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10篇)
1.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一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一单元备课
第十一单元:快与慢
单元说明:
本单元中有四篇记叙文,主要让学生感知“快”与“慢”的关系,让其了解“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的作用。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有明确的目标(见《和时间赛跑》),应从主观上努力;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见《效率专家爸爸》,《欲速则不达》从反面说明,方法不当适得其反);三是坚持不懈(见《挑山工》)。让学生了解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
挑山工
教学目标:
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2、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①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②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4][5][6][7][8][9][10] ... >>
2.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二
1、看拼音,写词语。
guā péngzhuāng shì ruò lì xiāng qiàn
()()()()
hé xiéfēngqùzhàolìguīcháo
()()()()
2、辩字组词。
耘()绩()撼()扰()耕()渍()感()忧()
3、照样子,写词语。
又大又红(ABAC式)甜甜蜜蜜(AABB式)
二、能力训练。
1、用“”画出每组中不是一类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广场街道公园草原车站()(2)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杏花()(3)笋丝瓜西瓜黄瓜茄子()(4)鸡鸭子鹅狗鹌鹑()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表端.庄。()A头;B开头;C项目;D端正;E平举着拿。(2)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A通过邮局递送;B付托,寄托;C依附别人,依附别人的地方;D认得。(3)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A方向;B对着;C将近,接近;D偏袒。
3、下面的几个答案中,哪一个最能准确地表达作者喜爱秋天的原因,请在句后的括号里打“√”。(1)因为秋天是农民和果农收获的季节。()(2)因为秋天是快乐的收获季节,是气候宜人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的季节,是令人陶醉、令人怀念的季节。()(3)因为秋天是充满诗意的令人陶醉的季节。()
4、按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我确定她大约三十岁了。
(2)缩写句子。悠扬的歌声很快传到四方。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3)把句子写具体。的五星红旗b春风吹醒了的小草,染红了
三、默写《乡村四月》并回答问题。
这首诗是代诗人所作,主要写了、景物,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和的赞美。
四、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1、《渔歌子》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写的是春天的自然风光。,鸟鱼,在斜风细雨中来去,语言。
2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
3、一只母鸡,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
五、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所以,诗人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
()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柳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的吗?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将粒粒
柳芽抽成柳丝。
()它那轻盈婆裟的姿态,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
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六、判断正误。
1、《渔歌子》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2、“杂兴、兴奋、兴旺”,这些词中的“兴”字的读音都 相同。()
3、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4、《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三首古诗词 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5、“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这是个比喻 句。()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猫头鹰
夜幕降临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这时候,野鼠出来觅食了;猫头鹰躲在树干上,圆睁着大眼,左顾右盼,在寻找野鼠的踪迹。
猫头鹰那幅长相真怪:长着一副猫的脸盘,眼睛老是(张睁)得大大的,像两个玻璃球嵌在脸上,连那褐色的羽毛(班斑)纹也有点(象像)猫,因此人们叫它“飞猫”或“猫王鸟”。但是它并不是猫,只有看那柔软的两个翅膀,那锐利而灵活的两只爪子,才能(辩辫)出它是鸟。
猫头鹰是鼠的天敌。当它看到野鼠在田野东蹦西跳偷吃果实时,就拍打翅膀向下飞扑.(pū pŭ),几.(jǐ jī)乎没有点儿声响,就到了野鼠的头顶。野鼠刚惊觉.(jué jiào),已被利爪.(zhuă zhăo)逮.
(dăi dāi)住。猫头鹰连咬带啃,很快就把它吞食掉了。猫头鹰捕.(pŭ bŭ)鼠的本领特别高超,每只猫头鹰一年中可以消灭野鼠1000只左右,还吃掉无数的蝗虫、金龟子等害虫。
1、选择第二自然段中使用正确的字,打“√”。
2、查字典选择带点的字的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掉。
3、用“”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3.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 篇三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练习题(植树问题)
一、列式计算。
1.一条走廊长24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走廊两端都要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2. 在一条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芙蓉树,栽芙蓉树多少棵? ..
3. 把一根木料锯成30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0分钟。已知锯下一段要花1分钟,这根..
