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工作总结心得(12篇)
1.企业统计工作总结心得 篇一
统计人是怎样的一群人?统计人工作心得体会从事统计工作一年有余,有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不得其解。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冥思苦想,终于抓到了答案的蛛丝马迹。现在我把想到的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我的问题,那就是统计人是怎样的一群人?最值得肯定的是,统计人很好学!记得刚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工作时,便分在了住户科。每月报表上来之前,住户科同志都不闲着,翻阅编码本,整理台账,学习调查制度。记得刚来报道第一天,科长就递给我一本《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手册》,还开玩笑的说“这本书你要是读透了,就厉害了”。言外之意,多学多思考,是统计调查工作最基础的要求。在这种勤奋好学的氛围影响下,我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角色,投入到了住户调查的工作中。值得赞赏的是,统计人很敬业!了解统计的人都知道:统计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严谨、求实。一体化调查期间,为了证实两个已抽中村委会已经动迁,我们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去了多少趟村委会,就是为了取得第一手准确材料,为省队重新抽取调查小区节省时间。一体化正式记账期间,为了得到一个真实准确的数字,我们不知道要走访多少家调查户,不知道多少个晚上,回家已是夜幕降临,星光烁烁。跑断了腿,磨碎了嘴,这么敬业为了什么?竭尽全力,细致认真,这么执着又是为了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统计人。
2.企业统计工作总结心得 篇二
关键词:企业统计,业务素质,职业道德
统计工作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作用绝非财会或其他管理、核算活动所能替代。企业统计不仅要有明确的统计对象, 而且统计对象是由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总体, 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不少人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字加加减减而已, 就是填几张报表, 其实, 企业统计数据是生产经营成果的反应, 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政治思想素质
统计人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 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员要按照“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有强烈的事业心才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严格地要求自己, 从而产生一种必须做好工作的驱动力, 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
(二) 精神素质
据了解在价格监督检查系统都不愿意做统计工作, 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明白。就是因为统计工作枯燥、乏味、特别是基层统计员很辛苦。这就说明统计人员的人选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选一个乐于工作、业务素质高、工作扎实并有文字功底的同志来搞统计工作。
(三) 作风素质
一个良好的作风, 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统计是由《统计法》规范的一个学科。对于统计人员来讲, 要做到办实事、报实数, 真实地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要遵守职业道德, 坚持统计工作原则;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四) 专业知识素质
统计工作现代化, 就是要运用先进的统计科学和现代计算技术, 来改革和完善统计工作,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统计报告制度和指标体系及报表格式以后还会有调整、还会不断更新。
二、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 统计意识淡薄
企业经营者很少用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 是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 对企业来说属“无效”劳动。所以, 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单位连统计岗位一职都未设, 造成企业统计人员的不稳定性。
(二) 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 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 产值与产量不匹配等情况, 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
(三) 统计人员业务不熟, 素质不高
一些统计人员没有考取统计从业资格证,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加工, 不能有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四) 法制观念淡薄
一部分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主要表现:一是瞒报, 上报的数据偏离实际;二是迟报, 找不到人, 屡次催屡次迟报;三是虚报, 统计员不计算, 只在去年基础上随意加个数。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
(一) 加强依法统计
加大对《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力度, 对各类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一些重大统计违法案件要及时处理, 促进全社会遵守统计法。
(二) 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制与运行方式, 严把统计数据真实关, 使企业统计部门能有效发挥其职能, 有效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逐步实现以企业为核心, 最大限度地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 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着力点
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统计人员可与其他同行保持联系, 彼此取长补短, 巩固统计理论, 熟练掌握现行统计业务。统计人员要深入基层, 收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 有效地对基础数据整理, 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 使企业统计工作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 建立并完善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二是统计资料的审核、档案管理等事项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三是严格落实“统计人员先交接, 后调动”的原则, 保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四、抓好统计工作重点, 提升统计工作效能
(一) 努力提高统计能力
统计能力建设是统计部门工作水平的全面体现, 它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与统计工作质量密切相关。
(二) 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 我们应从实际工作中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 不断提高统计公信力
提高数据质量, 维护企业统计的公信力, 我们应时刻把“真实可信”这四个字装在脑海里, 落实在行动上。
3.企业统计工作总结心得 篇三
摘要: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
关键词:企业统计 企业管理
0 引言
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服务。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因此,加强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企业领导、统计人员对国家统计法、统计管理条例地深入学习
部分企业的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从思想上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觉得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是“闲职”,是数字加加减减,不就是每月几张报表,无关紧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落实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逐步深化,进一步端正理念、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成为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要议题。作为企业领导、统计人员,不仅要熟知国家的政策法规,更要深入学习国家《统计法》和当地的《统计管理条例》,它可以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真正使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统计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更是统计工作获得法制保障的需要。只有认真贯彻依法统计,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效维护统计信誉。
2 不断强化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逐步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
只有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才能有统计分析、统计优质服务、统计监督的可靠保证,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和统计服务质量的好坏,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离开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就无法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和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管理制度、报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企业统计管理制度、报表制度,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
