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教育(精选11篇)
1.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一
《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的实验工作汇报 一,实验的目标和目的我校《在小学教育渗透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的实验,是以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为目的,以国家的素质教育的基 语言文字,本理论为指导思想,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把蒙古族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教育中,把民族语言文字,民俗文化很好地授给后代,以建设独具民族特点的学校为终究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极地研究和实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法和学习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以以研究独具特色的农村新的蒙古族学校文化,建立具有研究性的新教师队伍,培养素质好的蒙古族孩子为总的目标和目的的。我们认为这一专题研究实验,在通辽市和扎鲁特旗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持下,在研究组全体同志的刻苦努力和专家们的认真指导下,顺利定成了研究课题所规定的方法,布局以及内容和任务,达到了研究的目标和目的。二,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大致分精心筹备、研究工作和总结收尾等三个阶段来进行。
(一)筹备阶段(2009.9-----2010.3)
1.在学者达日玛老师的直接指导下选定了课题,撰写了实验方案。2.把研究课题申报到国家,学术研究部门并得到了批准。3.认真分析了研究内容,制定了教育方式和方法。
4.组建了音乐、蒙语文、数学、科学、羊拐游戏,蒙古族象棋、美术、民俗等八个研究组。
5.对参加研究课题实验的老师们进行了培训。
6.把照研究课题的需求,准备了实验器械设备,做好了实验环境建设。
(二)研究工作阶段(2010.3---2013.9)
全面进行本次实验工作
1.带动参加实验的教师们的思想和工作的积极性,大胆进行了教学理念及其教与学的改革创新。
2.请学者老师经常性地指导工作。3.按时按阶段进行检查和总结。
4.在优化课堂质量的同时多开创新活动的课程。5.积极配套研究器械。
6.想方设法创造好学校的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
7.研究编写并使用了蒙古族语言、文化、民俗方面的教材和学习材料。8.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贯穿研究内容。
(三)总结收尾阶段(2013.9—2014.6)
对本期实验工作进行了仔细分析总计的同时添加补不足,巩固和提升研究成果。向上级申请审查并全面而开展了准备工作。三,实行实验工作方案情况
(一)为顺利进行实验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实验工作。
(二)严肃认真研究制定了实验工作的规章制度,与《绩效工资制》挂钩。(三)成立分项实验,使研究工作有条不级的开展。
(四)尽量提供工作所使用的器具设备,努力创造了适应研究标准的环境。
(五)重视参加实验师生的搜集资料工作,形成详细、有序、完整的档案保存起来,以备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在实验阶段特邀学者达日玛老师,给学生家长授课四次,使他(她)们了解了开办蒙古族特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在顺利开展研究工作时得到了家长们鼎力支持。同时多次请达日玛老师给实验班的师生们做专题指导。
(七)为保证实验工作成效,进行了两次阶段性进程的检查,让达日玛老师予以分析,及时给补了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保证了实验成果。
(八)把实验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得到了上级的有力支持,确保了研究工作取得成绩。
总之我们比较圆满实施和完成 研究课题的实验方案,只是设能稳定住实验教师队伍,先后5名实验老师调走,使得实验工作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四,实验工作的成绩
我校《在小学教育中渗透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的实验工作,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较好地实现了研究方案所规定的目标,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讲有一下六个方面的成就:
(一)在民族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形式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追求单一,片面和模仿形式思路,除坚持把握好现代学校的发展趋势外,做到了向独具民族特点的发展方向转变,大胆探索了蒙古族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二)在民族学校教育内方面改革创新了过去那种只拿着书本传授知识,对付考试的方法,不但要求素质教育而且就如继承蒙古族人民劳动哲学及其生活知识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换句话说,提高了教育内涵的质量。
(三)在民族学校教育方面,我们不但改革了过去那种只靠课堂,课本和老师的做法,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参加实际活动条件,让学生总计动手,在实践中学习,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做到了拓展更加丰富多彩。
(四)在民族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方面,改革了过去那种多年贯穿用的工作习惯,不但坚持传统技能的精髓,而且还要用教育学术提高教师的技能方面进行了探索。
(五)在民族学校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改革了过去那种为小学生打好基础知识的“双基”教育努力的单一做法,不但检查“双基教育”而且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进行了改革,比如,在培养学生成为爱民族、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教育等方面,尤其是让蒙古族学生爱讲蒙古语,爱写蒙文,爱听蒙文歌曲,欣赏蒙古族艺术,爱玩蒙古族游戏,珍惜蒙古族民俗,培养民族感情,使学生们在风俗习惯上有了初步的新变化。
根据小学孩子们的不同思维和兴趣,爱好,以多种多样的研究小课题进行独特的教育,尤其在加强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蒙古人的生活哲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五.对研究成果的看法
我们学校的专题研究实验,总指导达日玛老师所提出的那样“把现代进步的教育理念汉语民族文化溶化在一起,创造蒙古族教育独特内涵”我们是把观点和目标用实践中变成现实。我们认为这个专题研究实验,已经实现了研究方案里所规定的所有内容和意图,达到了目标和要求,获得成功的一次实验。当然只是初步的成就,目前还未能达到彻底完整的程度,有决心继续做好此工作。
通过这个专题研究,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用学术研究发展蒙古族学校,用蒙古族文化遗产培养和造就下一代的重要意义,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推动力。
除此之外,我们觉得这个研究工作对中国东部广大农村的蒙古族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适时示范作用。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此项实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第一次用这么广大二综合性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可以断言我们的研究没能获得彻底的效果。
(二)由于受本地区的乡音,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以及音乐,美术老师的先后调离,一定程度上给实验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不理影响。
今后将把这个专题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实施贯通与我校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弥补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把民族语言文字,传统民俗文化溶化在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予以传承,更进一步加强蒙古族特色学校的建设,为培养新时代真心的蒙古族信心百倍地努力工作。
扎鲁特旗嘎海图学校
2.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二
