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2024-09-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共17篇)(共17篇)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一

学校内涵发展基本要求

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不仅是外在的、硬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涵发展。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为此,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一、规范学校管理,为内涵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管理以规范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合作为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各项管理做到精细化。

一是加强管理的制度化

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客观公正评价教职员工绩效,实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用足、用好人员经费的分配。

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制订绩效考核、教育教学教研、职称评定、课程管理、财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形成学校管理制度化。

对已经制定的制度,要进行重新梳理,去除虚伪性注重实效性,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讨论,采取既民主有集中的制度,确定人文性的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要关键在于执行,通过宣传和教育把执行制度变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加强执行制度人员的公信度和责任感,做到有法可依,公平正义,制度执行坚决,叫全体教职工心悦诚服。

二是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关于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人事制度等重大问题,由全体教师协商讨论,最后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由学校下发。

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及时宣传通过民主程序形成的决策,及时公开有关信息。通过民主化的管理,使学校的工作更严谨,人际关系更和谐,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更强劲。

二、提升教育质量,为内涵发展夯实基础

(一)、配合“师德建设”活动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要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育质量,实施教育的人是关键。为此,我们要继续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一方面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我们要提升教育质量,首先要有一支具有强烈质量意识、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为此,我们要求行政人员要争当学者型、创新型、实干型、勤政型领导,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进取,开创和谐共事、人心思进、生机盎然的新局面。一是行政人员要加强学习,每年至少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提升人格魅力,树立团队精神,工作中不推诿、不拖拉、顾大局、互理解、共支持。三是班子成员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并将此作为干部考核标准,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

另一方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师是质量之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将继续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建设一支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主动发展、自主学习、长于研究、业务精良、善于交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一是立足校本培训,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提供不同的校本培训内容,开展基础性培训和发展性培训,今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以师德师风建设和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青年教师创造展示机会,开放课堂,积极探索并推行教学公开观摩和同伴互助制度。课堂开放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让每位教师不仅开放自己的课堂接受观摩与学习,也有机会进入他人课堂观摩学习。使学校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逐步形成校内公开教学制度。每学期组织开展教研课、示范课、青年教师竞教课等活动。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将一如既往加大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评、奖惩,注重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健全师德师风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重视与中老年教师的沟通交流。

(二)落实创新德育活动

“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提升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我们确立“初中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的育人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我校三年中,通过学习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健康的体魄、美好的灵魂,从而让其一生受用。一是构建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加强德育评价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关心学生,关注生命。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各项活动要以学生为本,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活泼、聪明、向上。三是形成各方参与的大德育网络,多方形成合力,与家庭、社会联合打造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空间,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机制。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指导。四是加强团队建设,丰富团队活动,发挥团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效能。五是加强我校心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指导,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框架体系,做到心理教师人员、心理健康辅导、心理辅导场所的三落实,上好“心理发展教育”课健全心理教育档案,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各班主任要随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不健康的心理苗头要及时给予纠正,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做实教学常规,坚守教育质量主阵地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是务必使教学常规落在实处。

第一、以教导处为管理中心,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研究中心,坚持两手抓,随时查的方式,向常规管理过程要质量。

第二、实行三个不定时:学校领导不定时听课,掌握课堂教学现状,教导处对教师实行推门听课,听课结束后,随即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点评,并纳入教师常规工作考评;教导处不定时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掌握教师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状况;不定时了解班级的学习氛围,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映,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学常规工作,学校实行周检查制,考核结果学校在每月末教师会上公示。教学常规检查将严格按照学校奖惩制度执行,做到奖罚分明。

第三、举行学生作业展览评比制。学校要求教师平时加强对学生作业本保洁,字迹书写,作业格式的指导,在每年三月、五月、十月、十二月举行作业展览,展出优秀作业。在全校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推进学生的钢笔书法学习和练习工作。

第四、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杜郎口的教学经验可知“教不会的不一定学不会,听不懂的不一定学不懂”,事实证明这也是可信的。利用好自治区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增加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加强理化生的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聚焦课堂,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促进专业的自我更新

以各教研组为主要阵地,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不断自我更新,自我重建。在学习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日常的研究性的教学实践,即主动和充分关注实践中新教育理念的综合渗透、研究实践和反思重建。第二、开展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活动。每学期听随堂课不少于16节(其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每学期不得少于20节),被随堂听课教师不得少于全校教师总数的80%,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第三、优化教师教学策略

学校将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设计和组织能力,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第四、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探索符合学校情况的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使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使学校涌现出更多骨干教师、科研型教师。各教研组要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针对我校各学科存在的共性问题,力争探讨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科研为教学服务”。

有目的地开展立项课题研究,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我校要把自治区级课题尽早结题,校级课题尽早上报旗级以上课题。

第五,积极探索杜郎口教学模式

杜郎口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弱校变强校的教学模式,他科学有效地遵守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我学会“为“我会学”。从小班额试点操作,增加教师的课前设计时间减少讲课时间,增加学生的自学、交流和演讲时间。遵守课程标准,不随意提高知识难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形成办学特色,为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色是一个学校的鲜明个性,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办学特色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决不能走“特色肤浅化、局限化”之路。为此,我们将继续贯彻校本培训为教学、科研课题为教学、教学研究为教学的“三为一体”的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内涵发展建立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隐性课程,而且是校园之内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也能够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文明幽雅的物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争创一流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应当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科学内涵。

1、整体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三位一体,建设好校园物质文化;坚持学习与反思、创新与实践相统一,搞活学校观念文化;坚持知识与能力、智慧与道德相结合,丰富校园活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相结合,通过主题鲜明、细致入微的物质文化着力打造具有本校特点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严禁善诱、灵活高效的教师文化,严谨规范的学校制度文化。

2、打造校园精神,弘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血脉,要打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

3、构建简单、和谐、融洽、便于沟通、利于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校园、学园、乐园、家园为一园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形成宽松、友善、互助的人际氛围,使广大师生产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的自豪感和团体归属感,从而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4、把校园环境作为“第二支教师队伍”来建设。校园景点设置力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从而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学校内涵发展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必然要求,我们将致力于探索这一崭新课题,实现学校发展新的突破。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二

一是实践教学目的的人本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有着特定的内在原因, 对其原因的探究实际上就是哲学层面的追问和反思, 这种追问和反思有助于认识实践教学的根本价值、作用意义和功能表现, 把握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 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争论, 有的学者认为,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理论教学, 使得理论知识和观点更容易被学生了解和掌握, 实践教学的确定必须围绕理论教学实际需要来进行。也有的学者认为,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还有的学者认为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项目的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应该贴近学生实际, 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关于实践教学目的的不同认识, 一方面体现了学者们各自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实施方式的具体选择以及各种方式之间的变换使用。如果实施主体能够灵活多样地使用各种方式, 则表明实施主体对于实践教学的目的有着深刻认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这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价值意义和功能作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知识的吸收内化, 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

