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职称评审

2024-10-28

档案职称评审(共12篇)

1.档案职称评审 篇一

第四章 电子文件管理 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是(C)p218 A、反映文件来龙去脉和与其它文件的关联信息 B、表达作者意图的信息

C、文件内容信息所依托的载体和所呈现的形式 D、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系统环境信息

2、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逻辑归档和(C)。P242 A、在线归档 B、离线归档 C、物理归档 D、实时归档

3、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归档电子文件应一式(B)套保存。P243 A、二 B、三 C、四 D、五

4、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不允许(D)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P243 A、只读光盘 B、磁带 C、一次写光盘 D、软磁盘

5、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对磁性载体每满(B)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P255 A、1 B、2 C、4 D、6

6、下列关于电子文件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p218 A、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软硬件具有依赖性

B、相对于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取具有不可靠性 C、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 D、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不可以分离

7、关于电子文件可读性鉴定的要求,哪个是不正确的?(D)p240 A、检查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储格式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B、检查与电子文件相配套的软件、相关电子文件、文字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C、检测在指定的环境平台上能否准确读出电子文件 D、检测电子文件的内容是否正确

8、以下关于电子文件的收集要求描述,(D)是不正确的p238 A、当公务或其他事务处理过程只产生电子文件时,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B、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

C、计算机系统运行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涉及的与电子文件处理有关的参数、管理数据等应与电子文件一同收集 D、收集电子文件时,不需要收集反映电子文件主要修改过程和办理情况的内容。

9、下面(A)最符合电子文件载体保护的环境要求?p255 A、温度:17℃~20℃、相对湿度35%~45% B、温度:17℃~30℃、相对湿度45%~55% C、温度:10℃~30℃、相对湿度35%~65% D、温度:17℃~20℃、相对湿度25%~35%

10、关于电子文件长久保存描述不正确的是(C):

A、电子文件长久保存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法律与管理策略

B、选择合适的载体、数据格式、制定相关标准、运用元数据进行管理是实现电子文件长久保存的基础性工作

C、更新比迁移在保护数字信息长期可获取上具有更深、更广的内涵 D、迁移是有风险的,数字信息的内容、外观、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更

11、下面关于档案信息化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D)。A、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B、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提 C、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D、在资金、人才等条件保障满足时,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可以很快完成的

12、下面哪个存储设备适宜作为大容量离线存储备份。(C)p269 A、硬磁盘 B、磁盘阵列 C、磁带库 D、U盘

13、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p270 A、根据连接距离和规模,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B、局域网一般限于一个单位、公司、学校或建筑物内部,覆盖范围比较小 C、互联网是一种跨越大地域(省、市或国家)的网络,由端点计算机和通信子网构成

D、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14、下列哪项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特点(A)p275 A、数据的冗余度少、耦合度高 B、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C、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D、可实现数据共享

15、根据国家档案局2001年发布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档案管理软件的数据结构设计应符合检索优先的原则,能够以下列的(A)格式进行数据交换?p277 A、DBF格式和XML文档 B、DBF格式和DOC文档 C、MDB格式和XML文档 D、MDB格式和DOC文档

1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档案管理软件形成的日志文件保存时间应不少于(C)。P278 A、一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一年

17、在下列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中,最早出台的是哪个(B)。P281 A、《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B、《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C、《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D、《公务电子邮件归档与管理规则》

18、数据库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在档案数据库设计中比较多的是(C)。

A、层次模型 B、对象模型 C、关系模型 D、网状模型

19、下面哪项不属于档案数字化的管理流程(C)。P289 A、开展档案数字化的需求调研 B、组建队伍,配备相关条件 C、档案数字化前处理 D、监控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 20、根据我国档案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几种模式对档案进行拂拭时,其分辨率一般均建议大于或等于(A)。P291 A、100dpi B、200dpi C、300dpi D、500dpi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电子文件的概念,电子文件具有以下(ABCD)特征。P217 A、是以数码形式记录的 B、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C、依赖于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 D、可以在通信网络上进行传输

2、电子文件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ABC)。

A、结构信息 B、背景信息 C、内容信息 D、字段信息

3、以下属于电子文件背景信息的内容有(ABD):p218 A、反映文件来龙去脉和与其它文件的关联信息 B、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系统环境信息 C、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描述信息

D、收文与发文机构的沿革和职能描述等

4、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扫描型电子文件的通用格式为(BC)。P220 A、CIF B、JPEG C、TIFF D、PNG

5、按电子文件的功能划分,可将电子文件分为(ABC)。P221 A、辅助性、工具性文件 B、主文件 C、支持性文件 D、命令文件

6、电子文件管理应当遵循以下(ABD)原则p222 A、前端控制原则 B、真实性保障原则

C、原始性保障原则 D、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原则

7、下面哪些属于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措施(ABCD)。P224 A、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可靠的身份识别与权限控制 B、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日志,随时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设备、项目、内容等

C、对电子文件采取防错漏和防调换的标记

D、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

8、电子文件的技术鉴定包括(BCD):p239 A、内容鉴定 B、真实鉴定 C、可读性鉴定 D、完整性鉴定

9、电子文件处置的方式包括下面哪几种(ABC):p252 A、销毁 B、在本机构系统内长期保存 C、向档案部门移交 D、在单位各部门分散保存

10、下面(ABCD)属于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主要作用:p250 A、帮助解决电子文件的长期可用、真实性和完整性难题 B、改善现有的电子文件管理模式和方法 C、降低电子文件管理的风险 D、改进电子文件的检索和利用

11、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ABCD)。P263 A、以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为导向 B、以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为依托 C、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D、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

1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ACD)。P264 A、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B、统一软件、同步建设 C、需求导向、注重效益 D、持续发展、保障安全

13、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基本构架,档案网络环境建设可分为(ABD)三个层次?p270 A、档案部门内部网 B、与政府连接的政务网 C、无线局域网 D、与互联网连接的公众网

14、以下属于网络连接设备的是(ABD)。P270 A、网卡 B、中继器 C、中央处理器 D、路由器

15、下面(ABD)属于综合布线系统的独立子系统。P273 A、工作区子系统 B、干线子系统 C、数据保护子系统 D、设备间子系统

16、以下(ABCD)是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p276 A、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B、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C、具有较高的数据处理和检索性能 D、安全性和可靠性

17根据国家档案局2001年发布的《档案管理软件功能要求暂行规定》,以下(ABD)属于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p277 A、数据管理功能 B、整理编目功能 C、WEB发布功能 D、辅助实体管理功能

18、从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层次看,可以将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分为(ACD)。P279 A、管理性标准规范 B、安全性标准规范 C、业务性标准规范 D、技术性标准规范

19、以下(ABCD)属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A、预防原则 B、均衡防护原则 C、分权制约原则 D、灾难恢复原则 20、档案数字化应遵循(BCD)基本原则?p288 A、保密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价值性原则 D、特色性原则

三、是非判断题:

(√)