关键词:现代大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儒家教育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世界各国对古老的中国文明充满好奇,特别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出资,涌现专门研究儒学思想的研究人员。几乎所有顶级的世界名校都有东方文化和哲学研究所, 最代表东方哲学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西方有着深远影响。亚洲以日韩为代表的国家更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 韩国和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儒学课程,学习四书五经。自古以来,日韩两国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有名的日韩两国的儒家学者举不胜举,深深影响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教育体系。直到现代,我们依然可以从两国社会制度、日常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为了使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展开, 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可或缺,根据高校教师工作经验的总结,我认为教育思想研究有助于大学老师的工作。在中国,最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 这得到了中国近千年问题来教育实践证明。儒家教育的典型代表是孔孟,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研究,对现代教育有很重大的作用。现在学校存在教育失衡和道德缺失现象,尤其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引发全国议论的事件,人们对教授失德、富二代现象、大学生学习目的进行了大范围探讨,纵观了古代中国传统教子之方,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的严格要求。通过女子传统教育的研究,分析现如今女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合乎传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社会观念形成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现代大学中的研究,对反思教育问题、反思教师职责问题有很深远的意义。
中国如今掀起一股复古风、怀旧风,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女性独立自主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特别与邻国的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遏制中国论由此甚嚣尘上,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让邻国认识和回忆中国大国崛起历史, 古代中国并非靠武力,而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中心、汉文化圈的中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都受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熏陶。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有教无类。“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 ,向学生传授道义,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富民强,与日本重视国民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表现在中国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移民时,出现文明、公德心和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现在的教育以大学教育为最高等教育,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 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自古就将受教育看做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学习儒学经典,明志明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古人以道德为教育之本,古今对照,读书人应有的德行我们是否有所传承? 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思考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 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已经是当务之急。
3.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情感,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传统文化教育更要从小抓起,逐渐渗透。然后,当前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并不理想,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语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
1.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就是经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2.传统文化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世代相传、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且具有民族特色。
3.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其必然要求。
二、小学教育管理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
1.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度不高
由于应试教育及多种原因使得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大部分学生家长也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没有很大意义。因此,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教育重点多放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上。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长远意义上的影响。不但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更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学生全面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渊影响,虽然新课程标准不断进行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正式对传统传文化的有力传承,但是,在小学教育管理中,还是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德育教育重视度不够,学生全面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缺乏合作意识
小学教育是对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学生之间需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才能够共同进步。学生缺乏集体与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与家长老师沟通出现矛盾时,不听师长劝诫。传统文化中的礼让、谦虚、乐于助人、孝顺长辈等等方面在小学生身上严重缺失。
三、小学教育管理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1.提高对传统同文化的重视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此外,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深度和广度。对于小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就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学校与家长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提高重视度,制定合理的传统文化教育管理措施,切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2.结合学生实际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思想活跃但不成熟,是个人意识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各自的特点非常鲜明。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学习、发展实际出发,合理选择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现代文明。保证学生深刻领悟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又学习了现代文化知识。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而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道德教育
道德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并不是单纯的规定,而是人类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思想准则。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道德教育是对学生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其道德情感,锻炼其道德意志,树立其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品质,养成其道德习惯。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是德教与修身相统一,是知道与躬行合相统一,是言教与身教相统一。这对现实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学校加强德育教育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的情感、需要和利益。这也是提高传统文化积极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通过一系列实际改善措施,一定会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向前.浅谈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品牌(下半月),2015,04:227.
[2]徐晖.略谈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华少年,2015,30:201.
