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2024-10-21

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精选11篇)

1.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篇一

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一、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德育工作有直接的领导作用。

二、中小学校长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基本观念。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1次全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3次相关部门德育工作领导会议,协调研究、总结布置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要重视计划调控,强化制度与档案建设,搞好德育工作的检查和考评。

三、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抓好德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理论与业务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好发挥典型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四、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教育途径,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深入地实施德育系列化工程,较好完成德育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彰显学校德育的魅力与特色。

全员负责制度

一、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心开展工作。

二、学校每位教职员工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本着服务育人的原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以人民教师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

三、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堂德育,要学会尊重、欣赏学生,要学会讲规范的课堂道德用语,认真挖掘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

四、每位教师要主动与“三生”结成帮教对子,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并参与学生的思想品行评定工作,做到有帮教措施,帮教记录,有典型经验。对帮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奖,并作为教师考核的条件之一。

班级教导制度

一、每学年年初根据学校德育工作重点,结合年级实际,集体讨论制定出班级教育活动计划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并认真加以实施,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各类典型的榜样作用,以及与其它班级、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作用,作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办好班级活动园地,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尤其要发挥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开学典礼仪式、升旗仪式、入队(团)仪式、成人宣誓仪式,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寓德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四、加强班集体建设,规范班级管理,搞好班级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总结与表奖,每学年表奖一次三好班级。

家长工作制度

一、家长是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好本学校的《家长学校章程》,成立并办好家长学校,较好发挥家长学校的育人功能。

二、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和家长会(每学期2—3次),要创新家长会形式,提高家长会质量,充分发挥各级家长委员会和每位家长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密切家校联系,制定教育目标、方式、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三、要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例会活动制度、家校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习培训制度、家教经验论坛交流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

四、要创设有效活动载体,组织家长学员搞好学习培训活动(可聘请各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或本校领导教师每学期集中为全校家长培训1—2次),家校互访活动(班主任每学期与学生家长至少联系沟通一次),家校联谊活动以及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家长转变育子观念,提高育子水平,处处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并重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支持子女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社区教育制度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学校要主动与社区教育组织沟通,并在社区的配合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要聘请社区中热心于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士担任兼职辅导员,搞好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

二、学校要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人士,以各种方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可聘请公安、司法干部为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有计划地为学生进行辅导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要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适宜的活动场所,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教育学生恪守网络道德,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学生的校外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

四、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工作,探索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依靠社区力量,较好发挥各种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一、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德育研究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具体可参照《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评价标准》)。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进行考核,并依据有关文件与方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特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方案。在考核中要注重平日的考核记实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果有机挂钩,并增加考核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考评,由班主任负责,协同科任教师、家长、学生干部等,除搞好学生的平日过程性评价外,每学期要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依据中小学生《守则》、《规范》以及“新三好”标准,制定出详细的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细则,评定结果要通知个人及家长,记入学生考评手册。教育局将每年表奖一次“新三好”学生。

四、对学校和教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评选各级先进的重要依据。学校每学年自评表奖一次,教育局按两年德育考评累计得分和参与市级以上大型活动与竞赛成果,综合评定表奖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并两年评选表奖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

升降国旗制度

一、按照《国旗法》的规定,每周一早晨以及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天坚持升降国旗(寒暑假、双休日及恶劣天气除外),每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必须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二、平日升降国旗时,凡是经过现场的师生员工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是少先队员的,行队礼。待国旗升降完毕,方可自由行动。

三、每次举行升旗仪式,必须按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的程序进行。旗手、护旗手由各班推选产生,学校严格训练后方可执行升降国旗任务。国旗下讲话稿可指定先进教师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以及各班轮流撰写,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教育性,必须得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祝稿件提前交团委或大队辅导员审阅,并与升旗仪式记录一同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料规范存档。

四、尊敬国旗,不挂污损、破旧或不合规格的国旗。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表奖制度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校长挂帅、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干部参加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检查评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检查评比工作。

二、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新三好”要求,并依据这些要求制定出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一日常规和学生思想道德综合考评标准或达标检查细则。

三、建立轮流值周检查制,做到日有检查、周有小结、月有评比、学期有总结分析,年末有表奖。引导全体学生规范行为习惯,争做合格学生,确保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报告(每学期1次),教育学生从小学法、懂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班团队会制度

一、坚持班(团、队)会间周一次制度,并纳入教学课时计划之中,任何领导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

二、每次班、团、队会均要按程序,按标准要求规范进行,不得有随意性。

三、班、团、队会要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根据德育系列化工程的框架体系,结合各班级各阶段教育实际,做到方案具体,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灵活,准备充分,学生参与面大,体验效果好,活动实效性强。

四、要定期举行优秀班、团、队活动和方案的征集与评选,保证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班(团、队)会评比或观摩活动。

班主任工作制度

一、要认真落实《大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导意见》和《七中班主任培训规划》。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培训工作,制定学校班主任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自修研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化素质。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学习例会制,每学期集中进行一次专题培训或举行一次班主任知识技能培训竞赛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或总结表彰会。

二、班主任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指导学生、保护学生,善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并根据学期德育计划要点和系列化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年级实际,制定好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要有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能用发展的观点对每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教育民主平等,能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培养好学生干部,做好学额巩固工作,积极创建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班集体。

四、要主动与科任教师合作,善于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与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及身心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与个体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经验特色。

社会实践活动制度

一、学校要为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课,创设有效的活动载体,搭建实践发展的平台。要因地制宜建立起学农、学工、学军基地,学雷锋服务实践基地以及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为基地建立协作互助关系和精神文明共建关系。

