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政治

2024-09-21

高考文综政治(共10篇)(共10篇)

1.高考文综政治 篇一

一.2020高考文综政治复习策略

1强化基础、打好地基

任何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都是基础部分,政治也不例外。凿实基础,是你在这个时间段中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学校内第一轮复习的时候)。

那么这段时间当中,你需要完成哪些内容呢?

你要捋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知识线索,把控核心知识点。不要浑浑噩噩的过活。

你要懂得其实每本书的框架即“高考命题”所在,我要你知道其实答案就在题目中。

你要知道考点要分级,细化到心里。做到如数家珍,如虎添翼。考点该细化细化,该明白明白,别唧唧歪歪抓着你的歪理邪说不放手,跟紧老师步伐,不掉队,不松懈。我要你做到精准记忆,放弃无效信息。

你要知道“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一切以“三分钟热度”开始的学习都是扯,所以要学会坚持。

你要拿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气势去全面复习,不放过任何边角。要做到重基础,讲实战。善于总结错题,记住:总结大于天!

你要记得一切不以“总结”为目的的做题都是耍流氓!我要你在背诵时,学会不择手段(思维导图,同音记忆,感官记忆,手尾相连法)

你要知道:摸着耳朵,就能想到社会听证制度(靠耳朵听),摸着眼睛,就能想起社会公示制度(靠眼睛看),撅着嘴巴,就能想起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靠嘴巴叨叨)。总之,打基础时要学会为我所用,不择手段。

2把握专题知识点,整体规划好学习计划

进行了第一轮复习之后,你就需要结合期末考试的试卷以及一些平时的考题对自身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加以进行针对性复习了。这时候的复习不应当再是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而应该是有计划的逐步进行整理复习了。

同时,在3月末4月初的时候,你也将迎来高考的第一次模拟测验。

那么这段时间当中,你需要完成哪些内容呢?

当你遇到总是遇到的政治词汇和考点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考?为什么题目这么写?为什么题干衔接是四句话?为什么题干中遇到“技术”一词,总要写“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你要在专题复习时,要学会釜底抽薪,找到“题眼”,学会逆向思维,揣测出题人意图。

你要在做题时做到“打蛇打七寸,断句断字要谨慎”。“装模作样”拿高分,专题复习时更要做到“装模作样”,即强化模板在做题时的应用,有板有眼,有本有样,要学会提纲挈领。这时,你亲爱的政治老师自然会使出看家本领把毕生所学倾囊相——“给你模板”。

你要记住,即使三年不沾政治书,也不要放弃。要知道经济生活“12模板”会为你保驾护航,老师的万能金句也会给你勇气。

你要放弃拿来主义:模板是老师的,应用得手才是自己的。你要将模板系统化,条理化,自我化。怎么方便记忆怎么来才是用模板的最高境界。

在复习的时候你要咬紧牙关稳住了!一飞冲天也好,天利38套也好,做题时,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记住,这是真爱不是错觉。

你要知道,把这些同类题型摆在一起,找出心得就是你的模板! 你要记得老师给的是施舍,自己动手总结的模板才能丰衣足食!

3分辨时事政治虚实,保持平稳应考心态

进行了一次模拟测验之后,一些更多的问题也会被同时暴露出来,这时候你所需要做的整体就要总结为两点了:修正错误、掌握时事政治内容。

那么这段时间当中,你需要完成哪些内容呢?

在这段时间里,你要尽量多去熟悉时政热点,提取关键信息,对接知识点,增强分析能力。多研究历年高考真题,找玄机、找规律。复习时政时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要你知道:历年高考题,时政出题规律逃不过“声东击西”,也许,老师喊了一年的一带一路时政要点,最终却考了中法高新技术合作。

走入考场之后,可能你发现很多题目跟你复习到的时事政治偏差较多,不要惊慌,运用你之前学到的各个知识点逐步进行分析。你可以利用二模、三模以及其他区的模拟试卷进行练习。而不是出了考场之后抱怨老师押题不准。

二.高中政治复习回顾

一、三轮次复习回顾,实现复习程序系统化

1、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依托

这个阶段学生要建立知识系统观、结构观。这是我们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连队结成线,辅导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

练习侧重基础性。

主要任务:夯实基础,吃透考点,注重知识整合,形成理论的模块。

这个任务也已完成!

2、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依托

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研究考题,把握命题的方向。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及各地的模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检测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

练习侧重于针对性。

主要任务:关注时政,迁移知识,整合思维方法,形成热点的模块。

这一阶段正在进行!

3、第三轮复习:以大纲为依托

这个阶段学生要会查漏补缺,进一步整合反思以前做过的试卷,尤其是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

练习侧重于前瞻性。

主要任务:精练精析,提高技能,优化应试技巧,形成方法的模块。

在明年适当时间进行!