二是实践教学主体的双向性。作为一项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也需要明确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按照一般理解, 教学主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推动者和主导者;教学客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指向的主要对象。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 其实践教学主体通常是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是实践教学开展的主要力量, 不仅负责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设计, 也引导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随着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机制的逐步构建, 学生工作处、团委、组宣、各院系、校内社团组织以及校外相关机构都会成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力量。通常, 实践教学的客体主要是学生。然而, 在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下, 教师借助建构主义理论, 能够合理引导学生在鲜活生动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自我学习, 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成为了教学主体。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范围和程度, 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及成效取得。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生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 所以实践教学主体具有双向性特征。实践教学客体实际上就是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成效的提高等。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需要明确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和位置, 有针对性地选择开展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

三是实践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存在着“明线”和“暗线”两个维度的目标, “明线”目标是完成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暗线”目标是通过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明确“明线”和“暗线”两个维度目标, 有助于实践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如果实践教学主体不清楚这两个目标, 其选择的实践教学方式也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取得预期成效也就无从谈起。需要进一步细化实践教学目标, 归纳总结影响实践教学目标确立的主要因素。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观念。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价值功能的不同认识, 必然影响到实践教学总体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不同确立。二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经验。教师拥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也会对实践教学目标的设定产生影响,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老中青教师身上。中青年教师年富力强, 通常热衷于实践教学, 但通常把握不好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多数老教师认为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阵营, 尽管不排斥实践教学, 但对于实践教学是否有必要开展也存有异议。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 能够合理科学地设定目标。三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不同素质水平的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同,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取得的收效也会不同。在确立实践教学目标的时候, 实践教学主体要统筹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 避免实践教学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能力, 既不超出能力范围也不低于能力水平, 最优化实现活动项目与能力水平之间的匹配对接。四是高职院校发展情况。不同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发展环境和水平,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提供的各方面支持也会有所不同。发展环境和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 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多, 其公共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也较大, 对于实践教学目标的研究和设立往往较高。

四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多元性。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需要不同的实践教学资源, 表现出不同的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而这种转变又集中体现在实践教学的具体过程。按照形态不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人力资源是指思政课教师、学生和辅导员;物质资源是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场地、设备等;财力资源是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必须的经费投入;信息资源是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信息条件。这些资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形成特定的关系结构, 表现为具体的实践教学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 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过程就是各种资源要素的组合和配置过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就是各种资源要素组合配置的最优化表现, 当然资源要素组合配置还要结合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忽视具体内容组合配置资源要素, 其收效往往会不佳。此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方式选择还要考虑资源要素的组合配置成本, 最大化挖掘和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效益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应生, 钟秉林, 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 2012 (1) :32.

[2]周宇宏.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 2010 (04) .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三

IBM(2008)出于自身产业转型和推销软件与服务的商业目的,提出了“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战略以及“智慧地球”理念,以“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为核心,认为“智慧城市”是有意识地、主动地驾驭城市化这一趋势,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使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之系统”,以更智慧的方式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的成长。“智慧城市”既而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1]。

一、智慧城市的发展研究综述

秦洪花(2010)等认为智慧城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提供市民更高品质的生活[2]。

王广斌(2013)等认为智慧城市是以城市综合治理发展到以ICT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城市发展新阶段[3]。

丁国胜等(2013)将智慧城市理念引入城乡规划研究,“智慧规划”具有系统性、智能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包括智慧化提升城乡规划自身能力、智慧化解决城乡规划问题两个关键领域[4]。

骆小平(2010)认为智慧城市的理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经济上健康合理可持续。智慧城市应该是具有智慧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高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表现在智慧城市的经济是绿色经济,是低碳的经济,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是指通过创新生态科技使人的经济活动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促进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持续、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主要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智慧城市的循环经济即是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城市资源,不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第二,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生活舒适便捷且具有良好公共安全的城市,其核心是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服务广大居民。

第三,管理上科技智能化信息化。城市管理包括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我生活管理,要求不断创新管理的科技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来协调城市的平衡,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治理领域的一种新路径,被世界上的众多国家所接受,并逐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5]。

二、“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

(一)智慧城市是一种城市治理新路径

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治理领域的一种新路径,被世界上的众多国家所接受,并逐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诸多学者(沈明欢,2010;史璐,2011;胡小明,2011;)也开始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发展原理、发展动因及模式进行思考与探究,智慧城市应该以城市发展特色、适应知识经济的政策、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城市职能服务环境等发展战略为重点,智慧城市对我国智慧解决方案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智慧的交通,关于如何建设智能的交通系统来减缓交通压力。

智慧城市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6]。例如张祖群等(2013)在北京市与交通基础设施2011年最新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历年数据变化趋势,认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理念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北京施行智慧交通具有一定可能性[7]。

(二)智慧城市是一种复合型的网络城市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城市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使网络智能技术服务于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服务更有效,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智慧城市”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促进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8]。

(三)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生活方式

智慧城市是充满活力的,它涉及城市的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管理、智慧生态、智慧流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安全、智慧消费和智慧休闲等多个领域。智慧城市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核心是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服务于广大城市居民,着力满足群众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人民群众生活方便,这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现代城市建设服务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各委办局统一工作平台,使市民在网上方便办理相关业务,公开透明、流程快捷、依法行政、高效便利。城市的智慧政务中心要能充分体现“政府依法行政、高效快捷、群众满意的”智慧化服务,切不能再让河北某“北漂”从北京到当地五次仍然办理不了出国手续等事件重复。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交通、市政服务、社会基础、优美的城市環境,建设高水平的城市生态文明和健康、宜居、无污染的绿色城市是,这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目的。

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智慧城市最明显的表现是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这就意味着城市管理者需要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和实体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和IT技术实现智能化,为各行各业创造价值。

三、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动态

2008年,IBM陆续与中国十几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共建协议,至此,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漳州、扬州、西安、咸阳、海口、大连等省市已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纷纷加入建设“智慧城市”的行列,有的甚至已经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9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3年则增加为103个,比2012年试点范围扩大9个[9]。

(一)國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北京市:《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建设智慧城市;2009年正式启动了“感知北京”的示范工程建设。

2.上海市: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从技术、产业层面提升到思想、战略层面,推动浦东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先行先试;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化有序发展。

3.浙江省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中提出智慧城市的十大应用体系让市民享受智慧服务;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产业智能化;打造随时随地随需的泛在网络,推进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

4.广东省:《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广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重点实施“智慧广州”、“智慧深圳”、“智慧南海”(佛山)、“智慧石龙”(东莞)等智慧城市试点,并希望通过打造“数字广东”,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经济发展变得更有效率。

5.江苏省南京市:“智慧南京”通过发展“智慧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智慧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现居民智慧生活;实现城市绿色新经济增长。

