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起源与习俗

2024-10-16

圣诞节的起源与习俗(精选15篇)

1.圣诞节的起源与习俗 篇一

【词汇】

Hungry Ghost Festival 中元节(也叫“鬼节”)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he Hungry Ghost Festival and the Ghost Month in China is uncertain. Cultures in Asia from India to Cambodia to Japan share similar beliefs about the month, and these traditions seem to date from before Buddha.

中元节是否起源于中国并不确定。关于该节日的文化在一些亚洲国家诸如印度、柬埔寨、日本都信奉着相似的信仰,似乎这些传统都起源于佛教。

According to Taoism, the gates of hell are opened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eventh month, and hungry ghosts are released to find food or to take revenge on those who have behaved badly according to Taoist records.

根据道教说法,农历七月的第一天地狱之门将打开,饥饿的鬼魂得以释放去寻找食物或报复那些道家记载的作恶多端的人。

【中元节习俗】

Family members offer prayers to their deceased relatives, offer food and drink and burn hell bank notes and other forms of joss paper.

家庭成员向已故的亲人祈祷,送上祝福,奉上食物和饮料,烧一些诸如冥币这样的纸钱给他们。

以上就是如何用英文讲述中元节的来源与习俗,现在应该都知道怎么说了吧。如果你身边还有什么人不知道,也请你告知他或她。

2.圣诞节的起源与习俗 篇二

中国竹笛演奏艺术发展到现在, 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竹笛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有关中国竹笛起源问题存在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周礼》记载起源于西周。有的说法是:起源于战国时期。还有说法是:起源于西汉时的西域 (今新疆及中亚一带) 。

《周礼》又称《周官》或《周官经》, 是儒家经典。书中讲述周王室和战国各国制度, 有些学术研究人员认为此书可能是西汉时刘歆伪造的, 并非是周公之真作。《周礼·春官》记载:“掌教竽、笙、埙、龠、箫、篴管。”当中“篴”与“笛”音义一致, 及今“笛”的古字。这是有关笛子最早的文字记载。然而根据以上的讲述, 有人提出《周礼》中有关“篴”的记载是否可信。

历来多数学者认为, 古人所说笛是指竖吹的洞箫之类的乐器, 不是真正目前形式的笛子。唐朝以后所说的笛子, 才是指横吹的竹笛。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指出:“后汉马融所赋长笛, 空洞无底, 剡其上孔五孔, 一出其背, 正似今之尺八。……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 非融之所赋者。”“尺八”即为箫的别称。杜子春与马融同为东汉时期人, 杜子春所注之“篴”是否与马融所赋的长笛为同一种乐器呢?似乎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经上所述, 仅凭《周礼》一书的记载, 还是很难说明西周时期已有笛子的存在。还需要更多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

至于笛子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说法, 只不过是一种推测。主要依据是宋玉《笛赋》一书当中的记载。《笛赋》一书是战国时期宋玉所作, 书中略有问题。 (此书中记载的荆轲刺秦王应为宋玉身后所发生的事情。) 无论《笛赋》是何人所作, 其年代绝不会晚于汉代。从《笛赋》所述的内容来看, 战国时期已有笛子流行。只是, 这时期的笛是箫还是目前的竹笛的问题同样难以解答。现今更多的学者认为笛子为古时西域之乐器, 西汉时流入中土。关于此说法, 历代文献的记载较多。晋.崔豹《古今注》:“横吹, 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 传其法于西京, 唯得《摩诃兜勒》二曲, 李延年因胡曲, 更造新声二十八解。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宋书.乐志》因曰:“按马融《长笛赋》, 此器起于近世, 出于羌中。”又云:“今有胡篪, 出于胡吹, 非雅器也。”张博望第二次出使西域为元狩四年, 即公元前119年。历时多年, 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崔豹说他带回了笛法与笛曲, 由此推测也同时带回了西域的笛子, 可信。李延年据张博望带回的笛曲《摩诃兜勒》, 更造新声二十八解, 至今我们还能从汉乐府中见到这些乐曲的名称。如《折杨柳》、《望行人》等即是。

汉武帝时代, 汉王朝对匈奴进行多年的战争, 打通了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并且再次派张博望出使西域, 使西域音乐文化延着“丝绸之路”东进传入中国 (汉朝) 。丘仲就是当时有名的宫廷制笛家, 他肯定见到了西域传入的胡笛, 也肯定在当时同时使用了中土的古笛。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推测:正因为丘仲有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和他的超越才能, 他在中国七孔古笛的基础上, 吸收了胡笛的一些优点, 造出了近现代竹笛的形制, 并以它强盛的生命力很快就被宫廷与民间接受及推广了。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中国古竹笛早于张博望从西域带回来的胡笛近半个世纪。长沙马王堆“利苍”墓是战国末时期的, 至于笛子在当时的产生及流传在中国是毋庸置疑的, 《笛赋》、《周礼》的记载很可能是真实的。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 一件乐器, 它与世界上其他事物是一样的, 是在不断发展的使用实践中不断改变, 不断进化而来的。一种乐器即可能是吸取数种不同乐器长处而产生;也可能随着音乐的需要而派生的数种不同的乐器。现今的笛子, 正是中国古笛与西域胡笛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自汉武帝西域胡笛传入中土以后, 中国古笛逐渐采用胡笛的吹孔与按孔在同一平面上的演奏方式, 吸收了西域笛曲的音乐养分;也保留了中土古笛七孔的基本形体, 胡笛与古笛渐渐同化了。中国古笛的原形也逐渐从中国音乐历史舞台上消失, 至西汉末基本上被淘汰了。它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乐器的行列中。至唐后又加上了膜孔, 笛子的音质、音量均为之一新, 形制趋向完善, 演奏技巧也日益丰富了。

二、竹笛在中国的变革与发展

最初笛子的名称叫涤;到唐代出现了尺八以其长度一尺八寸得名, 后来传到日本, 成为日本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尺八也是流传于闽南的南音音乐主要乐器。一开始, 笛子的按孔是均匀排列的。后来为了能够较为准确的半音, 而将右边二孔的距离增大, 左边二孔和中间二孔的距离减小。为了能够和乐队向协调, 避免因气温变化而引起的音高变化, 出现了可以调节管长的笛子 (类似于西洋的木管乐器的调音方式) , 最多可调节1/4个音高。但由于改变音高的同时会改变音色, 大多数独奏家不使用这种笛子。笛子一开始是没有膜的。为了使音色明亮, 后来用笛竹的薄膜粘贴在孔上。由于这种笛膜容易破碎, 有人也使用肠衣膜。这种笛膜虽然耐用, 但音色不如前者清脆。结合两者长处的新笛膜采自芦苇, 为现在广大的演奏家所使用。