最后阶段,应留适当时间,回归教材,做好考前心理和生活调适,别紧张!别感冒!

二、具体落实高考要求,实现复习效果显性化

1、抓学习,重分析,领会考纲价值。

《考试说明》这个东西尽管现在说是废除了,但它还是无形存在的,那就是核心知识和核心思维。要理解这些要求和精神。

2、抓落实,重总结,提升复习效果。

根据学科特点,明确知识的考查范围,防止遗漏知识点,总结知识规律。

杜绝出现知识盲点的有效办法是:紧贴知识系统,打通知识的思维贯通。我们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说明了落实的重要性。

政治复习想拿高分就在于多思考、善分析、能掌控,会展示,多一点信息准备、知识准备、思维准备和方法准备。

看到关键字眼时要能想到要往哪方面想,哪方面去答题,理顺答题的逻辑与思路,提高对题目的敏感度。

3、抓基础,重建构,实现厚积薄发。

任何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要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石,纵观近年高考文科综合的试题设计,不难发现试题中常常引用大量具有时代感的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方式,以求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但对这些问题的敏感程度如何,则取决于学生对基础的掌握。

4、抓考点,重细化,立足学科要求。

教学和复习过程首先是一个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不可脱离开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和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由一个个的点构成的。

对这些“点”(焦点、考点、热点、重点、难点、结合点、切入点、采分点)要运用一定的复习手段和技巧,通过归类、打包、点拨、敲打等方式反复强化,分步落实。

5、抓主干,重深化,理清知识网络。

教育部的命题指导思想十分清楚:“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文综试题也不难发现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年年考、重点考、变着花样考,正所谓重者恒其重。

6、抓热点,重贯通,把握时代精神。

要了解和知道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以及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际就是思考热点与知识的对接。

最少你得会一些时政语言,并大概知道往那里用。

思考好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哪些热点可能成为“考点”——会不会“考到”?

第二、该“考点”可能有哪些“出题点”——会考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三、该“出题点”可能有哪些“切入点”——会怎么考(从哪个角度切入)?

“一体四层四翼”这个提法现在不太强调了,但这个思路并没有大的突破。学生复习理解和掌控考题也可参考这个角度,有利于我们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三、总结学生存在问题,做到复习的针对性

学生的问题无非是以下表现:

1、基础知识未掌握:

①时政热点不知;②观点理解不透;③知识表述不全;④概念界定不清;⑤人文通识不广;⑥生活体验不够。

2、常规能力未到位:

①无法提炼有效信;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④难以形成稳定看法;⑤未能把握设问特点;⑥时间安排不太合理。

3、解题过程未落实:

①命题特点不清;②问题要求不明;③答题过程不白;④答题效率不高;⑤思维提升不多;⑥细节注意不够。

4、外观展示未优化:

①书写潦草,难以评判;②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③不管分值,取舍不当;④简单罗列,没有层次;⑤逻辑混乱,结构不清;⑥位置错误,前功尽弃。

这几个问题则尤为突出:

1、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丢分。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较薄弱,知识积累不达标,表现为复习过的内容不能融会贯通,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

2、审题能力差。每道题都存在审题问题,但学生常因各种原因而审不准题,重视不够,随意做答现象比较突出。

3、答题不规范。尤其是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难以用准确的学科语言,进行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回答。

4、大多数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热点不了解、不关注。知识面窄,思路不够开阔,回答时政问题假大空,口号满天飞就是不着调。

5、现在网上流行的一些答题模板方式。这些模板对部分低分段考生有利,但对大多考生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因为这种方法会造成的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不深刻和不严谨,没有针对性,回答问题必然是“空空道理”。

6、应变能力差而丢分。高考不仅考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因此在考试中必然会遇到突发和偶发现象,遇到平时根本就没见到的题型和知识等,结果手忙脚乱乱答一气,言不及义造成失分。

2.高考文综政治 篇二

一、试卷总体分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结构与2012年一致, 非选择题的排列和小分值略有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二、试题特点

1.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显现了创新性

(1) 命题遵循考试说明, 坚持稳中有进。试题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知识范围到题型及其在各模块的分布都以2013年的高考说明为依据, 同时又坚持稳中有进。如, 为适当降低综合题的难度, 试题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同时, 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更加明确。

(2) 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强调联系实际的同时, 总体难度有所下降。2013年政治学科总均分58分, 为近五年最高。选择题部分中、低难度试题的比重增加, 基本回避过高难度试题。非选择题难度也略低于2012年, 2012年41题第三小问“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评析小林观点”与2013年41题第二小问涉及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知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都有难度, 不容易得高分。

(3) 材料选择、题目构思等方面有新意, 突出对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2.准确反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 彰显出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

