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2024-07-22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8篇)

1.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篇一

任课教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公学谢红卫老师 授课班级:初一(1)班

授课时间:2003年9月27日星期三,第三节 教材分析:两首古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古风”和”近体诗”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它们是宋词和元曲中的经典之作,为学生领会和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课例。

学生分析:属年级第一层次班,感悟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

设计理念: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情之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欣赏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古诗朗读能力,学会如何阅读欣赏古代诗歌。

教学流程: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投影课题并板书:《西江月》(词)、《天净沙.秋思》(散曲)]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那么,这两首诗歌分别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应答热烈)(答案众多,但都言之有理)生:(踊跃举手,一生起来高声朗读第一首)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生:(对此进行评议,并纠正两个错误读音:见、社。)师:第二首谁来读?我希望读的同学能改正刚才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争取读得更好,谁来? 生:(踊跃举手,一生起来高声有感情朗读,完毕,全班学生用掌声给予充分肯定)师:这两首诗歌有没有直接写到悲伤、喜悦? 生:没有。生:借景抒情。

[评:准确地整体把握是反复朗诵的必然收获。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学生阅读的自主权是此课设计成功的第一步。] 生:(掌声雷鸣)师:是哪一句?

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师:找得好,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同学们在读这句诗的时候,有没有在脑海中出现一副心旷神怡的画面,大家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

师:稻香扑鼻,小溪潺潺、蛙鼓阵阵,一群人围在一起笑谈着丰收的年成。这一切怎么能不令人喜悦呢?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一次把这句诗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很有诗意,这就是加入了想象的原因。

2.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篇二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落日低低地悬在山头。棵棵枯黄的藤条缠绕在老树上,它们将要无声无息地度过这个秋天,还好有对方陪伴,在清冷的秋风里有一丝温暖。乌鸦好像看到了那快回家的太阳,便也结伴飞回了自己的巢。

“哗啦,哗啦”,小木桥下,河水鼓足了劲往村子另一头流去。人们就居住在河畔,看!他们正挑着木桶往这边走来,还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们有说有笑,孩子们互相打闹,其乐融融。我赶紧转到巷子里去,生怕破坏这美好的画面。

一条老巷子里,老马在西风的吹拂下,和我一起听着萧瑟的秋风吹过。牵着老马,慢慢,慢慢地走着。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我知道:走得越快,离故乡就越远。

点评:

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与构思 篇三

放声朗读,唤醒情感。

(多媒体展示:带着我们的情感,带着心灵的体验,朗读诗文,要读出诗歌的内涵,读出游子的悲哀,读出抑扬顿挫,读到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才真正读懂马致远了。)

二、绘

(多媒体展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正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揣摩这首小令的意境,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绘成一幅画。)

三、议

各组交流自己所画的画,学生之间互评。

四、品

(多媒展示)

1.小令中运用最多的是哪类词?

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有哪些?

五、比

(多媒体展示)

原诗仿作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海南行

枯藤老树昏鸦,沙滩贝壳脚丫,

小桥流水人家,椰树和风早霞,

古道西风瘦马。海鸥白帆浪花。

夕阳西下,旭日东洒,

断肠人在天涯。畅游海角天涯。

通过原诗与仿作的对比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体会寓情于景的传统技法。

六、拟

(多媒体展示: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寓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本诗堪称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景物被赋予感情色彩后,使景物同感情融为一体的情形屡见不鲜。)

1.垂柳婀娜多姿,像为我的到来翩翩起舞;枝头的鸟儿正在卖弄清脆的歌喉,唱着欢快的歌;水面上的涟漪好像漾开一个又一个笑窝。

2.垂柳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打着哈欠;一群鸟儿飞到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丢,丢,丢人!”;湖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如一张张嘲笑我的脸。

七、联

“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鸟语花香可以令人心醉,也可以令人心碎。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同样可以寓情于景,景中有情,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文笔,将我们的喜怒哀乐浸润在景物之中。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成果)

生甲:那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回家的路上,平时那毒辣的太阳变得温柔了许多,虽然还是以往的温度,但在我眼中,它是咧开了笑脸祝贺我的;平时烦躁的知了声也像是给我献上的颂歌。

生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独自一人走在这空寂的荒野小路上,望着那阴森的树林,听着树叶发出的令人惊悚的哗哗声,我的腿也软了很多,心跳个不停。

生丙: ……

八、结

(多媒体展示: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秋思之祖”当之无愧!)

一是在古代诗歌中注重朗读品析,促使学生初步获得语感,同时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在一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

三是架设心灵的桥梁,拉近学生与古代诗歌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这种联系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四是搭建扩展平台,突破教材的状态,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

以下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阐释:

朗读品析法——透过朗读品析,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等,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读出一种凄凉悲哀。

语境解读法——通过比较性的语境创设,也就是仿作和原诗的对比,在一亮一暗,一喜一悲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联系生活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反过来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文本,达到“不言喜而喜不自禁,不说悲而悲痛欲绝”的神奇效果。

4.《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篇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那么要上好一堂好课,老师就要在不断地反思中吸取教训,收获经验。我参评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十五课《古诗四首》,我认为这一堂课的闪光点照亮了每一个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

一、寻找突破口,立足于学生实际

1、诗歌是一种抽象的文体,而我面对的却是初一新生,让他们去理解诗人那复杂、抽象、难懂的情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必须要寻找一个简单的切入点。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于是我先选择其中两首类似的诗歌:王湾《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两首诗都是思乡的典范之作。由于学生在校住宿,很容易想家,因此,导入环节上先欣赏孟郊的《游子吟》,哀伤的音乐配上温馨的画面,自然把学生带入一个思念母亲,想念家的氛围中。

2、三维目标的设定。我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也是一种分层目标的制定。由简入难,第一步抓关键词,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丰富性;第二步抓住季节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三单元的文章与季节有关系,所以在读中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三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景物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家乡;第四步领悟本节课的难点——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每一步都考虑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步步为营。

二、多样化营造情感氛围

这节课的主题是“乡愁”,应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思乡”情结中,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我要下一番功夫。背景音乐的选择、画面和朗诵视频的挑剔,均要切合主题。以忧伤的二胡为主旋律,伴有行云流水般的古筝。

