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2024-11-02

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精选8篇)

1.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感受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感悟“法布尔精神”,学习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的求真精神。

3、品味他朴素、幽默、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

4、引领学生走入昆虫的世界,感受昆虫世界的异彩纷呈,唤起学生对自然和自然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体会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感悟“法布尔精神”。

2、学习法布尔朴素、幽默、富有诗意的语言。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将其制作成幻灯片。

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和相关的点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却自始至终坚忍不拔地进行着自己的昆虫研究。在人生的92个春秋中,他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就是为了一个“真”字。他是谁?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创始人”的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他的昆虫世界做一次旅行,看看会有怎样的发现。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师生通过屏幕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法布尔和《昆虫记》的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79年~19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出《昆虫记》10卷。他的那种不知疲倦的观察与研究,被世人誉为“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尔用朴实、清新的笔调,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大敌,蜕变、繁殖。语言朴素,描述真实,对生命充满敬畏,睿智的哲思时时闪现。法国文学界对其的评价是:“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有关对法布尔的评价:

法国文学界尊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

查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赞誉法布尔是“罕见的观察家”;

雨果:“法布尔是描写昆虫世界的荷马。”

罗曼罗兰:“法布尔是我最崇拜的法国人之一。他在观察昆虫上体现出来的天才即充满激情的韧劲,给我带来的愉悦不亚于任何艺术杰作。”

鲁迅:“单为在校的青年计……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现在要Brehm的讲动物生活,法布尔的讲昆虫故事似的有趣。”

(三)、分析讨论,解读作品

1、生活中常常为人们所厌弃的犀粪蜣,在这位毕生都致力于昆虫学研究的法布尔看来,是怎样的一种昆虫?想想是什么使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趣味无穷?

--在作者眼中,犀粪蜣是一种具有高尚品德的昆虫。它们生性干和、温情,工作勤奋,对配偶忠诚,对家庭有责任感。它们是如此地富有灵性,以至于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他的描述中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和激情。这种生趣源自他对自然的热爱,源自他对昆虫世界的热爱。当他与那些生动活泼的昆虫朝夕相处时,它们就成了他的家人和朋友。《昆虫记》是作者以真诚的心写成的真诚的作品,真实地传达出法布尔时生命的关爱和尊重的敬畏之情,对白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赞誉法布尔是“罕见的观察家”。结合课文,通过法布尔对犀粪蜣的观察,说说你对达尔文这句评价的理解。

--为了了解犀粪蜣的洞穴,他亲自动手挖掘;为了了解犀粪蜣是否忠诚,他不厌其烦地实验:为了了解犀粪蜣的生长历程,他积年累月地观察。他毕生恪守“事实第一”的首要原则,把科学工作的实证精神发展到极其严谨的地步。正是这种细致的观察,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法布尔赢得了达尔文的赞誉

3、观察是日复一日的,还要反复实验,有时甚至需要做苦功。想想是什么支撑着法布尔始终如一地从事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

--是对科学真理的挚爰。正是这种爱,给了他把昆虫兴趣变成昆虫学事业的勇气和力量。法布尔-生致力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长年累月地观察那些极为普通的昆虫,并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

4、你怎样看待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认为“法布尔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敬畏生命,就是平等地看待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事实上,法布尔是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的,这也是他的作品充满人情味的原因。二是求真,就是一种细致观察以探索真相、追求真理得胜科学精神。

5、法国作家雨果称赞法布尔是“描写昆虫世界的荷马”,结合课文的语言,谈谈作者在描述犀粪蜣时体现出怎样的创作风格?

--法布尔描写犀粪蜣的“忘我劳动”,“没有因为春天的到来而陶醉”,“为了家庭的未来而鞠躬尽瘁”,充分表现出其语言幽默风趣而又富有诗意的特点。

(四)、归纳总结

“文明”常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至尊的主人,那些“穷亲戚”只是弱智的低等族类,我们有权力决定它们的命运。是法布尔引领我们走进昆虫的世界,让我们最终明白:在这个世界,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只有学会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类才回有光明的前途。

(五)、作业

1、阅读法布尔的其他作品,深入体会其作品的风格和精神内涵。

2、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为大家生动地介绍你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六)板书设计

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自然的热爱

平等的观察视角对生命的敬畏

“法布尔梢神”

奇妙的昆虫奥秘细致地观察

详实的习性细节执着地探求

惜缘

[犀粪蜣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2.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二

一、写作内容探究

(一) “写作导引”探究

教材“写作导引”告诉学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并指出,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应注意一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观察是写作的“铁门限”, 写作就是写生活。

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不外乎4点:1、名称变化。在小学阶段, “新课标”把这个内容称之为“写话”和“习作”, 现在称之为“写作”, 目的就是告诉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增加, 教材对这方面的学习也有了更规范的要求。2、观察生活是“写生活”唯一正确的途径。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就是记叙内容抽象笼统,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就是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使记叙的内容生动逼真。需要强调的是,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 更要用心去“感知”。3、只有观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观察有助于思考, 人们在观察时, 总是在脑子里进行排列组合,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 才能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才会产生“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冰心《荷叶母亲》) 这样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4、观察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基础, 无论写作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都必须牢牢遵循观察这个基本原则。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

(二) “写作实践”探究

教材“写作实践”中的3个题目, 其实是两个方面: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和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比作室, 那200字左右的写作片段则是入“室”的“堂”。从内容上看, 200字可以写花草树木, 写作题材较为宽泛, 而两个500字的作文都是写人;从目的上看, 花草树木是练笔, 写人是综合能力的展示;从作用上看, 200字的写作片段是为写500字的作文服务的。仔细揣摩, 我们发现两个500字的作文也各不相同:第二个题目要求写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 写一个相识瞬间;第三个题目要求写父母亲人对自己的关爱。通过比较这些不同, 我们发现, 写作实践的3个题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也是“新课标”中“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精神的具体体现。

