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通讯稿(精选8篇)
1.学习的通讯稿 篇一
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12月8日——9日,这两天区教育局组织我们全区的全体教师在区会议中心,认真听取了来自北京平谷区德育教研室主任韩玲老师和来自山东省十佳创新班主任,全国创新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刘霄老师的讲课,虽然是周末,但是两天的课听完,我们黄沙湾中心校的老师是收获满满,感触良多,特别是两位老师在授课中举出的事例,确实是我们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我们教师的共鸣,让我们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方法,每一位老师都争取做一个易于快乐,乐于学习,长于思考,善于创新,勤于写作的老师。
通讯员:王晓娜
2.学习的通讯稿 篇二
以笔者所在的信传学院教育技术学研究生QQ群为例, 由于平时研究生学习地点比较分散, QQ群的建立是为了学习交流而设立。但是QQ群的利用却只停留在了提供通知之类的信息方面, 和学习专业知识有关的讨论很少, 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学习交流的作用, QQ群的利用率比较低。而且, 目前高校存在师生关系松散, 除了正常上课之外,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大部分都处于分离状态, 交流非常少,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对于网络课程学习成员的交流和互动更少之又少。因此, 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QQ群在群体学习中的应用潜力。
一、从传播学角度分析Q Q群在群体学习中的优势
1. QQ群的互动性强, 参与程度高, 具有广泛性、平等性、延时性等特点, 为群内成员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QQ群是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网络传播于一体的传播过程。在QQ群里, 每个群内成员都有发言的权利, 既可以在群内发布信息, 又可以与其他成员进行点对点的交互, 方便群内成员的私下交流。一个上网者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聊天, 互动性强。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交互对象, 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此外, QQ的信息能够保存, 具有延时性的特点, 当用户不在线时, 传播者可以留下信息, 到对方上QQ时就能接受到。这样更加方便了用户之间的交流, 有利于促进学习。
2. QQ群的传播具有群体传播的功能, 能够使群体成员从群体活动中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 产生群体归属感
归属感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 个体就会以群体为准则, 进行自己的活动, 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 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QQ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拥有共性的小群体, 每个群内的成员都如同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样互相沟通, 用户不再是一个人孤独的呆在QQ上, 可以和群内其他成员一起体验网络带来的精彩, 逐渐形成对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 QQ群是具有群体交流倾向的场所, 能够产生“意见领袖”, 成为QQ群中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根据国外传播学研究者的结论, 能成为“意见领袖”的人, 应该具有的素质有:许多追随者学习的榜样;见多识广、称职能干;在自己的圈子之外, 还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在QQ群中, “意见领袖”分为两种, 一种是群体中具备一定特权的成员, 比如群的创建者、管理员等。另一种没有特权, 但大部分成员认同其权威性。“意见领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能成为其他参与者的榜样, 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性质的QQ群中, 这些“意见领袖”往往会决定群内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可以帮助处理一些群体内的事务, 帮助维持群内秩序以及学习讨论的进行, 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与推动者。
二、Q Q群在群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1. 冗余信息多
许多QQ群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作用, 大量的冗余信息占据了主要内容, 即使是在班级群中, 在笔者所在信传学院研究生群和2005级研究生班级群中, 通过调查统计, 在所有的讨论话题中, 与学习有关的讨论在所有讨论中所占的比例都不到20%, 虽然一定量的无关学习的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气氛、缓解压力, 但是过多的闲杂信息却会扰乱群体内的正常讨论秩序, 对于群体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危害。
2. 群体压力大, 讨论气氛不浓
QQ班级群内成员对群体的认同度比较高, 大家都彼此认识, 不像其他兴趣群一样具备网络传播的匿名性, 在讨论时大家会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不像在其他陌生群中发言比较随意, 自由。当某个成员持有与群体意见相反的想法时, 会采取从众方式, 甚至沉默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所以, 造成了群体压力大, 讨论氛围不激烈。
3. 群体成员的积极性不高
当QQ群建立一段时间之后, 群内成员的讨论会渐渐的平息, 甚至没有人再发表意见, 造成QQ群内成员的不断退出或信息屏蔽。由于群内没有激励机制, 而且没有学习压力, 也没有讨论主题, 大家对于讨论渐渐失去兴趣。
三、Q Q群在群体学习中应用的途径和策略