6.湖北省武汉市:“智慧之城”、“光城计划”,建成无线城市,基本实现“三网融合”,实现90%以上的政府行政许可网上办理;物联网工程中实现车联网全覆盖;电子病历伴随市民一生。

7.浙江省杭州市:率先开始建设“智慧城市”。2008年便启动RFID技术,并应用于杭州图书馆新馆,2009年IBM签约杭州黄龙饭店,联手打造全国首家智慧酒店。

8.江苏省扬州市:《“智慧扬州”行动计划》提出“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在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旅游、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先导应用。

9.辽宁省沈阳市:以生态城市和谐规划、城乡水污染监管及饮水安全等重大课题为主要内容,为解决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难题开创一个新的思路和模式。

10.山东省东营市:2009年9月25日,东营市政府与IBM共同签署了“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东营市将采用IBM云计算产品IBM Cloud Burst,IBM将为东营市提供全球领先的云计算产品,通过帮助其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催生出一座兼顾数字化和生态性的石油新城。

11.台湾省:《“智慧台湾”i-235智慧生活科技运用计划》,在安全防灾、医疗照护、节能永续、智慧便捷、舒适便利、农业休闲等六大领域开展智慧生活科技创新应用的服务示范。

(二)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动态

1.德国:“T-city”计划、All-in-one计划,实现智慧水表、电表、燃气表及太阳能电力表一体化。

2.日本:“i-Japan战略2015”,推动国民本位的新电子政府和电子自治体,远程数字化医疗,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人才培育。

3.韩国:《国家信息化基本计划》,建成数字化政府,推动IPTV服务方式,在线服务广泛使用,倡导绿色IT。

4.新加坡:“智慧岛2015(i2015)”,电子政府公共服务架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有限宽带的覆盖率;智能交通系统,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

5.美国:将IBM提出的“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趋于完善的互联网络为其物联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先机,而物联网技术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推动能源、网络宽带与医疗三大领域开展应用。

6.欧盟:《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加强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物联网管理规则,并建立一个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地履行管理职能。同时,注重增强机构间协调,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

7.瑞典:“智慧城市”最大体现在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上。瑞典当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IBM为瑞典公路管理局设计、构建并且运行了一套先进的智能收费系统,包含摄像头、传感器和中央服务器,确定交通工具并根据车辆出行的时间和地点收费,这一举措将交通量降低了20%,排放量减少了12%[10]。

参考文献

[1][6]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J].城市观察,2010(3):140-146.

[2]秦洪花,李汉清,赵霞.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信息化建设,2010(9):50-52.

[3]王广斌,张雷,刘洪磊等.国内外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9)153-160.

[4]丁国胜,宋彦.智慧城市与“智慧规划”——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3,(8):34-39.

[5]骆小平.“智慧城市”的内涵论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6):34-37.

[7]张祖群,王晓芝.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5) :58-60.

[8]安宇宏.智慧城市[J].宏观经济管理,2013,(9):78.

[9]徐玢.“智慧”引领城市“数字化”蜕变[N].科技日报,2010-9-26(2).

[10][美]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的城市在中国[R].IBM公司官方网站,2009.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四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篇五

科学的反思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反思的常用方法有: 1.反思总结法

反思总结法是指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2.对话反思法

对话反思法是通过与同伴交流研讨来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理解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

囿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的教学是狭隘的、封闭的。教师要打破教学上自我封闭的藩篱,进行同事间的对话,特别是批判性的对话。对话反思法类似于小型专题研讨会,教师相互观摩围绕着研讨问题所上的课,并指出所观察到的情境,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3.课堂实录反思法

课堂实录反思法是指通过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整个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观看课堂实录时,应注意比较哪些地方按原教学设计进行了,哪些地方进行了调整,哪些地方甚至失控走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4.教后记反思法

教后记反思法是指把教学中感受深刻的细节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案例评析的方法。教后记的内容包括:①对课堂里所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感想;②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③对教学活动有意义的方面所进行的描述;④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措施。

写教后记,挑剔教学中的问题,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通过教后记的撰写与分析,检查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感触,以达到自我反省的境界。

教后记反思法重在分析总结,不仅记下教和学的成功与失败,而且还要有自己的分析、感想、体会、新的认识和改进意见,使其成为今后教学的有益借鉴。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螺旋式循环的研究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实践,它是一种行动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要求边实践边研究,从实践中提炼观点,然后用这些观点来指导实践。6.课后备课法

课后备课法是指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7.阅读新知法

阅读新知法是指教师采取各种手段搜集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信息,通过阅读相关的信息获取与自己过去不同的想法和价值观,帮助教师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为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见解和可能的新方案。事实上,在教学实践中轻视理论,甚至拒绝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只能是在低层次上的摸索或重复。教师接触到的新知识与原来掌握的知识差别越大,越能启发教师的思维,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6.《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六

袁营小学 曹喜果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四章《比》——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在学生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比这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打好基础。

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课堂活动。他们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多角度去思考,去交流,大胆探索。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上有困难,因此在化简比时会有些吃力。所以我从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化难为易。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有的比的意义、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前,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利于同化新知,化新为旧。另外我营造民主环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了达到新课标指出的新教学理念,在探究化简比的方法时,我组织学生分组展开交流、讨论并及时的点拔、启发,使课堂进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本堂课我让学生在思、讲、听、议、看并存的多种学习方式中去探究比的基本性质,鼓励学生多思、爱讲、善听。在尝试练、启发练、板演练中去探究不同类型的比的多种化简方法。使学生脑、眼、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这里我精心设计复习题,为导入新课做铺垫,力争起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首先,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以及过去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延伸和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回忆已学旧知,进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引出课题,放飞了学生思维,让他们自主地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观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多角度思考。

让学生观察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最后强调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哪些词语是很重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同时、相同、0除外”这些关键词。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识自学新知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

7.《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七

一、备学生——解落三秋叶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 过程与方法: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内涵与表达:

如水乡姑娘般温婉,

善于把握住学生学习心理的脉搏。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要把我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影响学习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教师在备课时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锚桩”, 才能使满载新知的航船停靠。同时, 教师必须预见学生将会用什么方式去学习新知, 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服务学、促进学。

二、备争议——能开二月花

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 (1)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最初的指南针是什么样的呢? (PPT回顾) (2) 指南针哪一部分是磁铁做的?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磁铁还具有哪些性质? (3) 今天我们就来效仿古人…… (揭题:做一个指南针) (4) 指南针由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小磁针、支架、方位盘)

设计意图: 明确学习任务, 复习指南针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为学生制作指南针做好铺垫。

