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12篇)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一
一直想拜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似乎总是难以找到整块的时间来阅读,几年前就买了相关的书籍,不是想研究政治经济学,而是想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希望通过了解先哲研究与认识的过程,能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启示。但,仅仅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就让我似解非解,个中滋味难以陈述。一遍下来,一头雾水,什么也没看明白;于是第二遍,朦胧了解到是关于马克思写书和研究的历程;直到第三遍,才总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获得了一定的启发。将自己对序言的理解、体会与收获编录成文,以此作为我的读书心得。
序言共由5段组成,整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和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1)从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三个要素(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制度)着手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2)简单介绍写作政治经济学的计划,着重介绍第一分册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叙述研究经济问题的动机和原因。该部分指明了“最初动因”,并且也是正确批判“法兰西思潮”的需要。
第三部分是经典式地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实质,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1)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示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
(2)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
(3)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
(4)指出了社会变革的种类和条件;
(5)概括了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性,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四部分是回顾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具体过程。
(1)1843年3月,马克思退出《莱茵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写了第一部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从客观的物质条件出发论证了法的本质,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萌芽。
(2)1843年,马克思到巴黎后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篇幅宏大的《巴黎笔记》并准备出版两卷集的经济学著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
(3)移居布鲁塞尔后,马克思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下了《布鲁塞尔笔记》并写作和整理《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于1846年夏,与恩格斯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4)1847年,为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普鲁东而写了《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第一次科学的表述。
(5)1850年,在不列颠博物馆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1859年,完成对政治经济学纲要上的批判,写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并在该书的序言中,以正面论述的形式,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实质,做出了经典式的论证。
第五部分是指出进行科学研究应持有的态度:必须杜绝一切犹豫和怯懦,而应该勇敢、坚定。
从序言的内容结构和主要内容可知,涉及各个方面,并深刻揭示了诸多问题。从中我获得了不少启发,也初步理解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与“个人实现”
唯物史观对人的理解。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人不是单向度的抽象存在,而是多向度的具体存在,是有着多重内在规定的复合体。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马克思也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因此,可以认为:唯物史观把人指称为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的主体。尽管,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客观规律总要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因此,从历史看,应是个人的发展为先,即使是未来也必须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是一种“物”的力量,但更是一种人的能力,是人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潜在的和现实的能力的总和。作为人的能力,它与个人的发展状况当然是直接相关的,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二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与“和谐社会”
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给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又将这一思想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形式颁布,这为我们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提供了途径。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命力取决于它与时代的关系,即它能否满足时代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表述,无疑指的就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新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社会基本矛盾的对立或对抗状态,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三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态度
除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的困难、磨难和最终的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外,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诚实态度也值得我们永恒追随。从序言中可以看出该书的产生是马克思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是他不怕困难险阻,勇登科学高峰的结果。序言以但丁《神曲》的几句诗作为结束,是马克思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从一滴水里看到大海的光芒,从一篇文章里体现了这样一个马克思:立场坚定,态度严肃,精神坚韧。
《序言》对马克思发现、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做了第一次全面深刻的论述和经典性的表达,标志着唯物史观创立完成。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二
一 符号政治经济学推进之原由
鲍德里亚之所以要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推进到符号的层次,在于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世界不再是商品的世界而是变成了符号的世界。物不再作为商品而存在而是作为符号而存在。符号成为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成为世界的主要力量。
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社会的标志。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用之物和为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存在的物,而是作为符号而存在的物。“在每个角落,物,除了作为一种器具而存在之外,它还总是道出某种价值的社会属性,并将其展现出来”[1]19,“物远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东西,它具有一种符号的社会价值,正是这种符号的交换价值才是更为根本的——使用价值常常只不过是一种对物的操持的保障(或者甚至是纯粹的和简单的合理化):由此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形式中,只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假设是正确的”[1]8。物作为符号只是一个显示社会意指的承载者,它通过自身的诸多细节显示一种社会以及文化的等级。简言之,物构建了符码,而“人们又以自己的方式来运用符码:他们玩弄它,打破它的规则,用自己阶级的语言来言说它”[1]19。在这里,不是物的客观存在而是人通过编码构建符码,物的客观存在被通过物的操持所代替的。“……符码中隐藏了严谨的社会逻辑,虽然它从来不说出来,但却可以依据每种社会地位的特殊逻辑来推断和操控”[1]19。
由此我们看到,在技术结构进步和物质极大丰裕的今天,人完全生活在由物所指称的符号的世界里,人被符号的载体即物所围困。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这种由人而产生的动植物,像可恶的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一样,反过来包围人,围困人”[2]1。物成为世界的主宰者,而人却越来越失去了其本身固有的本质。随着物的功能性的解放,人却变得失去功能,失去本质,“面对功能物,人会变得失去功能、不理性、主观,变成一个空洞的形式,开向功能神话,和与世界炫人耳目的效率相关的幻想投射”[3]57。在这里,人已经由世界的控制者变成了被控者,“正如狼孩因为跟狼生活在一起而变成了狼一样,我们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官能性的人了。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2]1。
在这种由物的意指关系所构成的社会中,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解释当今社会现象。“真正革命的道路在于完全打破马克思的分析,在理论的领域中萌发这一新的问题”[1]202,“换言之,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几乎已经不能被拯救了,也不能被一般化了”[1]202。在鲍德里亚看来,虽然马克思主义最大限度的科学解释了他所处社会的社会现象,但是在后工业时代中,他发现这一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它不能解释那些非物质生产的社会进程。因此,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全面推进到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层面成了鲍德里亚思想的必然。
二 符号政治经济学的全面推进
鲍德里亚通过否定使用价值、人的需要、交换价值和商品拜物教来全面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而把以商品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全面推进到了以符号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
首先,对使用价值的否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是交换价值的载体。人们在物品的交换中,所看中和购买的正是商品的有用性。而在鲍德里亚看来,物的使用价值在政治经济学中已经缺失,存在的只是物的抽象的差异性符号的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使用价值早已不再存在于体系之中,对此,在经济生产的领域中,很久之前就已经被认识到了”[1]94。在由差异性符号所构建的社会中,人们购买物,不是因为它的有用性,而在于通过物的指涉获得社会地位与名望。例如,人购买汽车时,并不看中汽车的运输功能,而是看中通过汽车品牌的差异所带来社会地位和名誉。因此鲍德里亚感叹到。“分析的原则仍然是这样: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做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2]34。
今天我们所消费的并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建构在整个物体系之上的关系体系。“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它和这个具体关系之间,存有的是一种任意偶然的和不一致的关系,而它的合理一致性,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于它和所有其他的符号-物之间,抽象而系统性的关系……。它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3]223,“换言之,物只有在它的意义的目的性,以及它作为信息和符号的存在状态(即它的意指关系的模式,传播以及符号交换)超越它作为一种产品或者商品的形式(即生产方式、流通以及经济交换)的时候才可能存在”[1]229。因此,符号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来自于对有用性的破坏。
其次,对人的需要的否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正是人的需要促成了生产,而生产手段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67,在这个前提下“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为前提”[4]79,“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4]79。