1、电子文件是“文件”与“数字信息”两个概念的交集。

(x)

2、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包含了表达作者意图的信息,是构成电子文件最基本的要素。P217(√)

3、从根本上来说,电子文件信息无法像纸质文件一样长久可靠的存储和读取,需要通过不断迁移等方式来保证它的可利用。P219(√)

4、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管理规划、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四个步骤。P226(x)

5、技术手段是保障电子文件真实与完整的主要手段,而管理手段只是起到辅助作用。P226(x)

6、在现有的社会需求、技术条件下,各国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是由各形成机构进行分布式保管。P229(√)

7、《国际文件管理标准》(IS015489)是世界上第一个文件管理标准。P231?(√)

8、对在网络系统中处于流转状态,暂时无法确定其保管责任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捕获措施,集中存储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子文件暂存存储器中,以防散失。P238(√)

9、对于法律凭证问题的尚未解决的电子文件,在技术环境变迁下难以维护真实性的电子文件必须实行双套制归档。P242(√)

10、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归档完毕后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应将存有归档前电子文件的载体保存至少1年。P244(√)

11、从工作环节和性质来看,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环境构建和资源建设两个方面。(x)

12、根据设备的存储方式,可储存设备分为在线存储设备、离线存储设备和海量存储设备。P269(x)

13、路由器是网络连接的主要节点设备,工作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它可以在多个网络上交换和路由数据包。P271(√)

14、应用服务器一般介于客户端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一方面向客户端提供多种业务服务,另一方面又根据应用需求访问数据库服务器。P273(√)

15、档案信息数据库,是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律组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可共享档案数据集合。

(x)

16、档案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即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和加载测试,且每个过程都是不可回溯的。P284(x)

17、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报告,实现由现实世界向概念世界的转换,形成一个不依赖于某个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数据库模型。

(√)

18、档案数字化成果在对外提供利用时,一般采取“存用分开”的做法。

(X)

19、根据《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前处理过程包括拆除装订、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数据挂接、档案整理登记等步骤。P289(X)20、根据国家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有关行业规范,一个全宗的档案,数字化转换质量抽检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含90%)时,给予以验收“通过”。P293

2.档案职称评审 篇二

一、医院档案与等级评审的关系

(一) 档案资源是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依据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日常工作活动中所形成的原始记录。档案工作贯穿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中的要求, 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申报时的一项必要条件, 直接关系到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是否顺利进行。档案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基础依据, 是评价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参考, 在等级评审活动中意义重大。

(二) 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是医院等级评审的基础条件

医院等级评审是对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等整体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 也是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项全面的检查验收。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要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实地察看、理论考试和现场抽查等方式, 对检查标准中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查看历来医院管理的各类资料, 所以这就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档案资料准备的是否全面、标准、规范直接影响到到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

(三) 档案资源的系统化是医院等级评审的关键

根据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的要求, 评审内容涉及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 包括行政管理、临床医疗、妇幼保健、医技管理、后勤管理等几大类。在评审的准备及实施过程将会产生大量档案资料, 将这些大量无序化的档案资料进行有序管理凸显重要。并且评审对档案资料的系统化要求较高, 尤其是要根据评审框架内容对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化管理, 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等级评审, 因此档案资源的系统化是一项关键性工作。

(四) 档案的充分、有效利用是医院等级评审的灵魂

档案的有效利用是其灵魂所在, 这也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医院等级评审包括初评及复评两个环节。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细致、系统、完整地收集医院等级创建活动中的各种资料以备初评, 初评中特别要认真整理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整改记录, 以备复评。同时针对在评审中产生的大量资料, 有针对性的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编研工作, 对指导今后的复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做好这些评审档案资料的管理, 充分发挥档案自身价值并在评审中有效利用, 才能使档案在医院等级评审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文献回顾分析发现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更缺乏系统性。第二,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丢失与损坏风险并存。第三, 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不全, 影响档案管理质量。第四, 档案电子化管理程度较低, 无法实现电子化管理。第五, 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专业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第六, 档案开发利用滞后, 未充分挖掘档案价值, 发挥其服务功能。

三、构建服务医院等级评审的档案管理体系

通过以上对医院档案与等级评审的关系分析, 以及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现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不利于医院等级建设和自身档案管理的发展, 因此借鉴相关经验探讨构建了服务医院等级评审的档案管理体系, 来整合医院档案资源, 从而更有效的服务医院等级评审。体系框架图详见图1。

(一) 组织体系

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的任务目标、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组织设置这四个方面。

1. 任务目标。

要以服务医院等级评审为根本点, 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系统化为关键点, 以提供系统、规范、全面、有效的医院档案服务为根本任务, 建立健全任务目标体系。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 根据各个评审阶段的不同要求做好任务目标的具体计划。从机构到个人, 从整体到个体, 建立健全整个任务目标体系, 为服务医院等级评审做好指向标。

2. 管理理念。

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是做好档案管理服务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思想条件。要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贯彻“前瞻性、主动性、及时性、全面性、追踪性”的服务理念, 为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做好档案服务。

3. 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包括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各环节的规章制度, 使档案管理工作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规范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 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4. 组织设置。

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职能机构, 成立医院档案管理委员会, 设立领导小组, 对整个医院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的指导与协调。同时从组织架构上建立健全医院三级档案管理网络, 从机构到科室再到个人, 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组织控制。

(二) 支撑体系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即政策支持、资源架构、设施配备、技术支持和人才建设。

1. 政策支持。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发展的起点和先决条件。医院领导重视档案工作,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能够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 保证医院全体职工参与档案管理工作。鼓励和培育档案管理人才, 实现有效工作激励制度。同时积极争取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条件。

2. 资源架构。

参考借鉴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的相关框架, 以及相关经验, 对医院档案资源进行分类归纳, 建立了纵横档案资源架构系统, 横向档案资源架构系统详见图2。纵向档案资源架构系统从院级、部级、科级三级纵向延伸, 院级档案包括机构、组织、制度、文化、党建档案等;部级档案包括人事、财务、科教档案等;科级档案包括临床业务、医技、药剂、保健档案等。

3. 设施配备。

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需要配置一套有效的档案设施。不仅包括档案管理的环境设施, 如防水、防潮、防虫等设施;更重要的是档案管理的方式及手段, 即现代化的硬件设备及技术手段, 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因此对档案管理的设施设备进行有效配置, 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4. 技术支持。

不仅包括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还有档案的管理方式方法理论体系。一方面是档案管理的软件基础, 利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 实现档案的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管理技术及方法, 如: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等。通过利用这些技术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深入挖掘档案价值, 提升档案利用水平及层次。

5. 人才建设。

人才是实现发展的根本, 也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支撑。首先,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其次档案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化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因此要汲取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到管理队伍中去;合理化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加强档案人才的培养与继续教育。

