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2024-09-08

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共19篇)

1.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一

拓展训练对儿童有什么意义

儿童拓展训练多种多样,拓展活动就是娱乐活动和运动锻炼,达到是孩子内心愉悦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儿童拓展训练也不同于运动锻炼,有的讲究个人的锻炼提升突破,有的讲究团体的磨合与协作,通过团体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优势,增加孩子内心对其它同伴的认识与合作,增进友谊提高个人思想意识层面,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具体的根据拓展项目而定,不同项目有不同针对性,当然孩子的自身情况也决定了适合参加什么样的拓展训练,合理的适合的就是好的,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专门做儿童拓展项目的,既娱乐又锻炼身体素质,还有很重要一点是锻炼孩子的性格毅力,敢于不敢就在自己的一念认识之间,突破就有最好的进步与成长,不求最好但求进步就好,最好的也是从日常点滴之间积累而来,在北京市区有几家开设此项目的公司,乐仕堡儿童拓展,哈你小孩等。

当今社会因嘈杂的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不会与人交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害怕吃苦,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胆小、不自信、缺少时间观念,做事情磨蹭、马虎、没条理、此时您的孩子是否能够体会、理解到——您正为了他的美好未来,为了他们能适应未来“充满竞争的世界”所忧虑、所准备、所设想的一切呢?您是否意识到您的孩子并不是害怕吃苦,而往往是您的疼爱而使他们从来就没吃苦;您的孩子并不是依赖性很强,而是您伟大的父爱、母爱使得他根本就没有机会离开过您而独立做主;您的孩子也许并不是不善于与人交往,而往往是因为他总是生活在现有人空间里,没有给过与他合作的机会,这些都将是拓展训练将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让孩子做温室里的花朵,让其做悬崖边的大树,经历风吹雨打顽强的成长,屹立在巍峨之巅,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和素质能力的综合提高。

2.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二

故事通过情节营造情境, 经由若干问题的呈现带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倡导某种价值导向, 对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体认、价值判断和行为践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被称为“电脑时代”或是“读图时代”的当代社会, 故事对儿童道德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对此的现实省思而挖掘故事的教育价值, 探索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

一、故事伴随儿童成长

故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一种方式, 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 [1]故事伴随着个人的童年生活一起成长。故事中埋下了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孝敬、知错就改等道德的种子, 虽说某个阶段我们是为了避免“鼻子会变长”的惩罚而去遵守此类规训, 但儿童的道德已伴随故事一起成长, 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来源。故事能够引起儿童在故事情境中正视自己的认知与判断, 唤起儿童的“联合记忆、心智图景、品格概念和思想深度”。[2]而故事中的道德礼俗也反映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与要求, 使之成为人的“第二天性”。[3]可见, 故事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经验的工具, 也是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由此, 儿童就能从具有确切道德观念的故事中获得德性的成长, 并以那种形式在阅读之后的时间里指导着自己的行为。[4]儿童受故事之邀, 进入故事所展现的道德图景与期望模式中, 进而发展道德认知与判断。从小红帽、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 故事形塑了儿童的经验和理解, 伴随着儿童一起成长,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故事提升儿童认知

我们所熟知的故事, 内容一般都是普通百姓常见的人或事, 故事情节所隐含的常识或道德判断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经验或是人类所积累的经验范畴。故事建构了人类的经验, 通过叙事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经验的意义与价值。而这种经验正是教育的重要来源, 其中暗含着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认识和判断。伴随着故事的传承, 这种教育内容也传递给儿童, 在故事中对于个人或是人类经验的反思扩展了儿童的认识广度和思想深度。诸如我们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教导儿童要懂得谦让、孝顺;丑小鸭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自信等。而且, 道德知识不同于可操作的科学知识, 是一种需要体悟的“意会性知识”。故事作为一种教育文本在儿童个性化解读之后, 形成新的道德体验并演绎成具有个体差异的新的认知。从中, 道德认知通过故事溶入了儿童的生命体验和道德理解, 构成了儿童的道德经验。儿童的道德图式 (1) 也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获得生长和重组, 作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 在道德活动过程中统摄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三、故事感染儿童情感

故事以感化或说理的方式为儿童呈现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 以示范、对比等理性诉求或道德诉求的手段向儿童传达某种道德取向, 使道德要义通俗易懂, 让儿童感受真切。这种特有的对话方式使得故事能有效地实现与儿童的沟通, 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中国历史上“周处自新”的故事也是借由周处的情感转换达到对儿童的教育效果。周处年轻时经常打架斗殴, 危害乡里, 当地百姓把周处同蛟龙、猛虎一起看做是三大祸害。周处被乡亲劝说去除掉侵害百姓的蛟龙和猛虎, 三天三夜过去了, 人们误传周处已经死了, 开始为“三大祸害”的消灭而奔走相告, 互相庆贺。周处回来后, 看到人们的态度才猛然醒悟, 自己就是一大祸害啊, 从此改过自新, 发愤图强。儿童通过这一故事获得了情感体验, 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通过故事, 将儿童道德上的情感体验挖掘出来, 借由儿童对自我经验的回忆、想象与建构, 表达个体的道德困惑与道德需要。可见, 儿童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故事的内化和外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故事作为感染儿童心灵的重要方式, 引导儿童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这是故事对道德教育最重要的现实启示之一。

四、故事引导儿童判别

故事一般被用来传播教义、阐发做人的道理。成人用故事来引导儿童辨别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 由此促使儿童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在故事中, 价值导向的介入多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话语实现的, 一般的故事中有意安排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 通过人物的话语及行为结果体现了故事所倡导的价值观。通过多视角的介入和故事中的两难选择和判断, 旨在教育儿童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 从而促使儿童通过故事去认知、体认并践行故事中的道德意涵, 极大地增强了对儿童的教育效果。我们熟知的两兄弟的故事就是通过正反角色的对比引导儿童做出判断的。故事中的哥哥好吃懒做, 却总想着要霸占弟弟的劳动成果, 弟弟勤劳善良, 一直在帮助哥哥, 最终哥哥被弟弟感化而幡然醒悟、改头换面。从故事中, 儿童自然会判断孰是孰非, 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较之道德灌输或是说教必有其优越之处。因而, 挖掘故事的德育价值, 重视故事对儿童成长的道德意义十分必要。

五、故事鼓励儿童践行

故事中讲述的诸如诚实、公正、勇敢、孝敬、知错就改等道德礼俗反映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气质与要求, 并成为儿童的行为标准或规则。儿童内在的生命结构与社会伦理规范形成同构和契合, 从而促进儿童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 塑造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故事鼓励儿童效仿故事的主人公做个与其一样的人, 其中所提倡的道德普遍性通过控制人而使之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5]这就达到了故事所传达的道德意蕴的目的, 进而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听过说谎话鼻子会变长, 所以儿童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听过孟母断织、孔融让梨, 儿童懂得如何去尊敬长辈;还有熟知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儿童知道了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还要勇于舍己助人, 哪怕面临许多困难与危险, 也要做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等等, 如此的故事不胜枚举。故事情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需要, 引发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道德情感, 进而促进了儿童具体的道德行为。把故事结果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特定的年龄阶段, 为儿童提供恰当的故事材料, 引导儿童做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要求。

讲故事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 它保存和分享个人或群体的智慧。蕴含在故事中的道德意义也由此传递给儿童, 儿童对故事中的规范和价值引导更容易接受。由此, 建构和生成儿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 并发展为一条鲜活的、不断生长的道德路径。总之, 要走出现代德育的狭隘视野, 改善德育低效的现状, 要重视间接德育的价值。挖掘故事的德育价值, 重视故事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意义, 是道德教育有效的改革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Connelly, F.M&Clandinin, D.J.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 narrative enquiry[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0, 19 (5) :2-14.

[2]Kerfoot, J.B.How to Read[M].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 1916:82.

[3][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 1991:91.

