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11篇)
1.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 篇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2、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功课,会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性,使孩子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只注重智力发展,忽略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影响了幼儿多元发展,有可能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未来学习
如果幼儿阶段学习了小学课程,在上小学时有些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了幼儿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的不良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部分小学生一、二年级成绩好,三、四年级断链子的情形发生。也是产生拔苗助长的原因。
5、小学化倾向容易误导家庭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目的是要求孩子学知识,而没有从能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考虑。如果幼儿园屈从家长的要求,导致学前教育存在越来越浓厚的“小学化”倾向。反之,也会让家长误认为,幼儿教育就该教知识,就该和小学一样。形成恶性循环……
让我们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合力,共同来为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吧,还给孩子童真、童趣吧,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2.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 篇二
一、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渴望子女成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父母渴望儿子成龙女儿成凤, 爷奶希望孙子成龙孙女成凤, 所有的人都想让自己的后代胜过自己, 超过周围的人, 成为一个佼佼者。龙凤本来是对成年的才子佳人而言的, 人们的最终渴望也是对成年子女而言的。但是, 由于成年的成才成名与他们的前期教育密切相关, 使得很多人把目光转移到了子女成年之前的教育。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名气大的幼儿园, 接送孩子从不误时, 对孩子的学习特别关注, 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所谓理想的回报, 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周围的小朋友中间是最棒的。
衡量孩子是否是最棒的标准是什么呢?不同阶层的人, 有着不同的度量标准。对于为人父母的家长来说, 孩子棒不棒, 主要是看他学习的知识多不多, 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较, 认识的字多、会背的古诗词多、会唱较多的歌、做的算术题难度大, 这样的孩子就是比较棒的。反之, 孩子的学习就不够理想。
家长衡量孩子学习成绩的标准, 势必会传播到幼儿园管理者的耳朵里, 影响到幼儿园园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二、家长不懂幼儿教育
教育是分层次的, 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 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不但学习的内容不同, 而且接受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幼儿园有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 小学有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 中学有中学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 大学有大学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可能教学相同的内容, 不可能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
教育的评价标准有两类, 一类是国家标准, 一类是个人标准。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组织国内外教育专家和政治家研究制定的, 主要考虑到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国际国内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走向, 我国今后若干年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未来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现在各个阶段的教育就应该教学什么内容, 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由此, 就要制定学校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教育部2001年7月2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明确了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评价标准、教学方法,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幼儿教育纲领性文件。个人标准, 即某个人对幼儿园教学的评判标准。
应该以国家标准来评判幼儿园的好与差, 不能以个人标准评判幼儿园的好与差。因为个人标准不是人们所公认的, 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 某个家长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幼儿园会100以内的加减法, 会写500个汉字而沾沾自喜, 见人就夸儿子所上的幼儿园好, 这完全是个人行为, 不具有法律效力, 不能作为评判幼儿园好与差的标准。
虽然家长对幼儿园的评判不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 家长的评判会左右着幼儿园的办学方向。
三、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宣传不到位
幼儿家长一般在28岁左右, 是成年人, 他们的心理和思维都已经成熟, 说话办事重事实讲道理。如果他们知道了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 就会用相关的方针政策评价自己的孩子, 评价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他们之所以用写字的多少、认识数的大小、做加法和减法的难度评判自己的孩子, 衡量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就在于他们不知道国家对幼儿园是怎样要求的, 不清楚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习什么, 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要求。
家长不了解国家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 其责任不在家长, 而在于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各个阶层的教育机构, 控制着强大的教育管理机器, 掌握着幼儿教育的政策, 有宣传幼儿教育的权力和义务, 完全可以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 举办幼儿家长学校, 宣传国家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遗憾的是, 他们没有这样做。
四、幼儿园竞争生源激烈
教育的偏颇给民办幼儿园创造了发展的机会。教育应该是均衡发展的, 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但是, 由于过去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慢, 国家财力不足以使所有的教育都能够有足够的发展资金, 只好抓大放小, 把小学和初中教育作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对象, 把幼儿教育放到一边, 成为被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遗忘的角落。改革开放以后, 成千上万的年轻父母在生了孩子之后, 告别家乡, 留下年幼的子女, 踏上远去的列车到大城市谋生去了。这些留下来的孩子需要有一个受教育的地方, 于是, 民办幼儿园便应运而生。幼儿园发展迅猛异常, 很快便供大于求。
