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网规划设计

2024-10-24

电力网规划设计(精选11篇)

1.电力网规划设计 篇一

2.1电力负荷

在电力施工各环节正式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都应当对施工场所及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对于施工项目当前的电力负荷状况要进行全面的把握,之后才能得出更加详细的数据,这就是开展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的前提。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针对近几年中短期的电力负荷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及分析,应当根据国家经济水平开展该项工作,设计人员在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家对于电力工程的整体规划来对该项目中的最大负荷进行设计。此外,为了保证电力工程中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相关人员必须对之前的电力工程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对电网运行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将分析结果运用到设计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这样才能让工程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在当前的工程当中能够采取多种办法来进行电力负荷的预测,包括模糊理论、专家系统等,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完善电力负荷的预测及设计工作。

2.2电源规划设计

电源电力规划往往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占据重要的部分,为了更好地确认电力工程是否可建,可以对拟建电力工程其周围的电网的电源电力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电力系统当中电源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地方电源和同调电源。地方电源指的是在一些企业当中自己使用的发电机组或是中小型水电站等;同调电源则包括了所有的大型发电厂,大型发电厂对电网进行统一的调度,但是由于水利发电厂的水文期具有差异性,每种电源存在的电力状况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同时,许多新建的电源机组在规划过程中会投入使用,会出现一些同往常不一样的情况,因此在电力设计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根据电源机组的特性对电源电力进行统计及综合分析,明确了电源的处理情况,才能够有效保障后期的其他设计工作环节能够顺利开展。

2.3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兼顾自身存在的约束条件,实际开展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一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和限制,在电力规划设计过程中,电力电量的平衡是重要的约束条件之一。在通常的情况下,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对电源的处理情况以及电力负荷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预测,之后再开展地区或区域的电离平衡计算工作,以计算的结果作为依据来确定工程规模。另外,对于工程的整体空间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及布局,在这一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电力负荷预测所得出的结果来对每个水平系统配置的最大负荷进行计算,相关人员则应当根据计算结果来进一步精确的出电力电量盈亏情况。

2.4系统接入规划设计

电力规划设计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充分发挥工程施工现场所具备的电力网络资源,对电网的发展规划以及电源的负荷等情况都应当在工程作用当中进行详细阐述,并严格遵照我国电网规划当中的相关规定,保证对于相关部门的`审批意见以及建议进行最大程度采纳,根据这些意见以及建议来认真完成多项系统接入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相关人员在对系统接入的方案及情况进行阐述及说明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全局的考虑,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加强对新的节能技术的应用。

2.5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工作是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可以通过潮流计算、短路计算以及无功补偿及稳定计算几个部门开展该项工作。其中,通过潮流计算的方式能够得出电力系统当中的各个网络元件所具备的电力损耗以及电网当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及电力潮流分布等情况,这一方法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各个接入的系统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分析。通过短路计算的方式则能够保证明确熔体的额定电流以及整定值,这样能够在故障的情况下较为方便且迅速地切断短路的电流,尽量地减少电网造成的损失。通过稳定计算的方式则需要进行电压稳定、频率稳定以及系统暂态稳定几个方面的计算,设计人员计算出具体的数值,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能够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相应的稳定策略。通过补偿计算则能够为电力网络当中感性负荷提供一种无功功率,进而为网络元件提供一种补偿机制,以降低网络元件产生的电能损耗。

2.6方案的比较

接入方案规划设计完成之后,应当对所产生的多种项目接入的方案进行一定的比较,通常根据对各类电气类型进行计算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来开展,从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发展适应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综合评价,对于不同的方案都应当对其运行以及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进行分析总结,从最终的总结结果来选择最优的接入方案。可见在电力网络当中基础的数据对于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是由于电网数据是电气计算开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整体的电力系统都在朝着大的方向发展,例如高压电、大规模的机组以及远距离的电力传输等。因此,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也要跟随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并提高电力规划设计工作。

3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相关建议

要不断完善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重视:第一,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开展的准备阶段,必须充分完善准备工作,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拟建电力系统的基本请款及运行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及分析,并充分了解较大范围当中具体的发展情况及相应的特点,对于所收集到的资料数据必须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现有电网系统当中的系统资料来存入数据库当中。另外,对于最近的电网规划相关报告以及规定政策等都应当进行全面的把握,对于附近区域的电网发展趋势以及同之前的电网存在的差异都应当清楚了解并将其录入数据库当中,此乃过程完整的基础数据网络;第二,在实际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则是如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设计者应当对电力系统近况及变化详细了解,对于其他地区的电力负荷情况以及特点等同样应当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及研究分析,将电网当中的各类变电站、电路等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相关资料数据都进行详细掌握,才能在实际开展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具有充足的信心和把握。在新的项目开展时,则应当对工作进度进行实时的了解,对当地的电力负荷情况及时了解并更新,保证设计规划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

4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当前电力工程及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发展已经在朝着较大规模的方向迈进,众多较大规模的电力工程的发展都对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规划及设计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等有了更高要求。上文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电气计算、项目比较、电力负荷、电源以及电力电量平衡等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只有不断完善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才能保障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最终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兵长.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环节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0).

[2]赵宏.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剖析[J].电子制作,,(12).

[3]李光.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主要环节研究[J].地毯世界,2016,(5).

2.电力网规划设计 篇二

1.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包含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中期电力系统发展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研究可知,单项电力工程设计中所涉及的系统规划设计内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下进行具体化分析:

一是工程所在区域的电力负荷预测和特性分析。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应当充分做好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相关工作,准确把握电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顺利开展奠定可靠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设计中所开展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大多为10年以内的中短期负荷预测,切实提高电力工程所在区域电力负荷预测及分析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中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工作的开展,是基于多年来电力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电力工程建设规划进行有机融合,对中短期电力工程的最大电力负荷加以科学化分析,确保中短期电力工程最大负荷的预测的准确性,从而切实提高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优质且稳定的供电服务。

二是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电源规划是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电源规划的合理性,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应当积极总结历年来电力工程设计经验,统计分析电源规划及出力的实际情况,从而推进电力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电力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显示,电力电源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是统调电源,指的是统一归电网调度的大型发电厂;二是地方电源,主要包括小型水电站以及企业自备发电机组等。在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电力电源实际出力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电力电源的实际情况以及新建电源机组在电力规划期间的具体投产,对电源出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可靠的数据参数。

三是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中,保证电力电量平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进行有效约束,从而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应当全面衡量电力工程中电力负荷以及出力情况,并加以全面分析,保证电力电量平衡相关计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电力电量平衡结果对电力工程进行布局,明确其具体规模,从而切实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是优化接入系统方案。为保证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开展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电力负荷分布情况以及代女王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内容加以综合分析,充分认知到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电力工程设计与建设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在此基础上,依照电网规划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明确电力工程接入系统方案,坚持远近结合以及节能降耗等基本原则,对电网新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保证电力工程方案布局的协调性和规模的合理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有效性,从而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电力服务。

五是提高电气计算的准确性。就电力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而电气计算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工程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电气计算主要包含短路计算、稳定计算以及无功补偿计算等多项内容。所谓短路计算,是指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给定网架中的不正常电流值进行验算,此种不正常电流值的产生与电力系统故障短路存在一定联系,并且不正常状态主要体现于电器元件上。科学合理的短路电流计算,能够促进电气设备选型等相关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有效性。所谓潮流计算,主要是指基于电力网络中功率和电压分布相关计算来确定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对不同元件的运行状态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其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相关标准,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顺利实现奠定可靠的基础,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所谓无功补偿计算,是指通过为电力网络中的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的方式,减少无功功率传输过程中对网络元件所造成的电能损耗,确保电能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无功补偿计算过程中,在明确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基础上,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方式校核电压波动,并对无功平衡进行准确分析和计算,从而保证电气计算的精准程度满足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

