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2024-07-14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共8篇)

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工作小结

一年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对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内容,自查如下:

在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2.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

3.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

4.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教材开发能力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5.在地理学习方面,利用与其他教师交流、探究的机会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学术素质,但距离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在下学期本人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6.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与其他教师的探究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例如自己的课堂导入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距离优秀教师的设计还存在一定距离,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将继续深入学习。

马上就要进入新的一年,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参照《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查漏补缺,取长补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提升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2.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二

教师专业发展应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各个时期, 它往往外化体现在教学行为、态度等方面。教师专业发展会有阶段性的特点, 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是一种“质变”, 即教师心理、认识等方面的内部变化, 而不仅仅是表面上行为的不同。

一、国外教师发展阶段研究

国外对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的富勒 (Fuller, 1969) 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 对教师成长过程中关注事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师关注模式”。该模式以教师关注事物的逐渐迁移作为依据, 将教师发展过程划分为任教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富勒独到的研究选择了“教师关注”的角度揭开了教师发展阶段研究的序幕。但仅仅从“关注”层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描述, 过于片面和单一, 并不能充分展示教师发展过程的全貌。

20世纪70年代, 发展阶段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如美国的卡茨 (Katz, 1972)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学前教师发展进行了研究, 并把教师发展阶段概括为:求生存期、巩固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莱希 (Lacey) 将新教师的成长分为蜜月阶段、寻找教材教法阶段、危机阶段和试误阶段;[1] 另一位学者伯顿 (Burden, 1979) 与他的同事们对各个发展阶段教师进行了系统、有序的访谈, 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和成熟阶段。遗憾在于这几位学者都对于成熟期后的发展没有更多说明, 忽视了教师成熟后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费斯勒 (Fessler, 1985) 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性研究。他从人类生命发展阶段、生命自然老化周期等角度展开研究, 通过观察、访谈、典型研究等方法, 构建了系统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其中包括职前阶段、入职阶段、能力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和生涯退出八个阶段。他的研究借鉴并发展了先期研究的成果, 广泛的涵盖并生动展现了教师整个专业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期, 司德菲 (steffy, 1989) 以费斯勒等人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人文心理学派的相关理论, 将教师发展划分为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和退出生涯阶段。针对更新阶段, 他还提出了积极应对倦怠的策略。司德菲的研究丰富并超越了前人, 更加真实、完整的描述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而同一时期的学者伯林纳 (Berliner, 1988) 则提出“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能手阶段、专家阶段”的专家型教师一般发展过程, 其细致的阶段划分以及明确的特征阐述丰富了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对于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不断深化拓宽, 如休伯曼 (Huberman, 1993) 的“教师职业周期主题模式”, 在研究中休伯曼等人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七个时期为: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2]

二、国内教师发展阶段研究梳理

“教师发展时期阶段论”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研究之一, 通过借鉴国外研究并结合对教师成长过程多年观察, 研究者提出“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经历若干时期, 每一发展时期具有典型的心理、认识与能力方面的特征以及较明显的界限和明确的发展任务”[3] 。依据这种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申继亮教授运用访谈等方法, 将中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 (1) 学徒期:持续3~5年, 教师不了解教学, 主要任务是熟悉教学及学校环境; (2) 成长期:持续5~7年, 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主要任务是积累个体经验; (3) 反思期:教师经验丰富, 可能出现倦怠, 主要任务是学会反思; (4) 学者期:教师教学能力、反思能力都很强, 主要任务是开展科研。其中反思期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开始出现差异化的关键时期。同样体现“专业发展阶段具有典型特点”理念的还有傅树京教授的研究, 他以与教师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作为依据, 将教师职业发展划分为适应期、探索期、建立期、成熟期、平和期五个时期。[4]

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及其学生的研究为代表的是“教师自我更新取向发展阶段论”。他们探索从教育学角度构建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的相关研究。[5] 其中白益民以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标准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 (1) “非关注”阶段:指接受教师教育之前, 形成一般的知识、能力的打基础阶段; (2) “虚拟关注”阶段:指师范学习阶段, 虚拟的专业环境导致专业发展意识仍很薄弱; (3) “生存关注”阶段:指初任教师阶段,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4) “任务关注”阶段:稳定持续发展时期; (5)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专业发展动力转到了专业发展自身。[6]

“教师社会化发展阶段论”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 考察教师总体社会化历程中职业发展部分的阶段性特征。如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提出的“3阶段9时期”, 其中将师范生、实习教师、合格教师3个大阶段又分别划分为3个时期, 即师范生阶段的探索适应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发展期;实习教师阶段的蜜月期、危机期、动荡期;合格教师阶段则分为新生期、平淡期以及厌倦期。而吴康宁教授则简练地将教师发展概括为预期专业社会化阶段即接受师范教育阶段和继续专业社会化阶段即进入实践工作阶段。

另外还有一些从教学反思等不同角度开展的相关研究, 丰富了国内研究的思路。尽管国内已经有了部分代表研究, 但大部分局限于小部分样本容量的调查或者典型的个案研究, 缺少地区跨度大、样本容量充足的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研究。[7] 另外国内研究中还暴露出重定性、轻定量, 重思辨、轻实证等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 甚至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成为了发展教育的关键之一。新课改促进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关注, 而对其专业发展阶段性及其特征的研究更加关系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所具有的阶段性, 以及每一阶段的典型行为、心理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特点是为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外界帮助与支持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梳理, 可以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 职前教育阶段。指接受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及教育实习等过程, 该阶段中预备教师开始形成初级的教学技能和观念等, 而此阶段形成的观念意识往往不易更改, 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发生深远的影响; (2) 初入职阶段。入职1~3年, 该阶段中新教师由于缺乏自信和现实差距的冲击关注教学技巧和课堂控制, 教学行为以模仿为主; (3) 成长阶段。教师熟悉教学后提高教学能力的时期, 该阶段教师已经能够顺利完成授课、课堂管理等工作, 有精力进行思考以及试误活动, 筛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同时为未来的专业发展积累教学经验等; (4) 成熟阶段。该阶段中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定水平的教学能力, 累积了丰富的从教经验, 但是专业发展趋于稳定的同时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热情消退等负面情绪; (5) 专家阶段。突破职业倦怠瓶颈后, 该阶段的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观念等方面都到达新的高度, 成为全能型的教师。

三、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结合以上研究分析, 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策略和建议:

1.加强教师职前培训, 建立教育实习发展基地

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是整个专业发展过程的基础,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习的体验使预备教师获得教学理论知识、形成教学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和职业信念。其中教育实习更是体验职业的第一步, 它为预备教师提供机会进入教学实践环境、认清教学现实、在实践中学习应用理论等。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实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有研究者提出了中小学与师范院校合作, 建立实习基地的建议, 即职前培训由二者共同负责。可以借鉴一些北美国家的相关改革, 在实习中采取“中小学指导教师主要负责, 大学指导教师辅助指导”的形式。[8] 实习发展基地的意义在于为预备教师提供实践环境, 同时提供一线教师的经验指导, 帮助预备教师心理、技能等都最大程度做好真正教师的准备。

2.关注教师职中发展, 支持与帮助要及时充分

在教师入职后要经历初入职、成长、成熟、最后到达专家阶段。每个阶段中都需要学校、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才能促进积极正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如在初入期, 给予新教师理解、鼓励同时要提供教学现场支援协助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辅导;而在成长阶段, 要为渴望发展的教师提供更多与同事、专家交流意见的机会;对于成熟阶段的教师, 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团体、研讨会等来增多教师与前沿咨询信息的接触, 以此保持或激发其专业发展意识和热情, 避免走入倦怠流失教学经验。专家阶段中可以为教师提供参与教育研究的机会, 使其专家教师的价值得以发挥。这些要求看似简单易懂, 可真正实现却需要中央、地方、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政策法规等各个社会层面共同的努力与配合。

3.坚持职前职后一体化, 提高个体专业发展认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 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培训也应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有研究者将其称为“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融入‘终身教育’理念”[3] , 笔者认为“一体化”的涵义在于各个阶段的培训应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 它既能够适应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又彼此衔接关联, 浑然一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 才是真正的“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吕立杰.实习教师“现实震撼”的表现与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8 (9) :9-13.

[2]王蔚虹.国外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 2008 (4) :5.

[3]李瑛.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7) :127.

[4]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6) :39-43.

[5]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 2002 (10) :59.

[6]叶澜, 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78-302.

