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2024-09-25

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10篇)

1.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一

十八大精神解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特色’的说法开始流行。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两个不走’,什么是‘老路’,什么是‘邪路’?”12月3日,德州晚报邀请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了解读,同时结合德州实际及晚报工作特点进行了指导。讲座近两个小时,德州晚报全体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

史成志作了题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讲座,对十八大召开背景、主题及十八大架构等进行了解读。史成志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三部分内容。其平实易懂的语言,贴近实际的事例深深吸引了听众,不时赢得会心的笑声。

史成志的报告不乏精彩语言,对重点问题的解读一针见血。

澄清两个误区

史成志对两个容易被误读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误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史成志解读: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做是大厦,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地槽,毛泽东思想就是地基。地槽、地基在外面看不见,但却是大厦的根基。

“对于这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和进程的重大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有了明确的阐明。”史成志解读说。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构形态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基本原则+中国特色。【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精神解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在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基本原则,就没有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

1、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消灭了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5、国家正在消亡,失去了政治职能;

6、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生活民主;

7、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创新:

1、以发达生产力为先导,兼容不发达;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消灭了剥削,但存在阶层差别,局部可能还有阶级斗争;

5、一国两制,以社为主;

6、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7、努力逐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宝贵经验比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像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这正是因为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准备如《论十大关系》,其中提到的平衡、协调、统筹兼顾,与今天的科学发展异曲同工,统筹兼顾概念就是《论十大关系》首次提出的。物质基础像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今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很多工业重点项目,如胜利油田、鞍钢、首钢、莱钢、宝钢等,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做是大厦,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地槽,毛泽东思想就是地基。地槽、地基在外面看不见,但却是大厦的根基。

误区二:两个“翻番”

史成志解读:第一、这不是指每个人的具体收入;第二、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人均收入;第三、两个翻番也不是单纯的收入翻番。“两个翻番”只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一定要注意,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两个翻番,是从全国范围内说的。【十八大精神解读】文章十八大精神解读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史成志解读,第一、这不是指每个人的具体收入,不是说你现在的工资是5000元,到时工资收入一定就能到1万元。第二、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人均收入。现在各地都在搞两个翻番计划,像我们山东数据高于全国,那么我省的翻番最起码不会拉全国后腿。但我们德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较低,甚至尚达不到全国平均数,那么我们到时候就不止是翻一番,可能就是翻一番半。第三、两个翻番也不是单纯的收入翻番。不是现在你和他的工资分别是5000元和1000元,到时候就变成了1万元和2000元。因为收入翻番还要均衡贫富差距,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史成志强调,虽然媒体比较多地宣传了“两个翻番”,但实际上,“两个翻番”只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

详说“特色”

“中国特色”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史成志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发展后革命的设想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先革命后发展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不断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实践探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践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两个词开始流行: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早已经界定,那么这个“中国特色”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史成志解读说,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找到这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马克思最初的理论设想并不一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定中,社会主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但马克思的设想仅仅局限于理论,他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实现。而我们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直在实践中寻找到的正确道路,中国90多年探索正确道路的艰辛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

理论特色是指我们的党从建立初期就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党的一大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十八大精神解读】默认分类http:///article/。到1945年七大,我们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确立了“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今年十八大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所以说,党不断地在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特色是指我们的理论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符合中国国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 “以苏为鉴”的同时要“以苏为戒”,这说明党清醒认识到苏联经验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比如新加坡经济发达,但我们也不能照搬新加坡发展经验,因为新加坡是小小的城市国家,没有城乡区别,地盘小,人口小,差别小,所以他们的经验我们只能借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其实就是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政策在不断调整,比如30年前,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0年后的今天,我们鼓励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流转。时代在发展,每个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2.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二

党的十八大精神将是未来十多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指导方针和思想武器。如何领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将其联系高等教育实际,抓好落实,是我国高等教育界当前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十八大在建党方面提出了很多战略新思维,值得我们关注和领会。就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言,党的十八大精神可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将科学发展观第一次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层面;二是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新思路;三是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的要求[1]。如果将建设善于学习的党、服务的党和创新型的党作为目标、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方法论来理解,那么,一个更为重要的课题,就是我们的党会以什么样的气质出现在世界政坛之上。党的十八大提出用“充满自信”来展望我们党新时期发展的目标和状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也第一次清晰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幸福未来的发展信心。

高等教育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领会和关联。笔者认为可以从三句话来理解:一是有一定规模基础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二是有质量的就业;三是建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新特点。这就是说,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新模式。那么,什么是“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具备哪些特点,如何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教育以及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将会带来哪些历史性变化,都是高等教育界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和现实基础

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 即什么是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我国在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方面有无足够的现实基础?

