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精选11篇)
1.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 篇一
《小学数学教科书对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研究》
第二阶段总结
通过为期五个月的认真总结反思,课题组顺利完成了本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准确掌握我校教师在利用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利用教科书进行数学小学等方面情况及现状,获取真实、具体、全面的研究素材,现就阶段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理论学习方面
二、课题实施方面
1、全面把握我校教师的课改理念,通过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学校数学教师对高效课堂模式下教育教学理论了的理解和掌握使用情况。
2、再次深入了解全校中高年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现状,重点调查了学生使用教科书的学习习惯和使用教科书自学能力情况。课题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并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3、利用学校教研会和课题研讨专题会,课题组成员的通过讨论、座谈,定期交流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看法感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4、定期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备课组成员教师“共同备课——同课异构——集中观摩——评价诊断——一课三上”的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组织课题组教师外出参与学区教研活动,开阔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四月份参与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县功镇小学数学学科专题调研活动”。
6、四月份课题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数学薄弱学科精准诊断”研讨活动,结合课题项目,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下手,对教师对课标的把握和理解、对教材的定位和处理、对教法的选定和驾驭、对学情的认知和分析、对课堂的操作和掌控进行了细致调研;对学生的学习价值、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调研报告,为学校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强化后期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三、我们的收获
(一)教师要充分把握课程标准,熟练理解教科书。在教育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生活情景、渗透学法、关注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归纳、推断等学生的实践探究过程。在新课标下,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才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寻找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才会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乐学
合理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熟练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合理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
2、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要有目的培养学生从不会看书到会看书,从不会操作到会操作,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不会说到会说„„这一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完成。所以教师应该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在熟练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力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做到: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
3、关注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课程改革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所以教师应该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在熟练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即使探究的成果十分幼稚,甚至未获成功,只要经历独立研究,对探究的态度和方法、乐趣和艰辛有所感悟、体验,就会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会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教师在驾驭课堂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发展思维、开放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共同探究,把封闭型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型。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模式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因而,教师不再是传递、训导、教育,而是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多是在积极发言中,共同探究中开展的活动。
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在熟练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作出解释、阐述。
2、开放课堂,营造探究学习的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应该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在熟练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自觉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3、开放思维,找到探索知识的来源
操作是思维的起点,认知的来源,也是认识事物的开端。学生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是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形成鲜明的表象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在熟练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
四、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之处,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实验顺利进行。
(1)严格要求,勇压担子。要求青年教师把压力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培训,促进群体。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多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并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爱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学校课题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改革之一,在实验中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县功镇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二〇一六年四月三十日
2.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 篇二
师1:关于这道题的学习, 学生对表格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搞不太清楚, 不能够寻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2:在引导学生学习表格问题时, 我都是让学生找一找已知什么, 要求什么, 然后再想一想,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规定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程序后, 学生的错误率比较低。
听到这样的话, 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这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把三个不同的问题放在同一个表格里学习, 但是这是学生第三次接触表格问题。如果在前面表格问题的学习中没有让学生经历表格的形成过程, 并理解表格问题的结构, 那么, 学生对于表格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出现混淆也就属于正常现象了。在教学过程中, 仅仅让学生按规定的程序先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 然后再从已有的经验中寻找合适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学生只是经历了逐个解决表格问题的过程, 并没有获得灵活转换表格中的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生成新问题的经验。在认识表格的初步阶段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 才能够充分发挥表格问题的价值呢?对苏教版教科书刚开始的三个表格问题: 一年级上册第94页第4题 (如表2) 、第103页第9题 (如表4) 以及一年级下册第7页第4题 (如表1) , 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与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经历问题压缩过程, 积累整合信息的经验
在低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 都是先接触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 然后再学习表格问题。如果在表格问题学习的初始阶段, 仅仅直接出示表格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 学生容易将图文结合的问题、表格问题以及后续要学习的纯文字描述的问题进行人为割裂, 不能够很好地体会到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也不能够很好地把三者进行转换。在表格问题学习的初始阶段, 应该基于原有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经历表格问题是对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进行压缩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体会到表格问题是一类高度相关问题的抽象与概括, 在后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也能够主动提取原有解决问题的经验来解决表格问题。在学生第一次学习表格问题时 (如表2) , 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根据每道题里前面两个信息提出问题, 然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成下面的问题。
1.大班有8架, 小班有5架, 两个班共有多少架?
2.大班有7辆, 小班有7辆,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辆?
3.大班有7只, 小班有4只,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只?
师:读完这三道题, 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第一题画了三次飞机, 第二题画了三次拖拉机, 第三题画了三次轮船。
师:真会思考, 发现了问题里相同的地方, 这些问题能不能说得更加简单一些呢?
生:可以直接说大班8架, 小班5架, 一共多少架?
(教师根据孩子的发言板书:大班8架小班5架一共多少架?)
生:这里的“一共多少架”可以学着前面的样子, 变成“一共 ( ) 架”。
师:真会学习, 把前面的经验用到这里来了。想一想: 仅仅这样整理, 其他人能知道这里的8架和5架是什么吗?
生:肯定不知道, 我们可以在最前面画一架飞架。
师:真爱思考, 这样写出来就变得更清楚更简单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完成板书:
师:第2题和第3题你们也能像这样整理吗?
(学生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完成板书)
大班8架 小班5架 一共 ( ) 架
大班7台 小班7台 一共 ( ) 台
大班7只 小班4只 一共 ( ) 只
师:真会动脑, 通过把问题里相同的信息放到最前面, 这样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了。再看看这些问题, 你们还能够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吗?
生:每一竖排都有“大班”、“小班”和“一共”。刚才我们把相同的信息放到每一排最前面了, 现在我们可以把相同的信息放到每一竖排的最上面。
师:真会思考, 数学家们就是这样想的!根据你的思路, 把问题整理一下, 然后再画上线, 最后就变成了这样一个表格 (如表3) 。
师:刚才这张表格, 我们是把三个问题横着排成一排的, 除了横着排, 还可以怎样排?
生:还可以竖着排, 也就是表格转一下。
(老师演示了把问题竖着排的过程, 并生出图2的表格)
师:表格虽然转了一下, 但是什么没有变化?
生:虽然转了一下, 一个是横着排的, 一个是竖着排的, 但是每一道题里的已知信息和问题都没有变化。
通过呈现三道完整的实际问题, 学生发现了每个问题里相同的地方。通过“能不能变得更加简单”的追问, 学生首先对同一问题里相同的信息进行了合并, 对整个问题进行了初步压缩。在整理完三个问题后, 通过再次追问“能不能变得更加简单”, 又很快发现了不同问题之间的相同之处, 对问题再次进行整合, 最后形成了数学书上的表格问题。通过对具有相同信息问题的整合, 学生经历了表格的形成过程, 一方面能够结合表格的形成过程去读懂表格里的问题, 并且自主调动头脑里原有的数量关系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积累了对一个问题的压缩以及对几个问题整合的经验。
二、经历表格展开与压缩过程, 建构基本数量关系
学生经历了问题压缩, 体会到表格问题是对几个问题的高度整合之后, 还要让学生对表格进行展开和压缩, 让学生在展开和压缩表格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表格里面如果问题处于相同的位置, 那么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同, 并且让学生学会基于解决问题的思路, 提炼出基本数量关系。在学生第二次学习安排表格问题时 (如表4) , 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从表格里读出三个问题, 然后解决这样的问题, 并交流。
师:如果把表格向后再拉长, 添加一些格子, 你能够向里面填一些问题吗?