3 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就是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采集、处理、传递、存贮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人员不断增强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广泛的信息搜集网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功能,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4 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之波澜,或无动于衷,或望洋兴叹。有些统计人员,虽然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单调化,而被养成统计方式、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统计工作者,面对市场经济所赋予的新任务、新课题,他们来不及跟上时代的步伐、束手束脚、难以适应。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责任心强的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统计队伍责任心不强、进取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的统计工作。
时代赋予统计人员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统计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另外,统计人员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统计工作的需要。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
4.统计工作抽样调查方法工作心得 篇四
篇一:统计工作抽样调查方法工作心得
统计工作抽样调查方法工作心得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迅猛增长,在正常统计报表无法提供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统计部门为了快速获取信息,更多的使用了抽样调查方法。在现实工作中,最常采用的五种抽样调查方法为:电话调查、入户调查、拦截式调查、邮寄调查、网络调查。每一种调查方式都各有利弊,在策划调查时对抽样调查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如何扬长避短,根据实际需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个人对这六种抽样调查方法做出如下比较研究:
一、电话调查
电话调查是指调查员通过查找电话号码簿,按照调查方案规定的随机拨号的方法,拨通电话,遵照问卷和培训的要求筛选被访问对象,然后对合格的被调查者对照问卷逐题逐字提问并将答案记录下来,以达到搜集调查资料目的的调查方式。
(一)电话调查的优点:
1、搜集资料速度快、费用低,可节省大量的调查时间和调查经费。
2、搜集的资料覆盖面广,可以对任何有电话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直接进行电话询问调查。
3、可能访问到平时不易接触的被调查者。例如,有些高收入或高地位的特殊阶层,面访调查是很难接触到的,但是利用随机拨号的方法,则有可能访问成功;又比如有些被调查者拒绝陌生人入户访问,有些人工作太忙拒绝面访,但却有可能接受短暂的电话调查。
4、可以解除被调查者对陌生人的心理压力,在某些特殊问题上得到坦诚的回答。例如,有些关于个人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对某些特殊商品的看法(如卫 生棉、健胸食品等),面访调查时可能回答不自然或不真实,但是在电话调查中可以得到比较坦诚的回答。
5、易于控制调查的质量。调查员被集中在某个场所或专门的电话访问间,在固定的时间内工作,督导员可以在现场随时纠正调查员不正确的操作。
6、易于纠正调查本身的系统性误差。督导可以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度,调查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督导,便于及时发现调查方案本身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使错误得到迅速地修正。
7、调查的操作流程简单,对调查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低。
(二)电话调查的缺点:
1、无法访问到没有电话的单位和个人。
2、电话访问的时间不宜过长,问题不宜过于复杂,因此难于调查比较深入的问题。
3、访问的成功率可能较低。随机拨打的电话可能是空号或错号;被访对象可能不在或正忙不能接电话;被访对象不愿意接受调查;等等。
4、无法出示卡片、照片、产品等相关资料。
5、无法了解被调查者当时的态度,难以辨别答案的真伪。
(三)适用范围
焦点问题或突发性问题的快速调查;样本量大、内容简明的调查;远程调查。
二、入户调查
篇二:统计局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汇报(总结)统计局劳动力调查
工作情况汇报
省统计局检查组: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劳动力抽样调查工作制度的要求,区统计局于4月中旬全面开展了 2012年二季度劳动力调查工作。此次调查省里抽中双桥区所辖的2个调查小区共120户,涉及2个街道办事处中的2个居委会。我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目前已圆满完成调查建筑物清单、调查样本抽取工作,入户登记工作已完成70%。现将我区劳动力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区统计局参加了省、市两级关于劳动力调查工作的培训后,及时向区领导做了汇报,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是区政府及时提供专门经费,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财力保障。二是区统计局及时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专业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为调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结合被抽中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此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
二、严格把关、认真培训
为开展好此次调查工作,一是严格按照调查人员的选调标准,切实把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身体健康的高质量人员选调上来,力求调查队伍的精干高效,从源头上夯实数据质量。此次调查我们共抽调了15名调查指导员、调查员开展此项工作。二是对所抽调的人员进行了认真培训。组织培训是对调查的操作方法进行细化性规范,是搞
好调查的重要基础。为此,区统计局在组织选调人员参加市局集中培训后,又对他们进行了二次培训,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步骤,调查方法及调查时间做了详细讲解,并下发宣传单及入户填表所需的各类工具,就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请参加过此项工作的同志对以往容易出现问题的指标进行了分析、说明,为正式开展调查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宣传、争取配合
宣传是争取群众配合的有效措施,为此,调查工作前及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有线广播、张贴宣传画及发放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让调查工作家喻户晓。区统计局发放宣传画100余幅,发放致被调查户的一封信120余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原来不理解此项工作的住户,通过我们的大力宣传,最后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
四、高度重视、加强督导
各级领导对本项调查工作非常重视,确保了此项工作的稳步推进。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区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已先后两次专门听取区统计局的工作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就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市局领导和科室负责人也多次到我区指导工作,为我们排忧解难,同时区统计局班子成员也深入各调查区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保证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五、方法多样、工作扎实
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调查任务,我局采取了多样的调查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准确掌握每一调查户、每一劳动人口的情况,在入户调查登记中,各调查区针对“难见户”采取贴
条告知、预约,送信宣传,早追、晚睹找人,盯窗、观灯找人等方法进行调查登记;对于“消极户”及“问题户”,采取讲政策宣传,看、听、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底登记,为完成调查工作打好基础。
六、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
存在问题:一是人员少、工作量大。各镇、街的调查指导员、调查员都是身兼数职,而且入户时间有限。二是门难敲、户难入。因被调查户大部分白天家中无人,全靠早晚入户调查,遇到不配合的户根本就不让进门,不管调查员如何宣传调查政策,他们也不提供相关信息。
下步工作:一是按时完成入户登记工作,确保入户率达到100%。二是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复查工作,对登记表进行人工逻辑检查和调查表填写的规范性检查,确保登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三是编码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调查数据的汇总结果,局里将集中组织优秀调查员进行非专项编码工作,并由局里业务骨干进行专项编码工作,确保编码的准确性,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此项工作。四是区统计局对抽中小区进行抽查验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解决,从各个环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是区统计局就我区2012年二季度劳动力调查工作情况的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12年5月11日
篇三: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统计工作心得体会
古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用之于规范秩序、规范程序的制度。规范大范围、大行业、大环境的纪律,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制定。规范小单位、小范围的纪律用制度的形式体现。作为统计人员,不仅要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要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一条铁的纪律。除非上级决策有重大失误和隐患,否则任何人、任何单位均不得违背、均不得打折扣。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就是要毫不犹豫地服从领导的安排,不能拈轻怕重,瞻前顾后,再苦再累,也要勇挑重担。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统计人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的学习精神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不断进步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员,一定要发扬学习精神,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加强统计业务及相关知识学习,要学懂、学精、学活,增强理论功底,提高政治素养,扩大知识储备。要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为创新思路、举措、增强信心、决心提供不竭源泉。
