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2024-09-14

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12篇)

1.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一

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让我感触很深,第三讲说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末来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作为一名一线的党员教师,我深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应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这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所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因此,我们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真心去上好每一堂课。

首先,做一个阳光积极让学生爱戴的老师。只有通过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其次,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我必须要勤于学习,提高自己。只有自己的知识像天空一样宽阔,才能让学生有享不尽的福,才有资格当一个好老师。

第三,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

我们要让学生倾听自己、服从自已,而不需要依靠武力。对孩子偶然的过错,如果采用善意的态度、委婉的方式,对孩子经常犯的过错,要耐心引导、主动沟通,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四,我要与时俱进,多反思自己。在遇事时,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对自己的印象,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虚心接受批评与建议,做到能上好课、会上课。要虚心接受自己不知道而学生提出的新事物,要不断充实自己。一个不能接受学生提出的正确见解和观点的教师,我认为不会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教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起“为人师表”的榜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的梦想,而是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我们教师要有担当精神,造福于人民。

2.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二

1. 党的十六大报告蕴含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基本内容的萌芽

在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论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就提出“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要通过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十六大的报告虽还没明确使用统筹区域发展的概念,但从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在全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已经蕴含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基本内容的萌芽。

2.2003年初步形成并提出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概念

2003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委员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他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要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既定方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强,还将不断加大支持的力度。在这里,胡锦涛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政府将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要通过各种方法来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2003年8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温家宝总理的东北之行拉开了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序幕,同时也是新世纪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在实践中实施的起点。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时,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统筹”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的概念。

3.2004年明确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2004年4月,国务院成立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全面启动了振兴战略。标志着作为区域经济统筹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正式启动。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加快中部地区,温家宝认为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推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

依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而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指出要“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加快建设”,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这里,区域经济统筹发展被提高到实现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的高度。

4.2005年到党的十七大,形成了完整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体系

2005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认识和分析包括区域结构在内的社会结构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要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在这里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集体通过统筹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在论及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原则时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在阐发统筹区域发展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二是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议”对于统筹区域发展的思想,作了科学和全面的阐发。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在基本内容,他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至此,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

二、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1. 是应对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国内情况看,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等,决定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因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分析的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是重要诱因。上述所述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虽然是全国的普遍问题,但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实现全国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主要的困难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审视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时,不仅仅是作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从应对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的挑战,从事关各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从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认识新形势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以加快东部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和以西部大开发为基本内容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质上都是重点倾斜战略,在加快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了其他区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不仅不利于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且也会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竞争力的提高,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思想。

2.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负效应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统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赖、互惠互利前提下的竞争、合作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但如上所述,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协调发展思想,本意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关系,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本质属性。但由于具体实施时,总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厚此薄彼”,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而一旦这种差距的扩大呈现为一种趋势时,就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其负面影响主要有:一是不同区域经济结构趋同强化,欠发达地区仿效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竞相发展与东部地区类同的产业,必然会造成原材料、能源等供求矛盾加剧,使发达地区的发展受到抑制,不发达地区得不到快速发展。二是各地区为加快发展,往往画地为牢,搞市场分割,限制本区域的要素流往其他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流入本区域,破坏了区域之间正常的经济关系,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三是各区域从维护本区域的利益出发,对短期内可能不利于本区域而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竞相向中央要政策,搞政策攀比,甚至擅自推行有利于自己、而对其他区域和全国经济发展不利的政策,从而妨碍全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社会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一是导致不同区域的社会成员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不能公平地享有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形成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扩大。二是引起区域之间人们在心理与情绪上的对立,发达区域的人会因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而对欠发达区域的人在心理上产生歧视;而欠发达区域的人则会认为,国家是通过牺牲他们的利益才造成了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心理上的对立,会增强区域之间的相互排斥。三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区域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导致地方主义意识的增强,为了保护本区域的利益,地方封锁、不顾大局、与中央政府在政策方面讨价还价,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就有可能演化为区域之间的社会冲突和对抗,从而妨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克服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而产生的上述负面效应,为我国经济的全面振兴创造有利条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一方面通过政策、资金、项目、扶持等,加快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老少边贫”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控制并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扩大;另一方面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增强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并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为提高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更好的条件。只有这样这样的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战略,才可以有效克服因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已经产生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效应,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决策