二、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按年级层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一日”实践活动,每学期安排总量不少于一周。

三、活动要确保质量,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有检查、有指导、有总结、有完整的资料积累。

四、按照《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对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做周密安排,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实际进行选择。注意以集体活动为主,不允许学生个体单独活动。

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制度

一、中小学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的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做到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要以学校为单位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二、适时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并做到常搞常新。

三、要抓住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纪念日之机,请革命先辈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征文演讲等活动,歌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定期举行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要充分利用橱窗、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局域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深刻了解重大节日、纪念日的来历和意义,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理想信念。

2.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篇二

一重新认识, 更新观念, 改变学生评价观

现代的德育观应遵循德育规律, 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恢复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为切入点, 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 全方位、无条件的关爱每一位学生, 提高学生是非善恶辨别能力、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监控能力, 道德实践能力。我院在德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均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实际和发展来进行, 充分尊重学生的“三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 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教育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索”, 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 学会合作, 学会交友, 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恢复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 促进其成长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建立发展性德育评价模式, 把德育融入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 我们建立了一套发展性德育评价模式:在评价中突出学生平时在校或在家的行为表现, 对学生的知 (道德认识) 、情 (道德情感) 、意 (道德意志) 、信 (道德信念) 、行 (道德行为) 等进行综合性总评, 把学生当前表现突出的行为都纳入德育评价范围。

在评价模式中, 我们还将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都列入德育成绩, 同时也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有利于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技能;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练就过硬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寓德育于环境影响之中

校园环境作为一个人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 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是我院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院充分利用现有图书、藏书、资料、阅览室开展学生读书活动, 充分利用襄阳本地几千年来的丰富文化内容在教室、走廊、专栏、花园等地大量布置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紧贴职业学校的实际, 在教室的走廊悬挂大量技工人才的先进事迹。以“三室一空间”创建活动的开展为抓手,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内务标准建设,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系部纷纷行动, 办公室、教室、寝室的面貌焕然一新, 校园的每个角落都透露着生活的美好和智慧的启迪, 从而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除教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学专业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第一, 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 聘请社会名人、企业名流到校对在读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成功教育等专题报告, 使学生懂得“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道理。第三, 组织学校毕业生的成长典型回校对在校生作报告, 通过现身说法, 使他们认识前途的光明与美好, 树立奋斗的自信心。第四,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专题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活动、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文艺汇表演和演讲会等活动, 并通过大力宣讲传统伦理道德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 恢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五搭建平台, 注重实践, 在实习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中学学生由于受生源等诸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叛逆意识, 尤其是对空洞的说教十分反感。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 成为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为此, 我们一直把“校企合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敬业爱岗、默默奉献、服务他人的精神, 增强了学生团队精神、社会交往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认知水平, 使道德理论得以内化, 为学生职业道德技能的形成, 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前期准备。

总之, 德育工作也是一项创新性工作, 职业学校德育实践评价活动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研究、实践、探索, 从而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以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的需要。

3.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篇三

德育特色项目管理团队深入企业调研,汇总分析不同单位和岗位的用人标准,将企业价值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学生的日常管理、评价内容有机整合,制定符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化评价内容》和《职业化评价实施办法》,据此编订《学生职业化发展培养方案》,开发《学生职业化发展成长手册》,并建设网络评价平台,构建起将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学生“职业化成长评价体系”,实现了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评价的校企对接。

具体评价内容方面,学校在高一年级,以日常德育工作为依托,以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从自律能力、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四个方面落实职业通用能力评价标准。在高二年级,以日常德育活动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岗位综合素质要求为重点,从信息运用能力、完成任务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四个方面落实职业基础能力评价标准。在高三年级,以顶岗实习所在岗位为依托,以岗位工作任务完成为重点,从计划实施、工作态度、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岗位实践五个方面落实职业实践能力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由素质总分、等级分、发展趋势三部分组成。素质总分即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和特长素质综合评定的总分;等级分优、良、合格、待合格四等;发展趋势用“进步、保持、退步”来表示。评价结果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明确方向和目标,督促学生自觉调整学习行为,逐步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学期、学年的综合评价结果直接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并作为评选表彰优秀、先进、推荐工作岗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4.学校德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篇四

学校德育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们对它普遍寄予无限的期待,期待它应该承载最多的德育权利与义务,期待它把一张白纸一样的孩子送进学校,出来时是一幅锦绣前程的名画。虽然这个期待不切合实际,实现它有相当大的困难,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因为期待是对我们的信任,期待是对我们最好的评价。

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时,应该旗帜鲜明地将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贯彻到办学和教学整个过程中,并不断地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的感染力,并增强性、实效性。然而,学校德育工作在具体实施时,并非我们想象那么简单,因为现实生活中人心思钱,人心思玩、人心浮躁、人性冷漠、独生子女、隔代养等突出问题的存在,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境外,这无疑给学校管理者或教育者,无论在工作内容、工作强度上、还是工作难度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要求学校管理者或教育者除要勇敢面对之外,更要深入调查分析现实德育工作的针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有效途径。

(一)学校德育现状及分析

1、德育内容上,存在假、大、空现象。

①德育内容停留教材上。虽然新教材要求课程生活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还是停留在教师教、学生考的层面上。全省一面、千人一面的教材,造就出全县一样的教案、造就全县一样的练习册、造就全县期末统一的试卷,这些运用教材的做法,怎么能为孩子创造适合的环境,这怎么能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教材与生活两张皮,教材与生活相脱节。

②德育内容陈旧,停留在过去的和现存的东西,没有针对性。一是几年共一教 案,几年共一讲稿,几年共一活动设计:如:国旗下的讲话,是去年的,今年再讲;难道今年的开学、放学典礼人与物跟去年是一样的吗?二是次次用别人的东西。德育会议上的讲座,全是下载的或翻新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稿偷梁换柱,班主任总结也是千篇一律,心得体会更不用说了,雷同的大有人在,三是德育内容停留在框框条条之中,没有做到与时倶进,没有将传统教育赋予新的育有作用

1吗?回答是肯定的,没有。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毫无意义。如果现在搞“福娃进北京”活动会怎么样?

