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2024-08-07

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共11篇)(共11篇)

1.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一

自我认同感心理案例分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00年的第一天,邮轮弗吉尼亚号上,工人丹尼在头等处的钢琴旁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丹尼不顾他人的嘲笑,独自抚养该婴儿,并取名为“1900”,随着弗吉尼亚号往返靠泊于各个码头而逐渐长大。然而不久,丹尼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丧生。奇迹出现了,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海上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演奏。从此,1900开始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至的旅客。期间,1900邂逅了麦克斯和一名清秀动人的女孩,他们的出现,使得1900的内心开始波动,他燃起了欲踏足陆地的冲动。然而1900顾虑于自己在陆地上没有出生证明,没有生日,没有身份,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出生过一样,所以最众他没有离开船。他生于船,长于传,死于船。

请用埃里克森的理论解释1900终身未踏足陆地的原因。

答: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最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何方,在社会中处于的稳固和连贯的知觉。而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我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大千世界中我属于什么位置等等。埃里克森用认同危机来描述这些青春期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该)做怎样的自我”时会体验到的那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如果青少年能顺利渡过这次危机,那么他们将走向成熟的人生道路。而片中的1900似乎一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却又一生没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自己能够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是何位置,所以,他只能留在船上,不断重复颠簸的旅程。

2.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二

一、消费社会与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一词最早是心理学家研究的范畴, 由弗洛伊德提出。夏光教授认为:“它基本的含义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简言之自我认同所要回答的是‘自我是什么’的问题, 或者进一步说是个人要回答自己作为一个什么人的问题。”①这实则是哲学需要回答的问题, 但面对消费社会所有的个体都需要给出回答, 这已跳出哲学的范畴, 成为社会的问题。

自我的形成是社会映射的结果, 各个社会阶段个体对自我的构建是不同的。阎云翔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写到个体从国家、家族中脱嵌出来形成自我。而后进入“新的社会性”中。但由于中西背景的差异, 嫁接的个体化过程, 摧毁了旧的传统认同, 新的制度并没有建立, 个体的自我认同缺乏“再嵌入”的机制, 亟需解答“我是谁”的问题, 而消费社会的降临为惊慌失措的个体带来了福音。

“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②消费从“有闲阶级”的地位体现到成为个体自我构建身份的标志。经济社会学家王宁认为:消费社会的到来在社会学的层面上提供了构建认同的“原材料”;③是个体自我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在“丰裕的消费社会”下, 个体选择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的认同所决定的。认同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故此消费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个体认同的特点。其一, 消费不再是“匮乏的生产社会”中富有阶层的生活方式, 而是“丰盛的消费社会”普通个体选择的行为。消费成为个体日常生活的状态;成为一个常人的世界。其二, 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全球性质的。从西方出现消费社会开始就带有席卷全球的趋势, 它达到的程度也是任何现代性的产物所不具有的。一切附属品 (品味、时尚、知识、价值观等) 被消费重新建构着个体。个体的自我认同在重新构建中危机四伏。

二、消费社会中自我认同的危机

自我认同虽是社会过程的产物, 但它的危机远不止来自社会这么简单。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决定了认同来源的多重性, 消费社会的冲击使严峻的形势愈加难平。首先:个体的认同由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部分组成。个体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必须归属到某一社会群体之中,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社会认同是个人认同的先决条件, 个体经过社会化形成了对自己是某一群体的认识, 当个体把集体意识内化为个人意识并产生社会行为时社会认同就与个体共生。“自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明晰, 意识到自己与其他成员的差别, 开始构建自我认同, 即对自我的定位, 对“我”是谁的回答。自我认同的产生并不表示社会认同的消失。个体需要社会承认自我, 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 所以自我认同不会偏离社会认同的框架。

社会的复杂性, 要求人具有多种角色。个体认同的多重性与社会性赋予人的多种角色契合。其次:人的身体就是认同的来源。“身体成为现代性反思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身体的实际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 身体与自我认同有着特殊的关联, 在高度现代化性的后传统的环境中, 身体直接参与到建构自我的选择之中。”④人的生物性别、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阶级地位、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道德修养都是认同的重要依据。

最后消费社会带来的冲击对当代个体的自我认同产生的影响。在消费社会的特征下个体不仅是重塑自我, 同时也是认同危机的根源。这种危机不是来自消费自身, 而是消费社会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第一:个体在利益方面与社会的矛盾凸显。利益关系着个体和社会的存在, 它自产生就是人类不可跨越的话题。消费社会让个体成为主体, 彰显个性, 脱离集体的束缚, 以实现自我为目标。个体获得满足成为实现自我的标准, 实现自我认同就是拥有与别人不同的“利益”。消费社会这个大商品让个体的自我体现直接化, 很少需要社会这个中介连接。个体对社会的依附性减弱, 对社会认同不再感兴趣。失去社会认同这个来源塑造的个体认同必然是分崩离析的。第二:消费社会是全球化的结果, 它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去个体的视野:种类繁多的产品、自我快乐的价值。这些使个体原本的自我认同体系削弱, 自我生存的深度消失, 迷失在表面的满足和享受之中而陷入“我是谁”的困境。在表面与真实的双重认同中自我认同出现了危机。

三、消费社会下自我认同的脆弱性

消费社会对自我认同产生危机仅仅是一个事情的一方面, 它对自我认同的不彻底性, 即脆弱性是我们谈论消费社会下自我认同构建的另一个方面。这种脆弱性表现如下:

消费社会盛行带来的消费文化膨胀。“它是满足人的诸多欲望的最直接方式, 是集体主义文化衰退后个人主义勃发的‘唯物’表达形式。”⑤个体实现了“平等”的乌托邦——可以购买自己所需的一切物品。个体在消费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任何个体都可以借助商品的符号体现身份, 达到自我满足和表现不同的欲望。但自我认同的含义不是欲望的满足至少这不是自我认同的全部内容。

社会是舒茨、伯格眼中通过语言、知识、角色、制度等合力构建的社会;是客观与主观共同构建的常人社会。“生活世界对我而言是既存的……是有意义的世界。”⑥这个“有意义”是绵延不绝的、不断沉淀的过程。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是深刻的, 消费社会对于我国个体并不是熟悉的常人世界, 它是外来的、强加的, 由于发展需要而不可避免进入个体的世界。它的历史性也十分模糊, 它所带来的短暂的异质性并不能担负起重塑个体认同的功能。消费社会是“通过各种物品, 每个个体和每个群体都在寻找着他或者她自己在一种秩序中的位置”。⑦这种物品消失后将会寻找新的可替代物或者新出现的认同的符号。消费社会下个体的认同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建构。

脱离常人世界的个体认同失去了根基“缺乏归属感的自我认同是不完整、不深刻的”⑧。消费社会下的自我认同的逻辑是被商品附加的, 是被符号表征的, 它实则并不具有稳定性和连贯性。个体并不是生活在消费之中而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的领域”。⑨个体在追求时尚中获得的自我也是碎片的和断裂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可以摆脱家庭、社会地位等来重新构建自我认同, 但其构建的自我认同还具有“内在”的表面性。这种自我的认识是个体自己想象的结果并不是真实的社会存在。

四、个体自我认同的新认识

消费社会带给个体的除了是丰富物质世界和变化多样的精神世界外, 更应该是一个使个体认识到自我价值、充分展示自我的世界。在消费社会中形成的自我认同没有为后者世界的实现提供足够的条件, 个体在消费社会中没有找到稳定的自我认同反而处于认同的危机中。如何摆脱自我认同的脆弱性、构建自我认同的出路等这不是本文谈论的重点, 而且要实现这一个体认识层面的转变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实现的。本文只是在它实现的出路上提供一种可能。

自我认同的出路就在消费社会对个体塑造的脆弱性上, 正是因为它的脆弱性, 让个体的自我认同稳定的构建有了可能。常人世界是自我认同构建的基础。“进取是取你之未所有, 保守是保你之所已有。进取尚在空虚渺茫中, 保守则是具体的真实。”⑩这保守的就是个体日常生活的世界, 在稳定的、连贯的社会结构中才能形成稳定的自我。

注释

1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鲍德里亚.刘成富, 全志钢, 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8;40.