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照这一目标要求,还有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需要我们去努力克服,《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等。在这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被列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的首位。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应是国家的经济实力,而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又取决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由于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在一定时期内仍会呈扩大趋势,而这种地区差距的扩大,也是不同地区社会成员就业、教育机会不平等,享受社会保障、医疗保健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的基本原因,虽然上述情况在同一地区也存在,但区域间差距更为突出。如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加快发展,上述差距不能逐步缩小,就会诱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危及稳定,就称不上是和谐社会。因此,统筹区域发展,就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

总之,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实现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持续发展,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发挥各区域的优势,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公平与效率在全社会的实现,这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因此,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3.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三

小学征文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心得体会感悟1

“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满怀深情回望奋斗,满怀激情呼唤奋斗。亿万人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体味着奋进中国砥砺前行的征程,坚定了继续逐梦圆梦的脚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变化的是主题和使命,不变的是奋斗的姿态、实干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40年来,以时间为坐标书写的壮阔历史,靠的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并肩奋斗汇聚起的磅礴伟力。过去6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昂扬进取,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辉煌成就与闪亮记忆交织,谱写了复兴路上又一篇自强不息的壮美华章。

我们要站在当下眺望未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个远大的目标与梦想构成一幅新的宏伟蓝图。“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唯有奋斗是其桥梁;目标无法自动抵达,唯有奔跑才有远方。

我们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才能同心同德造福人民。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事关民生的事情须臾也不能放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我们党就能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

我们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才能攻坚克难御风向前。当前,深化改革发展任务重、难点多,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国际环境中难免遇到乱云飞渡、风吹浪打。面对困难与挑战,需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扭住中心任务科学推动发展,凝聚实干动力,在搏击风浪中朝着既定方向不断迈进。

我们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才能面向世界携手共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改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改变。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与国际社会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凡为过去,皆为序章。我们在几十年里积累起来的丰富发展经验,是面向未来保持定力、消除疑虑、坚定自信的强大基石。“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有机遇也有挑战的2019年,共同创造更多辉煌,为新中国70周年的华诞交出满意答卷。

小学征文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心得体会感悟2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党和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2月21日,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少峰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政治担当,锐意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要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提升执政本领。深化拓展政治建设考察,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为担当者撑硬腰鼓实劲,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认真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围绕“五聚焦五突破”,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六项人才工程,集聚爱国奉献优秀人才。从严加强自身建设,让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成为组织部门鲜明特质。

作为一名基层的国家公务人员,我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也深知自己肩负着时代和人民的期望,在以后的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奋力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小学征文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心得体会感悟3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如今,中国已经迈入新的阶段,13亿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感召下,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正在努力实现中华人民的全面崛起。回首70年,我们走得气势磅礴,每一步都充满了苦难与艰辛。

今天,我激情满怀,今天,我深情歌颂,歌领我伟大的祖国,祝福我伟大的祖国,在新时代的每一天更加繁荣富强。

谢谢您,我的祖国,谢射您,我敬爱的党,是您让我们幸运地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是您让今天的学生们更幸运、更幸福地享受着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您让我们拥有看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是您关爱与资助着贫困的学生走好求学路。

纵观当今世界,我国正面临百年难得的战略机遇。70年的积累,让我们处于一种主动的态势,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始终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不能放松。我国人民已在中国*的带领下,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瞩望未来,我们更加信心满怀,让我们紧紧抓住眼前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4.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感悟心得 篇四

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把为党为人民而到一线、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奋斗当做幸福,把党纲党章纪律规矩和法规条例作为行动的指南,把道德修养作为始终追求和发扬传承的灵魂。

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大公无私的好作风、好品德作为自我衡量、自我监督、自我更新的标尺,这些都是“最美奋斗者”的素质。以务必实事求是的责任下好务实作风的功夫。只有务实创新的作风才是达成目标任务的桥梁,只有坚持和实干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

纵观那些“最美奋斗者”,他们立足现实和自身工作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也有一种责任担当意识、剑客奋斗的精神和“舍我其谁”的豪迈激情干实事、多干事、干成事,要善于调查研究。务实的作风就是要力戒贪玩之心、懒散之心甚至推诿之心,不要推、不要等、不要望。

