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绵长的风优美散文(精选7篇)
1.故乡绵长的风优美散文 篇一
初秋的风在寻常巷陌中肆意掠过
江边的树林在风中飒飒作响
竹枝在风中摇晃枯叶纷纷滑落
银杏叶在风中翻飞
叶缘现出一圈秋的黄色
纤细的筋脉若隐若现
如你的掌纹
如你走过的半生或喧嚣或寂寞
傍晚的青色天空象晕染了淡淡的墨汁隐藏了云朵
忽然听到林间几声清脆的鸟鸣
似乎在念暮霭沉沉楚天阔
林间曲径渐渐隐入草木
柳枝似从灞桥走来在风中摇摆
似乎在感喟我们的岁月蹉跎
暗淡的月光洒在江面上
江边的柳树在暗夜里临水自照
微微的波浪将水中的树影环绕
似在低语似在抚摸
岸边一只船悄然停泊
仿佛在等待春天的花开花落
晚风吹弯了水边的芦苇却吹不散眉弯
今天的你是否也这样怅望水面
水面如夜空的眼睛悄悄将月光渗透
江水悠悠
寒气渐渐袭人问一声卿佳否
波光粼粼昨天的雨又在江水中相逢
江流宛转似乎遇见昔年的自己
波光在风中月光中迷离闪烁
就像是自己当年在风雨中泪眼婆娑
当年无数个你我在长城内外在海岛荒漠
日夜守卫脚下的土地
如今千千万万的你我换下了军装
如江水般向前奔流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一蓑烟雨任平生啊
仍可静听风雨声细数八月桂子落
心里永远装着彼此的你我装着我们的国
2.故乡的记忆优美散文 篇二
一是苹果。30年前,陕北还没有大面积栽植苹果,我们村已经有了果园,那时还是生产队,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家家有了苹果,果园就在窑背山上。那时流行元帅系列,“黄元帅”“红元帅”苹果远销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那可真牛。
二是蔬菜。我们村离镇上五华里,把小河水引到滩地里自流浇灌,种出了绿油油的韮菜、芹菜、黄瓜,红红的西红柿,让人眼馋。每逢集市,村里人拉着驾子车去镇上卖菜,换回毛毛钱用小包装着。可牛了。我爷爷是务菜高手,生产队蔬菜组组长。三五天分一回菜,黄瓜、茄子堆成垛,在老槐树下分菜,那可真壮观。家家户户提筐端箕领菜。孩子们围着菜垛子蹦来蹦去。务菜是我们村的传统,近70岁的父亲至今仍在种菜。
乡亲们搞副业的同时,也搞农业,坝地里种玉米,山上种小麦,粮食也没少打。我们村评上了省级文明村,村里办起了文化活动室,科开还扭秧歌,真热闹。
孩子们有自己的天地。夏季最好玩的就是游泳。大中午,三五成群跑到潭里,脱的一丝不挂,往河滩里一泡,那可真叫舒服。水性好的,站在石岸上表演跳水,有的还比赛憋气。玩的花样可多了。玩水的老滩有男女之别,不知情的跑错了就闹笑话。小时候,河水似乎很大,有沟就有水,现在溪流好像小了许多。几条小沟都没水了。冬天的河里也好玩——划冰车。那时,冬天特别冷,河水冻得厚。小伙伴们一人一辆冰车,冰车是用木板订的,腿上有钢条,放在冰上,小孩盘膝坐在上面,用两根铁棍一扎一划,向前行进。玩这个也有技巧,用力要均匀,手和身体要配合。玩久了,技术都娴熟。小伙伴们排成队你追我赶,从上游划到下游,有避开石头、窟窿的路线,领头的要把握路线。村子里有一个大坝,那里划兵车真是鱼入大海,可掉进去就没救了,大人不让去玩。拥有一辆双钢棍的冰车,曾是我童年梦寐以求的事。离家上中学后,还盼望寒假划冰车。
3.描写故乡的优美散文 篇三
几个小伙伴在小河边大树下摔泥巴娃娃灯,赢了小伙伴,要让输的赔泥巴,为泥巴经常是几个人挣的面红耳赤的幸福的童年。刚刚上小学,为了几本小人书,和同学几天不说话,因为他没有按时看完归还我,不讲信用,上小学自己偷的看小说,爹爹不让看,因为煤油两毛一斤,时间长了点不起,等爹娘睡着了,自己又偷偷的点上灯,认真的看书,把自己的鼻子熏黑,把煤油灯里的油用完,第二天被爹娘识破,使劲的训斥,委屈了就拿起篮子下地去捡柴,挖菜,想好长大一定争气,自己上学有出息,多买点煤油,好好看书。
童年的艰辛是甘甜的,因为有手足亲情,有小孩打了妹妹,我要去给她出气,因为自己小打不过,就跑到坏孩子后边推倒她。我的责任是看好弟弟妹妹,记得我把弟弟妹妹安放到树底下,自己想一个人玩一会回来,结果给忘了。玩了半天回到家,没有见到弟妹,被守在门口的父亲使劲的打我的屁股,告诉我弟弟妹妹不见了,我屁股被打的火辣辣的,后悔心疼,我的弟弟妹妹跑到哪里去了,一边哭一边喊,那一瞬间我感觉天都塌了,我闯祸了,怎么办,弟弟妹妹你们在哪里,我一边哭一边使劲喊,我真怕我的弟弟妹妹是不是自己跑到河里去了。身后传来母亲的呼唤,母亲追上我说,弟弟妹妹在树下睡着了,爹娘下地回来就抱到屋里炕上睡觉了,父亲生气才打我,让我以后不要舍下弟弟妹妹只顾自己贪玩,趴在母亲怀里我好一痛的哭,我委屈,我害怕,我想以后再也不舍下他们自己玩去了。跟着娘回到屋里,看到熟睡的弟弟妹妹,这个刚满六岁的我破涕为笑,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弟妹安好,以后不能再贪玩了,要好好看着我的弟弟妹妹。不知是哭还是笑着我进入了梦乡。
