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护理论文

2024-06-19

保健护理论文(精选11篇)

1.保健护理论文 篇一

秋季幼儿卫生保健护理知识

一、秋季多发疾病该如何处理和预防

秋季气候非常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所以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

(一)、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二)、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如发现孩子结膜充血,眼有浓分泌物。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对孩子的用品(面盆、毛巾、玩具等)进行消毒,爆晒。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区,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三)流鼻血:有些孩子流鼻血,是因为因秋季气候干燥,阳光照射较强烈,孩子易出鼻血。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吃清洁食物。另外注意不要撞伤,若发现孩子出鼻血,用压迫法(手指压迫鼻血多的鼻翼)止住血,较多到医院就诊,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子。

(四)、哮喘:秋天,变幻不定的天气,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秋雨绵绵,潮湿的环境便霉菌加速繁殖这些都是诱发孩子哮喘的诱发原。预防与治疗:有哮喘病史或过敏体质的人在春天要加强防护。

1、预防哮喘要注意保暖,千万别受凉感冒。

2、室内一定要保持温暖、湿润、洁净。通风采光要好,要勤洗勤晒被褥。

3、外出时尽量避开中午和下午阳光充足、花粉飘散浓度高的时间。

4、要避免交叉感染,少去人多的地方。

5、要了解自己的过敏史,避免接触过敏花粉和植物。

(五)、皮肤过敏:秋天,许多小儿会发生皮肤干痒、鼻子痒、打喷嚏,流眼泪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专家表示:这些皮肤症状都是由过敏引起。那小儿皮肤过敏了到底该怎么办呢?涂点抗小儿过敏药膏可以达到迅速止痒的目的,可是,痒止住了并不代表过敏彻底好了!抗体遇上抗原过敏症状照样会出现,所以,提醒众多小儿皮肤过敏患者的父母,外面的修补容易,里面的修补也不能不管,里面的修补才是最最重要的,俗话说,治标要先治本!因此,日常生活当中,方方面面都要注意,下面提供几条比较可行的建议!

1、增强抵抗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增加户外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2、注意皮肤清洁:恰到好处的皮肤日常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注意小儿皮肤的保养,或是过多地使用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会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皮脂膜遭到破坏从而降低小儿皮肤抵抗力,引发小儿皮肤过敏。

3、调整饮食:小儿过敏过敏体质者还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尽量少食用油腻、海鲜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其中椰菜、柑橘有显著的抗过敏功效。

4、过敏体质者最好每天喝些豆浆。

5、口服脱敏产品:坚持每天服用美宝来小儿专用套装系列产品,每天一次,7-15天皮肤症状消失,按疗程服用,逐渐改善小儿过敏体质,彻底根治过敏!

(六)、秋季呕吐腹泻:每年8月中旬至12月是小儿秋季呕吐腹泻的多发季节。专家介绍:这个时期的腹泻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最多见,这也是造成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秋季呕吐腹泻腹泻的原因一般分内因和外因

1、内因: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同时,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发育成熟,所以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所以,婴幼儿更容易患肠炎。

2、外因: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也就是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这种腹泻多发生在8至12月份这4个月当中。

(七)、秋季呕吐腹泻的护理工作:

1、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给消化道休息的时间。发热超过38℃就应该及时看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输液,防止脱水;

2、在医生开始治疗后,可以逐渐恢复饮食;

3、在治疗期间,父母要精心地护理好孩子。对于低龄幼儿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并随时向医生反映;

4、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腹泻时间较长的患儿常伴有口腔炎症出现;

5、每次大便后,父母应用温水冲洗孩子的屁股,能有效防止皮疹及继发感染;

6、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如果发现孩子四肢发凉,可使用热水袋保暖;

7、注意居室空气流通,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触病患儿,防止交叉感染;

8、恢复期要重视营养,并逐渐增加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的负担,同时要保持环境清洁。

(八)、秋季呕吐腹泻的预防:在生活方面对孩子多加呵护,是预防孩子发生季节性腹泻的最好方法。预防秋季呕吐腹泻的几点注意事项:

1、在孩子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应减少奶量及其他食物量,可以用水代替。

2、夏秋季节,避免过量食用脂肪高的食物,更应注意居室通风。

3、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腹泻发生。

4、季节交替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会诱发孩子腹泻,所以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减,尤其是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更要注意。

二、该如何预防科分为:

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幼儿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幼儿的衣、食、住、行需要家长注意。

(一)、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二)、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幼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三)、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

(四)、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总之,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孩子能健康愉快的成长。

广安市第一幼儿园

2.保健护理论文 篇二

1 心理特征[1]

1.1 紧张、忧虑、烦燥

不论初产妇或经产妇均存在焦虑、紧张心理,担心分娩过程中产生疼痛,是否可以顺产,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的接生技术是否过硬等等,而经产妇特别担心胎儿性别不理想,精神紧张,过早的消耗精力、体力,造成休息睡眠不足,对分娩不利。

1.2 恐惧、惧怕的心理

产妇进入产房后,怕疼痛、怕出血,剧烈的腹痛,大喊大叫使新入院的产妇望而生畏,文化水平高的产妇,怕生畸形儿,怕生死胎,怕产后会有后遗症,产妇都盼望自己顺利生出个健康漂亮的宝贝,有的产妇做了检查仍不放心,担心产后落下后遗症而心理不安。

2 心理护理[1]

根据产妇不同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首先医务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亲切,操作轻柔准确,尊重产妇,保护产妇隐私,热情接待,同时要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

2.1 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用热情、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待产妇,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主动关心产妇的需求,耐心听取、解答她们的疑问,使产妇产生安全和信赖感。做好知识宣传工作,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知识,临产后可出现的征象,宫缩与分娩的关系,告诉产妇宫缩时应配合呼吸及轻轻按摩腰部,减轻疼痛,宫缩好可促进产程的进展,增加克服宫缩痛及顺利分娩的信心,激发她们将做母亲的喜悦及自豪感,鼓励产妇下地活动,分散注意力;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时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充分的饮水,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2.2 第二产程的心理护理

第二产程护士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的安慰与理解,给产妇带来安全的感觉,在宫缩时指导产妇深吸一口气,屏气用力使腹压增加配合宫缩,宫缩过后,指导产妇深呼吸,大口喘气,全身放松,安静休息,恢复体力,适当喝水,保证体力,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使产妇对我们更加信赖,以取得密切配合,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2.3 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可引起情绪波动,这种情况可直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节,导致宫缩乏力而大出血,此期一方面给予子宫收缩剂加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助产人员应及时告知其婴儿的性别及缺陷等,避免其情绪波动造成产后宫缩乏力而出血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为顺利泌乳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产后保健

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产褥期的妇女来说很重要,它可改变产妇心理状态,促进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所以要全面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在喂奶方法、饮食、恶露护理方面给予耐心指导,详细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千方百计的消除产妇的心理负担和顾虑,做好家属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避免给产妇不良刺激[2]。