点评:一系列提问的设计简单有效, 步步紧扣, 既深挖了学生的前概念, 又通过师生交流形成了新的科学概念, 学生明确了制作小磁针的目标。

教学设计2:学做磁针: (1) 做一个指南针, 最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为什么? (2) (投影出示小钢针) 可以用来代替小磁针吗? 为什么? (3) (演示讲解) 古人很早就发现, 铁钉、钢针被磁铁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 真的吗? 试试用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吧。 (4) 怎样判断是否变成磁针了? 怎样使它的磁力更大呢? (5) (PPT出示要求) 引导学生分组制作磁针。 (6) 学生检验、交流汇报。 (7) (PPT出示要求) 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小磁针的两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为什么需要磁针”、“判断钢针是否变成磁针”、“辨别磁针南北极” 等实际问题。 磁化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新概念, 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点评:思路清晰:“怎么知道钢针变成了磁针? ”“我们做的小磁针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 提醒学生用标签纸标记磁针的南极、细节的处理, 引导学生发现磁针的南北极。 值得商榷的是:在摩擦钢针环节, 教师能否缓些给出操作提示, 更多地让学生探究得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的合理方法。

完善教学设计……

3.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吗? 听说古人很早就发现, 铁钉、钢针被磁铁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 这是真的吗? 我们试试, 比比谁吸得大头针最多! (小组游戏) 吸得最多的小组, 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其他小组, 你们觉得你们的操作哪里还需要改进? (PPT出示要求, 强调摩擦的秘诀:用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 )

设计意图:为了赢得游戏, 学生使出浑身解数, 通过比比谁吸得大头针最多, 自然引发沿一个方向摩擦和来回摩擦的利弊, 既解决规范摩擦钢针的应用方法, 又解决为什么要用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的困惑。

内涵与表达:

如太湖山水般灵动,

谙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

儿童常会遇到危机与批判、觉悟与顿悟、教训与呼吁、碰撞与挫折, 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精神, 遵循“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的原则, 即要注重引导而不强牵着走, 严格而不施加压力。

实验中的小钢针实为长度7厘米的粗毛线针, 它的针尖是钝的, 比较安全, 即使掉落在地, 也好找, 但是带来一个问题:教材上提示用磁极沿同一个方向摩擦20次~30次, 事实上, 摩擦25次后, 仍无法吸起大头针。 对此, 我作了两个处理: (1) 明确提示用磁极沿同一个方向摩擦30次左右。 (2) 追问:“怎样使小磁针的磁力更大? ”以此给实验中摩擦了30次左右磁性仍不明显的小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提示3:“在磁针的南极贴上标签纸”有两个意图: (1) 防止学生到后面混淆已经辨别出的南、北极。 (2) 为安装磁针环节中省去方位盘的设计做铺垫。 回顾整个环节, 我设法逐个突破制作中的难点,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对指南针有更深的认识, 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备激情——过江千尺浪

教学设计3:安装磁针: (1) 有了小磁针, 接下去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旋转) (2)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磁针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需要什么材料? (3) 汇报交流:悬挂式/水浮式。 (4) 需不需要做方位盘呢? (做简单的指南针可以不做方位盘) (5) 学生分组安装磁针。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知识明确“磁针只有在能自由转动情况才能指示南北方向”, 通过讨论磁针自由转动的方法, 降低操作难度, 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点评:“需不需要做方位盘? ” 以指向性提问突破实验难点, 规范实验操作, 提高实验有效性。

内涵与表达:

如苏州园林般精致, 激情加幽默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师的激情会感染学生情绪, 教师的幽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适当的钝悟, 尤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从板书获取线索, 从桌面材料获取信息, 同时也从学生探究中反馈教学预设, 吹塑纸转着转着蹭在水槽边上不转了;吹塑纸被针穿插后有一定凸度, 很难转起来;过于纠结吹塑纸的造型, 没来得及完成的……学生的成功率不高, 热情大减。 舍弃吹塑纸, 改用泡沫块, 学生更容易操作, 大大提高成功率, 学生乐在其中。

四、备高度——入竹万竿斜

教学设计4:交流拓展: (1) 你们成功了吗? 说说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2) 小组互评:好在哪里? (3) 拓展:GPS全球定位系统。

设计意图:积极评价让学生进一步分享成功的快乐, 在小组互评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制指南针, 倡导学生主动创新, 探索新方法做一个指南针。

点评:重视实验后的交流与评价, 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给予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 让他们通过比较, 发现各小组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此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水到渠成。 学生在反思中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内涵与表达:

如江南烟雨般润物细无声,

十分重视在学生感受、体验之余, 引导认识上升到知识、思想的高度。

杜牧有言:“学非探其花, 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只顾形式的热热闹闹, 要寻根究底。 小组自评:成功了吗? 小组互评:好在哪里? 只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自己的指南针。 小结中将“用磁铁摩擦钢针使钢针具有磁性的方法”正身为“磁化”。最后介绍GPS全球定位系统, 促使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

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词汇 文化内涵 教学

引言

词汇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字面意义),还有内涵意义(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解释)。因此正确理解一个词必须联系它的文化背景。正如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指出:“没有语法,人们难以表达很多含义,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仅仅让学生明白词语的字面意义,学生难以正确地理解汉语。比如成语“愚公移山”,留学生会困惑: 为什么愚公这么傻,开辟一条路不是比移山简单吗?为什么花费精力去做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还想子子孙孙都继续干呢?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在生产低下的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止。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人类征服大自然艰难险阻的精神和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才能真正融词汇于句子,正确使用词语,学会地道的汉语。

一、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与文化教学

需要区分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二者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专项教学主题和教学活动、系统有序地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像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一样,是独立的教学。文化内涵教学不是独立的教学,它必须依靠独立的语言单位—词汇—来实现语言教学任务。词汇文化内涵教学没有自己独立而明确的系统体系,只是语言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本文所说的词汇的文化内涵,即通过词汇体现出来的文化含义。

二、词汇文化内涵的影响因素

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有很多,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词汇的文化内涵。

(一)地理环境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也受具体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土地很重要,许多词语都跟“土”息息相关,如“安土重迁”“卷土重来”“灰头土脸”等;我们对海洋却有一种敬畏之情,许多与海相关的成语体现了这一点,如“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海角天涯”(比喻非常遥远)“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等。

气候也影响着词汇的文化内涵。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海风从西面而来,带来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雨水,因此英国人对西风很有好感,许多跟西风相关的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也是积极的,诗人雪莱还专门写《西风颂》来表达对西风(春风)的赞美。然而西风在汉语中多象征着肃杀凄凉,引申用来比喻反动势力,这与英语的西风文化内涵截然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中国大陆主要是季风性气候,秋冬季是西伯利亚大风从西而来,带来寒冷和萧条;而春夏季是东南季风,带来暖风和适宜的温度,因此东风在汉语中多有积极含义。

