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2024-09-23

产业生态学复习资料(共10篇)

1.产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篇一

环境生态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的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5.生态监测: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指示生物法:是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

7.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9.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变化。同时在一定的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10.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是若干类型系统的组合,其数据的空间尺度要比生态系统大,主要是气候、地形、群落与生态系统、土壤物理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等。

11.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12.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13.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

14.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二,填空题

1.五大圈层是什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

2.信息传递包括哪四种——物理信息及其传递、化学信息及其传递、行为信息及其传递、营养信息及其传递。

3.指示生物法有哪四种——

(1)现场比较评比法 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

(2)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 适用于动、植物;

(3)人工熏气法 动、植物均适用;

(4)浸蘸法。

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类——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地理分布。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6.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出生率、死亡率、牵出率、迁入率。

7.生态因子作用包括哪五个方面——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三,简答题

1.生态监测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

(3)综合分析。

(4)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城市热岛效应是什么?

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3.光的生态作用是什么?

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

(2)光强与动物。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反射投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同的。

(2)可见光对动物的生殖,体色变化,迁徙,羽毛更换,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

(3)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1)植物的光周期。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2)动物的光周期。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徙、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4.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定义: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代内和代际机会选择的公平性。

(2)合理需求原则。这就要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来满足,立足于人的合理需求而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发展和需求要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3)和谐性原则。人类必须与自然共同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和共同繁荣。

(4)持续性原则。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器生存率的能力。

5.干扰生态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6.生态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答: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工艺生产系统。

作用:(1)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7.酸雨的定义和危害

答:定义: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

危害:(1).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它能使湖泊河流酸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

(2)使土壤酸性化,破坏土壤,同时本酸化会导致有毒金属(汞和铝等)从土壤和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影响树木的生长,危害农作物。

(3)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

(4)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8.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以及国际社会控制变暖的行动是什么?

答:措施;(1)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2)加大在科技和公众教育领域投资,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3)发展电动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4)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6)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6)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

国际控制变暖的行动:(1)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负责分析和报告关于全球变暖的科研成果。

(2)1992年,世界各国首脑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在峰会上,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但它并没有为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3)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约5%。包括美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4)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5)2007年12月15日下午,经过持续十多天的马拉松式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通过名为“巴厘路线图”的决议。“巴厘岛路线图”规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达成一份新协议。新协议将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2012年到期后生效。

(6)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四,问答题

顶级群落各种学说不同点在哪?

答:顶级群落: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最后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阶段,称之为顶级群落。演替顶级学说理论包括单元顶级轮、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学说。

单元顶级论:美国生态学家 Clements 认为,在同一气候,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最终都能形成一个与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演替顶级,包括气候顶级和各类前顶级。

多元顶级论:多元顶级理论由英国生态学家 Tansley 提出。该学说认为,某一气候区域的物理环境远不是同一的,因此在该气候区域内的不同生境中就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顶级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在一个共同的气候顶级终点。

顶级-格局学假说说:Whittaker 认为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如气候顶级,土壤顶级,地形顶级,火烧顶级等,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的而是连续的,因而形成连续的顶级类型,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各种学说的不同点:(1)单元顶级论认为,只有气候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他的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像气候顶级发展;多元顶级论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级的形成。(2)单元顶级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级;而多元顶级理论不认为所有群落都会趋于一个顶级。(3)顶级-格局论是多元顶级论的变形,与多元顶级论不同的是,多元顶级论认为的顶级群落的形成是离散状态的;而顶级-格局论认为顶级群落的形成是连续的。

1.生物入侵的定义和途径有哪些?

答: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总体来看,生物入侵的渠道包括以下三种:

(1)自然入侵

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2)无意引进

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3)有意引进

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2.生态系统基本原理包括哪些?

答:(1)系统开放原理。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可持续性系统都必须是开放的系统,都必须有外熵流的输入,否则系统会走向无序,直至崩溃。

(2)相生相克原理。自然界中的各类生物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原理。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和特征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而物质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多级和反复利用的。

(4)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原理。任何系统对外界的干扰耐受都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系统就会受到破坏甚至崩溃,即系统反馈调节功能丧失。

(5)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物种,都对其生存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他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规律的。

(6)等级系统原理。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的等级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层都是由不同的亚系统或整体元组成,每一级组成单元相对于低层次表现出整体特性,而对上一层次则表现出从属性或受制约性。

4.生态监测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2)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

(3)具有多功能性。

(4)监测灵敏度高

缺点:(1)监测反应时间长。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作出反应,从而可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得监测结果,也不能像仪器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它通常反映的只是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2)外界各种因子容易影响生态监测结果和生物监测性能。

(3)生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状况等都制约着外干扰的作用。

(4)指示生物同一受害症状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增加了对监测结果判别的困难。

5.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有哪些?

答: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

内涵包括:(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

(2)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于维护

(3)调节气候

(4)减缓灾害

(5)维持土壤功能

(6)传粉播种

(7)控制有害生物

(8)净化环境

(9)感官,心理和精神调节

(10)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

2.产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篇二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完成的2005年度《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中, 浙江以“87.1”分位列全国第一。按照县 (市) 、市区进行评价, 浙江69个评价单元中, 泰顺县在林覆盖率较高、水资源较丰富、降水量多的优势下, 在69个县 (市) 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比较中当选浙江第一。

由此可见泰顺的生态状况很是让人欣慰, 而生态在泰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生态旅游作为泰顺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泰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 对生态旅游的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 要想满足人们的需求, 就必须改变原有的生态旅游的经济模式, 采用新模式, 就必须坚持生态旅游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

发展生态旅游, 食品加工业及特色旅游是目前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 利用假期去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的最好选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首选。根据人们的需要, 林农及开发商应该以当地特色的森林资源为基础, 开展生态旅游行业。一些林区已经先后开展了生态旅游业, 就目前发展来看, 森林生态旅游业是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途径, 也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泰顺县黄桥乡800hm2毛竹低产园通过标准化改造, 建成为省级笋竹低产林改造示范片, 大大提高单产, 每667m2收入从原来的200元提高到1200元, 仅此一项每年为全乡农户增加收入800多元。而且在泰顺县竹产品的深加工下, 使得竹子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从而带动了农户的种竹积极性, 使其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大踏步的向前发展。使昔日的荒山成了竹海, “竹山”成了“金山”。