③德育内容大而全,无可操作性。如弘扬民族精神,这个题目对小学德育活动太大了,无论你怎么教育,无论你搞再多的东西,操作是困难的,并且没有好的结内容。试想象一下,这教果。(其实可以分解为四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成小题目、小的活动去做)

2、办学理念、德育观念上。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唯分数论。

开学时,学校进行一周的入学教育,而班主任真正按学校要求做的人不多,政教处发的《好习惯歌谣》,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检查的结果仍然有三个班不能背;班会、队会被占用的现象大有人在;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想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更不现实,教师怕耽误教学进度,影响学生考试;殊不知如果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教师耽误的时间更多,遇到的麻烦更大。其实真正问题的症结在于学校办学理念出现偏差,教师德育观念出现偏差,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出现偏差。

3、德育形式上,表现单一。重形式,轻落实。德育形式不能总是停留在一种形式里,诸如发一份文件,开一次会议、开办一次讲座、开展一个活动、搞一个启动仪式、举行两次检查;或是单一的说教、批评、交流、评价。这些单一的陈旧的模式,其实是造成德育现状的根本原因。德育形式应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多元的改变;德育的效果很多时候取决于德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我们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的特点是需要德育形式常换常新的,好奇是他最基本的条件,接受新奇的事物的应激反应是学生根本的表现。实践证明,越是新奇的教育方式,越是新奇的德育形式,学生越是好奇,越是容易接受。当然只有在接受的前提下,才有希望进行下一步的行为改变和意识升华。

4、学校德育环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程度地被染化、软化和同化。当前,有极少数学校教育者存在轻松思想,不是自己的事,坚决不做;是自己的能避就避,尽量不做,留给别人做,留给爱做事的做;升旗仪式不到场,班会、队会不开或三言两语就结束,想学习的人很少,有时间就进行娱乐活动。当前在管理者、教育者中,也存在着为评职而工作的现象。只要有利于评职的事,无论是备课、讲课、听课还是写论文,都毫不犹豫地接受,评上后却不同

了,学校安排其做事,却判若两人。评上中高的教育者更不用说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的存在,学校德育环境不坏才怪。

当前,由于学校管理体制原因,学校德育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行政化”的影响,校长无法独立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如:晋升、评职、评模、进人上不能完全、正常地按公正的程序走下去,这大大地影响教育者乃至管理者的积极性,要知道教师是实践德育的主体,是将德育多样化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德育形式的创新和操作取得效果。如果失去了积极性的教师、校长,那他还有激情地去创新德育教育形式吗,不可能。只能是按照原本的教育方式,采用说教、语言评价、单一指导等简单、粗俗的方法去做,当然这将对德育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直至德育教育失败。

(二)学校德育应对策略

1、找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以治理卫生环境为切入点,以少先队阵地为依托,建立学生文明监督岗,实行“星、卡”管理机制,开展“文明月”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队会、升旗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加强学生卫生意识的培养,并在全校广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路队、文明教室、文明学生评选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乐在其中,乐有所获。这为学校文化建设真正起到实质作用,更丰富了学校德育内涵。

2、抓住德育工作的基本点。作为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有两个:一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贯穿德育的全过程。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是德育要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乃至日常言谈举止上都始终表现出应有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显示出高尚的人格尊严,学生才能听其言,信其道。为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来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尽心尽职、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抓住德育工作的平衡点。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时,要把握教师道德与教师利益、教师责任与教师义务、对教师制度管理与对教师人文关怀的对等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能调动实践德育的主体的创造性。在抓学生养成教育时,要把握学生心理需要、成长需要与品德讲授要求的平衡点。

4、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一是强化选拨、管理德育队伍机制。班主任应通过自我推荐、辅导员推荐、学生推荐、学校审核来聘任,一经聘任后,再由班主作任邀约其他教师,除此之外,应落实教育部制订的《班主任新规定》。同时对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拨也要严格按科学程序进行操作,只在打造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知识过硬、能力过硬的德育管理干部,那德育工作效果就十分明显。二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德育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贴近学校、贴近生活、贴近家庭、贴近社会趣味性的故事,真切地反映出少年儿童的喜怒哀乐,巧妙地引导他们认知学理,语言富有儿童情趣,使用他们感到亲切、事迹真实,象在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做事的热情,引导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陶冶自己的情操,在榜样的激励下成长进步。三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品德是为核心的知情意行整合结构,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识结构的发展。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生活,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规范、完成工作后的情绪和收获,形成一种以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进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中去体验,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为体验情境,让他们感受平时不易遇到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得出有益的心理准备,获得宝贵的人生体验。

