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固定资产(9篇)
1.内控—固定资产 篇一
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动态管理制度
1、完善学校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从根源上杜绝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做到账目、卡、实物相符。而且,为了达到使闲置的固定资产合理流动的目的,要加强闲置设备的调剂管理,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最终实现其使用价值。
2、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定期盘点的次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3、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将计算机运用到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使用、折旧、报废、租借等种种变动情况,借助计算机管理使固定资产管理达到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化、正规化和合法化,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大效益。
4、加强固定资产及时维修与保养。应根据不同的设备特性实施不同的维修、检修、保养的方法,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5、完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盘活固定资产。
6、实行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制度。通过财务资产卡片与台账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2.内控—固定资产 篇二
关键词: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清查处置
资产管理控制即是在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下, 基于资产经营目标, 在企业内部所实施的一项企业管理活动。提高资产使用效能, 合理保证资产安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资产作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物质基础, 其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明确资产安全作为内控目标之一的同时, 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以便于企业操作, 要求不断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
1 资产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企业资产管理就是为了保证资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以资产和其经营过程为管理对象, 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管理手段, 充分发挥资产管理者和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的活动。
企业资产管理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资产管理过程角度分析, 资产管理内容包括资产预算与投资管理、资产取得验收管理、资产使用保全管理、资产处置管理、资产业务记录管理、资产核算管理等。
2 资产管理的功能
资产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2.1 执行资产预算, 提供资产信息
资产管理的过程也就是执行预算的过程, 通过各环节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反馈, 为企业经营提供最基础的管理信息。
2.2 遵循资产管理制度, 规避违规风险
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规避违规风险, 违规既包括违反企业规章制度, 也包括违反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及财经政策, 无论哪种违规, 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企业通过资产管理, 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为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提供保障。
2.3 提高资产使用率, 降低运营成本
资产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功能, 就是提高资产运营效能。企业拥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 因此资产的利用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益是否良好。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 最大限度、最低成本发挥企业的资产运能, 就成为了企业所追求的经营目标之一。
2.4 保障资产安全完整, 减少资产损失
资产管理程度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性。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 因资产管理不善带来巨大损失的案例时有发生。资产管理带有一定的预防性,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有些企业忽视了资产管理的安全环节, 为企业经营埋下了隐患。企业只有重视资产的安全管理, 避免意外损失, 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才具有了基础保障。
2.5 考核资产绩效, 纠正管理偏差
企业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高低, 往往直接反映在资产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中, 因此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记录了大量的经营管理信息, 企业可以据此寻找管理上的偏差, 评价管理业绩。
3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
有效的资产管理, 应该是一方面通过科学的控制流程, 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能够评估风险, 同时确定应对风险所需采取的行动并付诸实施,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或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在资产使用过程中, 通过内控流程的设置剔除和弥补资产管理中的各项薄弱环节, 从而保证资产安全, 提高资产使用效能。
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应该关注以下风险: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 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4 固定资产管理的控制措施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控制, 首先能够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状态, 力争全方位监管固定资产业务流程, 真正实现固定资产账、卡、物、相一致, 做到账实相符, 有效落实使用部门和监管部门的管理责任, 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同时始终保持关键设备等的技术先进性, 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
4.1 固定资产需求与预算环节控制
固定资产需求一般由使用部门提出, 企业授权审批部门视其重要性确定直接批准请购或者进入投资决策预算环节。
4.2 固定资产取得与验收环节控制
固定资产纳入预算后, 可以进入取得环节。企业外购固定资产应该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占用,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固定资产的购置, 也就是说要保证外购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4.3 固定资产的使用保全环节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管理, 并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目录以及固定资产卡片应该登记及时、规范、完整。
4.4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环节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业务流程。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以及技术部门跟踪资产使用情况, 适时提出更新或改造申请以及方案;决策部门从财务和技术两方面分析确定具体方案。获批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纳入预算, 正式实施。
4.5 固定资产抵押环节控制
对抵押固定资产取得的贷款或其他利益, 企业应当制定偿还计划防止因银行借款不能按期归还, 资产被处置的风险, 进而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4.6 固定资产清查环节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 应当查明原因, 追究责任, 妥善处理。
4.7 固定资产退出及处置环节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退出及处置的方式, 建立固定资产退出与处置制度, 确定固定资产处置范围、标准、及审批权限;建立固定资产退出及处置程序, 固定资产退出包括固定资产售出、投资转出、捐赠转出、报废、出租出借等情形, 其中固定资产报废包括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重点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 防范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李正道.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 2008 (01) .
[2]孙宝生.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4) .
[3]杨诗雅.浅析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新途径[J].会计之友, 2012 (12) .
[4]舒娜.略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J].经营管理者, 2009 (21) .
3.内控—固定资产 篇三
关键词:企业内控制度;国有资产安全;意义;问题;完善内控制度是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保护会计信息的真实,保证经济活动的协调有效而形成的内部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内控制度包括企业内部各个管理部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具有控制作用的一系列方法、措施和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内控制度对国有资产安全的意义
(一)内控制度是国有资产保值的基本保障
内控制度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和维护均有严格的要求。首先,内控制度要求在购置前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好相关的评估工作,即公开拟购置设备的用途、用量、规格、采购渠道、供应商、所需资金等;公正对待有供货资格的供应商;营造供应商在同一平台平等竞争的公平氛围。其次,内控制度要求在购置中从不同角度对国有资产的购置全程进行监督,并及时做好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再次,内控制度要求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对公物私用、闲置浪费等违规使用国有资产的现象严厉处罚。最后,内控制度对国有资产的处置也有严格要求,即国有资产的处置要经过内控组织的相关人员核实并报领导审批,对擅自处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要依法追究经济或法律责任。
(二)内控制度是国有资产运营的基本保障
从实施主体来看,内控制度由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人来执行,即政府、股东、员工、债权人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据相关的制度规范,履行义务,行使权利,使国有资产运营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利益相关人的监督下得以进行。从实施过程来看,内控制度对与国有资产运营相关的投资、对外担保、收购或出售资产等行为,在时间、金额、数量等方面进行量化和细化,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保证了国有资产在运营中的安全。
(三)内控制度是国有资产增值的基本保障
内控制度是企业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内控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是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实现的制度保证。例如,从国外来看,世界头号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全球拥有4150多家分店,但其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这个庞大企业秩序井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国内来看,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增强企业核算、理财、增盈能力,使这个年产煤炭2000余万吨的特大型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这都是内控制度发挥功能的例证。因而,内控制度也是国有资产增值的基本保障。
二、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一)管理层的认识不足
国有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表现在:首先,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系统工具,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从而对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没有主动性。其次,把内控制度看作是相互牵制、控制的制度和普通工具,导致各种制度相互脱节,各自为政,不利于企业和谐有序地运行。再次,把内部控制和独断专行混为一谈,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变企业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制度控制为企业领导的集中控制。
(二)控制环境不够完善
内控制度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内控制度的宏观环境指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宏观因素,如经济体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微观环境指企业内部对内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方式等。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在形式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实质上没有起到内部制约的作用,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专权独断、贪污腐败等现象出现,使得内控制度不能有效运行。
(三)内控制度建设滞后
一些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比如,内控制度中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不够;内控制度偏重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缺少贯穿始终的过程控制;内控制度侧重于钱物等有形资源的控制,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控制不够重视。
另外,企业的经营活动是永不停止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内部控制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规定,而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特别是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新的经济形式的普及,对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四)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强大的执行力是一项制度发挥效力的关键。按要求严格实施内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考核评价,才能保证內控制度的有效性。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再加上部分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一些国有企业里内控制度行同虚设,不能有效的落实。
三、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一)优化内控制度实施的环境
内控制度效力的发挥有赖于良好的环境。内部控制的环境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工业企业大多管理链条过长,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运行效率。因此,工业企业必须明晰职位层次顺序,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有利于控制、协调与合作的组织结构。
2.优化企业激励约束机制。首先,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努力干工作、积极创事业的氛围;其次,也要重视物质激励,通过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激发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热情。
3.优化企业文化环境。企业文化是影响内控制度发挥效力的软环境。企业文化环境的优化主要在于培养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从而自觉遵守并维护内控制度,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二)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
按照工业企业的特点,内控制度应该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财务会计控制制度、投融资制度、计划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供应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工资分配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考核奖罚制度等。总体来说,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该遵循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有效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应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全面性原则是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应该涵盖各个主体,约束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渗透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流程。重要性原则是指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应该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有效性原则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内控制度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制衡性原则是指国有企业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适应性原则是指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应当体现企业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内控制度应当在保证有效性的前提下,权衡制度实施的成本与效益,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有效的控制。
(三)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
畅通、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是内控制度发挥作用的保障。企业的信息交流系统要包括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管理制度,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确保各部门及时了解企业及其子公司的经营和风险状况,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处理。工业企业受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状况的影响,距离相对较远,因此要建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处理的透明、高效、安全和可靠。
(四)重视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要面对各种风险,国有企业也应该在建立内控制度时,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外部风险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资,对宏观经济状况、上下游行业形势、安全生产形势均较为敏感,因此,工业企业应该成立由企业领导、财务、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方面专业人员参加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共同分析企业拥有的机会和面临的挑战,形成风险识别、管理和控制的制度规范。
(五)强化监督机制
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必须置于检查严格的监督之下。监督机制首先包括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如企业是否有项目决算审计制度、主要领导的离任是否实施责任审计,重大投资、担保、抵押、关联交易是否建立审核会签制度以及是否有对企业重要物资、设备、原材料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的抽查制度,对公司现金、银行账户的抽查制度等。监督机制还包括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或被违反时的处理措施。企业要发挥好效能监督和审计的职能,使内控制度得以执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R].财会[2008]7号.