三、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学习古诗,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应是一个花大力气的环节。理解文章内涵必须要建立在文本的阅读上。但如何读才能增强学生的领悟力和感知力?我主要是采取“生生读——生生评,小组读——师生共评”的模式。要求是个别学生读完后先自己评价,再由其他同学评价,增强他们阅读兴趣,老师给予中肯的评判,接着展示小组合力,共同朗读,再师生共评价。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学生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老师的阅读兴趣,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迎来了学生们热情的掌声,最后选出优生小组,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化难为简,求同存异

诗歌讲究意象,但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意象”这个词太深奥了。如何破解这个谜呢?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相同点较易找到,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点,先抓住两首诗中景物的特点,从色彩、感情基调去体会,逐渐发现两者的最大不同是思乡的程度不一样,一个是热爱大自然进而想到家;另一个是完全思念家乡。一个淡淡一缕,一个浓浓忧伤。再加上仿写例句,更增加了学生们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喜爱,最终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堂上的灵光一闪

在“知识链接”这个板块中,本来说完“作者及写作背景”之后接着切换“律诗和散曲”这一幅幻灯片,可是在授课过程中由于紧张落下第二条,我迅速平复自己不安的心情,决定把它放到学生第一次读诗之后,揭示两首诗在体裁上的不同,却正好水到渠成,由我让学生了解变成学生自己想要理解,真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性强,基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学生们的听的认真,记得也认真,教学目标就在快乐的环境下轻松解决了,课堂效率普遍提高。

再次回顾我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我认真总结,反复考虑:

第一、在“美美地想”这个环节中,我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以至于小组讨论探究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说的还不够尽兴;

第二、在讲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应该提示学生将重点信息划下来,并记忆,而我只是说了一下重点的地方;

第三、在切换幻灯片时,应强调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和方法,筛选重点,剔除繁杂;

第四、我为学生搜集的两首课外诗歌,若能在课堂上读一读会更好,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理解,增强他们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

我想,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怎能不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3

为配合市县教育教学工作,应学校要求,我们年轻人争取每人录课一节,上传至“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面对这次机会与挑战,许多人因为诸多原因选择了放弃。而我也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上?放弃了是多么可惜,但坚持,是否又能如己所愿驾驭好整节课?说实话,对于我,录课,是平生第一次,我真的没底!所以心里一直纠结着。

如果不是学校大会小会三令五声地提,妹妹隔三差五地催促,我此时可能也与其他许多人一样,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放弃了。所以我很庆幸有学校的坚持和亲人的适时提醒,深深地感谢他们,当然,同时也得感谢市县局给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

既然决定上了,就不可以再退缩!所以只得积极地筹备教案、课件,练习等,说起来容易的事,可真正做了,才知道每次总会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我之所以选择元曲,是因为它简短,相对来说好记忆,学生接触的也少,学起来感觉新鲜。可其实准备起来,一点都不省事。自己觉得可以的教案,拿到老教师那一审核,总会有诸多不妥之处,这也就是所谓的“姜还是老的辣”吧,他们走过的桥比我们看过的路都多,我们是不得不折服的,所以每次我就很自觉地再去琢磨了。即使这次的设计也未必十分好,但他们总是不好太打击我们的,只要环节齐全,目标达成,时间靠谱就好了,他们是不好再多说什么的,所以教案就这么诞生了!

本来我是想在了解作者及元曲的时候就让学生做同步练习中1、2两小题并及时对答案的,在读后想请个别学生来展示一下,试唱这首小令的,但通过我的调查,他们无一敢临场发挥的,总不能我来唱独角戏,所以也取消了。合作探究意境(即画面展示时),本想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说、写、画等方式来呈现都可以,但考虑写与画相对时间较长,所以也未提及。还有结尾处想加一个《常回家看看》的歌曲的(要四五分钟),可他们说估计时间来不了,最终实践证明,他们说得是对的!所以练习我放到最后给他们写了,而歌曲等就直接裁掉了。对于完美的设想来说,有时间保障才是更重要的!

对于课件,文字相对集中的是在分析梳理,合作探究(文意、意象、情感)板块,这是本课的主体部分,有的题目我把所有能想到的答案都呈现给了学生,为的是让他们对文意有更好的理解,为体会情感打基础。根据课堂反应来说,多呈现些并未对他们的思绪造成干扰。相反有利于他们对本曲的学习了,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事。

练习的选择,分为填空和选择,共七小题,1—4为填空,5—7为选择。我觉得题目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所以大多应该在五六分钟能完成。不足是,未能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完成,如果前面的环节时间能再更紧凑点,当堂讲解那就更好了。

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我本人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无论是个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时间的分配,重难点的点拨呈现程度,还是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我想通过这次深刻的反思,之后会有很大长进的。

这节课,无论好坏,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积极配合的,这一点我很欣慰,即使有个别学生不时地明显地不在状态。但我是不能抹煞其他孩子的辛勤付出的,这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能体会得到。有的学生即使每次都举手,哪怕我一次也没提他起来回答问题,但他们还是能以大局为重,即使他们课后告诉我,好累!但他们课堂上却多数时候仍是精神抖擞的,我觉得他们是多么值得表扬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与教学中,我会以此为鉴,更加努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4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然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途径,就是改写诗歌,通过改变体裁,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要改写,就必须先读懂诗歌的含义,品味诗中的情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5

一、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音频和视频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

2、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点的解决中,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在我的引导和解说下,学生都能感受了诗歌那苍凉凄清的艺术境界。

3、本节课的能力培养和拓展是写作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学生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后,课堂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做得不是很好。还应给寄予更多的学生以更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对作品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我的板书字体也不是很美观,还得继续加大力度不断的进行苦练。

二、教学目标、理念。

1、“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得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完成了我的教学重点。在这点上我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了诗歌的朗读氛围,并能很好的把整首曲子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育目标。在对作品字、词、句的品析上,我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核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贯穿教学大纲的一条红线。

在课堂中,我主要是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作业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畅谈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意境的感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感觉比较吃力,花的时间多也一些。但是在我谈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的了解,都能从中感受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伤痛之情。完成了我的难点突破计划。这点也是比较成功的。

能力的实践上学生也能掌握得比较好。都能很快的用刚学到“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感受课外读物的分析和品味。

三、备课理念

1、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主题精神为主。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备课中只要是从“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要明确自己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要指导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和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有怎样的体验。

3、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

四、诗歌的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作品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品析来完成。

2、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和背诵的基础上,才会对作品有所感悟,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

3、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

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之后,对作品的整体感悟也会得到巩固和升华,这样就能更好的感受整首诗歌的意境。在感受了到诗歌的意境之后,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已经在慢慢的从实践中转化成为技能。