3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 2005:11.

4吉登斯.赵旭东, 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 1998:115.

5黄剑.消费社会背景下的身体与自我认同[J].南昌大学学报, 2012:5, 21.

6豪格.高明华, 译.社会认同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01.

7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

3.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5-0012-04

一、由调查引发的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武义县,随着成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渐渐扩大,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关爱,行为偏差增多,违法犯罪逐年增加。资料显示,在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留守家庭。近期在广州大学召开的“全国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学术研讨会上,有人发布了一项调查数据,农民工罪犯中九成以上在26岁以下,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八成在幼年时期系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自我认同”心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课题组在武义县王宅中心小学采用问卷与个别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全校352名留守儿童自我认同心理需求进行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在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家庭归属感都偏低,各占41%和57%。用家庭自我认同理论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无论是在隔代抚育家庭,还是在寄养家庭,都有可能存在自己只是这个家庭中的“陌生人”的感受。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被“遗弃”“寄居”的感受应引起父母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培养策略

留守儿童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产物,如果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其实是“问题”与“机遇”并存。所谓的“问题”,相关的研究已很多,概而言之,是指由于亲情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上滑坡、道德上沦丧甚至是心理上的异变。作为学校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所谓的“机遇”是指,如果从一个人一生成长的过程来看,那么“留守”这一特殊的人生经历恰恰为这一群体提供了一个逆境教育的时机。如果引导正确,能够让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留守”,这一段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得的财富——尤其是在当今儿童普遍缺失挫折教育的大背景下,让他们有机会直面一次人生的历炼。因此,我们从已有的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只关注到“留守”不利的一面,转向用肯定的视角看待“留守”独特价值的一面,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自我认同”视角的留守儿童新策略研究,即用正面激励的理念及举措,唤醒他们的自信与自强,促使留守儿童在逆境中获得健康、阳光地成长。具体思路如下:

按照自我认同形成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的路径,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创设多种活动平台,促进留守儿童的自我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增强自我调控,对自己的外表、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和认同;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成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规划自己的生活理想;学会自我调节,促进自我发展,使之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做一个勤于思考、富于理智、善于开拓、人格高尚的人。

(一)结成“阳光伙伴”——在同伴交往中“认识自我”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或多或少感到孤独。调查显示,学校大部分留守儿童平时喜欢一个人玩耍,在班里总显得不那么合群。为此,根据现实情况,我们有针对性地选出一批“阳光伙伴”,并让他们“悄然”地走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去,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报名推荐,考核确定

作为留守儿童的“阳光伙伴”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性格开朗、有责任心,能够给留守儿童帮助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平时在学校乐于助人,性格开朗,成绩优秀,有足够的精力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阳光伙伴”的产生的一般采用自己报名、班主任推荐、学校考核的流程。

2.组织培训,指导方法

确定“阳光伙伴”后,学校德育处对其进行培训,教会他们一些沟通方法,掌握一些交往的窍门。同时,关注细节,做到隐蔽,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不以救世主的姿态去帮助人。根据年级、班级、住校与走读等方面的考虑,一一结对。如果所结对的留守儿童各方面都有进步,“阳光伙伴”将得到奖励。

3.付诸实施,验证效果

通过选拔产生的 “阳光伙伴”,就像一个个小助手,迅速聚合在留守儿童身边,走读的一起放学回家,住校的一起在学校生活,座位移到了一起,中午结伴就餐。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留守儿童又重展笑颜。

例如,三年级学生柯云(化名)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爷爷奶奶又非常溺爱这唯一的孙子,导致必要的约束缺失。渐渐地,他开始上学迟到,为了小事和别人打架,作业经常不完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落后于别人。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后,在他身边“安插”了多个“阳光伙伴”,小柯对此却并不知情。他只是忽然发现,班上不少品学兼优的同学经常主动找他玩,和他谈心,有的还主动帮他辅导功课,同桌也变成了自己平时很佩服、很喜欢的李铁飞。这让他感觉一下子掉进了“幸福缸子”里。回到家里,隔壁班上的葛佩琳经常跑过来和自己一起做作业,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小柯说,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好伙伴,真开心,在家做完作业,还有人陪自己玩游戏和聊天,一点都不寂寞了。就这样,一学期下来,小柯活泼开朗了许多,成绩也逐渐好转,在校的表现明显进步。

(二)营造“温情家庭”——在亲子沟通中“悦纳自我”

我们了解到,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为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和物质保障。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关注和考虑较少,往往停留在学习有没有进步、考试是否考95分以上等问题上,没有全方位地、深层次地思考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品行发展问题。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照样能挣钱,大学生照样打工,孩子读书好坏无所谓。他们给予孩子的往往都是物质的东西,缺少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关怀,没有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用心教育孩子。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子女的情感饥渴,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恐惧和焦虑是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是情绪调节不良的表现。为此,学校通过集体倡议书、个别交流等方式,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克服焦虑心理,树立自信,找回亲情感以及形成正确的家庭归属感。

1.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许。特别是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更应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心,而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因而,我们倡导家长,无论身在何处打工,平时都需要通过书信、电话或网络的方式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一是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满足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二是家长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期望;三是知道孩子有进步后,哪怕是细微的,家长都应及时表扬。

2.教会家长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学校建议在外打工的家长可有意识、有目的地委托孩子承担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事先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并了解他心中的忧虑。对于新事物,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对他表示关怀并陪伴他寻找方法接受考验。家长应发掘孩子的独特天赋,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之自豪。如果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会增强,进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自立的态度。

3.建立学习、生活月报制度

班主任以短信的形式向留守学生家长汇报近一个月来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表扬其优点,提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同时,将留守学生家长发回的短信反馈给留守学生,以体现父母的牵挂与关爱。学校还定期开展“留守儿童亲子网上见面”活动,采用网上QQ视频通话方式,无论家长身在何处,让家长与孩子“见其人,闻其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4.创设家庭温情假日

有些父母在节假日也很少回家与孩子相聚,这部分留守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为此,学校建议家长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要抽出时间与孩子团聚,学校提供便利,同意家长晚上接孩子回去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三)构筑“阳光平台”——在校园活动中“规划自我”

