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教学课例

2024-06-30

高三数学教学课例(共15篇)

1.高三数学教学课例 篇一

高三数学教学总结

--------易映梅

这学期来,我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掌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在第一次测试中,学习成绩比估计要高,此时及时调动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提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到了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收益。

二、关爱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和激情。

三、抓好中等题、中等分、中等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认真研究好中等题、拿好中等分是基本,是高考信心的保证;抓好中等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四、注重“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

五、抓好“内临”“外界”及临界生,关注全体学生。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采用分层管理和分层教学。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给他们以自由度,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采用了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而对于临界生,传统的最能被老师们采用的方法是召集起来一起授课。这样有三方面弊端:

1、一部份学生会感觉到这跟平时上课没有什么区别,而平时多数听不懂,现在也会如此,学生就会很难专心地投入到听课中去。这部分学生成绩就很难提高;

2、集体授课还是使师生间产生了空中距离,使学生不能及时讯问他们不明白的问题;

3、教师讲授的的内容只适合部分学生,不可能适合全部学生。会有一部分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这 些知识点已经很熟悉了,而他们不会的知识点老师又没讲到。基于上述几点,我这学期把临界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不超过3个人,且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具有相同的很薄弱的数学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小组分别在每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面对面授课,这样学生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完全可以马上询问老师,不会产生上述的三种情况。

六、心理教育,助长学习成绩。学好数学,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心理方面,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数学,或者以前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现在也一定学不好等,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学习方法、学习心得等,告诉学生只要做好老师上课讲解的,课后加强领会、总结,一定会有进步的,不断关怀、帮助、指导,学生积极性提高,问的问题也多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渐渐提高了。

2.高三数学教学课例 篇二

[案例描述]

课前,我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作准备:编写作文材料;拟出多概念形式的作文题目;陈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提炼论点句,展示段落提纲。现请各组展示成果。

1. 甲组

材料:在一次宴会上,来自中、法、俄、德、美等国的贵宾聚集一堂,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拿着本国的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了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德国人拿出了威士忌。唯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但他们把各国的酒兑在一起,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它代表着我国的文化。”

题目:借鉴·吸收·创新

概念的关系:一为并列关系,即我们既要借鉴、吸收,又要创新;二为条件关系,即只有借鉴、吸收,才能创新;三为递进关系和目的关系,即我们不仅要借鉴、吸收,更要创新。一切的借鉴、吸收,都是为了创新。

论点句和提纲:

A.既要善于借鉴、吸收,又要致力于创新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繁荣发展(并列关系)。B.只有在借鉴、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借鉴和吸收是前提和基础,创新发展是结果和升华(条件关系)。C.努力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紧迫要求(递进关系)。D.借鉴吸收的目的是为了民族创新、国家强盛和人民生活幸福。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大潮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生存自强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强则国强,创新能力弱则国衰(目的关系)。

2. 乙组

材料:读小学五年级的麦克劳德在学校活动课中,悄悄将一条狗杀了,目的是要了解狗由内而外的构造。他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麦克劳德严重违纪,必须严肃处分。老校长在了解了事实真相后,以别样的惩罚措施来对待他——要麦克劳德在半年的时间里,画出人体生理解剖图和血液图。20年后,这位杀狗的顽童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题目:兴趣·契机·成才

概念间的关系:一是主次关系,即宽容孩子过错,激发其兴趣,是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二是并列关系,即抓住契机,激发兴趣,培养孩子成才十分重要;三是条件关系,即只要抓准契机热忱呵护孩子兴趣,才会催开想象创新之苗。

论点句和提纲:

A.宽容学生的过错,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原则之一(主次关系)。B.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想象力(并列关系)。C.呵护青少年兴趣,尽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成长条件,才会催生他们的想象力,才会让更多的开拓型人才脱颖而出(条件关系)。

[反思]

3.高三生物教学复习反思例谈 篇三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的最基本定律。它涉及的概念多、题型广,学好“基因分离定律”可以说是学好“自由组合规律”的前提和基础。能否针对分离定律,设计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建立一种解答这类解题的基本模式。让学生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以基因分离定律为例对高三复习教学进行反思。

一、对“基因分离定律”教材分析

那么要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熟练掌握遗传基本概念;然后才对遗传规律的深刻理解;最后才能得心应手的解答此类问题。相关知识点具体分析如下: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相关概念、过程(不完全归纳:约20个)及两个重要比例:测交l:1和杂合子自交分离比3:l。

(1)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性状分离;(6)显性基因;(7)隐性基因;(8)等位基因;(9)非等位基因;(10)表现型;(11)基因型;(12)纯合体;(13)杂合体;(14)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杂种第一代、杂种第二代;(15)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__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__存在:(1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试验现象:P:高茎×矮茎→F1:__(__性状)→F1:高茎:矮茎=__:__(__)、解释:减数分裂时产生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一种结合方式,因此R的基因构成情况是__:__:=:__:__,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__:__

。(17)基因的分离规律;(18)基因型和表现型;(19)测交;(20)正交与反交。

3、一般的解题步骤。

二、“基因分离定律”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遗传定律相关基本概念和解题基本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能够在高考中解答相关的题目。

三、“基因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l、首先必须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由于本内容概念多,耗时大,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本可以解决;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份学生自主复习学案,将20个必须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以填空的形式出题。提前一天发下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这样既节约时间、目标又明确。

2、上课前10-12分钟内,将下发的学案内容进行快速、偏重的讲解。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的概念上,同时要学生反馈在练习中有困难完成的、不会或不懂的题。在课堂上强调,详细讲解。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的基本概念复习。

3、出示简单的判断显、隐性关系题目,引导学生归纳遗传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学生熟悉后出示2005年高考题,让学生体会高考出题方式并尝试利用归纳的解题步骤解答题目。

