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

2024-07-10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精选9篇)

1.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 篇一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

[ 摘 要 ]近年来,新疆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下,“双语”教育发展迅速,双语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起来。所谓新疆双语教育是指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使用汉语进行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育。在过去的50多年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的语言政策,实施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新疆在不断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 紧密结合国情、区情,努力营造一个更加优化的双语和多语教育环境,为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关键词 ] 新疆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区,自古 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与文 化的交汇之地。世界六大语系中的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在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塔塔尔、达斡尔和俄罗斯 l 3个世居民族中,除汉族、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汉文外,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不但有语言,还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已形成了多种双语类型,其中又以“民一汉”双语型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了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开创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尊重。1 9 4 9年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1 9 5 1 年颁布的第一部《 宪法》、1 9 5 1年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各民族教育会议的 报告》、1 9 5 2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 9 8 4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同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1 9 9 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0 0 2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都对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平等权利作出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强调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逐步确定了民族语文与汉语文(双语)的关系,制定了少数民族以学习、使用和发展 民族语文为主,同时又自愿学习、使用汉语文的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回顾新疆 5 0多年的双语教育政 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期

新中国建国初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明确了我国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 的关系,并使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范围史无前例地扩大了。民族语文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日常交际工具,而且已经成为少数 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处理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上,突出了民族语文的地位。2 0世纪5 0年代至 6 0 年代中期,新疆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制定了相应的语言政策,突出了以民文为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的原则,同时提出了民汉互学语言的双语政策。“ 以民文为主”,即少数民族认真学习、使用和发 展民族语文,这对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继承和发扬新疆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速新疆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因此,新疆有传统语言和文字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在 学校教育中均采用母语授课,建立起了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到大学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则是要服从汉语是我国通用语这个大前提,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新疆在学习、使用和发展民族语文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汉语的学习和使用,必须实施二者相结合的双语政策。

基本社会共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地区,双语的社会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双语教育的存在。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对推进双语教育也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共识。

共识一:推进双语教育是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举措,关系到国家统一强大,关系到各民族团结,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共识二: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加强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共识三:推进双语教育顺应广大群众期盼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适应了年轻人就学、就业的竞争要求,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人现代主流社会的一项民生政策。

二、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期 1 9 7 6年,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正常发展 的轨道,民族教育也走上 了复兴之路。尤其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地位 日益突出。双语教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但对双语理论和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如把“汉语教学 ”与“双语教学” 或“ 双语教育”相混淆等尚未理清的理论问题。

这一阶段,虽然仍未明确地提 出“双语教育”的概念,但已涉及双语教育 的方方面面,如设置管理机构、加强领导、调整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等。尤其是首次提出了“民汉兼通”,并把“民汉兼通”作为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充分显示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快速发展的轨迹。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和系统化,从而使自治区双语教育工作在经历了1 0年浩劫之后,又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三、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期 0世纪 9 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信息化,一体化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有了更加迫切 的需求。这些变化,必然对原有的双语教育模式提出了调整和革新的要求。另 一方面,随着国外双语教育理论的引进及国内外成功的双语教育实验的影响,新疆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双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各类双语教育改革 实验大规模开展,建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形,成了一支双语 和双语教育研究队伍,编写了成龙配套的双语教材,这些对自治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这一时期,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双语教育作出的各项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双,语教育的方针、任务、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办法和措施,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明确提 出了“ 双语教学”、“ 双语教育”的概念,虽然两个概念仍常常混用。

四,新时期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又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既要立足于推动当前工作,又要着眼于实现长远目标,循序渐进。

第三,坚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双语教育工作,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的原则。在努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方案,保证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坚持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的原则。

从双语教育推进的实际出发,集中双语教育资源,从学前和低段抓起,逐步推进。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增量补充、存量培训、定向培养、滚动推进的方针,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双语教育要求的双语师资队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规模开展的各类双语教育改革实验是这一阶段 的突出特点,有关双语教育的理论与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因此,可以说双语教育政策逐步进入了完善时期。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2.【2】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64 【3】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4】马寅.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 篇二

一、新疆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据统计, 全国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大规模开展双语教育的地区只有三个:新疆、西藏、内蒙古, 而新疆地区开展双语教育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西藏、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构成较为单一, 而新疆地区共有53个民族聚居, 其中世居少数民族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2个民族。2005年的人口调查显示 (新疆自治区统计局数据, 2006) :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有23.7万人, 哈萨克族有20.4万人, 回族有10万人, 蒙古族有1.2万人, 柯尔克孜族有0.6万人, 这是新疆 (伊犁地区) 迫切需要开展双语教育的首要原因。

其次, 教育是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因素。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而教育在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价值观、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最后, 教育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新疆经济发展迅速, 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大批援疆干部的进入解决了暂时的人才之需, 但以十年为限, 援疆干部撤回之后, 本地培养的人才能否承担起新疆地区经济崛起的重任, 关键在于新疆的教育发展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二、新疆地区双语教育观察与问题分析

新疆地区实行双语教育多年, 特别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 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双语教育政策体系, 双语教育教学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双语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突出:各种双语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双语教材大幅增加, 从双语教学语言来看, 中、小学就分别使用维、汉、哈、蒙、柯、锡、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育规模日益扩大:2008年, 新疆就读“双语教学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已突破15万人, “双语教学班”总数已达到5000个;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无论是教师队伍培养与培训都有新突破。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的最新统计表明:目前新疆地区学前、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2346864人, 其中接受双语授课的学生257040人, 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11%。民考汉学生211370人, 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9%。少数民族教师为144780人, 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达18342人, 占少数民族教师总数的12.7%。但新疆地区双语教育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双语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一些教育工作者长期认为在新疆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其目的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民、汉两种语言的能力, 达到“民汉兼通”,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 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但仍应加深理解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双语教育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促进民族团结, 加快新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维护祖国稳定的深远意义的认识。

有些少数民族家庭, 把双语教育简单看作是对汉语语言的学习, 将掌握汉语语言作为最终目的, 任意中断、改变子女的教育轨迹, 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受到系统完整的双语教育。

(二) 双语师资依然缺乏

双语教育有别于普通的教育, 实施双语教育需要大量的双语教师, 尽管现阶段能承担双语教育的师资已大大增加, 但与双语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规模相比, 双语教师还是严重不足。此外, 已在岗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部分双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不过关, 设计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很难体现双语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简单采取“填鸭式”教育, 难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 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在乡镇学校, 双语教育师范类专业人员比例相对较低, 十分缺乏年轻骨干教师。

(三) 双语教育发展不均衡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民族间的不平衡、地区间的不平衡、城乡间的不平衡等方面。这些不平衡造成了某些地区双语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全疆平均水平。

三、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存在问题的归因

(一) 良好的政策与执行的偏差

国家及自治区这些年为提高新疆地区教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 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然而这些政策具体的执行、相关的地 (市) 的配套、扶助政策还有不足, 双语教育政策的推进缺乏科学的规划, 从而使双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阻碍双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新疆地广人稀, 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区域之间的频繁交往, 微观政策较为模糊, 因而偏远地区的教学单位有时只能通过个体 (学校) 来理解领悟并执行国家、自治区的相关政策。甚至, 微观和宏观的失调使得一些地方 (学校) 双语教育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使得双语教育存在政策执行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弊端。

(二) 城市双语教育与农村双语教育的落差

城市是国家、新疆自治区双语教育政策的试验点, 被打造成当地教育的风向标, 所以优秀的双语教师、内地交流的骨干教师都在城市学校中从事双语教学, 这里聚集了大量开展双语教育教育的人才。可是偏远地区的牧区、山区在原有师资不足的情况下, 就会更为缺乏双语教育人才而且很难得到补充, 导致城乡之间的双语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越拉越大。加上在城市中有较好的双语语言现实环境, 大部分人至少可以使用流利的汉语交流, 而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基本没有精通汉语的人。除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外, 少数民族语言主宰了语言交流环境, 这不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

(三) 没有深刻认识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1. 家长层面

由于新疆地区牧区较多, 也相对闭塞, 对外界的信息反映不灵敏, 对汉语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牧民认为孩子将来与自己一样也是种地、放牧, 学习汉语的意义不大, 只要会简单的汉语就可以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子女接受双语教育的态度较为消极。

2. 学生层面

由于生活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影响, 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这些学生受家长影响, 依旧认为他们的未来生活还是放牧, 上学只是一个短暂过程, 成绩好坏并无关系, 导致这些学生仅仅满足于在课堂听课, 进取心不足, 缺乏主动性, 不愿意学习、思考。此外, 繁重的家庭劳动也占用了大量的课外学习时间。

3. 教师层面

首先, 一些教师依赖于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一些汉语教师认为双语教育, 特别是采用汉语作为教学语言时, 汉语就是说自己的母语, 自己肯定不会存在问题, 而忽视了对学生教育、学习方法的重视, 从而影响到双语教育教学质量。

