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2024-07-19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15篇)

1.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一

化学教学计划

江瑞强

一、学生状况

本期我所任教九年级化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或者家庭社会因素等,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校园生活,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从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再到水的组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元素化学式和化合价进行了分析。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这一单元让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四、学习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注重实验教学,今年新教材有8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

五、教学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领域内的探索成果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初中化学的教育,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变化规律,加强学习化学深层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与理解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一行,精一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六、教学进度

本学期预计结束上册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速度快的话将开展下册第八单元和第九单元的内容,学期末要结束第九单元可能有些困难。面对一个周四个课时的上课时间,说实在的我们化学老师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每年都上到最后学校要进行模拟统测了化学还没有上完或者勉强上完。我们老师任重道远,但我会加倍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新的成绩。

2018.9.3

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二

一、化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身实验操作更加规范

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掌握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自身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程度。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为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 直到熟练的地步, 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教师还要掌握实验时间, 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外, 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 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老师可在铁架台上横挂一根杆子, 杆子两端各挂一只同样大小的纸杯, 向其中一个纸杯倾倒课前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再向事先收集好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 振荡瓶子, 一会儿瓶子变瘪了,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水吸收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教师也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 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这一节知识时, 除了新教材上的实验外, 还可补充旧教材中的一个实验, 即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 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得出燃烧的条件。

2、忌实验操作不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准确、标准。

3、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 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 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 如将长颈漏斗称漏斗。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 如集气瓶和广口瓶不分。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 对定律省略表达不准。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说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教师对实验用语的不规范表达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错误的理解, 甚至不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师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1. 注意化学药品的毒性和腐蚀性。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 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 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 如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如果是浓硫酸, 必须迅速用布擦拭, 然后再用水冲洗) , 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溶液。

2. 注意操作时的安全。

在实验中如有易燃、易爆的操作, 应该采取安全措施。任何实验容器口都不要对着操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 应在通风的地方进行, 实验用药量要少, 时间要短, 有毒残渣要妥善处理。

三、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 避免盲目性

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要注重对实验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的效果。如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 能否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 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更准确等。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 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 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加以具体指导。例如, 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 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 铁钉表面变得光亮, 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 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 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 在填写实验报告时, 应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 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 老师都要留出3-5分钟, 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 保持桌面整洁,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期末测试题 篇三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4年11月22日清晨,几位晨练的社区居民愉快地谈论着:

建筑工人张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建造高楼大厦,把我区的建筑业做大、做强。这是我的责任!”

数学教师凌风:“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提高其素质和能力。这是我的职责!”

中学生童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以上社区居民的对话告诉我们()

A.有的人承担责任,有的人不承担责任

B.每个人承担的责任都是相等的

C.每个人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

D.人们的身份都是不同的,但责任相同

2.中学生玲玲在微博中写道:个人与集体是一对孪生子,相辅相成,互成因果。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体,个人共同携手组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容纳了个人的所有能力。下面同学的观点与玲玲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陶陶:我生活在班集体中,我离不开班集体,班集体需要我

B.丽丽: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每次发现我们班的卫生区有纸片,我都会自觉地捡起,然后丢到其他班级的卫生区中

C.琳琳:班集体是我成长的园地,在班集体中我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D.刚刚:运动会上,我虽然扭伤了脚,但为了班集体的荣誉,我仍然坚持跑到了终点

3.右图漫画《拆》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A.平时要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B.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个人利益为重

C.关爱个人就是关爱集体

D.集体是个大家庭,损失一点利益没关系

4.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材料中提到的“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分别是()

A.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B.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5.2014年6月3日,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高速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农业科技、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工程科技发展,大幅度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D.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6.2014年11月27日,山东省某企业举办人才招聘会。会上,该企业董事长说:我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我省经济社会带来了沉重压力,我们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工人素质低,高新技术人才短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从国家的角度上,必须实施()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C.人人均可成才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7.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A.创造和创新力的竞争B.领土主权的竞争

C.教育和人才的竞争D.拥有人口数量的竞争

8.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基础合作新空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走向世界③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正在改变着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④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9.2014年“十一”长假期间,某报通过两家知名网站对4177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9.8%的人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这说明()

A.网络媒体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途径

B.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

C.我国公民都能实事求是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D.我国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义务

10.2014年3月5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七个草案。这表明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endprint

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决定的③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④全体人民的意志决定的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1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3.右图“富”字的拼写完成说明了()