1、德育工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由于上一个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本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学质量上。特别是上届初三教师,忙碌一年到头,却落了个罚款的下场,一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学科的教学之中,很少顾及德育工作;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有的学校每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被占用。由于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个学科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学生反映:校会老调重弹,国旗下讲话东拉西扯,团、队活动很不正常,至于社会实践活动,一学年也难得搞一次。

2.学生德育活动时间不够。安排学生进行德育活动,有时候很尴尬。现在学校的课程排的很满,很难让学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做有充分准备的德育实践活动。

3.班主任德育意识不强。班主任忙于事务性的检查上交,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会成为了很多班主任诉苦的时间。班会活动只做记录,不开展活动,或者有一点点时间应付性的开展活动,剩下的时间用来上课,甚至直接上课。对于必须参加的大型德育活动,也只是选择一两个人训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存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懒散,熟视无睹,不能积极引导和纠正。比如做操。

4.全员育人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组织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处室管理人员。很少有主动关心德育活动的其他教师。全员育人,除了在课堂上能有所体现,课后很难见踪影了。学校制定的《全员德育工作考评》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观上努力不够,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还有人反映,以往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凭印象、凭上报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也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5.教师的精神面貌待调整。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有相当的影响。升国旗讲话,队容不整;开会接电话,上课打手机,学生做操时、上课时大声喧哗,讲笑话或开不宜在学生存在的公共场合开的玩笑;学生进办公室是打游戏,种qq农场;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现象在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

6.三结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特别是撤乡并镇后,我校周边的环境令人担忧。尤其是失调失控的网吧,无人监管,有的孩子成天挂念上网,对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学生产生诱惑和影响,成为现实生活没有网络生活精

5.学校团队工作与德育教育 篇五

2015.11 学校团队组织是学校青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青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先进思想的港湾,党的后备军和预备队,是党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团队的组织和学习,如何有效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其中,这对于初中学校来说,也是推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学校团队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1.学校团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种团体组织方式

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和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下,学校团队通过对学生的选拔,入团,学习,审核等一系列程序,有效地把一部分优秀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共产主义先进思想,明确了团队的意义和服务宗旨。通过这种组织方式,使学生学习到更先进的思想,也使他们的行为有了更严格的规范。2.德育教育标准是学校团队组织和选拔人才的衡量前提

在入团学生的选拔中,学校团委和班主任都会组织一次对象考查,依据学生的道德意识是否强,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规范,思想是否上进,学习是否刻苦等等进行综合评估,择优评选,使学校团队组织体现先进性。3.学校团队与德育教育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学校团队从团委书记到团干部,从团干部到团员都与德育教育分不开,只有与班主任老师的积极配合,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只有以团队组织为中心,把先进的思想从初一到初三,逐步覆盖到大部分学生心中,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组织的先进性,有榜可依,有样可学,才能熏陶和稳定学生的道德意识,团结意识。二.学校团队与德育教育的作用

1.学校团队通过组织和学习,提升了中学生的思想品质

学校团队对每一批的入团学生都会组织学习和培训,在学习和培训期间,邀请共建单位负责人、优秀团干、先进人物、青年志愿者、优秀家长作中队辅导员和假日辅导员,努力形成团队工作社会优化的网络,学习好团的章程,有效地促进了中学生的先进思想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

2.学校团队通过不断的壮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加具有团队精神和纪律性

学校团队通过从初一到初三抓好团队队员选拔,利用以旧带新,以新壮大的方式,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学习,使许多未明确人生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学生有了前进的方向,更好地配合学校和班级管理,团结和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稳定了校园建设。

3.发挥学校团干宣传和监督力量,可以使问题学生获得榜样学习

团委书记通过优化团干力量,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密切配合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对问题生宣传团队的先进事迹,实施思想情况监管通报制度,既使问题生接受到正面教育,又使他们受到约束。三.把学校团队工作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 1.团队干部必须熟悉团队工作特点

团队干部必须认清团队的性质和地位,明确团队的工作任务,从自身做起,做任何事情不可脱离团的章程,不能离开先进性、政治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原则。在开展自己的工作时,应做到既要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又要拉近和团员以及普通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跟领导部门和班主任老师的沟通,把好的经验和先进思想传授到大部分学生中去,使其他学生得到思想的升华。团队干部还要本着一切为了学校的方针,努力协助做好团委各项工作。2.严格入团程序,沟通班主任老师做好入团工作

为了巩固团队的力量,团委书记和团干部一方面要利用学校宣传栏大力宣传团队的文化、历史、章程、先进事迹,使团队文化布满校园,以此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把入团当作中学生的一件光荣的事情来抓,使他们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真正认识团员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又要沟通班主任老师,通过主题班会,如“团队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我心中的团队”等进行宣传,鼓励学生自主申请加入,严格审核和上报制度,使入团学生更具选拔性、竞争性,使更多还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渐渐地意识到团队的魅力所在,然后发奋改进自我,挑战自我,刻苦学习,完善自我,达到转化自身品质的提升。

3.政教部门和班主任老师要跟团队密切协调和配合开展好活动

政教部门和班主任老师要正确认识团队工作的基本规律,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节日及青少年特点开展各类活动,并完成上级团委交派的工作任务。活动要抓住灵魂,即目的性,体现出活动的号召作用、激励作用、表现作用、教育作用和助手作用。活动的内容要有主旋律,充分发挥青少年优势,扶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明确活动主题、规划活动内容、安排活动程序、计划参与范围、做好经费预算、协调各方关系,要做好活动场合布置,纪律的管理,保持场合的环境卫生,确保各种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学校团队工作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并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求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更好地开展团队工作和学校德育教育。

