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2024-11-03

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精选13篇)

1.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篇一

齐市民族中学校本培训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我校教研工作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改革研究为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抓常规为载体。通过校本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培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增加到教师总数的20%,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形成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力。

5.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培训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根据我校的条件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以高中课程改革为依据,突出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学校提出校本培训课程内容,要灵活多样地组织实施,采用更切合教师实际的发展性评价模式,自主地对学员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我校发展和教师实际的需要安排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体现学校特色。要考虑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校本培训要根据时代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和手段。要不断整合、挖掘学校内外资源,确保校本培训内容的可持续发展。

四、校本培训内容

1.根据校本培训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校本培训的内容,较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

2.及时进行实践新课程的经验和反思交流会,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的培训。

4.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5.进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的培训。

6.加强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7.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五、培训方式

1.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全校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

2.以“课”代培。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教师的汇报课、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教学开放周等活动,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3.以“结对”代培.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的目的。

4.以“研”代培。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力争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5.以“会”代培。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

6.以“考察”代培。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组织

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东西,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

六、校本培训具体管理办法

1.校本培训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由1名学校领导(副校长)主要负责,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教务处、科研室、教研组分工负责具体安排落实。

2.抓好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学校要抓好校本培训的考勤、记录、考核、书面总结等过程管理工作。

(1)校本培训实行考勤制度。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向学校分管的领导请假。校本培训课程累计缺课(含请假)三分之一或旷课四分之一及以上者,取消该学员参加培训的考核资格,由学校校本培训职能部门通知其本人。凡安排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校后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主持一次教研活动。

(2)做好校本培训材料的档案管理。校本培训档案材料是学校接受业务管理部门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依据。它应包括校本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培训记录(录像、软件等)、成果(可精选)、考核成绩、书面总结等有关材料。所以,学校要做好校本培训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3)倡导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时关注新思想、新方法,把握教育动态,获取科研信息,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学习要有记录,个人要有笔记,每学期每个教师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的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有关材料。

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并作为评先、评职称的重要依据。

(1)每学校对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质进行一次考核,并作为教师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2)每一个教研组要有一个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要有研究方向。各教研组每两周组织教学研讨活动1次:每学期承担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或对外公开教学活动1次。

(3)组织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结果将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2008年9月

2.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篇二

一、北川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前后的校本分析

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 重建北川中学成为全校师生苦难经历与美好希望的历史性转折点。在灾后教育重建过程中, 许多优秀的教育专家、学者、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支援北川中学, 为北川中学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初步探索的经验。2010年9月, 四川省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试行) 》的精神, 北川中学立足学校实际, 遵循“正德惟和, 实干创新”的办学思想, 秉承“自强不息, 奋斗不止”的校训, 弘扬“严谨治学, 爱生育人, 因材施教”的教风和“惜时明礼, 弘毅慎思, 笃信好学”的学风, 在总结和继承学校多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特别是初中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基础上, 大力推进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作为办好北川中学的重要突破口, 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以学生为本的现代高中新课程和新教材体系, 积极推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生动、个性化发展, 造就一支适应新课程理念、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为实现北川中学“三年恢复, 六年提升, 九年跨越”的重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改革实践的路径选择

汶川“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灾区的教育造成巨大破坏:全省受灾学校1.18万所, 灾区师生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教师生存的基本条件遭到破坏, 教师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北川中学受此影响更为严重。灾后社会各界纷纷对北川中学的教育重建给予大力援助, 其中对教师的培训的支持意义更为深远。众所周知, 地震不仅让许多教师付出了生命, 而且阻碍了正常的进修培训。在这一形势下, 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成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大特色。结合北川中学校本培训的改革实践, 提出几点创新举措。

(一) 社会各界对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支持的创新之路

“校本”即“以学校为本, 以学校为基础”。[2]受重创的北川中学在大灾面前, 选择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 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通过顶岗支教, 置换岗位外出学习培训方式, 提升教学水平

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 北川中学顶住压力, 一方面以绵阳市教体局、绵阳师范学院为首派出优秀教师与大学生顶岗支教, 充实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为提升教育质量, 北川中学派出各科教师前往全国各地优质中学校观摩学习培训, 如山东名校杜郎口中学、偃州一中等积极提供课程改革成功经验, 指导北川中学教师打造“高效课堂”;香港伙伴教育基金会联合香港圣保禄学校、香港福建中学等方面的力量, 对北川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全员在港培训, 对部分语文教师进行在港培训。

2. 通过创建教师校本培训中心, 提高师资质量

社会各界纷纷在北川中学建立“教师培训中心”, 以北川中学为本, 开展师资培训。譬如, 北京西城区教委与北川中学达成三年援助计划, 除每年派出优秀教师到北川中学支教外, 还对北川中学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课程改革的全程培训;IBM志愿者服务团队对北川中学英语教师进行口语训练, 为北川中学提供智力援助;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领导和专家, 多次带领中学教学研究团队, 指导北川中学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天津体育学院与北川中学心手相连, 发挥各自优势, 抢救、发掘、整理、弘扬羌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全力支持北川中学构建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

3. 通过开展教学、科研、管理讲座方式, 进行校本培训

作为对口支援的本地高校, 绵阳师范学院为北川中学教师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将“绵州大讲堂”迁至北川中学, 按期派出各学科专家、教授前往北川中学对全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的校本培训;江苏翔宇教育集团与北川中学达成领导互派学习培训协议, 提升北川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同时, 将其成功的教改经验和案例引进北川中学教师教学活动过程。