(四) 缺乏专业双语人才

1. 地域吸引力不足

人才的缺乏仍然是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新疆地区由于环境的限制, 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低, 对人才的吸引力就更不足。新疆地区远离我国政治文化经济发达地区, 优秀人才不愿意远赴千里从事教学工作, 所以导致新疆地区吸引的外来人才十分有限。而本地人才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寻找合适的就业、工作机会的情况更加严重, 这就造成基层学校缺乏双语教育人才的困境。在一些边远地区, 有的乡村中小学几年才能引进一个合格的双语教师成了常见现象。

2. 工作吸引力不足

在少数民族母语教学向双语教学的转变过程中, 各教学单位缺乏专业的双语教师 (双语教师主要是民考汉大学生, 这一批大学生汉语水平较低, 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 而汉族老师基本不懂少数名族语言, 精通两种语言的大学生不愿从事教师职业, 而民考汉考生又有大部分不会书写本民族文字) 。双语教学不连贯, 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困难, 很多人先上少数民族学校2—3年, 然后再上汉语学校2—3年, 荒废大量时间。加之双语教育资源不均衡, 使得初、高中双语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3. 原有不合格师资导致教师超编

少数民族家长一部分将孩子从小送入汉校学习汉语, 一部分等孩子小学毕业后直接从事牧业生产, 造成双语教学生源不足, 少数民族老师很多没有了学生。但这些教师都属于在编老师, 使得学校岗位已满, 无法再招收新教师 (而这些老师在教育工作中是作过很大贡献的, 我们不能因为教育的改制而让他们面临失业) 。而这些老师因为改制造成他们无法教学, 只能从事后勤工作, 还加重其他老师负担 (因为他们无法教学, 教学任务就有别的老师代替)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解决超编问题, 由于教育改制导致一些民语教学的老师失去了教学的机会, 他们是特定时期教学的功臣, 而如今只能从事后勤工作对于他们内心是很大的伤害。同样对教学的老师来说分担这一部分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而且国家用教师的工资在雇佣一个临时工作人员, 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人尽其才。

(五) 培训投入与产出的差异

基层学校通过辛苦的寻找, 终于招到一些合格的双语教师, 通过4—5年的培养, 将这些教师培养成了骨干教师。然而城市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在有了工作经历、教学水平提升后的大部分教师选择了跳槽, 使基层学校无奈地自嘲为“内地教师中转基地”, 因为在工资待遇上他们无法超越城市学校, 所以只能看着这种现象的发生而无可奈何。

现在双语教育教师的培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本地的长时间脱产培训, 二是短时间的赴内地培训。这两种培训都在双语师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有问题存在。

1. 有一部分双语教师由于自身问题 (因为是单职工

或家庭原因不愿意出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自身承担的费用) 不愿意参加学习。

2. 由于学校骨干教师教学任务重, 如果再去培训, 学校教学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 所以不将他们派出学习。

3. 短时间的培训因为时间短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而长期脱产的培训又由于教师缺乏也不能大范围进行。

4. 在培训过程中, 培训的实效不足, 带来的教师实际收获并不大。

5. 支教教师数量有限, 而且大部分被留在城市学校, 使得偏远地区未得到相应的支援。

四、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体系

进一步完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政策体系, 重点应该突出在增加偏远地区, 特别是牧区和薄弱学校双语教育覆盖面的扩大和推进、学校设施的完善及师资配备等方面, 着重是推动新疆地区双语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 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需要强化针对双语教育制定的各类机制, 如教育行政机制、奖励机制、督查机制、用人机制、引进人才机制等方面, 完善的机制是驱动和保证新疆地区双语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

最后, 尝试推进新疆地区双语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新疆地区地广人稀, 地域空间是制约双语教育教学发展的突出瓶颈, 双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有效手段。如果这一举措能够实行, 受益的绝不仅仅是双语教育教学。

(二) 提升双语教育教学理念

双语教育教学, 是一种教育而不是简单的汉语传授, 我们不能简单将它视为汉语普及的手段, 而要提高对它的认识, 重视其存在的重要性。

双语教育是最符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教学方法, 但我们要立足长远不能局限于双语教学, 本地区长期双语教学的经验教训我们要吸取, 同时我们也要放眼世界, 以其所长补己之短。

双语教育是一种完整体系的教育, 而不是一般教育的补充, 需要完整的研究教学体系。

(三) 加大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建设双语教育师资队伍首先要注重师资培养与培训的有机结合, 在师资培养方面可以尝试与内地师范类院校实行定向专门培养, 在师资培训方面则要关注语言学习与双语教育教学技能的协调发展。

其次, 加强双语教师的培养, 并不是只有少数民族地区才具备这个条件, 非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不能在少数民族语言方面对其有所帮助, 但可以在汉语教学的培养上作出巨大的贡献。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师范类院校有着很多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西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可以使双语教师系统地在这些院校进行学习, 对他们日后的双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帮助。

最后, 可以实行特岗教师计划, 让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在基层从事1—2年的教学工作。这样循环机制可以使基层有一批合格的青年教师。并且要将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 与吸引内地教师走进来相结合, 让一些内地教师到这些地区挂职锻炼1—2年, 既锻炼这些教师, 又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些地区传播。还要将外地学习与本地学习相结合, 在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在内长期与汉族教师一起生活向他们学习汉语。在培养合格双语教师的同时, 我们还要整理双语教学队伍, 我们缺乏的是合格的双语教师而不是双语教师, 一些不合格的双语老师我们要对其培训, 使其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如果他还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就要把他们从教学队伍中调整出去。

教师培训需要时间, 为了不影响学校教学进度, 我们可以与师范学校建立长期交换机制, 如果师范类院系能与一些基层学校建立长期的交换机制, 由师范类院校大四学生暂时代替一些主要从事汉语教学的双语教师, 让这些教师重新回到大学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做法既能促进双语教师教学方法的提高, 又能使许多师范生提前走入课堂。

妥善解决师资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必然关注的重要问题。双语教育是推动新疆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是一些从事了三四十年的少数民族语言教师让他现在学习汉语难度太大。他们肯定很难胜任未来的双语教学, 但他们在特定时期为新疆地区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这类教师采取买断的形式让其提前退休或者离岗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出路。

(四) 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工作

首先, 要注重其施教本体为少数民族学生, 教材的难度因略低于汉语教材, 多增加讨论交流环节, 以求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

其次, 增加双语教材的本土性, 对少数民族的教育, 既要立足与我国国情, 强化国家认同感, 同时又要添加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通过汉语教育, 教授少数民族本民族文化, 使其更容易融入汉语教学的课堂当中。

最后, 加强辅助教材, 配套教材的建设, 特别是音像教材的建设。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语音环境, 而有些少数民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能达到所需要求, 那么音像教材就可以在学生课余生活中起到补充教学的作用。

摘要:本文作者在深入走访新疆地区基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层学校和学生家庭的基础上, 试图从现实角度分析双语教育中的问题, 并从进一步提升双语教育理念、完善现行政策体系、加大双语教学教材开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立鹏, 李娜.《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民族教育部分解读[J].中国民族教育, 2010.

[2]付东明.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 2008.

[3]方晓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从田野调查视角考察[J].民族教育研究, 2009.

[5]李红兵.国家文化安全视阈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J].高等函授学报, 2010.

[6]热玛扎.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0.

[7]任新丽.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教学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0.

[8]涂红梅.小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J].文教资料, 2008.