(一)何谓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

这可以从品质和影响力来分析。

1. 品质。

一个自信的高等教育,一定是以品质为基础的。品质,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生命线。没有品质的高,就不会有自信。品质的外显特征之一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的水平则是看多大程度上为全人类的知识大厦做出贡献。而影响力,则是高等教育自信的最直接的内涵反映。

2. 影响力。

影响力的大小,从总体上讲,取决于我们对外国同行高校的影响的程度。当我们对外国同行高校的影响力大于外国同行(所谓外国,不是外国的全部,而是外国的单体国家,或指任何单个国家)对于我国高校的影响力,则为正影响;否则,则为负影响。自信与正影响成高相关。影响力,具体分为三因素:思想、制度和自然人。一个自信的高等教育必然有影响他人(国)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制度以及活跃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的学者和专家[2]。因此,要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我们就必须努力准备好三件事:有越来越多的思想走出国门,影响他人(国);有越来越多的办学制度,为他人(他国)所借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为外国同行高校出谋划策和建言献策。这就是自信的高等教育最集中的浓缩。

(二)为什么要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

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理由:

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三个自信”,我们党就会有行动上的自觉,就能做到理想信念持久、政治立场坚定,前进道路上不懈怠、不动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于伟大的科学实践、辉煌的建设成就和不懈的探索创新。自信的党,将会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道路自信”;自信的党,体现在理论的先进性和不断发展上;自信的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根本保障的坚定性”,即“制度自信”[3]。建设自信的党,为我们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目标源泉。我们要不要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似乎是无须论证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如何建设。

二是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胡锦涛曾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同时指出,我国要尽快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变,尽快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4]。与此相似的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5]。《教育规划纲要》还指出了到2020年,让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6]。总之,两大规划纲要,互为支撑,目标具有高度相关性。强国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一脉相承。而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高等教育能否自信起来。当我国的高等教育充满了自信,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才有希望实现。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要建设人才强国,归结其根本,就是我国高等教育,要出思想,要多出思想,要多出影响全球的思想;要更多创新和探索,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制度,要有更多影响世界同行的办学制度;要有更多的自然人,身在国内,却能活跃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这不仅是落实两大规划纲要中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更是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使命所使然。

三是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一直是公共外交的主要力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高等学校拥有规模最大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双高”的专家队伍;二是高等学校的教师在发挥公共外交作用方面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三是高等学校因为广招国际学生而存在着密切的“师徒”关系,这些非官方的情感纽带,往往能够起到政府外交所难以替代的作用。结合“自信”的高等教育的三个主要特点来谈,自信,意味着有思想影响他人(他国),有制度供他人(他国)借鉴,有专家为他人提供智力服务(自然人流动)。那么,公共外交职能的更好发挥,不仅可以依靠高校,而且必须依靠高校。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就能做好公共外交的全部工作,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或舍得浪费高校所拥有的丰富的公共外交资源。一个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必然对公共外交职能的发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有没有足够的现实基础

我们姑且从知识生产、大学排行、合作交流三个视角做一分析。

1. 科学研究。

我国过去十年的科技论文数已经跻身世界前二,论文引用率稳步提升,位居世界前列。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知识创造已经具备了较为强劲的实力,自信有了较大的提高。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相关统计: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年共发表国际论文83.63万篇,排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519.14万次,排世界第7位;高被引论文数量增加到5856篇,排世界第6;热点论文数为196篇,排世界第5位[7]。

2. 大学排行中我国大学的进步快。

相比之下,世界大学排行中我国高校的排名情况变化较大。首先是中国(两岸三地)进入世界大学排行前200名的大学数量在稳步增加。2009年和2012年间,在泰晤士报的排行中,中国大学进入前200名的,由6所增加到了13所。同期,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排行中,中国大学也由1所,增加到了7所(数据的由来见下页注释 (1) )。其次,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的位次,也在逐年递升。同时,在世界大学排行中还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居于400-500名的排名变化是,每当美国一个高校出局,则往往由中国的大学补充上[8]。

3. 国际交流与合作范围广且有深度。

近十年来,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几乎没有未来到过中国的。他们与中国同行的交流之频繁、探讨之深刻,是历史上少见的。一些著名大学校长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纷纷支招。对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这些一流大学的掌门人几乎异口同声,充满信心。斯坦福大学亨利森校长称,中国将在未来20年出现世界一流大学[9],耶鲁大学莱文校长则称,“越来越多的顶尖学者将会被北京、上海等地的职位所吸引”;相比之下,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高等教育大国却不得已不削减高教经费[9]。同样,这些年来中国访问的国际一流学者,可谓车水马龙。他们或来参加评估,或提供讲学,或指导合作科研,访问的频繁程度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我国大学国际合作交流的丰富与深化,也体现在留学生规模的增长上。2011年,来华留学生规模创造了历史新高,总人数达29万人[10],留学生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

以上三方面,固然不能反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但是至少由此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即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具备自信的基础。

三、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举措与对策

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是需要解决目标和方向问题;二是需要解决途径和保障问题。

(一)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

简单地说,就是要从亚洲阵营中冲出去,跻身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条件有三:有一流水平的学者队伍;有一流水平的知识产出;有高等教育的辐射力,即影响别人的意愿和能力。三者互为关联,没有一流学者队伍,则没有一流水平知识的产出。没有一流学者、没有一流知识产出,影响他人、他国的能力也就是奢谈了。如果加上有能力影响,再加上有服务他人(他国)的意愿,那么,进入世界高等教育一流方阵的基础也就具备了。