在幼儿园饱和的情况下, 有些幼儿园出现了生存危机。幼儿园生存的根本是学生, 没有学生的幼儿园就不是名副其实的幼儿园。所以, 生源大战也随之拉开。为了能够招到比较多的学生, 各个幼儿园都使出浑身解数。决定幼儿到哪个幼儿园的权力不在幼儿, 而在幼儿的家长。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 很多幼儿园不顾国家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 不顾幼儿的心理特点, 有意提高教学标准, 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 让学生死记硬背50首古诗词, 用填鸭式的方法让幼儿默写大量的汉字, 以此博得家长的欢心。
3.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的危害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71-01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圣神的教育,它主要的教育对象是3~6岁幼儿。幼儿象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芽芽,他们娇嫩,弱小,他们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来呵护他们,他们需要老师用甘甜的露水来浇灌他们。但就笔者自己的调查发现,自己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
1 现在幼儿园教育的现状
在笔者的调查中發现,幼儿园教育教学呈小学化模式。一间教室里摆放的是黑板,粉笔,桌椅板凳,一位老师在前面讲,众多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小椅子上,小手背后,跟着老师学习黑板上的知识。
幼儿园开设的课程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包括算术,写字,拼音,英语等。每天留一定数量的家庭作业,包括书写,背诵,考试等方面。我曾见过这样一份家庭作业。1书写数字10—15,每个一行2拼音g k h每个三行3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寻隐者不遇》《山行》4 口算 3+4= 5+3= 2+6= 8-4= 9-3= 5请家长出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算术题。这仅是一天晚上的作业,这些应该小学生完成的作业,却让幼儿园的孩子完成。我曾听到一位家长这样抱怨过,“我感觉现在女儿上幼儿园太不容易了,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写作业,而且其中许多作业是家长配合完成的,还有一些是直接留给家长的。幼儿园每个月底要进行一次考试,考的不好的幼儿,家长在放学后会被留下来与老师进行沟通,谈话内容是让我们在家督促孩子,辅导孩子学习,我们家长的压力太大了。”
2 如何造成这种小学化教育
2.1 师资的缺乏
由于现在大部分幼儿园是私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他们为了节省开支聘请了一些没有幼教资质的人来担任教师,使应有的以游戏性为主教学教育活动变成了小学生学习的课堂。还有部分幼儿园是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是由小学老师担任,小学老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按照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来教育幼儿,把幼儿看成了小学生,将幼儿教育转化成为了小学教育,使幼儿园变成了小学课堂,缺少了娱乐性,游戏性。
2.2 园长的功利性
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园长自身没有幼儿教育这方面的经验,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物质利益。他们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制定他们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他们制定出来的教育内容往往在短期内能够见到效果,但是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他们开设各种讨巧的课程,让幼儿在短期内学会一些看似高难度的知识,让幼儿在家长和同学之间展示,迫使幼儿拔苗助长,在短期内效果很好,但影响此类幼儿今后自身的发展。如学习50以内加减法,汉语拼音,英语对话等。
2.3 家长相互攀比
现在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天才,小神童,做任何事都要比别人家孩子高一等,学的知识也要更多。见到同事的孩子总是习惯性的让两个孩子比试一下高低,看谁背的古诗多,看谁得算术题做的难。家长在幼儿学习之余还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于是报围棋班,舞蹈班,跆拳道班,钢琴班,美术班,古筝班,声乐班,泥点点班等,家长之间比赛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好像自家孩子学的知识少点,自己就没面子,自己的孩子就不如别人。更有甚者认为,现在在幼儿阶段必须要打好基础,以后上一流的小学,才能考上一流的中学,最后上一流的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风光的工作,这些都必须从小抓起。这些意识逐渐形成压力,使他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教育。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尽早的学习各种知识,所以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学到知识是评价一所幼儿园好坏的唯一标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态,开设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来满足家长的需求,让家长心甘情愿的多掏钱报特长班。
2.4 教育方法的缺失
幼儿园园长为了使教师努力的教育教学,让幼儿努力的学习,让家长积极的配合,制定了考试制度,甚至幼儿的考核成绩和教师的工资挂钩。在这种制度下,教师不再用游戏的方式来启发幼儿,不再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不再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用最快捷的方法——填鸭式教学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3 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小孩子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幼儿在幼儿园阶段主要获取知识经验的方法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幼儿在幼儿园应该学什么?要学做人,学自信,学能力,学自理,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要学会学习。3~6岁幼儿是探索知识,探索经验的时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喜欢上游戏,爱上游戏。游戏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游戏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经验和智力潜能。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幼儿在游戏中的感官经验联系在一起,幼儿在游戏中双手的协调合作能力能充分开发大脑中的左右脑细胞。
现在幼儿过早的学习小学知识违背了幼儿的自身发展规律。有调查显示,过早的学习小学知识,在孩子刚刚入小学时,孩子学起来很轻松,成绩也很好,可是一旦学习新的知识,弱点马上暴露出来,孩子不会学习,接受不了小学化的教育,学习起来吃力,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幼儿会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人一生要经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终身的学习,如果从小学开始就产生厌学心理,那今后的学习之路该如何度过呢?
幼儿园是幼儿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养成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地方,是积累各方面经验的地方,是一个人一生的基础,是孩子寻找快乐的地方,不要让压力过早,过重的压在孩子身上。让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教育问题,还给幼儿一个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白央.浅谈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2(12):137.
[2]金光发,赵敏.农村幼儿教育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利于弊:以云南省腾冲县农村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1(9).