①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②我国的分配制度鼓励收入两极分化③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④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4.下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5.一次主题班会上,中学生敏敏说:“社会在发展,学习无止境,那种一次‘充电、终身‘放电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这告诉我们()

A.要有创新精神B.应发挥个人智慧

C.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D.要具有开放的胸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6.看着西藏、新疆地区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相关新闻报道,中学生婷婷说:“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结合实际,从自身做起。”(5分)

判断:()理由:

17.有的同学认为,现阶段中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就是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5分)

判断:()理由:

18.2014年11月,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口头作文大赛”中,中学生亮亮说:“我的个人理想与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5分)

判断:()理由:

三、情景分析(13分)

19.陶笛,一名九年级女学生,学习刻苦努力。进入初中以来,陶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和家长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2014年5月临近中考的前一个月,陶笛开始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晚上经常失眠,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考试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给予了她关心和安慰,但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分析上面情景,回答问题:

(1)在陶笛同学身上表现出的是什么现象?(1分)

(2)看着陶笛的状态一天天下滑,朋友桑刚说:“陶笛得了这种病,没救了!”你认为呢?(7分)

(3)在你的身上发生过这种现象吗?当时你是怎样做的?(5分)

四、材料分析(13分)

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青岛第一希望中学为了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讲话精神,准备组织系列活动。诚邀你参与:

活动一:形式选择

(1)筹备组打算向全校师生征集两种活动形式。你能帮助他们选择两种最佳的活动形式吗?(2分)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活动二:理由阐释

(2)活动中,部分同学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没有必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6分)

活动三:建言献策

(3)活动接近尾声时,活动组委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征集两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措施(或建议)的通知。你能完成这一任务吗?(2分)

措施一:

措施二:

活动四:身体力行

(4)通过参与本次活动,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做点什么?(3分)

五、生活实践(14分)

2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了引导毕业班学生了解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深刻学习、领会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某校毕业班思想品德学科王老师,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会议精神”为主题,分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写一写】

第一组同学准备围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这一会议精神对我国依法治国的地位进行概括。

(1)请帮助第一组同学概括一下。(4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完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说一说】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第二组同学准备用自己学过的思想品德观点证实这一会议精神。endprint

(2)请围绕这一会议精神反映的主题,帮助第二组同学说出三个观点加以证实。(6分)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规划执政党依法治国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做一做】

为了积极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第三组同学结合“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中国,从我做起”这一主题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呼吁……

(3)请帮助第三组同学设计呼吁的主要内容。(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2.B3.A4.C5.B6.D7.C8.D9.B10.A11.B12.A13.B14.D15.C

二、16.判断:(正确)(1分)理由: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分)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分)

17.判断:(错误)(1分)理由: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2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分)

18.判断:(错误)(1分)理由: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简要概括“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言之有理亦可。4分)

三、19.(1)学习压力大,出现考试焦虑。(1分)

(2)桑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1分)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和焦虑存在,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是正常的。(1分)由于学习压力和焦虑而出现一些生理、心理反应,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1分)学习压力和焦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1分)适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1分)过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1分)不过,学习压力和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会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从容地面对升学考试。(1分)

(3)①有过,如感到紧张、头脑空白、记忆卡壳、难以思考等。(1分)②A.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1分)B.树立正确的考试观;(1分)C.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1分)D.增强自身实力。(1分)

四、20.(1)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辩论会、手抄报等。(其他形式也可;每写出一种活动形式得1分,满分2分)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1分)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分)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1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继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把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所以,我不赞同这些同学的观点。(2分)

(3)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只要能写出两条即可得2分)

(4)①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争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只要能写出一条且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

五、21.(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4分)

(2)观点举例: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实现共同富裕)。⑤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⑥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问开放性较强,只要写出能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主题的任意三个观点即可;若写出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意、体现主题亦可;每写出一个体现主题的观点得2分,满分6分)

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篇四

化 学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2018——2019学第一学期)

教师:陈士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展沟中学 陈士标 2018.9.1

一、学情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目标 :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3)加强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

第七周: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机动

第十二周: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方程式。

第十三周:利用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五

连镇中学

李彦彦

本学期我担任九(1)和九(3)两个班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使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初二升学成绩可看出,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基础较牢成绩较好。但是也有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为了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我觉得本学期工作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入手进行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同时在教学中多与家长相联系得到家长的进一步配合。

