第一步先求上面小长方形的宽,第二步再求这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接着求下面大长方形的面积,再把它们的面积加起来就是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的表达多流利啊!其他同学有没有疑问的地方想问他的? 生2: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怎么求出小长方形的宽的? 生1:我是用左边这条长边减去大长方形的宽算出来的。师:现在你清楚了吗?
师:老师将这位同学的方法用动画演示了出来,请看。课件演示 师:还有哪位同学也想上来说的?
生3:我是用添补方法来计算的。先求出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接着求补上去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然后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计算方法,你们有什么想要问他的? 生4:你是怎么知道补上去的这个图形是正方形呢?
生3:因为我用长方形的长减去上面的这条较短的边,算出来是它的长是3米;用长方形的宽减去右边这条较短的边,算出它的宽也是3米,所以它是一个正方形。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4:同意。
师:还有想要问的吗?
生6:为什么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要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呢?
生3:因为这个小正方形是补上去的,所以应该扣去,才是组合图形的面积。师:同学们觉得他说得好吗?那就不要吝啬你们的掌声。
师:老师也将这位同学的计算方法用动画演示出来,请同学们跟着动画一起说说计算过程。师演示课件,生齐说计算过程。师: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师:这个草坪的真正面积是33m2,刚才谁估得最接近?(表扬最接近的同学)
3、归纳算法
师:我把刚才同学们的计算方法整理出来,你能说说怎样用分割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加
师:用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与分割法有一样吗?(生:不一样)让学生说说不一样在哪里?
(三)、实际应用
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万事开头难,同学们的表现真不赖。有没有信心挑战下一关呢? 课件打开下一关的题目。
1、计算房子的面积。(用分割法比较好算)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不用添补法?
师:恭喜你们,又闯过一关。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关的问题吧。
2、计算零件的面积。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不用分割法? 课件出示房子和零件图
师:同样是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个要用“生接分割法比较简便”,另一个要用“生接添补法比较简便”
师:看来什么时候用分割法,什么时候用添补法,要“生接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来选择。”
师:也就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种方法简便就选那种方法。
3、五边形的面积
师:祝贺你们,又闯过一关。我们再来看看第四关? 课件出示五边形。
师: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师:现在老师给出各条边的长度,你认为刚才的四种方法都能算出它的面积吗?(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这种不能算出面积。)小组讨论。
师:像这种可以把组合图形分成已学的基本图形,却没办法求出它的面积,我们说这种分割是失败的。因此,在用分割法时,还应注意什么? 生:分割后的小图形的面积是可计算的。板书:“可计算的”
师:说得真好!当一个图形有多种分割方法,我们还要考虑分割后的图形面积是否可计算。也就是要综合图形的特征和图上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割。
(四)、课堂总结:
1、归纳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我们是怎样找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师指着黑板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
第一步是先用(让学生接)分割或添补的方法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可计算的基本图形,第二步是找出计算每个基本图形所需的条件,第三利用合理的方法,先算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小结。
师:我们还发现了?(用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有什么规律?生:是把割后的小图形面积相加,用添补法是用补后的大图形面积减去补上去的小图形面积。)师:同学们,不只是我们今天学的组合图形面积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其实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转化的方法。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如,小数乘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平行四边形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说课稿】推荐阅读:
组合图形的面积08-04
小学奥数组合图形面积10-03
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面积》教案07-25
大班图形组合教案09-16
《组合图形》参考教案10-08
组合图形的运动教案10-11
苏教版组合图形教案06-19
《图形联想》说课稿10-08
《认识图形》的说课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