鲍德里亚在否认物的有用性的同时,认为消费并不源自于主体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只是对消费物的追随,“同样,消费也并不源自消费者客观的需求,或者主体对物的一种最终欲求:相反,在交换的体系当中,在物质的差异的体系当中,在一种意指关系的符码体系当中,在规定的价值体系当中,存在着社会的生产——商品的功能性,个体的需求只能追随着它,适应着它,在将这种基本的结构机制理性化的同时也压抑了它”[1]76。需要已不再是主体的动机的表达,也不再表征主体的一种本真状态,它变成了主体在使用价值体系以及交换价值体系的共同作用下一种功能性的还原。在消费社会中需求不再是生产的动力,不再是先有人的需要再有社会的生产,而是恰恰相反,是生产创造需求,人的需求是生产构建的结果,“以往,主动权被认为是在消费者手里,而且通过市场反应到生产企业那里。这里恰恰相反,生产企业控制着市场行为,引导并培育着社会态度和需求”[2]43,“对于消费所进行的结构性分析将可以延伸至这样一个结论:‘需要’,消费行为、文化行为不仅是可复归的,同时也是被体系作为一种生产力而诱发、生产出来的”[1]94。因此,在符号逻辑的领域里,生产的体系创建了需求的体系,物品彻底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同样“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2]50。
再次,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否定。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是马克思在讨论商品时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对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研究,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剩余价值的秘密,从而揭露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本质。在鲍德里亚看来,被马克思所复苏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仅仅停留在商品交换价值的层面上,而其已经不能解释消费社会的现象,商品的交换价值必须被符号的交换所代替。由于交换的物质载体已经转变为差异性的、具有意指性的符号要素,因此,物的价值交换就被所谓的符号交换所取代。“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暗含了某种超越性的纬度——通过符号交换价值的自我组织而达到一种意指过程中的‘超越’;同时也就是对某种符号学的‘超越’,这种符号学的‘无辜的客观性’仅仅描述了交换价值的功能”[1]194。在这里我们要注意被鲍德里亚否认和替代的只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和价值,在社会中还是普遍存在的。在经济的交换价值(货币)转化为符号的交换价值(声望等等)的过程中,“只有价值被交换,也就是说,所有的个人与事物都要转变为价值才能被交换,这种交换所依据的是等价原则”[1]263。在符号学的意义上,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也缺失了,“就符号而言,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分已经消失了”[1]258。
最后,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正是因为商品具有有用性,并且意味着财富的集中,马克思在分析商品的基础上,得出了人们对商品的拜物教。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拜物教在消费社会里显得太狭隘了,因为在今天,除了商品拜物教之外还存在各种拜物教,“马克思仍然将拜物教视为是某种形式(如商品、货币)的拜物教(尽管并不明确),从而将其纳入到理论层面来研究,而时至今日,拜物教的概念则在一个更为简明的、经验的层面上被讨论:物的拜物教、汽车拜物教、性拜物教、休假拜物教等等。所有这些拜物教都在分散的、喧闹的、充满偶像崇拜的消费领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显现;在其中,拜物教无非是一般思想中对概念的崇拜,这种崇拜竭尽全力地在激烈地批判的掩盖之下隐蔽地扩张着意识形态本身”[1]95。
对于商品拜物教内容本身而言,鲍德里亚也认为马克思的理解是片面的,他认为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只是交换价值层面上的拜物教,“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概念而言,除了揭示出一种崇拜交换价值的‘错误意识’之外,还能揭示什么呢(或者对于当下而言,这种拜物教已经成为了一种对小玩意的崇拜,或者是对物本身的崇拜,这种崇拜源于人对生本能的崇拜或者对于那些包含在物当中的声望的价值的崇拜)?所有那些预设的存在,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被异化的物的‘本真’的、客观的存在状态,是使用价值吗?”[1]97对鲍德里亚来说,除了交换价值的拜物教之外还存在着使用价值的拜物教,“由此,两种拜物教,使用价值拜物教和交换价值拜物教共同组成了商品拜物教”[1]156。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层面上,鲍德里亚把拜物教进一步推进到符号的领域即所指拜物教和能指拜物教,今天的拜物教说到底是符号的能指拜物教,“我们将发现真正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拜物教的是能指的拜物教。也就是说,主体陷入到了一个虚假的、差异性的、被符码化、体系化了的物当中。拜物教所揭示的并不是对于实体(物或者主体)的迷恋,而是对符码的迷恋,它控制了物以及主体,使他们都屈从于它的编排,将他们的存在抽象化”[1]100。因此,我们说鲍德里亚的拜物教也可以叫做拜能指教。物的迷人性不存于使用价值而在于消费制造的符号。
三 符号政治经济学之理论意义
怎样看待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在今天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鲍德里亚的符号学说是对马克思的全面颠覆,我们应该拒斥它。也有人认为鲍德里亚的学说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我们应该接受它。对此,我们既不应该完全拒斥,也不应该完全接受,而是辩证地看待问题。在看到鲍德里亚的深刻性的同时还要看到他的错误。
细读《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文本,我们不难看到鲍德里亚思想的深刻之处。首先,在技术飞速发展和物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关注物的有用性同时更加追求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望,人所购买的物不再仅仅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性,而是物的差异性,正是差异性才能体现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的上升与下降都必然体现在区分符号持续的显现与消逝之间”[1]38。在这里,鲍德里亚深刻地看到人们对物差异性的消费是消费社会的一个特征。
其次,在广告媒介充斥世界的今天,生产确实制造着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正如鲍德里亚所言,需要有时是生产制造出来的。在广告铺天盖地的言说中,购买不仅仅建立在人们的需要基础之上,而恰恰相反,是建立在广告的不厌其烦的劝说之上的,“每一种媒介都把自己最抽象、最严密的逻辑强加于其上,根据麦克卢汉的表达,每一种媒介都把自己作为信息强加给了世界。而我们所‘消费’的,就是根据这种既具技术性又具‘传奇性’的编码规则切分、过滤、重新诠释了的世界实体”[2]94。在今天,广告成了人们的购买前提,我们几乎很少去购买没进入广告的商品。
再次,在艺术品拍卖和签名风靡的今天,鲍德里亚看到物的交换价值的失效性,艺术物品已经不再根据价值的原则交换,而是作为一种意指的符号关系在交换。在交换中艺术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不再体现对艺术的欣赏,而更大层面上是对拥有者身份地位的指正。
总之,鲍德里亚认为,在被物所缠绕的社会中,人被物化,失去了自身本质,社会关系表现为以物的差异为载体的符号的差异性关系。在工业的系列生产中,每个人都想通过对物的拥有表现自己的个性,但是生产的差异性却使得每个人都趋于一致。物的差异性并不能表现人的个性,充其量只能体现其特性。在这种符号围绕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变的陌生,流动的只是物,而人变成了物的奴隶。
四 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局限
在欣赏鲍德里亚深刻思想无可辩驳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他的思想还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严重的误读和颠覆。一方面他把马克思的所有经济学概念,从使用价值、需要、交换价值到商品拜物教等都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层面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都已经过时,不再具有科学性,所有的概念必须放在符号的意义上才是正确的命题。
另一方面,鲍德里亚还犯了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某些理论泛化的错误。他把马克思在资本主义语境下成立的使用价值范畴泛化为全部人类历史的概念,同时把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泛化为对整部人类史的批判。“只有符号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能够分析当下的统治方式(mode de domination)如何能够重新获得、整合、同时利用所有的那些生产方式——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有所有‘之前的’、‘古代的’生产方式以及交换方式,在经济范围内,或者在经济范围之外;只有这种批判能够分析经济的统治模式的核心如何能够再发明(或者再生产)符号、等级、隔离以及区别的逻辑和策略;如何重述那些属人关系构成的封建逻辑,甚至那些礼物交换的逻辑以及交互性逻辑,或者竞争性交换的逻辑——以便能够同时既超越‘现代的’阶级的社会经济逻辑,又能够让其成为统治力量”[1]139。
再次,对马克思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颠覆。鲍德里亚完全抛弃了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否认需要是生产的基础,而认为需要则是生产的结果。他认为生产不再仅仅是物质的生产,同时也是符号的生产。在这里我们想质问鲍德里亚先生,如果生产不是物质的生产,而是符号的生产,整个人类还能存活吗?人能靠符号生活吗?再者,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人的目的和他所看到的是具体的物质及其有用性而不是抽象的符号。
第四,在符号生产的理论基础上,鲍德里亚又否认文化的上层建筑性,而是认为文化本身也属于经济的范畴,是符号生产的结果“那些将文化(符号生产)特殊化,将其限制在上层建筑的范围内的人们仍然是文化主义者,尽管他们并不自觉到这一点:他们作为文化的理想主义者,制造了同样的断裂,同时也非常任意地压缩了政治经济学的领域。如果文化、消费以及符号都必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分析的话,那么并不能将它们放逐到政治经济学的领域之外,而是要将它们整合进政治经济学的结构当中来。这就意味着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被马克思主义用以分析问题,并加以限定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边界必须要放弃”[1]130。在这里,鲍德里亚完全抹杀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区别。
第五,鲍德里亚的能指拜物教理论的实质是异化理论。鲍理解认为,人们对实体的崇拜是主体对载体的崇拜,是一种异化。要反对拜物教,我们必须抛弃异化和物性。因此,从本质上看鲍德里亚是用异化来解释拜物教的。在这里鲍德里亚完全混淆了马克思的理论,用马克思的早期理论来解释成熟时期的思想,这是很可笑的。
第六,鲍德里亚否定所有的价值,主张回到象征交换。在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的论述上,他认为人类的理想状态应是象征交换,社会只要存在着价值,就存在交换,而只要有价值交换就存在利益的纷争,人在物的体系中也失去了其本质。因此,鲍德里亚主张必须砸碎价值体系回到原始社会的象征交换,只有这样才能回到本真状态,才能称之为人。在这里我们看到,鲍德里亚是极其消极的,他否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主张历史开倒车,这是极其错误的。
总之,在鲍德里亚深刻理论分析的背后,是他对社会的无奈,在他看来不可能有马克思意义上的革命爆发,相反,社会在符号的差异性作用下已经不存在矛盾。“政治功效并不在于让原本充满矛盾的地方变得充满平等和平衡,而是让原本有矛盾的地方变得充满差异。社会矛盾的解药,不是平等化,而是区别分化。在编码层次上是不可能有革命的——或者说,革命每天都在发生,那就是‘模式的革命’,它们是非暴力的而且不影响其他”[2]64。因此,在符号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中,鲍德里亚看不到社会的希望与出路,导致他最后放弃了符号的批判。
参考文献
[1]Baudrillard J.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M].St.Louis,Mo.:Telos Press,1981.
[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法)尚·布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浅谈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 篇三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8-01
我们看到马克思著作中更多的是阶级斗争、政治统治和暴力革命的观点、语录,初看之时我们常会被这些语言所震慑,以为马克思是一个“激进分子”、“暴力分子”,但是细细品味之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在马克思的论著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追求。深入马克思思想才能够对马克思伦理思想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本文就是希望通过笔者对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浅显分析和研究,为大家研究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提供一点借鉴。
一、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的脉络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在这些著作论述中,也不乏诸如 “宣传工作”、“理论教育”、“政治宣传工作”等相关概念,在这些相关概念的论述中,现代思想教育的丰富内涵跃然纸上。当然,因为马克思著作中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因此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没有专门论及此观点的著作。但是我们应当将此作为一条主干线,此主干线贯穿着平等、自由、民主以及人类彻底解放的珍贵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深厚的伦理关怀。
“在马克思本人那里没有一门作为学科出现的伦理学,但他却在整体上具备着深厚的伦理关怀,甚至主要就是从伦理关怀的角度出发的”,这些伦理思想散见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论述之中。马克思思想政治是由其长年累月对人类文化历史的研究,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正义的追求,这些马克思在乎的价值追求正是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