与地理气候相应的饮食文化也会反映在语言上。广州人重吃,广州话里有关饮食的词汇很丰富,而且出现泛化倾向。“炒”的本义是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做熟。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炒”出现了其他内涵。如“炒冷饭”(比喻办事不讲效率,说话做事敷衍塞责)、“炒股票”(买卖股票,靠做股票生意而牟利)、“炒鱿鱼”(喻指解雇)。

(二)历史及风俗习惯

语言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不同时代出现的名物都被记录在语言中,如长城、昆曲、唐诗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事物;而夜大、下海、房奴等词也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五千多年的丰富历史、历朝历代的更替、著名的人物事件等都会在语言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风俗蕴藏于语言中。中国用农历纪元,以农历纪录的传统节日,赋予一些词汇以丰富的内涵,如“月饼”代表团圆,“粽子”蕴含怀念(最开始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花灯”寓意幸福。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会体现在语言上。中国人信仰佛教和道教,一些词汇体现了宗教文化内涵,如:“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喻指佩服到了极点)。

(三)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

词汇反映出语言社团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分类。客观世界对各民族来说是统一的,各个民族的人具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也是相同的。但当需要利用一套符号编码系统进行思维运作时,不同民族的语言社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汉民族思维方式趋于高度综合性,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分析性,这一思维方式导致汉语表意较模糊,英语表意精确,反映在词汇中,使一些词语内涵不同。如中国人问“你吃饭没有”?这个“饭”可指早饭、午饭、晚饭中的任何一个,从问话的具体情境中可以推断出来,无须细问到底是早饭、午饭、晚饭中的哪一个。英语却不同,同样是饭,需用“breakfast”“lunch”和”supper”分别表示早餐、午餐、晚餐,区分非常清楚。

(四)词汇文化内涵举例

1.颜色词汇

对于颜色词本身,学生几乎没有疑义,因为世界范围内对颜色的区分大致是一样的。但对于颜色词的内涵义,不同语言差异很大,需要老师明确指导。

在汉语文化中,黄色可以带给人们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古代,因为皇帝龙袍多为黄色,黄色是尊贵、崇高的象征。而现在,黄则成了“淫秽”“色情”的代名词。 白色基本是一个禁忌词,象征死亡和凶兆。亲人死后,需穿白色孝服,置白色灵堂。此外,“白丁”指知识浅薄,没有成就的普通百姓;在京剧中“白脸”象征奸诈、邪恶的人;在政治中,“白旗”象征失败。红色是吉利、喜庆的象征。春节时要挂红灯笼,贴红对联,给孩子包红包,本命年的人要穿上红袜子、红内衣,系红腰带;结婚时要穿红衣,佩红饰。许多带“红”字的词语都含有褒义,如“红人”(备受领导宠爱的人)、“红榜”(被评上先进)、“红利”(额外报酬)。此外“红”还有革命、进步的意义,如“红军”“红歌”“五星红旗”等。蓝色寓意多是积极的,象征永恒。纯净的蓝色代表着安静、美丽、智慧,如“蓝宝石”指透明晶莹的美玉,“蓝图”指好的建设计划。

这些颜色词汇的内涵与其他语言中相对应的词汇内涵有着很大差异。如英语文化中,“yellow”寓意妒忌、怯懦、卑鄙;“white”代表纯洁无暇;红色含有暴力、危险的意味;蓝色则代表忧郁和沮丧。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老师明确地讲解这些词的内涵,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词会有这些内涵义,以便学生正确地运用这些词。

2.动物词汇

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神圣吉祥的动物,被视为民族的保护神,可以辟邪去灾。许多跟“龙”相关的词语意义基本是积极的,如“乘龙快婿”“龙飞凤舞”“生龙活虎”等。尽管现代中国人不讨厌狗,但狗却被赋予了丑陋险恶的意味。“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都是贬义的。

而在英语文化里dragon(龙)是邪恶的代表。与之相关的短语,多是贬义的,如“dragon lady”指的是冷酷无情、喜欢寻衅滋事的有权势的女人,“the old dragon”在圣经中指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狗却是英语中的宠儿,与之相关的习语通常表达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

由此可见这些动物词语的内涵几乎完全不同,如果老师不做讲解,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成语,短语和习语。当然不是每一种动物的内涵义都不同,我们在讲解时只需注意区分差异即可。

3.委婉语

委婉语是为了交际的顺利而产生的,具有避讳、避俗和礼貌的作用。不仅汉语,其他语言中也有委婉语,如英语中的“excuse me”或者“pardon me”。由于中国人含蓄的特点,委婉语在汉语的使用中更加频繁。如对婚姻不直接说,常以“个人问题”代替;“长短”本来是指某个具体事物的长短,但可以委婉表示“人可能会出意外死亡的含义”;“幸会”是“认识您很荣幸”的一种委婉说法;“久仰”表示初次见面对他人的一种仰慕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委婉语的教学贯穿各个阶段。越到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所接触

到的委婉语将越多,由此可见,汉语委婉语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老师应重视委婉语教学。

4.称谓语

称谓语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用以称谓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称谓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差异。

由于中国人谦虚,也由于古代等级分明,汉语在称谓语上区分非常严格。对人多用敬称,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如:“令尊”“令堂”“阁下”等;对己多用谦称,使自己卑微,以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如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等。与人交往时,常称呼对方的官衔、职位或职业,以显得更加尊重,如“李局长”“于主任”“郭老师”等。中国以老为尊,辈分区分十分清楚。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汉语一般会在其姓前加上“老”或“大”,如“老孙”“大程”等;而称呼比自己小的人一般会加上“小”字,如“小王”“小李”等。

这些称谓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难点,首先他们难以弄清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其次他们不知道如何恰当地称呼他人。而称呼在他们与人的每一次交谈中都会涉及,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称谓语上做详细讲解。

5.惯用语和俗语

惯用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固定词组。因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惯用语具有强烈的本族色彩。惯用语存在着“一喻多解”的现象,如“牙痒痒”可以表达愤怒和憎恨两种情绪,有“气得牙痒痒”和“恨得牙痒痒”;“合不上嘴”既可以是“乐得合不上嘴”也可以是“惊得合不上嘴”;“腿肚子抽筋”既可以表示疲劳也可以表示害怕。这些双重含义不加以解释在不同的语境下学生是难以正确理解的。

俗语是在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汉语俗语中有一些蕴涵佛教信息,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传统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汉语中有些俗语反映了这一内涵,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诚和妇女守节,如“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此外,一些来自经典作品的俗语,留学生理解起来也有困难,如 “说曹操,曹操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源自《三国演义》)还有一些汉语俗语则需知道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源于北宋一位太守田登的典故,比喻统治者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这些俗语单独知道概念义是难以真正理解其内涵的,需要老师讲解隐藏在背后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和历史故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内涵,学以致用。

结语

由于中外在地理环境、历史及风俗、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上等方面的不同,中外一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存在很大差异。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些差异在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词汇文化的内涵,以期做到“先入为主”,使学生首先意识到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自觉地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1]曲文吉.国际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策略的思考[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报,2009,(1):114-118.