总之, “堂”是“室”的基础, “室”是“堂”的提升。

二、教学策略研究

(一) “写作导引”教学策略

教材“写作导引”中1、2自然段可由学生阅读、讨论并归纳,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谈谈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教材3~7自然段比较重要, 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观察生活”这部分, 无论教师讲述还是学生合作探究, 效果都不会很好, 因为这一问题过于抽象。教师不妨在课前先安排学生收集戴嵩画《斗牛图》的故事, 课堂上让学生讲述, 这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 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画画需要认真观察, 写作也如此;写作就是写生活, 要写好作文, 就要认识生活;有时由于缺少观察, 不了解生活, 名家也会闹出笑话。

“感受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品读 (不是朗读) 《散步》这篇清新优美的散文, 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认真默读课文, 然后找出文章记叙要素 (时间———初春的一天;地点———田野里池塘边的小路上;人物: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孩子;事件:散步) 。品读课文的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散步这件平常的小事中表现出的浓浓亲情, 之后由学生合作探究, 总结本文立意选材的技巧———以小见大。最后, 教师再适时点拨。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选取生活中看似平凡而实则韵味深刻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自己的习作结尾处可以仿照课文提炼出蕴含哲理的一两句话。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一内容, 教师可对学生讲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小故事。例如,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他之所以成功, 写的就是他“自己熟悉的生活”———山东高密“东北乡”;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朝花夕拾》写的也是作者熟悉的生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的就是自身的经历, 所以真实可信, 动人心魄……通过这些小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 只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才会有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不会空洞、思想贫乏。

总之,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出发点。

(二) “写作实践”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 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语) 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思维方式大多对事物还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教师不妨采用举例法, 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举例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写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认真甄选;2.举例既可是全文, 也可是重点段落;3.举例的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

如“写作实践”的第一个题目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这个片段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写自己眼睛观察到的事物, 而不是凭空想象拼凑的内容。教师可举下面甲、乙、丙3段文字进行对比, 让学生谈感想。

春天到了。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每到春天, 万物苏醒, 到处都是万紫千红, 充满了生机。

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世界。草地上, 马路边, 公园里, 处处都可以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 红的、黄的, 各不相同。春天不但植物是多彩的, 人们的衣服也是花花绿绿, 显得潇洒万分。

春天更是动物们的天堂。小河身上那厚厚的冰融化了, 发出潺潺的流水声。鱼儿在河里自由地游着, 只见它们摇着尾巴, 一会儿游到这儿, 一会儿游到那儿, 欢快极了。在春天, 不仅鱼儿高兴, 鸟儿也很愉快。只见它们扑腾着翅膀, 嘴里还不停地放出叫声, 好像在说:“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在学校的小花园里, 我也发现了春天的足迹。干枯了几个月的树木终于又有了生机。梧桐树的枝头已挂满了嫩绿的树叶, 瓜子黄杨上也长满了新的芽苞, 云南黄桉的枝条上已簇拥着层层金黄的颜色。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垂柳了, 那随风拂动的枝条荡漾在水中, 轻轻地画着一圈又一圈的水纹。

正是早春时候, 到处都生机勃勃。譬如, 我们小区的草地, 虽然还没有绿油油的一片, 像地毯似的覆盖着大地, 但那黑褐色的泥土里, 小草们分明已经探出了它们嫩绿的小脑袋, 尽管若隐若现, 尽管他们的数量像星辰那般稀少, 但远远望去, 还是能让人感到春的脚步。

我们来比较这3段文字, 甲文虽然也写了花草鱼鸟等具体事物, 语言也流畅, 但文章写的是书本上的春天, 是别人眼里的春天, 是拼凑出来的春天, 所以是概念化的春天;而乙、丙两段文字则是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后, 描绘的自己亲眼看到的春天。这样的春天才是自己的, 才是形象生动的, 才是有生命力的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这3段文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 然后再去写这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实践”的第二个题目, 是写一位升入初中之后新结识的老师或同学。完成这个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写好“瞬间”这部分内容。那如何写好“瞬间”呢?写人的文章, 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具体要求如下:1.肖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 也就是人物的音容笑貌、身形服饰、表情姿态的具体描写。因为人物的生活经历总要在人物肖像方面留下痕迹, 人物的思想意识也总会在肖像方面有所流露。因此, 在人物塑造上, 我们应抓住人物肖像的细节特征, 加以描写和刻画。这样才能既绘其形, 又传其神, 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当然描写人物外貌, 不可泛泛描写, 一定要抓住特征, 要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风貌。2.动作细节描写。人的所作所为甚至一举一动都是其思想性格、情感心境的表现, 绝没有凭空发生的。所以, 写人的作文, 必须重视对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 这也是构成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3.语言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 是人物语言描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描写人物的语言能揭示人物的个性、性格和情态等。一篇好的文章, 这些细节描写的各个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鲁迅在写与藤野先生相识时, 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相识瞬间”。写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 戴着眼镜”“穿衣服太模糊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肖像细节) ;“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动作细节)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语言细节)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 一位生活简朴、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由此看来, 写好了“瞬间”这部分内容, 再加上开头、结尾, 以及相关内容的延续和补充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