二、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精髓
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也历经萌芽、形成、丰富发展的过程,即革命民主主义时期、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时期以及唯物史观形成及其以后时期三个阶段。我們对其内容细细梳理之后可以发现,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有其自有的精髓所在。
1.伦理基础即是人的本质
人性、人的本质在马克思著作中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伦理基础。人既非超历史的存在,也非超社会、超阶级的抽象存在,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本性进行进化和改变的历史。
马克思反对任何统治者与人民站在对立面,压迫人民、剥削人民成为马克思最为反对的行为方式。马克思认为所有人类的关系都是平等的,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爱护,任何一个思想者、统治者都不应当将自己神圣化、权威化,成为思想和自由的统治者。其最为肯定的就是人类自由、平等、相爱的重要意义。
2.伦理核心即是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伦理思想汲取了西方近代启蒙伦理思想基础,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备至就成为其著作的特点。马克思对人的关怀从不是建立在一成不变的抽象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现实中的人的基础上展开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初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马克思坚持了人的劳动是人的本质,此思想也为以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奠定基础,体现了对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追求。
3.伦理价值目标即是人类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价值,而自由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也是其著作中十分重要的价值体现。马克思在论述人性时,提出人类“应然”和“实然”的属性,指出人类在“应然”和“实然”状态的不同,事实存在在人类的本质属性上的表现。“实然”表现为人类是一种存在物,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应然”又表现为人类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必然会有其自身的发展的价值需求和追求。
三、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学习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大有裨益。比如在生活中关心身边朋友、师长,做任何事都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坚持道德和规律的合二为一,不仅对我们做事有益,对我们做人更是有帮助,也会对我们之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伦理思想,无论从学习马克思思想政治方面,还是从实际出发的生活方面,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也会有所促进,坚持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新型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应逐渐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
参考文献:
[1]董治良.中国政治伦理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要点总结 篇四
社会注意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主义本生固有的价值的规定性在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其内容和特征涵盖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社会注意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没有放弃探索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和生产力状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 1978 年开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创新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的制度创新,实现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需要有深入彻底的理论创新。21 世纪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有适应中国国情、结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学。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当代实践中新的理论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知识要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价值量的规定
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 价值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深化 小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或属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关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不是使用价值或供求关系,而是它们内在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在商品交换中,复杂劳动折合成倍加的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这个条件是(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工决定者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是私人的,具有私人性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值形式逐渐发展成为货币形式。货币本质上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这两种职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自身的发展源流,除了上述货币职能的发展外,还有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从货币形式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几个阶段。在贵金属货币流通与纸币流通两种条件下,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纸币等符号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条件下的现象。、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的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比例;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7、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1)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总体工人”创造价值。“总体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知识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和交易过程中的劳动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一样,都是社会总体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要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价值的创造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总是与财富的创造过程结合在一起的。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又是不完全等同的:①在质上,只有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财富来;而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②在量上,二者并不是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正比;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知识要点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先决条件 剩余价值的创造 资本的本质及分类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主义工资 小结、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首先从货币与资本的联系和区别入手,分析了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阐明矛盾集中表现在流通领域,解决矛盾的关键是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属性原理的再认识。、在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原理基础上,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就在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中。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通过以上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按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增殖中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充分重视资本主义特殊生产方式条件下的资本的研究基础上,还对资本的一般属性进行了探讨,还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本这一资本的特殊形态。、资本家为了提高剥削程度,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随着科技革命深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机械化生产逐渐向自动化生产过渡。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巨额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观点,它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活动中,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又被工资现象所歪曲和掩盖了。4、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牢固确立起来。在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形式的基础上,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工资制度、劳动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法和劳动时间上的一些新变化以及资本主义工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资产阶级的策略改变和雇佣工人的地位等问题。最后就对待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不同观点进行简要述评,从而加深对马克思科学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第三章 资本积累
知识要点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和分类 资本积累的本质、动因、影响因素 资本积聚和集中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历史和发展趋势 小结、社会生产始终是一个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按其内容来讲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它能够揭示出一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不能发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运动特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主要形式和特征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来源于剩余价值的转化,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以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更多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反映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积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内在必然性,有其客观条件,其中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竞争规律作用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规模大小,还要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表现为不断提高的趋势。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资本积累不断增进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这是失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失业并非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定产物,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现象。