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14篇)
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一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文 吴玉萍 张淼 玮娜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中国共产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生态文明的理念早已孕育在党的行动纲领之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完整阐述是在2012年7月23日当时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引起了党内外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含义也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的定义。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人生态文明阶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多层含义。(政治学习 )第一,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第二,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第三,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狭义的生态文明要求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形态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如五根巨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看,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其次,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关系看,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是建立六大体系:一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二是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三是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四是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五是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六是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的广大环保工作人员,应及时捉住当前的战略机遇,勇于探索,创新环境管理理念和措施,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让美丽中国在切实的环保行动中逐步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昊玉萍,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张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玮娜,北京师范大学
2.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二
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扎实成效,不断巩固扩大广东生态环境优势。
会议强调,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巩固扩大广东生态环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路子。要严格遵循中央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坚定打持久战的决心,逐步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要切实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可量化可考核的阶段性目标,重点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动改革一步一步取得实效,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
全省上下要高度重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广东实际,积极实施《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从小流域做起,坚持试点先行,推进不同领域、区域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要加强与国家部委和周边省区的沟通衔接,争取指导和支持,共同做好跨区域生态保护工作。
3.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三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环境保护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须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将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在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将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征求意见稿还特别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
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及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
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征求意见稿立足于我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条件,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制度措施,主要遵循4条原则:
源头治理,协同管控。坚持规划先行、明确标准,强化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和对排污单位的排放管理,加强大气污染的源头管控;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大气污染治理的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
综合施策,突出重点。综合采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治大气污染,并结合当前实际,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责任,从严管理。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明确公民的环保义务。同时,严格法律责任,加大对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排污者不敢违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当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形势,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机制。同时,通过法治方式引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法律责任和附则,共计102条。主要相关内容如下:
明确政府的环保责任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第四条) 。
完善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再由市、县人民政府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排污单位要同时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同时,明确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范围、要求及发证机关。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整合现有排污申报制度的基础上,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一系列制度衔接起来 (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如燃煤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绿色电力调度等内容;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新生产机动车排放达标评估、油品质量监管、环保召回等制度,并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同时,增加了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和扬尘污染防治两节。
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增加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一章,经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协同控制目标,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的环保标准;实行煤炭消费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在规划环评会商、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起区域协作机制(第五章)。
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增加重污染天气应对一章,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气象部门的会商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第六章)。
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为保证防治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对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计罚。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七章)。
研究小结
征求意见稿对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开。此次意见征集将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将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此我们各界人士都应予以高度关注。(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4.大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篇四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永远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物的逻辑”居于支配地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逻辑”居于主导地位。这里的“物”不是一般的物质,而是商品、货币和资本。在物的逻辑的支配下,造成了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结果影响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为了能够更为有效地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开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了绿色资本主义的出现。这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人民群众。在人的逻辑的主导下,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例如,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就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正是由于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才取得了重要成就。面向前进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这样,就突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在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的标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第一,尊重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人民群众不仅具有物质文化需要,而且具有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环境需要就是人们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将废物返回环境的需要的总和。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升级换代,生态环境需要日渐凸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视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转变,大力提供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环境需要一并纳入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中。
第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人民群众既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也有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事故和环境风险激增导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有一度抬头的趋势。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维权自救事件,与政治无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权是维稳基础,维稳实质是维权。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在明确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坚持为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群众评价。
总之,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环境和发展、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如此。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这样,就为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理念。