向“最美奋斗者”学习是弘扬奋斗精神的需要。“最美奋斗者”,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是时代奋斗者的标杆,无论是在城市,是在乡村,还是边疆,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展现着积极、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

向他们学习,就是学习这种奋斗精神,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传递奋斗精神,将奋斗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心中装有这份奋斗精神,就会永无止境的去拼搏、去努力,而不会为已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更不会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样就会得不偿失,错时发展良机。

向“最美奋斗者”学习是激发奋斗精神的需要。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取得成功,唯有奋斗二字。

通过推荐、投票、审核,再到发布,每个过程都能让人们与“最美奋斗者”亲密接触,通过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对标“最美奋斗者”并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力量。向“最美奋斗者”学习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需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良好的社会风尚。

通过深入挖掘“最美奋斗者”的典型事例,将他们的故事在社会广泛传播和颂扬,有助于在全省建立奋斗最美的社会风尚,让奋斗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平凡的贡献。

伟大,来自平凡岗位的不凡奉献。不管什么时代,奋斗永远是最激昂的旋律。评选出的“最美奋斗者”候选人,是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界人士,以及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等。

5.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心得个人感悟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徐九华深感振奋:“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作为基层干部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听民声、解民忧,履职尽责、主动服务,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让群众办事更放心更满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姜东全说,“作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我要在育人过程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地方经济振兴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为老工业基地再次腾飞做出贡献。”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勇担使命、建功立业,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会要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作用。”河北省乐亭县工会常务副主席苗振刚说,我们将在全县广大职工中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通过诚实劳动、勤勉工作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清晨6时,吕琼芬就进了果园,修枝疏果又快又准。

8时刚过,她放下手里的活,骑上电动自行车赶往隔壁竹园村。一上午下来,这家果园走走,那家看看,不时还上前搭把手,难得停歇片刻。

这里是位于乌蒙山腹地的云南省会泽县,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吕琼芬的家,在金钟街道乌龙村。10多年前,她带头种果树,帮助乡亲脱贫致富,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年前,她又欣然受命,担任竹园村党支部副书记,再度挑起脱贫攻坚担子。

在脱贫攻坚一线,有许多劳动模范像吕琼芬一样不懈奋斗,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继续奋斗,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屈指算来,吕琼芬已在竹园村干了4个年头。每天一早起床,抓紧干点自家的活,随即就去竹园村。

“当时组织部门找我谈话,希望我到竹园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那会儿,在吕琼芬的带领下,乌龙村几乎家家有果园,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竹园村有样学样,虽然也种果树,可是卖不上价,村民们难以稳定增收。

二话没说,吕琼芬就应承下来。她有过陷入困境的经历,知道脱贫不易。,丈夫因病去世,吕琼芬一人挑起全家重担,凭着一股子闯劲,种起13亩果园。后来,她给村里乡亲传经送宝,让乌龙村变了模样,自己也因此被推荐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劳动模范,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吕琼芬说,帮助竹园村的乡亲脱贫增收,是分内事,义不容辞。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吕琼芬发现,竹园村水果种植的症结在品种和管理。吕琼芬对症下药,力推品种改良和田间管理。3年过去,竹园村的果树已基本完成品种改良,114户422人受益脱贫。

同吕琼芬一样,全国劳动模范谭泽勇也在脱贫攻坚中展现着新作为。

“瞧这葡萄串结得多紧实,秋天就能大丰收。”摩挲着葡萄叶,52岁的谭泽勇信心十足。

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谭泽勇当了20年村支书,带领楠木桥村民走上了小康路,20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楠木桥村与临近的竹子坳村、黄茶村合并,组成新的楠木桥村。虽说人口大幅增加,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多达245户91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楠木桥村由此成为深度贫困村。

“继续奋斗,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谭泽勇当选楠木桥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民决战脱贫攻坚。“楠木桥村沙质土壤多,昼夜温差较大,适合种葡萄、猕猴桃、蓝莓等。我们决定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蹚出可持续脱贫的新路子。”

经过几年努力,楠木桥村发展规模化种植果园亩。,楠木桥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00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不足1%,成功脱贫出列。

谭泽勇没有懈怠。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他一直忙着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必须瞄准短板弱项精准帮扶,防止返贫。”

“每天脑子里都要过一遍,怎么才能带动村里人脱贫致富”