(二) 北川中学自身探寻教师校本培训改革之路

2010年9月, 四川省全面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爱心和教育智慧的汇聚, 为北川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珍惜机遇, 把感恩之情化为发展动力和实际行动, 搭建新的工作平台, 实现社会爱心资源的再聚合, 形成外部支持的长效机制, 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使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与一流的硬件相匹配, 推动北川中学向一流学校迈进。[3]由此, 北川中学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从学校实际出发, 探寻着一条校本教师培训的改革之路。

1. 创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搭建教师培训平台

经过深入探讨和思索, 北川中学在校本部成立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通过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整合来自高校、知名中学、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力量, 形成交流合作、双向共赢的长效机制, 并与社会各界共同搭建北川中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实践平台, 共同致力于北川中学教育事业的振兴和繁荣。该中心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中的八大领域和学校实际情况设置四个模块, 中心成员单位或个人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及援助意向自主选择并签订合作“协议书”, 为学校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可持续的援助。其中第一模块即是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工作团队高效管理, 包括青年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 班集体、学科组、年级组、职能处室建设与管理, 学校民主管理体系建设, 团学组织体系建设等项目。

2. 以教师校本培训为先导, 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北川中学在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将教师校本培训作为改革的先导, 由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研讨实践为主的专业培训, 转变和更新教师观念, 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开展校本培训。在时间安排上, 集中于教职工大会、学科组活动以及专门的培训时间;在培训形式上, 采取远程同步互动学习、个人灵活网络自学, 集体参加专题研讨, 个人书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在培训内容上, 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关系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课程与评价改革、新教材学习、学科课改方案、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改专家讲座为主。另一方面是开展校本主题研修。一是进行集体备课, 重点探讨学情学法、课堂教学设计和研究专题;二是上公开教学, 重点探讨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程改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推广高效课堂,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三是进行课题研究, 积极引导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题研究, 重在解决北川中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开展评优活动, 组织课程改革案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评选高效的课堂, 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经验。

3. 实施教师培训“1357”工程, 提升教师水平

基于“北川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与“模块化”的教学研究体系,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使教师在需要状态下学习, 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在创新状态下发展。为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北川中学启动青年教师培养“1357”工程, 即1年站稳脚跟, 3年熟悉教材, 5年成为骨干, 7年形成特色。充分利用一流设施设备和校外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名师工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 为保证校本研修研训顺利进行, 学校建立“北川中学听课制度”“校本研修研训制度”“理论学习制度与管理激励制度”等,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 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校本论坛、专题讨论、专业会谈、协作教学、经验交流、专家指导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主题研修研训, 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 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搭建平台, 创造条件,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基于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的几点启示

汶川“5·12”特大地震给北川中学以沉重打击, 但在恢复重建过程中, 北川中学师生顶住各种压力, 坚毅前行。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 北川中学探索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教师校本培训之路, 既提高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 同时也保证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从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成功经验中, 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校本培训模式可具多样性

部分学者、专家认为校本培训应立足受训教师所在学校本体, 以此为基地展开培训活动, 而从北川中学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 模式可具多样性、灵活性, 以达成实效性之目的。据此, 根据培训地点不同, 可划分为三种校本培训模式, 实现“三足鼎立”, 又相辅相成: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中心的培训模式, 重在教师的进修或继续教育, 目的是偏重于专业与理论素养的培养;以优质中学为中心的培训模式, 重在教师实践技能与经验的获得, 目的是偏重于教学技能的培养;以受训教师所在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模式, 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目的是偏重于将在高等师范院校的理论与优质中学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 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

通过成立中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北川中学掀起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潮, 从如下两方面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一方面, 在中学创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融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 共同研制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 在高等师范院校创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共谋中学教改的实施计划, 提升师资质量与水平。通过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中学的课程改革研究中心的双向互动, 可实现准教师与在职教师培养培训双赢互惠, 推动教师培养一体化进程, 共同致力于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

3.提供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保障

灾后北川中学师资紧缺, 但仍保证着本校教师校本培训, 这既得益于高等师范院校优秀大学生的实习支教, 又得益于地方教育局优秀师资的援助。由于当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编制计划紧缺, 许多教师无暇顾及专业培训, 因此, 首先可通过多种方式补给, 充足师资, 从而保障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 譬如一方面, 可通过与高等师范院校搭建合作平台, 通过顶岗支教方式补充师资, 或是监督和规范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中学从事教师工作。另一方面, 也可通过“西部志愿者”计划或“特岗教师”计划, 充实中学师资队伍。[4]其次加大城镇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教师对农村中学的支援力度, 可通过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任务, 依据一定的时间段, 城镇中学教师分批次地到农村中学进行对口支援。[5]以上几种方案均是通过置换形式, 使在岗教师能有机会和时间保障投入到校本培训之中, 促进专业化发展。

【本文系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灾后教育重建背景下‘双元双向’实习支教共赢模式的构建研究” (项目编号:FFB090647) 的阶段性成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新课程背景下四川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TER2009-030)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四川高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项目编号:CJF09032) 的阶段性成果。绵阳师范学院重点教育改革课题“《规划纲要》视域下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合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号:Mnu-JY1028) 。】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 2002 (11) .

[2]李冰, 叶际琴.有效性:校本培训的应然追求——基于校本培训管理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 (5) .

[3]邹俊川.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用“爱”筑起新学校[N].四川日报, 20110107.

[4]蒋平.《规划纲要》视域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6) .