4.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篇四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是可以肯定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应有所选择,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区别,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中国传统教育更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从教育价值观到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渗透着儒家的精神。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国家安定的命脉。因此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纳入为国家的事业,建设国家首先开展教育。传说黄帝、尧、舜时代就十分重视教育,自舜开始已有专门教育机构出现。所谓“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为百姓口诵心惟。因此,中国人有十分重视教育的传统。无论是公孙贵族,还是黎民百姓,只要有一点能力,节衣缩食,都会送子女上学。
中国古代为什么这样重视教育呢?就是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的根本。《大学》中说:“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修身养心,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虽然当时是对统治者所言的,但历代知识分子都把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总体来讲,只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学生做事;只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所谓“善”的德行,是以符合封建伦常为标准。伦理道德教育达到具有教育本体论的意义。贵族子弟上学是为了懂得统治集团的“礼”,以便承接世袭的封禄;庶民百姓上学是为了学习统治集团规定的一套“礼”,以便挤入上层阶级,服务于封建朝廷,治理国家,同时改变门庭,光宗耀祖。
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传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教育更是息息相关 现代教育在原有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 发展和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二是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 而这两个特点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教育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 宝藏,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吸收,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艺术创作、科技发明无不对中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中国文化也不限于儒家,还应包括道家、佛教,乃至其他各派思想。因此,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也有着积极的一面。
(一)传统文化下的教育注重自身修养与提高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特别强调自律,自我修养,从心性上陶冶情操。孔子曰:“为仁由己”,又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孔子的学生曾参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讲的都是自我修养,而且认为自我修养是人一生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中国传统道德还重视向他人学习,把他人的品行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传统道德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许多内容渗透了封建思想,但是其中有许多精华,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人类共有的品质,具有普遍的人性。所以,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
(二)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
此外,,因材施教作为传统教育的原则,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最早实施因材施教的是孔子 他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历代进步教育家都重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的要求,但也应该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资质 性格 才能 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不同的途径,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深刻全面地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在现今的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它有利于各类人才的培养,能把各类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而不至于使每个学生在统一的大要求下都变成一样平庸的人。
(三)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
学思结合的教育方法,古代也有提出,儒家教育重视思考,领会事理的精神实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也是这种意思,每个人都有优点,应该向每个人学习。与学思结合相联系的还有孔子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而知新”等等。孔子这些话,都为中国人所熟知,成为中国传统格言,几千年来为广大人民所传诵和运用。
(四)传统教育下培养的爱国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有一套方法。首先讲究练习,从小教育儿童洒扫庭院,礼让应对,形成习惯;稍大一点就要读书明礼,通过学习经书子集,学习做人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 乾卦·彖辞》)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包括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 坤卦· 彖辞》)中宽厚、兼容的品格。这样的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崇尚统一、追求和谐、注重实用而又强调道德的特点。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作为教育的典范。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顾炎武在 《日知录.正始》中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则变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宋朝时期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南宋时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扬的都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的都是古代人对国家的忠诚,近代的代表人物也能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都表达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和激励人们,培养爱
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同时其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科举制度对现今考试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到了唐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将人才的选拔制度和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于是,科举刺激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科举的影响力仍然延续至今 可以说,现今 社会是一个文凭社会,能力反而次之,这与科举时不管是否有真才实干,只要会引经据点,考取功名就能做官是一样的 其实,会读书并不代表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唯读书论 造就了一批读书能力强,动手能力弱的书生。虽然现在没有社会等级制度但 读书做官的心理仍影响着人们,广大学生 家长都希望能通过读书,拿个好文凭,找个金饭碗,从此飞黄腾达。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高考制度每年都在改变,试图变得更符合素质教育,但很难见到其成效。
(二)尊师重教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封建统治者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一般不允许有不同于自己的声音出现,在当时,言论自由并不存在。现代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从小就一直对孩子灌输要听话 的理念 孩子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长期以来一直被听话 所束缚,不敢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有自己的想法。尊师重教是传统美德,我们提倡尊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人格,但尊师不唯师 尊师的同时要爱生,爱生最主要的是爱护学生的发展,不压抑学生。尊师与尊重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现代教育提倡亦师亦友式的师生关系。
(三)封建思想抑制了科学技术发展
首先,它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思想被严重地禁锢。所谓“非礼勿思,非礼勿闻,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养成一个没有个性人格的人。有的学者说,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就是两个字“听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不敢想,不敢讲,不敢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其次,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影响到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人李约瑟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而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代中国却大大落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复杂的,有政治制度的原因,经济结构的原因等等,但不能不说与中国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只重伦理,不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有关。中国古代教育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给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不仅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养成一种脱离实际,崇尚虚荣,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社会心理;只讲雄辩,不讲实证的思维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传统文化下的思想上的禁锢
儒家文化传统固守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及“和为贵”的中庸精神,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和”的观念已经辐射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治国安邦强调“和睦兴邦”,治理家园讲究‘家和万事兴“,为人处世恪守“贵和持中”的中庸之道。由于过度的和谐追求,极大地消解了个体的独立
价值和自我追求,造就了封闭保守的臣民文化。这种文化的惯性作用,会抑制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性活动及个性价值的渴望、追求与创造,制约着他们在激烈竞争中公民角色的确立与认知。现代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教育研究中国人从传统文化遗留的“尊尊”和“贱法”意识中走出来从而崇尚法律、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和公平。