QQ群在传播中的优势为我们实现群体学习提供了便利, 只要我们运用得当, 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功能, 就能够发挥出其在群体学习中的作用。
1. 优化学习环境, 营造一种学习气氛
在QQ群中的交流中, 因为一定量的冗余信息有利于缓解压力, 让枯燥的学习丰富起来, 也可以拓展讨论的学习主题, 所以要对冗余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 发挥其积极作用, 营造一种学习气氛。QQ群中可充分利用QQ群中的共享空间, 将与讨论主题有关的资料, 放到共享空间里供群内成员下载、浏览和使用。同时, 群内成员之间也可以相互提供学习的资源, 互相提供学习资料。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群内成员既可以在QQ群的BBS中发贴供大家讨论, 也可以在群内发布消息, 供大家即时讨论, 还可以一对一进行讨论。总之, 让群内的成员对群体产生认同感, 能够通过群体活动得到满足而对群体产生归属感。
2. 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真正发挥网上学习的作用
QQ群的建立为群体成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群内的管理员和核心参与者要充分发挥其“意见领袖”的作用, 引导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发挥其网络学习的引导者和推进者的作用。在QQ群内, 适时举办兴趣讨论专题, 调动大家讨论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群内成员参与主动性, 发动并鼓励大家讨论问题。当有人提出问题时, 要带动大家一起讨论, 帮助其解决问题, 即使问题得不到定论, 也可以通过类似于“头脑风暴”的过程, 从中得到一些片段的启发, 同时达到大家一起学习的目的。
3.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适时开展网上网下活动
当QQ群的交流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适时地组织各种规模的面对面活动。在现实中的交流可以成为大家继续学习的催化剂。在一些兴趣群中, 成员之间可以通过电话或见面等方式进行交流。特别是在班级群体学习中, 面对面交流是群内成员交流的升华, 面对面交流对班级学习的启动和衔接起重要的作用, 可以对前一段时间的讨论进行总结, 并使成员学习中的问题得到解决, 保证了学习的流畅性。将QQ群的交流与现实交流相结合, 更有利于增加群内成员之间的情感, 进一步增强对QQ群的归属感。
4. 实行管理员轮换制, 形成一定的群体规范
为了促进QQ群内成员的积极性, 在群体的学习中还是要采取一定的评价激励体制, 形成一定的群体规范。可以实行管理员轮换制, QQ群可以有多个管理员, 在日常群内管理中,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讨论, 可根据这一阶段群内成员参与讨论的次数、发言的质量、对群体的贡献大小, 将其任命为管理员。既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又能使成员产生责任感, 获得锻炼的机会。
四、结束语
通过对QQ群在群体学习中的应用分析, 利用QQ群可以有效实现群体学习, 而将QQ群用于远程教育的学习与管理,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也会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随着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不断升级和功能的不断完善, 即时通讯工具在群体学习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高永兵, 赵宇红, 靳荣.利用QQ群构建Internet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J].中国远程教育, 2006, 9
[3]张云川.即时通信的企业级应用研究[J].企业研究, 2005, 6
[4]张超飞.QQ群在远程网络教育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6
[5]蔡立媛, 周勤.网络QQ的传播模式探究[J].新闻界, 2005, 5
[6]高新峰.从学习社区到学习共同体:网络社区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6
3.学习的通讯稿 篇三
【关键词】基于网络通讯技术;开展城乡协作学习;构建城乡学习社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迈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借助网络通讯技术所具有的扁平化、跨时空的交流优势和特点以最经济的成本开展城乡学校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以此加强城乡学校校际合作交流,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提高城乡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远程协作学习,是指利用网络通讯技术支持远程学习者通过协作进行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共同学习任务与问题进行协作研究,以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远程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通讯技术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克服时空局限,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认知领域的高层次技能。
城乡学校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是指城乡学校师生结成的合作组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形成学习共同体,围绕双方感兴趣的同一个学习任务或问题进行校际协作探究、交流、讨论,以达到对该学习任务或问题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双方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专题网站、QQ、MSN、UC语音视频聊天室、博客、微博、Moodle(魔灯)、Wiki、视频会议系统、面对面等交流渠道进行的,这种协作学习的模式如图1所示:
该协作学习模式对于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作用。网络通讯技术在信息获取和认知支持等方面都很好地支持了基于任务或问题的协作学习。教育技术学界权威David Merrill在《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杂志中最新发表的一篇题为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的文章中,指出“最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基于任务或问题的”。
