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自救自护教学设计

2025-02-09

校园安全、自救自护教学设计(精选5篇)

1.校园安全、自救自护教学设计 篇一

第十三周国旗下讲话——构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提高自救

自护能力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构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提到消防,同学们自然会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灾二字。是的,火,带给人们光明,赋予人们温暖。但是火也吞噬了无数生命,留下了累累伤痕。在2003年11月24日凌晨,俄罗斯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宿舍发生的火灾,近200名学生受伤,41名学生死亡,这场大火用血淋淋的数字和惨痛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警醒我们火灾是威胁日常学习、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能做到“三懂”、“三会”。“三懂”即懂得火灾的危险性,增强消防意识;懂得火灾形成的原理,不玩火;懂得火灾预防,“三会”即学会火灾报警方法,学会使用灭火器扑救小火,学会火灾自护自救的方法。

与消防安全同等重要的是我们校园安全。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种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灾火险、溺水、体育运动损伤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成长。安全是师生幸福生活的保证,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这里老师向你们提几点要求:

一、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不打闹,文明游戏,上下楼梯往右走,避免同学之间的磕磕碰碰。

二、要注意心理安全。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和互相理解,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同学的不同个性;同时自己也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处理自己面对的困难。

三、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要到无牌小店去购买食品。

四、要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学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四点你们能做到吗?

同学们,我们热爱生活,我们在校园中演绎活力,憧憬明天;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意,拒绝伤害。让安全的意识常驻我们心间,让生命的绚烂闪耀我们四周!

2.校园安全、自救自护教学设计 篇二

一、自救自护能力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学生有4737人, 受伤的近1.6万。这些血淋淋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但同时, 在汶川大地震时绵阳桑枣中学师生毫发未损的案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所以, 对未成年人进行健康安全自救自护教育非常重要。那些潜伏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可能降临的危机, 与未成年人缺乏健康、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关专家认为, 通过教育和预防, 80%的幼儿和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可以有效避免。为此, 2008年10月20日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开展“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学生健康安全教育行动”, 希望能借此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科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科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许多灾害的成因,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方法等都在科学教学内容中有着具体的描述, 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洪水、火灾、触电、中暑、中毒等。对初中教师来说, 要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除了有意识的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活动之外, 还可以借助现行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尤其是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 有效地预防危险,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这将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科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一) 通过多媒体展示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 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资源, 对学生难以亲身体验和经历的过程进行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生动体会一些灾害的发生, 将科学教育的科学性与娱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中学到知识。

例如, 在学习《地震的预防和防范》时, 笔者组织学生观看日本阪神地震的视频资料以及汶川、玉树地震灾后的图片资料, 随着大量建筑物的倒塌, 学生体会到了地球内部能量的巨大, 同时也了解到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只有7~9秒钟的逃生时间 (横波到达之前的时间) 。

在学习《照顾好我们的身体》时, 笔者在课堂上用图片展示“小明同学发现弟弟食物中毒后的处理办法”:首先向急救中心120呼救, 随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弟弟舌根部催吐, 让弟弟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 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或呕吐物、排泄物, 以便医院能及时查明中毒原因。这样, 通过生动的画面与紧张的描述, 学生很好地接受与掌握了有关中毒救护的知识。同样, 在教学心脏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时,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 能让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

(二)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的重要职责, 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常常要进行一些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危险, 例如在进行一些需要加热的化学实验时, 由于操作不当引起实验台着火了怎么办? (这个过程,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假设万一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有些学生擅自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到学校, 随意焚烧废纸垃圾等都会引起着火。学过《燃烧、灭火与火灾自救》的学生都知道燃烧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因此灭火最有效的方法是隔绝氧气———实验台上着火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湿布盖灭, 当然身边的沙土、杯盖、氯化钠等都能用来充当灭火剂;家中炒菜油锅着火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盖锅盖, 然后关闭燃气。

在用橡皮泥、粉笔灰、小鞭炮模拟的火山爆发实验中, 学生通过实际的观摩与操作能够深刻地理解火山爆发的原因。同时, 对爆炸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即在有限的空间内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就会引起爆炸。而将这些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里, 当家中煤气、天然气泄漏时千万不能打开油烟机之类的电器, 否则电器产生的热量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体验教育, 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避免危险。学生在学习中既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知识, 又加强了自我防范与救护的能力, 规范了日常行为, 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 通过仿真演习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看过的, 忘记了;做过的, 记住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景模拟, 让学生身临其境, 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救自护的技能。

例如, 在学习“惯性”这部分内容时, 笔者让全体学生站在位子上模拟在汽车上遇到启动、刹车、加速、减速时人的反应, 在听到“启动”“加速”“减速”“紧急刹车”的口令后, 学生们模拟得十分认真, 不时前倾、后仰, 有个别学生还配合了十分有趣的表情, 把笔者也逗得哈哈大笑, 课堂氛围十分融洽。而在笑声中, 学生也知道了遇到紧急刹车会出现前倾的情况, 因此在驾车、乘车的过程中要系好安全带。接着笔者还让班中体重最大和最小的两位学生以相同速度快速跑动, 突然喊停, 体重大的学生往往难以停下来, 由此让学生们了解到超载的车辆制动距离比较大, 容易出现危险, 要严禁超载。