(二)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途径

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要为凤凰筑好巢;要为大学车轮前进添好油;要为制度创新培好土。

1. 要为凤凰筑好巢。

大学是大师荟萃之地,没有大师的荟萃,资金再充裕,也堆不出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大师有可能荟萃吗?目前,我国大学的学术氛围怎样?具不具备荟萃一流大师的条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国高教界同行回答。英国从事国际大学排行的专家,感叹中国大学在国际位次上的上升。他们认为,之所以中国的高校进步如此之快,原因之一是政府的强力投资。为什么这样说?问题是最近十年英国高教拨款不增而减。他们的意图也许只是要影响英国政府如何切蛋糕,他们也许没有看到中国的实力,中国为大师提供了英国大学所给予不了的尊重和条件。条件相等情况下,尊重是一重要的砝码。在这一方面,我国有特殊优势。回到那句老话:筑好巢,方能引来凤。就目前而言,我们的工作虽然可圈可点,但也有不尽人如意之处。在吸引国际学者和大家方面,我们确实做得不错,这得益于我们的制度灵活;然而,我们在留住人才的方面,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今后的努力方向是要确保大师们“来得了,留得住”。与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相关的还有,我们也要关注我们的学者和专家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努力让我们的本土专家学者“出得去,回得来”。

2. 要为大学之车添好油。

这实际是一个财政投入问题。大学财政按自主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自主性的(如拨款等);一类是自主性的(募捐和基金投资收益)。大学发展从来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私立大学,如二战时期及以后一段时间MIT的腾飞与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受财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好的时候,政府财政宽裕,大学可能获得更多拨款;市场不好的时候,政府财政紧缩,大学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大学能否持续辉煌,或者说能否追赶上一流,关键是大学的财政自主能力。财政自主能力强,是大学千秋万代持续辉煌的根本。那么,财政自主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大学经年累月所积累下来的大学基金(募捐所得)。有人称,拥有多少基金与大学排名成高相关[11]。而对大学基金的投资以及因投资所产生的回报,是大学财政自主能力的秘密武器。当大学基金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大学的基金效应就会显现出来。试想哈佛大学拥有基金300亿美金之多,年投资收益率为16%以上[12]。因此,当美国大学拥有中国国内的基金投资权(QFII)时,我们的大学何时获得?应不应该获得?

3. 要为制度创新培好土。

浇水培土是园丁的基本职责。而园丁长就是政府。中国高校孕育着丰富的创新思想。固然在产生新思想的时候,也有不成功的教训,甚至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但是,我们若不鼓励新制度的探索,就无法形成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制度特色。我们的现代大学制度,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这些舶来品做出过历史贡献,但离建设充满自信的高等教育还有距离。在追赶一流高等教育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与狼共舞”;但我们在跻身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时候,就必须“狼豹共舞”,即你是狼,我是豹,你有你的实力,我有我的爆发力。如此,才有特色;如此,才能最终不被“狼”所看轻。一句话,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应该以狼为参照,却不能跟在狼后面亦步亦趋。园丁长即政府,应该做什么呢,那就是要创造条件,允许大学主动探索,放手让他们探索,让他们探索无忧虑,让他们探索过后有积极回报。

四、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效益预判

建设充满自信的中国高等教育,效益是难以穷尽的,择其要者大致可以有三,即因为要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的自信,有可能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确立远景目标提供哲学思路;有可能为提炼、包装和输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有可能为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做出贡献。

第一,发展标杆。对于我国来说,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有两大标杆:一是亚洲标杆(以东亚为主,但不局限于东亚);二是英美(不仅仅指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标杆。无论我们的发展速度有多快,我们必须从亚洲的方阵中脱颖而出。超越了亚洲方阵,意味着进入了世界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进入第一方阵以后,能否能够持续留在此方阵,或者说,在亚洲第一方阵中是否能够进入有利地位,则又要看天时、地利和我们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如此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路线图也就基本清晰了。路线图既表明方向,也确定阶段性目标;有方向,有阶段性目标,远景目标就已经被置于可操作性的层面。一句话,冲出亚洲方阵是自信的开始,进入并持续留在英美第一方阵之中,毫无疑问,是充满自信的基础。

第二,由借鉴到输出。世界高等教育从来都不是独守其善的,大学发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未来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35年,从来没有在“借鉴”上松懈过。尽管不能说我们已经学到,且已经学好了世界上高等教育的最优秀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学习先进的方向依然不变,我们的学习热情依然不减,即便是当代我国的重要立法和重大规划纲要,无不在吸取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基础之上而综合研究统盘考量后做出的。可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重大目标的确定和《教育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无不体现着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子。