、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造成了资产阶级的财富膨胀;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客观存在的。而作为一般意义的贫困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首先经历了原始积累,这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地位;然后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从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演变和尖锐化,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总趋势。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知识要点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环形式 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 资本周转的时间及影响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及其意义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小结、本章要阐明的是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是个别资本运动的两种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值和增殖。、资本循环分析考察的是资本运动中的形式变化和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是资本从出发点又回到出发点的循环运动过程,它不仅是购买、生产、售卖三种阶段的统一,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还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为此,必须保持资本运动的并存性和继起性。资本运动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实现资本正常连续循环的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周转分析考察的是资本运动的时间、速度及其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使用效果与增殖的影响。资本周转是从出发点又重新出发,不断重复的循环下去的一种周期性过程。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在周转时间的构成中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构成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安排比例及各自的周转速度快慢都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占用量、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以及剩余价值的流通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加速资本的周转。、本章阐述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基本原理,既适用于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运行,也适用于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因此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知识要点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核心问题、理论前提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及意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及意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经济危机的实质、再生产周期性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小结、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补偿,在实物上的替换。、研究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Ⅰ(v+m)= Ⅱ c 派生的两个条件:
Ⅰ(c+v+m)= Ⅰ c + Ⅱ
Ⅱ(c+v+m)= Ⅰ(v+m)+ Ⅱ(v+m)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Ⅰ(v+ △ v+m/x)= Ⅱ(c+ △ c)派生的两个条件:
Ⅰ(c+v+m)= Ⅰ(c+ △ c)+ Ⅱ(c+ △ c)Ⅱ(c+v+m)= Ⅰ(v+ △ v+m/x)+ Ⅱ(v+ △ v+m/x)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发展而孤立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固有矛盾,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只能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强制实现。、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组矛盾。(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固定资本的更新,只是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经济危机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知识要点
利润及利润率 利润平均化过程 生产价格 商业资本的形成 商业利润的本质 小结、成本价格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利润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成本后的余额。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把剩余价值看成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时候,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前提的。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反映的是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各产业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各异,因此利润率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展开了以资本自由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最终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的资本家获得大致相等的利润,即平均利润。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也是生产价格形成的过程。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但并不违背价值规律。马克思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实质,也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商业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的职能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商业利润从本质上讲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量上来讲应等于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家可以通过加速商业资本周转以此降低商品销售价格,提高利润率。第七章 信用、银行与虚拟资本
知识要点
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利息的实质 信用及其发展
银行的产生、作用、业务 股份公司的形成和意义 虚拟资本的产生和作用 小结、借贷就是一种信用,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借贷资本产生以后,平均利润就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利息取得了一种纯粹是由资本带来的而可以脱离生产活动的表象,即收入资本化的效应。、作为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发展奠定了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在信用制度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银行在经营货币资本的过程中,产生了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而信用货币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银行体系的形成和信用制度的发展。、信用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信用制度是股份公司的基础,促成了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产生。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价证券作为一种可以买卖的资本商品,具有了自己的独立运动形式,具有了自己的价格,形成了虚拟资本。、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之间存在着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虚拟资本虽然以实际资本为基础,但它在质上和量上与实际资本都不同。虚拟资本一方面有利于货币资本的配置和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促成了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社会财富的虚拟化,容易引发泡沫经济和信用危机。第九章 资本社会化和国内垄断
知识要点
竞争、生产集中、垄断的关系 金融资本的形成 金融寡头的统治 垄断利润的取得 垄断没有消灭竞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小结 1、竞争是指生产经营者或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了取得有利的生产、销售等条件,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回避的。竞争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机制,竞争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一是适应生产日益社会化的需求;二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当生产高度集中时,就必然会形成垄断,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就是独占,就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生产规模愈大,需要的资本也愈来愈多,因此,生产集中必然要求资本的集中。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溶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资本,这就是金融资本。掌握这种庞大的金融资本的最大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称财团)就是金融寡头。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进行的。除了参与制之外,金融资本还可以通过发行有价证券、创办新企业、改组中小企业、组织各种垄断组织等办法来获取高额利润和实现垄断统治。金融寡头主要通过“人事联合”,对社会进行统治。、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高额利润一般包括平均利润加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保证其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凭借垄断地位所规定的商品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6、垄断没有消灭竞争。这是因为:竞争是商品经济的“自然规律”;任何垄断都无法达到“
纯粹的垄断”;为了争夺更大的市场,垄断组织之间也存在竞争。垄断竞争具有与自由竞争不同的特点。不管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实践中,既要使竞争机制正常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又能防止垄断的弊害,其关键是实现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就是指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反垄断,保护、促进竞争,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来规范竞争秩序,制约垄断的结构与行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溶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溶合的客观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因政治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国有垄断资本和国私共有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即都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的融合。8、发达国家之所以要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因为市场调节具有局限性。表现在: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公平”问题;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国家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有:财政调节、金融调节、产业政策、收入调节、计划调节、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不过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融合,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一种经济形式,其实质仍是资本主义。
第十章 资本国际化和世界市场
知识要点