甘肃省广河县西坪村,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是贫困县,村是贫困村。全国劳动模范马天龙,是西坪村党支部书记。

谷雨刚过,马天龙给村民马仲魁送上5万元贴息贷款。马仲魁是村里仅剩的5户贫困户之一,他父亲身患重病,母亲常年服药,儿子残疾无劳动能力。“上回跟马书记说想扩大牛羊养殖规模,但手头拿不出现钱,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帮着解了难。”

“每天脑子里都要过一遍,怎么才能带动村里人脱贫致富。”马天龙说,西坪村人均耕地少,靠土豆、玉米、小麦“老三样”解决温饱。“没有产业支撑,稳定脱贫就难以实现。”县里争取到6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西坪村建起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拓宽就地就近增收门路,村不会空,地不会荒,人不会穷。”

,扶贫车间纯收入20余万元。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影响较小,4月份还接了8个订单。在马天龙带领下,西坪村的贫困人口由原来的79户411人降至去年底的5户21人,整村实现脱贫摘帽。

“跟着劳模干,就是有奔头,去年我摘了贫困帽,今年争取再上个台阶。”在贵州省纳雍县厍东关乡,村民李华家里几个孩子要上学,妻子身体又不好,一度只能靠种玉米和打零工维系生活。

20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李俊,在村里带头成立合作社,发动乡亲种下1030亩魔芋,覆盖周边3个贫困村。他特意采用土地入股模式,吸纳了2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银行贷款,合作社建起一座魔芋加工厂。除平时发放务工收入外,合作社年底还将拿出70%的利润分红。

李华将3亩地全部入股合作社,自己还在种植基地务工。“去年干活赚了1.6万元,两个孩子也参加了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魔芋迎来试采期。即便今年疫情期间,魔芋依然热销。“个头小的做种子,一吨差不多2万元;个头大的制成精粉,一吨能卖到9万多元。”今年以来,合作社芋种收入达到410万元,精粉也完成了200多万元销售额。

李俊给合作社定了小目标:今年全年利润突破300万元。“很有信心完成任务,让老乡们辛苦了两年,终于可以兑现分红承诺了。”他说。

“要尽己所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大姐,我已经把地全部整好了。”正跟记者聊着,陕西省西安市番茄研究所所长赵军贤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我把苗子也给你育好了,什么时候来拿都行。”赵军贤随即回复。

发信息的人叫阿峰,是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门岩村人,在外面打工攒了些钱,想回乡创业,带着乡亲一起致富。认识两年多,虽说还叫不上阿峰全名,但赵军贤总是热心相助。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好番茄文章,不断推陈出新,研究出更多健康可口的新品种和深加工技术,帮老乡们过上好日子。”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62岁的赵军贤曾经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劳动模范等多个称号。

从20起,赵军贤每年为阿峰免费提供30余亩的番茄苗。“按今年的市场价,一株番茄苗5角钱左右,一亩地需要1500株,30亩地的苗就是2万多元。”

多年来,赵军贤累计为山区群众免费提供的种子、种苗,可种植面积达数百万亩。“脱贫致富要一步一步来。现在我教农民种番茄,等他们收入稳定了,还要教他们育苗。要让农民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确保不返贫。”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必须绷紧弦再加把劲。

李俊领办的合作社今年新增种植面积300多亩,进入丰产期后贫困户社员人均年收入预计可增加3000元。“未来3年内,要扩大到5000亩以上,让魔芋成为老乡们脱贫之后持续增收的‘金蛋蛋’。”

“下一步,我们要做自己的服装品牌!”马天龙也有了新打算,把扶贫车间做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服装公司。“要尽己所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6.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六

一、县市区域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互联网+”时代, 传统媒体毋庸置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 就是“现在的传统媒体就像一个得了癌症的患者, 可能支撑5年, 也有可能支撑10年。”

形势会如此严峻, 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获取新闻的要求有关。

当前, 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较快, 他们要求获取最新、最快的资讯, 而一张报纸的生成需要经过采写、编排、组版、校对、审核等程序, 再快也快不过数据传输——网络传播。

而且, 现在的人们更注重个人化, 个人的观察、个人的活动、个人的观点和个人的信息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因此, 网站、微信、博客、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更受欢迎, 作为大众传播的报纸“不受待见”就不足为奇了。