二、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确定教科书内容。教材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化学的基本理论;二是实验基本的技能。在教科书中基本理论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而实验基本技能的形成主要是以教科书中的各种形式的探究内容来体现,如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等。分析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是生活经验 与化学基础知识,第四单元到第五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事实,第六单元到第七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在教学中不能将知识的位置提得很高,应该紧紧抓住双基进行。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8.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

⑴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⑵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⑶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参加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研究。

⑷做好课后小结、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⑸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共同探讨学术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向本校名师学上课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听课不少于15节。

⑹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⑺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配合辅导学生促其进步。

五、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教时2、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9.12-9.14走进化学实验室、单元测试4、9.18-9.23空气、氧气 5、9.26-9.30制取氧气 单元测试6、10.1-10.7国庆放假 7、10.8-10.14第一次月考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 8、10.17-10.21元素 单元测试、保护水资源 9、10.24-10.28、水的净化、水的组成 10、10.31-11.4、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11、11.7-11.11 第二次月考

质量守恒定律 12、11.14-11.18、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3、11.21-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14、11.28-12.2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 究 15、12.5-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16、12.12-12.16燃烧和灭火、复习及第三次月考、12.19-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石

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18、12.26-12.30下册第八单元金属19、1.2-1.13下册第九单元 20、1.16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6.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深造或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现状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期末考试、毕业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期本人担任九年级一班和三班二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化学教学中要想出成绩,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第一单元具有以下特点: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第二单元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的知识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是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第三单元教材共分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四个课题。本单元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物。第四单元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第五单元共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第六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本单元教材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和关注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本单元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第七单元是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具体措施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对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同学实行个别辅导。对学生进行自己出题自己测试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授课内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1课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 7课时 第二单元:我介们周围的空气 6课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7课时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8课时 期中考试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5课时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6课时 第七单元:燃烧用其利用4课时

期末考试复习检测8课时篇二: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上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九的化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55人,为了将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开展,我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1.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事实和概念 化学基本技能基础 知识化学的发展 化学与实际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2)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3)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2.将科学探究作为教科书内容的一部分

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据此,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内容来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见下图科学探究的不同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以各种形式体现,主要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3、选择的内容具有弹性和拓展性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弹性化设计,适当拓展内容。教科书安排了“资料”、“化学.技术.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并在一些课题后安排了“拓展性课题”。

4、单元之间的融合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2)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3)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知识经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 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2.将科学探究作为教科书内容的一部分

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据此,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内容来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见下图科学探究的不同内容: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探究典型案例、探究活动等。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以各种形式体现,主要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3 .选择的内容具有弹性和拓展性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求,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弹性化设计,适当拓展内容。教科书安排了“资料”、“化学.技术.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并在一些课题后安排了“拓展性课题”。

4、单元之间的融合 .知识内容的呈现和处理

(1)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2)创设学习情景,设计不同的编写模式

(3)对知识本身呈现的处理----理论和概念的淡化 6、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画

随着教科书功能的变化,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图画不只是作为插图来呈现,而是作为教科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具有了提供资源信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功能,井逐渐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是生活经验与化学基础知识 第四单元到 第五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事实

第六单元到第七单元是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7、化学实验的设计(1)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选择实验内容(2)参考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知识安排选择部分实验(3)根据教科书中具体内容的安排,自行设计编写一些实验

8、习题的设计

习题是化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认为习题的基本功能包括复习、巩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得到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等等。教科书的改革,赋予习题新的功能,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习题的功能有了进一步扩展。

(1)提供各种信息(学科知识、生活实际知识等),使学生开扩思路,利用已有知识,认识和解决一些问题

(2)揭供实践活动的章材,渗透科学挥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事实,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4)提供实验素材,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5)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跟踪检查。

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篇三:201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学科教学工作,这些学生来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读书的意识,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初一年级就开始厌学。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共有七单元,充分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课程目标,教科书的编排十分重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机体现九年级化学课程的宗旨和目标,着眼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强大的素材空间,也为学生的化学探究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教科书重视以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和合理弹性的呈现方式把基础化学知识和技能展示出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科学物质观。比如认识了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空气、水、碳和碳和的氧化物等;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分子、原子、元素等等;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初步形成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内容的选择都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学会了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用语表述有关的化学信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都体现过程与方法。爱化学,爱祖国,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环保意识,珍惜资源; 严谨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三.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 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五.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参加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研究。

4、做好课后小结、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共同探讨学术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向本校名师学上课,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听课不少于15节。

6、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7.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七