然而,我们要不要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已经为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甚至追问,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更好地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贡献,都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另一层面的重要问题。假以时日,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冲出亚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代的实践和探索,能够成为我国,乃至于国际组织和机构援助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主要的参考模式;如果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为部分或者很多国家提供高等教育发展的睿智思想和可操作性制度;如果我国的学者和专家能够为其他国家建言献策,那么,这是不是我国高等教育自信的展现呢?当然是。当充满自信作为一种“气质”形成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气场”就会出现,这就是自信,准确地说,是充满了自信。

第三,服务政治外交的主要推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可能成为我国国家政治外交的一枚重要棋子。当然是否能成为,需要看态度的不同。概括而言,有两个态度,一是意识“被引导”,二是“自然而然”。所谓被引导,就是说,当政府发现了高等教育的外交功能而巧妙利用之,高等院校被推着走,有外部“驱力”,但主动性不求强。所谓“自然而然”,则是指大学愿意且主动将自身的外交功能加以充分发挥。大学拓展其外交功能,说得保守一点,就是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说的积极一点,就是大学展现自信的重要途径。当大学的公共外交功能成为大学的自然追求,就是国家外交与大学发展的一次辉煌的交汇。如此,可以设想:我国的公共外交将会自然而然地解决三大问题:实现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的融合;调动公共外交最庞大的人力资源群(高校教师);让高校有机会介入我国的国际援助事业上,这也就是说,将我国政府的对外援助,特别是经济援助的发展的可持续,找到了信得过的智力基础。一言以蔽之,高等教育发展服务于国家政治外交,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政治外交中获得自信。

参考文献

[1]琪琪.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当以“三个自信”为纲.[EB/OL].[2012-11-23]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9875848/1.html.

[2]洪成文.建设影响世界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2-02-20.

[3]本报评论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EB/OL]. (2012-11-23) 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2-11/23/content_647033.htm?div=-1.

[4]李亚杰, 谭浩.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0-05-27)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26/c_12145780.htm.

[5]郑树山.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8) .

[6]蒋凯.提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对《教育规划纲要》“高等教育”部分的分析[J].大学:学术版, 2011 (03) .

[7]赵永新.国际论文发表数全球第二[EB/OL]. (2011-12-0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1-12/03/content_970994.htm.

[8]洪成文.外国同行如何看中国高教[N].光明日报, 2012-10-30.

[9]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需20年[EB/OL]. (2010-05-04)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5/04/1481169_0.shtml.

[10]教育部.2011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2012-02-2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202/131117.html.

[11]佟婧, 洪成文.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成功运作之道[J].高教探索, 20012 (03) .

3.十八大精神解读(一) 篇三

(一)十八大报告蕴含重要信息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

一,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四,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注:‚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小康‛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小康社会就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中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反映的是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富裕的家庭,食品支出占比越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五,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注:人均不等于人人)

六,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七,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讲课提纲 篇四

中共邵阳市委党校副校长 郑典福

2013-5-28

2012年11月8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报告。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1.十八大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

2.十八大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3.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和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论断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

(一)关于经济建设

1.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

2.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关于政治建设

1.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2.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3.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4.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三)关于文化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第一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四)关于社会建设

1.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2.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这是十八大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六、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

(一)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

5.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五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推动中国进行新一轮改革,中国巨轮将再次扬帆起航,踏上新的改革发展征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真查找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新理念,明确思路,细化目标任务,深化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未来五年我国发展方向,其新境界、新理念、新路径对我院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并用以指导我院“十三五”规划的制订,明确学院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确保我院内涵建设实现新的跨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后冲刺和决胜的五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我国的经济总产值”。“‘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逐渐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会明显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技能,以适应新常态发展的需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全面了解和把握‘十三五’发展方向、奋斗目标、美好前景,培养更多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为‘十三五’目标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创新是十三五发展的最强音,我们应该把教学创新作为一项基本能力和素质。能不能付出自己的汗水、才智,能不能走出一条创新的路子,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迎接新时代的今天,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好的把握和规划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向,认真落实好解党的方针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否则其他改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一旦偏废于此就有可能让改革进度甚至方向得不到掌控。就真的会失去最最基础的力量的支持。引起中国历史上新的翻天覆地的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革命。当那时,普通百姓又要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要苦苦探寻救国之路,又要在发展与倒退中反复,而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受益了,并且一直受益下去,党的执政地位就在大中国的各个角落得到认可,得到维护,不容任何反党、反社会,破坏今天来之不易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历史性,阶段性重大发展成果的大好局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与党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首先,要树立大局认识。大局认识就是坚定小局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认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次,要树立服从认识。党员干部服从是天职,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党的各项决议。党员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三,树立责任认识。“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教师,系职责所在,在其工作岗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位一天,应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四,树立团队认识。“众人拾柴火焰高”,体现了一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班级,要坚持做到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取得好的成绩。

第五,树立创先认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完全采用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实效,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创先认识,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说话、服众。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这是我国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摸索前进中得到的普遍共识。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我党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政策,坚持将改革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基本方略之中,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工作推向前进。

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法跟过去不同,原来市场是基础性作用,是铺垫,现在是决定性作用,是市场说了算。政府职能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守夜人,更符合市场关系。由此我想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大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六

