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2024-07-16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精选8篇)

1.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篇一

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

例1.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7、8”液氨泄漏事故

2002年7月8日2时09分,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一 企业基本情况

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月25日经莘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成立,是由鲁西化工集团总公司控股,吸收自然人参股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740万元,其中,鲁西化工集团总公司出资720万元。主要设备为合成氨生产线,年生产规模为4万吨,主要商品为液氨和碳酸氢铵。企业现有干部职工540人。

二 事故经过

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驾驶员吩咐押运员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臵采取关闭措施,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和群众疏散。同时,企业值班领导组织职工对生产系统紧急停车。

4时40分,消防官兵将液氨罐车2个制动阀门和1个灌装截止阀关闭。抢险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点30分。参与抢险搜救的干部、群众和公安、消防干警500多名,车辆32部,共解救、疏散群众2000余人。

三 事故原因分析:

经省政府调查组调查初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初步查明,液相连接导管供货单位是河北省无生产许可证的一家镇办企业。经公安部门侦察鉴定,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排除了人为破坏因素。从发生事故前的记录看,液相连接导管的工作压力、温度及使用期限均未超出规定范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的破裂,这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臵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氨库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 氨的继续泄漏。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臵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三)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小型氨肥厂卫生防护标准》(GB11666-89)和当地气象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1000米,而实际最近距离不足25米,远远低于规范要求。因此,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企业在采购液相连接导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把关不严,致使所购产品为无证厂家生产的产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隐患。

2、企业制定的《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液氨车辆来厂后,由当班调度负责检查《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驾驶证》、《押运证》等有关证件是否齐全、合格,不合格者拒绝充装。”而该液氨罐车仅有《驾驶证》、《押运证》、《操作证》、《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未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手续不全;规定还要求,“来厂车辆必须保证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紧急切断阀、进出口阀、手动放空阀、排污阀的完备、好用,由调度带领氨库操作工进行检查。符合规定由调度填写充装安全许可证并签字,否则不许充装。”而企业提供不出该车的充装安全许可证。以上看出,企业虽然有《规定》,但未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不落实,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城建规划上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督促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致使辖区行业内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例2.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脂(MIC)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19日深夜11时,美国设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的由于240加仑水被错误地倒入45吨甲基异氰酸脂(MIC)储罐内,使罐内温度突然升高至38度,压力从5磅升至355磅。维修工试图手工操作来减压,但因罐内压力太大而未成功。3日零时56分,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气体(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从一个出现裂缝的安全阀泄漏出来,四处扩散,120名工人纷纷逃离,只有1名工长在孤军作战中死亡。整个事故造成2500多人死亡,12.5万人受害,30万人撤离,印度方面估计损失20亿美元。事故的教训: 1)对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泄漏防护措施不当。泄漏后长达3个小时没发 出报警;

2)厂址选择不当。处在密集居民区,有1.2万人居住在距工厂只隔一条 马路的地方;

3)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甲基异氰酸脂沸点在39℃~44℃,而事故时罐温达到38℃;此时自动安全阀失灵;洗涤器正在检修,不能经洗涤器排放气体;临时接通软管排放气体燃烧,但持软管者临阵脱逃,只有一个工长坚持工作,但其中毒失去点火能力。例3.北京东方化工厂油罐爆炸事故

1997年6月27日21时,北京东方化工厂操作工开错阀门,将本应卸入B罐的轻质柴油错误地罐到已经满载石脑油的A罐中,导致大量石脑油溢出,挥发形成可燃性气体,遇火引起A罐爆炸,并引起乙烯罐的爆炸和整个罐区的大火。事故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20多个1000~10000米3装有多种化工物料的球罐被毁。直接损失高达3亿多元。

事故的教训:

1)安全教育不够,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不强,导致操作失误;

2)安全设施存在问题。设备在设计没有防止误操作的技术措施;在发生误操作时,缺乏及时发现和信息反馈的技术设施;

3)安全管理不力。安全监控、检查机制不力,对企业内各个关键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和检查。例4.货运槽罐车一甲胺泄漏中毒事故

1991年9月3日凌晨2时30分,一辆装载2.4吨98%一甲胺的货运槽罐车,途经江西上饶县沙溪镇时,发生泄漏事故,致使595人中毒,其中42人死亡。

一、事故过程

1991年9月3日凌晨2时30分,江西省贵溪县农药厂租用的一辆载满98%一甲胺2.4吨的货运槽罐汽车由上海开回厂。途经上饶县沙溪镇时,司机和押运员违反有关化学毒品不得进入居民区的规定,将汽车驶向镇内。由于该镇居民在路旁乱堆石块等建设物料,致使路面很窄。当车偏到左侧强行通过时,其槽罐进料口阀门被树枝撞断。致使大量液态一甲胺蒸气向外喷射,2.4吨一甲胺在十多分钟内全部泄漏完。顷刻间街区白色毒气浓雾弥漫,波及范围约22.9万平方米。当时气温高达37℃,又值全县停电。全镇共有900名居民,其中有595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毒害。在漆黑之夜,在睡梦中被一甲胺蒸气的窒息性臭味刺激惊醒的居民,纷纷夺门而出,四处奔走呼救。当场有6人窒息死亡。受灾的126户,住院治疗有156人,其中50人重危。在事故中心区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此外,污染区内的家畜、家禽死亡千余只。树木、禾苗、疏菜全枯萎而死,储存的水果、食物变质毁坏。事故中先后共42人死亡。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本次事故使昔日繁荣的沙溪镇变得一片萧条,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二、事故原因

1.“9〃3”事故惨案是由多方面违章和管理混乱等原因所致。事前未办危险品准运证,押运员未进行安全卫生培训,而且押运员由采购员兼任,采购员未尽押运员职责;槽罐的改造、检验发证系一个部门所为,使槽罐改造后存在隐患,槽罐车本身结构不合理,进口阀高立在罐体上边,周围无护栏;司机违章将危险品罐车开进人口稠密的村镇;道路不畅而强行通过;车上无防护器具,发生泄漏事故后,押运员不能及时进行堵漏,司机也不能立即戴上防护器将车开到旷野无人处,而是弃车逃命。司机系个人运输专业户,外出执行任务前,雇主未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不交待注意事项,将汽车开往人口稠密地区;在运输危险品证件不全的情况下,上海某染料化工厂仍予灌装;在司机和采购员没有危险品驾驶证和押运证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未进行审查,就签发了准运证,并在杭州市行驶了四条街后方离开。

2.本次事故中2.4吨浓度为98%的一甲胺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内全部泄漏。当时气温高达37℃,一甲胺沸点为—6.3℃,故泄漏的毒物同时迅速汽化,导致顷刻间街区毒气浓雾弥漫,毒物汽化程度越大,其污染程度和范围也越大。当日气候闷热,风速很小,难以迅速吹散毒气,而当时的风向有利于使毒气沿街道扩散,使危害增大。事故在拂晓前发生,9月初为夏末的季节,当时是逆温气 象条件,垂直稳定度大,地面气温下冷上热,上下空气流动很少,加上一甲胺密度比空气大,使毒气滞留在贴近地面的冷空气层中,并紧贴地面向下风方向扩散。当地居民大热天有席地而睡习惯,使呼吸带毒气处于较高浓度,也加大事故危害。

3.事故发生后,来势凶猛,病性险恶。当地居民和医疗机构事前毫无准备,缺乏自救互救的知识和器材,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无法应付。人们在逃生中由于没防护器材,不明上风向,在高浓度的毒气污染区内盲目乱跑,反而增加了毒气吸入量,加重危害。在一个小镇突然发生近600人中毒就医,其卫生院的医疗力量和器材必然极度不足,加之医务人员对一甲胺中毒病人的抢救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较高的中毒率和病死率。例5.金陵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油罐燃烧事故

1993年10月21日18时15分,金陵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无铅汽油罐区发生空间爆炸,引起罐区地面及310号油罐起火。经156辆消防车、1323名消防人员17小时扑救,大火于22日11时扑灭。事故操作工、拖拉机驾驶员2人死亡,直接损失38.96万元。

事故的教训:

1)误操作导致油品泄漏。操作工在对310号油罐进行加剂循环调和作业时,本应打开310 罐的副出线主控制阀,却错开了311号罐的副出线主控制阀,导致311罐装满的汽油泵入310罐并外溢,在罐区内外大面积扩散,形成爆炸气体;

2)安全系统报警没注意。310罐油品外溢后,曾发生声光、计算机报警,都被操作员忽视;

3)交接班没到现场。操作员在15时15分发生操作错误,16时并没有按规定到现场进行交接班,错过了发现泄漏的时机;

4)拖拉机进厂没被制止。拖拉机进入一级防火防爆区,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拖拉机防火安全帽形如虚设,不能起到阻火作用;

5)消防设计、审查、施工、验收管理混乱,有些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半固定的泡沫灭火线底阀未装,延误了救火时机。例6.物料泄漏遇高温表面或明火导致事故

由于放空管位臵安装不当,放空时油喷落到附近250℃高温的阀体上引起燃烧。又加热渣油带水,可产生突沸现象,渣油从罐顶喷出,粘污了设备及管线,用汽油进行洗刷时被汽油溶解后渗淌到下面的高温管线上引起自燃。

1974年英国尼普洛公司己内酰胺工厂的一临时管线破裂,造成大量己内酰胺泄漏,在厂区上空形成大量可燃气体蒸气云,遇明火发生大爆炸,全厂毁灭。

1973年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氯乙烯生产装臵,由于阀门拧断,氯乙烯贮罐内6公斤/ 厘米2压力约4吨重的液体,在两分钟内全部喷出,扩散面积达12000米2,氯乙稀蒸气从催化剂的进气口进入到催化剂室内,由于继电器动作打火,引起爆炸,接着全系统发生爆炸。例7.装臵内可燃物与生产用空气混合导致事故