木料有多长?
4. 一座宿舍的走廊长15米,插有6面彩旗。照这样计算,办公大楼走廊长27米,要插多..
少面彩旗?
5. 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7段需要花多少..
分钟?
6. 要在正方形的喷水池边上摆上花盆,每一边摆放7盆花(四个角上都要有一盆花),一..
共要摆多少盆花?
二、解决问题。
1.为了保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决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多少根木桩?
2. 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加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
共有多少人?
http://
3. 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
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
4. 李大爷以相同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电话线杆的小路上散步。他从第1根电话线杆走到第12..
根电话线杆用了22分钟。他如果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话线杆?
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周围种树。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安排?请你画出示意图。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业务。
这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四年级数学教学比上学期教学难度大多了,有些难题教师也需要认真想一想,让学生会做那就更难。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智力。
三、致力于数学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学科的多元整合。如教学列式解答文字题时,引导学生应用语文里缩句的方法进行审题,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题意,正确地列式解答。
4.注重与学生的交流。“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4.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四
一、我会填。(28分)
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②60.761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个();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③六百点五一写作:()八十点零八写作:()
700.007读作:()56.567读作:()
④某数的十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⑤将0.9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⑥在○里填上“﹥、﹤或=”。
7.99米○8米6.23元○6.29元4.71千米○4.751千米
0.56○0.561280.08○28.0087.71○7.710
⑦把3.33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1位,再向右移动2位,得到的数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①50.005读作五十点零五。…………………………………………()
②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两位小数。……………………………………()
③在小数后面添上两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④22.3和22.30的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不一样。………………()
⑤把400000米写作以万作单位:400000米≈40万米。……………()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4分)
①将9.996精确到百分位是()。
A、9.99B、10.0C、10.00D、1.00
②下面各数最接近1的数是()。
A、0.99B、1.01C、0.998D、0.9998
③10千克海水中含盐0.3千克,10吨海水中含盐多少千克?正确算式是()
A、0.3×10×1000B、0.3÷1000×10
C、0.3÷10×1000D、0.3÷10÷1000
④大于0.1而小于0.3的.小数有()个。
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
四、我会解答。(38分)
①化简下面各小数。
0.50035.0040.040
②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324.2500100.575
③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50.5060.6050.0560.0650.56
()
④填入适当的小数或整数。
82厘米=()米6.14元=6元()角()分
9吨145千克=()吨5.02千克=()千克()克
7平方分米=()平方米5.6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⑤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72500=6500吨=3200000人=
⑥把下面各数改写以“亿”作单位的数,再精确到个位。
42600000024090000000
五、用数学。(25分)
1、一艘轮船10小时航行400海里,照这样计算,1000小时能航行多少海里?
2、一袋100千克的白砂糖售价3200元,每千克白砂糖的价格是多少元?买100袋这样的白砂糖要多少元?
3、学校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冬、小明、小刚、小强、小锋的成绩分别是16.78秒、17.03秒、17.55秒、16.9秒、17.2秒。请你排一排他们的名次。
5.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五
聋校语文第八册第21-23课教案
21 小方迷路 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用“附近”、“记得”造句。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能用“照样子写句子”练习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民警叔叔是怎样帮小方找到舅舅家的。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用“附近”、“记得”造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21 小方迷路 二、授新 1、出示挂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意。 2、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3、提出生字新词 舅舅 公安局 按键 荧光屏 4、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舅舅――妈妈的哥哥或弟弟。 公安局――联系实际理解。 按键――指图或实物理解。 荧光屏――指图中的荧光屏理解。 5、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字词和课文。 2、写字词。 四、作业:抄写字、词。读课文。 