2. 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经验

在开展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前,应收集近区电力系统现状相关资料,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系统资料。收集现有变电站、线路以及统调电源资料,并开列成表录入数据库,形成电网现状网架的基础数据。针对新项目工程,展开对当地负荷情况的收集工作,及时更新当地及周边电力系统的资料。之后,进行各类系统电气计算,配合项目工程的设计工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电力技术逐渐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力系统向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的发展。在电力工程设计过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师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相关设计原则和具体标准,准确把握电力系统设计的实际要求,总结以往设计经验开展设计工作,切实保证电力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电力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天力.分析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用[J].《低碳世界》,2016(25)

3.电力网规划设计 篇三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力工程;电力工程设计

电力系统是调节电压等级,输送、调配电能的重要載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水平提高,对电力系统提出越爱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的安全可靠,电力工程的前期工作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为了确保发挥出理想的电能输送、调配的结果,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周期性原则,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应该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对于一些大型的大力系统规划应该制定全面、较完善的规划方案,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避免给用户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条件,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杜绝安全隐患,在必要的时候应该配备长期性的系统检测功能;三是成本原则,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师为了实现系统功能,但也需要衡量系统设计成本,寻找系统功能效应与投入成本的平衡点,节约成本。

二、电力工程中涉及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对电力系统长期、中期的规划设计。在我国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进行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涉及到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有:分析预测电力工程建设现场的电力负荷指数;处理周边地区电源规划情况;分析电力负荷数据,完善电源规划机构,平衡电力与电量;选择科学的电力工程接入方案;正确计算电力工程介入方案,确保方案的准确性;深入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方案技术的关系;主义考虑电力设计相关学科,借鉴电力学科资料。

(一)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准备工作,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有巨大意义。电力负荷需要经过相关人员周密的计算分析,才可以给予电网规划设计获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与信息。对中短期负荷的预测,应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近几年来经济数据,知道我国经济大概发展情况,从而对电力最大负荷的层次进行分析。另外,规划设计人才可以参考已经完成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情况,参考其电力负荷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电力负荷,这种方式是我国电力负荷预测常采用的方法。预测电力负荷的方式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预测方法、专家预测和模糊理论等。我国电力工程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分析电力负荷。分析负荷增长原因,从而可以分析出电力系统发展趋势,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二)电源规划情况及出力

电源规划是对即将建设工程供电量分析,其周围的电网建设的规划研究,实现电力工程建设目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电源可以分为统一的调度电源和地方性电源两种,其中统一的调度电源是指电网调度统一的大型发电站;而地方电源是具有专用的发电设备的小型的地方性的水电站或发电站,每种电源发挥着作用是不同的,另外电源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看出电力系统规划的资金使用情况,对电源的出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电量平衡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具有制约作用的,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和电源出力分析,电力工程项目所在的供电区域、所在地区的电力与电量进行计算,平衡计算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电力电量的平衡需要考虑分区间的电力电量的交换情况,这样就可以将电力工程的规模与布局确定下来。根据分析预测的电力系统各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再根据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可以计算出电力电量的盈亏,确定电力工程系统所需要的变电设备容量、所需要的发电量。确定的电力工程系统需要的容量应该是要加上系统需要的备用容量。

(四)接入系统方案

接入系统方案拟定的过程需要考虑电力工程的特点和电网的发展情况来确定,还需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相关意见及电网规划来进行方案的比较,使得拟定的方案时效性与实用性更强。接入系统方案要注意节远近结合,综合考虑节能降耗、节约用地,并运用电网新技术。同时需要提出电力工程项目各方案的规模与布局,终期近区电网结构、供电电压及运行方式等内容。

(五)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主要包括潮流计算、稳定计算、短路流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潮流计算是对电力网中电压分布和功率的计算。潮流计算可以计算中电网各网络原件电力损耗、电网各节点电压和电力潮流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各接入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稳定计算是对电力工程西戎的各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电力工程系统稳定水平和稳定问题,稳定计算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可以校验电力工程系统各个接入系统方案运营是否满足稳定性的要求。短路电流计算是验证故障短路在给定的网架中电气元件产生的不正常的电流值。短路电流计算可以校验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切断短路电流,减少短路带来的损失。无功补偿计算可以减少由于传输无功功率的各网络元件造成的电能损耗。

(六)方案比较

分析比较方案可以使得运算结果符合实际需要,确保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对方案进行横向纵向多层次的分析比较,可以形成最优化的方案,得到的方案设计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

(七)系统专业提资

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可靠的系统电气计算,选出综合条件最优的推荐接入系统方案中,确定电力工程项目的投产时间和建设规模,为电力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设计依据。

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人认为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准备阶段应该了解大网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收集附近地区电力系统情况,并将其录入数据库,作为电网现状的基础资料,了解附近区域电网发展变化情况,将其发展规划录入数据库中,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在电力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电力系统发展变化,收集更新数据资料库,掌握附近地区变电站、电厂和电力路线的数据资料和分布情况,收集当地负荷情况,计算各类系统电气,配合电力项目工程项目工作,不断更新完善基础数据。

四、总结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中要组成部分,对电力工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整个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所以,应该重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做好电力工程前期规划工作,制定科学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注重基础数据库的更新完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促使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欣.浅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

[2]武毅,苗建勋,宋丽洁,孙洪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4(06).

4.电力网规划设计 篇四

摘要:电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样影响巨大,做好电力工程建设,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是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电能服务的基础。本文对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规划设计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为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设计;主要环节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能消耗量持续增长,社会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力部门应该做好电力工程整体规划设计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程概况

某城市在老城改造工程中,需要对老城区既有的`电力系统进行重新构建。老城区本身位于城市东部偏北地区,占据了城市总体15%左右的面积,人口总数超过15万,而且存在多个大型工业企业,用电量巨大,同时对于电能质量和供电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基于此,电力部门在开展电力工程建设前,需要切实做好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一方面为老城区居民和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电能服务,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城区改造后的高速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电力规划设计主要环节

(一)做好电力负荷预测

在进行电力工程设计施工前,电力施工企业需要结合老城区的实际情况,把握城区用电需求,对近几年中短期电力负荷变化进行分析,做好电力负荷预测工作,结合城区经济发展趋势来确定最终负荷。从保证电力规划设计合理性的角度,设计人员可以针对以往类似的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可能对电网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及时对设计方案作出修改,保证电力规划设计的效果。就目前而言,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有很多,如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负荷密度法等,为了保证负荷预测结果真实准确,需要结合不同功能分区,确定好相应的电力负荷指标。可以将老城区的土地性质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分区的需用负荷指标(W/O)、需用系数和容积率进行确定。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分析:1)一类工业用地(M1),依照高中低三种不同方案,需用系数指标依次为35、30、25,需用系数0.7,容积率1.6;2)二类工业用地(M2),需用系数指标依次为40、35、30,需用系数0.4,容积率1.3;3)二类居住用地(R2),需用系数指标依次为30、25、20,需用系数0.3,容积率2.0;4)教育科研用地(C6),需用系数指标依次为30、25、20,需用系数0.5,容积率2.0;5)商业金融用地(C2),需用系数指标依次为60、55、50,需用系数0.5,容积率2.0。

(二)关注电力电量平衡

电力工程项目必然会存在一定约束条件,而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同样会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如电力电量平衡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在开展电力规划设计时,都会首先进行电力负荷及电源出力情况的分析预测,然后才会进行电力平衡计算,结合计算结果确定电力工程具体规模,做好空间布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结合电力负荷预测结果,针对所有水平系统最大负荷进行设置,准确计算电力电量盈亏情况,确保设计科学合理[1]。

(三)系统接入方案设计

在电力规划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从区域现有网络资源出发,明确电网发展规划、电源负荷情况等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依照国家电网规划要求,制定多个系统接入方案,在保证方案合理性的同时,还需要强调降低线损和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之后,需要结合不同电气类型计算结果,从实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对比系统接入方案的优劣,选出最优方案作为推荐方案。