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所以,中华民族在古老华夏大地上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慧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 比如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教育教学原则,至今仍在影响大学教育。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弊端, 比如官本位、轻科技文化、愚忠等封建腐朽思想, 照本宣科、呆读死记的教育方式等,都对大学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传统,使大学教育死板、缺乏创新精神, 也使得大学生过分追求功利而忽视了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不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小结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从春秋开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就占据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在西汉时发展到鼎盛,并影响至今。儒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也对周边的东亚一些国家的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的传承性,使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至今仍对我国的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任何文化都可能成为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前进的奠基石,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拦路石。所以我们要批判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利用其中好的东西,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将不合时宜的改造成符合现代社会及教育需要的,以此来发展我们的教育。
总之,现代教育需要继承一部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培养21世纪的人们应该具有的信息素养与开拓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郑静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 彭雅静.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对人的影响与反思[J].中州大学学报.2007(02)
[3] 蒋香玲.浅谈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4] 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5] 路新民.文化与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04(05)
[6] 闫露.简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若干问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7] 刘家和.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一些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4(04)
[8] 程少波.传统文化与教育[J].教育评论.1996(04)
[9] 李军.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1997(01)
[10] 朱亚男,刘长宜.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意义[J].艺术教育.2013(04)
5.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篇五
原有历史文献资源(包括报社、杂志社、图书馆、档案馆等的文献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对丰富国产数字图书馆,形成“信息国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以此为起点,不仅可以开发系列精品数字图书馆,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建设,促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还可以更有效地保存科学资料,使人类科学研究在更高的层次与水平上发展和延续。
社会科学文献是众多学者与编辑的心血和智慧结晶,是宝贵的智慧资源。它的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使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保存价值,对于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都具有重大意义。千方百计将文献资料收集齐全,把它们存储到计算机中,建立全文数字图书馆(即将文献全文全部转换成计算机可读形式),可以比二次文献库有更多、更好的检索方法,而且其传递的信息是完整的。用户可以检索全文数据库中的任何字、词、句、段、节、章等内容,还可以对著作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抽取、排序、重新组织,并可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迅速直接地检索原文。全文数字图书馆一般收有经典著作、百科全书、法律条文、重要期刊论文、新闻报道等方面的文献。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社会对数字图书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市场潜力巨大。同一数据库可以有纸张印刷、光盘、磁盘等多种载体,也就是说利用同一信息资源可以加工成多种信息产品,创造多项效益。
6.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六
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在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都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再加其它单调的辅助手段--一块小黑板、一幅挂图,使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较易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久而久之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传统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以它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使你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时,课文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和作者的感情,学生无法单纯地从文字中获得真切的体会,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地播放几段相关画面或影像资料,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深刻体会作者浓浓的思念故乡的感情,理解诗词的主题。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感情。
在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如教学《三峡》时,可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初步感知三峡的位置和美景,接着放映一组组长江三峡的彩色幻灯片及相关的记录片,带着学生做一次长江三峡的假想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象,向学生们展示了三峡壮丽风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三峡的奇、秀、险,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所在。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人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理解作品内容。
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运用图画、投影、录象、电影及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训练难点,克服思维障碍,制作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知识。
如教学《岳阳楼记》时,对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设计一些相关练习进行比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另外,对文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学生不好理解,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灵活生动的动感画面清晰地展示出风和日丽时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美好景色以及阴雨连绵时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阴冷景色,在视觉形象作用下,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以及“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的览物之情。可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把抽象的文字演变为生动的画面,对于突破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大有益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理解作品内容,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在传统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弘扬了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对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意义。
7.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七
一、中职教育德育“任重而道远”
(一) 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中职教育目的只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工作技能, 这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工作和生活。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的不断萎缩和素质的逐步下降, 中职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在现如今的中职教育当中, 德育教育是当前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 迫切需要学校做好德育方面的教育改革工作, 以帮助学生在获得一技之长的同时, 完善自身的素养。但是如今的中职教育, 在社会以及学生和家长的多重需求下, 仅仅是把技能教育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 而忽略了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德育得不到重视的情况下, 德育中的传统文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就更加难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德育或者说传统文化的缺失, 对于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二) 教学手段的落后
落后的教学手段, 导致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信息社会, 传统文化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式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 让教学效率低下, 改善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模式, 是传统文化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教学内容的落后
枯燥的教学内容, 让本来就处于躁动的青春期的学生们缺乏兴趣,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 教师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材, 在网络上可以获取更多更新更鲜活更真实的传统文化的现实例子。教师应该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 在学生们感兴趣的题材上面下功夫, 引入新时期下传统文化的新鲜事例, 让这些发身在学生们身边的真实例子确确实实的对他们产生启发, 而不是利用让他们感觉遥远的枯燥的教材,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三) 校园氛围营造不够
中职教育的重点放在技能的培养, 这就导致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减少, 在有限的时间内, 学生们很难真正理会到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这样就很难让学生们接受到系统的培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 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中职院校在校园氛围应该做出更多的改变, 让学校处在传统文化的气氛中, 这样一来, 学生就能随时随地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至于在忙碌的技能学习生活中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
(一) 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传统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处世准则, 经历了时间的流逝, 岁月的积淀, 其中的丰富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 依然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准则, 中职学生这个群体处在人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而且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二) 让传统文化助力人际关系
在当今社会, 沟通成为了影响大多数人与父母、朋友、同事之间关系的头疼问题。现在的学生, 更多的时间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 缺乏与人的交流;而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让学生和父母间的关系恶化, 都是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中的这些, 不正是现代学生对待父母的指导么?