“写作实践”的第三个题目, 要求从家庭成员中选择一位给你留下美好记忆的人物进行记叙。写好这个作文可引导学生利用《秋天的怀念》和《荷叶母亲》两篇课文作范文, 可借鉴这两文中任何一种写法。如借鉴《荷叶母亲》,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品读课文《荷叶母亲》, 要求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中什么事物曾触动了自己的情思, 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 触动自己的“物”是否与自己生活中的什么情景相类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把记叙要素交代清楚的基础上, 重点描写自己选择的“物”的特征, 并把自己抒发的感情有机地融合在叙述之中。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 可以提醒学生描写事物时要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传神。用课文作例文的好处:一是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二是减少教师课外搜集资料的劳苦;三是更为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

3.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三

1.通过学习了解丰子恺的写作风格,体会他对儿女的那份爱。

2.通过分析重点的词句,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3.体会作者为什么在给孩子们赞美时要表达作为成人的悲哀。

4.掌握“憧憬、鞠躬尽瘁、考妣、龌龊、藤榻、抱怨、妥协”等一些词语。

5.学习第二人称的写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体会孩子的率真及作者给予这种率真的赞美之情。

2.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父爱。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赞美孩子的率真时表达的对成人的悲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受人景仰的现代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一个把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一个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父爱。

二、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合作朗读课文,解决如下字词:

憧憬 鞠躬尽瘁 考妣 龌龊 藤榻 抱怨 妥协

初读课文后,你一定会为丰子恺在文章中表现出的对孩子的爱所感动,那么,这位富有爱心的父亲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成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作家。

三、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20世纪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回杭州,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四、赏析课文

1.了解了作家之后,我们再速读一遍课文,首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文章通过一系列新奇有趣的事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注,你能把这些事列出来吗?最好每件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些事都发生在他的哪些孩子的身上?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阿宝 给凳子穿鞋子。

软软 拿爸爸的长锋羊毫。

详写的是瞻瞻,这样详略得当,突出了较小的孩子瞻瞻的可爱。

2.这些事情的叙述,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感?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纯真直率的赞美。从“憧憬”一词就可以看出来,以“憧憬”开头,以“憧憬”结尾。表达对儿童真性情的赞美与热爱。说明作者也是这样一个率真的人。那么作者“憧憬”的是什么样的孩子的生活呢?下面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3.作者“憧憬”的是什么?

他认为孩子值得佩服,做事全力以赴,真率、自然、热情。

他认为孩子最富有创作力。

他认为孩子的世界最广大。

所以,他对自己呵斥孩子、夺脱孩子,感到愧疚。连该给孩子们打的预防针,都觉得是一种残忍。由此可见作者对孩子的爱。作者更害怕孩子长大后会像所有大人一样失去从前的纯真。

4.作者这样爱他的孩子们,又为什么两次提到“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

到他的孩子们都能理解他的话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就都长大了。成人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这样就必然会慢慢失去纯真。作者既不愿自己失去纯真,更不愿孩子们失去纯真。然而,孩子们又必须长大,这就是无法改变的悲哀。当然,人长大并不意味着要失去纯真。这无疑也是对人们真性情的呼唤。读者当有此感受。

作者这里提到的“悲哀”,相信对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也是一个告诫,不要因为成长而失去纯真。

5.这是丰子恺给自己的画集写的序,想一想,为什么他不在序中介绍他的画集,而是写了他的孩子们?

因为丰子恺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们,于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中,孩子自然成了他的模特。他的画大部分以孩子的生活为蓝本,可以说这本画集是孩子们的生活写照。作者通过自己的画留下对孩子的童年时美好生活的回忆。所以,他的序仍然以孩子为主题,作者在序中尽情表达对孩子们的赞美,对童真的热爱和依恋。这也正是对美好生活的依恋。正如作者所说的:“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在他的心目中孩子和艺术是等同的,所以,在这本画集的序里,他仍然在尽情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6.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作者采用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仿佛是与孩子们直接对话,显得更亲切、自然。

五、口语表达训练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有一个可爱的童年,而你童年的点滴趣事恐怕也都来源于你父母的讲述。能否以你父母的口吻,讲述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童年趣事?

(同学之间交流)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展示丰子恺的作品,做成课件或办成小报皆可,在班级为同学们讲解自己心目中的丰子恺。

惜缘

4.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四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神话。神话常用哪些创作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神话。

--想象、夸张、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二、读了两则神话后,说说盘古和女娲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肯定学生合理的评价)

盘古是一位有着超凡神力的巨人,他有开天辟地的神勇,又与天地同生,并以身躯化育万物,是死而不已、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神话英雄。

女娲是上古先民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塑造的一位勇敢智慧的补天女神。在这段神话传说中,女娲与“火”斗,与“水”斗,与“猛兽”“鸷鸟”斗,与“水怪”斗,同时她改造天地,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异常雄伟的气魄。女娲形象正是上古先民积极征服大自然的可贵精神的象征。

三、指导学生用现代汉语改写文言神话的方法。

精读下边的材料,与课文进行比较,总结改写神话的主要方法。

材料:

盘古开天辟地

袁 珂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改写的方法:

1.要认真阅读原文,对原文的思想、情节、人物等细加揣摩,准确把握,抓住它的基本内容,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想象,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并确定改写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可以在原著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

2.要注意详略得当,一般内容一带而过,而重点内容要详写,加以细致描写。

3.把文言改成白话,文言文的语言精练、不易理解,甚至一字多义,因此在改写时不但要注意它的连贯,还要注意改写的意思不要与原意有差错。叙述故事情节要完整、连贯,可加上过渡的语句。