3.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篇三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动机;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并逐渐开始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学者们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读研期间,在参与导师课题“文化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研究”资料搜集时,笔者意识到,出于培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校本培训越来越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得到了践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县内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界定校本培训的概念。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学科等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问卷的问题,包含对调查者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反馈等内容。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225 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率为80.8%。

校本培训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师徒制、集体备课等这些都属于校本培训。接下来主要对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形式、参与动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校本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和参与动机是影响自身校本培训效果的量大重要因素,此外培训目标、师资水平、培训方式对校本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大,考核方式、培训管理、培训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析

学者们在分析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时,一般将其分为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内部持久的积极动机,可以维持一个人积极的行为。此处分析时,也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培训的动机成分。

此部分通过对教师自身参与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反馈的分析,看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方面与通过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的自我评价上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而推断出那些动机影响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技巧、学科前沿知识、师德几方面,而且多数教师认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要好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和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是分不开的。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和之前教师们出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参加校本培训的内部动机是一致的。

从上表我们可以教师们普遍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应用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不到60%,也就是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的一些内容对于自己日常的工作作用不大。但是迫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外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压力,还是得落实校本培训。

三、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在其反馈的校本培训的收获当中,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和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其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当教师们是出于内部自身发展需要去参与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出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去参加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一些外部考核的达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内部的持久的、积极的校本培训参与动机,更有利于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自身提高与发展的效果,而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外部动机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也是社会和学校中的一员,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之前也要对自己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自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积极归因,为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校本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县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民族地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缩影表明,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新形式,还处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当中,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关楠楠.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果都镇初级中学校本培训制度 篇四

为加快我校新课改的进程,积极响应教育局安排的课改理论学习,为提高我校级的课改理论水平,按质按量的完成课改理论学习计划,特地制定校本培训制度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

二:组织机构:

由学校、教导处、政教处、级部联合组成校本培训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史 凡

副组长:和西民范仲友

成员:丁炜力 张更龙 陈明星李丽 郝法全三:具体安排如下:

1:具体的工作安排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

2:培训期间实行“签到签退制”中间考勤制度。严格请假制度。学习期间请假按平时请假的2倍计算,计入个人的考勤。

3:学习记录(理论学习笔记)统一收齐,签字、按照笔记的质量记入常规量化成绩。

4:每次培训完毕每人要写一份心得体会,记入常规量化成绩。

5:学校大型的培训要有安排的组织理论考试,成绩记入常规量化成绩。

5.2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制度 篇五

1、全员培训:面向全体教师,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举行专题讲座或政治学习。

2、新任教师培训:强化新教师培训,使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刻,及时得到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具体操作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执行。

3、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通过民主评议、问卷调查推荐骨干教师,并积极支持骨干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尽可能提供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所需的经费。校办公室为骨干教师建立业务水平与成果方面的档案,并让受训毕业的骨干教师开讲座,向全校教师传达培训心得、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学术交流的体会。

4、学历教育培训:学校支持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层次或第二学历培训,给予适当的培训补贴,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在职的专任教师提供提高学历层次的考前培训时间的支持。

5、信息技术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的形式,确保专任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达到专任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规定,力争人人均达到中级水平,并能制作课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6、“走出去”与“请进来”培训:为拓展中青年优秀教师的视野,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师赴课改联盟学校或市内高完中学习考察,学习各校的先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经验,尽快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7、落实国家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周期。中、高级职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00学时;初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10学时;新任教师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0学时。我校决定每位教师每学年继续教育集体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8、登记及考核。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学校严格执行有关成绩考核办法和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制度,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的必备条件。学校对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表扬奖励,对继续教育成绩欠佳或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的教师,学校要严肃处理。

6.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篇六

为了保证本次校本培训有步骤、有实效、有创新,成立了以学校专业优秀教师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各学科为单位的培训小组。本次培训的内容包括:区教研员唐峰权专家的讲座、体育教师潘忠福的简笔画培训、青年教师说课及微型课展示,以及体育技能交流展示等。内容一:区教研员唐峰权专家的讲座

唐老师运用专业的体育素质与个人丰富的体育课堂经验,从需要怎样的体育课堂教学进入,明确体育与健康的性质,让我们重视技术教学,强化体能训练,以“课课练”的形式,增强学生体质。

内容二:专业教师潘忠福的简笔画培训

通过潘老师对体育简笔画的专业讲解与示范,使原本以肢体表现为主的体育课,增添了几份艺术色彩,也明确了简笔画的应用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内容三:青年教师说课及微型课表演

在体育组组长陈龙老师精心的安排下,通过对青年教师现场精彩说课与微型课表演,全组成员的学习与探讨,为以后同样的比赛打下坚定的基础,加强四中体育在各方面的专业能力。

内容四:青年体育教材技能交流展示

一场精彩的技能研讨赛在风雨操场拉开帷幕,各位老师都拿出各自的绝活,输赢不分胜负。在激烈的比赛中,也存在许多技能之间的差距,这次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各自技能的不足之处,还需继续努力。

总之,在此次校本研训中,我教研组做到了边学、边研、边讨,使培训与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学校管理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教研组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真正使这次学习成为推动我校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7.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策略 篇七

一、为促进教师内涵的提升, 确定全面、系统的培训内容

我们认真分析了“构成教师发展的基本素质”, 即:先进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职业形象, 多元的知识结构, 多向的教育交往, 完善的能力结构, 健康的心理素质等。我们围绕促进教师成长的诸多要素, 确定了以“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研究项目为培训内容, 并规定这些内容必须内化为教师的素质。由于培训内容全面且系统, 因此每项内容都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作用。我们采取分段 (每三年一个周期循回培训一次) 、分层次 (全体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对应安排培训内容) 、有重点 (对每项培训内容, 每学期都要有专题培训部分) 地安排培训内容, 努力摒弃过去教师终身“磨道式”的发展现象, 积极形成“螺旋式”的有效的发展通道, 促进了教师内涵提升。