到了近代, 为了适应新的演奏需要, 笛子的音域越来越宽广。从六孔笛, 发展出了七孔、八孔至十孔笛。按孔方式也趋同于木管乐器的演奏技法。另外, 新类型的笛子不断涌现:由于管长的增长, 出现了弯管笛;“拉笛”, 可以模仿弦乐器的音色;还出现了“口笛”, 擅长模仿鸟类的叫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笛子独奏曲的创作得到较快的发展。其推动力之一是大量民族音乐会的举办。有学者认为, 由于当时独奏曲目的数量未能应付频繁的演出, 而作曲家们对这种获得新发展的乐器的性能及特质尚未了解透彻, 故此创作这个责任便落于演奏家的身上。事实上, 由演奏者创作乐曲实乃中国民族音乐多年的传统, 其中如古琴的演奏本身便带有乐曲创作的性质。1950年代的创作者在创作动机上, 主要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 多于个人荣誉的考虑。演奏家们多以已有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作为素材, 辅以放慢加花、变奏等创作手法来作曲。

由于来自民间的演奏家始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作曲训练, 故此在创作上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 使作品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局限。此情况直至1980年代前一直存在, 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后期的创作者虽然在作曲的技法上有所提升, 但是他们的创作动机大多是表现自己在音乐上的能力, 如个人的技术和风格等, 故其作品往往显得过于单调及缺乏创造力。另外,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亦大大影响了乐曲的创作, 加上大多接受过正统作曲训练的作曲家在“文革”前并不热衷于为笛子创作乐曲, 故此笛子独奏曲在1980年代以前, 虽然在数量上有所提升, 但创作质量仍然参差不齐。此情况直到1976年“四人帮”倒台之后, 随着中国大陆各音乐学院陆续恢复招生, 较多专业的作曲家愿意为笛子创作新曲, 加上演奏家们在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后创作水平提升, 才有所改善。

1950年代, 中国演奏家们除了以中国本土的乐曲参赛外, 亦会改编苏联及东欧等地区各“友好国家”的民间乐曲。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霍拉舞曲》被笛子演奏家刘森于1950年代改编为笛子独奏曲。而同样移植为笛子独奏曲的还有以匈牙利音乐风格创作的《流浪者之歌》、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创作的《野蜂飞舞》及运用了捷克民间舞蹈为创作元素的《单簧管波尔卡》。这些移植乐曲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具有颇高的演奏难度。演奏家们希望能籍著演奏这些改编乐曲表现出个人高超的技术水平。改编西方乐曲拓宽了笛子演奏曲目的范围, 同时这种跨文化的乐曲移植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奏传统及其文化均带来了新的影响。

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 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创作了大量的笛子曲。这一时期的作曲者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及自由, 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革”期间, 很多笛子演奏家受到迫害, 像陆春龄、赵松庭等在“文革”前已成名的笛子演奏家, 不但被迫下乡改造, 更被扣上不同的政治帽子。文革中, 全国一度只容许“样板戏”的演出, 故笛子艺术的正常发展亦受到很大影响。而在创作技巧上亦没有突破性发展。“文革”后期较为著名的作品有魏显忠创作的《扬鞭催马运粮忙》。

1980年代, 在音乐创作方面, 很多作曲家均积极创作新的作品。另外,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后, 从前被禁止的音乐亦逐渐在中国传播。这为文化大革命后音乐学院新招收的作曲系学生提供了新的灵感。他们逐渐在创作中加入现代音乐的元素。由于现代音乐非常注重声响效果, 民族乐器独特的声响吸引了这批“新潮”作曲家的兴趣, 一些“新潮”的乐曲因此应运而生。较为成功的作品有谭盾的《竹迹》、杨青的《醉笛》、莫凡的《绿洲》等等。

无可否认, 当代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不但大大分担了演奏家负责创作的责任, 并且把他们所学到新的作曲元素注入笛子乐曲的创作中, 为笛子独奏曲的创作带来新景像。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所创作的笛子曲不论在音色、节奏及技巧上均与此前的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强弱的符号清楚交代了作曲家对演奏者在演奏时的力度变化, 亦增强了笛子在音色上的变化。另外, 复杂的节奏组合、多调性、大量半音的运用在此前亦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伴奏方面, 这批作曲家亦由过去以大型民族乐团伴奏改为以室内乐伴奏为主, 这种伴奏形式的转变为笛子独奏曲加入了新的元素, 大大增加了伴奏创作上的空间。

三、竹笛文化

竹笛的文化迹象及历史沿革向世人证明:它是中国人类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也是世界《乐器史志》上年代久远的古老吹奏乐器, 是全球笛类乐器的鼻祖。竹笛风霜雪雨的生成、发展过程, 是与宇宙中的自然现象、地理观象、人文现象、社会现象、物理学、数学、设计学、美学、音响学、哲学、史学、琴、棋、书、画等科学领域, 艺术门类有机地、共同地相互敷衍、促进、联系、进化、提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竹笛抒写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篇。最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烙城的夜晚听闻笛声有感而作的《春夜洛城闻笛》。

竹笛多由苦竹、紫竹、斑竹、凤眼竹、玉屏竹等优质竹料经制笛师加工成材制做成笛。竹笛属开管乐器, 与国外的笛类乐器最大的区别是“膜振”, 就是在竹笛膜孔上粘贴一块笛膜, 笛音清脆、咳亮、甜美, 富有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家乡味儿, 这是任何管弦乐器及现代电声乐不具备的特征。

3.各国圣诞节习俗 篇三

芬兰:芬兰在12月圣诞节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红色,紫色圣诞使人心旷神怡。

英国和德国:英国人和德国人一样,圣诞节喝啤酒,吃烤鹅,他们更喜欢利用圣诞节假日外出旅游。

美国: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

瑞士:瑞士人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的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环里,每周点1支,当点燃第4支后,圣诞节就到了。

丹麦:丹麦人对不合意的圣诞礼物,可去商店兑换价格相似的其他商品。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之一。12月底,正当西欧各国在寒风呼啸中欢度圣诞节时,澳大利亚正是热不可耐的仲夏时节。因此在澳大利亚过圣诞节,

到处可以看见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伙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与商店橱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挂满雪花的圣诞树和穿红棉袄的圣诞老人,构成澳大利亚特有的节日图景。这种酷暑和严冬景象的强烈对比,恐怕在西方国家是独一无二的。父母给子女最好的圣诞礼物,莫过于一副小水划。圣诞节弄潮是澳大利亚的一大特征。节日晚上,带着饮料到森林里举行“巴别居”野餐。人们用石头垒的露天灶中用枯树枝生火、上面架一块铁板,把香肠、牛肉、鲜鱼等放上去煎。吃饱喝足后,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闹到深夜才结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声中迎接圣诞老人的莅临。

波兰:在波兰每年12月25日、26日举行,家家户户都要装饰圣诞树,大街小巷都有圣诞树上的装饰品出卖。节日里亲友之间相互祝贺,互赠礼品,表示友好。晚间吃饭时桌布下边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稣的降生。晚饭很丰富,但不能吃肉。夜间12时后,全家去教堂礼拜。圣诞节期间,一般不到别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请者例外。

4.端午节的来历起源习俗故事 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

五、重

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古人有一种习俗,是在五月五日以兰草沐浴,所以端午节又有“浴兰节”之称。因五月五日午时为“阳辰”,唐宋时称端午节为“端阳节”。明清时代,北京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