二、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工作过程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五个阶段。无论是制定方法制度还是组织调查实践;无论是统计分析还是进行统计预测,都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知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具备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要求统计人员要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统计报表、文字处理和统计资料的综合开发。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具备以下能力:
(一)是要有业务能力。统计是一门科学,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日益扩展。我们从事统计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而且要熟悉掌握一定的统计技巧,这样才能成为统计行业的行家理手。
(二)是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规律,人类也如此。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就是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武装头脑,游刃有余地运用新的统计手段。
(三)是要具备写作能力。统计部门的工作就是处理统计信息。如何把这些信息研究、开发、表达出来,就需要有扎实的写作能力。
(四)是要有分析能力。统计工作是“针线活”,有一定的准确性。统计的原始资料是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归纳出内在的规律,反映出潜在的问题,解释出问题的实质,靠的就是分析能力。
三、加强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源,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卡片、单据等形式,对劳动工资情况所作的第
一手数字或文字记载,是未经过任何加工整理的初级资料,它直观真实的反映情况。若将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资料比作源,统计报表数据则是流,只有源流,方可流长,只有源清,流才不浊。因此,要提高铁路劳动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劳动统计台账。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内容要全面、详细,能够容纳劳动统计报表全部的指标内容,这样才能做到领导需要什么时候的数据就能随时提供,不至于因时间仓促而编造统计数据。同时上级业务部门要对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加强检查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保证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能够及时地如实填报和登记。
统计部门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于职工利益、服务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统计工作人员理所当然要强化服务意识,为公司,为职工服好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同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了解掌握具体的情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作为统计人员,就是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事物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供领导决策参谋
四、有责任心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里,统计工作就是简单的数字加加减减,缺乏创造和激情,是一项琐碎而平凡的工作。但是通过人力资源部的统计核算工作,要深刻地认识到上报的各类统计报表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利益。为此,在工作中要始终抱着严谨务实的态度,细心、细心、再细心!认真、认真、再认真!将统计工作尽量做到一丝不苟,一数不差。由此深深意识到责任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对工作负责,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与人协作、配合的意识和能力;对工作负责,使得别人增加了对我的信任感;也增加了我的自信心。用《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的经典之言来说,“这社会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负责任的人”!
统计人员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摒弃个人利益、短期利益,用发展的眼光、遵循有利于全局的原则看待具体事务。当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
五、求真务实精神
5.2011年统计局工作心得体会 篇五
一、在统计发展战略上
实质上,山西统计“构建大统计、服务大发展、建设新山西”的发展战略与马建堂局长提出的“三个提高”是一脉相承的。践行“三个提高”,首要的就是把“三个提高”和山西统计发展的思路进行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发展,促成山西统计发展战略与“三个提高”有效结合,形成以“三个提高”为基础、符合山西统计实际、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能够充分展示山西统计风采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在统计发展方式上
统计的根本在于加快发展,山西统计发展要在转变统计发展方式、转变统计发展思路上作出新的努力,要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发展方式转变上,进一步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加快转变,提升统计效率和效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在提升统计文化上
思路决定出路,文化决定谋划。统计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差距直接制约了山西统计的全面发展。统计不能关起门来算数据,坐在屋里做分析,必须投身到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去,提升理念、提升统计文化。只有统计文化之强,才能有统计之强;反之,统计文化之弱,必然不会有统计之强。
四、在统计人自身发展上
必须要敢于突破自己,实现统计人自身发展的实质性突破。实现统计观念转变、破除保守,可能要经历一个阶段,也可能会有“阵痛”,但是转过来之后,统计的发展就能更加顺畅,“三个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五、在争创一流上
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下大力气在争创一流上实现突破。争创一流,就是敢于在全国的各专业部门中争第一,敢于在各领域的竞争中拔头筹。争创一流更关键的,就是要确立一流意识,培养一流精神,锤炼一流团队。
六、在统计服务创新上
统计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大众。做好服务的关键点就在于创新上的突破。进行统计创新,就必须植根于工作实践,最大限度释放统计的作用与效能。践行“三个提高”,就是要站在更高的视野,把统计放在更大的空间,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新发展路径,这也是统计发展的希望所在。
七、在丰富统计产品成果上
要实现“三个提高”,扩大统计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就要在丰富统计产品、统计成果上实现新突破。同时,伴随社会对统计需求的不断变化,统计成果、统计产品还要跳出保守的包围圈,在巩固基础上下工夫,在反映统计水平、统计作为上做文章。
八、在提升统计综合效能上
统计的发展在基础和环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统计部门内部的系统合力、协调合作上还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践行“三个提高”,就要利用一切有利于统计发展的资源,促使统计由平面发展提升为立体发展,促使统计综合效能由相对发挥不足向充分实现转变,实现统计综合效能上的新突破。
九、在统计思想境界上
当前,统计面临两大变化,即“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统计法》实施的变化。实现统计思想境界上的突破,就是要在深刻认识“三个提高”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就要开阔视野、全方位地加以考虑,站在发展的角度不断加强研究,奋力践行。
十、率先实现典型性突破
6.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篇六
一、加强了对规模企业和投资项目的清理。
1、加强对规模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导,减少虚报瞒报现象。
为了加强工业统计工作,我们加大了对规模工业企业及工业技改项目的清理力度,确保统计范围的全面、准确。同时我们还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积极宣传《统计法》,增强统计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减少虚报瞒报的违法行为。
2、加强对规模企业和投资项目的清理,做到应统尽统。
围绕我区产业发展年,积极搞好规模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清理工作,确保新投产规模企业的及时上报和投资项目不重不漏。我们主动加强了与计划局、经济局、建设局、房管局、招商局和国土局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了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认真对辖区内的规模企业和投资项目进行清理,及时将清理项目纳入统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经过清理,全区xx―xx月共清理新投产规模企业xx户,xx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有xx个,比上月增加xx个,其中新开工项目xx个,工业项目xx个,占新开工项目的xx%。