(三) 服务体系

档案为医院等级评审提供服务的方式及交流途径。

1. 服务方式。

主要是形成“主次相依、多层次结合”的服务方式。一是提供直接型的档案服务, 包括提供原始性的档案材料, 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档案材料, 如制度汇编、专刊等。二是特色型的档案服务, 如专题评审汇报、专题档案材料等。三是延续型的档案服务, 根据等级评审的反馈意见, 提供整改后的相关档案服务。

2. 交流途径。

主要是指医院档案管理与等级评审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是直接交流, 即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交流, 也包括通过现代化手段 (如电子通讯手段) 的即时交流。直接交流便于医院档案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把握等级评审决策者的意见或建议, 是提供服务最直接的渠道。二是间接交流, 包括多个方面, 如通过报告、专刊等的交流, 这种方式通常提供的档案资料服务较全面, 且质量和水平有保障;但对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等有一定的影响。

四、研究小结

本次研究所提出的档案管理体系是基于我国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的基本框架所建, 该体系不仅有利于医疗机构等级评审中档案资料的管理, 服务于医院等级评审;同时也利于医疗机构自身档案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医院档案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讲, 本研究的参考数据有限, 不能完全概括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 这对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该体系还需在实践应用中得到验证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参考文献

[1]楼俏菡.档案工作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重要性[J].现代医院, 2011, 11 (4) :139-140.

[2]朱娅.档案管理与专科医院等级评审[J].办公室业务, 2012, 9:192.

3.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档案 管理 医院 等级评审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196-01

等级医院评审是改善医院管理规范化、加快医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档案管理合理应用对于等级评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应用档案管理进行等级医院评审中经常存在问题,影响等级医院评审的进程。基于此,本文对于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1 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现状及意义

目前,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能够促进医院的规章制度、工作记录以及病历资料的严格检查以及审验工作,使得等级医院评审的相关资料都能够满足标准以及要求,顺利的实现等级医院评审。

档案管理的应用对于等级医院评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能够健全医院组织,对于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促进评审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能够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等级医院评审中档案资料符合要求;其次,能够加强医院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避免出现不完整档案资料,影响等级医院评审所需的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再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管理,对于以后医院开展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资料,为了确保资料的内容详实、准确可靠,这就需要医院注重档案管理工作,极大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第四,对档案资料科学的分类以及合理的归档,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档案管理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档案管理在医院工作开展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在等级医院评审中应用档案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档案编研力度有待加强

医院等级评审对于专项指标的要求一般超过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建立的档案必须连续并且完整,要求医院要加强档案的编研力度。在以前传统的档案编研过程中比较侧重人事档案以及年度报表等方面,在以后的档案编研中可以增加医疗保健质量管理、专科医师培训以及妇幼保健基层指导等专题方面,这样更有利于等级医院评审中资料整理的完整以及规范。

2.2 档案归档的范围需要逐步进行调整

等级医院评审涉及部分指标是医院日常的工作,但却并不在原有的归档范围之列,如院领导的工作日程安排、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课件资料等,特别是一些声像资料的归档,如年度“三基”操作考试、医疗保健专项讨论会议等,也是归档范围的遗漏项目,应该及时纳入归档范围,使医院的档案不仅完整而且丰富。要求檔案管理不仅要注重前期资料的收集,更要对个别归档后的资料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根据实际工作及时、灵活地调整归档范围。

2.3 部门档案收集意识有待逐步提高

等级医院评审证明且强化了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暴露了部门档案收集意识的相对薄弱。由于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文档的收集成为薄弱环节,在当前这一过渡摸索阶段,对这类档案的界定还比较模糊,给其收集归档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加强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归档意识和档案业务素质是控制档案源头质量、保证档案完整性和系统性的重要保障。

3 采取措施以及建议

在等级医院评审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检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实现情况,针对上述档案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医院必须做到对档案管理的足够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进程,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队伍

参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医疗专业知识、医院人文科学知识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知识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培训业务,更好的适应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

3.2 在医院工作开展中,要做到加强宣传,提高整体的档案意识

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档案知识的宣传以及学习,利用医院等级评审这一平台,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使得领导以及职工都具有较高的档案管理意识,有利于以后医院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3 规范档案原始资料的管理工作,保证医院档案管理资料的完整性

在进行等级医院评审中,各部门以及各科室开展大量工作,但没有及时进行档案记录,或者资料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影响评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因此,对原始资料的规范管理,及时、完整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

3.4 重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的整理以及相关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一体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分离,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档案系统,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基础之上,实现电子化统一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档案工作的发以及完善。

3.5 加强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档案管理多的最终的目的是利用档案方便开展工作。医院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其最终目的是作为信息资源在医院的建设中发挥作用。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科学的进行档案信息的二次开发以及加工,提供深层次以及多方面的应用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等级评审极大的踧踖医院医疗、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水平,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该以医院为核心,紧密结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资料的整理、收集以及分析工作,是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确保医院合格通过等级医院评审,为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完善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莉.参加医院等级评审提高病案管理质量[J].中国病案,2011(1).

[2]曲秀君,魏文华.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促进医院药事规范化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25).

4.微型企业评审档案目录 篇四

一、归档记录表;

二、贵州省微型企业创业申请表(思南县青年创办微型企业申请表);

三、创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四、创业人员户口本复印件;

五、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六、微型企业申请人创业能力审查表;

七、微型企业从业人员情况一览表;

八、从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九、微型企业拟经营场所审查表;

十、微型企业经营场所现场实拍照片粘贴一览表;

十一、创业培训合格证复印件;

十二、投资计划书复印件;

十三、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十四、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十五、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十六、自有资金(10万元)存款凭条复印件;

十七、企业公章印模复印件;

5.探讨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 篇五

关键词:职称档案 信息化 广西 途径

1、引言

我国的职称改革已经迈入了第二十六个年头,近三十年来,这项政策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激励、使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柳州市中小学教师系列的成功“试点”,20开始,广西在全区范围内实行职称信息化评审的改革。这是广西在创新人才选拔制度方面进行的一次有意义尝试。从两年的实践来看,这项改革得到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可和支持。作为信息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职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因此被提上了议程。

2、职称档案信息化的含义

2.1职称档案的内容

职称档案是指各单位在开展职称评审、职称考试、职称聘任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音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资料。1主要内容包括各级人事职改部门的文件及通知、参评对象的各类表格(如评审表、认定表、重新确认表)、各类佐证材料、职称证书等。

2.2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音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数据库。2职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在职称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各类纸质的职称文件或其它传统的佐证材料转化成电子档案数据,并通过一定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

3、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3.1 传统职称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费时、费力、费钱

以广西高校教师系列为例,申报高级职称的纸质材料往往包括一式四份的评审表(16K纸双面打印)、一式二十五份的推荐大表(A3纸打印)、论文的代表作原件一份、各类证书或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式一份等。为了能够提供齐全的材料,参评对象往往需求提前半年收集材料并分类汇总;此外,由于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业绩相对突出,一个参评对象完整的纸质申报材料往往重达2~3斤,一个高校一年的职称材料的搬运很有可能会需要使用到微型的面包车,光凭职改工作人员来搬运是不现实的;再次,由于绝大部分申报材料提供的是复印件,使用到的复印纸多达几百张,这无形中也会给参评对象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3.1.2 档案材料真实性无保证