4、学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作文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优势在于:

1、导入简洁明了,开门见山。

2、变换方式朗读,引导学生沉浸在诗歌意境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记忆这首散曲作品。

3、对于列锦手法的探究,由引出概念到经典例子印证,再到作用分析,逐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学以致用,分析课文,学生学会识别赏析列锦手法。

5、学生能一课一得,学会识别列锦手法,并用以赏析诗歌。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优美、完整性需继续提高。

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反复印证与强化,但范例及引导仍略显单薄,可以再适当充实几例。

3、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分享受到一定限制,互动性不够强。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7

在分析意象组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的状态被学生还原了。如在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苍凉悲壮的秋行图。原来景是人眼中的景,而人是天涯断肠人,所以第一层形成的动静相迭的事态描绘的其实是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波流离、潦倒无依的曲折境遇和哀惋凄苦的多重心态下的情感轨迹。学生亦能从这样画面的还原和情感的体验,将诗歌意象通过鉴赏升华为一个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审美升华。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8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9

本人一直比较喜欢古诗词,所以对诗词的教学也非常有热情。

中国自古就有“春女怨,秋士悲”之说,这大概是因为女人如花,而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但可惜的是春光短暂,很快地百花就会凋零,而女人也是如此,她们的美丽容颜也会随岁月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因此睹物伤怀,女人就难免伤春怨春而秋士悲说的是在西风渐紧秋天里,万物开始凋零,随之严冬就会来临有远大抱负的男人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而在世的日子却所剩无几了,就犹如草木逢霜一样感时伤身,难免不临秋而叹因此,自古以来,那些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们陆续写出了一些悲秋的千古名篇而这篇《天净沙。秋思》就是这些名篇中的名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就这篇小令来引导学生体会和模仿这种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

关于古代诗歌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熟读成诵,提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然是学习诗歌的主要方式,但未免枯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尝试了一种新的途径,就是改写诗歌,通过“绘一绘”的形式,把古诗改写成一段话。学生要改写,就必须先读懂诗歌的含义,品味诗中的情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途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0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1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古代诗歌的教学任务,不能停留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来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而要循此继进,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我采用“学生自己用话描绘诗歌”的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又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了。

在这节课上,我讲的语言还是太多,不能够做到简炼,在教学有序的衔接时,不能够做到很好地过渡,过于太强势,课堂设计的教学问题还不能够具有开放性,在讲这首小令的情语时“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没有做到深入下去,给人一种没有沉下来的感觉,有的只是泛泛地讲,没有点到重要内容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2

《秋思》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另两首为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组诗词反应的主题是“思乡情”。《秋思》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信短情长,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却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写家书、又开封”展露无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刻地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我努力想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一、熟知诗人,了解背景。

本首诗歌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思乡之情虽古来有之,现在也不缺乏鲜活的例子,但如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不甚了解,理解起古诗来还是很难入情入境。所以新课导入时我就通过资料展示,和孩子们一起初步了解了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缘何有家不能归。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也创设了一份淡淡忧愁的情境,为古诗教学做好铺垫。

二、反复朗读,初知诗意。

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阅读教学的点有很多,但有一种策略两者却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读”。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完整性,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

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等,读的内容虽相同,但读的形式多样化,这种“百变读”加上“百遍读”,学生不仅不会缺乏朗读的兴趣,反而在一遍遍的诵读之中慢慢领悟了诗的大意,再借助书中的注释、工具书、生生合作,加上孩子们的课前预习,学生在交流诗意时基本能较完整地说清说顺。

三、深入研读,领悟意境。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虽然之前学生已经在多遍诵读中基本了解了古诗大意,但这表象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学生能领悟诗歌描绘的意境。所以,我把这四句诗串成了一个故事,逐句讲逐句品,创设了一个意境,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情感,走进诗人内心。

“见秋风”,可秋风却不可见,那诗人看见的是什么呢?树叶飘落、大雁南归......这样萧条的景象其实反映的是诗人落寞的内心;能见落叶、见大雁,却又见不到谁?学生立马想到家乡、亲人。这就在“见”与“不见”之间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了一把诗人的惆怅与无奈。

这样的心境如何来表达呢?唯有“作家书”,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设置再一次引导学生换位为诗人,说话练习间,学生也更能体会信短情长,表达“意万重”的不易。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封”的细节描写,想象诗人在一遍又一遍的“开封”中以及“信走心也走”的牵挂中,深深地体会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至此,一个充满秋思情怀的张籍,一个惆怅落寞的张籍,便形象化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停留在学生心中。

所以逐句讲逐句品的方式看似散化了全诗,实则更完整地串联了全诗,突出并突破了“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秋思情怀”的重难点。

四、故事练笔,回归整体。

教学到此处,完成语文书中的课后练习“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对学生而言已不在话下,而这样的练笔又再一次的将仅有二十八个字的零散诗歌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了一个完整的诗歌形象,成就了一个感人至深,充满乡思乡愁的诗人张籍。

五、走出文本,积累延伸。

最后,文本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他们而言,这不像是一项作业、任务,更像是学完了本诗自然而然想去做的一件事。

据我观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复诵读中就已经对《秋思》熟背成诵(与其说是背,不如说是自然而然地记下了),所以我相信课外搜集诗词或歌曲时,学生一定能多多少少感悟到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并与诗词或歌曲亲密接触,从心底去爱上它。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如:对诗的深度挖掘;各部分时间的把控;学生小组交流的有效性等等,还有很多需要并可以改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抓住一丝光明,稳健而踏实地摸索出更宽敞的教学之路。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3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13)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课前反思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 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二、课中反思

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三、课后反思

课后,在陆老师、沈老师、叶老师的指点下,我总结了五个方面:

1、容上,“意象”这个概念可以不提出,只讲“事物”即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也可不讲,否则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仗这个律诗的要求要讲清,这是讲课时遗漏的。

2、次序上,我先指明本问是表现了乡愁,然后让学生找出句子中表现出来的乡愁,这是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应通过朗读分析,指导学生从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词语上,对重点词语,如“风正一帆悬”中的“一帆悬”解毒不够,没有没有在特定的景中渲染出特定的情。

4、提问上,集体回答较多,个别提问较少,没有很好地顾及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同学。

5、板书设计上,字不够端正,而且较乱。

总得来说,这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再接再厉的。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4