[2]晏曦,张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博弈分析及建议[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1):113-115.
4.内控—固定资产 篇四
目前有相当多的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机制。这缘于对企业内部控制必要性的理解还存在许多盲区,尚未真正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些企业的内部审计,还是依照进行了多年的传统方式进行,主要是围绕企业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程序、计划的实施情况,资产、资本的安全可靠,经营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相关法律、政策的遵循状况等方面来进行的。内部审计从当前企业的机构设置、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工作重心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远远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机构设置看,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往往受相关人际关系影响及利益因素制约,很难完全公正、客观、独立、真实、深入地开展审计工作,提出的审计处理意见因为某些管理体制制约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因而渐渐失去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主动性,审计部门成为很多企业可有可无的摆设,难以在内部控制监督、管理评价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其次,从审计内容上看,很多企业的审计人员将主要审计精力用于企业财务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的查证,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监督上,其审计的主要功能是查出错误,而非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有价值的评判,及时相应的管理意见和建议,审计对象紧盯在账本、凭证及会计报表等相关资料上,审查工作主要集中于企业财务领域而没有积极延伸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领域。第三,从当前一般企业的审计方式来看,企业内部审计大多为事后审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只是作为审计的一种运用手段,远远不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审计内容。因此,这种审计基本不能做到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的有效评价和监督,真正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把企业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最后,从审计人员构成看,很多企业审计机构的人员多为财务部门出身,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各相关业务知识的专门人才相对缺乏。而当前内部审计正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当我们厘清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和问题之后,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就有了针对性地认识,使内部控制审计成为监管部门的必然选择。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为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较为规范的.制度标准,使内部控制审计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内部控制审计是有效的低成本的监管手段。财务报告审计本身就需要对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因而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审计可同时进行,可有效降低企业的审计成本。再者,内部控制审计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使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更利于将内部控制细化到管理流程之中。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审计是建立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是对管理人员作出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报告进行全面鉴证。最后,内部控制审计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合理保证,较高程度的保证意见将加重审计人员工作的责任,从而较好避免审计流于形式,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
因此,通过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审计,积极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而内部控制审计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评价与审查。企业控制环境大体包含以下内容:企业的类型及经济性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策略;提倡的企业组织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的政策及其执行方式;企业管理职责分工及相应人员能否胜任等等。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是审查企业错综复杂的经营活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和健全;企业管理行为准则是否健全和行之有效;企业组织文化的相关内涵及相关成员对组织文化的理解程度;企业管理层对违反控制程序的认识态度;企业职责划分和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企业重要岗位的权力和责任的相称程度及其相关成员的胜任能力;企业管理者拥有权限的集中程度;聘用企业职工的程序及相关的培训制度;企业职工业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及淘汰机制等。
其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与审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现代市场经济复杂的环境中,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管理程序。企业风险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大概为:建立企业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全面研判影响企业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应该着力于审查被审企业是否按照相关程序配备专业人员,对企业资金流通环节、高风险项目和重要管理岗位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应对演练和有效防范;考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审查企业是否建立起相对可靠的风险应对机制。
第三,企业控制活动的评价与审查。控制活动是决定企业内部控制成败之关键,如果缺乏系统的控制活动,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再强,环境再好,内部控制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控制活动主要内容是:企业不兼容职务必须尽早分离;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均应进行相应授权;企业有效控制记录和凭证的真实性;企业所有资产和记录的完整性;企业独立的业务审核程序。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主要重点应该是审查企业控制活动对企业组织目标实现的具体作用;在企业建立控制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控制活动在企业能否有效的顺畅执行;控制活动对企业是否能完全做到有效的规避和识别风险。
最后就是企业信息与沟通的评价与审查。其主要目的是保障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与沟通的时效性。企业信息与沟通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充分保障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下企业所有相关信息;企业管理核心信息系统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是审查企业获取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的相关能力;企业传递信息的渠道是否畅通、便捷;企业对信息的处理是否准确和及时;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有安全保障。
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严格科学的内部控制审计,能让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更规范和系统,更有利于企事业内部控制建设不断上台阶。
而我们更应该清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首先,企业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大家知道,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解,一直体现在企业制度基础的审计上,大量集中于企业会计控制。我国很多大中型国有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比较充分和健全,但因为控制环境问题受到长期忽略,使企业管理环节普遍存在某些缺陷,这就容易导致企业会计控制失灵并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内部控制理论的学习对审计人员日益紧迫。我们应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拓展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每个层面,触及到每一个重要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对控制环境中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过去被审计忽略的方面,给予足够的建议和关注,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其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风险导向内部控制评价模式,在企业内部审计领域的充分运用,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方法上进行切实改变,把传统评价模式,即只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历史运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改变为把审计重点着力于评判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审查企业为降低和消除这些风险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上来。充分结合企业制定的经营管理目标,内部控制评价的重点,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为评判基础,根据其影响程度、风险性质和企业可承受能力,去系统地评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企业是否将其存在的风险能够降低到企业可以承受的水平,作出控制措施的客观评价,企业根据自身风险管理的需求提出并决定管理、控制风险的方法和具体建议,寻找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将审计结果直接与企业经营目标和风险控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企业经营认真把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5.内控合规 篇五
根据总行全行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大讨论”活动的要求,科技部内部也开展了合规文化建设,重点学习了《张云同志在中国农业银行合规文化暨案防制度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作为新入行的大学生员工,我感觉受益颇深。
合规文化大讨论,是落实“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动,不断增强合规管理基础的重要环节。开展合规文化大讨论,就是针对合规管理中影响农行基本面最直观、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讨论分析,让新型的合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是我们真正明白只有深入开展合规文化大讨论,将合规管理理念渗透到业务经营全过程,努力做到时时合规、事事合规、处处合规,才能有限防控风险,降低案件发生;只有深入开展合规大讨论,引导我们树立全新的合规文化理念,才能深入推进合规文化建设,进而将“基础管理提升年”活到落到实处,从肯本上增强合规管理基础,确保农行稳健经营、长治久安和科学发展。
作为新入行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
加强自身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习,加强思想教育,这是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的重要手段。加强对自身的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家都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银行经营风险的普遍性,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
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从源头上预防案件的发生。
在前段时间还积极参加了分行组织的参观看守所进行警示教育活动,对此我也感受颇深,深深地明白了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学习合规文化,人人有责
合规文化的推崇目标,是把合规理念融入每一位员工必须接受、认同、遵从的企业精神和价值理念之中。合规不只是专业管理人士的责任,合规管理人人有责;对合规机制建设无一例外;对制度规范执行一视同仁,这是合规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效果。
企业合规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员工的事情,是我们行所有员工共同的目标。农行作为一个企业,要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在一个时期内要有一定的规划目标,最终建立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机制。而我们作为农行的一员,则需要不断审视在自已的岗位上应如何做好自已的工作,与别的员工相比差别有多大,应如何改进;在农行这个大家庭中自已是什么角色,自已出了多少力,对农行的改革与发展有何建设性意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训合规文化思想。同时,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规范化服务,按照总行各项规章规定中的条款,对一些细节问题、难点问题要进行专项学习。对存在较大矛盾和服务困难的服务焦点要集思广益,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最大的限度满足客户需要,提升农行以及自身合规文化精华。
6.银行内控自查报告 篇六
1、进一步完善董、监事会决策机制;
2、进一步加大基层机构的内控执行力;
3、制定、完善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津贴制度。
二、公司治理概况
本行在股份制公司设立时,就着重考虑如何依据境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并规范其运作。为此,本行设立、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制定了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银行章程,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实现权、责、利的有机结合,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从而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制衡。
(一)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的组织架构。