环境和发展、生态化和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以竭泽而渔为特征的单纯的发展主义(增长主义)和以缘木求鱼为特征的单纯的生态主义(环境主义)。前者以增长和发展为借口,肆意掠夺自然,结果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后者以生态和环境为优先选项,主张向自然的浪漫退却,结果会重演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思维的高度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他用形象的语言将之表述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绿水青山是指生态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财富,金山银山是指社会经济价值和社会经济财富。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们在发展初期的选择是,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在经济起飞以后的选择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发展中期的选择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的要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尽管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统一需要这样一个复杂过程,但是,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可以促进第四步的早日到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第一产业领域中,我们要继承有机农业的传统、消除石油农业的弊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绿色化。同时,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在第二产业领域中,我们要将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统一起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化、城镇化和绿色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在第三产业领域中,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服务、节能环保产业。为了做好上述工作,我们必须科学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加上劳动才是一切财富源泉的重要思想,大力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理念。在总体上,我们要将生态的产业化和产业的生态化统一起来,建立起现代生态经济体系。
总之,只有牢固树立和科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我们才能夯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将生态文明的原则、理念和目标贯穿和渗透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路径。其实,这一路径就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过程。搞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然将绿色发展作为现实的路径。
在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党赋予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新的含义,进而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理念突出的是代际公平的原则,对代内公平有所忽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潮流,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实际国情出发,我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又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这里,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列的绿色发展是狭义的绿色发展,是清洁发展之意。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列的绿色发展是广义的绿色发展,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这样,绿色发展就扩展和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生态观和发展观上的双重变革,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通过绿色化(生态化)的方式,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绿色化,建立起绿色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在生产方式方面,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科学技术的方式,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产方式。在生活方式方面,在有效解决消费不足的同时,必须防范消费主义的入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弘扬中华民族“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的传统美德。在思维方式上,必须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肢解自然系统的形而上学,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转化为思维方式,将辩证思维、有机思维、系统思维、生态思维统一起来。在价值观念上,必须反对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方式对待自然,必须将生态文明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按照真善美统一的方式对待自然。显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变革。
5.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五
记者11月5日从海南省财政厅了解到,近日海南省财政厅印发《海南省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海南省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为推动试点工作开展,海南各级财政部门目前共筹集3.57亿元资金。其中,中央财政安排5500万元,海南省财政安排6000万元,市县财政统筹安排2.42亿元。
今年,海南与浙江、贵州、安徽、福建、广西、重庆等7个省份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首批重点推进省份。而海南省选择海口市琼山区、琼海市、澄迈县、儋州市、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6个市(县、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并重点在21个乡镇42个村开展,受益人口近10万人。
据了解,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内容包括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此次试点工作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导、多元投入、以县为主、改革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6.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六
【摘要】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表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的现实。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自然观内涵的把握阐述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对生态自然观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的运用,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思考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途径,把生态自然观作为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自然观;实践;现实意义
在12月上旬,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而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造成这次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和大气综合状况作用的结果,机动车尾气、燃煤烟尘、工地扬尘都是污染源,是造成这次污染的“罪魁祸首”。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巨大,但是在成就巨大的背后也看到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十八大报告上,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增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而且更加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性。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无序破坏自然、全球温室效应的凸显等问题,作为一名当代硕士研究生更应当清醒意识到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当其冲,这次雾霾天气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由此应该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延绵不散的雾霾遮蔽了视线,却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格外真切地认识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内涵丰富,任重而道远。它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努力的方向。正如专家解读所说: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政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
其实,为解决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国家采取经济、立法和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但由于执法不严,缺乏道德意识的支撑,生态文明观念仍然淡薄。特别是一些企业、一些个人看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急功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这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3]。
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4]。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况和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与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
生态文明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2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在现实意义上,认真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5]。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可以总结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以及资源短缺三个方面[3]。
一方面要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倡生态消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6]。我们要爱护地球,爱护家园,首先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例如: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少开车,不开车,步行或公交出行,公共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减少冬季燃煤烟尘污染,城市注重城中村改造,乡村推进节能燃气使用,拔掉浓烟滚滚的“大烟囱”;减少扬尘污染,施工工地、废物运输必须进行覆盖管理,城市街道定期洒水清洁,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养花种草,绿化自然环境,营造天然“氧吧”;减少工业污染,逐步淘汰污染严重、落后产能、不可循环的工业企业行业,改造或建设绿色环保新型可循环可持续的工业新环境;减少人为污染,人人有责,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乱丢乱抛焚烧生活垃圾,不吸烟等。
总之,生态自然观是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5]。
我想通过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如何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如何转变我们的发展理念,如何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每个人心中,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艰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自己的努力,并自觉地从现在做起。通过爱护
[7]环境、保护环境的多种措施,我们必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实现党和国家的承诺,“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涂晨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辽宁大学,2012年 [2] 庄祺:《从生态观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
[3] 叶耀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郭昭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兰州大学,2009年 [6]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资源科学, 2013年
7.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七