提起端午节,海峡两岸同胞都会想起我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对他产生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屈原生长在战国时代的楚国,楚怀王起初对他很信任,经常和他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并封他为三闾大夫。后来受到奸臣的诽谤,被楚怀王渐渐疏远,最后竟遭放逐,满怀悲愤,写了一首《怀沙赋》,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而死。

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十分哀痛,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撑着船,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有个渔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抛到江里去,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尸体。一个老医师还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果然,过了不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晕着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把这条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让孩子们用雄黄酒抹七窍,说是这样一来,毒蛇、毒虫就不敢伤害这些小孩子了。据说屈原是在五月五日投江的。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就以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纪念屈原。也有另一种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是春秋时代楚国人,楚平王杀了他的父亲,他怒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完成霸业,并攻陷楚国,把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挖了出来,鞭打了三百下,以报杀父之仇。但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十分专横,不但不听伍子胥“联齐抗越”之计,反而听信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还在五月五日把伍子胥的尸体扔到了钱塘江中。从此,江浙一带的百姓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各种祭祀伍子胥的活动,这也就成为后来端午节种种风俗的起源。

5.圣诞节的起源与习俗 篇五

后来,人们也就是模仿这天使,四处的去张扬耶稣诞生的日子,于是就有了人们在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变成报佳音这个活动。而这个活动也是逐渐的流传了下来,于是就慢慢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圣诞夜也就是平安夜,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

<<<返回目录

平安夜各国习俗

美国: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丹麦:当圣诞大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法国: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一醉方休,醉度圣诞。

英国:英国人除开怀痛饮啤酒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合家团聚。

德国:一向比较严谨的德国人都要开怀畅饮啤酒或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猪蹄、啤酒烩牛肉、奶制品和各种生菜。

意大利:虽然平时已吃好喝好,但过圣诞节时,那才真叫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馔佳肴,玉盘奇馐,应有尽有,是饕餐之徒大显身手的时候。

澳大利亚:每家饭店酒店都为圣诞节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火鸡、腊鸡、猪腿、美酒、点心等。人们在傍晚时分,或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圣诞大餐。

中国:平安夜送苹果的习俗渐渐流传进中国,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

6.英国与冷战的起源新探 篇六

1 英国在二战中牵制美国以分裂盟国的活动

反对苏俄的扩张乃是英国几百年来所坚持的传统外交政策之一。正如丘吉尔所说:“在过去的25年中, 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如一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那些话。” 二战中的短暂合作并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原来的矛盾仅仅是被掩盖起来而已, 它必然要在大国间的合作中表现出来。

1.1 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 丘吉尔表示可以对苏联进行援助时, 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了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但丘吉尔却一再加以拒绝, 不愿意在英国还面临很多困难的时候, 帮助苏联减轻压力, 而力劝罗斯福用北非登陆代替第二战场。罗斯福考虑到与英国政治上的结盟关系, 不愿意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而去得罪自己的资本主义盟友。就这样由于英国的一再牵制, 使得罗斯福对苏联在1942年内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化为泡影。

1944年军事上的胜利已不能弥合因拖延第二战场开辟所造成的苏美之间的裂痕。斯大林从英美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中, 对于他们与苏联合作的目的和诚意产生了怀疑, 坚定了苏联的安全不能寄托于西方许诺的信念, 坚定了战后一定要控制东欧, 在苏联的西部边界筑起一道有利于国防的“安全带”的设想。斯大林的失望和愤怒是如此强烈, 苏联和英美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可能性受到的损害又是如此严重, 以致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不无理由地认为, 在第二战场问题上“许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或许是促成冷战的最具决定性的一个因素。

1.2 英苏在东南欧的冲突

为在巴尔干争得立足点, 保障英国在地中海的生命线, 1944年10月, 丘吉尔与斯大林达成了著名的“百分比协议”, 秘密划定了彼此在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势力范围。这份背着美国签定的瓜分势力范围的协议埋下了美苏冲突的种子。美国在战争中坚持“自决”原则, 从战后自己独霸全世界的战略考虑出发, 一向对于英国和苏联可能象一战中那样, 私下进行势力范围的划分表示强烈反对。

在波兰问题上的冲突, 既是苏美英战时同盟发生裂痕的导火线, 又是战后美苏冷战的引爆点。波兰问题对英苏来说, 事关荣誉和“生死的问题”, 双方对此争论不休。丘吉尔不断致电罗斯福, 要求英美联合起来向苏联施加压力。因为“长时间的推延对于苏联人极为有利, 因为这样他们或他们的傀儡可以从容不迫地清洗他们所不喜欢的人。”133希望两国“毅然决然地起而应战”。美国在英国的一连串鼓动下, 逐渐同意在波兰和东欧问题上和英国采取一致步调, 共同抗衡苏联。

综上所述, 英国的保守党政府, 在战争结束前, 针对战争形势的演变和同盟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 早早就已经勾勒出英国战后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其核心就是推动美国采取强硬政策, 提防潜在的苏联威胁, 极力促使美国继续留在欧洲大陆以平衡苏联势力, 维护大英帝国利益和欧洲均势。

2 战后英国的联美抗苏政策

二战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英国沦为二流国家, 苏联则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欧洲形势的发展也产生了有利于苏联及东欧民主力量的一边倒局面。追求均势是英国的外交传统, 战后英国最为关心的便是恢复欧洲的势力均衡。面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英国政府意识到必须首先重建战后英美“特殊关系”, 督促美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因而英美关系遂成为英国战后外交政策的主要依靠和支柱。

2.1 伊朗危机与英美石油协定

二战中, 为了防止亲纳粹的伊朗国王把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交给轴心国支配, 英苏两国共同占领了伊朗。1946年在英美两国陆续撤出后, 苏联非但没有按期撤军, 反而还在占领区内支持与保护伊朗内部的分裂活动, 制造了“伊朗危机”。

战后不久, 眼见苏联迟迟没有撤军的意向, 英国外交部就决定“作出一个重大牺牲, 在平等的条件下, 欢迎美国进入……长期以来被视为特殊保留地的中东”。1945年9月, 两国签定了“英美石油协定”。英国试图通过给美国以石油利益, 来换取美国对中东石油产区的保护。不过, 当时孤立主义势力仍在美国占据主流地位, 美国不愿意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卷入与苏联的冲突中, 在1946年4月以前, 一直未批准这一协定。

1946年1月, 伊朗向首届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对苏联干涉其内政的指控。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斥责苏联的举动是一种侵略扩张行为, 提醒美国警惕苏联的野心, 鼓动美国参与遏制苏联。从1946年春起, 美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从与苏合作转向对苏遏制。在美国的压力下, 苏联被迫让步。伊朗危机的解决固然是美国改变政策, 采取强硬态度的结果, 但与英国的不懈努力也不无关联。

2.2 拉拢美国共同分裂德国

德国地理上联结东西欧,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英国看来, 战后与苏联的对抗在所难免, 德国有朝一日仍是对抗苏联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提醒美国人同苏联打交道将会危及欧洲的安全, 并要促使他们支持对苏实行强硬路线”