生产用空气主要有工艺用压缩空气和仪表用压缩空气,如果进入生产系统和易燃物混合或生产系统易燃物料混入压缩空气系统,遇明火都可能导致燃烧爆炸事故。

某合成氨装臵,由于天然气混入仪表气源管线,逸出后遇明火发生爆炸,原因是这个生产装臵的天然气(原料)管线与仪表用空气管线之间有一个连通管,由阀门隔开。天然气压力为27公斤/厘米2,空气压力为7公斤/厘米2。在一次停车检修后,有人误将此阀打开,使天然气通过连通管进入仪表空气管线,再由仪表的排气管逸出,遇明火引起整个控制室爆炸。

易燃物料严禁用压缩空气输送,这是因为易燃物料和空气接触以后,在容器内便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高热或静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某厂聚氯乙烯生产车间用压缩空气送聚合釜内的物料,当时由于冷却水中断,轴封温度升高冒烟,造成聚合釜爆炸。

正常情况下合成氨原料中,氧含量控制在0.2%以下,系统是安全的。某合成氨厂重油气化炉加氧制气,配氮装臵的阀门没有关(充氮管道和氧气管道通过三通连接由两道阀门控制,但没有明显的开关标志和警报装臵),135℃的氧 气经氮气总管(氧气压力大于氮气压力)窜入压缩机然后进入原料气体精制系统,形成氢气和氧气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系统发生爆炸。例8.系统形成负压导致事故

某厂一带有搅拌装臵的二硫化碳容器,用泵将二硫化碳抽空后充入氮气,将人孔盖移去用刮棒清除搅拌器上的固体残留物。由于温度下降,器内残留二硫化碳蒸气凝结,体积缩小,形成负压,空气便从人孔进入容器内,与二硫化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清除残留物过程中,刮棒和搅拌器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发酵罐通入大量蒸气后,若又将大量的冷液迅速加入罐内,则冷的液体使蒸气很快凝结,罐内形成负压,发酵罐被吸瘪。

某油页岩干镏装臵多次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原因是干镏气体(煤气)内含大量水蒸气,停产后温度下降,水蒸气冷凝,设备内产生负压,从不严密处漏入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积存于管道及设备内,再开车时炉火窜入引起爆炸。例9.贮槽液位计断裂,液氨冲出事故

发生日期 1988年4月11日、发生单位湖北汉阳县氮肥厂、原因类别设备附件有缺陷

事故经过 11月晚8时,2号液氨贮槽液计玻璃管突然断裂,液氨溢出,现场一片白雾,视线不清,值班主任甲带氧气呼吸器进现场想关贮槽阀门堵漏,最后在墙角窒息死亡。

原因分析

(1)液位计玻璃管安装不稳定,导致疲劳断裂,液氨溢出;

(2)现场抢救、指挥不当,监护措施不力,致使甲感到不适时,无力脱出现场。

教训

(1)液位计安装应符合质量要求,应用高压板式液位计取代玻璃管式液位计,或采用磁性翻板液位计;

7(2)到事故现场处理应有可靠救护设备,配戴氧(空)气呼吸器,救护应由两人同去,互相监护。例10.液氨贮槽爆炸事故

发生日期 1987年6月22日、发生单位安徽省毫州市化肥厂、原因类别设备制造缺陷,管理混乱

事故经过 5月31日停车检修,至6月20日开车时,发现液氨数量不足,即向市蛋品厂借用液氨贮槽去太和化肥厂求援液氨。21日运回740Kg,22日又去装790Kg,在返回途中,路经某乡农贸市场时,氨罐尾部冒出白烟,随后发生爆炸,把重74.4kg的后封头向后推出64.4m,直径0.8m、重约770Kg的罐体挣断4股八号铅丝组成的加固绳,冲断氨罐支架及卡车龙门架,摧毁驾驶室,挤死驾驶员,途中撞死3人后停在97m远处。喷出的大量白色氨雾,87位农民灼伤中毒,汽车后部200棵树和约7000m2的庄稼被烧毁。最后造成10人死亡19人有后遗症,47人中毒。

原因分析

(1)液氨贮罐质量低劣。①该贮罐全部焊缝均未开坡口,焊缝熔合面极小,焊接质量极差,X光探伤表明,焊缝全部未焊透;②封头冲刷问题严重,无直边,封头直径与焊体直径不相等,平均错边7.5cm,最大错边15cm,为允许值的10倍;③集油筒与筒体焊接角缝不合要求,开孔无加强,焊后未进行整体退火处理和探伤;④不经批准,随意将该罐由固定式改为移动式,作为液氨贮槽,没有徘气口,没有进氨口,每次充装时需卸下安全阀接上充氨接管,还要拧开压力表接头,充当放气口。

(2)压力容器管理混乱。该厂没有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制度。该罐本系化肥厂所有,未办任何手续借给蛋品厂用,化肥厂失去1台设备,无人问津。装液氨反而向蛋品厂打借条借用。其他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充装液氨时对氨罐的技术检验等

制度均没有,连危险品运输证和挂危险品标志都未办理。驾驶员还酒后开车通过人员聚集场所。.终于酿成这起化肥行业少见的特大事故。

教训(1)氨罐制造必须由持证单位进行,并按压力容器制造规定制造和检验;

(2)厂部要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压力容器检查,不合要求的贮槽坚决停用;

(3)贮运液氨必须按规定进行;(4)应按规定充装,严禁超装。例11.冰机带入液氨爆炸事故

发生日期 1983年3月15日、发生单位河北省南皮县化肥厂、原因类别违章作业

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

15日由于合成工段氨冷器加氨过量,1名冰机操作工检查不细,未及时发现,以致大量液氨进入冰机气缸,又未及时处理,造成冰机气缸超压爆炸,该操作工被炸身亡。

教训

(1)厂部要严格生产管理,合成操作工要控制好氨冷液位;(2)冰机操作工要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带液,及时处理。

冰机带氨水氨水带入冰机的危害和液氨带入冰机相似。因氨水也不可压缩,少量带入时会发生响声,损坏活塞、活塞环和阀片,大量带人时会造成气缸超压而发生爆炸。在小氮肥厂中已发生数起由于氨水带入冰机而引起气缸和顶盖爆炸的事故。由于冰机带液氨可以从“结霜”中预先得知,而冰机带氨水则只能从声音和机声震动判断,故其事故的隐蔽比带液氨更大。

原因

(1)由于冰机吸气量过大或氨冷器加氨量少,使气氨总管压力降得过低,吸收氨水泵压力较高,氨水送入气氨总管从而进人冰机;

(2)吸收岗位开停车不当,在开车或停车时,将氨水送入气氛总管。处理

(1)切断电源,紧急停下冰机后,通知吸收岗位;(2)由缓冲器底部排放氨水;(3)更换冰机油。预防措施

(1)送碳化气氨总管压力不宜控制过低,一般应不低于0.03MPa;(2)吸收岗位开停车时要和合成加强联系,并且操作步骤要正确,当吸收岗位高位吸氨开车时要先开气氨阀,待气氨总管有压力后,应大于0.03MPa再开吸收泵打循环;停车时,要先停吸收泵,再关气氨总阀;当吸收岗位正常操作时,浓氨水制备合格后,应先打开浓氨水的进口阀再关循环槽进口阀;禁止相反操作以避免浓氨水无出路倒入冰机。例12.球罐顶部放空管断裂事故分析

1、事故概况

2000年3月27日上午,昆明市某磷肥厂一台400m3 氮气球罐因检修需要,在降压放空排气时(当时罐内压力为1.9MPa),其顶部的放空管与人孔盖封头的连接处突然断裂,断开后的放空管从两个操作人员之间飞过坠入地面,幸无人伤亡,但造成氮气供应长时间中断,严重影响了该厂化肥的正常生产。

2、事故原因分析

1)原始设计数据和现场检查

(1)该球罐的工艺参数为设计压力:3.06MPa;设计温度:常温;使用介质:氮气;容器类别:二类;容积:400m3。

(2)该球罐顶部设有一个直径为500mm的人孔,人孔盖为椭圆型封头结构,盖顶部开孔并与一108×5mm钢管相焊接,管的另一端与Z41H型DN100的截止阀法兰连接,截止阀的另一端与一根90°弯管连接,放空管总高约3m。(3)管件的断裂部位在人孔与管子的角焊缝热影响区。事故发生时,DN100截止阀的开启度为60mm左右,超过了阀门公称直径的一半。管件断裂飞出的方向,与 90°弯管排气的方向正好相反。

2)技术鉴定

(1)竣工资料审查 经查有关的技术文件,人孔盖封头与放空管组焊件均经检验合格出厂,其中人孔盖封头与接管焊接均符合国家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2)接管焊接结构检查 经检查接管与封头焊接是插入式结构,按设计图样要求封头内外均开坡口,为全焊透焊接结构。封头内表面焊缝宽均为15mm,焊高为5mm;外表面为角焊缝,焊高为6mm;其接管长度约为100mm,另一端与高颈法兰焊接。

(3)接管断口检查封头侧断口边缘距角焊缝顶部距离为2~20mm,断口大部分成45°倾角,管子侧断口存在明显的塑性变形,内径最大值103mm,最小值92mm,其径向变形量为11mm,断口顶部截面厚度为2.5~5.1mm,呈波浪形,并有不规则缺口两个。

(4)接管焊缝无损检测 经对封头与接管的内外角焊缝表面进行磁粉探伤和着色探伤,未发现表面裂纹及其它缺陷。对接管壁厚进行测定 ,除断口附近变形区域外壁厚均为4.9~5.2mm,故可认定接管壁厚为5mm。

(5)管材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 经取样复验,管子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均符合GB3087-82《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标准的要求。