四、教学实施

l、提前一天发放“学生自主复习学案”,学生自主复习,完成填空题。

2、第二天上课教师结合学案练习情况,展示多媒体课件,复习相关概念,强调几个重要概念如:性状、等位基因、性状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运动、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测交、正交与反交。

3、下发学案,出示例题;同时在多媒体上展示第一道题:

例l: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下面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①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判断出显隐关系?说明理由。

②写出各个组合中的两个亲本基因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做完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4、针对学生在回答显、隐性判断中的混乱无序,引导学生分析,得到可以判断显、隐性的几种情况;然后归纳出遗传题解题一般步骤:

第一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一对亲本的情况:

1:若两亲本性状不同:产生一定数量的后代,后代全表现为一种性状,则F1中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1中未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2:若两亲本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与亲本不相同的性状,即出现性状分离(排除突变情况后),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后代中表现出的不同性状为隐性性状。

多对亲本的情况:

1:若亲本性状不同:产生一定数量的后代,则后代中数量多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数量少性状的为隐性。

2:若亲本性状相同:只要出现性状分离,则后代中与亲本不同性状为隐性。

(若利用以上方法还无法判断,则可采用假设法,分别假设某性状为显、隐性。按照假设条件推断,看是否与事实相符合)

第二步:写出遗传图谱:

显性个体用大写字母后带空格(如A__)表示,隐性性状表达者一定是纯合体,用两个小写字母表示(aa)。

第三步:标明亲、子代关系,根据受精原理,每个子代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推理出所求个体的基因型,即基因填充法,与防隐性纯合子突破法。

5、让学生返回去结合例题熟悉解题步骤,然后出示高考题目:

例2:(2005全国高考题)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与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牛只产生l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①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②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么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③学生思考练习,讨论,教师巡回视察,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教师同时将学生的见解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常见错误一:在假设无角为显性时,认为公牛基因型为AA或Aa。这里公牛基因型不可能是AA,因为若这头公牛基因型为AA,后代中不会出现隐性个体。这与题意不符。

常见错误二:在判断显、隐性时试图用测交,这里明显不行。在此时及时的回顾归纳的解题步骤,引导学生用第二种判断方法即“性状分离”的出现来判断显隐性。(用多对相同性状的牛交配,只要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显、隐性即得以判断。)

五、回顾反思

课后回头来看,本来按照原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从问题中寻找规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可是这样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大量时间,学生不可能按照教师设想好的路子走,学案中教师归纳的步骤如果过早展示给了学生,就会夺去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另外,笔者的想法是相关的基本概念用自主复习学案的方式下发,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教材自己完成,实际上这部分工作单独依赖学生自己是不能达到完美效果的。教师还是应该对难以理解的,容易疏忽或易错的问题加以强调,对于过快的,蜻蜒点水的复习方式基本概念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学生掌握的效果。

如果试图给高三复习确定一个基本模式,似乎不太现实:但是笔者认为探索了以下几个基本要做的工作:

①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强调基础知识的【下转第86页】(上接第98页)回顾,全面复习。注意回归教材,绝不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

②要了解学生的学情,让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反馈给教师信息,以查漏补缺。将相关知识向深处发展。

③复习基本概念绝不能停留在强化记忆上。一定要抓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分析,因此,一定要针对每个知识的理解点精选题目。让学生练习到位。在习题中了解知识的理解点,真正理解知识的“个中三味”。

④科学设置问题情景,练习到位。要联系实际,做到由点到面,注重知识问的前后、纵向联系。教师必须在复习完每个知识点后及时的提醒学生注意这些与前、后知识相联系的地方,并提供相关的训练习题。

⑤归纳总结解题技巧:复习迎考的最终目标是解答高考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面对高考级别的难题。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教给他们、帮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可以依循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尽可能的在高考中多得分。

4.高三数学教学反思 篇四

2014年我有幸担任了高三(1)班和高三(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几次月考的检测,结果不近人意,感触很多。

我用心学习高考教学大纲、高考考试说明,确定了围绕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基础知识为主线进行教学,我们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学生容易错误地方时常交流。我觉得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这是很不容易的。

这半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刘老师和张教师请教,同时积极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但由于自己第一年上高三,教学经验欠缺。尽管我在教学中小心谨慎,摸着石头过河,但还是留下了诸多遗憾。所获如下:

一、不可忽视课本。

对于一个高考教学经验相对欠缺的教师来说,如何尽快地进入角色,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就必须深入了解高考,解答大量的高考题,了解哪些是重点。首先,我仔细地研究了近年数学高考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甘肃采用的是3+理综、3+文综),但只要根据我省的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我省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其次,关注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也很重要,我们这届是使用旧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要求试题相对稳定,难度和以前相当。高三复习往往时间紧张,教学内容较多,相对习题量也较多,所以有些教师在总复习中抛开课本,征订大量的复习资料,试图通过多做,反复做来完成“覆盖”高考试题的工作,结果是极大地加重的师生的负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减轻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组做了大量艰苦的导向工作,每年的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如果说偶然从教材中找1-2道题作为高考试题可视为猎奇,不足为道的话,那么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题源于教材,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已再清楚不过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

二、不可忽视“双基”。

从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所占分量在整份试卷的70%以上,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但其命题的叙述或选择肢往往具有迷惑性,有的选择肢就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事实上,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只有基础扎实的考生才能正确地判断。也只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才能在一些难题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解题能力,取得高分;另一方面,由于试题量大,解题速度慢的考生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三、不可忽视数学思想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而且还十分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试中心已明确指出“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因此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非常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化归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各个内容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数学新课的教学之中,缺乏对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在高考前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考生在高考中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不可忽视《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可以同时分析历年的高考试题,以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