生:原有排球8个, 借出了7个, 剩多少个?
生:原有作业本14本, 借出了4本, 还剩多少本?
师:继续向后说, 能够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可以说许许多多的问题。
师: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告诉我们原有的数量和借出的数量, 求还剩多少的问题, 只不过上面的物品不同, 有的是毽子, 有的是足球, 有的是跳绳……
生:后面许许多多的问题其实都和第一个毽子的问题是相同的, 都是用原有的减去借出的等于还剩的。
师: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 从不同的问题中发现了相同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 向后可以把表格拉得很长很长 (如表5) , 补充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 我们只要找到了第一题问题的思路 (如表6) , 那么后面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上述学习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基于原有的表格问题生成更多的与之相关的问题, 学生在展开表格的过程中, 丰富了对“原来”、“借出”与“还剩”这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认识。再通过对表格的适时压缩, 让学生理解虽然问题情境不同, 但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同, 并基于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经历了从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出基本数量关系的过程, 获得了去除问题情境、把握问题里数量关系的经验, 培养了抽象思维能力。
三、经历表格变化过程, 获得问题转换的经验
表格问题的学习, 不仅有利于学生从表格中抽象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更有利于学生从中把握同一类型数量关系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表格问题的初始阶段, 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解决表格问题, 还要学会把问题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灵活转换生成新的问题。在第三次学习表格问题的过程中 (如表1) , 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二列表格, 从图中读出已知信息和问题, 想一想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然后再组织交流。
师:想一想, 表格里的括号除了可以在“一共”的位置, 还可以在什么位置?这个时候就需要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能够编出问题吗?
生:括号在男生的位置, 就需要知道一共的人数和女生的人数。可以编一共有13人, 女生有8人, 男生有多少人?
生:括号在女生的位置, 就需要知道一共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可以编出一共有16人, 男生有7人, 女生有多少人?
(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相应的表格)
师:刚才我们把已知的一个信息换成问题, 把要解决的问题换成已经知道的信息, 这样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了。现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 然后交流思路)
生:第一个问题是用男生的人数加上女生的人数等于一共的人数, 第二个问题是用一共的人数减去男生的人数等于女生的人数, 第三个问题是用一共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等于男生的人数。
师:这里都是关于男生、女生和总数的问题, 不过, 由于我们交换了原来问题里面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原来会有一定的差别。
通过让学生变换问题在表格里的位置, 把第一个问题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转换生成新的问题。由于学生经历了在同一表格中生成不同问题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再用一成不变的思路去思考, 而是主动从原有经验中寻找与问题相匹配的数量关系。生成新问题的过程, 也让学生获得了转换题目里的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来提出数学问题的经验, 加深了对不同数量关系之间联系的认识, 为灵活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 大学精神 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学生行为规律、群体特征与维护稳定工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3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5-01
高校学生课外理论学习社团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这些年来,参与面越来越广。特别是最近几年,党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和团中央实施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更是激发了大学生参加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热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成为大学理论型红色社团思想活动开展的理论基石。
一、规范管理,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开拓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活动方式
切实加强自身主要成员的党性修养,提高理论业务水平。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要健康、稳步地发展,取决定性的作用的是理论成员的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积极努力创新社团活动方式,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创新活动需要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抱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其关键在于摆脱原有的习惯上的思维束搏,开拓出新的理论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思想理论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求社团成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要秉承“有追求、有特色、有坚守”的科学精神,充分利用整合资源发展理论学习的创新实践,通过“请进来”邀请知名学者、两课教师、关工委教师开展报告会、学习会,“两课”教师与关工委退休教师深入理论型社团,把在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活动中与青年学生的学习互动,作为了第一课堂的重要延伸,为学生会员们设立专题,开设讲座。在重要的形势政策学习时期,为学生解读形势、分析政策,并提出思考和研究方向。同时加强理论学习社团实行“走出去”的方针,走进社区、农村、部队、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强自身中国国情认识,认识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思想引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构造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活动阵地
为了进一步拓展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承载社团内涵的载体,增强群团组织对于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指导和服务能力,要切实加强对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投入,积极发展通过网络、电台、党团活动室等作为加强和指导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有形载体。同时,要通过丰富学习资源、邀请校内外资深专家指导、举办鲜明主题实践活动,使得理论型红色社团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理论、研究思想、实践理论、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实现了“两课”教师和学生成员的学习互动、社会名家和青年学生的交流互动、网上网下的讨论互动。进一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网络在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中的信息交互作用。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成员“隐身”于网络中,实现了网上网下的互动交流,并对同学的思想进行了“隐蔽式”引导。这一理论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同学所接受与认可。
三、努力探索,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健全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学习机制
实践是理论的升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动力、激励机制,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动、指导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一定要走出去,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要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认真到基层接触工人、农民、解放军等,虚心向他们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进一步体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四、积极引导,以明道济世的社会关怀精神加强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监管扶持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是大学育人的重要使命,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要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才能深入了解理论内涵。把社团活动更有效地开展下去,积极利用“三下乡”、“四进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与社会接轨,建立建设有实践育人功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把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与自身成才相结合,使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理想信念、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途径。支持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成员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下企业、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应用能力,深化思想认识。社会实践中,祖国灿烂的历史文明、优良的革命传统、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成为现实的教育资源,从而社团成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自我与人民、民族、国家、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作为活跃校园氛围、发展校园文化、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因其民众性、创新性、多样性、活跃性等特点,一直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理论型研究红色社团的成员灵魂上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充实,坚定了理想,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自身发展的规划。
参考文献:
[1]何海兵.“红色社团”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3,(4).
[2]俞进伟.高校红色社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
[3]黎斌,刘海峰,岳云飞.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2,2.