[7]李斌.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7) :17.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三

【关 键 词】教师专业成长;阶段发展;模式;顺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80-04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系统重视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能力建设,重视教师专业成长。遵循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本区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培养一大批满足顺德教育发展需求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致力于打造一批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在区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校长和名教师。为此,佛山市顺德区努力学习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相关的理论成果,结合本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和特点,以教师培训、教科研以及工作室建设等为依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及理论构建

教师专业成长具有规律性,即阶段性。德耶弗斯(Dreyfus)以教师发展过程为分析角度,认为教师的成长要经历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Novice Level)、优秀新手阶段(Advanced Beginner Level)、胜任阶段(Competent Level)、熟练阶段(Proficient Level)和专家阶段(Expert Level)。[1]这为探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与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引,成为顺德构建从“新手”到“合格”,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教师成长思路的理论基础。

如今,教师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职业被社会认同,更作为一种专业被社会所认同,教师已然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对于从事教师行业的人员来说,需要掌握专门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专业知识的丰富度、专业技能的娴熟度,成为衡量教师专业成长不同阶段的重要指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专家型”和“名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德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更是制约顺德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顺德致力于探索“新手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的阶段发展模式,努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区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成长初始阶段:从“新手”到“合格”

每一位合格教师的成长,都起始于一名新手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阶段,也是初始阶段。教师在初始阶段所历经时间通常是三年至五年。近年顺德教师队伍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无论是镇街中小学校,还是区属中学,新教师群体所占比例上升。这既为本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加大了教师队伍能力建设的难度,如何为新手教师成长起好步、奠好基,成为顺德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未来发展与提升的关键。

(一)初始阶段特点分析

尽管新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但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一是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应用技术,获取信息能力强,知识面更广;二是面对全新的工作,富于憧憬和想象,工作热情高,工作精力充沛,自我成长的动力非常足。

顺德新教师队伍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学历水平提高。在区属学校,新手教师的学历水平以研究生为主。在镇街中小学校,初中阶段的新手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提升,小学阶段引入了部分研究生学历的新手教师。高学历新手教师群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因为发展空间大,择业机会多,在环境和待遇不理想时,其稳定性相对欠佳。二是女性比例增大。在近年来教师引进过程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男性教师比例,数据显示女性教师所占比例超过七成,成为新手教师构成的主体。教师成长最为关键的突破期,往往在教师工作10年左右,而女性教师正处于子女抚育的重要时期,难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迟缓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时间。同时因退休制度规定(女性55岁,男性60岁),女性教师比例过大,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时间。三是非师范生占一定比例。顺德新手教师部分来自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知识缺乏,教学实践与技能等方面处于空白,需要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实践的锻炼。

(二)初始阶段目标分析

从新手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是教师成长初始阶段的总体目标。根据新手教师阶段性特点及顺德新手教师的构成特征,初始阶段教师成长的总体目标再细化为三个目标,即从“新手前期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在顺德新手教师构成中,绝大部分是刚从大学毕业从事教师职业,在开始工作的头一年都属于新手前期阶段,从教学经验的缺乏到逐渐丰富,从对教育活动的不适应到逐渐适应。随着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及对教学活动的逐渐适应,新手逐渐成熟,发展成为优秀新手,进入优秀新手阶段。经过三年或者四年的教学积累,新手教师对教材有了系统的理解,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逐渐丰富,学生管理能力提升,能轻松自如地开展课堂教学,随即转为胜任阶段。

(三)初始阶段措施与不足

新手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需要教师自身的历练与修养,但是更需要源自外界的引导与辅助力量,才能促进新手教师阶段发展的快速转变,从新手蜕变成为能胜任教师职业的合格教师。我区新手教师的成长与转变的外力,主要来自于包括培训、教研、帮扶和竞赛评比等系列措施。开展新教师培训有利于新手教师职业情感建立、师德水平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最为基本的方法与手段。我区开展的新教师培训具有整齐划一的标准,顾虑成本效益,需要形成规模。在规模效益的追求下,难以满足个体性需求。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立足学校,服务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师群体,以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为手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仅缩小了教师服务范围,提高了培训与教研的针对性,对于新手教师来说,能更好地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尤其是学校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以结对子或者师带徒的形式,为新教师成长提供长期的经验指导,帮助新教师少走弯路,促进新手教师快速成长。竞赛评比活动是新手教师成长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平台,通过教学比武、教科研评比、基本功比赛等,为新手教师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创建平台,激励与激发新手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热情,增加新手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

nlc202309031944

尽管顺德在新手教师成长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无论是教师培训,还是校本教研,或新教师成长平台建设等,都形成了基本的操作体系。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这些措施并非完美,依旧存在一些现状问题,值得我们努力思考与探索。一是新手教师培训组织形式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目前顺德新教师培训以集中面授、网络学习和实践技能三部分组成,在实际的操作中,实践技能课程效果最为明显,网络学习流于形式,效果不突出。课程设置中,中小学类课程学科性强,易于划分,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科划分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二是在校本教研与帮扶中,学科组内教研形式单一,均以听课评课为主,且形式固化,深入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研究缺乏,新手教师参与性较低。校内帮扶活动开头搞的热烈,在师徒对接后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考核制度,帮扶者与被帮扶的新手教师间普遍陷入各自为阵状态,师徒帮扶力度不大。鉴于此,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模式,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和帮扶活动的规章制度,切实有效地帮助新手教师快速成长为能胜任教学与管理的合格教师。

三、教师专业成长突破阶段:从“合格”到“优秀”

历经数年的教学实践,新手教师逐渐成长为合格教师,较好地掌握了课堂教学技能与方法,班级管理和课堂驾驭等能力上有了极大提升,并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流程,同时也面临成长的高原期。这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分化的阶段,度过了这个高原期,有可能进入优秀教师行列,也有可能整个职业生涯都成为一个平庸的教师。在顺德教师队伍构成中,尤其是镇街中小学校,中青年教师是主体,如何为这一大批合格的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找准发展点、助好力,突破教师成长的高原期,从平庸走向优秀,成为提升顺德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制约点。

(一)突破阶段特点分析

合格教师在时间上有了5~10年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娴熟。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最为关键。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如果仅仅将教育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而非自己的事业追求,往往会因为教育信念的缺乏失去自我发展的动力,在专业知识、技能不断丰富和娴熟的过程中,专业情意单薄、成长目标模糊不清、难有突破,最后沦为平庸。顺德中小学教师超过2万人,教师基数大,学历达标率高,其中拥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学历和职称上都已经达到相应的要求,成为顺德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群体。

但是在中青年教师群体中,一方面因家庭因素,对教育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减退,尤其是中青年女教师承担生育和哺乳子女的责任,更无力承担。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激励机制的不健全,部分老师抱着小富则安的心态,不思进取,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生活与工作状态,缺乏工作热情。无论是面对客观因素或者是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部分中青年教师出现成长瓶颈,难以突破现状,落于平庸,归根于缺乏教育信念,对教育事业缺乏追求,因此而懒于思考和奋斗。

(二)突破阶段目标分析

从“合格”到“优秀”,既是这一阶段的目标,也是教师成长的必然路径。如果教师停止于胜任阶段,仅仅局限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学校失去了助推学校发展的动力,也就无所谓教育教学创新和学校发展。致力于将合格教师打造为优秀教师,要使其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顺德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途径,首先从胜任教学的普通教师逐渐成长为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学校平台的历练再成长为镇街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甚至成为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

(三)突破阶段措施与不足

针对教师成长的高原期,需要给与更多的关注。一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活动,提高师德修养,帮助教师坚定教育信念,明晰发展目标,强大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无论在学校、镇街,或者在区层面,要重视立模范、树典型,以模范或者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情感。另一方面,针对教师阶段特点开展提高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重点在于专业情意的培养。要避免只注重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为主的“两头热”培训,注重开展中青年教师培训,创新针对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培训课程及培训模式,创设条件推选中青年教师进入高校进修学习。第三方面,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或者教师绩效工资,端正教师工作态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外在的动力。第四方面,加强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创新教研形式,注重以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注重融合教师培训、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为一体的工作室平台建设,顺德在区层面已经建立起首批17个教师工作室和11个校长工作室,在镇街层面教师工作室建设也纷纷创建。

上述措施在促进合格教师向优秀教师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顺德优秀教师成长的最为主要的外在动力来源。尽管顺德注重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注重教师培训,注重校本教研,努力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也开始尝试探索工作室建设促进优秀教师成长的新做法,但是在针对中青年教师成为名优教师发展阶段,所倾注的力度相比较与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显得不足。具体来看,师德建设重于教师道德问题解决与分析,缺少预防与有效的思想引导。教师培训以省市规定的常规性提高培训或者职务教师培训为主,针对中青年教师如何突破个人发展瓶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定位培训缺乏。区镇教研或者校本教研形式局限于课堂听课、评课和专家学术讲座等,流于常规、缺乏创新、过于老套的措施与做法不利于激发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热情。在课题研究中,往往是申报积极,在研究过程中投入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前期研究文献综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研究方法缺乏系统性,导致研究成果要么成为工作总结,要么纯粹的文献分析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性,难以推广与运用。近年来开始推进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总体上提升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绩效工资方案的推行缺乏配套的制度保障,影响了少部分教师群体利益,对教师工作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鉴于此,对处于中青年合格教师走向优秀教师的行列,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坚定教育信念,要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尤其注重促进中青年教师从普通成长为优秀的培训,要提升技能,培养情意,为教师专业成长突破阶段找准点、助好力,促进教师从合格走向优秀。

nlc202309031944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超越阶段:从“优秀”到“卓越”

从合格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是教师成长中出现的第一个高原期,突破这一高原期,教师将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学校、镇街和区内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甚至在区内外具有了一定知名度。教师成长不止于仅仅成为优秀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成为教师成长路径中的崇高追求,也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次突破。卓越教师的追求,其核心的动力在于教师的内在,而外在的动力往往显得微弱。因此,为卓越教师成长搭建教师学习、研究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远重要于开展某项具体培训或者教科研活动。