近年来,职称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因为职称事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职称评审中出现了不少材料造假的案件,破坏了职称评审原本的公平性。极少数申报对象利用纸质复印件材料不容易让人察觉的缺陷,在职称评审中“获利”,使人们对职称评审的公平、公开和公正,产生了怀疑。

3.1.3 档案材料利用率不高

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一份参评对象的职称材料,既是该同志基本情况的概述,也是该同志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来业绩成果的一个总结,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存在一种落后和错误的观点:职称材料只是在申报评审时才有用,如果通过评审了,则职称材料的存档或利用就显得可有可无。这种观念导致人们将职称档案把其佐证材料功能与日后的使用功能分离开来,再加上相关单位职改办部门保存的材料中主要是以评审表为主,其它申报材料一般如数退还给申报者本人。因此,大部分参评对象的职称档案实际上利用的程度非常低,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

3.2 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3.2.1 省时、省力、省钱

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正处在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期,为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以教师系列为例,全区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只有900多人,而的申报人数超过了6000人,申报人数增长了6倍。假设每份纸质申报材料的重量平均在2~3斤,则其总重量将高达几顿,这将给档案的使用和保管带来极大的困难。而采用无纸化申报后,将大大简化职称档案材料的制作时间和成本。一般情况下,某个单位或个人只需要具备一台电脑、一个扫描仪或数码照相机、一个移动硬盘就能够满足大部分职称信息化佐证材料的制作、上报、保管和利用的要求。

3.2.2 人才的流动性增强,对职称档案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政策的实施,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逐渐摆脱了原来“铁饭碗”、“大锅饭”的思想束缚,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这就要求职称评审的任务不单单是选拔人才,更要利用好人才。而利用好人才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掌握人才的各项基本情况,而职称档案正好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再加上信息化评审后,档案的信息更加便于检索、利用、传递、保管,相比传统的职称档案而言,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3.2.3 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几年前,当计算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消费者、甚至是单位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时,信息化建设因缺乏基本的载体而只能是一种奢望。而今,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复印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即便是在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山区或者乡镇,也具备了制作信息化职称档案的基本设备;其次,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为职称档案的使用变得更加的便利。如网络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多人同步电子档案上传或下载的“带宽问题”,加密码认证技术解决了档案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等。

4、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4.1 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相比,信息化建设面临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更加复杂、前期投入的经费更大、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更难等现实问题,再加上人们接受一个“新生的事物”普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致使在实践当中出现档案信息化建设跟不上职称信息化改革步伐的征兆。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很多单位的领导或职改工作人员不重视导致的。片面追求职称评审的通过率,“突击性”的阶段性工作,无固定的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职改工作在很多单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职称档案的管理更加容易被人忽视。只有相关单位加大对职称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转变人们的观念,把“要我建”变为“我要建”,才能为职称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争取到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4.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职称档案的利用率大小,关键在于职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往纸质材料阶段,职改工作人员只需在评审会结束后将相关的评审文件和纸质的评审表归档保管即可。而信息化以后,职改工作人员既要指导申报对象如何制作信息化的档案材料,又要负责信息材料的整理、汇总、上报和保管,工作量明显增加了;其次,信息化后职改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也增加了,要求他们不仅懂得基本的电子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方法,且需要学习掌握网络传输、数据库、绘图软件等计算机软件的技能。可见,只有不断提高职改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为职改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而要提高职改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

(1)加强岗位技能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职改工作人员特别是缺乏相关信息化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培训;(2)参加各种计算机或信息化方面继续教育的培训。必要的继续教育能够防止职改工作人员知识的老化,开拓他们的视野,调整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素质。

4.3 制定标准、安全第一

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信息的安全性保障是信息化建设的两个核心问题。如果没有相对统一的制作标准作为指导,那么不同单位的信息化档案之间的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性,不利于档案信息的相互传递或者使用;其次,安全性问题是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另一核心问题,由于档案中大量涉及单位或个人的信息,假如保管不当,极有可能给当事人带来物质上或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制定统一的标准,确保信息的安全就显得十分的迫切。标准的制定可以掌握以下两个原则:(1)不违反规定的原则。即根据现有的相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作档案信息化的要求;(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即各单位、各部门既要在服从上级人事职改部门有关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其次,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性问题可以通过限制访问策略(如网络防火墙设置、网络访问权限设置、加密狗设置等)及物理安全设置等方法解决。

总之,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职称档案信息化建设必将随着职称信息化改革的深入而显得更加的迫切。广大职改工作人员需要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困难,才能使职称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壮苗.医科院校直属医院职称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陕西档案,(4)

6.等级医院评审临床科室档案盒目录 篇六

1、《科室基本情况档案》《医务人员执业档案》

1)科室简介

2)科室运行构架

3)科室医务人员基本情况

4)科室基本人员的流动情况记录

5)科室专家简介及专家门诊时间

6)科室开展的继续教育项目登记表

7)科室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登记表

8)科室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9)医院下发的执业相关文件

10)执业医师档案登记(医务人员资格证与执业证复印件、要与院内人事部门一致)

2、《科室业务学习培训考核记录档案》

1)业务学习记录本

2)三基培训记录、课件

3)业务培训记录、课件

3、《临床讨论记录档案》

1)《术前讨论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重大手术、新手术讨论资料

2)《疑难危重病讨论记录档案》及《住院超过30天患者科室讨论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疑难危重病讨论记录本

(3)住院超过30天患者上报记录及科室资料

3)《死亡讨论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死亡讨论记录本

4)抢救登记本

4、《会诊记录档案》

1)《院外会诊记录档案》

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1)本科医师外出会诊

外出会诊登记表

(2)院外专家来院会诊

A、来院会诊登记表

(3)会诊登记本

2)《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5、《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包括:

A:医院医疗核心制度(15项).B:专项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输血等}

C:科室医疗质量标准 {包括专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专科疾病医疗质量标

准及评价指标}

D:质科医疗质量检查结果及反馈资料

2)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包括:

A: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人员及分工

B: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C: 自查资料、整改资料等

D: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

E: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6、《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记录、科室各级医师授权、医疗技术及风险管理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二类以上技术准入申请书及批准文件

3)科室的一、二、三类技术目录

4)各级医师的授权表(包括手术、处方、操作、腔镜、介入等)

5)各级医师的能力评价及医疗、处方、手术、操作再授权表

6)紧急情况下人员替代方案

7)科室高风险诊疗项目目录与管理流程

7、《交接班管理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科室交班记录

3)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及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8、《科研管理记录、临床教学管理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记录:包括科室有明确的科研研究方向、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安排、的科研和人才培养计划、科室主要学术或社会兼职记录