一、探究性化学知识的积累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单质、氧化物性质的研究性学习,如对氧气、氢气,主要考虑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和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对单质碳的学习,一般从木炭的颜色、状态、吸咐性以及可燃性、还原性等角度考虑。对金属铁的探究,一般从它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生成物氢气的可燃性、亚铁盐溶液的颜色等方面考虑。对金属铜的探究,主要考虑铜的颜色;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在氧气中燃烧能够得到氧化亚铜、氧化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猜想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硫气体,并通过生成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氮的氧化物等。对氧化亚铁、氧化铁、氧化铜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虑它们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硝酸反应生成物溶液的颜色进行探究性教学。

如右图,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选择红磷作为固体反应物, 它们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利用过量的红磷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生成新的固体物质, 使密闭容器内空气体积减小 (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 气体的压强减小, 引起水面变化, 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这一实验中, 选择不同的药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能否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 气体压强变小。假如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 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 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体积, 反应前后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并无明显的变化, 因此, 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到广口瓶内, 实验就会失败。

二、探究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操作及装置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以训练和巩固应该掌握的化学知识。在研究实验现象时,常见的化学反应比较容易理解,如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就说明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有两种,一种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种可以进一步燃烧,并观察到蓝色火焰;对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不是如书本所述为准确的2∶1,氧气的体积总是偏小,通常解释为氧气具有微溶性,而实际水电解未生成氧气前氧元素还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消耗,这方面知识虽超出了初中课本知识的范围,但要升华学生的知识,就必须深入探究,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对初中生少见、富有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如对铜是否能与浓硫酸反应,如果反应后能生成气体,气体是氢气、氧气、二氧化硫还是三氧化硫?这样,从生成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角度来考虑问题,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再如,某班同学,通过上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实验总是有误差,他们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后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同学们产生了各种猜想:甲同学可能是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也可能是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是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也可能是因为他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他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引导、训练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推断。在上例中,关键看操作的结果是导致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变大还是减小,通过分析,学生们的想法就得到了证实,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同时,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得以激发。

三、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又服务于生活。为了生活而学好化学,是化学新课程体现的重要理念之一。九年级化学教材有许多新情景材料的探究习题,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广泛联系起来的意识,使之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达到学以致用。如家庭小实验,可以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实验,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资料查阅、替代药品和仪器收集、现象观察与记录、结论与分析等全过程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由此,他们摆脱了课堂教学的约束,通过全家总动员,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印象也更加深刻,这就有利于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8.浅谈九年级化学用语的教学 篇八

【关键词】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教学方法

一、关于元素符号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只有记住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及其附加数字含义,才能为化学用语的教学打下牢固的基础。

首先,元素符号的掌握应进行分散记忆教学。如开始讲物质变化和空气的成分等章节中就要把氧、氮等元素符号分散到各相关的不同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提前记忆元素符号;其次,讲解元素符号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①可适时插入一些关于元素符号被确定的故事;②学习元素符号时可要求学生搜集并观察各种饮料瓶子上或食品包装袋上的标签注有哪些元素,同时介绍所学习的多种元素对人体的作用的例子。如缺铁贫血,缺碘得大脖子病等。③可在课堂上应用元素卡片等开展课堂竟答小游戏等;最后,在元素符号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知识内容的要求。

二、关于化学式的教学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中间环节,元素符号通过化学式应用来巩固,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不会写化学式则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无从谈起。

首先,化学式的教学仍要以牵住学生的好奇心为首要任务,教学过程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微观粒子模型开展化学式的入门教学。第二、在直观效果教学手段应用的基础上,展开化学式涵义的教学,让学生明确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可揭露物质组成与构成中许多奥秘,当然教学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物质的化学式具有客观性,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特定的;第三,注重元素化合价知识应用的教学,要求学生熟记元素及部分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掌握有关化合价知识的两个应用,为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奠定基础;最后,帮助学生在接触部分物质化学式的基础上进行书写归类:另外,在学生暂时掌握较多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后仍需教师在今后的每个章节中遇到相关物质时及时复习甚至较熟悉物质直接用化学式代替该物质名称,使学生的记忆反复出现、增强其对化学式的熟悉感,从而较好的掌握物质化学式。