3.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传统礼仪 青少年 成长 心理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0-01

一、礼仪文化的内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被人们所认同、又被人们所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古至今,“礼”在社会上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坐卧、出行、宴请、寿诞、婚丧、祭祀、征战、祈福等都有“礼”的体现和融合。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正确的、开明的礼仪方式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学特征

心理学概念上的青少年,是一个跨度较大的年龄范畴,一般指12-40岁的年龄区间。虽然青少年期间的年龄跨度很大,其心理发育却非常关键。首先,青少年期的神经系统发育非常迅速,大脑神经、大脑功能在此期间基本发育健全,但迅速的生理发育和迟缓的心理发展使得青少年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呈现出身心发育的不平衡;其次,青少年期的自我意识会出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求的提升使其社交圈扩大,但却缺乏鉴别能力,容易沾染不良习气;再次,此时青少年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情绪活跃且丰富,其情感已经从儿童的幼稚期向更高级的复杂的社会情感发展,容易动情并受到外界的感染,但情绪的发展尚不成熟,容易激动和焦虑,对于问题的看法也常常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三、传统礼仪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1.塑造完美的健康人格

礼仪文化对个体人格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在价值取向、心理结构、性格特征等各方面产生作用。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对人的教化和陶冶,而礼仪说到底是为了满足于人格的塑造,所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将人格看成是文化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礼仪文化必然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所谓“本我”,即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原始的人格;“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在与外界环境接触中形成的人格结构部分,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的决定性部分;而“超我”,是道德化、理想化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级的人格部分。在礼仪的影响作用中,对于“自我”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这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对于人格结构的影响,是作用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这种来自外界的对于“自我”的影响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才能促使“超我”——这种对于道德和理想有充分认知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2.提高自身的角色认知能力

“认知”是一种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学习等信息接受过程,和思维、想象、语言等应对处理和结果的预测过程。认知活动与个人经历、智力发展、教育程度等因素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个体的认知常常会参杂很多个人的感情成分,青少年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较为简单,如对人习惯以好、坏来区分,但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塑性很强,因此,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做出相关的影响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对待事物的认知能力,区分美和丑、好与坏,使个人的心理发展更加完善。

3.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青少年在接触社会和进行社会活动时,可能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如沟通障碍、由于性格不同不能相互包容、互相排斥、缺乏与陌生人的交往能力等,传统礼仪的原则是自律、敬人、宽容和平等,这种教育会指导青少年如何尊重他人并克服自私、自利的狭隘心理,以乐观、豁达态度去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如在与其他人沟和交谈过程中如何实现双向沟通、相互包容、随机应变并真实、自然地与其交往,懂得如何赞美别人或批评别人,如何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以及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交谈等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在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时明确自己的定位并树立自我价值的存在感,消除孤独、失落、自悲等不良情绪,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4.提高社会公德和文明素养

4.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四

马永涛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在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城乡经济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差距依然非常突出,尤其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教育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努力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凸显内涵发展,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倡优质的家庭教育,对于贫困地区更为迫切,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宁夏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从对学生学习的培养、教育投资、教育观念等层面揭示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得出相应对策,切实解决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为创建优质的教育保驾护航。【关键词】 小学生 家庭教育 成长 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农村小学生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更是重要,国家也对农村教育实行过好多政策,最基本的是提出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给许多农村贫困小学生的教育带来了希望。普及义务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众多资料表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中途退学;教育投入力度不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生教育的发展,尤其在偏远的山区农村更是严重。这个教育事实在教育实践中是无法忽视的,给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给教育振兴提出了艰巨的挑战,不认真思考和解决贫困地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素质教育将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公平的教育。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提升质量已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的主旋律和永恒主题。作为社会动力工程的教育更应如此。周济部长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揭牌仪式上指出,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的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因此,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而家庭教育又对教育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与学校现行的科学、规范的教育相去甚远,这不能不为学校教育带来严重影响。难怪老师们抱怨:苦口婆心大半天,不如家长扔来的一块“半头砖”(指家长对孩子的反面训示)。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

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对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当代许多学者主要研究了义务教育辍学率与留级率较高,巩固率和完成率较低;学生学业水平偏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兴趣和动力缺乏;新课程实施效果差、难度大,课堂教学处于低水平维持状态等问题。本论文主要通过小学生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研究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从中分析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的对策。

2、农村家庭教育高低对小学生发展的价值

首先,小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卢梭曾经指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话,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小学生接受高质量家庭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自身素养,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了一定标准,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气质、情绪、认知、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和等更加完美,可以带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有力的基础。低质量的家庭教育只能延续传统观念的思想,农村小学生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整体教育也会越来越差。所以,有了高质量家庭教育的保证,其今后的学习机会大大增加,长远发展和长期学习的几率也会得到提升。

其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教育和经济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家庭教育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地域的局限,只有通过读书受高质量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否则只有世代农民种地或者出去打工出卖苦力。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于贫困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低质量的家庭教育只能给经济的发展带来阻碍和负面影响。因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接受高质量家庭教育的价值意义非常重大。

二、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对小学生的学习重视度太低

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因为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厌学较为严重,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家长的视觉不不广阔,知识层次太低,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明确。其次,“知识无用论”的观念重新抬头,现在培养一个大学毕业生需要家庭负担很多,这对于收入不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另外,农村出身的毕业生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困难的。这样一种“高投低产”,使得许多讲求“实惠”的农村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降低了培养子女的热情。有些农村甚至还有一种“读书赔本论”的谬论。认为大学毕业是打工挣钱,高中毕业是打工挣钱,初中毕业也一样打工挣钱,念大学投入了那么多钱,而且毕业后工作又不好找,何时挣够本钱还不得而知,不如趁早出来打工挣钱合算。再次,是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因为在农村,小学生只是单纯性的学习书本知识,得不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条件,长期形成枯燥、乏味的学习局面。最终给初中、高中大量辍学埋下潜在因素。

(二)农村家庭教育环境落后,影响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它告诉人们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在现代社会,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在农村的家庭中,父母的工作比较忙碌,一般都是有老人来抚养孩子,从而我们做老师的就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我常常会觉得幼儿园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的一天。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不足,教育方法简单

许多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愚昧无知的一代,不想让历史的遗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是读好书、上大学、干大事。因此,对孩子要求就是学习成绩好,考出高分,考上好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孩子一旦有错,父母往往不问青红皂白,责骂、殴打一顿,惩罚完了还说:“管你,是为了你好。”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另外,由于的经济收入不足,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力度太小和农村经济无力投入教育,长期对孩子的教育就慢慢淡化了,最终导致孩子厌学。

三、构建农村良好家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健康型的家庭教育观念

一个健康没有污染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不断提高农村学生家长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在普及中求提高,在巩固中求发展,并将家庭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孩子入学,家长入校,伴随孩子升级升学,与孩子同时毕业,经考核发给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家长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要有保障。

1、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与不足。我们要承认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性、独特性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成不了领导人、科学家、大款,但我们相信他们都会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都能够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所以,在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要提高家庭道德水平

孩子同父母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方面,父母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社会责任心、社会道德意识都会影响到孩子。心理学指出:孩子的一些个性特点与其说是“遗传”的,不如说是孩子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所以,要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平就必须提高,懂礼貌、尊长辈、有爱心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靠继承才发扬光大的。

(二)创建学习型的家庭教育环境

1、有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教育中,有适合孩子摆放玩具、图画书的专门设置;有适合孩子的小床和小椅;有适合幼儿用的小型劳动工具,家庭的陈设应当做到清洁整齐、有条不紊及美化,家庭成员的衣物应勤换勤洗。有了必要的家庭物质环境,还要注意它的整齐清洁和文化气息。

2、有浓厚的学习气氛

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事,家长也必须时时不忘给自己充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孩子。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母应同孩子一起成长。

3、有优先的教育投入

家庭的学习环境,既要体现在学习的行动中,同时也应体现在学习资源的使用中,家长必须为孩子购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书籍、刊物和报纸,要开辟出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三)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要让农村家长从根本上改变教育投资,就必须让他们转变教育思想,让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扩大家庭教育投入,作为家庭和个人要承担一定的学习费用的,可以理解为是接受教育的一种价格,这一价格同样对人们的教育消费或需求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如果过高,则人们将减少对教育的需求,所以,政府调节的重点是通过加大投入,对农村接受教育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较大力度的补贴。

提升人口素质,改进联系方式针对家庭教育脱节的现状,只能加强家、校联系。这联系就是抓好教育的中间环节。抓好这一环节还得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及教育质量。教育者普遍认为,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是防范家、校教育脱节的有效措施。首先提高家长的认识,从转变观念入手。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教育,举办家庭家长教育讲座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性。不能放了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关键作用。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凡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与家长的高尚品德、文化基础知识有关。没有高素质的家长,怎么能造就高素质的孩子?不具备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好子女有从何谈起?其次,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督察和监管力度,加强学校教育职能是解决家、校联系的有效措施。再次,打造“名人”效应。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成为国家机关重要干部,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自然可以消除“读书无用”的谬论。最后,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实现现代化,不能只是城

市现代化,还要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家长只有注重提高家庭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加强与农村家长沟通,使学生逐步领会学习的本质,乐于探究,要用知识,爱学习,并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的意义,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使家庭教育变得更好,使我们的学生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5.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五