作者简介:
赵志强(1979-),男,研究生,吉林省东北电力大学团委组织部部长,研究方向:高校共青团建设。
4.对甘肃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篇四
2009-11-26
甘肃发展的关键和定位
1.甘肃发展有“五大关键”
水。由于雨水的缺少和其他原因,生态问题是制约甘肃发展的最大问题,也是催生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因为,甘肃在全国来讲,其生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也非常突出。因此,甘肃发展需要“反弹琵琶”,高举生态旗,大走生态路,实施生态国家战略,为国家生态保护和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战略。战略很重要,战略是全局的事、长远的事、持久的事。甘肃发展要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定位,坚持可持续和有特色的发展战略。因此,准确定位、明确战略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产业。甘肃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主要是产品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甘肃经济规模小、市场份额低,主要是地方工业和非公经济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甘肃没有完全形成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一批的著名品牌。因此,加快发展产业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区域。甘肃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市场经济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地区经济发展缺少力度也影响发展速度慢,地区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区域经济活力不足,区域经济规模没有形成。因此,发展特色区域经济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开放。甘肃一度是历史上开放的大通道,也是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多民族文化的大交融地区,也是中西文化大交融地区;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区,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区。由于时代的变迁,甘肃地区变得封闭了;由于传统观念的深厚,甘肃人变得保守了。开放不够发展不快,不开放就不能大发展。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开放就成为甘肃发展的必然。
2.甘肃发展要明确定位、突显特色
甘肃加快发展要充分发挥甘肃战略位置(西部交通枢纽、全国生态屏障、重要战略要地、西部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立足资源能源的优势,突显后发地区的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立省、工业强省、文化兴省、能源富省、区域增省、开放促省、人才带省的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把甘肃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区和新型能源基地、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丝路文化传播基地、西部开放和交通枢纽基地。
甘肃发展需要突出“七大战略”
1.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着力打造祁连山、河西走廊、陇东陇中黄土高原、黄河上游甘肃段、长江流域甘肃片、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的生态治理等“甘肃八大生态治理区域项目”,继续做好节水、引水和育水“三大水文章”,坚持生态移民、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种草种树“四大生态工程”,强力抓好城乡改灶、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两环保举措”。
2.实施产业强省战略。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九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即:石化工业,重点加强兰州、玉门、陇东石油化工基地建设。有色冶金业,重点加强金昌镍都、张掖钨都、白银铜城、陇西铝加工基地建设。新型能源业,重点建设风电、火电、水电、核电和太阳能、生物能利用,打造河西走廊和陇东“双能源走廊”。装备制造业,重点加快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的发展,把兰州雁滩建成航空航天研发基地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食品、酿造业的发展,把甘肃建成特色优势农副产品长廊。生物医药业,重点加强兰州生物医药基地、定西中药材基地建设。物流服务业,重点加强兰州交通枢纽、金融中心和陇西药材之都建设,建设中国西部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敦煌艺术之都、兰州黄河之都、天水羲皇人文之都,推进陇西全球李氏文化中心建设。交通基础业,重点加强高速公路到市、高速公路到县、硬化道路到村的公路建设,以兰渝、兰新、兰西、兰包为主体的铁路建设,以兰州为中心、辐射河西、陇东、陇南、甘南等地的航空建设,建设兰州黄河新交通和观光旅游风情线。
3.实施文化兴省战略。以打造敦煌艺术之都、兰州黄河之都、天水羲皇之都和陇西李氏文化中心为重点,高扬文化旗,大打敦煌牌、黄河牌、羲皇牌和李氏文化牌。
4.实施能源富省战略。以建设风电、火电、水电、核电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能为重点,把开发能源和能源替代结合起来,把节约能源和利用能源结合起来,重点建设河西走廊和陇东两大能源走廊。
5.实施区域增省战略。甘肃发展需要重点建设“十一大重点生态经济区”。
适应西部大开放战略,结合甘肃实际,甘肃区域发展宜走以点带面、以线串点的区域发展路子,实施以丝绸之路为轴线、以大中城市为重点、以县域经济为依托、以生态能源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区域增省战略。重点建构十一大生态经济区,即:兰州中国西部黄河上游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区、白银资源转型城市生态经济区、酒—嘉新型能源生态经济区、张掖黑河湿地生态经济区、金昌镍都有色工业基地生态经济区、武威沙产业生态经济区、天水—陇南陇东南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区、平—庆陇东黄土高原新能源生态经济区、甘南藏族黄河上游草原湿地生态经济区、临夏回族黄河湿地和黄河三峡生态经济区、定西陇中贫瘠地区生态修复和脱贫致富示范生态经济区。
6.实施开放促省战略。甘肃在历史上是开放的地区,丝绸之路名扬天下,甘肃张掖在隋朝举行过万国博览会。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西部开放步伐,探讨西部开放新路,具有新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深远意义。因此,西部的对外开放要向西走,要着力西域和西方的发展。复兴丝路文明,振兴甘肃经济,建设张掖中国西部开放实验区,就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
7.实施人才带省战略。人是事业的根本,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甘肃发展的根本是要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重点是:培养人、用好人、激励人。人才战略的目的是: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人才战略的策略是:全员动员,社会参与,论功行赏,公平竞争。
甘肃发展的保障体系
甘肃在历史上发展辉煌,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发展翻天覆地,变化很大。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甘肃发展基础薄弱,甘肃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在拉大。因此,加快甘肃发展,需要建立起比较健全的保障体系,以充分发挥甘肃的优势。
1.上升国家项目,实施国家战略。甘肃在历史上都是为国家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生态、军事等战略地位和作用,甘肃的发展具有全局的意义,国家也一直从战略上考虑和安排甘肃的发展。因此,要加快甘肃发展,必须把甘肃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形成国家发展体系。
2.坚持领导挂帅,实施项目负责。甘肃的发展能不能搞好,甘肃的发展能不能真正搞上去,甘肃的发展能不能做出全国一流,根本还在甘肃人。在实施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甘肃要切实加强领导,动员人民,不断提高领导力、凝聚力、创造力,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坚持创出一批品牌,坚持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因此,需要坚持领导挂帅,实施项目负责。省市县乡各级领导都要亲自挂帅,组成抓项目团队,坚持分级负责,坚持分项目负责,坚持决策、执行、监督分工协调,坚持奖惩适当、论功奖赏。
5.对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篇五
发布时间:2009-6-18信息来源:
内容摘要:浙江中小企业应全面落实《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制定科学的战略,明确发展定位,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挥对全国中小企业的引领作用。
浙江省是我国中小企业最集中的省份,中小企业面广量大是一大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以宁波地区为主体的服装加工业,以海宁地区为中心的皮件加工业,以绍兴地区为中心的轻纺加工业,以温州台州地区为中心的制鞋、文具、眼镜、箱包加工业,以永康地区为中心的小五金加工业,以杭州、嘉兴、湖州地区为主体的丝绸加工业和家用电器生产等行业。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并于2006年11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国家实行的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小企业应当通过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浙江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现状
所谓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与该方向相一致的市场和资源分配的整体方案,是企业确定长远发展目标及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几乎都是在“无战略”指导下诞生成长起来的,其经营者战略意识非常淡薄,正如联想总裁柳传志先生所讲“中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最缺乏的是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因为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其实浙江中小企业创业之初也是有战略的,是一种跟着市场走的“跟随战略”,是一种无意识的战略,这在事实上也是一种战略。然而经过若干年的企业发展,企业内外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陶醉于已取得的业绩而对外部的变化反应迟缓,处于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表现为决策短视,甚至杀鸡取卵,进而带来资源配置、投资决策、经营目标、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储备和培训等诸多方面与客观要求和企业发展发生严重错位,这都是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所导致的。目前浙江中小企业在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战略管理的深刻认识,企业行为短期化严重
浙江中小企业的诞生往往是因为发现了市场机会,在短时间内创办起来的。正是由于这种偶然性和突发性,使很多中小企业在创办伊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没有实施战略管理,在发展方面尤其注重“市场”,一切均以市场为导向。虽然体现出高度灵活的市场反应力,但由于只看到眼前利益,考虑不到未来的发展变化及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造成企业在创业以及经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仍跟在其他企业的后面,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处于利润最薄的下层。