英国自身的和德国英占区的经济问题成了英国分裂德国、遏制苏联的突破口。战后德国最急需的是粮食, 英国占领的西北部的鲁尔区粮食缺乏尤其严重, 这对本身经济困难的英国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根据波茨坦协议第14款规定, 德国在被占领期间应被视为一个经济单位。于是, 英国要求苏占区——德国的东部, 粮食盛产区——向英占区提供粮食。但苏联政府认为根据盟国的约定, 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各自控制, 苏占区并无此义务而加以拒绝。解决不了英占区的经济问题, 必然会造成该地区的动乱, 从而危及英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于是英国即开始筹划分裂德国、分裂战时盟国关系, 积极离间美苏关系, 极力把美国也拉进分裂德国的阵营里。而当时美国仍然想维持与苏联的合作, 并没有打算将彼此之间的冲突公开化。

1946年7月, 英国正式提出:联合王国将在互惠的基础上同其它占领区实行合作。之后更主动向美国靠拢, 在1947年1月1日, 与美国合并两国占领区, 成立所谓的“双占区”。这是分裂德国的开端, 战时的盟国关系走向破裂。

3 英国正式将美国力量引入欧洲

3.1 丘吉尔的冷战宣言

1946年3月5日, 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了铁幕演说。丘吉尔提出, 美国应当负起对未来的责任。他声称“只有对抗才能阻止苏联的行为, 要完成这一任务, 只有依靠有血缘关系的英语民族联合在一起”, 号召英美结成同盟, 要求美国领导自由世界发动反击专制主义的斗争, 对付所谓的共产主义“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实现英语民族对世界的统治。丘吉尔的演讲引起了强烈反响, 陪同他演讲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几次带头鼓掌喝彩, 对转变美国领导人的态度起了很大作用。而对苏联来说, 铁幕演说是英美联合对苏冷战的开始。

英国的统治者们明白要想长期有效的遏制苏联, 就必须让美国更直接地介入欧洲事务, 担负起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英国的鼓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国允诺继续在欧洲驻军, 同英国签定了双占区协定。但英国并没有满足, 仍千方百计的寻找机会, 把美国的力量正式引入欧洲。

3.2 向美国移交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权利

英国使美国承担领导自由世界的责任, 发动对苏冷战的最重要的一招是将希腊、土耳其交给美国。

希腊原来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而到1944年10月获得解放时, 希腊共产党控制了大部分国土。英国通过百分比协议又重新控制了希腊, 英军随后进驻并扶植傀儡政权。1946年, 希腊共产党不堪忍受英国帝国主义和希腊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重新起来战斗。对于英国而言, “由于军事和战略上的原因, 不应该允许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控制之下”, 应该主动地把这一地区的权利交给美国, 鼓励美国承担起扶持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政府反苏的责任。

1947年2月21日, 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鉴于国内经济困难, 英国将不得不在3月底停止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英国希望美国政府取代英国来维护西方在这一地区的传统利益, 决不能让它们落入苏联的控制之下。“这封电报象是在美国领导人中投了一颗炸弹。这实际上等于向他们说:英国统治下的和平正撤离地中海, 如果他们不去填补这个缺口, 它就要被俄国人填补。”美国政府立刻意识到这是英国拱手将世界领导权交给了美国, 美国应该当仁不让的把这个任务接过来。杜鲁门政府立即作出反应。3月12日,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一篇咨文, 要求美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四亿美元的援助, 并派遣军事人员。这就是“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战时大同盟的正式破裂, 战后美苏冷战年代的正式开始。

冷战主要源于美苏矛盾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和较量。但是, 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决不能低估忽视。英国工党政府在1946年上半年已制订出冷战政策, 其基本点是:竭力抵消苏联的影响力, 与美国结成亲密的联盟, 推动美国采取强硬政策, 承担更多的责任, 确保英国的利益和安全。而在同一时期, 美国政策才刚刚开始从在英苏间中立向和英国结盟联合遏制苏联转型, 这个转型到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才完成。所以, 英国并没有完全坐等美苏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它有着自己明确的冷战政策和外交目标, 并为了本国的利益而将其积极付诸实施。因此, 绝不能忽视英国在冷战爆发中的作用。

摘要: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 有关论著不断问世, 学术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往往只是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角度分析, 而忽视了英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事实上, 英国在二战前后的所作所为对美国的对苏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美国发动冷战起着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冷战的起源,英国,英美关系

参考文献

[1][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M].海口:南方出版社, 2003:323.

[2][英]约翰.W.梅森.冷战 (1945—1991)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9.

[3][比]E.N.德泽勒皮.丘吉尔的秘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4:161.

[4]T.安德森.美国、英国与冷战, 1944-1947[M].美国密苏里大学出版社, 1981.

7.圣诞节的习俗 篇七

在瑞典,传统上公司会在圣诞节前一星期邀请员工参加一个圣诞午餐。圣诞节在瑞典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享受美食时节,圣诞节盛宴上的重点还是以烘烤火腿为主,但是哪一天享用它在不一样的地方却也不一样。但是在瑞典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那就是圣诞前夜这一天也就是12月24日下午3点准时收看迪士尼的个性节目。

挪威的圣诞大餐会在12月24日举行,挪威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食物做为圣诞晚餐。经过安静的与家人团聚的12月25日,节礼日后会有另一场大型庆祝,儿童们会在此时在邻居中挨家挨户理解款待。Joulupukki(或圣诞山羊)是芬兰版的圣诞老人。他坐在驯鹿拉的雪橇里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送礼物。

8.圣诞节的习俗作文 篇八

圣诞树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欧洲德语地区。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曾在战地竖起装饰着蜡烛的圣诞树。在19世纪70年代,法国人尚未接受来自德国的圣诞树,但圣诞树已开始在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流行。

据介绍,目前学术界对圣诞树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圣诞树源自古代日耳曼人的习俗,但证据不足;另一种观点认为圣诞树源自16世纪早期有关耶稣诞生的戏剧的布景。德国民俗学家发现,早在16,德国特里尔南部一家修道院中就出现过饰有蜡烛的圣诞树。

德国民俗学家认为,在圣诞节前夜即平安夜赠送礼物也是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发明。他们说,从16世纪起,欧洲一些地区就有在圣尼古拉节(12月初)给孩子送礼物的习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德国不仅保留了赠送礼物的习俗,还引入了“耶稣圣婴”的形象。所谓“耶稣圣婴”实际上是个身穿白衣的金发小姑娘,她和圣诞老人的职责都是把礼物带给过去一年里表现好的孩子。

9.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与发展 篇九

1.1我国体育社团的定义

在我国, 体育社团是指公民合法人以从事和发展体育事业为目的, 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体育社团的职责是宣传和组织群众参加体育运动, 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其类型主要包括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以及下属的各项体育协会、各省市, 以及学校成立的学生体育联合会和各单项体育协会。