3)近3年各级科研立项登记表

4)近3年获奖科研项目登记表

5)近3年发表医学论文登记表

6)科室临床教学教学计划、培训课件、考核资料、总结

9、《药品管理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抗生素的管理记录

(1)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名单及职责

(2)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3)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培训记录及课件

(4)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记录(结合抗菌药物使用登记表分析)

A、使用量排名前三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B、每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C、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D、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E、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3)处方和医嘱点评制度执行情况记录

4)基药的管理记录:使用品种、使用率、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5)毒、麻、精、放、危险药物的管理制度及使用情况

6)高危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易制毒药品的管理制度及使用记录

7)科室原始检查资料、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及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0、《单病种质量控制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小组成员及分工表

3)单病种质量控制登记本

4)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1、《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3)临床路径小组成员及分工表

4)科室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及临床路径文本

5)变异和退出原因分析记录

6)临床路径定期评估记录

7)临床路径患者的入组率和入组完成率

8)临床路径检测指标汇总表

9)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2、《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医院院内感染的培训考核记录、课件

3)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4)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

5)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6)医疗废物回收管理登记本

7)多重耐药菌管理登记本

8)消毒登记本

9)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3、《传染病管理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传染病记录本,14、《“危急值”管理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科室“危急值”相关知识及处置流程的培训记录、课件

3)科室“危急值”登记本

4)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5、《非计划再次手术与非计划重返住院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登记本

3)非计划重返住院患者登记本

4)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和非计划重返住院患者的原因分析讨论记录

5)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档案》和《医疗差错、纠纷、投诉、医疗事故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本

3)医疗差错、纠纷、投诉、医疗事故记录

(1)事件登记表:名称、损害程度、处理结果、报告人

(2)事件记录:A、事件经过。B、科室分析讨论意见。C、医院组织的安全

分析记录。D、处理结果。E、改进措施

4)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及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7、《出院病人管理记录档案》《患者健康教育记录档案》

1)医院下发的相关文件

2)出院病人随访登记本、出院病人登记本

3)开展的健康教育记录及课件

4)科室提供给患者的健康教育资料

5)职能部门的监管记录及科室的持续改进记录

18、《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档案》

1)临床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2)其他的指南、规范

19、《科务工作》《统计指标》

1)科室管理工作(科室工作计划、总结资料)

2)科室报告(科室向医院、医务科部门的报告及回复}

3)科务会记录本

4)科室各类医疗统计报表

5)报表分析记录

20、《法规制度、医疗服务行为、医德医风》

1)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文件

2)医院制度汇编、岗位职责汇编、应急预案手册

3)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下发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文件

4)科室优质医疗服务项目

5)医院满意度调查情况

6)法律法规培训记录、课件

21、其他

1)包括各种委员会的文件,以及其他行政文件

2)科室月排表存档(无执业医生资格不能单独排班)

备注:

1、每个条目的档案盒内首页均应建立目录。

7.浅谈职称评审制度 篇七

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是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的一项制度, 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也是人才科学配置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 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 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一、职称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一) 职称制度的历史

我国职称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与各时期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主要经历了20世纪中期的技术职务任命制与职务等级工资制、1978—1983年的职称评定制、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三个过程。

(二) 现行的职称制度

我国现行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其基本内容是: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 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 它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同时吸纳了技术职务任命制和职称评定制的做法, 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和聘任相结合。与职称评定制不同的是, 专业技术职务被明确为与岗位职责紧密联系的职务名称, 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评聘结合, 有结构比例和岗位数额限制。

我国现行职称体系分为三个等级五个档次, 以专业属性划可分为二十九个系列, 如工程技术、经济、会计等, 涵括了工、农、医科等12个大类学科700多个专业。

(三) 职称制度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行, 在我国已实行多年的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正由单一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评价模式。

针对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多且评价模式单一的问题, 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实行专业系列分流、分类管理的设想, 同时开始改革单一评审制的做法, 探讨根据不同系列、不同职称档次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即以考代评、考评结合、执业资格考试等。

二、现行职称评定制度

现行多数专业技术职称系列采用的仍然是由评审委员会考核评议并投票表决通过后, 由相应的人事 (职改) 部门批准确认。

(一) 职称评定基本条件

国务院[1986]27号文件《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规定了专业技术任职的四项基本条件。

(二) 职称评定具体条件

现行的职称评审的具体条件主要有学历、资历、外语、计算机等条件。其中外语和计算机需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取相应等级的证书, 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谈及的职称考试, 而也尤以此两项条件所引发的争论最大。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是分别根据人事部发布的《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的通知》 (人发[1998]54号) 、《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 (人发[2001]124号) 这两个文件的规定而开始实施的。

三、职称考试的利与弊

外语、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国家在职称评审中加入外语条件的初衷是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外语学习,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则是为落实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 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通过职称考试的设立, 使职称评审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家的不断进步与开放, 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掌握熟练的外语水平与计算机水平对促进工作开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但已实施多年的职称考试也存在着很多不可回避的问题与缺陷。

外语、计算机是一种很重要的工具, 但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是不是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外语翻译家、电脑高手呢?”

首先, 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 对于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主要是对国外先进技术、资料的学习, 交流之便提供学习的入门钥匙。目前对职称外语的要求分为A、B、C三级, 具体分布对应高、中、初级, 不同的省份对证书还有年份的要求。对于分等级按层次考核是必须的, 但是对于考核年限的要求, 就有些令人不解和困惑了。一门语言的创立是经过一个漫长而悠久的过程, 其发展变化之处相对与其他领域的发展来说是及其微小的, 无非是一些新的单词、词汇被衍生出来, 但其基本的词汇、语法、构成方式是不会改变的。一个人通过了相应某个级别的考试, 就应该可以说明其具备了相应层次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随着时间的变化, 是会慢慢减退, 但主要应该还是对于词汇等记忆性东西的遗忘, 其对这门语言的基本掌握能力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词汇等可以借助词典、电子工具等多种方式辅助解决, 想通过考试这种方式促进专业技术人员记单词的话, 是否有些过于勉强了。不过令人欣喜的是, 现在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取消对职称外语考试年限的限制,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措施。

其次,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被引入职称评审工作中作用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 提高自身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但考试科目 (模块) 的设置确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些作用。2001年开始实行的考试中共设立了13个考试科目, 包括Win98、Word 97、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等。目前执行的考试科目, 包括了操作系统、办公应用、网络应用等6大类别, 共25个考试科目。

上述这些考试科目中操作系统是必考科目, 其他日常办公软件考试科目是被多数培训机构推荐的考试科目。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无论是2001年刚开始推行的, 还是目前正在执行的, 都存在一个统一的问题就是比当时使用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落后。计算机技术本来是一门发展十分快速的学科, 软件的更新工具更是飞速, 而考试科目设置的落后性, 只会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考试而学习, 对于提高个人计算机应用能力, 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来说无疑起不到什么显著作用。希望能够在今后的考试科目设置中能更加紧密的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动向, 使大家能够通过考试学习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技术和能力。

此外, 从职称计算机考试我们还能更加有理由质疑职称外语考试设立时效性的做法。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未设立有效期限, 且每个考试科目都独立考试、可多次重复考试, 即应试人员在某一考试中如果未能通过某一考试科目, 可以多次重复报考该科目, 多次参加考试, 直到其通过该科目。对于计算机这样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能力考试都如此考虑, 就令人不得不更加质疑外语考试有效期设立的合理性了。

四、结语

本文的初衷是简要介绍职称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同时结合自身参与职称评审活动的一些经验, 提出自己对职称评审的一些看法与读者交流。

参考文献

[1]刘文俊.中国职称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2, (04) .