少年的梦是清纯的,更是一生不能忘记的,使自己懵懂的人生最清晰美好的记忆,尽管染尽一缕一生的辛酸。清晰的记忆,1986年的七月二十五日,那个酷暑的日子,我从车站接来我灵魂的爱人。一路十几里路程的土路上,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汉,告诉我说:骑自行车戴着我不累的,那个时代的爱情宣言。
为了理想而努力挑灯夜战,拼命的读书学习,为的是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去劳作。光阴似箭的岁月,日月星辰的陪伴我在匆忙的平平淡淡中、不知不觉身兼数职。妻子、母亲、婆婆、奶奶。青丝在不经意间失去了,换来的是亲情一家满堂彩。我荣幸的登上了半个世纪的列车,感恩一路陪伴我的家人,亲人。只有夜晚那甜蜜的梦乡里,我又回到生我养我的那片温馨的故土家园,我的故乡,我一生泪眼相望的给我灵魂的地方,那一片神圣不可侵犯的净水小河旁,青青小草的召唤,感恩你,这最美的世间天堂,我的故乡。
作者:冯帆
4.故乡有一口古井优美散文 篇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井抚育了家乡世世代代朴实的人们。故乡没有高耸入云的水塔,没有绵绵不绝的溪流,只有着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井。古井是村庄人们的命根子。老人们常说,是因为有了古井,才有这个村庄。其实,古井只是一口小井,只有半米宽,不足半米深,却是村庄一百多号人的依赖。小时候,常常在井边玩,也常常会想,就这么一小井的水,怎么养活这么多人?于是,我曾试图去寻找水的根源,却始终是徒劳,因为井里的水永远是同一个高度,只有在微风吹过时有轻轻的波动外,其他时候,它都是那么安静,安静到让人误以为那是一口美丽的死井。老人们说那是老天爷不断地在给井里蓄水,我想水定不是老天爷的馈赠,应该是山上浓密的森林让井水源远流长的吧!
我的童年是在井边度过的,那冬暖夏凉的井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逸的环境。在井边学习玩耍,都感到舒服无比。童年的记忆里,是古井让我鼓足勇气走出山门去寻找梦中的另一口“古井”。
寻梦的路上,我与古井为伴。是因为古井的深沉,是因为古井的宁静,是因为古井的无私奉献,让我踏上了寻梦的列车。穿梭在尘世人海,我常常感到迷茫,迷茫我的未来,迷茫我的人生。我几近绝望地寻找着可以驻足的彼岸,却常常陷入更深的迷茫里。总是在这样的时候,古井让我这颗烦躁与疲惫的心归于宁静,心中那片希望之火又重新燃起。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古井,我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我也是今天这个样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浮华的尘世里,这般宁静的心是永远都不会属于我的。
5.童年故乡的秋优美散文 篇五
立秋以后就是故乡的秋天了,“立了秋,北风溜”,天气果真变得秋高气爽了。
但此时故乡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树叶变成深绿了,田野里的庄稼仍然绿油油的,院落边的篱笆上的扁豆花开得一串串的,紫红色的,淡黄色的,仍旧开得那么艳。
秋雨多了起来,不像春雨那样柔情,来得猛,来得快,下得大。顺着低矮的草檐流下的雨水都连成了线。院子里,大街上,都满满是浑浊的水,雨点在水面上砸起了一个个的小水泡。此时听村外的田野里,只有雨打庄稼的沙沙声,除此之外,没有一点别的动静。一片片浓绿在白色的雨雾中变得淡了,俨然一幅巨大的水彩画画在了茫茫的雨幕上。
待蝉声消失了的时候,金黄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并染尽了整个田野。故乡的`颜色也渐渐地变成金黄色了,只是那篱笆上的扁豆花少了许多,而扁豆荚却更紫更红了。
玉米、大豆、地瓜都到了收获的季节,大人小孩们都在田地里或生产队的场院里了。
我们这些孩子当时是放秋假的。我们也不会闲着,帮生产队到田里拾庄稼,有时也会带上工具帮大人一把呢。