二、结合上半年目标完成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了加强工业及投资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及资料。xx月份我局召集各镇(街办)、区级相关部门的统计人员召开了工业、投资统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工业及投资统计工作,并通报了当月工业及投资的目标完成情况,并就完成目标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通过分析预测,反映出今年工业及投资目标完成方面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专门撰写了一篇题为《今年工业及投资目标完成情况预计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的统计内参,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切实加强部门统计工作,加大统计管理力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统计职能,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增强部门的目标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作用。为此,我局给区政府建议:建立健全部门统计机构,强化部门统计的职能,增强部门统计的责任,逐步建立部门统计主要由部门完成的统计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和检查考核,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目前,我们代拟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已下发区级各部门,xx月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工作移交经济局。今年上半年我局加大了对镇、部门的统计管理力度,联合目标办每月对镇、部门工业及投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保证了我区基本完成了工业及投资主要指标上半年的目标任务。我局还针对规模企业报表收集难的问题,对一季度各镇及部门的报表情况进行了通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表的及时性和质量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四、完成经济普查资料开发招标工作。
结合工作目标,努力撰写出一批高质量的分析研究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我们与政研室联合,确立了与工业经济有关的重点研究课题7个,通过《香城新都网》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了xx个工业专题课题,在局内公开招标。目前,有大专院校教授和省市部门专家参加的招标工作已经结束,进入了课题的研究实施阶段。我局的招标课题也进入撰写阶段。
7.企业统计工作难点及其对策 篇七
一、目前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难点
1.企业统计工作在管理中的作用有逐渐被淡化的趋势。由于企业统计的服务意识淡薄, 缺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 这也是企业统计工作不被经营者所重视的一个原因, 使企业统计工作陷入被动, 统计职能难以体现。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统计工作现状来看, 仍然是以服务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主, 以服务本企业经营管理为辅;企业上报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其设置仍然是以经济总量指标为主、以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为辅。这种统计工作运作模式, 使得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统计工作仅仅是为国家尽法律义务, 对企业经营、自身管理作用不大。这使得企业统计工作很难得到经营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 有些企业的统计人员被调离, 有的用作他任, 许多优秀的统计人员在流失, 尤其是企业基层统计人员变动更加频繁, 很不稳定。甚至有个别企业的统计机构也面临生存危机, 这给企业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难度。从企业的统计信息角度看, 企业统计工作一般只局限于对企业内部信息统计, 缺少对外部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企业统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 加之很少有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议和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会议的机会, 这样就很难写出有针对性的、质量高的分析报告, 从而使统计的整体职能难以得到体现。
2.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有所滑坡, 已经成为统计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使企业统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近些年来, 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对统计基础工作有所忽视, 再加之企业统计工作现有的规章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导致了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弱化。出现了统计基础资料不健全、统计工作不规范的现象, 统计数据源头的失真使企业统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企业统计工作要以人为本。但从目前企业中的统计人员素质来看, 参差不齐。个别统计员, 责任心不强, 这也是影响统计数字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 由于部分统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而且知识的老化已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直接影响了统计工作质量, 使企业统计工作陷入被动。
3.企业统计工作很大一部分是围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布置的任务来开展, 而且工作量越来越大, 使得企业内部统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企业统计部门上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计报表数量越来越多。如某些企业要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上报各种报表4套20多张。这还不包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布置的其它各种调查表。企业统计部门要面对多个不同层面的调查单位, 报表涉及的指标越来越多, 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统计部门人员有限, 很难应付, 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解决企业统计工作难点的对策
1.更新统计理念。企业统计工作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努力改进信息、咨询、监督三个职能, 逐步由生产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 由速度型统计转变为效益型统计。充分发挥统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 确立信息和决策理念。企业统计人员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原始凭证、统计台帐和统计报表方面转移到加强统计分析, 提供信息咨询, 参与企业决策上来。首先, 要强化统计工作的信息职能, 拓展统计信息资源。建立高效、通畅的统计信息渠道, 形成包括资源、资金、物资、市场等各类信息在内的统计信息网络。要把统计提升到信息资源的高度, 这样才能使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其重要性, 企业统计工作才会有所作为。其次, 要意识到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者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企业统计工作要结合同行业及企业自身实际, 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 建立生产经营预测模型, 对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因素做出预测, 并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使企业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市场信息, 及时向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2) 增强服务意识。企业统计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 及时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会, 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服务。首先, 要加强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研究是增加统计部门决策咨询能力的关键。其次, 要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丰富的统计服务载体。单一的内部报表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者的需要, 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有效的服务载体, 让其为统计所用。如经营者手册, 统计专题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计算机局域网等统计服务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同时, 企业统计部门还要树立为企业基层服务的思想。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使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履行职责的使命感。
2.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 这是保证统计数据科学、准确的前提。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是提高统计质量、确保决策准确的重要环节。 (1) 修改和完善有关的统计规章制度, 这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可靠保证。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此应常抓不懈, 以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可靠。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基层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管理的制度建设。 (2) 不断完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根据企业的需要, 建立一套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以提高经济效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目标的统计指标体系, 要加强这方面的统计科学研究, 使其既满足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需要, 又能满足企业经营者的需要。 (3) 重视企业统计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领导, 要有一名企业主管负责统计工作, 确保统计人员能按照统计法规和国家统计制度开展工作;二是要选好统计人员, 这是保证统计人员素质的关键;三是要保证企业统计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四是要加强对统计人员培训, 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统计工作质量。