(一)超越阶段特点分析

优秀教师具有丰富而系统化的专业学科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与信仰、形成深厚的专业情意,在不断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教育智慧。优秀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了较强的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这为优秀教师突破成长中的第二次高原期奠定了基础。顺德拥有一批在学校、镇街及区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优教师,如学校、镇街和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这一批区内名优教师成为顺德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最为重要的储备人选。

长期以来,顺德名优教师队伍建设以评选作为最为主要的手段,无论是骨干教师的评选,或者是学科带头人的评选,都仅限于申报与评选,没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骨干引领和学科带头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区、镇街层面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未明确规定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的职责,所评选出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领回一纸荣誉证书后,大都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区、镇街和学校缺乏促进区内名优教师进一步成长与发展的学习与研究平台,对于已经具备较强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优秀教师,更希望能有一个学习和施展自己才华的场所。

(二)超越阶段目标分析

对卓越教师的追求,也是将优秀教师打造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历程,专家型教师不仅接受过长期的职业训练,更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将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教学专业技能和实践智慧,同时也具备了突出的研究创新能力,工作成为情趣与艺术的快乐享受。从“优秀”到“卓越”是顺德面向“十二五”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是目前顺德教师队伍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顺德致力于教师成长从“优秀”到“卓越”,使优秀教师成长于学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起步于镇街和区内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借助于省、区工作室平台,努力将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省级特级教师、名师和珠江学者。

(三)超越阶段措施与不足

优秀教师所具备的自主学习、研究与反思能力是实现其从“优秀”走向“卓越”最为重要的内动力,也是主动力。培训、教研和课题研究仅仅起到外在的辅助作用,在促进教师超越自我、走向卓越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鉴于此,顺德在努力打造卓越教师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强素养,外借平台,为优秀教师走向卓越铺好路、搭好台。为此,顺德于2011年启动区校长和教师工作室建设工程,以项目为依托,融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于一体,在培育培养一批优秀教师的同时,努力促进工作室主持人成长。工作室的平台集合全区最优秀的教师群体,以教科研活动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建区内学科交流平台。发挥工作室的教师培训作用,以师带徒的方式,在指导本区优秀教师成长的同时,也拜师于国内知名教育教学专家,借力于工作室平台,促进优秀教师在学习、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成长。此外,为促进区内骨干与优秀教师成长,顺德注重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开展高级研究班和骨干培训班,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间开设研究生课程班,这些为促进我区优秀教师成长也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教师从“优秀”到“卓越”是教师成长中第二次蜕变,需要教师艰辛努力与付出,不仅仅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远大的教育理想,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与智慧,刻苦学习与钻研,不断提升个人内在的教育素养,厚积而薄发,借力于外在的平台破茧而出。长期以来,顺德对卓越教师的追求充满着期待,在面向“十二五”教育规划中,顺德以工作室建设为创举,努力为优秀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但是,顺德以工作室建设打造名优教师是一条全新的路子,需要在借鉴他人经验和自我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努力为工作室搭建递升平台,努力实现镇街工作室、区工作室和省工作室的三级对接,为优秀教师成长搭建更高端的成长平台。

五、结语

教师成长路径具有规律性,遵循从新手到熟手,从优秀到卓越的成长路径。顺德在面向“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努力开展名优教师和卓越教师的培养,在常规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创新教师成长培养模式,借助于工作室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批在区内外具有广泛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宋广文,苗洪霞.教师的发展——一种关于专家教师形成的认知心理学分析[].外国教育资料,2000(5).

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四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完善职业规范和价值观,逐渐胜任教师专业角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终生提高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焦点之一是探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其不同的特点,其目的在于探索教师成长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面对专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同时为有效地开展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路。

1.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于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西方学者提出的发展阶段论主要包括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包括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四个阶段),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包括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和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和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八个阶段),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包括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五个阶段)。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例如,邵宝祥等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提炼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适应阶段(从教1—2年)、成长阶段(从教3—8年)、称职阶段(35岁以后高原阶段)、成熟阶段。这些教师发展阶段论大都反映、描述了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实际情形,突出了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不同专业表现水平、需求、心态、信念等;但是尚未对理想的教师发展进程给予应有的关注。因此,教师很难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教育行政机关也难以给予恰当的帮助与指导。

而对新手——专家型教师的比较研究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研究者们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即是一个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别,界定专家型教师所具备的因素,明确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规律,从而尽可能缩短新手型教师的成长周期,使之尽快成为专家型教师。国外学者对新手一专家型教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这些研究认为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知识结构、问题解决、教学行为、教学监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连榕认为:专家——新手型教师这种概括对理解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是有益的,但对认识教师的成长规律还是不够充分;并不是所有的新手型教师最终都能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之间必然存在着过渡的中间阶段,即熟手教师阶段。在此基础上,连榕提出了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在综合考虑教龄、职称和业绩的情况下,把教龄15年以上且具有特级教师资格或高级职称的教师定为专家型教师,教龄在0—5年之间、职称三级(包括三级)以下的青年教师定为新手型教师,介于新手与专家之间、教龄6—14年、参加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定为熟手型教师。采用新手——一熟手——专家型教师的教师发展阶段模式作为研究视角,可以更好地聚焦于新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过程所必经的关键阶段——熟手阶段,以此获得更多的关于熟手阶段的了解,为培养更多的专家型教师提供参考。

本文将结合已有的关于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分析教师处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在教学策略、工作动机、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特点,探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2.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2.1新手型教师特征

2.1.1教学策略。新手型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以课前准备为中心。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前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备课,因而他们对课前的准备极为重视。但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只能按照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导人新课、把握教学进度、突破重点难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进行课后评价时,新手教师多以自己为中心,关心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由于熟悉课堂和学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他们尚未真正地进行课后反思。

2.1.2工作动机。新手型教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处于关注自我生存阶段,工作动机在成就目标上是以成绩目标为主。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训练,难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关心学生。他们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关心能否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关注外界对其教学状况的评价。解决生存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

2.1.3职业承诺。新手型教师处于职业的探索}生阶段,职业承诺低。由于正处于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适应阶段,他们在教学技能上还不成熟,在课堂的控制上缺乏经验,在教学程序上比较刻板,所以新手型教师经常感到应付不暇。在教学和工作中容易遭遇挫折,体验到比较强烈的失败感,成就感较低。他们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意义和责任认识还不深刻,对教师职业的感情常常摇摆不定。因此,新手教师的职业承诺仍处于一种选择性的阶段和状态,职业承诺不稳定。

2.1.4职业倦怠。新手在教学和工作中一旦遭遇挫折,往往容易出现精神疲惫的状态。他们体验到比较强烈的失败感,职业倦怠感较强。

2.2熟手型教师特征

2.2.1教学策略。熟手型教师课中教学策略水平较高。熟手型教师已经熟练掌握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并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和行为适当地做出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显得流畅、熟练。由于熟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已经比较熟悉,课前的计划与准备已经熟练化和定型化,容易导致课前策略刻板僵化,因此常常表现出对课前策略的重视不足。在进行课后评价时,他l’il~Ig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教学的内在价值上,主要以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作为评价标准。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关注不够,因此熟手型教师还不善于进行课后反思。

2.2.2工作动机。熟手型教师的成就目标已从新手的以成绩目标为主转化为以任务目标为主。他们关注教学本身的价值和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学问题的理解比新手更加深入;注重学生的理解、兴趣和学习效果。但是,熟手型教师内部动机的自发性欠缺,教师的角色信念尚未牢固。

2.2.3职业承诺。熟手型教师处于职业的高原阶段,职业承诺较低。熟手型教师在这个阶段分化加剧。经过了5—6年的教学生活,熟手型教师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单调重复、封闭繁杂、负荷重而报酬低等特点,职业自我满足感开始下降。一部分熟手转而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失败,只能很无奈地接受现实,得过且过。

2.2.4职业倦怠。熟手处于职业的高原期,容易产生烦闷、抑郁、无助、疲倦、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熟手是心理问题较多的一个群体。家庭的负担、超负荷的工作量、严格的考核、工作的重复性和知识能力的停滞不前等因素都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因素。

2-3专家型教师特征

2.3.1教学策略。专家型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为课前的精心计划、课中的灵活应变和课后的认真反思。专家型教师的课前准备得益于长期的教学实践,计划简洁灵活而且富有成效,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在课中,专家型教师在课堂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及教学策略的运用上都显得游刃有余。在课后策略上,专家型教师以学生作为课后评价的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他们不仅仅注重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更加注重对课堂成功或失败原因的思考。因此.善于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专家型教师一个重要的特点。

2.3.2工作动机。专家型教师具有强烈且稳定的内在工作动机。他们由衷地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能不断追求教师事业深层次的价值所在。他们乐于和学生交往,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教学中体验到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2.3.3职业承诺。专家型教师处于职业的升华阶段,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专家型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学风格及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同行教师的认可,角色形象已日益完善。因此,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具有较高的成就感和热情度,职业承诺度高。

2.3.4职业倦怠。专家型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较低,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职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比较强。专家型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源于学生、家长对于专家型教师的言行较为严格的要求以及学校和社会对其较高的期望。但他们能够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己,尽快消除倦怠感。