2013年度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众多。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以重大社会热点为命题素材,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实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 很好地发挥出政治学科的价值作用。如选择题中, 24题人民币升值利弊影响, 25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选择题中, 40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41题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这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 视野广阔, 反映了命题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

3.重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简称“三维目标”) 的巩固与落实

(1) 知识考查上突出开放性。法国大选 (34题) 、美国枪击案 (33题) 、中国电视剧在国外热播 (31题) 等, 突出了知识考查的开放性。同时, 命题直面民营资本准入 (35题) 、人民币升值 (24题) 、生态保护 (40题) 等现实话题, 不回避得失矛盾, 体现了观点立意的开放性。

(2) 贯彻四项基本能力立意, 突出思辨性。贯彻能力立意是浙江省新课程的命题理念。12个选择题中组合性选择题达到5个, 试卷题目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考生对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如40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命题背景, 第一小问让考生通过阅读两则材料“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 第二小问让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分析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 最后“论证和探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试题对不同能力目标要求的全面考查。这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心理, 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各种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3) 情感目标上突出时代性。“正能量”与“微贡献” (28题)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 你玩平板电脑, 我玩智能手机” (30题) 、“中国梦” (41题) ,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41题答案) , 这些时髦的语言或智慧或诙谐, 一改政治学科“说教”的面孔, 让人倍感亲切。而亲切正是情感目标达成的起点。

三、2013年高考试题对今后高三政治复习的启示

1.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 形成知识体系的经纬网

夯实基础知识, 尤其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 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考试大纲是复习的重要依据, 要对每一考点, 尤其是每年增删的考点, 要弄懂吃透, 做到心中有数。

(2) 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构建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 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层次化, 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对于想获取高分的学生而言, 不能有知识上的盲点, 比如下表中分布在目题之下的小知识点有可能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盲点。

2.吃透历年真题和样卷, 熟知每种题型和题型的常规解答套路

分析真题和样卷中试题的特点, 归纳每种题型和常规答题套路, 有利于明确复习方向, 以及提高试题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历年非选择题为例, 每种题型的设问都离不开三要素:结合材料, 运用书本知识, 题型。

(1) 有无“结合材料字眼”。见表7可知, 不管有无“结合材料”字眼, 但是答案都要求结合材料。见表8可知, 非选择题答案中的材料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说明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对考生的四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2) 非选择题的题型概括。见表9可知, 浙江历年高考中常规的非选择题题型有7类。见表10可知, 每类题型的答题常规套路。

3.关注热点问题,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篇三

一、文字材料型试题

[解题方法]

做好这类题,我们要做到“三审、一调用、一组织”。

1.审设问,这是做好这类题的前提和基础。

(1)审清设问所要求回答的知识范围。从知识体系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从知识形态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2)审清没问所要求的问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包括“揭示什么现象”、”体现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等;为什么,包括“什么原因”、“必然性”、“为什么说”等;怎么办,包括“怎样做”、“怎样体现”、“启示我们要……”等。

(3)审清没问主体。经济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党、国际组织、公民等。

(4)审清设问中陔问题所占的分值。分值的大小决定该题答案字数和答案要点的多少,要量分答题。

2.审材料,这是做好这类题的中心环节。

只有准确、深入地分析材料,才能准确地组织答案。

(1)读材料时应提炼出本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就等于抓住了材料的“灵魂”。

(2)要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是一句或者两句是一层意思,要根据问题要求从每一层次中提炼出专业术语或者理论。

(3)在把握材料中显性信息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年度的时事热点和本年度中央的导向性政策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3.审清材料和教材知识、理论的内在联系。

这是能否准确答题的根本保证。审题时必须立足教材,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判明答题时要用教材中哪一课、哪一章节中的知识,要用教材中的哪几个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不变的知识沉着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4.要熟练调用知识。

(1)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直接调用知识(关键词、关键句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可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调用知识(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内在逻辑推理,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知识(如材料展示的信息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并不直接对应,则先归纳概括为本学科理论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依据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知识信息,这时调用知识要严格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知识,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5.科学、准确地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五“要”五“反对”。

(1)层次要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要点一段下来。

(2)表述要准确,语言术语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要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要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5)要把握关键词,突出得分点,反对不分主次。

[典例精析]

例:(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A~_T-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共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1)问考查的知识体系是经济常识的宏观调控知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微观的“经济手段”,由此可知回答本题要用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这一知识;问题指向是“怎么办”,要求答措施;设问主体是政府(材料中提到国务院);分值是6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3个左右。联系教材可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财政、货币、价格、税收、土地等。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材料一中提炼出对抗旱的“财政投入”,可从材料三中提炼出调节水价和提高节水技术。这样,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第(2)问考查的知识体系仍为经济常识,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宏观的“水资源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指向是“怎样做”,其立意很清楚是要求学生答出“如何解决水资源节约利用与发展农业、工业的关系”。学生可联系当今时事背景“农业干旱”、“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思考,答案就容易组织了。