3.2 会阴切口的护理

注意勤换衣服,内裤,勤换卫生巾,穿宽松裤子,每天用稀碘伏擦洗会阴两次,产后一周后如切口吸收不良,局部出现硬洁,发红疼痛的,可给予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早晚坐浴后加红霉素软膏外涂。

3.3 促进泌乳

产后早接触,早吸吮,可促进乳汁的分泌,如婴儿住院期间,未连续喝奶或乳汁太多吃不完,应每隔2~3 h用吸奶器吸奶1次,将剩余奶汁吸净,可防止排乳不畅堵塞乳腺管引起包块。饮食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汤水,多食鱼肉,米面等谷类食物,保证乳汁的质量,同时可吃促进泌乳的食物,如木瓜、猪脚、花生等必要时可用中药调理。

3.4 产后清洁的护理

鼓励产妇勤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摒弃陈旧观念,刷牙可用温水或温开水,以减少对牙的刺激,洗澡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引起感冒。

总之,通过实践,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产妇减轻恐惧、焦虑感,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对分娩的信心,通过医护人员与产妇的沟通交流,有一个温馨、信赖的护患关系,才可以确保母婴的安全,所以,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做好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是医疗科学和语言艺术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海燕, 等.女性褥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 23 (6) :102.

3.产褥期的保健与护理 篇三

产褥期内以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变化最为显著

生殖器官的观察与护理:⑴子宫的收缩:①首先应严密观察宫缩恶露情况,每30分钟~1小时观察1次。产后子宫收缩呈硬球行。即收缩到脐平,以后每天下降1.5~2cm,产后1周缩小为孕12周大小,仅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产后10天左右经腹部检查已触不到子宫底,检查子宫底高度的同时应注意及子宫双附件有无压痛。⑵恶露的变化:产后随子宫脱膜脱落的血液,坏死脱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恶露分为:①血性恶露:约持续3~7天,②浆液性恶露:约持续7~14天,③白色恶露:约持续14~21天。产后恶露3周左右干净,如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说明子宫复旧不好。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如恶露有臭味提示可能有宫腔感染。

乳房的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⑴乳房的护理:乳房在分娩后将进一步发育,乳房应保持清洁、干净、经常擦洗。禁忌用肥皂。每天哺乳前用温水毛巾擦洗干净。同时还要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腺管是否通畅,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是否正常。⑵母乳喂养指导: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它含有出生后4~6个月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即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母乳有免疫功能,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母乳具有无菌、温度适宜、喂养方便、价廉无美等优点,所以,需不断给产妇以鼓励、支持和指导,使她们能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的重点是:①按需哺乳:根据婴儿的需要喂哺。②掌握正确的喂乳姿势,即母亲放松、舒适、婴儿的头和身体呈直线、面向乳房、身体紧贴母亲、下颌贴乳房、嘴巴含住大部分乳晕。③学会观察和判断婴儿吸吮是否正确,哺乳后应将婴儿竖直抱起轻拍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婴儿溢奶。④学会挤奶。坚持纯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和减少产后出血,还利于恢复产妇体形。

产褥期的注意事项

室内温度需把控:产妇生产后,毛孔和骨缝张开,很容易感受风寒,因此要避免空调直吹、穿堂风。产后洗澡需注意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水温过热,洗澡的时间尽量要短,不要泡澡,洗后要注意及时擦干。

会阴的护理:分娩后应做好会阴护理,以防止感染,促进会阴伤口愈合,增加产妇的舒适感,产后每天用温水或尽量选择配方是植物中药、pH值适合弱酸性外阴环境的洗液。会阴冲洗2次/日,大便后亦应冲洗。冲洗前应先排空膀胱,冲洗时应由上而下的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沙球擦干外阴,垫好消毒会阴垫。

全身情况:了解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精神、心理、大小便等。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测血压、脉搏、呼吸以及了解产后恢复情况。②预防产后尿潴留和便秘:经产钳、剖宫产、滞产的产妇要特别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畅,以预防尿潴留。指导产妇多饮水,一般产后4小时排第1次尿。产后产妇多饮水、多食蔬菜和水果,尽早下床活动,防止便秘发生。③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热水漱口、刷牙、保持产妇口腔的清洁卫生。

产褥期的保健与护理

产后营养:由于分娩时体力的极度消耗及产后机体的恢复和哺乳需要,加强产后的营养十分重要。产褥期每天需要热量2700~2800千卡,蛋白质100g,比妊娠前的饮食量增加约30%左右。①产妇忌过多吃鸡蛋: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耗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会难易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油炸食物也较难易消化,产妇也不宜多吃。②产妇应多食一些瘦肉、鱼、蛋、牛奶和新鲜蔬菜,哺乳期应多吃一些半流食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少食多餐。此外有下列情况者,在饮食方面要有所控制或倾斜: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后遗症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控制盐的摄入。有便秘者应多吃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早晨可喝点儿淡盐水或蜂蜜水。

心理保健:心情舒畅,可使乳汁增加,在近年的报道中,有50%~70%的产妇会发生产后郁闷,原因是体内荷尔蒙浓度的突然变化所致,还与分娩后体内内环境自行性调整,性激素比例重新调配以及家庭关系、环境因素等有关,所以做好产褥早期产妇的心理适应工作非常重要。家属要多给予关心、支持、帮助等。另外,产妇的休息要与婴儿同步,婴儿睡觉时抓紧时间休息,这样既可得到充分的休息,又可保证足够乳汁。产褥期以后才可恢复性生活,并要采用适宜的避孕方法。做一些產褥体操也是帮助母亲恢复机体的一项有效运动。

参考文献

1 中外健康文摘.

2 中国期刊网.

4.保健护理论文 篇四

摘要

中医学基于整体医学的特点,若能充分地利用其防治疾病及其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则能够较好地适应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的要求。生存质量评价就是顺应了这一发展方向,现己作为老年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评价方法。为了深入研究保健按摩的机理及其整体效应,考虑时间及课题经费等因素,本课题最终以自我按摩延缓衰老的机理及其对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研究作为切入点。其目的是通过生存质量的分析,探讨中医保健按摩对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抗衰延年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绪论

研究方法“衰老”是古往今来人们研究的永恒主题,中医在衰老机理及抗衰老方法研究方面,不仅远远早于现代医学,而且在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己经建立了关于衰老的学说,并且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老年病防治的基本架构。历代医家丰富和发展了《内经》衰老理论,充实了保健、抗衰及防老的内容,特别是提出了不少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和延年益寿方,使中医养生保健更凑完善。现代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著作如雨后春笋,繁多而芜杂。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文献中理清脉络,的确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对中医衰老学说及中西医关于衰老的差异性方面的文献,进行爬梳、归纳、整理,从纷纭繁杂的文献资料中理出中医衰老学说的发展轮廓,以及中西医学在衰老机理及抗衰老方面的差异性。特别是弄清保健按摩的发展源流,以及现代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延缓衰老的干预措施