课后分析:本课的词语很少,也是学生经常接触的词语,所以大家很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话写词语 舅舅 公安局 按键 荧光屏 附近二、授新: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什么?(放假了,小方进城去舅舅家看舅舅。) (2)帮助学生理解“进城”的意思。 2、讲读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思考: A、小朋友,你为什么哭啊?”这句话是谁问的?(是一位民警叔叔问的) B、小方是怎么回答的?(我找不到舅舅家了) C、民警又问了什么?(“你记得舅舅的样子吗?”“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 D、小方是怎么回答的?(小方点点头,想了想说:“舅舅叫王永祥,三十多岁。”) E、民警听完小方的回答后说什么?(“好,你跟我去找舅舅。”) 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话的几种不同写法。 3、指导学生读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 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回答: 1、小方是怎么迷路的? 2、是谁帮助小方找舅舅的? 四、作业: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1 课后分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讲解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学生知道是民警叔叔帮助小方找舅舅的,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说说小方是怎么迷路的? 二、授新 1、讲读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A、民警叔叔领着小方来到什么地方?(来到公安局的一间屋子里) B、民警指着桌子上的一台机器对小方说什么?(这是电子计算机,它能帮你找到舅舅!) (2)结合挂图理解这一段的内容。 (3)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讲读第八自然段 (1)读第八自然段,思考: 民警叔叔按下按键,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什么? (出现了舅舅的头像、姓名、年龄、住址,小方认出荧光屏上的人就是舅舅) (2)结合挂图理解这一段的内容。 (3)齐读这一自然段。 3、讲读第九自然段。 理解“民警叔叔关上机器,送小方去舅舅家”,是指根据电脑提供的.舅舅的地址去找的。 三、巩固练习读课文,回答:民警叔叔是怎样帮助小方找到舅舅的?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学过有关搜索查找的知识,所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舅舅是如何帮助小方找到舅舅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 1、出示题目 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小方是怎么迷路的? (2)是谁帮助小方找舅舅的? (3)他是怎样帮助小方找舅舅的? 2、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师生讨论,完成习题。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 1、出示题目 填空,再读一读。 (1)民警( )小方( )屋子里,他( )着桌子上的一台机器说,它能帮助你( )舅舅。 (2)计算机上有许多( )。民警叔叔啪啪啪地( )了起来。( )上立刻出现了一个个( )和一行行( )。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填好后再读一读。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 1、出示题目 照样子写句子。 (小方)找不到(舅舅家),急得(哭了)。 ( )找不到( ),急得( )。 ( )找不到( ),急得( )。 2、读例句。 3、分析例句的句式:谁找不到什么,急得怎么样。 4、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句式说、写句子。 六、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4 1、出示题目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附近…… 记得…… 2、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的意思。 3、举例指导学生造句。 附近……我们学校附近有一条小河。 记得……我记得老师说的话。 七、作业:课后习题1、2、3、4 课后分析:学生完成习题较好。 22 吃鱼子 教学内容:7个生字和新词,1篇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刚”、“关心”造句。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思考练习第2题的问题。 3、能仿照课文,联系在家用餐实际,说、写一段话。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刚”、“关心”造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鱼吗?吃过鱼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吃鱼子》。板书课题:22 吃鱼子 二、授新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的不理解的词。 3、提出生字新词 餐桌 戳开 笨 严肃 决定 健康 噢 4、教学生字。 5、理解词语的意思 餐桌――吃饭的桌子。 戳开――课文中指用筷子将鱼肚皮穿开。 笨――不聪明。 严肃――结合面部表情理解。 决定――如何行动作出主张。举例理解。 健康――身体好。 6、初读课文。 7、再读课文,结合图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巩固练习读读讲讲下面的词语。 外婆 餐桌 戳开 香喷喷 笨 严肃 健康 悄悄地 四、小结。 五、作业:抄写生字新词。读课文。 课后分析: 本课的词语学生大部分掌握得较好,只有“严肃”学生理解得还欠透彻,需要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逐步领悟词意,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看(听)话写词语 餐桌 戳开 笨 严肃 决定 健康 香喷喷 二、授新 1、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先讲前些天,“我”家吃鱼,妈妈端上来一盘红烧鱼,“我”戳开鱼肚皮,一肚子鱼子金黄色,香喷喷,还冒着热气。 接着讲“我”刚用筷子去夹鱼子,外婆急忙拉住“我”的手,连声说小孩子不能吃鱼子,吃了会变笨的。 最后讲“我”只好放下筷子。外婆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也就是说,外婆这样说是认真的。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当“我”用筷子夹鱼子时,外婆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4) 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讲“我”用筷子夹鱼子时,外婆说小孩子不能吃鱼子,吃了会变笨的。 三、巩固练习: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四、小结: 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讲外婆不让“我”吃鱼子,说小孩子吃鱼子会变笨的。那外婆说的是真的吗?