(四)优化电气计算工作

一是需要做好潮流计算,确定电力系统中电压与功率的分布情况,在优化系统运行方式的同时,查看各类元器件能否满足实际运行要求,也能够为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和继电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应该重视稳定性计算,即针对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以此来对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特征及水平进行明确,检验系统接入方案的运行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以此为依据,设置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三是必须做好短路电流计算,在给定的电力系统架构中,对故障短路引发的电气元件上存在的不正常电流数值进行验算,同时计算电力工程接入系统节点位置的短路电流,为设备造型提供依据;四是开展无功补偿,减少无功功率传输引发的电能损耗,降低线损水平。

三、相关经验与建议

在电力工程设计前,电力规划设计就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需要对拟建区域电力系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将现有电力系统资料录入数据库,作为电力规划设计的参考。另外,需要在收集历史数据的同时,对最新的电力主网规划报告进行收集,掌握区域内电网的发展走向,建立起完善的网架基础数据。同时,在开展电力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设计目标,从整体层面做好分析,尽可能少走或者不走弯路。设计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电力系统的动态变化状况,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在收集数据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区域电力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电网内各类变电站、电力线路及电源分布状况进行确认,为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对于最新的工程项目,应该做好工作进度的实时跟进,掌握好区域电力负荷的动态变化,及时更新周边区域电力系统的相关资料,配合电力工程设计,对不同类型的电气运行参数进行计算,确保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的有效性[2]。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规划设计对于电力工程设计非常重要,良好的规划设计能够为电力工程设计奠定坚实基础,使得设计工作事半功倍。新时期,电力系统开始朝着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等方向发展,电力工程设计的难度随之增长,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电力规划设计的完善来实现风险管控,在提升电力工程设计水平的同时,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主要环节研究[J].低碳世界,,(15):36-37.

[2]闫宏伟.浅析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主要工作环节[J].企业导报,,(19):291.

5.电力勘察设计 篇五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上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6.电力设计研究院 篇六

工程施工。

招 标 人: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招标代理单位:西安万策工程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工程概况:陕西省电力设计院“科研楼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11613.64㎡,其

中地上建筑面积9425.24㎡,地上6层,地下建筑2188.4㎡,地下1层。

招标内容:陕西省电力设计院科研楼二期主体工程施工总承包。

报名资质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以上(含壹级)

资质;项目经理具有一级注册建造师资质并具有有效的安全考核合格证,在陕西省建设工程信息网信用备案且目前无在建工程;通过陕西省建设工程信息网信用备案;近三年内具有同类工程业绩至少一项(建筑面积在10000M 2 以上的办公楼);外埠企业具有入陕入市注册备案证书;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报名时间:2014年4月14日8时30分至2014年4月18日17时30分

报名要求:报名地点在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一号紫薇龙腾新世界A座703室

报名时请携带单位介绍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资质证书副本、安全生产许

可证、项目经理的建造师证及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外埠施工企业入陕注册备案证书,业绩证明文件原件,同时携带以上资料的复印件一套(加盖公章),报名成功后凭报名确认单领取图纸和招标文件。

资格预审文件费300元

7.电力网规划设计 篇七

电力负荷存在多变性特点,而且其单位每天都在持续起伏,周期性变化特征极强。在这种连续变化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出现较大跃动,但它对温度、天气和季节较为敏感。所以按照这些特征,可以将任意时刻的短期电力负荷划分为4种成分组合。

第一种是典型负荷分量,它也被称为正常负荷,是具有线性与周期变化特征、与气象无关的短期负荷类型。这种负荷基于本地负荷组合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性体现,各类负荷成分的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组成成分的负荷决定了它们的负荷特性与对外界的影响因素,整体来看变化性较大。[1]

第二种是天气敏感负荷分量,它与气象因素有关,例如温湿度、风力等都能影响到它的变化。随着气候、季节的变化,这种负荷也会形成季节性周期变化规律。

第三种是特殊事件负荷分量,这种短期负荷发生在重大民间节日、社会事件、系统故障以及限电等特殊时间段中。此时的负荷分量会出现明显偏离典型负荷的特性,考虑到该类负荷具有较强随机性,所以就需要技术调度人员自行判断,在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或专家系统中通过技术分析来预测负荷变化规律。

第四种是随机负荷分量,它是短期负荷中难以被解释的成分,只有通过负荷预测模型算法才能解释这些随机负荷分量。比如说在时间序列算法中,就可以通过剩余残差来进行随机时间序列排列,并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来体现非线性能力,最后得到随机负荷分量。[2]

2 X市电力工程设计中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应用

短期负荷预测是具有明显周期性特性的,所以X市对该市的短期电力负荷进行了特性分析,并给出预测模型。

下图所显示的是X市在每一天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可以看出从凌晨0~4点这段时间里,负荷组成均为基础部分,由于大部分人都处于休息状态,所以该时段负荷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是一天中负荷的最低点。负荷峰值出现在上午8点~下午5点的工作时段,该段时间内处于人们的工作活动频繁期,总体负荷呈现上升趋势且稳定,明显高于任何其他时段。

2.1 短期负荷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如上文所述如此观察一年后发现X市的短期负荷历史数据呈现两种异常状况,第一种,它的数据存在缺损,数据在曲线图中表现出跳变现象。为此所作出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为首先假设某一天的负荷为L,则有:

尝试对某一天的95点负荷进行推理判断,如果有:

如果95点负荷相邻的两点间所有负荷都落入到λ阈之中,则该日数据应该被记录为异常,必须在历史数据中予以消除,不被纳入到预测范围当中。

第二种,它的数据存在跳变现象,如下:

如果两点间负荷能够满足上述所描述方程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判定其短期负荷发生了负荷突变现象。此时要对首端负荷与末端负荷进行修正,然后取中间段作为首端末端负荷加权的平均值,它的表达式为:

2.2 基于短期负荷的预测模型建立

由于短期负荷预测是基于原始数据展开的,所以预测模型的构建就相当重要,本文基于X市的气象因素来为其建立预测模型。首先根据X市某一时间段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数据来推测它的短期负荷变化情况。经过观察发现在持续不下的高温环境中,X市的短期电力负荷常常会引发尖峰负荷,所以应该将该因素纳入到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在指定气温状况下考虑短期负荷变量n(n=3),x1(0)表示短期负荷历史序列,x2(0)表示历史最高气温序列,x3(0)表示历史降雨量序列,所以由以上数据可以为X市建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3]:

2.3 精度检测

从技术角度讲,短期负荷预测精度表示对电网负荷预测结果相对于实际所发生负荷偏离程度的事后衡量指标。X市通过精度检测来提升短期负荷预测效果,也是该市电力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具体来说,该市现行采用的是两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核查标准,第一种为每日负荷预测准确率核查:

在上式中,LFi,LRi表示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值与实际值,n表示日负荷预测总点数(通常情况为95点),Ei表示单点负荷的相对预测误差值。如果上述指数满足:Ei≤4%时,就说明单点短期电力负荷为符合合格标准。此时还可以推理出日合格点百分数Ri为:

如果Ri≥98%就说明单日短期负荷符合标准。

按照电力工程设计实践验证也表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时所产生的统计指标能一定程度反映当时符合变化的规律性与随机性,但也要注意到日合格点下短期电力负荷的随机性变化相当敏感,如果在电力系统规划过程中能够满足每日短期符合预测准确率需求,就能证明短期负荷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规律性的。相比较而言,如果短期负荷考核指标具有相同数值,则说明每日合格点百分数考核标准相比于短期符合预测准确率考核标准更加严格,它体现了电力工程设计的严谨性。[3]

3 企业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工作中的建设性意见提出

近年来,我国电网电压随社会市场发展需求而逐渐升高,电网规模也在不断延伸扩大,这主要体现在电源装机总容量的逐年上升和电力系统的成熟发展上。如果以单项电力工程设计应用来看,它的系统规划设计应该为电力企业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技术性指导作用,例如对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的独立展开,帮助中小规模电力设计单位解决各种问题等。具体来说,应该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准备阶段与工作开展阶段两方面来给出建设性意见。