[9]王颖, 张雁.美国双语教育之争下的教学模式嬗变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

3.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 篇三

关键词: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 民汉兼通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随着人们文化观念和语言观念的改变,少数民族语言已经不再被视为原始、落后的,而被看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关于“双语”教育的定义,在双语研究中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比如:托斯滕.休森与奈维尔.泊斯特莱特沃尔特(Torsten Husen and T.Neville Postlethwalte)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中对“双语教育”的界定是:“所谓‘双语教育’,通常是指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an instructional approach.)”进而他们又强调指出:实施“‘双语教育’的最低必要标准,应该是一种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用语的方法。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不一定同时使用,也不必在统一学期内使用,而是在各年级连贯的使用两种语言。”

我国学者王斌华教授在其编著的《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指出:“‘双语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这样,我国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也属于双语教育范畴;狭义的双语教育是学校中使用第二或外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育”。

本文所说的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中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我国双语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实际上是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开始的。21世纪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步伐明显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各国对外语的需求明显加大。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学科型双语人才的严重匮乏(包括少数民族双语型人才),我国学科型人才往往只精通自己的专业,普遍缺乏学科外语的知识和水平,缺乏用外语与国外同行进行本专业学术交流的能力。

那么,如何解决这燃眉之急?要培养出大量的学科双语人才,还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实施双语教育。只有培养出双语小学生,才会有双语中学生,才会有双语大学生,最后为社会输送学科型双语人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当地少数民族语和汉语为主要内容的“双语”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实施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仅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艰难地进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双语教学实验,“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得以逐步恢复。西部大发展是我国少数民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而教育中,语言又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前,就双语教育而言,本人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学好汉语,实施汉语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前提基础。现将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现状、性质及其他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一点初步探索,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从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到民族乡的各级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64%。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区都位于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相对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据《新疆图志·学校志》记载:“1910年全疆共有中等学校4所,学生300人(包括实业教员讲习所120人);各类小学堂600所,14866学生人;各类学校教师共758人。到1949年底,全疆仅有大学1所,379学生人。新疆的双语教育先后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建立阶段(1950—1965年)、停滞阶段(1966—1976年)、恢复发展阶段(1977—1987)和改革发展阶段(1987—至今),到今天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后,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强调: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民族团结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从1953年开始,新疆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从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出发,重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首先扶助发展各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塔吉克、柯尔克孜等)的中、小学教育,这一阶段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57年自治区高等院校由1949年的1所发展到5所,在校生达3909人。

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要达到“民汉兼通”,此后,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并于1992年正式启动中学双语教育授课试验,大规模双语教学由此开始。2004年3月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要求全疆所有的城镇民族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到2004年的底,全区在52所中小学开办了946个双语实验班,学生数达到35948人。目前全区双语教学班已达到4505个,就读学生145138人。许多地区的双语授课班已从数、理、化三课使用汉语授课发展到除母语外,其它学科均使用汉语教学。2000年以后,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已发展到20多所。在校生7286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1949人,专职教师7924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072人。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汉兼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总结和归纳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的经验,评估新疆以往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对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未来新疆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方面的问题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4.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 篇四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文章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新疆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受训教师汉语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兴趣动机、社会需求动机、个人发展等几个方面.其中内在兴趣动机类似于“融合性”动机.而社会需求、个人发展动机属于“工具性”动机.相比而言,受训教师的内在动机不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受训教师的内在动机.

作 者:吐尔逊娜依 Tuerxunnayi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疆乌鲁木齐,830054刊 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年,卷(期):36(5)分类号:H19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 汉语学习动机

5.新疆双语教育心得体会 篇五

----拜城县三中阿曼古丽〃海维尔

我从2000年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通过短短一年来的初步双语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双语教学的好处,但同时,我也领悟到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汉语,而是学科与汉语相辅相成的,即汉语与学科教学是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的,汉语的引入应该为学科教学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把母语换成汉语就行了,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对我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在实践中慢慢地摸索,应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困难过程,有小心翼翼,但更多的是打破常规与勇往直前;有困难重重,但更多的是唤来欣慰与继续努力;我也有不知所措,但经常是一切迎刃而解。我们一直在努力着,争取多一点的收获。

一年多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双语班的学生进步都非常大,真不敢想刚是由双语授课时他们的样子,那时的确很难,可是也有有很少一部分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学生们的进步就是我们的骄傲!

一、教学与常规的关系

既然学生们一时无法适应正规的双语学习,我们就让他们更自由一些: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适合学生们的特点。

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学生来说,需要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知道作

为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每一堂课,我都会先抓紧常规,给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每一天孩子们都在努力,都在进步,我很欣慰!

二、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作为教师,从学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培养训练抓起。尤其注意到了教学与生活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进步非常大。尤其在生活中,不用再为他们担心,不会这,又不会那的。更让人欣喜的是,许多孩子都懂得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帮助别人,去关心别人。

三、教学与双语的关系

对于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去适应双语环境,在我们看来的确很困难。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的语言接受能力极强,他们很快接受了。与之相配合,我们这些教师自然也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努力去适应孩子们在双语语言上的发展。我们坚持去听汉语课,去把握孩子们一段时间内所掌握的汉语,并为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工作。在双语课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则:重点就是建立双语思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应该说要一直在适应学生们的语言变化,同他们一起交流、教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很快乐!

也许,在这一年多的时光中,我的工作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有我所期望的获得:学生们都进步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会承接着前一阶段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努力。让咱们学校的双语试验教学更好!

下面我想重点就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自治区双语强化培训,原来我是一名一直使用母语授课、但具备一定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在一年集中培训过程中,我的hsk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达到使用汉语授课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当然,这种合格是一个低水平、低层次的要求,与真正双语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很远,这需要我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双语水平,并带动其他少数民族教师学习汉语、掌握汉语、使用汉语,形成学习汉语的浓厚氛围,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我县推进双语教学的热情高涨,少数民族群众要求子女接受双语教学的愿望十分迫切,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语言学校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办学规模较小,与教育需求之间产生了脱节现象,致使一些汉语言学校班额一扩再扩,教师负担沉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民语言学校要积极主动,取得汉语言学校的帮助和支持,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我认为,我县缺乏双语教师,但缺的是真正顶用的双语教师,如果学校现在的双语教师达不到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再怎么搞培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是一句空话,低素质双语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将无法得到遏制,这样做的恶果,最终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误人子弟,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虽然推进双语教学是趋势,但也要看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是双语教学与民语教学并存的局面,由于受教师资源所限,双语

教学班的扩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大力推进双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抓好民语教学,不断提高民语教学质量,尤其是理科民语教学质量,同时加授好汉语课,为推动双语教学打好基础。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

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根本性措施,是我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融人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需要,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必由之路。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真正理解和把握双语教学的深刻内涵,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2号文件精神上来,真正树立起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扎扎实实地做好推进双语教学的每一项工作,为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深化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为少数民族中小学全面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基础,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寓双语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

育质量,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夯实基础。对深化我区少数民族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此,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小学双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一项关系全局、影响未来的事业。少数民族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自治区教育发展的重点。加强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促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与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是落实三个代表重思想的具体体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办好人民满意育事业,不断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了先进文的发展方向,也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力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是高少数民族质量的突破口,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更多知识信息,得更多发展机遇的通行证。正因为如此,我区少数民族群众对双语教学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他们不仅希望己学会、学好汉语,借助汉语吸收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现代信息,缩小同其他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差距,而且更寄希望于下一代“民汉兼通,成为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型人。努力满足各族群众教育需求,大力推进申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是实践篇二:双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兵团举办“双语”强化培训班心得体会

********农牧科***** *月*日**基层干部“双语”强化培训班开班了,****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参加了开班仪式,对此次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组织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比、学、赶、帮、超、带的学习形式。在学院老师耐心教学下,我基本掌握了维吾尔语日常用语,能够用维吾尔语作口头的自我介绍,具备了一定的维吾尔语文字书写能力,能够听懂维吾尔民族的日常用语并和维吾尔族同胞进行交流。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拿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干部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双语培训班,使我学到了一门语言,增长了知识。为此我从内心感谢师市党委组织部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同时感谢帮助和关心我的同事、老师和同学。下面,我向师市党委组织部汇报一下我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我从小在**长大,生活在单一的汉族地区,对新疆维吾尔族了解不多,对维吾尔语更是没有一点概念和基础,很是陌生。还记得培训班上第一节课时,**老师为我们讲解《维吾尔语日常会话500句》,生涩的发音、别扭的书写令我有点不知所措。正因为

如此,我只有不断的加倍努力学习,当别人休息时,我把每天老师的授课内容温习几遍,再预习下一课内容;每天上课时,我会提前到课堂,复习功课。我知道这次学习很难得,所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维吾尔语的知识海洋里,不断充实自己,陶冶自己。在刚学习过程中,遇有不懂的就问同学,不认识的字母就和同学一起研究,每天都熟读课文,背诵单词,背诵句子,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发音,做好笔记,仔细做题,踊跃用维吾尔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了做到准确发音我专门买了录音笔录取老师在课堂上的发音,私下来反复跟读直到完全掌握为至。课间休息时,就向老师请问自己不懂的地方,下课后认真做作业,记单词,背句型。在平常的生活中,尽量将所学的维语应用其中,使我的维吾尔语在听、说、写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过五个月的学习,我认为学习好维吾尔语,就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着手,在语音方面,我能准确的读出维吾尔32个字母的发音,找到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与汉语的字母可以对应记忆,发好维吾尔语的颤音。在词汇方面,词汇就好比一座高楼中的一砖一瓦,我们在学习及其日常生活过程中,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学习,只有词汇丰富了,才能连词成句。因此,我认真做到多读,多写,多记,加强记忆。在语法方面,对于任何一个语言来说,语法是最难学的,维吾尔语也如此。在语法学习上,首先我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多读、多背诵维吾尔语文章,熟能生巧记住语法。如果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可能运用时就会一团糟。