本行根据《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选举了独立董事、职工监事和外部监事,聘请了具有丰富的商业银行工作经验和卓越过往业绩的人士担任本行的董事长、行长,选聘了副行长、风险负责人、行长助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了以股东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为主要决策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高管层为执行机构的有效治理机制,建立了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引入了5名独立董事、2名外部监事和3名职工代表监事。本行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的负责人均由董事担任,其中,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均由独立董事任主席。
1、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本行的权力机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合法行使权利,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得干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履行职责。本行的股东大会制定了明确的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详细规定了股东大会的召开和表决程序,包括通知、登记、提案的审议、投票、计票、表决结果的宣布、会议决议的形成、会议记录及其签署、公告,以及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原则等内容。该议事规则作为本行章程的附件,经本行XX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和中国银监会核准后,已得以贯彻执行。
此外,本行建立了和股东沟通的有效渠道,以确保所有股东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重大事项平等地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股东大会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较高回报。
2、董事会
董事会是本行的决策机构,由股东大会授权直接经营管理公司。如何确保董事会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履行其职责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董事会成员15人,其中独立董事5名,执行董事2名,其中大部分董事
是均具有丰富的金融业从业经验和卓越的过往业绩,而且,还有战投bbva派出的董事。本行每位董事都知悉其职责,并付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本行的事务。多元化的董事结构,高素质的董事队伍,有利于董事会对重大经营事项的正确决策,有利于本行的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目前,本行已初步建立了董事会组织架构和决策程序,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于XX年3月份开始进入正式运作阶段。四个专门委员会中,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的成员大部分是独立董事,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
3、监事会
监事会是本行的监督机构。本行监事会成员现有8名,其中外部监事2 名、股东监事3名、职工监事3 名。监事会制定了监事会议事规则,明确监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以确保监事会的有效监督。本行章程规定监事会依法享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知情权、建议权和报告权,为保障监事合法权益的实施,本行及时向监事会提供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以便监事会对本行财务状况、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
4、内部控制制度
较好的内部控制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促进本行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本行的核心竞争力,确保银行资本保值增值,本行一直本着“内控优先”原则持续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内部控制。本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指导,遵循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原则,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改进内部控制措施:加大内控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我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平稳、安全运行。
5、风险管理制度
审慎的风险管理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行致力于建立独立、全面、垂直、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培育“追求滤掉风险的效益”的风险管理文化,实施“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的风险管理战略,主动管理各层面、各业务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
6、关联交易
不规范的关联交易或关联交易陷阱是
妨碍公司治理的痼疾。因此,应规范关联交易管理,有效控制关联交易风险。本行实行关联交易回避制度,在章程中明确规定:股东大会审议有关关联交易事项时,该事项的关联股东不得参与投票表决,其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数不得计入有效表决总数,同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及相关监管要求,对关联贷款进行严格管理,并确保其满足关联贷款不得超过监管资本15%的规定。本行在上市之时,就根据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置了正常类关联贷款,目前,未向原有关联方客户新增授信,亦未发展新的关联方客户。我行针对关联贷款的相关防范措施包括:严格授信要求,关联贷款的发放条件不优于其他一般贷款;加强授信审核,关联贷款的发放必须逐笔上报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等。7、激励约束机制
本行制定了保证总分支机构的独立运作和有效制衡的一系列制度,通过完善等级行管理制度、总行部门考核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在总行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不同层面均建立起绩效考核机制。特别是,我行逐步开始建立资本约束下的激励考核机制,在分支行开始推进以“经济利润”、“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回报”为基础的考核机制,促进分支行在业务经营中树立资本、效益和风险综合平衡的经营理念,自觉地优化和调整资产结构。
8、信息披露管理
本行a+h同步上市后,为规范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本行、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内地和香港两地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关的要求,本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明确了有效的内部信息报告、审核及披露流程。
本行明确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本行董事长,本行总行各部门以及各分行的负责人是本部门及本分行信息报告第一责任人。本行指定董事会秘书为本行信息披露的指定负责人,负责准备和递交有关监管部门所要求的信息披露文件,组织完成监管机构布置的信息披露任务,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协调实施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组织和管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具体承担本行信息披露工作。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本行建立了行内重大信息汇集机制,从体制上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工作流程,为更好地履行好信息披露职责奠定了基础。
由于本行今年4月27日刚刚上市,因招股书中披露了本行XX相关财务业绩情况而取得了上市地监管机关对本行XX年报的豁免。因此,尚未披露过定期报告。但本行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同时、全面、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提高透明度,保证所有的股东平等享有知情权。同时,本行也将根据上市地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关的要求,适时修订、完善《中
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9、投资者关系管理
本行上市之初,就非常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与交流,开通了投资者电话专线,在公司网站设置了“投资者关系”栏目,认真接受各种咨询,并开始着手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起草了《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上市以来短短的两个月内,本行领导、董秘、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已组织、接待了大大小小几十次境内外投资机构、分析师和投资者的来访调研,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解答问题,建立了和境内外投资机构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评。
(二)规范运作的保证
1、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各级管理人员规范运做的行为准则和依据。本行的公司章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制定的,已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并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的审核。
(2)三会议事规则
根据监管机关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和《监事会议事规则》。
(3)董事会、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
(4)制定并完善了《行长工作细则》,完善高级管理层的工作细则和规程,明确组织机构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明晰的汇报路线和信息沟通机制。
(5)起草了《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公司治理配套文件。
在实际运作中,上述文件及其他相关指导性文件,共同为规范运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XX年12月31日,在短短的时间里,本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基本已确立,公司治理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但在实际运作中,正如《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所深刻指出,要真正解决公司治理“形似而神不至”的问题,就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学习那些较我行更早步入资本市场的同业的先进经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积极探索、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
(一)进一步完善董、监事会决策机制。由于本行董、监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成立时间不长,其议事规则虽已经各专门委员会审议、修订,但尚待董事会审议通过。此外,董、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都是金融、财政方面的专家学者,应进一步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专业特长,不断完善董、监事会决策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基层机构的内控执行力。我行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合规经营理念,并大力倡导和宣传,但个
别基层机构在认识上仍不到位,在处理具体业务时容易忽视合规经营的问题,一些发生在基层机构的低层次操作风险问题还不时地困扰着我们。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合规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全员合规、高层合规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机构的检查力度,加强其内控执行力。(三)制定、完善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津贴制度。我行提名及薪酬委员会已草拟《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津贴制度》,以使董事认真、勤勉地履行职责。该制度已提交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拟于年内实行。
四、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及责任人
序号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责任人董事会审议通过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董、监事会决策机制 XX年8月份 孔丹先生
刘崇明女士进一步加大基层机构的内控执行力 XX年内 合规审计部实施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津贴制度 XX年12月份之前 人力资源部、提名与薪酬委员会
五、有特色的公司治理做法
本行始终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在公司治理的实际运作中,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公司治理结构。
(一)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特色
1、本行树立了正确的经营理念,优化了内控环境。我行在对近年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追求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追求过滤掉风险的利润,追求稳定增长的市值,努力走在中外银行竞争的前列”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和银监会的监管要求,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指导,遵循商业银行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原则,改进内部控制措施,完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平稳、安全运行。
2、本行建立了覆盖全面业务和流程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授信业务内部控制、资金资本市场业务内部控制、会计及柜台业务内部控制、
计划财务内部控制、中间业务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反洗钱内部控制等。3、完善内控管理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本行积极探索扁平化管理,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机制,通过建立并执行总、分行行长定期办公会议制度,履行集体决策职能,提高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健全了行长办公会领导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发展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和财务审查委员会制度,提高了决策的专业性。
4、强化风险管理措施,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一方面进一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成立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专业委员会,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并开始履行职责。另一方面加强信贷政策管理,强化放款中心建设和贷后管理工作,并进一步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完善贷款管理信息系统、资产负债系统、财务管理系统。
(一)日常信息沟通手段。目前,本行通过《中信银行董监事通讯》、《中信银行资本市场动态》等方式及时向董、监事会报告相关日常工作。
(二)股权激励计划情况的说明