一是做好海洋咨询行业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根据“十八大”提出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强化社团组织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要求, 着力从海洋咨询行业的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 健全海洋咨询行业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建立人才培养和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 规范执业领域、执业范围和执业环境, 完善行业自律和监管, 培育更加开放、更加充满活力的竞争有序的海洋咨询市场, 建立提升执业能力与咨询产品质量和效率、提高海洋开发利用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技术咨询支撑能力的激励机制, 壮大诚信为本和廉洁高效的海洋工程咨询队伍, 促进海洋工程咨询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从而完全适应和满足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

二是做好海洋工程的摸底调查和风险排查技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示, 加快推进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工作, 探索认知海洋灾害影响, 加快编制排查技术规程和评价标准, 开展工程项目的风险排查试点工作, 为评估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隐患防御现状做好技术支撑, 保障沿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 加快开展海洋工程行业基础性数据调查工作, 进一步完善调查配套制度编制工作, 开展“海洋工程一次性调查”, 获取海洋工程行业建设和运行的基础资料, 优化海洋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布局, 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做好海洋重大问题研究的选题与组织工作。积极组织担任协会常务理事的国务院16个部委局、总参、央企的领导和担任协会顾问的20位院士, 紧密围绕“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 深入研究探讨建设海洋强国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包括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等;深入研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提出政策建议, 供有关部门参考。继续组织理事和会员深入开展“海洋管理哲学”“陆海统筹”“海洋安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力求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研究成果, 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理顺海洋管理体制等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做好平台建设, 荟萃人才、凝聚力量。加强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理事会这个大平台的建设, 完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协商处理重大海洋问题的运行机制;加强协会分支机构建设, 争取在三年内在全国海洋工程咨询行业的主要地理区域和专业领域都设有相应的分支机构;加强会员队伍建设, 建立会员专业培训、经验交流、参观考察、表彰先进制度, 健全会员自律制度和维护会员权益制度, 完善会员发展制度, 力争在三年内全国大中型涉海企业都入会成为会员。建立海洋工程企业基础数据统计渠道, 完善理顺基础数据统计机制, 发布《中国海洋工程建设年报》, 办好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网站和《海洋开发与管理》期刊。

五是做好项目评审, 践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按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要求, 积极开展咨询评估制度和技术标准、用海预可研报告编撰、海域价值评估和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 建设和完善用海项目评价规范和评审制度、程序与标准。严格把住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审查关口, 把海洋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工程项目审查工作的全过程, 认真落实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 优化用海布局和环保方案, 积极鼓励节能低碳、绿色环保和循环经济型新兴产业用海, 注重评审项目的社会效益, 提高海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扎实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和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的评审工作, 为行政决策做好技术支撑服务。

六是做好创新激励机制建设, 促进行业发展。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作为依法批准的海洋领域全国性奖项, 已经开展了两届授奖, 获得了海洋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不断健全与创新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制度和机制, 扎实做好每年度的评奖活动, 促进海洋工程基础性、前瞻性和关键性研发能力的提升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涌现;总结协会“十佳单位”“十佳标兵”评选工作经验并完善评选制度, 做好两年一次的评选活动, 大力培养和打造海洋咨询行业的领军人物和品牌企业;积极推进推荐申报院士候选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协会理事单位之间的官、产、学、研、用方面的合作机制和海洋工程科研成果的推广机制, 推进海洋工程科技成果的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升级。

七是做好从业资质资格制度和行业规范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海洋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技术标准, 开展海洋行业职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深入开展对从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减灾、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勘测调查和海洋工程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标准研究, 提出建立职业准入资格标准建议。继续推进注册海洋工程师制度建设。积极梳理亟需建立和修订完善的标准和规范, 指导、支持或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和修订有关标准规范, 推动海洋工程技术与咨询行业标准体系的完善。

7.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七

一、极不平凡的10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取得了辉煌成就。10年成就,来之不易。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中国,考验着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岂止非典,这10年,在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遇到了极为复杂的局势和矛盾。国际风云与国内形势密切关联,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交织互动,深化改革与维护稳定紧密依存,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交相出现,发展方式与资源条件相互制约,核心价值与多样思潮同生共存,等等。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战胜了各种风险和挑战。10年发展,创造中国奇迹;10年蓄势,形成中国震撼;10年转变,写出中国故事。10年来,我国办成了大事,办妥了难事,办好了喜事。极不平凡的10年,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讲话的重要论述,都凝结着这10年的经验。

二、坚定不移的道路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是讲话的主题。讲话强调:“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列车驶向远方的坚实轨道,是中国航船驶向成功彼岸的可靠航线。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挺住并生机盎然?特大地震灾害的降临,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入世10年的考验,中国制度为什么能够岿然不动?结论只能是:中国发展的深厚基础,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路,逆转就要失败;这条道路在世界历史的坐标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路,逆转就是倒退;这条道路是充满光明前景的路,逆转就丧失动力。学习讲话,就要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三、长期艰巨的任务