3.教师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对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处于专业发展不同阶段在人格特征、工作动机、认知、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的特点的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师发展措施。3.1加强对新手型教师成长的干预措施

3.1.1强化职业承诺度,降低职业倦怠感。对新手型教师自身而言,他们应增强对职业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尽快认识到教师职业所赋予的重大意义和责任,尽早明确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

3.1.2发挥重视课前准备的优点,加强课中策略的运用,注重课后反思。教育实践经验的相对缺乏使新手难以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新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才能将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3.13提高新手型教师的任务目标水平。提高新手型教师的任务目标水平,使新手型教师认识到学习和工作的内在价值并形成良好的精神质人格特点。引导新手型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的内在价值的认识上,尽快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3.1.4提供合作发展的教师支持系统。教师在工作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危机,而教师能否顺利地解决这些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人文环境和周围同事的支持。“学校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因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合作关系的有无;教师专业成长能教师专业成长能否实现的决定性要因也在于校内教师合作关系的有无”…。在学校内部形成合作发展的教师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来自同事的教学资源信息的共享、教学经验的交流以及情感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的自主性,从而降低工作倦怠感,提高职业承诺度。

3.2充分认识熟手阶段的敏感性和关键性

对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不同阶段的研究,凸显了熟手阶段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关键性。

3.2.1熟手阶段是低职业承诺和高职业倦怠高发期。从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的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水平的标准差来看,大致呈现其离心程度呈倒“u”形分布一种趋势5。这说明了新手型教师的离散程度较小,熟手教师的离散程度不断增加,专家教师的离心程度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熟手阶段是教师成长过程的过渡期和分化期。这是一个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敏感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出现情绪多变、行为失控的现象,职业承诺度低而职业倦怠度高。不容忽视的是,在不同阶段,教师都可能出现职业倦怠例如,上文提到的费斯勒将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为职业挫折阶段,倦怠大多数都会出现在本阶段中;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第三阶段为退缩生涯阶段,这一时期教师常表现出倦怠感。既然职业倦怠可能出现于不同阶段并有可能较为集中地出现于某个阶段,正视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在熟手阶段,应重视提高熟手对自身教学行为的调控能力,帮助他们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加深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认同,形成职业的自尊和自信,促使他们在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完善,尽快走出倦怠而获得新的发展。这无疑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积极的发展过程。

3.2.2熟手阶段是稳定期和停滞期。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新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具备熟手教师的特征。但只有熟练阶段教师中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许多熟手在这一阶段停滞下来,直至教师职业生涯结束也未成长为专家,甚至最后直接进入了职业衰退期。显而易见,熟手由于已经熟悉了教学环境,习惯了已有的教学程序和思路,消耗了大量积累的专业知识,教学专长停滞不前,因此很难在各个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和突破。稳定阶段的熟手是教师成长最艰难的时期,核心问题在于推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的更新。熟手应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拓展知识面,强化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为熟手型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培训机会、专题讲座、训练项目等。再者,鼓励适当的工作轮换或担当可以发挥熟手特长的短期任务,从而帮助他们消除疑虑和障碍。熟手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摆脱停滞。

3.2.3熟手阶段是新手成长为专家的关键期。熟手肯定是昨天的新手,但不一定是明天的专家。因此,熟手是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阶段,教学专长能否在成熟的水平上不断得到新的提高是问题的核心。在教学专长方面,专家型教师具有主动反思、对基本教学问题的处理达到自动化、知识结构化、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能力等优势。因此,应围绕这些能力的获得,构建从熟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更多的专家型教师。

3.3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优势

3.3.1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从新手到熟手、从熟手到专家的促进模式的教师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同伴合作与支持的教师成长文化。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富有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心理特质以及精神追求。在同伴合作与支持的教师成长文化氛围中,这些特质有利于新手和熟手加以借鉴和学习。

3.3.2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专家型教师可以将自身所具有的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监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效使用教学策略的能力,通过讨论、反思等途径,潜移默化地传递该给新手和熟手教师,从而减少新手型教师少走弯路的机率,缩短熟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时间。

5.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五

职教专业和实训教师的专业科目繁多,按省教育厅职教单招归类,可分成以下13个大类,现列出主要专业科目如下:

一、农林类

种植、农艺、园艺、蚕桑、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野生动植物保护、农副产品加工、棉花检验加工与经营、林业、园林、木材加工、林特产品加工、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采运工程、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航海捕捞

二、资源与环境类

国土资源调查、地质调查与找矿、放射性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探、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探矿、地震监测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岩土工程技术、勘探与掘进、采矿技术、矿山机械运行与维修、矿井通风与安全、测量工程技术、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航空摄影测量、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监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治理技术、辐射测量与防护、水文与水资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气象、高空气象探测、海洋观测

三、能源类

选煤、石油开采、铀矿开采、电厂热力设备运行、反应堆及核电厂运行、水电厂机电设备运行、电厂热工仪表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电厂水处理及化学监督、电厂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水电长动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维护与调试、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水电站与水泵站电力设备、输配电线路施工、检修与运行、电力电缆运行与施工、供用电技术、电气化铁道供电、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电力营销

四、土木水利工程类

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城镇建设、建筑经济管理、古建筑营造与修缮、土建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建筑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供热通风与空调、给水与排水、市政工程施工、公路与桥梁、铁道施工与养护、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农业水利技术、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矿井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运用与维修

五、加工制造类

钢铁冶炼、金属压力加工技术、冶金热能技术、碳素材料技术、粉末冶金、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与控制、汽车制造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技术应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电机与电器、船体建造与修理、船舶机械装置、船舶电气技术、金属热加工、焊接、金属表面处理、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仪器仪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飞行器制造工艺、飞行器控制设备与仪表、飞行器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石油炼制、石油与天然气贮运、化工过程装备技术、化工过程监测与控制、精细化工工艺、生物化工、林产化工、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核技术应用、核化学化工、火炸药技术、食品生物工艺、粮油饲料加工与储检、皮革工艺及制品、印刷技术、制浆造纸工艺、塑料成型、橡胶工艺、假肢与矫形器制造、染整技术、纺织技术、化学

6.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六

学习心得

怀集县冷坑镇成贤小学李小平

我于5月22日至6月5日学习了“ 2013年肇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学科全员培训”的学习,通过十多天的认真学习,我从江伟英、林中伟、杨晓红、王琴玉等授课专家的视频讲座中,学会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以下就本次培训学习当中由江伟英、杨晓红、王琴玉三位授课专家主讲的阅读教学谈谈本人对本次网络培训学习的一些心德体会:

语文教学重在语言运用,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教学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效果;同时可以提高听说读写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领悟感知,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好更早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大小学生的阅读量(《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读课外书,实属“多余”。此外,一些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小学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有设置图书室、阅览室。有些学校虽有图书室,但不向学生开放,而且适合学生读的书很少,主要是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验收。二是部分教师对课外阅读认识也不够明确,认为这是课外的事,在学校里搞课外阅读纯属不务正业,所以很少有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读物。三是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许多学生一般都是以优秀作文、课外辅导资料为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名著、诗歌、小说散文、科普读物。四是拥有的课外书太少,大部分学生家庭的藏书量甚微,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根据以上情况,结合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因此我们可以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每周开展一次阅读分享课,让学生交流阅读中的收获;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或班级应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如“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谈谈读后感”“故事大王比赛”“小博士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反馈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充分利用学习园地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3、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乐于读书。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阅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而且一有空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我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我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心理暗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经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二、创造条件,使学生实现阅读。

1、建立班级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为了介绍图书,我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选择图书提供了方便,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做好读物推荐,扩大阅读范围。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较差,可如今的课外书却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依照读物的教育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原则,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可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大闹天宫》,可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等。其次,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很大。我们推荐读物时,必须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书籍目录。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带字的连环画、注音的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三四年级的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可向他们介绍一些中外名著的简缩本,优秀的古典诗词,及一些时事新闻报道等。

三、加强指导,使学生有效阅读。

1、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这些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不仅要求每次阅读要读进去,有一定的质量,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还要求学生尽量多读书,开拓眼界。

2、指导学生掌握形式多样的读书方法。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精读法。精读法,就是对书上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外书,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摘抄评价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

7.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七

关键词:MV,音乐电视,MTV,发展阶段,泛MV

在大众视野中,MV可以说是一种表现手法最为丰富和繁杂的艺术形式——电影、电视、音乐、动画等几乎所有的视听艺术类型都可以被借用到MV的创作之中。同时,MV艺术是一种比较年轻的影视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形制完善直到今天,也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国内学术界对MV的研究,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其艺术创作、文化审美和社会功能方面,而本文将侧重于现有相关研究着墨较少的MV的概念界定和发展史方面。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包括东西方作品在内的有代表性的MV作品(以及早期音乐录像等作品)视频300多部,经过对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地查阅、赏析,对相关社会现象进行判断、研究之后,对MV这种艺术形式之概念和史论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和解读。希望本文能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MV艺术的面貌,促进MV的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关于MV的概念辨析、属性、内涵