4.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篇四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摘要: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由此引起相关人员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注,从而使人们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具体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和建议,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目 录
引言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阻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三)教学内容的小学化
(四)教育评价的小学化
三、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提髙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二)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
(三)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四)做好幼小沟通与衔接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从未间断,政策对“小学化”的整治也从未止步。但整体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不消反涨,愈演愈烈。各地政府部门治理文件均将视线落实到了对教育内容即幼儿园对拼音、识字、算术等的禁止教授上。这一禁令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建国伊始的类似文件。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风口浪尖上的拼音、计算等教育内容并没有得到有效禁止。此时,对拼音、识字、计算等内容的重新审视就显得尤为必要:识字教育到底该不该被禁止,为什么屡禁不止?我国当代各时期对“小学化”有着怎样的认识和实践?如何正确认知“小学化”及其根源? “小学化”的有效治理应着眼何处?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是笔者选择幼儿园 “小学化”倾向作为论文题目的原因。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阻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的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在一些地方,幼儿园升小学考试却大行其道。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更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用小学课程中的拼音、识字等教学内容替换幼儿园课程,或者用所谓的“特色”充当幼儿园全部课程。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损害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可能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成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但近年来,此种现象日益凸显,令人担忧。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的危害无论怎么说也不为过,它平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严重疏忽了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的发展空间。同时,对此一时期的孩子的生理发育能否正常平稳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以大人们喜欢做的一件事,教孩子练字为例,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要练毛笔字。但是不管是毛笔字、钢笔字或其它,我们知道正确的握笔和控制笔划是练好字的基础。而幼儿的手上的肌肉发育还未成熟,自然拿不好笔,难以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幼儿爱动是天性,然而不少幼儿园要求幼儿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生硬的往他们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要听话”。当然,还有“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之类的要求。此外,在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嬉戏打闹,不得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课的准备等。
除了行为规范要求的小学化外,儿童的行为规范的标准也日益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对幼儿作业的规范要求上,如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要求幼儿和小学生一样把字母写在标准的“四线三格”里,作业完成后由教师批改,每天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数学计算题,有时写汉字,虽然题量不大,但都是知识性的作业,幼儿要用标准格式做作业。个别学得不好的幼儿还要家长辅导。
(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幼儿教学“课堂化”,即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取得代之的是课堂讲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听”,在课堂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他们更加在乎的是他们能够传授多少知识给幼儿。领读,复读等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态,也是“课堂化”的最原始表现。为了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性内容,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在教学前要对相关内容,如拼音、加减法运算等进行预习;在教学中,教师喜欢用“讲授”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演示、图案色彩、游戏等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后,很多幼儿要带回一堆的作业回家,如抄写拼音,进行加减法运算,记忆英语单词,背诵某个段落等,这些作业单调而枯燥,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三)教学内容的小学化
有的幼儿园为追慕时尚、迎合家长、提高效益,忽略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盲目增添学习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目前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时间安排几乎等同于小学教育,在幼儿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语文、算术、英语,剩下的一点可怜的时间就是美工、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小学的训练,而不是以游戏为主。不但如此,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如以拼音学习为主的文学活动,以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为主的数学活动,以记忆单词为主的英语活动,这些实际上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四)教育评价的小学化
在教育评价的内容方面,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教学测评内容以识字、计算、英语单词和拼音为主,而以音乐、美术和常识为辅。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测试人员一般是根据幼儿编号在一个班级里随意抽取六名幼儿,拿出准备好的“试题”对幼儿进行考核,并根据幼儿当场测试的准确率打分。整个测试像一场正规的考试。并且,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在测评过程中,对知识性的问题,问得很具体、很详细,而对美术、音乐、武术等艺术性的内容则一笔带过。也因此,知识性的题目的测试结果是决定儿童测评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的方向。从幼儿教育评价的内容来看,多数幼儿教育的教学标准是对“知识性问题”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
三、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提髙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要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宣传,使全社会能够对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有个较好的了解,从而能够较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在宣传上,教育部门可以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和网络能传播媒介,应侧重宣传幼儿教育的以培养幼儿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念,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从而能够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全面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二)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因此,在每一所幼儿园内,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渐转变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路,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虽然这个“转变”并非易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教育思想探讨,相信我们的教师能够逐渐形成符合幼儿实际的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首先,通过对幼儿园进行较完整的评估,对幼儿教师进行思想考评等来考察幼儿园教育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是否严重等。如有发现幼儿园的教育存在着“小学化”倾向,应当通过比较严厉的手段进行纠正,如该幼儿园不能参加先进的评比或者教师不能参加较高级别的职称评定等。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幼儿园评估年审制度。在评估审查中,应当对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定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有针对性的调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审查中,如有发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实施诫勉或者是警告,并要求其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整改,并且,对于整改要求到期还是达不到目的的,应当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此外还可以通过明察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行政监督。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做好幼小沟通与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双方的了解与合作,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幼儿园要做好孩子入学的过渡准备。重点就在于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做能做的事情,培养在集体中协调活动的能力,树立规范意识,懂得自律。其次,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幼儿园大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水平和健康状况,最好通过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正规上课,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小学,与小学生联欢,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最后,幼儿园需要做好幼儿园、小学和孩子家长之间的协调。三者之间应该经常保持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以及参观等方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入学氛围。结论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现代幼儿园机构在我国的出现起,“小学化”问题就一直存在。多年来人们对幼儿园小学化虽然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研究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认识多偏重于教育内容方面,对幼儿闶“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却少有关注;对幼儿园“小学化”的争论与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忽视了实验研究;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认识多溺于儿童中心主义的束缚,忽视了儿童成长的社会需要。以上误区使得我国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时常常出现偏激化的倾向,对识字、算术等知识教育的内容避之唯恐不及。