讲话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认真领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能不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走出发展困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推动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深刻社会变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鲜明提出并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属于谁的根本问题,深刻提出并回答了怎样防止和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迫切问题,系统提出并研究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领域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科学发展观正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复杂格局、严峻挑战、深层矛盾,深入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巨大潜力,积极探索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有效途径,不断拓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证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涵、新的风采、新的魅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境界、达到新高度。

四、全面发展的战略

8.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八

数理学院“学习两会、学习十八大”知识竞赛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A、2012年11月7日-14日 B、2012年11月8日-15日 C、2012年11月8日-14日 D、2012年11月9日-15日

2、党的十八大代表为()。

A、2270名 B、2268名 C、2170名 D、2278名

3、党的十八大主要议程不包括()。A、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 B、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C、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常务委员

D、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4、2012年11月15日,()选举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A、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七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第一次主席团会议 C、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第三次主席团会议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

A、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B、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李源朝、王岐山、张高丽 C、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汪 洋、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D、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6、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7、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党的十八大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了部分修改,指出:中国共产党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0、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基本制度 D、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1、()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B、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C、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D、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12、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国情的判断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的国际地位没有变。A、世界最大社会主义国家 B、世界中等发达国家 C、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D、世界最大进出口贸易国

13、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4、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级班 :名姓 理数 :院学

15、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16、第十二届人大会议选举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A、吴邦国

B、张德江

C、贾庆林

D、俞正声

17、全国人民大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谁签署予以公布?()。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 C.国务院总理

D、中共中央总书记

18、“两会”是()和()的简称。A、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议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次全体会议,每()年为一届。A、2;5 B、1;4 C、1;3 D、1;5 20、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选举的全国政协主席是()A、吴邦国

B、张德江

C、贾庆林

D、俞正声

21、在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A、主席;书记

B、主席;主席

C、总书记;主席

D、总书记;总书记

22、现任教育部部长是()。

A、袁贵仁

B、盛光祖

C、杨洁篪

D、周济

2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全国人民大会;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现任国务院总理是()

A、温家宝

B、李克强

C、汪洋

D、张高丽

25、中国的人大系统共分为()级,分别为()。

A、五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乡、民族乡、镇人大。

B.四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

C、三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D、二级:全国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26、政协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包括()。A、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

B、中国共产党代表 C、台湾同胞代表

D、无党派民主人士

27、在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中,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代表人数______。

A、1/4至2倍 B、1/2至3倍 C、1/2至2倍 D、1/3至1倍

28、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互惠互利 C、和平共处、互相监督、肝胆相照、互惠互利 D、和平共处、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9、为了便于经常举行会议,集体行使职权,全国人大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作为其常设机关,主要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A、常委会办公厅 B、法制工作委员会 C、预算工作委员会 D、常委会

30、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及粮食生产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A.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区的支持 B.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 C.两减免,三补贴 D.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级班 :名姓 理数 :院学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B、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C、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2、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 A、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B、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C、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D、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的援助支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D、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7、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是()。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C、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8、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这些“基本要求”包括()。

A、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D、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B、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C、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D、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0、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实践特色 B、理论特色 C、民族特色 D、时代特色。

学院: 数理 姓名: 班级:

1-5 CBCCD

6-10 ADACB

11-15BCAAC

16-20 BACDD

21-25 BADBA

26-30 ADADC 41.ABC

42.ABC

43.ABCD

44.BCD

45.ABCD 46.A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9.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九

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目前,作为山西省特大型煤化工企业的太化集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着力推进搬迁改造和非化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努力克服当前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奋力拼搏,确保在做大做强非化产业上取得新突破,在新基地建设和职工安置上取得新进展,在太化集团持续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结合太化集团转型发展实际,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太化集团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全力抓好太化集团存续企业的安全稳运

当前,太化集团已经停产合成氨分公司、焦化厂、宝源公司、有机化工厂等企业是在为太原的环境治理作贡献,也是在为太化的浴火重生作贡献;存续运行的企业是在为太化的发展作贡献,都是在为建设一个新太化积蓄力量,因此,首先必须全力以赴抓好存续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是要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无论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看,还是从企业生存的现状看,确保生产安全都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二是要全力抓好经济运行。存续生产企业要积极寻找生产的最佳平衡点,按照集团公司2013年综合计划确定的生产计划指标,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奋斗目标。特别是要时刻紧盯市场,合理组织生产,严把原料采购关、节能降耗关、经济运行关,全力降低亏损。三是要做好在岗职工的思想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存续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高度关注在岗职工的思想动态,避免职工思想波动,引发不必要的事故。要及时把企业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向职工讲清楚,让职工看到太化的美好前景,看到个人成长进步的空间,确保职工安心工作、认真操作,实现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2 全面推动非化产业做大做强

太化集团房地产、工程建设、物流贸易、物业管理等非化企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骨干支撑企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道路曲折、前途光明,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做大做强。