每年的元宵节, 泰顺各地都有着特色的百家宴。泰顺百家宴是一项独特又古老的闹元宵习俗, 由970多年前的民间族人内部祈祷仪式“做春福”演变而来, 如今发展成泰顺县一张旅游名片。2010年元宵节, 泰顺县7个乡镇摆下了6000多桌百家宴, 6万多人赴宴, 载入吉尼斯纪录, 而且随着泰顺百家宴每年的定时举办, 以及各个环节的完善, 到泰顺吃百家宴的人数也在逐年更加。泰顺百家宴以“促进乡邻乡亲,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为主题, “百家宴活动, 从祭祀地方神祗, 到民俗表演等方面一脉相承, 有其固定习俗”, 到如今泰顺百家宴已成为泰顺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 吸引了泰顺周边市县以及相邻的福建省的很多人的慕名而来, 体验着不同以往的特色的泰顺百家宴, 这也是泰顺人比春节更不可缺的重大节日。泰顺 (百家宴) 更被授予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泰顺百家宴被入浙江省省级非遗名录项目。而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每年“三月三”的百家宴也吸引着周围不少的人前往一睹这畲族风情的百家宴。毗邻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体验了百家宴之后, 来游玩的游客还能到保护区内看看秀丽的大自然风光, 在完好的原始深林里呼吸最新鲜的天然氧吧里的空气, 到浙南第一峰白云尖的山顶上体验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下第一氡”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岩隧道景区、白鹤山庄景区、南浦溪景区、世界最美丽廊桥 (泗溪北涧桥) 等更是带动了泰顺生态旅游的大热潮。生态旅游的热潮更是带动了一批产业的发展, 农家乐、生态食品、地方特色小吃等等不仅给泰顺的经济带来了蓬勃的发展, 更解决了很多泰顺普通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随着泰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泰顺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对现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也知道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想发展生态经济, 就要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为前提。只有泰顺的经济得到发展, 泰顺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生态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泰顺有着如此的生态优势, 在泰顺人民的不断努力下, 泰顺的生态与林业发展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摘要:泰顺是一个有着很大生态优势的地方, 而这些年泰顺正是利用这个优势发展着泰顺的生态产业, 给了泰顺人民带去了物质与精神的双层提高, 使泰顺的生态产业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3.产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篇三

2014年10月16日,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举行了一场新技术新产品项目推介会。22家中关村企业在此次推介会上展示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比如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北京中立格林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室内环境监测控制器产品、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防暴恐智慧型城市解决方案和具有国际领先的超微光感知技术的FIAMM非凡高清摄像机、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痕量灌溉技术……

推介会看似很普通,但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一次实现产业链自循环的有益探索。海淀区北部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将为企业找客户,为客户找产品,聚合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实现园区内产业经济的生态循环,从而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低碳智慧”的科技新城的建设。

实创股份公司董事长陈晓智介绍,“在园区开发建设中,我们把培育发展高科技产业、构建创新产业集群作为生态科技新城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产业项目培育上,严把环保准入‘铁门槛’,坚持优先引进科技型、规模型、环保型高科技产业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从源头上维护科技新城良好的生态环境。”

产业经济生态循环

在科技园区建设中,实创股份公司积极运用园区新技术、新产品,从能源高效综合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优美的景观环境、绿色交通等各个角度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园区;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如中关村壹号项目通过采用冷热电三联供方式催使能源循环化,在设计、施工建设方面通过使用节能幕墙土、建装修一体等措施,在减少建筑垃圾的同时辅以太阳能光热系统、排风热回收技术、光导筒照明等再生能源应用,做到从设计到施工的全程低能耗,打造成绿色三星、LEED(里德)金级商业办公项目。

新永丰组团C4、C5公租房项目为实现节材理念,楼体全部采用工业化预制构件进行外装,内装采用整体化厨房和卫浴的设计理念,达到空间最大化。结合项目地势情况,利用复层绿化、透水地面、下凹式绿地等技术对水源进行循环性使用,打造成绿色三星级、LEED(里德)金级住宅项目。

海淀文化中心项目充分利用屋顶采光窗、下沉庭院等自然光源,通过CO、CO2浓度监控系统、外墙体应用可调节式外遮阳等措施,从内到外打造舒适宜人的绿色三星级公共建筑。

爱文国际学校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将节水、节能可视化、可控化,从而打造绿色二星级教育项目。

海淀区北部办负责人表示,在生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依据项目定位,一方面充分利用海淀园内自主研发技术优势和中关村相关配套政策,优先选用海淀园内绿色生态相关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促进海淀园内产业链循环,同时降低园区因绿色生态低碳开发理念增加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园区内拥有光大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中联煤层气国家中心、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能源环保领域企业,这些都为打造生态型高科技园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把园区企业所拥有的能源、环保技术成果用于园区自身的生态建设,从根本上带动园区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园区内部自有技术、产品产业链,增加企业的收入、利润,为园区创造更多收益。另外,园区在准入机制、政策激励、产业依托等方面也逐步建立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和保障生态园区建设的进行。”

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作为海淀区三大功能区之一,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海淀区委区政府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区的重要载体,是“十二五”时期北京市重点规划建设的“两城两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海淀北部将建设成为包括45万至62万的就业人口在内的百万人口新区,实现收入8000亿元,真正建成为“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聚集、绿色生态示范、人文交互共生”的全球引领示范区。

海淀区负责人表示,希望各参会企业能够通力合作、增强互信,更好、更快地完成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尽早完成成果转化,为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精尖”产业体系

未来的智慧生活有如下标志性场景:无人驾驶汽车在大街小巷里兜风;快递公司使用无人机运送包裹;恐怖事件发生时,人民警察可以快速布防;暴雨天气,市政部门可以快速锁定所有下水井盖的位置……