更为致命的是, 人们对于新闻等资讯的关注点正在发生改变。传统媒体强调的是新闻报道的重大选题。例如, 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学校教育、社会治安、人类健康、国际关系、生态环境等, 而在“互联网+”时代,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时尚、产经、名人、休闲娱乐等资讯。结果, “不合口味”的传统媒体只能被人们抛之脑后。

在传统媒体江河日下的大环境下, 县市区域报自是深受影响。作为重庆市目前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县级纸质媒体——《酉阳报》, 同样未能幸免。现实要求县市区域报必须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但如何跟上“互联网+”时代, 在“+”上做好、做足文章, 推动融合发展, 这是摆在媒体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二、县市区域报必须抢抓发展新机遇

挑战与机遇并存, 我们要看到, 传统媒体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 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一) 提高新闻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新机遇

不可否认, 县市区域报的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水平上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但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 很多人可能不会选择改变。不改变就没有生存空间的情况就迫使新闻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 以互联网思维弥补不足, 既练好写作基本功, 又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操作方法。例如, 在游玩时遇到了重大新闻, 没有相机、没有电脑、没有纸笔, 难道让新闻擦肩而过?肯定不行!现在人人有手机, 那就用手机照几张照片, 然后发到网站、微博等新媒体上传播给大众, 但如果这时不会玩手机、不会上微博, 面对好新闻, 岂不只能望洋兴叹。

鉴于此, 近年来, 酉阳报社十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经常安排新闻工作者到各处培训“取经”, 仅2015年, 就分4次共派出了12位新闻工作者外出培训。

(二) 创新新闻报道模式的新机遇

伴随着生活元素多样化而来的是阅读的“快餐化”, 以往传统媒体的长篇大论已经被读者淘汰, 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创新新闻报道的模式, 利用大图片、好标题, 直观地传递信息, 并把传统媒体好的报道形式、元素和新闻价值融入互动新闻报道、实时新闻报道、网络直播、博客、微博等网络空间。

有了高水平的人才, 有了紧跟时代的报道模式, 在新闻版图灵活变动的新媒体时代, 县市区域报也必将争抢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三、县市区域报推动融合发展的实践

(一) 县市区域报第一个新闻门户网站的诞生

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区域报还在犹豫要不要开通报纸电子版的时候, 酉阳报社于2006年就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起了酉阳地方新闻门户——酉阳新闻网。

为更好地发挥网站的作用, 酉阳报社专门设立了网络部, 抽调专人负责网站建设和维护, 并通过备案, 成为当时重庆市仅有的两家具有原创新闻采写、发布的新闻门户, 一家是华龙网;另一家则是酉阳新闻网。

随着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的不断普及, “一报一网”的格局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了。2010年8月1日, 酉阳报社开通了酉阳手机报, 经过多次改革升级, 目前用户数达15万人;2013年, 开通了酉阳报官方微博;2014年, 斥资数万元开发了酉阳报APP;2015年7月, 开通了酉阳报公众服务号和“酉名堂”公众订阅号。

自此, 酉阳报社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 形成了“酉阳报+”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 新媒体团队的组建

酉阳报社的人员并不多, 大家捧土成墙编报纸、做网站, 只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快捷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如果说2006年到2013年是酉阳报社尝试拓展发展新领域的探索时代, 那么, 从2014年开始, 酉阳报社乘着“互联网+”的东风, 已经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广泛调研、论证, 2015年8月初, 酉阳报社正式成立了新媒体发展中心, 由报社副总编亲自挂帅, 整合报社原来网络部、广告部、《武陵旅游》专刊部、技术部等13名工作人员, 倾斜人力物力, 着重打造酉阳报社新媒体。

全新的工作团队、全新的工作领域, 展示了《酉阳报》融合发展的全新形象。

(三) 运行情况分析

作为报社的两大主力部门, 新媒体发展中心与《酉阳报》采编部门新闻部和总编室是分工不分家, 整合资源, 互动办报。

网络部整合到新媒体发展中心的两个月内, 酉阳新闻网就进行了两次优化, 改版后的新闻网, 页面更加美观大方, 栏目设置更加清晰明了。

整合前的新闻网的稿件多数是从《酉阳报》上转载, 而整合后, 新闻网被定义为大平台、稿件库。大平台, 就是《酉阳报》和各个新媒体的综合展示平台, 也是部门、企业等相关政策、产品的展示平台;稿件库, 就是开放新闻网注册权限, 吸纳所有记者、通讯员以及各行各业的访客, 在注册登录新闻网后, 都可以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趣事、乐事、心酸事在第一时间进行投稿, 经全天候在线值班的新闻网编辑审核后报道出来, 供《酉阳报》《酉阳手机报》《酉名堂》《酉州城事》、酉阳报官方微博等媒体选稿用稿。