3.1 准备阶段建议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准备阶段,应该首先致力于对电力系统所管辖区域内电力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明确大电网区域内的基本运营状况及特征,分析并调整、整理归纳相关系统资料。就比如说积极收集现有变电站、现有线路与系统的电源资料,形成统计列表并逐一录入到数据库之中,为构建城市电网网架数据库打好先期基础。其次,也要做好电力主网规划的信息收集工作,以促成电力主网规划报告,从报告中明确了解区域电网发展的主力方向及电力工程变化特点。同时也将这些有利数据归纳录入到电网企业数据库当中,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年网架基础数据结构,形成每一年的横向信息联动,促进数据对比以鞭策企业技术进步。[4]

3.2 开展工作阶段建议

开展工作阶段主要是要关注电力系统的实时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规划设计,更新数据库资料内容,收集和研究区域负荷特征状况,掌握各个变电站、电力线路的地理分布状况与实际数据,这些都称之为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在开展工作阶段,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网络基础数据对电力系统规划至关重要,因为规划设计中的电气计算就是电网基础数据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电力企业必须要做到对基础数据库的持续更新与完善,为电力系统规划长期稳定运行做好技术铺垫。

4 结论

本文以城市电力工程设计为背景,探讨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短期负荷预测在工程中的实际设计和应用流程。它证明了当前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高技术性需求,也体现了电力工程设计对系统单项规划设计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钟俊强.分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3):66-67.

[2]吴礼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配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8):3492.

[3]崔和瑞,宋秀莉,葛曼倩,等.基于数据挖掘的FNN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22):54-57.

8.电力规划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影响 篇八

前言

电力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电力开发和电力系统发展做出科学决策。本文对电力规划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电力规划工作的几点措施建议。

一、电力规划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影响

电力规划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潜在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判断电力系统的充裕性,并以此提出解决方案,规划投资工作,在决策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结合电力工业内部发、输、变之间的比例关系,妥善处理好电力工业布局、电力工业发展速度、电力工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对电力建设做出长远的安排。电力规划对电力建设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电力需求预测,为电力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的重要内容,要求在了解现有电力系统规模、电力市场构成、供需状况、电力设备状况等电力系统概况的基础上,对电力需求发展、组成及负荷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深入市场进行实地调查,总结电力市场发展趋势,找出与电力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电力需求预测的各项指标。国民经济建设及人们生产生活对电力电量的需求,是促进电力建设的根本动力,所以全面、准确、科学的电力需求预测能够为电力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二)通过电源规划,实现电力建设效益目标

电源规划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电源规划过程中,需要以电力需求预测为依据,对规划区域进行电力电量平衡,确保电源规划既能够满足电力需求发展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又能够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实现电力建设工程的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通过电网规划,指导电力建设项目决策

电网规划主要包括输电网和配电网规划,这是电力供应的基本保障。电网规划要根据电源分布、建设条件、技术条件、设备条件、负荷分布、区域间功率交换等情况,对网络结构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比较分析多个网络结构方案,从而优选出最佳的网络结构方案,确保该方案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能够满足电力供应需求,为电力建设决策提供指导。

(四)通过电力规划,推动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

电力规划是电力建设的远景发展战略,指明了电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具体表现在:首先,电力规划要考虑规划区域与周边系统联网的可能性,力求实现不同地区的负荷互补,节约电力建设资源,充分发挥电力建设整体效益。其次,电力规划要遵循节能原则,重点解决现有中、低压机组的改造问题,制定合理的计划,实现电力工业内部节能降耗。再次,电力规划要充分考虑一次能源供应状况,结合交通运输条件和电力设备技术情况,对电力建设做出科学规划。最后,电力规划要研究和评价电力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因盲目开展电力建设而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电力规划工作的措施建议

(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从总体的角度上讲,电力规划涉及的范围较广,想要使其更加完善,不仅要做好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规划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还必须充分考虑电力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外部制约因素,如果考虑的不够周全,势必会影响电力规划的实效性,这样不利于电力建设的有序进行。为此,在电力规划过程中,对电源的规划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等因素;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时,则必须考虑线路走廊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电力建设朝着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促进电力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明确规划建设方向

电力规划必须以电力发展战略作为先导,这也是规划制定与实施的主要依据。鉴于此,应当制定出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符的电力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明确电力与社会发展、电力与能源、电力与煤炭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输煤和输电之间关系。具体而言,要以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对特高压电网、核电以及分布式发电等关系全局的热点问题提出明确的方向,这样既能够确保电力建设的有序进行,又能够使电力规划在电力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体现规划的权威性

只有电力规划具有权威性,才能对电力建设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此,要保证电力规划科学,可以在制定规划时,广泛征求意见,并做好充分的研究论证,确保制定出来的电力规划科学、合理。同时,全国的电力规划要尽可能统一,保证各项规划相协调,下级规划必须经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的规划要向全社会公布,做到规划透明化。此外,可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对电力规划进行制定,并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借此来使规划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四)规划与建设相协调

电力规划与电网建设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确保两者相互协调,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电网作为电力市场的载体和电力资源配置的平台,其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力市场的发展,同时还会间接影响到电力建设。所以,必须保证规划满足市场需要。同時,电网规划要对建设投资起到约束作用,并成为对电网监管的重要依据。发电企业是电力市场中竞争主体,为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电源规划应当促进形成更多的发电主体,并使装机容量相对富余,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此外,对于分布式发电,则应当对其发展规模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它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在规划时予以重点考虑。

结论

9.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篇九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 荣成 院系:电气信息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

2010年 月

日 :采用自关断器件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研究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一章:引言...........................................1。.1

简述...........................................1。.2指标内容及要求...........................................1。.3主电路原理及设计...........................................第二章:实验内容........................................2

第三章: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

第四章:实验设备和仪器..................................4

第五章:实验方法........................................4

第六章:思考及心得体会..................................6

第一章

引言

简述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能的换和控制的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这些技术包括以节约能源、提高照明质量为目的的绿色照明技术;以节约能源、提高运行可靠性并更好地满足产要求为目的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控制性为目的,并可有效节能的灵括(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等。随着电力半导体制造技求、徽电子技术、汁算机技术,以及控制理论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技求向着大功率、高频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的领域将更加广阔。二

指标 内容及要求 见第二章

主电路的原理及设计 1 交流调压电路

如果在交流电源和负载之间之间用两个晶间管反并联后串联到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以控制交流电力。这种电路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称为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间管开通相位的控制,以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这种电路称为交流调压电路。这种电路还用干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高电压小电流可控直流电源就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同样,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需要很多晶闸管并联,这都是十分不经济的。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其电压电流值都不太大也不太小,在变压器二次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就可以了。但这种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体积小、投资省计制造简单。因此广泛应用于需调温的工频加热、灯光调节及风机、泵类负载的异步电机调速等场合。

图3.2所示的就是一种采用晶闸管为主开关元件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图,这种交流调压电路的主电路仅由一对反并联的晶闸管或一只双向晶闸管构成。2 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式

交流调压电路的控制方式有三种:①整周波通断控制;②相位控制:②斩波控制。在 整周波通断控制方式中.晶闸管是作为交流开关使用的,它把负载与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通断比来改变负载k的电压有效值。相位控制时,在电源电压 上、下半波的某一相位分别导通VI、VZ晶闸管,改变控制角即可改变负载接通电压的时 间,从而达到调压的目的。斩波控制方式时,晶闸管要带有强迫关断电路或采用IGBT等 可自关断器件,在每个电压周波中,开关元件多次通断,使电压斩波成多个脉冲,改变导 通比即可实现调压。三种控制方式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3.l所示、相位控制交流调压又称 相控调压,是交流调压中的基本控制方式,应用最广。

交流调压电路的输出仍是同频率的交流电,原则上可应用于一切需要调压的交流负载,也可通过变压器再调压。交流调压器是通过改变电压波形来实现调压的,因此输出的电压波形不再是完整的正弦波,谐波分量较大。

本实验就是对自关断器件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进行研究,目的是是同学们熟悉采用自管段器件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波形分析与适用场合,熟悉PWM专用集成电路的组成、功能、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同学们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增加同学们的团