城乡学校如何应用网络通讯技术有效开展校际远程协作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南宁市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4年多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中得到一些启发。
“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08年—2010年),于2008年4月在重庆市启动。该项目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将东西部、城乡小学建立起手拉手合作关系并开展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实践活动,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以此加强城乡学校的对话与交流,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
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10年—2012年),于2010年3月在南宁市启动。该项目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开展基于项目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实践活动,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以此加强城乡学校的对话与交流,深化城乡学校的课程改革,提高城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城乡学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南宁市从2008年4月起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的研究,共选取南宁市53所城乡学校以手拉手结对方式,通过网络通讯技术结成学习共同体并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展基于项目(任务)或问题的区域校际远协作学习研究活动,经过4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南宁市由60所城乡学校结对形成的24个项目学习团队采用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模式,通过项目专题网、QQ、博客、微博、新浪UC语音视频聊天室、面对面等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和协作完成了84个项目课题的学习任务,整理编写出了这些项目课题的学习研究成果报告和作品。这些项目课题的学习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央电教馆和项目专家组肯定,获得了多项全国奖励。其中,2009年春季获得一等奖的VCT作品“鸡宝宝孵出来啦!”作为中国二个代表之一于2009年11月赴巴西参加2009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2010年春季获得一等奖的VCT作品“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探究”作为中国二个代表之一于2010年11月赴南非参加2010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
参加项目的农村教师在城市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2009年—2011年南宁市、广西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竞赛评比活动中,项目学校农村教师获奖人数与往年相比有很大幅度提高。在2009年—2011年度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大赛中,我市项目农村教师共有5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6人获得二等奖。西乡塘区坛洛镇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杜泽德在谈到参加项目的收获时说,参与项目实施给他提供了与国内专家教授请教交流,与城市优秀教师“同题异构,交流研讨”合作备课的机会,获益匪浅,表现在参加项目活动后转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教学及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城区奖励,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参加项目的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小组活动、校际小组交流、同伴互助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利用QQ、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远程协作探究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信息素养得以提升,其打字速度、写作水平、探究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创新意识、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北湖响丁当”学习团队队员、南宁市北湖路小学农婧雨同学说,通过参加“观察豆芽的生长”课题协作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发豆芽的一些基本知识,更感受到了与老师,同学们团结协作,热烈讨论,互相交流问题时那种气氛所带来的乐趣,我感觉棒极了!“锦石桐心”学习团队队员、隆安县那桐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农村孩子说,网络协作让我变得自信,使我由电脑生手变成电脑能手。