MV是视听媒体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M指的是Music(音乐,实际上主要指的是歌曲),V指的是Video(影像/视频)。从艺术本体范畴上来讲,MV是一种以音乐的主题和结构作为创作基础和骨架、以音乐和画面为主题呈现的载体、以音画蒙太奇手段进行音画关联的视听艺术形式;从功能属性上来讲,它是推介歌手、歌曲的一种广告。当然,当MV进入审美关系时,也是一种提供审美满足、传播思想意识的艺术品。

由于MV的称谓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一)MV与MTV、音乐电视

MTV与MV是中国大众(包括学术界)对于这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的两种英文称谓。MTV出现在前,MV在后。相比之下,笔者更倾向用MV来称呼这种影视艺术形式。为什么不用MTV呢?究其原因,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

首先,从英文字面上来看,MTV的M即Music,而TV即Television(电视),合意就是“音乐电视”。而事实上,从这种艺术诞生的时候起,其制作就没有局限于电视技术手段。因此称之为MTV是多有偏颇的。

其次,MTV的命名来无实据。笔者曾询问居住在美国、英国等地的朋友,关于我们所谓之MTV他们日常如何称呼,得到的回答皆为MV或其全称Music video。在他们口中唤作的MTV的事物只有一个,那就是“MTV”频道。

再次,国外专业领域或主流音乐领域也没有用“MTV”来称呼这类艺术。如美国“格莱美”颁奖中对音乐影像类的奖项从未使用过MTV的叫法,而是先后采用了“Video of the Year”(年度最佳音乐录像带)、“Best Short-form Music Video”(最佳音乐录像短片)和“Best Long-form Music Video”(最佳音乐录像长片)等提法。今天,Music video或MV几乎已是世界通用的称谓。

为什么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人称MV为MTV,并且使用“音乐电视”这个译名呢?笔者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出一些原因。

首先是概念混淆和翻译偏差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美国确实有“MTV”这个事物,不过它指的是美国华纳公司开播的“音乐电视频道”,此频道以音乐节目为主,并大量播放音乐录像带作品。MTV频道的影响力实在太强,在其诞生后的20年里,先后在160多个国家卫星落地,并拥有了4亿多的家庭用户。因此,“音乐电视”(MTV)这种称谓是由电视频道的名称演变而来的。

其次,传入渠道的问题。MV这种艺术的传播是伴生在流行音乐的传播过程之中的。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大潮是在改革开放后,由香港和台湾开始,并从南到北席卷而来的。上一条原因中所出现的观念混淆、称谓借代使用等情况,同样可能出现在港台。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用MTV来代称MV,同时又把这种叫法传入大陆。笔者通过亲自询问多位香港居民得知,时至今天,他们对于MV都一直使用并习惯于MTV这个叫法。

再次,传播媒介的问题。大陆受众对MV的最早接触,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视这种媒介实现的。中央电视台在早期也使用了MTV(1)、“音乐电视”等词汇称呼MV作品。央视不但在1993年开播了以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电视”为宗旨的《东西南北中》栏目,同年底又举办了“首届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可见,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大陆最权威的电视媒体在MTV即“音乐电视”的概念传播上也曾多多少少地推波助澜。

综上所述,笔者呼吁在使用英文名称或者缩写的时候,还是以国际通行习惯——Music video或MV为标准。

至于“音乐电视”这个中文译名的使用,笔者的看法则不同于MTV一词,而是主张“将错就错”,尊重业已形成的母语称呼习惯。我们必须承认,“约定俗成”在给一个新生事物起名字这个问题上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一个事物称谓的约定俗成、正本清源、社会选择,也是文化历史演进过程中经常交替出现的一个现象。“音乐电视”是中国大陆等地区约定俗成的名字,在汉语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妨继续使用下去。

(二)MV的艺术属性

MV算不算艺术?这个问题在今天已经不须更多笔墨求证——MV有自己的艺术语言表意体系,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方式,有自己的艺术价值评判标准,当然是一门艺术。不过,如果问“MV算一种‘什么’艺术”,就涉及了艺术门类划分的问题。

在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以存在方式为准、以感知方式为准、以创造方式为准等不同的艺术形态分类标准。王宏建先生在《艺术概论》一书中提到,经常使用的(划分艺术门类的依据)主要是以下几种: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曲艺等;

时空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

视听艺术——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

想象艺术——主要指文学。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

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

综合艺术——电影和电视剧等。

在MV身份的确定上,尤其是在区分MV和影视配乐这两种同样靠音乐和画面构建而成的艺术品种的时候,要注意从歌曲和画面的关系的层面进行分析。决定MV之所以是一种独立的影视艺术形式的“类本质”在于其音乐与画面的特殊关系——音乐决定画面。

“MV”中的“M”主要指的是歌曲而非纯音乐。这主要是因为歌曲具有歌词,而歌词对听众理解歌曲内容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抒情性的歌词还是叙述性的歌词,通常可以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具体情感体验对应起来——这就为最简单的音画对应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产生最早、形式最丰富也最完善的MV形式都是歌曲MV,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绝大部分MV作品也都是歌曲MV。至于“器乐TV”、“戏曲TV”等形式,则是MV发展后的一些拓展。

不同于影视配乐,在MV作品中,歌曲的文本内容和音乐的特征决定了画面的内容和动态节奏;画面内容和动态节奏则反映、诠释歌曲的主题和音乐形态。对于一首歌曲,尽管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歌词的诗意化特点,不同的MV导演在视觉表达上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画面内容和演绎方式,但是这并不影响音乐和画面的主从关系。正因如此,MV的画面与音乐在MV作品主题的表达层面上是高度契合的。MV的音乐,在制作流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因为音乐作品一旦完成,便有了相当的完整性,不可以随便改动,其音高、音色、速度、节奏等元素的任一改变都很可能使音乐所传达的信息发生明显的变化。与之相比,镜头画面则可以在不影响表达主体含义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换位置、改变长度,并彼此组合拼接。

当然,除了核心特征之外,MV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点,例如:

(1)MV作品长度通常不超过5分钟,但形式结构相对完整;

(2)主要创作手法为视觉元素快速变化,时空频繁切换,叙事片段化、意象化,大量使用音画蒙太奇;

(3)MV的画面不仅要反映音乐的主题,而且追求视听感官冲击力、吸引力和审美快感。

因此,当我们再结合MV的功用属性来看这个艺术门类的时候,它的形象就清晰起来——MV是一种以音乐(主要是歌曲)作为创作基础和发展骨架,以影视镜头画面作为歌曲内容的解读和视觉表现形式,以音画蒙太奇作为主题的阐释手段,以宣传教化(1)和艺术审美为传播目的的影视艺术形式。

(三)MV艺术身份的确立

MV这种艺术最终“形成气候”并且确定了艺术身份,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这个时期,有几个关键的事件节点值得注意。

其一,1981年8月1日,美国的华纳阿迈克斯公司有线电视网开播了“音乐电视频道”(2),专门播送音乐类节目,其中Music Loop栏目每天播出约两个小时的热门流行歌曲录像带。虽然这一栏目名称(不妨译之为《音乐播不停》)并没有出现video的字眼,但专门的电视频道和相应的电视栏目的出现,说明音乐录像带在当时已经相当普及并且形成了较大的制作规模,拥有较高的社会认可程度。这一频道的开设,也大大推动了MV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其二,1982年,第24届“格莱美奖”首次设立了“年度最佳音乐录像带”(Video of the Year)奖项,这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应该可以被解释为MV这种视听样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其艺术美学特征接受了一定提炼后,最终获得了主流艺术界对其独立艺术身份的确认。这一年获奖的作品是麦克尔·尼史密斯(Michael Nesmith)的《大象公园》(Elephant Parts),如图2。

《大象公园》是麦克尔·尼史密斯的第一部“视频录像带”(相对于音乐录音而言),是一个囊括了喜剧小品、商业欺诈故事在内的音乐影像合集。这部作品尚不能被认定为严格意义上的MV,只是一个在当时很有创新性的、带些荒诞色彩的音乐类电视节目。不过,那些荒诞的情节、较有冲击力的画面构成,正是随后几年严格意义上的MV的典型视觉风格。

在随后的几年中,“格莱美”的“年度最佳音乐录像带”奖又进一步细分为“最佳音乐录像短片”(Best shortform music video)和“最佳音乐录像长片”(Best longform music video)两个奖项。这说明MV这种影视艺术形式在得到独立艺术身份后,已经按照自身的规律开始继续完善和发展了。

其三,1984年,MTV环球音乐电视台设立了后来与“格莱美奖”、“全球音乐奖”并称为国际流行音乐界的三大奖项的“MTV音乐录像带大奖”(MTV Video Music Award),这个奖项成了音乐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事物,它让那些认为“格莱美奖”有些过于正统、古板的时髦人群有了更符合自己口味的文化玩具。此时,MV作为一种独立身份的影视艺术,已经站稳了脚跟。