第(3)问中有两个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政治常识中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原则”;问题指向是“为什么”、“怎么样”;设问主体是“政府”;所占分值12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6个左右。联系教材中国家制度理论,不难组织答案。

第(4)问中考查对象是“抗旱”;知识要求范围是“辩证唯物主义”;问题导向是“怎么办”;分值是8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4个左右。结合教材可知,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中政府的做法和分析干旱的原因,基本可以肯定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矛盾特殊性)、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因果联系、发展观、实践观(认识论)可构成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二、图示材料型试题

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具有扩大知识量、节约文字、减轻学生阅读负担等优点,近几年被命题专家所青睐。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包括表格型材料题、曲线型材料题、图片漫画型材料题等。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即“三审、一调用、一组织”,只是在审材料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图示材料一般包括标题、图示和注释三部分。审图示材料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标题。标题反映图示的中心思想,指明图示的主要内容,在图示材料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审图示。图示一般会提供若干个元素,审图示时不仅要逐一分析每一个元素的用意,还要纵(通常比较变化)横(通常比较差距)分析元素之间的联系,不可漏掉一个元素。在分析每一个元素的基础上,还要对同一类元素进行合并。最后还要和材料涉及的相关时政热点、国家政策结合起来。

3.审注释。注释一般是对材料的补充说明,点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或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导向性语言。有的句子可以直接成为答案要点,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4.高考文综政治 篇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

1.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④可持续发展

D②③④.2.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品。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河七里海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使上述土特产

A.扩大了品牌效应 C.提高了商品价值

B.增加了市场供给 D.提升了产品质量

3.随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10%的县展开,一些年满60岁的老人已经陆续领到基础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这些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4.图1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1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玉树地震,地动山摇;抗震救灾,感天动地。回答5~6题。

5.有一种风范叫关爱,有一种资态叫坚守。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营救孤儿和老师不幸遇难。他在义工的路上默默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终生做义工”的愿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事迹说明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B.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D.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6.藏传佛教在玉树州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4月28日,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结古镇禅古寺的喇嘛们进行了灾后首场法事活动,为逝者超度,向救援者发达感恩,给全国人民及世博会祈福。材料表明在我国

A.正常的宗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B.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少数民族有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 D.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7.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路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9.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伏

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1.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两国不断加深政治互信,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展开务①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A.①③ B.②③

②中俄两国人民存在着传统友谊

D.②④ 实合作,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进了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③我国一贯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 ④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①④ 1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开势下党的建设若干(2)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9分)(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12分)

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材料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宪法精神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的修改,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人人平等;实现了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实现了各民族都有适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 新驿站”。(10分)

(2)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3)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博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的改变。”(10分)

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B

4.D

5.B

6.A

7.C

8.B

9.D

10.A

11.C 12.(21分)

1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2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1)○

3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4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企业在追竞争优势。○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2)○

2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社会必要劳动 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3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时价值规律发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挥作用的表现。低碳商品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

14.(25分)

(1)① 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荣。② 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③ 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④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2)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②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

5.高考文综政治 篇五

文科综合能力(政治)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2页。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

整、笔迹清晰。作图题时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用0.5毫...

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132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面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减少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性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解析:人民币升值留学成本降低第一个选项应选;水是生活必需品不应大幅度提高;高铁和航班是替代品所以应选;第四项不符合现实不选。该题答案应选B

2.表1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分析该数据可看出()

A.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B.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

C.第二产业产值有所减少D.GDP增长必然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解析:题目总趋势是产业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答案应选A B和D表述错误。C与现实不符。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展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经营主

体。完成3~4题。

3.家庭农场以家庭为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对促进弄产业增效。者有利于

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②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和谐 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④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解析:发展家庭农场的经济意义。第一选项和第三项是共性的说法应选;

二、四选项夸大了家庭农场的作用。答案应为A

4.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解析:第一选项表明认识的发展应入选;第三选项是错误的不选。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的表述是错误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符合题意。答案为 B①④

5有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媒体将这概括为“婴儿车指标。”有同学据此推测,达到这一指标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环境优美等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政府须切实

①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②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③履行经济和文化只能④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B① ③C ② ③D ③④

答案解析。采用排误法即可。政府不能公正司法所以①不选;公民没有决策权②不选。本题答案为 D ③④

6.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由此可见

①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④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解析: 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混淆了人大代表和人大的权力所以不选;③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错在“一切”二字。答案为A①②

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说明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和谐世界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条件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解析: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所以该题答案为C①③④