(三) 传统文化打造全面人才
现在的学生, 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样的, 社会上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也符合当今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更高的素养, 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工作上更好的适应, 往往中职学校教会了学生们技能, 却没有教会他们怎么样去生存。显然, 太多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无法快速融入其中, 不是因为技能的关系, 而是个人素养的关系, 没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能快速理解工作的本质。学习传统古文化, 可以让他们有着更加出色的个人素质, 更多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 可以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个人素质的培养, 历来就是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 “要学习, 先要学会做人”, 但是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 把重点放在了技能的教学上, 而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建设, 传统文化中优秀品质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技能学习的重点无可厚非, 这也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 但是, 学生通过学校, 更应该学到的是技能之外的生存之道。中职教育德育引入传统文化建设, 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更加重要,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做一个真正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的现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秀英.试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科技信息, 2012年03期.
[2]文凤丽.浅谈中职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必要性及方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9.
8.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八
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所沉积形成的,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型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范式的特征。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以圣贤君子为教育的目标,以“四书五经”为教育主要内容,以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形成的,特别是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开创科举制,并经唐代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考试制度,把选材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今后的教育传统影响至深。
一、 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范式能够起这么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呢?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一个人以某些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勒庞所说的遗传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遗传还包括遗传本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和意识,形成所谓的气质也就是本族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些气质的外显形式,当然反过来文化也会经过遗传成为有文化特质的气质。令人惊奇是这时候文化完全成为一种潜在形式,对人或者种族、民族起了一种影响、控制的作用,所以对现象和行为的理解不得不加上对文化这一条件的限制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和复杂的概念,一般对文化有三种分法:一是二分法,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或者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二是三分法,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是四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为各种文化的分法是立足于研究重点的自由,研究重点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否定关系,但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不应在于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在其所凝聚在人类精神活动的痕迹上。因此,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而文化范式其实就是更加狭义的文化,它与文化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范式本身所具有的方向性、指导性和控制性,所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范式也有所不同,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最大圈代表文化;四个小圈代表四种类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心的稍大圈代表文化范式;四个箭头的方向与长短代表文化范式指向性和控制程度。
本文大致把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成五个阶段。
1.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蜂起,学派林立,思想自由,出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术流派,各流各派相互学习,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此时已经萌发了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2.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期
秦汉时代中国大统一,文化继续向前发展,汉武帝时期,儒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把儒学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传统文化基本确立下来。
3.繁荣的隋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隆盛期
此时的中国文化进入隆盛时期,继承了魏晋时代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发展,以更开放的姿态,兼容并包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把选材和教育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为中下层庶族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打开了便利通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制度中的一大创新。
4.高度繁荣的宋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极致期
宋明两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所谓的宋明理学,它影响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宋明理学把儒家哲学化,把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等政治伦理道德说成至高无上的天理,从哲学上加强封建政治的统治,可以说宋明理学把儒学文化推到了极致。
5.承古萌新的清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古萌新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在思想领域,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可以简单说是“儒学”,儒学的形成是由孔子开始,创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模式,然后由董仲舒确立,最后由朱熹发扬。古代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基本结构构建的。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清西学东渐的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虽然受到外族的冲击有所损益,但是“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仍然是中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教育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必然受到主流文化范式的影响与控制。
二、 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传统的控制
“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标准,它与文化同样具有内隐和外显的特征。内隐就是隐含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只能通过抽象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出某种群体所共有的心理倾向,如倾向与偏好等。显性就是寓于传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之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身临其境的观察和聆听,能够直接总结出来的文化样式,如语言、文字、婚礼仪式、服饰等等。因此,从一般上意义上讲“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主要也是通过显性方式和隐性范式来达到控制教育的目的。
1.以内在特质表现的隐性方式控制
从隐性层次看,几千年形成的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开始可能仅仅是因偶然现象逐渐被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后逐渐变成一种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一旦形成稳定倾向或定势,要想改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还要承受外界对外在情绪的一种压迫与干涉。“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具有内在制约的强大力量和广泛的渗透性的特性,看不见却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文化范式,几乎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2.以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模式的显性方式控制
所谓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或模式是指能用字符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模式,如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服饰、饮食文化、居住习俗、礼仪方式等等,范式正是通过这些显现的外在文化特质与模式来影响教育,通过诸多表现形式影响人来对教育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干涉和控制,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灌输,通过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比如,各民族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再如,古代以经学为主,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这种重礼法重礼数的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也影响着以后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态度。比如,北齐的颜氏家训、宋朝的放翁家训、元朝的郑氏规范、明朝的庞氏家训、清朝的校友堂家训,其内容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和遵守礼法的规范。
三、 传统文化范式控制下教育传统形成的历史根源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等,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熔炉中铸造出来,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以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样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