五、坚持“三到位”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数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高三数学的复习大致分为九大块:集合与逻辑、函数与方程、数列、平面向量、不等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极限、复数。每一块的复习都基本采用以题带知识、以题渗透知识、以题深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题目大都选自往年典型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基本理论和概念这部分内容基本知识不多也比较简单,难的是题目的多变,因此我备课时着重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角度分析,每个知识点分析透彻。通过以高考题带知识的复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对高考题型及高考的考查方式有初步认识,从而能逐渐消减对学生高考的恐惧心理。因为高考复习的时间紧迫,只能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因此这唯一的一次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的串讲上,要在保证基础知识复习掌握到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也就是要“一步到位”。基础和能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而选填题是基础中的基础,平时我在这方面的要求和考查是非常严格的,常利用课上10分钟的时间进行5题选填的测验,去年我班学生这方面的基础是很扎实的,因此在研究一些复杂题目的时候只要思路正确就基本可以拿到分,减少那种想得出但动笔就错的情况,我觉得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六、反思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一模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择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内容。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5.高三数学教学反思 篇五

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很多、很累;而学生也听得很困、很烦,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可否认,到了高三以后,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老师急于把尽可能多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一味的苦教,低效率地循环和重复,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不顾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实际。

我觉得高三复习课仍然要备学生,仍然要讲究教法,仍然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仍然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上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思考问题、提出疑问、引导解决、总结提高。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反思5:后期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正确处理好训练量、训练难度、训练强度的关系

高三复习到了后期组织一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但训练切忌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

要在训练量、训练难度、训练强度三方面作认真的研究;尽可能找到三者的结合点;要制订一个详细的、操作性强的训练计划,在编制训练题、安排训练时间、批改试卷、讲评反馈四个环节上下工夫;以求每一次训练都能取得实效。

在编制训练题时,要求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认真研究考纲,认真研究学情,认真研究每一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认真研究训练题的难度、广度、深度;力求贴近高考,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

在安排训练时间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及高考科目作答时间;在批改试卷、讲评反馈上,要求老师做到全批全改,精讲拓展;对学生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紧抓不放,反复讲,专门练,逐一解决问题,同时辅助以个性化的个别辅导,以期取得实效。

6.高三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1. 三轮复习总体要求:科学安排,狠抓落实。要求第一轮复习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起点不能太高,复习要有层次感,选题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尽可能照顾绝大多数学生。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基础和方法扎实,同时尽可能缩短第一轮复习时间,给后面的拔高和思维的反复训练提供足够的时间。第二、三轮复习要求起点较高,对准中等及其以上学生,选题难度以中档题为主,根据知识点的需要穿插少量综合性较大的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坚持讲练结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所学方法的模仿训练,切实落实好作业、跟踪检测和信息反馈。

2、多互相听课,吸取他人优点,扬长避短,提高复习效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统一一种可行的、科学的复习模式。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能创新、群策能力。本届高三的教研活动以高考中的知识专题为主,如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同时确定专题专人发言,加强对每次单元测试和月考试卷考前的审题、考后的总结和评估,加强对资料和信息整理的互通,特别要加强对第三轮复习中高考常见大题的研讨,加强针对性训练,突出效果。

4、作业要求:坚持三轮都有单元测试的做法。务必落实好测试的做和评,搞好课后巩固这一重要环节,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提高。

5、考试要求:坚持考前审题和考后小结与评估,注重对反馈信息的整理(如知识和方法掌握不好的),大题各种方法探索及整理,每次考试主要采用自主命题、确定一人负责,全组共同讨论的方式命制试题。

6、努力抓好各班总分靠前而数学成绩偏弱的这一部分学生,通过重视、关注、关心、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数学的积极性,确保升学率和平均分的提高。

7.高三数学教学总结与反思 篇七

一、从基础做起, 步步为营

打好坚实的基础, 是学好数学、考好成绩的根本途径。在复习基础知识时, 我做了以下工作: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明确复习的内容, 分清重难点, 强调考试的热点, 并且带领同学们对照大纲和说明去研究和温习教材, 参照历年来的高考真题使同学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和实用。这样, 学生就会重视基础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 避免好高骛远的情况发生。高考的题目命制灵活性很强, 但是归根到底, 它考查的都是数学的主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 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与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关系。在数学的教学工作过程中,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和大纲, 精心准备基础题, 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把握方向, 勇往直前

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前提下, 明确考试的命题方向, 这样复习时针对性更强, 尤其是第二轮复习和最后的冲刺复习。另外, 专题复习要有实效。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对历年各地高考试题的研究, 收集各种与高考数学相关的信息, 从中寻找考试方向和命题的方向, 并最终确立准确的方向作为教学的指导方向。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 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首先自己必须把各个知识点吃透、理顺, 并归纳总结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复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占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高考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检查, 而最主要的还是考查和选拔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得再好, 学生什么都不会也不行, 所以学生必须真正参与教学。因此, 不论讲授新课, 还是高三总复习时, 我都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坚决不替代学生思考。满堂灌的教学后果就是“老师讲得累死, 学生听得困死”。所以, 在复习时, 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而教师只需负责把握教学方向和及时修正学生的错误。在学生出现问题、遇见问题的时候,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尽量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展开心理教育, 实施目标激励

针对高三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心理情况, 教师应不断实施激励措施。例如, 我会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包括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并且在每次测验后都进行对照, 以此提醒学生及时改正、不断完善。如果学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 我就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原因, 力争做到不挫伤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 不影响任何一个学生的自信。另外, 在高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的斗志也很重要。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年轻人就要坚决相信自己, 敢于挑战自己, 努力超越自己。在教学中, 我尝试了很多种激励学生奋进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缓和了高三学生可能的紧张情绪。

虽然, 在教学中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 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 尤其是针对发展生的工作, 没有能做到位。因此, 对于如何提高发展生的数学成绩, 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从“头”开始, 齐头并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从头抓起, 即从高一开始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教师还应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 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 力争不让任何学生掉队。要知道, 高三第一轮复习时, 时间短, 任务紧, 教师往往没有特别充裕的时间再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全面关注, 兴趣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 多讲一些有关数学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的故事等) ,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用“个法”代替“众法”。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即教师应针对与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方案和学法指导,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4. 全面贯彻赏识教育。