8.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务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答案解析: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表述错误应以尊重规律为前提;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本题主要是认识世界;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创新、发展。本题答案为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解析: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表述错误;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错在“统一”本题答案为A①②

10.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答案解析: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矛盾具

有同一性和斗争性。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世异则

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

关系。所以答案为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11.图1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6.高考文综政治 篇六

2014年高考文综政治学科阅卷心得体会

周艳春

今年,我参加了山东省高考政治学科阅卷工作。这是一次机会,一种经历,更是一种成长。在这紧张有序的八天中,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下面谈谈阅卷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阅卷流程

1、培训:6月12日上午8点报到,熟悉环境。下午2:30正式开会统一思想,3:00分组学习把握标准。首先了解高考基本情况,今年文科考生约22万人,阅卷老师近300人,其中从各县、市、区抽调的一线高中教师占到约50%。其次申明工作纪律,要求严肃、公正、公平。最后讲解了评分细则,要求“扣一分有据”“给一分有理”。另外针对每个得分要点和学生答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还对个别答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说明。

2、试评:12日下午3:30,进入微机室进行试评。我们根据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一边打分,一边交流、请教。对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或评分细则中没有列出的情况,要请教小组长。小组长拿不准,再向质检组汇报,由质检组统一解释和修改。标准一经修订,正评一经开始,答案不允许做任何更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细心揣摩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力求掌握每一个得分要点和扣分依据,争取让每一位考生都处在公平的竞争平台上。

3、正评:13日开始正评。我们文综政治学科共三个大题六问,分六个小组。非选择题实行双评制,每道题由两名老师评分,以40题第(2)问(6分)为例,如果两个老师打出的分数相差1分,取两个分数的平均数作为考生的得分;如果两个老师打出的分数相差2分或2分以上则进入三评,取规定误差范围内的两个分数的平均数作为考生最后的得分,误差大的那个分数为恶评,如果三个老师打出的分数差距仍然超出了1分则进入第四评。比如,甲乙老师分别打出了5分 和6分,考生最后得分5.5分;甲乙分别打出了4分和6分,则进入三评,三评老师若打分5分,考生最后得分5.5分,甲为差评,三评老师若打出2分则进入四评。一评二评三评四评将阅卷老师个人主观导致的评分误差降到了最低程度,保证了考生分数最大的公平客观,从而有效避免因违规操作或马虎大意造成的人为误差。开始正评后,每位老师的阅卷质量由小组长负责审查,如发现评阅失误,要立即退回或给予修改。同时,每位老师的阅卷进度、恶评数,恶评率,平均分、平均分曲线、每日平均分、每日平均划分曲线等数据在小组长的电脑上一目了然。因此,我在阅卷中是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但是,每天还要有数量的要求,既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

二、阅卷体会

1、基础知识要扎实

今年高考试题涉及到的都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以主观题为例,40题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了《经济生活》中消费的反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宏观调控和市场秩序等知识。41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中党和人大的有关知识以及《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42题以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中俄举办“中国旅游年”活动为背景,考查考查《生活与哲学》中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部分考生掌握的好,每道题都出现了不少的满分。大部分同学掌握的不扎实不系统,所以平均分并不是很高,40题第1问满分12分,平均分仅5.1分,第2问满分6分,平均分2.5分。

2、审题答题要抓关键词

审题要抓关键词。比如40题第2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所示问题。很多考生偏离了角度,回答成了政治生活中政府的职能和依法行政的内容。严格说来这样的答卷要判零分,因为评分标准适当的放宽,这部分考生能得一分两分。41题第1问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里有两处关键词,一是政治生活知识,二是党和人大的作用。

答题要抓关键词。答题一般采用观点统帅材料的方式。把关键词放在前面,材料分析放在关键词之后。以免老师改的没有了耐心忽略了知识点,给出较低的分数。这里的关键词指的是专业术语,理论观点,切忌白话连篇。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一般是采点给分的评阅方式。比如40题(2)中得分点是宏观调控1分经济、法律或行政手段任两个2分

诚信建设1分 失信惩戒制度1分 信用监督制度1分 准确的使用专业术语,规范的表述要点,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才可以得出高分。

3、组织答案层次要清晰。序号要规范,最好使用(1)(2)(3)(4);要点要段落化,注意书写的层次性,切忌不分段书写一大片;要点要明显化,切忌淹没在材料中,让老师费神费力的满试卷寻找要点。

4、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现在是网上评卷,一天七八个小时地盯着屏幕,眼睛疲惫不堪。不好认的字、不整洁的试卷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曾经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假如字写得不好卷面不干净,从而导致失分的话,以每科5分来计算绝不夸张,那么总共要损失约30分。想一想,从辛辛苦苦的备考中每科要增长5分的话,有多难?要花费多少时间?由此可见,写好字,交一个整洁的卷面,无形中已经给自己加了不少分。