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古人具有一种强烈的固守田园,不愿迁移的心理倾向。在社会基本格局上则表现为无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部落家庭和地区,而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更是一种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宗法原则织造成一张坚韧、疏而不漏的社会巨网。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表现为宗法等级,官员的分类上,则有爵位等级官僚的级别等级;在平民内部又有户籍等级之分;按职业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婚姻衣着,住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宗法等级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在合理性、内在严密性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一定反映。同样反映在教育上也就必须出现教育等级划分,在现实教育中把学校划成三六九等,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分,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学校等级不同享受政策就不同,破坏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权力追求
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传统,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当今社会“追腕热”的观念,把教育当成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与台阶,表面上重视与发展教育,造成教育蓬勃发展的假象,实则却隐藏了教育畸形发展的隐患,不利于社会多元化结构才人培养的需要。
3.伦理道德规范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逆性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古代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从总体上讲,是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做事,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的;在教育内容上,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使学生养成一种脱离实际,向内追求,自我封闭,崇尚虚荣,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心理趋向。
4.科举制度对教育影响的余威尚存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经过唐宋明代的几次大调整逐渐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制作为新事物刚出现时迎合了当时选材用人的需要,比较公正公平,确实挑选了不少人才,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把学校变成培养官吏的地方,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使学生盲目服从,培养奴性,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强加给学生,甚至要剥夺他们独立的感觉与思维,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但由于外部强势力量控制,人反倒成为它操纵、抑制、奴役的对象。
四、 启示
在中国超强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中,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总是保持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状态:一方面,中国社会所持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制约与控制人们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与作为;另一方面,这种稳定的教育方式内容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这种关联的特殊性就在于传统文化范式通过教育这种方式进行向上或向下自我复制与巩固,与其说是教育对传统的保存于传递,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范式一种特殊控制作用,是对自身行为规则一种自我复制的强化。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当然在文化范式控制下的教育上也会有所不同。《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体系是每一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那么国家教育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一国教育不充分考虑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看待教育,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方式方法的话,必然会使本民族与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和改革,不但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且必须考察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作用,考察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中国式现实土壤,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当今教育的过与失。
参考文献
[1] 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齐鲁学刊,2007(4):13.
[2]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 傅维利,刘明.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篇九
摘 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远程教育(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里,结合实际仅从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与管理方式等方面作些简要的对比分析。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远程教育 传统校园教育 相似 相异
现代远程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是一次历史性的挑战和革命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远程教育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历史时期,也使我多了一个增长知识的选择。09年9月我参加了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专升本的远程教育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了远程教育的优势,充分体会到远程教育所带来的便利、全面、自主的学习氛围。我虽远离江南大学但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感受全新的大学生涯。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它作为两种教育培养模式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一、远程教育和传统校园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在其成立的特许状中的条款,以及前民主德国政府批准其管辖下的53所高校中的至少20所提供Distance Education的文件。国内目前较全面的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施教者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知识信息,连接教与学的过程”。它包括: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空间上或在时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使用多种媒体传送预制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人工设计的反馈、评价和互动机制。
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
(一)远程教育系统中的老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教师教的行为活动与学生的学的行为活动相对分离,但处于一个媒体的交互系统中。远程教育中师生经常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远程教学是专业教师、媒体技术人员等集体合作,在一定的教 1
学理念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利于自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则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形式,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同时经过包括面授、作业、答疑等多种对话形式、多种交互反馈机制,一句话,通过教学过程的多种要素的重新整合,来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自然让位于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协助者、参谋和顾问,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二)远程教育系统中可能有多种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多种多样的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主要有:CAI课件、VBI数据广播、视听阅览室、多媒体教材、VCD光盘、BBS讨论、直播课堂、电子邮件、网上查询、电话答疑、作业指导等。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校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挑战,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手段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信息社会要求学校在新世纪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不应当只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背诵前人的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第二,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使命。在当今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劳动者而言,不仅需要在就业前接受教育和培训,在就业后仍然需要不断的接受教育和培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三,教学效率成为教育的追求。英国科技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 增加一倍,到了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可见,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
传统教育一般是指校园课堂里的面授教育。面授或课堂讲授的学校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正统。在传统校园教育中,学习是集体性学习,每个学生在听课中随时随地心里都可能有疑问,学生基本上没有可能问老师的,学生和老师都没
有时间。学生必须回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疑问去复习,把似懂非懂的东西,关键部分重新温习一遍。远程教育的视频在辅助教学上很有用。因为她只是少部分重点,孩子几分钟就看完了。它会把概念和关键部分讲情楚。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一堂课下来再看十几分钟就够了。接下来,自己的做题巩固,熟练,灵活运用。在校园教育中,有些老师可能只适合于教几个尖子生,教学风格就如同个人性格一样很难改。学校里沿用传统教育模式比较多,包括现在的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教材、高考、中考的引导方向,都使得人们一直往上赶,赶到一个方向上去了。
看看现实,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像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二、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似性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小学、中学和中等、高等学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除了中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学生无需参加考试就可以直接入学外,其他各级学校对学生的入学条件、学习年限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教育向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卫星收视点的建立,大大缩小了人类的时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宽带网络进入学校及远程教育的普及,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高速、高效、资源共享的学校管理环境,在实现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学资料点播、课件开发等功能的时候,我们要发挥它们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化学科教学;要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方面,找准对接点,使学校在变革的年代,根据自身的条件,把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发展现代教育。
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各自有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起运用则会扬长补短、符合时