学习一门语言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期间的点点滴滴对我人生都是一种锤炼。学习期间,***、***和***三位老师认真而诙谐的讲解,总是能让我很快的就能进入学习状态,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我发现学习好维吾尔语,还要了解维吾尔文化、风俗习惯,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与其文化是分不开的,只有加强对维吾尔民族的了解,尊重其风俗习惯,才能更好的掌握我所学习的维吾尔语,才能对这个民族有深入的认识。学习维吾尔语,要靠平时的积累,平时的勤奋,多读,多写,多记,多与维吾尔族朋友交流。

学院坚持双语教育与兵团精神教育结合在一起,组织培训班28名同学参观了“军垦第一连”,并亲自实践了人力犁地、打土块等体力劳动,深刻感受到兵团发展到今天确实不易。

在五个月的维吾尔语学习期间,我自觉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请假,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期间受到学院、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通过五个月的维吾尔语学习,让我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团场工作,懂少数民族语言是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双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跨越式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篇三:2015新疆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新疆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20xx至20xx年我在兵团电视大学参加了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在二年集中培训过程中,我的汉语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达到使用汉语授课的基本素质和能力。20xx年再次参加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提高培训。通过在十团中学一年认真地培训学习,我深深认识到了双语学习和教学的极其重要性,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

为此,我加倍珍惜本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努力学习,取得了可喜成绩。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我认为:

学生们开始时会一时无法适应正规的双语学习,我们就让他们更自由一些: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们的喜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适合学生们的特点。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学生来说,需要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知道作为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每一堂课,我都会使用新学的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给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只要每一天学生都在努力、在进步,我们就应该很欣慰!对于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去适应双语环境,在我们看来的确很困难。然而,要知道学生们的语言接受能力极强,他们很快会接受双语环境。与之相配合,我们这些教师自然也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去适应孩子们在双语语言上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去听汉语课,学习汉语技能,去把握孩子们一段时间内所掌握的汉语,并为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工作。在双语课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则:重点就是建立双语思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要一直在适应学生们的语言变化、同他们一起交流、教学中改变自己,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会很快乐!

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培养、训练抓起。尤其要注意到教学与生活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在生活中,做为教师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不会这、又不会那。要让学生懂得在生活运用语言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认为:在双语教学问题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我县缺乏双语教师,但缺的是素质高的双语教师,低素质双语教师最终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误人子弟,使我校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总之,我一定坚持双语学习,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持之以恒,努力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把在十团中学学到的经验运用到本职工作中,为开创我校双语教学工作新局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心得二:新疆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我是拜城县三中的数学教师,名字叫吐尔逊古丽·吐尼亚孜,原来我一直使用母语授课、但具备一定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hsk水平不高。2015至2015年我在新疆教育学院参加了双语骨干教师培训,在一年集中培训过程中,我的hsk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达到使用汉语授课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双语学习和教学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为此,我加倍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努力学习,取得了可喜成绩。

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认识,我认为:

学生们开始时会一时无法适应正规的双语学习,我们就让他们更自由一些: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们的喜爱,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适合学生们的特点。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学生来说,需要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知道作为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每一堂课,我都会先抓紧常规,给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只要每一天学生都在努力、在进步,我们就应该很欣慰!

对于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去适应双语环境,在我们看来的确很困难。然而,要知道学生们的语言接受能力极强,他们很快会接受得。与之相配合,我们这些教师自然也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努力去适应孩子们在双语语言上的发展。我们要坚持去听汉语课,去把握孩子们一段时间内所掌握的汉语,并为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工作。在双语课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则:重点就是建立双语思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应该说要一直在适应学生们的语言变化,同他们一起交流、教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会很快乐!

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培养训练抓起。尤其注意到教学与生活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尤其在生活中,我们做教师的不用为他们担心,不会这,又不会那的。要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帮助别人,去关心别人。我认为,在双语教学问题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我县缺乏双语教师,但缺的是真正顶用的双语教师,低素质双语教师最终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误人子弟,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我一定决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努力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开创双语教学工作新局面,与其他同事一起把我校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和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得三:新疆双语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114名新疆老师根据新疆教育厅的安排,从新疆各地选派,为了参加新疆双语骨干教师培训来到了北京。我们到北京西站时在火车站出口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盲人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等待着我们。他们对我们很热情,很温柔。首次感受让我们充满了信心。下面我叙述一下,这一年的培训当中自我心得。

1、通过这次的培训,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很多新知识,新方法。我的汉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在北京的新生活开始了,培训也正式开始。这次培训班学习,开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提高》、《汉语口语》、《汉语语法》等提高汉语能力的课程,也有开设高中数学课程新课改的有关知识。教师们的关怀,认真上课,充分调动了广大学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到北京之前,我一直自豪于我的汉语水平,已经通过了六七级,在学习当中,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我深深的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那么他的事业就难以不断超越,打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这次的培训,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很多新知识,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汉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上获得了直观的启迪。通过培训学习,为自己在今后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增加了信心,而且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工作中,要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灵活的头脑和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恒心,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要善于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拓展工作思路,要由创新精神,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去处理好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领导之间的和谐,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提高了我的汉语表达能力,用汉语备课、上课方面有了很大的 进步。

我们14位新疆老师从20xx年4月6日到5月6日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进行了实习。4月6日我们来到中关村中学以后,得到了邢校长带头的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热情接待。我们由首次感受,充满了信心。这次实习工作学校安排得很周到,很仔细。我们感觉到学校非常重视了,对我们新疆老师的实习工作。

来学校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的环境,硬件。软件建设,教学设备。我们经过参观贵校的整体面貌,展览室,标本室,实验室,体育馆等活动场所和教学设备进一步感觉到了学校整体环境应该怎么样?学校应该有怎么样的活动场所和教学设备,各种设施的装备,管理,爱护应该怎么样?等等。

从第二天起我们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就开始了,给每个人安排了一位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给我们指导,我们每天认真听课,作记录,学习老师引入问题的技巧,讲课分析的方法,学习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接受能力来调整讲课速度,和难度方面的经验。我们在听课,备课,上课,互相访谈过程中,指导教师们的高尚品质,先进教学方法,管理学生方面的经验,工作方法,工作积极性,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积极性,纪律观点,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掌握了许多,新知识,新方法,新事物。我们的观点有了很多的转变。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3、通过参观、旅游北京的很多景点并互相相遇北京人,开阔了眼界,增多了见识,进一步了解了北京及北京人;对北京及北京人形成了深厚的感情。

培训期间学校还把我们组织到北京的很多景点去参观,旅游。我们先后游览了景色秀丽的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颐和园、世界公园、龙庆峡、奥体公园、双子湖公园、北戴河,秦皇岛、动物园、海洋馆、圆明园;故宫等景点。观看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领略了天安门广场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伟壮丽;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感到很荣幸。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真正体会了毛主席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含义;参观了2015年奥运会主场地——鸟巢和水立方,国家科技馆;还参观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我国的最高学府,开阔了眼界,增多了见识。整个北京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我感觉到北京的旅游资源确实很丰富,值得游览的景点非常多。

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不同的棱面折射出不同的色彩。顾我在相遇我们的老师们、实习学校的老师,逛街买东西或者其它来往过程中,我觉得总体来说北京人还是友好的,文明的。除了部分青年人以外大部分都是对人很热情、很温柔,十分注重人际关系;见了谁都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模样。不会无缘无故瞧不起外地人,只要自己有亲和力他们也还是很亲切的,有时候亲切起来会像自己的亲戚一样。

北京的公交也很方便,公交费也很低。市场很繁华,你要什么可以找什么。城市环境很美,很干净。

总的来说我在北京度过的这一年是,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收获很多的一年。这一年当中我的汉语水平、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开阔了我的眼界。我对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观点,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今后的欲望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对北京形成了深厚的感情。下次在内地还有旅游,学习的机会我还是选择北京;我忘不了在北京度过的这一年。

我回到原工作单位以后,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盲人学校及中关村中学的校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尚品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为榜样,把各方面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优点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了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篇四:双语教学心得体会

双语教学心得体会

----萨木于孜乡中小学校

一年多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双语班的学生进步都非常大,真不敢想刚是由双语授课时他们的样子,那时的确很难,可是也有有很少一部分孩子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学生们的进步就是我们的骄傲!

一、教学与常规的关系

既然学生们一时无法适应正规的双语学习,我们就让他们更自由一些: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适合学生们的特点。

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学生来说,需要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知道作为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每一堂课,我都会先抓紧常规,给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每一天孩子们都在努力,都在进步,我很欣慰!