这些炫酷生活幕后的技术是什么呢?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武告诉记者,无人驾驶汽车在地图中实现精确定位并快速避障,需要一个精确到厘米的三维地图,它能告诉汽车:交通灯距离地面多高?人行道、马路牙子的准确位置;桥洞、隧道的限高等等。无人机投递需要目的地的精确三维数据;城镇安全应急布防和设施监测迫切需要高时效、高精度并且可以量化距离、面积和体积的位置信息。以上这些都要靠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就是激光雷达获得。而北科天绘就是专注于激光雷达的研发、生产和集成的公司。目前全世界能生产机载、地面和车/船载全系列激光雷达的公司只有四家,包括奥地利的Riegl,加拿大的Optech和瑞士的Leica,北科天绘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中国企业。

北京普泉科技有限公司在世界上自主首创的“痕量灌溉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少有的原始创新技术。目前已经在北京、新疆、内蒙等多个省市应用于农业、生态改良、空间绿化等领域,对生态城市的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痕量灌溉技术是在以色列滴灌发明40多年以来首次从原理到应用的突破。该技术以创新的双层膜结构解决了长期困扰滴灌的低流量下灌水器堵塞对的世界性难题,可以将单个灌水器出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小时,做到与植物的吸水速度相匹配,节水效果比滴灌节水40%-60%。2012年在海淀区苏家坨镇锦绣大地平原造林地块的200亩痕灌示范工程竣工,据测算,每亩林地年均节水260吨,200亩林地一年就可以节水5.2万吨。痕量灌溉在北京平原造林以及生态农业上的大规模推广,对进一步提高北京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地区水资源紧张形势,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中立格林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室内多种气体的监测及控制,以及中央空调及供暖通风控制产品的监测及控制。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个场馆的空气质量监测产品就是由中立格林公司提供的。其产品已广泛销往欧洲、北美、亚洲、澳新等市场。广泛的应用案例和经验证明了中立格林的产品技术和设计水平处于同类产品的领先地位。此外,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展示的防暴恐智慧型城市解决方案和具有国际领先的超微光感知技术的FIAMM非凡高清摄像机、泰宁公司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仁创集团的透水砖技术、远大能源的节能技术等22家中关村企业带着各自的“看家本领”亮相此次推介会。

4.城市生态学复习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

1.陆地生态系统中以()的初级生产力最高。

A热带雨林B季雨林C常绿林D落叶林

2.初级生产是无机物转化为()的过程。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有机物

3.鸟类在繁殖季节时,常伴有鲜艳色彩的羽毛或美妙动听的鸣叫等,这属于()信息

传递方式。

A遗传B生物C物理D化学

4.城市生态系统的()模型是真实系统的放大或缩小,但却具有和原型系统相似的形

状或具有某些相似的功能。

A实物B仿真C概念D数学

5.城市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明显的是()。

A城市建筑B城市噪音C城市垃圾D环境污染

6.城市能源种类很多,天然气属于()能源。

A矿物B自然C生物D可再生

7.城市生态系统的系统辨识包括系统结构组分辨识、功效辨识和()辨识。

A结构B边界C环境D过程

8.城市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对()要求较低,更为耐旱。

A温度B水分C氮肥D土壤PH值

9.城市生态管理应遵循环境胁迫和环境()协调的原则。

A效益B承载力C利用D资源

10.城市生态规划强调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和()性。

A层次B持续C系统D均衡

11.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各组成成分的数量、质量及其()。

A体积B大小C空间格局D水平分布

12.人口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所有制成分等。

A知识B年龄C性别D自然

13.城市生态系统的正演替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向结构()、能量最优利用、生产力最

高方向的演化。

A明显B完整C简单D复杂

14.Witting等人曾按植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把植物划分为极嫌城市植物、中度嫌城市

植物、中性城市植物、适生城市植物和()城市植物五类。

A中生B极适生C不适生D嫌

1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

A生物B动物C食物网D消费者

16.城市生态评价一般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A)三方面着手进行。

A协调度B生产C消费D信息流

17.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必须强调景观的多样性,这不仅涉及城市的美观,而且也涉及绿

地系统的(D)。

A外貌B结构C稳定D多样

18.城市生态系统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B)的生态系统。

A强大B薄弱C高D稳定

19.按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可将其大致分为(B)噪声、工厂噪声和生活噪声。

A喇叭B交通C航空D机械

20.城市植被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覆盖率(D)。

A较高B高C中等D低

二、填空题

1.生态系统一词首先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2.城市形成与发展需要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和____________因素等基本条件。

3.物种和群落多样性保护是通过不同__________类型的保护而实现的。

4.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系统。

5.城市生境制图是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把各种____________类型落实在地图上。

6.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必须强调景观的多样性,这不仅涉及城市的美化,而且也涉及绿地

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7.城市水污染中的生物污染包括病原微生物和水体________________。

8.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________________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

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9.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________________平衡

状态。

1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是指生态系统内各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信息传递。

11.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主体,所以城市人口的发展限制或代替了其他___________的发展。

12._______________模型是通过进一步地改变系统参数观察系统的响应,推测系统组分间

相互的动态关系。

13.按照潜在植被类型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更能适应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条件,获得稳定的发展和有较高的效益。

14.几乎限于城市建成区内生长,在郊区只是偶尔见到极少数个体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城市植物。

15.生态系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机制的载体,所有生态系统都有趋向于恢复因突变事件造成破坏的机制。

16.组成生态系统的有生命的生物成分是指____________。

17.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城市物质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________等。

18.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9.城市生态学是按____________划分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20.根据城市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可将其划分为:早期城市阶段、中世纪城市阶段、工业

化城市阶段、现代城市阶段和____________城市阶段。

三、判断改错题

1.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强度从城市外围向城市中心不断降低。()

2.城市热岛效应在各纬度地区均普遍存在。()

3.城市垃圾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

4.城市环境规划是协调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要手段。()

5.自然能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6.自然保护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终估算。()

7.按照使用性质、规模及位置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类型。()

8.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是先识别、分析生态危害然后再计算生态风险。()

9.“生态型”建筑能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0.城市噪音不会损害城市建筑。()

11.城市规模(面积、人口及其密度等)对热岛强度亦有影响。()

12.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种群在接近于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个体死亡。()

13.稳态机制指生态系统对于发生在内部的各种现象的自我控制能力。()

14.水利和沙盘模型均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建的实物模型。()