秋天的夜晚,最有趣的就是随大人晚上去“看坡”了。秋天的夜是比较长的,收获了庄稼还没来得及运回的时候,村里就要派人到地里去守望。漆黑的夜晚,一堆堆的庄稼,在夜幕下,像一座座的小山似的。如果赶上月夜,你还可以好好地欣赏一下秋月呢。
在临时用玉米秸搭起的小窝棚内,在马灯下,听大人们说笑,让他们讲古。饿了,就在棚外用锨挖一个灶台一样式的坑,点上柴火,将刚刚收获的地瓜、玉米、大豆放入,不大一会儿,便香飘四野了。
秋天的街上,晒满玉米皮,光脚踏在上面,软软的,暖暖的。在这稍微发凉的季节里,感觉特别舒服。
场院里,晒好了的粮食分成许多堆,每堆上都放有写着户主的名字的封儿,就等各家来领了。往家运粮的大人们,脸上好似开了花,整天笑嘻嘻的,他们在分享着自己劳动的成果。
收割后的田野里,没有一点的绿意,黄黄的,我们这群孩子便跟在大人的后面,顺风点火,火借风势,瞬间,形成一条条火龙,火舌舔着天空,发出呼呼的声响,故乡谓之“点坡火”。随之,耕地、耙地声接踵而来。在骡马的嘶叫声中,褐色的泥土被翻了起来,你可以随处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6.故乡绵长的风优美散文 篇六
任何一个生命都会与河流有着密不可分的瓜葛。一条铺伏于地母之躯的河流在聚百泓纳万川之后,蜿蜒曲折、浩浩荡荡、跣足毕路地从我们身边流过时,即便是一个如我之辈的皮囊凡人,也会生发出复杂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站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望天地之悠悠的圣者,面对一条身在穷乡僻壤却情透万代、气贯古今的河流,发出的千古慨叹。一声嗟叹穿越数千年时空,到今日依旧还绕梁不绝。
那是一条以自己的柔性穿越一道道狰狞的刚岩,从千重山万重梁之间流来的河,她以圣母一样的慈爱,摩挲着我稚嫩的童年肌肤,一遍又一遍,使我深深地感知接近河流的快乐。在没有人教会我把河流比喻为母亲之前,我就悄悄地喊她为祖母。在这条河里,我学会了游泳,先是呛水,把肚子喝得圆圆的,少年沉没的身体贴着河床的细流,如躺在老祖母的怀里,谛听着不知唱了几世的摇篮曲,让河水冲去很远,醒来的时候,果真就卧在祖母的怀里,身旁汪着一片还有一条小蝌蚪摇着尾巴的河水……从此,我学会了游泳,每一次游畅于河中,就像我撒娇于祖母的怀抱。
已经九十岁还精神矍铄的老祖母告诉我,我们的家族之所以根扎于一个叫河的村子,是因为与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是在一千多年前,我那头梳长发、胡须飘冉的一位年轻老祖肩挑着一对破烂的竹篓向北迤逦而来,他的半篓木屣已完全消磨在数千里大街和阡陌之上,衣服破烂得仅能遮羞。虽然已许多天跋涉在崇山与森林之间,没有吃过一口饭,但他依旧没停步,象一只执著的老猿,脚步匆匆。之所以从秀丽如画的美景江南披星戴月赶赴北方,是因为他听说北方有一条河流,河床上全是五彩缤纷的玛瑙。他不图发财,家里就有价值数万贯的缫丝房,就图看个究竟。
就在他赶得双足血肉模糊,口干舌燥,两眼直飘金星时,忽见一道浩荡之水从西天而来,直入东去,前方水天相接。于是,他舍弃行李,携一条扁担跃入水中,花费一天一夜的功夫,竟然游过了这条叫长江的大河,然后又蹒跚北上。直到横越了上百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后,他才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铺满玛瑙的河。于是,他选择了临河的一片荒野之地,筑土造房,住了下来。他给自己住的地方取名为河,开始植桑养蚕,干起了老本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有机会逆祖宗来时的方向进入江南。站在渡船上,四顾滔滔长江,猜想哪里该是祖宗横泅的地方呢?梅雨霏霏,站在一片绿莹莹的水田之上,于迷蒙的雨雾中,我仿佛看到一位斗笠蓑衣的老者呼啸而来,然后又箭一般唿啸而去,赤裸的双足趟起漫天的烟尘。心里不禁发出一声呼喊:老祖宗呀,莫非你还夸父追日一般,没有停止对玛瑙之河的追寻嘛?!我似乎突然领悟了祖宗之所以给我那小村取名为河的意义。这肯定是祖宗对自己的激励,对后人的寄托,对理想的不懈追寻。
二
其实,故乡的灵气也全在村前的这条河上。
这条名叫郭河的河是上游沂河与蒙河的分支。我曾有机会随一支水文考察组溯水而上,亲眼目睹了这条在故乡的土地上流了上千年的河流的源头。滔滔沂河与蒙河在不舍昼夜的流淌中,仿佛生怕冷落了沂蒙山区西南麓的那片土地,分别把一股溅着浪花的乳汁各自顺着一条山沟汩汩送出,两水千廻百转,最终在半道上汇集,于墨子诞生的那片平源上形成郭河。我无数次地拟想:这条河的出现是否暗喻着孔墨两位站在人类高地上的圣人其思想的对接呢?