基于留守儿童的自卑情结、孤独心理,学校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阳光行动”,旨在通过学校的努力,唤醒留守儿童的自信与自尊。

1.开展“十佳好少年”和“单项进步奖”评比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留出一定的名额对留守儿童开展先进事迹评比活动并进行表彰,奖项分为“十佳好少年”和“单项进步奖”。整个评比按照“学生自我推荐——班级推荐——学校表彰”的流程完成。每次评选出“十佳好少年”后,都对他们的事迹通过展板进行大力宣传。“单项进步奖”是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守纪、文明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奖励。

2.开展“阳光寝室文化”评比活动

寝室生活,是留守儿童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培养他们生活自信、自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重视学生寝室的规范化建设,对生活用具的摆放、清洁卫生、室内美化、就寝纪律等提出规范要求。同时,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住校生活,让留守儿童在住校生活中能够有所乐、有所得。

上述这些评比过程,我们坚持“保密性”原则,即什么样的评比都不会冠以“留守儿童”的名称,只是在具体的评比中,学校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实施政策倾斜。

3.每周开展一次“心理逆境教育”

学校成立“阳光心理委员会”,委员会的主任由大队部总辅导员担任,领导成员由学校大队部、教导处、教科室三个中层机构的负责人组成,组员由学校优秀班主任组成。“阳光心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扰,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开设有关挫折心理的主题讲座,设立“知心话信箱”,开展形式多样的挫折磨练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4.开设“亲情专题课”

针对留守儿童,学校专门开设了“写信课”。由老师指导,鼓励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既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又能增进留守儿童和家长的沟通,让孩子们找回丢失的“亲情感”,从而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同时,精心挑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小学生的好文章,组织、指导留守孩子阅读。

(四)建构“协调机制”——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我”

为了进一步强化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课题组在实践中建立了多元化的社会协调机制。

1.构建“四级联动”关爱网

积极探索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网络体系,努力探索并形成“县——乡镇——村——组”和“县——乡镇——校——班”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网络体系,为农村留守学生营造关爱的社会氛围。

2.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

把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关爱保护板块结合为一体,实行组合教育。学校与社区共同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助一”或“多助一”帮扶,通过定期家访,定期与监护人联系,定期组织家长集中交流等形式,落实帮扶责任制。积极联系妇联、团委、关工委,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学区范围内,一些村利用老年协会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村里的图书室向留守儿童开放,暑假里专门请人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学校还专门派优秀指导老师,对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些事项进行指导与建议。

3.构建“两大阵地”服务网

(1)活动阵地。发动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开展好书好刊捐赠活动;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亲子书信交流、做环保小卫士、服务敬老院、寒暑假探亲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依托团县委、青少年宫,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有意义的夏令营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互动的亲情、友情、爱心中健康成长。

(2)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县内报刊、广播、电视的优势,利用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等载体,精心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宣传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促进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们通过实践研究,提升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形成了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正面激励、点面结合、多管齐下、培养自我”的原则和策略在教育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武义县王宅中心小学

武义县教育局教研室浙江金华 321200 )

4.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四

调查目标:

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他们的背后包含着许多广为人知的社会问题,其中,跟随其来到城市的子女们的社会认同感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认同感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中他们的身心感受及身心发展。

调查时间:2010年8月5日—8月20日

调查对象:农民工子女社会认同感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互联网、问卷调查

调查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农民工家中及周边部分学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并呈现着增长的趋势,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充足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层次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导致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供应紧张,各项社会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同时,随着农民工进城的还有他们的子女,很多农民工来到城市,都是拖儿带女,举家搬迁过来的。此次,就暑假部分农民工子女返乡这一情况,在我身边的数十名返乡农民工

子女中做了此次关于其在城市中的社会认同感的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50名农民工子女中,其中有45%是小学生,50%中学生,另外5%是大学生。根据调查表得出,在占入城子女总数近半的小学生中,有20%的人都有过三次以上的转学经历,在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在城市中并没有固定的居所,不得不跟随父母不断辗转于各个不同的工作地点且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不得不离开或暂时离开他们目前就读的学校。对于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思考判断的能力,大多认为自己可以离开父母,当然当谈及转学经历时,很多人也表示,经常的转学然他们不能很好的融入班级生活,给他们的学习及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目前父母工作地对于他们的影响则非常小。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子女中有70%的人表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城市孩子接触的并不多而且对于城市孩子,他们或许出于自卑,内向等原因并不打算也并不愿意与城市小孩交往,也认为城市孩子并不喜欢他们。在城市的生活中,他们总会感觉到孤独,没有朋友。因此,相较于老家,他们则更喜欢老家的生活。

此外,根据我们的调查不难发现,由于社会发展等方面原因,在子女的受教育方面人们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为了让孩子接收到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有出息,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然而,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及经济发展现状而言,由于地域等原因还是有许多的各方面的问题存在,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较弱,地方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而言。

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中,大多是因为家庭生活相对困难,没有良好的生活保障,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双双离乡务工,随其进城的子女在学习的同时也得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一定量的家务,也不能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时间和条件去参加各样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培训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还在都来自农村,大都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成长教育,学习生活方式与城市孩子有所区别,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有些农民工子女还不会说普通话,进入城市后存在言语沟通问题,学习生活不能够正常进行,有些出现逆反、厌学等不良现象。

现在国家和政府已经在不断地提倡“关爱农民工子女”也在在实际的操作中提出和改良很多的政策来保护那些孩子,但就现在的现状而言,让农民工子女拥有和城市子女同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仍是一个艰辛而慢长的过程。目前,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学校校舍大多借用城乡结合部的民房、工棚、废臵厂房,基本上校舍拥挤,条件简陋,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也没有必要的消防安全演习;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大多随父母居住在施工现场、工地、简易房,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不知道防溺水、防触电、交通安全等必需的自护安全知识。据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因溺水、交通事故死亡的未成年人中7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此在农民工子女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在加强物质改进的同时,我认为政府也需要注重其他们的心理成长及心理健康。对于农民工子女,对于城市生活都有可能存在着相当

程度的陌生感。在自己的出身方面相较于生活较好的城市孩子而言更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加之没有得到周围孩子的友好对待很有可能造成他们心理上的变化,导致内向,孤僻,自卑等,严重的可能促使他们叛逆甚至走向歧途。假使能对他们尽享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教育及指导,多多关爱他们,让周围同学能和他们平等相对,这样才能帮助这些孩子们快速的融入集体生活,适应城市生活,爱上城市,才能个好〃更有心情去学习和生活。

5.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五

按照自我认同形成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和线路, 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创设多种活动平台, 促进留守儿童对自己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 增强调控自我, 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成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 规划自己的生活理想;学会自我调节, 促进自我发展, 最终促进留守儿童坚实情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使之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做一个勤于思考、富于理智、善于开拓、人格高尚的人。

一、结成“阳光伙伴”———在同伴交往中“认识自我”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外, 或多或少感到孤独。大部分留守儿童平时喜欢一个人玩耍, 在班里总显得不那么融合。我们针对性地选出一批品学兼优、性格开朗、有责任心的学生成为“留守学生”的“阳光伙伴”, 并让他们“悄然”地走进“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留守儿童的“阳光伙伴”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性格开朗、有责任心, 能够给留守儿童帮助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平时在学校乐于助人, 阳光开朗, 成绩优秀, 有足够的精力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