8.浅析如何加强企业统计管理工作 篇八
关键词:统计;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22.3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2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49-03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科学合理、运作有效的统计管理体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企业本身的运作状态就无从科学的表述,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就不能找到管理过程中的恰当切入点和着力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管理对企业的运营具有在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统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统计工作是指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并以统计信息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收集数据只是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使企业更为方便地获取到有用的信息,才是对数据管理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统计的真正现实价值。对企业来说,统计数据是通过参与科学调查、决策计划、经济监督和管理,将分析结果以政策性、范围、主题、过程、目标等方面体现出的决策,为企业提供更实在的解决办法,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
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当定性分析的对象衍生出定量的特性,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全面性。整体的统计资料,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也涉及各个领域的每个环节。统计信息的使用,不仅可以定量定性分析不同事物,并可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总结历史预测未来,这也正是统计数据的魅力所在。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体现统计工作“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管理。
二、企业管理中统计信息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信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宝贵资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正确决策的前提,有效调控的手段。能否拥有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统计信息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状况,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发展。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盈亏等方面的情况,可预测未来趋势。
统计信息还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统计信息也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和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尤其是生产企业,生产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足以起到框构和描述整个运营状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基础建设情况;二是企业生产量的存在;三是企业作业效率的发展水平。
三、企业对统计信息的要求
在企业管理中,要真正起到科学反映企业运行状态的作用,统计信息就要具备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有效性、可获得性等诸多特性,其中,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要求统计工作者尤其把握的。
准确性。也就是统计值与未知的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这是传统的统计数据质量概念中所要考虑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多数用户认为最重要的指标。统计数据必须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但是统计值与真值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统计误差表现为统计数据与其所反映的客观实际之间的离差,统计误差越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就越高。完全精确的统计工作经常带来高成本,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能的,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分析抽样误差、范围误差、模型假设误差等,将统计误差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置信区间内。因此,评判准确性的关键是统计误差是否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及时性。也就是调查基准期与统计数据发布时间的间隔时间。统计数据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数据用户做出决策之前,统计数据必须及时的提供给用户,否则会降低或者失去统计数据的时间使用价值。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活动,统计数据本身变化较大,因此对于数据的及时性要求较高。因为不同用户对同一个港统计数据及时性的要求不同,所以对及时性的评价标准较难选择。单就及时性本身而言,还是越及时越好,这就需要统计机构预先公布各项统计指标的发布日期,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时间表发布信息。
把握好准确与及时的平衡点,对不同的统计数据要区别对待。有些数据是急不得的,如企业年度报表,需要依据大量基础数据、行业数据、财务资料进行核算和评估。而且,在年度报表中反映出的发展趋势要与明细表中的起伏方向一致,不能只使用某个方面的统计结果描述整体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并颠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但有些如关于数量的统计指标,在保证闭环管理,确保审核查询时间,不遗失漏报的基础上,可以相对较早报送和提供;或一些实时性的统计指标,也可以因为及时性的要求而小有误差,以便有关用户及时掌握并进行分析。
四、做好统计管理工作的几点要求
要做好统计管理工作,应当与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数据统一梳理,规范此项工作。
一是做好数据标准化管理。数据的归类可以根据企业数据量的多少,划分不同的层次,分门别类地进行数据归属和细分。首先,按照管理需要汇集数据,包括财务、生产、设备、人力、综合管理等;在此目录下按照一定区分方式进行二次分类,例如在生产数据下就可以划分生产量类、生产效率类、作业质量类等,或者根据生产的工艺流程区分;在进行三次分类时,还可以细化二次分类时每个指标的具体内容,例如生产量类就可以分成计划量和实际完成量等。企业数据在ERP环境下的作用已越来越高,统计数据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管理,通过制度化加强约束,以确保数据质量。从制度上强化数据的管理,应当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制定企业相应的数据管理标准。包括数据源管理、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报告流程、数据异常的预警机制和责任制考核体每等全方位的统计工作标准,确保企业的统计工作规范、有效,并进一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有着大量的生产经营数据,这些统计指标往往由于统计范围、计算口径和人为因素,计算标准没有高度的一致,影响了统计工作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制定统一的指标统计标准,确保统计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包括定义索引名称,指标计算公式,指标运用范围等,形成“企业统计指标标准”,以促进和完善企业基础统计工作。
二是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切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同时也为统计部门所用。在进行指标体系设置和完善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第一,全面性原则。该指标体系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第二,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计关系、数据采集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得到更科学的指标;第三,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求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继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第四,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是人的因素。加强数据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是数据应用的关键。统计工作需要创新和改革精神、强烈的责任感,现代统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第一,具有丰富的现代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第二,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使用能力;第四,一定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外同行的统计工作;第五,统计改革意识;第六,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五、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企业高速增长,生产经营规模空前扩大,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赋予了统计工作新使命;二是部分企业上市的管理实践明晰了统计工作的新标准;三是新《统计法》的颁布实施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企业发展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目前如何切实做好统计工作,显得相当重要。本人认为,要从“四个强化”入手,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全面提升统计工作质量。