二、为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制定了科学多样的培训方法

我们遵循教育专家邓研教授开展的从“外铄”到“内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轨迹理论, 不断强化培训内容, 开展了教育观念、理论业务知识、技能等多项专题培训, 从而带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 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在本岗位上的自塑、自练, 让他们的潜能能够得到最大开发, 以积淀育人智慧, 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研究中我们实施的是以训带学, 以学促教, 训、学、教一体化的模式。每一次培训前, 我们都要先进行调研、分析, 切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最需”, 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以增强培训工作的链条效应意识, 从问题入手到解决问题结束。特别要强调, 每次培训后, 必须要布置一些能让教师回味、思考的问题, 从而让他们形成反思, 有所收获。我们的培训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集中专题培训

学校根据教师的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确立专题, 开展专家、领导讲座式的校本培训。其主要内容有:师德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培训、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训等。

(二) 主题培训

每学期或每学年, 每个教研组需确定一个或几个教研主题, 围绕主题以学科课堂为载体, 来进行主题教学研讨, 从而确保校本教研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对每个主题的研讨都要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将问题转化成研究主题, 总体形成“问题与设想——设计与实施——效果与讨论——反思与总结四个过程。

(三) 结队培训

发挥新老教师的各自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效果。学校应把新老结合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来加以落实, 并且每学期都要有明确目标, 最好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学校还通过采用同年组结队、名师带教结队等方式, 促进了各层面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 自主式培训

班杜拉 (bandurou) 教师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自信心越强, 教学活动中越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并持之以恒。它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自主式培训, 就是要让教师产生自我效能感。新课程所需的是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而这样高水平的教师的培养, 不是光靠学校的直接培训就能做到的, 更多要靠的是教师“自主式”的学习, 不断钻研历练自己、质疑自己、挑战自己, 进而逐渐获得专业化的提高。在培训中我们应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自主阅读, 多进行理解反思, 构建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五) 课题式培训

课题式培训, 旨在通过对科研课题的研究, 来突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关键性问题, 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在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三、为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成立了规范高效的培训管理机构

(一) 健全组织, 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以师训副校长为副组长, 以各科室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是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 拟定目标计划, 提供人、财、物、时、信息等方面的条件。副组长的职责是落实教师校本培训的实验方案, 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并扩大管理参与面, 进行校本培训效果的测评等。

(二) 建立一个融培养、培训、管理于一体的校本培训运行机制

我们在校本培训中推行了教师成长档案盒管理, 即让每一位教师都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 利用档案盒来记录每一位教师的成长足迹。盒里有各类信息表、发展计划、教育信息、知识与技能鉴定、培训学习记录、荣誉称号、来自不同方面的评价、成果记录、课题研究、论文、精彩案例、个人作品、学生获奖情况及其他个性化内容等。这样教师在档案盒中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 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教师成长档案盒符合教师评价的动态管理理念, 由以往教师评价的鉴定性、总结性向激励性、过程性转变, 既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发展, 也有力地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校本培训是根据教师的成长需要而开展的, 培训过程要体现出渐进性, 培训内容要体现出适度性, 培训效果要具有实效性, 以促进教师成长的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三项策略, 我校坚持了校本培训的长效化、规范化, 形成了校本培训的有效运行机制, 切实保障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摘要:“校本培训”, 是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的, 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为目标, 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方式, 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的在职培训模式。它是以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教师自主研讨、自主学习为根本的, 从中可凸显教师个性, 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制度。

8.立足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篇八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水平,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关键在教师。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长期从教。但城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差距依然较大,优秀教师“稳”和“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学校,高素质教师缺乏,不能靠等,必须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校长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要求,按照“立足岗位,按需施训”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和个性发展特点,自主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练就专业发展的内力,让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在培训中激发,让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在培训中激活,让教师教育教学的实力在培训中增强,让教师教育教学的效力在行动研究中提高,使校本培训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成为促进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一个学校如果忽视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就会失去学校发展的后劲。但是,尽管青年教师有其优势,他们思想活跃、知识新颖,精力充沛、引领时尚,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敏感度和接受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与老教师相比都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得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指导,那么在实践中就会处于一种盲目或者说实效性不高的自我探索、彷徨状态,长时间没有走出骨干(特色)发展之路,就会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谋生方式来对待,缺乏进取精神和动力,产生职业厌倦。

1.全员读书,提高素养

实施高效课堂,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广博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面过窄、文化素养不高,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数教师工作量较大,空闲时间少,很难抽出时间系统学习,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论、新教法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那些看起来似乎与教学关系不是很大的新的科学文化动态及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不管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以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盯在了所任学科的书本、教案、习题上。教师们不断学习新知识,用丰富、广博的知识充实自我的意识淡薄,致使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所任教学科方面可称其为师,所任教学科之外,学生反而成了教师的老师,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下降,影响了教育效果,对此,校长一是要加强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建设,保证教师精读书目及泛读书目配足、配齐,每学期统一购买一批教师专业成长书籍,拿出专项资金给教师报销一定数额的购书款,鼓励教师多读专业书籍。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群众读书竞赛活动,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依据主题确定读书范围,列出读书篇目,通过演讲、写读后感、检查读书笔记等手段检验读书效果。开展读书活动务求扎实,要做到有主题、有要求、有检查,要让教师尝到读书的甜头,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和渴求。三是与每次的读书活动主题相配合,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评,一方面可以检验教师读书的效果,另一方面让教师共享知识资源,使大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汲取知识精华。四是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上网,在互联网上获取新知识,使教师在教育理论、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及知识层次上与时代同步。