项目的实施成效证明了实施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城乡校际远程协作学习可以以最经济的成本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并在农村学校快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南宁市60所城乡学校以结对方式开展基于网络通讯技术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研究4年多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城乡学校应用网络通讯技术有效开展校际远程协作学习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远程协作学习管理,确保远程协作学习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要制订详细的远程协作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建立远程协作学习活动监督和激励机制,确保远程协作学习学习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精心组建城乡学校学习团队(学校、教师、学生结对),确保学习质量。
要认真遴选城乡结对学校,认真指导城乡结对学校精心挑选学生组建学习团队(一般每校10~15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远程协作学习活动的内容、流程、选题原则、实施方法、交流平台的使用、学习作品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开展远程协作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精心选择问题,确保学习效果。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远程协作学习的核心和重点。要按以下四个原则选择协作学习问题:(1)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双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2)问题必须从学习内容中提炼形成;(3)问题能够基于双方的本地资源共同解决,问题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而要小而专,这样,学习者才能胜任,才能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见实效;(4)所选择的问题必须是双方学习者共同感兴趣的。
四、制定周密的协作学习活动计划,计划书框架应有如下内容:
协作学习活动计划书
五、建立交流网络平台,确保协作学习交流、沟通渠道方便快捷。
为确保协作学习活动交流、沟通渠道方便快捷,各城乡结对学校要搭建专题学习网站,建立“学习共同体”QQ群、新浪UC语音视频聊天室、博客圈、微博圈、Moodle(魔灯)平台、Wiki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组等网络交流平台。
六、积极开展网下探究实践活动和网上协作交流活动。
各城乡结对学校学生学习团队应根据双方确定的协作学习探究问题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各自开展网下探究实践活动,定期将自己的学习探究成果上传到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共享和相互交流、评价,必要的时候双方还要进行面对面的观摩交流,因为当面交流沟通可以消除网络世界虚拟感,进一步加深结对学校师生之间的感情,为深入开展协助学习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各结对学校指导教师间的交流则采取“同题异构,网络研讨”合作备课的方式进行。
七、积极开展协作学习作品的协作创作与共享,作品框架应有如下内容:
协作学习活动标题:
八、认真做好协作学习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时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共享教育资源的最好载体,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随着校校通、班班通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陆续推进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日渐改善,城乡学校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全面结对合作学习,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通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推动网络通讯技术在远程协作学习中的应用,以最经济的成本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并实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和利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大伟,柯清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
作者简介:廖明江,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南宁市实施“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的项目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4.学习通讯稿2篇 篇四
会上,杨少琳书记首先发言,通过传达教师党员的会议内容及自身学习实际情况与感受对党员们进行启发教育。其发言内容涉及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及科学发展观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杨老师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这速度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生态过度破坏等,这也正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目的所在。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高等教育在高速发展了30年后,也存在很多问题,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矛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高校扩招带来的教学质量、就业问题等等。”