6.学校德育工作的体会与感悟 篇六

我参加教育工作将近二十年了,十多年来我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文化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明有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能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获得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认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我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既没有震撼人心的壮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回想起来,心里总觉得那么的坦荡和踏实。因为每一天,我都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不虚度一日;每一天,我的心总是和学生的心贴得那么近,都过得那样地忙碌和充实。特别是领导的信任,学生的尊敬、爱戴,学生家长的寄托和感谢,都令我欣慰无比,催我奋进,促使我坚守在三尺讲台,勤奋踏实地工作,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回顾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有如下体会与感悟。

一、悉心从教,爱岗敬业,辛勤耕耘课堂。踏入工作岗位后的我, 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依然如此。在教学上,我努力钻研教学教法,全身心地去教好每一位学生。多少次,我风里来雨里去的,从不随意请假、迟到,也从不落下一节课。我始终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尽职尽责,上好每一堂课,不求回报。在教学工作中,我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并用课改理念来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分层次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上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英语成绩有以前的倒数第一上升至年级领先水平

二.建立自主管理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把教育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于是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从上网上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革新教育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推行班级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去,总是认真设计班会活动,结合班级出现的问题,确立主题,再让学生进行讨论,让班会在积极热烈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一种自主管理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奇效。同样我从“不歧视差生",而是关爱他们、了解他们、引导他们。常常会有学生来向我倾诉心中的喜悦和烦恼,我经常只作一个善意的倾听者,适时地给出一些仅作参考的建议,我从不轻易地给学生的行为下一个结论,我坚信,对于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坚持用微笑的阳光来感化学生。越是对后进生,越是少批评。我始终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老师们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因为我一年如一日都这样做,所以我所带班级学生凝聚力强,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气氛浓厚。被学校评为“文明班集体”

三、将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播撒爱的种子。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表现在教师她对学生的爱。我在工作中尽情的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所以,在我看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去欣赏。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我班的沈鑫鑫同学,曾经爱偷他人物品,然后发展到翻老师的背包,偷老师的财物,偶尔的机会被四年级同学发现,慢慢的他的学习下降了,情绪也十分低落。我立即与他的母亲联系,又多次与其谈心,又派班内稳重的一位女孩观察他的行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沈鑫鑫终于改掉了这一坏习惯,重新快乐地生活,摆脱了心里的阴影,他的妈妈为此也十分感激。

四、绽放人格魅力。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表现在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如风行水上,了无痕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我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坚持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我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着学生,以真诚的师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所以,我班的学生,都受到所有任课老师的好评。我班的赵慧同学,相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反应慢些,对于英语学科更是有点望而生畏,我没有放弃她。主动的与她谈心,每天中午把她叫到办公室,把她不懂的问题再给她讲一遍,时间长了,她渐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每次考试都能跨入及格的行列,赵慧的家长逢人便说,我们家赵慧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7.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现状与思考 篇七

构建德育评价体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现状与思考

 

舒 翔 吕 冰

(浙江省慈溪实验高级中学)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现状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几乎所有学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校最终的归因多半是:社会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盖过学校真善美的教育,“辛辛苦苦教五天,还不如回家混两天”.诚然,学生道德规范的缺失,固然也有社会道德失范、家庭教育失当的因素,但笔者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失误还是最主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德育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入

大多数学校未能按《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脱离实际,抽象教条,教育形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似乎是很重视,但是德育教育大多以说教为主,重知识传授和空洞说教。比如,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全由教师口中说出,很难落到实处,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2.重智育,轻德育

在教育质量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现象频现。由于应试教育,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智育和德育的比例严重失衡,德育工作只有雷声,不见雨点,过多强调共性,忽略个体差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

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现状,思考如今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何如此不强?说到底还是德育教育评价的缺失造成的。当前德育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其德育评价中最重要的诊断、激励与抑制功能。一个学生犯了错,大多老师会说:“你怎么又犯错?”或“怎么又是你?”……学生很难有说话的机会,老师也往往不会听学生的任何解释。这样的话不仅伤了学生的自尊,更脱离了德育评价的真正目的。

二、对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思考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德育工作起着导向性作用。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提倡由以往注重甄别、选拔转向重视个体生命发展,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那么如何评价?怎样执行?这便成了当前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评价体系:

1.让学生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

德育评价往往是由教师一手操办,大多凭经验、印象给出,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价之中,既接受我之外的世界评价,也评价我之内的世界;既接受我之内的世界评价,也接受我之外的评价。让学生成为品德教育真正的评价者,可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在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让他们拥有心的碰触,最终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当然,在保证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所谓给他们充分自评的机会还是以达到学生的德育为最终目的的,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的,并不是所谓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夸耀。

2.让教师成为德育评价的引导者

德育评价有了学生的参与,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曾有人做过调查,一位教师在一天的工作中与学生交往的次数达1500次,在这么多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怎样的呢?可见,教师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应抓住每一次德育教育机会,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当然,教师也并非是传统德育评价中的“掌握者”,而是以一名组织者、引导者或是激励者甚至是学生亲密伙伴这样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的德育评价最主要的就是以激励的方式来做好正确的引导,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3.让家长成为德育评价的参与者

学生的德育评价除了有其自身的投入与教师的引导之外,更应有家长的参与。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毕竟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见证人,孩子的一步步成长甚至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在家长眼里的。因而,家长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如,对学生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热爱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方面,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当然,由于不同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对学生德育评价也不同。何况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过分的“疼爱”,对学生的德育评价也往往是表扬胜过批评,他们的有些评价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样的参与,将会导致孩子不良品德的形成。因此,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德育评价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把德育工作抓实抓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构建多元开放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并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8.信息化技术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融合 篇八