3.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教案 篇三

题: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学习一些家居防火自护、自救知识

一、教材分析 :对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常识,加强安全意 识,多掌握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逃生的技能,才能远离危险,减少意外伤害 的发生。旨在对学生进 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生活态度,使学生日 常生活和学习种按科学规律办事,形成安全意思,通过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和 自我自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危险情景下的应急能力。能力目标:紧密联系学习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需要和实际能力出 发,多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学会自我保护,调动家长积极性,发挥家庭和家长 作用,使家庭生活中得到保障,学会结合实际何况,创造性进行安全教育。

情感目标:健康、安全、成才是每个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关注的三大重 点问题,而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保证学生平安健康成长,作为 家长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全温馨的生活,时时向学生进行安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树立火灾自护.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器材:投影仪.幻灯片或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如不久前发生在本班同学王宏家里的一场火灾.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引以为戒.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

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本班毛同学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

(6)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7)发现有老化爆皮的电线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并要求他们换掉。

2、煤气的泄漏以及用吹风时造成的火灾。

3、小心使用打火机不让小孩玩弄打火机。

㈡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实录.从中学习自救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几种逃生的方法。

1室外火灾关门求生的方法:

①测试门的温度.用水把棉絮浸湿.堵住门和窗户。

2室内火灾.从窗户逃生。

3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4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5安全出口火灾逃生。㈢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拨打.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地址要报详细:

XX市XX村XX路XX号.如:(什么东西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号码是XX)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㈣小结:(卡纸出示)(全班齐读)

遇到火灾:临危不乱.暗记出口。扑灭小火.不乱玩火。不贪财物、蒙鼻匍匐。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㈤让经历过火灾的同学具体谈谈火灾时人的心理及行为.老师帮他们指出当时的误区。㈥总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㈦附板书设计:

防火自护

自救安全教育 用电,煤气,雷电 贴上卡纸上的小结 教学反思:上了《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这节地方课以后,对我的促动很大,没有想:到学生这么喜欢上防火安全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基本达到,暨是:引导学生认识火灾的巨大危害,帮助学生了解防火的基本常识及火场自自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火场中自护自救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防范火灾、珍爱生命的意识。但是静下心来我认真的反思我的课堂,总结我的课堂,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增强了学生的防范火灾、珍爱生命的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在查找身边火灾隐患的讨论交流中,提高了学生的防范火灾、珍爱生命的意识,有的同学在替我们身边的学校担心、为我们的家庭担心、为我们的森林担心,有的同学还由此想到我校的消防现状……从同学们的讨论声中,我惊喜地发现这节课,竟也能激发并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真不简单!

二、培养了学生火场中自护自救的基本能力。

如何在火场中学会自救与逃生呢?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我结合视频,给学生于启发引导,接着让学生现场学习与演练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自救方法,学习报火警电话,最后,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火场逃生方法,认清火场中的安全通道、逃生标志,以及基本的保护措施,逐步培养学生在火灾中自护、自救与逃生的基本能力。

三、有待改进的地方。

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我要抓住远离火灾这个重点,重点教给学生在火场怎么样逃生,显然这方面我做的不够好,仅仅是看了火场自救与逃生的视频,演练了怎么样报火警?而老师没有强调、没有和学生讨论逃生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教给学生逃的方法,重点不突出。

2、逃生的教具准备不够。比如毛巾、水、白布等。

4.校园安全、自救自护教学设计 篇四

班会主题:自护、自救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名称:高一(10)班 班主任:任书娜 时间:2012年9月26日晚上班会 地点:本班教室

教学要求:让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

教学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会保护好自己,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内容:学习用电安全、煤气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游泳安全等知识。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从出生到现在,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二、新课内容:

1、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2、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3、发生火灾逃身办法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4、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③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④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4、游泳安全:

现在天气还比较热,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但回到家里有可能会和家长一起游泳,那对于游泳大家要注意以下内容: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潜水、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小结:

5.校园安全、自救自护教学设计 篇五

1、认知目标: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及怎样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 火、防火、灭火,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模拟演练,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消防知识和处理火险的简易方法, 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认识火灾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珍爱生 命,安全第一”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来猜一个谜语: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 怕风。(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火

二、交流准备

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 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结果选择适当的 展示方式,组内预展。

三、展示交流

第一小组:火灾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1、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火灾发生的原因。说明人为引起的火灾是最常见的。

2、重点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来展示,说一说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第二小组:轻微火情的应对方法

1、问卷调查:小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2、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展示发生火灾我们小学生应该怎么办。知道在火势较小时的一般应对方法;知道火势较大时,要拨打火警电话“ 119”;模拟大火警 电话。

注意:小学生不能参与救火行动。

第三小组:灭火器的使用和消防安全标志的认识 认识灭火器各部分的名称;学习使用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它灭火器的用途;认识消防安全标志。

第四小组:大火中的逃生与自救 火灾来临,镇定第一。

逃生:火灾很大时,烟很大时,可以匍匐逃生。如果从门逃不出去,可想其它方法,如阳台 呼救、结绳逃生、床单逃生等。

自救:自如果无法逃生, 可机智想法自救。如躲进卫生间或厨房, 或在靠窗的地方等待消防 员的救援。

第五小组:小记者行动

视频:小记者采访消防员,消防员对学生进行专业讲解。图片:了解消防员叔叔的工作,认识消防设备。

总结: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第六小组 :组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1、制定方案,明确逃生路线。

2、强调疏散要求和注意事项。

3、全体演练。

4、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下阶段任务: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上一篇:初中写景作文:游苏州藕园下一篇:日语一级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