15.生态工程具有竭力效仿大建筑工程的特点,它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

四、问答题

1.简述生态社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分析的步骤。

3.简述建设城市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程序。

4.简述城市降水较多的原因。

5.简述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

6.简述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7.简述城市生境制图的概念及意义。

8.简述城市产业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9.简述城市生态规划的特点。

10.简述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1.试从生态学角度比较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自然能源的利弊。

12.试述城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3.城市生态学研究基本原则有哪些?试述其中的三项原则。

5.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篇五

城市: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性质:是介于城市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学科。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

对城市生态学的概括:

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3、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调控方法

4、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5、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节控制

6、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应用。

分类: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景观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任务意义:为解决矛盾、实现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学科基础:城市学、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的原则。

3、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4、数理模型分析(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

5、新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新技术的应用

6、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可分为资源利用和生产条件生态位——生产。环境质量和生产水平生态位——生活。

城市生态位分类:

1、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

2、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统工程概述:工程学内容加入到系统中。

系统:有机整体。

特性:边界性、分层性、整体性、整合性、整体环境适应性。

组成:

1、无生命类: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

2、生命类: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根据物质和能量的活动性,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

能量的流动,是服从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

能量流动分析:物质能量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中心问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因子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组成: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即对某一生物而言的其他生物。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性: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1、拮抗作用。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限制因子规律

2、最小因子定律

3、耐受性定律。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的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个综合体称作城市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居民、城市环境系统构成的。城市环境系统分为自然环境(生命、非生命)和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

城市生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两个功能: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外部功能是联系其他生态系统,根据系统的内部需求,不断从外系统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以保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正常运转与平衡;内部功能是维持系统内部的物流和为能量的循环和畅通,并将各种流的信息不断反馈,以调节外部功能,同时把系统内部剩余的或不需要的物质与能量输出到其他外部生态环境系统去。

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1、人工系统,人是核心

2、环境变为人工的环境。

3、分解功能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受经济社会各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

5、自我控制能力弱。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1.、人口剧增

2、资源匮乏(土地、淡水、森林)

3、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4、臭氧层破坏

5、自然灾害。

原因:城市化和超工业化进程。

现代城市化:

1、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

2、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

3、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

4、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上层建筑的形成5、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目日益增加。

城市人口:又称城镇人口或称城镇居民。在中国特定为居住在城市范围内并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3种含义:

1、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

2、居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

3、居住在市辖区范围内的人口。

按属性表现分类:城市人口自然结构、城市人口社会结构。

城市人口要素:城市人口的数量、年龄、性比、密度、分布行业特征等。

人口结构是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1、城市人口数量

2、城市人口年龄结构

3、城市人口性比

4、城市人口密度(两种含义:

1、指市行政区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2、指城市规划区域建设区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5、城市人口分布

城市人口分类:

1、服务结构分类(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托养人口)

2、职业结构分类(生产性劳动人口、非生产性劳动人口、非劳动人口)

3、文化结构分类

4、民族结构分类。

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差数。

城市人口承载力:也称城市人口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城市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城市流动人口分类:

1、在城市中从事短期、季节性工作的外地人口

2、到城市旅游、出差、探亲、借读就学人口。

地质环境:城市工程建设的地质类型。

地质类型按工程地质条件分级:

1、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适宜于建设,但需要简单工程处理的用地

3、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用地

4、不适于工程建设的用地。

城市大气环境:城市最显著特征污染严重,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体污染源。城市气候环境: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特殊小气候。

主要表现:

1、年平均气温和最低温度普遍较高,即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2、风速小,静风多

3、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冬夏季相对湿度都较低4.、多尘埃和云雾,太阳辐射减少

5、降雨日数和降雨量增加。

降水:城市多于郊区。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及溶解物的总称。

特点:整体性、可控性。城市水环境 质量衰退性变化。

城市水资源:可供城市用水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每年得到补给恢复的淡水量。

现状:

1、水资源相对较少

2、分布不均匀

3、水环境恶化

4、水资源利用率低 水文是一个动态过程,由流入流出人为三部分决定。

城市水污染:无机物、有机物、生物、热放射性物质污染。分为地面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城市植被: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特色:覆盖率较低。功能: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保护环境、净化环境、调节小环境气候条件的生态效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创造经济价值的绿化产业。生物环境:城市植物、动物、微生物(存在大气、水、土壤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生活构成一定危害,包括细菌、病毒、放线菌、真菌等)。城市植被分类: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城市植被功能:

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

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城市动物:栖息和生存在城市化地区的动物。城市野生动物特性:

1、城市区系成分优势种的改变

2、种的数量的改变。

3、种群特征(种群大小、数量分布、年龄组成和性比等)种群数量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城市野生动物对人类危害:

1、野生动物对飞机的危害

2、野生动物是疾病的携带者

3、野生动物对建筑物、观赏植物以及景观植物的破坏。城市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崩滑流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开挖工程灾害、水土流失灾害、风沙尘暴灾害和海平面上升灾害。城市灾害防治对策:

1、对前状态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信息系统、加强法制建设

3、加大投入,提高城市防灾保护能力

4、发展城市地质灾害学科建设

5、搞好预报工作城市火灾原因:思想放松、操作不正确。火灾预防措施:

1、城市规划与消防

2、城市建筑严格遵守消防规定

3、消防用水

4、灭火设施。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特征:

1、生态系统的聚合2、各生态系统之间和物质能量对流的相互关系

3、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性。城市景观: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者说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景观要素三种类型:

1、斑块(分类:干扰斑块、残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走廊(与本底有区别的带状土地)

3、本底(在景观要素占50%以上)城市景观要素特征:城市景观生态单元特点、城市景观结构要素特点。景观多样性描述指标:

1、丰富度或相对丰富度

2、Simpson多样性指数

3、S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4、相对分块性。城市景观异质性:二维平面的空间异质性、垂直的空间异质性。城市景观规划目的和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创建园林城市

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人口环境容量悲观论:①人口规模超过环境容量的基本表现是整个环境内生态系统的退化,如污染、毁林、草原减退、沙漠化、土壤侵蚀以及能源、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气候变异,灾害频繁等;②即使现有的人口规模不再增长,但人均消费水平还会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上升,资源的耗用量仍会不断扩大;③人类只是地球上生物种群的一种,人类不能只是保证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为其他生物保留和创造适合于他们生存和维持某种程度繁荣的条件。人口环境容量乐观论:①地球陆地还有大量资源尚未开发利用;②人类对海洋资源,包括海底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