2.观摩学习,广采博取

提高教师素质,仅凭本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利用名“家”、名校、名师资源,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听名“家”讲“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理解的程度可能达不到应有的层次,甚至会存在偏差,学习起来只能是照本宣科。但名“家”往往能结合实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将理论讲得透彻明白,让教师易于掌握,并能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之中。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每周开展一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研活动,观看远程教育名师的教学录像,观摩课例、开阔视野,分析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二是由于农村教师知的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科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校长要尽可能多地派教师参加层次较高又有实质内容的培训,让他们有机会开阔视野、更新教育理念。

3.以“赛”代训,全员提高

“赛”就是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讲课比赛、教案比赛、论文比赛等。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追求进步并渴望得到他人承认的,因此,“赛”对他们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通过“赛”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主动钻研业务,在“赛”中提高素质。同时,通过“赛”,还可以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教师把精力用在教学上、用在业务水平的提高上。通过以“赛”代训,既扎实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又锤炼了骨干教师的教学策略,更使一些年轻教师在各级比赛中频频获奖。

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

骨干教师是先锋,是模范,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引领示范,只有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使教育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任务,给骨干教师压担子,是促进骨干教师成长的得力措施。

1.岗位锻炼,增负加压

学校对青年骨干教师采取压担子的方法,强化岗位职责。让青年骨干教师承担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示范课、观摩课、推门课、验收课、导师带教、说课指导等,使他们有压力,从而产生动力。让骨干教师担当科研课题负责人,承担省市级课题,帮助骨干教师选择研究题目,落实研究方向,提供研究条件。

2.骨干引领共同发展

为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信任、重用、加压”原则,大胆起用青年教师挑大梁。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及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入学校、引入课堂,营造一种“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氛围;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求每学期每位市、区级骨干教师上两节示范课、镇级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为加强教师间的协调合作,共同提高,我们进行了帮扶结对,以优带新。要求每位骨干教师帮扶一名教师,从“分析教材—指导备课—组织教学—课后反思”入手,全程指导,周听一节课,交流一次心得。endprint

3.立足实际,拓展思路

把校本培训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教师在开学初均根据各科组工作计划安排个人的教学教改计划,而个人的教学教研除自己的独立研修外,还要和学校的教研、集体备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个人、教研组、学校”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通过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科研,确定自己在科研中的适当位置。每一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围绕本册教材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学习实际,自设子课题作为教研活动主题,教研活动针对各组实际情况,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理论学习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学校领导、教师要经常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展开研讨,达成共识,指导教学实践,解决本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六落实:方案制订、活动开展、过程检查、阶段总结、资料积累、成果总结落实。

三、调动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热情

当前,在很多学校,中老年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职业倦怠,这不仅直接影响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更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何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位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应是学校校长应长期探究思考的重要课题。

1.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一所学校要有一位无私奉献、德才兼备的好校长,才能带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校长,一定要深入教学第一线,要走进课堂,适当兼课,经常听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领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提高自己的领导威信,促进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平时除了外出开会,在学校的日子里,校长就应该一心埋在教育教学中,引导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还要经常亲自带领学校教师外出听课,以获取最新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动向。“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

2.理解关爱,激活内驱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有着丰富需要的个体,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不断发展的潜在动力。这些动力、需求,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或潜在动力,是影响校本培训成效的根本。但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心理需求是不同的,俗话说:“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中老年教师对待工作虽说有些是消极的,但大多都勤恳踏实,尽心尽力,他们需要同事特别是领导的尊重和肯定,更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关爱。常听一些中老年教师自嘲“老脸皮厚的,不在乎……”其实不然,他们内心最脆弱,来自领导的一句重话,孩子的一句戏言都可能使他们丧失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没有幸福感(因为他们尽力了)。校长要善于把握中老年教师心理需求的差异,激活其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对学校工作的开展很有帮助。

3.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人的本能需要,对于普通教师来讲,领导真诚的关心爱护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的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轻松,而是一种十分繁重的劳动,对教师的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很大,因为教师的工作时间长,早上班、迟下班,而且工作时间没有上班下班的严格界限。事情杂,文娱、体育、卫生、纪律无不需要教师操心,备课、上课、家访、组织集体活动等都需要教师具体去落实。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需要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思想情绪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教学活动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性集合体,师生双方都要充分发挥和动员自己的精神力量,才能成功地完成教学过程,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精力。中老年教师由于在教坛上辛勤劳动几十年,身体上难免会有一些小毛病,他们的孩子因为就读或就业不在他们身边,校长在工作中要多体谅老教师的多方面忧虑,关心他们的身体与家庭。现代管理理念认为,团队管理三分靠制度,七分靠感情,在落实制度管理的同时,校长要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细节处体现关心,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

9.西城中学教师培训评价制度 篇九

一、基本考核项目:

1.出席情况(5分)

2.作业完成的数量与质量,上交是否及时(10分)

3.课堂教学质量

(1)公开课——教师汇报课(20分)

(2)平时课(10分)

4.教学常规材料

(1)教案要求规范化的详案(10分)

(2)听课数量与质量(10分)

(3)记分册、成绩记录(5分)

5.师德表现(10分)

6.学生评价老师成绩(10分)

7.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者加分(10分)

二、奖惩措施

1.坚持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师,优秀者在评优晋级优先,特别出色的青年教师学校将破格启用。

2.对在培训过程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要进行加倍处罚,并扣除相应的福利,对经过培训仍不能够胜任工作的另行安排。

10.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篇十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办学总体规划,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宗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努力实现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体化。

3.坚持以教师个体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个体学习和团体培训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报告的录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

2.短期培训。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晚上或假日、节日部分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

(1)专题报告;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3)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讨;

(4)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课程开发等。

3.读书活动。教师读书学习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将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会、报告会。

4.岗位培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落实教职员工的岗前学习、培训和在岗继续学习和再培训,达到熟悉、精通岗位业务目标。