[2]熊依倩.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华中人文论丛,2012,(2):74-78.

[3]宋志宇,师锐敏.地理环境对英汉词汇的影响[J].科学之友,2008,(8):122-123.

[4]高芳.论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9-172.

[5]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符准清.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龙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张珂珺.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白向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因素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九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 变的变规 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长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平均折成2份、4份、8份,取其中得1份、2份、4份,图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了典型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学完例2以后,马上结合知识点进行反馈练习,加深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在学完整个新知以后,在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提高。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0除外的环节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在学生根据三个分数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0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让学生通过练习,马上想到0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突破难点。

本节课出现的不足是:

(1)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折正方形、分苹果图等方法来进行,这样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也扩大了探究的范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2)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现象。

(3)教师语言速度比较快,与平时说话有很大的关系,今后要及时改正,放慢语速。

10.《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

整节课我设计了五个部分:

1、由生活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3、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4、运用规律,自学例题。

5、拓展与延伸。从课的开始,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引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

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折纸操作,不断猜想,不断验证,再猜想,验证,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大增。我想,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从“能学习”转化为“会学习了”。这节新授课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

1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反思 篇十一

1.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 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因此, 本节课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引发必要的认知冲突,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再设计, 构建一个反映数学内在发展逻辑、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概念体系, 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突出概念的核心.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 也是理解和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更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数学学习是从概念学习开始的, 所以数学教学应从概念生成出发.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概率的基本性质.

难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联系与区别及应用.

3.学法与教学用具

(1)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 从而加深学生对概率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 教学用具:多媒体.

二、课堂教学实录

1.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学习导学案, 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

学生:概率的基本性质.

教师: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自学整理1分钟, 对学、群学讨论1~15分钟.

2.学生独学、对学、群学

教师进行巡视调查与析疑, 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准备、理解不到位, 完成不彻底.主要原因是其中列举事件太多, 分类太细, 不利于理解.因此, 教师做出了更改教学内容的决定, 等到大部分学生的讨论基本结束 (10分钟左右) 后, 教师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两个人, 并分别编号为A、B.

3.课堂展示

教师引导, 用多媒体展示基本概念:

(1) 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见课本) ;

(2)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即A∩B=,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3)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为必然事件,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

(4) 当事件A与B互斥时, 满足加法公式:P (A∪B) =P (A) +P (B) ;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 则A∩B为必然事件, 所以P (A∩B) =P (A) +P (B) =1, 于是有P (A) =1-P (B) .

教师:请看黑板, 黑板上所画人物B正在对人物A说一句“你死我活” (将成语“你死我活”写在人物B旁边) .请同学们思考人物B所说的“你死我活”这个成语中包含了几个事件?这些事件有什么关系?

学生之前对黑板上的人物感到莫名其妙, 现在一听, 顿时来了兴趣, 稍做思考之后, 纷纷站起来发言.

学生A:成语“你死我活”包含了两个基本事件, 即“你死”与“我活”.

学生B:不对, “你死我活”包含了四个基本事件:“A死”, “B活”;“A活”, “B死”;“A、B都死”;“A、B都活”.

学生一下子争论起来, 有的认为是两个基本事件, 有的认为是四个基本事件.逐渐的, 认为是两个基本事件的意见占据了主导地位.

教师:学生B用“A死”、“B活”的表达方式较好, 这可不是说我俩之间的“你死我活”啊 (教室里笑声一片) .我和大家的看法一样, 认为这个成语表示的是“一死一活”的事件.如果是两个基本事件的话, 请问它们是什么关系?

学生:它们是互斥事件.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A、B只有一个能活.

教师:它们是否是对立事件呢?为什么?

学生:是对立事件, 因为不是“A死B活”, 就是“A活B死”, 两个只有且必有一个发生.

教师:如果真是大家所说的这种情况的话, 那么它们既是互斥事件, 又是对立事件.

“学生教师” (学生以教师的身份) 讲授课前准备.

(接下来, 学生以教师的身份上台, 讲授课前准备的其他部分, 教师站在教室内旁听.)

在讲解课前准备时, 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你能举例说明一下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吗?”

讲台上的“学生教师”准备不充分, 无法自己讲解, 但他马上请了一位自己认为是“高手”的学生C来讲解这个问题.

学生C:互斥事件就是不同时发生的事件.如这里有1、2、3、4四个数字, 从中抽取一个数字, 记“抽到1的事件为A”, “抽到2的事件为B”, “抽到3的事件为C”, “抽到4的事件为D”.这些事件任意两个都不可能同时发生, 所以这些事件中任何两个均为互斥事件.

学生:那么它们也是对立事件吗?

学生C:不是这样的.虽然A发生了, B一定不会发生;但是A不发生的时候, B却不一定发生.所以事件A、B不是对立事件.但我们可以想办法使它们是对立事件 (将数字3、4擦掉, 只剩下数字1、2) , 现在从这两个数字中“抽取一个数字1”和“抽取一个数字2”的事件就是对立事件.

太棒了!学生由衷地感叹, 因为这种理解是他们在不断探索中获得的, 教师只是适时地作了引导.于是课堂气氛又热烈起来.

师: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ø) , 那么事件A与事件B互斥.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同时发生.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为必然事件, 那么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学生教师”接下来讲解课前准备.在写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时候, 他写成了“0<P (A) <1”, 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由于事件的频数总是小于试验的次数, 且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所以0<P (A) ≤1.”并且走上讲台用彩色粉笔进行了修改.

教室里马上就形成了两派, 在一番讨论之后, 达成了一致意见:“0≤P (A) ≤1”.

教师出示例题:

【例1】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否是互斥事件, 是否是对立事件.

从一副桥牌 (52张) 中任取一张:

(1) “抽取红桃”与“抽取黑桃”;

(2) “抽取红色牌”与“抽取黑色牌”;

(3) “抽取的牌点数为3的倍数”与“抽取的牌点数大于10”.

教师首先将黑板分好块, 规定哪一块是哪道例题, 所有例题, 允许任何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当教师一提出开始展示例题时, 前后两块黑板前马上挤满了学生, 还不时有学生上台为本组学生纠正错误.

待学生写好了之后, “学生教师”上台检查与点评例1.黑板上书写的答案都是对的, 但是有学生提出了疑问.

学生D:老师, 我认为“抽取的牌点数为3的倍数”与“抽取的牌点数大于10”这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

“学生教师”:这不是互斥事件, 因为如果抽到Q, 它是12点, 它既是3的倍数, 又满足点数大于10.不满足互斥事件“只有一个发生”的条件.