队意识。

第二章

1.PWM专用集成电路性能测试

2.控制电路相序与驱动波形测试

3.带与不带电感时负载与MOS管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4.在不同占空比条件下,负载端电压、负载端谐波与输入电流的位移因数测试。

第三章

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随着自关断器件的迅速发展,采用晶闸管遗相控制的交流调压设备,已逐步采用自关断器件(GTR、MOSFET、IGBT等)的交流调压斩波所代替,与移相控制相比,斩波调压具有下列优点:

1)谐波幅值小,且最低次谐波频率高,故可采用小容量滤波元件;

2)功率因数高,经滤波后,功率因数接近为1.3)对其他用电设备的干扰小。因此,斩波调压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调压方法,可用于马达调速、调温、调光等设备。本实验系统以调光为例,进行斩波调压研究。

斩波调压的主回路由MOSFET及反并联的二极管组成双向全控电子斩波开关。当MOS管分别由脉宽调制信号控制其通断时,则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波形如图5-9b所示(输出端不带滤波环节时),显然,负载上的电压有效值随脉宽信号的占空比而变,当输出环节由滤波环节时的负载端电压波形如图5-9C所示。

脉宽调制信号有专用集成芯片SG3525产生,有关SG3525的内部结构、功能、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等可参阅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控制系统中有变压器T、比较器和或非门等组成同步控制电路以确保交流电源的2端为正时,MOS管VT1导通;而当交流电源的1端为正时,MOS管VT2导通。

第四章

实验设备和仪器

1.NMCL-K1实验挂箱

2.万用表(自备)

3.双踪示波器(自备)

第五章

实验方法

1.SG3525性能测试

先按下开关s1.(1)输出最大与最小占空比测量。PWM波形发生器的“1”和地。

2.控制电路相序与驱动波形测试

将“PWM”波形发生器的1端与暂控式交流调压电路的14端相连。将电位器RP左旋到底,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下列各点波形:

(1)控制电路11、12与地间波形,应仔细测量该波形是否对称互补;

(2)控制电路的13、15与地端间波形;

(3)主电路的4与5及6与5端间波形;

3.不带电感时负载与MOS管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将主电路的3与4短接,将UPW的电位器RP右旋到大致中间的位置,测试并记录负载与MOS管两端电压波形

4.带电感时负载与MOS管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将主电路的3与4不短接,将UPW的电位器RP右旋到大致中间位置,测试并记录负载与MOS管两端电压波形

5.不同占空比D时的负载端电压测试

实验中,将电位器RP从左至右旋转4-5个位置,分别观察并记录SG3525的输出端2端脉冲的占空比、负载端电压大小与波形

6.不同占空比D时的负载端谐波大小的测试

分别观察并记录RP左旋与右旋到底时的负载端波形,从而判断出占空比D大小对负载端谐波大小的影响。

7.输入电流的位移因数测试

(1)将主电路的3、4两端用导线端接,及不接入电感

(2)在不同占空比条件下,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并记录有2与1端和2与6端间波形。

第六章

思考题

1当主电路接纯电阻负载(即将电感短路)时,可见负载电压波形存在死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PWM的上下桥臂的三极管是不能同时导通的。如果同时导通就会是电源两端短路。所以,两路触发信号要在一段时间内都是使三极管断开的。因此电压波形存在死区!

2.当主电路接电感性负载时,在电压的过零点会出现一尖峰脉冲,其幅值随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大。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方法。

答:根据占空比越大电网的通断时间越长,冲击电流越大谐波分量越大,脉冲越强。

谐波电流对电网危害甚大,必须加以抑制。抑制和消除谐波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是改进电力电子装置,减少注入电网的谐波,另一种是在电力电子装置的侧并联LC无源滤波器,为谐波电流提供频域谐波补偿,或者用电力有源滤波器进行时域谐波补偿。下面就介绍相应的谐波抑制对策:波形叠加法,LC无源滤波器,增加整流相数法,静止无功补偿法,有源电力滤波器补偿法。

心得体会

1.态度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参加课程设计的队员,估计感受颇深。只有我们有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知识,才能百分百的在到场上赢得胜利。从培训到竞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心态很重要,会遇到很多问题:训练师不懂的知识,软硬将调不出来,队员之间的矛盾,外界的压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队员之间的矛盾和心态:不懂的知识可以去学习;波形调不出来,只要有耐心,认真分析就能找出原因;阻碍我们法杖的往往是自己的心胸,心胸开阔,善于接受意见和容忍别人的错误,才能在培训中和设计中有所收获。

2.积累课程设计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讲理论转换为实际的操作时竞赛的必备条件。做课题时要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特长,严格按要求完成任务。学会看电路图,我们找到很多的资料是电路分析的,就得自己看资料学习。尤其是做原理分析的,资料很多而且较复杂,资料以基本原理居多,可以借助一些综合知识。

3.交流 包括和本组队员之间,其他组之间,指导教师之间以及同爱好者之间。这里着重讲教师及爱好者。教师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可以为

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料;网络上更有丰富的资源,要做的东西网上均能找到相关内容,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论坛里有着丰富的资源。

最后,向全体参与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培训的老师说一声:您辛苦了!,感谢你们

10.电力线路设计浅议 篇十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网系统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网系统的稳定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稳定性,在电网建设中,电力线路工程设计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电力;线路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也在逐年增加,电力线路作为一种供电途径,其设计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逐步被重视。电力线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以下就是对其中较严重问题做出的探索。只有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结合实际,合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优化设计方案,才能使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

1.电力线路设计概述

首先,设计依据。工程设计的任务书以及批准的文号、跟工程设计有关的指示文件、经过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的设计文件等,同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其次,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应当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说明线路的输送电力容量,电压等级及导线截面,线路长度、起讫点、中间落点、回路数以及连接方式;设计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工程概算,通信保护设计和预算,考虑进行运行维护的附属设备等。还应该说明线路是否包括进出两端变电所临时线的设计,降压运行的设计及巡线站、检修站的建筑设计等。还有,建筑单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任务的要求以及设计单位的安排,明确建成投产时间以及施工时间。最后,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主要包括全线的本体造价及综合造价,每公里的本體造价及综合造价。除此之外,还应当说明每公里耗用的避雷线、导线,以及其与避雷线要用的金具、绝缘子、杆塔、接地材料、水泥、基础、木材等的数量。

2.电力线路设计

2.1合理选择线路路径

对线路路径的选择会影响本体工程等多个单位的工程,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就是线路路径,路径的选择会对工程造价有直接性的影响,其系数越小,线路也就越短,从而造价也就比较低。但是有诸多的因素会影响路径的选择,如果只是片面的强调曲折系数的大小,则有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得造价会较高,所以对路径进行选择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还要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从工程的路径方案中选择较为优秀的。按照已掌握的路径资料进行路径方案的选择。如果有两、三个各有特点的路径方案的话,可以在大的方案中挑选出不同的小型方案进行比较。每个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条件,沿线路地势、地形、地质、水文情况,污秽地区,特殊气象,矿产资源,跨越河流,森林资源,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曲折系数及线路转角等情况来了解每个路径方案的优劣。通过对每个路径方案的选择,不仅可以看出各个路径方案的优劣程度,而且可以从降低造价、安全运行、经济运行、方便施工、大跨越情况、障碍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优秀的路径方案。

2.2了解当地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的选择在对输配电线路进行设计时,首先要对当地的气象条件有所了解。气象条件应当依据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情况和相关的气象资料进行综合的考虑。对气象条件的组合不仅要反映出依据自然进行变化的规律以及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其经济上的可操作性;不仅要反映客观实际的危险程度,还应当保证线路的施工、运行、检修等工作的安全,而且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计算的便捷性。技术上也要使线路可以在危险的情况正常的运行,即使出现断线情况,也可以保证不倒杆,使事故不会扩大。在最大风速和内部过电压时,导线对地不发生闪络事故,在最高温度或覆冰时保证导线对地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人身以及设备事故。