(6)管子断口金相分析 经微观金相检查,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非金属夹杂物为1级,晶粒度级别6~8级,基本符合材料标准要求。经分析,断口沿边缘部位组织变形明显,并产生与变形方向相同的二次裂纹,其断口的变形部位硬度为HV240~248,平均值为HV245,其基体的未变形部位硬度为HV183~186。

技术鉴定表明 :放空管与封头出厂资料齐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选材及尺寸复验均符合设计图样要求,结构角焊缝经表面探伤检查未发现超标缺陷。但断口宏观检查表明,断口呈灰暗色,塑性变形严重;微观金相检查也表 明,断口边缘部分组织滑移较为明显。因此 ,可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塑性破裂事故。

3)受力分析

根据工程材料力学的理论分析,该球罐顶部的放空管部件是一个典型的悬臂梁结构 ,在排放氮气时,流体在出口处突然转角90°,从而使流体的横向冲力与放空管总长(力臂)构成一个力矩,而构件的最大弯矩正好在放空管与人孔盖封头的结合部。流体在排放时,对管件形成的最大弯矩与阀门的开启度及出口弯管的角度有关。这就要求排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把握好阀门开启度的大小,同时要求在设计时尽量避免 90°弯管,以保证操作安全。

3、事故结论

该球罐顶部放空管断裂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在检修时 ,放空管阀门短时间内一次性开启过大,致使放空管与人孔盖连接处承载过大,导致管壁上的平均应力超过了管材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因而造成连接处(管壁上)的塑性断裂破坏。因此,管子的断裂是与短时间内阀门开启过大和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关。

4、几点建议

压力容器顶部的放空管是按设备工艺要求和为制造、安装及检修、试验而设臵的排气装臵。在加强对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安全管理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放空装臵的安全要求。这一次放空管突然断裂事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在放空操作时,万不可将阀门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开启过大,开启度最好不要超过阀门公称直径的1/3,并做到小心缓慢泄压。

(2)放空结构设计应尽量避免气流出口处采用90°弯管,可选用120°~135°,以减少流体的横向冲力。考虑到排气时底部承受的弯矩载荷较大,建议选用厚壁钢管。另外为了增加该结构的稳定性,应在设计上考虑整体加固措施,防止排气振动过大。

12(3)在制造安装时,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严格施工纪律,防止放空管用材错误并消除因焊接而造成的缺陷。

(4)在压力容器日常外观检查及定期内外部检验时,应加强对该部件的安全检查,重点是相应的焊缝及其母材处是否存在表面疲劳裂纹及变形泄漏,一旦发现应及时修复处理。

例13.西安市“3〃5”液化石油气泄漏燃爆事故

1、概况

1998年3月5日下午6时50分 ,古城西安西郊 ,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燃爆事故。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共有16个液化石油气储罐(其中1000m3球罐2个,400m3球罐2个,100m3卧罐10个,残液储罐2个),共可储气3800m3(1900吨),其中3个空罐,实存气1600余吨,另外,储气区内还有7台空槽车。3月5日16时38分,接班的巡线职工检查,发现白茫茫的雾状液化气带着呼啸声从罐区一个400m3容积的11#球罐底部喷出,管理所及时组织内部职工堵漏抢险。16时51分“119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电话,16时57分,距离最近的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消防队员与职工一起继续采取被褥浸水冷冻的办法堵漏,用高压水喷射驱散地面液化气、倒罐等措施进行抢修。经过努力,泄漏曾一度得到控制,但因泄漏时间长且量大,漏出的液化石油气迅速扩散,最终还是未能堵住强大的气体,泄漏越来越严重,管理所已被笼罩在白茫茫的液化气中。18时50分发生空间爆炸(第一次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 ,火势由北向南蔓延整个罐区,造成参加现场抢险的消防官兵和煤气公司职工中,11人当场牺牲(其中消防官兵7),受伤的31人中有一人因伤势过重,于3月8日逝于医院。市委、市政府于18时55分接到报告后,市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随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闻讯后也赶赴现场,省市领导在现场组成了抢救指挥部。19时25分,11 #球罐(400m3)发生爆炸(第二次爆炸),20时,附近的12#球罐(400m3)发生爆炸(第三次爆炸),烈焰冲上50多米的高空,引发邻近三台100m3卧罐安全阀排放、着火燃烧。3月6日约6时,火势和险情得到基本控制。在此期间,抢险指挥部迅速调集全市公安干警、武警、交警、消防队员、特警及民兵3300余人。省市13家医疗部门出动救护车56辆、医护人员200余名,同时来自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消防部队的49辆消防车及200余名官兵也赶赴现场增援。此次燃爆事故烧毁400m3球罐2台、100 m3卧罐4台,燃损槽车7辆 ,炸毁配电室、水泵房等建筑物 ,直接经济损失477万多元。

针对11 #液化石油气球罐底部泄漏的情况,调查组除查询目击者所能提供的信息之外,还对球罐的设计、选材、制造、安装、监检、使用管理、定期检验等进行专项调查,同时对11#球罐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其原因进行了观察、分析。

2、泄漏现场勘察情况

根据有关资料、目击者的证词及事故情况介绍 ,对11#球罐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现场发现因支柱烧塌,球罐朝东偏北方向倾倒。上温带北部有一条较宽的径向裂口,罐体底部的接管断裂,液相管及排污管均已扭曲变形,部分被压在罐体下面;排污阀、液相阀已与其管道断开,散落在原球罐位臵下方。

3、断口与阀门观察结果

1)球罐底部排污管接头断口和液相管接头断口属事故过程中发生断裂时形成的断口,均有焊缝热影响区沿熔合线开裂,呈现瞬时断裂的剪切形貌特征,此处不可能出现裂纹缓慢扩展、长时间泄漏的情况。

2)排污阀下部铸件断口是铸态平断口体,属事故过程发生的脆性断裂,加之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同样此处不可能发生长时间泄漏。

3)排污阀与接管法兰密封情况观察。排污阀外形基本完整,阀体没有烧灼痕迹,外表面是一般铁锈颜色,球阀处于关闭状态。

(1)将法兰紧固螺栓卸下后观察,排污阀上法兰密封面与密封垫片下表面之间大部分贴合紧密;而方位正南,弧长约为60mm的扇区范围内,却贴合不紧,相应在上法兰密封面上可见金属光泽,密封垫片下表面光滑,因安装时由法兰密封槽造成的凸棱清晰可见,无损坏迹象。另外 ,接管法兰密封面与密封垫片上表面之间在上述方位的扇区上也观察到同样现象,即接管法兰密封面与密封垫片上表面之间有弧长60mm的扇区无贴合,在未贴合处,密封面显得更光亮(金属光泽),密封垫片更光滑。这些密封未贴合的部位,为液化石油气泄漏提供条件和可能性。

14(2)排污阀与下接管法兰密封情况观察,其密封垫片完整且已烧粘在接管法兰密封面上,贴合情况好,说明密封性正常。球阀呈关闭状态。与排污阀下部连接的管段基本完好 ,仍保存部分保温层。

4)液相阀密封情况观察

液相阀呈开启状态,经历过高温烧灼,其外形已扭曲变形。液相阀上法兰密封垫片内外边缘皱折翘起且完好,经过烧灼并粘结在上法兰密封面上,表明密封性良好。液相阀下法兰的密封垫片内也缘皱折翘起且完好,与法兰密封面粘结紧密,并烧成灰壳,说明密封性能好。

4、泄漏原因技术分析与结论

1)从排污阀外形基本完好及外表面颜色,可判断此阀未经受严重烧灼;而液相阀已扭曲变形,纯属经历严重高温烧灼、碰撞所致。液化石油气液相泄漏时出现吸热汽化现象,阀体要降温,排污阀及相连的法兰盘在火场中仍能保持一般铁锈颜色系自身泄漏的必然结果。

2)排污阀上法兰密封垫片上、下表面与接管法兰、上法兰密封面均在同一方位存在无贴合部位(密封垫片上表面未贴合情况尤为严重),且未贴合面积大致相同,具备泄漏的必要条件。

3)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的无贴合部位,处于正南向,正对着液相阀(位于排污阀南边)下部连接管段炸开严重烧灼的位臵(朝北偏东方向),液化石油气喷射处着火就形成液相阀及其下部接管严重烧灼的火源环境 ,与目击者程英利的“漏气方位在南边”、“喷向南边的”证词等相符。

4)排污阀上法兰密封垫片距地约650mm ,表明泄漏位臵与抢修工人陶伟证词“由膝盖以上至大腿77公分处冻伤,有明显的冻伤红肿,膝盖以下没有冻伤”相近。

综上所述,排污阀上法兰密封垫片由于长期运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使得与法兰密封面不能完全贴合,局部丧失密封功能(失效),从而引导液化石油气泄漏。

5、建议 密封垫片物理性能退化,与球罐连接的阀体、管道处于悬挂状态,以及阀体开、关操作的周期性冲击、震动都会造成法兰密封面各部位及螺栓受力状态变化 ,为此建议: 1)改进法兰密封面、密封垫片结构;2)定期更换法兰密封垫片并检查紧固螺栓表面裂纹;3)注意球罐底部管道等附件的相对稳定性;4)避免周期性冲击、震动。