3 协调配合,加快推进新基地建设

太化清徐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吕梁化工新材料第二基地担负着安置职工的主要任务。两个新基地建设得越快,就越能实现待岗职工早日上岗。一是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要全力做好与新材料基地的对接工作。尽快确定职工的转岗细节,做好转岗人员的衔接,做好工资划拨、保险移交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要积极做好职工岗前培训工作。一方面做好装置关停企业职工的全员培训,另一方面做好转岗新基地的专业对口操作培训。三是要全力配合新基地建设。要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提供帮助,开通绿色通道,出谋划策、全力支持,推动新基地建设有实质性进展。

4 坚持原则、统筹兼顾,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不仅是当前稳定工作的需要,也是太化转型发展、重铸辉煌的需要。一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干部、职工一律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政策、统一标准,择优上岗,坚决杜绝拉关系、徇私情的现象发生。二是要加强岗位用工管理,提供更多的岗位安置职工。今年要继续做好外用工的清理工作,加大临时用工清理力度,腾出更多岗位实现内部人员划转。同时要积极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教育引导职工正视现实,以更加理性的方式选择工作岗位。三是要加大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力度。要安排专门部门、专人负责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太化停产后的相关政策,寻求政策支持,不断拓宽职工安置渠道。特别是要在落实好土地开发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土地自主开发权,并在土地开发中统筹规划建设一些研发、培训基地、商业地产及现代物流服务业项目,尽可能多地为职工争取安置渠道,确保职工利益不受损失。

5 巩固成果,积极构建和谐稳定企业

笔者认为,2013年,太化集团的一项核心任务是做好稳定工作。能不能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不仅关系到存续企业的安全生产,更关系到太化的转型跨越发展环境。一是要坚持原则和要求。及时了解掌握职工动态,在分区、分片、分类研究制定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确保稳定。二是要抓好现有信访机制的落实和执行。大接访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定期座谈机制、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信访案件包保机制等都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有效手段,今年要继续落实执行好这些既成的机制,进一步总结探索新机制,积极处理好职工的各类诉求。对共性问题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相关政策,对个性问题要针对性加以化解。三是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引导职工、凝聚职工,让职工对企业前景放心,对企业发展有信心,让职工感受到新太化的希望;要把新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及时告诉职工,让职工感到工作有保障、上岗有希望。通过宣传让职工认识到,生产装置的关停是建设新太化的开始,新太化的建成将使经济总量成倍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升、职工收入也会大幅度提高。

6 坚定必胜信心,转变干部作风,勇于担当责任

当前,太化集团工作的重点不同于往年,工作的难度也不同于往年,企业搬迁改造、资金压力、安置压力、稳定压力、发展压力等,可以说是困难与挑战并存。近期,太化集团制定了近中期发展规划,太化党员干部必须正视现实,绝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更不能缺乏信心,被动消极。一是要坚定信心、转变观念、坚持改革。信心是动力,观念是思路,改革是措施。面对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有气吞山河的气势、舍我其谁的雄心,面对困难不能有畏难情绪;要深入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思想观念大解放,彻底扭转那些过时的、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等靠要的思想和观念;要理清工作重心,坚持不懈地推进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要有大局意识、敢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集团公司的高度考虑问题,提高掌控大局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动脑筋、勤学习、大胆探索,当领导就要勇于披荆斩棘、承担责任,要有干工作的热情和干事业的激情,遇到问题统筹考虑,综合分析,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四是要大公无私、倾情奉献。“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在当前的过渡时期,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先公后私,真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为企业发展谋出路、想办法,实现工作新的突破。五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太化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对照党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学习领会要求、深入检查存在问题、切实抓好作风转变。

7 结语

太化集团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全体干部职工肩负着太化“二次腾飞”的重任和使命,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责任、扎实工作,立足于存续企业经济运行,推动非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新基地建设,认真抓好职工安置,切实维护企业稳定,为实现太化集团转型跨越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摘要:作为山西省特大型煤化工企业的太化集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着力推进搬迁改造和非化产业经济等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努力克服当前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文章结合太化集团转型发展实际,提出当前太化集团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贯彻十八大精神,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志平.浅谈我省煤化工企业现状和发展思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6(1):35.

[2]杜铭华,徐振刚.煤炭企业发展煤化工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煤炭,2004(3):5-8.

10.十八大及两会精神解读 篇十

中国共产党3大中央机构: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三、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6大国家机构:

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一套人马)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该国首要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

“十八大”和“两会”产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8大产生):

1、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习近平(53.06,陕西富平人)

2、中央政治局常委 习近平:(见1)

李克强(55.07,安徽定远人):时任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现任国务院总理

张德江(46.11,辽宁台安人):时任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兼重庆市委书记,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俞正声(45.04,浙江绍兴人):时任政治局委员兼上海市委书记,现任全国政协主席刘云山(47.07,山西忻州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王岐山(48.07,山西天镇人):时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现任中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46.11,福建晋江人):时任政治局委员兼天津市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