参考文献
5.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五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将这种希翼转嫁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在这种心理促使下,他们在选择幼儿园时,有相当多的家长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写汉字,背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这样的幼儿园成为家长优先选择的对象。他们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教得会,何必要等待?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孩子的的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被训练的孩子。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也不得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开花,结果。令人担忧的事,这样的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这世界第一的代价是每周比其他国家孩子多得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二是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是在给予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地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的基础对以后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三只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般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我们是否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和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幼儿园教育应着眼于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特别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所以,面对家长的不正确地认识与要求,作为幼儿园不应处于一种被动盲从的地位,而应充分发挥我们在幼儿教育中的专业主导地位。因为作为幼儿园,专业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幼儿教师、专业的教育人员,我们的教育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只看到现在,而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
明确了这一教育思路,那么在具体的实施中,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而不是盲从于家长不正确的选择?我认为,要想在育儿观念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家园共识,必须首先找准与家长合作的基点与分歧点。我们合作的基点是:我们与家长的教育初衷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材,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发挥我们专业教育机构的权威性,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在此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在教育孩子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二、多举行一些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权威性,从而能更主动的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
三、我们会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大家各抒己见,沟通观点,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共识,同时也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
那么,我们不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否就意味着忽略知识技能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能力是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里涉及到的是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还是记忆模仿知识,是强调“会学”还是强调“学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重新认识知识技能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强调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强调幼儿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变化,这就涉及到获取知识应定位于过程还是结果。如果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预设一大堆有待孩子接受的知识点和有待训练的技能,并作为目标看重其达成与否。定位于过程,我们就会将这些知识仅仅作为载体,看重的是孩子如何思维的,是如何接受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启发孩子的智慧。
具体地说,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只有定位于过程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这一核心要素,点燃起这一智慧的火花。例如,当我们定位于结果时,科学领域的学习,就会让孩子去记住某种现象的特定事或知识点;而定位于过程,就会抓住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核心要素,让孩子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反复体验中去发现,至于从哪些实事中发现并不重要——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教会了幼儿,因为幼儿能复述出我们要他记住的名称,可以重复出我们演示给他们的实验,却忽略了孩子根本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的知识迁移。定位于结果,我们就会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教孩子一些特定的技能和技巧(用琴法、画技去模仿现成的作品);而定位于过程,则核心要素是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的热情,这些特定的技能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方法——过去我们很得意我们的孩子能逼真的模仿范画,为孩子画得非常像而高兴,却不曾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一旦离开了范画,却什么也画不出来,他们仅仅眼中有画,而心中无画。定位于结果,社会领域的学习就应当直接训练孩子集体生活的规则(牢记各类常规、用纪律约束、以及能复述与同伴相处的原则);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即让幼儿在与他人的自由交往中体验规则的公正,逐步摆脱自我中心——过去我们总是通过规则约束、通过教师的裁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结果把孩子的口头规则和对权威的惧怕以及听话顺从当作良好品质。定位于结果,语言的学习就会灌输一定量的词汇和给予造句的训练;定位于过程则关键的要素是交流与表达,重要的是“激发表达的热情,创设交流的机会”——过去我们着重在专门的语言教学中重复故事、背诵儿歌、造句练习、却没有想到,实际上由而是在交往中自己获得语言,而不是别人教会他说话。
6.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篇六
现今几乎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要进入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如何对入园幼儿进行正确的幼儿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在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此类现象出现的观念层面、社会、家长、幼儿园方面的原因,阐述因此给幼儿带来的身心方面的负面影响,并从根源上如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提高新世纪幼儿教育工作质量,是当前教育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紧迫实践任务,也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系统的基础教育工程。本文希望通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此一现象的发生以及危害的分析研究,唤起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从观念上转变现行的幼儿教育方法,使全社会儿童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园园长的办学理念的影响
大部分私立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立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招幼儿、多赚钱,这些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和社会拔苗助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
现在许多办幼儿园的举办者的理念大多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去办幼儿园的,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去竞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办学要求和接受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长的建议,这些家长们要求幼儿园给自己的孩子们上一些比较难的课程,她们觉得这样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创造出更好的机会,所以一些幼儿园的园长为了自己的生源和利益而去接受这些家长给她们的建议。
许多幼儿园的园长为了利益而办学,所以她们一心都放在了要怎样把自己幼儿园的利益变到最大,怎样能让幼儿到他们的幼儿园来,怎样才能让幼儿的家长满意,这些都是现在办幼儿园的园长们的错误观念。这些学校懂教育的人员都让那些不懂教育的家长们牵着鼻子走,让原本单纯的幼儿园变成了现在为了利益而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竞争的个人单位了。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着“幼小衔接”的口号,把自己的幼儿园和小学接轨,教授一些比较超出幼儿接受范围的学科,开设的课程大多都是一些语言、数学、英语等课程,很少开设有关艺术、科学等的课程。许多幼儿园受错误观念的影响而走入了“早教”误区,现成了现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影响
现在幼儿园的教师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是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都是力不从心的。许多的幼儿园都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但是现在的幼儿教师的缺乏,迫使许多的幼儿园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幼儿教师,大多都是一些幼儿园附近的在家妇女和一些初中毕业的孩子们,这些人她们没有什么幼儿教育的观念和很高的专业素养,所以,幼儿教师的观念错误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不高,她们片面的理解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幼儿园的教师大部分教师都是老教师,年轻的教师较少,虽然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但是在培养幼儿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力不从心,所以在幼儿园就存在了学习重知识的现象,大多都是以教室上课为主,很少的艺术课程。幼儿园都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师们把游戏拿来当做辅助的教学方式,这样已经违背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影响,使幼儿很早的就接触到了学习的压力,让幼儿会有一些的厌学现象,这一些的现象都使幼儿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
(三)对幼小衔接的错误理解
对幼小衔接的错误理解,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幼儿一些小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许多的幼儿园为了小孩能升到一年级,过多的在幼儿阶段就灌输了小学知识,以小学规范化来管理幼儿课堂,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幼儿提前的接触到小学的管理模式,能让幼儿很快的适应小学的教学。