资本输出的历史和动因 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生产资本国际化 商品和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分工的格局、原因和发展趋势 国际价值理论 小结、资本国际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的扩张,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现实。但是,在这之前,资本的对外扩张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产业资本有着三种形态: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在这三种形态的资本中,最早出现的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化,这发生在 19 世纪初期,19 世纪末开始了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而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商品资本的国际化就是商品跨越国界的流动,就是国际贸易。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越来越难以适应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生产,商品资本的循环必然越出国界,以保证商品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完全实现。货币作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是以借贷的方式进行的,借贷资本的输出,是货币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内容。资本输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过剩资本的出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循环直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而货币资本的国际化却不是这样的,它的国际循环是借助于借贷资本的形式而间接实现的。战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和资本集中速度进一步加快,过剩资本数量急剧增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这些都构成了战后生产资本国际化的基本原因。、资本的国际性是与生俱来的。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从来就不是囿于一国之内的。资本的 这种欲望最初表现为商品资本的输出,其后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输出,最后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国际化最终导致了资本国际化,从而完全改变了整个资本输出的性质。资本国际化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国际化,剩余价值实现过程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外扩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们已经很难将商品与生产要素区别开来,很难将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别开来,而实际上,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从而与比较利益理论相关,而要素的国际流动则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相联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国际经济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在一个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的社会中,在一个仍然被国际经济旧秩序统治的世界上,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所带来的利益或者不能平均分享,或者一方获取利益,另一方遭受损害,或者既可获得利益又会遭受损害。正因为如此,国际贸易,特别是要素的国际流动,远远不是自由的,恰恰相反,在它们的面前横躺着经济的和政治的无数障碍和困难,国内市场领域与世界市场领域仍然是分隔开来的。、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则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受国际竞争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阴影下,当今的世界市场是垄断统治的市场,垄断使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严重地偏离其国际价值。这种不公平的局面,一方面是市场机制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垄断的结果,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战后以来,世界经济生机勃勃,迅速发展,它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各国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然而,在这幅壮丽的世界经济图景掩盖下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和国际交换关系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知识要点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特点、本质、动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五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答:(1)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篇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微观经济学》吴开超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复试)邵宇清华大学出版社
《投资学精要》(复试)兹维¡博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证券期货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全部的参考书目都在这了,英语、高数、政治这些公共课是全国统一的,这些教材我们基本都有的。
数学复习:
《高等数学》上下:同济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第6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绿色)《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编写的线性代数第4版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紫色)或清华大学居于马编写的线性代数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黄色)。线代你水平高的话选同济的4、5版都一样,水平一般的话就选清华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编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蓝色)。
数学主要还是以课本为主的,个人建议其实你就看你当初上高数线代概率时用的课本就可以的,吃透了课本,买本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复习全书认真复习,完全不用担心的,因为大家手上的复习资料都差不多。
政治的教材:每个大学都会学的四本书,无非就是马毛邓,都会考。政治一般建议报个班。不报班就先在网上下上一年的大纲和课间看看。
英语的教材:这个你应该懂得,教材派不上用场的,和四六级一样。找一份真题看看各种题型,按模块专项复习了。如果真想要教材,有精力的话建议可以选择看看《新概念英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微观经济学》 吴开超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曾志远、刘书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但是据说,初试主要复习前四本书就行。
《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 经济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 802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
(二)一、考核目标
经济学
(二)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导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
(二)商品与货币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工资的本质。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
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条件。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
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
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八)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条件下竞争存在的原因及其特点,垄断价格; 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DIM特征,经济体制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特征;
健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
(十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以及再分配的功能,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含义和要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及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政策取向;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优化开放结构。
(十四)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危害、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
(十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和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
1、掌握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原则,推导收入提供曲线和价格提供曲线,推导需求函数和曲线。
2、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能计算和画出正常品、一般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希克斯分解。
3、应用:能解释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能理解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生产者行为
1、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2、长期和短期的成本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3、理解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原则,长期和短期的供给曲线,能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效率特性。
(三)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福利
1、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部均衡,掌握均衡价格、产量的概念和计算、能理解均衡的变动,能掌握弹性的概念和计算。
2、理解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概念,能计算各种剩余和进行相应的分析。
3、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概念,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含义,掌握基本的埃奇沃思图的分析方法,理解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4、能运用上述概念和方法分析税收、补贴、关税等实际经济现象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影响。
(四)不完全竞争
1、掌握垄断厂商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垄断厂商的均衡原则和图形;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和福利损失;自然垄断厂商的管制;价格歧视行为
2、垄断竞争厂商的特点,长期和短期的均衡、效率评价。
3、寡头厂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计算。
4、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理解囚徒困境等经典博弈模型。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1、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和表现,理解外部性的效率,掌握外部性的治理方法、理解科斯定理。
2、理解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含义,掌握物品的分类,并能举出实际例子。
3、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及产生的问题,理解共有资源概念及产生的问题
(六)不对称信息
1、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不对称,举出不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2、掌握逆向选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什么是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
3、掌握道德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方法。
(七)要素市场
1、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需求曲线的形成。
2、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供给曲线的形成。