学生D:假如我抽到的是8点呢?它既不是3的倍数, 又不大于10点.这时事件A与事件B都不发生, 所以它们应该是互斥事件.

学生E (立即站起) :互斥事件要求“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同时发生, 而不是某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你认识发生偏差了.

教师点评:“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都是就两个事件而言的.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 而对立事件是其中必有一个要发生的互斥事件.因此, 对立事件必须是互斥事件, 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也就是说, “互斥事件”是“对立事件”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例2】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 那么取到红心 (事件A) 的概率是1/4, 取到方块 (事件B) 的概率是1/4.问:

(1) 取到红色牌 (事件C) 的概率是多少?

(2) 取到黑色牌 (事件D) 的概率是多少?

接下来, 另一位“学生教师”引导检查与点评了例2.前后黑板上板书的解答都写成: (1) 因为P (A) =14, P (B) =1/4, 所以P (C) =P (A) +P (B) =1/2.学生都觉得很完整.

教师在“学生教师”下了讲台之后, 再次引导学生检查.

教师:是否所有的概率都可以直接相加呢?

学生:书本上没说.

教师:我们学的概率加法公式的前提是什么?

学生:当事件是互斥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概率的加法公式.

教师:这些解题的过程中体现这个前提了吗?

学生:都没有, 过程不严谨, 应该改为:因为A、B为互斥事件, P (A) =1/4, P (B) =1/4, 且抽到红色牌 (事件C) 包括A、B两个基本事件, 所以P (C) =P (A) +P (B) =1/2 (教师补充板书第 (2) 问) .

【例3】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7环以下的概率为0.24, 0.28, 0.19, 0.16, 0.13.计算这个射手在一次射击中:

(1) 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 至少射中7环的概率;

(3) 射中环数不足8环的概率.

“学生教师”点评与讲解例3中的易错点.

4.总结与小测

教师:好了, 现在请大家自我评价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并用双色笔将自己出现过问题的地方标出来.接下来进入5分钟当堂检测.检测之后, 学生报答案, 集体纠正.对于检测, “学生教师”讲解得特别到位.

教师:请大家总结、反思自己本节课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并将它记录下来.

师生小结: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的概念.

2事件A与事件B对立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事件A和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3对立事件是针对两个事件来说的, 一般来说, 若两个事件对立, 则这两个事件必是互斥事件;反之, 若两个事件互斥, 则未必是对立事件.

4对立事件是一种特殊的互斥事件, 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 则A与B互斥, 且A∪B是必然事件.

5从集合角度来看, 事件A 的对立事件是全集中由事件A 所含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

三、课堂教学反思

1.心理学研究表明, 数学概念的学习要经历感知、理解、保持和应用四种心理过程.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 要“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 重视基本概念在智力开发、能力培养、情感体验、认知训练等方面蕴含的教育价值, 深入挖掘新旧知识间内在的联系, 追寻知识发生的轨迹,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循序渐进, 水到渠成, 引导学生主动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2.本节课在发现学生对课前准备出现畏难情绪时, 如果继续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进行, 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后面知识失去学习兴趣, 临时改变为探究“你死我活”的成语所包含的事件.虽然将学生从情绪低迷中带了出来, 学生互动得比较到位, 但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

(1) 忽略了对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的概念的准确理解.这样的情况以后在备课中应提前预想到.

(2) 在学生讲解课前准备的时候, “学生教师”讲解得不是很透彻, 未能从两个互斥事件进行推广, 思维有跳跃性, 应加以提醒.

(3) 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还有混淆.如在上课的时候, 有学生居然说了一句“必然事件与必然不可能事件”.

(4) 评分细节需要完善.在这一节课中, 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 但是评分细节没有跟上, 只有数学课代表对小组进行了评分记载.教学实践证明, 评分细节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四、课堂教学评析

本节课做到了教师在课堂上“消声”, 学生在课堂上“有声”,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体, 教师成了组织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价值观, 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 情境灵活, 内容丰富,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的发挥,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阵地, 只有课堂快乐了, 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课堂充实了, 学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充实;课堂精彩了, 学生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精彩.

12.《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二

本课设计由复习比例的意义及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导入。在教学比例各部分名称时,通过学生的预习,由老师介绍各部分名称,并强调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内外项依然不变。然后再进行激趣:比例的两个内项积与两个外项积有什么关系吗?小组讨论,大家发现规律后又找其他几个比例验证,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用字母表示比例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还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课上安排应用比例性质进行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值得肯定的部分,同时也有不足的部分。

肯定之处是:

在导入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过度自然流畅。采用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在“应用”这个环节中,强调及时应用及时反馈,重视在练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练习的针对性更强,巩固练习在层次上由易难,在形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足之处是:

在介绍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时,只是由我介绍的,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学生自己,学生自己已经进行了预习,这时就应该检查学生的反馈效果了,发挥学生预习的作用,由学生自己去表达,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新任老师正在处于关注自我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练习过程中,我采用投影仪的方式来展现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很多同学的注意力并没有在题上,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小组讨论研究,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老师们的点评和指导,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许多不足,如: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教态不够自然大方、对学生的评价没有针对性。通过本次的教学,对于教学的设计、问题的提法、学生回答的预设、课堂生成的处理,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有了更多的经验。要上好一节课,需要不断地磨砺,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13.《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篇十三

师:前面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敢不敢和老师来个比赛?请同学们说一个比,老师也说一个比,看看谁最先判断出能不能组成比例?(师生互动)其实咱们同学表现的很优秀,只不过老师用了另一种方法,才能判断的又对又快,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之中。请同学们小组参考“导学案知识点二”,自学课本67页第二个红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2:

师:同学们,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自学后,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不过,你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导学案”上写着比例进行着验证。

师:现在,请前后四人为组,将你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积极代表小组进行汇报。

全班交流时,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3/8=6/16,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现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

教师的这一问,刚开始学生还有疑惑,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老师把比例写错了。

生:老师,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反思:片段1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学生感觉有点枯燥,教师设计这个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下面的知识。

14.“和谐型”教师基本素质的内涵 篇十四

1. 健康的心理素质———内在素质和谐。

“和谐型”教师的首要素质应该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表现为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都相互和谐、自觉良好并充满活力的一种状态。

2. 知行合一的素质———思想素质的和谐。

“和谐型”教师应该是既有“知”, 又有“行”, 是知行合一的, 是把对观念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为行动, 是言行一致的。

二、关系层次中的和谐

1. 文化的自觉综合力———与外在文化的和谐。

“和谐型”教师要具有面对不同语境、不同传统、不同国度以及社会体制混变所带来的不同特色文化, 具备自觉合理地选择和过滤各种文化的能力。

2. 较强的情感渗透力———与教育理念的和谐。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和谐型”教师应该是具有“人本取向”教育理念的教师。