(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错误理解
许多幼儿家长把上幼儿园混同于“上学”。他们认为,上学自然要学知识,哪家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家幼儿园去。他们以自己的小孩“所学 2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知识多”作为炫耀的资本,到处宣扬、津津乐道。社会舆论也普遍以“所学知识多少”作为评价幼儿园好坏的标准,迫使大部分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走上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
部分家长虽然认为提前学习不是他们的初衷,但只要现行的应试教育存在,就无法让孩子享受一个真正快乐的童年。所以孩子虽然才上幼儿园,他们不得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英语等,以便使孩子能早起跑,领先于同龄的孩子,为以后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过于重视智力因素,忽略非智力因素发展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首先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还规定的幼教目标有: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教育小学化则过多地重视了听说读写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培养和发展。忽视了幼儿们的素质教育,如:创新思维教育、爱心教育、探索周围世界教育、社会交往教育、自主自理教育、自主活动教育等。这也难怪在2005年两会期间教育界代表指出教育的怪现象,幼儿园小朋友学小学内容;小学生学初中内容;初中生学高中内容;高中生学大学内容;而大学生却在学幼儿园内容——对人要讲诚信、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给老人让座。这些现象都表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教育不管是哪一个阶段都很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幼儿生理学、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早已证明,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神经系统功能、认识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还很不成熟、很不完替,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幼儿教育学化的做法不顾幼儿的年龄特征,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在实践中很容易导致幼儿过度疲劳,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与身心健康,其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危害不容忽视。
(一)、扼杀幼儿天性,损害幼儿省心健康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他们刚刚接触外面的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世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好奇,我们应该努力为儿童营造一种环境,让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之中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知识的了解。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这是因为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实践形式,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充足的发展机会。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时间和幼儿游戏的权利,妨碍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幼儿发展的侵害。
过早地接受小学化的教育教学,每天反复的读写练习及知识生硬灌输,必然使儿童失去接受世界的兴趣,丧失主动性与创造性,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限制思维的正常发展水平,教条的习惯,严重的会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是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摧残,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正常发展。
(二)、降低儿童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育效果
兴趣是幼儿进行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教育一定不能是机械式、填鸭式的,一定要能唤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地去钻研学习,并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一活动。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幼儿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时,这便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并有可能使幼儿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幼儿教育小学化错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提前的小学教育。把幼教的重心放在提早的识字、背诗、读文、做算术、学英语上,还一直往上加,甚至到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地步。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超前往往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趣,对进一步学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首先,会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进入小学再次学习此类知识,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第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知识传授不准确,幼儿进入小学已先入为主,很难纠正。第四,幼儿园开设的一些课程未能与小学课程相衔接,如英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并不普遍,即使幼儿园英语学得再好,到了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时,原来在幼儿园所学的英语知识早已忘光,对英语学习根本起不到基础性作用或促进作用。幼儿教育不是不可传授知识,但不应拔苗助长;幼儿应该享受快乐和幸福。以快乐、宽松、自由为幼儿教育坚持的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让幼儿在玩耍和娱乐中增长智慧,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宣传,提高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加大幼儿教育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广泛深入地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发动报社、电视台、电台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宣传,组织幼教专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面向社会提供幼教咨询与指导,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引导全社会正确看待幼儿教育的作用,树立科学教育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从而淡化社会上对幼儿教育的功利心态。懂得成功的幼儿园并不在于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和奋发向上精神,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正确调整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纠正。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在家庭的影响下成长的,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幼儿教育小学化跟家长对孩子的过份要求有莫大关系。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真实感受,鼓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身心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克服自己的权威思想,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地位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一,抛弃以家长为本的传统观念,抛弃“家长的需要就是孩子的需要,知识学得越多越好,技能也是越多越好”的错误认识,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独特特点,家长还应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总之,家长应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设计合理丰富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也要投入进去,与孩子一起构思探索,这样才真正地为幼儿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要改变陈旧呆板、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尝试创立新颖奇特、直观具体、趣味式激励式的方式方法。各地幼儿师范学校(班)和师范大学幼教专业在为一线培养合格的幼教管理干部和幼教师资的同时,还要尽快对现有的未经专业培训的有关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培训的重点在于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使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以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很多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都存在一个错误的理解,这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受社会观念和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呈现越演越烈的 6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趋势。如果任由这种教育方式蔓延,必然会对幼儿的正常教育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利。
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社会的观念层面,以家长为本位,“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过早地接受知识,以知识的多少评价孩子的高低优劣。为了迎合社会的心理趋向,幼儿园偏离办园宗旨,以“读、写、算”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大消减了孩子活动、游戏、娱乐的时间和体验。教育监管部门由于存在教学内容监管难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并没有起到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作用。
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教育部门、家长和幼儿园的联合合作。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理解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不忽视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第二是要转变教育方式,变小学式的教育为寓教于乐、游戏活动为主的儿童教育;第三是要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教学内容进行监管,从制度上加大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力度。最后,我要说的是,让幼儿教育健康合理地进行,给孩子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25令.幼儿园工作规程。
【2】 黄仁颂主编.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
【4】 国家教育委员会文件.国家教委关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5】 幼儿教育“小学化”弊大于利【DB/OL】.于正式实施《幼儿园共规程》的意见,教基【1996】15号
【6】 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7】 刘炎编著.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
安顺学院2012届专科生毕业论文
致 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邓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谢谢您邓老师!