我在深圳市翠园中学东晓校区初一4班执教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系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被称为“秋思之祖”。作品内容本身,简简单单,普普通通,叙述羁旅漂泊人,时逢黄昏,感而发,发而思,思而悲,悲而泣,泣而痛。我将课堂处理为五个环节:一、导入:让学生谈谈近来学诗的心得,学生回应喜欢诗,喜欢其诗歌美。我随即顺势导入,这节课就是要从《天净沙·秋思》入手来品尝诗歌的美。二、齐读,感受韵律美。提供小令常识资料给学生阅读,再让学生从节拍、押韵、句式来感受其韵律美。三、自读,描绘画面美。要求学生任意挑选文中的一个景物词句,合理想象,扩写成一个小段落,展现出一个画面。四、品读,体验意境美。先介绍马致远概况,了解作者生平经历,随后让学生结合文中景物描写,以“这个词让我感到。”为形式,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五、研读,赏析语言美。让学生找出欣赏的词句,研品其表现手法,与同学分享。

课后,杨特及同仁们精妙的点评,一语中矢,使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反思课堂中,尽管诸如课堂主线、“瘦”“夕阳”的点化等多处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仍有不少地方需改进,尤其是以下四点:

1、第三环节的扩写与第四环节的说一句话可考虑合并进行,以避免学生思维重复,腾出有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

2、“老”、“昏”、“古”等字仅停留在表面字义理解上,仍需引导学生更学深入品赏,感受其荒凉的氛围。

3、“断肠人”的情感体验仍不够深入。当学生首次提出“断肠人”让其感受到悲伤时,可顺势追寻,让学生思索“断肠人”在悲伤什么?尝试换位思考,假如你远在异地他乡,会有何感受?从而深化主旨,提示主题。

4、可在教学中纳入比较手法,如格律诗与小令形式比较,《秋天》(何其芳)与《秋思》(马致远)的感情基调比较等,从而彰显出本文“秋思之祖”的文学地位。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15

5.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五

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

品读课

[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字,纯用白描勾勒景物,但却做到了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教学中为避免空洞、枯燥的讲解,宜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说、写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之后投影关于“曲”的常识。

关于“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剧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课题及作者:

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品味的佳作。

2、学生自由诵读。

提示:朗读应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悲同喜。

3、检查诵读情况。

通过抽读,小组读了解情况,并对误读的地方予以更正。

4、听范读。

5、给这首曲配一幅画。

激趣:有个词叫“诗情画意”,说的是具诗画的意境,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往往融会在一起,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你一定能用你手中的笔为这首诗配上一幅画(间笔画)。

(1) 学生动笔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2) 完成后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3) 出示教师的简笔画。(投影在大屏幕上)

6、熟读成诵。

三、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和奇特的表现手法。

1、思考:

(1)曲中哪些语句写景?写了多少种景物?(用“ ”画出),并用“( )”括出这些景物特征的修饰语。

(2)文中哪句抒情?抒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它与曲中的景物描写有

何关联?

2、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翱游其间。

让学生用“从 (词或句)中,我感受到了(看到了或想到了) ”的句式说话,品味意境,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或用“我认为 用得好(或写得好),好在 ”的句式说话,体会其奇特的表现手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凋零和凄清。深秋时节,藤蔓枯萎了,树叶飘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树梢上乌鸦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悲凉凄楚之感……

从“古道西风瘦马”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枯黄连天的野外艰难行进,一阵冷飕飕的秋风袭来,使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倒抽了一口凉气……

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中,我仿佛感受到了这位游子在异域他乡的痛苦之情。此刻,太阳快要落山了,乌鸦也归巢了,他却不知家在何处,也不知.该向何处去,任马追着落日,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股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令他肝肠寸断,痛苦不堪……

我认为“枯、老、古、瘦……”这些表现景物特征的修饰语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深秋时节这些景物的特征,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极具表现力。如一个“瘦”字写出了马的孱弱。疲惫无力,那骑在马上的人呢?

……

对于想象力丰富、语言有独创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3、教师在学生将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挖掘够了基础上让学生动笔写。

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写景、抒情散文。

要求:紧扣原作,展开想象,尽量填补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

4、当堂抽查学生的改写,并作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刘禹锡的《秋词》作比较。(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不强求说法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可从以下三方面比较1体裁不同;2所抒之情不同;3表现手法不同

2、填空

6.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篇六

这是一首著名的元代散曲, 曾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 只有短短五句, 二十八个字。题名《秋思》, 但全篇却无一语直接道及其所思的内容。它只是把一些看似孤立的景物排列在一起, 并点明这些景物正是小令主人公“思”之寄寓所在。需要的是借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想象, 把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一挖掘出来, 然后才能最终达到对作者“秋思”内容的认识。

在作者铺染的一系列景物中, 首先出现的形象是枯萎的蔓藤和僵老的枯树, 显示了了无生机的萧瑟气象。这时, 一只昏鸦——无精打采的乌鸦飞入画面, 呀呀地叫噪着, 扑打着翅膀, 跌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 这就在十分败落的背景上又涂抹了一笔凄厉的色调。

但是, 随着画面的延伸, 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这样极为明净的景色。潺潺的流水、纤巧的小桥、温暖的茅屋, 一切都是十分的安谧, 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如闻似见。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历经昏暗之后, 展示了一派勃勃生机。

按照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李笠翁曲话》) , 那么, “枯藤老树昏鸦”点染出来的“哀境”, 正与“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出来的“乐境”形成极为鲜明的对照。不过, 因为二者平列, 仅此二句尚难以判断作者这种对照的用心, 究竟是欲一倍增其哀, 抑或一倍增其乐?这只有在下文推出闻见此景的主人公之后, 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古道西风瘦马”, 冒着凛冽的西风, 一匹筋疲力尽的瘦马在荒郊古道上踟蹰而行。虽然读者尚不能看清主人公的面容, 但通过瘦马的蹒跚形影, 马上游子的凄苦之情却已毕现无遗。于是乎, 以上所列貌似对立的两组景物, 在这位异乡羁旅之人的眼底, 便全然重叠起来。“枯藤老树昏鸦”, 岂不正是自身心境的写照?昏鸦栖落于枯枝与作者自己寻觅归宿, 处境何等相似!愈见其情绪之悲凉。而出现在另一角落的“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给他以更有力的吸引, 是因为或许他的家乡也是这样的温暖、安逸, 然而“日暮乡关何处是”, 家乡又在哪里呢?!以这种悲凉的心情来体味这一“乐境”, 势必会更添一重悲伤。“古道西风