处于起步阶段;③高速发达的经济条件是治理和优化环境的基础,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退化都是暂时的;④科学技术正以跳跃速度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深入认识自然规律,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能源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辩证论是介于人口环境容量乐观论和悲观论之间的学术观点。世界多数科学家普遍认为,人口环境容量不象生物环境容量那样主要决定于自然环境因素,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不断变化的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综合体系,是由多种,甚至是不确定的因素共同决定的。现阶段,人口必须控制,否则将加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甚至给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对人口环境容量过于乐观不是科学态度。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资源的潜能是巨大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人口环境容量也会迅速扩大。因此,对环境容量过于悲观也不是科学的态度。人口环境容量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超越现实和落后于现实状况的观点都是违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伯吉斯认为,外来移民最初进城时,为方便找工作,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随着新来者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造成住房紧张并进而引起房租上升、建筑密度提高,促使市中心区的人向外城区移动。低收入新住户开始向较高级住宅区入侵,而较高级住宅区的住户卖掉房子向外迁移,入侵一个更高级的住宅区。由此,迁居就像波浪一样向外层传开,最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伯吉斯称这种向外的运动为入侵和演替。

霍伊特认为,现有的住房会逐渐过时或衰落,上层阶级为了维持他们的地位必须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土地利用由此而展开。高收入住户在向外迁居的过程中,留下的空房子被低收入的住户所占用,结果是房子向低收入住户过滤,而人向高级住宅区过滤。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 这些材料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得多,而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因此在白天,城市下垫层表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此时下垫层的热量主要以湍流形式传导,推动周围大气上升流动,形成“涌泉风”,并使城区气温升高;在夜间城市下垫面层主要通过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层温度上升。3.由于城区下垫层保水性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地面每蒸发1g水,下垫层失去2.5kJ的潜热),所以城区潜热大,温度也高。4.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层、因而对凤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在风速小于6 m/s时,可能产生明显的热岛效应,-风速大于11 m/s时,下垫层阻力不起什么作用,此时热岛效应不太明显。5.城市大气污染使得城区空气质量下降,烟尘、S02、,N0x,C0,含量增加,这些物质都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至使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升温。城市对城区和下风向有着增加降水量的作用影响机制主要为:

1、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上空气层不稳定,有利于产生热力对流。当水汽充足、凝结力丰富或在有利于对流行天气发生的天气系统制约下,容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2、城市阻碍效应:城市因有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其粗糙度比郊区平原大。它不仅能引起机械湍流,而且对移动滞缓的降水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动速度减慢,在城市滞留的时间加长,因而导致城区降水强度增大,降水的时间延长。

3、城市凝结核效

应:城市区域污染大于郊区,凝结核大于郊区。下风方向的凝结核数量最大,有利于所需冰粒形成,所以城市区域比较去易于形成降水。

噪声:广义上说是指一切不需要的声音,也可指振幅和频率杂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律的声震动。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分析:

1、城市噪声源不断增加

2、资金投入及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要

3、现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不适应。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镶嵌体,而其组成单元(各生态系统或亚生态系统)则称之为景观要素。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2、尊重自然

3、延续历史开创未来

4、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城市持续发展: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

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4、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依靠科技

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系统全面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6.种群生态学提纲及复习题 篇六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动态

和调节机制,掌握种群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种群间的关系,了解种群生态的应用。

1、种群及其特征

★掌握种群生态学的概论、种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理解种群的结构及其意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2、种群动态及其调节

★掌握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的概念及其分析:掌握生命表的一般结构组成和不同类型生命表的特点,了解生命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掌握种群增长率、内禀增长率、环境容量的概念及常见的种群增长模型。

★了解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调节机制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学习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掌握种群的数量波动,理解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因素,了解种群的自我调节和自然调节。

3、生物种变异及进化

★了解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概念及其在种群遗传中的变化规律;

★理解遗传变异、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及其在种群进化方面的作用;

★掌握自然选择的类型、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式。

4、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掌握生活史对策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动植物种群的各种生活史对策;掌握K对策和r对策。

5、种内关系

★ 了解种内关系的主要类型;

★ 掌握密度效应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

6、种间关系

★掌握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食草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种间相互作用关系;

★掌握生态位的概念、植物的防卫作用,理解协同进化的概念。

知识框架:

1、种群的数量(时间)、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质量;

2、种群的动态变化,种群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3、种群的适应(生活史):大小、生长发育、繁殖和扩散;

4、种间关系与生态位。

名词或概念: 种群、构件、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密度、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净生殖率、内禀增

长率、瞬时增长率、环境容量、最大持续产量、时滞效应、赤潮、生态入侵、基因库、遗传漂变、性选择、适应辐射、r-K连续体、社会等级、领域性、利它行为、协同进化、生态位、他感效应(异种抑制效应)、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植物的防卫作用

复习思考题:

1、比较分析种群增长的非密度制约指数增长模型(离散型和连续型)、密度制约增长模型(离散型和连续型)成立的条件和建模的要求,各模型具有哪些生态学意义。

2、为什么要防止种群大爆发和生物入侵?

3、比较分析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对种群进化的作用特点。

4、自然选择按照选择的结果分为哪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5、比较分析r选择和K选择的异同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说明在生物保护中应采取的对策。

6、领域性行为和社会等级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7、根据Lotka-Volterra中间竞争的模型,说明竞争排斥和共存的条件。

8、自然界中种间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可是我们又到处看到不同的种在一个群落中共存,这是为何?