四、布置作业

改写《女娲补天》。

5.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五

1.艾青

艾青(1910~),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艾青笔名的由来

艾青的弟弟蒋海涛曾提及艾青笔名的来历,他说:“1979年我为了编写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艾青专集》,住在北京史家胡同我大哥(艾青)家里,看到了在《长春》上发表的李又然同志写的文章。这篇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在巴黎时与 艾青交往的情况,也提到了艾青这一笔名的来历。李又然说:艾青在“蒋”字上打了一个叉,露出草头成了“艾”字;“青”字呢?因为艾青是十二月生的。“艾”字的来历与许多资料谈及的比较符合,但他把“青”字的来历搞错了。因为艾青是农历二月十七出生的。还有人问,有的材料上说艾青两字也是海澄(大哥原名蒋海澄)两字的家乡土音的谐音,对不对?我想,是有关系的,家乡人称海澄发音和艾青相近。

3.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是台湾名气较大的诗人。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在台湾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艾奥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台湾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20世纪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先前的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很多读者知道余光中这个名字,便是因为这首著名的《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做“乡愁诗人”。其实,余光中除了创作《乡愁》之外,其他主题的创作也相当可观,而且半

21世纪以来,他始终是“左手为诗,右手为文”,堪称才情丰富与思考深邃并具之人。

4.作家在线--余光中草堂“朝圣”

9月8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来到成都的杜甫草堂,祭拜“诗圣”杜甫后,在草堂的唐代遗址前认养了一棵“诗人树”,并为树旁的 《乡愁》石刻碑揭幕。

据成都市文化局官员张经智介绍,余光中 是在杜甫草堂里认养“诗人树”的第一人。随后,余光中在大雅 堂题诗留名,并现场签售《余光中经典作品》。

下午,余光中在藏经楼作了题为《诗歌成都》的讲座,四川诗人流沙河、柏桦和50多位听众听取了讲座。

二、《我爱这土地》的相关资料

1.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8年的武汉,此时的诗人,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阅历,无论是社会的动荡,民族的危机,还是民众的苦难,都给过或正在给着诗人以强烈的震撼,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直关怀着、思 考着这片国土的诗人,此时对土地的理解更深刻了,对土地的感情更浓烈了。诗人出生在金华农村,从小就对南方的土地有着血肉一般的情感。而后,随着生活的颠簸,诗人到过上海、常州,又到过山西、陕西,深深地为北方的土地所感动。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该如何对待这片土地呢?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这浓烈的情感,凝聚成了《我爱这土地》。

2.艾青诗独特的意象与主题(钱理群)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我们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我养我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因而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艾青 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的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最真切的诗情都是献给中国的农民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大堰河”,作者说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而她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的。这样的描述是来自生活的,但同时又赋予了“大堰河”以某种象征的意义,简直可以把她看做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作者在描述“大堰河”的命运时,所强调的依然是她的平凡性与普遍性:不仅她的欢乐是平凡的,就是她的苦难也是平凡的,普遍的。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地母亲、生命的养育者 的形象:沉默中蕴含着宽厚、仁爱、纯朴与坚忍。这样,在艾青的笔下,“大堰河”成了“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多重意象的组合(与纠结)。这首诗可以看做是艾青的诗的宣言书:他至高无上的诗神是养育了他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普通人民,他(她)们的生命存在。在以后的诗里,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于是,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光凝视着你,看你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乞丐》),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震撼着读者的灵魂。诗人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的血液”(《复活的土地》)。随着历史的前进,诗人终于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云从东方来,天下雨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雨洒着冀中平原”“到处都淋着雨水,到处都好像在笑”(《春雨》)。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说过: “凡是能够 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正是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这一时期写得最好的光明颂是《向太阳》与《黎明的通知》。《向太阳》全诗九节,共分四个段落。一至三节,“我” 从昨天来:“昨天”我生活在“精神的牢房里”“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为无止的噩梦所纠缠”--这是对旧中国人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四至五节,正面唱出了太阳之歌。这是“现代化城市”里的“太阳之歌”,诗人所要追求与表现的是现代化社会的新的理想,因此,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六至七节,歌颂“太阳照耀下”的抗日解放战争新时代里,祖国山河的苏醒与人的新生。诗人着重抒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伤兵、少女、工人及士兵的形象,写出了他们新的精神面貌。八至九节,转向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在新时代里灵魂的改造:与寂寞、彷徨与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 阳,走向新生活。这首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 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黎明的通知》则是以一个更加乐观、明朗的调子宣告着新的时代的来临:“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在这里,诗人正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与理想世界的呼唤者。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

三、《乡愁》的相关资料

1.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领域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谈起《乡愁》的创作,余光中说:“当时我离开大陆已经二十多年了,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写完了全诗,因为那种浓浓的乡愁在心中已经二十多年了!”

2.融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乐》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他还会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首诗里提到过这支歌。髫年所唱,没齿难忘。那些遥远了的记忆不可能同他的这首《乡愁》无关。厚积薄发,一首小诗里涵藏着多少年的感受啊!