《内经》认为危害健康的因素和导致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衰老的机制是复杂的,所以,抗老延寿的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初步建立了保健延年、防病抗衰的基本架构。“衰老是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企盼健康长寿是人的本能,而合理的养生和科学的保健则是抗衰延年,通向大自然赐予人类最高寿命的理想之路。”1“恬谈虚无”,是预防衰老的关键关于精神调摄,《素问•上古天真论》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注重调摄精神,使机体生理顺畅,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有“为无为之事,乐恬佚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之明训。良好的心理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马克思说:“一种良好的心情,比十付

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研究表明,老年病70%左右属于身心疾病,由不良心理因素而导致各器官产生不良的生理、病理反应。如暴怒可使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骤然上升,加之饮食不节,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而诱发心脏病、心肌梗死、脑溢血,甚至碎死等。《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把玻璃试管插在正好是0℃的冰水混合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表明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冷凝成水后,是澄清透明、无杂质无色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蛋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他分析,人生气哪怕仅仅十分钟,也会耗费大量精力。人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时都复杂,且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魂’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方面。《内经》指出,要达到“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既要对外来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又要对内在的精神情志做到“恬快虚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从卜述的“恬佚虚无”,使精神境界处于一种安静状态有利于健康来看,古代养生家己认识到异常的情志活动是导致人体发病和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养性延命录》说:“神人用则竭,形大劳则毙,神形早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但如何做至 “精神内守”呢?

中医保健按摩发展概况

中医保健按摩源远流长,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同自然与疾病的斗争中,摸索出来的保健及防治疾病的方法,如用擦法使冻僵的肢体暖和;用揉搓法消肿祛疲;用摩法止痛等。随着人类对原始的按摩实践,逐步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自我保健。按摩作为一种保健方法,在唐、宋时期就非常盛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的加强,自我保健按摩开始引起重视,并已取得一定成就,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5.保健护理论文 篇五

摘要:目的:研究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评价。方法:在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选择妇幼保健院30家,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统计分析妇幼保健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评价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组织领导方面优良率为86.67%,合格率为6.67%,不合格率为6.67%;临床护理管理方面优良率为76.67%,合格率为13.33%,不合格率为10.00%;临床护理服务方面优良率为66.67%,合格率为20.00%,不合格率为13.33%;危重患者护理方面优良率为50.00%,合格率为26.67%,不合格率为23.33%。结论:妇幼保健院在医院组织领导、临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服务、危重患者护理等方面,总体情况比较良好,但仍需继续加强,应采用去有效的管理评价措施,提升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6.保健护理论文 篇六

关键词:老年保健,社区护理,老年社区护理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来势猛,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和老龄化程度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的特点。日趋增多的老年人口,成为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伴随而来的需要服侍和护理的老年人人数逐年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老年保健的社会化需要更多的护士从事社区护理工作[1]。

1 我国老年人健康问题以及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1 老年人健康问题

①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退行性变化越发明显,从而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有资料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达82.2%,有64.0%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1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7%。老年人中有约21.5%生活轻度不能自理,5.0%~7.0%生活中度不能自理,2.0%~5.0%完全不能自理[2]。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顾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1亿多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减少了老年人保健的关照来源。③老年人身心疾病多发: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加上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缺乏照顾和交流等社会支持,使得老人身心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

1.2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1.2.1 慢性病管理及预防

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慢性病管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社区护士经过慢性病知识的培训,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病人的生活、饮食,再配合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干预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3]。自我保健意识,以病人自我管理的模式实施慢性病病人管理,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降低患病率。

1.2.2 心理疾病的护理

老年人心理性疾病尤其是孤独感和抑郁症的发生率高、危害性大、识别率低,治疗率低,在我国社区还没有形成一套老年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健康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护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对社区护士做进一步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老年人心理性疾病的支持性干预,以群体健康和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促进老人的心理健康。

1.2.3 健康档案管理

社区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将社区老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输入电脑做好记录,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沟通,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社区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能够得到连续性关照,充分发挥社区健康“六位一体”功能。

1.2.4 家庭康复护理

我国绝大多数老龄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更多病人带着残疾回家接受康复治疗。病人及其家属普遍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社区护士在康复团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培训后的社区护士可成为康复医生的助手,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老人家庭康复治疗、指导和护理等工作。

2 我国的老年社区护理现状

2.1 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方式与途径

2.1.1 建立健康档案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电脑或书面资料),以引起社区住户的重视,同时便于医护人员了解辖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同时对老年病人或特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或实施专案管理,有利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登门随访。

2.1.2 社区护理教育

一些院校或地方健康教育机构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也有社区护理工作者创办的老年护理培训学校,以确保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到位,为保证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打下基础。

2.1.3 社区护理形式

社区护理形式包括福利院护理、家庭访问护理、老年人保健、咨询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保健、健康咨询服务[4]。

2.1.4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①健康讲座:举办内容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健康讲座;②随机性教育:社区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记忆;③示范性教育: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2.1.5 心理疏导

老年人因为离开工作岗位,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减少,心理变化较大,同时由于社会因素也会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障碍。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其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2.2 我国社区护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2.2.1 护理模式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社区护理局限于专科护理的方式,以完成医疗护理为主,以促进疾病的转归为目标。社区护理被局限认为打针、输液、测量血压等初级、重复的单纯技术操作,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而工作人员的服务模式还是大医院的坐堂制,医生等病人,护士等医嘱,难以提供综合的社区护理。

2.2.2 护理形式单调

社区护理工作基本上是从属于医疗,护理工作大部分集中在以疾病为中心,以完成医嘱为目的。单调的护理形式主要体现在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注重医嘱的落实,忽略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病人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注重医疗活动,对整个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的评估与干预较少等。对于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流于突击建立个人、家庭健康档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一批以备检查的死档案。只有部分有偿式个人、家庭保健合同能实现社区护理的连续性、个性化和人格化服务。因此,对于整个社区的人群则有失综合性、公平性、协调性和实惠性。

2.2.3 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部分护理人员是年老体弱或是即将退休人员,或是刚毕业的缺少临床经验的招聘人员,且配置比例欠合理。传统观念上认为社区卫生机构是养老所、疗养院。即使社区护理观念从医院护理模式向社区家庭整体化护理方向转变,也只能满足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社区护理人员多以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为主,对社会、人文知识涉及少,面对要求知识水平全面,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护理保健需求难以独立承担,从而影响社区护理的服务功能,制约了服务项目的扩展。

2.2.4 社会认同感较低

人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局限在单纯的技术性操作,即使涉及个人、家庭的健康管理,社区护理工作也不被社会认同,且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低、晋升职称难、职业归属感差,社区护理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还存在差距,挫伤了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之缺乏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极大地制约了社区护理的发展。