(2)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
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冲击,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求企业战略要有前瞻性,把握变化的基本趋势,特别是要对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态势要有足够的了解,创新发展思路,走出买方市场下低水平竞争的传统发展模式;二是要求企业战略要有灵活性,针对外部环境的突发变化,及时调整发展计划。也就是企业的战
略要兼顾前瞻性和灵活性,提高科学性。但浙江中小企业根植于“特殊的浙商文化”造就了其战略方面鲜明的特点,即制定出的战略前瞻性不够,实施时灵活性有余,企业经营者“集大权于一身”,企业员工“打工者”的心态更加剧了这一点,表现为企业战略调整频繁,反过来又影响了企业对制定和实施战略的重视程度。
(3)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确立正确的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培育形成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行为规范,优化企业形象,凝聚激励企业员工,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浙江中小企业由于受区域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出“市场化”和“民营化”的本质特征,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导致对文化建设的淡漠,其发展战略往往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部分经济发展地区被戏称为“经济的巨人,文化的沙漠”就是典型的例证。
2.浙江中小企业战略发展定位
当前,面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浙江中小企业自身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先天性缺陷也充分暴露。所以中小企业要充分分析自己发展的内部环境,从当前生存发展和未来发展提高的结合点上,理顺关系,准确地确定企业在新的经济秩序中的发展定位,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发展战略要么定位在低成本,要么定位在差异性。如果在两者之间飘移不定,就没有优势。浙江中小企业要在国内外大企业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善于发现机遇,在不同于大企业的战略定位之外另辟蹊径,穿插迂回,才能做强做优,得到可持续发展。
我国加入WTO已满五周年,各种过渡性措施将逐渐取消。面对全球化的经济,中小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认识自我,明确战略发展定位。中小企业一般不宜从事多角化经营,这是由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浙江中小企业是选择某一产品的整体,还是选择这一产业中的若干环节,都需要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主要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中小企业对自身的比较优势的重新认识过程,也是对企业战略发展定位的再认识过程。
3.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1)做市场细分的领先者
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把整体市场即全部客户和潜在客户划分为若干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客户群,从而选择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市场细分是破解产品趋同的有效武器,同时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定位也是向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方法。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许多空白的领域需要填补创造,有些领域大企业无暇顾及,有些领域大企业认为不值得开发,有些则是大企业没有发现的商机。这就为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更应快速在众多的细分市场中创造出强势品牌,从而长远立足于市场。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100届广交会上,同样是洗衣机生产厂商,海尔这一大型企业成交额位于家电成交额的前列,小企业浪木的战略是专业生产半自动洗衣机满足非洲市场的需要,同样是小企业的爱晨的战略则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更尽可能减少广告宣传费用等措施来降低成本,满足对产品即关注价格,又注意功能的细分市场的需要。广交会结束时,浪木、爱晨也赚得满载而归。
(2)做大企业的依附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弱肉强食的外部竞争关系变为企业内部协调合作关系,由“你死我活”的直接竞争变为“双赢”的协调竞争,从而出现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因此为了避免与大企业的正面竞争,中小企业可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纳入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内,成为大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一种比较优势。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依附大企业,配合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为其提供零件、部件、配件,或专门从事某种工艺的生产加工,其生产的量大于大企业某一工序的生产批量,就可以取得规模的相对优势,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样,中小企业依附于某一个大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某一特定产品生产和经营上,可以使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为中小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因此依附大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是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和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中小企业要主动进入国内外大企业的产业链或者采购系统,积极创造条件融入国内外大企业的协作配套体系中。
(3)做差异化战略的实施者
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在同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诸如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等方面区别于同类产品,通过独特性来满足差异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以此取得竞争优势。按照企业组织理论,产品差异化是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企业控制市场的程度就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的成功程度。因此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产品、服务的某一方面或全部不同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的差别优势,以谋求差别利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存在差异化现象,都可实施差异化战略,其中市场差异开发最为关键。差异可以存在于产品内部构成的原料、工艺、功能、形态、品种等各方面,也可以存在于产品外部的价格、营销等方面,甚至还可以存在于产品蕴含的文化理念上。浙江中小企业不仅要做到满足需求,还要做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不仅要出售产品,还要输出文化,输出理念,发挥在全国中小企业的领导作用。
(4)做区域性名牌的创建者
浙江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集群发展模式,即“单个小企业的企业组织和大量小企业集中的企业布局”,也就是就单个企业而言规模并不大,但大量相同或相类似产品的小企业集聚在同一地区,使该地区形成很大的行业规模,如诸暨的弹簧制造、苍南的徽章生产、嵊州的领带生产等,产生了集群效应,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竞争,有利于新企业的创办和中小企业集群的扩张,有利于在保持中小企业灵活性的同时弥补单个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取得大企业的规模效益,有利于形成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但目前集群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低廉的价格上,存在着企业产品老化和档次较低,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产品并不多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稳定性,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推行名牌战略。但对单个中小企业来说,自创名牌比较困难,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推广能力,而推行区域性名牌战略,建立统一标准,使用共同品牌则可以拓展集群企业的市场空间,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建立区域性名牌可以通过协会组织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行销品牌来创建,也可以通过组建地方集团来实现。集群内企业,尤其是协会组织的核心企业应成为区域性名牌的倡导者和创造者,地方政府也应成为区域性名牌的积极
推动者。
[作者简介:贺星岳(1966-),男,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与管理学。]
6.形成营销战略的领域 篇六
形成营销战略的领域
当4P策略的有效性发挥极致后,营销战略与营销战术开始分离.我们终于明白,营销的本质特征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有效地创造顾客.让我们从教科书的概念逻辑中跳出来,去看看当年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董事长神谷正太郎是如何思考并从事营销实践的.一,营销战略的思维
营销绝非灵机一动的事情,也决非简单用心理学的成果,搞搞策划就可以凑效的.营销需要战略上的筹划,外加艰苦卓绝的努力.神谷远是丰田汽车公司的销售常务董事,极力主张单独注册成立销售公司,原丰田公司专注于汽车生产制造,形成”产销”两个独立的体系.他非常清楚,在生产观念占据统治地位的丰田公司中,销售领域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无非就是降价促,搞搞活动而已,不可能有任何建树.1950年,丰田汽车濒临破产,被迫接受银团的建议,正式成立销售公司.神谷终于有机会施展才干,开始主导市场营销活动,引导整个公司的发展.销售公司成立之后,神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确产销关系,即”顾客第一,销售第二,生产第三”.换言之,销售不再是生产的推销者,而是市场的采购者,顾客的创造者,产销关系必须倒转过来,生产必须响应销售的要求.按照神谷的解释是,”有需要者,才有销售者;有销售者才有生产者”.营销,创新,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这是关键的一步,既明确”市场决定销售,销售决定生产”,使丰田的战略营销思维,得以形成并发挥作用.摆脱生产系统约束的神谷正太郎,依据美国汽车工业”工商一体化”的基本经验,形成可靠最初的营销战略思维,这就是依托销售工商以及银行的支持,整合外部经销商,结成”工商策略联盟”或”专卖体系”.同时,帮助各指定外部经销商组建门店网络,使之转变为网络经销商.神谷相信,随着每个经销商能力的提高,区域的市场占有率自然会提高;随着区域市场销售的增加,以及价格体系的维护,经销商的利益自然会增长,至少可以使其资本报酬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进而,产生利益上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加盟丰田体系.这将使丰田公司更有力量,向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段蚕食竞争对手,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级大企业.