7.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 篇七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小朋友第一次来到幼儿园这种公共集体的环境中, 他们对社会、人际交往还不了解, 因而幼儿园对儿童性格培养、人际关系发展、能力与天赋的挖掘极其重要。在幼儿园的教育阶段, 开始为他们制订学习计划, 显然这种教育倾向是不健康的, 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进行分析。
1. 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发掘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智力的时期。幼儿园阶段的儿童, 他们的大脑处于欠发掘阶段, 这一时期的儿童如果得到适当的教育, 他们的潜能被发掘出来。如很多儿童喜欢看动画片, 从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没有来自社会定式与经验限制他们, 想象力的发掘则在于老师与家长适当的训练方法。若在儿童阶段对他们进行兴趣培养, 让他们爱上这门艺术, 他们在长大之后则会自主进行学习。但是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而是直接给学生安排一些艺术培训班, 失去了设立特长班本来的意义。
儿童时期, 学校与家长应针对儿童的全面发展, 不应只看重学习成绩。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导致老师与家长只针对一门艺术或学习科目进行训练, 并没有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发掘与培养, 这对儿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好处。
2. 不利于儿童积极、健康的性格的培养
幼儿时期的儿童, 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机能极为脆弱, 因而, 国家教育部根据儿童的特殊身心情况实行了幼儿园教育。但是, 近年来,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失去了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力, 受到学习、升学的压力, 每日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 这对于他们身体与心理来说, 都是极为不利的。
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让越来越多的儿童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他们爱玩的天性得到了抑制。童年时期的他们是十分爱玩、爱闹的, 他们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形成性格、人际交往的最初模型。但是小学化的教学模式, 让他们每天都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 没有时间与精力与小朋友进行交流与沟通, 久而久之, 儿童的性格将会受到影响, 不利于他们健康、积极性格的形成。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步入21世纪, 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儿童的教育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幼儿园建设也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膨胀, 这种意识已波及幼儿园。为了在社会的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幼儿园利用各种手段来扩大生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是在教育行业竞争下的畸形结果。
我国倡导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 国家教育部与学校提倡进行素质教育, 要求学校与老师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但是由于考试制度没有进行深入改革, 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
在我国, 应试教育已在大多数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让孩子“捷足先登”, 在幼儿园时期, 家长与学校便开始为孩子的学业计划起来, 这种竞争意识的存在, 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希望儿童在幼儿园期间, 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系统的学习, 保证孩子能顺利进入一个教学质量较高的小学。家长的这种诉求, 使得幼儿园的老师们开始为家长的需求“努力”, 只有迎合了家长的需求, 幼儿园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而家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需求, 究其原因, 是由于我国的应试考试制度, “一张试卷定天下”导致老师与家长减轻了儿童素质教育、性格、能力开发的重视。
三改善对策
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 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能对幼儿园教育的正常化有所帮助。
1. 社会方面
政府与教育部门应重视幼儿教育中出现的小学化倾向问题, 并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善, 从宏观上起到约束的作用。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使用的教材、教具等方面的监管, 对于那些小学化倾向的教学模式给予制止, 使得幼儿园按照正常的模式发展。从而达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
2. 老师方面
幼儿园老师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 老师的思想将影响儿童思想的形成, 转变观念、思想, 才能让幼儿园的儿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 老师才能对儿童进行切合实际的教育。幼儿园的老师应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舞蹈、绘画、演讲等活动。此外, 老师还应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使自己对幼儿园教育更加重视起来。
3. 家长方面
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对于家长来说尤为重要。这时幼儿园“家长课堂”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应不定期地对家长进行教育理念的教育, 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从而让家长对幼儿园的需求改变, 不再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标, 而应让家长意识到幼儿园教育对素质教育、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性。此外, 作为家长自身, 也应自觉地进行学前儿童教育的培训, 通过阅读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 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 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幼儿园教育。
摘要:社会的发展, 对于幼儿园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内容愈来愈趋向小学化。这对幼儿园儿童的成长是有害的,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其弊端, 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希望能对幼儿园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北燕.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倾向化及相关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3)
[2]孙丽娟.童谣: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一剂良方[J].教育科研论坛, 2010 (6)
[3]邓晓芒.大人的幼儿园[J].南风窗, 2010 (9)
8.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之剖析 篇八
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启蒙,是孩子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纵观现在的幼儿教育,促使其小学化倾向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不懂幼儿教育的人在大张旗鼓地做幼儿教育
现在的幼儿教育没有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这就使社会上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民办园日益增多,尤其是县城及其以下的农村。而这样的民办园的师资可想而知,有初中还没有毕业务农的,有曾经外出去一些大型民办园打工自认为有点经验的,更有没考上大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孩子等等,这些人只需有足够的场地和一些简单的桌椅,就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幼儿教育,没有经过专业的幼教培训,没有研读过幼儿教育学、心理学,更不懂幼教的理念,就扯起了一面面的大旗:“蓓蕾幼儿园”、“XX双语幼儿园”“XX保教中心”等等,一名老师、一只粉笔、一本旧书就开启了所谓幼儿教育的大门。而这些搞所谓“幼儿教育”的人为了扩大其生源还到处鼓吹着,我们幼儿园出去的孩子在上小学时学习可轻松了,在班级都名列前茅。其实质不过是像放羊一样地哄着孩子不哭,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圈养”场所,对孩子强制灌输一些本不该是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接触的所谓的学前教育,甚至是一些错误的知识,比如交给孩子一些错误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错误的笔顺、错误的发音等等。其不知幼儿在3~5岁时是记忆力最佳时期,这时候交给孩子这些错误的知识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时期他所掌握的东西是他们长大后想改却很难改正的。这样的师资、办学目的、办学理念,实则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摧残,他们忽视了孩子的自我发展,扼杀了孩子心智的成长。
二、懂点幼儿教育的人在力不从心地做幼儿教育