本行已制定对高管的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可否实施,目前尚未得到监管机构的明确答复。
7.内控—固定资产 篇七
一、国企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必要性
现如今, 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 内控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并且逐渐得到广泛的推广, 而企业本身, 也依靠内控力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机制可以避免国企固定资产的流失, 对资源进行优化处理, 同时可以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 具体见下面的论述:第一, 内控机制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 重购置、轻管理, 导致很大一部分的固定资产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其价值白白流失, 或者在使用中, 没有合理利用, 对于一些暂时用不上的固定资产, 处理比较随意, 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这种做法同样导致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 这样的情况下, 必须通过内控机制的构建, 划分权责、完善制度, 完善监督机制, 简单的说, 就是要利用内控机制的力量。第二, 内控机制的构建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能够起到很大的优化作用。通过内控机制的构建, 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的有利共享, 推动固定资产能够得到更好的调配使用。第三, 内控机制的构建可以提升会计信息真实性。通过内控机制, 能够确保展露给各决策主体的会计信息准确且具有指导意义, 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
二、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措施
1. 强化责任约束机制及落实。
基于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基础薄弱, 很多机制都没有落到实处, 究其主要原因, 还是责任主体不明确, 责任不清, 任务不明。而责任体制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 在国有企业内部, 必须明确责任主线, 弄清责任主体, 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定责,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 制定事项处理流程, 根据流程明确划分责任主体, 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 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责任界定。第二, 评责, 设置责任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以价值提升为导向, 注意提升内控评估水准, 并且注意和绩效评估相结合。第三, 究责, 制定相应的责任纠正体制, 严格按照规范章程办事, 如有违反应及时找到直接责任人, 限期纠正。
2. 高效的利用固定资产, 发挥资产的最大价值。
明确记录各项固定资产, 全面准确的记录操作人的使用情况、资源投入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具体存放位置, 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等。合理的记录固定资产不仅能够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 还能够方便及时处理固定资产的相关问题。同时要高效利用固定资产, 对更新的设备及时回收二次利用, 对闲置的设备可进行出租或者出售, 进而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
3. 创建固定资产安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 要对固定资产实施“由生到死”的全生命周期性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的供应商信息、历史故障分析、资产使用后评价, 以及资产报废信息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纳入到固定资产安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体系中。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例如设备故障率、局部备件故障等信息反馈给前期设备采购人员, 从而形成一个资产采购的闭环管理。此外,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新设备的档案, 从而实现设备报废信息与档案信息闭环管理, 通过上述的管理方式, 最终创建固定资产安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4. 建立验收制度并建立固定资产目录。
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验收制度, 编制固定资产验收单, 对于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 不得接收, 并根据合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通过验收的合格资产需进行详细登记, 编制固定资产卡片, 并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编号, 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情况、使用部门、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5. 制定定期盘点制度。
国有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可以组织财务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 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 并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比对, 如有发现出入, 应该及时查明原因, 落实责任人, 如果有盘亏、毁损等情况, 应在核实清楚情况后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 然后交由会计做账务处理。同时, 对固定资产的用途进行统计, 以便对闲置或者没有发挥应有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资源优化调配。
三、结语
总而言之, 由于国有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 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或者不真正发挥其价值, 导致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所以, 国有企业内控机制的构建刻不容缓。只有完善国有企业内控机制, 才能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让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了完善国有企业内控机制, 首先应该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企业内部形成内控机制的意识, 制定完善的流程及一系列的考核机制, 对内控机制的实施起到监督与激励的作用, 确保固定资产得以合理使用, 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
摘要:与货币形式的财务相比, 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具有更大的难度, 很多管理措施都无法得到落实, 所以国企必须构建完善的内控机制, 查找内控机制的漏洞, 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 逐渐找到合适的完善方案, 保证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内控机制,构建及完善
参考文献
8.内控—固定资产 篇八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财务会计;风险关健点
财务会计工作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肩负着核算业务、反映农信社经营成果、预测业务发展前景的职责,参与经营决策过程中,其风险不可避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会计风险日趋多样化、扩大化,农村合作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大要案不断,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防范和化解财务会计风险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有效防控风险,特别是如何有效防控财务关键点的风险,成为我们应摸清和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基层农信社的实际,探讨一下如何加强对财务关键点控制的问题。
1. 基层农信社的案件防控的财务
基层农信社的案件防控的财务关键点,也可以说是风险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制度执行不到位形成的操作风险
基层信用社财会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不按规定程序操作,逆程序、省程序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十个“不按规定执行”:一是不按规定要求加强对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二是不按规定要求加强对印章的管理;三是不按规定要求正确履行授权职责;四是不按规定要求进行内外对账;五是不按规定要求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六是不按规定要求加强对金库的管理。
1.2员工监管不到位形成的道德风险
一是财会员工轮岗交流制度落实不够,不少员工长期在一个信用社工作,虽然人熟地熟便于开展工作,但也带来一定的管理漏洞;二是财会员工强制休假制度落实不够,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一些基层信用社以人员配备不齐,人手不够为理由,没有对员工严格按要求执行强制休假制度;三是对财会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监管不力,对每名员工的生活圈子摸不清,不清楚员工工作之余在干什么,形不成有效的监督网络;四是对财会员工的考勤不规范,少数员工(尤其是受到下岗清收责任贷款处分的员工)长期不上班,甚至外出经商做生意,游离于信用社监督之外。
1.3监督检查不到位形成的管理风险
一是地、县两级联社稽核监察部门由于人员不足,疲于应付日常的琐碎事务,对基层信用社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稽核监督作用难以发挥,达不到防微杜渐、防案控险的目的和效果;二是信用社事后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对柜员经办的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内@外账务的核对也是应付差事,有的信用社对账单只管发,不管收,甚至长期不对账;三是对信用社的财会内控检查力度不够,只是简单地查查库,看看视频监控,存在一定的隐患。
2. 基层农信社的案件防控的财务关键点的成因分析
2.1财会岗位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操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一是岗位人员配备不到位,少数综合柜员存在“一人双卡”的现象,自己能够对自己办的业务授权,给一些思想不健康的人有机可乘;二是服从性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对上级领导或信用社主任安排的不合规业务盲目服从,没有对其权力行使必要的监督制约;三是注重人情面子,不讲原则,对其他员工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加以制止和反映,忽视制度的执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能力差。
2.2财会岗位道德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是人员严重短缺和老龄化造成。一方面,部分社所有员工含主任长期在4人以下,轮换放假都存在问题,双休日主任、会计放假后,信用社剩余的财会工作人员很少。人员短缺后,本应由三人或多人完成的碰库、三分管等制度难以执行,客观上本身就存在着违规。二是财会员工制度和风险意识不强。由于教育培训不到位,加之部分员工自身放松学习,对业务知识和内控制度未认真学习,对规章制度不熟悉、不了解、一知半解,凭老经验办事,以习惯代替制度,缺乏制度意识。同时法制教育和典型案例学习不深人,没有真正触动,教训未人心、人脑,以感情代替制度,当好好先生对违规不愿抵制,不知道如何识别风险,替惕性不高,不知道自我保护,风险意识差。三是财会职能部门存在错误认识。没有树立大案防控意识,片面认为违规整治、内控管理是审监保部门的事,与本部门无关或关系不大,没有本部门具体的内控检查工作意见和安排,检查监督不力。四是存在重经营轻内控管理思想。部分社主任只注重和忙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存贷利任务,而忽视了内控管理,对内控制度管理和执行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五个一”和不良行为排查工作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是务虚,导致抓得不扎实、走过场、应付了事时有发生。
2.3财会监督检查不到位的形成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着联社稽查大队人员老化及配置不够的问题。
2.4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农信社财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加强,系统设计缺陷、突发事件(停电等)、不可抗力(自然灾害等)、人为操作失误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综合业务系统的突然崩溃和不完善。
2.5其他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是因改革需要,股金不得异动的问题。农信社募集了大量股金,根据央行票据监测和改革的要求,这部分股金不得发生异动。于是正常退股的股金只能作转让处理,由于是股东非真正意义上的转让,相关退股或转让手续不合规,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二是因改革需要,农信社需募集股金以解决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问题。在银监部门未批准的情况下,农信社寡集的股金放置在“長期应付款”科目,包括何日计息、分红标准多少等均靠手工操作,不能实现计算机管理,形成一定的风险。三是因改革需要产生的员工贷款人股的问题。
3. 基层农信社财务案件防控的对策
3.1建立部门联动、分级负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一是解决认识问题。要纠正和改变内部控制、防案控险是一家之责的错误认识,树立大案防控意识,引导联社各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防案控险口巨作是信用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农村信用社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是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共同的职责。其中财会操作部门处于案防一线,是“先头部队”,责任重大。二是制定每月规定动作。三是组织开好案防分析会。要建立党委和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案防分析月度例会工作机制,定期认真总结分析当月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对规定动作履责较好的财务会计进行表扬,对工作不力的进行尖锐批评、让其如坐针毡,并研究部署好下月的内控和防案工作,把案防分析会打造成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内控管理和防案控险平台,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3.2以人为本,通过管好三类人来管好基层内控
有什么样的财务会计队伍,就决定有什么样的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主要抓实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动态周报。设立信用社主任动态报告表,要求信用社主任对每周每天的主要财会工作、是否在信用社值守以及行踪进行如实登记填列,在此周一是通过内网上报联社审计监察部门备案备查,分析掌握,了解动态。二是密切关注信用社主任一举一动。监事长和审计监察部门要通过工作观察,定期和不定期听取职能部门、社员工、地方党政、主要客户、邻社商户对信用社主任的评价与反映,与主任家属或与其本人座谈等方式,安上“千里眼”接通“顺风耳”,切实掌握辖内信用社主任8小时内外工作、生活的言行举止和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强制休假等措施和工作审计。三是督促抓好“五个一”。要求信用社主任实行“五个一”检查必须留有工作底稿,同时对其检查的业务通过调阅录像、抽查复核等方式进行再检查,综合评价信用社主任执行“五个一”的真实性和工作质量,对执行不力的实行诫勉谈话,督导其真正把“五个一”抓实抓好。
参考文献
1.王花荣.2011.农村信用社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浅析.财政监替.1。
9.内控制度 篇九
目
录
1. 2. 3. 4. 5. 6. 7. 8.