勇, ”“一乐, 何小勇以前对不起我们, 这是以前的事情了, 我们就不要再记在心里了, 现在何小勇性命难保, 救命要紧”, “一乐, 记住我今天说过的话, 做人要有良心, 我也不要你以后报答我什么, 只要我老了, 你想起我养过你, 心里难受一下, 我就心满意足了。”许三观的这一大段的发自肺腑的话, 把他那颗善良的心充分表达出来了, 他之所以这样做, 一方面是为自己的良心, 更重要的是对何小勇他一家的同情, 他的同情心让他变得无比高大。如果说对何小勇是同情, 那对他的妻子许玉兰则是宽容。在文革期间, 许玉兰被打成“破鞋”, 受人批斗或是陪人批斗, 头发也被剃成阴阳头, 胸前挂个“我是破鞋”的牌子, 连三个儿子都不理她, 许三观让三个儿子给正在外面受批斗的许玉兰, 他们没有一个愿意去, 最终是许三观亲自送去。锅里全是米饭, 许玉兰眼睛看着踩在地面上的脚, 默默地嚼着米饭, 当看到四下无人时, 许三观扒开米饭, 里面藏着给许玉兰烧的红烧肉, “这是我偷偷给你做的, 儿子们都不知道”, 读到这里, 真的是被许三观给感动了, 他对许玉兰的包容, 让我们看到了他人性的光辉。

小说的结局是许三观最后一次去卖血, 当别人不要他的血瘦马”, 只见他顶风策马而行, 一心要尽快离开这一“乐境”, 以免沉浸于更深沉的痛苦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 诗人特意点明了驿道年代之“古”, 这不仅表明其今日的荒凉, 更意味着此情此景为古往今来的羁旅之人所共同体验。一个“古”字, 把个人的凄苦推及古今, 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而作者本人肯定是联想得最深、共鸣最强烈的一个。“夕阳西下”, 日暮途穷, 尚未归处, 不由悲从中来;“断肠人在天涯”, 人生的旅途在于寻求理想的归宿, 可是对于这位游子来说, 海角天涯, 一切却是这样的渺茫;当此之时, 怎不令人肝肠寸断呢?

在最后一段, 一反前文单纯铺叙景物的格局, 变成了直抒胸臆。而读者在洞悉其胸襟之后, 再来回顾前面铺陈的景物, 才能豁然明了和深切感受每一景物都带有这位天涯沦落人浓重的感情色彩。

要在短短的二十八字里凝聚如此丰富而跌宕的感情, 并非易事。为此, 作者在语言设计上进行了非常巧妙的安排。他把精心选择出来的景物只用特定的名词来标志, 而不用半个动词, 正所谓点到而已。进而, 他又把九个景物——也就是九个名词平分成三组, 每组景物里都有一个活生生的主角, 用它来决定这一组景物的情调和气氛。枯藤、老树, 只有在昏鸦飞落下来的时候, 才更显出其败落;小桥、流水, 只有与人家连在一起, 才更显出其生气;古道、西风, 也只有在出现了瘦马之后, 才更添其凄凉, 这样才构成了一幅幅特色独具的画面。这些画面, 表面看起来是孤立的、静止的, 彼此之间似乎毫无联系;仅仅通过篇末点题, “断肠人在天涯”, 才告诉读者, 如上画面乃是游子眼中捕捉到的, 他们无一不牵动游子的心弦。于是, 孤立、静止、互不联系的景物, 一变而为提供给读者驰骋想象羁旅之情的典型环境和广阔空间。对立的景物协调起来了, 简单的名词也显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景景相连, 物物含情, 情景交融, 达于化境, 终于脱落出这样一幅游子断肠的完整画面。

纵观这首小令, 字字句句皆出于匠心设计, 巧妙安排, 然而全篇却是自然有致, 情趣天成, 丝毫不落雕琢的痕迹。王国维说它“纯是天籁”, 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它为“秋思之祖”, 确是当之无愧的。

时, 他在大街上失声哭了起来, 血是他的价值所在, 靠着他的血, 让他们一家人从无数的苦难中熬了过来。最终他要了三盘炒猪肝, 一瓶黄酒, 这个老人就幸福地笑了。如果说《活着》中的福贵是“知命”战胜“天命”, 那么《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则幸运的多, 他经历了一生的卖血后, 家人都平安的陪在他身边, 他是幸福的, 作者余华在赋予结局以大团圆的同时, 让我们看到了苦难中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善良, 这也是《许三观卖血记》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余华, 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J].当代作家评论, 1999 (1) .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作家出版社, 2008.

[4]洪治刚.余华评传[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5]王达敏.中国当代人道主义思潮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李小婷 (1990—) , 女, 安徽淮北人, 安徽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通俗文学。

>> (上接第12页)

摘要: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借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想象, 把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一挖掘出来, 最终达到对作者“秋思”内容的认识。

7.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篇七

一、隐喻

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推动下,我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修辞手段,演变为认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即人们通过已知的、具体的事物来感知和认识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前者称为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达,将作者丰富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隐喻与诗歌同质,隐喻本身就是小型的诗歌。语言作为诗人的材料,隐喻是诗人突出语言自身,语言为自己而存在的结果。”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常说诗歌的本质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里的“物”和“景”其实就是源域,而“志”和“情”则是隐喻化了的目标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二、《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著名散曲。全曲共5句,28个字,语言凝练,内容丰富,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共塑造了12个意象,采用意象并置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夕照图,真切表达了游子心中的孤苦与失落。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小令完美诠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创作理念。

三、意象解读

(一)意象

意象,即“意”与“象”的结合。“象”就是诗人在诗歌中呈现的物与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中的“物”,和“借景抒情”中的“景”。“意”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所言之“志”和所抒之“情”。因此,意象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可以抒发个人情感的客观景物,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诗眼与灵魂。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诗人共描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和“天涯”这12个意象。单靠这12个名词构成的意象,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土,失落孤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存在链隐喻体系

Lakoff &Turner指出,人类的认知经验里存在两个基本的隐喻体系:存在链隐喻体系和事件结构隐喻体系(the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前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在客观世界中,各个事物如何相互联系,如何构建我们的认知世界。后者解释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的认识,即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状态及事物所发生的抽象的动态变化。