二、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作为教师,从学生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培养训练抓起。尤其注意到了教学与生活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一个学期以来,孩子们的进步非常大。尤其在生活中,不用再为他们担心,不会这,又不会那的。更让人欣喜的是,许多孩子都懂得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帮助别人,去关心别人。

三、教学与双语的关系

对于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下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去适应双语环境,在我们看来的确很困难。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的语言接受能力极强,他们很快接受了。与之相配合,我们这些教师自然也应该与学生共同努力,努力去适应孩子们在双语语言上的发展。我们坚持去听汉语课,去把握孩子们一段时间内所掌握的汉语,并为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工作。在双语课中,要把握住其中的基本原则:重点就是建立双语思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应该说要一直在适应学生们的语言变化,同他们一起交流、教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很快乐!

也许,在这一年多的时光中,我的工作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有我所期望的获得:学生们都进步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会承接着前一阶段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努力。让咱们学校的双语试验教学更好!

下面我想重点就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年的自治区双语强化培训,原来我是一名一直使用母语授课、但具备一定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教师,在一年集中培训过程中,我的hsk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达到使用汉语授课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当然,这种合格是一个低水平、低层次的要求,与真正双语教师的标准还差得很远,这需要我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双语水平,并带动其他少数民族教师学习汉语、掌握汉语、使用汉语,形成学习汉语的浓厚氛围,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我县推进双语教学的热情高涨,少数民族群众要求子女接受双语教学的愿望十分迫切,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语言学校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办学规模较小,与教育需求之间产生了脱节现象,致使一些汉语言学校班额一扩再扩,教师负担沉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民语言学校要积极主动,取得汉语言学校的帮助和支持,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我认为,我县缺乏双语教师,但缺的是真正顶用的双语教师,如果学校现在的双语教师达不到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再怎么搞培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是一句空话,低素质双语教师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将无法得到遏制,这样做的恶果,最终将使我们的双语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误人子弟,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虽然推进双语教学是趋势,但也要看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是双语教学与民语教学并存的局面,由于受教师资源所限,双语教学班的扩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大力推进双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抓好民语教学,不断提高民语教学质量,尤其是理科民语教学质量,同时加授好汉语课,为推动双语教学打好基础。在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贫困地区,能否实现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关键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为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劳动者和科技创新人才。

推进中小学双语教学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根本性措施,是我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融人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需要,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必由之路。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育发展观,真正理解和把握双语教学的深刻内涵,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区2号文件精神上来,真正树立起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扎扎实实地做好推进双语教学的每一项工作,为我校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贡献力量。

2012-7-2 沙比拉篇五:新疆的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疆的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现代社会的特质。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

经济的全球化,交流、合作

2、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教育,开放的心态。

3、少数民族地区客观存在的双语生活和双语教学的基础。⑴双语现象

一个社会中全部成员或者部分人兼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叫双语现象。⑵双语能力标准——民汉兼通

双语人的双语能力:听说读写等四种基本交际能力,另加第五种语言能力——思维(认知)能力,即适应社会需要,用双语发展自己的能力。

⑶新疆双语人的类型:

平衡双语人和优势双语人

以母语为优势的双语人

民汉语平衡发展的双语人

以汉语为优势的双语人(双语社区)

二、新疆双语教学的性质

1、新疆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双种语言,更重要的是

走双轨制,用汉语和学生的母语来学习学科知识,获得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2、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 的主要形式,是对 传统教育模

式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3、新疆的双语教育是添加式双语教育,它不仅不排斥学生的母语,反而要求利用母语,并通过发挥民汉两种语言的正迁移效应,促进两种语言文化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的现状

1、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⑴ 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

⑵尝试阶段(20世纪90年代)

⑶发展阶段(2004年——)

2、中小学双语教学取得巨大成就

① 办学规模空前,参加人数众多,双语班遍及城乡75.33万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30.79% ② 双语教育政策深得民心,得到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拥护。

③ 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规划,加强指导,狠抓落实,使全疆的双语教学基本做到“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④ 各地创造了多种双语教学形式,丰富了双语教学实践。

㈠ 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模式一):一部分课程汉语授课模式。㈡ 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模式二):完全型双语教学模式,以民语为主汉语为辅,全部课程汉语授课,加授本民族语文。

㈢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内地新疆高中班、疆内初中班和疆内高中

班。

㈣ 双语文教学模式(最高阶段的双语教学模式)。

四、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㈠ 双语教师问题

(1)合格的双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到20%。

(2)双语教师的素质普遍存有待提高

素质包括三方面:汉语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这三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双语教学能力差,汉语交际能力差。

㈡ 对双语教学存在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

(1)双语教学影响了母语学习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2)当前双语教学条件不成熟,没有语言环境,没有合格的双语教

师。

(3)双语教学危及部分少数民族教师利益。

(4)境内外民族分裂分子攻击双语教学是搞同化,部分人也有同感。㈢ 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

(1)双语教学模式多样,但教材品种单一;

(2)教学辅导资料多,但有意识地引导教师选择和利用不够;

(3)如何选择汉语教材;

(4)教材的学科系统知识如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5)样本课程教材的开发问题;

㈣ 双语教育模式的选择问题

(1)部分课程汉语授课模式发展缓慢,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2)个别地区不顾条件选择了全部课程汉语授课模式。

㈤ 教学管理问题

(1)双语教学的配套政策急需完善。

(2)缺乏具体实施办法,使得双语教学不能快速健康发展。

(3)双语教师管理问题,一方面缺双语教师,但培训回去的教师许

多不在双语教学岗位,造成人员浪费。

(4)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研室对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开展调研不

够,研究少,切实解决问题的少。

㈥ 双语教学质量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抓了汉语授课,忽视

了新课改的落实。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较弱,所配备的教学设备利用率低。㈦ 双语教学发展不平衡

㈧ 双语教学研究薄弱

多管齐下,以内源性发展为主,解决双语师资的质量和数量问题

(1)职前教育:改革师范院校的教学,培养合格的双语师资(2)职后培训:培训应该以教师培训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学习

提高相结合。

(3)通过内地支援与本地招聘、实习支教等形式弥补双语教师缺口。

(4)展望:

(1)随着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双语教师素质和教学

水平的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全面不断提高。

(2)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大批少数民族人才茁壮成长。

(3)双语教学必将取代传统的民族教育模式成为民族教育的主要形

式,实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并最后消除民汉教育 的差别。

双语现象自古有文,根据资料,早在几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就有不同族群活动足迹。

问题 :

一、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不牢靠,很多学生记不住汉字,爱写错别字、多音字易读错。

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说汉语的机会很少,除课堂上,平时很少说。

三、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强烈,多数不在学。

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语言障碍,(汉→汉语教学)。

五、学生的汉语发音很不标准,读法错误,音调不准。

措施:

1、多读多写。

2、平时多用汉语交流。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6.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篇六

班级: 学号: 姓名:

作业(1)

一、填空题

1、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

2、唐代在西域的最高军政建制是(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3、(伊利将军)是清朝在新疆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

4、唐代宫廷的十部乐中的《 龟兹乐 》、《高昌乐 》、《 疏勒乐 》都是西域乐。

5、喀拉汗王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写了一部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 》。

二、单项选择题

1、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A)A.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C.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D.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2、比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其共同点是(A)A.它们都是国家的地方行政区域 B.它们都实行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 C.它们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复杂情况 D.它们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3、江泽民同志说:“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是(C)A.宗教的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具有一致性

B.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C.广大宗教信徒拥护社会主义,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D.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在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够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因为(D)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宗教已经从本质上得到改变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简答题

1、简述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其产生的原因。

民族的长期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民族问题的普遍性,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民族的原因:自身和社会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公民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第二,宗教必须在实施法律的政策范围内活动,第三,各宗教一律平等,第四。国家实行行政分管的原则,第五,宗教国体和宗教事物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3、如何理解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宗教团体和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相适应。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决定的: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政府取得了对宗教事务的领导权。把宗教从剥削阶级控制和利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割断了宗教与帝国主义的联系,成为中国人民自办的宗教事业,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宗教界爱国爱教,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

(二)解放以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和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宗教状况已经起了根本变化,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已经主要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信教群众与不信 2

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差异,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条件。

(三)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的基础上,又享受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四)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不得与国家分享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不干预行政、不干预司法、不干预教育。这是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原则。

(五)爱国宗教界人士是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体制中,中国共产党与宗教界人士结成统一战线和爱国政治联盟,宗教界人士参加各级人大、政协会议,参政议政,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六)宗教界爱国爱教,发扬宗教文化和宗教道德中的一切积极精神,发挥宗教的凝聚力,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作贡献

4、西域的涵义有哪些?

西域从字面讲就是西部地区,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天山,南北地区,而广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地区以至地中海东欧,北非的广大地区。

5、如何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

四、材料分析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振兴和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为什么说做好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

政治问题?

(2)全面振兴民族地区,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发达地区要予以支持,但归根到底要靠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体现了什么?