一是强化时效性,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要把握准确性,准确性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的,反映的是统计工作的质量问题,因而统计数据要准确反映企业运营发展情况;要把握及时性,统计工作的过程既是生产数据的过程,更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因而统计工作就是要对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对发展趋势要进行及时地研判,真正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第一,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加强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领导和各部门提交统计分析报告。第二,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企业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企业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宝贵深入的统计分析报告。
三是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使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企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
四是强化依法统计,保障数据的真实性。要求统计工作自身必须严格依法运作,确保统计质量。为此,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坚决做到应统尽统,核实瞒报、虚报,查处迟报、拒报,敢于负责,排除干扰,最终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六、结语
为全方位发挥企业统计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只有树立全新的统计工作理念,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管理,对企业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才能满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统计数据管理必须在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才能满足现代企业统计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肖明超.企业信息需求与统计数据创新[J].现代营销(经营版),2008,(02).
9.企业统计年度工作总结 篇九
公司全年完成产值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完成销售收入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 %;实现利税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工业增加值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并对年初提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大部份予以落实。完成上述指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狠抓安全不放松,重视基础求发展。
安全生产和软硬件基础环境是公司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全年的工作中,做到人员落实,制度落实,机构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落实。坚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坚持制止各种违章行为;坚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生产部坚持每周例行的检查以及日常巡查工作,同时公司也坚持定期不定期的抽查跟踪,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加大安全硬件设施投入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0xx年,公司在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上有了较大突破。首先,随着新人的增多和生产任务的加大,原有的车间管理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因此,我们一直在谋划基层一线管理干部的培养和储备问题。我们通过层层推荐、筛选和广泛的征求意见,在一线青工中选拔了五名车间主任助理,同时还确定了一批重点培养和考察的后备干部。像这样大面积的提拔和培养干部,对我们来讲是头一回,为了确保我们选择的正确性,我们制定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并制订严格的公示、培训、考评和试用机制。通过半年来的锻炼,事实证明,大多数同志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推荐和选拔也是客观公正的。其次,我们下决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技术部进行了改造,极大的改善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效的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如果单纯的从办公软硬件设施来看,我们的技术部目前在全街道,乃至全区,都是数一数二的。
2、克服两大难题,确保任务完成。
从我们原有的厂房面积和基本的一线人员数量来看,要想完成全年6000万元的生产任务,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15年初,场地和人员成为了阻碍我们完成目标任务的两大难题。
为了确保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新年伊始,我们就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了征收土地和进行基建的步伐,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在征收土地过程中,遇到了政策瓶颈,国家的政策是不可抗拒的。面对这种不利局面,为了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我们没有被动的等待和消积的怨天忧人。我们一方面与政府部门联系开展土地扭转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的租赁了两幢标准钳工车间,共1800平方的可用生产场地,这个1800平方的场地,大大的缓解了我们下半年的生产困境,但异地生产也给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所以,租赁厂房不是长久之计,从公司中远期的发展考虑,土地扭转这项工作我们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同时我们也已做好了另一手准备,就是说一旦土地扭转工作短期不能实现,我们将在艾贝克公司闲置的土地上做文章。困此,生产部门还要有一个长期面对两地生产管理的思想准备。
今年以来,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公司人员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目前我们的员工总数已由去年底的153人,增加到181人。由于普遍的发展,而且考虑到本地企业间人员流动的良性循环,我们想在当地招收熟练的一线员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今年上半年一度给我们出了很大的难题,而我们最终通过与劳务市场的合作,吸收外地打工人员,以及招收一些徒工基本上顺利的解决了一线人员不足的问题。但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太大,也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今后还是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以招收当地青年学徒培养为主,以吸收外地务工人员为辅,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问题。
3、强化内部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1)节能减耗降成本,狠抓质量上台阶。
20xx年,公司面对生产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产品销售市场价格下压的双重挑战,着力于节能减耗降成本,努力克服资金困难。因此下半年,我们在公司内大力开展励行节约活动,并成立一个“励行节约领导小组”来全面组织和指导这项工作。从节约一滴油、一度电做起,加大现场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管理,精心计算,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原材料浪费和资金流失。涌现了不少象钳工一车间主任周宗田同志那样,采用新工艺、新方法,仅一张图纸所下的材料就能节约几千元原材料的先进事迹。
随着今年生产规模的扩大,我们意识到,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力度,因此,春节后我们调整了质量管理机构的人员结构,将质检科单列并扩大为质检部,调整和充实了部门领导,制定并实施了一些新的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的质检人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相关部门也还有很多配合不到的地方,尤其是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我们还要动脑筋找到更好的控制办法。以往我们讲产品质量,主要是从产品实现过程中来找问题,即在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通过我们最近对几个实例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我们在产品质量控制上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产品的销售和合同评审过程。我们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能拿到订单,在价格上一味的让步,而且我们的管理机构在合同批准和评审上的省略,造成了低价销售,导致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先天缺失。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个部门的重视。
(2)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发展至今,一是抓住机遇,靠灵活机动的生产、经营战术,二是靠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严格的制度管理。20xx年,公司结合经营管理实际,动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每次例会上就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动全体管理人员对制度的修订完善,使公司制度建设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10年新制订了设计开发、生产管理和采购等三个操作规范,修订了《过程检验制度》。在执行制度上坚持人人平等、奖惩都硬,同时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人本管理机制,把情感管理融入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真正实现把约束机制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3)加强财务监督,保障资金需求。