1.2我国体育社团的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体育协会从属社会管理范畴”, 它是民间自治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这是体育社团的基本社会定位。有关法令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由此得出我国社团具有民间性和非盈利性。体育社团是人们因共同的喜好聚在一起, 开展同一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团体, 他们在参与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惠互利, 更好地完善自己, 说明体育社团具有同类相聚性和互益性。

2.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我国历史悠久, “体育”和“社团”这两个词是在近现代才产生和定义的, 无法具体叙述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据古籍记载, 夏代已有称为校、序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夏商学校已经有了体育教育的内容, 如习射。唐朝时期建立了专门的运动团体, 以满足对高水平活动的要求。这类团体有“棋待诏”, “打球供奉”, “射生马队”, “相扑朋”等。到了宋代, 逐渐由宫廷待诏转移到了民间体育社团。有了“锦标社” (射弩) 、“英略社” (行拳使棒) 、“相扑社”、“川弩社”、“蹴鞠、打球社”、“角抵社”、“出猎社”等体育社团, 在汴梁、临安等大城市出现了专门的表演场所“瓦子” (瓦肆) 。节日期间, 各地社团组织也有表演活动, 称之为“社火”。

1911年以前, 我国真正以研究和开展体育活动为宗旨的体育社团为数不多, 但影响较大, 如香港华人足球爱好者于1904年成立的“华人足球会”和1908年成立的“南华足球会”, 以及在同盟会员陈莫士等人帮助下, 霍元甲于1910年6月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操会”。1924年7月25日,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东南大学正式宣告成立。1941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正式注册为社会团体, 它是旧中国唯一正式的全国性体育组织。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体育社团迅速成长, 经历了三次高峰, 第一次是1956年, 标志是17家全国性体育社团在这一年成立。第二次是1964年, 其标志是8个全国性体育社团在这一年成立。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迎来了第三次高峰, 1979年新成立的体育社团数量达到了13个, 1979年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 体育社团处于平稳发展的趋势。随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体育社团数量呈现出有起有落的曲线型发展的轨迹。截至2002年10月, 在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注册的全国性体育社团共有87个, 包括分支社团共计123个, 其中包括全国性体育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基金会等体育社团组织, 各种民间组织更是不计其数。

3.我国重要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

3.1精武体操会

1910年6月由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发起并组织集资在闸北王家宅 (今交通路会文路附近) 举办精武体操学校, 由霍元甲等两位教授武术,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间体育组织。精武以体、智、德三育为宗旨, 倡导和发扬爱国、修身、正义和助人的精武精神, 1911年3月3日精武体操会迁入万国商团中国义勇队旧址 (现民德路南端跨越铁路至北浙江路处) , 设有两个练习室、图书馆及宿舍, 还有摄影室, 称为第二会所。1916年4月6日精武体操会迁入位于提篮桥倍开尔路73号的新会舍, 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自此, 精武步入了壮大与繁荣时期, 开创了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1919年精武分别成立第二分会 (在南市煤炭公所内) 和第三分会 (在鲁班路山东会馆内) , 倍开尔路会所改称总会。1910—1920年, 10年中该会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 外地亦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派教师前往指导。1920年7月3日, 应国外华侨人士的邀请, 上海精武会派了5名骨干成员陈公哲、黎惠生、罗啸敖、陈士超和叶书田去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宣传精武体育会的武术事业并协助建会, 在精武历史上称为“五使下南洋”。最高峰时, 国内外分会达42个, 会员逾40万人。1924年, 精武办事处因倍开尔路房屋财政困扰而迁入中央大礼堂, 即今总会所在地。1938年日寇入侵, 强占了总会会所, 上述大部分书刊和影片被毁。后该会迁往南京东路慈淑大楼 (今东海大楼) 。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年底, 才收回福德里总会会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精武体育会由政府接管, 逐步成为虹口区的一个体育场馆, 继续举办各种体育培训活动。

3.2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1910年10月, 唐绍仪、伍廷芳、王正廷、张伯苓等人发起成立了“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 此时, 南京正举行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所以该同盟会将运动会的召开日期10月18日, 定为该会的成立纪念日。该同盟会设董事会与评议会, 办事机构设在上海, 张伯苓任名誉会长, 王正廷任名誉副会长, 沈嗣良和董守义先后任总干事。该组织被视为中国全国性体育社团的雏形。1924年5月22日至24日, 武昌举办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8月24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会, 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并取代原“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 1927年郝更生继任会长。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 中华全国体协随政府西迁重庆, 总干事沈嗣良因圣约翰大学校务牵绊, 未及撤退, 几年来体育协会没有实际负责人, 会务停顿。1941年2月1日张伯苓等在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召开中华全国体协董事会, 聘董守义为副总干事, 并于5月向社会部备案, 批准为社会团体。1942年10月1日召开临时董事会, 依法将董事会改组, 原任董事改称理事, 原任名誉董事改称监事, 分别组成理事会及监事会, 推张伯苓为理事长。11月在大田湾修建平房两幢, 1943年1月迁入办公, 董守义总干事, 会务日益展开。1948年5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 中华全国体协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改选理监事, 王正廷当选理事长, 1949年中华全国体协驻地由南京迁至台北, 会务停顿近两年。之后会址迁移不定。1951年由时任中华全国体协总干事郝更生博士任代理理事长。1973年6月7日, 中华全国体协全面改组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黎玉玺出任理事长。1989年12月23日“中华全国体协”改为“中华全国体育运动总会”。

4.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趋势

关于中国体育社团, 学术界存在很多观点。北京奥运会之后也曾经反复讨论过“举国体制”是否合理的问题,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体育社团本身, 而在于我国体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杰·科克利的分析, 体育一共分为两类: 表演性体育和参与性体育。对于两类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 体育社团的发展截然不同。在竞技表演类体育运动中, 由于费用太过昂贵, 中国体育社团还显得过于孱弱无力。乐趣参与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对体育的需求。这种发自个体内心的需求催生了乐趣参与性体育的发展,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 有组织的社团形式必然孕育而生。在中国, 这种体育社团正在萌芽、发展、壮大, 在不远的未来, 真正的体育社团必将随着乐趣参与性体育运动发展而壮大。

中国体育社团就整体而言, 其自主性、独立性和自愿性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问题比较多。因此, 深入研究我国体育社团的起源与发展, 对促进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加快与世界体育的接轨, 推动我国体育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靳庆侨.重庆市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建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12, 3 (5) :22-24.

[2]叶茂盛.从体育的发展趋势看我国体育社团的未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8) :16-18.

[3]颜中杰.中国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32-35.

[4]谭华主编.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王俊奇.南宋临安民间“体育社团”[J].体育文史, 2000, (4) :39-40.