随后,李明蔚老师组织党员同学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重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王曼、李志健、郑月、李滢瀛、张磊、陈璞君等党员同学作为学生代表结合学习内容和自身体会进行发言。王曼和陈璞君均提出“作为当代大学生,学生的素质也需要统筹兼顾,不能只限于学习和书本,一定要注重全面发展。”王曼还深刻的叙述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观念的转变问题。作为上届学生会主席的李志健也进行了精彩的发言,他认为“发展的确是第一要务,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法发展寻求高层会话的公告已经展示了中国当今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并与老师相互交流观点,杨老师对其观念进一步补充,提出“健康、良性的发展”,并结合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的态度进一步分析。紧接着,张磊着重阐述了“以人为本”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明显的体现,郑月则结合三农问题从政治理念的层面阐述了“以人为本”。
最后,李老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应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员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并布置了课后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任务。
通讯员:陈璞君
学习通讯稿(2):
5.通讯稿 学习雷锋好榜样 篇五
2012年3月5日,全体学生,在学校的尽心组织下,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活动。
这次活动按照不同的年级,在学校或学校周围的地区有层次的进行。首先,一、二年级的同学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开展学雷锋活动,如了解雷锋生平事迹,找找自己身边的小雷锋等等。其次,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前往学校周边的社区——芳草园、碧树园、蓝天园三个社区以及秦淮河畔开展学雷锋服务活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另外,六年级学生在校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如观看相关的电影视频。
除了以上的活动,学校还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及集体晨会宣传雷锋精神,朗诵相关的散文,号召全体少先队员“知雷锋、爱雷锋、找雷锋、做雷锋”,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少先队还组织各中队利用好宣传阵地,以”学习雷锋好榜“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更具体的宣传雷锋的事迹及雷锋精神。
6.学习经验交流会通讯稿 篇六
为增进新老生之间的交流、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促进学风建设的展开,电气与电子工程分院09级5、6、7班于10月25日晚在综合楼302教室举行了以“赢在起跑线,学长伴我行”为主题的新生学习经验交流会。
会议开始时,辅导员XX通过自己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对09级新生提出了学习要求并给予了殷切期望,赢得了此次交流会的开头彩。接着,6位优秀的高年级学长在经过了近两周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后走上讲台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经验。其中,第一、二学年电气分院总成绩排名第一的XX学姐谈了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方法。辅导员助理刘建平学长强调了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必要性,强调了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大学期间的相互作用。张娟、康平平、刘哲、杨添凯等学长也依次就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做了精彩发言。接着,与会的09级新生就自己关心的学习、择业及未来发展等问题与学长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在经过了三个小时的谈话后,交流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7.学习的通讯稿 篇七
1 光纤通讯技术的优势分析
与其它通讯技术相比, 光纤通讯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通信容量大
与电缆和铜线这两种传输介质相比, 光纤在电力信息传输时的带宽最大, 它在通信容量方面是普通微波通信的十几倍。虽然电力系统中的信息传输量较大, 但是单独的信息量却比较小, 而且必须确保信息传输的准确率。借助光纤通讯技术能够将每一路独立的信号都通过特定的波长进行传输,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信息传输的准确性。
1.2 损耗率较低
现阶段, 在各种通信系统当中应用, 光纤的损耗相对较低, 通常低于0.20 d B/km, 如此之低的损耗是其它传输介质无法比拟的。为此, 由光纤构成的通讯系统在中继距离上也要比由其它介质构成的通讯系统长很多, 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光纤通讯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3 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光纤不但具备良好的绝缘效果和耐腐蚀性能, 而且还具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 光纤基本能够做到完全“免疫”。通常情况下, 在架设光纤时, 基本都是与高压电缆保持平行, 在这一前提下光纤可以与电力导体进行相互复合, 从而形成复合光缆。同时光纤还能够有效预防线路之间的干扰, 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信号的真实性。此外, 由于石英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这使得石英在光纤中的交变电磁波不会随意产生电压, 也不会形成与电力信息传输没有关联的信号。
1.4 安全性高
由于信息本身全部能够共享, 但是在共享的同时信息的安全也需要有所保障, 简单来讲, 就是要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在所有的通讯技术当中, 光纤通讯技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最高, 它可以确保每组信号都由专属的频率或是波段进行传输, 保密效果极佳。