2.2.5 保障政策不健全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新型的服务模式,相对应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法律法规、操作程序尚不完善,社区护理中如老年保健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家庭访视的程序、对家庭病床管理、外出治疗制度、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评估、应急处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的医疗风险。同时,社区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言行所存在的潜在医疗纠纷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政策保障。

3 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模式展望

3.1 健康老龄化

随着老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国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后,老年人能无疾而终,至少也会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短。社区护理工作者,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区老人,使老人健康生存,快乐生活,不断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3.2 老年临终关怀

老年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为老年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社区护理是家庭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通过老年社区护理,能够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维护人的尊严起到积极作用。

3.3 老年康复护理

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康复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会出现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多种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老人一旦入住即可根据专业人员评估和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享受全方位的护理。老年康复护理应包括老年人特别养护和老年康复保健,提供常规医疗、护理、养护服务以及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3.4 开设老年社区护理教育

为填补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可通过继续教育,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老年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拟成立的老年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既成为具有老年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老年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同时,应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老年社区护理专门人才,使我国的老年社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

3.5 建立老年社区护理体系

①政府应将老龄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虽然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国家能够投入的卫生保健资源还相当有限。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制订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预防保健措施,将老龄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政府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5]。②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老年社区护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以使护士在社区中发挥多元化角色的作用。可依情况设立一些老年社区护理中心作为试点,实施老年社区护理。在试点的基础上制订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规划,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中心的建立既可为老年社区护士提供实习基地,又可通过中心普及老年社区护理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制订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证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我国老年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4 小结

随着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社区卫生服务以其方便、快捷、便宜的优势逐渐在医疗市场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如何发展、壮大、推广社区卫生事业,赢得更大的市场,需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在老年人不断增加的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重新审视老年社区护理的市场定位,创造各种条件,利用资源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不断推进老年保健的社区护理工作。我国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社区护士角色和社区护理工作内容,探索出适合于我国特点的老年保健社区护理道路,以便使社区护理工作在老年保健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卫生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6):24.

[2]钟华荪.广州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4-316.

[3]袁鸿江.老年医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6-287.

[4]陈雪萍,朱碧华,孙曙青.社区老年保健实施形式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9(7):68.

7.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分析 篇七

【关键词】 亚健康人群;保健护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74-01

处在疾病和健康间的“第三状态”,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据报道,目前大约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中,同时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症状,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宁、健忘、食欲不振、头痛等[1]。如果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就会严重影响其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从而引发各种心理和生理的疾病,甚至会引发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有效的保健护理,有助于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与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其他疾病的出现,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针对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分析,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64例亚健康患者,其中有34例男,34例女,年龄在3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8±7.8岁,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健忘、失眠、头痛、精神萎靡以及食欲不振等。

1.2 方法 主要通过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进行给予患者保健护理,并分析患者进行保健护理之后发生症状的变化情况。

2 结 果

64例亚健康患者通过行为、心理以及生理等全方位保健护理后,其出现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减弱,甚至是消失。

3 讨 论

亚健康人群保健护理分析。

对于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首先需要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在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需要正确看待压力,将它视为正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有效的减压措施,把握合理,确保具备良好的身心健康。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注意劳逸结合,确保足够的睡眠,及时调整具备规律性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2]。一般情况下,需要确保在2-3d之内进行更换鞋子,尽量将脚部的舒适感进行提高,防止鞋子出现变形现象,将脚步的保健方法进行进一步加强。注意保持卫生,尤其是手部的卫生,需要经常洗手,维持手部时刻干净。同时,需要保持适量的户外体育锻炼,但是不能剧烈运动或者过度运动。

其次是关于充足的营养保健护理。给予患者合理的日常饮食,保证补充丰富的营养,每天的膳食注意均衡。在人体正常运转当中,必须具备的营养元素就是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则其中的维生素A,可以将人体糖蛋白的合成与释放速度进行加快,而细胞膜表面蛋白中的重要构成物质就是指糖蛋白,以此同时,它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类型[3]。针对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铁等维生素与矿物质,在人体内是没有办法自然合成,所以需要采取口服维生素片的方法进行补充。此外,對于各种不同的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B2、B1、锌、硒等,在某一程度上会直接影响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于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群,极易产生电脑综合症,比如:精神不振、视力模糊等等,因此需要加强补充维生素A,这维生素A在人体营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由于维生素A在人体新陈代谢当中产生相对比较大的消耗量,很容易将人体内的营养导致失衡,因此,患者必须保持口服维生素A,1粒/d。

最后就是大量饮水,通常情况下,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不能少于三杯[4]。由于茶水具备醒脑提神、解渴利尿、润肺生津等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进行午睡之后,应该先饮一杯清淡的茶水;由于白开水具有改善排泄、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解毒能力以及促消化、促进循环等的作用,人们在睡觉之前进行饮一杯白开水,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也需要适当的饮用白开水,从而将人体内的疾病抵抗能力进行提高。

矫正患者不良行为也是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中有效方法之一。主要的矫正内容有限制、加强、自我监测等。其中的限制就是将某些导致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不良行为进行限制,比如:生活无规律、酗酒、吸烟等,通过限制的方式进行矫正。而加强就是将人们的行为给予优化改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不断加强。自我监测就是把自己的行为通过记载和报告的形式,从中寻找不良的行为,并及时纠正。

心理调节保健护理法,也可以有效防止亚健康状态的出现。在产生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亚健康状态的正常转归。在现代生活当中,最常遇见的消极情绪有紧张、郁闷以及压抑等。如何才能有效解除压抑,需要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持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而紧张就是造成亚健康疾病的产生,只有通过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调节。首先分析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通常有工作性质、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人格特征、家庭等方面的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改变环境等,才能有效调整心理产生的紧张现象。此外,需要及时预防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刺激,其中导致心理刺激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工作发展不顺利,家庭不和睦以及朋友、同事之间产生矛盾等[5]。需要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对待这些不利的因素,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将以下四个良好做好:劳动实践良好、自我意识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良、人际关系良好等,这样就会有效的进行预防心理刺激,让这些不利的因素逐步演变成有利的因素,作为努力奋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丁言浩.大学生亚健康的预防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1(03):67-70.

[2] 罗蓝芳.现代亚健康的保健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2,4(27):13-17.

[3] 闫萍,赵光禄.亚健康状态对大学生的危害及护理干预[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6(08):54-60.

[4] 魏毅.对亚健康人群运动康复的实验性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34-48.

