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读后感

2024-08-27

《莫高窟》读后感(精选10篇)

1.《莫高窟》读后感 篇一

夜读《莫高窟》,如置身其境,鸣沙千里,危山不语,留枯树黄叶,无边风声,皎月当空,怒洒白露,千年繁华,万里敦煌,剩一窟影····

繁华总是好的,应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应有春风马蹄,长安看花;应有闲庭信步,花弄云影;应有扬州十里,水温人柔;应有春风迎棹,百花争妍;应有奉旨填词,金宵苦短;应有碧玉簪罗,西湖美景;应有宫墙红酒,酥手杨柳;应有千金置酒,今朝可醉;应有桃符新换,爆竹初响···太多的应有,可到头来,又要叹门外楼头,繁华竞逐,悲恨相续,一梦方醒···

细想人生,如梦。廿载之途,始于微步。襁褓之始,落于民户,髻角犹发,自然快活,置于黄发,天性未缚。飞来横祸,含泪度过,坚强犹且,求学若渴,步步至此,实为艰途,等闲视之,一笑且过。友朋几人,时有唱和,人生如此,亦不为过。

劝君莫贪繁华,此殊不值刻求,须记千年繁华如流水,只剩得人去楼空。惟兢兢业业,为己事,为国荣,小可齐家,大可治国。出门君子,磊落大方,身行于世,道德至,术业专,踏实奋进。如斯,自可由他花开花落,任他云卷云舒。更有幸,可呼友,红泥小火炉;殊难得,携佳丽,春江花月夜。

至此,足矣,则待老之将至,可名至实归,望江水东逝,无愧于心,亦无愧于世。日:且由他去。

后记——夜读《莫高窟》,有感,顿觉人生之短暂,实应有所追求,明是非,知取舍,张弛有度。谨记之,与诸君共勉。

2.游莫高窟观后感800字 篇二

汽车行驶在戈壁上,载着一行满怀好奇心的旅客,驶向三危山。不久,眼前便出现一段南北向的断壁,石窟如蜂巢般密布,窟前一条泉水河汩汩流过,河边种着一排红柳,白杨——这是中国最辉煌的宗教圣地。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意义非凡的丝绸之路。望着423窟内一片隋朝所刻的《莫高窟记》,王道士发现的17窟藏经阁,北凉三窟里残缺不全的佛像与壁画……它们仿佛把我拉回到千百年前,我好像看到了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人马,听到了北魏、武则天时期不间断地石窟开凿声……它是中古社会历史的记录者,我对莫高窟的历史意义心生敬意。

在莫高窟我常常走神。洞穴狭窄,黑咕隆咚的洞窟里仅有导游手中的一束光亮射入,使壁画上的人群和洞窟中央的雕塑似乎都动了起来,他们是一群群身穿袈裟前来朝拜的教徒;他们是一位又一位日日夜夜不曾停息的画工、雕塑者……

在290和428窟,我欣赏到了飞天壁画。那是一群窈窕的女子,她们或弹琵琶,或吹横笛,或击腰鼓,她们有的结伴飞舞,谈笑风生;有的反弹古琴,边弹边唱;有的双手合十,礼拜供奉;有的手托花盘、花瓶,散花施香;有的腰缠锦带,姿态婀娜……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对莫高窟信奉者的匠心心生敬意。

莫高窟多少岁了?从公元336年到如今,已经1600多年之久!

莫高窟外的河边有一座圆寂塔,外敷白色,沙漠的夕阳洒在它身上,更显端庄、凄凉。塔身旁有碑,是那位道士王圆箓。在博物馆里,我看见他的介绍与照片:小小的个子,普通不过的长相,几经转折,莫高窟成了他的家。但小小的人物,也是莫高窟第一位保护者。但因为当时清政府的无能,王道士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没有及时发现莫高窟惊人的蕴藏,我联想起了洞窟内残缺的佛像与不全的壁画。那是中国最大的遗憾啊!