2016年7月9日,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在贵阳开幕。开幕式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 积极实施主题功能战略、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等五项措施, 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也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 我们将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实践, 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张勇表示,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在传递中国声音、汇集国际智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全力支持贵州办好论坛, 以论坛为平台, 进一步促进深化与国内外各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务实合作和对话交流, 为推动绿色发展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8.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八
一方面,中央三令五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能以牺牲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另一方面,国内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依然强劲,2013年7—9月份,火力发电量、粗钢产量、焦炭产量增速分别为13.9%、9.9%、10.3%,比上半年增速提高11.3、2.5、2.9个百分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强保证。2014年是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兼顾环境保护目标的形势下,环保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环保产业既包括环保技术装备生产行业,也包括新兴的环境服务业,环保企业本身既要做好节能减排,其产品又直接面向环保市场,因此推动这一产业健康发展,能够直接有效改善GDP增长构成,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通过对广东、北京等地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十一五”以来,我国环保产业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15%—20%,国务院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将保持12%—15%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经济发展速度。随着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的不断完善,环保产品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我国环保产业将迎来前所 未有的黄金机遇期。
然而,我国环保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环保法修正案已经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尚未通过;企业规模偏小,融资渠道不畅的老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场环境欠佳,一些规定不尽合理,环保企业对现有政策了解不够;环境服务业不够发达等等。
为此,我们建议:
1、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认真研究各方面专业意见,修订《环境保护法》,增加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关内容,明确环保产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尽早达成共识,尽快通过环保法修订草案。二是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规范污染源环境监管。三是完善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体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增加标准中污染物项目数量,修订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和排放控制要求,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推广发展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融资方式和手段,以项目营运收入承担债务偿还责任,如BOT(建设—经营—转让)融资、TOT(移交—经营—移交)融资等。BOT融资具有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适合环保产业投融资,特别是城市环保项目领域。TOT融资通过公开招标向社会投资者出让资产或特许经营权,可以用于污水、垃圾处理及电力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鼓励项目融资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应用试点。二是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比较适合环保企业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可以发展租赁公司独立承担资金模式、投资公司兼租赁公司模式、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模式等。三是加大金融机构信贷力度。中央政府采用贴息等方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环保产业,探索将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环保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发展债权融资。可以利用环保国债筹集资金,鼓励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五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继续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申请环保产业项目专项贷款,引入第三方机构以保证公平,放大资金效应。此外,对于成长性较好的环保企业,私募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可成为企业发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
3、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督、产品质量监督,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规范环保产业市场,让成本回归真实。二是促进先进环保设备(产品)消费。对使用量大、应用面广、产品质量好、污染减排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力大的环保设备和环境友好产品进行分类分级补贴,使购买先进环保设备(产品)的消费者和用户成为财政补贴的最终受益者,提高先进环保设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避免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加大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三是建立完善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坚持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特别对一些特殊的污染物排放,一定要建立强制标准,市场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合法获得适量的排污权,出售排污权获得的收益用于污染治理。四是尽快下放住建系统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审批,修订申请条件。现有的环境污染治理资质申请条件过高,甲级设计资质要求同时具有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11位注册类工程师,乙级资质则要求具有6位注册类工程师,而环保企业要同时具有如此数量的非相关人员,没有必要,如南方就基本不需要暖通人才。住建系统应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下放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审批、环境污染治理资质审批,调整申请条件,满足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要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使环保行业协会在行业推动、管理、协调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服务提升协会的行业凝聚力和号召力,协助规范环保产业发展。
9.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篇九
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人们所熟知的物质,精神,政治等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10.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篇十
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科技、卫生事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的发展和腾飞世人有目共睹,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欢欣鼓舞。可是,这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却是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甚至是毁灭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也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它同时加剧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经济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影响社会安定,它同时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最终制约了小康社会的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谁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生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积累,加速了水污染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用水。同时,污染水也影响了水中动植物种类、数量,增加了它们体内随食物链流动富集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同时,没有洁净的水,城市生态系统将瘫痪和农田生态系统将受到危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保障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的空气。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方向空气污染顺应而生。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3.1%,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站11%。向大气的各种排放的各种废弃的排放量远超过了自身的自净能力!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PM2.5雾霾问题及沙尘暴问题都是大气污染造成的,说到底是生态破坏造成的。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的呼吸,快乐的微笑,健康的成长。
当今社会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或者灭绝的噩耗。是啊,我们可以想象只有人类的地球是多么的孤单与无助!可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时多么的真切!我国共有高等植物三万余种,脊椎动物七千多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六百种。但是由于对大自然的过分开发利用,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当然,生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观赏层面,也体现在医药、科研与自然平衡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大事。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不断更新,发展中孤傲家尤其是那些令发达的发展中过节成了高科技产品的垃圾市场,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等问题,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我们分苏发展的经济的数字之上,我们的生态财富赤裸裸,触目惊心!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注定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建样的以巨大投资治理自身环境或者转移污染工厂到国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之下,生态恶化的厨师,愈加严重没危害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扭转这一局面,只不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党和政府脚踏实地立足长远,早就认识到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是主流。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远见的建设目标,旨在推动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国家每年的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水域监控治理工作,做好水污染处理问题,努力实现工业产品的二次利用机器循环使用,为我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保障!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的提出看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党和人民做出的努力!十八大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府主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中国的道路上疾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走向流量康庄大道。我们在多领域多层次都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总书记曾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提出“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卫生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良好发展无疑是这是个美好实现的基础,是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
生态文明的建设,强调尊重子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它着力瑞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它追求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它也是对我国实现绿色工业的伟大考验!