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发展、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20xx年,公司进一步对资金使用实行分级计划、分层把关、严格审核,保证资金统筹安排合理运用,同时,加大了资金合理利用的监督力度,用好用活资金。一是加强了存货资金的管理,对库房材料实行了定额管理,原材料实行以耗定进的办法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二是加大了对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坚持督促销售人员对到期货款的回收,使应收账款降到最低水平,行使法律程序减少呆坏帐损失,加快了流动资金周转。三是加大财务监督力度,严格控制人为失误,减少资金损失。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财务人员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仅在一张发票上的较真和认真复查,就为公司搀回近2万元的损失,而在一份外加工合同款的支付上严格把关,又为公司搀回近万元的损失。因此,我们应当统一认识,给予财务部门审核和监督工作更大的支持。
★ 企业统计年终工作总结
★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 统计工作总结
★ 统计工作总结
★ 计划统计工作总结
★ 统计法治工作总结
★ 综合统计工作总结
★ 卫生统计统计工作总结
★ 统计试用期工作总结
10.XX年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篇十
XX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集团公司成功跨越千亿门槛,中环人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在集团历史上注定是一个里程碑,是值得纪念与庆祝的。伴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我个人的成长也略见成熟。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
我所在的岗位是生产、销售、非工业统计岗,主要负责工业企业生产统计和全集团非工业统计工作,兼内勤工作。XX年的生产年报月报与XX年的大同小异,对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但是简单的工作确有不简单的做法,在保证及时、准确、全面地完成XX年各项年定报工作的前提下,我努力发挥统计的咨询与监督职能,将最新鲜的统计数据及时传达给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统计局领导和经信委领导,为集团领导决策,为统计局汇总,为经信委核算提供支持。同时,监测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各月生产经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汇报给部门领导。在路部与赵部的指导下,成功撰写了8篇经济简报,将每月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传达给各级领导与同事,此简报俨然成为各部门各企业了解集团公司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的窗口。
建筑业、商业、服务业是集团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五大产业之一——系统集成,系统集成产业统计工作已然建立,虽说还有待完善,但已经步入正轨。近两年,集团公司系统集成产业每年均以不低于40%速度增长,今年销售收入可突破6亿元,是五大产业中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现阶段,第三产业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XX年末占GDP比例为43%,相对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今年集团公司商业、服务业收入有望突破25亿元,是集团公司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做大做强主业,发展配套商业服务业前景乐观。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部门领导做好各项工作。为发展集团公司“5+3”产业,首先得全面了解集团公司产业现状,为此我协助赵部制定了以产品划分产业的集团公司产品目录和产品产值调查表,目前,调查表已经发放完毕并全部回收,初步汇总工作也已完成,由于年底工作较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工作还有待进行。
11.现代企业制度下统计工作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制度;统计
统计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其特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企业的统计除了完成国家和主管部门的统计调查任务以外,主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量化分析依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日益重要。
1.统计信息是企业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
统汁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并随着统汁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通过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计算与分析,使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能够获得比较科学,町靠的统计信息,并据此对日常发生的——切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规划、控制与调整,帮助企业领导作出正确的屯产经营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必须以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基本依据。而统计不仅能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完蹩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能搜集、整理、与企11女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只有通过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力旺,调整,改制或延伸,再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然后据此进行学科的预测,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统计可参与企业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发展战略、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要资产重组、新增投资、年计划目标、物资比价采购等方面的决策。企业的生产:必须有一定的日标,只有不断地检查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搞好生产分析,尤其是对重点生产技术活动要全程跟踪监测分析,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有效地控制生产。而企、比生产情况的好坏、没备状况的好坏,都是通过统计资料来反映的,因此,企業的生产决策也离不开统计的参与。企业要正确开发市场和扩大新巾场,提高巾场占有率,必须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研究企、业的资源供应,相关市场、产品质量、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价格水平、消费心理以及市场的容量,产品的寿命周期情况,搞好市场分析,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统计要针对决策层最为关注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企、1k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领导亟需了解的“疑点”,提出有说服力的统汁信息资料及相应分析论证意见和对策措施建议。
2.统计分析是企业科学决策的基本保证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
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的内外环境的正确统汁分析的基础上之上。只有如此,企业领导者才能准确预测企业生产经营前景。判断生产经营环境,并进行差异分析,找出企业内部薄弱环节和有利因素,由此确定最优的企业,生产经营方案,努力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消耗以较少的物资和资金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品,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统汁分析在企业决策职能中的加强,对统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统计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保证统计分析质量,要具备统汁学、管理学、社会经济学、企业专业技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企业各级领导和统汁管理人员必须对统计功能的认识有个飞跃,牢固树立统汁参与企业决策的全新观念,提高统汁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地位,使统计分析成为企业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决策依据。
3.统计结果是企业决策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也必须由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检验:而统汁结果则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数量表现。而且通过对统计结果的信息反馈,又叮为企业决策提供新的决策依据。企业的统汁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到企业生产管理各部门和环节,也就是说,企业统计工作要实行全方位的参与企业决策。
通过运用统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对企业的产量、品种、质量、利润、成本及销售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与各种生产经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认证,帮助企业决策人员确定的生产经营目标,方针政策。
12.改进企业统计工作的探索 篇十二
一、当前我国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1、企业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虽然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但企业领导往往忽视这个基础工作, 重视专项管理工作比如会计工作, 工艺技术进步工作。这是由于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的委托管理体制造成的。在委托管理体制下, 受托人重视会计工作、工艺技术进步工作, 能快速扭转企业的不利局面, 在短时期内改善企业经营业绩, 按时向股东上交满意的企业管理试卷。改善会计工作, 企业能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利润的总量和结构状况;改善企业工艺流程、技术装备, 能使企业技术水平更新换代, 从根本上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扩大销售规模,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而中国大部分的企业特别是国企, 实行聘任制, 聘期一般为3年, 这种聘期促使受托人重视短期绩效统计工作是基础工作, 抓好统计工作不能立即改善企业绩效, 所以企业领导普遍不重视统计工作。