7.产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篇七

一、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一是地形秀美。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西南部, 地处瓯江、飞云江两江源头, 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素有“浙江的西双版纳, 华东香格里拉”之誉。景宁属浙西南山区, 洞宫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斜贯, 峰峦耸立, 地形复杂,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 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 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 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 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 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 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长期以来, 浙西南地区工业经济相对落后, 也正因为如此, 这一地区环境受污染程度较低, 生态保持良好, 通过了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二是山峦众多, 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78.8%, 位居浙江省前列, 其中草鱼塘是省级森林公园, 是全省生态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三是湿地资源丰富。全县境内有三个较为集中的高山湿地群, 分别是望东洋高山湿地、大仰湖湿地、仰天湖湿地, 湿地总面积约1, 200多亩。最为突出的是望东洋高山湿地, 海拔1, 230米, 面积达600多亩, 湿地内的江南恺木林属省内罕见, 绝无仅有, 国内也属凤毛麟角。四是境内生物种类丰富多样。表现为山林密布, 灌木丛生, 水草丰茂,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全县有植物178多科, 691多属, 1, 552余种。植被以马尾松、杉木等会叶林为主, 夹杂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竹林, 灌丛, 草甸等。全县林相种类众多, 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福建柏、香果树、银杏、厚朴等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雕、短尾猴等44种。五是水文景观丰富。境内是瓯江和飞云江两大水系发源地之一, 小溪流更是不计其数, 源短流急, 水流冲刷出许多鬼斧神工的瀑布景观, 特别是景宁的大际雪花祭, 每年都会吸引上百名摄影家前来采风。

(二) 畲乡文化独树一帜。

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拥有一张“畲乡文化”的金名片, 民族风情在这里尽显风采。畲族文化自成体系, 特别是在歌舞服饰、婚俗、饮食、手工艺品等方面都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有很大的不同。畲族山歌曲调高亢, 假嗓发音独树一帜;以悠荡步为基本动作的畲族舞蹈动作优雅欢畅, 表现力强;以手编彩带为代表的畲族工艺品技艺精湛, 色彩协调, 深受人们喜爱。畲族风情则体现在婚俗表演上, 畲家婚礼集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风土人情之大成, 其表演性和群众参与性强, 游客可作为婚礼上的任何角色参与活动, 在娱乐中充分感受畲乡风情的文化魅力。[2]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被现代文化同化的程度较低, 景宁包括畲乡文化、廊桥文化、香菇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此外, 景宁还保存着十分完好的宋、元、明代古建筑和一些地域特色十分明显的古村落。比如大际乡时思寺, 建于宋绍兴十年, 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江南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式布局的古建筑群, 是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建筑奇观, 既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又有很好的观赏价值。[3]

(三) 区域政策优势凸显。

景宁县毗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其周边的省、市经济均较发达。景宁离杭州市的直线距离259公里, 具有城市群中的“后花园”、“离您最近的民族县”等区位优势, 对发展旅游产业极为有限。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集中地的同类旅游资源相比, 景宁县更具有丰富的客源市场。[4]同时即将在2013年全县贯通的云景高速, 将使景宁县完全纳入浙江省四小时交通圈, 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景宁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近年来, 景宁县各级政府逐渐重视并且加大了对生态旅游的扶持力度。2000年, 景宁县委、县政府从时代要求出发, 提出了“创畲乡生态优势, 建风情旅游名城”的战略思想, 并成为景宁县指导工作的一个主流思想。2011年景宁县、县政府编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 每年将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 000万元 (占县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 并根据需要逐年增加, 用于全县旅游项目前期、规划编制、行业管理、人才培训、商品开发、信息化建设、招商引资、资源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维护、旅游市场开拓和景宁旅游形象宣传等, 优惠政策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将促进景宁进一步掀起旅游发展热潮。

二、景宁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景宁的旅游业起步较晚, 一方面有利于机制、体质创新, 找捷径、低成本地实现高起点、高速度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 也存在后发地区普遍存在的服务设施、资金、人才品牌和机制等“瓶颈”问题, 及旅游开发中心面临的其他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资金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 接待能力低。

景宁属于浙西南欠发达地区,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虽然近年来设立了专门用于乡村旅游的专项发展基金, 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这些投入对于开发乡村旅游、完善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所需的庞大资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所以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农民自身极其有限的投入为主。由于资金投入有限, 大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服务功能不全, 不能满足游客需求。不少配套设施建设较滞后, 如道路路况差, 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简陋, 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 卫生状况差, 旅游旺季住宿床位紧张等。

(二) 生态旅游整体营销不足。

对外宣传促销大多还处在原始、被动的水平上, 投入少, 形式简单, 专业水准差, 没有突出畲乡的特点, 甚至许多乡村旅游点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促销, 仅限于“回头客”的口头宣传, 品牌意识不足。同时, 很多农民固守着原有的销售模式, 在家坐等顾客上门, 缺乏主动推销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意识。多数农家乐缺乏对于乡村节日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整理和挖掘, 品牌意识匮乏, 很难保证持久稳定的客源。

(三) 管理队伍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景宁, 很多乡村旅游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 用人唯亲, 从业人员一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我国农村的长期相对闭塞, 受教育程度往往不高, 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锻炼。粗放式的经营, 重视短期效益的小农意识和淡薄的服务质量意识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上的规模、上档次和良性健康发展。

(四) 旅游产品单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品品牌不强, 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创新, 对市场的吸引力不大。旅游产品目前尚局限在以大际雪花祭、大均“畲乡之窗”观光及纯表演式的畲族文化观光, 旅游产品单一, 不能够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重点景区虽有旅游商品, 但发掘还不够。近年来, 乡村旅游点大多以经营餐饮业为主, 客房数量少而且档次不高, 项目内容较为单一, 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式”发展, 如旅游娱乐项目、土特产、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部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5]

三、景宁县发展生态旅游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快速转变和消费结构的较快升级, 感受自然、回归自然已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对此, 应该顺应潮流,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一) 大力宣传, 打造品牌。

品牌就是竞争力。景宁生态旅游要从简单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入品牌经营战略, 必须开辟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一方面可以申请设立 “浙江景宁民族旅游试验区”, 同时还可以向国家旅游局申请设立“生态旅游示范区”, 依托试验区和示范区及自治县的特殊优势, 搞好旅游开发的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 对现有的旅游品牌进行系统整合, 抓住龙头, 积极建好和宣传“华东民族城”和“双际黄金线”这两个精品工程, 让“民族风情、天然氧吧、特色农家菜”等关键词不断吸引潜在游客, 提高畲乡生态旅游知名度, 打造集畲族为主的各民族风情展示和“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精品旅游项目和休闲景区, 结合大均“畲乡之窗”较为成熟的漂流项目, 与民族风情项目互为补充, 互为促进, 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努力构建畲族文化品牌社会基础和影响力。