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普遍化,这个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在青少年的成长生活剧中,家庭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深入了解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我精心准备了这次实践调查。

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一、厌学

聪明的人不仅仅靠天资,更靠后天的努力。

一个小孩是否聪明,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有关。有些父母忽略小孩的启蒙教育,他们的智力没有得到发展,长大后当然会比其他小孩显得笨拙些。调查中显示,有20%的家庭的小孩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吃力,即使非常用功,考试也还是让人失望。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自暴自弃,过着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对学习的兴趣也是与日递减。有些父母总是责备小孩学习成绩差,却没有看到事实背后的真正原因,小孩又有什么错呢?他们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自己实在无能为力。

另外,有些人的兴趣本不在学习上,他们有广泛的爱好,可是却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影响青少年。青少年不仅时刻感受和体验着竞争的无处不在,而且他们还必须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金榜题名有人喝彩,名落孙山被人轻视”。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影响社会风气,更是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喜欢的有没有机会做,去好好拼搏一次。而不喜欢的又总是堆积在自己眼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飞机本来是在蓝天上飞行的,却硬要它在海上航行,这可能吗?看起来有点儿荒唐,却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如此被逼着学习,厌学心理自然而然由于日递增。

有些青少年一旦离开父母,便开始放任自己,逐渐的让新事物取代了学习的地位。以前在父母身边被管的很严,就像是笼中鸟,虽然生活安逸,但必须按照他人的意愿生活。失去了翱翔于天际的自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时光流走,而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始终不属于自己。这种生活的确会很枯燥。当牢笼大门敞开的那一刻,他们心中也充满了迷茫。青少年对新鲜事物很好奇,总喜欢玩赏一番。如此以后,他们逐渐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一个非常自由,1充满诱惑的环境里。“学习”这个名词慢慢褪色,也许有一天,它会被再次提起,但是那是它已经暗淡无光,奄奄一息了。家庭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中占了重要的一席地位,如果能更加得当的教育,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二、沉迷网络

“网路是虚幻的”这句话不知被人提起过多少回,可是又有几个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明白其中的意义呢?

有50%的父母忙于工作或是其他事情,根本抽不出时间与小孩沟通。通过网络,这些人可以交到知心朋友,可以无所不谈。而一旦回到现实中,往往只有父母忙碌的身影,也只能独自品味悲凉。一来二往,他们会觉得网络比现实生活更加精彩,更具有吸引力。与网络共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变少,以致于有一天无法回到现实中来。父母的关心很重要,正是这样那样的疏忽,毁了很多青少年的大好前程。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总是失败,而又只能一个人独自承担这份痛苦得人是不会认为这句话时对的。失败,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面对它,更需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在遭遇挫折时,他人的安慰和帮助便能带来希望,知道失败者走向成功。

有30%的父母总是一味的责备自己家的小孩不争气,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同情,反倒喜欢雪上加霜,青少年如何能承受呢?唯一的选择就是逃避,离开现实,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得到他人的赞赏。少了一份担心与忧虑,多了许多快乐和轻松。在游戏中搏斗,在虚幻里畅游,对他们来说,可谓是仙境一般。如果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上多一份理智,多一份理解,事情又会变成这样吗?我想不会。

三、早恋

这个问题已经算得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了,为什么还要从提呢?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我们关心的。

青少年处于生长阶段,对早恋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是有着一些朦胧的感觉罢了,在此问题上,父母应该选则最佳教育方案,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上的帮助,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有些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早恋后,便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一顿,然后要求尽快分手。形式上可以办到,可是心灵上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这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家庭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并不是采用蛮狠的方法去解决,更应该教会青少年如何自己解决。

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修养,树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强制性的、过度的教育,并给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

一、二、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心中最真切的想法,并对他们的想法予以指导。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是一味的同意,正确的、有意义的肯定要多加支持和鼓

励。

三、不仅是从物质上,更要从精神上给与关心和帮助。要正确引导青少年以健康积

极的心理快乐成长。

四、不仅是家庭教育,还有很多已知的或是未知的因素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需要全社会的的共同努力。我相信青少年的未来会更美好的!

6.良好家风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篇六

摘要: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家庭做为孩子最早融入的交际圈,一个家庭的家风就是孩子交往能力、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熏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的不可改变的基础。年轻的父母如何为孩子成长制定适宜的家规,形成和谐的家风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家风、家规、幼儿成长、习惯养成

马年伊始,央视《新闻联播》向全国人民提出一个引人深思、促人警醒的话题——家风是什么?所谓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而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幼儿来说,幼儿时期是个性品格的形成阶段,家风将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

一、家风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形成。

家庭是孩子最早融入的交际圈,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都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受到熏陶。父母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是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的启蒙教材。孩子在和谐家庭中学到的交往能力是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在现代家庭中,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多年轻的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很多孩子往往置身于华丽的房间,却是精神上的“留守儿童”。现代很多家庭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电子产品充斥家庭关系。不仅父母成了“低头族”,孩子也被交给了“电子保姆”,家庭成员之间疏于交流。虽然孩子在“电子保姆”的“照顾”下,确实很“乖”,家长可以不受打扰地做自己的事情,但这样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比淘气更让人头疼。比如有的孩子电视看多了会严重影响视力、体形偏胖、目光呆滞、思维迟钝,孩子甚至会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人际交往能力受到限制。2004年的马嘉爵案件以及前不久的复旦大学的投毒案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两个人虽然以好成绩考入大学,但是人际交往能力却没能达到与其年龄相匹配的程度。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他们与家人的沟通几近于零。因此,仅仅是因为生活的琐事就将他们引上了犯罪的道路,两个天之骄子最终在大学殿堂折翼。

二、家风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好比天生的一样自然。父母做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为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其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朱德元帅在回忆母亲时,这样描述了母亲对于他一生的影响。“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正是受到母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影响,才成就了一代元帅的光辉一生。由此可见,家风对于孩子习惯养成的影响。现代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应当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忙于麻将桌前的父母是不可能用“好好读书”这样的一句话就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的习惯; 一个浪费成风的家庭不可能培养出节俭的孩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教育往往是在家长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行为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孩子。家长们常常把孩子从一个学习班送到另一个学习班,然而孩子之间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之间的差别。

三、家风促进行为准则形成。

家长应该为孩子确立一些行为准则,让孩子从小建立起规则意识,以便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将来学校和社会生活。不论是“父母呼、应勿缓”、“出必告,返必面”的孝亲之道,还是“朝起早,夜眠迟”、“便溺回,辄净手”的生活习惯,抑或是“入虚室,如有人”“借人物,及时还”的道德规范,都应该成为家庭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家庭行为准则。家长要成为孩子行为的榜样,家长是有规矩的人,孩子依样学样,自然也会成为有规矩的人。电视中的焦点访谈、公益广告等节目中都在倡议提高国民素质,当我们看到同胞在国外公共场所高声说话、随地吐痰、在旅游景点随意攀爬、刻画,我们不禁脸红,然而在国内这样的现象我们却又司空见惯。家长在孩子面前插队、闯红灯„„这些违规的行为成为孩子社会行为生动的模仿样本。家风建设,是社会教育进入家庭的具体行动,提高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更应该从家长抓起,让家长的行为促进孩子的行为准则。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基地。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进行情感和心理的互动,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遗产,将某些精神与情感的物质传递而来,指引着后辈们前进。那么,年轻的父母们应该如何营造适合幼儿成长的家风呢?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孝亲文化”在中国传承千余年,讲究“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在一个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和谐的象征。“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便形成了家庭成员处事的行为准则。老一辈的父母倡导节俭、勤奋,年轻的父母就去遵照执行,幼小的孩子就会耳濡目染。在“4-2-1”的现代家庭模式中,做为中间力量的年轻父母与双方父母的相处模式就在熏染着自己的孩子如何行为处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减少了我们与父母、子女的相处时光,每周甚至每月选出一天,做为“家庭日”,放下永无止境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与家人平心静气地相处,就可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融洽家庭关系。用心的家长还可以将每天一个固定时段做为与孩子的“快乐时光”,哪怕只是半个小时。在饭后或是做完功课后,父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都会期盼与父母相处的“快乐时光”,在期盼中,吃饭拖拉、写作业磨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既增进亲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在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二、“家规”——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从父母那传承了怎样的家规?又应该如何制定自己的家规?在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初期,有些家规是可以制定出详细的条款,全家人共同遵照执行的。比如指导幼儿物品要放在固定的地方,那全家人都在遵守这项规定。如果父母都将物品随意摆放,孩子就会以“爸爸怎么不这样做”为理由,拒绝遵守规定。同时,父母也会给孩子留下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的坏印象,对于家规也不会重视或遵守。我们都知道在幼儿期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而培养幼儿养成读书的习惯却是很不容易的。父母多读书、多带孩子去图书馆是非常好的做法,但是让工作一天的父母从电脑、电视前离开,拿起书本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氛围却不是每一位家长能坚持下来的。理论上讲,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一个习惯的基本养成则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就对父母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让父母改到自身已有的一些不良习惯来形成孩子的好习惯。所以,对孩子的培养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7.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七