1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性;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①这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追求人与自然同生共进的理念,就是生态理性。只有弘扬生态理性,重塑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佳选择。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性人格,促进科技理性生态化,超越经济理性,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一、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经济理性,他认为:每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怀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理性重视人们的需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只考虑经济因素这种单向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甚至是危害,因为绝对化的经济理性会把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的工具,而不是生存环境,进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势必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带来短期的可观的效益,而长远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枯竭。这就是说,任何主宰、统治自然的想法,带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对此,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单一的经济理性以自然交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经济理性与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模式,深刻反思经济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一味破坏环境、侵害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也只会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用生态理性来匡正经济理性,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得其脱离单向度的利益至上状态,促进人类自然观与价值观的深刻变革,从而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生态经济理性比经济理性的视野更广阔,它把经济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为零的一个特例包裹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时时调整、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规训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塑造和张扬生态经济理性:要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走“绿色道路”和生态现代化之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渗透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推动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也在不斷膨胀,科技的片面发展正在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巨大破坏力,生态问题也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尤其是在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科技对生态环境干涉影响的进程被极大加速,其程度愈来愈深刻,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衰竭退化、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想实现自然在人类心中“返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从科技理性的角度上去反思、检讨自身的行为,限制科技自身的合理性限度,跳出科学技术造就的“以征服、改造自然”为主题的生产模式。正像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我们应该把它看做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构建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亲近自然态度,确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发挥科技在生态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促进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对科技进行生态重塑、引导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推动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塑造生态科技理性的观念,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
事实上,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科技理性的塑造,促进科技的生态化,还特别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和驱动力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nlc202309081709
三、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实现“人格转型”。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而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最根本的外显特质就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但是,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与特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即是说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在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中,一种对生态环境保持冷漠状态的非生态人,或者是那种只想占有和享受自然生态资源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反生态人占据着整个社会,这种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对工具性价值取向痴迷的单向度人格,非常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反,取而代之的则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即生态理性人格。一般来说,生态理性人格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以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但是,塑造和锤炼生态理性人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其中,首先就是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的优秀文化。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则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才能感染大多数人关注自然、关心自然,并能付诸于行动。其次,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公众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内化,要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生态意识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加强生态实践的锤炼,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人们只有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实践當中去,通过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 才算是形成了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也才能真正切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上述可知,只有匡正经济理性,使经济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只有实现技术祛魅,确证“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实现科技理性的生态转化只有培养和造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人格,才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才能坚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59-560.
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2.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05-06.