8.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 篇八

2013年8月

• 四个部分 • 文件依据

• 管理要求

• 相关技术

• 信息要求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文件依据

• 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的通知(黑卫发[2011]59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的通知(黑卫发[2011]60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财政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版)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办发[2011]458号)

• 哈卫联发[2011]30号 转发黑卫办发[2011]458号文件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包括10类41项服务内容,11个服务规范…..【11类43项】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2011版规范

•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规范》所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的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承担能承担的工作。(说明的是谁来服务的问题)• 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和儿童管理规范是服务的基本依据(说明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问题)

• 妇幼保健机构对基层单位妇女、儿童保健进行指导。(说明的是谁来提供技术支持的问题)

• 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绩效考核(说明的是谁来考核和管理的问题)

• 妇女保健的内容  围婚期保健

 孕期保健

妊娠期和产褥期保健 哺乳期保健

 围绝经期保健: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营养指导、性生活指导、用药指导

普查

 老年期保健

 计划生育指导

避孕方法的选择等  妇女常见病的防治

 职业妇女健康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管理要求

• 重点解读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其制定依据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一、项目目标 •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三、项目服务内容

四、项目组织管理

五、服务内容及流程

六、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

七、项目执行时间

八、项目督导评估

• 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免费为城乡孕产妇提供5次孕期健康管理和2次产后访视服务,降低孕产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项目目标 •

(二)目标

1、早孕健册率达到80%以上; •

2、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 •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

4、产后访视率达到95%以上。

• 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 全省范围内所有孕产妇。• 项目服务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项目相关规定。

•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项目服务内容

(二)强化孕产妇健康管理技术培训

• 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妇女保健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技术。• 项目服务内容

(三)免费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 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免费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服务应包括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期五次健康管理和产后二次访视服务。不愿意在定点机构检查的孕妇,不能享受免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但必须告知相关信息。

• 项目服务内容

(四)信息收集和管理。

•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相关人员的的信息管理培训,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各项登记,同时按照年报和三网监测信息登记、上报、质控等制度和要求,不断完善基层妇幼卫生信息上报工作,提高信息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

• 1.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负责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质控工作、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等。•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本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有关经费;确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建立转诊机制;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对项目实施监督。• 项目组织管理

(二)省妇幼保健院为省级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市(地)、县(市、区)级师资培训与考核,并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市(地)、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内信息管理工作。

• 项目组织管理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确定及职责

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原则应设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服务定点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卫生局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辖区内符合条件并愿意提供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各地定点机构以市为单位报省卫生厅备案。• 项目组织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实施定点机构,必须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本方案具体要求,提供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并明确公示和告知孕妇提供免费检查的项目,高危孕妇必须增加的自费检查项目要明确告知,做到知情选择。履行信息上报职责,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院上报信息。• 服务内容及流程 •

(一)孕情管理

(二)孕早期健康管理

(三)孕中期健康管理

(四)孕晚期健康管理

(五)分娩信息的反馈

(六)产后访视

(七)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八)信息收集和上报

• 孕情管理

• 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卫生室村医和村级保健员、以及计生专干、定期入户调查、了解、登记本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妇基本情况,并向孕妇告知本区域提供免费健康管理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 孕早期健康管理

1、孕12周前,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妇凭户口本、身份证(无户口本或身份证者需出具村(居)委会证明)、流动人口凭身份证和居住地村(居)委会在本辖区居住证明,到定点机构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 孕早期健康管理

•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孕早期健康管理

•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孕中期健康管理

•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孕中期健康管理

•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孕晚期健康管理

•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分娩信息的反馈

• 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产妇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产后访视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产后访视

•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信息收集和上报

• 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孕产妇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孕产妇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孕产期保健业务用房。孕产期保健用房分为产前保健和产后保健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房间通风透气,采光良好;宣教室一间(可与其他宣教场所合用),配置放像设备,设宣教橱窗或宣教版面及挂图。•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2、设备。备有妇科检查床、产科专用检查床、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听诊器、骨盆测量器、测量软尺、胎心听诊器、计算机(专用)、氧气瓶(袋)、体温计、新生儿量床,婴儿体重称、鹅颈灯、妇科检查器械、洗手池、污物桶、消毒物品和设施。为保护妇女个人隐私应备有屏风或窗帘等物品,检查床之间应备有隔离屏障。•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3、检验设备。有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项目督导评估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定点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督导频次:按上级最新文件执行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妇产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11年7月18日下发。•

3、相关诊断学和病历书写规范 •

4、国家、省相关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对基层妇女保健人员培训什么 工作职责——该做些什么;

诊疗技术: 早孕诊断、产科检查;

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危害;

相关保健技术:健康教育、心理、营养、家庭支持等。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及流程

(一)新生儿信息的获取。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上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新生儿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二)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在《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进行记录。

•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三)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四)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五)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六)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七)信息收集和上报。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儿童保健门诊用房:门诊应设立分诊区、候诊区、儿童体格测量室、儿童体检室、儿童智力筛查室等。

2.设备:量床、体重计、儿童体检信息管理电脑、打印机、智力筛查工具等。

3.检验设备:能开展血常规的检验设备。•

(三)服务要求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2、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4、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 儿童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儿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已放到妇幼保健院所邮箱)•

3、诊断学和病例书写

4、国家相关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按要求建立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双向转诊制度、孕产妇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等

2、按上级及规范要求要求建立规范表、卡、簿(我们已通过区保健院所已培训至基层、完全按国家要求设计,在我市尚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按基本公共卫生要求并不复杂)•

3、需要不断的学习,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的中的相关内容要真实,认真阅读填写说明,要符合孕产妇、儿童的特点(宫高、腹围、新生儿心率、呼吸频次等)

3、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归档要求按本地区整体健康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不可以缺少内容。(常见的问题是产后访视记录未在整体档案中、儿童档案中缺少4-6岁儿童检查记录)•

4、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材料归档:按健康教育规范进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教人员统一管理。• 省要求的孕产妇管理档案  表1

基本情况表

 表2

第1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3

初筛分类表

 表4

第2-5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5

产后访视记录表

 表6

产后42天产妇健康检查记录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要求 •

一、掌握本辖区内最新居民总人口资料

•(1)总人口数;(2)常住户籍人口数(农、非农);(3)常住非户籍人口数:(4)育龄妇女数(农、非农)(5)孕妇数;(6)产妇数(农、非农);(7)0-6岁儿童数;(8)更年期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9)准备怀孕的妇女;(10)35-59岁农村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

二、掌握辖区妇幼居民建档数(1)孕妇建档数;(2)产妇建档数;(3)新生儿建档数;(4)0-12个月婴儿建档数;(5)12-36个月岁儿童建档数;(6)育龄妇女建档数;(7)更年期妇女建档数

三、建立妇幼保健工作基础登记

•(1)辖区孕产妇死亡登记本、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本、死胎、死产登记本,其中非户籍人口(省外户籍)要单独建册或有明显标注。

•(2)辖区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高危孕产妇管理登记本、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体弱儿管理登记本、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其中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上要含妇幼卫生年报表上列出的相关项目,不得缺项。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上应含父母信息、户籍、住址、是否住院分娩、是否为剖宫产、如是非住院分娩是否为新法接生等。•

四、妇幼保健信息上报要求

1、固定专人负责报表的上报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当岗位调换时交于新上岗人员,并将填报要求详细交班,报表单位换人请通知本辖区妇幼保健院、所。