当前中学课本收录的鲁迅作品有《一件小事》《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药》《祝福》《阿Q正传》等作品。有的到了大学, 接触到的鲁迅的作品更多了。这些作品其中的每一篇, 学生学习过后都会终生难忘。当代青年从鲁迅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鲁迅作品也启迪着青年的成长。粗略分析, 鲁迅作品从以下几方面对当代青年成长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帮助青年冷静地判断事物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 鲁迅是爱护青年人的。鲁迅对青年寄予很大的希望, 教育青年遇事要沉着, 避免不冷静的行为。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针对“二·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爱国学生流血牺牲的事实, 鲁迅写道:“时间永是流逝, 街市依旧太平,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我总觉得很寥寥, 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更何况是徒手。”鲁迅是肯定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的, 因而写了这篇文章。鲁迅也为青年学生的安全着想, 希望可以保护青年学生的生命。

爱国的行为, 我们是要支持的。一些不利于大局的行为, 青年也要学会冷静地判断。每当社会问题敏感的时期, 或社会思潮出现问题的时候, 总有一些青年不能明辨是非, 不能认清大局, 盲目冲动。这些青年, 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峰, 冷静地审视所面对的问题, 然后作出理性的选择。

二、帮助青年更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的作品不少是揭露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 如《祝福》里的祥林嫂, 受到封建社会“神权”“夫权”“族权”多重压迫, 无论她怎么抗争, 都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最后在人们新年的“祝福”的氛围中, 悲惨地结束生命。看了鲁迅的作品, 尤其看到他笔下主人公悲惨的结局, 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似乎有点酸楚的味道。正是这种酸楚的味道, 使我们对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引导青年深刻地认识知识分子

在鲁迅作品中, 知识分子是一个突出的主题。知识分子是时代的先锋和桥梁, 同时又具有各种严重的弊病与缺点。鲁迅对一些知识分子寄予很大的同情和希望, 同时又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怀旧》《孔乙己》里的主人公, 他们是被“四书”“五经”吃空了灵魂的末代封建知识分子的下层, 那么迂腐、愚昧、空虚、受欺侮而仍不掩其善良的牺牲品, 鲁迅是用一种嘲讽而又同情的眼光看着他们灭亡的。当代青年大都读过鲁迅的《孔乙己》, 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在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 人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迂腐和精神上的被戕害。

鲁迅对个别拿着软刀子的知识分子, 毫不留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作者对反动文人的造谣中伤极其愤怒。“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 鲁迅对作为用钢刀的帮凶的少数知识分子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毫不留情地鞭挞。

四、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写的是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子君受娜拉出走的启发, 冲出家庭, 和涓生在吉兆胡同同居, 这在当时, 思想是很前卫的。但好景不长, 涓生被教育局辞退, 靠译书维持家庭生活, 最后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 爱情也失去附丽, 而子君眼光局限于小家庭, 变得越来越世俗, 涓生最后意识到他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 爱情已不复存在。不说吧, 即是“安于虚伪”, 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 最后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整个故事以悲剧结尾, 给读者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当代青年盲目恋爱的不在少数, 也有一些以悲剧结束。爱, 盲目的爱, 将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这在当下的青年中很常见。人必须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青年应多从如何生活, 如何提高生存的本领方面多考虑。否则, 不学无术, 盲目恋爱, 试图从爱情中找到人生的寄托, 这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啊。

五、认识国民性弱点, 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阿Q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 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 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 他永远是失败者, 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或根本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 沉醉于没有根源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有时自轻自贱、自欺欺人。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 鲁迅《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当代青年从中应受到启发, 要勇敢地剖析自己, 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以利于自身的进步。

8.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八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现状 成因 着手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06-01

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和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统一。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亲子关系的质量远比某一具体的教育方法来得重要。因此,亲子关系往往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水平。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且长期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0-17岁的儿童少年。在过去的十年中,流动人口接近1.5亿。在如此庞大的流动大军中,除了随同父母一起流动的学龄儿童、少年外,产生了大批留守农村的孩子: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保护、教育、发展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文希望通过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态及其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引起大家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促使大家思考寻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途径。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现状

1. 同辈监护或完全自理:家长缺位又缺职

同辈或自己监护是指父母双双出去打工,有年龄稍大一点的兄弟姐妹来充当监护人或留守儿童自己照看自己的监护类型。在留守儿童中,有72.44%留守儿童的父母亲是一起外出务工,很多留守儿童如果没有老人或亲戚监护,就只有同辈监护或者完全自理,因此家长缺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不在位的家长来说,应多多与孩子联系,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一个月内跟孩子联系的占67.56%;六个月内有联系占12.51%;一年内有联系的,占10.01%;从未联系的占4.33%。亲子联系频率较低,且从交流的内容看,大多数父母主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却很少得到关注。在调查中,有14.2%的儿童是这样的留守家庭。

案例1:吴宇翔的父母外出务工,长期与爷爷生活。性格较为孤僻、古怪,犯错后较为固执。学习做事极富情绪化,和同学们容易产生矛盾。孩子很聪明,但心理也极为脆弱。

2. 隔代监护:老人难当教育管理责任

隔代监护是指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有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按理说,老人是照顾孩子的最佳人选,但是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和查阅学校的《问题学生成长档案》发现,这类儿童的家庭教育通常具有以下的一些问题:

(1)在思想上很难与孩子沟通。

案例2:阳露同学71岁的奶奶说: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孩子很少跟她交流,当孩子心里难受,会哭泣,会抓扯自己的头发。

(2)孩子的学习无从辅导。

案例3:颜国庆同学的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他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奶奶年纪大,不识字,对孩子的学习无从辅导。因此,孩子尽管上课不认真听讲,虽然肯动笔写字,但成绩不太好,情绪波动比较大。

(3)对孩子的行为约束不够。

案例4:谢坤霖同学的父母出去打工后,他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该生在家经常与中学生在一起玩,有时有赌博现象,学会了撒谎,并且经常不愿意上学。

3. 亲戚监护:留守儿童寄人篱下甚至受到虐待

由孩子父母的亲戚朋友来监护的亲朋监护型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尽管亲戚朋友对孩子也非常关心,但他们的关心也同样体现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等精神上的需要关注相对较少。

4. 单亲监护:爱的缺失无法弥补

单亲监护是指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而另一方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情况。本次调查中,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2%。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单亲抚养人大多是母亲。单亲监护型多是父亲外出打工,母亲与孩子留守。父亲这个角色,较之母亲更有威严,更能有效制止儿童的无礼行为,使儿童遵规守纪。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儿童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对儿童情感领域目标的达成不利。

二、亲子关系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

1. 孩子缺乏心灵寄托

好的亲子关系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到头不一定能见到孩子,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们心中仅存的就是两个空洞的代名词“爸爸”和“妈妈”,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抚,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感情是需要时间来经营的。在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逐渐淡化。

2. 父母错过孩子的成长

对于孩子的父母而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庭。但他们长期在外,根本无法真正的了解孩子想法和需求。忙于工作的父母,当然很难妥善扮演好照顾者的角色。父母外出打工赚钱养家说到底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但结果却因亲子疏离而使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孩子不能健康成长。

总之,如果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家关爱留守儿童,就可以减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情况下产生的心理障碍,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如果能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人才教师的作用,就不会让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能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就能摆正务工与教育孩子的平衡点,做到两全其美。通过改变家庭教育环境,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加上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生活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杨素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

[3]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

[4]沈辉香,戚务念.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J].当代教育论坛.