三、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第一,應注重化学方程式涵义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化学方程式是表示物质变化情况,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各微粒间数目比、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第二,注重课堂上有关化学反应的实验教学:实验领先、观察入门,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紧密结合,使学生对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认识更加具体化和客观化,获取化学反应的事实则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第三,强调化学方程式书写所遵循的原则和书写步骤:第一步,根据客观事实,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其化学式;第二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第三步,注明条件,并将化学方程式划等号;学生在化学方程式入门学习中按照书写步骤去写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掌握书写步骤后不但能书写出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还可根据试题中的信息判断出某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未学过的化学方程式。第四,掌握一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如①配平方法要进行归纳,找出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如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②对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通过交换成分,再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方法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避免死记该类反应的生成物等。③对信息题中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书写首先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后才能动手等。第五,教会学生懂得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的错误;如①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特别是对不熟悉的化学式一定要用化合价检验;②标错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③配平错误,可通过检查化学方程式两边相同元素所含的原子个数是否相同来确定;④乱写逆反应,虽然有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但多数化学反应并非如此,至于有些反应,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向相反方向进行,也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而是意义完全相反的反应,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不能乱写。

另外,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是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大工程,贯彻于整个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还需注意和应用以下几点:①文字表达式是基础、化学式是主体、配平与条件是化学方程式的关键;②加强化学方程式与社会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如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消除污染,化学方程式为:SO2+2Na OH =Na2SO3+H2O;③加强检查和督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④创设化学用语的教学氛围,多练多用让学生时刻感受接触化学用语、从而深化记忆。

当然,让学生成功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主要的化学用语还有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有待钻研和完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总结才能让学生更好掌握化学用语,为学好化学这门学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师教学用书.化学(全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2]朱书超.主编.黄冈中考兵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3]刘家祯,主编.初中化学多用实用大全.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9

9.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九

一、基本情况

2013-2014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基本覆盖了初中化学第一至第九单元1、2课题的核心知识体系。试题全面落实了“三维目标”,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关注学生的应答心理需求和体验,重视考查问题的探究性与综合性,兼顾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和化学学科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大事,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开放性、人文性等特点。试题知识涵盖面广,题目设计合理,思维含量高,层次性和区分度较好,无偏、繁、怪题,阅读量适中,对化学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试题,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社会生产应用和社会热点中提取素材。试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二、主要亮点

1、注重基础、兼顾能力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所占分值比较高、分值分布合理,同时也设计了一些能力考查题,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试题秉持了以往的试卷结构和科学合理的试卷难度,做到了稳中求变,体现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风格。

3.紧扣课标,突出学科特点

试题考查内容丰富多样,覆盖面广,考查点涉及《课标》全部“一级”主题,定位准确,主题突出,对教学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其涉及主题主要有:

4.突出体现化学学习的特点

化学学习的基本领域: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符号构成的符号与数学世界。

5.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本套试题中绝大多数题目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学会观察、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本试题,试题内容分布比较合理,难点分散,力求让学生在读题、做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化学的学科价值和化学基本观点、化学思想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探究题的信息设置及思维量要切合九年级学生实际,也可以略高于学生实际。

四、教学方面的改进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加强科学探究,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10.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篇十

一、学情分析: 本届九年级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8%,学习发展生占55%。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复习时常以以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操作技能和逻辑结构等为骨架。在理论和舒述中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实施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教学工作计划《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和爱国主义教育。

6、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五、教改专题: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及应用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把教育改革特别是目前中考改革动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后继续围绕市教研室开展的“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的教改大课题,结合化学课自身特点,将“规范、参与、探索、创新”为子课题,继续深入研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辅导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引导其在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上稳步提高。同时将我校开展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的教改实验,增强直观教学,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一、九年级化学概念的特征分析

1.抽象性

化学概念是指对同类属性的化学事物本质的抽象概括。因而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化学的学科特征就在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这样的研究对象是生活中看不见、摸不到的。因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化学概念是具有抽象性的,例如,“原子”的概念。在化学概念中,原子是指“不能在化学反应中再分的最小微粒。”这样的定义具有抽象性。

2.基础性

从不同的角度与深度来理解化学领域的概念,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同的。在高中领域对化学的学习要比初中的学习更加系统、深入。这样也就产生了化学概念的第二个特征——阶段性。九年级的化学概念是化学的初级概念,具有基础性特征,而这一阶段的学习也主要以基础学习为目标。

3.关联性

化学概念之间存在关联性,对于某一概念的学习是掌握其他概念的前提性要求。而九年级的化学概念多为基础性概念,因而这些概念之前的关联性就更加紧密了。例如,原子、质子与中子的概念。