Lakoff & Turner将客观世界的事物分为五级,从高到低分别为:人类、动物、植物、复杂个体(complex objects)、自然物体(natural physical things)。其中,人类不仅指具体的人,还包括人的性格和想法;复杂个体是指有一定结构特征和功能行为的物体;而自然物体是指有自然物理特征和自然物理行为的物体。存在链本身不具有隐喻性,但当我们用其中一个层级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层级的概念时,就产生了隐喻。

(三)“存在链隐喻体系”下的意象解读

我们把《天净沙·秋思》中的12个意象按照存在链中的层级进行归类划分,见表1。

由表1可知,这十二个意象分布均衡,可见马致远在选取意象时定是费尽心思,反复琢磨,才得以让这首小令流传千古,被誉为“秋思之祖”。

之前在解读这首诗时,通常是采取逐句理解的方式: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勾勒了暗淡萧条的深秋晚景,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安逸雅致的农家小景,这两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夕阳西下”时流落异乡的“断肠人”对家乡的思念。现在,我们尝试打破句子的界限,根据存在链的归类划分来解读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

首先,从“动物”这一级的意象分析,这其中包括“昏鸦”和“瘦马”两个意象。在这两个意象前,诗人都特意加上了一个描述性的形容词,而这些形容词都共同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迟暮之年”,“精力不佳”。结合创作背景,马致远在创作这首小令时,已年过半百,仕途失意,过着漂泊的生活,可知诗人看似在写景,其实所写之景皆指年事已高的“断肠人”。也就是说,用“动物”来隐喻“人类”。

其次,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都是在隐喻诗人萧条落寞的人生境遇。“昏鸦”待在已无生机的“枯藤”和“老树”上;“古道”上尘土飞扬,“西风”萧瑟,太阳也已下山。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诗人的遭遇:他年事已高,仕途失意,郁郁寡欢,无法实现心中抱负,人生已暗淡无光。也可以说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最后,“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共同隐喻了温馨淳朴的家庭生活,暗指作者内心对这种田园家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里同样是通过“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来隐喻“人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存在链隐喻将客观事物分为五个等级,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们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规律。对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诗歌而言,其实本质上就是用下面四个层级的事物来隐喻第一个层级中人的想法和感情。

四、意境解读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就诗人所创作的意境而言,文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赏析和解读。在本文中,我们尝试用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来对这首小令中的意境进行分析和解读。

nlc202309081317

(一)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创作产生的有独特意蕴,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然,词和诗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和诗眼,那么意境就是意象的升华,是虚与实的结合,是情与景的交融。而诗歌意境的建构是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是以隐喻为工具和手段。这一点也进一步证明了诗歌的隐喻性。

(二)合成空间

Fauconnier&Turner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 space)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心理空间不属于域的范畴,但却是由域构建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上,还有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这个空间对源域和目标域的共性进行了抽象综合,而“合成空间”则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输入”(input),对类属空间的具体化。隐喻正是“合成空间”的结果。如图1所示。

(三)“合成空间”理论下的意境解读

在意象解读中,我们把意象划分为5类,并根据“合成空间”理论,对这些意象的隐喻意义,也就是意境的创设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动物”层级所构成的隐喻成因。动物层级中所涉及的意象是“昏鸦”和“瘦马”,他们隐喻的是作者,也就是诗中的“断肠人”。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生成的概念包括“年龄”“精力”“身心状况”等。结合作者当时的际遇,不难得出这样的“合成空间”,诗人就像这“昏鸦”“瘦马”一般,年事已高,精力匮乏,身心俱疲。

其次,我们来分析植物层级的“枯藤”和“老树”,以及分布于“复杂个体”和“自然事物”层级的“古道”“西风”“夕阳”“天涯”是如何建构隐喻意境的。前面已说明它们都是隐喻诗人当时落寞失意的人生际遇。在类属空间中,源域和目标域共同建构了包括“时间”“时令”和“状态”等概念。在“合成空间”中我们得到的隐喻意境就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一个秋季的傍晚,站在秋风瑟瑟的破败古道上,思念故土。此情此景映射出他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对自己已风烛残年还依然颠沛流离、漂泊在外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如图2所示。

最后,我们来看“小桥”“流水”“人家”这几个跨层级的意象。它们与目标域一起,共同在“类属空间”构建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概念,隐喻温馨闲适的田园家庭生活,与作者的境遇形成反差,暗指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平静家庭生活的渴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从认知角度分析诗歌所创设的隐喻意境,让我们不仅理解了诗歌的意境,更明白了这样的意境是如何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隐喻性是诗歌的本质属性。

五、结语

《天净沙·秋思》是对诗人马致远真实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他当时年事已高,仕途无望,漂泊异乡,心中既对自己的人生际遇感到悲凉,又无限思念故土,对闲适的家庭生活充满向往。这一主题思想是通过多个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所构建的意境塑造的。因此,可以说,隐喻是诗歌的本质,使诗歌在结构上完整,在内容上统一。

同时,我们发现,Lakoff &Turner的“存在链隐喻体系”和Fauconnier&Turner的“合成理论”在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上可以相互配合、补充,较好地诠释诗歌“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隐喻性,同时又对其所创设的隐喻意境的成因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8.天净沙 优秀教学实录 篇八

转载

2015-05-17 11:14:48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该课获2014年(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殷会荻/执教、整理

一、初读:用朗读引起解读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请一位同学把这首小令朗读一下。(生朗读)

师:可否对你刚才的朗读做一个自评? 生:不是非常好。

师:哦,你自己不太满意?为什么呢?可否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字音都读对了,只是有点不熟练,还不大投入感情。师:说得很好,朗读诗歌一定要投入感情,你可以再试试吗? 生(摇头):对不起老师,我想再准备一下。

师:没有关系,你先请坐,还有没有谁愿意试试?(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可不可以说说,你的朗读跟刚才那位同学有什么异同? 生:我读得比他慢,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首小令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读慢一点更能表达这种感觉。

二、解读:通过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朗读的水平(一)从标题入手,初步体会这首曲的情感

师:你说得很好啊!我们用怎样的语速去朗读一首诗歌,是跟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还只是朦胧地感觉到这首小令有些忧伤,至于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忧伤?到底为什么忧伤?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读才能更深入地解读。请问,你们平时阅读一篇文章会首先关注什么呢? 生:先要看标题吧。

师:这位同学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的确,阅读一定要先关注标题,因为标题往往会跟文章要写的内容或情感有关系。(板书:天净沙·秋思)不过,这首小令的标题似乎跟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歌的标题不太一样,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这个标题分两个部分。课下注释里说,前面的“天净沙”是曲牌,我觉得,后面的“秋思”才是标题。

师:说得好,看来课下注释必须得关注。那么哪一部分跟这首小令的内容情感有关系呢? 生:秋思。师:“天净沙”呢?