代发展需求、达到最佳效益。远程教育运用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远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是一个有益的互补关系。远程教育资源对传统教学资源是有益的参考和补充,教师可以采用其精华,运用到传统教学中。沾满粉笔灰的黑板将让步色彩鲜艳的电脑显示器,握出汗水的钢笔铅笔将被灵活的鼠标、键盘所取代。学生们再也不用背着装满教科书、辅助书、作业本的大书包,而是轻松地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翻看教科书,从众多的辅导资料库存中,调出自己最需要的那一本。发个电子邮件,将作业传给老师,最后,在“聊天沙龙”中,与同学畅谈一天的学习心得、轶闻趣事„„这些都将是远程教育带我们的生动景象。而学校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氛围等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远程教学是不会取代学校的。
三、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相异性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同传统校园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对象的不同。学校传统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并且大部分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而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在年龄和知识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更丰富、更灵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第二,是教育目的的不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培养赶上的品德和完善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学会做人。远程教育系统当然也有这两方面的目的,但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满足人们的知识更新的需求。
第三,是教育的要求不同。学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即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而在远程教育中除了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学生接受远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快捷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所关注的是学习效果,学到的内容能否很快的应用于生产实践。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第四,是教育手段的不同。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的手段数要是课堂教育,即师生面对面的连续进行教学,它的特点当然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言,其间,教学这种“服务”是同其“产品”的“消费”同步进行的。师生间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接触,可以实现相互激励,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弊端,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师的讲授;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由于受教学空间的限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每次有机会听他授课的学生的人数却非常有限,不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没有面对面的教学过程,它的特点是师生不处于同一物理空间,师生间的通信交流主要是借助于各种媒介来实现的,教学这种服务是在与它被“生产”出来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消费”的,而为了将这种服务送到学习者,必须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和发送,尽管师生间的交互可能因通过媒介而变得不那么亲切,但是教学手段已引起了教学的革命,体现了远程教育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的焦点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过程”,由“知识”转向“能力”。
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呈献在我的面前,通过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学习的深入,使我掌握更多的知识,适应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远程教育为传统校园教育提供了补充和发展空间,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对于我们素质的提高,计算机和新技术的掌握,都将产生重大作用。
参 考 资 料
《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 丁兴富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教学设计》乌美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国高等教育评价》陈玉琨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教育信息论》张铁明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远距离教育基础》丁新等译德斯蒙德•基根主编
10.传统文化的教育 篇十
摘 要: 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将本土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这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学校德育、美育、文学艺术欣赏来说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乡土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把民族民间艺术融入课堂,让学生初步了解本土深厚、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底蕴,达到初具欣赏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加强德育素养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民间艺术;文学艺术;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
一、美术篇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等,学习和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整合资源。就学校教育来说,不要只图追求所谓“高大上”艺术层次为目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因材施教才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艺术教学内容的范畴不能局限于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材。既然实施新课改,就要灵活、科学变通教学观念。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多渠道搜集素材,全方位整合资源,编成校本教材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浓浓民族风味,朴实的习俗,更加贴近生活。就我在以往教学中亲身体会,如果单一地灌输固定教材理论知识,这种周而复始教学模式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排斥心里和厌学状态。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我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将平时搜集的素材系统归类、整合后融入到教学中,更能激发学生情趣。这对于本土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学校德育、美育来说是一项双赢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乡土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各个民族、各个地域有着不同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大的差异,所以中华民族文化种类繁多、寓意深邃、内涵深厚,自成体系。如把民间艺术融入到教学中去,就能丰富使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理念更新并不是一味去追赶潮流而彻底抛去古老的、经典的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地方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理解、学习掌握民族传统基础知识,是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和发展的关注,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让它世世代代源源不断传存延伸。
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教育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就艺术教育来说,地方民族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一堂好的艺术欣赏课,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并且感受到艺术无限的魅力。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一边展示图片、视频给学生欣赏,一边以导游的身份作解说,引领他们的视野进入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场境、美丽的大自然以及纯朴人文景观之中,结合乡土特色资源(文物古迹、山水田园,民风习俗)展现在眼前,多彩的风情,纯朴的习俗,一幕幕如身临其境的画面让他们产生激情,感到舒心、欢快。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将本土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引入美术教学中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有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感受到本土的亲切,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每上一堂美术课,学生兴趣高涨。
地方节日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古迹、民间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工艺等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观念能给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艺术、语文、历史、体育课提供很好借鉴与启示。结合高中新课改教育理念,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本地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缩短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保护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意识,以实际行动担当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
我相信以乡土传统文化作为地方教育教学的突破口,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必定会给农村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发展道路。通过教学平台,不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促进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引导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二、文学篇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而作者通过艺术手段的加工,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排列、渲染、夸张,集中矛盾等故事情节的等等描绘,就使一本小说或者是其他的文学作品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
在乡土美术欣赏的氤氲氛围中,我们的基础教育有了良好的沃土。
艺术与诗歌。艺术欣赏可与语文教学诗歌鉴赏意象意境有着紧密联系,题干强调:这首诗的某联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氛围、场景、图景)?者必须有生活作基础。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必须找到意象,高大上的东西学生不知道,到你说美术课上见到的,生活中见到的,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找到意象,引导他们把这些意象叠加组成画面,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观察生活中的真实美,上升到艺术欣赏中的艺术美,才能达到生活和艺术的和谐统一。艺术欣赏不但与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描写、烘托、渲染有紧密联系,还可以教会你在生活中穿衣打扮、布置家庭装饰美化生活环境。
艺术与共鸣。文学艺术是一家,能领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踏花归去马蹄香”、“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定能理解诗歌蕴含的美,能悟出诗歌中孤高的境界,这与艺术欣赏密不可分,艺术和文学的美是需要情感共鸣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洒满落日的黄昏,一位画家凝神天际感慨万千……
画家:今天多美的晚霞,明天定是艳阳天!