[6]黄亚玲.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7]黄亚玲, 等.制约中国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文化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0.圣诞节的由来及习俗 篇十

圣诞节的由来:

在将临节期,教会的布置全都以蓝紫色为主。圣坛的桌巾、讲台的台帷、牧师袍的肩带都是紫色。并且圣坛中央通常会放置一个用长青树的叶子作的花环,中间有五枝紫色的长烛,每个星期日,便多点上一枝蜡烛。到最后的圣诞夜里的“普世同庆”点上中间的最后一枝蜡烛。烛光象征着在许多年前的圣婴孩耶稣其第一声啼哭里,为这世上带来了光明。

而圣诞老人其实是西元第三世纪的尼可莱斯主教。他曾冒死解救被处殛刑的政治犯、也揭发过贪婪官吏屯粮,使百姓渡过饥荒。在宗教被迫害时,被捕入狱,身上满是鞭痕、钳伤与烙印,仍坚持其信仰。而后半生留在米拉,设立孤儿院、照顾病患、贫民。尼可莱斯生平事迹中,最脍炙人口的是他慷慨助人的行径和对孩童的爱心,这些事迹后来被儿童文学家,予以丰富的想像而成为我们现在所知圣诞老人故事。

圣诞节最重要的意义是讲“饶恕”与“和好”,而非等待圣诞礼物。在这宁静的夜晚,想一想有没有人得罪你,你还没原谅他、饶恕他呢?

各国圣诞节的习俗

法国法国中部的色日尔斯地方,每年圣诞节前后几天必降大雪,白雪皑皑,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圣诞是一种吉祥。在法国,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圣诞标志,因为相传耶稣是诞生在马槽旁的。人们大唱颂赞耶稣的圣诞歌之后,必须开怀畅饮,香槟和白兰地是法国传统的圣诞美酒。

美国美国人过圣诞节着重家庭布置,安置圣诞树,在袜子中塞满礼物,吃以火鸡为主的圣诞大菜,举行家庭舞会。

瑞士瑞士人在圣诞节前4个星期,就将4支巨型的蜡烛点燃,放在由树枝装饰成的一个环里,每周点1支,当点燃第4支后,圣诞节就到了。

芬兰芬兰在12月圣诞节前后,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罗兰,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红色,紫色圣诞使人心旷神怡。

11.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 篇十一

在马太福音中跟着伯利恒之星进了耶路撒冷城,向希律王问明了先知所指出的郡邑后,得以朝拜耶稣圣婴的那群人,就是所谓的“博士”。他们“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就因为他们带了这三样礼物,传说中遂以为他们是三个人,甚至还冠上肤色并赋予年龄,把这段事迹画上一些民间传说的色彩。

记载博士朝拜的这段经文,显示出一方面在这不起眼之处(贫寒马槽)、一个不起眼的婴孩,将要吸引全世界的人前来朝拜;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福音不再像是过去单只给了犹太民族,而今将广施于整个世界,给所有的人带来救恩。他们的喜出望外以及其后朝拜耶稣圣婴的虔诚行动,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极深刻的印象,也难怪中古世纪曾兴盛过的朝圣活动,在廿世纪又开始流行起来了。你可曾在哪、向哪位不起眼的人,献上过你的宝贝,走上这一条朝圣之旅吗?

12.数据新闻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分析 篇十二

一、“数据化”、“数字化”、“数字新闻”与“数据新闻”

与“数据新闻”相近的概念有“数据化”、“数字化”、“数字新闻”等, 下面对这几个相似的概念一一辨析:“数据化”是指将现象转变为量化形式的一种方法, 通常可制表分析;“数字化”是指把模拟数据转换成0和1表示的二进制码, 从而使电脑可以处理那些数据。[1]“数字新闻”是指对编辑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 从而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的新闻报道;“数据新闻”与上述概念不同, 其侧重点在于用数据驱动新闻, 使内容量化并用数据作为表述形式的新闻。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以数据为新闻报道内容的表现形式。值得强调的是, 目前媒体常见的一些以数字、图表等罗列的新闻, 并不能算是数据新闻。根据学界的研究, 数据新闻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三个步骤。

二、数据新闻起源于大数据的出现

谈及数据新闻, 就不得不提到大数据这一概念, 如果说2012年是许多媒体口中的“大数据元年”, 那么2013年就应当是大数据迅猛发展的一年。在大数据的挑战面前, 数据已成为媒体重要的生产力, 整个传媒界都在面临着改革。其中, 数据新闻就是在大数据时代孕育出的一种新的报道方式, 这是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与数据呈现为一体的新样态, 由于数据新闻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诞生的, 也可称之为“时代的产物”。[2]

三、“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并非腾空出世, 早在“数据新闻”之前, “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发展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精确新闻”亦称精确新闻体或精确新闻报道。这一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梅耶 (Philip Meryer) 提出。精确新闻具有深度报道的性质, 尤以数字化信息见长。其含义是:记者在采访新闻时, 运用调查、实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 从而报道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起源于精确新闻报道的需要, 同时也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50年代的美国, 就有记者使用大型机处理政府数据库信息, 以发现和调查新闻事实;美国学者梅耶将计算机辅助报道概括为两方面的内容:获得信息和分析信息, 并强调对于某些报道来说, 计算机的辅助是不可或缺的。从新闻报道的演变历史来看, 精确新闻是新闻内容以数据为重点的最早报道形式, 而计算机辅助报道实际上是作为精确新闻报道的“辅助”所出现。

四、从新闻的叙述语态到预测性新闻

在2012年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中, 《纽约时报》Five Thirth Eight (一个以数据未基础的时政分析博客) 的专栏作家Nate Silver以精准的算法预测了奥巴马有超过80%的机会赢得总统大选, 并对两位竞选人的得票数进行预估, 结果显示预测偏差仅14票;同在《纽约时报》供职的Shan Carter基于数据分析做出有关候选人分析的可视化报道《通往白宫的512种途径》, 该篇报道以树状图的形式展现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分布情况。在首届数据新闻奖中的大数据新闻项目创新中, 数量最多的就是“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报道”, 多达121个项目。[3]随着数据技术与新闻报道形态的不断发展, 预测性新闻将会不断成熟, 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预测性新闻报道的分量将会大大增加。

五、从静态信息图到融合报道

在首届数据新闻奖的大数据项目创新类别中, “数据视觉化和数据叙事”达107个;在最初进行数据新闻探索达几家媒体都是以信息图的可视化方式呈现, 如彭博社的今日图表, 《卫报》的数据博客等, 最为著名的是《纽约时报》的《雪崩》报道, 该报道曾于2013年3月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它创新性的多媒体报道方式, 结合文字、图像、动画等数字技术, 通过虚拟重现雪山环境, 真实数据模拟雪崩现场动画, 视听结合的手段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吸引大量读者, 创造8天250万的浏览量。

数据新闻即使作为一种新型的报道方式, 也不可能以信息图一枝独秀的形式出现, 而是越来越注重多媒体手段的利用。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千差万别, 与传统读图时代不同的是, 如今的可视化数据呈现, 更多的是通过数字技术, 将信息进行视觉化加工, 更好地传达、解释甚至解读信息。

六、小结

信息时代, 不管是在传媒还是在商业等领域, 数据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中, 应当更加注重的是新的新闻形式对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挑战。在大数据的浪潮中, 重要的并不是数据的海量存储, 而是海量数据的有效信息提取, 如果没有专业的数据分析与呈现, 数据仅仅作为客观存在, 无法发挥它的价值。从精确新闻发展到数据新闻, 新闻报道形式从传统的文字、图表发展到可视化时代, 信息技术对新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而就我国的数据新闻发展来看, 如何使数据新闻脱离模式化是其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库克 (英) , 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04页.