对于发展生数学的每一次点滴进步, 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 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要知道教师的赏识和赞美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当然, 表扬和肯定也要因人而异, 要表扬得恰到好处。

5. 狠抓“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等名言名句都强调了“勤”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方法、理论都必须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行动, 才能最终获得成效。

8.高三一轮数学教学要“慢”教学 篇八

关键词:一轮数学数学;慢教学;认识规律;有效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所以成为当前数学教育中的一热点问题,主要是针对近几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出现的“数学课堂效率不高”而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当下“高速度、快节奏”成了现代社会的热词,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盲目追求高速度、快节奏现象比比皆是,高中数学教学在高三一年要完成三轮复习,因此很多学校为了在高三第一学期完成一轮复习数学教学,干脆抛开教材,使用教辅,为的是多讲题目,强化解题速度,使用PPT,高速“快开”,为的是速度,为的是与其他学校联考。在高三一轮复习数学教学中要进行“慢”教学,是针对当前高三一轮复习教学的理性反思,“慢”教学它不是低效率的磨洋工的教学,它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的态度,它强调的是基础夯实的教学,它追求的高效的数学教学。

一、数学知识的呈现需要“慢”教学

数学中每个知识呈现都是简约的语言,简练的式子,简要的叙述,简单的图形。在教学中呈现知识,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作大量精细工作。

案例1:问1: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有几个?

问2:集合B到集A合的映射有几个?

人教版必修1映射概念,教材中短短的几句话。A、B为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中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看似简单,却需要去解读,领悟映射概念:①任意性;②唯一性,只有掌握这些要点,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数学学科特点需要“慢”教学

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波利亚解题四个步骤:①理解题目;②拟定计划;③执行方案;④回顾反思。说明解题不是一个短平快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回忆,不断转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数学错误暴露需要慢教学

五、关爱每一个学生需要“慢”教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至理名言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关爱每个学生成长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高考重压让我们经常忽视那一部分学生的存在,而“慢”教学却能让不同学生对知识自主生成,建构内化,形成最新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彬.一个正确结果下的错误概念.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05).

[2]赵锦生.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几种类型.中学数学:高中版,2007(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开化中学)

摘 要:关注“慢”教学,是针对当下高三第一轮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慢”教学能有效呈现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能有效落实数学问题,通解通法教学过程,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高三一轮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轮数学数学;慢教学;认识规律;有效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所以成为当前数学教育中的一热点问题,主要是针对近几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出现的“数学课堂效率不高”而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当下“高速度、快节奏”成了现代社会的热词,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盲目追求高速度、快节奏现象比比皆是,高中数学教学在高三一年要完成三轮复习,因此很多学校为了在高三第一学期完成一轮复习数学教学,干脆抛开教材,使用教辅,为的是多讲题目,强化解题速度,使用PPT,高速“快开”,为的是速度,为的是与其他学校联考。在高三一轮复习数学教学中要进行“慢”教学,是针对当前高三一轮复习教学的理性反思,“慢”教学它不是低效率的磨洋工的教学,它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的态度,它强调的是基础夯实的教学,它追求的高效的数学教学。

一、数学知识的呈现需要“慢”教学

数学中每个知识呈现都是简约的语言,简练的式子,简要的叙述,简单的图形。在教学中呈现知识,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作大量精细工作。

案例1:问1: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有几个?

问2:集合B到集A合的映射有几个?

人教版必修1映射概念,教材中短短的几句话。A、B为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中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看似简单,却需要去解读,领悟映射概念:①任意性;②唯一性,只有掌握这些要点,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数学学科特点需要“慢”教学

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波利亚解题四个步骤:①理解题目;②拟定计划;③执行方案;④回顾反思。说明解题不是一个短平快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回忆,不断转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数学错误暴露需要慢教学

五、关爱每一个学生需要“慢”教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至理名言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关爱每个学生成长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高考重压让我们经常忽视那一部分学生的存在,而“慢”教学却能让不同学生对知识自主生成,建构内化,形成最新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彬.一个正确结果下的错误概念.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05).

[2]赵锦生.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几种类型.中学数学:高中版,2007(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开化中学)

摘 要:关注“慢”教学,是针对当下高三第一轮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慢”教学能有效呈现学过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能有效落实数学问题,通解通法教学过程,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提高学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高三一轮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轮数学数学;慢教学;认识规律;有效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所以成为当前数学教育中的一热点问题,主要是针对近几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出现的“数学课堂效率不高”而提出的。有效教学的“有效”,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策略。当下“高速度、快节奏”成了现代社会的热词,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盲目追求高速度、快节奏现象比比皆是,高中数学教学在高三一年要完成三轮复习,因此很多学校为了在高三第一学期完成一轮复习数学教学,干脆抛开教材,使用教辅,为的是多讲题目,强化解题速度,使用PPT,高速“快开”,为的是速度,为的是与其他学校联考。在高三一轮复习数学教学中要进行“慢”教学,是针对当前高三一轮复习教学的理性反思,“慢”教学它不是低效率的磨洋工的教学,它强调的是精耕细作的态度,它强调的是基础夯实的教学,它追求的高效的数学教学。

一、数学知识的呈现需要“慢”教学

数学中每个知识呈现都是简约的语言,简练的式子,简要的叙述,简单的图形。在教学中呈现知识,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作大量精细工作。

案例1:问1: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有几个?

问2:集合B到集A合的映射有几个?