余光中该记得很清楚,自己小小年纪,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去读书求学。学校里有一个取信栏,他每天去那里看两次。紧着心弦,扫视着那一长排信封的队伍,要看 看有没有熟 悉的字迹--母亲的字迹,写着自己的姓名的。多次失望之后,收到一封信了,比伙食团打牙祭还快活。恭读了一遍又一遍,都背得了。然后细察信封上的邮票,那上面盖着邮戳呢。一个小圆圈内有一个大城市,母亲就住在那里呢。看能看见,摸能摸着,就是没法回到那个小圆圈内去。浩浩长江万里,他在这头(上游),母亲在那头(下游)。这一枚小小的印着孙中山先生肖像的盖着故乡的邮戳的邮票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十多年后,他写了一首《邮票》:

一张娇小的绿色的魔毡,

你能够日 飞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

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

你终年在其间跋涉;

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休息片刻。

邮票啊,邮戳啊,家信啊,印象太深刻了,直到1981年他还在一首《梅雨笺》里写到它们:“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地一敲/扁扁的心情(河注:薄薄的家信)/就留下了烙印。”《乡愁》的第一段抓住邮票这个物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是母亲从远方寄来的信件上贴着的那一枚邮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不但是很方便的,而且是很合情的,很合理的。

少年时期匆匆去了如烟云之过眼,未来的诗人渐渐长大了。40年代末,他随父母迁居香港,旋即去台湾,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1952年毕业后,第一 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实秋的好评,名声大噪,同时入伍服役。1954年同未来的妻子小名咪咪的恋爱,有一首情诗《咪咪的眼睛》为证。19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该算是新婚别。台湾基隆港上船,横渡太平洋,美国旧金山港登岸。身在异国,心在家里,捻弄着那一张窄窄的来程船票,乡愁顿起。不过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已经变了,慈母让位给 新娘了。少恋母,长恋妻,人之常情啊。《乡愁》的第二段抓住船票这个物象,说长大后的乡愁,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是把他从新娘身边引走的那一张船票。这样写,对他说来,也是很贴切的,他写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嘛。

1958年母亲去世,遗体火化。他把骨灰匣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丛里,写诗为母亲招魂,唤她的慈魂快快回来,回到这“火后的小城”里来,回到这“四方的空城”里来,在这一首《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 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 南,江南的一个小镇(注:他的母亲是江苏武进人)。/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余光中是个孝子,多有悼亡母的章句,写得十分感伤。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迄今二十多年了,尚未实现,虽然春天已经来到了。那骨灰匣想来早已入土,大约是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吧,因为他在一首诗里说 ,清明节扫墓日他听见母亲在圆通寺喊他。以常理推之,那里该有一方小坟吧。

邮票啊,船票啊,坟墓啊,这些物象里潜融着多少哀愁啊!它们象征着距离:邮票,船票,空间的距离;坟墓,阴阳的距离,死生的距离。薄薄的一层混凝土,内外相隔,那么遥远,比千山万水的相隔更遥远啊!《乡愁》的第三段抓住坟墓这个物象,说母亲去世后留给他的乡愁,一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又变了,爱妻让位给亡母了。这一段是高潮,出奇制胜。读者为之惊愕,细细一想,悲从中来。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了。人到中年以后,阅历既多,五味尝遍,渐渐地看透了人世的诸般畸形怪相,于是不再好奇;渐渐地懂得了事业的艰难,于是雄心消泯。他的头脑里憧憬日少而回忆日多,愈来愈像反刍动物,常常咀嚼 肚子里的旧闻往事,竟有回甜之感,于是“鸟倦飞而知还”,有了落叶归根的愿望。白天忙着,不太觉得,到了夜间,故国故乡故园便频频地来入梦了。早晨醒来,梦去无痕,依然人在台北市厦门街的小巷中的一座古老的院子里。乡愁难遣,翻翻中国地图,神游太湖,溯江而上,直抵重庆市江北县悦来场,又沿江而下,看那“蒋山青,秦淮碧”的南京城,想起昔年那里有许多美丽的表妹……最可恼的是那一湾海峡,二指宽罢了,浅浅的一层海水比纸更薄,就是涉不过去。这时候乡愁的内容再一变,变成了那可恼的海峡。《乡愁》的灵感也许是这样来的吧?

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腹稿里支起的第一个构架,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有了这个构架以后,便回头去翻查记忆的仓库,专找如海峡那样的象征着距离的物象。不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邮票啦船票啦坟墓啦之类的物象。于是用这些物象做横梁,仿照着第一个构架,又支起了下面三个构架: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便是《乡愁》的雏形了。第一个构架,就其意义而言,分量最重,虽然是先出,却做了结尾。何况按时间顺序排下来,也应该做结尾。诗人写过去,只是为了写现在。现在望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发愁呢,这才是全诗的落脚点。

余光中把《乡愁》归入他所说的“浅易之作”。他所说的“浅易之作”是指那些如《乡愁》一类的“一读就懂”的诗,不是说“浅易”的一定不好。“浅”是文字浅显,“易”是容易读懂,他不反对“浅易”,但是,台岛那里“许多读者”“要求一首诗一读就懂”,却遭到他的反感。他说:“一个人如果只能读浅易的诗,就注定自己终身在诗国做匆匆过境的观光旅客。”这话恐怕说得太重了吧。

除了写诗的内行,一般读者,各有各的事业,奔波忙碌,苶然疲役,偶有余暇,不去看电视看电影看跑马看黄书,而去观光诗国,也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怕匆匆过境呢。对这样的读者,理当叩头称谢才是,不宜责之太重。何况台岛那里就是有些深奥得可厌的诗,不但一般读者叫苦,写诗的内行也说读不懂呢。例如张默的《无调之歌》,大诗人如洛夫者竟然都这样说:“这首诗我看了很久,看不太懂。”何况一般读者呢。要求浅易一些,一读二读三读终能读懂,而不是愈读愈头疼,难道不应该吗?