12.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二
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突破口
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人类文明结晶的代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低碳化的的需求更为突出, 北京在国内政治上的影响力, 以及国际地位、国际形象, 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走在全国前列。北京作为首都, 在精神、伦理层面上更有一些独特的诉求, 如最近提出的北京精神、世界城市目标等, 如果缺少了生态文明都是不完整的, 也无法实现的,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1 北京低碳城市从精神层面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1 个人形成低碳的观念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应当意味着从个人层面上竖立起低碳的观念, 从而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 并形成低碳的消费行为。通常说过低碳城市建设人们都会首先想到技术上的改进, 如何采用新能源, 如何在建筑、公交等方面节能减排。但实际对于每个个人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也是大有可为的, 每个人竖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 在个人生活、创业理念等方面付出自己的努力, 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甚至可以说每个个人联合产生的合力才能决定生态文明的未来。
首先, 市民个人应当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各个层面的相关的宣传教育要跟上, 让低碳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样普通群众才会尽自己所能节能、节水等, 选择低碳生活。因为生活的细节所涉及的小常识非常多, 需要到位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某些行为也是浪费了资源和能源。比如生活中不要频繁开关空调, 电风扇配合空调一起用增加制冷效果;经常清洗空调, 健康又节能;电器充满电即拨下电源插头;冰箱存放食物占容积的60%, 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是最节电的;锻炼时减少在室内或用电动等器械运动;减少塑料袋、牙刷、纸杯等制造过程中要使用石油和大量其它资源的一次性物品的消费;使用生长更快的竹制品比使用木制品环保;减少食用动物性食品, 健康又低碳;选择低泡洗衣粉, 可以减少漂洗次数等。今后如果划分普通电力绿色电力, 可能有环保意识的市民会选择购买绿色电力。
其次, 市民应当建立低碳消费意识。如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很多发达国家虽然拥有汽车的比例高于北京, 但自驾车出行的比例却比北京低很多, 目前北京PM2.5有30%左右是来自汽车;有低碳消费意识人们才会选购低油耗、低排放汽车, 购买低能耗的空调、冰箱等电器、节能灯、环保建材等。
1.2 把低碳城市建设与北京精神、中国梦、民生幸福、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宏观目标结合起来
北京地位特殊, 作为首都, 在精神、伦理层面上更有一些独特的诉求, 如最近提出的北京精神、世界城市目标等, 如果缺少了生态文明都是不完整的, 也无法实现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从而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 发挥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每个个人的力量和作用, 从小事做起建设生态文明。还有相关的生态伦理、低碳管理等文明构建也是做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有意识去研究、构建的。
从更实际的角度看, 必须把生态问题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来看。实现这些目标最基本就是民生幸福, 就是洁净空气、优美环境、食品安全, 让人们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2 北京低碳城市建设从制度层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 制定完善的法规。这些法规应当有明确的指标来规范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工业污染物处理等, 要对企业、事业单位用车量等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 还应该有规范个人的法规, 如垃圾分拣。目前北京还没有专门的低碳方面的法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的责任及低碳行为准则, 对个人更没有规定具体的行为规范。法规有科学性、稳定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新问题, 改进已有的法规, 北京的经验可以为其它地区提供依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不一致, 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差距很大, 制定法规必须是在区域能力范围内, 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应当是最基本, 也最重要的在制度层面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
其次, 完善组织框架。低碳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能是一哄而起、虎头蛇尾, 因此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的安排需要固定化, 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低碳城市建设, 明确相关部门义务责任, 并且要有一系列制度保障, 否则有好的技术、好的规划也无法真正付诸实施。各区域间也应当有相互配合的机制, 这也应当是完善组织框架的任务。
第三, 完善监督机制。要保证监督机制的效果, 北京必须能够有一套准确的环境数据, 需要建立一套测试评估机制, 并且做到公开、透明、准确、符合国际标准, 以此作为环境监督的依据。此外, 从制度和各项生态环境指标上应当有一套科学的硬性的规定和标准, 对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有相应的处罚标准。另一方面, 还应当创新监督机制, 市民群众应当被吸纳到监督管理环境问题的机制中来, 举报违法行为, 参与规范的制定, 提出合理化意见, 这样有利于更快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也可以成为市民生态意识培养的一个过程。
生态文明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追求, 而是为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指导理念和实践取向, 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止包括技术层面的绿色发展, 还包括生态伦理、低碳管理等文明构建。生态文明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 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的智力、技术支持, 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的制度保证, 这些技术、文化、制度也最终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飞.低碳城市发展与对策措施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3.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三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36-03
继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党和人民要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要坚定这“三个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其中,制度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与民族前途。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每个中国人理应为我国制度而自豪。但我们在为经济成就而满心欢喜时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已然恶化的生态问题。
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乃至全球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在此领域是否同样应该坚定制度自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自信又从何而来,可以通过回顾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以寻觅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美丽中国”
生态危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此过程中伴随着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问题。我国用将近三十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也集中产生了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生态问题。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74个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4.1%,可以看出我国的两型社会建设已有些许成效。但公报同时显示,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近八成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针对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监测显示了六成监测点地下水水质较差或极差。由此可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尚未完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够强,环境保护问题依旧任重而道远。
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保持着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今天,我们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趋紧缺、生态遭受破坏的严峻局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为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国家党代会总报告的形式被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总体格局之中。“美丽中国”就是于此背景下作为执政理念而提出来的。“美丽中国”既是新时代党中央进行生态建设的执政理念,又是诗意化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的本质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的和解”,是中国的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达到了和谐的完满状态。“美丽中国”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都得以缓解乃至消退,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以建立一个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人都能以实现“中国梦”的现存的实在的乌托邦。
这种集聚人文与自然的双重和谐目标则恰恰正是马克思所言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呼应。由是观之,我国提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现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二、追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阶级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孕育于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之中。由于当时生产资料私有制带来的人与人的矛盾成为主要的显性社会问题,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将主要矛头指向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一直渗透在他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论述之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虽然没有被系统地提出,但是通过对其经典著作的回顾,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主要内容。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是一切工人劳动得以实现的前提。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主观能动性。他指出,动物只能按照自然规定的活动范围安分地活动,但人却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的存在物;但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注意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性,他认为人的能动性选择也有可能使其陷于不幸之中。因此马克思同时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制于自然的,即“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
2.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
在阐述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时,马克思首先强调了劳动在调控二者之间的重要性,他指出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实践。在他看来,正是劳动日益增进的社会力量促使各种发明得以实现,也使得人类利用诸类科学发明驱使自然力为劳动服务得以实现。马克思的辩证法无时无刻不贯彻在他的自然观中,在谈到劳动这一重要介质时,马克思强调目的仅指向于增长财富的劳动是有害的[1]。而后,他在《资本论》中更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掠夺性是破坏土地肥力的根源,指出生态破坏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