信息化技术对学校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我们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德育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研究信息化技术下的德育工作新特点,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更新德育观念,构建网络德育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触及到人类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媒体的重要载体正以迅速、便利、超时空的传递文化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网络在给人类的社会行为、文化传播等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究的欲望十分旺盛,容易沉湎于“网上世界”,使得以网络传播的媒体对传统德育的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富有冲击力的挑战。因此如何认识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迎接和回应网络时代的挑战,对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构建网络德育也成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学校的网络德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化技术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在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形式。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开放性与交互性、趣味性与隐匿性、预见性与能动性等特点。

二、建立校园网络德育基地,充分发挥资源的教育作用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网络德育基地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基地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德育工作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更强。

目前,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一些网络德育基地:如血铸中华:http:///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德育震撼力的优秀网站。学校还可根据自身的特色、德育资源和优势,建立本校的网络德育基地。让青少年学生在“建设”和“参观”基地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并接受教育。

本校的网络德育基地可开设 “三百园地”“历史回顾” “先模事迹”“魅力家乡”“德育论坛”“心理咨询”等栏目。

“三百园地”——在中国的版图上随意点击,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尽

收眼底,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我们100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100部爱国主义影片将我们带入那战火纷飞、热血豪情的年代;100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网上在线视听,雄壮的曲目让你心潮澎湃、婉转的歌声使你如痴如醉。

“历史回顾”—— 百年中国历史的再现,系列的音频、视频让您回顾中国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各种重大纪念日的图片展,活生生的再现血雨腥风的场景。

“先模事迹”——爱国人物、道德模范的事迹图片网上展读,让我们了解从建党起直至现今的名人、伟人及各行各业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

“魅力家乡”——从历史文化、地理物产等方面进行介绍,让我们全面了解发展中的充满魅力的临川。

在每个栏目中都设置有互动的平台,来访者通过发贴子论坛等形式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健康的网络世界中,自由驰聘,任意翱翔,感受网络魅力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内涵,开启了心灵的窗户,扬起了前进的风帆。这样真正发挥了网络的优势,发挥了德育网站的阵地作用,对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起到了领航的作用。

三、创新网络实践活动,在网络实践体验中成长

利用网络开办“知心话聊天室”“创新驿站”。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当他们不愿意向父母、向老师倾诉时,这时 “知心话聊天室”诞生了。通过网络平台发帖子的形式,学生们在这里真诚倾诉,一吐为快。通过心灵对话,相互解答心中的疑难问题,最终使困扰自己的问题烟消云散。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来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更需要知识共享,于是“创新驿站”满足了青少年学生的需求,当哪个学生有解题的奇思妙想,有对解决问题的“金点子”等等,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使他们相互受到启发,把事情解决得更巧更妙。

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校园公益广告设计比赛,开展节约水、电等能源,保护有益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等保护环境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调查造成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的原因,并结合“研究性学习”评比活动让学生在大量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消除污染的设想,研制消灭污染的仪器设备,开发模拟销售市场„„又如“环保常识小报设计”比赛、环保动画软件设计比赛、绿色环保宣传教育网页制作比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比赛活动,使学生收集环保教育信息,加工环保教育信息,创新环保教育信息,达到了学生在自觉、愉悦、创新中学习环保知识的目的。

四、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架起教育孩子的桥梁

传统的德育网络是指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配合,产生教育合力的自发性组织。长期以来,由于联系不便,沟通不及时,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条

件制约,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是很好。由于互联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等优势,使真正的开放式德育立体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而关键在于应首先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我校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在家长学校栏目中,可以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学校的发展动态等放到网络家长学校中,让家长及时充分了解;也可以把学生的表现情况、成绩状况、个性特长、获奖情况等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告诉家长,及时配合教育;可以为家长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教子的案例和方法,并以“家教讲座”栏目为阵地,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可把学生当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教育管理建议提供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让他们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长们在“家长论坛”中,可以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出谋划策。开放家校互动平台,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

五、开展网络心理辅导,为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导航

互联网的交互性与虚拟性优势、信息的及时性与丰富性优势为心理辅导开辟了新的渠道,在同一空间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辅导环境,并避免了因学生个体的认识误区而产生的羞怯心理。目前,有很多相关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网站都很有特色,通过他们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对话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向老师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可以坦率地对老师的教学提意见;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定时地发给学生一些邮件,指出他的缺点,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当然,在节假日,师生之间可以群发邮件、电子贺卡,互送祝福,同学们会感到班主任、班集体是情感的避风港和加油站,另外可以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变化。为了能及时收发邮件,可以开通邮件提醒业务,比如免费邮箱。你的邮箱里一旦有了新信件,就会以手机短信的方式提醒你,然后,对心理辅导对象,及时地进行辅导。借助心理教育,指导学生克服网络虚拟世界带来的虚幻性、上瘾综合症;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因人——机交往带来的人际交往障碍;指导学生克服因人——机带来的过度的自我顷向与独立的个性;对上网成瘾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脱离“电脑人”,成为健康人。

六、发挥班主任作用,进一步增强网络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德育工作者习惯进行的德育,不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把道德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往往收效甚微。实际上,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网络德育中的作用,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

一是要求班主任运用QQ平台,建立“学生QQ群”、“学生家长QQ群”。

鼓励老师成为学生的“QQ好友”,充分发挥QQ平台的便捷性,通过对话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创新德育工作途径。