7.高考文综政治 篇七

一、正确把握解答政治选择题的方法技巧

1.审题要慎重, 方法要有变化

(1) 认真仔细阅读题干。把握关键词, 审清答题的指向性要求, 即问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角度、答题的具体指向等。

(2) 审清题肢, 明确大意。

(3) 干肢结合, 有所取舍。依据题干取舍题肢时, 常用的方法有:一是“排除法”, 包括用“排误法”把错误题肢排除;用“排异法”把与题干无关的题肢排除;用“排重法”把与题干意思重复的题肢排除;用“排倒法”把与题干因果关系倒置的题肢排除;用“排宽法”或“排窄法”把与题干外延不一致的题肢排除;用“排间法”把与题干构成间接联系的题肢排除。二是“优选法”, 把最符合题意的题肢选出。三是逆向选择, 选本身错误但符合题意的题肢。四是组合式选择, 运用“比较分析法”, 即“共有的不管”“含错的不选”“漏答的不选”。

2.采用不同的标记表示每题首次答卷时把握性的大小, 以便检查时集中精力解决无法肯定的选项

(1) 用“√”表示选项确定无疑的试题。这类试题无需检查, 不要错改原先正确的选项。

(2) 用“?”表示已淘汰个别选项, 另两项虽模棱两可, 但其中一项的准确性相对较高的试题。该类试题是检查重点, 但在检查时, 若无十足把握, 不能改动已选出的选项。

(3) 用“×”表示对题干及四个备选项分析多次后, 一项也无法淘汰的试题。此类试题应及时放弃, 不能“恋战”。检查时若依然无法确定, 涂卡时要果断地任选一项, 绝对不能空而不答。

3.选择题涂卡的最佳时间———文综选择题完成后

不能在整份试卷解答完毕并自以为检查无误后再涂卡, 这很可能会因所剩时间不多引起心情紧张而漏涂、错涂或无时间完成涂卡;也不能解一题涂一题, 这会影响答题速度, 且更改选项时比较麻烦。

二、正确把握解答政治主观题的方法与技巧

1.审题思路

(1) 审设问

第一, 明确设问中要求的知识范围。题中要求所运用的知识范围, 绝大多数设问直接明确加以限制, 极少数知识范围限定不明确的题目, 要根据设问自己体会。如果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而考生却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纵使他的答案再完美, 也是不能得分的。故要从宏观上审准知识范围。

第二, 明确设问中的中心问题。审题最主要的是明确问题的对象是什么。特别是中心问题的表述中, 关键词是我们选择教材具体知识点的指示灯。因此要找准关键词, 通过关键词进行术语转换。关键词找不准, 其折射出的教材的知识点就不准确, 就会答非所问。

第三, 明确围绕中心问题设问的角度。围绕中心问题无非从三个角度设问, 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类型通常包括现象题、体现题;“为什么”类型通常包括原因、依据、重要性、必要性、意义;“怎么办”类型通常包括措施题、启示题;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进行整合的类型通常包括看法题、认识题、评价题。

(2) 审材料

审背景材料, 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 审准中心意思、层次及侧重点, 还要考虑材料所处的时政背景, 从而判断出命题者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然后进行术语转换, 回归教材并联系时政热点, 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2.答题步骤

首先回答理论知识点。即答出通过审题后所选择运用的教材知识 (包括原理及方法论) 和时政热点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中的具体问题。即引用材料或对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后, 说明材料体现的上述理论观点, 使材料与观点对应一致, 有机结合, 不能词不达意。

3.答题注意的问题

(1) 条理要清晰。答题时要用序号分点、分段作答, 且要标清大小点, 反对不分要点、不分段落地答题。

(2) 表述用术语。答题时要运用政治学科的教材术语及时政热点术语, 做到术语运用简明到位。

(3) 要点要全面。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 详略得当 (主张“挖坑”, 不主张“打井”) , 各要点间要注意主次先后及逻辑联系。

(4)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答题时既要答教材或时政的理论知识点, 又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的实际问题, 而且二者要对应一致, 有机结合。一般理论知识点在前, 材料中的实际问题在后。反对只答理论或只答材料, 也反对理论与实际“两张皮”, 相互脱节。

8.高考文综政治 篇八

一、试卷命题立意

今年湖北文综采用全国新课标试卷,以新课改为契机,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不出偏题、怪题,注重新增考点的平稳导入,考查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突出“稳、新、活”的特点,其内容渗透着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彰显着学科魅力,并贴近生活和时代。