二、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策略分析

加强九年级化学概念的教学,应当在充分考虑九年级化学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1.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化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因为要通过直观具体的情境向学生讲解化学概念。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最具有直观性的授课手段,因而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为学生讲解化学概念。

例如,在分子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应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要进行分子概念的实验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若干烧杯、多个试管、三个量筒以及各种化学试剂。在正式开始讲解概念前,教师可以先通过实验引入问题,将两个烧杯中各注入50毫升的蒸馏水,然后在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匙盐,在另一个烧杯中放入10毫升的氯水。然后让学生观察变化,进而引出分子的概念。然后,在学生初步了解到分子的概念之后,再进行第二个实验,可以在两个量筒中分别注入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然后将两个量筒的水仪器注入另一个大量筒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变化,进而总结出分子的特点。最后,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此实验中,可以在两个烧杯中注入50毫升的水,在一个烧杯中滴入氨水,在另一个烧杯中滴入酒精。然后让学生通过闻的方式分辨不同的水。最后再对分子的概念进行总结。而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以对抽象概念产生直观的感受,对于学生来说,分子这种在生活中看不见的化学符号,从此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2.注重课程与日常生活结合

化学概念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生活中难以找到与概念一一对应的实体物件。因而,造成了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问题。而这就要求我们教授在化学概念时要注意概念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过滤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将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要将过滤的概念融入生活中进行讲解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因此,这堂课程可以在教室外进行。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在教室内进行,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解过滤的知识。可以通过过滤实验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过滤的定义,还要向学生讲解过滤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图所示。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过滤方法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第二步,可以在室外进行操作。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学校的池塘边进行污水过滤实验。这样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过滤这个化学概念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这个概念不再显得抽象而难以学习。

3.对化学概念进行归纳对比

化学概念具有关联性,这样的特性会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产生混淆。而有些化学概念是十分复杂,不易区分,有些化学概念的特征并不明显。而这些都对学生学习化学概念造成了困难。因而,要对化学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使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能够被直观地呈现出来。例如,原子与元素的概念区分,具体如下表所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化学概念的学习,学生是最重要的因素,任何好的方法都需要使用到学生中才能起到作用。因而,学生也要端正学习态度,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关于化学概念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在实践中建立概念 在应用中深化概念:化学概念教学策略谈[J].科学教育,2009(4):38-39.

1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有效学习,情境创设,思维导图,自主学习

在这几年里,我们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是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我们以往的教学是让学生知道知识而已, 而有效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学习是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认知策略和方法重构经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整合性与有意义联结,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一年的教学里,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有效性。 有效学习的方式有好多种,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操作性学习等。 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并没有说哪一节课采用一种学习模式整体贯穿,而是我们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在一堂课里,我们能够呈 现几种的 学习模式 ,既有合作,也有探究、反思等。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的策略有下列几种。

一、培养反思性,进行反思性学习

让学生学会反思, 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去反思为什么是这样的。 在刚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在《 氧气》 这一部分很容易就让学生入手学会反思。 演示“ 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后,引导学生反思“ 都是在和氧气在反应,为什么现象会不一样? ”从而发现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 还可以从这几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反思“ 物质在什么条件下会燃烧? ” 这样就为第七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和降低难度。 不要觉得这样的问题太简单,它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了反思的意识。 比如,到了第十单元的《 酸和碱究竟发生了什么反应》 中,针对课本上的中和反应实验,学生自然而然提出“ 为什么要用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行不行? p H试纸行不行? ”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获得新的认知、新的经验。

学生要学会对学习结果的反思。 现阶段,我们学生的学习结果大都以考试成绩来体现,学生就要对试卷进行卷面分析。 我们让学生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逐个分析、改正,找出这道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哪些掌握了,哪些还不会。 然后对影响考试的客观因素整体分析,明确以后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事项。

二、进行问题化情境创设,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进行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 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学习内容进行展示。 例如,在《 爱护水资源》 的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世界上水污染和水资源缺乏的图片资料,图片上的景象直接会刺激到学生的视觉及心理,引起学生对此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学生利用课本内容及教师发放的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问题化的情境创设可以在整堂课上,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 在创设问题化的情境时,要把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分解明确,让学生明白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 例如,在“ 粗盐提纯”的实验课中,我们没有粗盐,就直接在精盐中放入泥沙,告诉学生,这节课中他们的任务就是如何从这样的盐中分离出精盐。 如此一来,学生就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三、进行知识建构