确定“阳光伙伴”后, 学校德育处对这群孩子进行培训, 教会一些结对方法, 掌握一些窍门。同时, 注重一些细节, 不以救世主的姿态去帮助人。根据年级、班级、住校与通校等方面的考虑, 一一结对, 同时如果所结对的留守儿童各方面有进步的话, 将得到奖励。

通过选拔产生的“阳光伙伴”, 就像一个个小助手, 迅速结合在留守儿童周围, 通校的一起放学回家, 住校的一起在学校生活, 班中座位移到了一起, 中午就餐成了邻居。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 许多留守儿童又找回了当初的笑容。

例如, 三年级学生柯云飞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了生计,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 爷爷奶奶也非常溺爱唯一的孙子, 事实上柯云飞成了一个没有实际监管的孩子。渐渐地, 他开始上学迟到, 为了小事和别人打架, 作业经常没有完成, 成绩始终落后于别人。班主任了解他的情况后, 在他身边“安插”了多个“阳光伙伴”, 小柯对此却并不知情。他只是忽然发现, 班上不少品学兼优的同学经常主动找他玩, 和他谈心, 有的还主动帮他辅导功课, 同桌也变成了自己平时很佩服很喜欢的李铁飞。这让他感觉一下子就像掉进了“幸福缸子”里。回到家里, 隔壁班上葛佩琳经常跑过来和自己一起做作业, 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小柯说,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好伙伴, 真开心, 在家做完作业, 还有人陪自己玩游戏和聊天, 一点都不寂寞了。就这样, 一学期下来, 小柯活泼开朗了许多, 成绩也逐渐好转, 在校的表现明显进步了。

二、营造“温情家庭”———在亲子沟通中“悦纳自我”

恐惧和焦虑是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普遍具有的体验, 是情绪调节不良的表现。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部分考虑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关注和考虑较少, 没有全方位地、深层次地思考家庭教育和品行发展问题。他们给予孩子的往往是物质的东西, 缺少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关怀, 没有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教育孩子。这种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子女情感的饥饿, 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校通过集体倡议书、个别交流等方式, 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克服焦虑心理, 建立自信, 找回亲情感以及形成正确的家庭归属感。

1. 引导家长学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们倡导家长, 无论身在哪里打工, 也不论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探望孩子, 平时都要通过书信、电话或网络的方式多与自己的孩子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一是随时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 满足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二是提出正确的期望。家长的正确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 家长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 提出适当的期望。三是及时表扬。知道孩子有进步后, 哪怕是细微的, 家长在外都应及时表扬, 使孩子有信心挑战困难。往往远在他乡的父母一点点的表扬能让孩子乐上好一阵子。

2. 教会家长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学校建议在外打工的家长有意识、有目的地委托孩子承担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事先将可能发生的事告诉孩子, 并了解他心中的忧虑。对于新事物, 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 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对他表示关怀并陪伴他寻找方法接受考验。如果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自信心就会增强很多, 家长应去发掘孩子的独特天赋, 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并为之自豪, 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 不足之处只要加以训练, 就可以克服, 以此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培养其自立的态度。

三、开辟“阳光平台”———在校园活动中“规划自我”

学校以及校园生活始终应该是最具有培育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的主场所。我们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阳光行动”, 旨在通过学校的努力, 唤醒留守儿童的自信与自尊。

1. 开展“十佳好少年”和“单项进步奖”评比

学校每学期都拿出一定的名额对留守儿童开展先进事迹评比并进行表彰, 奖项分为“十佳好少年”和“单项进步奖”。整个评比由“学生自我推荐———班级推荐———学校表彰”的流程完成。每次评选出“十佳好少年”, 对他们的事迹通过展板进行大力宣传。“单项进步奖”是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守纪、文明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留守儿童进行评比宣传。

2. 开展“阳光寝室文化”的评比

寝室生活, 是留守儿童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培养他们独立自理能力、生活自信的一个关键环节。重视留守儿童的寝室文化建设无疑是必要的。我们的操作是, 一是重视学生寝室的规范化建设, 比如生活用具的摆放、清洁卫生、室内美化、就寝纪律等。二是加强文化建设, 即通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来激活、丰富留守儿童的住校生活。如开放体育场所, 让他们能够在饭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又如经常开展一些寝室之间的娱乐活动像讲故事、文艺联欢等活动, 让留守儿童在住校生活中能够有所乐, 有所得。

上述这些评比过程, 我们坚持“隐藏性”原则, 即什么样的评比都不会冠以“留守儿童”的名称, 理由是, 在学生的眼里, 校方并没有把留守儿童当做是一个特殊的照顾群体。只是在具体的评比中, 学校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进行倾斜而已。

3. 开展心理逆境教育

学校成立“阳光心理委员会”, 委员会的主任由大队部总辅导员担任, 领导成员由大队部、教导处、教科室三个学校中层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组员由学校优秀班主任组成。主要任务是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扰, 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

(1) 开设有关挫折心理的主题讲座。诸如挫折认知、挫折防御、挫折疏导等, 提高抗挫折能力, 学校多次邀请心理专家开设专题讲座。

(2) 设立“知心话信箱”。由少先队负责, 在学校设立“知心话信箱”, 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需要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老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挫折磨炼活动, 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我校近几年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挫折磨炼活动。比如, 远足拉练、野外生活等。

四、建构“协调机制”———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我”

为了进一步强化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 学校在实践中建立了多元化的社会协调机制。

1. 构建“四级联动”关爱网

积极探索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网络体系, 努力探索并形成“县———乡镇———村———组”和“县———乡镇———校———班”的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网络体系, 为农村留守学生形成关爱的社会氛围。

2.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

把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关爱保护板块结合为一体, 实行组合教育。学校与社区共同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助一”或“多助一”帮扶, 通过定期家访, 定期与监管人联系, 定期组织家长集中交流等形式, 落实帮扶责任制。积极联系妇联、团委、关工委, 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学区范围内, 一些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村里的图书室向留守儿童开放, 暑假里甚至专门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学校专门派优秀指导老师, 对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些事项进行指导与建议。

6.女性“他者”的自我认同 篇六

关键词:女性解放;走出家庭;人文传统;他者

伍尔夫在其意识流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谈到,女性写作的两个条件:“每年500英镑”和“一间独立的房间”。我们也可以说,女性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和精神世界的独立。然而,尽管当代社会已经初步实现了男女平等,大部分妇女走出了家庭和社会,在精神层面上,步入社会的妇女在回归家庭时,仍然扮演着服侍男性的侍者形象。

一、物化的“他者”形象

“罗马人认为人有别于动物就是由于说话的能力——而且还指能够抓住和提出论点或者批驳论点的思维能力。”[1]帕斯卡尔也曾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然而,男权制社会将女性贬低到了“物”的性质,女性失去了独立意识,成为男性眼中的“他者”。女性的物化是人性的弱化,平等地对待女性才是人性的社会。