学校集体议事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物品采购、保管、领用制度 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学校评优评先制度 教师职称聘任制度
招生管理和学籍审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内控机制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通过清理职权、优化流程、预防风险,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学校权力运行机制,为深入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自我检视、主动防控、持续改进的廉政建设内生机制,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目的。
2.具体目标
(1)达到“六个到位”:行政职权清理到位;风险源(点)查找到位;防范措施制定到位;防范责任落实到位;内控长效机制建立到位;行政效能提高到位。
(2)形成六种内控机制:目标控制(干部队伍不出事,违纪违法案件零发生);横向控制(形成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约束有力的岗位责任体系,对热点岗位和重要权力进行适度分解与制衡);纵向控制(形成内部垂直监控体系);流程控制(权力运行环节之间形成制约关系,对权力运行的高风险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形成有监控力的制度体系);预警控制(定期进行警示教育,对行政风险进行事前预警);审计控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三、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建立内控机构,深入宣传发动。
1.建立内控机构。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2.深入开展宣传发动。以“每个党员干部都理解内控、熟悉内控、参与内控”为目标,深入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3.制订内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制订时认真吸纳“建言献策”活动中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案制订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方案。
(二)清理行政职权,优化权力运行流程。
1.清理行政职权,编制职权清单。
根据学校实际,行政职权清理的范围包括:(1)各项内部管理权,包括组织人事管理(干部选任、新教师招聘、教师调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财务管理(公务接待、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资产管理(物品采购、日常办公用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重要决策(政策制定、项目立项、资产处置、评估确认、行政奖惩等);(2)其他依法实施的行政执法权和内部事务管理权。2.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健全组织规则和程序制度。要以“合乎法度、简单明了、方便群众、便于监督”为基本原则,优化权力运行路径,提升内控效率。保证环节之间、人员之间互相制衡,让决策权、执法权和管理权处于缜密的内部制约与监控之下。
(三)坚持上下联动,排查行政风险
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排查的具体要求:
1.逐岗位逐环节排查。要将风险排查工作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岗位的每项权力、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拓展排查广度和深度,尽可能把隐患和问题想得严重一些,力求风险源(点)查找全面、细致、准确一些。在普遍排查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岗位、重要权力项目、权力运行重点环节的风险排查。
2.明确查找办法。将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和民主评等方式结合起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参与查找风险,人人查出风险,人人制定防范措施。
具体来说,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将目前已经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环节作为风险点查找出来;二是将目前虽未发生案件,但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环节作为风险点查找出来;三是将有发案风险,目前其他地区、其他单位已采取措施预防的环节作为风险点查找出来。
3.规范查找步骤。风险点的排查,要按照“每位干部和教职工自查→县局和学校的科室负责人带领全体人员集中讨论→科室负责人初审→单位内控委员会二审→听取民主管理委员会意见→单位领导组集体终审确认”六个步骤进行,做到步骤齐全、层层把关、确保质量。
4.突出查找重点。重点排查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操作风险和人际交往风险等“五类风险”。
(1)思想道德风险。查找是否无视纪律制度规定,不断发生“小过错”; 是否滥用裁量空间,经常做出有悖常理的决定;是否不按规定报告或故意隐瞒个人分管、经办的重要公务和业务;是否经常对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工作施加影响;是否以沉默的方式容忍违纪违法行为,或对可疑的现象没有应有的反应;是否经常出入高档娱乐消费或不健康活动场所,生活行为不检点,群众或家庭成员有反映等。
(2)制度机制风险。结合管理权限,查找本科室的内控制度是否具体、管用,是否覆盖各项公务或业务活动和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特别要排查那些不受关注且无制度约束的风险源(点),确保涉及职权、利益的“关键节点”均能得到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约束。
(3)岗位职责风险。结合岗位职责要求,重点排查在集体决策行为和执行议事规则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4)业务操作风险。结合业务工作特点,查找各类业务流程运行过程中易发的违纪违法行为。
(5)人际交往风险。结合自身职权,查找有无与服务对象交往过密,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有无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娱乐和其他消费方面的风险源。
5.建立廉政风险源(点)“信息库”。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点要认真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机率高低和危害损失程度大小进行风险排序,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按照“内容全面、描述清楚、语言简洁”的要求,采取图表方式,对风险点逐一登记,归类汇总,一一列举出问题类型、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风险等级以及牵涉到的岗位和人员,建立风险台账,形成本单位的风险“信息库”。
(四)制定防范措施,清理整合制度。
1.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针对查找出的每个风险源(点),深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按照“有风险点必有防范措施”的要求,逐一制定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
2.完善规章制度。对原有制度进行清理、整合,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造性地修订和补充,重构单位权力内控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内控制度汇编成册,形成制度体系。
重点加强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和人事调配、资金使用和物品管理等方面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完备的内控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
3.持续更新内控机制。
(五)抓好检查评估,务求内控实效
1.正常开展自查自纠。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问责,督促被检查对象整改。2.定期接受专项考评。3.认真执行问责制度。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2.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要按照县局《实施方案》的要求,周密安排各阶段的工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3.学习借鉴,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积累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典型经验,形成学校内控机制的特色。
曲塘镇中心小学学校集体议事制度
为更好的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现对学校领导班子议事制度作如下规定:
一、议事原则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决议、决定,保证政令畅通。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自觉服从、维护、遵守并模范执行班子决议。
二、议事范围
1.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根据学校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分析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学校的执行情况。
2.审定学校工作的长远规划、办学模式、重大建设项目、教改方案,机构改革方案。
3.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人事任免,审议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审议违纪行为处分意见。
4.教师、部门主任、年级组长的绩效考核。对授予荣誉、晋级、考核优秀,各种先进评选进行审定。
5.经费预算安排和较大数额经费开支(具体数额由各校班子集体确定);
6.基本建设项目及大宗物资的采购; 7.新出台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 8.招生及其收费政策的确定; 9.组织较大集体活动;
10.研究决定学校其他需要领导班子决定的事项。
三、议事程序
1.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由校长主持,每周五召开例行校务委员会,每月召开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如遇重要事情可随时决定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议事会。
2.提前确定会议时间和议题,会议的议题和召开的时间确定后,应提前通知相关成员,重大问题尽可能让班子成员有较多的酝酿时间。
3.会议须超过半数成员参加方可进行,对推荐、提名干部,决定对干部的任免、奖惩,对重大违纪事件作出处理决定,应超过三分之二成员参加才能举行会议。
4.会议表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并做好会议记录。5.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和文件,须经校长同意方可通报。
四、议事纪律
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议事纪律,做到:
1.对会议作出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不允许个人擅自改变,如有不同意见,允许保留,不允许在言论和行为上有任何公开反对表示。
2.领导班子议事内容,事前不得泄露,事后不得擅自公开,对领导班子议事的情况不得外传。
3.领导班子有责任向群众就会议决定产生的意见作解释,疏导和教育。不得而知用自己的意见代替领导班子决定。
曲塘小学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我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校事业发展,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任务
1.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法律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2.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开支,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二、财务管理体制
1.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
2.学校总务处为学校的单一的财务机构,在校长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的各项财务工作,不得在学校之外设置同级机构。
3.学校总务处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职责。财会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经过学校行政组同意,不得任意调动和撤换。