临走前,我有幸来到敦煌莫高窟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墓前,墓碑上刻着五个字“敦煌守护神”,在这个充满神佛的地方,被称为“神”的凡人,只有他一个。我还记得第一位壁画修复师李云鹤1956年来到莫高窟,从此三代人扎根在了这片荒漠上,一起为神佛“治病”,如今耄耋之年的李爷爷仍然爬脚手架,拿修复刀,而往往一座雕像的修复需要数年之久。他们为了守护这片神圣的地方,不惜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在帮助壁画对抗时间,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始终保护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我对护卫莫高窟的坚守者心生敬意。

3.《莫高窟》读后感 篇三

进入莫高窟的大门后,就能看到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塔,名叫“九层楼”,它的高度也真的有九层楼那么高,虽然外观是一座木塔,但里面被包着的全是大大小小的佛洞。

首先,我跟随人们的脚步,来到了一个名叫“卧佛洞”的洞窟。走进黑漆漆的洞窟后,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释迦牟尼佛双目微闭,嘴角上扬,头枕着右手,神态安详地侧躺着,显然已经涅盘。再看看他的七十二个弟子,有的神情悲伤,嚎啕大哭;有的若有所思,微微笑着,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还有的已悟得真理,就双手合十,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大概是对师傅的举动表示赞同吧……

顺着路,我又参观了一些较小的洞窟,里面大多是慈眉善目、普度众生的菩萨;还有一些面目狰狞、手持宝剑的天王。

看完这些内容题材大都相同的洞窟后,我快步走了一阵子,顺着台阶,下到了一个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窟里。借着微弱的亮光,可以看见墙上画着的五彩的壁画,这些壁画应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多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好像缺乏一点故事性;而第二种的内容就丰富了许多,除了画景、描境以外,还加入了民间以及佛教流传的故事;第三种出现了揭露当时社会的题材,显示出了雕刻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情绪。很明显,第二种作品出现时,正值佛教文明的鼎盛时期,应该在初唐时期。而其他的两种则分别是佛教文明的早期和晚期作品。我抬头一望,猛地看到了窟顶上画满了飞天,有怀抱琵琶的,有手提花篮的,姿态各异,色彩纷呈。

4.莫高窟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过程方法: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神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第一课时。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自然段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二、精读课文3-4自然段,深化理解

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

①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图文,理解“精妙绝伦”和“宏伟瑰丽”的意思。

②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壁画宏伟瑰丽?

③出示投影片,学生朗读感悟。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对照插图4理解这句话的内容。这句话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介绍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用什么句式来表达的?

④文中还有哪儿也采用了这样的句式,找出来,读一读。

图文对照,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3、提示学生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改写本自然段的第四句。

4、朗读体会,想像画面,直至背诵。

精读课文第4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4、小结。

一、复习导入:

抽查学生背诵第二、精读课文第一、三段

学习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要读出自豪、骄傲的感受。

学习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蜂窝似的”说明了什么?

3、对照插图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听课文,让学生回味全文,再次感受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假如你刚从莫高窟观光回来,你怎样向我们这些未去过的人介绍她呢?

学生自己准备一下,然后指名介绍。

四、小练笔

请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尽量写得精彩些。

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似的飞出了教室,第三课时

2——4自然段的情况。

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

奔向操场快乐地玩耍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自然段。那一刻,操场就是我们的小乐园。