现在,信息技术经常来辅助我们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最优化的学习空间。 我经常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课程内容, 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 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就有学生预习完后提出问题“ 电解金属氧化物也能得到氧气,这个方法能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能制取氧气的物质很多, 为什么在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 ”无形中开阔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

在我们中考复习的阶段,学生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绘制成总结性思维导图。 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可看出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找出薄弱地方,加强辅导;另一方面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再一次把化学知识在头脑中构建了一遍, 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

四、自主学习,体现三维目标

1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十三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只有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才能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一学期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化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2.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文

3.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4.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计划

5.2018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6.九年级化学组教学计划

7.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8.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例

14.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四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杨霞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十七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为了做好今年英语教学任务和为明年的中考做好准备,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

与学生谈心,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英语基础,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坚持集体备课,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平时认真备课,及时充电与现代教学接轨。

一、学情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九年级一班学生英语还算不错,优生较多,但后进生也较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由于这个班是我一直带出来的,所以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性格都比较理解,这样更容易调整教学方法,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所以,上课课堂纪律很好,学生学习也较积极主动,基本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一部分男生比较懒散,学习不太主动,书写很差,希望在这最后一年初中生活中,有所改变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英语采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是改版后的第一次使用。九年级共安排有十五个单元,上学期完成十个单元。各单元话题灵活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定语从句,短语动词,过去完成时等。同时每个单元都增加了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分与语篇输入,提供了一篇具有跨文化内容的阅读文章及相关的练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九年级英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目标英语,本册书依然是分为SectionA、SectionB、Self-check,其中A部分为新课呈现,B部分为拓展延伸,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三、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设想:

1、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力争人人都有进步;

2、对学生因材实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力争让不同学生全面发展;

3、采用“任务型”活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体验与交流,力争让学生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严格要求学生抓好落实,强化所学,力争让每位学生皆有所获。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精心备课,明确每堂课的基础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上好每一堂课。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利于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在课堂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句子接龙比赛、唱英文歌曲等。

5、课后加强个别辅导与答疑,做好培优补差。

6、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为明年的中考再创辉煌而努力拼搏!我相信正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九年级英语组:杨霞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号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号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八号

正泰博文学校(2014-2015)学上期

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王芳

新的学期到了,面对着新的教材,深感压力山大,更促使着我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和同事们积极讨论 备课,交流。本学期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

3.、不仅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现能力目标,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4、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本册书对原书的结构与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输入。本书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和B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Self Check 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针对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二方面的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1)能听懂课文大致内容;(2)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3)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课文大意; 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短暂表达

(4)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5)能简单写出连贯且结构较完整的句子,能在写作文中基本做到文体较规范、语句较通顺; 2.语言知识:(1)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2)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或简单语句。

(3)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4)尽可能学会使用规定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5)进一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6)进一步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7)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8)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三、学情分析:

今年的学生的基本情况较差,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越来越难,渐渐力不从心了,不感兴趣了,上课的注意力也不集中了,发言也不是很活跃。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具体措施:

1、摸清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6、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7、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的实施,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们的配合下 在明年的中考中再创辉煌成绩!

九年级英语组:王芳

1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老师教学计划 篇十五

1.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结束初中化学新授课的九年级学生来说,头脑里储存的是一些碎片性的、零散的化学知识。有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死记硬背、机械式囫囵吞枣的学习阶段,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没有将零碎的知识模块化、系统化,也缺少通过知识的学习,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意识。同时,九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尽管他们对于化学学科有了近一年的学习经历,对学科价值也有一些知晓,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而,适时的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对学科价值的进一步领悟及世界观的进一步建立,对于面临毕业及升学阶段的他们均有较高需求。

2.教学内容分析

将零碎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使所学知识模块化、系统化,是在结束新授课教学内容后复习课的重要教学形式。本节课是在完成初中化学新授课学习,尤其是结束了酸、碱、盐相关知识学习后的一节专题复习课。教学内容是通过运用酸、碱、盐及金属等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鉴别常见的物质,归纳出物质鉴别的原则,探究物质鉴别的原理(依据)和基本步骤,用以提升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规范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等。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物质的鉴别情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感受化学学科价值魅力,提炼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学以致用和志愿者服务意识等。

[问题提出]

