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

2024-10-12

七年级下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共9篇)(共9篇)

1.七年级下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 篇一

30 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自然山水、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和难点: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本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3.感悟作者的家国之思,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分析、问答、启发等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欧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代,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过来京华学校向刘老师学习的。非常感谢刘老师这段时间的指导和关照,也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今天承蒙刘老师的关照,有幸能够走向讲台给大家上一节课。谢谢刘老师,谢谢同学们!

二.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翻开课本P207,《渡荆门送别》。

三.解题 教师问:“渡”什么意思?乘船。“荆门”是哪里? “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四.作者介绍 1.人物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碎叶(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5岁-25岁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42岁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后遭人嫉妒,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762年,李白病重,与世长辞,终年61岁。

2.人物评价

李白性格高傲,藐视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的故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都体现了他反权贵的思想。

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3.诗词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作品介绍

有《李太白全集》传世,诗歌上千首,著名的有很多,如:《静夜思》、《赠汪伦》、《送友人》、《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浦歌》、《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夜宿山寺》、《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关山月》、《子夜吴歌》等等。

五.朗读全诗

六.研习诗歌

(一)整体把握

教师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分为几联: 明确: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研习首联

1.问: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楚地在湖北、湖南一带。2.手法是什么? 明确:叙事

(三)研习颔联和颈联 1.全班齐背诵

2.颔联写了哪些景?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高山、平野、江流;

白天;

远景,俯视 动感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明确:雄浑壮阔 意境高远

4.颈联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江月、云霞;比喻; 傍晚;

近景,仰视

5.哪两个字写得好?

明确:飞(动感)和结(动感、联想:彩云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

(四)研习尾联

1.问:此段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

明确: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从5岁-25岁一直生活在蜀地,对蜀中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初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万里送行舟,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 “水送人,人思乡”。

(五)小结: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七.知识拓展,见发给学生的资料。

八.作业布置,见发给学生的资料。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首联 叙事 出蜀目的

颔联 写景平野 江流(白天 远景 俯视)对仗

雄浑壮阔 颈联 写景 江月 云霞(傍晚近景 仰视)对仗和比喻

意境高远

尾联 抒情 热爱故乡、依依惜别之情(拟人)

2.归园田居,渡荆门送别教案 篇二

《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渡荆门送别》描绘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表达作者开阔的心胸,以及对故乡的浓浓眷恋之情。

教学依据

背诵和默写是首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这两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

3、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诗歌,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 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思路: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前文的课文《桃花源记》引入本课。同时要求学生回顾陶渊明的相关资料。

二、介绍背景:通过播放视频《陶渊明不折腰》来展示背景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一。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首先教师讲有可能出错的字音对学生加以提醒。接着,教师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同时要求学生去划分节奏。教师在展示节奏划分以加强学生理解记忆。

2、朗读课文:教师开展活动“我班的朗读之星”。要求学生逐个朗读,以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帮助学生背诵诗歌。达到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解决教学重点。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目标一,同时解决教学重点。

3、品析全诗:a.我会要求在学生先翻译前两句诗歌,在这个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1)劳作的地点是哪里?2)劳作的时间有多久?3)劳作的成果是怎样?4)这样的劳作又怎样的体会?

教师在学生思考过后,点名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明确:诗人在南山脚下种豆子,但是由于不善劳作,结果草长得茂盛,但豆子却很稀疏。因此诗人不得不早出晚归的劳作,这样的劳作对于诗人来说很是辛苦。

b.接着我会要求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同时思考:“道” 指的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思考过后,点名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明确:道,就是路。什么路?田间小路。但是诗歌紧承着上一句这个 “归”字,我们这条路,应该是——“归途”,回家的路!

C.最后我要求学生翻译最后一句。这样的设计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达成教学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四、深层感知:

1、思考: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教师从中引导,通过再次提醒学生背景,共同明确:“愿”指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归纳文章主旨:在上完整首诗后,试着让学生归纳文章主旨,教师从旁引导,最后共同明确:本诗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突破教学难点。

《渡荆门送别》李白

一、导入新课:教师设置这样的导入:《归园田居》其三是作者陶渊明从官场回到家乡,今天我们还要学一首诗,他的作者大家就更熟悉了,就是李白。他呢,则是走出家乡,出门远游。让我们走进《渡荆门送别》了解一下。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因为学生对于李白比较熟悉,因此介绍较为简单。然后教师再将与本诗有关的背景资料介绍下,帮助学生理解,达到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一。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教师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同时要求学生去划分节奏。教师在展示节奏划分以加强学生理解记忆。