作业(2)

一、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喀喇汗王朝的可汗常常在其头衔上冠以(“ 桃花石津 ”),意即“中国汗”的称号。

3、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划分为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奴隶制民族、(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民族、(共产主义社会)。4、1944年秋,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爆发(三区革命)。

5、两个共同是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D)A、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D、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 C、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2、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不能反映的是(b)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C)。A.共青团B。党委C。人民政府D。政协 4.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臵了(D)A.羁縻府州B。札萨克制C。伯克制D。西域都护府

5、新疆“三股势力”是指(A)、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 A.民族分裂主义B。殖民主义C。霸权主义D。大汉族主义

三、简答题

1、简述文化的涵义。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一、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二、广义的“文化”又有两层意思:1.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 文学、艺术、教

育、法律、科学等等。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传统”等等。2.考古术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等。

2、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哪里?

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宗教的认识根源是人类错误的认识精神与肉体关系的开始。

3、民族问题的特点有哪些?

民族问题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点”:

一是普遍性。

二是复杂性。三是长期性。四是国际性。五是重要性。“民族、宗教无小事”。、4、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而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虽然因信仰而结成的宗教组织和社会团体,也是社会实体,但它与民族有质的区别。民族与宗教都有各自发展变化的规律。然而,民族与宗教又是密不可分的。

四、案例分析

材料一 在十届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 从1955年至1998年,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共664.4亿元。1998年至2004年,中央对新疆各项补助累计1197.21亿元。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中,80%以上是中央安排的;新疆的财政支出中,50%以上是中央财政补助的。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多年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是1995年的42倍,投资项目9万多个。(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作业(3)

一、单项选择: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四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2、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新疆()和平解放,(B)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1950年、1955年,B、1949年、1955年,C、1949年、1949年,D、1955年、1955年

3、公元前101年,汉朝设使者校尉,率士卒数百人,在轮台、(B)一带屯田积谷,以供往来使者,这是汉朝在西域设的第一个据点。A、新和 B、尉犁 C、新源 D额敏

4、下列不属于西域传统乐器(D)A、琵琶,B、箜篌,C、角,D古筝

5、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喀喇汗王朝、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三个时期,至明末,先后有维吾尔、(B)、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6个民族信仰,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随着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穆斯林的迁入,目前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达10个。

A、蒙古 B、哈萨克 C、锡伯 D、汉

6、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是指(C)。A、新疆民兵 B、新疆预备役 C、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B)、文化观;“四个高

度认同”指: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A、世界观 B、宗教观 C、人生观

二、填空题

1、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臵十分重要。

2、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各族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谊。

3、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大陆上各民族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全面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自觉地注重各兄弟民族的共同发展,使各兄弟民族在现代化中走上繁荣发达富强的发展道路,才会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同时大家也认为,这个理论和因之形成的新的学术体系还需要作许多专门课题的研究,以使“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得到完整的发展。

2、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主要正确和把握社会发展与民族问题主从关系。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辩证关系。

3、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有哪些?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时代的主题,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更快地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与内地和沿海等汉族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彼此间的差距还呈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的存在,尽管主要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如果听任差距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自强自立观念和能力,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案例分析

7.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 篇七

实践证明,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新疆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双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双语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将简单介绍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基本情况,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转变观念满足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

二、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基本情况

由于新疆特殊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新疆双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为了推动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系列政策和规定。2011年,新疆教育厅围绕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根据该规划,新疆计划到2020年,学前双语教师达到2.33万人,中小学双语教师达到14.22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1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11.33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7.72万人)。而据新疆教育厅当时的统计,截至2009年,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岗位教师共计0.92万人,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有2.75万人。可见,仅就数量缺口而言,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向更快、更好的方向转变,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良、专业水平过关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团队,深化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明确在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巩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基本技能,培养一批能够为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贡献一份力量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双语教师培训是提高双语教师整体素养及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截止到目前,已经有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得到了专业的教学培训,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为新疆的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过程中的需求现状,笔者对新疆教育学院2013—2015年度在校参加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学员开展了以培训需求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329名参训学员中有1735名教师认为双语培训活动还有待改进,占比74.49%,其中以“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完善内容”、“实效性”、“培训时间安排”五项内容占比较高,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1.对培训模式完善的需求。如表1所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众多需求项目中,对培训模式完善的需求占比达到29.7%。当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延续传统的教师“进修”模式,受训教师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学段、专业进行编班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虽然压缩了培训的时间,节省了培训资源投入,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受训少数民族教师的特殊性。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少数发达地区双语教师的汉语培训工作开展较早、覆盖面较广,所以教师的汉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在少数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受地域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只能自学汉语,其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在相同环境、相同进度下,由于基础不同,学员肯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打击部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影响了培训活动实际效果的发挥。

2.对课程设置改进的需求。从表1所示可以得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对课程设置改进的需求也是极为迫切的,当前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主要以培训学校为准,受地域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条件限制,很多参与课程设置的教职人员对其教学活动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其设置的课程与教师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并不理想。

3.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内容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双语教师的培训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位居第四,占总需求量的15.6%。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们不仅要拥有一般教师的备课、讲课等能力,还要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较强的语言能力,因此就需要加强专业的技能培训。当前,由于民族地域限制,培训学员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存在明显的“瓶颈”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应强化教学技能培训的手段,以教学技能带发音能力、带写作方法,保证培训活动的实效性。

4.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效果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双语教师的培训对培训实效性的需求位居第三,占总需求量的18.7%。由此可见,我国在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的培训机制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借鉴传统的经验,深化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提升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效果的目标。

5.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时间安排上的需求。如表1所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对培训活动反映最为激烈的就是培训时间的安排,有15.6%的教师表示当前施行的两年制脱产学习对其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巨大,从现实角度分析,两年制脱产学习虽然保证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系统性的培训学习,但是其完全脱产的设置影响了教师所在单位的正常教育活动,同时因为培训学校位置与教师任职位置往往相距甚远,这样有家庭的教师在培训中饱尝思乡之苦,对参训教师个人而言略显苛刻。

四、转变观念满足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的策略分析

1.建立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模式。教师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就已经作为一名学生了,因此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就要建立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融入多元化、弹性的教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以后的教学之路。

2.改进课程设置。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活动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与教师需求脱节的现象,教育培训主体应转变观念,放下身段、强调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可以施行课程设置的“三三制”,改变当前的课程设置组成员结构,课程设置组应包含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主要把握课程的合理性;应包含双语教育发展较快和较慢区域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代表,主要把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应包括双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要把握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三三制”的设置能够保证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加倾向于基层教师的需求,同时满足课程本身的合理性和专业性。

3.构建科学、合理的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机制。根据目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水平效果来看,的确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增加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数量上面,但是如果只注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数量上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在培养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质量,通过构建更为科学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考核制度,对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与审核,确保“培训一个,管用一个”。

4.实行弹性学制。弹性教学制度能够更加契合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需求,让学员自主选择参与培训的时间、参与培训的模式,甚至是选择参与培训的难度,保证每一次培训活动都能够有针对性的作用。

实行弹性学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汉语基础选择汉语的不同阶段进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自己所需的汉语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进行巩固学习。同时,双语培训实行弹性学制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分阶段的完成学业。所以,双语培训实行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五、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要解决好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建立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模式、改进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机制等方面下手,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切实发挥好双语教育在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方面的战略作用。

摘要: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双语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推行双语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需求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过程中的需求现状,对新疆教育学院2013—2015年度在校双语培训学员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洁,陈丽.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现状的若干思考[J].民族翻译,2011,(01):86-90.

[2]闫新红.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以喀什南四县为例[D].喀什师范学院,2012.

8.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效性分析 篇八

摘 要: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国家在教育政策上有着比较多的倾斜。因为教育关系到国家发展,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已经实施了多年,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世纪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语言政策,这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根据当前新疆地区双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双语教学在总结了实践经验以后,对教育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使得双语教育发展迅速。本文根据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情况,探讨如何以有效的措施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95-01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新疆正在全面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这一举措将对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双语教学中,新疆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日益完善,双语教学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双语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突破。不过,在双语教学发展中,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双语师资质量不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双语教学实践中还不能完全科学认识双语教学。所以,本文针对新疆地区来探讨如何开展双语教学,以期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一、做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集合少数民族学校的精英、骨干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制定双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在双语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双语学习情况和双语能力水平,尤其是要严格按照学校教师的双语授课能力来做好相关内容的衔接、制定工作[1]。要注意的是,重视利用好有地方特色的双语对照教材、双语阅读图书和双语参考资料等双语教材。这类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为学生掌握教科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提供方便,因此它更应该体现和接近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背景。基于这个原则编制的双语校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双语双文化水平,不会使学生的母语水平受到影响。另外,可以帮助学生自学不会对学生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干部需要和教师们联合协作,解决双语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学校应该按照本校的师资条件开发利用好双语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学校的主管领导需要强化管理,科学评价考核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效果,然后把这些考核结果当作教师双语教学业绩的重要参考。