生:我读过一些宋词,词有词牌,词牌一般都规定了这首词有几句话,每句话有几个字,还有格律什么的,我觉得曲牌也是这样的。

师:这位同学阅读面很广而且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非常好!如果说标题跟这首小令的内容和情感有关,我们就先来解题,首先,看这个“秋”字,这是一个季节,一般来说,这个季节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生:挺忧伤的。

生:也会有丰收的喜悦啊。

师:的确,秋这个季节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但是回想一下你们读过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大多数情况下,表达的都会是什么情感呢?

生:以前我们也学过像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我觉得伤感的凄凉的比较多一些。包括这首曲,好像也有这种感觉。

师:是啊,所以刘禹锡才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呢。再来看这个“思”字,如果要用它组词,可以组成什么呢? 生:思念。生:思绪。生:思乡。生:思虑。师(板书):这些词都把“思”放在前面了,换个位置再组一下试试。生:相思。生:情思。

(二)抓住曲中的意象以及关键词,深入体会文本的情感

师:真不少!如果再去翻翻词典可能还有更多呢。黑板上这么多词语,也有可能有哪一个或几个词语就可以用来描述这首小令所体现的情感呢。到底哪些可用,我们还要来看这首小令,先要把作者“写了什么”梳理出来,请大家再把这首小令读一遍。

生:我发现这首小令中有一个词“断肠人”,课下注释的意思是“形容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告诉我们这首小令写的是漂泊天涯的忧伤之情。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这首小令的关键词,很好!只是,我还有个疑问,这首小令共有28个字,除了“断肠人”这三个字,其余25个字又在写什么呢?

生:我发现作者在这首小令中写了很多景物,比如说小桥流水、昏鸦、瘦马,还有夕阳。生:还有枯藤老树。生:“人家”也是景物。

生:古道,西风,也是景物,只不过西风用眼睛可能看不到,要用触觉才行。师:有道理。先看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话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 生:昏鸦,课下注释里解释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这个“昏”字让我感觉到黄昏日落的凄迷。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昏”字来赏读,抓关键词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而且“凄迷”一词用得讲究。很好。只是我有一个问题,黄昏时乌鸦归巢,让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很温馨的景象,比方说你放了学,爸爸妈妈下了班,迎着落日的余晖高高兴兴回家,不是很温暖的吗?怎么会有凄凉之感呢?

生:这个作者应该会触景伤情的吧,因为乌鸦都能归巢,他却回不了家啊。

师:很好,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乌鸦归巢在别人眼里可能没什么,可是在诗中的“断肠人”眼里,却会触景伤情,同样的景物,在不同心情的人看来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色彩。生:枯藤老树,藤蔓枯萎了,树也老得失去生机了,好像挺颓败的,让人伤感。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枯,老。

师:对啊,如果改成“青树翠蔓”呢? 生:就变得生机勃勃了。

师:所以你们看,这句话中的形容词多关键啊!那么

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除了语速要放慢一点之外,是不是还要通过重读来把这些词语来强调一下?大家来试着读一读。(生散读,一生示范朗读)

生:老师,我发现第二句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感觉挺温馨的啊,刚才说“昏鸦”的时候不是说在“断肠人”看来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使人触景伤情吗?我感觉这里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是温馨的,但是这种温馨的景象会引起漂泊的旅人更大的伤感。

师:精彩!这位同学很会听课而且会活学活用。的确,第二句是温馨之景,在古诗中,有时候会有“以乐景写哀情”的情况出现,比如六年级的时候咱们学过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异乡的景物虽然很美,但在背井离乡的诗人眼里,却只会引起“乡关何处”的伤感。

生:“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又让我觉得悲伤了。跟第一句差不多,“古”、“瘦”几个形容词给我这种感觉。

师: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古,就是古老,年头很长了,可能就破破烂烂。瘦,好像很没力气,没有精神。师:不错!马“瘦”,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生:可能是因为走了很长的路,太累了,还可能因为没吃饱。师:马是如此,骑在马上的人呢? 生:也是一样瘦,而且心情很差。

师:之前走了很长的路,之后就能看到目的地了吗?

生:我觉得看不到,不然人的心情就可以好一点了,不至于“断肠”了。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在一条长长的破败没有人烟的古道上,一匹没精打采的瘦马驮着一个心情很差的瘦人,更何况,还有西风吹来——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西风? 生:西风就是秋风。

师:秋风萧瑟,吹在人的身上是什么感觉? 生:很冷。

师:只是身上冷吗? 生:心也很冷。

师:前两句还是因为看在眼里的景物而感觉凄凉,到这一句就直接写到断肠人自己身上和心里的凉了,真是凄凉之上更有凄凉啊。现在我们再把这三句连起来朗读一下,感受一下。(生齐读)

师:第一句和第三句的语速以及重读部分都处理得很好,我建议第二句的语速稍微轻快一点,语调上扬,这样我们的朗读可以不那么呆板。再来试试看。(生再齐读)

师:在这首小令的前三句,作者用了三组非常典型的秋景来渲染自己的忧伤之感,让我们这些读者也倍感凄凉,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到了第四句,作者又用一个“夕阳西下”把所有的这些景物都放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设想一下,如果换成“朝阳初升”,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

生:应该是意气风发,充满希望的。师:那么夕阳呢?

生:我记得句诗,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的伤感之情。师:有的时候,夕阳也会让人联想到迟暮,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什么的。

生:我再补充一下,我觉得这里作者想说一个旅人,远离家乡,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眼看着夕阳渐渐沉下去,却又不知道今晚能够在哪里停留,更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向哪里,此情此景,让人实在太伤感了!

(三)以“天涯”这一关键词为抓手,更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

师: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令人情何以堪啊!下面请大家听一段这首小令的演唱,听的时候请注意,我们在朗读中重读的词语,演唱者是如何处理的?(听赵志刚的昆曲演唱)

师:谁来说说,演唱者是如何处理我们重读的那些词语的? 生:像“枯”、“老”、“昏”还有“古”、“西”、“瘦这些词语,他都拖长了音调。生:有的词语如果他认为需要强调可能也会反复地唱,我发现有一个词,“天涯”,他唱了好几遍。

师:对啊,这个词语刚才我们没有特别注意,那么他为什么要唱几遍呢? 生:为了强调嘛。师:那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词呢?“天涯”,这个词语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 生:感觉很遥远。

师:是啊,所以我们经常用“天涯海角”这样的词语形容及其遥远。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还描绘出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主人公特别孤单,而且好像在画面中他骑着马渐渐走远,越来越悲伤寂寞。

师:你说得非常好,这种空间上的远,也许是作者在这里想特别强调的,那么这种“远”是从主人公到什么的距离远呢?