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读课文。 五、作业:熟读第一自然段。预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课后分析:课文中讲的吃鱼遇到了事情,很多同学都有亲身经历,所以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旧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写什么? 二、授新 1、讲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让学生说说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我”决定弄明白为什么大人能吃鱼子,小孩子不能吃。) (3)齐读。 2、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默读,思考: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我”是怎么知道的? (吃鱼子不容易消化,外婆不让“我”吃是关心“我”的身体健康。“我”是听妈妈说的。) (3)指导朗读。 (4)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3、讲读第四自然段 (1)齐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我”不再相信吃鱼子会变笨这句话了。) 三、巩固练习1、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2、说说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 四、总结全文:外婆不让“我”吃鱼子,是因为鱼子不容易消化,外婆是关心“我”的身体健康。吃鱼子是不会变笨的。 五、作业:熟读课文。 课后分析: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 外婆不让“我”吃鱼子的真正原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1、习题1 读课文,说说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 2、习题2 课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课文先讲外婆不让“我”吃鱼子,说吃鱼子会变笨的;接着讲“我”
6.家乡美 第八册第三课 教案 篇六
(2008-06-18 15:53:15)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第3课 家乡美
教学目标:
一、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东方明珠》(上海)、《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演唱《大雁湖》(内蒙古)、《杨柳青》(江苏)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二、从聆听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三、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以及改编其拍号后所创造的另一种情趣,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教学重点: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教学难点:从演唱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东方明珠》
表演《杨柳青》、《大雁湖》
编创活动
总第课时
课题:
3、家乡美(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从聆听《北京是故乡》、演唱《杨柳青》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在演唱《杨柳青》中了解民歌音调的风格,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教学方法:综合法、欣赏法、律动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故乡是北京》(1)导入
导:歌曲的种类很多,你知道哪些?(2)初听歌曲
导:来听听《故乡是北京》,说说它是属于哪种体裁?(3)复听歌曲
导: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4)再听歌曲
导:跟着音乐唱一唱,感受歌曲的戏曲风格。
2、学习歌曲(1)导入
导:听完了北京的歌曲,来听听江苏的歌曲,比较一下有什么不一样?(2)初听歌曲
导:两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3)复听歌曲
导:歌曲中出现了几次11 10?在歌曲 11 10 的地方轻轻地拍手。(4)再听歌曲
学
生
活
动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齐唱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齐拍
导:找找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并作出记号。(5)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演唱 B、分角色唱
C、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6)用方言来演唱歌曲
导:方言演唱和普通话演唱有什么不同?哪种演唱方式更好?
三、组织下课
仔细聆听 自由完成 齐学
齐唱 指名说
小结:不同的地方的歌曲有不同的曲调风格,这些风格多半和地方性有关系。我们的家乡也有一些自己地方特色的歌曲,回去找一找,看谁收集得最多。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 课时
课题:
3、家乡美(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演唱《大雁湖》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在演唱《大雁湖》中了解民歌音调的风格,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改编拍号进行演唱,并感受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教学方法:综合法、欣赏法、律动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1)导入
学
生
活
动
导:《故乡是北京》是一首女声独唱的歌曲。让我们来听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
泉河》,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初听歌曲
导:《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和《故乡是北京》有什么不同?(3)复听歌曲 导:歌曲一共有几段?(4)再听歌曲
导:各段的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学习歌曲(1)导入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导:《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的一首海南的歌曲,《大雁湖》是一首内蒙古的歌曲,请你来听听,比较有什么不同?(2)初听歌曲
导:两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3)复听歌曲
导:歌曲中哪些音特别长?作上记号。(4)范唱歌曲(5)学唱歌曲 A、齐唱,师指导演唱 B、分角色唱
(6)为歌曲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唱(7)改变拍号演唱
2/4——3/4——2/4进行演唱(8)比较南北民歌的不同 导:南北民歌有什么不同呢?