二、建设双语教研网络平台建设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该认真建设双语教研网络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双语教研网络平台中打造双语教学“学习模块”、“案例研究模块”等等。把双语教研的先进思想理念及研究内容、方法等传递给一线双语教师,让他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育认识,学会教学方法,积极主动服务于双语教研工作。而通过强大的双语教研网络平台建设汇集丰富的案例研究资料,图文、视频并茂。还可以在平台建设中收录专家指导资料,以帮助一线双语教师接触到优秀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资源。并在这个平台上给广大一线双语教师提供交流双语教学经验,分享相关教学成果,探讨相关教学问题的平台,以集合优秀教师的智慧解决各种教学难题,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提供更多的有益建议,这对双语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2]。

三、认真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有效性,要对双语师资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强化培训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具体来说,为确保教学质量,对双语教师的资质选择应该科学而严格,不符合条件的教师不能参加培训。对双语教师的考核需要有一套操作性强的汉语授课能力考核方案,培训教师不但汉语水平考试要达标,还需要有较好的汉语口语、授课能力及基础知识。另外,要重视实习工作。参与培训的教师实习通常是安排在第四学期,以三个月为期限。然而三个月的时间对于培训教师来说,他们的讲课实践并不多,也影响了其授课能力的提升。因此,教育部门以及培训院校应该对教师实习所在学校的实习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培训过的教师有足够的上课时数,渐进式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就是,针对参训教师所使用的国家通用教材,应该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如今,很少少数民族中学所使用的汉语教材都是国家通用的,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师们的教材使用进行培训,让教师对课程内容更加了解,教学方法更加规范。要从第二学期开始就实施教材培训工作,而参训的教师则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每节课的备课与试讲都应该全力以赴,让参训教师进行相互点评,最后作为成绩考核重要依据,督促教师持续加强双语教学能力的锻炼。

四、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对于民族地区教育人才培养的,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距的重要方式。在双语教学中,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根据时代特色增添进新的教育理念,同时,现在我国新疆双语教学采用的新的教材,更加匹配新的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效果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陈妍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双语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16.

9.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篇九

——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同志

发布者:刘亚蓓

时间:2013-09-06新疆教育信息网

1.您是自治区党委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是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人,您是如何看待双语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

答:你好!首先感谢媒体记者对双语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认可。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与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和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偏低的问题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升学、就业、走向全国的重要因素。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提高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自治区开展了双语教学实验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那个时候规模很小,2000年双语班学生人数还只有4000人左右,况且教学模式和制度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2004年自治区党委作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之后,特别是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族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双语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2年9月,双语幼儿园、中小学双语班和民考汉学生已达到167.86万人,占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的66.61%,比2008年增长了110.40%。其中,中小学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在校学生达到122.36万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59.33%,比2008年增长了213.7%。近几年,我一直关注着双语班的教育质量,特别是在基层学校调研的时候,在同教师和学生交谈中,我感到,较之以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双语教学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2年全区双语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也表明,监测样本中双语班学生汉语水平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汉语和数学平均成绩都好于普通班。与此同时,由于重视和加强母语教学,母语文教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由于工作的关系,每年高考过后我都要向阅卷教师了解母语文水平情况,让人高兴的是,母语与汉语一样,水平逐年提高。

2.您是否可以谈谈,在少数民族教育得到很好发展的大背景下,自治区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

答: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多数民族在它发展的过程中都创造、丰富、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且每一种语言文字都承载着本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品质,是该民族千百年来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经验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母语对民族个体和群体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除了采取积极保护措施之外,还必须通过教育来有效传承和发展。然而,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从来不可能是封闭发展的,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下,各个民族要想不断发展进步、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社会,每个民族群体就必须在传承本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习好国家通用语言和主流民族文化,以及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国家积极倡导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我想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学术界对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种,每一种界定都有它自身的道理。但综合各种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通俗的讲,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那么,紧接着你会问一个问题,自治区为什么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呢?这是因为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实践证明:一是推进双语教育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学习双语、掌握双语、运用双语,可以使我们扩大族际间交流,优化语言环境,更多更好的学习、借鉴各兄弟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开阔视野、广纳信息、增长知识。二是推进双语教育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成千上万高素质民汉兼通的人才和劳动者。而少数民族要很好地参与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在日益进步的高科技、高智能、自动化、工业化的环境中,前提必须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实施双语教育,培养大批民汉兼通的各民族优秀人才和劳动者,无疑是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各民族群众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基础条件。三是推进双语教育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而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一个重要桥梁就是族际间的交流和沟通。实施双语教育,使得少数民族青少年从小就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和母语,了解包括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利于形成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同时,实施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增强国家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更有特殊重要的意义。3.您认为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中自治区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答:积极、稳妥、有效是双语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所谓积极是要有积极的态度,所谓稳妥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所谓有效是要有教学质量的保证。推进双语教育工作,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能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指出,“双语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合实际、循序渐进。”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同志多次强调“推进双语教育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哄而上’。”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各级政府应当根据自治区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确定双语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自治区的规划是这样的: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这是自治区的平均水平,各地可以参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本地的任务和目标。语言学习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高于自治区的目标,语言学习条件差的地区要力争达到这个目标。对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小学起始年级,城市和县城学校一般采用模式2实施双语教育,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采用模式1实施双语教育;农村学校可根据双语教师及学生的实际,采用模式1或模式2;也可以根据群众的意愿保留一定数量的普通班。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双语教育的模式,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避免一刀切。那什么是普通班、模式1和模式2呢,您能介绍一下么?

我们讲的普通班是指少数民族中小学全部课程使用母语授课,同时加授汉语言课程的教学班级。双语教育模式1是指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双语教育模式2是指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音乐、美术、体育、德育等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我想强调双语教育两种模式与普通班教学模式都是现在学校中常规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求各地从教师、语言环境及家长要求等实际出发,从起始年级实事求是的做好教学安排。我们在积极推进双语教育模式的同时,对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体的普通班模式,也可以根据家长选择保留,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边远地区,双语教师短缺,就要办好普通班。4.国家和自治区在支持双语教育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重大政策? 答:2004年,自治区党委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21世纪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2005年,自治区党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确立了双语教育从幼儿抓起的工作思路,同时,自治区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使新疆学前双语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新疆双语教育提升为国家战略,会后,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保障双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新时期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双语教育工作开始步入稳步实施、有效推进的轨道。

5.国家和自治区对学前双语教育发展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

答:2008年到2012年,国家和自治区投入50亿元资金,实施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其中,在七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阿克苏地区、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及其余地州的九个贫困县市投入20.9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双语幼儿园2237所;投入保障资金29亿元,用于农村双语幼儿园幼儿伙食补助、公用经费、免费教材、配套设备。除此之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口支援省市和部分社会团体、企业也积极捐资建设了一批双语幼儿园。这些经费的投入极大改善了我区学前双语幼儿园办学条件。与此同时,自治区制定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规定农村双语幼儿园按1园5个班7人配备教师,不仅解决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幼儿园教师待遇。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学前双语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率大幅提升,免费受教育面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农村最漂亮、最舒适、最安全的建筑是双语幼儿园。各族群众送子女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全区顺利实现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目标。2012年9月,学前两年双语班和民考汉幼儿达到42.61万人,占学前两年(5-6岁)少数民族适龄幼儿数的92.03%,比2008年增长了102.81%。6.上双语幼儿园的幼儿都享受那些优惠政策?

答:七地州及九县市5-6岁的农村在园幼儿,享受每生每年1000元伙食补助,每天4.5元,解决了孩子们午餐问题;每生每年90元的幼儿免费读本,使孩子们可以用到免费的幼儿读本;每生每年300元的幼儿园公用经费,可以保障幼儿园的正常运转。此外,从2013年起,中央还将比照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建立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简单讲,在农村双语幼儿园实行的是免费教育,极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7.国家和自治区对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方面给予了哪些资金投入?