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已使公立幼儿园和政府幼儿园占据主导和领先位置,教育投入的增大,办学经费的增加,促使办学条件很大程度的改善。宽敞明亮的教室,配有专职保健师的卫生室,干净舒适的独立休息室、卫生间,温馨又环保的卧室,独立的小睡床,益智又健身的多功能教室,安全又豪华的室内外游戏场所等等,都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师资水平也大大高于那些个体的民办幼儿园,但是师资的来源渠道也很纷杂,有来源于基层中小学的在编教师,有面对社会招聘的幼儿教师,有幼师毕业但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往届毕业生,也有幼教毕业的专职教师,这些人虽然上岗前接受过岗位培训,掌握一些幼教理念和教学方法,但多年的小学教学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所以这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之一。由于教师的水平不在一个尺度上,这也给管理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师资培训就成为每个幼儿园首要的任务。
让管理者力不从心的还有来自个体民办园的压力,这些民办园多数违背幼儿教学的理念,不顾及幼儿年龄特点,不注重养成幼儿的习惯(观察、分析、动手、表达、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等,在孩子入园开始就教给孩子本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应该掌握的小学一年的课本知识,而不去使用规定的幼儿教材。为了解决生源问题一些公立的幼儿园也不得不在幼儿教材以外加入了小学的知识,这也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三、懂幼儿教育的人只能呼吁:要做好幼儿教育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从上到下的教育机构、教育学者都在呼吁着要做好幼儿教育。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幼教事业之中、研究着幼教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加大了对幼教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各级各类的理念培训、经验交流、实践观摩等等。领导者的观念在转变,幼儿教师的观念在转变,幼教的理念也在逐渐的提升。但是这些呼吁,这些理念上的转变,落实到实际之中、操作起来却是很难。根深蒂固的思想,实际的教学现状等等,很多问题阻碍着幼教前进的步伐,这应该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改变这种幼儿教育现状更应是从上到下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政府及教育机构加大对幼教的投入,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監管,尤其是农村的幼儿教育。示范园及中心园要真正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加大对城乡个体园的辅射。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要形成制度化、专业化、长期化、长效化,不能流于形式。更要加强对幼儿家长的培训,这部分群体文化层次、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他们共同的想法就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能够成才。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印发传单资料,举行家长开放日等等,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幼教理念。并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只有家长了解了、参与了、支持了,我们的教育才会越做越好,才会真正的成为社会、家长、学校共同的教育。幼教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9.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措施 篇九
西华师范大学培训班
幼儿园改进方案
方案题目: 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改进方案 姓 名: 杨媛媛 学 号:
日 期: 2018/10/8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二○一八年九月
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纠正措施
幼儿教育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们应在分析其表现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种倾向的继续存在。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教育教学内容“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但是在农村幼儿园中,有很多班级间接或者变相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教学内容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并布置家庭作业;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园用书,但并不注重以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其中,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背诵、能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这实质就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教育教学形式“小学化”。目前,农村幼儿园幼儿室内活动时间与小学上课时间同步,有的幼儿园每天上4—6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在园坐得多,活动少;教师要求幼儿一切行动要听老师的话,不许顶嘴与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搞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等等。这些要求明显是将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搬到幼儿园中来,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玩少动。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教育方法“小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教育方法上的主要表
现就是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主导下的幼儿教育通常是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授课与学习方式成为幼儿园教学常态。在教学中,教学现场呈现出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的特点;在教学后,教师常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这种讲授式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加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1、强化管理,规范幼儿园的办学与管理
日前,省教育厅已经出台《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方面的文件,建立监督机制,严格检查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情况,从教育教学、幼儿作息时间、班额等几个方面对幼儿园的办学和管理提出要求,并具体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十不准”,为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供了政策依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多管齐下,内外兼治,切实有效地规范农村幼儿园的办学与管理。
2、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首先,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明确办园宗旨,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幼儿园园长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并依据其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制订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幼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园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正确把握幼儿教育的方向,改变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三,幼儿园要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摒弃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写字、拼音、珠心算等内容,把国家或省编统一教材和园本课程相结合,开展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科学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保证幼儿每天运动达到一小时,游戏时间达到一个半小时。第四,提升办园水平。美化幼儿园、完善内部设施也是加强内涵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积极筹
措资金,改善办园条件。例如定期粉刷园舍,绿化美化环境。购置各种橱窗设施、电教设备、玩具和活动材料等,提高办园条件。
3、联通家园联系渠道,实行家园共育
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家园联系手册“,利用该手册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还可在幼儿园开辟家园联系专栏,教师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专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幼儿园通过专家讲座、活动开放日、培训家长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发展方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及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让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更新育儿理念,为克服小学化倾向提供保障。
4、督导检查,建立长效机制
10.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篇十