2.3杆塔的定位与选择

杆塔定位就是指在已经选择好的电力线路上,适当的进行断面和定线测绘,在断面网上放置杆塔的位置。一般的杆塔工程所消耗的费用占整个工程建设费用总数的35%左右,因此想要节约资金费用,合理的选择杆塔类型就变得十分有必要,所以必须进行细致有效的工作,设置出杆塔定位的最佳方案。新建工程投资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种或者两种型号的直线型水泥电杆,转角、耐张、跨越等一般选用角钢塔,将使用材料准备好,将提高线路的安全水平,也使施工作业更加方便。

为了避免运行几年后的电力线路出现对地距离不足的情况,在新建工程电力设计中,一般采用较高的杆塔,以缩小档距使电力线路对地距离提高。在电力线路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安装方便、占地少的酒杯型钢管塔。杆塔定位一般分为室外定位和室内定位。室外定位是指把在室内排列安排好的杆塔位置带到野外进行校正、复核,并运用标桩固定下来。室内定位是指在平断面图上运用最大弧度模板排定杆塔位置。

2.4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通常是指线路在跨越通航湖泊、大河流、海峡等的设计时,其杆塔高度在80m以上或是档距在800m以上,并且在发生事故时,会严重影响到航运或者是进行修复会特别的困难,所以在进行导线选型或是杆塔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对线路跨越较大的山谷,是作为大档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只对导线及特殊的气象条件进行处理。①跨越地点及气象条件。说明各跨越地点的杆塔位处的地形、主河道变迁、地势、通航、水文、地质、跨越档距的大小等情况,选出几个跨越方案。并选择电线覆冰、最大风速气温等。②导线和避雷线选择。按照避雷线和导线的电气和杆塔高度、机械性能、跨越挡距的大小、导线和避雷线的荷载条件以及间距,选择导线、避雷线。③绝缘子串及金具。除了应当按照对一般线路考虑的条件外,还应按杆塔高和线路荷载增加绝缘子片数,选择或新设计金具和绝缘子串。

2.5限额设计的推行

2.5.1树立员工的经济观念与动态管理意识

要增强设计人员对经济的观念,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保证各阶段都能与工程造价人员有密切的联系,以此避免设计人员只负责画图,造价人员只负责算钱现象的出现,而投资多少却与设计人员无关,应当让设计人员在进行初步设计的阶段对方案选择有足够的重视,施工设计的预算要严格的控制在批准的概算内,并且还应当加强对设计进行变更的管理,树立员工动态管理的意识,造价人员要从设计阶段全过程和经济角度参与管理,做好设计人员的经济参谋,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的经济指标,并且准确论证和测算最为节省投资的技术方案,使概算投资更加的准确及合理,争取能够达到控制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的目的;统揽项目全局,达到控制投资优化设计的目的。

2.5.2经济责任制度要健全

建立健全设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制,设计部门要与实行“节奖超罚”建设单位签订设计承包合同,分别明确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工程浪费以及由于工期延误而超出投资限额的损失,要按照合同对设计人员责任进行相应的追究,进行赔偿。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还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路的工程设计要求是很多的,并且它对以后线路的施工、运行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既懂专业知识,又必须有现场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孙俊,夏宏攀,电力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农村电工,2011,19

[2]林文辉,电力线路设计问题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9)

11.电力网规划设计 篇十一

从近几年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情况来看,国家主要推行的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电价水平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电力市场化改革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阻力,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在处理有关各方利益的协调等方面,也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尖锐矛盾。

在推进区域电网电力市场建设中,是以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为主推进电力改革,还是以省为主推进电力改革(区域分层交易的共同市场),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以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为主,有利于打破省际分割、优化资源配置、克服电力市场无序竞争、减少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尊重现有省为主体的实际,既要考虑资源优化配置,更要考虑资源公平配置,并且中国目前大部分电力交易(90%以上)在省内完成,现阶段,以省为主的市场模式可以克服省际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果现在就实施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在当前财政体制以省为单位的格局下,难以得到真正的推广。各方认识不一也影响了电力市场体系的规范建设。因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各省经济协调发展、节能减排、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

在电力市场建设中[1,2,3,4,5,6,7,8,9,10],能否先建立与中国体制(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适合国情的过渡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这样的市场体系模式既能包容各种市场模式(各种模式的省级电力市场、区域电力市场、跨省跨区电力市场等),又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过渡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逐步培育市场成员的市场意识,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种配套政策的完善,以及各省(或区域内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同时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类似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北欧等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形成过程,在市场成员的推动下,自发地过渡到区域统一市场或国家统一市场或跨省跨区统一市场。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设计中国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所面临的基本形势,给出了互联电网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架构,提出了10种符合目前中国国情的电力市场体系模式,对主要市场体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1 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面临的基本形势

1)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阶段(转型经济阶段),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电力工业也正处于优化电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相应地,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也不可能超越其经济发展的转型经济阶段。在转型经济阶段,政府宏观调控、国有经济控制力、发展低碳经济、电力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等都将对电力市场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决定了中国现阶段的电力市场既不同于一般商品市场,也不同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电力市场。

转型经济下的制度安排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也与完全市场经济存在一定差异。中国转型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渐进式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力求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要充分考虑稳定这个约束条件,经济发展要以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为基础,要实现社会稳定,必须处理好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问题,在存量经济发挥作用的同时,注重发展增量经济,这是渐进式转型能够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各种体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能改好了一个再改下一个,否则会出现很大的体制间“不协调成本”,某些体制的改革“超前”或“滞后”(瓶颈),都是无效率的。在所有相关领域(包括政治体制和社会政策)都同时推进改革,同时考虑各种体制之间在转型过程当中(也就是在没有彻底完成改革之前)的相互协调,应是体制改革的基本政策方法。

2)中国区域间、省间的能源分布与需求极其不平衡,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发电成本和用电效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中国的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系、电价体系、电网安全责任体系的形成,都是以省为基础。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电价的承受能力差异很大。上述因素决定了省这一级在中国电力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资源优化配置与公平配置的角度出发,现阶段各省的电力资源将在优先满足本省需求的前提下,将余缺部分进行跨省跨区优化配置。

4)目前的区域电网电力市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不相协调。国内目前区域电网覆盖的省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所覆盖的省一般是不一致的,而国家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有不同的配套政策;在目前的国情下,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在促进区域电网内各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等方面难度很大。

5)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对市场建设目标有新要求。能源问题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成为世界经济秩序和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共同的战略选择,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国内已大力发展以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这就要求电力市场建设需要优化市场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电力市场模式和规则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清洁能源发展,减少排放(污染物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减排等)。

2 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电力市场建设,必须与本国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必须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必须与本国的经济模式相适应,必须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相适应,必须考虑效率目标与发展目标的有效协调,必须考虑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公平配置的有效协调,必须考虑市场风险、建立电力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必须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必须有利于促进各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能源产业链(如煤电产业链)整体效率的角度,来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

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与中国体制改革进程相适应原则,与中国的经济模式相适应原则。构建电力市场竞争主体要充分考虑国有经济占主体的情况,要充分考虑政府宏观调控对电力市场建设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2)安全稳定原则。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连续可靠供电,保证电力市场平稳运营。

3)公平开放原则。应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提高市场交易信息的透明度,保障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4)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原则。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具有“绿色”内涵,必须优化市场目标,以促进节能环保为前提条件,设置合理的电力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引导节能减排、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5)协调发展原则。处理好市场运营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处理好电力企业之间、电力企业与电力大用户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与电力工业的和谐发展。

6)积极稳妥原则。要从当前电力工业的实际出发,逐步扩大交易主体和交易范围,最终实现全电量竞争。

7)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原则。中国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客观上决定了电力需求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应以促进电力工业发展为目标。

8)必须从与电力工业有关的能源产业链(如煤电产业链)整体效率的角度,来设计电力市场体系模式。

9)必须逐渐符合中国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

10)必须考虑到各省政府电力行政管理政策长期存在的现实,充分调动各省政府的积极性,推进市场建设。

11)必须考虑市场风险、建立电力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

3 互联电网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架构

3.1 中国电力市场体系模式架构

电力市场体系应包括3个层面的内涵:

1)市场架构的层级。在中国,市场体系的架构主要有以下8种:①单一的区域统一市场模式;②省、区域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区域共同市场模式);③省、区域、国家三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④区域、国家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⑤省、国家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⑥省、跨省跨区两级市场协调运作的模式;⑦单一的跨省跨区统一市场模式;⑧单一的国家统一市场模式。

2)交易市场的种类,主要指电能交易市场、辅助服务交易市场、电力金融交易市场等;

3)交易品种,如电能交易市场中的期货交易、现货交易、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大用户直购电)、发电权交易等。

本文主要研究市场体系的架构层级,其他方面可参见文献[1,2,3,4,5]。

3.2 各类市场的协调模型

各类市场的协调模型主要有以下8种:

1)各市场间余缺调剂型。本市场电力电量富余时,向其他市场售电,电力电量短缺时向其他市场购电。

2)指定参与型。指定某类机组参与某类市场(某个平台)。

3)自愿参与型。建立自愿参与的电力市场,通过事先定义区域间、省间交易的种类以及相关规则,为各省提供更加灵活的电力电量交易平台;同时建立和完善跨省跨区备用共享机制。

4)协调运作、分层交易型。 采用“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协调机制。

5)份额电量竞争型。要求各省开放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组成跨省跨区交易空间。

6)功能分工型。中长期合约交易在某类市场(某个平台)进行,短期、日前、实时交易在另一类市场(某个平台)进行。

7)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型。各类市场根据各自的市场规则,独立地开展市场交易。允许各类市场存在不同的交易规则、交易时间、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在各类交易平台交易结束后,将所有交易结果转化为金融合约。通过建立统一交易平台,组织包括所有互联电网市场成员在内的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的日前集中交易市场。在日前集中交易市场中,使市场成员参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发电权的自动转移。

8)集中竞争型。除实时平衡交易及辅助服务外,其他所有交易在一个平台进行。

4 主要电力市场体系模式设计

1)体系模式Ⅰ:

以余缺调剂为主,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分别建立国家、区域、省电力交易平台,电力交易首先在省交易平台进行,省交易平台无法平衡的电力电量余缺,省电力交易中心作为本省电厂的委托代理,到区域交易平台调剂,区域交易平台无法平衡(调节)的电力电量余缺到国家交易平台平衡(调节)。这里的电力电量平衡包括中长期平衡和短期平衡。

中国目前区域电网覆盖的省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所覆盖的省一般不一致,而国家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有不同的配套政策;在目前国情下,区域电网统一电力市场对促进区域电网内各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协调等方面难度很大;而目前按发展区域经济建立电网是不现实的,因此,建立国家、区域、省的三级电力交易体系,是确保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可选方案之一。

国家电力交易平台负责跨区之间的省间交易;区域电力交易平台负责区域内的省间交易;省电力交易平台是国家和区域电力交易平台的基础,负责省内交易,并作为本省电厂的委托代理,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国家与区域电力交易平台的成交合同(跨省跨区交易合同)都将在省交易平台中履行,省交易平台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该体系模式基本维持了电力电量平衡和电力交易的现有格局。对电力需求比较平稳的市场而言,该体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合理性。

2)体系模式Ⅱ:

以余缺调剂为主,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建立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电力交易首先在省交易平台进行,省交易平台无法平衡的电力电量余缺,到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平台平衡。

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上,涉及跨区交易,由国网交易中心负责组织、区域交易中心配合;涉及区域内跨省交易,由区域交易中心负责组织。省交易平台由省交易中心组织,并作为本省电厂的委托代理,参与跨省跨区交易;条件具备时,电厂也可以直接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建立统一的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有利于跨省跨区资源的统一优化协调,有利于跨区交易与跨省交易之间的有效协调,有利于理顺交易各环节、压缩交易链条、提高交易组织效率、提高数据交换效率,有利于更好地消除各方对市场的分割、实现各类市场间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实现交易信息有效共享。省交易平台以省内发电机组中长期合约为基础,开展省内外送电交易、发电权交易、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通过与跨省跨区交易平台的协调运作,落实跨省跨区交易的送电资源和消纳空间。跨省跨区交易平台和省交易平台均采用“中长期合约交易为主,短期灵活交易为辅”的交易模式。中长期合约交易为主的交易模式,与现有的机制形成良好的衔接,对市场各方利益调整不大,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市场推进。

该体系模式架构以统一的跨省跨区交易为主要特征,以省内多品种交易为基础,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

3)体系模式Ⅲ:

市场主体指定参与,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在国家、区域和省分别建立交易平台(或建立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根据有关原则,明确规定参与国家、区域、省(或省、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平台的发电机组,任一发电机组只能参与一个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该体系模式对发电机组的交易范围进行了人为划分,对特定类型发电机组可以参与哪一级交易平台进行了明确规定。该体系模式看似比较简单易行,但存在如下问题:对发电机组可以参与哪级交易平台进行人为规定,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违背了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也不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4)体系模式Ⅳ:

各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之一。

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购售电价格水平比较接近的省称为A类省(包括省内发电厂、省电力公司等,下同)。

与区域内其他省相比,省内产业对电价波动承受能力差,经济相对不发达,如果该省内的电厂直接在国家、区域交易平台(或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交易,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负面影响较大,不利于促进该省经济的发展,该类省称为B类省;省内电网与区域电网联系薄弱或无联系的省称为C类省。

B类省、C类省的省电力公司作为该省电厂的委托代理与A类省一起在国家、区域交易平台(或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交易。条件成熟时,B类省、C类省的发电企业,再直接与A类省一起参与统一平台交易。

对于B类省、C类省,可采用以下模式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国家、区域交易平台或跨省跨区交易平台):

首先,省内电网调度的电厂在省内交易,省电力调度交易机构首先进行省内电力电量平衡,依次制定各电厂年、季、月、日的初步发电交易计划;对于在省内市场交易不成功的电厂,可以重新进行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二次报价。

其次,根据省内电网与区域电网的联络线输送能力、已签订的各类联络线输电合同、电厂报价等,申报跨省跨区交易在一定条件下的购电报价曲线和一定条件下的售电报价曲线。

最后,根据省交易平台在跨省跨区的交易情况(年、季、月、日),相应调整确定(修正)各电厂的发电交易计划。

该体系模式类似于北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的形成过程。

5)体系模式Ⅴ:

各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之二。

将发电企业划分为AA类、BB类。

AA类发电企业,既可参与省外市场各类交易(参与国家交易平台的跨区交易、区域交易平台的跨省交易,或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也可参与省交易平台(年度、季度、月度、日前交易),自由选择(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BB类发电企业,只能参与省交易平台。

跨省跨区交易平台逐步向省内发电企业开放,进一步减少交易环节,形成多买多卖、多方竞争的态势。充分考虑节能、环保、价格、余缺等因素,短期以月度为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灵活交易,适时组织开展跨省跨区集中竞价(包括发电权交易、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工作,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跨省跨区交易模式。随着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不断发展,省交易平台持续开放,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

6)体系模式Ⅵ:

“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的省、区域、国家三级(或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该体系模式采取“自下而上预决策(预安排)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交易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思路,各省交易平台将省内的电力电量供求数据曲线有效地传递到区域交易平台,并进一步传递到国家交易平台;同时,国家交易平台制定的跨区域交易计划应作为区域交易平台制定区域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区域交易平台制定的跨省交易计划应作为省交易平台制定省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或者:各省交易平台将省内的电力电量供求数据曲线有效地传递到跨省跨区交易平台,跨省跨区交易平台制定的跨省跨区域交易计划作为省交易平台制定省内交易计划的边界条件。

该体系模式的详情参见文献[1] 。

7)体系模式Ⅶ:

“份额电量竞争”的省、跨省跨区两级(或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一定比例的电量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或区域、国家交易平台)交易,其他比例电量在省交易平台交易。