3. 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教与学的和谐。

“和谐型”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是轻松诙谐的寓教于乐。师生之间是“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的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

4. 审美和体验美的情趣———与教学环境的和谐。

“和谐型“教师应该调动学校内外的一切教育手段, 在课程计划、课程选择和设置、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应该树立美育的观念, 形成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审美和体验美的高尚情趣。

5. 静默教学, 以心传心———与教学方法的和谐。

“和谐型”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既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要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设问题环境, 给学生留有表白和沉默的时空, 给学生以思考渐悟的机会。

6. 团队协作精神———与教师集体的和谐。

15.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五

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我根据学生已具有的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在这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能力做得比较成功。

一、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引导学生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再引导学生回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然后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既然比与分数、除法有很多关系,分数中有分数基本性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那么比会不会也有自己的性质呢?”如果有的话,你认为它是怎么样呢?学生据此自然而然的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那这是不是比的性质呢,还需要我们举例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分析、整理、推导验证,培养学生的具体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所选取的事例可以再宽范一些。在学生汇报思路和过程中,学生的条理性非常强!在得出性质之后,我通过师生互动(老师说出一个比,学生说出比值相同的比)的练习,既练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

二、探究新知、对比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概括能力。

对例1的教学,我放弃了以往的讲授法,采用尝试解决法,由学生尝试化简,遇到问题小组共同探究、共同商讨、找到化简的办法,最后再进行板演,通过板演,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与黑板板演对照,进行自评。学生在做完交流中发现解法都有不只一种,通过交流探讨,小结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法。1、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同时除以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 2、都是小数时,先转化为整数比,再化成最简比;3、都是分数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有了这样的评价和概括的过程,既使学生体会了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概括能力,同时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讲练结合,总结方法。

有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练习时,我注重练习的层次性与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并且在练习中不断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16.《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十六

中南小学罗艺宋

今天执教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感悟不少,现在与在大家共勉: 树立“以学为主”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是这堂课教学的一大特色。

本节课中,在我帮助下,学生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肯学、能学、会学、善学。

一、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肯学。

上课伊始,根据学生一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初步感知3个分数的相等。

首先强调三个圆大小是一样的,使学生明确被看作“1”的部分是相等的。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状,并用阴影分别表示出三个分数。学生凭借观察比较,直观地认出这三个分数相等,并写出等式124==,而且发现这三个分数虽然分子、分母不同,但分数的大4816

小是相等的。

二、激疑设难,促使学生能学、会学。

面对出现的等式,我用激疑的方式问学生:“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相等呢?”使学生能带着具体的问题研究材料,对具体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为了揭示三个分数之间的关系,从和,和,和,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描述,逐步规范。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另一部分,我采用了相同的策略,学生完成得也很出色。个人认为,我们可以适当改变以上思考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在这里,还是可以放宽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性,为学生的抽象、概括创设了思维的空间。122424481248

为了由特殊到一般,揭示刚才的规律确实具有普遍性,让学生进行举例验证。课后发现,这一环节的设计存在问题。个人认为,为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分化点,如果换个角度设计: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启发学生:“谁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说明为什么分子、分母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再逐步提出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舍弃具体的数,抓住本质,归纳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引导发现,促使学生善学。

17.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内涵 篇十七

法律援助又称法律扶助或者法律救济,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免费或收费很少的情况下对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的穷人所给予的帮助”。可以说法律援助就是对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但因为各种原因无力承担诉讼费用和获得法律知识的诉讼当事人, 由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或者制定政策的办法, 规定由特定的人对其提供免费的诉讼代理或者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的具体表现, 是保证公民享受正当法律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尤其是民事法律援助制度, 作为近几年越来越受关注的向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或部分无偿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 其在赡养、工伤、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方面发挥的作用为社会弱者和贫困者及时有效地获得法律帮助创造了有效的条件, 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探讨。

二、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价值

司法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说明, 因公民经济收入的差异而影响法律社会关系的实现是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之一, 民事法律援助制度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些事实而产生的, 它的建立为法律社会关系的实现提供了司法程序上的保证。

首先, 体现国家对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切实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国家尊重保障人权。国家都将实现宪法的规定作为其最终目标, 为实现实质的平等权而不懈追求。权利是平等的, 然而保障权利实现的经济条件是不平等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民事法律援助应运而生。它充分保障公民实现其应有的合法权益, 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现在民事诉讼更加注重举证规则和时限, 诉讼在日趋专业化技术化的情况下, 民事法律援助更为必要。

其次, 彰显对法律规定的社会关系实现的保障。民事法律援助制度不仅体现在减免当事人的费用, 使其获得法律帮助, 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 有效地保障所有人平等的接近他们的目的所必需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调整和规范的死角, 从而切实保障法律所规定的社会关系得以实现, 使司法程序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再者, 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在现实生活中, 民事法律援助由于其涵盖面之广备受关注。民事法律援助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切实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它不仅维持了社会公正, 而且改变了贫困者遭遇工伤等意外事故或其基本生存权益受到侵害时无力维护的情况。同时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民事案件中的经济困难者提供的法律援助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可以说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备与发展。

三、宪法平等原则的体现与落实

现实社会中的平等需要衡量其的标准和保证其的权威力量, 该衡量标准和保证力量体现在法治社会就是宪法和法律。具体来说, 公民的平等权集中表现为法律面前的平等, 即平等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权利, 但当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法律知识的不同, 特别是经济条件现存的差异导致其在实际生活中获取法律保护的权利并没有达到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原则时, 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加以落实, 恐怕只能使平等原则成为形式上的空壳。

四、国际人权法中司法人权保障的需要

所谓人权, 是人依其自然及社会属性而应该享有的不可或缺的权利, 包括生存权、自由权、财产权、平等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然而权利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着被侵犯的危险, 因此必须有司法保障作为其坚强后盾。任何社会都存在相对弱势的群体, 他们大都法律意识淡薄、维权能力匮乏、更没有经济能力承担高昂的诉讼成本。目前世界人权宣言、条约以及众多国家的宪法都明确赋予了公民平等地使用诉讼制度、接近法官的权利。那么当不能对所有公民平均分配经济和司法资源以实现绝对平等的时候, 就应该对那些弱势群体推行民事法律援助, 通过对资源进行再分配或采取一些合理的补偿性措施来保证社会成员接近正义和司法的机会。这种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有助于保障他们平等地享受司法资源、充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使用司法救济制度, 以便更好地保障人权的实现。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应运而生充分体现了世界普遍追求司法人权的普世价值, 是国际人权法中司法人权保障的需要。

摘要: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给予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 以保障其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它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 对法律资源进行再分配, 以保障弱势群体及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是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制度架构, 是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人权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法律,援助,诉讼代理,平等,权利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宫晓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3]宫晓冰.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4]宫晓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关于农村修路申请报告范文下一篇:实测实量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