二是要求班主任建立自己的班级论坛。利用网络班级论坛召开网络班会和网络家长会,就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网上讨论和辩论,学生不管是以公开或隐匿的身份与教师交流,学生都可以敞开心扉,说真话、讲真事,不用隐瞒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从而缩小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时的心理距离,减少心理防卫。教师也可以通过匿名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辨明真伪,同时还可以以真实的身份主持班会,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心灵碰撞。

9.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篇九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德育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xx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市场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济建设.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市场经济中找到原因.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凸现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因此,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的指导下,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二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三是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10.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篇十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热,如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一时间,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逐步走进了大学和中小学,许多人甚至认为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能解决人们的一切困惑。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要求将学校传统德育与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结合起来的呼声日高,一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试图用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来解答学校传统德育工作遇到的许多需要解答却又难以解答的问题,并有理论工作者在理论上阐述了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校传统德育结合的理论依据,主张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些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使得在方法上两者可以互资借鉴,但笔者认为两者在基本内涵、理论依据和运作方式上还有很强的不可调和性,片面强调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带来的两个问题,因此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传统德育的结合应该缓行。

一、 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校传统德育的内涵

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校传统德育统一于德育范畴之中,又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德育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伦理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四个方面组成的,这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德育中。政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的问题;思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的问题。学校传统德育就是这三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总和,它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培养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尤其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广义德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具体而言,心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活动,它解

11.学校德育评价与诊断 篇十一

——省德育特色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是江苏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美丽的阳澄湖畔,占地205亩,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学校共有机电工程部、电子信息部、财经商贸部、旅游烹饪部、传媒艺术部5个专业部,开设了20多个专业。学校有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市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课改实验点1个。

近年来,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遇到许多困惑。如: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好的行为习惯,礼节礼貌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从近年来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个人品德的落后、学习动力的不足、接受能力的下降都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极大的关系。

学校把如何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怎样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工作着力点应放在哪里等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中职生,“初中生涯的弱势群体”、“中考的失败者”,这些通常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中大都缺乏自信,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对前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他们基础薄弱,学习迷茫,甚至厌学;他们性格外向而比较轻率,缺乏稳重。感情脆弱,经不起批评,易产生抵触情绪,易走极端;他们普遍缺少“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但是,他们渴望独立,具有自主性;他们充满朝气,具有进取性;他们兴趣广泛,具有特质性。

相城区,地处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苏州地区,是苏州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拓展区域。渭塘的中国珍珠宝石城,蠡口的国际家具城,阳澄湖的蟹王市场,催生了一大批私营企业,也带动了一大批富裕家庭。我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是本地区的学生,“不读书也一样能赚钱”思想严重,不少父母忙于生意,对子女一味满足物质需求,对其成长缺少关爱,养成了部分学生的追求享乐、娇气霸气的行为习惯,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特性。

我们更新育人理念,夯实德育队伍,创新德育活动,提升德育实效。我们帮助他们规划生涯发展,树立职业理想;我们成立学生管理组织,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我们发挥他们家庭优势,渗透职业要素,创业思想,引导他们在中职阶段就走上创业的道路。

一路思考,一路探索;一路研究,一路实践。我校收获了“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相城区常规管理先进学校”、“相城区常规管理示范学校”、“相城区德育先进学校”等一系列荣誉。我校已成为相城区德育管理的示范窗口,正倾力打造一张富有管理特色的名片。

特色之一:构建校园主体文化和德育管理网络

学校大力弘扬“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的德育主旋律,坚信“学生天生必有才,未来一定能成才”的核心教育思想,以“学一项技能,谋一份职业,干一番事业”的校训激励学生,倡导“教师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滤光镜看学生的缺点”、“真心、诚心、细心、耐心”的育人理念。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特色,三个目标”的育人模式,即: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两个特色——自主管理和社团管理;三个目标——成人、成才、成功。

我们开展主旋律教育和校园文化生活建设,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校园合唱团,从最初的四十余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余人,两次获得了苏州市合唱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校园舞蹈队,是相城区唯一校办舞蹈团体,共有成员40余人,先后7次获得市区级荣誉;“雁留声”文学社,开展了以“爱祖国”、“路在脚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营销协会,自主筹办开展了“职教标语征集令”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我是职教人,我为职教献标语”活动,收到学生原创标语500多条,充分展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

学校实行“分管德育副校长——学生工作处——班主任”的三级管理模式,德育工作从上到下,从校长到班主任层层抓紧抓实。成立了相城职教中心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副书记亲任组长、学工处主任、专业部长、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团委、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和班干部组成学校德育工作一条龙队伍。

学校实施立体化、全员化德育工程。教管处、学工处主任率先垂范,兼任班主任工作。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学校制定了《相城职业教育

中心校学生管理规范》、《相城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方案》、《相城职业教育中心校常规管理评分细则》、《相城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章程》、《相城职业教育中心校社团联合会章程》等规章制度。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德育体系扎实努力的工作,切实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校德育工作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特色之二:规划生涯发展,树立职业理想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生活的意义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学生的强大动力。

阶段目标,逐步成功。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进步就像一连串的路,翻过一条就会马上看到第二条,而在远方,呈现理想的高峰。”我们帮助学生把一个远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阶段来完成。学校“按照市场定专业,瞄准岗位设课程”,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服务相城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与200多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企业冠名、订单培养、企业资助,这些举措,符合学生的成长愿景。学生有信念,学习有劲头,奋斗有目标,学校形成了“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浓郁氛围。学校以“文化够用、品德优秀、技能过硬”为培养目标,推行“四证一合格”毕业基本标准:专业技能4级证书、办公自动化中级证书、苏州市通用英语合格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以及文化品行合格。