[2]丁骋, 禤支兰.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生产和挑战[J].新闻知识, 2014 (06) .

[3]喻国明.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J].新闻记者, 2013 (06) .

13.各国对于圣诞节的习俗日记 篇十三

俄罗斯圣诞节习俗

圣诞节是俄罗斯东正教徒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一月七日(俄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古代,俄罗斯人要在三月一日举行迎春送冬、祭祀太阳的活动,并将这天定为新年。1612月25日,彼得大帝改革历法,将新年改在一月一日。后来,东正教教会把新年与耶稣诞生日结合起来,称为圣诞节。

节日前一天,教徒们要按照宗教传统举行祈祷和斋戒活动。从太阳刚一升起到第一颗星星出现之前,教徒们必须斋戒禁食。第一颗星星出现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共享节日晚餐。晚餐通常为大米或小麦加蜂蜜或葡萄干等干果制成的蜜饭、香肠以及各种肉食、疏菜。餐桌上还要摆放象征富足的面制小家畜。吃罢晚餐,教徒们涌向教堂,在神父主持下彻夜祈祷。节日到来后时,商场装饰一新,一棵棵圣诞树摆在门前,商品琳琅满目。身穿红袍、蓄着长须、笑容可掬的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发放节日礼物。家家户户购买塔型枞树,树上点缀些小玩具、糖果、水果、小彩旗及彩灯等物,放在居室的正中,圣诞树旁摆放着圣涎老人和雪姑娘的塑像。在农村,人们喜欢用麦穗装饰房间,用麦杆铺地,还要将一束未脱粒的麦子供在神像前。入夜,家人围在一起共进圣诞晚宴,然后坐在圣诞树下唱起圣诞歌曲、赠送圣诞礼物,彼此祝福,直到凌晨。圣诞夜,孩子们和青年人来到街上,三五成群地挨家挨户唱圣诞歌,送上圣诞祝福。主人会高兴地赠送他们糖果、馅饼或钱。根据传统,这一天因圣子降生,上帝非常高兴,便同时打开了天堂和地狱之门,把天使和魔鬼全都放了出来。所以人们在节日晚戴上阴森、凶恶的野兽面具,在街上高声呼叫、狂欢,以驱魔避邪。节日期间,人们还按照传统风俗进行占卜活动。在农村地区,农民们习惯上把一只母鸡抱进屋里,全家人看着它啄米吃食。如果母鸡啄食有力,吃得很多,人们就认为本年一定会吉祥如意。此外,人们还把蜡烛溶化后滴入水中,通过蜡油凝结的形状判断吉凶。蜡烛凝结成草、木、人形就是吉相;若是十字架形,即为凶兆。还有许多人在大托盘里放上面包和盐,再将戒指、耳环、木炭等价值相差甚远的东西混放在盘中,用布盖好,占卜者先围着托盘歌唱,边唱边从盘中抓出一把东西,根据抓到的东西推断自己的命运。尚未恋爱的姑娘们也会在节日中把一只鞋扔到门外,以鞋尖所指的方向推测未婚夫的所在方向。

14.世界各国五一劳动节习俗及起源 篇十四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泰国——在“五一”全国统一放假一天,在首都以及一些大城市会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不过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今年泰国1日放假,2日补休。

日本——日本是一个节日比较多的国家,5月1日前后的节日就很多,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4日国民假日、5日儿童节,这些假日连起来,一般日本人至少有一周休息时间,最长的甚至达11天。

美国——恰逢周末,美国30日、1日都休假,但以往都只在1日休假一天,没什么庆祝活动。

俄罗斯——5月1-3日全国放假,届时各政党都会齐聚红场进行演讲等,普通市民会举行。

德国——1日放假一天,今年周末和五一节重合,但德国也只休一天,并不会补休。据悉,每年德国很多人都会借五一这个机会闹事,政府,要求减税。今年也不例外,从30日就有发生持续到1日,很多超市被抢,汽车被砸、烧。

意大利——意大利尽管承认“五一”国际劳动节,政府也表示尊重劳工,但一般人并不举行专门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全国性的“五一”假期。

墨西哥——今年5月1日也是墨西哥的儿童节,但墨西哥没有全国性的休假。以前有过在五一这天工人罢工或等活动,但今年没有。

秘鲁——1日放假,2日补休。没有什么庆祝活动。

波兰——1日放假,由于3日是波兰国庆节,有的单位会从1日休到3日。5月1日时,波兰全国工会协议会、民主左派联盟党、社会民主党、劳动联盟等左派团体和政党举行了庆祝“五一”群众活动,队伍打着“8小时工作日”等标语。

劳动节的起源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Day),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日”(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Day),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当时,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了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虽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厂,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运动推向新的高潮。罢工运动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政府和资本家极为恐慌,他们不甘心答应工人的条件,便露出他们狰狞的一面。5月3日,芝加哥政府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镇压工人。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芝加哥工人大罢工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此项活动由非政府国际工人联合会组织,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商人和政府对这次活动愈来愈表现出的革命性感到恐惧,当地商界首脑要求增加警察和军队的数量。芝加哥商业俱乐部购买了2000美元的枪支用于警戒对付这次罢工,5月1日这次活动得到了芝加哥纺织工人、鞋工人、房屋装修工人很大的支持,5月3日,警察开始向罢工的人群开火,打死打伤四人,一些非政府人士号召第二天在广场集会严重政府的暴力镇压。

这场集会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事件,但在最后一位演讲者登上讲台时,天下起了雨,广场上只剩下几百人,180名警察进入广场疏散人群,这时一颗炸弹飞向警察中间,炸死一名,炸伤七名警察,警察立即向人群开火,打死一名打伤多名群众。

由于无法断定是谁扔的炸弹,这个事件成了攻击劳动节活动的把柄,警察查抄怀疑对象的家和办公室,有数百人在未指控下被逮捕,尤其是那些此次活动的被袭击,8名芝加哥活动的积极倡导者被指控涉嫌广场炸弹事件和企图谋反,法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开庭审判,判决其中4人于1887年11月11日绞刑。(另一名自杀于狱中,其它三名直到1893年才被释放)。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以示庆祝.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中国首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劳工神圣徽章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创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陈独秀(左)李大钊(右)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五月劳动节的起源,除欧洲之外,也有“劳动节”这一节日。比如美国,但美国的劳动节不是五一,而是每年的9月第一个周一,即所谓的LabourDay,直译的话应该是“工人节”或“劳工节”,虽然,“五一劳动节”的起源是在19世纪的美国。

那是1886年,美国工潮的中心是芝加哥。5月1日的全国性大罢工使美国的经济陷于瘫痪。3年后,也就是1889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工人大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以纪念以芝加哥为主导的美国工人大罢工。此后,5月1日便成了全球性工人团结的象征。