例14.2016年8月17日17时48分左右,淄博市桓台县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氯甲烷一车间,在对汽液分离器上部球阀进行带压堵漏作业过程中阀体断裂,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带压堵漏过程中,堵漏剂的注入和延伸使汽液分离器上部气相出口阀门的上下法兰间出现胀力拉伸,由于堵漏卡具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造成阀门发生脆性断裂,含有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毒物质的气体迅速外泄,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例15.2016年8月22日19时50分左右,滨州市滨城区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一辆运输罐车在进行二氯丙烷装车作业时发生泄漏中毒事故。经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未打开罐车气相排空管,错将罐车的进料管(液相)当做排空管接入排空系统,致使进料时罐车内的空气无法排出,充装进的二氯丙烷压缩罐车内气相空间致使压力增大,当拆卸快装接头时,罐车内的二氯丙烷在气相空间压力作用下向外喷出。现场人员在未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进行处臵导致中毒,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例16.2016年8月26日5时50分左右,德州市临邑县山东天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甲酸酯装臵车间,在维修赶光釜放料管时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发现赶光釜放料管处有微量泄露时,操作工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违规拔出放料软管,残留的氯甲酸正丙酯溅至操作工面部,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例17.1994年4月8日13时30分左右,平圩发电厂燃料分场2号运转站底部11m处,由厂检修队承包更换落煤管。此时,在3号A落煤管平台上切割螺丝的一名检修工闻到一股烟味,经检查发现正在焊接的3号B落煤管口下方的皮带着火,并在蔓延,马上喊其他检修工一起救火。此时工作负责人赶到,一边报警一边救火。1h后大火被全部扑灭。

事故原因:高温焊渣溅落在可燃的皮带上,致使皮带着火,造成火灾。是一起违章作业的责任事故。

暴露出的问题 :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皮带上进行焊接作业,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2、防火制度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作业有随意性,违章作业。

3、单位对外包工程在安全管理上有以包代管现象,违反了上级关于对外包 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

4、消防设施存在数量不足,性能不完善的问题。

例18.2016年4月3日20时左右,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一期厂区东北区域的环保废水装臵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企业的环保污水处理设备(蒸发干燥器)在废水蒸干过程中,其残渣中有可能存在热敏物料,温度持续升高发生爆炸。

例19.2010年4月8日16:30左右,某公司二分厂高温胶岗位1号线脱水真空度下降,班长A先生立即赶向现场处理,发现泵内因DMC有少量结晶,需要用蒸汽加热吹扫疏通物料。A先生抓住蒸汽软管,打开蒸汽阀门,当用蒸汽软管甩头对着真空泵吹扫时,软管前端用10号铁丝捆扎的钢管忽然脱落,铁丝挂住了A先生的工作服口袋,软管管口蒸汽对着其腰部吹扫,造成腰部及背部12%面积烫伤,其中5%面积为深2度,4%面积为浅2度。

促成因素:

1、真空泵没有蒸汽伴热管,造成物料结晶,堵塞管道。

2、没有使用金属喉码捆扎软头甩头,只使用铁丝造成软管与金属钢管捆扎不牢固。根本原因:缺乏蒸汽软管连接方式的管理规定。

采取的措施:

1、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物料,杜绝用铁丝联接捆扎软管,均使用金属喉码上螺丝固定。

2、真空泵前、后管道加蒸汽伴热,防止物料结晶。

例20.2007年4月26日上午8时40分,山东省青岛市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厂维修车间主任联系罐区班班长要求办理动火证,动火地点是混酸罐区,作业内容是混酸配管。上午8时10分,罐区班班长在填写了动火日期及动火部位后转交给一操作工,要该操作工联系进行化验动火分析。8时35分,罐区班班长电话联系恒源公司安全处专职安全员签字批准动火,在有关人员签字后,罐区班班长将动火证交于维修车间主任。此时已有一名电焊工和一名维修工爬上2#废酸罐罐顶,维修车间主任拿到动火证后也立即爬上2#废酸罐罐顶。罐区班班长则站在该罐东侧5米左右处进行现场监护,5分钟后发生爆炸。1人当场死亡,另有2人因伤势过重于当天下午4时左右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本次作业动火票所指定的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含糊不清,是否进行了动火分析还不确定,取样点在哪里、谁取的样和要求分析的项目不明确,动火票没有关键的可燃成份的含量指标,各审批人员在既未到现场落实具体作业内容,也未落实具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擅自在动火证上签字。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化验员、现场操作工安全技术素质低,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篇二

2011年, 某品牌自动扶梯发生了导致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事后勘查发现:该事故起因于其自动扶梯驱动主机与前座板的一枚 ( (1) 号) 联接螺栓疲劳断裂 (见图1和图2) 这一断裂引发了其后的一连串破坏.首先受影响的是联接主机与同一座板的另一枚 ( (2) 号) 螺栓, 因其与座板螺孔啮合部分的螺纹被切断而拔出;紧接着是驱动主机, 因其与底座失去联系, 在主驱动链负载的拉动下驱动主机向后倾斜并扭转、移位, 随之主驱动链从驱动主机小链轮上脱离, 扶梯梯路承载运行系统失去上行驱动力而在乘客载荷作用下逆转下滑, 最终酿成灾难性后果.

2 (1) 号螺栓断裂原因讨论

根据前期事故分析报告[1,2], 导致 (1) 号螺栓断裂的可能原因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联接驱动主机与座板的4个螺栓的长度问题, 另一个是驱动主机的底座凸台面是斜面的问题.下面, 我们来讨论这两个问题与 (1) 号螺栓断裂的关系.

在讨论螺栓的长度问题之前, 需要先弄清与其关系密切的座板的来历.这两块座板是因为驱动主机的底座尺寸小于设计要求而设置的, 是自动扶梯制造商设计变更的产物.由于插入了座板, 主机与支撑桁架的直接联接方式, 也不得不改变为主机联接座板、座板再与桁架联接的间接固定方式 (见图3) , 由此还增加了联接主机和座板的4枚螺栓.这种间接联接方式不仅会降低系统的抗振能力;还会因为采用螺栓-螺孔而不是螺栓-螺帽固定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负责传递主机振动载荷的这4枚联接螺栓的长度比设计要求短了5 mm, 其直接后果是它们与螺孔啮合部分的螺纹数由5个减少到3个 (见图2) , 啮合部分所承受的应力因此增长了2/3, 其发生断裂的风险也因此大幅度增加.至于发生断裂的为什么是螺栓而不是底座板?这或许是该螺栓螺纹根部的应力强度高于底座板的缘故.

主机底座凸台的倾斜度测量结果是[1], 内高外低, 斜度约2◦.在这种斜面上预紧螺栓, 的确有可能在螺栓中产生弯曲应力.但由此断言是这一弯曲应力导致 (1) 号螺栓疲劳断裂, 我们认为尚需斟酌.首先, 这一弯曲应力即使存在, 也应该是恒力, 它不可能导致疲劳破坏.其次, 该弯曲力在螺栓中产生的应力应该是左侧为压应力, 右侧为拉应力, 这就是说, 该螺栓的疲劳裂纹源应该出现在其右侧而不是左侧, 而这一判断与该螺栓实际断口 (图2) 的观察结果正好相反.

根据事故扶梯设计方提供的计算依据, 该螺栓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材料检测结果也表明, 该螺栓的材质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因此, (1) 号螺栓发生疲劳破坏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即其在破坏之前承受了异常动载荷.现在,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寻找这异常动载荷的来源.

3 (1) 号螺栓异常动载荷来源分析

要寻找异常动载荷的来源, 就需要分析设计变更对驱动主机系统的影响.这是因为, 结构方式和约束条件的改变, 有可能改变动力机械系统的变形刚度和固有频率, 从而引起结构的异常振动并产生异常动态载荷.

我们知道, 自动扶梯的运行是通过驱动主机旋转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实现的.这个过程中, 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能量会转变成电机及其支撑系统的振动能.换言之, 在自动扶梯运行时, 驱动主机及其支撑系统实际上始终处于振动状态.不过, 一般情况下, 这种振动都被控制在很微弱的范围, 不至于影响电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除非系统经受了超出设计允许的动态外载荷, 或因某种缘故改变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对于本案例, 调查结果表明[1]事故当时的载荷并未超过该自动扶梯的允许载客流量, 该自动扶梯制造商采取的设计变更方案因此成为可能引发电机系统异常振动的首要原因.为此, 本文分析了上述设计变更对电机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1 电机系统振动幅度影响因素讨论

简便起见, 将电机系统简化为单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 设其刚度为K、质量为M, 在频率为ω的谐激励F0sin (ωt) 作用下, 忽略阻尼效应, 其稳态幅频响应关系可表达为

式中, 频响函数H是激励频率、系统刚度和质量的函数

对于自动扶梯的电机系统而言, 从稳定性和安全角度考虑, 显然希望其运行时的振动幅度尽可能小.据此我们来讨论, 在激励频率已经给定的情况下, 系统的刚度K和质量M是如何影响其振动幅度的.变换式 (2) 为如下形式

绘出以系统刚度为变量的频响函数曲线如图4所示, 可知当 (K/M) 0.5/ω=1或 (K/M) 0.5=ω时, 系统将会发生共振, 这是自动扶梯设计与制造绝对不允许的情况;在其左侧区域, 即 (K/M) 0.5/ω<1或 (K/M) 0.5<ω区间, 系统的振动幅度随刚度减小而降低, K=0时, 其极小值为 (ω2M) -1, 这一区间显然不适合需要足够刚性的自动扶梯电机系统设计要求;在其右侧区域, 即 (K/M) 0.5/ω>1的区间, 在系统的质量和激励频率给定的情况下, 刚度K愈大, 振幅愈小, 系统运行愈安全.

前面已经提到, 本案涉及的系统设计变更主要是, 在驱动主机和桁架之间增加了两块垫板和4个联接螺栓.与主机和桁架的质量相比, 座板的质量是小量, 其增减对电机系统质量M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但由于垫板与电机、底座的串联特征 (其尺寸形状参见图2) , 它的加入将显著降低系统刚度, 并使其自身成为系统承受振动载荷时的柔性区.而由图4可知, K愈小, 系统振幅将愈大, 因此导致的动载荷也将愈大.

3.2 刚度变化影响系统振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为进一步具体化“串联”垫板对电机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分别对设计变更前后的电机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离散网格如图5所示) 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前3阶振动频率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原设计 (直接联接形式) 为117.40 Hz, 138.63 Hz和204.97 Hz, 设计变更 (间接联接形式) 后变化为64.314 Hz, 70.638 Hz和96.324 Hz, 分别下降了45%, 49%和53%.