(一)“第二性”与存在主义

关于存在主义,萨特提出了三种形式: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为他的存在,其中,“为他的存在”是最适于女性主义分析的范畴。萨特认为,男性通过压迫女性来建构自我。在同男性相处时,女性忘了自己是自由的主体,不是被决定的物,女性的肉体与精神脱离使身体成为物化的对象,成为男人眼中与动植物处于同等地位而丧失了自己作为人的“自为”的存在。波伏娃在借鉴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者”和“第二性”的概念,她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二)中国古代女性的物化

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已经被工具化,成为传宗接代的生育机器。女神世界给予生命的神圣形象消失,“母以子为贵”,生女孩的妇女会被歧视、冷落。此外,为保证血统的纯洁,女性必须忠贞,她们被严格地限制在家庭中,而男性为传宗接代可以三妻四妾。另一方面,女性也被玩物化,女性对男性来说,是具有观赏性与性快感的玩物,男性从服装、外貌等表层来评价女性,而很少在乎她们的思想。

二、主动与被动——中西方女权奋斗史

(一)西方女权运动史

西方女权运动有着三百年的历史,它的兴起是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根源,它是政治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在上层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带领下,逐步团结中产阶级、无产阶级以及黑人妇女的运动。在18世纪末的法国,妇女解放借助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权利;在美国,妇女积极参与废奴运动来求得男性的尊重。1848年首届女权大会在美国田纳西州塞尼卡·福尔斯召开,提出了男女在工作、财产、受教育等方面的平等要求,这场运动被看成是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个高潮。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高涨,相继出现《第二性》等女权主义理论,广大女性也将黑人女性团结起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女权主义运动,在社会与政治等权利诉求上取得了成功,这被看成是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个高潮。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与女权运动相辅相成,它们互相推进了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进程。

(二)中国女权运动的空白与断裂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借着民主与科学之风,曾形成一阵关注妇女问题的讨论,这也是妇女解放的高涨时期。出现大量反封建的妇女团体和妇女刊物。在文学上,出现了一系列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例如冰心的《南归》,丁玲的《母亲》,凌淑华的《杨妈》。鲁迅的《伤逝》更成为思考女性出路的经典作品。到1928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地、真实地表现了女性的爱情与欲望。

然而,无论是1950年实施的《婚姻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一夫一妻制,还是1955年响彻大江南北的“妇女能顶半边天”,都是直接从政治制度上对妇女的被动解放,妇女的现实遮蔽了妇女解放的种种困惑。“‘通过政治和革命在立法形式上超前实现(李小江语)的妇女解放在铲除男权残余方面的不彻底性,至少在观念意识深层女人依然是作为男人的工具而受到尊敬或鄙视、宠爱或厌弃。”[2]到新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政策的开放,国内翻译、吸收了大量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女性作家在作品中以先锋的姿态反对父权制,但未能形成强大的女权主义运动。直到今天,社会上仍然萦绕着“多妻制”的幽灵。

(三)小结

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这两方面在中国始终处于缺失状态,一方面,中国只是“解放”运动,还未能达到西方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阶段,而这种女性解放也从属于救国的民族大业,另一方面,即使在80年代后期,大量女权主义理论翻译造成了一股浩大声势,许多女性作家仍不愿被称为女权主义者。这使得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处于尴尬和进退两难的地位。究其原因,中国女性在解放的问题上始终是被动的承受者,西方女性靠“争取”得来的,中国女性靠的则是政治的“施舍”,女性始终处于被催熟的状态。

三、女性的出路

(一)精神觉醒与经济独立

西方女权运动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然而她们的觉醒历史,还要追溯到有着几百年历史的人文主义传统。人文主义发扬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古代经典的复活和再生,古希腊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的假设,即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力量十分强大,源于它对“人的尊严”的坚持。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相比,我国的妇女解放似乎还未站稳脚跟,就已经匆匆消逝,因此培养女性的独立意识,为两性的和平相处打下思想基础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在争取妇女权利,也在维护“人的尊严”。

实现女性的经济独立是使女性走出家庭的另一重要因素,它与女性思想独立同等重要。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女性走出家庭打开了方便之门,它动摇了传统的夫权根基,使妇女有可能站在社会的角度上重新认识自己。如果女性在经济上依附男性,便意味着服从男性,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成为任男性摆布的对象,因此,女性要努力走向社会,寻求经济独立。

(二)两性的共同努力

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最顽固的阻力还是来自家庭,两性的平等与和谐对妇女解放至关重要。从历史上看,我们曾有过和谐的“伙伴关系”社会,在现代社会,也有大批富有责任感的男性哲学家、作家支持妇女解放运动,他们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呼吁男女平等。在西方有卢梭、马克思等参与了男女平等的讨论,在中国,康梁发起了“不裹足会”、胡适写了《女子问题》、《易卜生主义》等关注妇女问题的文章。因此,两性的共同合作有助男女平等。

(三)制度的保障

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保障有利于促进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社会上的歧视制度和文化规约,使得妇女有许多无法涉足的领域,往往让许多女性望而却步,如科学方面;也应使那些纯妇女的职业,逐步对男性开放,如教师和护士职业,社会应该对女性更加宽容,相信女性的潜力和创造力,创造男性女性在事业上的平衡。

四、结论

走出家庭的束缚,还需要妇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争取经济独立两方面做出努力,女权主义运动或女权主义文论也并不旨在推翻男权统治,取代男权主义,我们要达到的是超越性别的“伙伴关系”。“终有一天,在人类共同事务面前,站出来说话的不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一个共同的名字:人。”

参考文献:

[1][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5.

[2]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213.

7.教育工作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认同 篇七

关键词 教育工作;学生;自我认同

有时我们会认为这是学生问题。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当我们把一个消极懒散有着很多缺点的学生安排进一个优秀上进的班里后,他在很大程度上会变得更积极起来,很多方面会进步;相反,当我们把一个上进的优秀学生安排进一个被我们不停指责批评的班里,他也会相对的消极散漫很多。再看一个现象:当我们关注某个学生,不断予以鼓励与表扬时,他会越来越乐于表现自己,越来越上进,成绩也越来越好;当我们不停的批评某个学生时,我们会发现他的问题越来越多,似乎都教育不过来。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这些现象的原因:当我们长期的去关注和表扬一个班或一个个人的时候,被表扬的集体里的各成员或被表扬的个体会在他的内心里生出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会产生一种价值认同。这种心理也必然会促使他更努力,去维护这种优越感,从而表现得更积极上进;而当我们长期批评一个班或一个个人的时候,被批评的集体里的各成员或被批评的个体会渐渐的陷入一种自卑,久而久之在内心生出自我诋毁自我放弃的想法。内心的茫然与自卑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懒散无动力,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学生心理,注重呵护学生的自我认同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个我们所谓的“问题班级”或“问题学生”时,如何在教育中把握好这一点更是关键。否则不但我们不能对其进行教化,甚至会将他们的问题进一步激化。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我个人认为,至少应该注意下面四点:

第一,不要随意对一个班集体表示失望。我们有些老师喜欢对所教班级发表牢骚意见,不管与同事聊天还是在面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往往都不经意的说这个班怎么怎么不行,毫不掩饰的表现着自己的不喜欢甚至不屑。不能否认,这些班里的确总会有一些让人头痛的学生,班风学风也肯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老师若经常性的这样去批评和牢骚不断,则不但那些问题学生 悔改,那些原本还想上进的学生怕也要受不小伤害。最终甚至导致所有学生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形成不断恶性循环的后果。

第二,尽量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不要在全班发牢骚。哪个学生犯了错,我们便找哪个学生进行教育,不要一打一大片,因一个人的问题要求全班承担苛责与批评。我们中有些老师也有这样的不好习惯,看到班上谁犯错了,在课堂上就对着全班人大声责骂,而且往往矛头所指还不是那个犯错的学生,而是全班学生。很多学生不得不无辜挨骂。

第三,尽量不要对班级与班级之间做故意的贬低比较。班与班之间有比较有竞争原是好事。但如果我们的比较变成了故意贬损,则不好了。有些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耻辱感,逼其上进,喜欢采用这样的比较方式,以为学生可以“知耻而后勇”,但不知偶尔的这样刺激一下无妨,若时间久了,则不但“知耻也不勇”甚至“破罐子破摔”了。

第四,向学生表达期望,并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传递乐观充满希望的信息。当学生在某件事上有进步时,要给他们鼓励,给予表扬。我带的班原来学生英语成绩差,几乎年级倒数第一,但英语老师并不因此对他们表示失望,相反却一再强调自己喜欢他们,说他们有着一些什么样的优点。学生也逐渐喜欢上她,在半学期后,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在所有平行班中进入了前列。这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

8.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认同危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村官项目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决策, 被视作“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之举”。选拔大学生到村和社区工作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具有重要意义[1]。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 这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可靠接班人的战略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强基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工程和青年学生实现人生抱负的希望工程。然而, 由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诸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较为普遍地存在认同危机。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他们无奈地自我定位为“新知青”、“临时工”和“潜在失业群”, 甚至在一些地区因为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加入“讨薪族”行列。自我认知的迷茫, 直接导致大学生村官的“稳得住”、“留得住”与“推得出”, 对其自我认同感的调研具有现实意义。

1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调研结果及现状分析

研究人员以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为切入点, 在江苏省连云港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以“连云港市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抽样调查了当地三县三区200名大学生村官。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为2∶3, 硕本学历比例为1∶9, 文理专业比例为7∶3, 户籍城乡比例为7∶3;一半以上不在自己家乡任职, 工作年限一般都在2年或者3年。调查指标主要涉及工作环境及薪金待遇满意度认同、自我才干和作用发挥满意度认同、大学生村官成长路径认同等方面。在此基础上, 较为深入地剖析了导致大学生村官身份认同危机的影响因素。

1.1从选择原因看, 应届毕业生选择之初便缺乏认同感

是什么原因促使应届毕业生走上村官这个工作岗位?经调查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缓解就业压力, 鉴于政策的优惠, 希望先就业再说;二是走进农村、了解国情、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三是作为考研、考公“潜伏者”, 希望以此为跳板, 享有更多政策优势考上公务员或研究生;四是对农村比较有感情, 难以割舍乡村情怀, 希望参与新农村建设;五是紧跟“村官热”潮流, 未进行理性、深入思考。在调查的人群中,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5%、30%、20%、10%和5%。由此可见, 大学生选择村官大多数是基于社会就业现状及各方压力的无奈之举, 往往出于各类应聘、招考四处碰壁后退而求其次, 带有“曲线就业”的意味, 更很少将之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人生价值实现的一部分, 选择之初便缺乏足够的自我认同。

1.2 从工作现状看,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和被认同感较低

从工作现状看,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较低, 主要体现为定位不准、思想不牢、能力不够、适应不快、指导不周[2]。调查发现, 约有70%的大学生村官从事综合类事务, 岗位选择缺乏弹性, 专业知识匹配度很低。工作地点方面, 约40%被长期借调到其他部门, 余下的60%中有超过八成被经常借调, 近六成每周在原单位工作3~4 d。频繁的辅助性工作让其在工作岗位上难以有所适从, 难以找到自身的职业锚。在工作支持度和村民欢迎度方面, 约有4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当地村干部和村民态度反映平淡, 约有50%的大学生村官反映自己在任职期间所提建议被采纳的不多, 20%的大学生村官未提出过建议。群众优势难以确立并且缺乏制度保障动摇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前途的迷茫也让他们被动地加入“功利型大学生村官” (如考公、考研“潜伏者”) 的队伍中。在评价制约自身才能发挥的首要因素时, 约有40%的大学生归结为自身定位模糊, 30%认为缺少其他村官的支持, 30%认为源于自身的才能与农村基础建设不足、相关法律不完善等。个别访谈中也发现, 工作1年以内的大学生村官生活条件不服、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以处理、缺乏被认同感等现象更为普遍。原因除了长期积累的较复杂的农村人际关系及环环相扣的琐碎工作导致大学生村官很难立即被农村社会接纳外, 也与大学生村官自身局限性 (如经历单纯、经验缺乏、准备不足等) 相关。

1.3 从个人期望上看, 服务期满“出口不畅”加深认同危机

针对目前自我认同感不高的现状,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村官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个人发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能否“稳得住”、“留得住”、“推得出”的重要性。而当下可供大学生村官选择的留村任职工作、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继续学习深造等“五条出路”不畅则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留任方面, 工作流动性和较低的薪资待遇制约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期服务热情, 难以变更的“编外”性质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村官长期工作热情;考公方面, 定向招考的录用率太低, 公开招考 (与应届毕业生相比) 加分优势与失去的理论知识优势基本对抵;创业方面, 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 面临较为严重的资金瓶颈和较大的风险;择业方面, 2~3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在更为重视相关业务工作经验的用人单位面前略显“尴尬”;深造方面, 面临与考公类似的理论基础知识丧失的优势。甚至近半数的大学生村官在选聘后便隐性流失, 在家坐吃“空饷”或兼职其他工作。面对有关数据统计的八成大学生村官出路难的现状, 一些激进的学者甚至消极地将大学生村官计划比喻为“烂尾楼”,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注和关心。

2 促进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较低是社会、制度、环境、个人多方共同影响的结果。较之现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调查、分析, 从主客观两方面找出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1 主观方面

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端正态度、转变观念, 树立锻炼自我的服务意识, 克服“跳板”、“镀金”式的投机心理, 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同群众打成一片, 用工作培养感情, 用感情支持工作;一方面应将了解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村农业与个人能力锻炼和职业规划相结合, 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主动地投身新农村建设, 投身农村干部工作岗位, 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热爱基层、扎根基层, 增长见识、增长才干, 促进农村发展, 让农民受益, 让青春无悔”[3]的殷切期望。

2.2 客观方面

政府、高校、信贷机构、农村社区、舆论媒介多方联动, 共同构建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帮扶、监控体系。