二、试题特点分析

(一)试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今年高考政治学科各必修模块在分值比重上有所调整,《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模块分值比重略有增加,凸显灵活性和区分度,有利于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测试功能。其中选择题仍然是组合选择题当家,12道选择题中有10道为组合选择题(4选2),由此看来这一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每年必考的计算题目并未出现。第二卷的设问为5问,设问数量合理,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核,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2012年新课标卷考查的核心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以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主,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经济生活》分值较大,贴近生活实际。从纸币的优点与职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兼并、经济全球化下的经贸摩擦等问题展开;《政治生活》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改善民生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展开,涉及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主权国家的平等权,政府改善民生的理论依据等问题;《文化生活》考点较少,主要围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展开;《生活与哲学》围绕主干知识,就唯物论、实践、认识、真理、辩证否定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展开。整体坚持从微观到宏观,从国内到国外。

(三)试题凸显时代性和现实性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政治试题选取了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材料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聚焦重大热点问题,用以考查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状况以及运用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的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背景材料选择金融危机、海外并购、反倾销、居住证、科学发展观、国民收入分配问题、中医药文化等热点材料,体现出政治学科鲜明的时代性特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得到充分体现。需要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四)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

考试大纲对考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理解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三、试卷难度分析

试题在保持较高水准的同时,体现学科特点,切合考生的实际,难易程度适中,摒弃了令考生头痛的计算题,回归了政治的本质。组合选择题对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分析判断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个别选项有迷惑性,需要对基础知识透彻理解。主观题部分“39(1)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这个考点比较冷门,而且需要考生有效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并对《文化生活》第2单元知识进行整合,即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坚持文化创新的方向,最后以意义型题型措辞引领语言作答。《经济生活》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政治生活》考查“政府为什么要改善民生”,《生活与哲学》考查的是辩证否定观等,设问明确,均为平时训练的高频考点,有一定的答题套路和规律可循。

四、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难易度方面有一定的区分度

1.有的题目选项本身错误,可以轻松选出正确答案。如15题、21题。

15.2011年11月,美国发起了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12年1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风力发电设备——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频频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主要是因为

A.美国欲以贸易保护措施扶持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

B.新能源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需要其提供就业岗位

C.美国需要通过减少中国新能源产品进口才能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D.美国的新能源产业能过剩,不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关产品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新能源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B选项错误,C和D选项与现实情况不符。

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②③本身错误明显,可直接选出答案。

2.有的题目被组合3次的选项作为正确选项出现,增加难度。如12题、14题、23题。

1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nlc202309011158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纸币以及纸币与货币的联系、区别。纸币制作成本可以降低货币制作成本,纸币作为货币的符号,使用范围一致,故选C。

14.2012年1月,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S公司宣布,将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P公司100%股权,P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球混凝土泵车市场占有率曾高达40%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出现严重经营困难。S公司并购P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于

①形成行业垄断格局②开拓国际市场③加速资本周转④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兼并的作用,①选项夸大结果,③选项由于P公司本身经常困难,并购后不能加速资金周转,故选D。

2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推动作用,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故选C。

3.有的题目每个选项出现几率均等,更难选择。如19题、22题。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有关知识,②选项过于绝对,③选项本身说法错误,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选B。

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和真理的有关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不是循环的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C。

4.出现了知识模块间组合的新题型,如13题。

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结合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内容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依据,打破了单一模块的限制,提倡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出现困境是由于市场的局限性,政府进行干预是因为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可以进行宏观调控。②选项与题干无关,④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解答此类组合题适合运用排除法,考生要在理解各题肢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鉴别,这需要考生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重视对教材的深化拓展和迁移,如12题。

12.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P40提到:“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手段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现在通过试题,我们知道学生必须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了。

6.高考考纲要求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释事物的能力除表现出准确表达外,还显示出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的水平。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能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叙述之。这种能力的考查在主观题里很常见,此次选择题中也考查了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如17题、20题。

17.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9.高考文综政治 篇九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综政治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24.广东某市出台政策,实施农业“一镇一品”示范建设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与试点镇对接,构建平价商店、机场超市、站、连锁店等组成的络化销售平台,显著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成效利益于

①借力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优势②降低商品价格,确立竞争方向

③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发展战略④调整消费结构,增加产品供给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5.图7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与图7反映的变动关系相符的是

A.X为汽车的价格,Y为汽油的需求量

B.X为物价总水平,Y为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C.X为居民可支配收入,Y为恩格尔系数

D.X为出口额,Y为外汇收入

2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

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7.假定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图8中的X点,如果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一般来说,该点短期内可能趋向

A.X1B.X

2C.X3D.X

428.2013年7月16日,在军方的支持下,埃及政府宣布重启国家过渡进程。其后,美国和欧盟表示将重新审视对埃关系,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则力挺埃及军方,而伊朗和土耳其对埃及过渡政府持反对态度。国际社会不同反应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性B.国际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C.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D.大国和国际组织对他国内政的干涉