[2]吴海升.职称评审机制探析[J].学术界, 2003, (04) .

8.“菜单式”职称评审值得尝试 篇八

仔细琢磨,当下职称评定或多或少也有类似风景线:数学老师补普通话;劳技老师补班主任;音乐老师补excel;老教师补学历……缺什么补什么,不管是否有用,不管有无能力,都得硬着头皮上马。

那么教师缘何会恶醉强酒呢?

为了全面发展,教育部门都要制定一套“大一统”的评审标准。以《××省中小学专业技术资格条例》为例,基本条件有四大条,每条下面还分解成若干条,共计近二十条。另外,评审一级有三大条,下面又分解成若干条,共计十多条。评审高级有五大条,下面又分解成若干条,共计近二十条。由于省职称评审要求比较笼统,各市又制定了实施意见。除了细化省职称要求外,又添加了一些地方要求。这样,评审条件继续“扩张”,有铺天盖地之势。

由于教育部门集制定权、评审权和解释权于一身,而教师处于客体地位,没有多少发言权,故评审方案很少顾及个性差异。如果要评审,教师就得接受面面俱到的“标准答案”,不管是否有用,都得补长补全。而现实生活中,“全才全能”的教师毕竟是少数,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项或弱项。于是,就出现了上述哭笑不得的风景线。

其实,评审条件“面面俱到”倒是没有多少过错,错就错在“一刀切”的“一票否决”,致使教师失去自主权。

综观职称制度,实行“一票否决”,比比皆是,而且有蔓延趋势。譬如,为了均衡发展,必须轮岗三年;为了专业对口,管理专业不得申报非管理类职称。若一项“触电”将一票否决,就意味着其他一切项目,哪怕最出类拔萃也是前功尽弃。例如,某地硬性规定发表论文的篇幅不得少于3000字。按此规定,那么即使大教育家孔子,倘若没有这样的文章,也不得申报。

众所周知,各人的爱好和特长各不相同,既有强项,也有弱项。心理学研究表明,正是有了弱项,才有了超人的强项。譬如,盲人虽然终日不见天日,但听觉特别灵敏;腿脚残疾的人虽然半身不遂,但手臂特别发达。事实上,某些“短腿”并不影响专业发展。钱钟书数学一窍不通,文学却卓有成效。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耳熟能详,教师一样需要多元评价的“仁爱”关注。由此建议,教育部门要精简“一票否决”项目,尽可能改成“加分”选择项目,准许教师“长善救失”,以彼项优势弥补此项缺失,引导教师走特色化成长的道路。

为此,教育部门理应推出“面面俱到”的“菜单式”评审方案,除了保留必选“菜”外(例如师德),还需更多的自选“菜”。关于“职称”,《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技术职务的名称”,《新英汉大辞典》解释为“按一个人的能力和成果评职称”。不难看出,评定职称,主要看是否达到专业所具有的标准,无须作过多的横向比较。评审时,根据每道“菜”赋予的分值,采用“积分制”计算,只要达到标准值,就给予相应的职称。这样,每个教师都可按需选择,评审命运就转到教师自己的手里。由于每位教师都有了主动权,每位教师的特长都能脱颖而出,每位教师都有成功机会,那么必然形成万马奔腾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沈晓昕.教师评价之殇及其突围[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2).

[2] 吴恒祥.现行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进构想[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3(1).

[3] 凌宗伟.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应符合公平发展的制度伦理[J].人民教育,2014(11).

9.审报职称原材料档案封面目录样板 篇九

学校层次:小 学 学校名称:xxxx镇xxxx小学 姓 名:xxxxxx 现 任:小学一级 申报等级:小学高级 申报学科:数学

内有申报职称原件材料目

一、公示材料

二、学历证书

1、职业师范毕业证书。

2、专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证书。

3、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

4、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

5、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三、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1、评为2008-2009学武鸣县优秀教师荣誉证书。

2、评为2006~2007学评为武鸣先进教研个人荣誉证书。

3、论文<<就农村班主任纠正学生厌学心态刍议>>在全国教育教学创新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证书。

4、论文<<浅谈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2006年南宁市小学论文`案例评比中荣获 一等奖证书。

5、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初探>>在2010年广西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三等奖证书。

6、论文<<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在2006年武鸣县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证书。

7、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在2007年武鸣县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 二等奖证书。8、2007年3月1日荣获五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三等奖证书。9、2007年9月8日荣获五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二等奖证书。10、2008年8月29日荣获六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1、2009年2月8日荣获三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2、2009年8月27日荣获三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3、2010年8月5日荣获四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4、2007、2008、2009年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

15、近五年考核登记卡。16、2009年考核表。17、2009-2010学教学考核表。

18、支教证明书。

19、继续教育学分证明。20、《中国-东盟知识》合格证书。

21、《知识产权公共教程》合格证书。

22、公开课证明。

四、论文及科研项目 1、2010年区级壹等奖论文《就农村班主任纠正学生厌学心态刍议》原稿 2、2006年市级一等奖论文《浅谈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原稿 3、2010年区级叁等奖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初探》原稿

4、县级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研究》结题荣誉证书。申报职称原件材料目录

论文及科研项目

学校层次:小 学 学校名称:x x镇x x小学 姓 名:x x x 现 任:小学一级 申报等级:小学高级 申报学科:数学 1、2010年区级壹等奖论文《就农村班主任纠正学生厌学心态刍议》原稿 2、2006年市级一等奖论文《浅谈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原稿 3、2010年区级叁等奖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初探》原稿

4、县级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养成教育研究》结题荣誉证书。

申报职称原件材料目录

学历证书

学校层次:小 学 学校名称:x x镇x x小学 姓 名:x x x 现 任:小学一级 申报等级:小学高级 申报学科:数学

1、职业师范毕业证书。

2、专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证书。

3、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

4、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

5、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申报职称原件材料目录

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学校层次:小 学 学校名称:x x 镇x x小学 姓 名:x x x 现 任:小学一级 申报等级:小学高级 申报学科:数学

1、评为2008-2009学武鸣县优秀教师荣誉证书。

2、评为2006-2007学评为武鸣先进教研个人荣誉证书。

3、论文<<就农村班主任纠正学生厌学心态刍议>>在全国教育教学创新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证书。

4、论文<<浅谈自主探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2006年南宁 小学论文`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证书。

5、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初探>>在2010年广西中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三等奖证书。