离五一劳动节原意最近的莫过于亚洲一些国家工会组织的争取劳工权利的五月集会。在菲律宾和泰国,每当5月1日,工会便组织人们上街为提高工资和争取基本权利而斗争。

15.抢花炮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教学 篇十五

据研究民族体育历史的专家考证“抢花炮”运动的发源地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据南宁市琶宁区文化馆介绍,抢花炮民俗活动已有800多年历史,以广西南宁琶宁区中和乡为中心的抢花炮活动较为有名,常在农历“二月二”、“三月三”等节日举行。[1]

抢花炮运动流行于我国广西壮族、侗族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其运动方法有些类似于现代的橄榄球运动。抢花炮之所以经历数百年长久不衰,这与其强烈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分不开的。[2]

盛大节日和重要节气是抢花炮运动的表演季。例如,每逢三月三或秋后是抢花炮的季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涌到赛场,或参赛或呐喊。在运动中抢得花炮象征着村寨来年将会五谷丰登、人畜两旺。[3]光绪《贵县志·卷五·纪人节令》中描述壮族抢花炮情景:“城厢初二日,众会社前放花炮,大小不等,大者高丈余,小者亦尺许,周身糊以花纸,名曰花炮。有头、二、三等名目,结草环为标,识轰起时,接得者谓之得炮头。”另外,据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志记载:“花炮会届时男女咸集,其竞赛以冲天铁炮内装铁环,若实弹燃,燃铁炮后,铁炮直飞云霄,观众闻炮声,即以铁环为目标蜂拥争取,以夺得铁环者按头,二三名依次领奖其他友族皆簇拥庆贺,欢声若雷。”这种运动在广西、湖南、广东一直延续至今并有所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抢花炮”运动作为表演项目。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运会)开始将抢花炮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举办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展览”活动,抢花炮作为参展项目之一。在1991、1995、1999、2003、2007、2011、2015年举行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民运会上,抢花炮继续作为比赛项目。[1]

2 抢花炮的基本技术教学

抢花炮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进攻技术,一个是防守技术,具体如下。

2.1 进攻技术

抢花炮的进攻技术主要包括持炮、传炮、接炮和抱摔。

2.1.1 持炮

持炮指握炮的方法与技巧,分为单手握炮和双手握炮两种。

(1)单手握炮:五指自然张开,将花炮贴于掌心,拇指紧贴外侧,其余四指弯曲内扣握住炮的下沿。此方法的优点是握炮稳,跑动中不易掉炮;缺点是动作慢,不便于快速交手与传、接炮。

(2)双手握炮:两手掌五指自然张开,并交叉将花炮压在两手心内。这种方法的优点相对于单手来讲握得更加牢固,不易脱落,但缺点是奔跑慢。[4]

2.1.2 传炮

传炮是抢花炮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动作之一。此项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抢得花炮后不能暴露,否则对方就会有几人甚至十几人向你跑来争抢袭击,因此,传、接时要巧妙地通过假传、接或真传、接来分散对手防守的力量,从而发动进攻。根据传炮的不同方式,分为肩上传炮、体侧传炮和低手传炮。

(1)肩上传炮:肩上传炮不但传炮有力、准确,而且动作符合人的生理结构,肩臂不易受伤,它是运动员最基本、用得最多的传炮方法。传炮时,面对传炮目标,两腿前后开立,约同肩宽,膝部微屈,右手拇指从前往回扣,其余四指及掌心紧贴花炮。传炮时,后脚稍用力蹬地,借助转体带动肩、肩带动手臂加速前挥,身体重心前移,向传炮目标屈腕,扣指将炮传出,头部始终保持正直,目视目标。

(2)体侧传炮:当接住低于腰部的来炮时,传炮距离较近,此时可用体侧传炮。接住炮后,右手随缓冲动作持炮后引,并根据传抢方向的需要,决定伸踏的方向,重心移到屈膝的后支撑腿上,上体转动,左肩对准抢的方向,头保持正直,两眼正视目标。传炮时,后脚蹬地,重心前移,带动转腰送胯与摆臂,右臂经体侧前挥时肘应前引,前臂伸展约与地面平行,并伴以拨腕外旋将炮传出,炮在空中呈平旋飞行。[4]

(3)低手传炮:(以右手为例)右手将炮持于体前,先向后预摆,然后向接炮队员方向挥臂、拨腕、挑指将炮传出。炮的飞行弧度稍大,根据接炮队员的距离远近,炮的落点尽量控制在接炮队员的胸部高度。

2.1.3 接炮

根据接炮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单手接炮和双手接炮两种。

(1)单手接炮:首先判断炮的飞行情况,确认落点,然后快速移动,面对来炮,向前上方伸出右手,以虎口迎炮,当炮接触虎口时,手指迅速向内扣握,并顺势屈臂缓冲。

(2)双手接炮:首先判断落点,然后两手自然张开迅速移动至持炮队员所持炮的位置,当炮触及手掌时,两手迅速向内扣握并顺势屈臂缓冲收至腹前,同时原持炮队员松手即可。这种接炮技术动作重心稳、伸展幅度大,接炮后转入传炮最为便捷,对于初学者或高水平运动员来讲都同等重要,因此,双手接炮成为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接炮方法。[4]

2.1.4 抱摔

抱摔是抢花炮比赛中堵截进攻队员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抱摔,可阻止持炮队员进攻,从而为同伴抢炮创造时机。

(1)搂抱:防守队员可以从任何方向搂抱进攻队员的身体,搂抱时一手握成拳,另一手扣在握拳手的腕关节处,搂抱部位在肩以下、膝以上。

(2)摔法:根据规则规定,摔法只能采用自己先倒地的方法。因此,在使用摔法时,防守队员只能先降低重心并后移,然后用膝顶住进攻队员的膝关节,顺势后倒将进攻队员摔倒。

2.2 防守技术

抢花炮的防守技术主要包括抢断炮、抢夺炮、拦截以及抱腰。

2.2.1 抢断炮

抢断炮是指防守队员抢断进攻队员之间的传递炮。首先判断攻方队员会向哪一位同伴传炮或炮会飞向哪个方向,以便提前移动,抢占有利位置;然后根据炮的飞行方向跳起,尽量拍打花炮或拍打攻方队员接炮的手,使攻方队员接不住花炮。

2.2.2 抢夺炮

首先判断花炮在哪一位攻方队员手中,然后通知队友协同抢夺,即抱腰、拉手,将花炮硬抢夺过来。在不犯规的前提下以多防少,尽量不让进攻方将炮传出。

2.2.3 拦截

拦截是不让攻方队员进入罚炮区,破坏攻防队员的掩护或战术配合。

2.2.4 抱腰

抱腰是防守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个动作,当拦截对方进攻时,只要他持炮进攻,就可抱腰防守,为队友抢花炮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方仁.抢花炮民俗活动的发展与研究简述[J].科技信息,2102(30):341-342.

[2]符超翔.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文化述评[J].兰台世界,2014(1):119-120.

[3]冯仁娇.民族体育项目“抢花炮”文化探究[J].武术研究,2016,1(6):99-100.

上一篇: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新下一篇:统战系统知识竞赛抢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