生:到他的家乡,或者说家,亲人,都是遥远的。

师:说得很好。距离的远,是一种解读,或许这个“天涯”又是指另一种遥远呢? 生: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远。师:具体说说看。

生:这里的遥远又或许可以理解为主人公与自己的人生理想之间的很大的距离,他现在这种漂泊天涯的处境很可能不是他一开始想要的,比如说,杜甫年轻的时候也曾经雄心勃勃的,还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老了之后却“老病有孤舟”,所以此情此景让他倍感失落。

师:说得很好!通过刚才对这首小令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短短的二十几个字原来包含了那么厚重的情感,让我们再回到小令的标题,看看刚才大家的组词,可以说,这首小令可能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自己人生处境失意所产生的种种思绪,总而言之,作者借助于秋天的种种典型景物,表达出了主人公悲伤的情思,然而这一切不是诗歌直接告诉我们的,而是我们借助于诗中的景物以及一些关键词语读出来的,读这首小令,思乡的人有同感,思念亲人的人也会有同感,人生不得志的人同样会有同感。诗歌尽管含蓄,然而可以引起各种共鸣,这正是读诗的魅力所在。最后带着感情再来朗读一遍。(生完整朗读课文)

三、小结:归纳同类作品的解读路径

师:最后,一起小结一下,回顾这节课我们解读这首小令的过程,看看能否总结一点阅读同类作品的方法。

生:要从标题入手,思考标题的含义。

生:在这首小令中要抓住一些形容词理解景物描写要表达的情感。生:还有一些看起来不大起眼的词,比如“天涯”,其实可能对理解这首小令的内涵很关键。生:刚才那些同学说的关键词在朗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

四、拓展:为学生提供由“学得”到“习得”的机会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可以试试用今天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来解读和朗读白朴的《天净沙·秋》,先自己朗读一遍。(生朗读)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生朗读《天净沙·秋》)

师:有没有觉得这首小令的读法跟刚才那首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生:有的,要重读一些形容词,比如孤、落、残、轻、老、寒,还有青、绿,白、红。师:语速呢? 生:也要慢一点。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前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名词前面的几个形容词描绘出给很朦胧有点灰暗的景物,有点伤感。师:说得不错。那么后几句呢?

生:哦,好像有点不一样——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几种颜色搭配得很鲜艳,感觉不伤感了呢。

师:对啊,景物从朦胧到明丽了。那么这两句语速还要那么慢吗? 生:要稍微快一点。

师:语调呢?是下降还是上扬? 生:要上扬一点。

师:好的,那就按照刚才所说的,请再读一遍。(生朗读)师:有没有发现前两句的伤感与后两句的喜悦是怎么转变的?

生:中间还有一句,一点飞鸿影下,课下注释里说飞鸿就是飞翔的大雁。我觉得是从这一句转变的。

师:我好像还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转的。生:我也说不清楚。

师:谁来解释一下,这首小令是怎么把感情从忧伤转变为喜悦的?(生思考)师:“一点”是表示大雁飞得远还是近呢?“影下”呢?

生:我明白了,这句话是写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越来越近。

师:不错!我们再读一下前两句,会发现这两句描写的景物颜色暗淡,当这只大雁越飞越近,近到影子都投到地上的时候,刷的一下,景物也由远变近,一下子明丽鲜艳起来,人的心情似乎也跟着变好了。我们可以试试看把这种情感的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配乐朗读)师:读得很好。再看看,这首小令跟前一首还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标题差了一个字。

师:差的好像不仅仅是一个字的问题。

生:前面那一首叫“秋思”,既写秋景,更是用秋景来写人的“思”,这一首只是写秋天的景,思不思的好像不那么强调。

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一首小令里没有出现一个抒情主人公,情感也不像前面那一首一样悲伤到底,而它们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很善于用形容词渲染气氛。这节课我们读了两首《天净沙》,通过讨论,我们学习了一些解读诗歌作品的方法,也练习了朗读,我觉得自己在同大家的讨论中很有收获。至于这两首小令在艺术上那一首更高明,历来有很多说法,这个且听下回分解吧。

教后记:我对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的的一点思考

《天净沙·秋思》是我在六年前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比活动中的上课篇目,虽然当时那节课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总觉得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因此,在这次“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中,我又选了这一篇目,并重新备课,重新设计了教法,期望自己这节课更能够更加体现“回归常识”的教学理念,并使学生和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反思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朗读与文本解读关系的思考

古人教孩子读书,都非常注重吟诵,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出声朗读,反复读几遍,便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而读出声,读出感情,则是读者对诗词本身的情感的二次表达,也是再创造,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对这种展示自我能力的再创造往往非常有兴趣,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很注重创造书声琅琅的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然而,也常常见到有些课堂朗读的花样繁多,自读、齐读、配乐朗读,学生读得兴高采烈,声振屋瓦,课堂上花团锦簇热闹非凡,但是过后细想想,这些朗读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在上课开始的朗读和这堂课结束时的朗读水平似乎并无差别,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依然很高,水平低的依然很低,甚至羞于开口,既然是语文课,那就不应该只是个别人的朗读秀场,而一堂语文课上完,学生的水平并未得到任何提高,这节课还有必要上吗?我的理解是,课堂上的朗读,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而是通过朗读激起解读的兴趣,再以解读促进朗读的水平,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根本。比如在《天净沙》这节课上,学生的阅读起点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在初读这首小令的时候因为并未理解其情感,所以朗读语速过于轻快,而有的学生感觉到这首小令所表达的情感是有些伤感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语速较缓慢,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出,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跟作品的情感相关,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作品,从而使学生懂得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带有伤感凄凉的色彩,同时,在朗读的时候不但语速要注意稍缓慢些,而且需要重读作品中的一些形容词,因为正是这些词语渲染出这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一直不忘记进行朗读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与解读相辅相成,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实践证明,这也是古典诗词阅读课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阅读课堂“追问”的思考

上一篇:寄给侯老师的一封信下一篇:4月冲刺业绩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