6、论文<<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在2006年武鸣县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证书。

7、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在2007年武鸣县小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证书。8、2007年3月1日荣获五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三等奖证书。9、2007年9月8日荣获五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二等奖证书。10、2008年8月29日荣获六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1、2009年2月8日荣获三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2、2009年8月27日荣获三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3、2010年8月5日荣获四年级数学科期考镇级叁等奖证书。14、2007、2008、2009年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

15、近五年考核登记卡。16、2009年考核表。17、2009-2010学教学考核表。

18、支教证明书。

19、继续教育学分证明。20、《中国-东盟知识》合格证书。

21、《知识产权公共教程》合格证书。

10.档案职称评审 篇十

--关于三方协议、报到证、档案、转正定级、职称与户口【亲身经历】

又到一年毕业季,即将迈出校门的同学们,马上将开始新的人生,回想当年,关于报到证、档案与户口的事情,笔者没少折腾,折腾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人指点,或者说碰到的都是一些不懂的人甚至是不懂装懂的人。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提供一点经验和教训吧!最重要的一点,凡事要亲力亲为,不要怕麻烦,要自己去问权威部门,不要听别人的小道消息(学校老师说的有时不靠谱。。)笔者上大学之前是农业户口,在外省上的大学,2007年在沈阳就读某本科院校,2011年7月毕业,2011年1月与某国有控股公司辽宁分公司签署了三方协议,同时进入公司实习,同年7月份拿到毕业证、学位证之后,签订劳动合同,笔者的档案在沈阳人才市场(劳动大厦),2015年,笔者从辽宁分公司调入浙江分公司,现在已办理调档,将一级档案调到浙江省人才市场。

一、关于户口、三方协议、报到证、转正定级与档案

(一)户口

户口可以打回原籍,但是笔者当时不懂,结果笔者的户口跟着档案,一起落在了人才市场,一旦落在人才市场,笔者的户口也就从农业变成了非农业,后来几经曲折才迁回老家,但是已经不能和爸妈落在一起了,因为爸妈是农业户。

(二)报到证

报到证是一张大概16K那么大的纸,上半部分是蓝色的,下半部分是白色的,学校会一裁为二,白色的学校会存入你的档案,蓝色的给你本人,本人要拿着去交给单位(单位接收档案)或者人才市场。至于蓝色报到证的最终去向是哪里,单位应不应该把它放到你的人事档案里(笔者的报道证还在单位),笔者现在正在咨询浙江人才市场,有结果了再公布。

如果档案打回原籍的话,需要拿着报到证,去原籍的档案管理部门(一般都是人才市场)报道,完成报到手续。

(三)档案

每个正常毕业的大学生,学校都有你的一级档案,毕业时要么打回原籍、要么转给你的工作单位(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考上研的话,会转去研究生就读学校。

现在很少有企业自己在公司里设个档案室管理一级档案,因为存放一级档案的档案室要求很高,首先公司要有党委(不是党支部),其次,存放一级档案的档案室物理条件要求很高,温度、湿度、光照、防虫、防火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企业一般都是在人才市场开个集体户,委托人才市场管理企业员工的一级档案。不是说公司没有档案室,其实很多公司都有档案室,只不过公司的档案室放的都是入职材料、以及员工的考核材料等等,那叫二级档案。

(四)三方协议

签三方协议时,填写内容决定你的档案去向和报到证信息,笔者这方面比较曲折。三方协议上的档案接收单位的信息怎么填,最好是去问学校所在地的就业指导中心或者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窗口,说实话,大学老师、辅导员等,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要么不懂,要么是不懂装懂,会在无意中坑了你,笔者深有体会。

(五)转正定级

正常来说,签合同一年后,就需要在档案所在地办理转正定级,然后就可以在档案所在地办理职称评定了,办理转正定级时,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和招工备案表,劳动合同、招工备案表、三方协议上面的企业公章必须一致,而且要和报到证上的企业名称一致,也就是说,必须要在三方协议签署的单位工作满一年,否则要办理改派手续。转正定级表以前是调档的必备材料,也就是说,档案里缺少转正定级表,档案会因为材料不全而不能调转,2014年12月,人社部90号文件规定,转正定级不再作为调档的必备材料。但是,目前人才市场目前仍然正常办理转正定级业务,也就是说,除了调档之外,这个表还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只是笔者目前还不清楚,所以,毕业三年之后,虽然历经曲折,笔者还是坚持把转正定级手续办完了。

二、关于劳动合同与招工备案

劳动合同其实不用多说,重点说说招工备案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必须要去劳动部门和人社部门备案,否则上不了社保和医保。材料包括每人一份的招工备案表(或者是就业登记表)和所有新入职员工的汇总表。备案完成后,这两张表上都会有企业公章和备案部门的公章。汇总表企业留存,招工备案表要和劳动合同一起存入一级档案。

三、需要存入一级档案的材料

需要存入一级档案的材料有很多,笔者只说一下在企业中最常见的材料:招工备案表、劳动合同、离职材料(离职证明之类)。

四、笔者的经历 曲折的故事开始了。。

当时工作单位告知接收档案,于是在三方协议上写的档案接收单位是工作单位,正常来说,笔者的报到证上的抬头应该是单位名称,结果给到我时,应该是学校搞错了,上面的抬头是 “沈阳市人社局”(现在这个单位好像改名字了,叫“沈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

这个时候,我的档案已经到了人才市场,是在个人名下,没在公司集体户里。笔者把报到证交给单位时,单位人事岗也是个坑,也是个不懂装懂的家伙。单位说“你这个抬头有问题,我收不到你的档案,必须改成单位名称”。于是,笔者就跑到北陵公园对面的那个就业指导中心,重新打了一张报到证(半白半蓝),再送去劳动大厦(人才市场),劳动大厦的一楼窗口把白色部分减下来,存入了我的档案,把蓝色部分给了我,我又把蓝色报到证交给了单位。这个时候,单位应该去人才市场,把我的档案从个人名下转到单位名下(后来才知道,单位没有做,档案一直在个人名下,不过歪打正着,也正因为如此,笔者才得以办好转正定级)。入职半年后,笔者从试用期转正,从试用工转成正式工。

一年后笔者找单位办理转正定级,单位说“转正定级?没有这个东西,试用期半年结束就已经转正了。”笔者相信了

2015年,笔者要调去浙江分公司,刚好有一同学在某大型国企,就咨询了一下档案的事情,结果按照指点去人才市场一看,没有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于是,笔者想在走之前把档案的遗留问题处理干净。笔者需要办如下几件事情: 1.转正定级

2.把毕业时签的劳动合同和招工备案表存入一级档案

3.笔者2014年与单位续签了合同,还得把续签的劳动合同和续签合同的招工备案表存入一级档案,坑爹的是续签时单位没去办招工备案 4.评职称

笔者先拿着合同去找人才市场,人才市场说“你的单位在这儿有集体户,你的转正定级要去单位办”,笔者压根就没再去找单位,因为笔者知道,找了也白找,她不懂。。

隔了几天,笔者又拿着合同去找人才市场,这次换了一个窗口,答复是“你的招工备案表呢?等等,你的单位在这儿有集体户,你的转正定级要去单位办”,这时笔者才知道,原来还需要招工备案表。