近日,一个中班的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很聪明,可现在到了中班了,还不会加减法,不会写字,有的孩子在其他幼儿园,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你们幼儿园整天教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些有什么用啊?”我听了不禁哑然失笑。同时,有一种深深的担忧。现在确实有一种“拔苗助长”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认字、写字、会算术越早越好。而一些幼儿园为其生存,只能去满足家长的错误要求,不得不违背幼儿教育《纲要》,对3、4岁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
那么,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对幼儿是一种摧残。幼儿认知力、理解力还没有达到小学生的水平,让幼儿去学习小学知识,孩子们只能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其实,让幼儿们深感头痛,枯燥难学的小学知识,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让他们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让他们提前学习这些知识就显得很难了。许多幼儿教师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没有太大的意义,浪费幼儿宝贵的时间,使幼儿教师没有时间对幼儿进行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只是一种短期效应,从长期看作用不大,实践证明提前学习的幼儿只是在小学一年级时略显其优势,随着年级的增加,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到了高年级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提前学习只能使幼儿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此时幼儿心理发展还不够完备,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地强制灌输知识,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专家认为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算的状态中,会扼杀孩子想像力。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发散,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一些家长也表示幼教小学化不仅让幼儿身受其害,家长也苦不堪言。孩子学习中的疲劳和痛苦首先传导给家长,使家长的情绪也焦躁,家长既想和孩子完成幼儿园不该学的知识又不想让孩子太辛苦了,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因此,幼教小学化也常常让家长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
11.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7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
1、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许多农村幼儿园中,根本没有规范、系统的幼儿教材,而是择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的一些较简单、易教的拼音、汉字、算术题做为教学内容,以识字、算题为教学目标,期末还组织考试,以分数衡量孩子能力的高低、发展的好坏;有的幼儿园虽然使用了幼儿教材,但也并没有按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将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还是把文化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标,将拼音、汉字的学习作为重点,要求幼儿掌握生母与韵母,能拼读、背诵、书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逆运算,这实质也是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学中来。
2、教学形式“小学化”
在大多数的农村幼儿园对幼儿的一日活动作息时间没有科学、合理的安排,有悖于幼儿的生理健康发展,幼儿室内活动时间与小学生上课时间同步,上午3节课,下午2节课,每堂课至少半个小时,单调的集体授课,全是老师讲,幼儿听,“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循规蹈矩,少动少玩。老师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许插嘴、随意提问题,对老师要绝对的服从,驯顺乖巧,不许顶嘴、辩解。如此模式化的教学形式为老师上课减少了许多的麻烦,可却严重的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3、教学手段“小学化”
在多数的农村幼儿园教室里,很难看见可供幼儿操作玩耍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一架风琴、一张黑板便是教师上课的工具。教学手段单一、直接,教师死板的照着教科书讲解,让幼儿强行的被动的接受,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具的演示,缺少有趣的游戏,没有幼儿的自主探索,更没有小组活动、区域游戏。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领读、幼儿复读等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成为了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常态。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
1、盲目的迎合家长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可各种考试的存在还是导致了应试教育的大肆横行,所有的前期教育都是为了高考做准备,以考上一所好大学为教育目标。虽然已经推出了各类新型的教育理念,但是这些并没有得到家长们的认可与支持,他们仍然推崇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农村的家长,他们对早期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只有望子成龙之心,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花钱送孩子入园是要学“东西”的,不是“玩玩”而已。每天孩子回家,他们关注的是孩子今天学了几个生字、算对了几道题、今天有没有家庭作业?并以此为标准评判一所幼儿园的好坏,而幼儿园为了生存、生源就必须迎合家长的心理,就要教点真“东西”,这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因素。
2、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
在农村幼儿园,90%以上的老师都是临聘的待业青年,她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培训和专业的学习,不能正确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普遍规律。她们也不知道怎样教才是正确的,迎合家长的要求便成为了必然。她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使当前幼儿教育“重教轻学,重智轻德;多室内教育活动,少室外游戏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3、幼儿园办园观念不正,目的不纯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迷失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许多农村幼儿园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办园宗旨,而是一味“向钱看”。为了多招收幼儿、多赚钱,她们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情况,只是一味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开设那些投入少,又容易出成绩的课程,以此博得家长的欢喜和认可,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1、加强家园联系,转变家长观念
幼儿园可定期向家长开放班级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是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的,是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幼儿园还应经常组织亲子游戏活动,使家长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感受到孩子的快乐,分享孩子的快乐,这样家长的关注力也会从孩子会认多少字,会算几道题逐步转向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一更重要的方面来要求和评价自己的孩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当家长们真正了解了幼儿教育的内涵以后,他们就不会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了。
2、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规范办园行为
(1)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要纠正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因此,要通过教师在职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等形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教学方法,正确认识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专业性,明确幼儿教育不是提前开展的小学教育。园内要大力开展园本培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通过举办绘画、弹琴、舞蹈、讲故事等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逐步使农村幼儿教师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2)建立科学的教学活动体系
根据《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开展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交替,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交替。在班级里建立区域活动场所,材料的投放可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树叶、松果、农作物的茎、杆、叶、壳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危害】推荐阅读:
幼儿小学倾向化的危害07-10
幼儿园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07-27
防止幼儿园小学化措施07-14
幼儿园小学化自查资料08-08
幼儿园小学化自查表09-12
大田坝幼儿园纠正小学化自查报告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