2、统计队伍不稳定
由于大多数企业不重视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在企业中被认为谁都可以兼职的工作, 当企业改制重组、组织结构重整时, 往往成为被精简、下岗的对象, 更易造成岗位人心不稳, 工作热情不高的恶性循环。
3、统计人员素质低
目前, 我国大学财经类专业中, 统计专业招生较少, 造成在普通企业统计岗位中统计专业的正规大中专毕业生很少, 统计工作往往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这些人员从业后, 往往凭自己的感觉开展统计工作, 一旦得出错误的统计结果, 在此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统计咨询、统计监督则肯定是南辕北辙。
4、统计信息不连续
统计工作要对某一现象、某一信息连续若干期的调查、跟踪、记录, 才能从中分析、发现某一现象变动方向、变动速度、变动强度等规律。但是, 改革开放30年, 很多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股权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人事安排都发生了巨大变更, 企业重整现象时时发生, 统计目的经常变更, 统计范围经常中断, 统计期间不连贯, 统计信息变得支离破碎, 无法开展有效的统计分析。
由于统计工作本身存在很多问题, 所以统计对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支撑作用减弱, 企业经营管理者更不重视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更难以发挥作用, 统计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二、统计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管理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不断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管理中所做的工作实际是一个以信息收集、加工、传递、使用为中心的工作。如果把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和管理工作简化为计划、实施和控制三个环节, 那么, 统计信息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基础。
制定决策是企业生产管理最重要的职能, 但科学的决策又必须以全面反映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资料为依据。统计数据是各方面情况的客观反映, 了解、掌握和应用统计信息资料和统计基本知识, 是各级领导和部门研究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并实施正确的决策和计划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决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没有足够的、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资源, 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所依据的信息资源不全、不准也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只有掌握了充分可靠的统计信息资源, 直至对情况了如指掌, 才能运筹自如, 驾驭形势, 进行成功的决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如果不研究信息、不重视数据分析, 就只能是“拍脑壳”的主观臆断和瞎指挥。
统计数据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经济信息, 如果这种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灵活的方法传递到企业内部并能被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广泛的开发利用, 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率, 并能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按预期的目标进行。从一定意义上说, 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决策是为了行动。企业生产管理就是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在经营生产活动中, 统计工作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 统计工作的目的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有了最突出的表现。它可以适时地提醒和督促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增产与节约、速度与效率等之间的关系, 使管理者可以及时发出调节和控制的指令, 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原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实际生产管理工作中, 信息反馈是多回路的连续反馈过程, 正是依据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 使管理者不断提高决策质量, 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采取强有力的调节和控制措施, 推动整个企业经济的运行按既定目标向前发展。可见, 在整个企业生产管理中, 统计信息既是管理各个环节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又是整个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统计信息以其特有的数据形式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 以各种报表的形式参与到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准确无误的统计信息对企业生产管理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而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信息则会误导企业管理者, 导致其指挥生产决策的失误。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生产是否能稳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是否能使企业生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因此, 统计信息的正确性对企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进企业统计工作措施
1、建立企业统计管理体制和流程
当前, 部分企业统计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 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 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 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另一部分企业, 根本就没有建立统计制度, 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 当然更难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改进统计工作, 应当建立企业管理体制和流程。
2、设置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 讲究高效务实。如大中型科技统计中, 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中再按性别分组, 科技项目按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管理都不需要、宏观管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企业增加值核算, 从生产法角度核算, 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 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 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 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 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
3、加快推进统计信息网络建设, 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 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 广泛收集信息, 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 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 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 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 加快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 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4、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企业应建立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 积累经验, 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 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 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 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 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 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 主动参与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 .[1]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 .
[2]仵金龙.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外资, 2008 (3) .[2]仵金龙.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外资, 2008 (3) .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心得】推荐阅读:
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08-19
企业第二季度统计工作总结11-13
浅谈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10-14
企业统计报表07-18
企业生产统计制度08-01
粮食企业统计的自查报告11-02
企业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在节能工作中的作用12-01
粮油仓储企业仓储设施统计指标解释08-11
学习概率统计心得09-08
统计培训心得体会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