化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更要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联系,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将科学探究融入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讲、听、记、练、考”,是当下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模式,由于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仅通过教师讲解记住一些零散的点状知识,获得的是对知识的表层掌握,这不仅不能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无法构建知识网络,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价值,忽略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基于对以上具体问题的分析及教育理念,本节课试图以“常见物质的鉴别”这一专题复习课为载体设置情景,以物质鉴别原理和途径的梳理为“知识线”,并与志愿者服务这一“育人线”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归纳物质鉴别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形成物质鉴别的知识模块体系,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化学学科思想方法;通过视频广告的情景引入及志愿者从校外至校内的服务路径,引导学生感受化学学科价值魅力,树立学以致用和脚踏实地、志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构建凸显化学学科价值,彰显学科育人功能的专题复习课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酸、碱、盐及金属等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鉴别一些常见物质,并归纳出物质鉴别的原则,探究物质鉴别的原理(依据)和基本途径,提炼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提升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创设物质的鉴别情景,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感受化学学科价值魅力,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以致用和志愿者服务意识。

2.教学重点

(1)归纳物质鉴别的原则,探究物质鉴别的原理(依据)、基本途径。

(2)感受化学学科价值,培养热爱化学、学以致用及志愿者服务意识。

3.教学难点

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及规范表达能力的培养。

4.教学过程(见下页表)

[教学反思]

1.以适切的知识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构建

本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设置优化的教学情境。在设计中,我通过播放“巴斯夫”广告,以活泼的视频及精美的广告词引入新课,并及时出示PPT标题语“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从金手镯、暖宝宝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物质成分鉴别入手,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实验室熟知的铜、氧化铜、氧化钙、硫酸铜、氯化钠等固体物质,浓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等液体物质的鉴别,到实验室最常用的碱——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的猜想到鉴别,再到瓶中液体是否完全变质等问题的层层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真正动脑、动手、动口、动心的基础上,递进式地完成对物质鉴别知识的构建,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和自主发展。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物质的鉴别这一专题知识为主线,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同伴研讨交流的时空,从校外服务情景设置——集贸市场顾客的商品鉴定,引导学生归纳出物质鉴别的基本原则,到校内服务情景设置——帮助学校实验室教师进行化学试剂瓶标签的补贴,归纳出物质鉴别的依据和顺序,再到敞口试剂瓶内氢氧化钠变质产物的猜想和鉴别——试剂成分的深层探究,进入到为教师支招的师生互助“伙伴”情景,既围绕物质鉴别的主题渐进式推进学习内容,又以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志愿者服务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层层递进,凸显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知识”和“育人”两条主线的有机融合

要创建高效课堂,宽松氛围是条件,教师引导是核心,创设问题是手段,内容切实是关键。本节课以“巴斯夫”广告引入,将学生带入“化学创造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创建和合之美的秘密方程式……”的氛围之中。贴近生活的化学问题设置,使得“知识”和“育人”两条主线有机融合,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更引导他们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强化化学价值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彰显了学科的育人功能。

4.超出教师预设的精彩课堂生成,打破了教师固化的思维

作为授课教师,课前对物质鉴别的预设常局限于对被鉴定物质物理性质的利用,对被鉴别物质与已知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的现象判断等范畴。然而,在本课中,学生不仅达到了教师的课前预设,更有创造性的发挥,如在“我来贴标签2”的检验过程中,有学生机智地利用前面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后面的物质鉴别试剂;有学生直接通过观察瓶塞的材质种类作为鉴别依据,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从几种物质中先辨认出来……多种巧妙的鉴别方法,让教师在感受学生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打破了自己对物质鉴别的固化思维,感受到引导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学会采用多种途径鉴别物质,构建创新思维课堂的重要和美妙,切实体验到“学是教学活动的内因,教是教学活动的外因”理念的真谛。

[专家点评]

化学学科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本节课以校内、校外“志愿者服务”为线索,创设了一系列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诸如“真假手镯鉴别”“暖宝宝”成分推测、“化学试剂标签的脱落”等。陈老师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的起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动机,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作为复习课,本课还打破了传统的简单知识梳理、机械练习巩固的方法,将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探究内容,克服了理科复习课枯燥无趣等现象。

本节课的设计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将生活中的问题与化学知识、化学方法紧密相连,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强调学科特质。正像作者在“教学反思”中所言,本节课重点突出了“知识”和“育人”两条主线的有机融合,强化了化学学科价值,彰显了学科育人功能。

(点评人:上海市莘庄中学副校长李国兴)

上一篇:数的组成教学设计1下一篇:关于聚集县城人气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