人教版必修1映射概念,教材中短短的几句话。A、B为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中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称对应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看似简单,却需要去解读,领悟映射概念:①任意性;②唯一性,只有掌握这些要点,教学才有针对性。

二、数学学科特点需要“慢”教学

利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波利亚解题四个步骤:①理解题目;②拟定计划;③执行方案;④回顾反思。说明解题不是一个短平快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回忆,不断转化,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数学错误暴露需要慢教学

五、关爱每一个学生需要“慢”教学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至理名言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关爱每个学生成长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高考重压让我们经常忽视那一部分学生的存在,而“慢”教学却能让不同学生对知识自主生成,建构内化,形成最新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彬.一个正确结果下的错误概念.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05).

[2]赵锦生.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几种类型.中学数学:高中版,2007(05).

9.高三数学学期教学总结 篇九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复习,切实夯实基础

面对不断变化的高考试题,针对我校目前的生源状况,我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重视基础知识方法技能的整合,夯实基础。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在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坚定不移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重点落实基础,而且常抓不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形成准确的知识体系。在对概念、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教学中,决不能走“过场”,赶进度,把知识炒成“夹生饭”,而应在“准确,系统,灵活”上下功夫。学生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综合题和难题才能思路清晰,运算准确。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提高能力。

2、重视精选精讲,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和速度

夯实“三基”与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解题训练,因而在复习的全过程中,我力争做到选题恰当、训练科学、引伸创新、讲解到位。选题要具有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突出重点,锤练“三基”。力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动态中训练了“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还应注意针对学生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

贴近、源于课本是近年来高考题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教材,如变换课本中例习题的背景、改变图形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等,达到深化“三基”、培养能力的目的。要引申得当,我们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典型题的作用,同时深化推广或变式变形以及引伸创新。复习中我们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揭示暴露如何想?怎样做?谈“来龙去脉”,在谈思维的过程中,应重视通性通法。

3、重视《考试说明》的变化,紧扣《考试说明》复习

凡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必须复习到位,不能有半点疏漏,对于有变化的内容则更加重视,绝不遗漏一个考点,也绝不放过一个变化点。复习一个考点的同时,我们也结合了适当的训练,以期达到巩固的目的。对于资料的选择,我们坚持精选试题,精心组合,不搞盲目训练,有针对性、阶段性、计划性。更不搞题海战术,题不在多,贵在于精,在于质量,让学生练有所获。对于每一次训练我们都必须精讲,而且讲必讲透,重在落实。

4、重视高三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高三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教师对教学的安排,作业的安排要十分慎重。作业的安排一定要针对性、目的性强。作业留的太多太难是没有必要,一方面耗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可能使一些学生根本不能完成,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而放弃学数学,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我的体会是作业每天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量要适中,每天留适量习题,作业要重质,不要重量。

我在上课时十分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经常示范答题如何规范些,其次将学生的解题的过程进行课前呈现,查找学生存在的漏洞,又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问题所在,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并说明为何要这样书写,为什么有些步骤可以在草纸上完成,这样书写的好处学生很容易接受的。

5、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抓好学生的应试能力

10.高三数学教学随笔 篇十

一直都很想做一件事,就是把每一天工作中涌现的值得记录的事情一一保存下来,但想总比做容易,并不是真就那么难以做到,很多时候阻碍自己去做的不过就是那一念之间的懒惰。08届的高三教学就这样劳碌兼模糊的过去了,虽然学生最终出来的造诣都还不错,但总结起高三这一年,却发现自己不知从何说起,并不真就没什么好去回忆的,去迷恋的,去总结的。而是时过境迁,当时那一霎那思想的灵光,因为没能及时记录下来,便也随时间逝去,一去不复返了。

凤凰花又开了,有幸,因为08届考得还不错,两个平行班都过了540的平均分,学校似乎也从中看到了年青教师的力量,又给了我一次带高三毕业班语文课的机遇。这一次,我再不能只甘当个思想上的巨人、举动上的矮子了。于是,便有了接下来这每一天的教学随笔(盼望能日日坚持)。不去计较文字有多么生硬幼稚,不去计较内容里透出的思想有多么平庸无奇,不去计较它是否能见出一个“老高三”(只带过一年,戏谑自己罢了)该有的程度,更不去计较是否有人会恩赐般地赏识它。只求能让信马由缰的思想找个归属之地,只求能让怀疑的心思找个暂时歇脚的地方,只求一一真实记录下这高三毕业班教学的点点滴滴,若能真由其中得到些思想的火花,一些泽被日后教师职业生涯的启发,那就算是最大的运气!

11.高三数学教学“五、五”攻略 篇十一

架构1抓纲扣题,双核驱动

高三教学具有强烈的方向性特点:高考纲是“魂”,题是“躯”,二者都是教学方向指南,把握考纲,一是要明确横向的内容宽域,确保教学不打“界外球”;二是明确纵向能力要求的深度,使得教学深浅度适中,上不破天下要触底,掌控好有效教学区间;三是明确考纲对高考命题宪制力,考纲、考向、考路、考题之间关系是:纲是方向线,考路随纲变,考题年年变,纲稳路不变,命题人再任性,也要在考纲规定的框架内袖舞,只要考纲基本不变,那么考向不变,考路则被重复复制,不断变换的考题是同一考路为材质的变形品,所以以考题为抓手,牵住考路这一牛鼻,就瞄准了考向准心,纲和题是高考教学的一双驱动器,纲题双抓,以纲照路,以题引路,方向明确,确保复习教学精准高效,

架构2夯基养鱼,织网蓄水

高三教学具有强烈的综合性特点:常见学生解题每每困于综合题,这主要是单元阶段教学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缺陷:整体知识被肢解切割成点状独立单体,单体知识问相互封闭隔绝,彼此不通,因缺乏网络链接背景的依托,如同鱼儿缺水,造成综合性、跨度性题目解决的枯渴。“水”中无“鱼”或有“鱼”无“水”,都是解题的瓶颈,据此,复习课要以夯实基础知识为起点,继而依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程序,将知识之“鱼”放养在网络体系之“水”中:

(1)夯实和梳理基础,水中有鱼

夯实基础就是“育鱼养鱼”,数学“基础”是指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基本性质等,也就是“鱼”,“水”里缺“鱼”,学生解题会出现“抓不着”现象,要催肥育壮众“鱼儿”,一要补缺补漏,修齐短板;二要将所有知识进行分类梳理,集结汇总,分性有序定位;三要在明确概念、定义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式的理解、记忆,利用口诀或高度概括的字眼对相关公式进行简要归纳,先要记住和理解;四要在结构更新、运用创新中实现能力刷新。五要弓I导学生观察对比所学类似命题、公式及性质的条件、结论及其公式的变形和引申,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和应变能力,敏于见细知微识异,此“五要”为养好大鱼加氧给料,以固本强根,

(2)构织知识网络,鱼游水中

构织知识网络背景即为养“鱼”蓄“水”,将单个知识植入联系链的交错点上网络化,数学知识之“鱼”就“如鱼得水”,如:函数的性质分析可置入“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图象、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方面进行多维的系统化分析,让学生从中找到分析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体会函数图象图象在性质分析中的重要性,再引申到圆锥曲线的性质分析,树立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内涵丰富的综合性题目,使思绪纵横穿插于系列知识群团之中熬烹解答,驱使学生在题景中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将众数学知识集结归整,深度构织知识的网状系统,培育跨界、跨域的数学认知视野,使“鱼”群能自如地在知识的网海中穿墙破壁无界畅游,

架构3抓题授法,提升技能

高三教学具有强烈的技能性特点:技能是不断重复训练获得的——

(1)归纳方法,撒网捕鱼

教师要从具体到一般地分类归纳相关数学问题的解法技巧,分门别类地向学生提供解题方法的基本模坯,授之以渔,再配置运用各种方法解题的相应练习进行演练,让学生见题知类,带题入坯,收网见鱼,如此渔鱼相彰反复打造炼就纯青的解题本领,

(2)经典示范,提供临本

解题过程是解题思路和逻辑表达的无缝结合,教师熟道,学生陌生,只给学生解题法坯,不做示范引领,等于纸上谈兵,为此,教师要以自己经典的解题示范向学生提供体现数学顶尖智慧的临摹范本,先让学生助拐扶行,照方模仿抓药,继而弃杖独行,对症自主配方,使解题机制从依靠外在的视觉控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驱动,实现把他有技能转变为己有技能。

(3)内外相济,提升技能

数学是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和技能的学科,而方法技能内受心智素养支配,外受外部有形施力调节;外力调节功能为教学干预提供了强大的可为空间:当教师与学生互动于题练的平台之上时,教师可从外在细节和具体入手,着力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及时拨乱反正,纠偏挽直,填平凹陷,不断地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的原则、方法、途径和步骤,雕琢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推理的逻辑性,以提升其思维品质,这是数学治教的根本之道,铸造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圆美学生内存心智素养,磨制优质芯核,修得数学涅槃,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它以无形的内存寓于有形的外在表现之中,良好的思维品质自能孕育精湛的技能。

架构4典例评析,借势发力

高三教学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评解例题是撬动数学原理践行实用的杠杆,没有例题就没有数学教学,复习课教学更是要依重典型范例的评析,借势发力去四两拔千斤,实现举一反三的作用,例题评析要三抓:

(1)起步抓审题

审题是为解题号脉,是解题的起跑点,要训练学生能准确地将文字、符号和图象语言相互转换,打通文本语言与解题思路通道,快速入题,避免因曲解题意而误入歧途,怎样审题?不同类型的数学题型有怎样的审题规则?怎样审析所给的条件?怎样审析解题方向和方法?厘清这些问题,让学生熟练审题的“望、闻、问、切”,对于审题过程中学生常见的错误要“祛湿排毒”,规避误区,决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2)开局抓突破

学生解题尹始多会方向茫然,不经点拨就束手无策,这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本人在指导学生找攻坚突破点时多用逆向倒推法:从结论找求得结论的条件,从条件寻方法,追根寻源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常通过一串关联设问引导学生顺藤摸瓜:你以前见过类似的问题吗(启动联想)?要得到结论需要什么条件(因果逆推)?这些条件给定了吗(回归扣题)?由给定的条件能得到你需要的数据和结论吗(指向解题目标)?你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你需要的条件或结论(导入运用)?妙设问题串能把学生一路引到解题的突破口,找到突破口,使解题对路对向,就能破霾去雾,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势如破竹,使问题迎刃而解,顺利地直达成功的彼岸,

(3)过程抓表达

数学有其特定的文字、符号及图象语言,数学推算或证明过程得依托精致、严密、工整、规范、逻辑有序地用数学语言表现数学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为此,我上课借助典例评析,板演示范推论推算,环环相扣,节节清晰,步步严谨,引领学生进入美轮美奂的数学殿堂,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娴熟运用,坚持让学生复述复制我的板书过程,条件允许时还要让学生自己板演,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近距离发现其缺漏和不足,第一时间进行削高填低、拿捏正位,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这种要求还贯穿到所有的作业、试卷之中,以清除数学表达失误的一切死角。

架构5斧枝劈节,精选精练

12.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模式探究 篇十二

一、诊断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 应该是一个知识由薄变厚, 再由厚变薄得一个过程, 最终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而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有可能对以前学的知识、方法记忆不完整, 理解不够准确。而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先要找到问题所在, 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所以,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诊断, 快速找出学生在某一块知识的薄弱环节所在。

1. 内容选择。

在复习某一块内容时, 先梳理这块内容的知识点, 然后精心设计6条左右的填空题, 要求基本考察到这块内容的主要知识点。比如复习数列求和内容时, 可选择倒序相加求和法, 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 分组求和法, 放缩法各一条填空题。