5.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孤立无助现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后集中总结,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6.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充实知识、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或指定岗位培训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由学校认定、登记、备案。处室科、年段组、教研组要提交学年、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1.校本培训的组织及其职能

(1)校长室职能:

①负责校本培训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②为校本培训提供课时、场所、设备、经费等保障。

③指导校本培训的实施,检查校本培训的进程,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

(2)处室科、学科组、年段组职能:

①负责本部门校本培训的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

③定期汇报校本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3)集体备课组职能:

①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2.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

(1)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由教研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等。

(2)第一次担任我校新的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担任任何年级课程的教师或班主任),均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通过学校考核、审核合格。岗位培训由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执行。

3.校本培训的经费管理

(1)学校给予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经费支持。

11.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篇十一

校本培训是整合各种进修培训效果的最佳途径,是教师把各种进修培训所学知识内化为教育教学能力的桥梁和纽带。建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是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反思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专业人才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三个重要目标,即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其中实践是指教师对学生状况、教育目标、内容的准确把握;对丰富的教育情境的驾驭;对具体问题的灵活处理;对教育方法手段的有效运用。研究是指植根于教育过程中的,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的探究与思考。反思是指对自身教育实践过程的自我审视、追问和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必须是立足于现实的教育问题,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以相关的教育理论为依托。它是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从实际出发,以学校为基础,以教育问题为出发点,正是“校本”的要义所在。因此,高质量的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育教学,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学生加班加点,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学生的学习强度,用这种办法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及自主发展。这样不仅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会造就大批创造性人才,还将会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

时间。两种不同的途径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因此,校本培训能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二、校本培训要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为基本目标

教育科研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尝试、探索、反思、创新的过程,既需要教师采取行动,付诸实践,也需要教师经常反省思考。因而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成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思考、行动、创新的过程,成了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高素质的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素质等,而这些素质的提高主要靠个人自觉努力地学习反思、群体的帮助和学校的培养。开展校本培训,就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较好的环境和条件。

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地追求与探索,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活动的自觉行动与认识。教师应具有的科研意识包括:(1)思想意识,即树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的意识,把教育科研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并努力探索;(2)学习意识,即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向,使自己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3)反思意识,即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付诸教学实践;(4)总结意识,即时总结、不断提高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使教育教学实践科学化。

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推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基础,也是校本培训的直接目的。学校要创设良好科研氛围,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开展校本培训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校本培训要从学校实际和教师个人实际出发,从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学校的规划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使校本培训稳步发展。校本培训既要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对广大中小学校来说,更应强调校本培训过程,有了过程才有科学的结论,才有切合实际的经验。校本培训最直接的结果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小学教师培训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也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要实现两个结合:(1)将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中小学校选择校本培训应联系实际,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使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2)校本培训与教师个人的经验总结相结合,与教师个人的学习相结合。只有做到两者结合,才能使教师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乐于探索。

四、几种初见成效的校本培训模式

(一)案例分析式

案例分析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分析中,可以引导教师们对自己教育教学中一些常见的问题与现象,赋予理性的思考,从中探寻教育规律,从而培养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提高教师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和教育科研能力。如提出一个热点问题或一个案例,发动大家寻求解决的方案。可以分小组研究,也可个人独立研究,以此推动学员去学习、探究,然后大家交流评议,相互启发。不追求是否有“惟一正确”的答案,只求通过活动打开思路,广泛吸收大家的认识以充实自己的思想。

(二)课堂教学式培训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好一节课是教师技能的综合表现。可以把技能培训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研究课”、“小组教研课”、“过关升级课”、“创优课”、“拜师带徒展示课”等,给每位教师都创设展现和锻炼提高的机会,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观察和面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方法,以此促进技能的提高,使教师专业得到持续发展。

(三)问题探究式

培训者首先深入教师之中,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然后逐一进行探究教学。问题探究教学要引导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四)专题讲座式

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共性的需求,每年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集中培训。如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讲座、“怎样写案例”的讲座、“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的讲座以及“教育叙事研究”的讲座,等等。

(五)反思自学式

教师根据自己需求,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去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缺陷,并在教学设计中形成书面文字。使教师形成一种危机和紧迫感。这样教师就会在实践中随着所遇到的问题去主动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所以这种方式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六)研训互动式

学校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科研立项和向上级申报立项,确定集体和教师个人承担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在课题的实验中,紧紧抓住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在培训教学中,培训内容又以课题项目为骨干支撑,给学习者以极大的吸引力。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专业知识,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七)网络信息交流式

学校可开办信息园地定期发布教育教学改革信息供教师学习,信息可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学校对教师制定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要求指标,促使教师上网、看报、读书,搜集整理信息,传播信息,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眼光与时俱进。

12.中学教师校本培训制度 篇十二

对于校本培训, 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搜索到大量的研究, 成果显著, 研究内容也基本上涵盖了校本培训的方方面面, 有对校本培训的概念进行理论建构的;有对校本培训进行模式设计的;还有对校本培训提出实施策略的;等等。在许多研究中, 以概念阐述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张志勇认为校本培训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 由学校组织实施的,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 在专家力量的指导下教师全员参与的继续教育活动[1];郭沛认为校本培训以培训内容为依据, 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 旨在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 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2];赵卫博认为校本培训是学校组织开展的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3];根据“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界定,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 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 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4];等等。

从这些概念中,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有些研究把“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的“规划”、“指导”、“领导”或者“专家”的“指导”作为校本培训的前提, 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校本培训不能脱离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专家的约束, 这无疑削弱了学校在校本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把“校本培训”从作为一种培训模式, 研究中突出的是“培训”的意义, 而“校本”的含义中的学校, 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培训单位”, 也就是“场所”的意义上定位的。