我之所以要向读者介绍《乡愁》,正是看中了它的“浅易”。而它的精巧的构思,融哀愁于物象的本领,值得我们潜心揣摩,从中学习诗艺,乃是自不待言的了。

(节选自《流沙河诗话》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5年版)

四、整体感知

(一)《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当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说他“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一只饱受磨难的鸟,一个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诗人 --艾青。

下面四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     “土地”。《我爱这土地》通篇使用了诗歌惯用的象征手法。“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汹涌奔腾的悲痛之情。“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 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 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部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诗的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 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 女共同的心声。

(二)《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历代文人墨客都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中国的这一历史文化。从形式上说,诗节上整齐的安排,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叠词的使用等都体现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回环往复的音韵,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低回怅惘的基调。

诗歌分四个诗节,以诗人成长经历贯穿始终,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巧妙地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即四个意象:邮票、船 票、坟墓、海峡。

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寄托着对母亲的思念;青年时的一张船票,承载着对妻子的牵挂;后来的一方坟墓,却使我与母亲永远生死相隔;而结尾的一湾海峡,又使多少与诗人一样的骨肉同胞忍受着日夜思念祖国的苦痛!但如此凝重的家国之思却被诗人以“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和“浅浅的”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词语所修饰,实际上诗人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而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渴望亲人团聚,企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含蓄委婉,而且深沉哀怨。

每个诗节中都反复咏叹的“乡愁”更是继承了古典诗词形式上一唱三叹的艺术表达方式,极富节奏感。且使整首诗的情感抒发逐层深入,愈发浓厚。《乡愁》不愧是余光中先生作品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恋歌。

五、自主检测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 么象征含义呢?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这首诗中却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转化的?

3.找出《乡愁》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行归类、品析。用“_______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参考答案

1.鸟歌唱的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可能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名词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诀别、隔离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②“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③“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了句子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④“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

⑤“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美,美在它们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   ⑥“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⑦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3.教师随机点拨、小结。

从语言上 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体现了音乐美,“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以及结构相似的小节富有节奏美,这些又都有整齐美。而量词“枚、张、方、湾”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

惜缘

6.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六

《祖父》节选自萧红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她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小说。小说描绘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北方偏僻的一个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

《祖父》是《呼兰河传》中相对独立的一章,文章塑造了宽厚仁慈的祖父和自由快乐的我两个典型形象,展现了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表现了作者对这段生活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小说艺术风格独特,可引导学生多加体会。但由于是节选,并不能代表整部小说思想内容。所以,教学中,可以以此文为引子,引导学生阅读原著。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在细节中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我”与“祖父”的人物形象,体会祖孙间的亲密情感。

3.学习文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4.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

5.调动学生对童年独特的感受,并学会在生活细节中感受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可落实在分析人物形象和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两个方面。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以本文为引子,阅读原著,了解小说原著的深刻思想内容上。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童真、童趣的理解还比较真切,能比较准确的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赏析、品味、探究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同时进一步指导学生小说学习的基本方法、读书和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如下几步: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家作品

1.本课可以由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导入。《呼兰河传》虽是小说,但与《朝花夕拾》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而且鲁迅还是萧红精神上的导师,那么两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此处可以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请学生交流作家生平经历、作品资料.由于是自传性质的小说,引导学生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她童年的经历。萧红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她的童年也是极其不幸的,唯一能疼她、爱她的人就是祖父,所以《祖父》这篇文章,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一抹亮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把让自己若以所思,或是产生联想、共鸣的地方做好批注,读完之后,交流阅读感受。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表述:“从文中某个人、某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读到或感受到的内容或者本文最精彩的是什么。”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能在交流中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研读文章,分析人物。

在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入手,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的阅读思考空间:在这篇文章中塑造的最好,或者是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作者怎样刻画的这一人物,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意义?

明确: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会把目光聚集在“我”和“祖父”身上。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行为细节中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明确:文中塑造了一位温和宽厚、慈爱风趣、童心未泯的祖父形象(板书)。和一个天真可爱,自由快乐的孩子形象,作者着力刻画这两个人物,既体现了祖孙两人亲密的情感,又展示这段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画面。

这个环节,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细节刻画中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四)品读文章,把握情感:

1.祖父和我,组成了童年生活中充满温情的画面,而且这幅画面还有一个的背景,就是美丽的后花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部分,细细品读,感受一下,这是一个 的后园,用一个形容词填写,并在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可在文中自主发现: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后园、一个色彩斑斓的后园、一个自由自在的后园、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后园等等。但一定要在文章的字词句中找出依据。这个环节,一要引导学生学会品读、揣摩语言。要提醒同学们关注文中的形容词、关注比喻、拟人修辞的运用,关注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

在赏析文章的环节,同时给予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阅读文学作品,其实是对作品文字本身的细细品味、鉴赏、联想,而学生往往习惯于形象化的事物,在读书的时候,只习惯于抓情节、找结局,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象,越来越没有耐心,阅读理解力在退化。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揣摩积累语言,学会圈点勾画,,学会赏析文章。

2.赏析之后,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小说中作者要用这么多抒情散文式的语言来描述景物呢?