9.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九

假如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划子,在糊口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淹没于急流之中,因此我们大学生应树立理想与信念并为此而奋斗。

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或者说是一个人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人的主观形象。理想是一个人追乞降奋斗的目标。小时候,别人问我的理想,我的答案可能是要成为一各科学家、或工程师、或作家等。这个理想是我积极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和对象。这些目标和对象体现了我的个人愿望,并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和未来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挣脱克扣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糊口。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奉,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革命义士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没关系,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恰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奉的坚贞不移。

信念又具有不乱感。一般来说,信念表明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方向、天然规律、对一种理论观点的不乱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信念的人,个性往往恍惚不清,步履往往左右摇晃,动摇不定,轻易在政治上、步履上出偏差。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与信念老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条件,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良多情况下,理想就是信念,信念就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理想信念的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需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准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惟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

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但愿 和曙光,用不迷失前进的方向。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们气力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准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布满难题的 前提下终极成就伟业,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他们怀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锲而不舍的动力,于此相反,一个人假如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虚度一生,走向邪路。进步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糊口和精神糊口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糊口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糊口的各个方面同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的追求更高的让女生目标,进步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但愿,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夸姣糊口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进步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想是夸姣的,但它既不能自发地形成,更不能自发地实现。要想拥有理想,就要深刻地认同理想;要想实现理想,就要努力追求理想。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有准确的熟悉和立场。在理想和信念方面熟悉上的误区和立场上的偏颇,会左右着人们追求理想的步履,从而影响到理想的实现。因此,充分熟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以准确的熟悉和立场来追求理想长短常必要的。准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张海迪说,有100次的失败和困难,就要有101次的奋斗和追求。

理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当理想确立之后,就是该付诸步履的时候了。

首先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是对立同一的。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抛却或降低理想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能使人消极、平庸,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选择。只有坚持弘远理想,通过变革现实,使现实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才是准确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准确办法。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想的根本途径,费尔巴哈曾说过,从理想到其实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需要求提高。第一,要学会做人。第二,要学会学习。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准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成材报国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李婷婷

10.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6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上述四位前行者正是纪实频道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中的核心人物。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无疑是一个回忆的载体,以历史镜头带人们回到革命年代,引发人们思考“信仰”对于个人生命的意义。

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甚至从小我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四有”新人第一有就有“有理想”,可见理想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与理想作伴。但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又与信念密不可分,什么是信念,如何坚定正确的信念,是我们现在所要解决问题。

先来看看它们的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和信念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侧重点和作用不一样。理想重在表示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面向现在的,为人们行动提供动力。而两者的联系则是: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的强化状态,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转化为信念的理想,才能是坚定的理想。如果没有信念,理想就可能发生动摇。

由此看来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中的那些人物形象,就很好的给我们展示了理想和信念对于他们事业的作用和影响。正是因为正确地树立了理想信念,片中的那些人物,才能展现出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种种贡献。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理想和信念能够指引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我们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历史上,凡是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在崇高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的。李时珍踏遍青山,尝遍百草,写成《本草纲目》;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阅读1500种书籍,写出《资本论》。所以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生活、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大学时期,我们普遍面临一系列人生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我们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全面提高自己素质,服务国家。

11.浅谈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意义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功能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在各种方式和形式的博物馆展览中,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吸引更多青少年观众来博物馆参观,让他们享受博物馆,从而爱上博物馆,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意义这一课题研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和有意义。

一、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的背景

全世界的博物馆多达上万个,不同的博物馆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气息,对青少年有着或不同或相同的教育作用。在一些欧美的国家,博物馆已经逐渐大众化,博物馆都成为了青少年等学习历史、学习国家文化的平台,在国外,逛博物馆就如同逛超市商场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对国外等一些发达的国家而言,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并且博物馆对人民大众免费开放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情。虽然目前国内的博物馆的数量很多,但是成功的博物馆相对来说还是较少,且博物馆总有着或馆内展物不全、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一些不良情况。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颁布,利用博物馆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但是实际情况来说,博物馆内青少年的数量还是不多。

二、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

1.博物馆是青少年的另一种形式的学校

青少年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工作人员为其讲解文物的相关历史等,这从侧面看是一种实物性的教学方式,它不像学校那样教给学生书面的知识,但却以另一种“学校”的形式来向青少年展现知识,例如海洋馆的标本,直接通过实物让青少年学习某些生物的特点、习性等等。所以说,博物馆的教育对青少年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学校”教育。

2.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是互动的

博物馆与青少年间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相互促进上。一方面,青少年在博物馆观展的时候,由于其思维较为活跃,所以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会促使博物馆的介绍人员去了解学习更多与文物相关的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博物馆为了吸引青少年,则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来激发青少年对博物馆的兴趣,让青少年学到更多的知识,进而达到发挥博物馆真正作用的目的。所以说,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的。

3.博物馆与青少年是相互依存的

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二者之间是互相依赖存在着的。博物馆是教育青少年的一个平台,青少年则是博物馆中所包含的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传播者。博物馆对青少年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青少年对博物馆有着间接的发展作用,青少年可以让博物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该发挥的效能。因此,可以说,博物馆与青少年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三、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爱国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资本。博物馆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栋梁,是建构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此,博物馆已经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髓,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媒介。

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主动探索的精神品格

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学生树立一种求索的精神品格,并且通过文化展览及介绍,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渴求历史文化真相的精神取向。然后,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一般认为博物馆是成年人喜爱的地方,主观上不愿参观博物馆。其实,博物馆所有参展物品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如果青少年怀揣一颗探索的心,必然能够透过文物的沧桑看到历史的厚重,博物馆只有不断的将精品文物展示出来,并且向青少年观众进行仔细、认真的介绍,必然能够吸引很多青少年观众前来观览,利用多媒体、故事片段等形式激发他们的观看热情,对于其人生规划和精神归属都有很大的作用。

3.有利于拓展青少年的视野

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人类文明足迹都印刻在文物之中,这些知识正是青少年所缺乏的。现在的青少年主要接受的是学校的教育,重视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却忽略了博物馆中实物性的文化展示。其实,青少年的观览过程就是一种开拓视野、拥抱文化生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青少年捕捉准确、真实的客观实物,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博物馆对文物的陈列,能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共现,并且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在青少年面前,学生在观看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积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在博物馆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青少年对展出文物的喜好倾向,注意趣味性和故事性,能够使每一个来馆观览的青少年观众都能够学到一些文化知识,更好的为今后的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在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培养为一面,博物馆可以说功劳甚大。因为在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物涉及到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人类及各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所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凝结,青少年在这种文化体系认知下,必然能够催生出一种探索、创新的自我意识,这对其创新精神培养意义重大。

四、结语

总之,博物馆已经成为青少年课外教育的基地,配合学校对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这对于博物馆来说,确实扩展了其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加深入挖掘有效的教育为一式,最大限度的实现青少年教育意义,需要博物馆工作者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穆建伟.浅谈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8:385.

[2]文甜甜.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意义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5,14:22.

12.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二

所谓的儿童手工教育是指儿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 对各种形态和各种材质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制作出新的可视可触摸形象造型活动。做手工之前孩子们首先要构思出自己理想的作品, 在这个构思的过程中, 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会得到发展。构思完成后, 孩子要动手或者是借助工具把不同材料的组合加工和改造, 这个过程会大大提高孩子的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解决问题需要孩子的细心和耐心。此外, 孩子们要制作出自己认为漂亮的作品, 就要对材料的形状和颜色进行搭配和布局, 这样在无形当中会提高孩子的审美。总而言之, 儿童的手工教育对于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创作力, 提高孩子的耐心和审美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手工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 我国目前的儿童手工教育存在着相当多的弊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手工教育的普及型不够、持久性差、内容系统性不强等。据调查城市里面有25%的幼儿园大只是“有时”开展手工活动。县区和乡镇的手工教育更不容乐观, 手工活动的开展“忽冷忽热”“时有时无”, 缺乏持久性。开设手工活动的课程内容杂乱, 随意。45.9%的幼儿园对手工活动“没有系统安排”, 11.3%的幼儿园认为应“根据老师情况进行”。乡村和县区更是各有60%和41%的家长“不配合”。34.8%的儿童教育机构认为手工活动“老师喜欢但不会组织”, 87.5%的老师认为“手工活动不好组织”。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部分是现阶段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手工课程相比较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而言要复杂很多。进行一次手工活动不单单只有老师就可以, 最基本的还要有手工材料、工具。教师或家长需要自己设计和准备手工活动的教程和材料工具。受到材料的限制, 手工活动形式非常单一, 老师或者家长因此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手工活动成了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的负担。这也就造成了儿童手工课程的开展时有时无, 课程内容不成系统, 一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不爱组织手工活动的现状。这种现状大大降低了儿童介绍手工活动的机会。当然也有这样一种产品能够极大的方便老师和家长组织儿童手工活动, 这种产品就是儿童手工材料包。