妻子:哦,好,明天我话晒被子!
呵呵,大跌眼镜了吧?再看看那个用苕帚蘸了白石灰刷敦煌飞天壁画的王圆录,那个可恶又可伶的王道士不懂艺术为何物,难道政府、政府官员也不懂?
用高大上抽象的语言表达问题,我们这乡土气浓浓的群体可能不理解,但用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作例子,懂!这就是民间艺术与文学艺术达到的统一情感上达到的共鸣。
我们教育的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大环境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我们后代的综合水平。教育学生学会爱美、欣赏美,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11.试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26-01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益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初中课本收录的大部分古诗文,其内容健康向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文所要传达的情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可见,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对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衔接方面
现今小学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之间的区别较大,学生无法适应。部分学生的小学课本古诗文篇目较少,对古诗文知识涉及不多,甚至有的学生都未曾接触过古诗文。而当这些学生升学至初中后,课本中的古诗文便会使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学生在小学没有形成对古诗文的基础认识,便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感到吃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法提升。
(二)学生方面
古诗文与学生所处年代相差甚远,部分学生认为古诗文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实用价值,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学生轻视古诗文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古诗文内容与实际内容脱节,学生不易理解古诗文中所描述的动作、行为。其二,古诗文所用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难度较大。其三,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法太过简单,而且大部分古诗文篇目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
(三)教师方面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其更侧重于古诗文语法、字词的讲解,忽略了古诗文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便使得教师将古诗文拆分成多个零件,且失去了古诗文的灵魂,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仅仅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操纵这些零件。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教授学生解读古诗文的技巧,学生却依旧不能领悟其中的要领,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便是教师教授的知识过于琐碎,学生通过单个字词的解释,依旧无法翻译古诗文,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含义,之后再进行古诗文字词的教授。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白话文内容,如散文、记叙文,其主要来源,便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然而古诗文教学却没有这一优势。所以,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也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古诗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合,加深学生的感悟,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打乱古诗文的教学顺序,在遇到与古诗文相似的情境时进行教学,令学生感悟古诗文所传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在临近中秋节时,向学生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并组织学生赏月,此时便能勾起部分外地学生的思乡之情。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诗词,仔细向学生讲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盈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诗篇意义的同时,也对离别与思念产生新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对一部分无法结合实际生活的古诗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当时的情境或是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情感。如教师教授《观沧海》一课时,便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白浪翻腾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浪潮的威力。此时,教师为学生朗诵《观沧海》,令学生想象一代英雄临江而歌的情境,令学生充分感受到曹操当时非凡的气度。教师令学生反复朗诵,令学生被曹操的英雄气概所吸引,从而令这种豪迈之情扎根于学生心中,拓宽学生的胸襟。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令学生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结合背景理解古诗文含义
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应向学生详尽地介绍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古诗文所涉及的典故。学生了解古诗文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把握文章的重点,不仅如此,教师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古诗文知识,为学生之后学习古诗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诗文大多是有感而发,伤感、喜悦、困惑、悲愤都有可能激起诗人作诗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杜甫《春望》一诗时,便需向学生讲述战乱时人民生活的疾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古代战争的画面,使学生真实地感受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尤其当学生读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能够深刻理解和平对人民的重要性,从而令学生产生对和平的向往。同类型的诗还有陆游的《示儿》,教师在课前向学生讲授当时的背景:南宋已危如累卵,君主昏庸,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诗人眼中几乎看不到光明,满腔悲愤。尽管如此,作者依旧抱有“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信念,甚至死后也心系国事,要求子嗣“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师向学生介绍《示儿》的创作背景,能够令学生掌握全诗的感情基调,也会使学生被陆游这种爱国情怀折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古诗文所包含的感情,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古诗文影响,与此同时,学生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结语
【传统文化的教育】推荐阅读:
教育传承传统文化07-16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8-08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0-26
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析11-13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06-20
豫灵二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07-23
七八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环境教育教学计划07-18
传统文化的知识06-09
传统文化的特点10-23
春节文化传统的作文08-18