2 电力系统中光纤通讯的具体应用及设备维护
2.1 光纤通讯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应用
现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推动了光纤技术的发展, 除了原本的普通光纤之外, 还研制出了在专业领域中应用的光纤, 电力特种光纤便是其中之一。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特种光纤主要有以下两种, 即ADSS和OPGW。下面对这两种光纤在电力通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
2.1.1 ADSS
ADSS是全介质自承光缆的英文缩写, 这种光缆在我国很多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中都有应用, 如220 k V、110 k V等等, 尤其是在一些已经建成的线路上应用更多, 它的应用为电力部门直接通过高压输电线塔建立通信网络提供了可能。ADSS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能够适用于特殊拉力环境以及跨越河流、山谷和雷电密集区的架空敷设, 同时其还具备优良的光纤传输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环境性能, 能够与高压电力线同杆架设, 并且传输信号不会受到强电场环境的任何干扰, 也不会使通信量受到影响, 这一特点是电力通讯系统最为需要的, 故此, ADSS成为电力通信最有效的传输方式之一。
2.1.2 O P G W
OPGW是光纤复合地线的英文简写形式, 其也被称之为光纤架空地线, 简单来讲就是在架空地线当中含有光纤。OPGW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可靠性较高、且不需要进行维护, 唯一的缺点是造价过高, 既适用于新线路建设, 也可应用于旧线路改造。O P G W一方面可以作为输电线路的防雷线, 可对输电导线起到屏蔽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复合在地线中的光纤进行传输通信, 这两方面的功能使其被广泛应用与电力通讯系统当中。
2.2 光纤通讯设备的维护
2.2.1 设备的维护要求
在电力系统中, 对光纤通讯设备的具体维护要求如下:其一, 应确保设备的工作条件良好。简单来讲就是应当保证光纤通讯设备始终处在正常的工作环境当中, 如传输设备工作电压应当保持在48 V±20%, 允许电压范围则应控制在38.4~-57.6 V之间。同时SDH网管监控系统以及本地维护终端使用的计算机均应当为专属设备, 严禁随意挪用, 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病毒侵入;其二, 故障排除。应当按照故障现象以及告警提示信息查明当前的故障原因, 并及时进行排除,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故障问题, 保证通讯设备稳定、可靠运行;其三, 集中维护。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光纤通讯设备一般采用的都是集中维护方式, 为此, 可以设置维护中心, 并将维护人员以及所需的仪器仪表全都集中在一个主站之内, 而对于设备较少的站则可以不设日常维护人员, 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维护工作效率, 而且还能节约人员。
2.2.2 对维护人员的要求
电力系统中的光纤通讯设备维护是一项比较缜密的工作, 这对维护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首先, 维护人员应当做好安全和清洁工作。在处理光接口信号时, 严禁将发送器的尾纤端面正对双眼, 并且还应做好尾纤端面以及连接器的清洁工作;其次, 应做好防静电工作。在进行机盘操作时, 必须佩戴专用的防静电手腕, 同时要确保接地良好。当需要更换机盘时, 也应当佩戴防静电手腕, 并将更换下来的机盘妥善放置到防静电的塑料袋当中, 然后将之置于防静电的环境;再次, 应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一方面要熟练掌握维护设备的基本操作, 并了解组网拓扑、业务分配以及时隙配置等情况;另一方面要做好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 最大限度地确保通讯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3 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光纤通讯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未来一段时期, 应当加大对光纤通讯技术各方面的研究力度, 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充分发挥出光纤通讯技术的优势, 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这对于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8.中国通讯行业的“裂变” 篇八
从拼抢地盘到倾心服务
“独家垄断”的日子里,谁拥有“地盘”,谁拥有客户网络,谁就是“大爷”,谁就有说话的权利,竞争对手忍辱负重,通讯客户忍气吞声。而随着竞争新格局的形成,中国电信老大的霸主地位日益受到威胁。如今,电信有了同一“级别”的对手——网通和铁通,固话这块“唐僧肉”正被三家固话营运商分而食之。随着中国网通广东省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2日挂牌成立,固定电话南北之战拉开帷幕。消费者在安装固定电话时,可以做到货比三家。而早在2001年9月8日,广东铁通就在广州正式放号,各项资费均比中国电信便宜10%—20%。
与此同时,移动之于联通的优势正在逐步缩小,让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今年3月28日,“一切即将改变”响亮的口号飘荡在联通CDMSA1X开通的发布会现场,中国联通酝酿已久的利器终于出鞘。据联通的一位老总声称“联通CDMA1X网络的目标就是移动的GPRS网络”,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升级,移动通讯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升级转为面对面、全方位的交锋。
在如此剧烈竞争的情势下,各大电信运营商变得更关注自身的服务竞争力:于是营业大厅的柜台降低了,大厅里安放了坐椅,营业员露出了垄断时期千金难买的“一笑”,客户开始享受到“上帝”的待遇;客户服务中心的接通率提高了,客户尖刻的问话也能得到比较耐心的答复;帐单的开帐日放在了每月的第一天,与国际接轨了,用户再也不用为那拐弯抹角的话费伤脑筋、费口舌,联通的话费通知单还给客户们带来丝丝欣慰;移动网络的盲点减少了,移动电话真正做到随心移动。