儿童手工材料包一般是由专门的机构设计研发, 并根据孩子年龄, 动手能力开发的。针对各种材料的特性, 开发具有故事性、连续性的益智手工材料包系列。产品形象、趣味教程、应用款式、配套动画、绘本同步开发, 形成可玩性强、趣味性大、配套齐全的儿童益智手工材料包系列产品。一个材料包里面一般包括了手工所使用的材料、工具、教程、说明书。这种配套齐全的材料包系列产品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家长和教师设置手工课程的压力, 并且使用灵活, 既可作为手工课程使用, 也可作为平时的绘本和动画的延伸活动, 既可以用于教师的手工教课, 也可以用于家长的亲子互动, 很大程度上的增加儿童手工活动的机会。

材料包的教程和使用材料都由专业人士开发和配比, 努力探索研究各种新型、并且适合儿童使用的手工材料。手工材料丰富了也就解决了手工形式和材料单一的问题。材料包产品的开发一般都会配合动画片或是绘本的开发, 使材料包最终作品与动画片或绘本中的角色或道具吻合。这样的材料包产品具有故事性, 且成系列, 也就能够解决孩子手工课程不成系统, 内容随意的问题。

儿童手工教育是幼儿教育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现在的幼儿园、儿童图书馆、手绘管等儿童教育机构手工活动也正在慢慢普及。然而国内市场上儿童的手工材料包产品非常缺乏, 研究机构还不够成熟, 研发的产品不够完善, 市场上多数的儿童手工材料包都是引进国外的, 成本较高, 也不一定适合在中国大环境下的儿童手工活动上使用。导致手工材料包产品不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儿童教育机构的手工课程上, 手工活动多数仍旧依靠老师或是家长单方面的准备。虽然有意识想让孩子更多的接触手工活动, 但是往往精力有限, 种种条件不方便, 也是有心无力。孩子接触手工活动的机会并没有增加多少, 手工教育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

相信随着手工材料包产品的不断成熟和进步, 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接触手工活动难的问题, 进而促进儿童手工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陈燕燕著.《儿童手工教育教学研究》.

[2][中]陈佳.《儿童手工制作教育方法》.

13.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三

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15岁那年,在一张白纸上一口气列举了自己的127项宏伟愿望,如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参观月球等等。他将这些愿望命名为“一生的志愿”。而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有人问他是凭什么将许多“不可能”踩在脚下的,戈达德笑着说了一句话:“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而在同学们现在这个年龄,如果没有理想,如果就已经觉得自己好多事情都不能够做的话,那你这辈子就有可能什么也做不成了。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因此,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所以,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对我们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的时候,我们梦想着在童话王国里,穿着玻璃鞋和公主裙,等待着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降临,或者能够拥有吃不完的棒棒糖,玩不完的玩具…那时的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的梦想和信念,可是等我们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这是梦,而不是理想,因为它无法变成现实,无论你再怎么奋斗和努力也不可能出现童话王国。于是进入高中生活的我们开始寻觅什么样的理想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理想,可是每天我们都被老师和家长灌输着要以考入重点大学为目标,那时的我们开始有了理想,准确的说是“被理想”,虽然我们会为之奋斗,会有动力,可是那不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不是我们乐于去做的,所以我们即使最终成功了,也感觉不到真正的那份释然的快乐和欣喜……后来我们开始步入大学生活,进入大学生活的我们,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全新的规划和思考,开始渐渐懂得只有制定一个符合实际且切合自身特点的崇高理想,我们才会时刻将它刻骨铭心,把它融入自己的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才会将它变成生命中的一份信念,一份可以和生命齐重的精神支柱,当然最终也才有可能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幸福的可能!作为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制定切合自身特点的理想,就好比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著名的黑人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她最初就认定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成功的钢琴家,可是在后来一次偶然的音乐剧上,她清楚的看清了自身的特点,如果一味盲目地坚持自己错误的理想,那么就只为不断地失败,不断地打击自己的自信,所以她毅然转身从政,最终成就了美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位巾帼人物!除此之外,还有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所结合本国特点与苏联解体的残酷结果制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正是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特征做制定的近期目标和最高理想,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中华之腾飞!

14.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四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想象,但是,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一种正确的想象,是不同于幻想、空想和妄想的。

于是,一个人,只要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他的生活才有意义。否则,他将活如行尸走肉,终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做。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激流中。

当爱迪生有了用电照亮世界的理想时,他坚持不懈,倚靠着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强大的信仰,经历了千百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钨丝,你怎能不说是他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走向成功呢?

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确立了理想信念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指引着人生的奋斗目标,并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是在逆境中奋起,还是在逆境中消沉,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而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

15.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五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 传统的农村生产结构受到影响, 为了更好发展进行了调整, 农民谋求新的出路发财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 将儿童留在农村, 留守儿童或单独生活, 或与亲属生活。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 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该类群体孩子因缺乏父母的陪伴, 普遍存在缺乏热情、心理敏感脆弱、成绩不佳等问题。如何调整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为7~14岁左右, 该年龄段为儿童的性格、品德、情感初步发展以及形成时期, 对于儿童而言, 这是一段重要时期。而作为留守儿童, 这时期只能自我发展, 没有父母的陪伴, 周围的孩子甚至会对其进行侮辱、歧视, 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无安全感, 极易形成偏执性格。这样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 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 调查某地的留守儿童, 结果一些留守儿童, 有抽烟、喝酒、偷窃等不良习惯, 因此, 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健康教育, 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农村地区, 学校在家长以及孩子的心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认为其是一个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 农村学校作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一个关键机构, 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以及管理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应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及爱护, 为其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促进其健康成长。

1. 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 学校可先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 并调查统计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地、联系方法, 儿童代养人的住址、电话, 将这些具体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备案。并建立畅通的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机制, 学校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代养人进行沟通, 彼此共同关注儿童,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建立帮扶制度, 督促并辅导儿童学习, 并多与他们进行沟通, 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 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儿童感受到关注、关怀。

第二, 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的家长见面会或必要的短期培训, 让孩子的监护人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 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儿童进行沟通, 改进教育方法, 调整之前固有的教育方法及教育观念。父母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注, 从精神方面重视鼓励孩子学习。同时学校可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 针对存在思想方面问题的孩子进行教育座谈, 并与家长进行沟通, 让家长更好地配合给予儿童教育。

第三, 学校可组织一些手拉手互助小组活动, 选择一些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组织孩子们, 积极参加活动。留守儿童多存在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 通过组织互帮互助小组活动, 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彼此分担快乐、烦恼以及疑虑, 这样有利于有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 情感方面相互支持, 消除其不良的消极心理情绪。

2. 老师方面应采取的心理教育措施

第一, 开办关于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让农村教师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相关临床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其焦虑以及敌对性明显强于一般儿童, 同时不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不能有效疏解心理的不满、不快, 儿童心理会产生不满, 积聚的心理问题导致产生偏执的人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 教师应掌握产生的原因, 并了解如何给予儿童有效的心理护理, 排解儿童的不满情绪, 帮助他们进行适当宣泄, 有利于其良性性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 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 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以自我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 避免自我的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学生, 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尊重, 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

三总结

作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和谐、关爱的氛围, 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社会方面也应发挥其教育作用, 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 以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井坤.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 , 2012 (4)

[2]袁梅.农村小学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神州 (下旬刊) , 2012 (1)

16.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六

【关键词】尊重接纳;自主创造;打造自信

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五花八门,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教师欣赏的目光,或者简单的一句话,满意的一点头,一个轻微的动作,他们都觉得是对他们创造力莫大的肯定,感受到莫大的快乐,这就是所谓的“赏识教育”。通过对儿童创造力肯定,催生他们潜在的巨大的创造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教师用尊重接纳、赞许的态度、发现学前儿童作品中的精华所在,使学前儿童在满足中产生快感,受到激励,在无声的交流中促进学前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提升学前儿童面对困难的信心。

1.用稚气的眼光看待

学前儿童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在他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形成了他们特别的体验和感受。学前儿童的绘画总是强烈地透着一股浪漫天真的稚气,他们获得的是成人所不能体验的生活情趣。

在笔者曾进行过以“冰激凌商店”为题的绘画作业中,学前儿童用独特的视角表现了桌子的四条腿,这个学前儿童并没有受到专业的透视教育,却在桌面上是一个俯视角度的茶杯。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穿透冰柜看到里面的雪糕,并且配有文字“哥哥你的个子真大”,大冰激凌回答:“你是个小弟弟。”这都是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的反映,充满了学前儿童对生活无限的遐想。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从事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教师,在看到儿童画出绿色的花以及红色的叶子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武断的“教育”他们,花应该是红色的,叶子应该是绿色的,他们在没有完全读懂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而简单粗暴的用成年人的生活体验做出的指点,他们没想到,也许学前儿童想画出绿色的牡丹花,或者想画出几片秋天的枫叶,只是他们不知道绿色的牡丹花和秋天的枫叶不会同时出现,仅此而已。