一个案例可以形象地说明酉阳报社的运行情况。

9月12日, 酉阳桃花源广场上举行了一场认亲仪式, 酉阳酉酬镇的王锋6岁时被拐卖到广东, 历时23年, 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场认亲活动就是酉阳报社新媒体策划的一大活动。

前期, 新闻网对认亲活动进行了实时跟踪报道, 《酉阳手机报》《酉名堂》《酉州城事》等媒体从新闻网上择取部分稿件选用, 扩大消息的覆盖面、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认亲仪式当天, 新闻网以图文形式现场直播。活动结束后, 《酉阳报》用一个整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地报道。

实现融合发展后, 读者可从酉阳报社搭建的多个渠道获取新闻信息, 有点有面, 更加立体, 更加全面。

通过策划活动, 酉阳报社在重塑品牌影响力的同时, 让读者认识了不一样的酉阳报社, 让他们对酉阳报社的发展重拾信心, 从而建立起合作、信任关系。

(四) 融合发展之路让县市区域报发展掀开新篇章

传统媒体的精、网络新闻的快、微信微博聚集人气、手机报扩大覆盖面, 走上融合发展之路的县市区域报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掀开发展的新篇章。

四、结论

7.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心得感悟 篇七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二零二一年我们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很荣幸生在这个黄金时代,共享这份在党组织的正确带领下、虽风与坎坷但终日月同辉的光荣。书记指出,“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了_国史,才能真正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才能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明白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知党爱党、知国爱国。”经过近一年的学,我在_学教育中汲取了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衷诚祝贺党的诞辰!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我们的党诞生于危难的土地上,世人说他只是苟延残喘,只将赴往日暮残年。艰难的历史重压虽略显沧桑,但风霜始终吹不灭她心中的烛火。西枪洋炮,内外重压,虽略显沉重,却摧毁不了她钢铁般的本质。这片危难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员深情地地方遍地哀鸿满城雪,无非一念救苍生。陈独秀,鲁迅,李大钊……他们踏荆棘而来,走过太初混沌,走过二十四朝,中原九万顷,倒在泥泞之中。而后人们踏着他们开辟出的道路,走出彩旗飘扬,迎风飞翔。

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扛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方年轻。列宁曾指出:我们是未来的党,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历史。因此,我们青年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践行。

我们要在思想上学史崇德,传承红色基因。

在_学教育中,我们应该学史崇德。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激昂精气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党分忧,各恪尽职守,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我们要在持学史明理,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应该坚持学以明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把准读书重点,深入学思想,把学_与学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通过_学教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入学党的奋斗历程中体现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的事例,从中汲取丰富资源和智慧力量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我们要在行动上学以致用,凝聚奋进力量。

我们应该坚持学史力行,凝聚奋进力量。将学_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新的征程上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争当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面向未来,坚定不移的推进自我革命。

忆往昔,百年征程砥砺“同心”;看今朝,千秋伟业催人奋进。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

8.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八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关于政绩考核的心得体会感悟 5 篇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举措,是组织工作向中心聚焦、朝大局聚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的目标和追求。正确的政绩观不应一味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能简单追求 gdp 的增速,还要看到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多少实惠。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勤政爱民、务实担当的政绩观,时刻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将小我融入社会发展大我,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形象工程”,不“拍脑袋做决定”,实事求是,主动作为。

坚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评价干部。地方经济和各方面发展是对领导干部开展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评价干部要坚持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政绩考核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方面面,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坚持全局眼光,全面科学考核评价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原则,更加注重对干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方面的考核,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盲目追求片面的发展,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

9.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九

11月20日,中铁二局欢送全国劳动模范徐州同志赴京参加表彰大会活动在成都举行。中铁二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文杰,纪委副书记管育新,工会副主席吴美佳,党办、司办、组织部、宣传部、干部部、团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六公司党委和工会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