3.生态危机的和解路径
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任何进步都是以资本家对劳动力和自然的无情占有为代价的。针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马克思提出危机消解的途径是对现有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彻底变革。马克思指出,只有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才能成为真正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他们能够通过最少的能耗,在符合他们的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在他看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克服异化现象,才能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矛盾。
三、基于马克思生态思想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包含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文化制度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紧密相关的。
如今,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在生态领域凸显出来。而通过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追溯,我们会更加清楚树立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在经济层面,马克思关于当代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观点证明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生态危机处理上的优越性。马克思在论述生态问题时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私有制。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生产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资源被资本家无情剥夺为前提条件的。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经济制度条件下形成的自然观必然是对自然界的蔑视和贬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了资本的无限扩张性和以自然资源为代表的生产条件有限性必将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是危害环境的深层因素,因为提出要彻底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并指明只有在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通路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危机解除。
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表明,在从资本主义社会跨越到共产主义社会会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如此看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也正处于通向共产主义道路的过渡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摒弃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生产方式,能够根据人民的共同利益平衡社会经济总福利和社会生态成本的关系,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经济制度优势。
在政治层面,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和解路径的阐述证明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生态危机处理上的优越性。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阶层、各民族的代表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进入人民代表大会,从而使得各阶层、各民族人民的利益都得以发声。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就是唯一的话语权。而正如马克思所言,手中掌握大量资本的资本家,他们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在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由于资本的无限扩张性和自然资源有限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将公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使各阶层各民族的利益都拥有发声权的先进制度。正因如此,我国在处理涉及全体人民利益的生态问题上能够加以重视并予以调和,能够排除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态保护不可调和的矛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将人类与自然放在协调统一的位置,推动我国生态文明不断地健康发展。
在文化层面,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观点证明了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的科学发展观在生态危机处理上的优越性。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特征,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人具有其他自然存在物更为优越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对于我国将生态逻辑纳入我国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中具有启发意义。
此外,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与劳动的论述过程中蕴含了其宝贵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他指出现存的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只是土地的占有者,他们应该像好家长一般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递给子孙后代[4]。这种考虑到代际间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提供了理论支撑。由此看来,科学发展观是制度自信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佐证,其中蕴含的既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保证后代人的环境利益,正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一脉相承和当代发展。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时坚定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本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报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的相互联系,强调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是行动指南,道路是实现路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制度自信既是来源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来源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和发展。
14.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四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阐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我国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以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共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 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
[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和政府提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政策与方针,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治理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农地和农村水土资源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政策与制度。实际上,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作用,首先需要理解与领会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为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1.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又积极注重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积极优化,并且对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积极的克服[2]。生态文明中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是和谐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下人类能够以人的主动性创造力为基础,同时兼顾自然规律,关注资源环境承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寒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人、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两者的亲和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求人们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能够顺应自然,更应该在生活中也做到取之于自然而又用之于自然。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这要求农民摆脱人类中也主义“征服自然”的观点,能够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作为一种理念深刻的贯彻到行动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农业生产活动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美丽中国梦。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三农”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只有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和对可替代、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才能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用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只有通过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为后人留下绿色而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实践中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农村矛盾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的缓解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就会给社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农村环境,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三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实现农村经济与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建设。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追求数量和以消耗资源为主转型成为注重质量效益并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资源能源、积极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而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和改善人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意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创造了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促使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从人与人的和谐;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把发展提高到“文明”的高度,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必须统筹兼顾好短期与长远利益,兼顾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旨。因此,要达到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贯彻执行好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真正出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的美好景象。