3、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指标的定义; GDP指标的各种相关指标定义;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PI指标的定义;PPI、GDP求实指数与CPI的关系;CPI、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二)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1、简单模型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
2、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函数;投资需求函数。
3、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宏观均衡和乘数原理: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乘数原理。
4、三部门经济体系和宏观均衡和平衡预算原理:三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平衡预算原理。
(三)扩大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IS曲线的经济含义。
2、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LM曲线的经济含义。
3、IS-LM模型:IS-LM模型的经济含义;运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变动效果;运用IS-LM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变动效果。
(四)一般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
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
3、一般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AD-AS模型的经济含义;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需求政策变动效果;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供给政策变动效果。
(五)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收支变动原理的含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工具:公债原理;公债募集资金的基本过程。
3、财政政策的效力分析:政策时滞;利益集团的阻挠;预期因素的影响;挤占效应。
六)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
2、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率的含义和功能;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功能;再贴现率的含
义和功能。
3、货币政策的效力分析:利率对货币供给变动的弹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投资乘数;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七)短期宏观经济问题
1、失业: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效应。
3、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安全区域;反失业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八)长期宏观经济问题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比较;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定义;乘数-加速数模型。
三、其他相关内容
1. 本试卷全卷总分150分,其中政治经济学部分共75分;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七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经济理论,而庸俗经济学则是资产阶级从革命走向保守的经济理论。虽然在马克思具体的经济学意识形态批判中没有把它们截然分开,但他对两者的态度是有所差异的。他认为,古典经济学上具有客观性的成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生活中顺应历史发展的精神;而庸俗经济学则基本上属于对资产阶级经济进行辩护,对资产阶级经济生活的实质进行掩饰、遮蔽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背离历史总体发展时的庸人心态。马克思指出,古典经济学尽管具有一定的道理,可以称作“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但它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斯密和李嘉图就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是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关系所进行的研究。在英国是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他们代表着一个还在同封建社会的残余进行斗争、力图清洗经济关系上的封建残污、扩大生产力、使工商业具有新的规模的资产阶级。这一方面决定了他们比较客观地分析社会经济事实及其规律;另一方面决定了他们用资产阶级的眼睛看待经济活动,本质上代表着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内部规律上的历史功绩给予充分的肯定,曾经提出它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他说:“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发展”[1]。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一上来就否定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作为主体设定的独立的个人,指出“被斯密和李嘉图当做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2]马克思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同上)经过《伦敦笔记》,马克思已经可以进一步指出,独立的个人只是一个历史的结果,而不是前提。在马克思看来,斯密、李嘉图的抽象的单个人,只是一种美学上的假象。只是在18世纪对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类生存情境的一种“缺乏想象力的虚构”,因为只是“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而在过去的历史时代,自然联系等等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2]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却将这种历史的个人假象表述成天然的人,并将其当做历史的起点。
马克思回过头去追溯历史,指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只有到18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表现为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现为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2]这也就是说,个人,作为一种真正独立的生存,实际上不是一个永恒的状态,而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此时的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存及其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之总和。
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马克思对斯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不断矛盾性进行了揭露。他指出,斯密本人非常天真地活动于不断的矛盾中。一方面,他探索各种经济范畴的内在关系,或者说,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隐蔽结构。另一方面,他同时又按照联系在竞争现象中表面上所表现的样子,也就是按照它在非科学的观察者眼中,同样在那些被实际卷入资产阶级生产过程并同这一过程有实际利害关系的眼中所表现的那个样子,把联系提出来。这是两种理解方法,一种是深入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是研究资产阶级制度的生理学,另一种则只是把生活过程中外部表现出来的东西,按照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加以描写、分类、叙述并归入简单概括的概念规定之中[4]。这两种理解方法在斯密的著作中不仅安然并存,而且相互交错,不断自相矛盾。在马克思看来,斯密的第一种方法使他的经济学或多或少触及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包含着宝贵的科学因素;而第二种方法则使他的经济学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外部联系的现象主义表面描述上。而不从历史总体的角度进行考察,不挖掘资本主义经济潜藏的内在联系,以“实证”、“客观”的态度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进行现象主义的表面描述和浅层概括,就必然做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非批判解释,就必然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5]。马克思说:“不论是斯密,还是后来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照例都缺乏对于经济关系的形式差别所必要的理论认识,———他们都是粗略地抓住现成的经验材料,只对这些材料感兴趣。”[3]
李嘉图被马克思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把劳动价值论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从而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经济学提供了直接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曾经称赞李嘉图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分析中具有科学上的诚实精神,并充分肯定了他对经济学发展和历史理论发展的贡献。李嘉图的观点已不是要把复杂的现象归结为它们的一系列简单成分,而是从一个简单的实体中引出一切复杂的现象。李嘉图的思维的严格的演绎性质在政治经济学上早已有口皆碑。但是只有马克思才能正确估价这种演绎法的意义,指出它是李嘉图对事物的理论态度。李嘉图由于自发的遵循事物的逻辑,便达到了马克思后来完全自觉采用的理论出发点。但是李嘉图的演绎法实际上仍旧是纯粹形式主义的演绎法,这种演绎法只能从想象中区分出已经包含在一般概念规定中的东西,而他的归纳法则仍旧是纯粹经验主义的,纯粹形式主义的归纳法,而不是理论的归纳法;形式主义的归纳法不可能从现象中抽象出现象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现象所必然具有的,在属性上是和现象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由于各种同现象的性质没有联系的外部情况的影响才出现在现象之中。
马克思同时也看到了李嘉图经济学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因素。他指出,“不顾一切地维护资产阶级生产”是李嘉图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所以他的观点的性质归根结底是由资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马克思首先对李嘉图的经济学理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批判。与斯密坚持资本主义经济和谐性和无矛盾、无对立性的观点不同,李嘉图承认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的对立(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并且有意识地把这种对立当做他研究的出发点。但是他同时认为,这种对立是社会的自然规律,并不是一种历史性存在。这样,李嘉图就把本应当予以解决的社会对立永恒化,从而也就把资本主义经济自然化和永恒化了。李嘉图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是社会生产唯一可能的、绝对进步的自然形式。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不仅保证个人的最大幸福,也保证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仅如此,李嘉图还把资本主义当做自古以来社会的唯一形式。他认为,人类一直处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甚至原始社会的渔夫和猎人也是资本家。社会的发展不是社会形式的发展,而只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对此揭露并指出,李嘉图和其他经济学家的兴趣:仅仅在于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把它说成是生产的绝对形式。
尽管李嘉图对待事实及其理论表现过程也自发地采取了一些正确的方法,但是他自觉坚持的是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立场。在他那里演绎仍旧只是阐述概念的这样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特殊现象中只能发现已经包含在大前提中,包含在起始的一般概念及其规定中的东西,从而归纳在他那里则保持了片面的经验的性质。后者不可能区分出那些必然属于现象并形成理论抽象的现象特点,而正是这种抽象在现象的纯粹形式上,在现象的固有内容上反映各种现象。演绎和归纳,一般概念和表现现象特点的概念,所有这些范畴在李嘉图那里都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对立物,他怎么也不能使它们相互联系起来。
摘要: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和李嘉图的认识与批判,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理论起点,而之后对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尤其是对于蒲鲁东的批判,乃是其在一般方法论上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融合在一起的连接点。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经济理论,而庸俗经济学则是资产阶级从革命走向保守的经济理论。
关键词: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李嘉图,马克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2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2.