电信业主管部门也频频出招,促进营运商们搞好服务,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辽宁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省内电信、联通、移动、吉通、网通、铁通公司联合在《辽宁日报》进行服务质量通报,由于内容和指标相同具有可比性,用户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公司的服务质量,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选择电信公司、电信业务的参考。此举对于运营商各方来说,是残酷无情而又公平、公正的鞭策。
从追求表面繁荣到关注效益
目前,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跨越式发展。但是按照一般规律,目前我国的电信发展水平,应该在人均GDP在1500美元的水平,而我国实际人均GDP还在800~900美元左右,说明老百姓的收入还不高,电信消费明显超前。尽管电信业的用户数在近几年几乎以翻番的速度增长,但经济效益却在下滑,是一种表面繁荣。用户数量大幅增长,带来大量低端用户涌入,而低端用户对通讯网络的贡献度相对较低,降低了整个通讯网络的运营效益。长期以来,“放号多少万”一直是各运营商逐级考核的主要指标,如今ARPU值(每号线之经济效益)却经常挂在老总们的嘴边。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已开始逐渐从追求所谓的用户高增长指标,靠“价格战”来吸引大量的低端用户的恶性竞争中清醒过来,开始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
提高APRU值,关键在于创新业务,于是各大营运商使出浑身解数,在“引诱”客户增加消费上下功夫、想点子,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几项电信新业务问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家家e”(固定电话、短信息)让消费者轻松享受娱乐、商务、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实现一机多用;“小灵通”(固定式移动电话)发起一场固话保卫战,让没有手机的城里人也能享受移动通话的便捷;“新视通”(ISDN可视电话)让客户在通话时跟对方“面对面”,好比是促膝谈心;“天翼通”(无线宽带)使电脑自由移动,抛开网线,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上网畅游;多媒体公用电话只需拥有一张IC电话卡,即可通过多媒体公用电话机上网,查询信息、收发邮件,移动、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相继推出“交话费送手机”。
所有这些大胆创新的举措,刺激了电信市场的消费,也为电信营运商们赢得了商机和效益,电信市场不再浮躁。
從各霸一方到相互渗透
在电信企业“垄断”、“独大”的时候,市场环境是相对封闭的,随着多元竞争格局的形成,开放经营、谋求双赢已经别无选择。电信业的七大营运商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竞争处于胶着状态。
竞争赢得市场、显示力量。无论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吉通的南北分拆重组,还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短信的互联互通,对于形成公平有效竞争、加快通信事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给各方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改革使中国电信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合理的竞争机制促使一个开放的竞争的电信市场逐步形成。在这一形势下,“互联”成为企业有效竞争的前提,“互通”成为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双赢”成了中国通信运营企业角逐世界电信市场的共识。但是,中国移动通信各大营运商在度过一段互联互通的“蜜月”后,却开始发生争斗,电信企业之间砍断电缆、人为造成通信中断的恶性事件在媒体频频曝光;先是四川遂宁电信的“砍电缆事件”,接着是河北唐山铁通的电缆遭剪,其后是山东聊城移动、联通和铁通与网通的管道之争,更有甚者,宁夏灵武市电信、铁通公司职工还为光缆施工发生纠纷……这些事件所透露出的都是电信互联互通中的尴尬处境。但是,像以上直接去砍对方的电缆,或者以布放电缆大打出手的极端事件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使用计谋,拖延时间、人为设置技术障碍等隐蔽手段,让竞争对手联不上、通不好,破坏对方的市场信誉。
然而,“联则双赢,堵则两败”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家逐步认识到“1+1>2”算术题的意义和价值。于是摩擦归摩擦,尽管暗地里使绊子,但大家毕竟从相互渗透中得到了实际好处。
2003年6月13日,中国电信集团与中国网通集团联合召开了互联互通及业务开放电视电话会,对于尚未完成互联互通及网间业务开放的省份,要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协商,力争在2003年6月20日前、确保在6月之前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双方网间的互联互能及业务开放;对于已完成互联互通工作的省份,双方要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固定电话市场上,公平竞争,共同维护好双方网间的通信质量,在业务发展中坚决不打价格战,争取以竞合取得双赢。
相比而言,移动通信短信服务的互联互通比较令人满意。谈判长一年多,经国家信息产业部领导出面干预,移动与联通之间的“短信通道”在2002年5月1日终于浮出水面,“拇指经济”立马红火起来,也撬起了一场时尚革命,在一年内带来成百亿元的产业效益,光是今年春节黄金周短短7天,中国移动就发送手机短信70亿条,好大的一个市场空间,并且还有继续扩张和壮大的态势,联通也大受其益。
就在上海联通连呼“雪中送炭”的同时,坐拥近500万客户、年短信业务量高达10亿条的上海移动也声称这是一种双赢行为。据上海联通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联通手机用户数为100多万,互联之前平均每月短信业务量为3000万条,实现与移动的短信互联互通后,联通的短信业务量出现了三四倍的增长。原先对互联互通似乎有些“感冒”的上海移动,这回却乐观地认为,短信互联互通,对移动和联通来说是双赢,两家的短信业务量都已相应增长。
【学习的通讯稿】推荐阅读:
学习通讯稿范文09-20
学习培训通讯稿09-22
参观学习通讯稿10-08
关于军训的通讯稿07-02
关于跳远的通讯稿11-10
运动会的通讯稿07-22
技能比赛获奖的通讯稿08-04
开展就业工作的通讯稿08-27
寝室通讯稿07-03
烟草通讯稿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