明确: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对后园美景的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快乐、自由的心情。也许和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一样,普通的园子,但在童年的“我”眼中,却是多姿多彩,充满情趣的。更重要的是,美丽的后园,还是我和祖父的精神乐园,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是历尽人生磨难,且身染重疾,孤身在外,对祖父的刻画、对景物的描写,对童年并不太多的温馨画面的回忆,也许是在寂寞的人生中对自己心灵的一点慰藉,流露了作者对这段生活的眷恋与怀念之情。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五)深入探究、延伸阅读:

探究的问题关于文章的艺术风格的,可以这样设置问题:这篇文章的题材是小说,但它与我们所熟悉的小说形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发现,--这篇文章艺术风格独特之处在于: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明确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多是片段式的叙述;甚至在原著中都没有明确的主人公;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更像是抒情散文的风格。而且在原著中,这些特点更加明显,所以矛盾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它是一首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六)延伸阅读:

分析到此处,老师可以由此文延伸到《呼兰河传》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和思想内容上的介绍上,指导学生延伸阅读。。

萧红的《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这不仅是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也是作者人生的最后时期。此时的萧红,经历了生活、情感的种种磨难,且身染重疾,孤身在香港,是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下的这部小说。两年后,31岁的萧红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与《朝花夕拾》不同的是,它并不侧重描述童年的美好回忆。而是以童年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家乡人和事为描述对象,揭露他们生活的麻木迟钝。从小说深层次意义上讲,《呼兰河传》是一步挖掘民族劣根性的小说,这一点颇有鲁迅的风格。

在延伸阅读的环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或朗读《呼兰河传》中的片段、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对作品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封志莉

7.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七

1。理解文章主题

2。大致了解人物形象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接着在中间画一矩形,叫学生猜着是什么?

生:钱

师:是啊,这在古代叫孔方兄,也叫阿堵物,其实就是钱。那钱有什么用?

关于金钱,古人说:(幻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毛: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马克思: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马克思的话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是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行同陌路。法国优秀 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做了准确犀利的阐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二:检查预习

1. 了解作者

2.指名朗读字词。生读教师正音,学生齐读。

拮据(       )  栈桥(       )

煞白(       )  撬开(       )

诧异(       )  牡蛎(       )

别墅(       )  皱纹(       )

褴褛(       )  阔绰(       )

女婿(       )  嘟哝(       )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文章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于勒   菲利普夫妇  若瑟夫 两个姐姐 姐夫  船长

2.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 归纳出于勒的简历。

姓 名 于勒 性别 男 年龄 50多岁

籍 贯 法国哈佛尔

主 要

经 历 青年时期 没钱,行为不端、糟蹋钱

中年时期 有钱,正直、有良心

老年时期 没钱,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主要社

会关系 哥嫂菲利普夫妇、侄子若瑟夫、两个侄女、二侄女婿

3. 围绕于勒的个人遭际,文中对他个人称呼或者评价是怎样的?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学生找,教师板书。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

分文不值的于勒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小子、这个家伙

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4. 小说前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当初花了菲利普的钱--

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而且可以给他们很多钱--

破产,有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5.学生讨论,从上面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

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6.根据上面的这条线索,能归纳出本文的情节吗?各用一个字来概括。

盼--赞--见--躲

教师小结情节:其实一副对联可以来概括: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 骨肉恰如陌路人。

这家人盼于勒,盼了10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作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制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缝,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副对联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

学生试拟横批,明确文章主题。

参考:金钱至上/人不如钱/世态炎凉:这篇文章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7.是啊,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物欲的渴望,往往会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线,我国古代苏秦也有这样一断富有戏剧性的际遇。讲故事。

但是,金钱也不是万能的。请同学们来完成这个填空。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温馨;

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不一定能买到气质;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不一定能买到健康;

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不一定能买到文思;

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钱可以买到礼物,但不一定能买到友谊;

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不一定能买到忠诚;

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不一定能买到和平 ;

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不一定能买到亲情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三,探究人物

在金钱面前,我们来看一下文中的人物。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对人物进行的描写、烘托的句子,在课文中做批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然后我们来概括:我认识了一---(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你瞧,------(人物表现),运用了------(描写方法)

示例:我认识了一个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认出弟弟时“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

学生自主指明回答: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精明、刻薄、泼辣、虚伪、有主意、富有心计、自私势利、虚荣、惟利是图、冷酷、为女儿着想……

于勒:糟蹋钱、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

重点研读25-38

四:拓展延伸

我们已经认识了文中的菲利普夫妇,那么我们不访来想一下

假如事过境迁,于勒又发达了,他给菲利普夫妇又来信了,他们会怎么样?

请同学们拿出笔,以“于勒叔叔又来信了”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封志莉

8.大闹天空 教学设计(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篇八

1、同学们好,听到要来这儿上课的这消息你们什么心情?

(生答--很期待)

为什么啊?

(生答--第一次到这么大的教室里上课,第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

那你们想知道老师在课前是什么心情吗?--老师也很兴奋,很期待和大家共同交流、互相学习。

2、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共同学习一篇哲理性散文--《等待》

3、(板书等待)

二、引题、释题

1、同学们,面对这个课题,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答--我想知道什么是等待;我想知道等待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同学们想的很多,也很好,那么文章又是如何破解“等待”的呢?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就让我们走近吴冠中的“等待”,聆听这位大师的教诲。

3、板书--吴冠中

三、教学目标

出示幻灯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

2、把握重点句段,通过朗读提高品析文章的能力。

3、辩证的接受等待观,让自己的人生更多姿多彩。

四、朗读课文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然后知困惑,老师范读课文,注意以下听读要求

2、出示幻灯片

1)认真听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2)酝酿朗读感情,勇于挑战老师的范读

3、教师朗读

4、提问:同学们听读后第一感觉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予以肯定。

《小结》老师读第一遍的时候也和你们的感觉差不多。那么我们再读一遍,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们推荐几名同学来挑战老师的朗读好不好?

5、(被推荐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6、(鼓励性评价)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同学们又读出了什么味道?(学生再谈)

7、《小结》读了两遍,同学们就有这么多的收获,真是难得。文章还得细细品,等待才有妙滋味。我们逐段进行分析好不好?