笔者认为, 校本培训是一种“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和在学校中”的在职教师培养模式[5], 显然, “校本”之“本”的意义的共同基础就是“学校”, 也就是学校作为关键词奠定了“校本”之“本”的基本的和根本的意义。仅仅把学校定义为“基地”、“培训单位”、“发起者”, 仅仅是表层认识, 必须“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这意味着, 作为一种培训模式, 必须要根据学校的情况, 依据教师在该学校的条件和需要, 结合教师的本职工作来开展, 不能脱离学校。而从培训展开的意义上去研究, 意味着必须考虑到具体学校的条件、环境和需要, 而且是以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因此, “校本”研究, 必须从条件 (环境) 的角度去进行深层的研究。

二、校本培训之“本”探微

校本培训之“本”从条件论的出发就是“基于学校”, 就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所组成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 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 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 将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 并积极地展开校本研究、学习行动, 才能达到校本培训的真正效果。

(一) 校本资源

1.专业资源

(1) 书本知识。

学校的资源中, 书籍是一种建构教师个人知识必不可少的东西, 也是校本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教师要加强学习的一般有以下三类:第一, 教育类知识, 这是教师职业的条件知识;第二, 专业类知识, 这是教师的本体知识;第三, 文化类知识, 这是教师的背景知识。前两种知识毋庸置疑, 第三种知识介于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文化领域, 各门类的知识都蕴含着教育智慧的宝藏, 教师要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生活视界下, 进行广泛的阅读, 摄取人类的文明, 提高自身的素质。

(2) 网络平台。

当今是一个“读图时代”, “读图”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学习的对象不再仅仅被局限于文字资料, 具体可感的画面和图像也成为我们学习的凭借。在这方面, 现在大学普遍运用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条件。同时, 现在很多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共建教师工作网络案例库, 使得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分享教研信息, 可以促进相互间的研讨, 这些也应该是校本培训最便利的资源。

(3) 专家服务。

许多高校实施的校本培训, 都会聘请相应的专家讲学。作为校外研究者, 专家主要的作用是为教师发展提供服务, 是在教师需要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他们既不是培训引领者, 不是培训的决定者, 只是一种外在资源。因此, 在校本教研和培训的过程中, 专家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2.教师资源

(1) 教学案例。

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 这些事例述说了教师面对问题的情境、解决问题所存在的多种可能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法, 体现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智慧。因此, 教学案例可以作为学校独具特色的培训资源, 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2) 问题库。

教学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可以建立一个问题库, 问题可以按教学内容系统分类, 也可以按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类。作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经验的总结, 它们对解决本校的实际教学问题有帮助, 能使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 这样的问题库就是培训最好的资源。

(3) 个人知识。

知识本身是人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说, 教师的知识是具有内隐性和个人性的, 是一种内在的知识。这种知识在波兰尼那里被称为“个人知识”, 即让教师在学习的过程, 使其本身的内隐知识与其所学的知识达到视域的“融合”, 从而理解其所学的知识,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自己新的知识, 为其教学服务。

(4) 团体智慧。

学校可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促使教师的个人知识转化为“团体智慧”, 并建立良好有效的教学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之中, 教师同伴互助、在平等对话中进行智慧的交流, 共同研究教学的问题, 共同提高和共同发展。

(二) 校本行动

1.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对于教师发现并积极解决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 但在许多学校并没有形成一种氛围, 在这种氛围形成的过程中, 学校应是主体, 学校管理者要成为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和服务者, 而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能否顺利开展, 校长对其的重视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要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要以学校教研机构为依托, 组建坚强有力的校本教研领导机构;要保证校本教研的经费投入;要重视并大力支持营造学校的“学习场”, 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学习化组织, 形成讨论、研究的氛围, 尤其是提倡并促进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讨论, 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教学生活的一部分。这样, 才能使校本教研为校本培训提供最有利的文化环境资源。

2.校本学习

校本行动另一个非常重要方面的就是校本学习, 这种学习是基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问题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校本学习应该做到全息学习, 就是一种全身心参与的学习, 它强调“三到”:手到——坚持记笔记, 手到是读书最基本的要求, 可以记摘录式笔记、心得式笔记等;心到——养成“研究性”阅读的习惯, 通过思考激发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身到——把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课堂, 通过“身体力行”把书本知识特别是教育知识读懂、读活, 把理论与实践、观念更新和行为改变统一起来, 达到知识向能力的真正转化。这种全息式的校本学习, 将逐渐培养每位教师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组织中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等都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学习也将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摘要:校本培训是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模式之一, 对其研究也涵盖方方面面, 但对校本培训之“本”的探讨比较缺乏, 而由于这种缺乏, 使得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校本培训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和在学校中”的一种模式, 因此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充分挖掘并利用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资源, 积极地展开校本研究、学习行动, 才是校本培训之“本”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本”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 (6) :25-26.

[2]郭沛.英国校本培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4) :101-103.

[3]赵卫博.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效果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 2010, (18) :120-123.

[4]陶玉凤, 朱虹.基于“教师发展学校”的校本培训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6) :107-108.