2. 时间安排。

一般来讲, 诊断的时间应该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 主要是留出教师批改, 统计, 从而找出学生在这块知识点存在问题的时间。另一方面, 学生完成诊断练习的时间为12分钟左右,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以便教师得到真实信息。讲评这块内容的时间应该不超过10分钟。

二、系统

在二轮复习阶段, 遇到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 学生往往会出现学过的方法想不起来用, 或者有几种思路, 但哪一种思路都没有能完全解决问题, 无法判定哪一种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所以, 我们应该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 引导出这类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方法, 形成一个方法系统。以便于指导学生更好的识别具体问题的类型, 比较解决问题各种可能方法的优劣, 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一堂课中, 教师前十分钟用来针对诊断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点评, 可以采用各种形式, 由学生扮演或投影学生的解题过程, 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生一起找到问题所在。在接下来的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就是以典型例题为平台, 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建立解决问题的系统。

1. 典型例题。

在每堂课中, 根据本堂课复习内容, 选择一定思维量的综合性例题, 两题或三题, 要具有代表性。

2. 构建系统。

在典型例题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问题为线索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解题系统,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如: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学生遇到问题, 首先根据题目的主要信息判断这是哪一知识板块的问题, 是该板块哪一类型的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按问题构建系统。建构解题系统是师生共同不断提高对解决问题具体方法的识别能力, 有效比较各种可行方法繁简程度的选择能力的过程, 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 将数学知识方法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一部分的动态过程。

三、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反思往往被当成口号,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落到实处, 或者说没有教师的指导, 学生就不知道要反思什么, 头脑一点思绪也没有, 当然也就谈不上反思, 更谈不上体会到反思的效果。其实, 反思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 反思诊断练习中的错误形成原因。

高三学生考试最可惜的就是“会的做不对”, 少则丢几分, 多则丢几十分。这就需要学生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争取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对自己什么地方会出现错误缺乏认识, 只能处处小心, 反复检查。检查效果不一定好。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方法与认知规律出发, 反思归纳诊断出现错误的知识或认知原因。一段时间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归类, 可有效的少犯错误。

2. 反思典型例题中思路受阻点。

典型例题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解题系统, 学生在解题中思路受阻的地方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学生可以反思, 是具体题目没有研究好, 还是背后对应的方法系统没有完全形成, 又或者是自己调度知识时发生了偏差。通过反思, 弄清原因所在, 收获颇丰。

四、变式再训练

一堂课的最后七八分钟, 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变式再训练。所谓数学变式训练, 即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 以及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 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 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训练, 使一题多用, 多题重组, 常给人以新鲜感, 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 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不但可以抓好双基, 便于搞清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而且还可以提高数学能力。

1. 针对性强。

教师可将诊断练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和典型例题中预估学生有问题的知识点, 变式再对学生进行检测, 已达到检查学生的听课效果的目的。在习题变式教学时,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2. 难易适中。

13.高三文科数学教学总结 篇十三

吕世平

一、突出各阶段复习重点,循序渐进有效复习

①第一轮复习以知识复习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再现。经过集体讨论,精选一本资料《高考领航》和一本《课时作业》。而复习一开始,由于学生对高

一、高二学习过的内容遗忘多,公式、定理、基本的思想方法琐碎、凌乱、不成体系。因此,知识、方法的再现很有必要。在教学中,每一节我们都会先领学生看教材,理解相关概念,回顾相关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过程,数学思想方法。每一章结束,通过“章节基础知识过关”,带领学生构建本章知识框架结构,建立知识体系,系统梳理知识脉络。

②第二轮复习以重点问题突破为主线,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现成的二轮复习资料不是很贴近学生和教学的实际,袁校长提出“二轮复习资料须自编”,组内教师在一起集体研究,精选涉及数学主干知识、各板块知识交汇点的综合问题,以及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确定十二个专题,每位教师负责一个专题,有编写人,更有审稿人,把好质量关,每个专题定课时数,每课时定课堂例题和练习题个数,课后作业的题型和量也有具体要求。

③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训练为主线,强化试卷分析,关注解题速度和解题策略。这一阶段我们让学生做到: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力、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思考问题,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学生要对每一次试卷做认真分析与反思,要重视规范答题的习惯培养,力争避免无意失分。

④最后停课复习阶段引导学生回归基础、回归课本,每天做20分钟“保温训练”。具体做法是:筛选各地来的信息,选择难度适中较新颖或以前接触较少的题组成“保温训练”题,不做难题、偏题、怪题;翻看笔记本,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

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常翻常看错题本,时刻提醒自己哪个知识点需要补缺漏,做好“再”纠错工作。

二、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实现,高三复习的各阶段的练习我们力求做到“精选练习”,让学生少做无用功,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①优化“课时练”。一轮复习中的“课时练”作业在学生做之前我们老师先做,将有问题的更正过来,将偏题、怪题、超出考试要求或学生能力要求的题删掉,将有的类型题前面训练多次,估计学生掌握较好或两套资料上重复的题删掉。

②优化“周清”。负责当周周清的老师收集上周各班学生错误率较高作业题,将其作适当的改编,利用数学晚自习限时完成。

③优化“选填题”和“中档题”。二轮复习中的训练我们主要抓好了“选填题限时训练”和“中档题训练”,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两套综合卷的选填题组合成一套“选填题限时训练”,“中档题训练”以“立几”、“向量”、“三角”、“概率”、“解不等式”、“导数”等为主。

④优化“综合套题”训练。出一套综合套题之前,我们总要先做2—3套综合套题,再将这2—3套综合套题组合成一套题,从不将现成的一套题老师先不做发给学生。一轮复习的综合套题训练体现“滚动性”,二轮复习的综合套题训练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学生的薄弱点常考,不忽视“冷点”。