三、组织下课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齐拍 仔细聆听 齐学
齐唱 齐唱
指名说
小结:南北的不仅在地域上有着差别,在音乐上也有差别,这就是民歌的地域性。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总第 课时
课题:
3、家乡美(第3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从聆听《东方明珠》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东方明珠》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教学重点: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教学方法:综合法、欣赏法、律动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东方明珠》(1)导入
学
生
活
动
导:东方明珠是我国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作曲家以它为名写了一首歌曲《东方明
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2)初听歌曲 导:歌曲的情绪怎样?(3)复听歌曲
导:边听歌曲边写出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和合唱有什么区别?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4)再听歌曲
导:除了独唱、合唱还有哪些演唱形式?(5)听歌曲
导: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跟着歌曲唱一唱
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1)了解独唱(2)了解合唱
3、结束音练习
(1)师弹奏第一条旋律 导:哪个音更有结束感?(2)师弹奏第二条旋律 导:哪个音有结束感?
4、唱唱自己的家乡美(1)小组找找关于家乡的歌曲(2)小组展示歌曲
三、组织下课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齐学
仔细聆听 指名说 仔细聆听 指名说
小组交流 小组展示
小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音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方的才是有特色的。
让我们养成善于收集的习惯,把地方音乐传承下去。板书
设计 教后
7.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七
(四)。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并感受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音乐、舞蹈、画面,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风格、美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卡片、纸巾、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听《茉莉花》乐曲进教室。
2、引导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
3、通过听《茉莉花》乐曲,引导学生说出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音乐《茉莉花》进教室,让学生讲出歌曲的名称:《茉莉花》、以及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多层次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
1、通过边听歌曲边欣赏画面,从小桥流水、美伦美焕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景启发学生进一步感受《茉莉花》的音乐风格。
2、请学生观看教师表演舞,从中感受音乐的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茉莉花》的音乐,感受音乐风格、美感]
三、感知、学习歌曲:
1、让学生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伴随音乐表现出歌曲的美感
2、用“u”哼唱旋律。
3、歌词学习。
4、学唱歌曲
5、让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了合作,同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欣赏了解
1、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1)方言演唱
(2)东北唱法
2、阐明歌曲《茉莉花》在重要场合多次出现,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我国的形象。
(1)了解关于茉莉花的故事。
(2)观看张艺谋导演的2008北京申奥宣传片,出现了《茉莉花》演奏片段。
(3)欣赏了解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特》片段。
(4)欣赏了解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演唱的《茉莉花》片段。
五、课堂小结
六、表现演绎歌曲茉莉花,结束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后记:
8.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八
广州市海珠区东风小学
王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扬州方言)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策略: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边观赏江苏风情(多媒体)边欣赏《茉莉花》旋律,谈感受。师:请描绘出画面中的景象。与我们这里有何不同?(这就是江苏的风光:小桥、流水、人家)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出示图片)
(二)新授:
1、师边舞蹈边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
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爱花惜花)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 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 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2)唱词:
★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得曲调优美秀丽婉转。
★ ★★用柔美的音色、流畅的气息有感情地演唱。(3)试跟老师做着动作来唱。
(4)分小组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交流和评价。
(三)、拓展:
1、导入:
你们知道吗?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明朝的江苏扬州,原来歌名叫《鲜花调》,后来经人们的传唱,各地都有了《茉莉花》。
2、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边听边手划旋律线。
★这首《茉莉花》与我们唱的感觉一样吗?