13.校本培训各项制度 篇十三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办好名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校本培训管理体制,增强教学意识,抓住教学改革的契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重点,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向教科研要成果,特别制定校本培训考核制度。

一、常规教学(60分)

认真抓好校本培训工作中的各大环节,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28分)

(1)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7分)

(2)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五备”、“三定”: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定时间。(7分)

(3)备课要大统一,小不统一。重点、难点内容统一,教法、学法等可不统一。(7分)

(4)教师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上交备课记录。(有事串时间,要及时通知教务处)(7分)

2、教案(16分)(每学期检查三次,优:16分 良:12分 一般8分)

(1)教学内容编排合理,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4分)

(2)环节齐全,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4分)

(3)有德育渗透点,板书设计,教学手段,重点、难点,信息反馈。(4分)

(4)提前写1-2节教案,教案有序号,有日期标注。有课后反思。(4分)

4、听课(16分)

教学人员每学期听课15节,有听课纪录,有评语,上交教务处。优:15节以上 16分, 良:10—14节 12分, 一般:不少于6节(6分)。

二、校本培训课堂教学(20分)

(1)上课严禁迟到、早退。(4分)

(2)禁止打BP机、手机,中途退出。(4分)

(3)严禁无故缺课,有临时情况,必须向办公室请假。(4分)

(4)教师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得做与课堂无关的事。(4分)

(5)学期结束教师将2500字(党员干部5000字)的政治理论。师德学习笔记和三篇学习体会(党员干部五篇)、业务学习笔记分别交到学校教导处和教师教育办公室检查并签字盖章。(4分)

三、教科研、培训(10分)

(1)每学期教科研论文不少于1篇,期末报到教务处(5分)。

(2)积极参加校、区、市、省、各级教研、培训活动及考务工作。(5分)

四、教学获奖(10分)

(1)论文:(3分)国家级:3分,省级:3分,市级:2分,区级1分。

(2)竞赛:(3分)级别分值同上。(人数按奖励方案执行)

(3)大赛:(4分)国家级:4分,省级:4分,市级:3分,区级2分,校级:1分。

校本培训奖惩管理制度

1、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

2、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按照校本培训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培训活动,并记好笔记,每次有出勤统计,有过程记载。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

4、校本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5、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教师由逐步实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

6、做好校本培训的考核与总结工作。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7、经费保障。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为顺利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8、后勤支持。后勤为培训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9、完成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任务者,在证书上给予登记认可;

10、继续教育成绩领先者,在评选优、晋职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

11、对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比较突出者,学校给予通报表彰;

12、对不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或校本培训任务者,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更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

13、上一没有完成继续教育或校本培训任务者,第二必须加强自学,补齐学时

校本培训管理制度

为做好我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1、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学校充分发挥宏观管理、指导作用,以指导促规范,以管理促发展,以考核促成效,提供良好服务。

3、学校要建立校本培训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使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4、校长对实施校本培训具有规划、组织、管理、评价、奖惩的职责,校长不仅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管理者,也是校本培训的培训者、实施者,更是学校文化构建和学习型组织形成的倡导者、推动者。校长要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每学期校本培训的思路和具体要求,强化工作指导监督,为教师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5、学校每年要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工作计划(方案),并制订校本培训课程表(包括: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和要求、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培训形式、培训时间进度、考核要求、培训条件、拟聘授课教师介绍等)于每学期初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备案。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考核依据之一。

6、学校要引导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根据教师专业化成长及学校发展的需求来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

7、校本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教师逐步实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每学期组织一次经验交流、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观摩等活动,并形成制度。

8、学校要认真记录总结每次校本培训的活动情况,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学习档案建设。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成长档案,以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每学期要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反思。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9、校本培训的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考核成绩要与教师的评优、考核挂钩。

10、校本培训考核成绩的管理实行《继续教育证书》审验制度。每学年,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下发通知,确定包括校本培训在内的重点培训项目及学分登记办法,由各学校本着透明公开的原则,根据教师参加培训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并由县教师进修学校于每年进行审验。

11、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必要的奖惩措施,促使校本培训责任落实,扎实有效。

12、校本培训档案管理要规范有序。做到资料齐备,分类装订存档,查阅方便。

13、学校要积极筹措经费,不断改善校本培训条件。校长必须树立教师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树立有效资本投入的观念,在教师培训中舍得投资,确保校本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与学习中。

14、学校要积极探索新的校本培训与管理模式。通过实践、创新,努力构建开放的校本培训体系,提升培训层次与内涵,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校本培训实施制度

我校校本培训从本校实际出发,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操作性强的校本培训实施制度。

一、校长、业务校长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由校长亲自参与,业务校长主管领导,全面制订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并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校长、业务校长科学领导起好带头作用,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举行专题讲座,指导各年级进行校本教研,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和教师们评课,提出指导性建议,积极参加各教研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做好骨干教师选送和培训工作,并鼓励要求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和参加各种技能的培训。

4、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根据课改,发现问题,逐级落实,实施教学计划审批制,教学过程监控制,教学工作月查制。

5、组织教研教改课题的选题、申报、论证工作。

6、定期举行课改沙龙,交流经验,举行研讨。

7、充分挖掘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校内各级教研力量,形成教学、教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培训工作制度

1、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明确本学科的目的的任务,制订出教研组计划,确定教研组的有关活动和培训计划。

2、落实教学常规,积极参加教学工作月查,并进行详细记录,与教师交流反馈信息,提出改正的建议,推介好的典型。

3、组织好每周1-2次的教研活动,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提出教学中的整改措施和办法。

4、每学期主持召开一次教学经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5、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好新教师和青年教师,每月听青年教师或新教师l次课。

6、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确定好每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定期开展研讨和交流,组织好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导向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7、组织教师每学期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总结、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8、做好各学科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质量分析工作,建立好学科题库。

9、教研组长要做好期末工作总结,有资料,有数据,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本组的工作。

三、教师校本教研培训工作制度

1、开学初制订符合自己的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各级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并积极发言。

2、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并写好1--2个/周教学反思。

3、每位教师要做好“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公开课,制作一个课件教案,写一篇教学叙事案例,撰写

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4、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培训,并每年参加一种技能培训,基本功培训,计算机培训。

上一篇:影评红高粱下一篇:经济学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