⑤作业全批全改。在练习的处理上,所有教师都是做到有练必改,有改必讲,有讲必再练。作业全批全改,做好学生错题统计,这样学生的问题就一目了然。袁校长不管事务再繁忙,每次作业,不管是课时练,还是周清,综合训练题每道题号之前,都有或多或少的“正”字,我们问袁校长,袁校长说:养成了习惯。正是这种习惯影响着我们全组的每位教师。

四、注重分层教学,全面提高

学生数学差异比较明显,高三一年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针对实验班基础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敏捷活跃的特点,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探究、互相交流、师生共同评价为主,教学起点要高点;针对平行班基础较差,学习的自信心不强,主动性欠缺的现状,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级性,使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课堂起点要低点,多引导、小步子、多激励、多交流,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要求也分层。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在第二轮复习之前和高考前,我们给每位学生印有复习指导,应试指南。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径,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注重常规常法,每题规范作答,努力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心理调节的做法和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14.高三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篇十四

【关键词】反思教材教法

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盘点教学活动成败得失的过程,是提高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水平的根本保证。有反思,才有进步,所以在从事教学活动一定时期后,静下心来进行教学反思是有必要的。下面我就陈述一下进入高三两个多月以来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反思

由于自己并没有经历新课程改革后高一、高二的教学过程,而是半路接神,直接从事高三教学复习,所以难免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认识不够,对新课程的要求把握的还不够准确。我仅通过上次暑期的讲座培训及对相关资料的学习,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粗浅认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要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发展的平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同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今天的教材(课改后)已完全改变过去对数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在不失学科知识本体逻辑的基础上,扩大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注重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现实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预留了更大的自主空间,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指向,明确在达标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反思

1.进步的数学教学观与陈旧教学方法的矛盾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对数学教学所持有的基本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数学知识的获得,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题;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接受、模仿与理解记忆”,并进行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

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我对教学所持的观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主动、探究、合作。”现代教育应是开放性教育,师生互动的教育,探索发现的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

可是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平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迫于升学的压力,课堂任务完不成的担心,总是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尝试,畏首畏尾,放不开,走不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的多,学生被动的听、记、练,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这种形式单一的教法大大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成绩无法大幅提高。今后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想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机会、板演机会,创造条件,使得学生总想在老师面前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让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交流。忽视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差异视而不见

我所教的两个文科班级,每个班级都是60多名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平时我在授课时基本一视同仁,也不过分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情况,致使学习困难的同学“吃不了”,越落越远。根据这种情况,我的教学内容应瞄准大部分学生,教法设计要关注全体学生,课堂问题的设计不能只关注部分优生,要让大部分学生,甚至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发言的机会,容忍不同意见,容忍学生犯错误,甚至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错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教学,听不到不同声音的课堂是不正常的课堂,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不要怕耽误时间,影响进度,因为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这样才能促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

3.重视教法设计,淡化了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式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我在教学过程中多半只重视教法的设计,而淡化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所以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困惑:“平时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可就是自己做题一做就不会”,或是“我平时也没少做数学题,怎么一考试就完”,我想这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对那些只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打的较牢,但数学

思维能力、应用意识较弱,解题时碰到能力型试题就不会迁移,难于完成。针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最好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鼓励他们多动手进行探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那些上课自主性较强,思维较活跃,解题运算不细,好马虎,推理不严谨,形成一看就会,一动手就失分的学生,课堂上可为他们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进行巩固性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减少失误丢分。

4.师生情感交流欠缺,学生潜能难以激发

有句话说“爱,要先了解”,是啊,有了解才能有爱。由于任教时间短,我并不十分了解我的学生,现在还有部分同学的名字叫不上来,师生之间难于进行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于是总是居高临下的看问题,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敬而远之,我们之间有距离感,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数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潜能得不到激发。

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蹲下来看学生”,放下架子,主动到学生中间去,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多用鼓励的眼神去看待学生,多用启发的语言去开导学生,对学生每一点进步(哪怕是一句富有创建性的语言或一个不很成熟的想法)都要予以肯定,并及时表扬。坚持这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要尽可能多的创设师生互动的机会,这样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才能逐渐自然消失,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知心人,这样才能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总之,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学生、教学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教师的成功要靠学生的成功来实现,只有关心和爱护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潜能,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从教高三文数两个多月以来的反思,我想,教学无止境,总要教教想想,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15.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十五

一、研读考纲

教师要深入研究考试说明, 以考试说明作为高考复习的指南针, 尽可能做到不超纲.同时, 从根本上体会考试说明, 切实理解考试说明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对“了解、理解和掌握”做到准确把握.

二、强化学生数学思想

在高考复习中, 知识点较多, 课堂容量较大, 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细致的讲解, 教师如果面面俱到的话, 容易在课堂中形成满堂灌的情形.因此教师要注重精讲精练, 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安排时, 最好是讲解25~35分钟, 其余15分钟用来进行小测或者交流,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数学思想进行总结, 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尊重学生主体

教师在复习课中, 需要利用好上课的时间, 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为此, 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预习工作, 整理学生在数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讲解, 这样就能够提升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 在对“三角函数”进行复习时, 教师给出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函数y=Asin (ωx+φ) (A>0, ω>0, 0<φ<2π) 一个周期的图像, 求A、ω、φ的值.

这道题目是三角函数问题的典型题目, 虽然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不高, 但仍有不少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先对图像进行观察, 然后进行计算,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会将一些典型的错误的思考方式展现无遗, 然后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就能够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来进行讲解, 让学生逐渐克服“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局面”.比如一些学生想到了平移法, 认为sinωx经过平移以后就能够得到y=sin (ωx+φ) , 通过观察图像中平移的量, 就能够对φ的值进行确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路, 沿着学生的思路来进行讲解, 学生参与到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题目的讲评效率.

四、归纳重点题型

高三复习中需要利用好各个地区的高考数学试卷, 教师要对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 总结出题目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来找到高三数学的命题规律, 找出同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实现高三数学复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上一篇:概率论文下一篇: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