7.对运动协调形成机制的思考 篇七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 还是高端科技中的机器人仿真, 均涉及到运动协调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对协调的形成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
1 皮亚杰双向结构理论
首先是皮亚杰的双向结构理论, 他认为个体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动作, 而不是起源于二者本身。而后他又把动作分为个别动作 (如:触、摸) 和由个别动作所组成的动作系统。但是动作系统并不是个别动作的简单相加, 而是加入了另外一种元素-协调。皮亚杰指出:“在单个动作和协调动作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一种突然的中断的区别, 而是逐渐演进的。”这就遵循我们哲学上所提到的质变量变规律, 即在日常生活, 随着对类似于推、触、摸等动作的不断掌握, 以及大脑的不断学习、尝试对个别动作的组合, 逐渐形成了比个别动作高一级的动作系统, 那么继续对动作系统的不断掌握和学习, 形成更高一级的动作系统, 长此以往不断循环, 形成越来越多丰富的动作系统, 其中协调在此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皮亚杰还认为认识的发展也是通过运动协调在主体间“内化———外化双向建构”完成的。如在体育动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动作协调组织在头脑中结晶、沉淀, 然后运用已经内化形成的映像通过形成新的运动协调形式把动作组织起来, 以新的动作形式表现出来。协调存在于对动作学习和形成新动作的全过程。因此协调反映了动作与动作学习者的心理互动关系。
皮亚杰对运动协调的研究从哲学层面揭示了论证了运动协调具有心理本源。许多学者认为皮亚杰的双向协调理论是对马克思的实践论和恩格斯的劳动论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但是也存在缺陷, 如皮亚杰忽视了社会环境对动作协调形成的影响。
2 伯恩斯坦的运动协调元控制理论
最早对人体运动协调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伯恩斯坦 (1932年) 。他对运动协调的定义为:“对运动器官冗余度掌握的过程, 换句话说, 就是将其转化成一个可控制的系统。”而具体的转化过程, 就是我们所提到的“Bernstein问题”。
伯恩斯坦认为, 人体运动是由以肌肉或关节的运动集合模式为基本单元的运动协调元组成, 不同协调元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运动结构, 运动器官是按功能组成这些协调元和运动结构的。人体运动的神经系统正式利用协调元和运动结构来减少控制参数, 将运动的冗余度问题转化为肌肉和骨骼能够揭示的简单指令, 在转化过程中运动系统利用了人体胜利生理结构上的协调规律和生理约束。
在伯恩斯坦的运动协调元控制理论基础上, 许多学者也对运动协调规律进行了研究, 并形成了多种人体运动协调形成的动作控制理论, 如Winter和Stark等人对上肢协调控制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探索。
关于运动协调元控制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将运动协调形成主要归结为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 主要从人体生理系统来阐述运动协调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 但是没有涉及人体的心理系统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3 施密特的图式理论
施密特的图式理论认为, 学习者为能够阐述与情景环境要求相适应的协调运动, 必须从记忆中提前适宜的这类动作的一般运动程序特征, 再附加特定的可变参数来成功完成该运动。这强调了大脑的决定性作用, 认为运动协调是一种开环方式, 大脑必须通过大量的情景练习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 并且把信息加以抽象化、概念化, 以形成长期记忆。图式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 揭示了人类心理获得在运动协调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涉及人体的心理系统。
4 自组织动态系统理论
Haken将自组织定义为“如果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自组织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来自系统内部, 使系统有目的的自组织起来, 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 从低序向高序的自主演化, 这种变化并不是持续的、线性的过程, 而是突然发生变化的。
自组织动态系统理论认为, 由自组织形成的运动协调必然会产生肌肉和关节的特定功能性组合, 协调结构可以是先天固有的或通过后天练习形成的。这主要强调了周围环境的重要性, 提出在肢体特征与环境限制性特征协调一致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特定的肌肉和关节的组合来完成的。比如篮球的投篮动作。
5 思考及建议
5.1 思考
以上研究是许多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运动协调来进行阐述的, 通常我们判定动作协调只是从外部动作的表现来判断, 虽然一些学者也注意到运动协调的心理属性, 但更多只是经验层面的认识。皮亚杰的双向结构理论是从哲学层面阐述了运动协调的心理属性, 认为协调存在于认识的全过程, 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认识论的进一步完善。但是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及生理系统的变化。伯恩斯坦的运动协调元控制理论认为运动协调是神经系统对肌肉骨骼支配的优化控制, 主要是从生理方面来解释运动协调的形成过程。而施密特的图式理论强, 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运动协调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的, 主要强调大脑的决定作用, 解释了人类高级心理活动在运动协调形成中的作用, 主要涉及人体的心理系统, 忽视了人体生理系统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自组织动态系统理论是以非线性观点来解释“自组织”过程的, 并以非线性微分方程式数值的变化来说明运动协调方式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主要从人体与外部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来研究运动协调。
上述研究表明运动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其形成过程受到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系统及生理系统方面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通过三个方面结合来阐述运动协调问题, 但是至今没有出现一种新的混合理论。
5.2 建议
综上所述, 在一些教学训练中, 涉及到运动协调问题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以及生理系统的变化, 例如在教授一些新动作的时候, 刚开始教师或者教练要反复的做示范动作或者播放一些视频, 给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社会环境, 在教授完以后一定让学生充分理解动作, 并且在学生动作正确的时候给予一些表扬和鼓励, 另外要督促学生经常性的训练, 以使动作达到自动化。
摘要:对各个运动协调经典理论的阐述、分析以及归纳, 吸取精华部分, 总结不足之处。
关键词:运动协调,机制,思考
参考文献
[1]邹煜, 严波涛.运动协调层次及属性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
[2]高革新.运动协调的属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8, (2) .