三、预算及收入管理
1.学校预算的依据是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入计划。学校会计室应在每年的十二月前按有关规定编制好下一的财务预算。
2.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
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入学,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四、支出管理
1.支出是根据学校为开展教学、科研及其它活动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损失。2.学校支出包括:
(1)事业支出。事业支出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它费用。
(2)专项资金支出。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必须按项目使用,不得挪作他用。项目完成后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3.学校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办公室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有关规定和开支标准,并报学校行政组审批。
五、财务监督和检查 1.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对违反财经法规的支出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同时报告领导处理。
2.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形式。总务处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监督形式。
3.学校总务处有权对学校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
4.学校总务处应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六、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1.财务报告是指反映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会计室应定期向有关部门和财政部门提供财务报告。
2.会计室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曲塘镇中心小学
物品采购、保管、领用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物品的采购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增加物品采购过程的透明度,节约学校资金,减少损失,给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制订本采购制度。
一、采购申请审批支领程序:申请人→填写申购单→审批→采购→入库→领用
(1)各处室、年级组制定学期采购计划或临时采购计划→(2)到总务处领取采购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物品请购单(须由主管领导签字)→(3)物品请购单统一送交后勤校长汇总,后勤校长根据物品采购的性质提出采用何种采购形式购买→(4)报校长审批→(5)校长同意后,交总务处办理→(6)总务主任指定采买专职人员办理购买,并严把价钱关和质量关→(7)采购物品必须经学校财产保管员验收后入库→(8)物品请购人到保管室填写物品领用单或借用单,领取采购的物品。
二、学校物资采购形式:学校物资采购采取政府招标采购、校内招标采购、校外直接购买等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大宗物品采购
(1)学校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书面申请;
(2)经部门领导及分管副校长审核,报行政会讨论通过;
(3)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集中采购。
2.一般物品采购
由需要购买方填写物品请购单,经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审批同意,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3.政府采购项目的物品采购
(1)凡列入政府采购项目的一律采用政府采购,不得采用其它形式;
(2)对列入政府计划采购的物品,后勤部门负责向市教育局、财政局、郑州市采购办公室办理相关报批手续后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采购方式购买。
三、学校物资采购要求:
1.学校各种物资(包括办公用品、修膳材料、实验材料、固定资产、教学设备等)的采购工作由后勤统一管理,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办理。购买的物品一律到物品保管员处登记造册(实验仪器在实验保管员处、电教器材在电教员处),再由有关部门、处室或有关人员领取。
2.各处室要采购各种物资,应先填写请购单,数量多的应写请购报告,遇特殊情况,各部门确需要自行采购物品的、临时应急物品的采购由分管副校长直接审批,安排相关人员购买后补办手续。
3.采购人必须根据所批项目、要求、采购方式进行采购;尽量使用公务卡消费,如无法使用的要事先请示主管领导。任何个人未经学校采购审批同意的不得擅自采购物品,违者一律不予报销。发生不良后果的学校将视情况将作出相关的处理。
4.200元以下由总务处采购(外勤)人员进行采购(特殊物品如生物实验物品由实验员自行购买);
5.200-500元以下的一般性教学用品、办公用品、学生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由需方和总务采购(外勤)人员等2人或2人以上进行采购;
6.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由需方、总务采购人员及相关科室3人以上进行采购,并要求提供采购地点。
7.采购金额在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物资采购应由相关部门抄报方案由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进行政府采购。
8.采购专业性较强的物品时,总务采购人员要请有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协同采购,以保证采购物品的规格和质量。
9.采购工作中做到“三不购”,即未经批准或批准手续不全的不购;没有质量保证的“三无”商品不购;有回扣金、不折算冲减价格的不购。
10.采购坚持采办、验收、保管三分离的原则。采购后物品需交保管员验收、记帐入库,申请人方可登记领用。
四、物资入库
1.学校采购的所有物品运抵学校后,都必须办理验收、入库手续。验收工作由总务处保管员和用物部门专业人员负责:凡一般性教学用品、办公用品、学生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由总务处保管员依据物资供应计划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凡专业性较强的物品,需经总务处保管员和用物部门专业人员分别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无物资供应计划或验收不合格的物资,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1)办公用品类。办公用品购买后,由保管验收发放。发放时要做好记录。
(2)教学辅导图书类。购买后先交到教务处记录,后交由图书室管理员盖章并记录入册,由图书室管理员办好手续后借出。教师按辅导书的使用时段,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使用后交回图书室保管。
(3)教学设备器材类。总务处安排相关人员对所订购的器材点数验收。检查器材的数量、规格是否与订单相符,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等。如有问题要马上提出,并在收货单上相应处记录,同时要供货方更换或退货。如无问题则在收货单上签收。并填写设备器材验收单,一式两份,原件交保管员存档,复印件夹在本室器材登记册里。签收后要迅速记录入册,投入使用。
(4)除大宗和大件物品仓库管理员随车验收外,其它物品一概入库,送货单经仓库管理员签字验收后交采购人员报销时作发票附件 ;教学辅导用书类,购买后到图书室管理员处盖印并记录入册。
2.保管员在验收合格后,要按照物资种类、数量、规格,当日填写入库单(复写件)并签字,一份报总务处负责人备案。所有入库物品,总务处保管人员必须建立完整的财产帐册。按物品的种类、数量、价格等分别记入固定资产帐、易耗用品帐等。
3.总务处保管人员要定期清点库存物资,要求每月对一次账,每季度末盘一次库,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确保学校财产去向清楚,领用、借用手续完备。
4.学校库房内的各类物资要分类存放,摆放合理。库房内一律不准存放私人物品。库房内应保持整洁,防止物资霉烂、变质、损坏,并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等工作。
5.财务人员应当加强新增国有资产的管理,在核销采购发票的同时,及时办理新增固定资产的登记手续。
五、物资领取
1.学校各部门所需物品和教职工所需的办公用品,一律由总务处保管员负责发放。
2.一般性、常规性、数量较少的物品,由申领人填报“物品领用单”,经总务处主任签名后,到学校保管人员处领取。申领时,一律签名登记,写明领取物品的种类、数量、时间、用途,必须归还的物品还需写明计划归还日期。
3.贵重物品、仪器、电器等设备的领用,必须由总务主任签字,报后勤校长批准,方可领取;数量大、价格昂贵的物资,必须由总务主任、后勤校长签字,报校长批准后,方可领取。物品领用人员要签名登记,并负全责保管。
4.总务处保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不徇私情,按程序、按标准发放物品,认真做好各类物品的入库、领用登记,所有“物品领用单”统一保存,以备查验。固定财产帐目必须永久保存,易耗物品每学期总清点一次,列帐备查。
5.凡领取必须归还的物品,至计划归还日期时(一般为一学期),应按时送还仓库,保管人员要严格检查是否有损坏、残缺情况,分情况上报总务处主任,再报后勤校长和校长处理。发现情况不报,或未按时收还,由保管人员负责。
6.如果遇到领取必须归还物品的人员离职调岗或离校,保管人员有权催促、或报请总务主任催促当事人到库房办理物品移交手续或归还手续,保管人员出具证明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如遗失、损坏则应查明原因,照章处理。如因保管人员渎职未予追还,则由保管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7.学校财产原则上不外借。如遇特殊情况,应由借用人(校外单位借用本校财产必须持有单位证明)填写借用单一式两份,经总务处主任、后勤校长、校长批准后,方能出借,并由借用人在借用单上签字。借用单一份交借用人,另一份作财产借用凭单。借用人对借入财产应负经济责任,如有损坏由借用人照价赔偿。所借财产用毕要及时归还。
六、核销手续
所有采购物品,都必须经过总务处财产保管人员清点、验收、入库、登记入册。然后由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在购物票据上签名,报后勤校长、校长签字同意后,才能进行财务报销手续。曲塘镇中心小学
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干部任用制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相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二、选拔任用范围
新选拔任用的学校中层干部。学校其他干部的选拔任用可参照。
三、选拔任用原则 1.党管干部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 3.依法办事原则
4.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在优秀教师中选拔原则 5.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6.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四、选拔任用条件
1.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理念。2.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理论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3.坚持和维护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4.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善于团结同志,顾全大局,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五、选拔任用资格
1.本校的中青年教师,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或相关经历。
2.具有在本校工作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大学专科以上学历。4.身体健康。
5特别优秀的教师因工作需要,可报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破格任用。
六、选拔任用办法 1.选拔任用学校中层干部,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拔工作要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学校党支部负责实施。
2.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3.考察干部职务拟任人选必须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党组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