这实在是一条美不胜收的河。
7.故乡我回来了优美散文(精选) 篇七
还记得村口那一条羊肠小道,晴时一身土,雨时一身泥,而这条路却是通往外面的唯一途径!虽然叫竹镇,却不见以竹子为豪的任何产业特色,金磁村的名字听起来颇有内涵,可掘地千尺也找不到一块矿石,尽管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各地,而这里毫无发展的势头!这,就是我的家乡。自南宋时起我的祖先就移居于此,历经千年沧桑饱受贫瘠之困却未曾改变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或许是习惯了平凡中的安宁,或许是迷恋于这里的山水风情······门前的小龙山是乡亲们心中的宝山,以山顶一条小道为界,一半属于江苏,另一半属于邻省安徽,山上松林茂密,村民们在农闲时,会去山上捡柴拾草贴补家用。小龙山也是我童年的游乐场,三五小伙伴常在林间躲猫猫、做游戏,夏天疯够了,便跑下山,跳入山脚下的红阳湖尽情地洗一澡,好不痛快!红阳湖由山泉汇集而成,水质清澈、甘甜,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饮用水源,遭逢旱灾年,连安徽人都不辞劳苦翻山过来取水。
小龙山是一座神奇的山,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于此阻击金兵,至今,小龙山及周边还残留许多古迹。小龙山顶有一汪泉水深不可测,说来神奇,这汪泉水位于小龙山的最高处,自古至今从未干枯过,当地人称作“仙人池”,旁边有一长石,叫“仙人床”据说,韩世忠伏击金兵隐于林间,正逢口渴,偶然发现此泉,痛饮一番小憩于长石上,醒来后说到“刚刚仙人托梦,此地为仙人所居,此泉为仙人所饮,此石为仙人所寝”。仙人池、仙人床因此得名。仙人池和仙人床名字只是一个传说,事实上这是地质变化的结果,仙人池其实是很早前的一个火山口,仙人床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无论怎样,不得不承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经千百万年将这一切雕琢的如此精湛,这一汪泉、一块石富于人们无限想象!
小时候常随母亲上小龙山打柴,每到仙人池旁,母亲总会提起“三年自然灾害”的事,由于饥荒,好多地方饿死了人,我们江苏这边还好点儿,好歹能勉强度日,可是山那边的情况就不同了,那时“浮夸风”盛行,有的地方饿死了人都不敢向上级汇报。大伯家就住在上那边,属于安徽管辖。五九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大伯拖着骨瘦如柴的身子,翻过小龙山来到我们家,有气无力地对我父亲说“兄弟啊,快想办法救救我们一家吧,你十岁的侄子已经五天一粒米没下肚了,这几天光靠吃点儿野菜,浑身都浮肿了······”当时,某些地方政府对饥荒灾情实行瞒报、虚报,还不许灾民上访也不准居家搬离······不能眼看着大伯一家饿死啊,父亲与二叔经过仔细斟酌,决定夜里偷偷地将大伯一家三口接过来······深夜父亲、母亲还有二叔带着村里五六个人悄悄来到小龙山顶,静静地等着大伯一家。母亲在仙人池旁,用石头临时支起土灶,将事先准备好的米和青菜放入硕大的铁锅里煮熟。鸡叫三更,大伯一家才姗姗来到,送行的七个人都是与大伯相处较好的邻居,大家七嘴八言地说“没办法,有人盯着呢,早不了啊,大家饿的实在是走不动啊······”母亲赶紧指了指大铁锅说“赶紧吃吧”。母亲回忆说,那口大铁锅里至少有四十斤青菜粥,竟然被吃的一粒米都没剩。大伯一家得救了,说起来也是因为小龙山,这一座山连接了两地情,时间不会将历史遗忘,只会令那段情更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