5.莫高窟教学反思 篇五

新华中心学校

肖俊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文章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方面为学生作了介绍。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让他们铭记:这一切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学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这一点,我从学生的眼神、赞叹中得到了肯定。并且在讲到藏经洞的地方,运用多媒体放了一段莫高窟被帝国主义破坏的录像。这样就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那段屈辱的历史,激起了他们悲愤的心情。并且进行适当地引导,更能让他们懂得努力学习,振兴国家的重要性。这样,就完成了“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带领学生深入走进课文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训练。比如: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壁画上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练习说话。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将文章的结构反复强调。不足之处是每一段的结构交待得不够清楚。对于课文中的过渡句进行了重点讲解,告诉他们什么是过渡句,作用是什么。并且通过一个小练习,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与掌握。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每次教学结束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由于有些学生课前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在练习说话的环节中,出现了内容单调的现象,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另外,学生朗读水平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该怎样朗读,朗读这一环节究竟该怎样穿插在课文中还需要好好去摸索。对于课文背诵,在课堂上没有能设计出一些好的环节来进行检测。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好好总结的经验,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反思,自己能从中有所得,为今后的教学添砖加瓦。

6.18莫高窟(详案) 篇六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去旅行吗?今天老师到这里来就是要带着大家走进文本去游览莫高窟的。大家愿意吗?现在就出发!

二、新授课

(一)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概貌。

现在先有我这位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概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是我国著名的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二)走进彩塑

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边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画出你看到了什么? 2.先在小组进行交流。

刚刚我们已经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你能随便用上其中几个词,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印象中的彩塑吗?

(三)走进壁画

1.小组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走进第三自然段,小组读第三自然段,欣赏第三自然段的宏伟瑰丽的壁画。

自学要求:

(1)这一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句)哪位同学能够给我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了什么?这句话中运用了一组关联词:不仅……还……让我们知道了莫高窟里有彩塑和壁画。这句子是过渡句,它这个自然段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的部分是——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

启下的部分是——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

(2)通过读你都看到了哪些宏伟瑰丽的壁画?(小组先进行交流,教师再指名回答。)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认识排比句。同学们,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5种飞天形象,你还看到了哪些飞天形象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同桌讨论一下,也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和运用上日常所学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飞天。(预设: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楼阁,宛如游龙;有的倾坐石上,面带微笑;有的手拿蒲扇,笑语轻谈……)

2.指名读加深印象、想象壁画内容。过渡: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也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壁画。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读,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四)走进藏经洞

过渡: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现在让我们也一起走进藏经洞。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在这个自然段里,你了解到了些什么? 例:(1)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

(2)大量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3)被掠走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同学们,当了解到由于清政府的无能,所以我们国家那么多的经书就这样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你有什么想法呢?(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才能抵御外侵。)

让我们带这份激荡的情感,再读第四节。(全班齐读)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和老师一起品读了《莫高窟》这一课,你有要亲自去游览一番的冲动吗?要是想去,就请大家好好学习吧,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四、小练笔

7.《莫高窟》教案设计 篇七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对莫高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那么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莫高窟的?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再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一下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莫高窟的彩塑吧!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课件出示的问题:(课件)

① 说说这段内容围绕哪句话来写?

② 哪些词语写出了彩塑的特点?

③ 围绕这些特点描写了哪些彩塑?

(老师巡视)

读完了是吗?

哪位同学找出了这段的中心句?(看哪位同学最仔细?)—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板书:第一步:找中心句

“两千多尊”我们可以看出莫高窟彩塑的数量之----多

难道只是多吗?你还可以找出它的哪些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板书:第二步:读文质疑

你是从哪些彩塑体会它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找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找词(慈眉善目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慈祥和蔼

那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慈眉善目的人吗?------老人爷爷 奶奶

请大家看看这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萨。(课件)

谁能读出“慈眉善目”的感觉?谁愿意来读?

(个别读,你们体会到了吗?)

请你们象他那样的读。(全班读)

“威风凛凛”“强壮勇猛”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啊?看着课件来说说。(课件)

①讲的出:-----威风 勇敢想象:身穿盔甲,手拿兵器,表情怎么样啊?(你真会理解!)此时你可以摆出一个造型让大家知道你就是那位威风凛凛的天王。

强壮勇猛(同上)

谁来带有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

好,全班像他那样的站起来读。体会到威风了吗?(不够,感受不到,我们全班再读)

②讲不出时:以上的词可以用来形容年迈的老人吗?怎样才能形容?