[3]严波涛.动作协调能力属性及相关定义的理论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16 (3) :31-34.
[4]许崇高.动作协调能力结构、层次与分类模式研究——兼论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非线性动力观[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16 (4) :35-38.
[5]邹煜, 高原.对运动协调两侧性迁移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 .
8.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山楂;高脂血症模型;动脉粥样硬化
西药降血脂药有一定副作用,其他具有降脂作用的传统中药口感差,人们难以长期坚持服用,而山楂是一种天然的食物,口感较好,易于长期坚持服用,是很好的药食两用物质,在临床和生活中多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而有关山楂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基础研究较少。
一、实验材料
(1) 动物 50只。
(2)药物及主要试剂 生山楂购自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ox-LDL、ET-1和
LOX-1试剂盒购自天津楠梓商贸有限公司。
二、实验方法
(1)山楂水煎液的制备。将60g生山楂放入煲内,浸泡半小时,用猛火煎至沸腾2-5min后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使之浓缩滤渣倒入杯内。药物煎熬2次,将两次煎熬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60g生山楂煎液最终浓缩成200ml水提液,每毫升含生药0.3g(高剂量组),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制作每毫升含生药0.15g(中剂量组)和每毫升含生药0.15g(低剂量组)的山楂水煎液。
(2)观察指标及方法。血清指标:于实验末,各组动物禁食(自由饮水)12 h,次日清晨取血5 ml, 30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于全自动生化仪上测血清TC、TG、LDL-C、HDL-C的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按试剂盒说明书测血清NO的水平;按试剂盒说明用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和ET-1的水平。
三、实验结果
对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各组大鼠饮水正常,外观无明显变化,较整洁,活动正常,给药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组间无明显差异。
四、讨论
在长期高脂状态下,增高的脂蛋白尤其是ox-LDL具有高度细胞毒性,易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ox-LDL是早期内皮损伤、单核细胞黏附、泡沫细胞形成和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OX-1是ox-LDL的特异性受体,主要在血管内皮表达,其一方面介导血管内皮摄取并降解ox-LDL,抑制LOX-1的表达,从而阻止ox-LDL和LOX-1的特异性结合。
研究表明[3-4],ox-LDL和ET-1在内皮损伤及AS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一方面ox-LDL可促内皮细胞产生ET-1,增加单核细胞对内皮的黏附作用,启动AS发生,另一方面ET-1能促进内皮细胞LOX-1介导ox-LDL的摄取。NO是内皮细胞分泌的扩血管因子,能调节血管舒缩状态,调节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和增殖,防止炎症细胞浸润和有害物质进入。实验结果表明山楂水煎液可明显降低血清ET-1,提高NO的水平,改善NO/ET-1失衡,改善内皮细胞功能。
综上所述,高脂状态下,ox-LDL具有高度细胞毒性,ox-LDL主要通过 LOX-1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诱导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加重血管炎症反应,山楂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降低ox-LDL水平、抑制LOX-1的表达及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阻止ox-LDL和LOX-1的特异性结合,逆转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是AS一个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Paulson KE, Zhu SN, Chen M, eta1. Resident Intimal Dendritic Cells Accumulate Lipid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itiation of Atherosclerosis[J]. Circ Res, 2010, 106(2):383~390.
[2] 陆在英,钟南山.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8.
[3] 朱慧莲,唐志红,刘静,等.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LOX-1[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26(6):612.
9.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 篇九
范式(paradigm)一词源于希腊文。范式是指组织成员所共有的关于组织自身、组织环境、组织中劳动和工作着的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组织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组织核心人物及多数人所拥有的正统的东西。
过去的2005年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快速增长的一年。仅一个海南省,去年签约的旅游地产投资项目就高达256亿元人民币,海南旅游地产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已占到40%。国外旅游地产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年均收入超过3500美元,人们就会把三分之一的金钱和时间放在休闲上,就会爆发旅游地产的市场需求。而中国目前达到这个标准的超过了两个亿。目前,我国已涉足或正在涉足该领域的中、大型企业有近210家。旅游地产在房地产业面对中国经济进入宏观调控时期的忐忑不安的投资心理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房地产投资热点。基于中国城市地产资源的有限性、国家不断展开国土整治,对城市有限土地进行功能划分、定位以及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和2006年全面取消外资旅游行业、资金进入中国的限制,旅游休闲产业的需求会更大,发展会更迅速。
其实,所谓旅游地产,换句话讲就是把房地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有机的整合,战略重组、资源重组、空间重组、时间重组并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居生活方式和购买消费形式。
旅游地产包含四类,第一类是旅游景点地产,第二类是旅游商务地产,第三类是旅游度假地产,第四类是旅游住宅地产。经开发商不断地开发实践,我国旅游房地产现已形成以下几种比较成型的开发模式: 一是以提供第一居所为主要目的的景区住宅开发;二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度假房地产开发;三是以旅游接待为目的的自营式酒(饭)店;四是与旅游相关的写字楼;五是以大盘形式出现的综合性旅游房地产开发。
旅游地产对社会的贡献,超过于单纯的旅游或地产行业。它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变化是随着时间递增的,它所涉及的人才行业种类多,解决的社会就业多,带动产业多,创造的税收多,风险相对较小。
旅游地产的特色不在于它将什么产业和产品进行复合,而在于它对整个消费市场地精确分析和把握,对涉及到房地产开发的相关资源地高度取舍,对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地积极营造和倡导。
然而,旅游地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本身就涵盖了很广泛层面上的内容。因此,房地产开发本身就具备了复合的先天因素。现在房地产领域,旅游地产开发模式和发展趋势已得到广泛肯定,并逐渐成为一个方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旅游地产开发至今没有太固定的模式,能够做旅游产业的企业,市场活力肯定比功能性企业要强得多,因为旅游地产的价值远远大于普通的功能性住宅。但实际操作的难度和时机的把握,都是影响旅游地产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在旅游地产领域,产品的设计,利润的挖掘是浅层面的,对于内涵的发掘,战略的把握却是非常关键。这才是要真正操作好旅游地产,必须研究好的重要环节。作为旅游地产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已经不再只是停留在某个项目地经营上,而是充分考虑整合政府资源,整合已有的土地储备资源,参与城市的运营、规划、开发全过程,这才是对旅游地产精髓的充分理解和进一步发扬。
要知道当转型是行业性的时候,就意味着行业的主导逻辑要变了。所谓行业主导逻辑,指的是行业内大多数同行所认同和遵从的一种盈利方式的变化,以及支撑这背后的环境变化、发展趋势、资源整合、投资方式等诸多问题的解决。然而,与正常产业链相比,其中目前最为推崇的旅游地产行业的产业链前端就是凭空多出了若干环节,而且在行业利润分配上,几乎是靠近最前端和最边缘的,旅游地产本身也是行业内最为认同和遵从的盈利方式之一,它有着超强的主导市场权力和抗风险能力。
谁都知道,没有生产就没有终端的消费,也就没有最终客户的资金进入行业让行业“落地”,从而完成完整的商业与资金循环,无以为继,只能崩溃。而我们在趋同环境下谋求发展和打破瓶颈格局的方法通常只有两种,一是通过更多的努力和创新,让企业在运营层面的资源和能力积累超越竞争对手,而表现出更高的专业能力,这是企业自然而然会采取的方式;另一个方法则是开拓更高的层次——企业战略,通过战略的创新,创造一个企业在整体上的独特性。也就是我们
常讲的“你要么做的很专业,要么你做的很边缘”,这是保持企业旺盛发展的“常青之树”。
目前,我们面对中国房地产业的行业背景和国家的宏观政策,不是一个单一的融资渠道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一种经营模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无论大小,大多都扮演着一个多面手的角色。因此,当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到今年底,按WTO规定对外资的管制全部解除了以后,赢利模式将会有非常大的变化。中国房地产企业能否在这个赢利模式变化的过程当中走到最前面,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种变化?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长远发展目标,有没有战略的眼光,有没有衔接国际市场的能力。某一个项目做好只是阶段性的事情,真正有决定权的是专项基金,专业的投资公司,专业的管理公司以及专门的房地产从业机构。至于模式的变化则主要是企业战略性的事情,这当然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笔者认为,未来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定位应该是“集成商”的概念,并充当两种角色:一个是房地产风险投资管理商;另一个就是房地产服务商。二者相互独立,互相补充。前者完成资金筹措,包括和海外基金的合作;后者则是对整个板块项目和外包项目提供专业化的模块和专业化资源平台或整体化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企业专业化的转变,从而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经营范围,并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除此之外,考虑到房地产业发展受政策影响波动很大,对资源有着不可逆转的依赖性等因素,因此,我们应以实现全球市场化为目标,对企业资源结构和组织架构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与调整。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将是一个非常严酷的“优胜劣汰”过程,这种竞争的实质不仅是一种信念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种理念与文化、思维与胆识的比试,最终将是由少数几家或几十家发展商独占整个市场并分享市场带来的利益。