在很多从事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教师看来,学前儿童的绘画丝毫无所谓的“画理”所寻,他们天马行空的表达,是一次次心灵的自由旅行,这种自由的心灵体验甚至穿越了时间的更迭以及空间的跨度,因此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指点”,扼杀他们正处于萌芽阶段的想象力,带给他们的是受挫的自信心,让他们以后都不愿意画,到最后不敢画。

所以对儿童画的评述不能以成人的“固有观念”和要求去看待,只有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怀着一颗童心,才能对儿童画做出恰当的评价。

2.用想象的思维倾听

笔者长期从事学前儿童绘画教育,也常常惊叹于绘画对学前儿童的巨大吸引力。学前儿童在进行每一幅绘画作品中,都是用真实的心灵在表达,无论其结果对于成人来说是如何的难以理喻。这也正是儿童画有别于成人画的地方,就是源自那单纯稚嫩的天性,对新世界饱含热情的好奇,驱使他们用无所顾忌的手法,去表达生活。比如笔者曾以“小火车”为题,有某个学前儿童的作品,却赫然看到一个个数学符号,笔者直接感觉到他对数学的浓烈的爱好,希望小小火车能带他进入那充满未知欢乐的数学殿堂。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每一幅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都能表现出一定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无论是一条最普通不过的直线,还是最简单不过的图案,都带着他们对生活独一无二的感悟,反映出他们真实的内心,充满对未来的向往。所以尽管绘画的手法尚且十分稚嫩,在画面构图上面还不够完善,但在图案背后凝聚着浓厚生活气息的想象力,这是艺术得以存活的最基本的元素。通过每一次绘画练习,学前儿童在情感体验以及智力提升方面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想象是儿童画恒久不变的主题。教师不仅仅停留在指导学前儿童画的层面上,而是能够和学前儿童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那梦幻般的童画世界。

3.用赏识的目光观赏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于是他们往往会以“无师自通”的方式,达到“画无定法,贵在得法”的艺术水平状态。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是他们锻炼想象力表达力的机会,不应该用简单的好与坏粗暴的评判。教师应该提供自由创作的环境,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出自我的意识,并对他们每次大胆的创作尝试后,及时给与肯定,鼓励他们通过每一处细微的表达,传递出对现实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笔者曾提出以“午后”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学前儿童的表达异彩纷呈,有的把小鸡和蜗牛画成了好朋友,有的画出冒出黑烟的烟囱,地面上的人们没法生活了,教师应该及时肯定,对前者,肯定他们友好的态度,对后者表扬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样的一个主题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的培育,是为将来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学前儿童的表现欲望,在自己微不足道的绘画作品得到教师充分的赞扬之后,大大的激发出来,从此逐渐养成了“一物多写”的发散性思维。

学前儿童通过教师赞赏的目光以及肯定的态度,坚信自己能成为自己生命的创作者,自由的情感充分在绘画中得到了抒发,不断的寻求自我创新和探索的道路,逐渐建立起人生重要的自信,成为将来自主学习的基础。学前儿童的自信心以及创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及面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正是源自教师一次次的鼓励与肯定。

4.用疑惑的意味指导

幼儿园的教师,作为学前儿童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学前儿童今后一生的发展,他们往往以大哥哥大姐姐的形象,成为学前儿童最信赖的“伙伴”,成为他们模仿与学习的对象。这时候如果在学前儿童主动提出绘画请求的时候,教师开始他们循规蹈矩的“示范性教学”,势必让学前儿童过早的养成依赖性,自信心在教师的示范下慢慢消磨,不愿意积极独立的思考。事实证明,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过早过多的干预,其实是变相剥夺了学前儿童天性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发挥的自由,使得绘画中最宝贵的原创性的水土流失严重。成长是一个奇特的过程,当学前儿童的认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自然会开始逐渐画的像。

在以“小猫的烦恼”为题的绘画过程中,教师给出的绘制要求是把鱼、小猫和老鼠绘制在一幅画面中,用自己的方式安排构图。看到地面上的鱼缸,教师有了质疑:

“鱼缸放在地面上,小猫就可以吃到鱼了吗?”

“小猫的头和鱼缸的口是一般大的,小猫吃不到小鱼。”

“那小猫为什么不吃老鼠呢?”

“这是两只小飞鼠。”只见这是学前儿童为小老鼠添上了对翅膀。

教师要达到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就需要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尽可能的把他们的思维拓展开来,通过以上的绘画过程中,教师与学前儿童的交流,并不是一种干预,而是通过对对学前儿童事前充分的了解和观察,对他们绘画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之后设置的人为的“绘画障碍”,让学前儿童通过翻越这些所谓的“障碍”得到思维探索与尝试的体验。

当然笔者并非完全否定教师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的主导兴趣,只是提倡恰如其分的“引导”,别看学前儿童貌似对周遭事物漫不经心,其实他们内心不断在成长,所以,这种引导必须建立在学前儿童的兴趣之上,用适当的方式,教授他们必要的技能。

须知,对美的欣赏理解以及美的修养都不是靠“教”可以得到的,需要在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引导和启发的“培养皿”一点点的催生出来的。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强调的是发散性的思考以及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貌似“无中生有”的“无师自通”,教育者需要做到的是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合理引导,真诚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欢乐的同时,自主探索性的学习。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前儿童创作的本能,细心挖掘他们的自我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建立面对世界的自信心,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帮助他们释放出创造力的思维,用接纳、赞许的态度对待学前儿童的每一次艺术创作,达到敢于表现自我、勇于表达自我,在交流中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任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

[2]欧阳禾子.从图形走向发散思维的训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育

[3]李映佳.音乐教育中的发散思维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

17.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七

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调查与思考

文/梁文辉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实现对青少年教育影响“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成长环境;影响因素

青少年时期,既是最易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时期,也是最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塑造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我对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学校教育方面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1)重智轻德。现在有些学校领导依旧缺乏素质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智轻德的倾向还不能完全克服,学生的负担始终降不下来。(2)道德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评估都是以教学分数为标准,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评价还没有完善具体的量化标准。(3)法制教育力度不够。部分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青少年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淡薄。

2.家庭教育方面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大多数家庭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显得有些“头疼”。有的家长只看重分数,而忽视孩子的思想素质教育;有的父母只忙于工作与生意,给予孩子物质满足,却给不了孩子精神满足;有的家长自身素质修养低,直接影响孩子的良好教育;有的家长只是抱怨不良社会风气,而不主动教育引导孩子。家庭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文化氛围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社会文化方面

近年来,一些“金钱”“权力”等社会不正之风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青少年学生感到茫然、困惑。另外,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中的一些不健康片段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青少年迷恋网络的问题,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社会问题,对于自控能力不强、好奇心极强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诱惑,有害信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青少年自身的身心特点方面

调查发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在这个非常不稳定的时期,青少年生理发育快,心理成熟相对滞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从而使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有些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古怪,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解决,遇到重大打击时做法偏激,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缺乏心理辅导,这些是造成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对策及措施

1.管理育人

学校是全社会文明的主阵地,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管理教育。(1)把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做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品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教育,防患于未然。(2)对学生实施全方位教育,真正实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是管理者”的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3)充分尊重和发展青少年的个性,挖掘其亮点,发挥其特长,给予每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空间。

2.活动育人

开展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活动,将习惯养成教育、文明学习思想内化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达到活动育人的良好效果。以素质教育为先导,积极开展“教师做表率、学生互助、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各项青少年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有意义的活动,将活动过程作为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寓教于生活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中。

3.读书育人

读书学习是第一智慧、第一本源,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科学把握,理清思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治本入手,从学生思想心灵深处着力,狠抓读书活动,大力营造文化氛围,强化学生自身反思教育,提高学生做人求知的能力。

4.环境育人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环境育人的主要途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为此,要加大美化校园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让青少年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鼓舞和启迪,并积极营造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使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勤奋、求真、团结、友爱、互助的环境中。

5.社会网络育人

依托社会网络育人是合力育人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把家校携手、合力育人工作从家长会拓宽上升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家长培训会上,宣传科学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质量,逐步得到家长对教育工作的认识、理解、配合与支持。同时,要积极借助社会各界文化力量,让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每个教育者用心去思考、去研究。只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去教育他们,使每个学生都是灿烂的,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石兰,王钰城。学校德育最优化整合的实践与理论。百家出版社,.

[2]沈德立。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8.儿童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篇十八

道悟禅师听后,未发表任何意见和看法,只是用手指指天边的一朵白云,对心通说:“你看那朵云多么漂亮!”心通也附和说:“真的漂亮!”然后,道悟禅师又指指一盆正在怒放的花说:“你看那盆花,开得多鲜艳啊!”心通也附和着说:“真鲜艳啊!”