[4]褚一纯.《资本论》方法论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45-49.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 生活世界观 思想政治教育 人本化
【分类号】G641
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生活世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刻哲学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它是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特别是过于追求理想化、形式化和教條化的弊端的一种克服和修正。这一教育主张的出现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本主义的回归。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影响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在各方面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伴随“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这两者之间无疑迸发出了耀眼的火花,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观的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主义脉络显现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真正回到了人的本质的起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需求。
教育的人本化(即人本主义)作为理论流行是在20世纪60年代,它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培养整体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型的人为目标,提倡人本化的课程与方法,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的一种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器本到物本再到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理念。
1、人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人是活动的主体,也是经验的主体,他特别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的自我意识和本能欲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教育思想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尊重受教育者的价值判断,遵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发展、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教育的“眼中有人”。如此一来,就将教育放到了人的本质、本性的基础上,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之处,与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构建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吻合,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了人的教育。
2、人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人本化教育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在身体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各方面达到整体化,而且要求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也达到和谐一致,它包括理性的认知发展,也包括情感、价值、态度在内的情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从而达到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由此可见,在这种以人为本的选择取向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3、人本化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明确人的理想状态,另一方面按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成,从具体的教育过程来看,必须在掌握人的生存状态的基础上,给人超越的力量,通过人与外部教育因素的相互作用,不断突破原有的知识构成、能力框架与价值认识而获得新的素质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认识、超越与生成三个环节,而无论哪一个环节,其基点都在于具体的人,都要面对具体的人所面对的具体环境、都要从具体的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马克思生活世界观蕴含的人本化思想内涵。
马克思自始至终把生活世界作为哲学源泉和基础,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变革,他关注和研究生活世界,研究生活世界中的“现实的个人”, 他的生活世界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人本化内涵。
1、人本化是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体系形成的源头活水,也是学科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构建理论大厦的基石。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只不过是他们的物质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明了人是进行一切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将“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终极追求,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全部还给人,这回到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表明“生活世界”就是指“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是“现实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他将人的现实存在状态作为基础,经过反思、批判和构建,形成了服务于人类的生活世界理论。由此表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源头,即逻辑起点。
2、马克思生活世界观所揭示的生活世界对人所具有实践性体现出人本化的价值关怀。生活世界是在人的实践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把人与其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纽带或桥梁。同时,实践也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不断解放的生命活动。所以依据马克思的观点,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既不能单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上理解,也不能只从人的主观精神活动去理解,必须从的人实践层面去理解。而人的实践活动必须深入生活世界,在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反思,来实现对生活世界的理想追求,这一理想追求是以提升人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境界为目的的,真正回归于人。这是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独特的人本化价值意蕴,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3、马克思生活世界观开辟了新的人本化道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专家韩庆祥教授认为,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核心就是人学。但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人本化思想与以胡塞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存在本质不同,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人的活动,是在现实性上的以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主轴的新的人本化思想。它注重对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环境进行研究,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本质上考察人的生活世界的辨证关系,让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马克思生活世界观对人本主义的全新理解。endprint
三、马克思生活世界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人为来达到为人目的的伟大事业,按照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如何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过程,至少该有两个应有的走向。
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走向。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凸显的是工具功能,从而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和机械化,要改变这一状态,就必须将人性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人性是人的基本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一切活动都来自于其人性的本真功能,就如休谟所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人的科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核,更要符合人性化要求,符合人正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人的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以人文关怀和人性复归为宗旨,强调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不仅要求教育理念、教育过程符合基本人性,而且要求教育方法也要从人出发,因人而异。所谓的符合人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在现实的基础上科学调动人的潜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性的和谐统一。
实现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育人环境。育人环境的人性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重要前提,通过风气建设、文化建设烘托起良好的育人氛围,借助耳濡目染和实践体验,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空洞的说教是惹人反感的,只有将受教育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倚势凌人、不以理压人,平等看待受教育者,才能将人性化贯彻到位。第三,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人性化,就应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要贴近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走向
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远离教育对象的现实生活,变成强制的灌输,就会抛弃人的内在精神品行,忽视人的主体精神,遗忘和忽略人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以现实生活为中心,关注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关心教育对象的生活体验,在教育引导中促进教育对象的生活实践,探究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全面提升教育对象的素质。在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實践活动所生成的生活世界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这表明人的思想观念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与个体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就是人的思想道德问题,而人的思想道德状态又与他所生活的世界相联系,想要解决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使其形成期望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之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和现实生活世界相融合,寓意于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中以鲜活的方式加以说明和注解。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解析 篇九
总体上,马政经包括导论一共分七部分,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这样说起来的话只有第一章和第七章不是重点。根据以往的经验,基本上同学们复习起来觉得难于掌握的几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资本的运行这两章。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花多点功夫来重点理解这两章。具体来说,马政经每一章节都有其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导论部分要掌握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和政经从古典政经学吸收继承的主要成果。第二章大家重点掌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的地位、内容、表现形式和三个主要作用。】
第三章可以说全部是重点,这一章也有很多大家很难理解的难点。第四章重点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其中在第五节中的当今世界的两种重要经济关系可以联系热点问题来考察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第五章的重点就是标题所提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基本的制度。这章节也是经常联系热点和实际问题来出分析题。比如效率和公平,加大社会收入分配和调节力度可以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国家的具体政策联系起来。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 篇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劳动理论等观点为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它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时代是在不停发展进步的,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生产关系,一味地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等。
1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科学指导作用。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从其现实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丰富,其主要是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个性等方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1. 全面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人的劳动能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也包括个性和交际能力等方面才能的培养。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和重要源泉。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面对实际活动中丰富的内容和多变的形式应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这就对人的劳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全面培养人的社会关系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人的心理、情感和信息也是在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得到交流、受到启发的。在交往的过程中与外部世界建立起关系,从而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社会关系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可见社会关系的培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3. 自由发挥人的个性品质
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个性的自由发挥就是每个人的兴趣、才能、意志等个性品质能够充分张扬,得到全面发展和完善,它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载体。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均衡协调发展。
4. 全面满足人的个体需要
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会有各方面的需求,其生存、享受、发展等需要是人的本性,需求动机的产生促使人去创造、去实践,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正所谓“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类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人的需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同社会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尽量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这样,人类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形态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手段之一,其对象是现实中的人。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关系密切。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指导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各方面素质的重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能指导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既重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完善,也注重学生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个性的充分发挥,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发展人与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它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要从满足人的各项需求、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塑造人的独立人格、帮助人在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生存等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促进社会完善的手段,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对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个体性的充分发展
不同的成长环境导致大学生年龄、个性等存在差异,教育者应该正确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重视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大主体,二者都具有主体性。一方面,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在教育活动中应当积极探索,拓宽教育领域,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在现代民主互动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要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自主调节行为并完善自身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规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培养学生的个体素质,实现人的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首先,成长是成才的基础和前提,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帮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健康成长;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并获得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最后,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转化能力、政治判断和政治参与能力、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能力,从而丰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
四、结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发展。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作用和科学指导作用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统筹兼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兵,田维亮.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性作用.传承(学术理论版),2012,(4).