2、朗读课文:教师开展活动“我班的朗读之星”。要求学生逐个朗读,以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帮助学生背诵诗歌。达到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解决教学重点。

3、品析全诗:a.我会要求在学生先翻译诗歌,在翻译诗歌的基础上理解全诗。

b.翻译诗歌后我会根据诗歌提问题:1)首联交代了什么?2)颔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3)颔联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教师从中引导,师生共同明确: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随”字用得好,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

3)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在讲解诗歌写景句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帮助同学理解。)这样的设计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达成教学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四、深层感知:

1、思考: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好在哪里?

教师从中引导,通过再次提醒学生背景,共同明确: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舌送我到楚地,情味无穷。“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2、归纳文章主旨:在上完整首诗后,试着让学生归纳文章主旨,教师从旁引导,最后共同明确: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突破教学难点。

随堂练习:完成课件上的随堂练习,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小结:让我们最后背诵下这两首诗。

3.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 篇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9.诗中描写“水中映月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0.“大荒”一词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1.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32.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2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0、广阔的荒原

31、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4.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 篇四

我想去楚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拜别父母,背上行囊,乘着小舟,顺着长江水而下。

两岸怪石嶙峋,黄石碧岩,高与天齐,细细的山尖仿佛随时都会坠落下来,山谷中那一堆堆被春雨洗涤得碧绿的藤蔓,从上而下直浸入江心。江坡上绿茸茸的草地似轻柔的摇篮托着两岸的群山峻岭。江面汹涌澎湃,水花四溅,江涛随着山峦激荡,山影水影,日光水光,交织一片,气势雄伟,我还未来得及细看,舟已似离箭一样飞速向前。

行舟百余里,水面逐渐平缓,松开抓紧船栏的双手,环视四周,却发觉仅仅片刻已行过万里到达了长江中游,青山逐渐清失了,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原野,远眺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安卧着一片小村庄,袅袅炊烟扶摇直上,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舟缓缓前行,只见河堤上孩子们放着五彩缤纷的纸鸢,尽情的撒着欢;大人们站在家门口翘首张望,大概是期盼着孩子们早点归家吧。我看着这静静的江水,突然潸然泪下。

夕阳挥洒完最后一缕光芒,便退身隐居于深山之后,月亮撕开浓厚的黑云,露出她那皎洁的脸庞,银光四射,如未打磨的明镜一般,朦朦胧胧,呼之欲出,两岸的平原也被渲染得如玉似锦,满天的星辰顿时也黯然失色。忽然四周一片昏暗,仰望空中,云海波动升降起伏变化无常,时而似蛟龙戏珠,盘旋飞舞;时而如九尾仙凤,直冲九天;时而像银花玉枝,瑰丽妩媚。正值兴头,不知何处袭来一阵劲风,卷着点点黄沙刺入我的眼睛,我揉揉眼,再看,周围又一片通亮,云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都亦真亦幻。

5.《渡荆门送别》知识点总结 篇五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3.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2分)1.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2.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3.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5.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

6.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

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7.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8.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

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诗人乘船前行,群山渐渐远去,用“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流入大海之外,气势磅礴。

10.赏析颈联“月下飞天镜”句中“飞”字的妙处。

“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生动形象。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1、记叙。地点、目的

2、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3、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6.渡荆门送别李白教学设计 篇六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07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诗四首的后两首,首先请大家看到《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转身板书)那么我们来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渡荆门送别就是指在经过荆门这个地方所做的一首送别诗。作者是李白,李白这个诗人是相当著名了吧。下面,们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渡荆门这首诗是他青年时第一次从蜀地出外游玩时所作,蜀地就是现在的四川省。这首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8句共四联,包括首、颔、颈、尾联。(板书)

三、整体感知

1、老师带读诗文,为生字正音。

2、诗文翻译: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四、诗文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交待出游路程和目的。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才情横溢,朝气蓬勃,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山水之壮景。

颔联上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水走,两岸青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这也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的愉悦心情。下句说水,长江流入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的漠漠旷野,呈现缓缓流动之势。这句展现了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这两句诗写的境界雄奇壮观,体现出诗人初出蜀地,看到如此壮景时,那种惊诧欢愉之情。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月云美景。