3、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马 凯(46.06,上海人):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现任国务院副总理王沪宁(55.10,山东莱州人):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刘延东(45.11,江苏南通人):时任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奇葆(53.01,安徽宿松人):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许其亮(50.03,山东临朐人):时任空军司令员,现任军委副主席孙春兰(50.05,河北饶阳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现任天津市委书记孙政才(63.09,山东荣成人):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现任重庆市委书记

李建国(46.04,山东鄄城人):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现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源潮(50.11,江苏涟水人):时任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现任国家副主席汪 洋(55.03,安徽宿州人):时任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张春贤(53.05,河南禹州人):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第一政委范长龙(47.05,辽宁丹东人):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现任军委副主席

孟建柱(47.07,江苏吴县人):时任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部部长,现任 21 赵乐际(57.03,陕西西安人):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22 胡春华(63.04,湖北五峰人):时任内蒙古书记,现任广东省委书记

栗战书(50.08,河北平山人):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现任书记处书记,中办主任,中央机关工委书记

郭金龙(47.07,江苏南京人):时任北京市委书记

韩 正(54.04,浙江慈溪人):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上海市委书记(政治局常委是当然的政治局委员,在名单中不再重复出现。)

4、中央书记处书记 刘云山(见5)

刘奇葆(见11)

赵乐际(见21)

栗战书(见23)

杜青林(46.11,吉林磐石人):时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现连任 27 赵洪祝(47.07,内蒙古宁城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现任中纪委副书记 28 杨 晶(53.12,内蒙古准格尔旗人,蒙古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

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5、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见1)

6、中央军委副主席

范长龙:上将军衔(见19)

许其亮:上将军衔(见12)

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7、书记

王岐山(见6)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8、委员长

张德江(见3)

9、副委员长

李建国(见15)连任

王胜俊(46.10,安徽宿州人)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政法委秘书长,中央委员 30 陈昌智(45.07,湖北孝感人)连任,民建中央主席 31 严隽琪(46.08,江苏吴县人,女)连任,民进中央主席

王 晨(50.12,北京市人)兼秘书长,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中央委员 33 沈跃跃(57.01,浙江宁波人,女)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委员 34 吉炳轩(51.11,河南孟津人)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中央委员 35 张平(46.01,安徽萧县人)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 36 向巴平措(47.05,西藏昌都人)西藏自治区人大主任

艾力更·依明巴海(53.09,新疆英吉沙人,维吾尔族)新疆自治区人大主任 38 万鄂湘(56.05,湖北公安人)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民革中央主席 39 张宝文(46.11,陕西兴平人)民盟中央主席 40 陈 竺(53.08,上海市人)农工党中央主席(2013年3月14日产生)

五、国家主席、副主席

10、主席 习近平(见1)(2013年3月14日选举产生)

11、副主席 李源潮(见16)

(2013年3月14日选举产生)

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12、总理

李克强(见2)(2013年3月15日决定)

13、副总理

张高丽(见7)

刘延东(见10)

汪 洋(见17)

马 凯(见8)

14、国务委员

杨 晶(见28)

41常万全(49.01,河南南阳人)兼国防部长,时任军委委员,曾任总装备部部长 42杨洁篪(50.05,上海人)时任外交部部长

43郭声琨(54.10,江西兴国人)时任公安部部长,曾任广西书记 44王 勇(55.12,辽宁盖州人)时任国资委主任

(2013年3月16日选举产生)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与中央军委一套人马)

15、主席

习近平(见1)

(2013年3月14日选举产生)

16、副主席

范长龙:上将军衔(见19)许其亮:上将军衔(见12)(2013年3月15日决定)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7、院长

周 强(60.04,湖北黄梅人)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中央委员(2013年3月15日选举产生)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8、检察长

46曹建明(55.09,江苏南通人)连任(2013年3月15日选举产生)

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19、主席

俞正声(见4)20、副主席

杜青林(见26)连任

令计划(56.10,山西平陆人)时任中央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

韩启德(45.07,浙江慈溪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

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40.02,四川理塘人,藏族)连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西藏政协主席 50 董建华(37.05,浙江舟山人)连任

万 钢(52.08,上海市人)连任,时任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52 林文漪(44.09,台湾台南人,女)连任,台盟中央主席 53 罗富和(49.09,广东广州人)连任,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54 何厚铧(55.03,广东番禺人)连任

张庆黎(51.01,山东东平人)兼任秘书长,时任河北省委书记,人大主任 56 李海峰(49.02,河北乐亭人,女)时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57 苏 荣(48.10,吉林洮南人)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58 陈 元(45.01,上海市人)时任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 59 卢展工(52.05,浙江慈溪人)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60 周小川(48.01,江苏宜兴人)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 61 王家瑞(49.09,河北秦皇岛人)时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王正伟(57.06,宁夏同心人,回族)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主席 63 马 飚(54.08,广西田阳人,壮族)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主席 64齐续春(46.01,北京市人,满族)时任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 65陈晓光(55.05,吉林梨树人)时任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66马培华(49.08,江苏溧阳人)时任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67刘晓峰(47.01,四川成都人)时任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68王钦敏(48.12,福建福清人)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

上一篇:校车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下一篇: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中班下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