好。连起来读出感受----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那么最引人注目的是------卧佛(课件)

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1

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课文主要描写了这几尊彩塑,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看更多的彩塑呀?那么就随着老师的音乐,走进那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吧!(课件)

看了这一尊尊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的彩塑,你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呀?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老师不是很理解,谁来帮帮老师?----描写的很好,逼真(回答的真的好)

那么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呀?(形象逼真精妙绝伦栩栩如生)

看到这些形象逼真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啧啧赞叹”什么意思?--------不停的赞叹。

那么同桌之间看着这些彩塑,来啧啧赞叹一番。

好。某某,你就是一位柳州去到敦煌莫高窟的游客,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某某,你是一位外国的游客,你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呢?

看着游客们惊诧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不同形态的彩塑。(板书:第三步:品读感受)

其实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那么往下学习第三自然段。首先回忆如何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法》《指小黑板》

按照这样的学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做好圈画批注。〈几分钟〉

好,同学们把刚刚感悟到的东西或发现的问题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与小伙伴交流吧〉

汇报情况:1我们组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课件出示〉大家找到的是不是这一句吗?整体来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呢?

〈老师补充;其实这一句不仅是中心句,它还是一个过渡句,老师讲过,过渡句的上半句总结了上文,下半句引出了下文,多好的写作方法啊,如果我们都用上了过渡句,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更加的完整了〉2还有哪个小组读懂了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

这一组什么句?-------排比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壁画的丰富多彩

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你来读这一句,的确如此,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壁画吧!《出示课件》这些壁画中你是否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老师可讲一个故事,或让学生讲述九色鹿〈九种色毛,国王王妃梦到知图报信用,你真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孩子〉的故事》

好你们讲的九色鹿的故事就是反映民间生活的,那么丰富多彩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百----飞天〉那你能告诉我什么是飞天吗

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天空中飞舞的乐神,梵语中称为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称飞天,课文中描写了哪些飞天呢?看到这些飞天你想说些什么呢《很美啊》为什么会感到很美/你从那里感到了它的美,作者描写写飞天时,用了那些动词?《挎,采摘,抢,拔,悬,降,飘拂,遨游,舒展,起舞》《老师配动作》 就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美读出来吧!

4那么,课文中是否只有这些飞天形象呢?从那里知道的?~~~~~~~~~~

大家想不想欣赏更多的飞天图啊?《课件出示》你们还看到了那些飞天的形象,展开想象用有的~~~~~~~~~句式《板书》写下来与你们的小组成员说一说,写一写吧!

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 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老师好象也看的了风姿倬约的飞天

那么让我们全班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把这些飞天的形象读出来吗?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仿佛看的了一群群美丽迷人,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了。想不想把这些瑰丽 的壁画久久地留在我们记忆的画册里,那就让我们全班齐读第3自然段

是啊,走进如此宏伟瑰丽的壁画,就象是走进了灿灿辉惶的艺术殿堂,那么跟着音乐我们再把第2、3自然段美美地读一遍《配乐,课件》

概括前文《彩,壁画,学法》

莫高窟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神秘而又安详,令人神往不己~~~~~~~~~~~~~~~~~。

(四)藏经洞:

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壁画,我们一起走进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学生用以上的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1哪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有关藏经洞的学习情况。

①中心句为第一句。

②引读:面积不大的藏经洞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一共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藏经洞:敦煌莫高窟的第17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近十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六万多件。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个幽闭达九百多年的洞被发现了,这一年正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传出后,德法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强盗相继来到了中国。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等多次来敦煌盗走了大批的珍贵文物,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支支驮队拉着一箱箱文物出发了,目的地是遥远的异国他乡,学到这儿,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真让人心痛)

师: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了,再也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现在我们国家每年都有专门的经费用来收回流失在国外的文物。