又过了几天,笔者从单位借了招工备案表,再次换了一个窗口,这时,窗口“你的报到证呢?”,我答复“在档案里呢!”,结果,窗口刷了一下我的身份证,看了一下合同和招工备案表,给我打了一张带有档案编号的转正定级表。

事后想一想,窗口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报到证交给单位了,在单位的二级档案里。窗口理解成了既然我的档案在个人名下,单位肯定没有集体户,我的报到证抬头肯定是是人才市场,当年在人才市场报到时已经将报到证存入一级档案了。也因为如此,我又获得了一个信息:蓝色的报到证可能也要存入一级档案。

笔者拿着转正定级表,去单位盖章,又重新回到人才市场,老问题又来了“你的单位在这儿有集体户,你的转正定级要去单位办”,笔者回答“这个表是你们打印给我的,我单位章都盖完了,手续都办了一半了,您看是不是给我办完?”窗口回头与旁边的主管沟通了一下,终于在我的转正定级表上盖上了大印。。。同时还补了一句“跟你们单位的其他同事说一下,你是最后一个,其他人要在单位办转正定级。”然后,把我的劳动合同和转正定级表装订在一起,存入档案了。续签合同的招工备案表,单位正在补办。。

11.档案职称评审 篇十一

10月15日,2010年全区职称改革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对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职称工作的具体操作问题进行了说明。为便于2010年度我区申报职称人员了解相关情况,本期我们摘登了有关说明——

一、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要注意三个事项

问:为了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33次会议决定:在北部湾经济区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不受时间限制,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这一倾斜性政策,受到大家的好评。但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个别市和单位把关不严,如何对此进一步规范?

答:进一步规范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个事项:1、申报对象:必须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专业技術人员(含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2、评审渠道:各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各级工信委、各级工商联。3、证书使用范围:在职称证书里必须加盖“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内部有效”的印章。

二、未按要求上报评审结果如何处理?

问:自治区职改办在每年的职称工作部署文件中都规定,要求各市、各部门上报当年度各级职称的评审结果。但许多市、系列和部门都没按规定内容和时间上报。对此如何处理?

答:从今年开始,自治区职改办将以评审结果上报的数据为依据,核发新版本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凡不按规定内容和时间把评审结果上报自治区职改办的,一律不予发放新版本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未能及时提供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明怎么办?

问:由于多种原因,各地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时间安排、考试结果与职称申报时间要求不相适应,造成部分人员在申报职称时仍不能提供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明。对此自治区职改办有何新规定?

答:今年自治区职改办统一规定:各级考试机构可以为已考试合格但暂未取得证书的考生出具证明,但不为只报了名还没有考试的考生出具证明。对这类个别考生,单位及各系列可视情况先接收其申报材料,注明硬件条件待补,并要求其在开评前提供考试合格证明。如仍不能提供,则取消其参评资格。

四、一年内可以申报两个以上职称或以两种身份申报职称吗?

问:近年来,部分人员违反职称政策规定,在同一年内申报两个以上系列的职称,个别人还以事业、企业两个不同单位,以两种身份申报不同系列的职称。对此情况如何?

答:去年实施职称工作信息化后,此类人员虽然已可以被信息系统自动识别,但客观上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今年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只能以真实身份、真实单位,在同一年内申报(或转评)一个职称,对违反规定人员,一律取消其获得的资格并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五、如何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评委会信息库?

问:如何进一步加强职称工作信息化建设,方便群众查询各级各类职称评审委员会信息?

12.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改革新探索 篇十二

一、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机,大量师资涌入高职院校。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2016年的十年间,高职院校只增加了一百余所,但是高职院校的专任老师已经从26万增长到现在的42万,由此所带来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审等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更加凸显的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代表着高等级的职业教育,它强调的是培养符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更为看重。而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职称的评审是综合反映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养、学术水平和能力业绩的一种评定标准与方式。它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是最能反映教师综合实力的一种标准,是最能促进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办法,由于其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成长和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也成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制胜因素。因此,科学有效、行之具体的职称评审政策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壮大意义深远。

二、现行职称评审政策的弊端

1.评审标准严重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大量年轻的师资力量涌入职业院校,其中大部分是高校的毕业生和企业内的专技人才。当前的职称评审标准仍然是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标准制定而来,除考虑到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放宽了教育成果要求之外,其他如学历、计算机、外语、专业技术工作经历等都沿用之前的标准,对学习经历和科研水平的考察仍然非常看重,这对于“科班出身”的教师当然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那些来自于企业的专技人员则是一种弱势。显然,高职教育虽然一再强调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师资评审中反而将专业和应用放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

2.评审标准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综合水平。职称评审重要的依据是论文、著作的级别与数量;科研成果的级别与数量。数量越多、级别越高,申报人的得分就越高,通过审核的机率就越大。然而论文与著作的高产,科研项目的级别并不能真正代表教师的教学质量,且当前存在为了应付职称评审,很多教师花钱发表论文与著作的现象,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评价的真正效果。

3.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的评审与考核大多是以德、能、勤、绩划分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师德、教育教学能力这些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尤其是师德,怎么界定和确定层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更加客观的评审,近些年又增加了实践能力考核,但由于实践目标不确定、操作方式不具体,又给评审增加了更多“可乘之机”。

三、职称评审政策的改革举措

1.立足现实,改革评审条件。针对目前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历、操作技能弱的现实,教育的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锁定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其次,就突破瓶颈有一个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然后,着手教师职称评审的改革,根据细则引导教师走“双师型”的发展道路,突出业绩成果中对校企合作的要求,对于那些职业技能水平较高、教学质量明显的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经历与科研成果的要求,使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不再是普通高校的翻版,而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专技人才的扎实根基。

2.健全制度,细化指标。现有的评审制度对于教师的学历、计算机、外语、科研等“硬件”指标的规定都比较明确,但是,过分强调硬件就意味着评审会走向失衡。一些软性指标,诸如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也应在评审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就意味着评审工作要纳入到制度化和日常化中,不能搞一刀切。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也要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使职称评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申报者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职业素养、业绩水平等。

3.规范程序,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而对教师而言,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永远是评价教师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在职称评审政策中,除要求对教学能力和效果进行评价外,还应规范教学质量的评价程序,如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实践能力等。通过完整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引导教师关注业务能力的提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真正效益。

四、结语

高职院校职称评审的改革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与院校的生存发展,评审改革的深度决定着全局的导向和未来长远的影响,一套科学严整、具体可行的方案,对于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国家职业教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克高.高职院校教师校内外职称评定中的程序正义[J].学理论,2011(24).

[2]许乐洋.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7).

上一篇:2022年清明祭英烈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小学孝心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