2、按规定时间报表,不得迟报,报表只填写一份,复印留底,原件上报。

• 3表格要用钢笔或碳素笔逐项填写,不得使用油笔或铅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上报统一印制的表格。

4、报表逐项填写,表内不许有空项。“0”为有效数字。•

5、表内数据要如实填写,不允许编造或涂改数据,上报前按要求进行逻辑关系检查,确保表中的数据准确无误。•

9.保健护理论文 篇九

饮食治疗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否采取任何药物治疗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无效时或病人不能耐受时,方可用药物治疗。在服用降脂

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1)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是控制热量的基础。减少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

管壁上,增加血液的粘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并有

加速血液凝固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科学家发现北极圈内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以鱼猎为生,在他们中间冠心病的死亡率仅5.3%,远远低于丹麦人的35%。他们吃的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很高,主要含有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它们存在于海鱼的鱼油中。

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谱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并增加抗血凝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DHA可以降低血脂保护神经

系统。因此提倡多吃海鱼,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脂。烹调时,应采用植物油,如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芝麻油等,每日烹调油10毫升~15亳升。

(2)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摄入过多的确害处不少,膳食中的胆固醇每日不超过300亳克,忌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

脏、蛋黄、鱼子、鱿鱼等食物。

植物固醇存在于稻谷、小麦、玉米、菜籽等植物中,植物固醇在植物油中呈现游离

状态,确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而大豆中豆固醇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提倡多吃豆制

品。

(3)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来源非常重要,主要来自于牛奶、鸡蛋、瘦肉类、禽类应去皮、鱼虾类及大豆、豆制品等食品。但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在50%以上。

(4)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要过多吃糖和甜食,因为糖可转变为甘油三酯。每餐应七、八分饱。应多吃粗粮,如小米、燕麦、豆类等食品,这些食品

中纤维素含量高,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5)多吃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食物。应多吃鲜果和蔬菜,它们含维生

素C,无机盐和纤维素较多,能够降低甘油三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选用降脂食

物,如酸牛奶、大蒜、绿茶、山楂、绿豆、洋葱、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木

耳、银耳、猴头等食物。近年发现菇类中含有丰富的“香菇素”。学者们做过实验,当人们吃进动物性脂肪后,血液中的胆固醇都有暂时升高的现象。同时吃些香菇,发现血液中的胆固醇不但没有升高,反而略有下降,并且不影响对脂肪的消化。国

外学者认为,中国菜肴中常用木耳、香菇等配料,是一种科学的配菜方法。每3朵~

4朵的香菇中含香菇素100毫克,具有降脂和保健作用。山楂、花生、淡菜、萝卜、玉米、海带、豆腐、牛奶、黄豆等食物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要避免饮酒、酒能够

抑制脂蛋白酶,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导致血脂升高。

要采用蒸、煮、炖、氽、熬的烹调方法,坚持少盐饮食,每日食盐6克以下。

●高脂血症食物选择 TOP

(1)节制主食。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应注意节制。忌食纯糖食品及甜食。

(2)多食用鱼类(尤其是海产鱼类)、大豆及豆制品、禽肉、瘦肉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较低的食物。

(3)控制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的摄入量,对动物脑、蟹黄、鱼子等要严格限制。

(4)用植物油烹调,尽量减少动物油脂摄入。

(5)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保证适量食物纤维、维生素、无机盐摄入。尤应多食用含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等丰富的食品。

(6)已发现许多食品具有降血脂作用:

①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

②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③香菇及木耳:能降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据研究,其降胆固醇作用,比降血脂药物安妥明强10倍。

④洋葱及海带:洋葱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⑤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115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特别是与动

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⑥茶叶:茶能降血脂,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⑦鱼类: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有利。渔民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内陆居民,就是证明。

⑧植物油: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血胆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为佳。

⑨其它食物:如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麦、苹果等,均有不同程度降血脂作用。

●高脂血症一日食谱举例 TOP

早餐:去脂牛奶250毫升(脱脂牛奶250克),玉米面发糕(玉米面100克),拌莴笋

丝150克(莴笋150克)

午餐:馒头或米饭100克(面粉或大米100克),炖豆腐(海米15克,香菇25克,豆

腐100克),炒茄丝(茄子100克)

晚餐:馒头或米饭(面粉或大米100克),西红柿炒圆白菜(西红柿50克,圆白菜100克),清炖鸡块(鸡块100克)

全日烹调用油10克。

以上食谱含热能1682千卡(7.03兆焦耳)

●高脂血症食疗方 TOP

(1)降脂减肥茶:草决明子5克,菊花5克。先将菊花洗净备用,草决明子先洗净炒至微膨带有香味后捣碎,纱布包好,用清水煮沸,煎至微黄色,再倒入菊花同煎几分钟即可。代茶饮,一次饮完后再加入水冲泡,直至无味即可弃

之。具有降脂、减肥、清热、平肝作用。

(2)素烩三菇:冬菇25克,蘑菇25克,嫩玉米笋片50克,鲜汤适量,草菇25克,粉芡、调料各少许。先将冬菇、蘑菇、草菇入清水泡发洗净,入油锅煸炒,之后加

入鲜汤、嫩玉米笋片同煮,待熟后再加入粉芡和调料(盐、味精等),翻炒片刻即可。

(3)银耳炒肉丝:银耳9克,瘦猪肉丝150克,酱油10毫升,水豆粉5克,油、盐、味精、姜粉、沸水各少许。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去除黄蒂,杂质洗净,并撕为小

片;肉丝放入水豆粉、适量酱油、姜粉拌和码味后,放入热油锅炒至八成熟时,加

入银耳、沸水、盐及少许酱油,同时并不断用旺火翻炒5分钟即可,起锅时加入味

精调味即成。

(4)山楂荷叶饮:山楂15克,荷叶12克,煎水代茶饮。

(5)黑芝麻桑椹糊:黑芝麻60克,桑椹60克,白糖10克,大米50克。将黑芝麻、桑椹、大米洗净后,一同放入砂盘中捣碎,再放入砂锅内加清水3碗,煮成糊状后,加入白糖即可食用。每日服2次。

(6)豆浆粥:豆浆汁500毫升,粳米50克,砂糖或细盐少许。将上味同入砂锅内,煮至粥稠,表面有粥油为度。每日早晚餐温热食。

10.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和保健指导 篇十

方法:对我科87例颈椎病患者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牵引等方法治疗、护理和保健指导。

结果:治愈40例、显著疗效30例、有一定疗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

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取综合的中医治疗、护理以及有效的健康指导,能够有效的治愈颈椎病,恢复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颈椎病 中医 护理 保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9-01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关节二科2011年6月~9月收治的87例颈椎病患者,男57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52岁,病程3周~4年。主要症状为颈项疼痛,颈部不能灵活转动,肩部及上肢感觉麻木、触电感,经X线可见颈部轴线变直、中断,存在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的情况,可判断为颈椎病患者。按照中医治疗的原则对这些患者治疗、护理,治疗时间为5天~60天不等,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者40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者30例、治疗后症状减轻者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