2.2.1 对于政府而言, 明确出发点是关键, 严把招录关是重点

无论是提高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增强他们工作信心、促进其个人长远发展, 还是促进整个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更为合理和完善, 政府的政策保障是关键。必须明确村官项目的出发点, 从服务“三农”出发设计选聘标准和程序, 谨防重“聘”不重“用”, 甚至将其作为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绩工程的不当做法。面对日趋增加的报考比例, 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分类、分岗招录, 招录后进行针对性培训, 从入口解决当前大学生村官中较为普遍的专业不对口、能力难发挥、情感动机不纯、职业适应“水土不服”等问题。同时规范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 减少“打杂工”、“隐性流失”等现象, 保证大学生村官“真正深入到农村, 真正工作在农村, 真正发展在农村”, 培养符合“三农”需要的“参谋型”、“科技型”、“三同型”、“实干型”后备村干部。

2.2.2 制度层面, 以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为出发点进行激励、考核

实现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 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 必须先让其“有用武之地”并且愿意“尽其能”。从现状看, 原有政策基本可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生理、安全等方面需求, 激励的重点应该放在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上, 即通过提高激励因素而非保健因素的做法, 重点从三方面着手对工作表现、考核评价较高的村官通过待遇提升、发放奖金、精神奖励等形式提高自我认同感:一是, 根据工作实效拉大实干型与投机型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差距, 避免采取盲目普涨导致大学生演变为变相的合同制基层公务员的现象, 从而端正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动机;二是, 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实时监控、规范程序, 避免人为因素主导滋生腐败;三是, 尝试建立原有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的“导师”制度, 并将实施效果作为老村官续任、提拔的重要依据。

2.2.3 校村对接, 发挥高校在村官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升整个大学生村官项目的实效应首先发挥高校的作用, 把好培养关。解决大学生村官水土不服、经验欠缺等问题可以尝试建立高校大学生农村挂职锻炼基地、大学生服务三农接力工程、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实习基地等形式, 实现高校、农村的产学研联动, 以假期实践、实习等形式实现校村对接, 将科技兴农与大学生村官培养孵化相结合 (可由政府主导, 对于参与相关锻炼的大学生颁发相关证书或证明,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面试环节作为加分条件) 。同时, 提供大学生村官返校交流平台, 多渠道传递正能量。发挥弹药库功能, 为大学生村官返校“充电”、解决实际困难、进行技术支持等提供便利。有条件的高校, 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培养等形式创新村官培养模式。

2.2.4 多方联动, 保障工作成效显著的村官“优进优出”

一方面, 政府与新闻媒介联动, 政府牵头, 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公正、公开、公平地挖掘和评选大学生村官优秀单位及个人, 对于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官进行提薪续聘和事业编制及公务员“保送”、“选调”, 减少“干得好不如考得好”、实干不如投机的情况;一方面, 政府、高校、基层乡村联动, 在大学生村官深造方面开辟优秀村官优先录取的绿色通道;一方面, 政府、基层乡村与银行等信贷机构联动, 由基层乡村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为定点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另一方面, 政府、基层乡村、社会各用人单位联动, 建立大学生村官再就业保障机制, 推行特岗特招、对口单招等形式, 由基层乡村提供工作期鉴定和推荐信, 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村官双向选择。

3 结语

当下, 随着大学生村官队伍规模稳步扩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政策体系日趋完善、锻炼成长效果明显、职业路径逐渐清晰, 需要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狠抓落实, 把握工作定位, 优化整体结构, 保持适度规模, 完善政策措施, 从严教育管理”[4]的精神指引下, 多维保障、多方联动, 增强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 促进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岩.当前大学生村官选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 2014 (6) :66-68.

[2]范金凤, 韩伟.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湖北省洪湖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32-136.

[3]马丽莹.全国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复信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N].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4-02-19 (01) .

9.新闻传播对社会认同感的建构研究 篇九

关键词:新闻传播,社会认同感,建构,研究

一、前言

新闻传播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在散播信息的环节中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同,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新闻传播而言,社会认同感的构建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梦构建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认同感构建状况而言,实现高效的新闻传播还任重道远,需要在构建社会认同感的同时牢牢把握社会发展的节奏,紧跟时代步伐。

二、新闻传播与社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

促进新闻传播环节中社会认同感的建构,首先需要认清社会认同感与新闻传播的本质与内在关系。在社会建构的大体系下,新闻传播和社会认同感都属于其组成中的核心内容,新闻传播的存在能够为社会认同感提供发生的物质载体与外在的感应,是社会认同感建构的前提。而社会认同感的产生实际上是对新闻信息内容、新闻价值、社会功效的一种判断。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下,其建构促进新闻传播,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建构社会认同感具备较高的价值。[1]

三、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会认同感建构的障碍

(一)新闻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得受众产生消极情绪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大事件、小轰动事件,有些新闻媒体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先声夺人,获取更大的利益,在新闻传播环节中,不惜制造虚假信息,以提升新闻点击率。这些为了追求新闻点击率的新闻多以骇人听闻的词汇、舆论倾向去诱导受众。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中难以有效地构建出社会认同感,久而久之,社会受众就会对新闻媒体、新闻传播内容等产生怀疑、抵触以及消极情绪。从受众方面来讲,这是阻碍我国新闻传播建构社会认同感的重要问题。[2]

(二)新闻传播社会认同感建构脱离社会群众

社会认同感的建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就是受众心理诉求和新闻信息的真实可信度。从新闻的可信度方面来说,很多媒体为了夺人眼球,不惜牺牲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去捏造虚假信息,这给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从受众心理诉求方面分析,新闻传播难以吸引受众,并且难以激发受众的认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受众难以在传播环节中发现与自身的相似处。换言之,社会新闻传播环节中,与社会受众生活、工作与学习相互脱离,难以吸收受众参与到新闻传播与互动环节中。在这样的恶性循环模式下,新闻传播环节所能够接收到的新闻反馈将会逐渐减少,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因而,新闻传播难以建构起社会认同感。

四、促进新闻传播中建构社会认同感的对策

(一)基于受众心理诉求的新闻传播

在新闻传播环节中建构社会认同感,首先,在新闻传播环节中需要理清社会受众的基本诉求,受众要想在新闻传播中获取的信息,新闻传播能够为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的帮助。在搜集新闻信息的环节中,需要想他人所想,深入民心,力求在新闻传播中激发受众获取信息的最大热情。其次,信息搜集。很多媒体的新闻传播脱离实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不能深入受众内部,对受众心理了解得比较少。应加大新闻媒体的信息反馈调查,借助互联网、高校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平台为受众提供信息反馈端口,使媒体去真实地了解受众所想,正确对待媒体评价。最后,新闻媒体应当在实际的新闻传播中寻求民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一是需要受众对新闻信息感兴趣,二是需要提升新闻信息的内涵,在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去建构其社会认同感。[3]

(二)新闻传播以民族大义为核心,促进社会建设

社会认同感的建构,需要在拥有广大受众的支持下,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为核心。在网络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影响社会受众的价值观。新时期,在促进新闻传播建构社会认同感的同时,需要以民族大义为核心,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将国家发展的前景展示给受众,激发受众的爱国情感。例如,在国庆阅兵时,电视新闻传播通过慷慨激昂的解说、生动的画面为国民展示了当下强大的国家面貌。这样的新闻传播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视觉上都会给人以莫大的刺激,在短时间内激发人们的社会认同感。从狭义角度分析,积极、正面的新闻传播在促进社会认同感形成的基础上,也发挥出了实事新闻的正能量。[4]

(三)新闻传播采访的及时性

新闻传播中,新闻采访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方向。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时效性与社会性意义。例如,里约奥运期间,中国女排夺冠的消息振奋人心。在全民关注奥运会的盛况中,我们从运动员赛场上的表现了解到了其背后训练的坚持。新闻采访在传达奥运精神的基础上,提升了新闻的社会认同感。

五、结语

新闻传播能够为社会认同感提供发生的物质载体与外在的感应,是社会认同感建构的前提。本文对新闻传播中建构社会认同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新闻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受众产生消极情绪、新闻传播社会认同感建构脱离社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受众心理诉求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以民族大义为核心,促进社会建设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操慧.论新闻传播对社会认同感的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26-130.