[2]袁俊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16(3).
[3]苏少丹,刘妙英.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理论导刊,2012(6).
1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篇十二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第一次真正对“交往”予以界定是在1846年, 在一封写给安年柯夫的信中, 他说道:“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 人们在他们的交往 (commerce) 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 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 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 中世纪的全部规则, 曾是惟一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交往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 具有特殊的地位。综观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他的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交往主要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类型。
马克思认为物质交往决定精神交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4]另一方面, 精神交往也会通过引进新的思想、观念, 对物质交往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它们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
2. 交往是生产的前提, 生产决定交往的形式。
马克思认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5]生产以交往为前提, 任何生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交往中才能顺利进行, 任何生产都是社会性的生产。
3. 交往的主体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中的个人”。
交往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是“现实中的个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总之, 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 交往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从事实际活动的主体之间在一定目的的引导下, 以一定的中介物为媒体的相互往来与交换、相互作用和制约、彼此联系的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交往关系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 从交往的主体间的联系看, 既包括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 也包括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
3.交往是需要中介客体的。
交往的过程是需要中介客体作为粘合剂的, 客体中介是主体间进行交往的必需品。人们的交往往往表现为“主体—客体—主体”的形式。马克思在分析商品、货币、资本等一系列“客体”时, 对这些“社会客体”的基本特性作了科学的分析和界定:“交换行为本身即媒介作用, 通过这种媒介作用, 主体才表现为交换者, 相等的人, 而他们的客体则表现为等价物, 相等的东西。等价物是一个主体对于其他主体的对象化。”[6]
1.交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强调, 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非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力量的交换, 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活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们交往活动的结果, 也是人们交往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
4. 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社会历史“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7]。从人学的视角来看, 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 交往是在人们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 同时交往本身又是实践的对象和客体, 社会正是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地改造旧的交往形式, 获得交往合理化。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启示
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给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新的思路。
从交往的观点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更多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认定为是一种对象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忽视了人的主体性, 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知识的灌输。将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让我们进一步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8]。由此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是具有相通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渗透交往的精神, 实现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真正沟通, 才能凸显其价值, 真正促进人的交往与社会进步。
2.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有助于形成师生共同建构的平台。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知性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成将道德知识、社会规范和准则灌输给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被视为一个个待“加工”、“塑造”的零部件。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控制”、“改造”、“训练”的技术操作, 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联系是单向的, 缺乏互动, 更谈不上相互理解与形成共识。而实际上,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 它无论是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还是作为人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其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个体人的完满与整体建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不属于一种工具性行为范式, 而应归入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范式。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野, 用“交往”来贯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关系模式转变为“主体—客体—主体”关系模式。
3.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
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我们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它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向关系思维。关系思维是一种以“主体间性”为主导的思维、以“人”的方式来理解人的思维范畴, 其最根本特征是非对象化。它强调的是生存主体间以及生存主体与周围客体事物基于人的长久的和历史性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积极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思维的引导下, 人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 而是时时刻刻处在相互联系, 相互交往的关系之下的关系性存在物。从对象化思维方式到关系思维方式的变革将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方位的转变, 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真正向人的回归。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
将马克思交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 实现不同场域中的群体走向整合, 这就需要通过交往互动的方式, 坚持对话的立场, 秉持宽容的态度, 使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单向灌输式走向双向互动, 由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式发展。
1. 由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
单向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基于主体-客体的思维方式, 它以向受教者强制灌输思想道德知识为其工作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灌输方式之下, 教育者往往会忽视主客体双方所处的背景和文化差异, 容易引发冲突甚至矛盾, 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 这是以交往为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它克服了交往双方意义的阻隔, 在教育过程中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互动关系, 从而促使精神整体的人实现自觉的理解和沟通。这个交往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交往双方相互传递着认识、思想、情感、知识、意见。这个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 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通过交往, 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相互对立到相互渗透、相互统一, 从而在主体间双向互动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 坚持对话的立场。
由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的精神交往活动, 是心灵的沟通和对话, 显示出“人与人的交往时双方 (你与我) 的对话和敞亮”。[9]无论是作为教育者还是受教者, 只有通过对话, 进入到彼此丰富的生活世界或生活背景中去, 理解对方的实际生活, 了解对方在生活世界中的真实体验和真实感受, 才能达到真正的互相理解。交往的双方需要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同时也希望知道别人心中都在想什么;希望听别人说话, 也希望被别人所聆听。当双方进行平等、自由、公正的对话和交往时, 也就是以一种对话的态度来让双方的价值、个体文化得以彰显和流动。对话强调的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平等交往与知识共建。在这种对话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间只能是平等对话、理解关系, 而非强制、压服的关系。唯此,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彰显其教化作用。
3. 由文本教育走向“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互动, 平等对话不能停留于“文本”的知识交流, 而是要进入“生活世界”, 在与教育主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展开, 实现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统一。同时,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通过交往才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展开, 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在生活世界中产生和发展的, 生活世界是他们不断发生交往行为的场所。带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色彩的教育活动, 脱离人的发展需要与接受能力, 不按照现实生活世界而预设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必然会有忽视人的现实存在而指向社会价值本位的危险, 并最终导致人在这种教化之中沦为抽象目标的试验品。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观, 沟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获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内涵, 从而真正实现了提升人的品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良好互动功能。
摘要:长期以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忽视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 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 以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在相当长时间里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内涵的揭示,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532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 第515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532页。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30页。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 第24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193页。
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 北京: (上接第90页) 人民出版社, 1972年, 第9页。
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 第515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读后感】推荐阅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07-31
《马克思传》读后感11-16
青年马克思观后感09-16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01-11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12-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07-28
马克思主义经典读后感12-18
马克思主义观后感10-03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600字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