(二) 完善机制, 多元投入。

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大, 效益长久的项目, 应由政府主导, 营造环境,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一是政府每年要拿出专款, 继续用于改善景区的交通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 丰富旅游景观, 开展宣传。二是县里要做好生态旅游统一规划, 整体设计, 并按“谁开发, 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明确各部门在景区的景点建设任务。三是要争取市场性投入。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 按照“思想上放胆、领域上放开、经营上放活、税费上放宽”的原则, 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要运用市场手段, 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大集团投资参与生态旅游开发。[6]

(三) 完善硬件, 培育人才。

加强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业等建设, 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交通上大力发展快客和旅游专线, 利用金丽温高速和云景高速, 解放思想, 超前规划落实。多渠道吸纳和培育人才, 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 依托丽水市大专院校和挂钩单位搞活用人机制,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吸纳和培训旅游从业人员,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本土人才, 扶植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市场信誉好、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企业。推行许可证和农家旅馆评优制度, 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农户颁发“旅游接待许可证”, 以规范行业准入。加快星级农家旅馆建设, 改善乡村接待设施, 组织农家旅馆开展星级创评, 提高服务水平。

(四) 健全法制, 保护环境。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 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的原则, 注重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虽然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 但是在各地发展旅游的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的毁坏和污染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同时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 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这也是在推进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7]因此要尽快实施生态旅游的专门立法, 使生态旅游的决策、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和旅游行为有法可依;而且要建立专门的旅游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 负责对旅游尤其是生态旅游进行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 做到有法必依。要清理整顿旅游管理队伍, 定期、系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法制、政策、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方面的专门培训, 并要求旅游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岗位任职条件, 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效益。要切实加强生态旅游的行政监管力度, 建立旅游监管机构和机制, 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实施督查, 对旅游培训及各种资格考试实施督查, 对其他旅游从业人员的资质和行为实施督查, 控制和约束生态旅游按着规范的方向健康发展。

摘要: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都有不可忽略的积极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挑战, 并指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产业,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 1996

[2].柳向阳.乡村旅游:浙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J].浙江经济, 2004

[3].麻益军.论景宁县旅游品牌的创建与营销策略[J].旅游经济, 2002

[4].莫艳恺.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发展研究[J].产业经济, 2011

[5].任三英.关于应县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山西林业, 2011

[6].附敏.发展乡村旅游活跃农村经济[J].当代江西, 2007

8.团购生态产业链 篇八

商 家

特点寻找新的打折促销平台、良莠不齐

典型生活服务类、实物商贸类公司

商家已经将团购网站作为其商务活动、 打折促销平台。商家之间良莠不齐,资质大相径庭,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合规商家数量少。理想的情形是:商家既有效做了广告推广,同时这单团购生意还挣钱,不亏钱。因为,如果打广告的目的过于强烈,而导致团购单子亏损,那么商家肯定会从其他地方寻找补偿和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时常出现商家的团购项目菜量抽条、服务缩水等不规范行为。只有保证商家合理利润的团购,才能让商家和顾客都从中获益,不损伤商家的积极性,以及用户的团购体验。

团购网站

特点 打折促销平台、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恶性竞争、良莠不齐

典型 拉手网、美团网、糯米网、去哪儿网团购等

给本地商家线下商务活动提供一个线上的打折促消平台,覆盖面较广,但如何帮商家提高再次消费转换率成关键。团购网站对于商家资质的审核和监察能否做到位,时常成为一些团购网站投诉事件频发的根源。但目前由于团购网站数目繁多,也呈现出如商家一样的良莠不齐状况,因此还时常出现团购网站欺诈商家事件、商家和团购网站联合欺诈消费者事件等等。团购网站应该让和商家的团购买卖避免成为一单子生意,而应该具有可持续性。这就考验团购网站如何在与商家的合作中,替商家铺好路。

消费者

特点 急功近利、盲目、冲动与理智的矛盾

典型 学生、白领等

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团购平台体验之前不愿花高价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消费者对团购餐饮的青睐程度最高,因为餐饮是刚性需求。有一部分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专注通过团购节约各项生活开支,但这部分人群也让团购网站和商家头疼,因为他们习惯以团购形式购买商品,不愿以正价去商家消费,而是期待下一次同类产品低价团购。另外的消费者则是通过团购尝试新鲜体验,团购网站对其粘性不大,因此商家能否提供优质实惠的服务,是其能否被转化为老顾客的关键。

风投VC

特点 推波助澜、谨慎的盲目、跟风严重

典型 金沙江创投、红杉资本、凯鹏华盈等

风投一向是双刃剑。风投助推了团购网站的发展,目前被指烧钱严重的团购网站一旦失去了风投的支持,将会资金链断裂倒掉。但最初,也只是少数风投才看清了团购模式并积极参与,更多风投都只是观望。随着团购网站在中国本土大热之后,才有越来越多的风投参与进来,当然也加剧了团购网站之间的竞争。

团购导航网站

特点 聚合平台、帮团购网站引流量

典型 团800、360团购开放平台等

9.产业生态学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篇九

我国生态产业学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献综述、关系梳理等表面研究过多,产业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太少,实践探索太少;在进行废物再利用是,没有注重减量化,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最终影响生态产业园区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有效构建;对产业生态系统的本质研究过少,没有比较完善的研究机制和方法,从而呈现出形式化的废物再利用循环形态。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注重理论和方法的有效研究,不断探索更深层的实践,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有效利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开发绿色产品,才能促进生态产业新研究系统的不断完善,真正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产业生态学发展的趋势展望

对产业生态学发展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业生态学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研究的范畴越来越大,呈现出沿理论系统化、研究具体化和方法集成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因此,产业生态学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会变得更加强烈,使得生态学、农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必须不断深入,才能更好的满足产业生态学研究的各种需求;二是会对各种学科产生无法估量的冲击力。各学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发现等的出现,最终产生更多分支,使得各学科的研究思路、方法等都会想着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三是基本理论的研究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未来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生态产业学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的认知度会更加广泛,从而使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变得大众化、普及化,是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必须趋势;四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研发将成为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的未来研究必然将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以避免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的进一步恶化;五是产业生态学的研究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产业生态学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研究会变得更加细微,使得很多不被认知的知识得到新的拓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三、结束语