[2]黄伟.新闻传播与社会认同感的搭建途径[J].新闻前哨,2012(04):87-88.

[3]刘凤友.伦敦奥运报道与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建构[D].沈阳体育学院,2013:156-230.

10.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十

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是指教师在一定社会环境及其生存状态下,对教师职业、工作环境和自身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它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自我建构的过程。一个教师只有认同了自己的身份,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及人生理想。

我国大部分小学在乡村。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是乡村教师中最基本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质量。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政策举措,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与其他乡村教师一样地位待遇明显得到提高,乡村小学数学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无疑强化了社会对乡村小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然而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状况如何?本文通过深入浙江省部分乡村小学數学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与资料检索,对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因素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影响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的因素

1.高等院校非全科培养的影响

高等院校非全科培养模式影响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

调查显示,教师在高等院校学习时往往分专业,并确定专业学习方向。侧重小学数学教育方向毕业的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方向毕业的教师,其他方向(如: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均存在着对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障碍。因为这些教师在小学数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满足现实教学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多数乡村小学有包班教学现象。包班教学是指同一个教师任教同一个班的数学、语文等主要课程。调查显示49.5%的乡村小学采用包班教学,其中28.6%的乡村小学第一学段(1-3年级)都采用包班教学。其次是由于学校教学的需求,非小学数学教育方向毕业的教师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再者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乡村小学中的边远山区小学生生源越来越少,自然形成小班制,乃至于一个学校只有几个学生,教师需担任多门课的教学,甚至一个教师就是一所学校。

2. 小学数学教育不断改革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育不断改革影响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改革意味着教师的整个专业场景将发生彻底的转变,教师以往熟稔于心的、早已内化为自我的专业实践、规范、标准与价值观基本上都将在改革中失去意义。

调查显示,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年龄越大,教龄越长,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对其身份自我认同影响越大,职业倦怠感趋于年轻化。教龄在25年以上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中,75%的对数学课程标准不够熟悉,80%不喜欢教学内容的改革,认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指数,75.6%的教师对教育信息现代化不适应,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站及平台不熟悉。

深入数学课堂听课中发现,教师们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好玩”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等综合实践模块教材解读不深刻,访谈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模块的内容是新增的,乡村小学学习资源比较匮乏,教师参与培训机会不多,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透。听课中还发现,部分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在教学中,由于不会独立制作课件,使用光盘进行教学,当师生双方的互动“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时,由于光盘固定的流程,教师无法调整预案,只能按照光盘的流程继续进行。

3. 教师招聘无地区限制的影响

当前,我国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招聘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浙江省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招聘基本采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由市、县教育领导部门等组织,高等教育毕业生通过笔试、面试进入乡村小学教师队伍,这样的招聘,乡村教师出现外来化,即非本省、本地,本乡出生长大的招聘到乡村担任教师。

调查显示:采用以上方法招聘进入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92.2%非本乡人,26.1%非本地区人,9.6%非本省人。在5年以内教龄的教师中,非本省考入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最低,其次是非本地区人,出生在本乡的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最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位于首位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无法与家长沟,第二,生活不习惯,如;饮食、气候等,第三,无法融入当地的人际交流圈子,生活孤单。

二、对策

1.高等院校必须开展探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新模式

目前,高等院校主要是分专业、定方向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专业方向明确,培养出来的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有较强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但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农村小学教师经常需要包班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探索全科培养的新模式,调整现有的学科专业课程,按照少而精、博而强原则,重新选择、确定专业课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拓宽和加重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使培养的小学教师能够掌握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学,能随时担任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适应农村小学的包班制、小班制乃至一人一校等多种复杂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2.激发内驱力,促进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主动融入基础教育改革

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乡村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重构自我,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唯有得到教师内在的身份自我认同,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才能现实。

首先要激发乡村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爱学生发展。其次,乡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加快自身知识、理念的更新,提升专业素养,可以利用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平台,有计划地阅读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还应不断钻研小学数学教材,从细读《数学课程标准》入手,深入读懂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再者,开展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校本培训灵活多样,读书会、教学研讨会、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探讨会等,校外培训积极主动,不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与教学方法,在学习、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人生价值。

3.关爱外来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体现人本情怀

各级部门应制定向外来教师倾斜的政策,如住房补贴等,乡村小学应创造条件,关心外来年轻教师的生活、婚姻,切实把每位教师的冷暖和发展放在心上,本地教师应主动接纳外来教师,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外来教师应主动融入到乡村文化中去,入乡随俗,为第二故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钱丽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63-67

[2]钱丽华. 乡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东方教育.2015(9):221

11.社会认同感自我感想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5-01

1.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对于整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社会系统得以健康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正常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扩张和文化渗透从未停止,互联网、影片、书籍、广播等无孔不入,成为西方世界同化社会主义国家青年一代的有效武器,青年大学生长期频繁接触这些浸染着西方文化渗透因子的多媒体形式,思想被同化,从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认识模糊,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故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应加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进行研究,以找到应对策略。本文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及问题

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认同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部分学生信仰缺失。通过调查发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处于主流地位,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并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但是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缺失的倾向,应引起重视。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认同,但是部分大学生人生理想模糊。经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愿意为共同理想奋斗,自觉地把自身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系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注意到实质性的区别,对国家发展的方向认识不清,仅仅看重个人理想,模糊社会理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影响下,认为理想是空的,金钱才是真的,这些都是严重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一部分大学生不思进取。调查显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品格及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枉费了国家的培养和父母的血汗,尽管这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仍应引起注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深入人心,但部分大学生中存在道德滑坡的现象。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兼顾,在奉献的基础上索取,但是也是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学习和为人处事过程中表现为损人利己,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与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其它相关资料,认为要进一步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提供健康的文化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通过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来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化品位,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要依据这一主题,与时俱进,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研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增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感染、渗透和熏陶。第二,将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价值理论学习,使当代大学生明白何为价值,以及人生价值何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形成思想认同,并最终形成行为认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生活实践教育,如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活动、参观革命遗址等,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价值认知,进而形成并强化价值认同。第三,融入网络阵地建设,掌握教育主动权。互联网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人际沟通不可或缺的手段。要牢牢把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第四,深化课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结构,建设创新团队、优化教师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改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的授课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内化入大学生的心灵,成为其主动的理论需求。第五,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职工是学校办学育人的主体,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價值体系建设的主力,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任务。建立一支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职工队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作者深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价值哲学新探》王玉梁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郑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一篇: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