29.某政协委员公开展示了一幅包括103种常用证件、长达3.8米的“人在证途”图,并由衷感叹:中国人不是在办证,就是在去办证的路上。政府解决“人在证途”的问题的根本方法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简化办证程序 C.实施简政放权 D.推进集中办证

30.按照起草草案、审议等法定程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决定的性质和目的分别是

①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体现②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体现

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④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1.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某班以“应该 ‘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33、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34、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35、图9漫画中,“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

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D.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工6小题,满分160分。

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市自实施车牌拍卖政策以来,就一直未向社会公开收支信息。2013年7月,市民联名向政府提出信息公开请求。年底,相关部门公布了2011-2012年车牌拍卖的大类收支情况,但没有列出明细,市民不满意。

材料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得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权利和政务公开的知识,分别分析“市民不满意”“刘某被拘”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37、(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粤港澳经济结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改革开发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业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10分)

24.A

28.A

33.A

10.高考文综政治 篇十

(一)离2018年高考还剩一周时间了,绝大多数学校的高三年级已经停课让同学们自己看书复习、消化。这七天需要做的事很多:一是回归教材,清晰学科知识体系尤其是主干知识、常考知识;二是整理平时月考、诊断考试、模拟考试,从中明晰如何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方法,使组织的答案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三是调整心态,保持良好情绪;四是调整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复习与休息时间,保证好睡眠;五是注意饮食卫生,以最好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去迎接高考。

为搞好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备考的最后工作,胡博老师帮助大家归纳总结,以便让考生这七天复习事半功倍。高考政治必须体现国家意志,通过“一点四面”,落实“一体四层四翼”,体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试题会围绕“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解决民生、加强党建、依法行政、注重生态、呵护传统、维护和平、促进发展”选材,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角度,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基本上是以热点(当年热点或长效热点)材料设置新情境考察考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人们的重大关切。因而很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归纳已学习过的内容。

基于平时学习,本文认为2018年高考文综政治可能会涉及到十大热点问题,分别从热点概述、命题选材、设问角度、答题要点方面呈现给考生。本文适用于全国Ⅰ卷、Ⅱ卷、Ⅲ卷及自主命题省市高考备考考生所用。

一、改革开放40周年【热点概述】2018年时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年。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解放思想的先声。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周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外交等在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威信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文化体制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等。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段要求熟记)【命题选材】例1:40年来,我国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得益于不断地改革,这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宝贵经验,没有改革,就没有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十九大报告中改革成为高频词和关键词,共提及97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设问角度】(1)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一定成功的原因。(12分)(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2分)(3)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探究我们如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10分)

(4)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请结合材料,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写两条宣传标语。标语要体现学科素养。(4分)【答题要点】(1)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社会存在出发,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基本规律(6分);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成功(6分)。(2)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解决。(4分)②40年来,我们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不断完善了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从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2分)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遇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我们的改革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做出新的改革和调整,不断解决新问题,回应新要求。(3分)③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更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3分)

(3)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创新(4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分);把文化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提高文化软实力(2分)。

(4)宣传标语: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四十载,天行有常应之以治中国梦。改革开放于今朝,美好生活在双手。顺应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历史要求,契合各国人民和平生活时代潮流。(每条2分)【命题选材】例2: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30多年前,深圳曾创造了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并渐成高速发展代名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也开始走向全国。改革创新既是深圳特区的永恒主题,也是深圳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特区成立后,深圳凭借毗邻香港、地处粤南的地缘优势,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优势,聚合全国“闯家”的人才优势,发扬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精神,使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成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深圳开始遭遇“高位过坎”的困难: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近2000万人口,可利用土地面积少之又少,空间、资源、环境局限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吹响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新跨越的冲锋号。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扎扎实实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标准、质量、品牌、信誉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设问角度】(1)结合材料,运用相关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以改革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深圳精神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0分)(2)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哲学知识,说明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3)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请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拟两条宣传用语。(4分)【答题要点】(1)①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分)②深圳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表现,为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3分)③深圳精神彰显了城市的特色风貌,激发了人们改革创新的热情,促使人们敢闯敢试,共谋发展。(3分)(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4分)②深圳特区成立之初,立足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创造了“深圳速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高位过坎”的困难,主动实现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转变,体现了对变化发展的实际的正确把握。(4分)③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4分)(3)举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共圆梦想;全面深化改革,同行共筑中国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筑辉煌,科学发展书华章;等等。(每点2分,共4分。符合设问要求即可)【命题选材】例3:材料一

上一篇:《清平乐·村居》优秀教学反思下一篇:森林保险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