2 中医治疗

2.1 推拿按摩。病人取坐位,用滚、按、拿等手法按摩颈椎及肩部,放松肌肉、活血化瘀,对于神经根型的颈椎病患者可针对性的用手法牵引,以扩大颈椎间隙;也可病人取坐位、头前趋,医生右手用拇指按压病变颈椎的棘突,左手向上方拖患者的颏部,使患者向患侧扭转头部。按摩的主要目的是活血化瘀,可配合热敷,促进血脉通畅。

2.2 针灸。使用毫针中等刺激病变颈椎的风池、大椎、外关等穴20~30分钟,一日一次,一疗程10次;使用水针快速刺入肩中俞、大杼等穴位,可推入当归和丹参,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疗程之间要间隔4天。

2.3 牵引。患者取坐位,头部前倾,牵引物的重量为3~5kg,每次半个小时,每日1~2次。可根据患者的反应具体调节牵引的重量和时间。

2.4 中药。因中医理论是“肝主筋、肾主骨”,所以认为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肝肾两亏、气血不畅所致。所以中药治疗要按照补肝益肾、活血化瘀、疏风通络的原则。方用葛根桑枝汤:葛根30、桑枝15、防风15、川芎10、党参15、白芍30、白术15、桑寄生30、乌蛇15、全虫10、灵仙15、甘草10[1],再根据具体的临床症状辩证加减药物,如头晕者加入麻10、珍珠母30、龟板30。

3 中医护理

3.1 一般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保证病区和病室的温度,避免感染风寒加重病情。气温较低会使颈部肌肉收缩,减慢颈部的血液循环、加重颈椎的疼痛,所以,颈部的保暖措施非常重要,在患者出门时告知患者戴围巾或穿高领衣服。颈部处于正常的生理姿势也很重要,协患者采取低枕仰卧位,切记不要采取俯卧位。对于颈椎突出明显者,适当增高枕头,颈椎僵直者颈下应放置小枕,避免颈椎进一步损伤。病室内采光充足,温、湿度适中,保持空气清新。

3.2 心理护理。因颈椎病病程过长,且很多患者久治不愈或愈后复发,逐渐产生焦虑、烦躁、惊慌、失去信心等负面情绪,这都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护士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为患者耐心讲解本病并非无法医治,帮助患者了解治疗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对于患者的疑问和顾虑及时给与解答,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疏导患者的急躁情绪、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同时向患者讲解按摩、针灸、药物等治疗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效果。

3.3 病情观察。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学会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相关并发症。如果患者出现眩晕、看不清事物、心律失常等突发症状,应及时配合抢救。颈部按摩时,根据患者的康复效果选择合适的手法。牵引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卧位或者坐位,牵引的重量应该从3kg开始逐渐增加,最大可达10kg,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感觉,适当减轻牵引的重量,不能缓解或症状加重者,应遵医嘱暂停牵引。针灸时也需要注意患者的反应,根据情况协助医生更换穴位。

3.4 饮食护理。因本病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该人群的身体素质较低、脾胃功能较差,所以饮食护理上要格外注意,提供适当的清淡、温热的食物。饮食量适当,避免食用过少,达不到营养的需求,更不要食用太多,增加脾胃负担。食物中要富含营养、易消化,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促进胃腸蠕动、避免便秘。

3.5 功能锻炼。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正确的摆头转颈的方法,拿颈项的手法和力度。

3.6 健康教育。①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健康的意识,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尽量保持颈项平直,如果工作性质无法避免的长时间低头,要适当的抬头活动颈部,使颈部得到放松,避免颈椎退行性变的过早发生。②已经患有颈椎病的患者,更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减少工作量,增加休息的时间,病情严重者,需要绝对休息,尽量卧床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早日获得康复。③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的吹风扇、空调,由于寒冷及潮湿会加重颈椎病的病情,所以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期处于低温度或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在冬天或气温较低的时候应注意颈部的保暖,适当的使用围巾或穿高领的衣物。④颈椎病患者避免上肢过度负重,因上肢肌肉过度紧张、劳累可以传到给颈椎,引起颈椎疼痛,所以患者应尽量不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使颈椎受到牵拉,加重病情或病愈复发。

4 结果

87例患者中,治愈40例、显著疗效30例、有一定疗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

5 讨论

虽然中医学中没有“颈椎病”这一学名,但是根据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将其归为中医学的“痹证”等范畴,中医角度认为,该病的致病原因是颈部长期处于劳累状态使颈椎发生慢性劳损,进而出现退行性变,再加上寒、冷、湿等因素的影响,使颈部出现气血不畅、脉络不通等状况。采用按摩、牵引、针灸和中药治疗的主要目的便是活血化瘀、驱风散寒、舒筋通络。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使患者减轻了对疾病的恐惧,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提高了颈椎病的治愈率,减少了愈后复发,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1.浅谈护理干预在孕期保健中的作用 篇十一

关键词:护理干预,孕期保健,沟通,告知,情商

现在许多医学书籍及一些宣传资料中有关孕期保健、孕妇管理知识时有报道, 但是孕妇及其家属对其了解却不全面, 尤其对于贫困地区而言, 孕妇文化水平普遍低, 信息闭塞, 对孕期保健知识很是缺乏。一个微不足道的孕期正常现象有时会对孕妇造成惊吓, 引起孕妇紧张及不良情绪的产生, 家属也会因知识缺乏而配合不到位, 势必影响孕育过程的正常进行, 因此基层医院护士做好合理正确的孕期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对2010年1月—6月就诊的500例孕妇常见的疑问及孕期常见的症状进行梳理、总结, 将沟通、告知、情商、融于工作中, 对孕妇进行全程指导, 使孕妇对孕期保健、营养, 孕期合理用药有很好的了解, 使之在孕期充满信心, 心情愉快, 为顺利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6月来我科就诊的孕妇500例, 年龄18岁~41岁, 其中首次妊娠者236例, 再次妊娠者264例, 均平素体健。

1.2 方法

护士通过观察、问诊孕妇所出现的心理、生理变化, 做出基础性、针对性指导, 观察孕妇及家属对孕期保健知识的接受能力及配合程度, 分娩情况, 婴儿情况等。

2 基础性指导

2.1 早孕的确诊

告知已婚育龄妇女, 平时月经周期正常, 一旦月经过期, 应考虑早孕, 但停经并不一定是妊娠, 停经是妊娠的最早症状, 但不是特有症状。尿妊娠阳性反映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水平增高, 并不能鉴别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 所以同时要进行尿妊娠及B超检查, 才能确诊宫内早孕。