过了几个时辰之后,心通把刚才的事情都忘了时,道悟禅师又忽然问他:“刚才那朵漂亮的白云呢?”

“早已飘逝得无影无踪。”心通看看天边,顺口说道。

又过了不知多少天,当心通把白云、鲜花的事情早已忘到脑后时,道悟禅师又忽然对他说:“你去把我那天指给你的那盆鲜花捧过来,我看开得怎么样了。”

心通赶紧去找那盆花,可是,那盆花的花期已过,只有发黄的枝叶了。道悟禅师就说:“都是过眼云烟啊!”

直到这时,心通才豁然顿悟。

时光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人生苦短,光阴金贵。珍惜当下的每一分钟,心灵之花自然鲜明、生命之花

19.家庭教育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篇十九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 直接维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近年来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有所出现:2006年“南京徐老太”的碰瓷现象;2010年“药家鑫”驾车杀人事件;2010年马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 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现象;2011年“小悦悦”冷漠旁观事件;这些现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无疑是种敲打和考验。如何引导、规划、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建设已迫在眉睫。

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1]彰显了武术在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 而武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自强不息, 见义勇为, 克己达礼, 尊师重道等。与科学发展观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相吻合。以武术为载体, 使武德教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驱力, 是加强德育建设的切入点。i

2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黄赌毒现象泛滥,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这也给青少年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2) 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对青少年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提供了方便。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 腐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3) 学校教育缺陷的影响。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过于注重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德”方面的培养, 使得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不平衡发展。

(4) 家庭教育误区的影响。常见误区有:推卸教育责任;一厢情愿的过度要求;陈旧的教育理念、对孩子行为的教育失控、家长教育的方法失控等。[3]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2 主观因素

(1) 缺乏拼搏进取, 吃苦耐劳的精神。部分青少年在学习上不思进取, 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生活上更是攀比炫耀, 好逸恶劳。

(2) 心理脆弱, 思想容易走极端。一些青少年性格较内向, 不太愿意与人交流, 自卑, 包容和承受能力弱。

(3) 辨别是非的能力差, 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事物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 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 长期在网吧, 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3 武德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诉求

3.1 武德精神与社会和谐思想构建的统一性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都把“和谐”视为至高无上的根本。如《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武术, 和谐观点自然贯穿其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之中。如《陈氏太极拳剑刀》“四体从心而运, 官骸皆悦以顺从, 而要皆以乾坤正气行之也。”[4]简言之, 和谐观念是武术伦理思想的最高准则, 即武德精神。其文化内涵已由一种简单的技术理论转化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思辨层次上。所以弘扬武德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武德内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契合性

“八荣八耻”提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少林戒约》第一条提出“习少林技击者, 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意, 朝夕勤修”, 这些优良的侠义品德、爱国主义思想都是我们应该承继的;“淡化套路, 突出方法, 强调应用”的武术改革方向必将加大对抗类武术比重。所以加强武德教育尤为重要。“未曾学艺先学礼, 未曾习武先习德”成为各时期武术界的共识, 武德实质是对习武者的一种内在的制约机制, 约束着习武者不滥用武力, 不违法乱纪。因此, 把武德思想内涵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正是提高青少年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3.3 武德教育与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一致性

历代武者民族精神表现之实例为开展武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如东晋祖逖“闻鸡起舞”, 奋发图强, 准备为国效力的精神;南宋岳飞之母刺“精忠报国”于背, 使他铭刻在心, 以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近代的“鉴湖女侠”秋瑾, 临危不惧、为国捐躯之事迹。无不体现出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保家卫国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些典型的英雄事迹必将激励着青少年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热忱。

4 武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机融合研究

4.1 从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看武德教育对德育的驱动性建设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其特征: (1)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体急剧的生长和变化, 因此会产生生理成熟, 心理幼稚的不稳定现象。 (2) 叛逆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 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3) 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力尽义务, 但客观上又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有时会鲁莽行事, 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 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德育要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出发。德育最基本的环节是养成教育, 即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内在心理的健康。武术以“尚武崇德”作为教育要旨, “尚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基本功练习, 要克服疼痛关, 套路练习, 要克服枯燥关,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磨练坚持不懈的意志。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应进行赏识教育。青少年一经表扬, 信心倍增, 训练积极性也将进一步提高。“崇德”崇尚道德修养, 豁达胸怀, 通过武术训练, 树立尊师爱友, 诚实守诺, 团结互助的观念,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达到修身养性的教育目的。

4.2 从训练的不同阶段看武德教育对德育的驱动性建设

第一阶段 (刚入训练队的学生)

刚入训练队的学生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 对各项规章制度和课堂常规都不了解, 应该“以礼始, 以礼终”来规范其行为: (1) 上、下课时师生互行抱拳礼。 (2) 课中教师释疑后学生应向教师行鞠躬礼。 (3) 对练时同伴应互行抱拳礼。 (4) 技术考核时考生上、下场应对教师及同学分别行抱拳礼。“抱拳礼”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 其涵义是左掌拇指屈扣表示不自大;掌四拳五, 表示五湖四海, 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掩右拳相抱, 表示武不犯禁, 不凌弱逞强。“抱拳礼”不仅可以加强师生间情感, 还能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器械练习中, 剑术、刀术起势时都要求左手持剑、抱刀, 动作开始后再交到右手.左手持剑、抱刀“先礼后兵”, 告诫习武者以德为上。在武术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其深意, 使学生在演练每遍套路前都能体会到谦、恭、礼、让的精神风尚。

第二阶段 (有一定训练基础的学生)

由于学生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 会出现思想的放松、课堂上随便, 有个别迟到早退现象;有些技术好的学生看不起技术差的学生;有少数学生表现个人英雄主义;对同伴技术动作的失误起哄以及对手犯规动作的计较等。所以要进一步抓好组织纪律性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 相互间会主动帮别人拿器械;特别是在比赛中同学们会自发为场上的同班学员呐喊助威,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团队精神在武术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发扬。从而促成他们养成守时守纪, 乐于助人, 团结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 (已参加几年训练的老队员)

学生对周围的环境已熟悉, 对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已基本了解, 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规律, 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问题是技术好的学生不愿再做简单的练习, 而技术差的学生对较复杂的动作产生畏惧心理, 此时可采用分组练习。了解情况, 因材施教, 耐心辅导, 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品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应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俗话说“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就是告诫习武者应刻苦修炼, 切忌目中无人, 提倡“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的谦虚温和的求知精神。

5 武德教育驱动青少年德育建设的途径研究

1.寓武德教育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武德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激发爱国主义思想。如教师可以在武德教育中选择《霍元甲》这样具有高度艺术性, 同时又有很强思想性, 能够唤起学生的真、善、美的情感的作品, 要从心灵深处来感染教育学生, 从而培养学生拥党爱国浓厚感情。

2.进行多形式, 多功能的武德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局限在课堂上, 可以适当开展武术交流活动。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武术下乡, 带着自己编排节目到农村表演, 和武术爱好者进行交流,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又能在交流中学习淳朴农民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美德。

3.武德与社会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

在武术运动中进行“尚武崇德”教育的同时, 也要与社会道德相结合。提高道德意识就必须具备基础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 区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见义勇为和江湖义气的区别, 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制的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5]通过开展主题性武术比赛活动, 将基础道德意识和基础法制意识的养成融合于自然的活动情境之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4.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

教师教学中言行的表率作用极为重要。孔子说:“其身正, 无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武德教育必须坚持言传与身教并举,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这种由教师威信所形成的教育力量, 是任何教科书、道德说教和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

5. 多渠道齐抓共管, 形成“教育合力”

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育工程, 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学校教育为主导, 社会教育为补充”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在教学工作中, 充分挖掘学科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 将显性课程的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隐性教育的武德教育相结合, 把深刻的武德教育内涵贯彻于德育教育之中。

6 结语

武德教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改造过程中, 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融为一体, 已成为中华民族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德教育同德育教育的相互融合, 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使之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驱动力。

摘要:本文以武德教育和青少年德育为研究对象。结合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特征, 以武德教育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武德教育的时代特性;探讨了武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机融合研究;提出了武德教育驱动青少年德育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德教育,青少年,健康

参考文献

[1]http://www.jyb.cn/info/jyzck/200603/t20060323_13687.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4.2.26.

[3]龙瑞秋.家庭教育中的常见误区及对策[M].2006) :48.

上一篇:永远不忘教育初心,始终牢记育人使命下一篇:公司财务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