4.实行任职之前公示制度,在校务会讨论决定后对拟任职的人员进行校内公示。公示期3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按照《干部选拨任用条例》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现职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
七、回避
1.学校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2.干部考察组成员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
八、免职
学校中层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1.达到任职年限上限的。
2.在考核、干部考察、民主测评中不合格率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或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合格的。
3.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责任的。
4.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的。
九、纪律和监督
1.选拔任用学校中层干部,必须严格执行本试行办法,并遵守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的各项纪律。
2.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以及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3.实行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由上级组织部门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4.实行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学校党政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对干部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群众有权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如情况属实,视后果轻重,追究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曲塘镇中心小学学校评优评先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职工评优评先工作,使学校教职工评优评先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而调动学校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范围 1.各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及其他各类先进个人的评比; 2.校级各类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比。
二、评选条件
1.凡具备以下条件的都可参加校级各类先进评选(上级部门各类先进的评优评选按上级规定的有关条件执行)。
(1)德: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团结**,教书育人,关心、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积极维护集体荣誉。
(2)勤:自觉遵守学校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有事请假;听从安排,服从学校分配,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3)能:胜任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工作效率高,效果好。
(4)绩: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及其它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2.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评(先进集体有一人具有下列情形不得参评):(1)违法乱纪,受到党政处分的;
(2)不服从工作安排或故意不完成工作任务的。(3)造谣生事,挑三攉四,影响学校团结的。(4)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5)因未尽职责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
(6)在期末等各类考试中有严重**行为的。
(7)一学期迟到、早退在5次以上,矿工在1天及以上,请假在15天以上的。
(8)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评选程序
1.学校公布评选项目、条件和名额。2.在规定时间内教职工以口头形式在办公室交流工作情况,进行材料展示。办公室民主推荐候选人。
3.教职工进行民主评议,并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测评。4.党支部、校行政综合各方意见后,确定人选,进行公示。5.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校内先进由校长办公室发文公布,上级各类先进填表上报;公示后如有异议,进行协商并再次进行民主测评。
6.上级评比的各类先进等上级批准发文后公布评比结果。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本规定解释权属于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曲塘镇中心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制度
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规范评审程序,严格评聘条件,进一步提高职称评聘工作质量,强化职称评聘为教育教学服务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功能。根据省、市、县职称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在镇教办的具体布署,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聘任原则
职称聘任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按照空余岗位申报的原则。严格按县局核定的空岗数内进行推荐申报。
2.注重能力与实绩的原则。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实绩考核,根据职称评审条件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进行推荐。凡我校教师评聘职称时,都需有在农村小学工作(支教)的经历。
3.坚持多元化评价的原则:加强对申报人员进行学生满意度、师德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继续组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综合考核。
4.坚持一票否决的原则:对违反师德规定,搞有偿家教,有伪造申报材料、谎报或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实行“一票否决”,并按规定处理。如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追究相关的责任人的责任。
二、聘任办法
对于已经取得相应的职称尚未聘任人员的聘任工作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学校在镇教办职称评聘领导组的指导下建立推荐小组,负责本校教师的初评、推荐和测评等工作。推荐小组由5-13人组成,成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中级及以上职称。
1.学生满意度测评
凡申报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均须接受学生满意度测评 2.师德综合考评
对申报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等第(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第),并在《师德情况综合考核表》上签署具体详实的意见。
3.群众测评
应按照推荐程序,根据申报者的公开述职和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成果展示等,组织全校教职工对申报者进行民意测评。群众测评结果应由各单位如实填入《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4.综合考核评价
职称工作推荐小组对照各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标准,结合对申报人员学生满意度测评、师德考核、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情况,对每一位申报者的政治表现与师德修养、知识水平与业务进修、教育教学工作、教研科研工作、组织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出综合评价意见,评价意见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5.材料评审中在对申报者的学历、资历等情况进行审核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业绩的要求,主要依据以下要素进行评审:
教育工作:主要依据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包括担任班主任或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历、实绩情况,所带班级、课外活动小组或本人获得的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情况等。
教学工作:主要依据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量情况;循环教学情况;任教毕业班情况;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实绩情况;开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及其获奖情况;优质课评比及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奖情况等。
教科研工作:主要依据教研科研、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情况等。以下情况均不作为评审材料:在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非法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复习资料、辅导材料、试题集等性质的出版物;市、县级教育学会的二级学会、非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学会组织的评奖论文。
培养青年教师: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成绩情况等。6.考核领导组将拟聘教师的综合考核等级排序并报镇教办进行聘任。曲塘镇中心小学
招生管理和学籍审核制度
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我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正常的学籍管理秩序,根据海安县教局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籍管理制度。
一、招生入学
1. 新生入学,按海安县教育局和曲塘镇人民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实行划片招生,外来务工子女和需跨施教区入学的学生,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可凭相关材料办理入学手续。
2.不得招收不足龄儿童入学。无故不按时入学的,由施教区内小学动员入学,必要时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强制其入学。学校必须无条件接收没有丧失学习能力的特殊儿童(视残、听残、智残)入学,并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档案,丧失或暂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学生,需提交市级以上医院(含市级)出具的病情证明,由学校备案,建议到特殊学校就读。
3.新生由县局统一编定学籍号,根据县局要求填报学籍资料。
二、转学 转学条件:①学生全家户籍迁移出本校施教区。②父母在转入地有房产,或租房居住。③父母双方工作地点转移至新户籍地,原地无监护条件。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得办理转学手续。
转学时须提交的材料:①监护人或学生书面申请。②公安部门签发的全家户籍迁移证明。流动人口需提交户口簿和流入地公安部门签发的暂住证。③父母的房产证,或规范的租房合同,合同中必须载明租用期(一年以上)、租金等事项。④由人事部门出具的父母调动工作证明,或父母在转入地的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明,或父母在转入地的正规用工合同,合同中必须载明用工期限(一年以上)、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并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见证。⑤加盖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公章的转学证明和学籍档案。
办理转学手续的程序:①监护人或学生向接收学校提交转学申请和必要证明材料。②接收学校审核,符合条件的填写《同意接收转学/借读证明》,报市局职能科室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接收。③原学校填写《转学证明》,报市局职能科室审批同意并签章后,监护人或学生携带《转学证明》、学籍卡到接收学校报到。④接收学校接收学生学籍,为市外学生新编学籍号,安排学生就读。