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国家和自治区在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善办学条件的工程项目。例如:2009年以来,已争取中央投入2.67亿元,实施了12所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项目;2008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落实建设资金5.6亿元,改善了农村教师宿舍的条件;落实国家专项资金1.49亿元,建设了新疆幼儿师范学校等6个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基地;2010-2013年,中央和自治区设立专项资金7.6亿元,实施“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支持新疆双语学校建设854个计算机教室,40715个“班班通”教室。此外,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重点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双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实施这些重点工程,使双语教育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8.自治区在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双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张春贤书记指出:“注意提高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家长所关注的,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努尔·白克力主席强调“要对双语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学段衔接、升学政策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研究,仔细论证,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自治区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双语教学质量建设工作。一是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2009年以来,先后制订了各学段双语教育的指导纲要、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二是加强教学指导,科学引导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专家赴基层指导教学,定期开展教材教法培训,通过远程同步直播示范课活动培训双语教师。三是建立督导评估制度,促进双语教育工作走上科学发展轨道。调整双语教育招生考试政策,制定双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完善双语实名制系统,督促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四是加强双语教育研究,积极探索有效推进双语教育之路。成立双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双语教育研究会,启动双语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双语教育研究初见成效,许多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教育行政决策的依据。

9.教材建设对提高双语教育质量非常重要,请问,自治区在双语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材。张春贤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我为主,编写符合新疆双语教育发展实际的各级各类教材。2012年,自治区启动了新一轮教材修编工作。一是成立了自治区双语教育教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撰委员会,加强对教材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管理;二是自治区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新疆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供模式2双语教育班使用的语文教材;三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旧教材,2013年秋季学期,汉语教材、学前双语读本等起始年级新修编教材将投入使用;

四、为教师统一配发双语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做到人手一册。

双语教育资源制作和应用是改进双语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自治区已经把教学资源建设摆在了重要地位,一是投入专项资金4500万元,制作学前双语教育DVD教学光盘以及双语幼儿园教师电子培训资源并免费配发;二是组织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收集了近万个课件资源,丰富了双语教育资源,调动了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三是不断完善新疆远程教育网资源库建设。今后,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快学前和中小学优质双语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采取自主开发、译制、引进以及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建设和整合资源,尽快建立起涵盖学前和九年义务教育各年级课程资源和各类专题资源的双语教育资源库,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为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提供条件保障。

10.当前,少数民族同志十分关心本民族语言文字发展问题,请问,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中,我们是如何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

答:在前面我讲过,双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包含两种语言和文化内涵。在双语教育中,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独特的,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既是手段更是目的。我们在积极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一是双语教育两种模式中少数民族语文课程是重要基础课程,是中考、高中学考和高考的必考科目;二是在双语教育两种模式中,除少数民族语文外,还有一些课程,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模式一课程设置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课程课时分别达到小学、初中、高中总课时的57%、51%、52%;模式二课程设置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课程课时分别达到小学、初中、高中课时总数的35%、28%、22%;三是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保留民语授课普通班,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四是加大民语文教师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师的培训,提升民语言教师授课能力;五是积极开发和引进优质民语言教学资源,辅助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在双语教育推进过程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并没有被削弱,而是得到了保护和加强。11.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倡导和鼓励各民族学生互学语言的? 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交往过程中互相学习语言,存在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双语现象。在南疆喀什、和田等地长大的汉族同志相当一部分都会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同样,在北疆乌鲁木齐等地长大的少数民族同志也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阿勒泰、塔城长大的汉族同志能讲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很多蒙古族、锡伯族同胞能使用两三种其它民族的语言沟通交流。实践证明,新疆各民族群众在长期开发建设新疆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不在少数。

自治区积极倡导各民族互学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鼓励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一是积极探索在汉语授课学校开设少数民族语文课程选修试点工作。从2010年起,在部分地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进行开设少数民族语文课程的试点,民考汉学生作为必修课程,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和其他年级民考汉学生自愿选修,每周安排两到三节课,通过增加周总课时数解决课时问题,并组织专家编写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在自治区免费师范生课程设置中,汉语言班级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课程并作为必修课,以适应基层学校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需要;三是举办民族语言教师培训班,选送在民语言授课学校或民汉合校担任教学工作的母语为汉语的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提高沟通能力,提升教学质量。12.我们知道,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关键,那么,自治区在培养、培训和招聘双语教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自治区高度重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培养方面,2007年率先启动实施双语特培生培养计划,以“免费、特培、定向就业”方式,吸引有志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学子就读师范,补充农村学校双语教师。到2011年累计招收双语特培生4619人。2012年实施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当年招生3155人。师范院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双语教育能力,将少数民族语言基础课程纳入母语为汉语学生教学计划,将少数民族师范生纳入相应级别“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双语教师培养的有效机制,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在教师培训方面,自2003年以来,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双语师资培训资金3.48亿元,安排1.97万名教师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一年或两年制培训,其中1.62万名教师已完成培训任务,绝大多数已成为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加强新聘双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已对5.05万名新聘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大大增强了双语教师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师招聘方面,制定了公办中小学统一招聘和突破编制按需补充双语教师等政策,加大以农村双语教师为主的教师补充力度。2006-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和双语教育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共补充中小学双语教师3.7万人。2010-2012年实施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计划,补充双语教师1.35万人。同时,2003年以来,通过援疆省市支教、城镇教师支教、大学生实习支教累计派出5万余人次赴农村学校双语教育岗位支教。2012年9月,学前和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双语教育岗位教师7.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66万人,占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数(15.93万人)的41.81%,比2008年(2.483万人)增长了168%。

13.社会上有些人担忧少数民族教师会因无法从事双语教育而失去工作,请问,在推进双语教育工作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吗? 答:肯定不会。

建国以来,少数民族教师肩负历史使命,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为自治区的普九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在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改革工作当中,许多少数民族教师积极适应双语教育工作的需要,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专业基础知识,实现了由“单语型”向“双语型”教师的转变,成为了幼儿园和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和中坚力量。在目前推进的双语教育工作中,少数民族教师仍然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近五年来,自治区把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招聘工作上。截至2012年9月,幼儿园、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达到7.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6.66万人,占双语教师教师总数的87.29%。

但是,也有一些少数民族教师,由于年龄较大,汉语基础偏低等原因,很难胜任双语教学工作。自治区在对这部分教师过去工作充分肯定的同时,对他们也是非常关心的。张春贤书记多次要求:“注意使用好少数民族教师,使他们工资不减,岗位不退,历史地看待他们的突出贡献,要让他们有事业,有岗位,有课时。”我们按照春贤书记的要求,从维护各少数民族教师的利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的角度出发,一是要求各地根据群众意愿适当保留以母语授课为主的普通班,让不能胜任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继续任教;二是科学规划双语教育模式1和模式2的发展规模,让汉语难以达标的少数民族教师在双语班母语授课课程中担任教师;三是鼓励汉语难以达标的少数民族教师转型从事德育、思想品德、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学任务,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四是因年龄和个人原因不能从事教学任务的少数民族教师继续留在学校,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教学及教辅工作,做到岗位不退,身份不变,工资不减,待遇不降。14.如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答:双语教育是推动现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多种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张春贤书记多次强调,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新疆的区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新疆的优势。他特别强调指出,各民族之间都要互相欣赏,真正地把彼此当作兄弟姐妹。新疆文化多元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很高兴的事情,也是值得我们很骄傲的事情。我们要深刻领会张春贤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把对新疆精神的追求落实在有效推进双语教育的具体实践上,加强对学生的现代制度、现代知识、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理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强化学生的 “四个认同”意识,促进各民族学生树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现代理念,推动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形成,建设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形式。持续不断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对于培育双语班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音乐、美术、体育国家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一体多元、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教育。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校地方课程建设,把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内容融入课程建设之中。要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体操、绘画、书法、文化长廊、体育等形式,努力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如何让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推进双语教育的工作上来?

答:群众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一是深入开展双语教育政策和十年双语教育规划的宣传, 让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家长到校体验、感受双语课堂教学。三是支持广大群众学习双语的创新活动,通过口语大赛、有奖征文、技能评比等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学双语用双语。四是热忱欢迎各族群众、机关干部和专家学者对我们的双语教育工作建言献策,也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以及来信来访、政务微薄等途径,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我们改进工作,促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16.当前双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就当前来看,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双语教师数量短缺,队伍不够稳定,这是制约双语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二是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教学指导不够到位。督导、研究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质量监控和评价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三是一些地方存在不顾客观条件、急于求成选择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影响了双语教学质量和平稳发展。双语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场变革,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推进这项创新工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通过扎实的工作实践和理论创新来逐步解决问题。

17.今后一个时期双语教育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推进双语教育要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2011年自治区出台的双语教育发展十年规划,明确规定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新疆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战略目标。张春贤书记指示“要加强对规划的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让基层干部人人吃透精神,抓好落实,抓出实效”,努尔·白克力主席强调“规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的,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抓好落实。”从规划执行两年的情况来看,规划完全符合双语教育发展实际,完全符合双语教育发展规律,完全符合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双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是继续落实双语教育十年规划。

落实规划,一是要抓好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我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向基层全面解读自治区双语教育政策措施,解答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双语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还要求,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学习纳入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的内容,单列课时,通过学习宣传工作,让基层干部吃透精神,把握政策。二是各级政府要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修订当地的双语教育发展规划。三是各个学校要坚持积极、稳妥、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双语教育模式,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四是抓好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培训工作,完善招聘补充制度,努力满足双语教育推进工作的需要。五是重视和加强母语文教学工作,确保母语文教学水平稳中有升。

上一篇:期末作业考核教育督导下一篇:一起去旅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