二、MV的分类

对MV的分类大致可按其社会作用、风格特点、表现形式和内容题材四种角度来进行。

在我国较早地对MV艺术做系统研究的何晓兵教授在《音乐电视导论》一书中把MV按艺术表现风格分为纪实风格、抒情风格和叙事风格三种。(1)杨晓鲁教授则根据MV的创意审美类型的不同,把MV分为叙事情节型、情绪感受型、抽象变奏型和超现实虚构型。此外,还有根据电视音乐形象的创造规律,把MV划分成“意境型”、“叙事型”和“抒情型”的。在总结分析前辈的学术成果和大量作品实例以后,笔者主要关注MV作品的画面表现特征,认为还可以将MV从画面表现特征上划分为“歌舞表演型”、“对应说明型”、“故事叙述型”、“情景演绎型”四个种类,并详述如下。

(一)歌舞表演型MV

歌舞表演型MV是指MV作品的画面以歌者在舞台上或者其他空间中的歌舞表演为主的MV。这种MV脱胎于早期的“Studio Show”形式,强调现场感,充分展示歌者的歌舞表演能力,但是有较重的舞台表演痕迹,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系列MV作品、韩国李孝利的《Shall We Dance》(见图3)等MV作品、韩国组合“少女时代”的《Hot》等MV作品。

这类MV作品的画面场景通常不会过于复杂,追求简洁的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其空间变换通常也不会超过三个,有的甚至只用一个舞台上的歌舞表演片段加上一些相关镜头拼接而成。当然,也有一些加入零星情节的作品,但其载歌载舞的一面才是最大的镜头形式特点,也是其最大的卖点。这些MV画面中的人物主要是以歌舞表演状态呈现的,包括演唱的歌手、伴奏的乐队、伴舞者、欢呼的观众等。

这种MV通常极其强调画面的动感,移动摄影技术在其中被大量而充分地使用,充分利用镜头内部和外部的运动使得画面整体动态和音乐自身节奏的动态高度吻合。其镜头数量较多,剪辑干净利落,主要是整体形态和局部动作的分解、衔接、组合,再配以绚丽的气氛营造,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跃跃欲试的参与感。

(二)对应说明型MV

对应说明型MV主要是指MV作品的画面由歌手的歌唱镜头配上各种其他表意性的、非叙事性的画面结合而成,其画面针对歌曲的内容起到阐释含义、烘托气氛的作用。从技术上讲,其制作总体上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说明性镜头的选择上却是比较讲究的,其表现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把相关画面直接加入歌唱镜头之中,比较直白地描述歌词内容,如杨钰莹演唱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主题歌《我不想说》的MV就是这种情况。该MV基本上只是把杨钰莹录音演唱的视频做抠像处理后,合成到电视剧《外来妹》的影视镜头之中(见图4)。

另一种对应说明型MV使用了表现蒙太奇、比喻蒙太奇等手法,对主题的阐释相对比较隐蔽,通常会使用一些具有符号性质的画面来表现歌曲主题,例如通常用长城、黄河、天安门象征中国,用红旗象征中国共产党,用鸽子象征和平等等。殷秀梅的《我爱你,中国》(见图5)等MV是这类的典型。

在这类MV作品中,歌手主要以歌唱者的身份出现在镜头中。有些情况下,歌手也扮演一定的角色,但通常也只是在歌手外观上发生一定变化,并不强调戏剧化的表演,也不强调MV的故事性展现。这类MV的场景也多为舞台、录音棚,也常有在蓝底或者绿底的衬布前完成摄制,然后再利用抠像技术合成到一些特定场景中去的。这种MV进行的是“告知式”的说明,主题表达通常直白无误,不容易引起歧义或过度联想,因此在一些政治色彩较强或为大型事件特别制作的MV中比较常见。

(三)故事叙述型MV

故事叙述型MV就是通常所说的叙事型MV,指的是把整个MV建立在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之中,整个MV的大框架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逻辑进行构建而成的。故事叙述型MV的核心特点在于影视剧的“叙事蒙太奇”手法的应用。在这种MV中,歌者通常会扮演一个角色,或演或唱,并在片子中进行有情节连贯意义的戏剧性演出。值得注意的是,歌手在这类MV中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是一个,而不像在其他一些类型的MV中那样要在多个不同角色之间切换。韩国的MV《KISS》和梁静茹的MV《暖暖》(见图6)等作品就是比较典型的故事叙述型MV。

但是,由于歌曲的时长限制,这种MV所进行的叙事通常都不会太完整,只能截取故事发展中有特别意义的关键性情节来展现,所以体现出了“片段性”的特点。这就需要观众在欣赏MV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想象对缺少的部分进行补充。

(四)情景演绎型MV

情景演绎型MV是当下最为主流的一种MV样式,它有表演,有歌唱,既能够展示歌手的个人风采,又能够通过营造一定的情节增强对歌曲内容的表达效果,可以说集前几种MV类型之大成。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有孙悦的MV作品《祝你平安》(见图7)、朱哲琴的MV作品《阿姐鼓》等。

情景演绎型MV至少有三大特点:首先,它强调音乐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不但是音乐的时长不能删减,而且也要求保持音乐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的语义性的完整;其次,歌手在此种MV中的主要身份还是演唱者,由于作品的故事完整性被打破,使其更强调画面表现上的气氛、意境、情怀——这与音乐的表情化特征和歌词的诗意化特征非常吻合;再次,情景演绎型MV由于跳离了故事发展的叙述逻辑,因此,在时空转换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自由度——这类MV的典型例子有屠洪纲的《霸王别姬》、萨顶顶的《万物生》(见图8)等。

对观众来说,情景演绎型MV与故事叙述型MV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故事完整性的保留与否。故事叙述型MV的故事,其关键情节通常是连贯的、完整的,观众在观赏MV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哪怕是再小的故事;而情景演绎型MV在观看之后,观众对故事内容本身的印象通常是模糊的、零碎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故事的详细解读需要投入较多的注意力,这样势必会影响观众对歌曲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关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景演绎型MV是最适合MV这个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既要看画面又要听音乐并且同时强调视听感官体验的影视艺术类型的呈现方式。

三、MV的发展阶段及在中国的发展

从1894年在美国诞生的“Illustrated song”这种用幻灯片配音乐的歌谱推广方式算起,为推广歌手、歌曲而诞生的“视听播放结合”的广告形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对不同作品在内容、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上的归纳分析,笔者最终把MV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即“Illustrated Song”阶段)、发展阶段(即“Studio Show”阶段)、激变阶段、成熟阶段(即“Music Video”阶段)和泛MV阶段。

(一)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即“Illustrated Song”阶段)大概对应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1894年,美国的约瑟夫·斯特恩(Joseph W.Stern)和爱德华·马克斯(Edward B.Marks)(见图9)合作了一首歌曲——《迷路的小孩》(The Little Lost Child,图10)。这首歌由马克斯作词,斯特恩作曲,带有合唱段落,它的歌词讲了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一个巡逻的警察发现了一个小女孩,问起小孩的名字,结果发现这位名为詹妮的小女孩就是警察自己的孩子,多年前被妻子带走。

“在这首歌曲的推广过程中(主要是靠买歌谱),其作者首次使用了通过播放幻灯片来展现歌曲内容的促销方式。结果其乐谱足足卖出了200万份,而这种图说音乐的形式可以被看做是MV的始祖了。”(1)这是否可以看作是MV艺术的起源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基本成立的。判断一种事物的属性,关键要看这种事物的“类属性”是否已经具备。“Illustrated song”这种形式已经基本具备了MV艺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关系,如:确定的音乐占有主导地位,通过视觉影像、画面等手段对音乐进行阐述的表现形式,歌曲推广的商业广告属性等。但必须要强调的是,这种“illustrated song”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V,而是一种MV的雏形。

或许会有人认为“illustrated song”所促销的主体是歌谱而不是歌曲和艺人,故其在功能上与当今的MV不同。实际上,曾遂今教授在其著作《音乐社会学教程》(2)中已系统地阐述了音乐的传播形态问题,指出它主要涉及乐谱传播、唱片传播、无线电传播、电视传播、数字化网络传播等形式,这其中当然包括以印刷品形式出现的歌谱。因此,推销歌谱在社会学和传播学意义上与促销磁带、光盘是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在1894年之前没有产生MV的土壤呢?这并不难理解。

首先,“illustrated song”诞生之前,音乐主要是在一定场所里以自然状态进行传播或者通过乐谱等印刷媒介进行传播的。(3)通常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录音尝试是爱迪生(见图11)在1877年进行的,录音的内容是他本人朗诵的诗歌《玛丽有只小羊羔》。后来又有证明最早的录音是巴黎人爱德华在1860年录制的一段法国民歌《致月光》,虽然这段录音仅有十秒钟,但还是把录音的历史往前多追溯了17年。(4)由此可见,以上这些具有实验、探索性质的录音行为是科学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距离录音作品走向大众和市场还有很大距离。

其次,催生MV的动机是一种音乐促销行为,也就是说,这需要音乐包括及其衍生品如乐谱、唱片等进入交换领域,成为商品。同时,还需要音乐商品市场化具有一定的规模,以使得推销歌曲(包括歌谱和唱片等音乐媒介产品)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商业行为。

“Illustrated song”的影像是静态的,它的音画构成元素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着的、具有整体关联性的承载形式,所以说,“illustrated song”只能称为MV艺术的萌芽。