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基本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与相互作用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基础,是面向自然的,而其他的一些特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农民的贫困与环境污染、损害之间存在髙度的耦合。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位于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足以证明这一点。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就必须解决贫困问题,也就是农村问题。因为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是农民、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贫困问题,这些有利于打破贫困一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减少贫困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物质基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繁荣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持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精神源泉。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独特的人类精神生活与文明成果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成果是在一个有毒有害的生态环境中被孕育、培养直至最终成型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就是“和谐”。缺失和谐精神的社会绝不是和谐社会。要使得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地和谐,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精神的气质,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和谐精神。和谐精神的培育与养成不能缺少自然生态的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维系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和谐的关系,就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了和谐精神的种子,就可以在人际之间也建立和谐的关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地方积极地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村循环生产,尽量地减少对土地、淡水、空气等消耗、污染与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亟待解决。总体来讲,现阶段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1.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缺乏论证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求成地上项目、扩规模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有效论证的状况。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多引进工矿企业、多修路盖房、多给农民分红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味追求利益地招商引资,占用大量耕地用地,无节制地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出现生态功能倒退现象,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环境污染后可以再治理,结果导致在没有有效的排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想再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发现投入过大或污染已经造成的伤害难以修复。2.新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虽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不断努力下取得一定成绩,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治理能力有一定提升,但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简单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仍远远滞后,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规措施制定、地方监管体系、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第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地区相关机构和单位缺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往往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更极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第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许多地区乡镇机关针对当地土壤、水质、空气等保护没有做到时时监测、处处监管。第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
[5]3.新农村建设缺乏农业新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实地培训与指导。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较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引发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部分地区农村土壤灌溉技术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这就对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技术创新,更要推广滴灌技术。同时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还应更多普及农业新技术,加大农村社区与田间地头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能够直接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绿色种植和养殖。
4.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生态文明观念落后
围绕城乡一体化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逐步在缩减城乡差距。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盖房子、增收入,以至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土地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破坏土壤平衡度,大量使用地膜并留有残余使土壤丧失自我调节恢复能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在收获季节,不顾各地出台的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与办法,为减少麻烦,趁无人监管的午间或夜间大量焚烧秸秆,对当地空气质量及耕地土地造成极大破坏。第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生态文明认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与焚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渠和沟渠,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5.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均严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明显较低。第二,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社会资本进入,以至于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
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对农村发展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支撑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个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对我国现阶段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如下。
1.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地域性生态产品及品牌。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既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上升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农村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纵观各国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都是运用法律和制度手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生态环保政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政策,强调生态环境措施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需要政府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转变理念,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
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实践表明: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要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村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就是加强科技投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农村要大力发展农业沼气工程,提高农村环保水平。
其次针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件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 究,还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因此农村环保工作的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环保工程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因地制宜的环境治理办法。并且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员,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与缺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关。公众对生态环境危害认识不清,对自己的环境权益了解甚少,往往在自身受到环境危害的威胁时还弄不清楚危害的根源,搞不清楚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意识领域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树立和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5]文明理念。加大宣传,第一要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带头人要深入群众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第二,通过电视广播、墙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第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通过手机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微知识、微动漫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5、发挥多方力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厂矿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措施或办法。
五、结语
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农村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美丽农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段蕾,康沛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6(02):41-45.[2] 陈志向.深化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J].新视野,2014(02):56-58。
[3] 方世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17-2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 黄巧云,田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35-37。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荐阅读:
推动集团信息化建设11-12
群众路线教育,推动美丽乡村建设11-11
如何更好的推动公司班组建设工作06-16
以发展和谐文化推动和谐阿坝建设07-10
关于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09-19
以党风作风建设推动和谐机关10-31
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01-13
以创建工作推动精神文明跨越新建设08-01
突出“三个重点”推动城市建设协调发展10-20
强化自身文明建设,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