五、分析课文

出示幻灯片

默读课文1-5段,说说作者列举了哪些等待?

1、引导(学生回答)等人未到、恋人相约未到、倚门望子、农民等待丰收

2、追问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呢?为什么?

(此时根据学生回答明确各个画面的解读)

(生答--我喜欢等待开花:我喜欢等待结果:)

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啊?(因为开花结果都是一种很美的过程)

哦,老师明白了,你们喜欢这个画面不正是因为你们拥有花季的心情嘛?还有一种画面是我们常见的,是哪一个?

(生答--等妈妈回来;倚门望子)

那么同样是等,为什么一个是“等”,一个是“望”呢?吴冠中两种不同的用字想表达什么意境?

(生答--我知道,“等”的主人公的孩子,“望子”是妈妈。妈妈比我们要着急。)

是啊,仅仅两个字,就让我们捕捉到了为人父母的心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能理解吗?(能)能做到尽量不让父母牵挂吗?(能)

文章中还有一种等待,同学们怎么不说呢?(生笑)是什么?(生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什么人的等待?(生笑,不说)来,这位同学笑了,说说你为什么笑?(这种等待是......)哦,不好意思开口,是不是恋人的等待啊?(是)那为什么不说出来呢?其实,爱有多种,爱情也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啊。只不过我们还小,未来的一天我们也会等到它的光临的。

3、《小结》看来,等待的人有恋人、家人、工作的农民......等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生活处处有等待。(根据学生整理板书--万户千家皆常态)

追问:那作者在这些等待中寄予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4出示幻灯片说说作者在以上的“等待“中都寄予了什么情感?

点拨:(生根据书本回答出--焦虑、苦闷、欢乐、人间百味)

根据学生整理板书--人间百味苦乐忧

5、默读课文6-9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揣摩6-9段,作者又道出了哪些人生等待?画出你认为能表达深刻哲理的句子,并尝试说说你的理解。

(生回答)等待邮递员等待集合…..守株待兔

追问:作者喜欢这些等待吗?(不喜欢)为什么?

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态度?(时间是贼)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若你是作者,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读?(学生读。)看老师会怎么读,想想为什么这么读?《教师快速有感情的朗读》

(生答:因为浪费时间,恨)对,鲁迅说:无端的浪费时间就是图财害命。我们有多少无谓的等待蹉跎了岁月了!

还有哪些语句也表明了这种不喜欢的态度?(守株待兔嘲笑蠢人)我们怎样看待守株待兔的人?

(生答--等着天上掉馅饼......)

点拨:空想着总有意外收获的人生活中有吗?我们身边有人产生过这些想法吗?你会把吴冠中大师的话转告给他吗?

(生答--这样的人就像有些买彩票的人,总希望一夜发大财;我不想做守株待兔的人)

板书--无谓之举空浪费

(小结)有些愿望固然美好,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去等与待,不要因为偶然的意外收获就让我们的一生都生活在空等之中。那么难道生活中就没有值得我们等待的吗?

6.齐读10--12自然段

幻灯片

“等待中包含人间百味。”10--12自然段中你又能品味到“等待”中的哪些人生况味?

(生答)小学生等待…….是纽带;

追问: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就是一个个目标组成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追寻)

小结:生活是一步一步来的,婴儿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满院奔跑,必须懂得等待啊。

(生答)引人入胜的风景……

追问:那么美的亭台、溶洞、瀑布、咱们流连忘返,止步不前可以吗?

(生答--不能停下,因为人生有许多这样的风景,不能因为一处风景就止步,那样不会欣赏到更多的美景了)

追问:我们五中的同学心中有没有引人入胜的风景啊?是什么?(生答---考大学、做一个好人.......)

其实同学们心中的风景可以换一种说法,应该叫什么?(生答--追求、希望、梦想......)

小结:面对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片美丽的风景藏在心中,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板书前有风景一路求

六、拓展

1、想一想,吴冠中为什么要写作这篇文章呢?猜想一下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猜想)

教师评价后出示幻灯片

(吴冠中图片,以及对他的简介)

吴冠中不但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崇拜鲁迅的文学写手。为了艺术、为了文学,勤耕不辍。6月25日,吴先生于北京去世,享年91岁。今天老师就是带着崇敬与怀念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聆听大师的教诲。

2、学了这篇文章,又了解了大师的文品和人品,同学们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敢于挑战大师吗?你有哲理性的语言吗?

(学生畅谈)

3.、教师小结

等待是生活的一种必然,懂得等待的人就懂得希望的意义,就会懂得追寻的美丽,舍去空想,脚踏实地,人生才会产生奇迹。

板书总结性词语人生的意义生活的魅力

4、欣赏

(出示吴冠中的作品--三峡)

点拨: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三峡”似乎就告诉我们:美丽的风景亦如美好的人生,付出有益的等待才收获瑰丽。

七、结束语

(出示大安市一中的图片)

期待三年后来这里读书吗?(生答后)那就让我们懂得等待的含义,在努力中等待,好吗?

(出示图片--清华大学的图片)

再过三年,同学们还有哪些等待呢?

总结:等待明天,明天正在向我们走来,等待明天的过程中,应该振作精神过好今天。等待的过程就是付出,等待的结果就是成功。相信不远的将来,同学们一定是家乡的骄傲,能做到吗?

同学们,下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等待

吴冠中

万户千家皆常态

人间百味苦乐忧人生的意义

无谓之举空浪费生活的魅力

前有风景一路求

封志莉

上一篇:卫生院消防整改下一篇:文档综合治理工作检查督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