2.2 合理产检

告知孕妇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应从确诊早孕开始, 估计孕期及胎龄;制定合理的产检时间, 首次检查应测基础血压, 检查心肺, 测定蛋白和尿糖, 接触有毒物质的孕妇应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询问丈夫有无遗传性疾病。首次产检未见异常者, 28周前每4周1次, 28周~36周每2周检查1次, 妊娠36周后每周检查1次, 直至分娩, 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检次数。首次接诊孕妇还要观察孕妇发育、营养及精神状态, 测量骨盆大小, 注意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 检查乳房发育情况、乳头大小及有无乳头凹陷, 注意有无水肿等。

2.3 预产期的推算

告知孕妇按末次月经第一日起, 月份减3或加9, 日数加7, 实际分娩期可相差1周~2周。另可根据早孕反应出现时间、胎动开始计时、手测宫底高度和B超测得胎头双顶径推算出预产期。对接受能力差者护士据停经史帮助算出预产期, 让孕妇只记住时间。

2.4 孕期营养

孕妇随子宫增大, 乳房和胎盘、胎儿生长发育需要, 为满足母婴双方需求, 营养必定高于非孕期。合理科学地安排膳食可及减少孕期及产时某些合并症及低体重儿的出生, 降低了围生期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1,2], 但要避免营养过剩, 引起巨大儿和微量元素过剩导致中毒反应。孕期饮食宜重质不重量, 应进食优质蛋白质:肉类、蛋类和氨基酸, 如牛奶。我国营养学会建议不同孕期微量元素的补充并不相同, 铁:很难从膳食中得到补充, 主张16周开始口服硫酸亚铁0.3 g或富马酸亚铁0.2 g, 每日1次;钙:建议自孕16周起每日摄入钙1 000 mg, 于孕晚期增至1 500 mg, 可服用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 牛奶和奶制品中的钙容易吸收, 应多饮用;锌:对胎儿生长发育很重要, 若摄入不足, 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矮小症、流产、性腺发育不良、皮肤疾病等, 推荐孕妇于孕3个月后, 每日从饮食中补锌20 mg;碘:推荐整个孕期每日膳食中碘的供应量为175μg, 提倡整个孕期服用含碘盐, 同时适量补充硒、钾。维生素:我国推荐孕妇膳食中应含以下各种维生素,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如肝脏, 每日膳食中视黄醇含量为1 000μg;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于谷类食品, 孕早期叶酸缺乏, 容易发生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 在孕早期吃一些富含叶酸的食物, 包括绿色蔬菜、坚果、核桃;维生素C:新鲜蔬菜和水果含量丰富, 为形成骨骼、牙齿、结缔组织所必需, 建议孕妇每日膳食中供应量为80 mg, 口服维生素C 200 mg, 每日3次;维生素D:鱼肝油含量最多, 其次为肝脏、蛋黄、鱼, 若缺乏影响胎儿骨骼发育, 建议每日膳食中供应量为10μg[3]。

2.5 妊娠期用药

(1) 妊娠期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 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 不可滥用药, 亦不可过分强调胎儿安全而忽略母亲所应有的治疗。 (2) 孕妇用药应选择有效且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 能单独用药就应避免联合用药, 剂量准确, 及时停药。 (3) 已用可能致畸的药物据药物剂量、投药时间等综合考虑处理方案, 早孕阶段用药一般应终止妊娠。

2.6 右侧腰部酸胀的原因

告知孕妇一般随着妊娠期月份的增加, 子宫随之增大, 子宫增大后一般有右旋趋向, 可能对右侧输尿管产生压迫, 引起右侧肾脏积水, 一般分娩后症状会随之消失, 建议分娩后B超复查肾脏。

2.7 B超检查对胎儿的利弊

告知孕妇B超图像的产生是利用超声波的声学原理, 不同于X线 (有致畸作用) , B超对胎儿是无任何伤害的, 文化程度较高的孕妇容易理解。

3 针对性指导

3.1 便秘

孕期体内孕激素上升, 胃酸降低, 肠蠕动缓慢, 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 水分被反吸收, 同时增大子宫及胎先露部对肠道下段挤压, 常会引起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产生便意及时如厕, 多吃润肠食物, 如:香蕉、葡萄等, 多饮水, 使粪便变得松软。每天坚持活动, 促进肠道蠕动, 保持生活中身心愉悦, 不要随意用泻药。

3.2 水肿

妊娠增大的子宫引起盆腔及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再加上孕期体内水分增加, 中晚期易出现下肢水肿。衣着上选专用长筒袜, 柔软低跟鞋, 饮食上食盐摄入不能太多, 少吃难消化、易产气的食物, 多吃利水消肿食物, 如冬瓜。生活上注意减少双腿下垂, 平卧时双腿垫高, 睡前热水泡脚, 出行时不宜久站。

3.3 消化系统症状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常见, 后期子宫增大使胃上移, 容量相对减少, 易产生饱胀感, 同时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易引起反酸及消化不良症状。对恶心、呕吐者应少食、多餐, 忌油腻饮食。消化不良者口服维生素、干酵母、及胃蛋白酶。胃灼热者, 避免饭后弯腰和平躺可缓解症状, 或服用抑酸剂或氢氧化铝。

3.4 腰背痛

妊娠期间关节韧带松弛, 增大的子宫向前突, 使背肌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孕妇常出现轻微腰背痛。应减轻腰背部负荷以缓解疼痛, 必要时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及服用止痛药物。有器质性病变者, 查找原因, 对症治疗。

3.5 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因股静脉压力增高, 随妊娠次数增多逐渐加重。于妊娠末期, 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 下肢可绑弹性绷带, 晚间睡眠时适当垫高下肢, 分娩时应防止外阴部曲张的静脉破裂, 引起出血。

3.6 牙龈出血

孕期因雌孕激素水平增高, 使牙龈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淤血, 易引起牙龈出血, 注意牙齿清洁、及时清除齿间残留物。

3.7 心理指导

了解孕妇对妊娠期各种身心变化的认知, 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给孕妇提供心理支持, 告诉孕妇自身生理和心理活动都会波及胎儿, 情绪变化可以通过血液和内分泌调节的改变对胎儿产生影响。如孕妇经常心境不佳, 会使胎儿脑血管收缩, 减少脑部供血量, 影响脑部发育, 过度的紧张、恐惧可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畸形[3]。

4 结果

通过对500例孕妇正确的护理干预, 多数孕妇能正确认识孕期出现的心理、生理变化, 科学产检, 正确配合分娩, 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在2.5 kg以上, 阿氏评分7~10分, 产妇均在最短时间内正常分娩。

5 小结

由于孕期骨骼、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变化而引起心理变化是妇女心理最微妙、最复杂的阶段, 在医学环境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的今天, 优生优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科护士做到与孕妇沟通良好、告知到位、情商投入, 合理指导, 使孕产妇在孕期心情愉快, 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值得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宏伟.长雅丽.整体护理与中医理论内涵的统一性[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3 (5) :93

[2]周海英.护士在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3 (6) :98-99.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二)作业下一篇:项目经理岗位竞聘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