(二)发展阶段

MV的发展阶段即“Studio Show”阶段,其时间跨度大概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随着影视技术的革新,一些新的传媒工具被应用到音乐的宣传推广工作中来,尤其是电影、录音、电视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实现了声画一体,也为“把音乐和画面放在一起,用画面阐释音乐”的MV原始想法提供了展示工具、表现空间和发展土壤,让真正意义上的影视MV的诞生在技术上成为了可能。商家可以“利用视听手段来包装音乐作品,使之具有更为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调动观众的购买欲(消费欲),获得较大的商业利润”。(1)

韦德马克(Witmark)等人在1939年发表的著作《韦德马克之家》(The Story of the House of Witmark)中写道:“在电影诞生之前,这种图解歌曲的技术在促销歌曲方面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直到1937年,电影院里开始出现了彩色的电影,它才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彩色电影的出现基本可以作为“illustrated song”的终结点。

音乐广告走进视听媒体是毫无疑问的趋势,因为音乐类节目最适合体现声音在视听综合型媒体中的作用和审美感受。同时,视听媒体也最适合还原音乐作品在自然传播时声情并茂的情境。

笔者发现,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1927年,见图12),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石川导演,胡蝶主演,上海明星公司出品,见图13),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8年,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见图14),甚至连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见图15),都与歌曲、戏曲等音乐类型的艺术相关,这一点颇可玩味。更有趣的是,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因此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视诞生日”。(3)——第一个电视节目同样是文艺片!这些实例也正好说明,用视听两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尤其是接受歌舞信息,是最符合人类在本初自然状态下的感官习惯的。

影视传媒技术的发展引发了MV萌芽的进一步发展,“Studio Show”(录像棚表演)随即应运而生。这期间出现了大量的以歌舞表演展示为内容的“Studio Show”,如美国著名摇滚先驱“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见图16)就拍摄了大量的以展现歌手魅力和音乐作品为目的的“Studio Show”。他在1957年拍摄的《监狱摇滚》(Jailhouse Rock)(见图17)就是一部典型的在摄影棚内拍摄的“Studio Show”,这首歌曲和这段影像的播放,使得“猫王”身着条纹囚服的形象成为其经典舞台形象之一。

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猫王”及其伴舞者们演唱歌曲的情景,通过镜头的现场调度和后期剪辑,形成与歌曲的动态对位,并营造出了与音乐节奏相近的视觉动感效果。这种作品长度以一首歌的长度为限,歌曲在音画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画面以歌舞表演为主。重在表现歌手个人演唱风采的画面特点也已经形成,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宣传歌曲和歌星,因此可以说,它已经具备了当代MV的大部分要素。

在这个阶段,还有一种以乐队组合的表演作为画面主体部分来展现的“Studio Show”,如甲壳虫乐队(Beatles,见图18)、“女王”乐队(The Queen,见图19)、“杰克逊五兄弟”(The Jackson Five,见图20)都曾录制了一些类似的作品。

为什么把“Studio Show”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发展时间段呢?这主要是从其创作理念上来考虑的。我们可以看到,“舞台再现”是“Studio Show”创作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猫王”的《监狱摇滚》,还是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早期的“杰克逊五兄弟”乐队的《美好的一年》,这些作品都没有突破同一个创作模式。电影的叙事手法还没有被借鉴到“Studio Show”中,其创作者还在尽力展现歌者在舞台上的风采,把在相对自然形态下的音乐传播的样貌通过影视媒介再现出来。

从审美层面来说,由于“Studio Show”的音画内容高度统一,时空一致,再现了演唱情景,几乎完全符合人类通常习惯的“音画同步”视听形式,所以它的信息接收效果是视觉和听觉“一加一等于二”式的简单相加。

(三)激变阶段

激变阶段是MV发展忽然加速的一个特殊时期。歌曲的“视听广告形式”从最早的“illustrated song”到后来的“Studio Show”,整整走过了70多年的光阴,然而,当历史步入到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种形式却突然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从70年代初开始,就有一些“Studio Show”开始尝试性地加入一些其他电影中的镜头片段,借以帮助阐释音乐内容,后来又出现了歌唱主角跳出演唱者的角色,成为一定情境中的演员的现象。这些变化逐渐为“情景演绎型”MV这种当前最占主流的MV的模式奠定了直接基础,直至今日。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演变过程仅仅经历了10年左右的时间。同时,音画蒙太奇的使用,让MV在意义阐释层面上也衍生出了超出作品视听信息基本内容之外的含义,较好地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审美效果。

1973年,在世界摇滚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英国“女王”乐队在一个“Studio Show”《宜自珍》(Keep Yourself Alive)中比较新颖地插入了很多看似与演唱无关的电影镜头片段(见图21)。

虽然这个音乐影像作品中的主要画面仍是“女王”乐队歌手的演唱,但是,穿插进来的大量与生死主题相关的其他电影镜头(包括拳击比赛、西部牛仔、宫廷歌舞,甚至还有怪兽吞吃人的惊悚镜头等)都是零碎呈现的。从内容上判断,这些相关镜头应该是从不同的电影或者电视录像中节选的。它们各自之间本来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穿插在这里却可以帮助作者抒发一种情绪,阐释一定主题。

此时,音乐录像带的制作者已经开始尝试摆脱传统的“Studio Show”模式了。他们试图突破“表演——记录——再现”的基本思维,尝试在影像中加入舞台表演之外的东西,以帮助解释歌曲的本意,同时增强画面的冲击感,形成对歌词内容的一种情感化渲染。事实上,这种形式正是“对应说明型”MV的雏形。

当音乐影像制作者开始考虑用表演场景之外的事物来表达歌曲主题的时候,一个由“再现主义”跨入“表现主义”的大门便敞开了。在随后的几年,一些更有创意的手法出现了。1975年,“女王”乐队的特殊“Studio Show”——《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引爆了观众的视听。笔者在此援引了同一首歌曲两个影像版本,其中一个是“女王”乐队四名成员演唱的真人版,另一个是以真人版为蓝本,用一些动物、植物、怪兽等玩偶为视觉形象,像照镜子一样制作出来的“玩偶版”(也有人称其为“复活节版”,见图22、图23)。或许是为了和“动物音乐会”这个比较奇幻的画面主体相吻合,“玩偶版”在歌曲演唱的处理上还加入了一些戏剧化的演唱发声技巧。

这首《波西米亚狂想曲》在包括音乐影像在内的各种推销手段的合力之下,跨年度连续9周在英国音乐排行榜上位居首席,在美国也打入了前十名。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也让这部音乐影像作品广为人知。在随后的早期MV作品中,影视工作者还加入了一些小的情节性表演,这让画面内容更加丰富。

概括地说,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早期MV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有了突进式的发展——它刷新了传统“Studio Show”的创意理念,并且把电影制作中的一些理念如表现蒙太奇、比喻蒙太奇等引入到MV制作之中,使得歌曲的意义空间在舞台空间之外得到了拓展。

(四)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MV进入了形制最终完善、艺术美学特点最终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今天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的、创意相对最复杂的、技术含量最高的MV形式——“情景演绎型”MV,在这个时期最终形成并完善,进而衍生出了“故事叙述型”MV。

重要的节点出现在1984年,这一年,与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作品同名的MV作品《恐怖之夜》(Thriller,见图24)(1)问世,并在1985年获得“格莱美”的年度最佳音乐录像带专辑奖。(1)这部作品把MV作品的地位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且使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宣告了“故事叙述型”MV的最终登场。相比此前的这类作品,笔者认为《恐怖之夜》有几点最有价值的突破:

第一,电影叙事蒙太奇被较完整而成功地引入到MV的制作当中。这部作品把歌曲MV建立在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片段中,整个片子的大框架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逻辑构建而成的。故事主要讲的是由杰克逊所扮演的男孩和一个黑人女孩的爱情。在故事的叙述框架中,杰克逊最擅长的歌舞表演没有以纯舞台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穿插在故事情节之中,相比之前的类似作品,这无疑是一个大的突破。

第二,多时空的转换构成了奇幻的荧屏世界。这个片子共包含4个不同的时空,并进行了3次明显的转换。这种时空的转换并不仅仅是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自然发生的时空转换,而是为了构建悬疑奇幻的影视世界而做的刻意变换。

第三,《恐怖之夜》MV的特技运用相当成功,其中人变成“狼人”、变成“僵尸”的特技极其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特技的运用是音乐电视创作中的一种趋势潮流,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样……每一种特技都可以用来构建视觉形式,哪怕是最简单的特技,只要赋予它以结构章法,它就会形成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相匹配的整体。”(2)

《恐怖之夜》以3000万的全球销量享誉世界。无论是从当时还是从今天来看,《恐怖之夜》都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甚或可称MV历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这部MTV“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恐怖电影的叙事思路和表演风格,但它对‘梦境’的营造、心理蒙太奇手段的着重应用、歌唱者的多重角色快速转换……‘碎片’式情景拼贴等等叙述手法,比较完整地奠定了后来MTV的基本特征”。(3)这标志着MV作为一种视听艺术体裁,在形式上走向成熟。

几乎与此同时,“女王”乐队也推出了自己的MV作品——《我要逃逸》(I Want to Break Free)。在笔者看来,即使在今天,这部MV作品也是非常出色的,其中角色扮演、场景转换、歌舞表演等形式应有尽有。