10.生态乡镇创建资料 篇十

****镇地处****县城以北1.5公里,南临衢江,东接模环乡,西连衢江区,北靠塔石、模环、县工业园区,与县城隔江相望。320国道由南往北穿境而过,境内有杭金衢、杭新景、龙丽三条高速公路,虎头山大桥、****大桥和汀塘圩大桥横跨衢江,将集镇所在地与县城连成一片。龙丰公路、虎团公路、虎游公路、团农公路沟通全境,境内交通便利,区域优势十分明显。辖区内丘陵山地较多,适宜种植果树和经济作物,柑橘、生猪养殖是全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目前全镇有柑橘面积1.3万亩,总产1.5万吨,几乎家家户户种桔,柑橘生产成了农户经济的主要来源。全镇区域面积84.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357亩,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1431人,总农户数11751户。人口密度374人/平方公里。2009年,全镇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1亿元,财政总收入10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89元。共有工业企业54家,从业人员2303人,其中规上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11家。境内溪水清澈,空气新鲜,林木葱萃,生物种类繁多,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窟,翠光岩,衢江胜景等名胜古迹,自然人文景观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创建工作简介(包括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成效):

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经济发展办、社会事业办及联系村领导为组员的生态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镇生态镇建设规划》,并通过了县生态办组织的专家评审。制定了生态镇创建实施工作方案,落实创建资金,明确分工,形成党委书记统一指挥,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成员合力抓,联系村干部协同抓的工作网络。注重宣传、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做到家喻户晓,把生态村、生态镇创建工作同镇村两级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从组织上保证了生态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有效进行。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环保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2004年确立了“生态立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稳定安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编制了《****镇生态镇建设规划》,2003年浦山村被评为市级农村生态示范村;2004年前游村、姜家村进行生态示范村建设,已按目标基本实施到位; 2005年被命名为市级生态示范镇。2006年着手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2011年正式申报省级生态镇。

通过生态镇的创建,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日趋改善,已完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态休闲游等多个生态项目,创建县级以上生态村14个,占行政村的67%,全镇已按照县村庄整治“四化”要求完成整治的村18个。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生态经济份额迅速增长,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89元。全镇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的生态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一个环境与意识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五、环境保护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镇党委、政府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各村户主座谈会、广播会、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分发环保科普书籍等各种形式深入宣传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坚持走“生态立镇、工业强镇、产业富镇、稳定安镇”之路。逐步建立了群众环保监督员或环保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不同主题的大型环保活动,全镇环境保护氛围日渐浓厚,环保意识深入

人心,群参与积极性高涨,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高达95%。

特色专题材料之一

渠 畅 水 欢 映 新 貌

农村水利,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县****镇石亘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把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的水利问题列入主要任务,创新工作思路,采取“返租倒包”的方法,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一、水系渠道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石亘村地处****县城近郊,有19个村民小组,745户,2445人口,耕地面积2982亩,丘陵面积200多亩。但是村里的水系渠道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水系渠道受到损害。石亘村地处乌引工程灌区末端,一边紧靠衢江。未承担国家、县重点工程建设前,这个村有机埠8只,水利渠道4000多米,全村水利渠道有的堵塞、切断,断裂,群众意见大。

2、机埠老化出水量少。沿江6只机埠和内河2只机埠,有6只老化。由于机埠老化,抽水时出水量小,加上重点工程建设影响及渠道堵塞、断裂和倒塌,供水到田率很低,远的地方根本流不到水。

3、群众水费负担较重。由于诸多原因,使得农户每年一亩田的买水费要上百元,如遇干旱年份,远的田和高坑田则颗粒无收。由此,造成一部分农田改种棉花和旱地作物,还有100多亩农田荒芜。

规划先行,返租倒包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面对群众呼声,根据规划要求,实施“二河提水上游引水”多水源联合的新策略,即将衢江、芝溪河提水和上游乌引工程渠道的引水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实现旱季提水、淡季引水、引排结合、洪涝兼治的格局。经设计渠道总长度为15000米,按三面光水泥护堤浆砌,并配套渠系道路4600米,总投资131.5万

元。

为全面掌握和核实农田水利建设占用土地情况,该村组织人员到实地进行踏勘,对沿途农户的土地进行逐户丈量,并对地面农作物逐项核实登记。通过实地丈量,框算出新建渠道和道路需占农田43.16亩;如按当时征用土地每亩1.6万元的价格计算,村集体得向农户支付70万元。为减少支出,该村以倒收承包田、返以租金的“返租倒包”模式,将农户涉及到的田块用于水利建设。村里按每亩土地每年支付200元租金的价格,将第二轮土地承包余下的20年租金一次性付清,支付“返租倒包”费用17.26万元,从农户手上收回土地。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石亘村召开村“两委”、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民主决策,决定进行招投标,对“返租倒包”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一律给予青苗费补贴。村里对有“返租倒包”大田的农户建立了分户登记清册,其中包括姓名、面积、单价、金额等,并与户主签订协议。

软硬兼施,立足长效

从硬件条件着手,维修机埠和更新机器设备。该村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筹资150多万元,对1000多亩土地进行整理配套;建设1米宽的“三面光”水泥渠道15000米,3米宽的渠系道路4600米;将衢江、芝溪河提水和上游乌引工程渠道的引水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旱季提水、淡季引水、引排结合、洪涝兼治的合理利用格局。同时,对张杨、龙田口、龙兴殿、彭村、天桥头、石亘等6个机埠的抽水机、变压器进行大修更换;并打了一眼直径3.2米、深10多米的深井,解决了50多亩高坎田的灌溉。

从软件条件着手,完善机埠管理制度。村“两委”对机埠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由承包到人改为责任到人。具体管理方式是,以9个机埠为单位划分9个灌区,平均每个灌区面积200亩左右,管理人员按灌区面积负责供水,每亩大田收取水费30元,经济作物15元。收取的水费,除10%提取作为平时机械维修外,其余作为管理人员工资。机埠抽水所需的电费,由村级集体承担,每年一次渠道维修和机

器设备更新,也由村级集体负责解决。对因管理不善或严重失职造成机械设备损坏的,除追究责任外,还对管理人员实行照价50%或100%的赔偿。

上一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情况下一篇:仓库主管年底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