该体系模式中,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与省交易平台的交易电量比例如果适当,可以规避风险,但具体操作复杂、协调难度大。

该体系模式曾经在华东、东北、南方等区域电力市场试点。

8)体系模式Ⅷ:

“交易功能分工型”的省、跨省跨区两级(或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类型1:中长期(年度、月度)交易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或区域、国家交易平台)进行,日前、实时交易在省交易平台进行。

类型2:中长期(年度、月度)交易在省交易平台进行,日前交易(余缺调剂交易)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或区域、国家交易平台)进行,建立日前余缺调剂交易市场。

类型3:各级交易平台(以及各交易平台之间)先进行各类自愿参与的交易。交易品种视各级交易平台的规则而定,可包括年度、季度、月度交易、日前交易、发电权交易、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包括各类电网企业之间的双边合同、各类发电合同)等。在各级交易平台交易结束后,在跨省跨区(或区域、国家)日前集中交易平台上,市场主体(售电方、购电方)在已签订的各类合同的基础上,根据剩余发电能力或购电能力,进行余缺调剂。

9)体系模式Ⅸ:

“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的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

在跨省跨区交易平台建立日前集中交易市场。

首先,各级交易平台以及交易平台之间先进行各类交易。交易品种视各级交易平台的规则而定,可包括年度合约、月度竞价、日前竞价等。在各级交易平台交易结束后,将所有交易结果转化为金融合约。组织包括所有互联电网市场成员在内的全电量竞争、差价合约的日前集中交易市场。在日前集中交易市场中,将实现发电权的自动转移。对于在各级交易平台上成交价格高于互联电网日前集中市场边际价格的机组,自动出让发电权;对于在各级交易平台上交易价格低于日前集中市场边际价格的机组,自动成为发电权受让机组。

互联电网日前集中交易市场是一种帕累托改进。首先,各级交易平台的交易完成了社会福利的初始分配,保证了各市场成员的利益。而将所有交易结果转化为金融合约为发电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行性。组织互联电网日前集中市场交易促进了社会福利最大化,通过发电权自动转移机制,将互联电网日前集中交易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量分配给了发电权自动转移双方,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但是,该体系模式中的发电权自动转让与发电权交易[6]有本质的不同。发电权自动转让是一种强制转让行为(集中竞价后,一些市场主体的部分发电权电量强制转让),可能会损害某一方利益。发电权交易是一种自愿交易行为,交易电量和交易电价由买卖双方/多方协商确定。

该体系模式类似于华东电力市场,也是一种统一市场模式。

10)体系模式Ⅹ:电力市场体系目标模式(帕累托最优的电力市场模式)。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完全竞争的统一市场将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条件具备时,可建立互联电网的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区域统一市场或国家统一市场或跨省跨区统一市场),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5 主要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分析比较

以余缺调剂为主的体系模式Ⅰ和Ⅱ,考虑了目前省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国内目前的“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系、电价体系、电网安全责任体系”以省为主的现状相适应,基本维持了电力电量平衡和电力交易的现有格局,这是该体系模式目前正在运行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两类体系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首先,省内先平衡的模式,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或是大量建设地方电源而拒绝接受外来电力,或是限制电力资源外送;其次,中国能源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要求其电力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这两类体系模式可能不利于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仅是一种过渡的体系模式。

体系模式Ⅲ和Ⅶ曾在华东、南方电力市场应用过,但并不成功。该模式看似比较简单易行,但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违背了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也不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体系模式Ⅳ,Ⅴ,Ⅵ,体现了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体系模式Ⅷ中的类型3,允许各级交易平台以及交易平台之间先进行各类自愿参与的交易,余缺部分在跨省跨区(或区域、国家)日前集中交易平台上进行统一调剂,体现了市场主体自愿参与的原则,不会出现市场主体间的利益较大转移,既适合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也适合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份。

体系模式Ⅸ符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可能出现市场主体间的利益较大转移。

体系模式Ⅹ是市场体系模式的目标模式。

体系模式Ⅰ,Ⅱ,Ⅳ,Ⅴ,Ⅵ,Ⅷ适合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比较大的省份。

体系模式Ⅲ,Ⅳ,Ⅴ,Ⅵ,Ⅶ,Ⅷ,Ⅸ,Ⅹ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省份。

本文的10个体系模式中的省、跨省跨区两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与省、区域、国家三级电力交易平台协调运作的体系模式相比,压缩了交易链条,提高了交易效率和数据交换效率;有利于更好地消除各方对市场的分割,实现各类市场间的有效衔接。

体系模式Ⅰ~Ⅸ均为过渡模式,条件具备时,可以过渡到目标体系模式Ⅹ。

体系模式Ⅰ~Ⅸ以及目标体系模式Ⅹ,条件具备时,建立完善的中长期电力批发交易市场、电力日前交易市场、电力实时平衡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电力零售市场、电力金融市场(防范市场风险的,以电力期货、电力期权、电力保险等为主要交易品种的电力金融市场)。

6 结语

电力体制改革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个工业重组之一。其核心是市场化,即采用市场机制来克服传统政府管制的弊端,促进电力工业长期、健康地发展。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设计(交易制度的设计)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往往是交易制度的错误设计而不是电力本身固有的特点导致了较为剧烈的电价波动,影响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行。近20年来,电力体制改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得比较成功,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遭遇严重挫折。“‘创造(设计)’运行良好的竞争性电力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和制度挑战,很容易搞糟,也很难做好[7]”。因此,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设计合理的市场体系模式及交易制度。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国正处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将维持快速增长。电力工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能出现任何大起大落的情况。因此,电力市场建设要促进电力工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电力市场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电力运营的客观规律,以确保电力安全稳定运行为前提。既要促进电力发展,又要控制好市场风险,应首先选择风险小、符合实际、能够解决主要矛盾的市场体系模式。

参考文献

[1]尚金成.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6):28-33.SHANGJincheng.Coordination theor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opti mal dispatch considering security&economics.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6):28-33.

[2]尚金成,夏清.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尚金成,张兆峰,韩刚.区域共同电力市场交易机理与交易模型的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4):6-13.SHANGJincheng,ZHANG Zhaofeng,HAN Gang.Study on transaction mechanismand model of regional layered electricity market.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4):6-13.

[4]尚金成,张兆峰,韩刚.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与交易机制的研究:(一)竞价交易模型及其机理、水电参与市场竞价的模式及电网安全校核机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2):7-14.SHANGJincheng,ZHANG Zhaofeng,HAN Gang.Study on transa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Part one transa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the mode for hydroelectricity competition participate in market transaction,power system security checking mechanism.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12):7-14.

[5]尚金成,张兆峰,韩刚.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模型与交易机制的研究:(二)电价机制及其稳定制度、市场风险及其规避、结算机制与市场盈余公平分配模型.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3):5-12.SHANGJincheng,ZHANG Zhaofeng,HAN Gang.Study on transaction model and mechanism of competitive regional electricity market:Part two pricing mechanism and stabilization system,market risk and elusion,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market surplus allocation.Automation of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13):5-12.

[6]尚金成.基于节能减排的发电权交易理论及应用:(一)发电权交易理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2):46-52.SHANG Jincheng.Generation right exchang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based o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ing:Part one generation right exchange theor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12):46-52.

[7]JOSKOWP L.Electricity market liberaliz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U.S.,Berlin,2004[EB/OL].[2009-10-20].http://www.econ.cam.ac.uk/electricity/news/berlin04/joskow.pdf.

[8]夏清,彭涛,江健健.兼顾经济协调发展和电网安全的区域共同市场.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9):1-5.XI A Qing,PENG Tao,JI ANG Jianjian.Regional layered electricity market considering economical coordination and power grid security.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4,28(19):1-5.

[9]傅书逷,王海宁.区域共同电力市场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21):1-4.FUShuti,WANG Haining.An exploration on regional common electricity market design.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5,29(21):1-4.

上一篇:行政关系介绍信下一篇:学习体会交流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