然而,综观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轨迹,尤其是通过对国内房地产发展商经营实践的考察可以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很大部分的发展商从大到企业的发展经营策略、决策机制与管理理念,小到单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及营销管理等,均不同程度地步入了诸多“问题误区”,比如:太注重形式而轻视实效。对于制
订企业发展战略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要么是不予理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要么更多的是立足于应付,做一篇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既无适用性与权威性,更无前瞻性与科学性。这样的企业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无序的,其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现实中许多发展商的大起大落无不说明了这一问题。其次习惯拘泥于常规,用传统的眼光看问题。许多发展商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表现得比较麻木,喜好多常规、少研发。不懂由于知识经济,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冲击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客户群体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产业已经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发展商对于社会经济与行业发展形态的研究以及自身业务的再开发再创新不仅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等诸多问题。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很快转变观念,重视对新经济形态下房地产业以及企业创新战略的研究,及时调整自身的产业定位,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再者就是开发战略中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不少发展商过多地迷恋于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忽视了整体“一盘棋”,“战略先导,资源共享、全局协调、共同发展”的问题。关注的只是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和影响。
在当今,具备良好企业诚信、资金实力、专业团队、储备用地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旅游休闲地产是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但我们应该清楚看到,要把它办成一个产业却不是某个区域单独就可以完成的。因为旅游地产本身具有销售思路逆向而行,销售网络撒向区域外的特点。它的发展应以优惠的政策为依托,精致的策划为基础,优良的设计为品质,专业化的管理为后盾。一定是立足本地市场,放眼外地市场甚至国际市场,从而打破区域约束,让区域外需求为区域内资源的流动注入活力才能成功的。伴随着国内区域型、超大型地产板块不断重组,不断扩张;土地储备力度不断加大,未来发展对新项目、新模式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是什么企业都能顺利步入该领域的。现在有不少企业在没有作好充分的思想转型准备,组织机构准备、人力资源准备、战略决策准备和土地资源准备、资金运作准备的同时,就盲目乐观开发起旅游地产,为此,我们从这些年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中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开发企业败得多,胜的少,几乎都不成功,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没有讲战略,没有真正领会旅游地产精髓或一字半解;没有一整套完整、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案和开发计划;没有一整套实现全球市场化为目标可操纵性的开发战略和专业管理团队,使原本十分脆弱的资源、信息、市场和空间,不能有效的整合运用,资源相互排斥、项目盲目发展,观点各持己见等因素造成的。旅游地产战略发展范式最重要的一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跳跃式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其跳跃式发展:主要指阶段上的超越性,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完常规发展历程,在时间意义上跳跃式的发展;而非均衡发展:是指采取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状态,使旅游地产开发在不同的地区地位、作用、特点各不同,差异化明显,并能有效的实施战略重组、资源重组、空间重组和时间重组。因此,中国房地产企业必须总结经验,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和已掌握的多边国际顶端从事专业旅游地产开发、服务、管理、运营商关系和经验,真正从理论上、思想上、组织行为上做好开发旅游地产各项准备,并站在区域性开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旅游地产“开发获利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担负着一种的社会责任”思想精髓。要有“心若止水”的心态;稳健和谐的思路;远见卓识的胆略和良好的资金运作、资源整合、战略重组、资本运作、投资管理、风险防范能力,你才能充满自信的步入这一领域。就开发模式而言,无论中国企业采用何种模式,旅游房地产开发都应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在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资源加以利用,寻求旅游与房地产的良性互动,走健康、理性的旅游房地产开发之路。
结语
当旅游地产战略规划思想占主流时,其战略就是规划你的未来。
当旅游地产产业组织论(强调战略必须与环境相联系,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上来寻找竞争优势)占主流时,其战略就是讨论如何定位于有吸引力的行业并通过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来赢得竞争优势。
当旅游地产资源基础论(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流行时,其战略就变成挖掘和培养公司有价值的、无法仿制的、又难以替代的资源。
中国旅游地产战略的范式还在演进,因为新的理论与实践环境因素还在不断涌现和变化,企业盈利模式的实践还在不断的进行。总有一天,一个新的旅游地产战略范式又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10.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 篇十
1)视觉看不见物体,因为物体所在的位置与大脑中视觉发生的位置之间,有一段空间距离。视觉看见的是物体的信息,是信息从物体的位置传递到视觉发生的位置。
2)“看见”是视觉系统发生作用最终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结果。要发生“看见”,物体的信息必须传递到大脑皮层特定的视觉发生区。任何传递不到位的信息,视觉都是无法“看见”的。
3)正常状态下,什么样的信息传递到皮层视区,视觉就能“看见”什么样的信息。视觉能看见的是外界环境中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亮暗、动静、远近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从物体开始向眼传递,并最终传递到皮层视区的。
4)视觉信息不是皮层视区自产的,而是从物体那里传递来的;那么物体那里以及传递过程中,就应该存在这些信息。
5)大小、形状、颜色、动静是物体本身的信息,亮暗是自然光作用于物体形成的信息,远近是信息传递中形成的信息。
6)从物体到皮层视区,信息传递由两种不同的载体,光信号与电信号分段完成。
光电信号同属电磁波,信息在信号中是以物理性质的方式存在的:光电的强度(亮暗)、衰减(远近)、频率(颜色)、相位(形状)等。
因此,视觉要看见物体信息,物体信息必须传递到皮层视区。(之二)视觉“看见”信息最简单的方式
1)视觉要“看见”信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皮层视区将接收到的信息,由大脑皮层视区自身的生理活动“再现出来”,即搞出一个“原来信息的复制品”。至于这个“复制品”能再现原来的信息到什么程度,是由皮层视区的功能决定的。
2)这个信息“复制品”,不可能是以图像方式的显示,它应该是神经电信号在大脑皮层中的电磁振荡。
最具创新力的品牌设计机构 3)电磁波信号的振荡,是在大脑皮层中发生的,是大脑功能的正常活动,因此视觉功能“看见”即感知到自身生理活动的变化,就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结果。
4)也就是说,在大脑皮层中信息“再现出来”与“看见”是一回事。再现不出来也就看不见。
5)大脑皮层是通过本身的功能活动“再现出信息”的,即“再现信息”就是这些生理活动本身。
11.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 江西 红色旅游 优势 问题 对策
一、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
1.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红土地”的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品位极高,具有不可代替性和一定的垄断性。如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南昌、红色故都——瑞金、秋收起义策源地——萍乡等革命圣地。省内有81个县(市)被国家定为老革命根据地,赣州瑞金、上饶集中营、井冈山茅坪等景区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336处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革命文物4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72件(套)。由此可见,江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是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2.区位条件优越,为红色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江西省地处中部,是东西部的腹地,东南沿海的后花园,以及紧邻“长珠闽”等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地,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红色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昌北国际机场开辟了国际航线,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井冈山军用机场改扩建为旅游机场,现已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线;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天”字型高速公路的格局,不仅形成了与相邻六个省会城市省际8小时经济圈和以南昌为中心的省内4小时经济圈,而且井冈山、南昌、瑞金、安源等红色旅游景区都有高速公路相通,景区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