师:参观了神奇瑰丽的莫高窟,我们不能不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引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惋惜的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出示名言,升华主题

莫高窟,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神秘而又安详,令人神往不已。现在就让我们以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异千多年的层层累聚。

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徽剧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下节课,我们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为莫高窟聘请小导游,条件就是对莫高窟的内容很熟悉(要会背诵课文),对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看谁能被聘上,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准备。

2围绕“壁画上的飞天成百上千”写一段话。

[总评:《莫高窟》一课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8.莫高窟教学反思 篇八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等词语。

3、概括段意,编写提纲。

4、完成“彩塑”部分的教学。上完整节课,我的感受就是三个字“慌”“缓”“换”。

为了不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我的语文课一般是放在课堂中预习。课堂上我给了15分钟让他们当堂预习,我不指导,他们平时怎么预习的就怎么预习。学生开始翻书动笔了,我在行间巡视着。有的同学在读书,有的同学在划生字词,有的同学在查字典,有的同学在翻相关资料,所有的预习都在四人小组中有序地进行着。虽然,这部分内容我花了宝贵的15分钟,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学生学得很投入,一点也没有流于形式。接下来,设计了一些检测的环节,有指名读,有选词填空,有根据成语的意思默写成语。因为前面预习十分充分,所以这些环节也很顺利。但是,在默写词语以及校对这个过程中安排得不够紧凑,所以,当这节课上到一半时,我就慌了,脸也红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完不成啦!在字词部分花地时间太长了,导致后面的第2小节的内容是囫囵吞枣。

教学中,最美丽的是等待。等待是一种艺术,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你的耐心地倾听中圆满地完成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缓一缓”,放慢节奏,这样学生才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切不可行色匆匆,那样的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而不是学生的殿堂。虽然,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合理,但是我觉得前面的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很牢固了。欠缺地是文章的整体把握,学生的读书声少了,没有把书读透就“开讲”了。尤其是在“彩塑”这部分,我原本的设计是要让学生在熟读的程度上能够当堂背诵。因为第二课时,还有“壁画”“藏经洞”,这两部分内容也是要求背诵的。所以,第一课时一定要把“彩塑”这部分内容当堂会背诵,很遗憾的是我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想效果。

9.《莫高窟》说课稿 篇九

通过《莫高窟》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感悟“彩塑”的特点,同时深刻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由于莫高窟距离学生比较遥远,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因此选择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说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说重难点,能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感悟“彩塑”的特点,牵移学法。学会编写段落提纲,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

说教学过程,1、紧扣题目,设置疑念,激发情趣,引导初读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编写提纲,寻文思路3、精读课文,欣赏彩塑,感悟语言,积累运用4、总结课文,编三字经,激发兴趣,拓展提高

这部分设计,主要让学生结合题目,猜猜莫高窟名字的由来,然后相机进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接着播放有关莫高窟简介的视频,这段视频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想要继续探究的兴趣。

这部分设计,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且学会编写段落提纲。看着这段形象直观的演示,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如何编写段落提纲,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这部分设计主要紧扣“形象鲜明,神态各异”八个字,从整体上把握彩塑的特点,然后出示相应表格。

看着这样的表格,学生很形象地理清了层次,并对彩塑的特点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接下来让学生观看彩塑图片,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片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再看这幅图的时候,学生也很快辨别出这就是威风凛凛的天王。继续看这幅图的时候,学生同样也很快地知道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最后看这幅图的时候,那神态安详的卧佛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心中。

接下来,让学生尽情想象还有哪些彩塑形象,在充分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再适时出示大量丰富的彩塑图片,并同时播放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以此来缓解学生的疲劳,让学生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更为全面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彩塑文化。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第2小节的填空、背诵。

这部分设计,主要是指导学生编写三字经。三字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这就是最终编写的三字经内容。