宣传典型,榜样示范。09数控(3)班的成龙龙,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担任过班级的体育委员、学习委员、文学社的副社长;参加过校运会、篮球赛、庆元旦汇演、文学社诗歌朗诵等活动;也曾为参加篮球赛,但却没有一身球服,一双像样的篮球鞋而犯愁。但,就是他,却一直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他曾利用寒假在企业打工到大年三十。但,就是他,当有人为他捐款时,他却婉言谢绝,他说,“一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一笔财富’,我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能够养活自己。”

香港富豪李嘉诚、松下集团的松下幸之助、电智能型、专家型一线工人李斌。我们用这些大富豪、企业家、名教授的成功经历在学生心中树起理想的风帆。

“校园服务令”,重塑自我。在教育心理学上,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

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针对那些违反了校纪校规的学生,我校实施了“校园服务令”。

“校园服务令”的形式有:参加校园公益劳动。组织违纪学生打扫学校食堂、实训工场、图书馆、参与学校超市的货物上架摆放等;提高学习成绩。要求违纪学生做到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按阶段目标提高学习成绩。校园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正常的心理减压。

“校园服务令”活动,是处分、惩戒的一种替代,通过为他人服务,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重塑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以健康的心态重新回归集体。

马超,08数控(1)班的一名学生。入学以来,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先后受到记过和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但自从参加“校园服务令”活动后,他就判若两人,短短半年,就因表现突出被提前撤销处分,并被选拔到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又因表现突出,现在已成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纪检部的部长,他的父母看到儿子可喜的变化,从心里笑了。

参加“校园服务令”活动的多数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许多学生把校长邵良的讲话《望于前方 行于当前》中的一段寄语工整地抄在笔记本上:“你要坚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能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天下无不用之才。”“你现在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为谁。在我校不比起步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特色之三:形成体现自主管理特色的有效机制

一是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管理中,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形成优良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这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校学生自发成立了自主管理委员会。共设卫生部、活动策划部、文明礼仪部、纪检部、志愿者部和勤工俭学部六个部门,有近百名成员。这些同学来自全校不同的班级,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及学校

活动的策划、组织。包括:准时出勤,教室、寝室、包干区卫生,自行车排放,出操,学生证佩戴和黑板报等方面的检查、评比。每天晚自习结束后,他们分三轮进行宿舍管理,熄灯前纪律监督和宿舍点名,熄灯后纪律维持。执行检查任务的每位成员都统一着装,佩戴标识,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参与学校常规工作的管理,每天做好各项检查与评比记录,并于当天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各班级,学工处将各项检查结果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学校正计划将学校层面的自主管理委员会逐步推广到专业部、各个班级。真正形成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自治”境界。

二是成立“学生社团联合会”。

我校确立了以“搭建社团舞台,创设成长乐园,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学校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发展个性,创建特色社团。目前有“雁留声”文学社、红藤动漫社、舞蹈协会、电子协会、乒乓球协会、篮球俱乐部等十几个社团组织。特别是红藤动漫社、电子协会等专业型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特性。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践行学习的内容,使认知经过实践活动转化为自身真正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规律。

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平台,社团活动使相当多的学生从中找到了展示的空间、自我发展的舞台,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融入了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中,是整个活动的主体,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三是打造“学生创业园”,鼓励学生创业。

学校贯彻“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引创业”的方针,以“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为育人准则,从观念引领、能力提升、平台搭建三个环节开展创业教育,提出 “把学校开放成一个学生社团活动和创业的乐园”的口号,打造学生的“文化底蕴”,夯实学生的“技能底工”,鼓足学生的“创业底气”。学校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努力打造生活创业园,有序推进文化创业园,科学规划科技创业园。出现了汽车服务中心、学生广告文印社、格子铺、明晨早餐、APPLE奶茶铺、甜园风情冰淇淋、凹凸曼水果店等一批实体店。在创业中,培养敬业爱岗、勇于创新、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失败的精神;在创业中,学会经营、学会管

理、学会用人、学会理财;在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丰富实战经验,锻炼创业能力。

特色之四,加强预测和研究,提升德育水平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十一五”期间,学校开展了苏州市重点课题《中职生职业意识发展中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和相城区社科联重点资助课题《转型期学校管理的科学性研究》,教师围绕课题,撰写了大量的德育研究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数十篇。晏建勇老师的《“校园服务令”让他们找回那份久违的“自信”》、《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在“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马张霞老师的《浅谈新学期班级形象的塑造》、《巧妙对待学生的迷茫期》分别发表在《金色年华》2009年第3期、《教学与管理》 2009年第1期;仲崇琳老师的《后进生转化“三位一体”模式浅探》发表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等。同时,学校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师德标兵。近三年,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个人”1人,“江苏省优秀班主任”2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苏州海外联谊会周氏德育奖励金”3人,“相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相城区优秀班主任”2人,“相城区优秀德育工作者”1人。实践证明,通过研究,摸清症结,对症下药,掌握规律,有的放矢。德育工作也就有了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个个研究成果,记录着相城职教人探索的足迹。

一项项荣誉称号,激励着相城职教人不断地前行。

上一篇:常州市2002—2003年度“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自查报告下一篇:大学助学贷款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