3.客源市场充足,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红色旅游,在游览中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途径。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大青少年是其广阔而庞大的客源,尤其是井冈山国家干部培训基地,其客源都是中国未来政坛的“希望之星”,遍布全国各省(市、区),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一个庞大而不竭的客源市场;而作为30余个部委“根”基地的瑞金,这两个客源市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相当稳定且日趋壮大的大市场,它既具市场优势,也独具政治优势,可大力开发和挖掘。
4.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近年来,为了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其开发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省委、省政府先后于2001年和2002年下发了两个一号文件,明确将旅游业特别是红色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2004年12月,制订颁发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成为全国最早颁发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省市。2006年5月,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另外,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红色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星级饭店,实行水电费、有线电视费的价格优惠;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红色旅游开发用地。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不断完善红色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初具规模,红色旅游产品渐成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江西红色旅游在拥有机遇的同时,也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旅游产业机构还不够合理,计划经济痕迹尚未消除,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景区涉及到林业、文物、文化、旅游及地方政府等部门,互相掣肘,效率不高,难以形成统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也不利于区域内资源的整合,项目和产品开发无法按市场化运作,竞争力差,发展活力不足。这种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对正在推进中的红色旅游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体制瓶颈。
2.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旅游产品单一
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只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没有针对具体的资源特性来进行有效的开发,从而使开发显得过于粗糙,产品单一;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僵硬,与悠久历史文化结合不多,特色不浓,品味不高,失去了自己魅力。景区均以参观为主,缺少体验性、参与性的项目,不能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参与的要求,对游客吸引力不高。
3.宣传力度不够,发展极不协调
除井冈山、南昌、瑞金等主要红色景区有较高的知名度外,而其他许多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景区只在当地或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与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极不相称。这是因为宣传投入较少,使其一直鲜为人知,游人稀少,造成红色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极不协调,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的贺龙指挥部旧址平时门可罗雀,而与之仅两街之隔的滕王阁内却游人如织。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旅游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总体学历水平、文化、业务素质偏低,从而导致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差。高校旅管专业的毕业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造成旅游人才的流失,真正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中受过正规培训的不多,尤其是优秀营销人才及高层管理人才紧缺,无法满足本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红色旅游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由于保护意识差,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地方更是急功近利,只是一味满足快速扩张的旅游需求,以致吸纳游客过多,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些都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1.创新开发模式,突出地方特色
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应体现其独特性,注意发掘自身潜力,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各显特色,展示区域独特性,避免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可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立体多维展示,可开发一些体验、参与式的旅游项目,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譬如利用战争遗迹、题材进行战争场景再现,策划穿越、探险等参与性项目,激发游客的兴趣。
2.加强宣传促销,大力开拓客源市场
强化宣传推介。继续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等进行旅游促销,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等各种主题活动进行宣传促销。要大力开发特色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旅行社要适时利用革命纪念日、伟人纪念日、旅游黄金周等喜庆节日,开展红色文化研习游、革命摇篮体验游、红色故都寻访游、秋收起义访习游等系列红色旅游活动。积极开展“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旅游研讨会,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力。应把这种革命精神看作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并将其放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中去研究、保护、去挖掘,走向国际市场。
3.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旅游业可否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把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作为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效率的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途径有:一是培养内部人才。应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训或选派人员到旅游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引进专业人才。首先应依托省内高校开设的旅游营销、旅管、导游、景观设计等专业,吸收优秀的旅游毕业生;其次,可以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公开招聘优秀旅游营销人才、旅游高层管理人才。
4.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丰富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失去这些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不能竭泽而渔,应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应以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留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物,准确把握红色和旅游的结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力保红色资源不“褪色”,适度地开发利用。要严格按旅游规律,保护性开发,加强景点维护管理,使之永续利用,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倡导绿色消费和红色旅游的观念,取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丰收。
参考文献:
[1]甘枝茂 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 [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文 军:《开发江西赣州六县(市)红色旅游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叶 周:《“红色旅游”独具魅力》[J].人民论坛,2004年第十期
[4]林明太:《莆田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 [J].莆田学院学报,2003(4)
【对战略形成过程的思考】推荐阅读:
对中国未来战略的思考07-13
心理专家谈强迫症的形成过程07-25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过程及特点11-30
浅论英国对冷战形成的影响12-07
体育教学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实证统计论文08-13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06-28
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12-06
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思考06-16
医药企业的人才战略转型思考12-27
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