以彩色等值云图表示电机系统的一阶振型下的相对位移分布 (见图6, 其中红色为最大值、蓝色为最小值) 不难看出:对于原设计结构, 振动幅度最大的区域是后桁架的电机右下底座所在部位.因为, 在电机的4个底座中, 右下角底座区域受到的铅垂方向约束最弱 (参见图1和图3) .设计变更后, 因为增加了垫板, 电机与桁架不再直接联接, 系统的大位移区域转移到刚度最低的两块垫板、特别是垫板的右端, 即 (2) 号和 (4) 号螺栓所在的部位.至于座板两端的振动幅度为什么会不一样、即 (2) 号和 (4) 号螺栓所在部位的振幅为什么明显高于 (1) 号和 (3) 号螺栓所在的部位, 结合图1、图3和图6就不难理解, 其原因也是座板的 (1) 号和 (3) 号螺栓所在部位铅垂方向 (由顶丝抵压) 的约束强于另一端.事实上, 如果再考虑由链轮传递的拉紧力作用 (参见图1和图3) , 由该力对电机系统产生的力矩主要通过 (1) 号和 (3) 号螺栓的内力构成的反力矩来予以平衡.换句话说, 由链条拉力形成的力矩, 将在 (1) 号螺栓中产生拉应力, 而在 (3) 号螺栓中产生压应力, 即在联接电机与座板的4个螺栓中, (1) 号螺栓所承受的拉应力是最大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 为什么疲劳断裂的是 (1) 号螺栓而不是其他螺栓.

4 结论

(1) 不当设计变更, 即采用薄板型过渡垫板联系主机与支撑桁架, 可能是导致本案所述 (1) 号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

(2) 未按设计要求配置联接件, 即采用的联接螺栓长度过短, 导致了 (1) 号螺栓断裂和 (2) 号螺栓脱扣, 进而致使主机倾覆.

参考文献

[1]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技术鉴定报告, 2011

[2]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 分析报告, 2011

3.浅析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教育 案例培训

Abstract:The safety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afety culture in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safety work is to improve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from the status of the electrical safety training and related causes, and power accident cases the value of training is to be outlined.

Keywords:Electrical safety;Safety education;Case Training

在电力安全教育中,对电力企业职工的培训是安全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的培训效率是加强电力安全教育培训的可靠保障。然而,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下面就目前安全培训的弊端,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电力安全事故教育在安全培训中的作用。

一、电力安全培训的弊端

1.思想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安全培训相对一线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缓慢,不能立竿见影,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而一些企业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走过场,同时,这种消极态度也会影响到下属职工,受训人员常常也不能对电力安全培训重视起来,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2.培训方式简单陈旧。照本宣科是目前教育领域的通病,即便是多媒体教学已普及,只是模式上的变更,教学形式并未出现新的效果,而安全培训应该具有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仅仅依靠传统的知识传输,不利于提高电力安全培训的效果。

3.管理人员培训缺失。当前,大多数企业把安全培训的重心放在一线职工身上,而管理人员及领导者通常不在培训之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培训人员安排,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行动上、意识上的培训缺失。电力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更大,他们的安全意识的强弱程度将影响着整个电力生产状况的安危,因而对管理人员进行电力安全培训将更为重要。

二、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作用

目前,电力安全事故培训模式化,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及经济损失,形成事故文件下发各部门组织学习,效果无从反馈,下面我从一起安全事故,浅析一下安全事故案例培训对各级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案例:某供电局在修复低压线路故障过程中发生倒杆,造成一名员工死亡的一般人身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1)电杆损坏严重,抗弯强度大幅下降,已不能满足登杆作业的强度要求。(2)防倒、断杆措施不足。(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采取的措施不足以保证作业的安全。

事故间接原因:线路组成构件强度配合不符合要求,当线路遇外力冲击时扩大了受损范围。

暴露的问题:(1)故障抢修管理方面,作业班组执行故障抢修管理制度刚性不够;(2)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图纸设计流于形式,没能结合现场山地的实际设计,以至工程无法按图施工;二是盲目施工,施工单位在无法按图纸施工的情况下,未办理设计变更,更换导线,并加大线路档距;三是现场监理不到位,监理失职,未能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办理变更;四是项目建设管理存在严重的“以包代管”,没有项目设计进行审查,在材料发生变更、竣工图与原设计方案出入较大的情况下均未能督促相关参建单位履行设计变更手续;验收流于形式把关不严;(3)执行电气工作票制度不到位。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案例培训在安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有管理人员认为,我抓好生产,完成生产指标已经很不错了,安全与我何关?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到位、管理到位,这样的安全事故本可以杜绝的。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案例培训,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原因,教育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不仅仅是一线职工的事情,管理作用也很重要。

2.事故案例培训的普遍适用性。安全事故案例,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各环节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到位,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上述案例教育设计人员,因为设计没变更、现场设计不到位,造成施工无法按图施工,验收人员把关不严等均为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3.事故案例培训效果明显。安全事故案例,血的教训,极其严重的后果,深深震撼每一位学习人员,培训的过程同时也是警钟敲响的过程,这种无形的影响势必使电力安全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4.事故案例培训意义深刻。案例培训是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创新安全培训模式,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防范的重要意义,宣传效果明显,教育意义深刻。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字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培训的重要作用,在培训中使用典型案例,可以使培训更加科学化,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要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雪.现代培训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范委唐主编.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差距和对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杨文学主编.电力安全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观后感 篇四

根据公司安全月活动方案,项目现场组织员工观看《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通过观看各类因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不当导致的惨重后果,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带来的伤痛是无法挽回的。我想事故后每个人都会意识到安全有多么的重要,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往往又以各种原因及借口使自己或多或少地违背着安全的原则,于是事故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着,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恶性伤害也就成功上演。

安全生产的前提是遵章守法。我们要避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的发生,我们就应该从每一天的工作做起,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生产从一点一滴开始。职工工作在生产的第一线,现场环境复杂且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的前提下,在日常的工作中处理问题时,首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并时刻为自己他人敲响警钟、严把安全关,共同遵守好各项安全制度,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看完这一起起让人触目惊心的案例后,并结合公司近期发的一些不安全事件,员工结合视频及自身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日后工作中应当注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讨论:

小明:加强现场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升一线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多组织对典型事故案例及不安全事件的学习、讨论,从而吸取经验,避免同样事件的发生。

小谢:在日常工作当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严格按照作业流程作业;加强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在每次作业前,必须向工作班成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保证每位工作班成员熟知本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

小冯:现场应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使在场的每位员工了解熟知本场所存在的危险点及预防措施,严禁违章作业,工作不能麻痹大意。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小高:根据日常较为频繁的工作,组织相关的应急预案演练,使每位员工具备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应急处置流程,避免在出现事故时,盲目处置、盲目施救导致的二次伤害及事故扩大化。工作严格执行监护制度,杜绝单人作业。对新入职员工加强岗前三级教育及岗位培训。

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隐藏在各个不同的生产环境里,每个现场每个时刻都会存在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而我们生产在第一线,就应该立足岗位,从细节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遵章守纪,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对设备状态进行定时、定点、定项目的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通过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自身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真正做到班组安全平稳生产。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断累积安全生产知识,实实在在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5.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共) 篇五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一、火灾事故

1.2001年5月20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2.2001年11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3.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5.2003年5月31日,浙江中医学院实验楼发生火灾,随后发生轻微爆炸,实验室内堆放着乙醇、丙酮、食用醇等化学危险物品,周围其他实验室也有不少化学危险品,食用醇就有250kg左右,要是大火引爆这些化学危险品,后果相当严重。

6.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

7.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8.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二、化学实验类事故 1.封管事故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2.盐酸气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

事故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经验教训:

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

3.误操作事故

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它告诫我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实验台、工作台要保持整洁,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4.金属钠燃烧事故

2004年3月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王某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盆中。开始时反应较慢,不久盆内温度升高,反应激烈。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此时走廊上火势也逐渐扩大,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

事故原因:反应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氢气被点燃并引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

6.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篇六

典型的事故案例既可以给人警钟长鸣的教训,亦可以从中总结出应对的方式方法。永记这些案例的血的教训,剖析事故发生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案例一:

2001年1月26日,湖北武汉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需要招收工人,聘到该公司工作。金乐公司在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的情况下,即让刘丽及8名新聘工人上岗,并为他们颁布发了上岗证,约定试用期3个月,但未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当年2月3日下午,因与刘丽同车间的机床操作工张某不在岗,其机床无人操作,刘丽想多学些技术,在未经任何人允许和指派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张某的机床。操作时,因电表盒歪了,刘丽用左手去扶,机床将其左手轧成粉碎性骨折,致左手第1、2、3和4指缺损。经鉴定,刘丽左手损伤构成6级伤残,劳动能力部分丧失。

案例剖析: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场所的安全,我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向工人介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而且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介绍企业安全技术知识,如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过程、作业方法、危险设备、危险因素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同时还应结合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对工人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本案例中,刘丽应聘到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双方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为其办理了上岗证,且刘丽已上岗工作,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I关系。由于该公司违反《劳动法》及有关ll法规,没有对刘丽进行必要的岗前职业I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在实际生产中管理不严,监督不力,致使刘丽串岗操作而发生事故,造成伤残,应承担刘丽的工伤赔偿责任,并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罚。

案例二:

2003年7月15日,江西省某煤矿早班工人发现工作面顶板有危险,立即停止作业要求下班。尽管跟班区长不同意,工人还是坚持下班出井。然而在早班已发现危险的情况下,接着上中班的跟班支部书记仍对此不以为然,没有采取架棚措施,只拿一根长2.8米、直径不到10厘米的圆木立在浮矸上,顶着上部3米多高处一块重500多斤的大石头。工人看着这块大石头担心地说:“要是这块石头倒下来就不得了,要砸死人的!”结果中班工人只装了一方多矸石,石头就掉下来了,将年仅25岁的工人张某砸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剖析:这是一起拒绝危险作业保平安,屈从违章指挥演悲剧的典型案例。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员工享有以下安全生产权利:(1)劳动合同保障权;(2)危险有害因素知情权;(3)批评、检举、控告和建议权;(4)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权;(5)紧急避险权;(6)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权。在矿山井下,事故发生率极高,对矿山安全生产危害极大。本案例中,面对威胁矿工生命安全的同一险情,该煤矿早班工人能坚决抵制违章指挥,拒绝危险作业,保证了自身安全;而中班工人明知顶柱不牢,可能发生事故砸死人,却屈从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导致死亡事故的发生。在《劳动法》和《矿山安全条例》中都赋予工人拒绝违章指挥、拒绝冒险作业的权利。工人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自身安全。

案例三:

2002年4月9日,北京保利华房屋拆除公司正在进行北京一居民楼拆除作业。下午5时,该公司现场安全员来到施工现场告诉工程承包人“今天就干到这儿,可以下班了”。承包人在通知民工收工后,便与安全员等人离开了现场。由于拆除工程已接近尾声,第二天就可以完工,施工的8名工人看时间还早,就没有离开工地,而是继续作业。此时该楼的顶层已拆完,剩下的二、三层却未按规程从上往下拆,整个楼体中间被掏空,四面山墙勉强支撑着。8名工人准备用钢丝将楼的北墙拉倒。由于北墙南侧有两个与之垂直的走廊结构墙残壁阻碍墙的拆除,2名工人就分别在结构墙的内外两侧用重锤击打墙根,稍远处的2名工人拿着套好的绳索等待打完墙就拉绳子。北面山墙北侧的4名工人一边等待,一边捡地上的砖头,他们4人都没戴安全帽。下午6时20分,北面山墙“轰”的一声向南倒塌,墙根向北滑移,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的重大伤亡事故。案例剖析:建筑物的拆除工程最好采取机械化拆除,人工拆除危险性较大,保证作业工人的安全至关重要。国家在《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中专门设置一章,对拆除工程安全操作作出了十几条具体规定,要求施工企业在拆除作业前要制定安全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拆除时应从上到下按顺序进行作业,防止坍塌等等。本案例中,事故发生的原因看似是民工自己违章操作所致,实则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承包商未能履行必要的安全职责。屏工的违章原因在于承包商未能向民工到行必要的安全常识的宣传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民工的行为符合安全规范.《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第91条期定:拆除工程在施工前,要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期程。第94条规定: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司分发生坍塌。可见,承包商未认真落实勘除工程有关规定而造成了这起事故,列这起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案例四:

7.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篇七

20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化学工业飞速发展,化学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与此同时,由石油化学工业引发的重大、特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或破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

石油化学工业产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一次事故都可以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加以分析[2]。除此之外,从宏观管理角度上分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化学工业设施规划不当或其周围土地使用安全规划不当[3],所以一旦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事件,不仅危及厂内而且波及厂外,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严重的后果。

本文从安全规划的角度来分析典型石油化学工业事故,研究事故发生与安全规划与工厂布局方面等的关系,为石油化学工业安全规划提供依据。

2 基于安全规划的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本文选择国内外11个典型事故案例,主要从安全规划的角度来分析石油化学工业事故产生的原因,如表1所示。这些事故在规划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使用或储存的危险化学品数量、规模过大,与周边地区的安全距离不足、设施、装置之间安全距离不足以及危险设施布局不合理等,可以用图1所示的鱼刺图来表示。

2.1 危险品数量超过许可范围

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导致了对原材料、燃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中间产品和成品的生产量增加,贮存量也大大增加。当这些危险化学品的数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就成为重大危险源,潜在的危险性就大。

例如,英国弗里克斯保罗事件与该厂储存过多的危险性可燃物质有关[7]。该厂经过许可的危险物质储存量是32m3石脑油、6.8m3汽油,但该厂事故当时的储存量为1500m3环己烷、300m3石脑油、50m3甲苯、120m3苯、2046m3汽油,大大超出了允许储存的危险物质数量。危险物质储量大大超出许可范围是爆炸后造成连续10天大火的主要原因。

可见,石油化学工业企业有必要积极采取举措,控制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量和储存量,严格限制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数量、产生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的数量,使潜在的事故危害减小。这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危险设施与周边地区安全距离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原来处在离城区较远、与周围单位、设施及居民区保持较大距离间隔的石油化学工业单位,周围的安全空间被逐渐侵占,一些部门和单位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安全,这种现象致使危险设施与周边脆弱地区的安全距离越来越小。

例如重庆开县事故井场在选址时没有进行安全规划,在离气井500m的范围内有大量居民,例如罗家16号气井就在晓阳村村头,有的气井离村庄才几百米远,最近的只有几十米,并且在事故发生时,通信方式缺乏,井场附近的居民没有畅通的紧急疏散通道。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在建厂之初,厂区在主城区之外,附近并无太多居民;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渐渐接近厂区,厂区四周也迅速开发许多居民小区和学校、商场,天原化工总厂所在的地方也渐渐变成了主城区。这些事故都说明,随着城市发展,危险设施周边地区逐渐成为市区,使得工业设施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已留下了相当严重的事故隐患。

2.3 设施之间安全间距不够

在石油化学工业安全规划时,除了要考虑危险设施与周边地区的安全距离外,还要考虑危险设施之间的距离,使危险设施之间也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由于某个设施产生事故,将会引起附近另一个设施的事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事故不断升级、扩大。

设备间距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危险设施之间、生产设施与储存设施之间、危险源与生产车间、危险源与公共区之间的距离不足。

黄岛油库中各油罐间距较小,且储罐群与相邻港务局储油区紧密相连,实际储罐间距只有11.3m,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m。黄岛油库首先是5号混凝土罐爆炸起火,然后又点燃了与5号罐相距37m之外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罐,引起4号罐爆炸。炸飞的4号罐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m处的1号、2号、3号金属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泄漏。5号罐的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2、1号油罐的外泄油气,引起爆炸。

清水河特大事故中,仓库内化学危险品和食物仓库以及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施一起存储;平仓作为爆炸物品库,则库间距离和对外的安全距离,以及库区外主要道路的距离均不符合规定;平仓作为危险化学品库,每座建筑的占地面积和防火墙间的占地面积均不符合规定。

北京东方化工厂,由于罐区间距较小,石脑油罐区燃烧爆炸,引起乙烯罐被烧烤出现塑性变形开裂而突沸爆炸(BLEVE)事故;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火灾而引起的多次爆炸事故也与储罐间距较小有关。

危险设施之间安全距离不足是引起事故升级、扩大的原因之一,是事故多米诺效应的必备条件,因而石油化学工业在设计设施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危险设施之间的布局要符合相关规定,防止多米诺效应的产生。

2.4 设施布局不合理

设施布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为:控制室、管理区布局不合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布局不合理、可燃物与水源、消防用水供给、地形不合理、厂址与原材料供应地及最终用户的分布不合理等。

黄岛油库区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5.33km2,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两家油库分布在面积不到1.5 km2的坡地上。黄岛油库老灌区5座油罐均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临近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了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的要求,影响了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使生产区遭到破坏。

深圳市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无视规划布局,对清水河仓库区的总体布局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擅自将原清水河的干杂仓库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且把不相容的危险品一起储存。

英国弗里克斯保罗事故中,厂区建筑物、设备的配置不良,该厂控制室、实验室、办公室等皆位于爆炸中心点的附近,且控制室是小木屋构造,而并非耐爆结构,造成爆炸区附近被完全摧毁,人员死伤严重。在死亡的28人中有18人就是死于控制室内。这些事故都说明,设施布局不合理是引起事故和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部分城市中原有工业设施和厂房选址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已经留下了相当严重的事故隐患;另外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缺乏科学的土地使用安全规划,这些问题都是重大工业设施土地使用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 结束语

这些事故表明,危险物质数量过大、安全距离不足、布局不合理、规划不当是造成石油化学工业事故伤亡人数多、事故影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危险化学品数量过大是造成事故后果严重的直接原因;若与周边地区安全距离不足,则在发生事故时会对周边地区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危险设施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和布局不合理是造成事故扩大、引起厂内事故后果的原因。

因而石油化学工业重大设施的规划选址十分重要。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在建厂初期要充分考虑新厂的选址和周边地区的条件,使石油化学工业设施远离人口聚集地区;如果周围有脆弱目标,则在规划时一定要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把敏感人口搬迁到安全地区,使石油化学工业设施和敏感地区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疏散人群,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非典型案例 篇八

A5系列?我翻出脑海中去年秋天在北京金港F3赛道上与A51.6L接触半小时的残存记忆。那短暂的半小时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A5 1.6L的动力性、操控性非常符合家用轿车的定位,偏软的悬架不会让你在周末出游时候神经过分紧张,刚刚够用的动力性刚好让你可以从容在市区游弋。想和擦着你身畔飞驰而过的性能车一较高下?显然这样的想法会对你的驾驶技术提出过分的要求。

翻看着试驾日程表上的内容,我惊奇地看到了目前国内市场上所有中级主流自主品牌轿车的名字——A5、凯越,海福星,伊兰特,桑塔纳骏捷和比亚迪F3。有意思,也许我刚好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同一条路线上再对这些国产中级轿车做一次回顾。

试驾活动的路线是:北京丰益桥西侧的奇瑞诚信达展厅——早高峰期间拥堵的西三环——宽阔,畅通的京石高速——大兴区狭窄坎坷又崎岖的乡村道路,当然最后还有北京著名的十渡景区盘山公路。看起来路线有点复杂,不过几乎包括了每个普通家庭日常所遇到的所有路况。刚好可以让我全面感受试驾车型的各方面表现,顺便还能检查一下某些中级车经常遭受指责的缺点有没有得到改正。