张文杰与徐州亲切交谈,并向他光荣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表示祝贺。张文杰表示,今年是中铁二局建局70周年,徐州和邓召益两位同志能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中铁二局的荣誉,全局上下近两万名职工备受鼓舞。希望徐州和邓召益不负重托,认真履职,充分展示二局职工开路先锋形象和工人阶级劳动模范的良好风貌。

徐州说,感谢组织一直以来的信任和培养,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让自己感到十分光荣,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他表示,“作为基层技术岗位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待、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同时也希望中铁二局的明天更加辉煌。”

张文杰强调,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总结好劳模典型。要挖掘和总结两位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同时要积极培养和选树各个岗位上的劳模和工匠。二是要宣传好劳模事迹。加大对各级劳模事迹的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在全局上下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要学习好劳模精神。要持续倡导“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理念,号召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好劳模精神,以先进为榜样,立足岗位做贡献。四是要关心好劳模发展。加大对劳模先进和职工群众的关心关爱,积极践行“敬业乐业、兴企兴家”的职工文化理念,让职工更好的安居乐业、成长成才。

11月18日,中铁二局欢送全国劳动模范邓召益同志赴京参加表彰大会活动在贵阳举行。全国劳动模范邓召益,一公司党委书记刘朝帅及各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会上,邓召益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分享了多年来工作中的心得感悟,多角度诠释了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10.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十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感悟与体会800字<一>

7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古老而又年轻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天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70年艰辛创业,70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团结奋斗,新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引领者。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中国号巨轮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劈波斩浪,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70年来,我们始终为人民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亿万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到比较殷实、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凭票证购买商品到通过电商“买遍全球”,从单调的文化生活到多姿多彩的影幕、荧屏、舞台,从“自行车王国”到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到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共和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艰苦奋斗、接力奋斗、团结奋斗的壮丽史诗。正如总书记的深刻总结:“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还是在世界历,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成就令人瞩目,任务依然艰巨。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我们仍需继续解放思想,不断跋山涉水,砥砺奋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续写新时代的壮丽新篇。

壮丽70年,追梦天地宽,建功立业正当时。让我们向着目标,再出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感悟与体会800字<二>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项项民生政策接连出台,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不断提升。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这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还是在世界历,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各自领域挥洒汗水、努力奔跑,凝聚起一个民族的奋进力量;千千万万普通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祖国建设发展矢志奋斗。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见证了奋斗者的铿锵足音,接续奋斗的伟大征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的能力,做出的贡献。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新时代,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为了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实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让我们做新时代的艰苦奋斗者,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在艰苦奋斗中奋力拼搏、砥砺前行,共同开辟中华民族发展的康庄大道,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感悟与体会800字<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7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0年。新中国70年是史诗般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70年,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植根于新中国前3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充分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罕见的中国速度。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的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70年,我们创造了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经过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前所未有。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70年,我们创造了科技进步的伟大奇迹。新中国70年,是创造科技进步奇迹的70年。在这70年中,我们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队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多复变函数论、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成就,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基础科学突破,“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工程技术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井喷式发展。古老的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70年,我们创造了制度创新的伟大奇迹。一部新中国成长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制度创新史。在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创举,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供学习,没有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供模仿,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度创新的伟大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起和谐的党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崭新道路,等等。新中国70年的制度创新,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11.时代楷模王红旭事迹心得感悟 篇十一

会上校长宣传学习了王红旭先进事迹。6月1日下午,在长江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溺水被冲入江水中。正在江边游玩的王红旭同志,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与其他市民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第一个跳入水中的王红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传递给江边的接应市民,再次转身游向已被江水冲远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尽全力将小孩推向接应人员。最终,两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帮助下成功上岸,王红旭同志因体力严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涡,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5岁。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通过对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学习,我被王红旭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大爱精神深深感动着。王红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英勇壮举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道德的力量和师德的温暖。

12.区域经济发展新时代感悟心得体会 篇十二

劳动最光荣,工人最伟大。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全面提高,结构更加优化,面貌焕然一新,先进性不断增强。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

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工人阶级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要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始终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勇挑重担、建功立业,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大力发扬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和光荣传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优秀教案《秋天来了》及教学反思下一篇:艺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