★ ★找出特点:旋律起伏大,高亢明亮。(原因:那里山较多,人们的性格很率直)
3、了解世界眼中的《茉莉花》。
(1)《茉莉花》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版本,正因为这样,《茉莉花》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在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它的旋律响彻了整个世界,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出示图片)
(2)欣赏宋祖英在悉尼的演唱。
★《茉莉花》让国际友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美,歌唱家宋祖英美妙的歌声象茉莉花的花香一样芬芳迷人,让我们来欣赏这位第一个在悉尼开演唱会的歌唱家的演唱。★★谈谈你现在的感想。
(四)、师小结:
老师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五)、在音乐声中,学生走出课室。
9.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篇九
教材分析:
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后,立志为中华振兴而读书的故事;《乌塔》讲的是一个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德国旅行的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单元目标:
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成长的快乐,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
单元重点难点:应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时数:13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①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②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③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①读后谈收获。
②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
③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3.默读课文,要求:
① 划出生字新新。
②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记。
4.学习生字新词。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②学生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④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⑤集体朗读生字新词。
⑥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7.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①简介文章写作特点: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②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③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学生围绕感受产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汇报。
4.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的训练。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6.人物评价:
①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
②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结合课文说出所填词语的原因)
7.语文活动:
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①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②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③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8.教学总结。
9.作业布置:
①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②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文章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
给我印象
乌塔
教学目标:
叶圣陶
一丝不苟(改、断、平易近人人品
堪称楷模
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教学重点::
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激发兴趣)
2.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叙述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自由发言
1.质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乌塔的?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小组研究
1.根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展开辩论。
分组,交流想法。
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拓展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六、巩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欢,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板书设计:
乌塔
我眼看乌塔:热情、执着、有爱心、独立、有理想……
长出独立的翅膀
正确地认识自己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
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教学后记:
第四、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
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二、日积月累
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
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10.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 篇十
北京版小学英语第八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教案.doc
北京版小学英语第八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课 题 Unit 10 Buying e-books Lesson 1 备课人 授课日期 4.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拼读多音节词interesting, exciting, difficult, boring, expensive,知道意思; 感知句型:This book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that one. This game is the most exciting. I think it is more difficult/the most difficult.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性购买图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拼读单词:interesting, exciting, difficult, boring, expensive 理解对话的`意思,会读句子,在会读句子基础上进行对话活动练习。 教学难点 会读句子,在会读句子基础上进行对话活动练习。 教具准备 video. CD .word cards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Greeting to teacher. Nice to meet you ,too ! Answer teacher’s questions It’s a book. Bookstore/bookshop Answer questions Yes I do. /No I don’t. Translate the dialogue in groups with teacher’s questions. Know about “e”. Watch the video They are Ken Ann and Mocky . They went to the bookstore. An e-book. Monkey King. 《美猴王》 Watch the dialogue again and draw a line .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 dialogue. Listen to the dialogue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dialogue together. Read the words follow the teacher . Listen and repeat the dialogues. read follow teacher. Listen & guess the right picture. Boys for Ken Girls for Ann Teacher for Mockey. Act the story in groups 一: Warming up Greeting Nice to meet you! 二: Language preparation 1 Show a English books & ask What’s this? It’s a ________. We can buy it in _________. Do you like English book/music book/story book/comic book ? 2 For the title Today we will learn “Buying e-book”.(write the title ) Do you know e-book? Explain “e”. e-mail? 三: learn the story 1 Watch and answer.(Show the video) Ask students to watch the video with the question : Who are they? Where did they go last Sunday? What book did they buy at last? What’s the name of the e-book? Do you know the Chinese meaning? Explain. 2 Show the video. What books did they found before e- book? Draw a line under the book. 3 Listen & translate. play the video one by one and talk about the meaning (write the new words or put the word cards on blackboard.) 4 Read & spell Read the words . 四: Practice 1 Watch & repeat Play the video again. Play it one by one 2 Read Ask students to read follow teacher. 3 Game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guess the right picture . 4 Act the story in different roles. Read mockey’s speaking. 5 Act the story in groups. 五Homework 1 Repeat the story five times 2 Read the dialogues & try to know the text. 设计英语对话环境 简单话题导入新授 提请注意本课内容 自然引出课题 带着问题初步感知 学习方法的指导 简单游戏缓解学习的紧张气氛,调动学习兴趣 教师参与带动学生积极朗读 板书设计 Unit 10 Buying e-books Lesson 1 interesting exciting difficult boring expensive This book is interesting. This book is more interesting . (than that one.) This boo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教学反思
【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备课】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案-4312-03
八册第六单元检测卷10-05
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教案10-09
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阅读题08-28
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二11-19
高一语文单元备课06-24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2-17
四年级语文下第八单元单元导读和整理12-17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试卷10-12
语文第八册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