在本次活动开始之前,已经有奇瑞公司的“内线”向我透露,所有试驾车型都将会在出发前加满油,随后在目的地附近的某个加油站测量油耗。就在胸怀勇夺“节油冠军”的理想下,我缓缓开上了拥挤不堪的早高峰期间的北京西三环。我最初分配到的车型是伊兰特,而且还是自动挡!无奈之下,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把右脚轻轻“放”在油门踏板上,尽量不去激怒前面那台“神经过敏”的变速器。

截至目前的一切都很顺利,我顺利地“哄骗”住了一台性格脆弱的变速器,让它以最高挡位匀速地溜达上了京石高速,接下来的高速路况应该会容易多了。30km之后,望着油表指针嗖嗖地往下掉,我不安地观察了一下所有3个后视镜——没有发生漏油事故。身边一辆举止欠妥的超速车辆贴着我的车右侧掠过,车里电台上同伴的声音也开始断断续续。好吧,我接受现实,不再觊觎什么“节油冠军”,我只要顺利到达目的地就满足了。

在接下来高速公路之后的乡村道路上,在工作人员安排车辆调换之后,我跨进了A5 1.8L的车门。说实话,车子刚刚走出去20m不到,我就喜欢上了它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奇瑞A5 1.8L使用的是其自主生产的ACTECO发动机。在2006年的“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中,ACTECO系列的2.0L发动机就曾让我们眼前一亮。而眼下我正在驱使的ACTECO1.8L发动机竟然在动力性和响应性上超越了2.0L发动机的水平。在随后查阅资料的时候,我才注意到这款ACTECO 1.8L发动机最大功率97kW,最大扭矩170Nm,而且在2000rpm时就可以达到155Nm(大约是峰值扭矩的90%)的淋漓快感。再配合清晰,干脆的变速器和重新调校过的悬架,我在去年对A5 1.6L的所有感觉彻底被颠覆。

平整、蜿蜒的十渡景区山道上,力度适中的方向盘向我准确无误地传达着地面的反馈,变得灵活起来的后悬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驱车的转向不足特点,敏锐的油门响应让动力呼之即来而不会带来恼人的顿挫感——我敢肯定,这是我开过的最具驾驶乐趣和操控性的奇瑞汽车。

我个人并不是很关心实际的测量油耗数字,不过为了满足大多数好奇读者的愿望,我还是亲自记录下了所有车型在经历相同路线、相同驾驶风格,相同路况之后交出的答卷,尽管这样的油耗测试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温柔体贴的奇瑞PR负责人虽然不会开车,但是明显感受到了现场人们对于A5 1.8L的惊喜和好奇,随后为我们组织了一场非正式的AutoCross(场地穿越)比赛。兴致勃勃的车队人员接下来就开始一场轮胎演奏的“音乐会”。

我可以负责任地下结论:如果这款发动机报名参加2008年度的“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它绝对会给现场的所有业界权威和评委一个大大的惊喜。

你的钱花在了哪里?(下)蝈蝈

作为汽车市场销售主力的B级车,其车型价格,配置的定位无不与竞争对手贴身肉搏。在我们所统计到的国产B级车当中,他们的“马力/价格”比值非常集中地分布在一个狭长的区域,价格在10—40万区间的几乎所有车型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马力/价格”定位。

让我们把所有价位上的不同车型进行马力的平均,作为这个价位上的“平均马力数值”,然后将不同价位上的这些数值连起来,就可以构成我们心理上的“性价比分界标准”。如果某个车型位于这条“标准线”的上方那就说明你可以用标准的价格买到更多的动力,我们可以将这一绿色标注的区域称为“优良区”。

相反,那些位于“标准线”下方比较远的区域,可以被称为“老年人专区”。在这一区域,比较柔和、舒适的车型也许更加适合中老年人的沉稳、从容气质。

在B级车的整体分布中,平均1万元人民币可以买到7hp的动力。当然,这和小型车13hp/万元的指标相差了不少。部分原因在于B级车已经脱离了AO、A级汽车残酷压榨动力的窘况,开始越来越多地注重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的渴求。

B级车整体平均、两极分化

在我们统计到的所有国产B级车当中,“马力/价格”比值最高的前3位依次是东方之子1.8L,东方之子2.0L和东方之子2.4L,得分依次为,14.08、12.70和11.77。从数据大小来看,东方之子其实更接近于A级车的平均水平,而且也再次突出了奇瑞系列车型“平民化”的大众车型路线。

如果对B级车再次进行划分的话,基本上可以将B级车划分为14—26万、26—32万和32万以上3种情况。在统计到的车型中,低于14万元的车型除了上面提到的3款东方之子之外,仅剩上海通用景程2.0L的13.78万元位于14万门槛以下。我们总结出的“两极分化”中较低端一极,正是由这4款车组成,代表了平民化,高性价比的入门级B级车。

而“两极分化”中较高端的一级,则有传统的豪华品牌(诸如奥迪、宝马等)品牌构成主力。以宝马3系,奥迪A4为代表的B级车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最大功率的要求,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注重优异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这些豪华品牌的“马力/价格”得分基本都位于平均线附近或下方,显然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归入“老年人专区”而应归把这些车型交给那些追求驾驶乐

趣和激情的消费者去享用(图1)。

在14—16万和26—32万这个家用B级车范围内,所有车型都平均地分布在中间线的位置,这也是B级车市场竞争激烈而导致的直接结果。我们所定义的“性价比”,帮助我们再次清醒认识到了市场状况的残酷。从以上这两点来说,我们定义的“性价比”确实给我们揭示出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主力B级车的详细对比

我们提到的“主力B级车”,不仅仅是指那些月销量占据前列的家用B级车,也包括读者经常发E-mail、写信来征求对比意见的直接竞争车型。

以日系3巨头丰田、本田和日产为例,他们各自的B级车主力分别是凯美瑞、雅阁和天籁。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凯美瑞2.0L和2.4L,雅阁2.0L,2.4L和3.0L,以及天籁2.0L、2.3L和3.5L进行对比(图2)。3个品牌均有2.0L车型,而雅阁和凯美瑞这两个死对头的2.0L车型以相同的最大功率和厂方指导价格难分伯仲,相比之下,天籁的2.0L车型就要稍微差一些,每1万元仅能买到6.48hp,远比雅阁和凯美瑞的7.43hp要低。而在2.3L和更大的排量上,天籁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丰田凯美瑞和本田雅阁。

此外,相对使用相同发动机的一汽奔腾2.0L、2.3L和马自达62.0L、2.3L,由于奔腾的定价要比马自达6低一些,因此两款奔腾车型的性价比都落在“平均水准”之上,而马自达6仅仅落在了“平均线”上不过性价比依然超出日系3巨头的2.0L主力车型。

除了奔腾之外,在14—32万元范围内,最值得赞扬的就是南汽名爵MG7的1.8T车型、东南三菱戈蓝的2.4L车型和北京现代的SONATA御翔2.0L,每1万元人民币对应的动力分别是9.36hp、9.21hp和8.78hp,远超其他的B级车。

最富激情的豪华车

比B级车再高一点的区域,则是一些不折不扣的运动车型,他们已经将豪华型与运动性难以区别地结合在了一起,比如克莱斯勒的300C和别克林荫大道。

在性价比上,以300C、林荫大道和天籁3.5L为代表的“草根阶层”完全战胜了Volvo,奥迪和宝马等知名品牌。尤其值得赞扬的是克莱斯勒300C:2.7L的300C不仅价格平易近人,而且动力性能也超过了帕萨特2.8L和别克君越3.0L等强劲对手,3.5L的300C最大功率甚至超过了久负盛名的日产VQ35发动机(装配于天籁3.5L车型),5.7L的300C则以约100hp的巨大优势将其他所有国产B级车甩在了身后。这样一来,300C的所有车型都分布在了“优良区”,成为豪华车市场名副其实的运动派。

豪华品牌的差异化

如果再把价格更高的C级车也纳入考虑范围,那么在比较这些车型“性价比”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用户对于豪华车的其他需求。

在上面列出的3家传统豪华品牌中,奥迪在35万以下和50万以上范围,完全超越其他两位对手为我们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动车型。在35—50万范围内,最具“性价比”的无疑是宝马的325i,每1万元人民币可以买到5.14hp的动力和精准的操控快感。而奔驰的E级车则在我们的评比当中,只能以完败的结果来面对奥迪和宝马,在总体评比的倒数5个席位中牢牢占据其中的4个。

SUV的未来之路

SUV车型作为当今汽车市场的一个另类,几十年来为我们提供了超越普通家用车的便利性,实用性和舒适性。而在以“性价比”考察这一系列车型的时候,显然不能把它们和普通家用车放在一起。

我们收集了国内主流国产SUV的性能、价格数据,把这些数据全部绘制在一张图表上之后,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图3)。

目前市场上的国产SUV出现非常极端的分化现象。在10—25万价格区间,绝大多数的SUV在这一狭窄的空间上展开了激烈厮杀长城哈弗,奇瑞瑞虎吉普2500等品牌以综合较高的性价比名列前茅。随后紧跟的就是现代汽车的圣达菲、途胜、特拉卡本田CR—V和三菱欧蓝德等城市型SUV他们的价格区间已经彼此有了很深的互相渗透形成交错的激烈竞争局面。以上这些SUV的“性价比”也大都在6.9—10.4hp/万元之间。

在25—40万元的价位上国产SUV出现了一个“断档”的真空地带。而即使是在40万以上,也只有三菱帕杰罗,丰田陆地巡洋舰等少数SUV可供选择。这一类的SUV都强调很实用的越野性能,因此都刻意提高车子的扭矩输出而不是功率输出,因此它们的“马力/价格”得分排在了国产SUV集团的最后排。