颈联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斓,意境奇丽,体现了诗人那种浪漫主义的诗风,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抒情,点名主旨。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单写“故乡水,送亲人”,别具情趣,耐人寻味。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影不离,从对面来写,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7.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赏析 篇七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即今四川读书、任侠。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他23岁,为追求功业,实现“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见其《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沿长江三峡东下。在舟出三峡、初入今湖北江汉平原时,创作了这首精彩的五言律诗。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送别,一般是送他人别去。诗中无此内容,故明清以来有一些学者认为诗题中的“送别”二字是衍文,可删。

首联交代自己所到之地,所向之地,叙事简洁明快。从,至、向。楚国,江汉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腹地,故称。

颔联勾勒所到、所向之地的地理形势:三峡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消失殆尽,长江进入广阔的大地尽性奔流。刚从曲折漫长而险狭逼仄的三峡出来,诗人的视野豁然开朗,精神也为之一振。大笔擘窠,气象不凡。明胡应麟《诗薮》以为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骨力过之”。其实,李白这两句有冲口而出之妙,杜甫那两句有锻造锤炼之工,殊途同归,不分轩轾。

颈联宕开一笔,视线由“地”而上升至“天”:明月冉冉西倾,仿佛天上明镜在飞行;云气渐生渐漫衍,仿佛幻出了海市蜃楼。扁舟一叶,漂流在平野大荒,不免孤独而寂寞;而今由云、月联想出楼、镜等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关的意象,便有未尝远离人群的感觉。故此二句的好处,不仅在造境的优美,还含蕴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切。

尾联收笔回归地面,再次写到长江。由于有了上一联“镜”“楼”二字的铺垫,这里的江水,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成了自然与人关系的纽带。古人认为长江的上源是蜀中的岷江,诗人的故乡在蜀中,此番远游又是从蜀中沿江东下,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江水拟人化,怜爱它不远万里,一路送行。实际上,这也是诗人在渐行渐远之际,怀念故乡思绪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

8.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篇八

1 学习并掌握通过外貌、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 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课前学习:

1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设计字词训练题,考考他人。

2 搜集资料,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一 导课

1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口头作文《我童年的朋友》。

2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

3 学生相互简要点评口头作文,能说说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4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引出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

二 检查预习:

1 考考你(学生相互出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2 我了解的高尔基(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等。)

三 整体感知

1 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⑴ 从作者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是怎样一个人?

⑵ 文中流露出作者对外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学生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板书交流内容)

四 细品课文

1 教师呈现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

问题⑴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试举例说明。

问题⑵ 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处(或几处)描写?请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问题⑶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她对作者精神世界的影响有哪些?

2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提醒学生及时修改笔记)

五 再读课文,质疑、创新。

1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速、语气、语调,走进作者用优美语言营造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2 示范朗读。

3 学生质疑,师生解疑。

5学生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在前面的交流中未有的看法。可从内容到形式,情感到哲理等方面去发现,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六 重写《我的童年朋友》,着重运用好外貌、语言的描写方法,鼓励运用其他描写方法,要能传递真诚的情感。

七 交流习作,相互点评,总结写好人物外貌及语言的经验。

人物的外貌,主要指人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还包括风度、打扮、习惯性的动作等。

写人物的外貌首先要注意观察人物的面容、神情、体态、衣着,然后依据是否有特征和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进行取舍;在表达上要注意具体、生动、有条理。

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语言与人物的思想性格关系密切。描写人物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人物在年龄、身份、性别、用语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不用于他人的特征。描写时应注意对人物语言的取舍,不能有言必录。不光写出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把握怎样说出要说的话,要善于选取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对话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同时还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八 自我反思及评价

九 课后作业:1 背诵最后一段 2 课外阅读《童年》

9.渡荆门送别扩写 篇九

李白一人驾着一叶扁舟,沿着长江水顺流而下,驶出荆门,离开儿时欢愉的地方,去那令自己令自己夜里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楚地一睹异地风光。两岸的风景不断变化着,高耸的山被好似被李白的愁绪一点点磨平,直至消失,化为一望无际的原野;奔腾的江水似乎也被李白感染了,再注入平原之后,陷入了沉思,没有了原来的豪迈。

李白孑然一人,无所依靠,独自欣赏着:夜色中那江水里皎洁的月光,变化成一轮明镜,映着月,和同样孤独的李白;夕阳下那天边最美的云彩,千变万化,如海市蜃楼般令人浮想联翩。只是无处倾诉这美丽,只得一人吟诗对着那水天一色的世界。

上一篇:中考素材积累:执着的信念下一篇:三分钟面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