三、休学和复学
休学条件:学生因病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连续休息210个学时(7周)后,无法坚持正常学习,须长期休学者,由学生本人及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出具市级以上的医疗单位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经学校批准方可办理休学手续,学校须将学生休学手续报市局职能科室审批备案。学生休学期一般为一学年。休学期满后,休学生须向学校提出复学要求,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复学。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得办理休学手续。休学时须提交的材料:①监护人或学生书面申请。②市级以上医院出具的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或休息的证明。③医院的病历、药费、住院费发票及其他病情报告单。休学期限为一年,不得提前或推迟复学,也不得中途到其他学校上学。休学期满,学生或监护人持休学证明到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因伤病和本人不可抗拒的原因休学的,复学时可根据学生本人要求回原级就读,也可到下一级就读。
四、其他
1.根据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规定,为保证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不留级制度。
2.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子女在本校就读享受同等待遇,给予学籍注册登记,并可应对方要求向生源地发放义务教育入学告知书。学生要求回原籍就读的,我学校出具学籍证明,并报县局审核。
曲塘镇中心小学绩效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职工队伍建设,根据《海安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海安县曲塘镇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和曲塘镇教职工十届三次代表大会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优胜劣汰管理机制的形成,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体会到教育的内在幸福,确保办学特色的巩固,确保办学效益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客观、全面、公平、公开的原则; 2.坚持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三、考核范围:
全校在编在岗的教职工(教办工作人员、校长、常务副校长由教办考核,其余人员由校考核)
四、考核的组织及办法: 1.考核组织 考核领导组:
组长:束长青
副组长:卢青云
成员:周裕年、唐坚东、陈爱红、陈希旭、吉恰友、夏小进 考核工作组:
组长:束长青
副组长:卢青云 成员:曲塘镇中心小学校务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 2.考核办法
根据本方案,组织修订学年初各类人员考核细则,报曲塘镇教育系统绩效考核组备案后进行相应考核。
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情况在校内公示后报镇考核组,经县教育局、人事局审批后,由县财政局打卡发放,不予发放现金。
五、考核程序: 1.自评述职。被考核人年级组内述职,进行自评与组评。
2.师德测评。根据南通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由领导、同行、学生(家长)、社会代表对被考核人进行评价。
3.分项整合。考核工作组下设的各部门根据被考核人述职情况,提供的材料及各类评价结果向工作组提供各分项得分,例如:“工作过程”中的教育工作(校长室、大队部、总务处)与教学工作(教导处、教科室)得分、“工作实绩”中的工作数量(校长室、年级组)、工作效果(教导处)、业务研修(教科室)等项目得分;以及安全、值班、考勤等各项资料。同时展开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部门主任、分管校长等各类人员的考核工作。
4.汇总综合。考核工作组将结果汇总情况向考核领导组汇报,对被考核人作出综合评价,形成考核报告。
5.结果反馈。考核工作组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人。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在反馈之日3日内向考核领导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考核领导组复核后,在3日内作出复核意见。若不同意复核意见,可在三日内向镇教办考核组提出中议。
6.民主公示。将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在校公示栏内公示3天,然后正式上报镇考核组。
六、考核等次:
绩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相关要求按《海安县曲塘镇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执行。
七、结果运用:
教职工绩效考核结果是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并作为表彰奖励、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训进修等工作的重要参考。
1. 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
教职工绩效考核与事业单位的考核相结合。
①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可推荐作为嘉奖人选,连续三年优秀的可推荐作为记三等功人选。
②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的人员,予以提醒谈话,职称聘任延迟1年,若为学校管理人员则劝其辞职。
③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人员,予以诫勉谈话,职称聘任延迟3年,若为学校管理人员则劝其辞职或就地免职。次年考核仍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2.将考核结果作为发放绩效工资的依据:
①绩效考核综合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根据考核具体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②绩效考核综合结果为基本合格、不合格、不定等次(新教师见习期除外)、未参加考核的,分别停发3个月或6个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原则上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八、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一)总量核定
学校在镇绩效考核领导组、考核组确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结合绩效考核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二)项目标准 1.师德师风奖
师德高尚,同行、学生、家长、领导评价满意度高,发放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5%。
有下列情况者一票否决,全额扣发师德师风奖:(1)有偿家教被查实;(2)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3)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4)其他违规违纪言行。
2.履行职责奖
顾全大局,积极承办学校交办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发放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10%。
有下列情况者一票否决,酌情乃至全额扣发履行职责奖:(1)不认真履行职责;(2)履职态度差,出现责任性事故;(3)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出现安全事故;(4)其他渎职言行。
3.出勤奖
主要奖励遵章守纪、敬业爱生、爱校如家、按时出勤的本校教职工,发放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5%。
按月考勤,认真履行请假手续,缺勤(公假除外)2天不予累计,缺勤3—5天扣发一半,缺勤5天以上扣发本月全部出勤奖。(重症病人除外)
有下列情况者一票否决,酌情乃至全额扣发出勤奖:(1)不履行请假手续,有旷职行为;(2)经常迟到、早退,全学年累计20次以上;(3)病、事假超过规定天数;(4)其他在岗但不在心与不在状态言行。
4.工作量津贴
包括基础工作量津贴、超课时津贴、节假日值班津贴,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40%以上。
(1)基础工作量津贴。本校教职工工作量达标一率以学年初校务民主管理委员会讨论公布的个人工作量为核定标准(年龄满55周岁男教师、50周岁女教师基础工作量给予适当照顾)。圆满完成基础工作量的本校教职工,发放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40%。
有下列情况者酌情乃至全额扣发基础工作量津贴:(1)不顾全大局,不接受基础工作量;(2)不恪尽职守,未圆满完成基础工作量;(3)其他违纪言行。(2)超课时津贴。超课时津贴主要奖励超过学年初核定工作量的临时以及长期代课的超课时数,以每课时5元发放。
(3)节假日值班津贴。主要奖励节假日值班、突击性加班(如配合拆迁值班,以及为突击完成上级交办任务经校长室确认确需加班的),以每次15元发放。
5.班主任津贴
(1)班主任津贴每人每月200元,全年发放10个月。
(2)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享受班主任津贴,离开班主任岗位后不再享受。(3)班主任聘任竞争上岗,班主任工作优劣情况考核减发津贴部分在年终其他奖金中扣除,同时在《考评细则》的“工作过程”考核中体现。
6.工作质量奖
包括基础质量奖、综合质量奖、安全工作奖。(1)基础质量奖。
按学校分工要求,顾全大局、团结奉献、争先创优,工作任务完成合格者给予发放人均100元基础质量奖。
(2)综合质量奖。
综合考核质量奖分优、良、合格三个等级,等级根据《考评细则·常规工作》考评得分情况确定,分学科各以三分之一量设定,优秀奖400元,良好奖300元,合格奖200元。
重病患者、经有关部门批准流动考勤者、哺乳期休假者综合质量考评等级不突破良。招商引资、招商引劳、骨干班培训人员经相关部门确认,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者,外出支教人员经受援学校确认圆满完成支教工作任务者,综合考评等级不低于良;未完成任务者,考评等级不突破合格。
(3)安全工作奖。
包括学生课间与集散安全、日常教学安全、班级财务安全、与家长沟通安全、值日导护安全、个人身心安全等常规安全与午间值饭安全两大方面。
常规安全奖按月考核,以每月10元,全年100元设奖,奖励给本校教职工常规安全工作中承担安全管理职责且无安全责任事故者。如发生安全事故(含教学事故、查实的或上级交办的举报等违规言行),当月常规安全奖全部扣发。
午间值饭安全奖按实计算,每天每人次以7元计发。7.优秀团队奖。
包括优秀班集体、优秀教研组、优秀年级组、优秀课题组、优秀优质资源研发组以及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具体以镇单位评比奖励。
8.教育教学研究与优质资源研发奖。
包括基础研发奖、单项质量奖以及家长学校值班津贴等。
(1)基础研发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优质资源研发、学生习惯养成、家长学校建设,圆满完成任务,给予参与研发人员每人发放100元基础研发奖。
(2)单项质量奖。奖励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优质资源开发、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教职工,其中包括教师参加教学类竞赛个人获奖,辅导学生现场竞赛获奖、学生文章在正规报刊发表等。具体办法参照《考评细则·专项工作部分》。
(3)家长学校值班津贴。较高质量完成家长学校建设任务,积极认真做好家长学校值班任务者,以每次10元发放家长学校值班津贴。
9.管理人员津贴。
包括副校长、各部门正副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考核圆满完成相应职责任务者,按照规定标准发放相应津贴。副校长、各部门正副主任津贴原则上不低于班主任津贴,按考核,副校长2800元,正职主任2400元,副主任2200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10个月计发,年级组长每月100元,中心教研组长每月40元,备课组长每月30元。重复职务者津贴发放就高不就低,超工作量者在评先评优中给予适当倾斜。
10.其他津贴。
包括骨干教师津贴、评优嘉奖人员津贴以及其他项目津贴。(1)骨干教师津贴。
①标准:骨干教师津贴每月标准,县名校长150元,县优秀校长100元;市学科带头人150元,市骨干100元、县学科带头人100元、县骨干50元。
②考核:对本校中申请享受骨干教师津贴的骨干教师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发放骨干教师津贴。
(2)评优嘉奖人员津贴。
①标准:每月标准按县、镇文件标准执行。
②评比:A.按本方案中上述“考核程序”考核,在15%内按镇下达指标数确定优秀级人选推荐嘉奖;B.具备县镇评优人员基本条件;C.出勤率95%以上。
(3)其他项目津贴。根据实情设定其他项目津贴。
上述所有项目发放剩余部分以人均发放其他项目津贴。
九、本实施方案经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校务民主管理委员会和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后,报曲塘镇教育系统绩效考核领导级及相关部门审核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