国产SUV中动力最强劲的丰田普拉多4.0L其马力,价格“得分也仅有5.27hp/万元。售价最高的丰田陆地巡洋舰4.7L,最大功率仅仅比普拉多4.0L少了约5hp,可“马力/价格”得分仅仅为3.69hp/万元,在所有国产SUV中位列倒数第一。这说明,陆地巡洋舰在最大功率之外的其他地方必定有着全面而出色的表现。

你的车有多安全?(3)

“最安全的因素在于驾驶员”,直到今天我仍然坚信这句行业内广泛流传的至理名言。当然这句话并不是否定科技进步的重大作用,它只是希望我们避免卷入任何可能的交通事故可悲的是国内的交通事故依然每年吞噬掉超过10万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交通事故,如何尽量减轻事故的损失并保护事故人的生命,逐渐成为压在汽车制造商肩头的重担、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各大厂商也的确投入了很大的财力和精力来保护车内的乘客不受伤害。

在2007年11月期的《科技》栏目中,我们已经对车内乘客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中可能遇到的威胁和车辆损伤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而在实际的交通事故当中,伤亡率最高的不是车内的驾驶者或者乘客而是毫无保护措施的非机动车和行人。

随着C—NCAP等新车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国外的类似机构已经早早地制定并执行行人保护相关的法规,EURO—NCAP等走在新车评价体系前沿的机构已经推出比较完善的测试方法,来评价新车对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呵护。下面的篇幅,我们将深入探讨行人在面对“钢铁行驶机器”时面对的威胁,并且对现有的行人保护措施进行评价。

行人保护

为了规范汽车的设计、生产、使用的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损失,各国都制定了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如美国的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和欧洲法规(ECE和EEC)。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如强制性安全法规。相比之下,一般人对汽车与行人碰撞的保护却知之甚少。

国情不同,汽车安全研究的侧

重点也不同,美国的道路设施比较好,车、人混杂的路面比较少,车速比较高,发生事故时车内乘员受到伤害的比例比较高,因此就比较注重乘员保护方面,而欧洲由于汽车撞行人的事故比较多,则比较注重行人保护。例如欧共体指令74/483/EEC就规定了检验汽车前部的行人安全性能的实验方法,是目前较为系统的行人保护法规。

欧共体的74/483/EEC指令于1998年生效,最初仅适用于新车定型试验,并从2001年10月推广到适用所有上路车辆。该指令涉及到检验汽车前部对行人安全性保护装置的试验方法,要求检验所有参与车辆与行人之间可能发生碰撞的部件,主要检验项目有

a)行人小腿模拟撞击保险杠

用13.4kg的冲击锤模拟人的腿,冲击锤由两段刚体组成,中间用可变形的金属棒连接,代表膝关节。小腿自由飞行至少700mm后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垂直撞击车辆前部保险杠。要进行的3次试验,第一次撞击保险杠中间的1/3区域,另两次分别撞击两侧的1/3区域。要求膝部弯曲角不大于15°、剪切位移不大于6mm,小腿加速度不大于150g。

b)行人大腿模拟撞击发动机舱盖前缘

用10—15kg的大腿冲击锤以20—60km/h速度(具体数值由发动机盖前缘高度,保险杠突出量和保险杠高度因素确定)撞击发动机盖前缘3次,一次在中间的1/3区域,另外两次分别在两侧的1/3区域。要求冲击力不大于4000N,碰撞弯矩不大于220Nm。

c)行人头部模拟撞击发动机盖

分别用代表儿童(2.5Ka)和成年人(4.8kg)头部的冲击锤进行试验冲击锤40km/h速度沿与水平线呈65°(成年人)或50°(儿童)的方向撞击发动机盖上表面确定的范围,要求头部损伤指标小于100。

在我们国家,随着道路设施的完善和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行人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率也在不断攀升,行人伤亡的绝对数目已经到达触目惊心的程度。作为国内权威的新车安全性能评价机构,C—NCAP已经较好地完成了对车内乘客的威胁测量任务,对行人保护措施的强制性国家法规也将在近期出台。那么,什么样的汽车对行人的威胁程度最高呢?

血肉与钢铁的较量

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和重要象征,汽车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道路上毫无保护性措施的行人带来直接威胁。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C—NCAP目前仅仅关注车内乘员安全性的做法确实存在局限。只有在新车评价体系中加入“行人保护”方面的标准才能算是全面地履行“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

同样按照我们惯用的分类标准,让我们把汽车分为微型车,中级车、高档车和SUV(MPV的安全性特点与SUV类似) 来分别研究它们对行人构成的潜在威胁。

微型车由于车头普遍较矮,前保险杠一般和成人的小腿处于同一高度,而和儿童的大腿高度大致相同。在与行人发生正面碰撞时候,较软的前保险杠可以很好地吸收掉碰撞能量将能量均匀地分布在成人的小腿或者儿童的大腿上,对腿部造成的伤害并非很大。但是,如果不幸是行人的膝盖撞到了前保险杠上经过缓冲后的能量还是能对脆弱的膝盖构成严重的威胁。

在微型车的前保险杠之上,是整个车头处硬度最高的散热器等部件,大概和成人的大腿或者儿童的胸部处于一个高度上。在40km/h的碰撞速度下,基本上不会对成人造成致命的威胁。即使儿童的胸部与微型车的散热器碰撞,也很少造成严重的事故。需要指明的是,如果儿童在胸部与汽车碰撞之后,身体滑入车底,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成人在和微型车碰撞之后,虽然腿部的伤害很难威胁生命安全,但是头部却会直接砸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根部附近。而这个部位一般都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因此会对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也是国外的EURO—NCAP在汽车发动机舱盖上标注不同区域硬度的主要原因。

中级车和高档车对行人的潜在威胁与微型车类似,但是由于车头高度有所增长,行人的膝盖有更大的几率撞到坚硬的头灯部位,而头部更可能直接砸在发动机舱盖上。对儿童来说,卷入车底的概率也比微型车更大。

与此同时,中级车和高档车由于车头尺寸更大,可以在发动机舱盖部位设计出较多的吸能部件。例如,雪铁龙C6就在发动机舱盖上设计了弹出装置 当车子检测到与行人发生碰撞后,发动机舱盖可以自动弹起一定高度,为行人的头部提供更多的缓冲吸能空间。

相比之下,SUV就是所有行人的梦魇。坚固的车身、毫无吸能部件的底盘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将碰撞中的能量几乎全部输入行人脆弱的身体里。即使是Volvo XC90这样以乘员安全性著称的SUV,在EURO-NCAP碰撞中也只能得到两颗星的评价。以运动性和舒适性闻名的路虎发现3,也只能得到1颗星的尴尬结果。

远离事故

在汽车诞生之后,人类的日常活动范围扩大了数十倍。随之而来的交通意外也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好在有C—NCAP这样的独立评价机构,让我们可以不用了解那么多的专业汽车知识,可以直接查阅他们的结果来为自己的选择提供参考。

NCAP诞生的几十年,也是汽车安全技术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侧面安全气囊,安全带预紧装置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奔驰为代表的行业领袖更是推出Pre—Safe系统将汽车的门窗,头枕,方向盘和气囊等部件整合到了一起为车内乘客提供奢侈级的防护。

最后,让我们再次牢记一句话:“没有最安全的车,只有最安全的人”。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才是避免交通意外发生的最佳途径。在此之外,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牢记一点时刻系紧安全带。从全球范围的统计数据来看,它可以为你化解交通事故中超过70%的威胁。

年轻人的目光“焦点”Ric

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年轻时尚,青春运动的气息与谈吐间沉稳的性格,正如他选择的座驾福克斯一样充满着动感活力,让人耳目一新。原以为是福克斯卓越的运动性能征服了眼前的这位车主,但通过深入的采访,我才发觉其实他选择福克斯的理由远不止这些。人与车活力与稳重的台二为一,才是对他与车关系的最佳诠释。

AS:你的福克斯是哪款车型?

王先生:我买的是排量1.8L的手动三厢福克斯,一转眼都4个多月了。

AS:为什么选择福特福克斯?

王先生: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福克斯的性价比很高。买车之前,我对比了几款车型,在相同的车型配置上,福克斯的价格要便宜一些,我觉得很超值。

再有,福克斯的外形非常动感,车身设计时尚新潮,西方文化的那种设计风格比较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线条感很强,打破了原有车型方方正正的样式。

我知道很多人选择福克斯都是因为喜欢它的外型,说实话,这个外型我也很喜欢。但我觉得一款车仅仅外型漂亮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质。比如安全、质量等等。福克斯的安全性也很好,碰撞测试的5星成绩让人非常放心,在实际的驾驶时也能够体会得到。比如车门很厚重,关门时浑厚的“砰砰”声像豪华轿车,这说明车子是真材实料。我的一些亲戚朋友也有很多人买了福克斯,大家都觉得不错。

AS:福克斯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王先生:我特别喜欢福克斯的中网造型,也就是进气格栅那里,它跟车身的配合非常协调。而且从正面看,动感的样式很像赛车的设计,让我百看不厌。还有就是操纵感,对比朋友的车型,我觉得福克斯特别的灵活,开起来特别顺手。尤其是出去郊游时跑山路时,方向盘有指哪打哪的感觉,非常爽,颇有些赛车的感觉。

AS:在这4个月的驾驶中,有什么实际的体会和感受?

王先生:在驾驶时,福克斯的驾驶视角很直观,视线清晰。而且车身稳重,扎实,跑长途的时候160km/h的速度也很稳,没有轻飘或者抖动的情况。当然也包括刚才提到的,福克斯那种特有的控制感觉,得心应手,就连倒车时也是这样。还有很多人都认为美国车废油,但是实际驾驶中,一般在8L/100km左右,夏天开空调的话,车内的行车电脑显示平均油耗为8.4L/100km。

AS:成为一名福克斯车主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上一篇:2023年陕西省考面试真题下一篇:阆中市档案局2011年工作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