接下来布置“预习3-5小节,尝试着编写三字经”的作业,定能在学生的内心掀起一股学习三字经的热潮。

最后提供莫高窟的官方网站,让学生上网了解更多的有关莫高窟的知识,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语文变得有趣、有效。

说整合点的诊断与解决方法:

1.媒体助学,激发情趣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适时播放一段有关“莫高窟”的视频简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

2.图片运用,增强感悟

适时地呈现相应彩塑图片,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达到有效融合,增强了学生对莫高窟彩塑特点的感悟。

3.音乐渲染,创设氛围

在让学生观赏莫高窟彩塑的其他图片时,同时播放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也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

前途中有我的老师,后途中有我的学生,簇拥在这条七彩的路上,我唯有竭尽全力,方能坦然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充满希冀的、求知若渴的眼睛。

10.《莫高窟》教案 篇十

1、师:“同学们,中华文化泱泱五千年,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艺术珍品,你知道哪些?能说说吗?

2、生交流。

3、过渡“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驼铃声,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过茫茫的大沙漠,走进甘肃、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课件演示)

4、过渡“敦煌莫高窟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曲折旅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它灿烂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沧桑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丽辉煌。相信通过大家的学习,将会经历一次愉快有难忘的文化之旅。

二、新授

1、师:打开课文,读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2、学生简单交流。

3、课文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概况,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交流:地理位置、形状、名称

4、师:课文中提到了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为什么呢?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5、生交流:彩塑、壁画、藏经洞。

6、师:“课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的?”交流。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那就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精妙绝伦的彩塑吧。”

1、学生自己读文并思考,描绘自己最喜欢的一尊彩塑。

2、师生交流相机出示图片读文。

3、过渡“其实,莫高窟的彩塑有各种各样的形象,想不想欣赏一下。”

欣赏的条件用“有……的……”仿照课本上的样子说话,可以说你看到的,也可以说你想到的。

4、生看说。

5、过渡:“这么多的彩塑,每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据说,最大的有9层楼那么高,而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难怪游客参观后,会发出啧啧赞叹呢?如果你就是游客,就在那么多的彩塑面前,你会想写什么呢,大家一起来说说!”

6、生说

7、过渡:“同学们欣赏着这一尊尊彩塑,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它真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呀,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涌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心情来读一下。”

8、生读文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研究莫高窟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莫高窟的艺术载体主要是彩塑和壁画,壁画的图案、色彩是绚丽多资的,它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齐读这一段,注意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如果学生说的是飞天

学生读,出示画面。多读体会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飞天,有很多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可以想见,当时人民的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他们载歌载舞,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齐读这段话。

1、注意到省略号了吗?练习说话,根据自己想到的。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2、评价

3、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脑海中飞天美妙的身姿。

过渡:“欣赏了美仑美幻的飞天,我们仿佛自己也成了飞天了,怪不得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中这样写到:我们是飞天,飞天是我们!”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看的每一副画面,都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我们可以遥想当年,这条丝绸之路上敦煌莫高窟是何等的繁华,何等的热闹,读这一小节!”

五、过渡:

“干菜我们欣赏了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副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无愧是中国西北的一颗明珠。然而,来到莫高窟,有个地方,我们无法不去提起,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1、它是什么?

2、藏经洞里有些什么东西?

3、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经书复制品。学生欣赏。谈感受。

4、过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到这里寻觅历史文化的足迹,留下了一首首诗、一篇篇文;多少音乐家、舞蹈家到这里寻找创作的灵感,留下了一首首歌、一段段舞;多少雕塑家到这里拨开尘土将历史的浪漫与班驳深深铭刻。然而,就是这一天,灾难开始了……”

5、此时此刻,你站在藏经洞前,你想说些什么呢?谈感受。

6、带着感情读文。

过渡:“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它任是世界上现有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卢浮宫”。

六、作业

上一篇:实习报告完整版下一篇:蓝色葬礼的诗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