至此,当今我们常见的四大MV类型在历史上先后登场,MV形制格局就此奠定。MV最终完成了从萌芽到成熟的演变,成了具有独特艺术审美特征的、独立的艺术形式。

(五)泛MV阶段

如今,MV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种类,而且已经成了一种视听语言的表达方式、一种影视制作的技术手段。近些年来,MV艺术形式的边界越发模糊,其技术应用、内容表达、社会功能都表现出了泛化的特点,具体可阐述为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影视新技术的引入,MV的制作技法越来越丰富,大量的影视特技技术、动画技术加入其中,使MV的画面效果更加具有冲击力和表现力。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作品《黑与白》(Black or White)、《地球之歌》(Earth Song)等,都通过增强画面的技术处理带来视觉的巨大冲击,进而丰富了歌曲内容的表达,也使得MV作品有了更为突出完整性和可观性。

第二,随着21世纪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因应着网络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文化特征,诞生了一种主要依靠网络传播的新形式MV,即Flash MV。这种类型MV的制作建立在Flash动画的基础之上,画面创作相对比较简单;同时,为了便于网络传播,它并不过多追求画面的技术质量。它内容上的最常见特点是诙谐、幽默、调侃,这和网络文化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呼应,如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庞龙的《两只蝴蝶》、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等。

第三,MV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影视表现技法。这种技法体现在那些主要利用相对完整歌曲或音乐作为音频骨架,以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画面进行视觉组接,并配以少量文字或语声的影视作品中。现在,很多影视宣传片、广告、影视节目包装(如片头、片花)的制作中,都带有MV的特点,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宣传片、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宣传片、LV广告“Where Will Life Take You”等。

第四,MV不再拘泥于宣传歌手、歌曲的传统使命,演化为一个更纯粹的、用以达到宣传目的的、有着一定普遍适用性的广告类型,用来宣传思想、理念、事件、商品等事物。这种MV作品的外在形式是一部完整的MV,而在所传播的内容上却更加强调歌手和音乐之外的理念、思想。甚至有些广告本身就是完整而纯粹的MV作品,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企业音乐电视展播》栏目播出的不少MV作品便是如此。

第五,MV成为了审美功能之外的娱乐消费品。当今社会,MV不但有广告功能、审美功能、思想教化功能,也是音乐娱乐中的一种消费品。自从卡拉OK被引入中国,对着电视画面(现在主要是MV画面)、跟着伴奏尽情歌唱,就成了中国百姓日常生活中采用得最频繁的音乐娱乐形式之一。当今遍布城乡的KTV“练歌房”,就是以固定场馆方式确定下来的对MV进行审美体验和娱乐消费的场所。

第六,MV不再拘泥于商业属性,成了一种表达社会诉求和公众心理的方式。近年来的中国,大众表达个人观点、反映社会诉求的要求变得越发强烈,他们通常会寻找各种传媒渠道,使用各种方式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公众事件发出自己的声音。MV也成为了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如在2010年前后的流浪汉“犀利哥”回家、河北大学校园撞人等事件的媒体传播过程中,网络上就出现了很多相关的MV作品,比较著名的有《“犀利哥”之歌》、《我爸是李刚》等。

(六)MV在中国的发展

MV进入中国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不过二十多年,历史不长。由于MV在中国的演进史较短,所以其发展脉络也相对清晰,其中有几个关于MV的事件尤其值得关注。

事件一:MV在中央电视台的出现。

1988年的一天,中央电视台的文艺栏目《九州方圆》在没有事先预告的情况下,播出了一部两集的电视专题片,名叫《潮——来自台湾的歌》。在此片中,出现了我国台湾省歌手姜育恒的《再回首》、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的MV作品,以及青春歌舞组合“小虎队”的系列MV作品。这个事件可以说是MV这种艺术形式首次通过国家级媒体在大陆亮相。至于在此之前,MV是否已通过民间渠道流入大陆,或者在一些地方台播出过,目前看来考证的难度还比较大。中国内地制作的MV登场是在大约四年之后:“在1992年,经过甲丁策划、电视人白志群导演,中国内地第一批MTV出炉了。那也是个专题片,名叫《风》,总共有9首北京题材的京味歌曲,演唱者有毛阿敏、那英、解小东、张强等当时内地歌坛的一线歌手。尽管那个专辑中没有推出几首有名的歌曲,但毕竟是音乐人和电视人首次联手。”(1)自此,MV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

事件二:内地MV电视栏目的出现。

1993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第一个MV栏目《东南西北中》正式开播,第一期播出的音乐电视作品是上海电视台青年导演王国平执导的《青春寄语》。这标志着MV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事件三:高等级MV比赛的出现。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1993年首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2)全国数十家电视台、音像公司和文艺团体向这届比赛提交了数百部参赛作品。到2004年为止,此项赛事共举办了七届。可以说,在国家级电视媒体的大力推动下,MV在中国的创作队伍和社会影响力在这段时间内迅速扩大。

事件四:内地MV开始获得国际奖项。

1995年,MV作品《阿姐鼓》(3)获得了“全美音乐电视网”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中国内地的MV作品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1996年,中央电视台崔亚楠执导的MV《黄河源头》在罗马尼亚“金鹿杯”国际音乐节上获得作品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同样也是一部民族风味浓郁的作品。此后中国的MV作品,尤其是有中国文化风格特点的MV作品,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形象和影响力。

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相信在未来的视听传媒界里,MV这种艺术还将随着3D动画等新技术、新理念的介入,不断地丰富、发展。同样,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语言形式,MV的社会功用也会向着弘扬民族精神和表达草根情怀这两个方面同时拓展,进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闪现出更为绮丽的光彩。

注释

1何晓兵、郭振元著《音乐电视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147页。

2英语原文:The Little Lost Child is a popular song of1894by EdwardB.Marks and Joseph W.Stern which sold more than two million cop-ies of its sheet music following its promotion as the first ever illustrat-ed song,an early precursor to the music video.引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Little_Lost_Child。相关说法还见Rick Altman.Silent Film Soun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p.107,p.462.Al Kohn,Bob Kohn.Kohn On Music Licensing,3rd Edition.AspenPublishers,2002.p.141.Edward B.Marks,A.J.Liebling.They AllSang:from Tony Pastor to Rudy Vallee.The Viking Press,1934.p.321.“Music Video1900Style”.PBS,2004.

3曾遂今编著《音乐社会学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157页。

4相关报道见《青年时报》2008年3月29日第8版。

5杨晓鲁著《音乐电视(MTV)编导艺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6英文原文:The illustrated song technique proved so enduring it wasstill being used to sell songs before movies and during reel changesin movie theaters as recently as1937when some color movies had al-ready begun to appear.见Isidore Witmark,Isaac Goldberg.The Sto-ry of the House of Witmark.From Ragtime to Swingtime.New York,1939.p.116.

7张雅欣著《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8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9何晓兵、郭振元著《音乐电视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8.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类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义务教育阶段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戚戚相关,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经济相当落后的山区贫困县。全县有40所学校,其中:27所小学、10所中学和3所建制幼儿园。有教师近2千名,3万余名学生,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40余名,全县学校特别是关内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教师素质不平衡,北川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现象依然存在。改变北川现状的突破口就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让山区的教育和现代教育接轨。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理应受到重视,笔者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对全县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作初步探讨。

一、调查结果与结论

笔者通过对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调查,归纳出北川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的认识不足。有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解片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媒体教学。

2.信息技术专业学科教师配备不齐,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由于受师资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选择来源于能够具备电脑基本操作能力。

3.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扮演多种角色,工作现状不利于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学校中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信息技术教师,又是网络管理员。

4.教师对教学资源和媒体过分依赖,“照搬照用”现象严重。有的老师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5.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和使用率差距较大。

6.信息技术运用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待健全。

二、当前北川教育信息化建设状况

北川从2012年底开始,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全县分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在“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教育云服务平台”下的数字化校园,集管理和教学于一体,同时将先进教学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学应用系统、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多媒体云教室、专递课堂)、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推广和应用,让北川的师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全体学生在信息化中受益,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三、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亟须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我认为,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采取以下措施能够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1.加强学习,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化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是首要任务。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契机,组织校长和老师对信息技术理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传播理论的学习,强化学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

2.加强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化水平。一是充分利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等相关文件要求所搭建的培训平台及国培、省市培训平台,积极参与,认真培训。二是加强校本培训。开展校本培训着眼点就要解决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带动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提升。三是结对子,开展“一帮一”的培训。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校老师的水平肯定是参差不齐的,这很正常。对于年龄大的教师,接受起来比较慢,且易遗忘,可由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一对一”辅导。

3.加强学科研究,增长专业知识技能。从教育现状来看,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想和意识。当前,新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

4.加强教学反思,实现自我成长。从北川实际出发,有效利用“城乡教育研修协作体”和“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载体优势,搞好区域校本研修,并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的形式,加强团队成员的自我反思,促进成员自我成长。

5.加大力度,健全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机制。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特别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同时,应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激励的机制。通过评价和激励双向措施,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我们教师提供广大的发展平台,让北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尽快驶入快车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慧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审视[J].教学与管理,2010(15).

[2]杨天勇,黄雪琴.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上一篇:技术交流活动主持词下一篇:赞长跑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